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儿童心理问卷调查范文

儿童心理问卷调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心理问卷调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儿童心理问卷调查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G4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6-024-1

一、问题的提出

心理弹性理论最早是美国学者在对处境不利儿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虽然至今为止学术界对心理弹性的研究特别是在概念及其内涵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其往往会有一个共同的研究前提作为其铺垫,即心理弹性通常是个体处于一些特殊或具体的困境和不利情景中。美国心理学会将心理弹性定义为:个体面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能力。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把心理弹性看作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行为、思考、行动等各方面,认为心理弹性可以通过学习培养发展。

笔者考量多方面的资料,认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前往其他地区超过半年以上,而被迫留在户籍所在地无法与父母双方一起生活的在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目前,我国农村的留守儿童约有5800多万,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是否会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的出现?周宗奎等调查发现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社交焦虑和孤独感方面上存在显著差异;黄艳萍也注意到非留守儿童的学习焦虑倾向显著低于留守儿童;赵红等人的研究发现,留守儿童比较自卑、对自身的评价明显偏低,特别是在外貌、主观幸福感等方面对自身评价明显偏低。笔者发现,有关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实证研究较少,鉴此,笔者对江苏省泰州市某所实验学校(含中小学)的362名学生进行了实证调查,试图探讨该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状况,以期丰富相关研究。

二、研究方法

1.被试。本研究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江苏省泰州市郊一所普通实验学校三到八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经筛选回收有效问卷362份。其中男生189人,女生173人;留守儿童165人,非留守儿童197人。

2.研究工具。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HKRA),该量表由胡月琴、甘怡群修订,共有27道题,分为目标专注、人际协助、家庭支持、情绪控制和积极认知五个纬度,采用5点评分法,问卷的信效度良好。复测后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x2/df=1.584,RMSEA=0.043,GFI=0.834,AGFI=0.852,CFI=0.863,IFI=0.868)基本支持了量表的结构效度。

3.程序。对被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要求被试按指导语独立完成问卷,收回问卷后剔除作答不全和答案有明显反应定势者,将数据录入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

以心理弹性为因变量,以是否留守为自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的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水平总体差异不明显。在积极认知维度方面,留守儿童的得分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差异显著(P

留守儿童

(N=165)非留守儿童

(N=197)t值目标专注3.55±0.663.62±0.54-1.120情绪控制3.47±0.763.41±0.830.091家庭支持3.46±0.663.53±0.73-0.226人际协助3.34±0.833.39±0.85-0.522积极认知3.54±0.763.83±0.81-3.012**心理弹性3.38±0.443.45±0.45-1.212(注:*表明P

本研究对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状况进行差异比较,结果表明,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各维度上的得分均要高于非留守儿童,显示出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状况要稍稍地好于留守儿童,但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水平总体差异不明显,究其原因,可能是虽然留守儿童与父母一方或者双方长时间分离,但在学校得到更多老师和同学的关爱,他们能分利用身边的社会支持系统,从而成为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重要因素。

第2篇:儿童心理问卷调查范文

【关键词】 行为,成瘾;精神卫生;因素分析,统计学;儿童;农村人口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R 749.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05-0427-02

Behavior Problems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mong Rural Schoolaged Children/ TAO Xingyong, LI Yingchun, RUAN Liang, et al.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Hefei(23003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ituation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 of behavior problems among schoolaged children in rural area,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early intervention. Methods A cluster sample of 809 rural schoolaged children were investigated by Conners Parent Symptom Questionnaire(PSQ). Results The total incidence rate of behavior problem was 16.6%. Mean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male than those in female for the factors of conduct disorder, learning disorder, impulsivehyperactive disorder and hyperactive index.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also found in mean scores of learning disorder, impulsivehyperactive disorder and hyperactive index among children of different grades. The mean scores of leftbehind childre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nonleftbehind children both in psychosomatic disorder and anxiety.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fewer fostered children in family, poor health of children, negative appraisal for children and scolding/humiliating children by parents/guardians frequently were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behavior problems. Conclusion Some behavior problems exist among rural schoolaged children especially for leftbehind children. It is important to take relevant psychosocial measures to improve rural schoolaged children’s health.

【Key words】 Behavior,addictive;Mental health;Factor analysis,statistical;Child;Rural population

随着我国工业化社会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输出,农村儿童的家庭成长环境也在发生着重大改变,“留守儿童”群体不断增加。这种变化可能引起农村儿童心理行为特征的变化。本研究通过对农村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便为农村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早期发现与干预提供基础资料。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皖南地区某县3所农村小学所有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809份。其中男生492名,平均年龄(9.98±1.57)岁;女生317名,平均年龄(10.20±1.54)岁。

1.2 方法 采用横断面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员由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本科学生经过统一培训后担任。问卷内容包括儿童基本信息、监护人及家庭基本状况、教育方式、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用症状问卷)等。问卷的调查对象为儿童的父母,“留守儿童”信息由目前的监护人提供。

Conners量表父母问卷(PSQ)[1]是儿童行为问题筛查中应用很广泛的量表。父母问卷有48个条目,采用0~3四级评分法。可归纳为6个因子即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多动、焦虑、多动指数。本次研究以被调查儿童行为量表有1个或1个以上因子分超过常模2个标准差即评价为异常[2]。

1.3 资料处理 采用Epi Data 3.0录入数据,SPSS 10.0软件完成数据t检验、方差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儿童行为问题检出情况 与常模[2]比较显示,有行为异常者134例,异常检出率为16.6%,其中男生80例,女生54例,行为异常检出率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4,P=0.772)。各种行为问题按检出率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

焦虑57例(7.0%)、冲动-多动48例(5.9%)、多动指数43例(5.3%)、学习问题36例(4.4%)、心身障碍32例(4.0%)、品行问题26例(3.2%)。

2.2 不同性别学龄期儿童行为因子得分比较 见表1。

对不同性别儿童各个行为因子得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和多动指数等4个因子的得分上男生均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3 不同年级学龄儿童行为因子得分比较 将不同年级学生各行为因子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和多动指数3个因子上年级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4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比较 本次调查中“留守儿童”有162人,占总调查儿童的20.02%。“留守儿童”有行为异常者34人,检出率为20.99%,与非“留守儿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69,P=0.090)。进一步对2类儿童行为各因子得分比较,结果显示在心身障碍和焦虑因子上“留守儿童”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2.5 农村学龄期儿童行为问题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行为异常与否为因变量,将儿童与监护人性别、年龄、健康状况、家庭经济条件、教育方式等作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Logistic分析,再将P<0.05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回归分析,采用逐步向前引入法,纳入回归方程水准为0.05,剔除水准为0.10。最终进入方程的变量有家庭抚养儿童数、被调查儿童健康状况、在别人面前负面评价孩子和经常责骂或羞辱孩子4个变量,见表4。

3 讨论

行为问题是儿童期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并可延续和发展为成年期心身障碍或疾病。儿童行为检出率为5%~30%[3-4]。本次利用Conners量表父母问卷对农村学龄期儿童行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农村儿童行为异常检出率为16.6%,高于国内陈虹等[5]以同一量表在大连市的调查结果(11.27%),符合农村儿童行为问题患病率高于城市儿童的规律。本次调查结果还显示,男生在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和多动指数因子得分上均高于女生,与苏林雁等[6]和范娟等[2]的报道基本一致。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和多动指数因子得分在不同年级之间也存在差异,高年级学生行为问题更为突出。

本次调查发现农村学龄儿童中“留守儿童”占20.02%,比例较高。对“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行为因子进行比较,显示“留守儿童”更容易产生心身障碍和焦虑问题。提示缺乏正常亲子的监护可能导致该群体的心理负荷增加。王东宇等[7]通过对中学生调查也发现,“留守儿童”存在各种明显的焦虑、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情绪不稳定等心理问题。因此,“留守儿童”由于正常监护的缺失需要学校和社会的更多关注。

有关行为问题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抚养儿童数少、儿童健康状况差、监护人经常在别人面前负面评价孩子和经常责骂或羞辱孩子等是农村学龄期儿童行为问题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由于抚养儿童较多的家庭能为儿童提供更多的情感沟通和交流机会,从而减少儿童心理行为上的压力和困惑;健康状况差的儿童可能受到身体因素影响而导致心理行为变化;监护人经常在别人面前负面评价孩子和经常责骂或羞辱孩子等惩罚式的教育方式,容易使儿童产生叛逆心理。父母过分斥责、打骂儿童可导致儿童行为问题发生,且明显增加儿童日后行为[8]。儿童心理行为发展涉及多种因素,本调查农村地区学龄儿童行为异常率较高,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应相互配合,采取综合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儿童心理健康水平。

第3篇:儿童心理问卷调查范文

 

