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基坑坍塌应急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质量;控制策略
随着房屋建筑的楼层越高、基坑越深,深基坑支护系统的重要性越来越高,传统简单的支护系统结构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高层超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施工质量和施工技术水平的要求,需要采用不断改进深基坑系统结构,提高深基坑支护技术水平。
1 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概述
1.1 深基坑支护系统
目前,在现代房屋建筑深基坑施工中采用的深基坑支护系统结构基本包括支护支撑系统、挡土系统与挡水系统三部分,其中,深基坑支护的支撑系统主要是为了保持支护结构的受力平衡,有效防止深基坑支护结构受到施工地质地形条件水文条件以及外界气候、土质等因素影响而发生位移、变形、失稳与坍塌现象,保证了房屋建筑深基坑直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常用的深基坑支护支撑系统类型包括钢筋混凝土内支撑、钢管与型钢内支撑和钢与钢筋混凝土组合内支撑三种;其次,深基坑支护的挡土系统是指为了结合神基坑周围土方开挖的需要,通过制成挡土墙或者排桩,可以减少深基坑周边土质承受的压力,增强深基坑土质的抗压变形能力、刚度和强度,常用的深基坑支护挡土系统类型有钢筋混凝土土板桩、钢板桩、钻孔灌注桩与防渗墙等;此外,深基坑支护的挡水系统是在深基坑支护到达一定深度之后,运用挡水装置可以防止地下活水深入到深基坑内,从而保证深基坑支护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性,常见的深基坑挡水系统有防渗墙、深层水泥搅拌桩、锁口钢板桩、旋喷桩与压密注浆等挡水装置。
1.2 深基坑支护技术类型及应用优势
目前,在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常用的深基坑支护技术包括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排桩支护技术和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等,首先,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对支护施工材料、施工工艺要求较为严格,因而这种支护对施工现场的土质、地质地形有很大的要求,这就需要在应用该支护技术之前掌握真实、可靠的相关地质信息,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施工机械设备,将地基土层中较为松软的土层与固化剂或者硬化剂向融合、深层搅拌,在固化剂与软土土质在化学作用下实现改善软土土质的物理特性,从而增强深基坑支护系统的稳定性,这种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主要适用于淤泥类土质、软土土质、砂土等深基坑支护施工中,通过采用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可以制成一种强度较多、防水防渗性能较高的排桩和防渗墙,该支护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施工简单、成本低且支护维护效果高等应用优势,已经广泛应用到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中。
其次,排桩支护技术是指按照一定的工序将排桩嵌入深基坑中,进而增强深基坑壁土质对位移压力的抵抗力,有效防止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结构出现位移、变形现象,避免地下活水深入到深基坑支护中,保证了深基坑支护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这种排桩支护技术要求排桩嵌入深基坑的深度不能太高、排桩具有足够的长度,因而,排桩支护技术主要适用于基坑深度虽不超过5m、但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房屋建筑支护工程中;此外,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泥浆的作用,使用机械设备和进行土方开挖和成槽工序,然后再将已预制好的混凝土原材料在槽孔中进行混凝土浇筑,进而形成强度大、刚度强等高性能的混凝土墙,然后在槽孔内将各段混凝土墙连接,进而形成一种连续墙,同时将防水卷材、防渗膜与地下结构的模板进行可靠的粘结或者将防水材料涂抹在地下结构表面上,从而提高了连续墙的防水防渗能力,避免出现混凝土脱落、裂缝和坍塌现象,提高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系统的稳定性。
2 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2.1 做好深基坑支护施工的准备工作
首先,在深基坑开挖之前应该做好施工现场地形地质特征、水文条件及周边环境、气候等方面的勘察工作,确定科学合理、可行性高的支护施工方案和降水方案,同时在设计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结构时应该结合房屋建筑规模及其承载力要求,考虑到深基坑周边环境对深基坑支护结构应力、变形方面的影响,进而设计出合理的深基坑支护结构和施工方案;其次,在开始进行深基坑支护施工之前还需要增加深基坑支护技术人员、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之间的技术交底和信息交流,确保深基坑支护技术操作的规范性和支护施工质量;此外,在进行深基坑土方开挖的同时需要施工人员做好基坑边坡防护措施和排水设施的设置工作,完善深基坑支护结构附近的排水设施,确保深基坑支护施工的顺利,另外,为了确保深基坑支护施工的顺利和施工质量,需要施工企业优化监督机制,建立目标责任制,明确支护施工项目责任人及其职责,从而确保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质量和房屋建筑工程的稳定性。
2.2 严格控制深基坑支护施工中的质量
首先,为了确保房屋建深基坑支护施工中的质量,需要施工人员加强对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能力、受力、标高高度、沉降量、水位变化规律等信息的测量工作,同时测量人员还需要对深基坑地形地质特征、地下水位变化情况以及混凝土结构的沉降量进行预测,从而可以再深基坑支护施工中确定高效的应急方案;其次,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和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施工工艺,规范作业程序,尽可能减少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的变更;此外,还需要加强深基坑支护施工中的防护栏等安全防护措施,施工人员佩戴好安全帽、安全带,切实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质量。
3 结论
选择适宜的深基坑支护系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深基坑支护系统是确保房屋建筑深基坑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由于在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系统类型较多,需要综合考虑房屋建筑支护施工中地质地形条件、水文条件、气候条件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条件,选用适合深基坑支护施工的深基坑支护系统,同时还需要采用先进的深基坑支护技术,从而确保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龙富.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及质量控制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3(10).
[2]储茂胜;冯蕾.探讨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与质量控制[J].中国房地产业,2013(3).
