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学习课件范文

高中学习课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学习课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学习课件

第1篇:高中学习课件范文

关键词: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多媒体;课堂评价

创建高效课堂,首先要对“高效”的定义有正确、清楚的认识。高效包括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三个方面。所谓高效的高中化学课堂,指的是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教师在课堂上有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不仅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同时使学生化学探究能力、实践运用能力等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那么,我们该如何创建高效的化学课堂呢?下面,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对这一问题展开详细的阐述和说明,以给其他教学同行提供些许意见和参考,希望为我国化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一、改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尽管现在新课程教育改革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但依然有部分高中化学教师不能适应新课改的教学思想,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他们在课堂上乐此不疲地对学生实行“满堂灌”和“一言堂”,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自己才是课堂的主角,觉得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并在高考中考取满意的成绩才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因此,所有的化学课都是教师在讲台上卖力地讲,学生在讲台下面辛苦地做笔记。虽然不能说这种教学方式一点效果都没有,但是学生却没有学到实质性的东西。因此,我们要彻底摒弃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多设计一些学生可以参与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可以和教师进行交流的机会。

比如,在学习《化学与生活》这一章中“促进身心健康”的内容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水在人体中的重要性以及合理选择饮食的重要性,然后问学生:我们生活中哪些常见的食品里面具有添加剂?知道这些添加剂的组成成分和性质吗?让学生树立安全使用添加剂的意识,也可以让学生谈一谈药物和都有什么毒副作用等等。因为这些话题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学生谈论起来都有话说,这样在正式讲本节内容时,学生就能很快投入进来,而且整节课都会处于全神贯注的状态,学习效果也会比传统的教师讲、

学生听好得多。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优化化学课堂结构

如今,我国的科技发展速度极为迅猛,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社会中的各个领域。在教育领域中,多媒体技术受到越来越多教育者的青睐也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成果。所以,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使多媒体技术独有的魅力得到充分发挥,因为它对优化课堂结构、创建高效课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媒体之所以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是因为它可以集声音、图像、图文于一身,把教材中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更为具体和简单化,而且呈现的形式也是较为生动和形象的,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因为给了学生视觉上的享受,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学生也不会出现走神现象。

比如,在学习《探索生活材料》中“金属的腐蚀和防护”这节内容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几张现实生活中一些金属被严重腐蚀的图片,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也进行思考:到底哪些金属容易被腐蚀呢?有什么防护办法吗?那些被腐蚀了的金属应该如何利用才不会浪费呢?如此一来,就能加深学生对本章概念知识本质的了解和认识。另外,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一些危险性较高、毒害性较强的化学实验我们也可以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演示出来,这样不仅保证了学生的安全,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促进高效化学课堂的实现。

三、重视课堂教学评价,使学生树立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高中学生与其他年级的学生相比,有着更大的学习压力,因为他们要迎来所谓的决定自己一生命运的考试――高考。所以,高中生的心理是极其脆弱的,他们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肯定,从而使他们树立起学好各科知识的信心。因此,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我们必须重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这也是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尽量使用赞美性的语言,使学生感觉到我们的课堂是充满爱意和富有诗意的。比如,每次在学生回答完我提问的问题之后,我都会跟学生说:“很好,你的答案正是我想要的。”“不错,跟上节课相比,你进步了好多,继续加油!”“哇,你的想法真独特,老师都没有想到,值得鼓励。”等等,这些赏识性的语言会使学生感觉到教师对他们的肯定和鼓励,同时也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

当中,会更加积极和富有热情,我们的教学课堂也会充满生机和

活力。

以上就是我对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的几点体会和感想,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方法,在这里由于篇幅关系我不能详细列举出来。总之,构建高效的高中化学课堂,需要作为课堂引导者的我们不断为之付出努力,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学生要积极配合教师,如果只是教师一人唱独角戏的话,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更别说高效课堂的构建了。我相信,在我们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高效的高中化学课堂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王磊.化学教学研究与案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高海增.化学是怎样学好的:高中版[M].吉林教育出版社,2011.

[3]李炳婷.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我们的教育学[M].山东文艺出版社,2012.