特殊教育专业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设以来,培养了大批从事残疾人研究、康复和教育的专业人员,但是随着特殊教育对象的复杂化,特殊教育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我国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鉴于普遍反映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不能很好适应特校一线教师工作的客观现实,各高校不断调整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作为特教学科重要基础课之一的心理学课程课程设置首当其冲,根据以往资料显示,很多师范院校在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计划中单独设置了特殊儿童心理学等相关课程,而且在心理学等其他专业的课程计划中也设置有特殊儿童心理学课程。[1]综观目前特殊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在高等师范院校课程体系中的现状,其课程建设基本上有三种取向:一种是以学生的障碍类型为导向,开始介绍不同障碍类型儿童心理与教育的系列课程;[2]另一种是追求特殊教育学学科体系自身的完整, 开设特殊教育导论、特殊教育哲学等大量的特殊教育理论,课程设置过于偏重教育学科本身,康复学、心理学、医学等课程的建设比较薄弱。如心理学相关课程只开设了特殊儿童心理学等专业课,忽视了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的学习。第三种是以心理学相关课程为主导,比如华东师范大学开设了心理学特殊教育方向,重庆师范大学开设了特殊教育(特殊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除此之外,在职教师也普遍认为心理学对于教学很重要,比如学者甘昭良将特教学校教师的知识技能分为六类,即:普通教育理论知识、特殊教育基础知识、教师基本技能、弱智儿童教育基础知识、聋童教育基础知识、盲童教育基础知识。在对“普通理论知识”的态度上,儿童发展心理学被大多数被试(76%)认为是重要的,而分别有一半以上被试认为普通教育学(57%)和普通心理学(53%)重要。[3]

 

H师范大学在多次研讨的基础上,将特教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定为“了解国内外特殊教育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掌握特殊教育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高的特殊教育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能在各级各类特殊学校、特殊教育科研机构、残障人士福利机构、特殊教育管理机构从事特殊教育实践、理论研究、管理工作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本文根据H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及结合文献资料,对 2013级、2014级和2015级本科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从学生视角深入探讨特殊教育专业心理学课程设置问题,以供全国高师院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参考。

 

二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为主,编制《H师范大学特殊教育本科生对心理学课程设置的调查问卷》,并通过预调查和专家评审,对问卷进行修改和完善,提高了问卷的效度。2015年,向特殊教育专业2013、2014和2015级本科在校生发放问卷96份,回收96份,回收率为100%,其中大一、大二、大三各32份(如表1);原始数据以统一格式录入,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在问卷法的基础上,笔者还采用非结构式访谈法,访谈对象为特殊教育专业在校生,2013级7名,2014级7名,2015级7名,以口头访谈方式完成。

三 结果与分析

 

1 心理学课程看法数据与分析

 

从调查数据看(表2),总体上,在校本科生对专业课程总体设置满意度处于 “重要”的最多 (占89.5%), 其次为“一般”(占9.3%),1.0%认为心理学课程不重要;2013级在校生认为“重要”的最多(占 93.7%),只有两人个人认为“一般”,无人认为“不重要”。

 

通过数据可以得知,随着年级的升高,越来越多的在校生意识到心理学课程的开设很重要。笔者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个人访谈以及文献法来分析这些因素,得出以下原因:大一在校生对心理学课程了解不是很深,认为特殊教育专业就是学好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就行了,没有必要过多地涉及心理学。与之相比的是大二、大三普遍认为心理学课程开设很有必要,这是因为由于他们对特殊教育专业了解的加深,以及去特校实习,让他们意识到了心理学课程的开设对自己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2 心理学课程开设方式数据与分析

 

通过调查数据可以发现,总体上56.2%的学生认为心理学类知识杂糅在教育学类课程比较好,43.7%的学生认为单独开设心理学课程比较好(表3所述示),其中2013级在校生16人认为心理学单独开设比较好,16人认为心理学渗透在特殊教育课程中比较好,与之相比的是,2015级在校生只有11人认为心理学课程单独开设比较好,大三学生在倾向于单独开设心理学课程方面明显高于大一学生。

 

通过访谈分析原因如下:由于H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都是文科出身,学习普通心理学之类的课程比较吃力,而教育学容易接受,因此倾向于渗透性课程的学习,比如某学生认为《特殊教育导论》中关于心理学的知识能够很好地和教育学结合起来,有助于消化吸收。而倾向于单独开设心理学课程的在校生,认为心理学课程单独开设有助于对心理学进行系统的学习,而渗透性课程关于心理学的知识比较零散。

 

3 心理学课程需求数据与分析

 

通过表4数据可以得知,学生喜欢或者想要接触一下心理学类课程;特殊儿童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特殊儿童心理咨询与辅导类课程,2013级、2014级在校生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特殊儿童心理诊断与评估、特殊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特殊儿童心理咨询与辅导都比较感兴趣,而2015级在校生相对来说只对特殊儿童心理学、特殊儿童心理诊断与评估、儿童发展心理学比较感兴趣。

 

笔者在访谈时发现原因如下:由于大一、大二开设课程较多,大三开设课程较少,所以大一、大二对心理学课程的需求程度没有大三高。而大三学生中一部分学生由于考研的原因希望能够开设一些诸如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心理学课程,另外一部分在校生认为心理学的学习有助于自己特校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及从心理学的角度观察特殊幼儿,因此希望多开设心理学课程。而大一、大二在校生由于课程比较多,学习和考试压力比较大,所以心理学课程的选择意愿较小。

 

通过数据(表5)可知,总体上来说,学校希望开设课程类型为咨询与治疗>应试和考研>基本原理,可见在校生意识到了特教专业技术性比较强,学习技能型知识意向比较强。年级上相比,从大一到大三,应试与考研、咨询与治疗呈现递增趋势,原因是因为大三面临择业或继续深造的选择。

 

4 心理学与特殊教育学科关系数据与分析

 

大一新生大多认为是两个单独的学科,大二、大三在校生普遍认为对心理学的学习有助于自己的专业发展,心理学课程是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访问得知,基本上所有的大一学生都是通过调剂的方式被录取到特殊教育专业的,对专业学习兴趣不高,对特殊教育专业了解程度不深,认为特殊教育学就是学习特殊教育基本理论和技能。而大二、大三在校生在特校实习期间感觉只能用一颗爱心去拥抱特殊孩子,无法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对技能型知识需求比较强烈。另外,很多学生已经通过或者正准备参加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对于他们来说,学好心理学并且通过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有利于自己的学业。

 

除此之外,在与在校生进行访谈时,发现了一些问题:学生认为心理学课程的开设对本专业的发展很有用,但是感觉学期结束好像什么都没学到。学生在特校实习时对技能型知识需求比较强烈,而学校开设的课程却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

 

四 讨论与建议

 

结合问卷调查数据以及访谈所得资料,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大一新生对特教专业了解不深,所以在学习上有一定的盲目性;大多数在校生认为心理学课程很重要,但是在课堂学习中却又很吃力,部分学生感觉虽然学到了很多知识,往往期末考试结束后,所学的内容也就忘记了;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容有一定的重复性,没有整合优化,。基于此,提出了以下建议。

 

1 让在校生对特殊教育专业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通过访谈以及查阅资料发现,大多数在校生都是通过高考调剂的方式被录取到特殊教育专业的,结果就是他们不知道特教专业是学什么的,未来可以从事什么工作,甚至有些学生直接排斥这个专业。所以,针对大一新生,有必要让他们对特殊教育专业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不仅仅如此,还要对特殊教育学科有一个了解,让他们知道特殊教育是一个复合型学科,其中康复学、心理学、教育学都是其中重要基础学科,缺一不可。

 

2 加强对任课教师的培训

 

2010年以来,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院校超过四十所,呈快速增长趋势,如何培养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很多学校都在考虑的问题。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实施者,教师的师德、治学态度和教学理念,以及在课程知识领域的认识水平,对课程建设成果和水平起关键性作用。因此我们非常强调教师持续的专业成长。“特殊教育心理课程如何实施、是否有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施者——教师的理念与态度,这将直接影响该课程能否真正在教育、教学层面实施,并转化为行为,纵观我国新兴特殊教育专业院校现状,大部分特殊教育专业教师都是刚刚毕业的硕士生,他们教学经验缺乏,不能很好地主导课堂教学。[4]而心理学类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最高,不仅仅要具备特殊教育专业背景,还要具备心理学背景,但是同时具备特殊教育和心理学背景的教师很少,另外在实践中,有些教师备课时只备课程而不备学生,不了解学生已掌握哪些知识,他们需要什么,其他课程讲授了哪些相关的内容。

 

3 加强与其他高校合作,制定课程标准

 