关键词 工程建设;深基坑;施工方案
中图分类号U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4-0143-02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况
新建铁路宿淮铁路灵璧站站房及相关工程位于安徽省灵璧县城北,站房总建筑面积5902.28㎡;本工程基础形式为:钻孔灌注桩、承台基础,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钢筋混凝土承台、承台梁。深基坑部分各承台开挖后基地标高分别为-9.72m、-8.4m、-7367m、-7.1m,非承台部分标高为-7.1m、-6.37m、-5.8m。
1.2 地质情况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灵璧车站所处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灵璧站房坐落在填方上,填土已完成两年,沉降已稳定。填土层下为稳定黏性土。车站场地平整,自然地面高程为21.5m~22m,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分布于浅部粉土层中,埋深2.00m~2.80m,水量较小。
2 总体思路
2.1 初定方案
本工程周边地面开阔,附近无建筑物和地下管道,根据地质报告,地下水位埋深2m~2.8m,土质为压实回填土,已自然沉降两年,以稳定,由于此次支护为临时性支护,所以我部选择喷锚方式进行基坑支护。根据设计图纸,基坑可从填土面整体下挖至-2.5,然后再向下开挖(其中9-10轴为-7.10m,部分基坑基底标高为-9.72m、-8.4m),基坑底在第二层土中,本工程支坑支护采取放坡开挖+土钉墙+喷射混凝土施工,排水采取明沟排水。
2.2 基坑开挖和排水方案
根据设计标高,站房8-11轴整体区域可先开挖至标高-2.5m处,9-11轴深基坑部分采取放坡开挖方式,逐层放坡开挖,每开挖一层便进行喷锚支护,待水泥浆液满足强度要求后继续开挖。由A轴向F轴依次掘进,从A轴方向出土。
基坑直径为300mm,并配置水泵。基坑外边缘排水采取截水槽,在基坑边1m处设置300宽×200高截水槽,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内。
2.3 安全围护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基坑四周的临时围栏要做1.2m高,并用密目网封闭,1m内不得堆土料。夜间设警示标志。
3 土方开挖
3.1 施工准备
1)挖方区内所有的杂物要清理干净;
2)制定好基坑开挖施工方案,绘制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和基坑士方开挖图;
3)完成测量控制网的设置;
4)在基坑边缘1m处设置截水槽,并在排水方向做成不小0.2%的坡度,保证坡顶不积水;
5)开挖好的基坑坡顶1m范围内不准堆载;
6)适时的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检查和试运行。
3.2 开挖路线
本工程在开始开挖时,用1台反铲机配合人工由自然地坪挖土至-2.5m,直接装汽车由A轴出口运走;待挖至深基坑处时,由F轴向A轴方向开挖,依次掘进,由F轴处出土。
3.3 开挖方法
1)本工程第一阶开挖3.6m深,按设计要求,由F轴-A轴依次为-5.8m、-6.37m、-7.1m,由一台反铲机由F轴-A轴顺序开挖,将土由F轴出口处装汽车运走。开挖过程中进行土钉墙施工;
2)挖土过程中要测定标高,快接近槽底时,在槽底测设3×3m的放格控制网,并撒上白灰点,以示标记;
3)在开挖中随时检查边坡坡度是否正确;
4)挖土前做好坑外排水和坑内明沟集排水;
5)挖土至设计标高后尽快会同各部门共同对基底进行验槽,办理验槽手续。
3.4 压密注浆施工
1)压密注浆采用P.042.5新鲜硅酸盐水泥,受潮结块不得使用。压密注浆液注入率为20%(与被加固土体体积之比)。注浆压力与施工单位协商确定,并不小于该深度地层压力。
2)浆液配比为:水泥:粉煤灰:水玻璃=1:0.5:0.04,水灰比为0.55,拨管高度0.33m,采用跳孔间隔注浆,孔距1.0m。粉煤灰为细度大于200目磨细粉煤灰。
3)施工方须采取可靠措施保证压密注浆区的止水效果。
3.5 放坡土钉墙施工要点
1)土钉采用Φ48*3.5花管,倾角15°,梅花形布置。施工前将钢管前端封闭,土钉横向间距为1000,注浆体外径150mm。当土钉与周围钻孔桩桩位有冲突时,须微调,避开钻孔桩,并在薄弱部位局部加密;
2)土钉采用一次注浆:注浆采用纯水泥浆,注浆压力不小于0.8MPa,3天强度不小于6MPa。稳压时间应大于1min以确保充盈度。早期强度应大于1.0MPa;
3)纯水泥浆水灰比1.0,为加快凝结,水泥浆内掺入水泥用量0.3%的细化早强剂;
4)土钉采用梅花形布置,与钢筋网采用短钢筋焊接,随土体开挖逐层施工,土方严禁超挖;
5)面层为C20细石砼:水泥:石子:砂=1:2:2,分两次喷射,初喷30~50mm,安设钢筋网后终喷到位,要求喷层砼初凝小于10min,终凝小于30min。钢筋网Φ10@150*150;
6)土钉位置偏差不应大于200mm,土钉成孔的允许偏差为孔深±50mm、孔径±5mm、孔距±100mm,成孔倾斜土5%,当遇有障碍物需要调整孔位时,不得损害原有的安全程度;
7)阳角部位的土钉应上下错开,局部遇障碍物时,在不影响结构安全度的情况下允许微调土钉位置和方向;
8)土钉超挖深度不超过0.5m;每层开挖水平宽度不应超过20m。土钉应随土体开挖逐层施工,土方严禁超挖;
9)由于基坑处土体稳定,所以土方开挖一次到位,然后进行喷锚施工。基坑内工程待喷射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方可施工。
3.6 成品保护
1)为防雨水浸泡,基坑四周设截水槽、集水井,并设置一定坡度;
2)为防止地基、边坡超挖,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照明;
3)喷锚施工完毕后立即采用彩条布覆盖保护。
4 质量保证措施
1)严格按经技术负责人审批后的施工方案执行;
2)做好各项技术交底工作, 让所有施工人员领会质量技术要求;
3)组织施工时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建设部颁布的现行规范、标准等;
4)质检员要对施工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把好施工制作、测量、试验关。
5 安全保证措施
1)开挖边坡土方,严禁切割坡脚,以防导致边坡失稳;
2)为防止机械行驶的道路作业时下陷,底部应铺设路基箱垫道;
3)为防止塌方造成机械倾翻等事故,机械挖土要注意分层,合理放置;
4)多台挖掘机在同一作业面机械开挖,挖掘机间距应大于10m;
5)机械施工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人场地内;
6)挖掘机操作和汽车装土行驶要听从现场指挥。
6 应急预案
要为深基坑开挖制定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如下:
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图
为确保正常施工,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必须进行风险分析和预防。
1)突况及风险分析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确定影响本工程的事故原因基坑坍塌、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在已采取各种防范措施的基础上,还需要制定突发应急方案。
2)成立应急领导小组,一旦发生事故,相关负责人必须立即赶赴现场;
3)项目部应根据潜在事性质和后果分析,配备应急保障物资;
4)应急措施
(1)突降大暴雨时,立即起动备用水泵抽水,并安排人员不间断观察基坑周围的情况;
(2)土方开挖时,场地内保证有一台挖掘机可以随时调用,当发现开挖后坡顶位移呈现增大趋势,且不收敛时,立即用挖土机向坡脚回填反压,当位移稳定后再采取加固措施。
参考文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9).
[3]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J107-2010).