第2篇:高中学习课件范文

【关键词】高中音乐 重要性 兴趣 转变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1.053

很多人喜欢听音乐,因为音乐能够引导人把自己代入一个渴望的情境中,去享受意犹未尽的世界;同时,音乐抒发的感情能够让人随着它的基调而变化,它是情感的灵魂和情感的流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和自己喜欢的音乐,生活因音乐而有魅力,因音乐而更加丰富多彩,音乐是一种感情的表现形式,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实践内容。音乐课程的开设不仅能让学生得到及时的放松和休息,还能够把音乐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今后的生活中,这样就能让学生的心情得到愉悦,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学习,那么学生就成为了音乐的享受者和受益者。音乐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它是学生高中学习生涯中的必修课,许多学生认为高考不考音乐就没有必要上音乐课,也就没必要学习音乐知识,甚至有些学生认为把音乐课改成其他的课程进行学习,并认为这样做更有意义。这种想法是比较偏激的,每一门课程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并不是因为不进行考试就不重要了。

老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音乐的重要意义,以及音乐对于舒缓压力的重要影响,老师可以利用音乐的魅力打动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地感悟音乐的美好。很多学生喜欢听音乐,可是却对音乐课不感兴趣,这是因为学生认为音乐课是一门课程,一门束缚学生的科目,这就使得他们不喜欢上音乐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老师需要设置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通过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进而把学习音乐的方法和心态应用到学习中,不断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需要老师转变上课的模式,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音乐课上得到放松,感受音乐的魅力和生活的美好。

一、引导学生认识音乐的重要性

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后,普遍感觉学习压力大,作业繁重以及不能很好地适应高中生活等现象,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自己的学习失去兴趣,慢慢的会对自己失去信心,这是一种很可怕的现象。高中生未来面对的是高考,而高考成绩决定了学生能否上一个好大学以及能否获得一个好工作,学生每天都需要高强度的学习,同时还要忍受巨大的压力,而音乐课正好可以为学生缓解压力、调整心态。在音乐课上,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听一些优美舒缓的音乐,来缓解学生的疲劳和压力,让学生感觉尽情的放松,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得到了极大的放松,这样就能更加高效的投入到平时的学习中。

高中音乐课程的学习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感受音乐文化的美好,了解更多的音乐知识。当学习民族歌曲时,学生可以自己去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了解音乐的时代背景以及相关的民族文化,这样学生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也能够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这对于历史的学习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当学生进行英文歌曲的欣赏时,学生会不自主的进行翻译,随着音乐美妙的旋律去欣赏和感受,这样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放松,而且还学到了更多的音乐知识。学生参与到音乐的欣赏中,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也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对生活和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和主动性,这就需要让学生认识到,高中音乐课的学习是帮助学生寻找音乐的思维和灵感,而不是仅仅为了传授一些音乐知识。这种音乐思维是在听觉感性思维之上的,它是与日常生活经验相结合进而形成的一种感性认识。音乐的学习也是可以通过分小组的方式进行的,由于学生的音乐功底都差不多,这样就可以把学生平均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中人数相同,通过共同查资料进行探讨学习。

例如:在进行民族音乐的学习时,可以先让学生感知传统民族乐器的魅力,从而使学生喜欢上中国民族音乐;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民族歌曲,利用课件的优势来丰富教学内容,加大信息量,为学生营造一种美的氛围;还可以给学生设置几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形式了解音乐作品的作者、题材、创作背景以及风格。学生通过小组间的合作交流对这首音乐歌曲有了大致的了解,每个小组把讨论总结的内容记录下来,这样上课老师提问的时候,每个小组找出一名同学进行回答,回答好的小组可以对他们进行表扬和奖励,每个小组就会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不断努力。当小组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时,就能够极大地提高了小组成员对音乐的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高中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也了解了每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和风俗习惯,从而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知识面也得到了扩展。

三、转变上课模式

第3篇:高中学习课件范文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现代学校教育

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正在蓬勃发展。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探索,不少学校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仍存在课堂效率低下的现象。因此,如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切实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率,就成为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首要任务。

俗话说花有百样红,学科也各有特点。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不同于其他文化课,它是一门实践和操作性都很强的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现阶段,其课程设置存在着诸多困惑:全国没有材;学科内容繁杂、更新快;课时少,一般是一周一节,有些学校为了给统考学科增加课时,甚至随意关闭信息技术课,与课标要求相去甚远;学生、家长以及其他教师对该课程重要性的不认同;身兼数职的繁重工作量……种种不利因素都严重影响了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信息技术课堂流于形式,成为“嘻哈课”,40分钟过后学生学无所长、学无所乐,教师也没有成就感,失去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动力。若如此下去,形成不良循环,将使素质教育失去一块宝贵的阵地。