绝大多数院校课程设置现状为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缺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体系缺乏整体优化,彼此独立,各自为营,忽视了心理学的内在逻辑系统,只开设个别心理学课程,使学生学起来很吃力。要考虑如何在课程内容安排上体现出自身特色,使之符合学生们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们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有些单科课程之间内容重复,缺乏对各门课程进行统整或综合,而造成理论课课时偏多,实践课课时偏少。

第4篇:儿童心理问卷调查范文

昆明学院 陈 晓

【摘 要】文章结合国内外融合教育发展现状,通过对云南省190名幼儿教师以及534名在高校就读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生进行访谈、调研,了解云南省学前融合教育师资培养的现状,经分析研究提出云南省学前融合教育师资培养的思路与策略。

关键词 学前融合教育;师资培养;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4-0018-03

一、学前融合教育

“融合”,美国教育部(2007)定义“将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和正常发展同伴放在同一间教室一起学习的方式,旨在强调提供特殊需要幼儿一个正常化的教育环境而非隔离的学习环境”。学前融合教育,指有特殊需要的0~6岁学前儿童能真正地和其他正常发展的同伴一起接受学前教育机构的保育和教育。

二、国内外学前融合教育发展现状

从美国“回归主流”运动的开展,以及“零拒绝”“最少受限制环境”原则的提出至今,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美国3~6岁的特殊儿童基本都在普通托幼机构接受教育。英国的Warnock Report、The Green Report、DFEE等法案、报告,为英国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调查结果表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经济发达、融合教育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已经关闭大部分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进入普通学校就读。

国内,《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明确指出“各地要将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纳入当地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列入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支持普通幼儿园创造条件接收残疾儿童。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和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增设附属幼儿园(学前教育部)”。北京、上海、浙江、福建等省市,部分幼儿园已在开展学前融合教育,专业师资的培养与培训也已提上日程并逐渐实施。

三、云南省学前融合教育师资现状

1.云南省学前融合教育现状。截止2011年,云南省义务教育阶段在校残疾学生共20132名。其中,在普通学校随班和设置的特教班就读的残疾学生14966名,占总人数74%,已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学龄前特殊儿童的教育、康复远远落后于义务教育阶段特殊儿童的受教育程度。

2013年以来,云南省在重点发展义务教育的同时,鼓励有条件地区积极举办3岁以下残疾儿童的教育康复机构,开办学前融合教育幼儿园,加快普及残疾儿童学前一年教育。但因学前教育未纳入九年义务教育,且云南省多地教育资源匮乏,因此未把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提上工作日程,直接导致残疾儿童入园难的问题。通过调查、访谈发现:幼儿教师对融合教育的认识、理解模糊,招收残疾儿童无法教育。部分幼儿园招收残疾儿童,不仅引起普通儿童家长的强烈反对,还会因不了解残疾儿童特点导致教学事故的发生,综合多种因素许多幼儿园拒绝招收残疾儿童入园。

理念模糊、融合教育师资的短缺,成为剥夺特殊幼儿学习机会的理由,也成为学前融合教育发展的瓶颈。

2.云南省幼儿教师问卷调查。幼儿教师在工作中是否会遇到特殊儿童,是否需要掌握融合教育知识,是否具备相关专业背景,为详细了解这些情况,本文以改编的事实性问卷为研究工具,对来自不同地区的190名幼儿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90份,回收182份,回收率96%。调查的对象来自于昆明、文山、临沧、德宏等地,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表1显示:调查对象,52%在26岁至35岁之间,47%教龄在5年以下,学历在大专、本科的均达45%左右,67%为学前教育专业背景。来自不同地区的190名幼儿教师,具有年轻化、教龄短、学历高、专业性强的特点,但其中无特殊教育专业背景的幼儿园教师。

图1显示,99%的调查对象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需要具备特殊教育知识,60%的幼儿教师在工作中有遇到或教育特殊幼儿的经历,遇到多动型注意缺陷障碍、智力落后、情绪和行为障碍类型的儿童较多,遇到听力障碍、视力障碍、智力超常三类儿童的几率较小。46%的幼儿教师曾经被家长询问特殊幼儿教育问题。

一名合格的学前融合教育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研究者就融合教育课程问题对190名在职教师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职教师对《特殊教育概论》、《特殊儿童心理学》课程内容了解较多,而在职教师希望学习的特殊教育课程有《特殊儿童心理学》、《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特殊教育病理学或康复学》。

四、云南省高校学前融合教育师资培养现状

1.云南省各师范类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云南省师范类院校有云南师范大学、昆明学院、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院、保山学院、楚雄师范学院、大理学院、曲靖师范学院、玉溪师范学院、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院、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院、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院、红河学院、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院、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院等。通过调查显示,云南省各师范类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均开设教育类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在其课程设置中并未发现开设学前融合教育相关课程。学前融合教育师资培养,尚未列入人才培养方案。

2.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关于学前融合教育的问卷调查情况。本文对昆明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10个班级,其中包括六个本科班以及四个专科班开展问卷调查。发放问卷534份,有效回收512份,回收率为96%。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2,调查内容相关情况如图3、图4所示。

调查显示,253名大学生认为特殊教育教师与普通教育教师有区别,225名大学生认为特殊教育教师与普通教育教师有很大区别,二者占总人数的93%;285名大学生认为幼儿教师需要具备特教知识,217名大学生认为幼儿教师非常需要具备特教知识,二者占总人数98%。

昆明学院作为一所综合性应用型大学,非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在昆明市以及昭通、文山、临沧等各州市实习、见习机会较多。调查显示,昆明学院大学生在实习、见习期间遇到特殊儿童比例相对较高,其中遇到较多的是多动型注意缺陷障碍、情绪和行为障碍、学习障碍以及智力落后儿童,这与对幼儿教师的调查结果相吻合。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大学生接触特殊教育相关课程较少,大学生希望接触、学习的特殊教育相关课程有《特殊儿童心理学》、《特殊教育病理学或康复学》、《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等课程。

五、讨论

纵观国内外,学前融合教育已经成为特殊教育以及学前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是推进教育公平,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内容。

云南省学前融合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师资是推动其快速发展的关键。研究者通过调查190名在职幼儿教师以及534名在校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结论如下:第一,无论是在职教师还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在其工作、实习、见习中,均有遇到或教育特殊儿童的经历,遇到较多的是多动型注意缺陷障碍、情绪和行为障碍、学习障碍以及智力落后儿童;第二,在职教师、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均希望可以学习特殊教育相关知识,以便在工作中有针对性地教育、引导特殊儿童;第三,无论在职教师还是在高校就读的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希望学习的特殊教育专业课程有《特殊儿童心理学》、《特殊教育病理学或康复学》、《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六、意见或建议

1.高等院校学前融合教育师资的培养。

(1)加大融合教育的宣传力度。云南省学前融合教育师资来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师范类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及其他师范类专业的培养。然而,云南省各类师范类高校尚未把学前融合教育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建议云南省高校可以通过开展特殊教育专场讲座、残疾人艺术团巡回演出、大学生参加社会公益劳动以及在儿童福利院等机构做义工等形式,让大学生了解特殊儿童,提升对融合教育的认知度。首先培养在校大学生对融合教育的积极态度与专业认知,使其在工作中遇到特殊儿童不会束手无策、冷漠,而是用专业的态度去关心、教育特殊儿童。

(2)开设融合教育相关课程。在对幼儿园教师、在校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中发现,希望学习的特殊教育专业课程有《特殊儿童心理学》、《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特殊教育病理学或康复学》。因此,各高校在开设学前融合教育相关课程时,可以考虑将三门课程知识进行整合,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大量的见习、实习机会,可以安排学生参观特殊教育学校、儿童福利院、早期疗育机构等,让学生对各类障碍儿童有更直观的认识。开办特殊教育专业与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例如:昆明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临沧师专,可将两个专业资源整合,实验室资源共享,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可以深入学习、实践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此外,建议师范类院校可以在公共必修课中,开设一至二门融合教育课程,例如:《融合教育研究》、《特殊教育概论》等,在师范类高校学生间普及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相关内容,使未来的一线教师面对特殊儿童不再陌生,这对于推动云南省融合教育具有重要、长远意义。

2.康复机构专业人员培训。早期干预对特殊儿童具有特殊意义,建议康复训练机构、早期疗育机构整合医疗与教育服务体系,在机构中开设学前班、早教班,在为孩子提供康复训练的同时,为特殊儿童提供恰当的教育。双管齐下,促进特殊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师资问题,早期疗育机构可招收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进行入职培训,使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系统学习、掌握康复训练知识,这样既可为特殊儿童进行适当的教育,同时又可进行简单的摆位、语言训练、作业治疗等,教育康复整合使特殊儿童在与时间赛跑中看到曙光与希望。康复机构、早期疗育机构培养融合教育师资,缓解了特殊儿童入园难的问题,也可以解决云南省融合教育师资短缺问题,促进云南省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伟亚,赵丽娜.幼儿教师融合教育的态度和压力研究——以有融合教育经验的普幼教师为对象[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

[2]周念丽.学前融合教育的比较与实证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冯雅静.国外融合教育师资培训的经验和启示[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

[4]张文京.融合教育与教学[M].广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5]杨志成.云南省特殊教育现状与发展报告[Z].2013.