【关键词】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工艺;质量;安全;控制
1引言
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市政工程不断增多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市政工程的建设中,深基坑是最重要的建设之一。在深基坑建设中,最重要的是深基坑的支护工作,深基坑的支护体系可以很好地确保相关工作人员施工时的安全。从目前的经验和建设实例来看,我国深基坑支护工作还存在较大的问题,深基坑的支护工作主要是在建设深基坑时对其周边环境进行安全防护,即在深基坑的四周墙壁上进行加固和支撑。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其周密的计划部署和严格的监管过程,在此方面,我国有严格的标准规范,相关的施工单位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标准进行施工[1]。
2深基坑工程施工的特点
2.1风险性大
对深基坑的侧壁进行加固和支撑、保护周围环境安全的工作只是临时性的,所以不会有太高的质量要求。而为了确保这种临时性的防护工作不会出现安全问题,相关的施工单位就必须安排专人对其进行实时的监测,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地进行处理,同时,也要对有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作出相应的应急预案,一旦出现险情,要及时地进行救援,确保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除了支护工程本身的状况外,天气也是一个影响深基坑安全施工的重要因素。通常情况下,深基坑的开挖深度是非常大的,遇到下雨的天气,深基坑内会很容易出现积水,这些积水会极大地影响到施工,为此,施工单位一定要提前做好深基坑地排水设施的建造,一旦遇到下雨天气要及时地进行排水,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2.2区域性强
在不同的区域深基坑的建设差别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对于我国这种幅员辽阔的国家,存在许多特殊的区域,如黄土高原这种以黄土为主的地方,地质较软较黏,就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深基坑建设规划,使得深基坑能够适合当地的地质情况,有的时候甚至在同一个城市内的不同地方也需要相应地去调整建设方案。因此,深基坑的建设不存在模仿其他地方建设方法的做法,所有的施工单位必须对自己所在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后,才能设计出适合本地区的施工方案[2]。
2.3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在进行深基坑开挖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地质、地下管线等多种情况,开挖的深基坑不能影响到原来已有的地质以及已有的地下管线的使用,同时,还要确保地下不同承受能力的地基不会被挤压变形,这就导致开挖深基坑的每一个步骤都必须严格按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也就是上一个深基坑开挖工程的设计换到不同的地质环境中便无法进行使用,所以至今为止,在开挖深基坑的工作中无法制定相应的统一标准。
3地基施工中深基坑支护应用
3.1合理设置坑壁形式
深基坑坑壁的设置对于深基坑支护工作的进行非常重要,要想完成高质量的深基坑支护工作,就必须以合理的坑壁为基础。坑壁的设置需要施工单位对坑壁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作出判断,并以此为根据进行坑壁设置的后续工作,坑壁的设置同样需要施工方对施工地的环境进行详细了解,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地质水文情况对坑壁的设置作出相应的调整。详细科学的规划是设置出合理坑壁形式的基础。
3.2深基坑地下水处理情况分析
在进行深基坑开挖工作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当地的地下水,对于这种地下水,通常的会使用排水和止水2种方法进行处理,具体使用哪种方法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不同的地质环境所采用的方法是不同的。因为是对基坑内的水进行相应的处理,所以在处理地下水的过程中也要详细地了解当地的降水情况。
3.3钢支撑施工技术要点
施工过程中,安全始终是放在首位考虑的事情。在开挖基坑和进行基坑支护工作的时候都要确保其稳固性。为了更好地确保基坑以及基坑支护工作的安全,施工单位可以设置一个由钢支撑和围护桩所结合而成的受力体系,这个受力体系可以承担基坑所不能承受的巨大压力,以此来确保施工的安全。对围护结构体系要进行科学的建设,使用钢围檩对围护体系进行加固,同时,还要使用角撑等对围护体系进行加固。在所有工作完成之后,还要对其进行检测,确保其质量无问题后再进行相关的收尾工作[3]。
3.4支护结构的选择
支护结构的选择对于整个工程的建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施工场地的大小和土质的软硬程度都会影响到支护结构的选择。目前,在深基坑的开挖工作中较常使用的技术有2种,一种是支护开挖,另一种是放坡开挖。2种技术的不同就在于是否在有支护的情况下进行开挖,所以,放坡开挖又被称为无支护开挖。相比于支护开挖,无支护开挖的限制性因素比较多,但成本较低。因此,在选择任何一种技术前,都要以工程的技术、质量要求以及投入成本等各方面的因素为考虑基础,在详细周密地考量的基础之上,选择合适的基坑开挖技术。
4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质量安全控制
在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之前,还必须对施工期间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状况加以预测,且提出针对性的应急方案。坍塌、流沙等都是在进行深基坑支护工作中常见的安全事故。为了避免这些安全事故给施工带来重大的损失,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就要安排专人对施工过程中的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测,一旦发现可能出现事故的情况,要及时地进行处理,同时,要加强对所有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把提前做好的安全预案下发到每一个工作人员的手中,要在事故出现之前进行处理。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某些施工单位为了赶在工期之内完成工作,在明知事故隐患没有彻底解决的情况下,进行施工,最终导致事故的出现中造成重大的损失,所以相关的施工单位要牢记,不能为节约一点成本,就让工作人员在具有安全事故隐患的环境中工作。
4.1对基坑的施工管理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技术
高科技的信息管理管理技术能有效地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管,同时,也能将各个施工段和施工区域的信息进行有效的传播,使得信息能够最快速、最广泛地传播,避免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例如,在深基坑出现沉降或者变形的情况下,信息化的管理可以及时的进行监测,同时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相关的方案进行调整,确保问题的及时解决。除了解决相关的问题之外,信息化的管理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建设单位的管理成本,提高整体的施工效率[4]。
4.2对止水帷幕进行结构参数设计
止水帷幕就是利用搅拌桩相互搭接而形成的一种装置,这种装置在深基坑的开挖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它的相关设计参数需要施工单位进行准确的了解:(1)桩径,对于止水帷幕来说,桩径是第一个要考虑的因素,桩径的大小对于工程的造价和止水帷幕的性能都有极大的影响,所以一定要根据实际的情况以及设备的性能计算出合适的桩径;(2)排数,通常情况下在进行止水帷幕的建设过程中都会使用双排,双排相较于单层具有较好的防漏水的性能,使用双排进行止水帷幕的构造会大大地提高工程质量;(3)桩长,搅拌桩的长度主要是为了在水中起作用,所以,决定桩长的主要因素是水位的深度,在水位较深的情况下,桩长较长,在水位比较浅的情况下,桩长较短;(4)咬合长度,通常情况下在进行止水帷幕设计的时候,都会出现两桩重合的情况,而两桩重合叫做咬合,两桩重叠的长度就叫做咬合长度,咬合长度需要进行精准的计算,不能马虎[5]。
一、实现安全生产全覆盖、网络化监督
(一)推进网络化监管。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特别在建立街道(镇)以及工业园区、授权地区安全监督队伍的基础上,乡村也要设立安全监督联络员,真正形成全覆盖网格化监督。