然而,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教育也一直在改革,今年党和国家要逐项落实《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纲要》,打造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纲要》以各种制度改革来推动学校育人模式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其核心就在于变革课堂。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落实国家教育纲要的理念,努力构建适应信息时代的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怎样才能使中学信息技术课变得有地位、有成就,成为素质教育改革中的一朵奇葩?必须牢牢抓住提高课堂效率这个关键。只有高效率的信息技术课堂,才能吸引学生、鼓舞教师。

理念变观念,观念变方法,其落脚点便是课堂教学理念与实践的支撑。如果教师在下课前能自豪地说:“这节课所学的基本知识我班内的每个学生都掌握了。”这就是一堂好课,一堂高效率的课。那么,怎样才能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效率呢?如果把获取高效率的课堂比喻成打一场胜战的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实施“战斗”。

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充分备课

“千省万省备课不能省,千教万教认真不能掉。”低效课大多是没有充分备课。“不充分备课就上课是一种犯罪行为”,是对学生的犯罪、对事业的犯罪。我认为充分备课要做到以下的“三备”:

1.备教材

信息技术课程目前全国没有统一的教材,而且学科前沿发展日新月异,如教材上用WPS2003讲解文字处理,如今软件已更新到WPS2012版本,界面、功能大有不同,就必须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做到与时俱进,才能体现出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教师不仅要全面准确地掌握学科知识,而且要做到融会贯通,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知识体系,创造性地组织教材,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将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打通,让书本知识与生活融合起来。例如在课件中加入“天宫一号”的发射模拟动画,让学生既了解了学科知识的魅力,又提高了学习兴趣。

2.备学生

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学习起点是参差不齐的,有的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电脑,有的则有些电脑小高手的范儿了,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学习,就必须要找到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教师应了解学生的信息主要包括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学会,哪些需要老师的点拨和指导;哪些学生可以当“小老师”,发挥特长,进行拓展训练等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分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3.备设备

现在多数学校是在多媒体网络机房上信息技术课,没有软硬件的畅通使用,教学的高效率将无从谈起,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往往兼职管理机房,虽然工作繁忙,但管理好机房亦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之一,不能马虎。一定要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机房管理制度,并严格加以落实。诸如“上机时对号入座”“下课后设备还原”等,使得学生能够自觉遵守机房纪律,正确地使用计算机。平常做好日常维护,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解决,决不拖延,以保证信息技术课的顺利进行。

二、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做武器――占领课堂制高点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就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学模式的改革,在于改进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探索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高效课堂应具有“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结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什么比较受学生欢迎?因为它们契合了人的本性。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其本身就是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课堂教学理应“授人以渔”,教师要意识到课堂的主人是学生,充分重视并相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少讲学生多动,放手让学生进行自学、合作、交流和展示。

结合教学内容,我认为可以采用“任务驱动”“三环四步”“先学后教”“先教后学”等模式来提高教学效率。但正所谓教学有法而但无定法,模式是载体,一定要与课堂内容相契合才能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比如讲程序语言与Excel报表制作、电子板报设计,显然就不能套用同一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我觉得“小组学习”和“展示”是两个重要的环节。小组学习能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小组学习可以促竞争意识;展示是解决学习内驱力的最好手段,是走进高效课堂的“金钥匙”。让整个课堂以训练学生的能力和思维为主线,成为活力、智慧和高效的课堂。

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坚持评价与总结相结合

不论怎样精心备课、认真上课,课堂效果总是与设想有所出入,所以对课堂一定要进行评价。评价包括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和教师自评。有评价才有进步的可能。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课堂中反馈回来的点点滴滴都是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依据。每堂课后,教师要反思本堂课学的效果、教的效果、教材处理的效果、课件使用的效果、拓展内容的效果,哪些环节需要调整等等,对不足之处及时改进,使下一个课堂的提质增效成为可能。坚持下去,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就是名副其实的高效课堂,真正成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阵地。

总之,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始终是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自主能力以及信息技术学科素养。教学无止境,在提高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实践中,我们教育者仍需不懈探索与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敏勤.高效课堂的四个要件[J].人民教育,2010(13).