[6]王建颖.在2012年度全省特殊教育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EB/OL]. ynjy.cn /chn201010201505186.

[7]杭州市区普通幼儿园学前特殊教育师资现状的调查问卷[EB/OL]. sojump.com /jq/240387.aspx.

第5篇:儿童心理问卷调查范文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引言

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进城打工,于是我国广大农村中出现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据全国妇联统计,截止2010年底,全国留守儿童的人数约为5800万,逾八成隔代或临时监护,其中4000多万年龄在14周岁以下,面临着严重的社会问题。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孤僻、厌恶、焦虑、忧郁等心理健康问题将可能给社会的稳定带来不良影响,甚至阻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为此,本文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形成原因,提出了改善这些问题的对策,以期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参考。

一、调查设计与样本特征描述

(一)调查设计

据南京市有关部门做的留守儿童调查报告显示,截止到2007年,南京市的留守儿童大约有10万多,主要集中在高淳县、六合区、溧水县、江宁区和浦口区这5个区县,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40%,部分农村地区达70%。相对于其他地区,南京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普遍较好,孩子的物质需求基本能够满足,但其心理健康状况存在较大问题。本次调查在南京市六合区选取了横梁镇、龙袍镇两个样本乡镇,随机抽取了80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年龄主要分布在8~16岁之间,班级覆盖二~八年级。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80份,实际回收80份,有效问卷8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二)样本特征描述

本次调查抽取了80名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样本,其样本特征如下(如表1):①性别特征:调查的男性留守儿童相对较多,其中女生36名(占总人数45%),男生44名(占总人数55%)。②年级分布:班级覆盖二~八年级,小学生主要集中于四年级留守儿童的调查,初中生的调查对象分布则相对均衡。具体分布为二年级5名(占6.25%),三年级11名(占13.75%),四年级18名(占22.5%),五年级11名(占13.75%),六年级10名(占12.5%),七年级13名(占16.25%),八年级12名(占15%)。③年龄特征:被调查者的年龄从8岁到16岁,主要集中于9岁、10岁、12岁、14岁留守儿童的调查。样本总体被分为三个年龄层次,分别为8~10岁32人(占40%),11~14岁36人(45%),15~16岁12人(占15%)。

表1 留守儿童的性别与年级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作者调查,2012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心理健康是形成良好品德的基础,是做好工作的保障。对于儿童而言,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其智力的全面发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促进其审美能力的发展,提高自身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本研究从自我评价、是否开心、是否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与见到陌生人的表现等方面调查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一)心情愉悦度较低,自卑心理较重

保持心情的基本愉悦有助于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也可以促进自信心的增加,从而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并不是很开心的。虽然孩童时期应该是孩子最开心的时候,但是调查中只有11.75%农村留守儿童认为自己一直比较开心,45%认为自己多数时间比较开心,却有27%认为自己多数时间不开心,更有16.25%认为自己一直不开心。而从自我评价方面考虑,农村留守儿童普遍自我评价较低,多数比较没有主见,甚至没有自我肯定的信心。在调查中,仅有11.25%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做得很棒、很好,而有70%认为自己做得一般,甚至有15%认为自己做得比很多人差,还有3.75%认为自己做什么都不成功。

(二)集体活动参与较低,人际交流能力较弱

集体活动是增强团体凝聚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对于儿童,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将成为他们一生的财富,将有利于其人际交往能力、适应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提高。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桥梁,它将可以促进自我认识,促进更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从调查数据来看,非常喜欢参加集体活动的留守儿童占11.25%,比较喜欢的占25%,一般的占42.5%,不喜欢的占21.25%。由此说明,农村留守儿童对集体活动的兴趣不高,性格比较内向、孤僻。与此同时,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在外且临时监护人文化程度较低,缺乏正确的引导和长期的督促,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方面也显现的更为随意。据调查数据显示,见到陌生人时,仅有5%的留守儿童是感到新奇,而选择感到一般的占73.75%,选择讨厌的则有21.25%。

(三)心理需求满足度较低,心理不健康倾向较多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留守的现状,留守儿童也是有着自身的需求的,他们渴望与家人的交流与沟通,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与关注。在调查中,有17.50%的儿童认为自己时常被别人欺负,36.25%认为有时被欺负,20%认为很少被欺负,26.25%认为没有被欺负。而在被欺负的儿童中,有40%认为是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而受到他人的欺负,35.5%认为是因为自己胆小怕事,18%认为是因为别人挑衅,15%认为是其他原因。这显示出,留守儿童希望得到父母的保护与关爱,但由于其心理需求无法实现,留守儿童将会对父母更加失望,甚至走向更大的误区,认为父母不爱自己。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留守儿童与父母情感交流相对缺乏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将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本次问卷调查的调查对象主要是处于8~16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在这个阶段,正是儿童身心发展过程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亲子关系将帮助满足孩子的基本生理需要,增强孩子对社会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而在农村留守儿童中,更多的孩子缺乏与父母适当的沟通与交流,使其性格更加孤僻。在调查的80名留守儿童中(如图1),仅有21名儿童固定每周与父母联系一次,更多的是一个月内联系一次或者不固定的联系,而问及其希望多久与父母联系一次时,有83.75%的儿童希望每天或者每周与父母联系一次,也有5%的儿童对此持无所谓的态度。这意味着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与此同时,表明儿童们希望与父母沟通,希望父母能帮助自己解除困难。但已有部分留守儿童由于这样的长期分离,与父母的亲情关系已逐渐趋于淡漠,无法在良好的亲子关系基础上与父母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无法获得真切的情感经历,留守儿童形成不愿意与他人交流的性格特征。

图1 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的实际周期和期望周期比较

数据来源:作者调查,2012

另外,在其仅有的交流中,父母更多的是关注学习、生活等物质需求,心理关注程度较低。调查显示(如图2),有63.75%的家长更多的是关心子女的学习情况,17.5%的家长更多的是交流吃穿住等日常生活,16.25%的家长谈及到身体健康方面,仅有2.5%的家长会涉及到心理健康方面。这说明了家长关心更多的是留守儿童的学习等其他情况,而非心理健康方面,留守儿童在心理方面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使其性格不能健康发展,从而难以形成健康向上的情感道德品质,而在正常的情感道德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

图2 父母与留守儿童联系时主要交流内容分布

数据来源:作者调查,2012

(二)留守儿童实际监护人对孩子心理关注度不够

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首先接触到的集体,因此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发挥着最直接且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发展和稳定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教育化程度较低,农民缺乏对心理问题的关注度,而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则更是缺少了父母的关心。在所有被调查的留守儿童中,父母外出打工情况如下:只有父亲在外打工的占42.5%,只有母亲在外打工的占12.5%,父母亲都在外打工的占45%,其中还有5%的离婚率。父母外出打工的连续时间也是清晰可见的。23.75%的父母为1~3个月,35%为3~6个月,36.25%为半年至一年,而5%为一年以上。这样的外出打工现状,意味着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几乎缺失,且暂时无法改变。而农村家庭的离婚情况也将成为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

那么,在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期间,其临时监护就尤为重要。然而据调查数据显示,56.25%的留守儿童与(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22.5%与母亲一起生活,13.75%与亲戚一起生活,3.75%与其他人一起生活,还有2.5%自己生活。由此显示出,其临时监护人的重要性,他们关系到儿童整个成长状况优良程度。然而这些临时监护人也有着本身的局限性,对于年纪较大的(外)祖父母们,他们普遍自身科学知识匮乏,仅能用传统的观念培养自己子孙,且忽视了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问题,这对于儿童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甚至导致其价值观的偏离。与此同时,部分不完全留守的儿童中,多数也只是母亲留守,而在农村地区女性在家庭中的威望普遍不高,且文化水平也相对较低。据调查结果显示(如表2),农村家庭中父亲的文化程度相对于母亲来说略高,总体文化程度集中于初中阶段。因此,儿童一般不听从母亲的管教,有时甚至会与其发生口角和摩擦,母亲的管教作用几乎难以得到发挥。对于那些与亲戚或其他人生活在一起的儿童,他们也多数只能得到物质生活上的照顾,心理问题多数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另外,那些自己生活的儿童,更是缺乏各方面关心与照顾,其心理健康问题更为突出。