(二)突出监督重点。针对本市地质状况和轨道交通地下工程施工环境复杂的特点,加强专业监督力量,市安质监督总站设立轨道交通监管科,组织协调市政专业站和相关区县站,构建监控网络,明确责任,各司其职。
二、实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动态管理
(三)制定实施细则。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和建设部要求,市建设交通委制定《**市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管理实施细则》,按照分级、专业化、属地化管理原则实施有效管理。
(四)实行动态管理。各建设工程安全监管机构应对管辖范围内相关企业的安全行为作诚信记录,实施动态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企业,重新审核安全生产许可证。
(五)加大执法力度。对有下列情况的企业和责任人,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给予相应的处罚,直至暂扣、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清退出建筑市场:领证后企业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三类人员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条件的;施工现场发生死亡事故的;施工现场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并被责令停工的。
三、预控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
(六)实行差别化管理。加强对事故多发、安全业绩差的企业及工地的重点监控,实行差别化管理。同时,对有建设部**年**号文规定的七个方面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工地,实施“企业负责、项目落实、监理审核监控、监督跟踪抽查、各自落实责任”的运作机制,确保不发生重大恶性事故。针对本市目前在修缮、改建等工程施工中仍有使用毛竹脚手架的现象,强调除特殊要求并经过主管部门批准,本市区域范围内一律不准搭设、使用毛竹脚手架。
(七)整治“六无”工程。“六无”(即无报建、无施工许可证、无设计、无总承包合同、无资质或超资质和无报安质监)工程脱离基建程序,规避监管,是重大事故发生的隐患。整治“六无”工程应实行“严查甄别,分类处置,责任到位”办法,对已经开工的应敦促补办手续,监督介入,处罚到位。对违反法律法规和基本建设程序的应坚决遏制,一律先停工再处理。
(八)强化轨道交通工程监管。总体要求是“构筑一个网络,推出一个监督文件,实行三个强制措施,演练应急预案。”在加强分层次监管网络的基础上,制定《关于加强本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管理的若干意见》。增加施工图审图、强制性技术规范和系列技术标准规范三项强化措施,组织应急预案的实战演练。强化对轨道交通施工安全监管的新举措,确保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
(九)遏制高处坠落事故。针对目前高处坠落事故多发、频发的趋势,利用数据信息系统,通过数理统计分析,从生理层面、环境层面、技术层面、管理层面,进行有重点、有措施、有对策、有实效的全方位治理,做好高处坠落事故的专项整治,遏制高处坠落恶性事故。
(十)深化“深基坑”工程监管。针对本市开发地下空间的强劲势头和易发生基坑坍塌事故的情况,深基坑工程应作为安全监管的重点。要按照深基坑规模,明确不同技术等级的开挖要求,采取“一令一表一报”的强化管理措施。在深基坑开挖前必须做到“方案认证通过、技术措施批准、各方人员确认”,方可签署开挖令。对设计方案中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由施工、监理、建设三方会签安全质量认同表,确保设计和施工方案一致。基坑变形达到警戒数值时,承包单位立即书面报告相关各方,组织现场勘察,并提出补救措施,专家论证后作出采取补救措施和启动应急方案的决定。
(十一)防止高支模事故。高支模的支撑体系坍塌是造成群死群伤重特大事故的根源之一,为此各工地要建立高支模的支撑体系和电梯井脚手架搭设验收挂牌制度。对大跨度、高空间模板支撑体系,加强专家认证力量,严格“方案编制、专家论证、检查验收”三个节点的安全控制,杜绝重大恶性事故。
(十二)监管大型施工机械。以塔式起重机、人货两用梯等大型施工机械的使用和现场装拆为重点,以“一机一卡”管理为抓手,对本市工地现场使用的大型机械进行普查登记梳理,掌握每台设备的基本状态,实施“超龄强制淘汰、高龄重点监控、提升加节抽检、现场拆卸备案”等四项强有力的监管制度。
四、扩大风险管理现场试点工作
(十三)明确重点、建立运作机制。全市以浦东新区建设项目、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和世博工程作为建设工程风险管理整体试点的重点。各区、县、授权地区和专业口也可有选择地进行试点。逐步实现社会中介机构接受保险公司委托,负责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作,形成“政府部门监管、保险机构投入、中介现场服务”的安全预控监督新格局,形成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新的运作机制。
五、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
(十四)实施综合管理。从减轻企业负担,发挥创建标准化综合效能出发,把工程现场安保体系贯标、文明工地评优、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与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有机结合。形成“贯标为前提,标化作基础,许可抓动态,评优促提升”的现场安全保证新格局。
(十五)制定三年目标。根据建设部《关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市建管办将制定具体实施意见,提出本市建筑施工企业推进标准化工作的三年目标。**年底,全市建筑施工现场全部达到合格标准,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及其他企业的标化工作优良率将分别达到95%、80%、60%和40%,并实施年度考核。
(十六)深化文明施工管理。按照节约型、环保型工地要求,深化文明施工管理,严格执行新制定的《建设工程扬尘污染防治规范》,以整治施工扰民和防治扬尘为重点,妥善处理好施工与扰民的矛盾,严厉查处各类扰民投诉和影响环境的事件,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六、强化从业人员素质教育
(十七)强化培训措施。针对建筑从业人员以民工为主体的特点,从文化、技能、专业知识等方面加快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安全意识。行业管理部门从教材、师资、培训学校三方面,统一出口,考培分离,加强监管。施工单位要利用各种形式,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从业人员要自觉接受培训、复训,提高自我安全防范意识。
(十八)把好市场、现场两道关。首先,把好从业人员入行关口,抓好入行基本素质教育培训,重点是特殊工种人员的岗位培训,严格培训、考核、发证、复证管理,坚持持证上岗。确保持证人员真正符合规定。其次,抓好进入现场一线工人的进场安全教育、班前安全教育、转岗工人岗位安全再教育三个环节;做好各类建筑班组等级工配置和人数到位,确保施工作业安全。
七、探索科技兴安方针的落实
(十九)采用信息化手段。完善全市工地短信群发系统,提高安全预警和预控处置效率;推行“信息采集、过程监督、行政执法”一体化,规范工地现场监控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试行建设数字化工地和远程监控措施,推进重大工程和技术含量高等项目的电子化安全监督管理。
关键词:钢板桩施工;支护;给排水
1、案例工程概况
本案例工程包含了桥梁及道路、给排水工程等。给水工程:给水管与道路设计起点预留远期规划接口,于设计终点处与某路(东段)现状DN600给水管相接。给水管为在道路南侧单侧布管,根据规划管径为DN600,给水管道沿途向道路两侧预留支管,支管管径为DN200-DN300。雨水工程:下沉广场以西雨水管排至设计起点处现状4500*2500雨水箱涵;下沉广场以东的雨水管按规划排至设计终点路口处的规划2400*2000雨水箱涵.因地下水位较高(2.7-2.8m),施工时需分段开挖施工,采用适当的降水措施,并兼顾可能出现水下安装的情况。污水工程:采用双胶圈承插连接玻璃钢夹砂管,因地下水位较高,施工时需分段开挖施工,采用适当的降水措施,并兼顾可能出现水下安装的情况。管道下设150mm厚砂垫层,管槽回填采用砂回填。桥梁工程:所有阀门井均按有地下水施工。过桥处采用在桥板下架空敷设,在桥板内预埋吊架埋件(见桥梁专业施工图),在桥台两端各设一台VSSJA-2-0.6型双法兰式限位伸缩器,施工时需在设备生产厂家指导下安装,下沉广场桥梁净空≥4.0m。为防止桥头不均匀沉降,除在桥头设置桥梁搭板外,还需在搭板与路基衔接处,分别于路基上和基层上设置两道土工格栅,格栅宽度同车道同宽,长度为衔接处两侧各不小于3m。土工格栅技术要求:断裂强度(KN/M):经向:≥50纬向:≥50,网眼尺寸(mmXmm):12.7×12.7。
插钢板桩护壁施工桥梁底部基础 钢板桩护壁施工桥梁底部基础
2、钢板桩施工
2.1施工准备
2.1.1一般要求