第4篇:高中学习课件范文

关键词:中职政治;课堂教学;高效课堂

在众多学科中,思想政治课程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不仅能够让学生积累相关的政治知识,还可以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素养,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三观,让学生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能够正确面对困难。然而,思政课程的内容较为枯燥,学生普遍对思政课不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建高效课堂,以提升学生的各方面素质。

一、中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现状

1.教学理念不符合时代特点

中职生只有学习好思政课程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成功,思政是一切课程的基础。思政课程教学长久以来都保持着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少改变,难以满足时展的需求。例如,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从互联网上可以搜集到各方面的知识。中职生对社会上发生的事情非常关注,他们拥有各种获得信息的方式,是典型的互联网时代青年,他们与其他学校学生相比独立性更强,在爱国方式上,他们更加注重用自身力量的增强来表现社会的发展。但是,在这种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思政课程的教育方式却不发生改变,始终将学生培养得高、大、全作为教学目标,这种思想与学生的思想大相径庭,教学效果自然不够理想。

2.思想政治教学与实际脱钩严重

在中国教育中,思政教育是以一门学科呈现在学生面前的,老师在课堂上也只是将知识点讲解给学生,但是却没有将思政课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呈现给学生,学生对思政课的了解也只是停留在表面,觉得思政课的内容过于虚幻。实际上,思政并不仅仅是一门课程,这门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用一生的时间。对正值青春期的学生来说,大道理和说教只会让学生感到厌烦,体现青春期学生的叛逆心理,反而不利于思政课程的教学。

3.思想政治教学不受重视

中职学校普遍都比较重视技能的教学,对语文、数学、政治这类基础学科并没有予以重视。因为中职学校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都能成为社会上的专业技术人才,繁重的教学任务让思政课成为学校忽略的部分,甚至在一些学校中存在用技术课取代思政课的现象。由于思政课不受学校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学校不断用其他课程来顶替思政课,让思政老师及学生都对思政这门学科形成了忽视心理,这是当下提高中职思政教学质量应该重视的问题。

二、中职政治教学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

1.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有效性

在学生眼中,思政课是非常无聊、枯燥的一门课程,并且书中的各种理论、条文非常繁琐冗长。老师在课堂上采取的又是非常传统的教学方式,即让学生死记硬背,将课本中的理论背诵下来,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非常反感。在互联网时代,老师充分利用网上的课件、视频等,将其中的精彩内容总结出来,然后依据学生的特性来传授知识,可以大大增强教学效果。不仅如此,还可以让学生获得视觉、听觉上的体验。例如,在说到环保话题的时候,如果老师只是枯燥地向学生谈论环境的恶劣,学生并不能真实地感受到环境污染的情况。但是,如果老师搜集一些实际的照片,并且将其与过去的优美环境进行对比,学生会非常清楚地观察到环境的改变,进而切身体会到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又如,老师在进行中国文化教学的时候,说到“中国历史文化悠久,多民族文化让我国文化丰富多彩”时,老师可以向学生播放一些视频,让学生感受我国多民族的文化和发展。对于这类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的问题,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这样可以将课堂时间充分利用起来,避免浪费时间降低课堂效率。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不但能够让学生对思政内容有深入的理解,还能增加学生的见识,大大增强思政教学的效率,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教学目标。

2.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注重教学的时事性

思政课与时政有着紧密的联系,教材中有限的知识只能让学生获得一些理论观点,但是时政却可以为教材增添活力,让教材变得更加生动,这样就能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知,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时事性教学能够分为以下两种:

(1)课堂教学

老师是课堂时事教育的主力军。例如,老师在上课之前可以为大家普及一件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时事新闻,借此引出本节课的内容。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保持新鲜感,让学生对思政课有一种期待,让学生对思政有较浓厚的兴趣。老师在备课时应该注意哪些内容是可以与时政相结合进行教学的,然后在课堂上将新闻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说出自身的观点,组成小组对此进行探讨。在课程结束时,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将下节课的内容进行大概的了解,并且让学生搜集有关的时政新闻。

(2)课余时间

学校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一起观看学习时事政治。例如,一起观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节目,组织学生进行时政比赛。这种学习方式较为新颖,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思政学习的积极性。使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还能增强学生学习的效率,让思政课变得更有魅力,吸引学生主动学习。