表2 农村留守儿童父母文化程度情况

数据来源:作者调查,2012

(三)心理教育缺乏严重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学校有责任和义务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而在心理教育这一方面农村教育略显匮乏,老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认识不够,也缺乏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造成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愈演愈烈。据调查显示,仅有6.25%的留守儿童所在学校有心理健康课,而在仅调查到的上过心理健康课的学生中,仅有1人喜欢,1人一般,3人不喜欢。一方面说明农村学校缺乏心理健康这方面的教育,另一方面说明其教育方法、教育程度以及学校的重视程度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农村家庭中,儿童的父母多数在外打工,学生的教育问题(不管是学习方面,还是心理方面),学校都承受着较大的压力。

关心与关注留守儿童在学校的心理变化和突发状况,是学校特别需要关注的点,但由于父母在外打工,学校不能与其取得及时有效的沟通和联系,使得留守儿童所出现的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这也是学校对留守儿童管理所无法避免的障碍。

(四)特殊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错误引导

由于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使得工业发展相对较快,而农业发展滞后,致使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加上经济条件的各种限制,使得农村父母不得不把子女留置家中,从而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另外,由于社会教育制度还没有完善,社会上仍存在一定数量的不良少年,他们是一些不良风气的携带者,整日不做实事,对社会造成了较大的不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关心与管教,缺乏及时的正确引导,很容易受不良分子的引诱,沾染不良习性,从而带来价值观念偏差,最终误入歧途,产生恶性循环。

与此同时,因有关部门缺乏对各种媒体的有效管理,传播出不适宜儿童了解的信息(如:虐待儿童、城乡歧视等),致使众多农村留守儿童产生不良心理,使其更加孤僻、自卑;互联网的不正确传播与引导,也使许多农村留守儿童产生了厌学、逃学、辍学等不良的学习心态和学习行为,整天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

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对策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都应给予高度的关注。要从根本上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以及政府之间的相互协调合作。

(一)家长应加强与子女的情感交流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孩子最好的医生。父母的言行是影响子女成长的关键因素。面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打工在外的父母更需要与其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保持较为畅通的联系与沟通,多关注其生活细节、情感变化,完善整个家庭教育环境。对于临时监护人,也要多关心小孩,避免粗暴式与自由式教育,保持与其父母的密切沟通,将其情况告知其父母,帮助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而对于整个家庭,父母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自己的婚姻负责,保持和谐的家庭环境,为孩子提供一个完整的家庭。

(二)学校应加强孩子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是学生进行学习,是教书育人的场所。首先,开设相关的课程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是学校心理教育的必要环节。其次,提高教育管理者的心理健康知识水平,这有利于强化其对学生的了解,加强对家长的指导,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更好地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再则,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问题,展开一对一的帮扶活动,了解其想法与困难,帮助其解决问题。除此以外,学校还可以安排专门的心理健康老师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心理疏导。

(三)社会应更多关心与引导留守儿童

农民外出打工是目前无法改变的现状,所带来的留守儿童问题也是无法避免的问题。作为社会人,应当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有效地弥补其家庭教育的不足,为留守儿童创造更好的生活、学(下转171页)(上接50页)习环境。除此以外,还应宣传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发挥舆论作用,杜绝不良思想及行为的传播,呼吁更多社会成员多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情况,给予他们热心的关怀与帮助,让他们感觉到社会的温暖。

(四)政府应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管理

心理疾病是21世纪的常见病,需要更多关注。然而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祖国的花朵,其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需要各界的帮助。政府应加大财政支出,发挥媒体作用,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介,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农村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让农村人民了解心理健康疾病的严重性,从而使他们开始重视其子女的心理教育问题,以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对于政策实施,应该设定明文规定,让有关部门之间进行互相监督,同时针对此项目设立专门部门进行负责,并对每个留守儿童资料进行存档,确保每项政策具体实施到每家每户,保证工作的有效、透明。

参考文献:

[1]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2010-10-20.

[2]江苏新闻.南京留守儿童调查 留守孩子成长过程危机重重[N].金陵晚报,,2007-6-28.

[3]南京新闻.在农村建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组图)[N].南京日报,,2011-1-19.

[4]邓承杰.从农村离婚案谈留守妇女婚姻状况[]. http:///html/article/201008/20/424410.shtml,2010-10-20.

第6篇:儿童心理问卷调查范文

【关键词】ECCP项目;儿童;心理健康咨询

【中图分类号】G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5)10-0050-04

儿童心理健康咨询是指儿童心理健康顾问与儿童照料者(尤其是保教机构工作人员与儿童家庭成员)之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儿童心理健康咨询的目标在于提升保教机构工作人员和儿童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以帮助解决0~6岁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1〕

ECCP项目( The Early Childhood Consultation Partnership)是美国康涅狄格州的一项免费心理健康咨询项目,主要为由于心理健康问题而可能被保教机构拒绝的0~5岁儿童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该项目通过提供支持、组织培训以及教育咨询等途径来提升保教机构工作人员和儿童照料者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以实现促进儿童最优化发展的目标。

一、项目简介

ECCP项目主要包括儿童特定服务项目(Child-specific Services)、班级服务项目( Core Classroom Services)和强化服务项目(Int-ensive Site Services),但它们是一个统一、连续的整体,即在儿童心理健康咨询过程中,关注焦点由儿童个体扩展到儿童所在班级,乃至整个保教机构。〔2〕虽然这三类项目的服务范围不同,但每个服务项目的要素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包括评估、观察以及行动支持等。

(一)儿童特定服务项目

儿童特定服务项目主要为可能存在情绪困难或行为问题的儿童提供服务,包括对儿童进行评估,对班级环境和家庭环境进行观察,召开行动计划会议以确定预防或干预策略,生成行动计划,并开展家庭或教师访问。对儿童的评估一般通过问卷调查和量表来进行,如《儿童年龄和发展阶段问卷》(Ages and Stages Questionnaire)、儿童版本的《感觉处理能力剖析量表》(Sensory Profile),等等。在对儿童进行评估的同时,儿童心理健康顾问会对家长开展相关评估,如通过《亲职压力指标简表》(Parenting Stress Index Short Form)进行测试。〔3〕行动计划的生成对整个服务项目具有导向、参照作用,主要包括目标、参与者及具体干预措施等的确定。儿童特定服务项目历时通常为一个月,但项目服务结束之后,儿童心理健康顾问仍会随访家长和其他儿童照料者,以便对儿童进行追踪评估,必要时还会给予额外支持,并对参与者(通常为保教中心主任、教师、家长等)的服务满意度进行测评。

(二)班级服务项目

班级服务项目主要通过改善班级环境,以更好地满足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需要。班级服务项目主要包括班级评估、策略制定、行动计划生成以及计划实施等内容。在服务班级的同时,儿童心理健康顾问也会对其隶属机构进行考核并提供建议。与儿童评估类似,对班级进行评估也会使用相关的量表,如《婴幼儿/儿童早期环境评定量表》(Infant-toddler/Early Childhood Environmental Rating Scale-revised,ECERS-r or ITERS-r)、《班级评估评分系统》(Classroom Assessment Scoring System,CLASS) 等。〔4〕心理健康顾问每周会提供4~6小时的服务,整个班级服务项目历时约14周。

(三)强化服务项目

强化服务项目扩展到整个保教中心,包括进一步深入调查,开展两次覆盖全中心的培训以及形成整个中心的行动计划。在开展强化服务项目时,儿童心理健康顾问会对保教机构的员工的工作信念与工作态度进行调查,还会对中心制定的有关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规定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强化服务项目一般历时9个月。

二、项目申请

(一)申请途径

不同的服务项目类型,其申请途径有所不同。想要接受儿童特定服务项目的服务,家长或是儿童照料者可以拨打免费的服务热线或联系该区域的儿童心理健康顾问,直接联系ECCP项目总公司(ABH公司)提出申请。这些联系方式都可以在ECCP项目网站上获得。班级服务项目和强化服务项目的申请,一般由保教机构主管提出,可直接联系当地的儿童心理健康顾问或者ABH公司。其中,强化服务项目的申请必须是在已经接受了其他ECCP项目服务之后才可以进行,且保教机构主管要有决心改革的承诺。

此外,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服务项目,在申请成功后,都必须与儿童心理健康顾问签订一份项目协议书,明确规定顾问、家长、保教机构员工等人的工作职责,以及服务的频次和时长,等等。

(二)申请缘由

ECCP项目旨在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只要有威胁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存在,都可以提出服务申请。