钢板桩变形检查:因钢板桩在装卸、运输过程会出现撞伤、弯扭及锁口变形等现象,因此,钢板桩在插打前有必要对其进行变形检查。对变形严重的钢板桩进行校正并做销口通过检查。锁口检查方法:用一块长约2米的同类型、同规格的钢板桩作标准,采用卷扬机拉动标准钢板桩平车,从桩头至桩尾作锁口通过检查,对于检查通过的投入使用,不合格的再进行校正或淘汰不用。钢板桩的其它检查:剔除钢板桩前期使用后表面因焊接钢板、钢筋留下的残渣瘤。
振动锤检查:振动锤是打拔钢板桩的关键设备,在打拔前一定要进行专门检查,确保线路畅通,功能正常,振动锤的端电压要达到 380~420 V,而夹板牙齿不能有太多磨损;
2.1.2钢板桩的检验与矫正
用于基坑临时支护的钢板桩,主要进行外观检验,包括表面缺陷、长度、宽度、厚度、高度、端头矩形比、平直度和锁口形状等,新钢板桩必须符合出厂质量标准,否则在打设前应予以矫正。检验包括:
①外观检验:包括表面缺陷、长度、宽度、厚度、高度、端部矩形比、平直度和锁口形状等项内容。检查中要注意:a)对打入钢板桩有影响的焊接件应予以割除;b)割孔、断面缺损的应予以补强;c)若钢板桩有严重锈蚀,应测量其实际断面厚度。原则上要对全部钢板桩进行外观检查。
②材质检验:对钢板桩母材的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进行全面试验。包括钢材的化学成分分析,构件的拉伸、弯曲试验,锁口强度试验和延伸率试验等项内容。每一种规格的钢板桩至少进行一个拉伸、弯曲试验。每20-50t重的钢板桩应进行两个试件试验。
2.1.3钢板校吊运及堆放
装卸钢板桩宜采用两点吊。吊运时,每次起吊的钢板桩根数不宜过多,并应注意保护锁口免受损伤。吊运方式有成捆起吊和单根起吊。成捆起吊通常采用钢索捆扎,而单根吊运常用专用的吊具。钢板桩应堆放在乎坦而坚固的场地上,必要是对场地地基土进行压实处理。为便于运往打桩施工现场。堆放时应注意:
①堆放的顺序、位置、方向和平面布置等应考虑到以后的施工方便;
②钢板桩要按型号、规格、长度分别堆放,并在堆放处设置标牌说明;
③钢板桩应分层堆放,每层堆放数量一般不超过5根,各层间要垫枕木,垫木间距一般为3-4米,且上、下层垫木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堆放的总高度不宜超过2米。
2.1.4抄平放线
在打桩及打桩机开行范围内清除地面及地下降碍、平整场地、做好排水沟、修筑临时道路,并根据支护结构设计图纸放线定位,同时做好测量控制网和水准基点。
2.2钢板桩打设
钢板桩分几次打入,第一次由20m高打至15m,第二次打至10m,第三次打至导梁高度,待导架拆除后第四次才打至设计标高。打桩时,开始打设第一、二块钢板的打入位置和方向要确保精度,每打入1m测量一次。
要求:钢板桩适用于埋深较深的支护结构;钢板桩沉桩适用粘性土、砂土、淤泥等软弱地层;钢板桩沉桩施工先试桩,试桩数量不小于10根;钢板桩放线施工,桩头就位必须正确、垂直、沉桩过程中,随时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沉桩容许偏差:平面位置纵向100mm,横向为-50mm~0mm;垂直度为5;沉桩施工前必须平整清除地下、地面及高空障碍物,需保留的地下管线应挖露出来,加以保护;基坑开挖后钢板桩垂直平顺,无严重扭曲、倾斜和劈裂现象,锁口连接严密;基坑土方和结构施工期间,对基坑围岩和支护系统进行动态观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施工注意事项:(1)拉森钢板桩采用履带式钢板桩机(带震动锤机)施打。
(2)打桩前,对钢板桩逐根检查,剔除连接锁口锈蚀、变形严重的钢板桩,不合格者待修整后才可使用。
(3)打桩前,在钢板桩的锁口内涂油脂,以方便打入拔出。
(4)在插打过程中随时测量监控每块桩的斜度不超过2%,当偏斜过大不能用拉齐方法调正时,拔起重打。
施工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变化施打顺序,采用一种或多种施打顺序,逐步将板桩打至设计标高。
钢板桩打设公差标准
项目 允许公差
板桩轴线偏差 土10Cm
桩顶标高 土10Cm
板桩垂直度 土2%
(5)密扣且保证开挖后入土不小于2米,保证钢板桩顺利合拢;特别是工作井的四个角要使用转角钢板桩,若没有此类钢板桩,则用旧轮胎或烂布塞缝等辅助措施密封。
(6)打入桩后,及时进行桩体的闭水性检查,对漏水处进行焊接修补,每天派专人进行检查桩体。
2.3钢板桩的拔除
基坑回填土时,拔出钢板桩,修整后重复使用。拔除前要注意钢板桩的拔除顺序、时间及桩孔处理方法。
拔桩时会产生一定振动,如拔桩再带土过多引起土移、地面沉降,给已施工的地下结构带来危害,影响邻近建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拔除钢板桩采用振动锤与起重机共同排除。后者用于振动锤拔不出的钢板桩,在钢板桩上设吊架,起重机在振动锤振拔的同时向上引拔。
振动锤产生强迫振动,破坏板桩与周围土体间的粘结力,依靠附加的起吊力克服拔桩阻力将桩拔出。拔桩时,先用振动锤将锁口振活以减小与土的粘结,然后边振边拔。较难拔的桩,可选用柴油锤先振打,然后再与振动锤交替进行振打和振拔。为及时回填桩孔,当将桩拔至比基础底板略高时,暂停引拔,用振动锤振动几分钟让土孔填实。
拔桩产生产的桩孔,可用振动法、挤实法和填入法,及时回填以减少对邻近建筑物等的影响。
2.4支护方案
本项目基槽开挖深度约5米,根据工程地质分析,槽壁开挖范围主要为人工填土和淤泥,而槽底则基本位于淤泥中。针对本工程的地质特点,采用钢板桩、IIP型钢围檩加内支撑支护方案,钢板桩采用间隔施打,桩中心距0.8m,与内支撑结合可保证不会倾覆破坏,在打完钢板桩之后,在钢板桩顶以下1.0米处设置一道IIP型钢围檩及直撑。基坑开挖期间可通过变形观测对钢板桩的位移进行有效控制,充分保证基坑安全。
3、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根据设计要求:钢板桩施工轴线偏离设计轴线方向不得超过35mm,钢板桩法向倾斜度、轴向倾斜度均得超过2%,实际桩顶高程与设计高程的偏差应控制在-100~50mm之间。为保证插桩顺利合拢,要求桩身垂直,在施工中加强测量工作,发现倾斜,及时调整。
3.1钢板桩的倾斜度控制
为控制轴线位置偏差,施工前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轴线控制点放样,并沿轴线打入木桩,木桩间距小于样架比度(一般为10m左右)。钢板桩插打是单根法打入,上部处于自由状态,下端靠锁口连接,施工中要控制倾斜度在1.5%以内,超过1.5%要下入异形钢板桩进行纠偏。
3.2钢板桩施工安全控制
为确保施工中的安全,在进行钢板桩围堰施工时,必须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预防为主,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思想教育,提高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实行培训持证上岗制度,不经培训或无证者,不得进行上岗操作;建立好钢板桩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好安全管理体制,编制好钢板桩安全施工应急方案;用吊车进行水平和垂直起吊时,对吊车起吊能力和吊起后是否稳定进行实测,保证在起吊时安全可靠,防止发生意外安全事故;在钢板桩插打过程中,要设专人指挥,避免人多时乱指挥,出现意外安全事故;对所有滑轮和钢丝绳每天进行检查,特别是要注意滑轮的轴和钢丝绳摩损情况,危及安全的要及时维修、更换。
在深槽区5米的基坑开挖中,采用钢板桩支护,可以保证两侧的稳定,避免引起沟槽两侧坍塌,有效地消除安全隐患。在旧城区主要道路进行深基坑开挖施工,地下管线错综复杂,若采用大开挖的方法,对管线的保护较为困难,万一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采用这种支护方法后,可以起到保护作用,易于地下管线的支护,从而达到节省费用的目的。在进行钢板桩的支护施工中要特别注意地下水的影响。遇到有水的情况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堵塞,防止泥砂随渗水排出。
4、结束语
对于地下管线及建筑物施工存在水位高,易渗透,埋深达五米,土质差周边又有建筑物,无条件采用大开挖放坡的情况下均可考虑钢板桩支护施工。大部分市政道路施工存在上述情况,所以深基坑采用了钢板桩支护,效果非常好,归纳总结;钢板桩施工简便,工序简单,质量容易控制,施工安全,工期短,且现场整洁。另外,钢板桩可以重复使用,节省投资。
参考文献:
[1]交通部第一工程总公司.公路施工手册-桥涵(上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2]刘俊岩.深基坑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关键词:企业安全文化 建筑工程安全 生产管理
1.前言
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教育培训不够,缺乏安全操作知识;生产设备不符合安全要求;安全防护设施缺少或存在缺陷等,但事故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因此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是改善人的行为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
目前企业安全文化的培养和建设,从员工的行为入手,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确立企业的安全目标,倡导共同的安全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由此营造员工心理认同和具有团体凝聚力的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秩序,有效地调节和控制员工的行为,达到自律的最高境界。