儿童特定服务项目的申请,一般由家长、教师或儿童所在保教机构的主管提出。申请缘由可以是以下几点:(1)儿童出现某些行为问题或在某些方面存在发展障碍,如焦虑、行为障碍(咬人、打人等)、注意力集中困难、缺乏社交技能,等等。(2)生活中出现重大事件而导致儿童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如弟弟妹妹出生、父母离异、亲人去世,或是一些突然发生的自然灾害,如受暴风雨、洪水的袭击等。

班级服务项目的申请,一般由儿童所在保教机构主管或教师提出。申请该项目通常是为了获得班级管理方面的支持,如,为了改善班级的情感氛围,希望在加强教师、家长和管理者合作等方面得到帮助,等等。

强化服务项目的申请,一般由保教机构主管提出,但是通常只有坐落于市区或拥有150名以上儿童的中心才可以申请这项服务。申请该项目通常是希望在如何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方面获得支持,以期通过培养员工的适应能力和团队精神、建立与家庭的合作,来提高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水平。

三、ECCP项目的运行与管理

(一)ECCP项目团队

ECCP项目由ABH公司统一管理,ABH公司为项目的顺利运行配备了专业的管理团队。该管理团队主要由ABH公司总裁、副总裁,ECCP项目经理、经理助理、行政助理以及20位专业的儿童心理健康顾问(Early Childhood Mental Health Consultants)组成,〔5〕儿童心理健康顾问处于核心地位。ABH公司将20名顾问分散到康涅狄格州各个社区的保教机构中,每个机构配备1~2名顾问,从而形成了一个有组织、系统化的儿童心理健康咨询网络。

(二)ECCP儿童心理健康顾问

1.资历、能力要求

儿童心理健康顾问是项目的一线工作者,直接影响项目的服务质量。儿童心理健康顾问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首先,须拥有公共服务相关领域(如社会工作、婚姻咨询、教育或家庭教育等)的硕士学位;其次,所有儿童心理健康顾问都须具备有关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具体来说,儿童心理健康顾问应具备以下六个方面的能力:(1)具备有关儿童发展、心理健康和儿童保教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以帮助教师和家长了解儿童的发展规律,判断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设能够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2)能够与儿童、儿童照料者、教师以及其他幼儿服务提供者建立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3)具备观察、筛选和收集数据的能力。儿童心理健康顾问需通过观察、访谈、问卷等方式收集儿童及其所处环境的有效信息。此外,在档案编制作、数据统计及分析中,儿童心理健康顾问要做到不偏不倚、客观公正。(4)能够提供技术支持。儿童心理健康顾问要具备收集相关数据的能力,如收集儿童发展现状、教师素质、教育环境等数据,为行动计划的制定提供坚实的基础,运用多样化的方法(辅导、建模、提问等)来保证行动计划的实施。(5)具备与社区建立伙伴关系的能力。儿童心理健康顾问与所在社区建立合作关系,旨在实现资源共享、加强双方的工作联系,从而提高服务质量。(6)具备实践和反思性实践能力。儿童心理健康顾问须以专业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同时需要经常反思自己的工作,以促进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2.培训和考核

儿童心理健康顾问需要进行通过的培训和考核。培训和考核由ABH公司进行。培训主要有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每个阶段的培训内容都涉及儿童心理健康顾问所需的六方面能力,每方面内容的学习需要2~3小时。

(1)职前培训

该阶段的培训主要帮助儿童心理健康顾问学习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目的是帮助他们成为一名合格的儿童心理健康顾问。职前培训一般历时6个月,包括以下6方面内容:①ECCP项目及儿童心理健康咨询工作概述。②儿童特定服务项目相关知识。③儿童发展、项目筛选和评估等方面的知识。④班级服务项目的相关工作内容。⑤早期保教中心以及班级的评估。⑥建立合作关系、有效利用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2)在职培训

在职培训的目的在于帮助在职顾问对其工作有更深刻的理解,提高其服务水平。在职培训一般历时18个月,包括以下6方面内容:①婴幼儿教师的干预策略。②学前班教师的干预策略。③儿童的发展规律。④与“处于危险”人群一起工作的能力。⑤组织合作能力。⑥反思能力。

ABH公司除了培训儿童心理健康顾问之外,还对其工作实施考核。公司每月举行一次全体顾问会议,每两周举行一次小组会议,以了解儿童心理健康顾问的工作现状,并给予一定的指导。ABH公司建立了一个ECCP管理信息系统(ECCP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以期对儿童心理健康顾问的工作进行追踪,并在必要时提供及时的帮助。〔6〕儿童心理健康顾问在接受公司监督、考核的同时,还受所在社区机构的监督和考核。相对于ABH公司的制度化考核,机构的考核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其考核频次和形式多样化,但至少每个月会实施一次考核。

四、ECCP项目的特点

ECCP项目是随着人们对儿童心理健康的日益重视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它是覆盖整个康涅狄格州、以0~5岁儿童为服务对象的一项免费心理健康咨询项目。

(一)目标明确、服务范围广、支持策略可行

ECCP项目的目标是为了促进康涅狄格州0~5岁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众所周知,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不仅与其个体因素相关,更多是有关周围环境因素,如照料者、家庭、同伴、教师等。基于此,ECCP项目的服务对象从儿童延伸至家长、教师以及其他照料者,服务范围从儿童本身拓展到班级及保教机构,以期通过提高照料者的教育能力、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等来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此外,该项目制定的行动计划以及提出的建议,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行性。如在学前班开展相应的项目服务时,会充分利用过渡环节,即在每个过渡环节都给儿童一定的提示(如灯光变暗、播放音乐等),以帮助幼儿顺利进入下一个活动环节,而不至于产生惊慌失措的情况。

(二)形成了一个“宣传-预防-干预-诊治”的统一体

ECCP项目为了全方位地满足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需要,形成了一个涵盖“宣传-预防-干预-诊治”的统一体。宣传是为了引起家长及其他照料者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预防针对的是处在心理健康“风险边缘”的儿童,做到防患于未然;干预和诊治主要是针对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儿童,通过提供必要的支持来进行心理矫正。

(三)统一管理与自主运作相结合

ABH公司为项目的顺利运行提供了专业支持。其中,专业的管理团队重在让项目从构想到实践实现顺利转变,从而为各个服务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数据平台能够记录儿童心理健康顾问的工作进程及其效果,对其工作监督、考核。ABH公司在统一管理项目的同时,又与各个社区密切合作,项目顾问须同时接受所属社区机构的监督和考核。统一管理和自主运行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ECCP项目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四)申请流程简单,客户参与评价

项目申请者可以直接在ECCP网站上获得所在区域儿童心理健康顾问的个人信息和联系方式。如果申请者找不到所在区域的顾问信息,还可以直接拨打ABH公司的服务热线。此外,申请者可以直接在网站递交申请表,只需要说明申请者的个人信息及申请理由就行,并无其他繁琐程序。项目结束后,客户有权对顾问的工作进行评价,这也是对顾问工作进行监督、考核的一种方式。

五、启示

美国康涅狄格州的ECCP项目已日臻完善,在预防和干预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对我国有诸多启示。

(一) 积极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我国有关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仍然较弱,不够深入。有学者指出,我国有关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仍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水平上,还没有实现向生物-心理-社会-教育整合模式的转变,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常被德育所取代。〔7〕要促进我国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必须要提交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加强对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

(二)整合多方力量,做防患于未然的事

全面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也不是单靠某一方的力量就可以完成的。政府、社区、家长、保教机构等各方面必须联合起来。如政府要提供财力及政策支持,要成立相关服务机构;保教机构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工作,帮助家长和教师学习和掌握儿童心理健康的知识及方法。此外,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途径虽是多方面的,但首先应做防患于未然的事,而不是“亡羊补牢”的事。家长和其他照料者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对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好早期干预工作。

(三)建设专业的儿童心理健康促进机构,为公众提供专业服务

康涅狄格州为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而开展了ECCP项目服务工作。我国目前还没有以政府为主导的专门的儿童心理健康咨询部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多仅依靠幼儿园进行。若儿童出现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家长更倾向于到医疗机构进行诊治。如上所述,儿童心理健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仅涉及儿童自身,同时与其周围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原因调查、诊断评估到干预诊治,需要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尤其是专业人员。因此,需要专门的儿童心理健康咨询机构,以更好地整合各方资源,建立专业的儿童心理健康咨询队伍,以有效促进我国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2〕〔3〕〔4〕〔5〕〔6〕ABH.Early Childhood Consultation Partnership 〔EB/OL〕. 〔2015-05-06〕.http://.

〔7〕袁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析〔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ECCP Program in Connecticut of America and Its Enlightenment

Zhu Xiaoquan, Zhang Li

(College of Education,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第7篇:儿童心理问卷调查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理论;积极;保护性因素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069-02

自1994年提出“留守儿童”的概念以来,国内教育和学术领域已经对留守儿童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至今国内关于“留守儿童”的概念没有统一界定,还存在许多争议。

随着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关注度的提高,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特别是2002年以后做了大量相关研究,经过对文献的梳理,把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研究者一般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与行为问题:比如心理健康问题,应对方式,依恋,父母教养方式,社交焦虑,人格特征及社会支持等[1]。第二阶段,对留守儿童的研究开始出现了一些与以前不一致的结论。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很多方面与非留守儿童之间并无明显差异,留守并不必然对儿童造成负面影响产生心理问题,也不是导致个体发展差异的直接原因。第三阶段,随着积极心理学的逐渐兴起,心理弹性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更丰富的理论支撑,研究开始转向寻找提高儿童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目前我国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主要包括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及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弹性的影响等。

一、心理弹性理论

(一)心理弹性(Resilience)的概念

心理弹性理论是在对处境不利儿童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Resilience的研究始于美国,中国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翻译方式。查阅《汉语词典》对比弹性和韧性的解释发现韧性更强调耐受力,而弹性体现复原,弹性的解释和英文原意更加接近,所以本文采用心理弹性的译法。

学术界对心理弹性的概念至今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查阅大量心理弹性的研究文献,发现主要有三种定义方法:结果性定义、过程性定义和品质性定义,结果性定义重点从发展结果上定义心理弹性;过程性定义将心理弹性看成是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品质性定义将心理弹性看作是个人的一种能力或品质,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2]。

李永鑫等根据已有观点对心理弹性作出如下的操作性定义:心理弹性是在遭遇逆境时,有助于个体良好适应的保护性因素。个体自身因素以及个体外部因素是保护性因素的主要组成部分[3]。

(二)心理弹性理论模型

1.系统模型(Organizational framework of resilience)

Mandelco&Peery提出了心理弹性系统模型。该系统模型与我国易经中的“守恒”有异曲同工之处,模型把影响心理弹性的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部分,其中内部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而生物因素又包括身体健康、性别等;心理因素包括认知方式、人格特点等。外部因素指家庭内因素和家庭外因素,家庭内因素包括家庭环境、教养方式等;家庭外因素包括同伴、学校、社会公益机构等。模型中的各种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当某一个因素缺失或发生变化时,另外一个因素若能及时补充,也可以适应良好。留守儿童是属于家庭内某些因素的缺失,但如果学校和社会这些外部的因素能及时给予支持,也能表现出良好的心理弹性。

2.心理弹性动态模型(framework of resilience in action)

随着对心理弹性研究的深入,很多科研机构和心理学家开始转向实证和应用研究,把重点放到建立新的心理弹性模型和开发有效的测量工具上,于2003年提出了心理弹性动态模型。

该模型呈现了保护性因素是如何对儿童的弹性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把影响心理弹性的因素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外部资源、内部资源及青少年需要。外部资源和一些保护性因素比如积极参与和亲密关系等,这些能满足青少年在发展过程中安全、归属与爱等心理需要。而内部资源主要是由青少年自然发展起来的个体特征构成,主要包括自我意识、问题解决、合作等。这些内部资源会在青少年遇到危险因素时起到保护作用,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现状

(一)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在人口统计学变量学的研究

李永鑫等(2008)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进行研究,研究从父母外出情况、外出时间、团聚频率等6个方面考察了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年级这个因素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无影响;女童的心理弹性显著高于男童[3]。李志凯(2009)也得出一致的结论[4];父母单方或双方外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有显著影响;父母外出的时间越长团聚频率越低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造成的负面影响越大;由母亲照看的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最高,由父亲照看的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最低。安容瑾的研究发现,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年龄、年级、留守类型、性别等因素上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等级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5]。

在人口学变量上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显著地成果,但还不够全面,很多研究集中于农村,对城市留守儿童的研究还很少,也缺乏城乡对比。

(二)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人格特质

李永鑫等(2009)从人格特质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这个侧面的研究发现,积极的人格特征可以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水平,进而提高他们的生活适应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人格特征比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的影响更大[6]。骆鹏程(2007)从不同心理弹性水平的儿童的人格特征差异角度也进行了研究,发现高心理弹性留守儿童与低心理弹性留守儿童在人格的大多数维度上都存在显著差异[7]。由此可见,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水平与人格特质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三)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

分析目前研究发现,社会支持作为一种保护性因子在影响心理弹性的各种因素中,对留守儿童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8]。社会支持的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客观支持这3个维度对儿童心理弹性的发展都产生积极影响,社会支持和人格特征一样,都比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影响更显著[6]。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在性别上差异显著,留守女童比男童更多的寻求和利用社会支持,社会支持的高利用率也提高了心理弹性的水平[9]。而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高低也反过来对社会支持产生影响[4]。

(四)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

尽管目前一般自我效能感和与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关系的直接研究还很缺乏,但是很多研究者都认为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心理弹性中可能发挥着潜在的重要作用。在心理弹性的动态模型中,自我效能感也是作为内部资源的一部分。

徐书萍(2007)在研究上海市吸毒人员子女的心理弹性进行时发现,心理弹性对个体的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显著[10];胡会丽(2009)研究发现,一般自我效能感能有效预测心理弹性,是心理弹性的一个重要保护性因素,心理弹性也反过来影响自我效能感[9]。我们可以通过一般自我效能感训练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

现有研究的共同点在于,研究重心从关注留守儿童的发展困境转移到寻找影响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保护性因子和提高适应能力上来,通过挖掘儿童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来减少留守对儿童带来的消极影响。

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目前国内对留守儿童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研究的方法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很多实证研究也不够全面具体,关注点范围比较狭窄,因此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还要具有前瞻性,以便在后续研究中作出改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第一,查阅文献可以发现,目前的实证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方法比较单一,由于问卷编制不能很好地体现个体差异,必然给调查结果产生影响,所以以后的研究者应该注意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结合,另外在研究中还可以加入访谈和实验研究等方法,力图使我们的研究结果更加准确。而实证研究大多集中在行为和心理社会因素,还需要对生物因素进行研究,才能更真实全面的了解留守儿童心理弹性。

第二,研究选取的对象不够全面。目前研究主要针对留守儿童中的在校学生,而忽视了辍学留守儿童;另外,第一批留守儿童已经面临就业和婚姻,留守经历对他们的学业、工作、家庭是否造成影响也是研究的重点。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选用不同的被试类型,被试的数量和取样的范围也要增加,使取样更具有代表性,提高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第三,目前对留守儿童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但还没有制定出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可以推广的预防或干预方案。建议学校组织专业老师进行针对性的团体辅导或班级辅导,这种自我体验式的活动方式,更有利于儿童心理弹性水平的提高。研究重点应放在如何通过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来弥补留守儿童父母的缺位,增强他们的心理弹性。

参考文献:

[1]丁玲,韦炜.留守儿童的人格特征及影响因素[J].社会心理科学,2008,(Z1).

[2]李海垒,张文新.心理韧性研究综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

[3]李永鑫,骆鹏程,谭亚梅.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4]李志凯.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4).

[5]安容瑾.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社会支持网络、应对方式和生活事件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9.

[6]李永鑫,骆鹏程,聂光辉.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7]骆鹏程.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7.

[8]王玉花.从心理弹性理论视角看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J].教育学术月刊,2010,(10).

第8篇:儿童心理问卷调查范文

[关键词]导视系统 儿童 心理

现代导视系统是一门涉及人体工程学、社会心理学、符号学、城市规划设计、建筑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学科。常见的导视系统是以成人导视设计为主,视觉上也更多地注重文字标示的运用,忽视了儿童的心理需求,给儿童出行带来不便。因此,对于儿童的心理与视知觉的特性,需要针对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单独设计出新颖美观又识别性强的导视系统图示和文字。本课题研究的导视系统设计拟通过结合卡通动漫形象与图片化文字等手段实现引导性、识别性、指示性、管理性等功能,使导视标识与环境相融合、艺术性与功能性相统一。

一、导视系统人文关怀的体现

导视设计作为形象识别系统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愈来愈重视“人”的心理需求,针对特定人群、特定地点进行设计已经成为形势所趋。例如:苏黎世国际机场的导视设计、原研哉为梅田医院做的视觉导视系统设计等等,无不在细节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儿童导视系统既能体现出对于儿童的人文关怀,又能解决儿童的实际需要。