企业安全文化可以分为环境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意识文化几个方面。文化是抽象的,必须与管理实际相结合方能发挥应有的效应;而管理的实施也应该充分考虑企业文化的定位和建设,二者的有机融合,才能真正达到企业文化的建立和管理水平提高双赢的目的。
下面以广东奥林匹克体育场工程为例,就如何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并以此促进大型建筑企业和大型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作一个初步的研究。
2.工程特点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场是九运会主会场,位于广州市东圃镇,占地面积30万㎡,总建筑面积(不包括看台面积4万㎡)14万㎡,设有固定观众座位8万席,总投资12.3亿元,由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总承包施工。该工程于1999年1月动工,2001年9月竣工,它在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主要难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规模大,工期紧,不同专业参建单位多,人员素质参差不一,工序复杂,需立体交叉作业,社会影响面广,安全生产管理难度大;
(2)大面积混凝土结构上层看台坡面倾角达31°,悬挑跨度向场内外分别为10.0m和10.6m,外悬挑端距地面近40m,采用超高支顶脚手架;
(3)钢屋盖由超过1万根互不通用的杆件和面积达60000㎡的屋面板组成,其中径向主桁架单榀重达128t,长75.1m,高5.2m,起吊高度达53.6m,安装精度要求三维控制在±2mm以内,高空作业量大,与地面距离大;
(4)场地空旷风大,又属雷区,加上施工人员中有不少烟民,而动火点多,仅钢屋盖施工的高空焊接动火点就多达6500多处,消防管理难度大;
(5)各种预留井口和孔洞繁多;
(6)施工中应用大型机具设备多,运输车辆进出频繁,用电点多、面广且线路长。
3.制定目标,建立体系——安全环境文化
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不仅要高标准和严格按照合同履行业主提出的“质量、工期、投资”的“三控制”要求,同时必须落实好对整个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的全方位控制。为此在工程动工之际,总承包项目经理部就提出了安全生产创“六无”的高标准管理目标,即实现“无重伤、无死亡、无坍塌、无中毒、无火灾、无重大机械事故”。
与此同时,以项目总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机构,并设置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将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层层落实,严格抓好进场参建队伍的管理,组织其建立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制定有关的责任制度、教育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检查制度、奖罚制度等一整套现场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并与各参建单位签订责任书,落实安全管理考核指标,在合同上明确安全生产施工的具体责任和严格的奖惩条款,坚决杜绝“三违”行为,做到“三不”(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由此建立横到边、纵到底,专管成线、群管成网的安全管理体系,形成全员管理格局。
从设立消防台帐人手,完善动火审批制度、消防检查制度、奖罚制度、巡逻制度、仓库管理、火灾扑救及事故处理制度、危险品装运和使用规定,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方案等,建立施工现场防火的管理规章制度,坚持不懈抓消防,对液化煤气瓶的运输、储存和使用时的防晒、防爆、防火等都制定了严密的措施。建立“总承包项目经理部防火责任人、分项目部防火责任人、专业施工队防火责任人、防火安全员——巡(监)火员、义务消防队”五级消防管理架构,组织了专门的治安防火巡逻队,配备对讲机等必要装备,形成全员参与、全天候群防群治的消防组织网络,工地设有专职巡火员40人,夜间巡逻队员8人,义务消防队员196人。
4.确定重点,加大投入——安全物质文化
为了控制好施工环境的安全因素,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的要求,严格管理各项施工设施。在基础施工阶段,基坑面积大、范围广,还有6个独立深大基坑,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将所有基坑周边围蔽起来,共设立1.2m高的防护栏长达2678m,并在道路旁边的基坑装设安全警示灯,边坡每隔6m竖起1个“严禁攀爬、防止触电”的警示牌,24小时监控边坡安全。此外,考虑到本工程底板厚、面积大,钢筋绑扎作业人员多,为了切实保证生产安全,禁止电焊机进入底板范围,确保电源电缆与钢筋脱离接触。
在设备机具的安全性和维修管理上严格设备进场的性能检查,严抓安装就位后的安全调试,并建立设备卡及时记录使用过程的故障、维修、保养情况,以保障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转。对于特殊设备如塔吊、桩机等必须取得劳动监督部门的检验合格证方准使用;对井式提升笼强制要求使用12种安全装置,经检验合格并配备劳动监督部门认可的安全员方可投入使用。
在消防方面强化管理,确保防火安全。消防投入虽然看不到直接经济效益,但总承包项目经理部充分认识到“安全就是效益”,因此对于消防工作需要投入的经费,领导高度重视,该花的钱决不省,确保按照有关消防管理条例不折不扣地配备消防器材和设施,沿体育场周边设置了1条直径100mm,长约1600m的消防水管,四周设置了配备消防水带的消防栓,合理设置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箱、消防水池、消防沙堆等;各幢临时房屋上都架设了避雷针;施工期间又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投入20多万元,增设了1套消防专用供水系统,这样使得工地的消防设施达到较高水平,整个消防系统配置完善、消防通道畅通,特别是宿舍、仓库、脚手架、模板堆场和易燃易爆物品临时存放点等重点监控部位,消防措施得力,有效地将火险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施工场地的变换以及施工阶段的变化,导致施工用电线路改动工作量巨大。总承包项目经理部始终严格执行建设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CJ48-88)的要求,临时用电针对不同施工阶段和不同专业特点,均编制有专项设计方案,坚持做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电箱实行“一机、一闸、一保护”制,照明、动力分别设置,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在施工现场及临设范围设置防雷系统,保证雷雨季节施工作业及居住环境的防雷安全。钢屋盖吊装作业时,重点监督吊装施工临时用电方案的实施,合理架设用电线路。装修期间重点对电箱少装漏电保护器进行整顿,严厉查处使用“拖板”和乱接乱拉行为,并对碘钨灯的使用做出限制。
5.全面防御,重点监控——安全行为文化
5.1 统一思想,加强教育
总承包项目经理部经常组织员工学习安全生产政策和法律法规,教育干部员工深刻领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同时认真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有针对性提出各个施工阶段的安全要求,包括临时施工用电、深基坑围护、高支模、高空吊装等专项设计和安全技术方案,制定和下达雨季施工、防雷、防暑、防台风等季节性专项安全措施,保证安全教育普及到施工现场的每位员工。
进场员工必须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术,自觉遵守工作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忙而不乱,达到“我懂安全、我要安全、从我做起、保证安全”的根本目的。在施工高峰期现场人数多达5053人,全部人员都接受过严格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各种安全教育都签名存档。所有特殊工种(电工、电梯工、焊工等)均经专业培训,并持有专业主管部门签发的上岗合格证,由于措施得当,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安全系数,为防止安全事故提供了有力保障。 组织各参建单位开展“做一件预防事故”、“忆一次事故教训”、“当一天安全员”的活动,以社会上活生生的惨痛案例进行安全教育,时刻警醒每位员工,提高他们的忧患意识,大大提高了教育效果。
5.2 抓好防护,严格监控