二、儿童生理和心理特征分析

在进行儿童导视系统设计之前,我们对儿童心理特征和儿童心理学进行初步的了解和分析。儿童在成长的各个阶段,存在不同的心理特点,这是因为儿童的脑部发育尚未成熟,心理和生理有待成长。具体表现为:创造性思维较为活跃,逻辑思维能力相对缺乏。罗仕鉴在《儿童产品设计》中提到,孩子的脑部细胞活跃,思维发散得很快。一开始时由动作引发思维的活动,即先做再想或是一边做一边想,随着脑部的成长发育,慢慢形成形象思维。对事物有具体形象的感知,甚至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也是基于脑部印象产生的。抽象的逻辑思维发展在形象思维之后,在孩子成长到5岁左右,就可以进行简单的推理思考,多角度地归类物体。针对这些特点,为5—12岁儿童进行导视设计,运用也较为广泛,可以有针对性地对这一群体进行专门的导视系统设计。

三、 设计的前期调研

前期调研我们主要做出了如下的工作:①实地观察大型商场内的导视系统,总结其优缺点。②在商场等人员密集的地方派发调查问卷。③收集全年动画片中的角色形象,及每部动画片中受众范围的信息。④阅读有关儿童心理学或儿童心理特征的文献书目。

1、商场实地调研

本项目选取了长沙、郑州地区的6个大型商场进行实地调研,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若干问题(见图一)。如:商场中导视系统不适合儿童使用、导视系统信息连续性差及系统设置混乱、标志放置不合理、导视内容或文字提示不够突出醒目、导视设施维护少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亟待改善。如图所示,是长沙某大型商场中的一个导视牌,它的画面简洁,非常符合成人的审美需要,但是警示语与画面颜色相同,并且字体较小,人们在观察导视图的时候很容易忽略这一重要的信息。而这一导视牌对于儿童而言,就很难提供有效帮助,它或许根本不会引起儿童的注意,并且导视牌的高度也不适合儿童的观看,图中的信息对于儿童来说也不易理解。如果一旦发生火灾或其他事故,儿童与家人走散,这时如果儿童无法获得逃生信息,就很难脱离危险。因此,针对儿童对艳丽色彩非常敏感性,课题研究准备从色彩视觉与动物形象入手来进行设计。

2、问卷调查

调研之后向商场中的儿童发放问卷。儿童问卷涉及到的问题多种多样,有:在遇到困难时要怎么办(例如迷路)、最喜欢的颜色、平时最喜欢看的动画片和最喜欢的卡通人物等。通过问卷调查我们获取了直观的第一手资料,更细致具体的了解了儿童的爱好和遇到的困难,为我们后面的设计工作指明了方向。

3、收集信息与分析整理

通过查找资料收集全年播放频率较高的动画,选择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动画作品进行研究,分析出动画中卡通形象吸引儿童注意力的关键因素。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动物卡通形象比较受到儿童的青睐,尤其是5—12岁儿童较为明显。

四、商场儿童导视系统的设计

本项目专为6—12岁的儿童设计了导视系统,主要弥补了现有商场导视系统的不足,设计中以图形和文字相组合的手法来进行设计。在儿童导视系统中,视觉符号形象更为重要,这是由儿童的感知能力所决定。标示中的文字能更多起到辅助理解的作用。在形象设计中,以动物为原型,按照任务比例特征、运动方式和表情去塑造角色的方式,赋予动物各种动态表情,表现出丰富多彩的形态(见图二)。儿童卡通形象设计与普通动画中的卡通形象又有所区别,因为主要的受众年龄偏小,在形象设计上面不宜进行太写实的绘制,应设计出结构简单、比例夸张、色彩丰富、明了易懂的卡通角色。 动物昆虫类,在色彩上更需要明快的色彩,具有强烈的装饰性。同时,也需要和背景的色彩风格相协调,明亮的黄色、绿色给人孩子气的感觉,搭配甜美的粉色和紫色,表现孩童的天真烂漫。儿童们总是容易被颜色鲜艳的物体吸引,所以在总体的设计上色彩的明度要高,可以考虑用以黄、红为基本的暖色调。关于字体设计,重要的一点在于服从表述主题的要求,使设计与内容吻合一致,不能相互脱离,更不能相互冲突。所以在专门为儿童设计的字体中,没有选择太过庄重肃穆的字体,并对字体要进行了变形、夸张处理,使字体变得更加活泼可爱,更加容易让小朋友接受和喜欢。字体设计采用了松散的字架结构,扩大的中宫,在远处也能清晰识别。

五、儿童导视系统的功能性

功能性指设计要符合商业视觉导向的环境特征,并满足视觉识别的基本要求。在设计中首先从商场的定位、类型、位置等层面进行准确分析,使导视系统中的文字、图形、色彩及指示性符号等元素能充分表达与其指意直接相关的信息,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儿童导视系统本就作为一种辅助的视觉指导存在,旨为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提供帮助。如:指示母婴室位置、小朋友不小心走失、如何寻找广播室等。还在公共场所中设置针对儿童的几种安全警示标志。

这些专门为儿童设计的导视系统,便于儿童观察,充分识别导视信息,导视标志的摆放高度就显得尤为重要。调查表明,6—12岁的儿童身高区间大致为110厘米至150厘米,所以我们标志的摆放选择离地高度为120厘米至150厘米较为合适,位置摆放也要注意考虑成人的安全性,在指示标志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导视的连续性,在拐角处或任何有可能导致指示出现偏差的地方,都要进行导视的连续性补充,在最大程度上给予帮助。如图三,这是本项目设计的一个立式导视牌,是悬挂、粘贴式导视牌的连续性导视,不但提供了实用的帮助,也丰富了整个导视系统的功能。

针对儿童心理研究的视觉导视系统设计形成的理论成果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现代视觉导视设计的研究。提供了一个专业化、科学化的儿童视觉导视方案,不仅为儿童的出行带来方便,而且装饰了空间,还锻炼了儿童的独立性。这次项目的探索也对今后的项目实施和后续研究有指导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高度城市化的发展,儿童的身心健康越来越得到重视。大型公共区域因为有其特殊的社会环境,所以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或隐患,这些不利条件随时都有可能危及到儿童。我们不能避免矛盾的出现或者意外的发生,要通过各种途径来降低它的发生率。因此,大型公共空间中专业的儿童导视系统设计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儿童导视系统承载着它特殊的使命和责任。

参考文献

[1]罗仕鉴,应放天,李佃军著.儿童产品设计[M].机械工程出版社.2011(09).

[2]潘俊骆哲主编.动画角色设计[M].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12).

第9篇:儿童心理问卷调查范文

关键词:社会适应能力;心理;行为;哮喘;儿童

由于哮喘疾病的特殊性,给患者尤其是小儿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伤害[1]。为了全面了解哮喘儿童因疾病所造成的适应能力、心理和行为与正常儿童的区别,对2010年3月~2012年1月期间收诊的197例哮喘患儿进行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2年1月期间收诊的197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所有患儿均符合哮喘的诊断标准,其中男102例,女95例;年龄1~9岁,平均(5.37±2.05)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1.06±1.13)年。选取同期我院体检并且自愿参加研究的197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01例,女96例,年龄9个月~9岁,平均(5.38±2.04)岁。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以及家长的文化教育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儿童均采用我院拟定的调查问卷进行问答调查,问答方式为:调查人员提问,父母替儿童回答,调查人员记录统计。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社会适应能力:对学习和学校是否喜欢障碍;好朋友的数目是0个或者不少于1个;对集体活动是否愿意参加;与陌生人交往是否喜欢;对目前生活是否喜欢;是否经常感到孤独;与亲属的关系是否良好;②心理状态:是否经常会出现头晕头痛、精神低落紧张、忧虑、烦躁、易发怒等现象;③行为:是否有吸烟或者被动吸烟的现象;是否有好动的现象;每周是否有定期运动的现象(每周至少有2次运动,有出汗喘息现象)。

1.3 统计学处理:将治疗所得数据输入统计软件SPSS 17.0进行处理,计算得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社会适应能力研究结果对比:见表1。观察组的患儿明显不喜欢学校和学习,好朋友明显较少,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不喜欢与陌生人交往,不喜欢目前生活,经常感觉孤独,与亲属关系不好,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儿童哮喘在发作期间会出现喘息、气短、明显胸闷,或阵发性咳嗽,肺部有哮鸣音等症状,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后,其临床症状、体征会减轻或者缓解[2]。但是哮喘大多会反复发作或者突然发作,部分患儿发作前有上感前驱史,或在运动后发作,哮喘严重者将会呼吸困难,甚至因呼吸衰竭而死亡[3]。患有哮喘病的儿童,由于长期受到疾病对身体的折磨,造成严重的心理阴影,影响到社会适应能力[4]。本文的研究结果也显示了,哮喘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状态以及行为状况明显比健康儿童差,治疗时应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治疗,有利于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4 参考文献

[1] 裘东霞.7~14例哮喘儿童心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1,23(3):78.

[2] 刘燕茹,程 茜.改善哮喘儿童生命质量的研究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19(6):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