落实有针对性的各类专项防范措施,下大力气解决存在的薄弱环节,严防高处坠落,对于高支模、深基坑、大型机械设备、大负荷用电设施等部位,定期监测,专人负责;对于高温、高湿、台风、易燃易爆等恶劣施工环境,制定周密的应急预案,管理到位,落实到人。
(1)模板、脚手架和作业平台:上层看台坡度大,悬挑跨度大,外悬挑端支模高度近40m,是安全控制的重点部位之一,严格落实高支模的安全措施,是保证看台安全施工的关键。为此,重点监控、落实模板搭建和拆除的安全保证措施,加强成品保护,防止支模立柱与外脚手架立杆共用等违章行为,消除支模的安全隐患。
(2)塔柱与钢屋盖高空作业:由于塔柱形体高大,高空作业危险性大,故施工期间24小时派专人轮值,监控塔柱施工安全。钢结构屋盖高空安装作业采取在看台搭设满堂红操作平台的做法,为了加大安全系数,将钢管立杆与4层楼面钢筋混凝土立柱拉结在一起,加强棚架安全性能;在中间设置隔离层,加强走梯和通道的安全监控,采取悬挑铺平网保护,临边和靠近立杆的电箱以及其它设施加设防护棚,在棚架平台的周边设置1.2m高围护栏杆,并拉挂安全网,同时在使用中注重棚架的维护和检查。在钢屋盖结构杆件焊接施工中,动火点多达6500多处,给消防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为此,在焊接点部位专门设置了专用水箱,配置了相应的消防器材,加强了专人监控和检查。
(3)结构施工阶段,高空、立体、交叉作业施工繁多,安全防护主要以“三宝、四口、五临边”为重点,对28个梯口、96个进出口、36个洞口、35个井口和预留管道口、井式提升笼的进出料口等进行严格围蔽保护。对拆除排栅后形成的四周临边进行重点维护,同时及时加强围护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新“口子”和临边等。
(4)在污水处理池、渠箱、管沟和地下车道等施工中,针对“面窄沟深”的·特点,严抓“三宝”,执行安全标准,杜绝麻痹思想,统一使用钢管设置标准化防护栏杆,拉挂合格安全网,设置警示安全牌。
(5)施工现场烟民众多,为确保消防安全,在安全区域开设专门的吸烟点,配有专用水桶,严禁在非吸烟点吸烟,并严格奖罚制度。
(6)进行钢筋取样时,必须先把作业模板淋湿,并配有灭火器及专人监控,作业完毕经检查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后才能离开。
5.3 加强检查,落实整改
结合工地的实际特点,制定相关的防护措施,重点抓好安全防护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对重点部位实行重点检查、危险部位反复检查,着重查制度、查违章、查隐患,不断检查、督促、整改和落实,严查密检,确保人人、时时处于安全的良好状况,预防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现问题,则一查到底,按章处罚并勒令整改,决不手软和姑息。整改指令书明确规定整改的完成时间,并且按照IS09002的模式封闭,即整改指令书发出后,被要求整改单位要签署整改完成情况和时间,由安全管理部门核实整改情况后确认,才能将整改指令书归档存查。由于人员多,素质不一,总承包项目经理部特别重视狠抓个人防护问题,自始至终强制性要求按规范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等,对违反者一经发现立刻予以制止,耐心教育并严格按章处理,促使广大员工自觉使用防护措施。
5.4 积极活动,广泛宣传
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周和“安康杯”活动。安全生产周是本工程现场强化安全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每年都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开展内容丰富的活动,采取悬挂标语横幅、出宣传专刊、张贴宣传挂图等有效措施,广泛进行宣传教育,同时认真组织专项安全检查,成立“安康杯”安全竞赛活动领导机构,制定活动方案和安全保证措施,组织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安全大检查及专项安全检查,将安全生产意识,贯彻到每个员工日常的施工作业中。
在消防安全方面,充分利用实物、图片、录像等进行宣传教育,强化日常的安全防火教育。在“安全生产活动周”和“119”宣传周活动中,邀请消防局的消防专家开设消防知识讲座,订做大型消防宣传标语,购买宣传挂图及消防宣传教育片等,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对传媒新闻报道保持高度警觉,社会上重大火灾事故见报当天就召集各参建单位有关管理人员开紧急会议,布置相应的工作,组织专项检查,及时将有关报道和评论组织学习,充分利用案例提高参建人员的消防意识,及时吸取社会上火灾事故的教训。
关键词:危险源; 识别; 评价; 市政工程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ccupation Health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英文简写为“OHSMS”)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兴起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它与ISO9000和ISO14000等标准体系一并被称为“后工业化时代的管理方法”。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和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对企业的质量管理和经营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必须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使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在内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1.OHSMS危险源评价的发展和作用
危险源的国际定义为: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OHSMS开展安全管理活动最基本的思路是:识别、辩识系统内产品、过程、活动等存在的危险源,采用必要的方法和手段对其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价,对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等因素确定是否可接受,对其中不可接受的风险确定控制措施,包括对现有的控制措施的评价、确定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和新的控制措施,通过实施以控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1.1 OHSMS危险源评价经历以了下发展阶段:
1)1996年,英国颁布了BS88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南》;
2)1996年,美国工业卫生协会制定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导性文件;
3)1997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提出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草案、日本工业安全卫生协会(JISHA)提出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导则》、挪威船级社(DNV)制订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标准》;
4)1999年,英国标准协会(BSI)、挪威船级社(DNV)等13个组织提出了职业健康安全评价系列(OHSAS)标准,即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OHSAS18002《职业健康安全管 理体系—实施指南》;
5)1999年10月,原国家经贸委颁布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试行标准》;2001年11月12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正式颁布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自2002年1月1日起实施,代码为GB/T28001-2001,属推荐性国家标准。
1.2 企业开展OHSMS标准活动的作用及意义
为企业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提供了一个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 有助于推动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制度的贯彻执行;使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由被动强制行为转变为主动自愿行为,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有助于消除贸易壁垒;对企业产生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将在社会上树立企业良好的品质和形象。
2.市政工程项目常见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
在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中,因其隐蔽性和复杂性,危险源较一般工程更多,存在的形式也很复杂。笔者长期从事市政企业管理和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结合企业开展OHSMS标准实施的实践,总结市政工程项目常见危险源识别与评价如下:
2.1 辨识危险源时必须考虑的原则。①常规和非常规活动;②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③工作场所的设施(无论由本组织还是由外界所提供)。此外危险源辨识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当工作场所发生变化(如办公地点搬迁等)设备设施(如新购进一台搅拌机)及工艺(如由原来的合成生产改为来料加工)发生改变时,都要对危险源辨识重新进行辨识。
2.2 识别步骤:a.工作活动分类;b.危险源辨识;c.风险评价;d.评定风险是否可以接受;e.评价和确定需采取的控制措施;f.评审确定控制措施的充分性。
2.3 常见的识别与评价方法。在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中,常见的识别与评价方法有:询问、交谈;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等方法。
2.4 通过实践总结的市政工程项目常见危险源。
通过上述原则和识别评价后,一般市政工程企业及涉及市政基本业务的危险源笔者总结如下:
1)大类: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其它危险、有害因素。
2)在实践中的表现方式:触电,如各类用电机械设备;高处坠落,如桥梁工程作业和员的挂篮;物体打击,如张拉预应力筋;机械伤害,如摊铺机运行中,攀登机械;坍塌,如土方作业时基坑支护结构雨水排泄不畅;火灾/爆炸,如土方开挖时遇到管线、煤气管道等;中毒/职业病,如沥青路面施工时未佩戴工作服、手套、鞋等劳保用品;传染病,如临时用工人员有传染病,意外伤害,如露天作业人员雷电时无防范措施;物体打击,如桥梁施工时浇筑水下混凝土结束后,土低于现状地面,未设护栏、安全标志。常见的市政道路、桥梁、给排水工程危险源大约有1000余类,涉及不同的作业部门和岗位,因其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实践操作中,必须严加防范。
3.市政工程项目风险评价与控制措施的确定
3.1 评价的基本要求。
根据市政工程的特点,依据承包工程的类型、特征、规模及自身管理水平等情况,找出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识别出危险源,并对危险源逐一评价,将其中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较大、且事故发生造成严重后果的危险源定义为重大危险源;对危险源可能出现伤害的范围、性质和时效性,制定消除和控制的技术性措施,且应纳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操作规程中。同一个企业因不同的项目和区域、管理人员变化,也会引起危险源数量和内容的改变,因此企业对危险源识别应及时更新,从而提高企业生产的安全性。
3.2 评价方法。
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中,常见的评价方法有:
1)安全检查表法。事先将检查对象加以分解,将大系统分割成若干小的子系统,以提问或打分的形式,将检查项目列表逐项检查,避免遗漏;常使用于市政工程正常施工阶段的常设性检查。
2)危险指数法。通过评价人员对几种工艺现状及运行的固有属性进行比较计算,确定工艺危险特性重要性大小及是否需要进一步研究;常使用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带来的危险源风险防范。
3)预先危险分析法。在一项实现系统安全危害分析的初步或初始工作,包括在设计、施工和生产前,首先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性类别、出现条件、导致后果进行分析,确定其危险等级,防止危险发展成事故;常使用于市政工程施工前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阶段的分析。
4)故障假设分析法。对系统工艺过程中或操作过程的创造性分析方法,对有关问题进行考虑,任何与工艺安全有关的问题,即使它与之不太相关的问题也要加以讨论,分类记录,以发现假设存在问题条件下的解决方法;常使用于市政工程大型设备进场时的风险评价。
5)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基本过程是以关键词为引导,找出过程中工艺状态的变化或偏差,然后分析找出偏差原因、后果和对策;本方法侧重要在市政工程工艺部分或操用步骤中,找出各种具体值加以分析,常见于桥梁工程的技术参数分析过程。
6)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根据系统可以划分为子系统、设备和元件特点,按实际需要,将系统进行分割,然后分析积压自可能发生的故障类型及其产生影响,以便采取对策;本方法常使用于在质量和安全通病方面的评价与分析。
7)事故树分析(ETA)。通过描述事故因果关系的有方向的“树”,对各种系统危险性进行识别评价,既适用于定性分析,又能进行定量分析,具有简明、形象化的特点;本方法非常适用于开展市政工程QC活动中,对关联性问题的原因分析。
8)定量风险评价方法。在识别危险源方面,定性和半定量的评估是非常有价值的,在对复杂并存在危险的工业流程等提供决策和依据方面,需要足够的信息,因此必须采用两种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在市政工程桥梁和隧道施工的危险源识别与评价过程中较为常用。
3.3 OHSMS安全评价报告。
上述根据OHSMS系统进行识别和评价危险源后,形成的工作成果即为安全评价报告,一般有如下内容:1)前言;2)评价项目概况;3)评价程序和方法;4)危险性预先分析;5)危险度和危险指数分析;6)事故分析和重大事故摸拟;7)对策措施和建议;8)结论。
3.4 确定风险控制措施。
安全评价和危险源识别的最终目的,是确定风险控制措施,以其消除非潜在的危险和伤害,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中,选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下列因素:1)如果可能,完全消除危险源或风险,如用安全品取代危险品;2)如不可能消除,应努力降低风险,如用低压电器;3)可能情况下,使工作适合于人,如考虑人的精神和体能等因素;4)利用技术进步,改善控制措施;5)保护每个工人的措施;6)将技术管理与程序控制结合起来;7)要求引入计划的维护措施;8)在其他控制方案均已考虑后,作为最终手段,使用个人防护用品;9)应急方案的需求;10)预防性测定指标对于监测控制措施是否符合计划要求。在组织上述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际情况探索其最适合的风险控制措施十分必要。
3.5 以概率风险评价方法(LEC法)用于基坑开挖的实例说明。
LEC是OHSMS系统中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半定量评价方法,即D=LEC,式中,D为风险值,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C为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以市政工程施工桥梁施工作业中“安装承台未设安全网”这一危险源为例:L事故发生可能性为3-可能但不经常,E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为10-连续暴露,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7-严重重伤;则其D=210,即为高度危险,需要立即整改。
应用LEC法进行评价风险应关注主观因素的影响,三个数值的选择应尽可能符合实际。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应对现有风险的控制措施加以考虑,确定现有措施是否使已识别的危险源得到足够控制,这才是识别和评价的根本目的。
搞好市政工程企业和项目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需要组织控制下工作的职业健康安全有影响的任何人员都具备相应的能力和意识,实施OHSMS体系,需要组织全体人员参与,因此这要建立在组织的每个成员都意识到积极参与职业健康安全的重要性基础上。一个有可溯源性的管理体系,才能保证充分、适用和有效,有效的体系建立后,关键在于人员的落实,这样才能保证系统运行的健康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2011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国家标准理解与实施.中国标准出版社,北京:2012.3
[2] GB/T28002-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指南.中国标准出版社,北京: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