3.创设教学情境,加深学生理解

创建教学情境就是老师把理论知识转变为真实的场景,表现在学生面前。由于思政知识趣味性较低,创建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增强这门课程的趣味性,将虚幻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促进学生理解。情境教学除了能够增强思政课的趣味性,还可以把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旧知识,将新旧知识串联到一起。例如,在说到国家统一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分组代表各个地区,如香港、大陆、澳门等地区,然后依据具体的情况让成员们代表不同的地区。让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先在小组中说出在国家统一方面的观点,然后整组进行深入的讨论,让他们把自己的观点与实际联系起来。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将宏观问题展现给学生,还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课堂内容。

4.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意志力

当前我国的经济在持续发展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大城市打拼,每天都在忙碌中度过,根本没有重视精神与物质之间的均衡。例如,几年前的马加爵杀人案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开始注重大学生的精神教育。中职生与高校学生相比,意志力更差,很多学生存在消极心理,觉得自己处于社会的底层,就算毕业了也没有发展的机会。这是思政教育应该承担起的职责,在进行有关内容教学时,老师除了要传授理论知识,还要结合实际发生的案件,例如“马加爵杀人案”“我爸是李刚”等,让学生对本节内容有深刻的了解,让学生知道生命是非常可贵的,引导学生形成坚强的精神世界,不会因为一些小事情做出后悔一生的事,这样不但会对他人造成伤害,还会对社会、家庭造成伤害。

三、结论

综上所述,老师应该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以及当前的具体情况,改变教学方式,将理论教学与时政教学相结合,使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兴趣,让学生可以在轻松的课堂上学习,这样可以有效增强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5篇:高中学习课件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 知识基础 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6-0083-02

信息技术的立体性、全面性、知识覆盖性等特点,为高中数学弹性课堂的创设提供了可能性与现实性,在师生共同面对学生数学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的差别性上展开。在尊重与激励的基调下,充分保护与激励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以人教A版教材为例展开相关研究。

1 信息技术下高中数学弹性课堂教学的表现

所谓弹性课堂,即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知识基础,教师在统一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运用教育信息技术提出了不同要求的教学尝试。意在让每一个学生都从自己的起点上实现努力学习下的进步,并最终达到基本知识与能力的同等水平。

1.1 信息技术载体下不同基础学生的弹性目标确定

弹性目标,即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为每个学生制定可以实现的短期、中期与高考长远的目标。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如多媒体的把三种目标分别以不同的板块展示出来,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展开自己的学习。短期提高性,即针对某堂课具体的内容,教师直接运用多媒体等展示教学的目标,如针对函数的学习,可以展示初等函数知识的短期目标,运用多媒体技术以表格或体系的形式,把知识的了解、理解与掌握目标展示出来,让学生在进步中逐渐树立信心保持积极性;中长期进步稳定性,即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把学生一定时间段内的进步情况作出基本的统计与分析工作,如运用计算机建模或Excel数据表格,建立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与进步的信息成长袋。在每个章节或单元的学习结束后,教师在复习课或总结课上,会对学生的知识学习与方法进行点评。例如,针对函数的学习,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经典的难题,如幂函数、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的综合性题目,以检验学生中长期进步与知识巩固程度。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不仅能展示不同的目标,还可以结合目标完成情况,作出科学性的分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加便捷与直观对比性的指导,如教师可以直接调取数据库的任何一个典型学生的情况,实现对学生学习的启发,如个人学习目标的切实性制定等。

1.2 信息技术载体下不同难度知识的弹性掌握要求确定

由于信息技术具有信息多容量大的优势,教师可以把每堂课的教学内容,直接套用高考数学大纲,对该课知识点做出不同学习能力的要求展示。实践中,教师在同一课堂上根据所运用信息技术设施,可以把知识分成两类:基本了解与理解类。这类目标主要针对那些基础稍微差一点的学生,如在学习“集合”的内容时,对于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集合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等,对于这类学生做出了解与理解的目标定位,显然切合他们的知识基础实际,能较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理解与掌握运用类。同理,在“集合”的学习中,运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与集合语言,以及使用韦恩图表表达集合的关系与运算,是较高的知识能力要求,对于知识基础较为扎实的学生定位学习目标较好。由此,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学习,在多媒体屏幕或班班通的显示屏上,针对性地开展自己的学习。由于此类信息技术课件制作的便捷性,教师还可以运用不同字体的文字与板块划分情况,充分发挥教育信息技术的数学知识的高数量展示,对不同知识展示不同难度的训练题目,让学生在较短的课堂时间内,能见识与训练更多的知识,实现数学学习的快速提升。

2 信息技术下高中数学弹性课堂教学对学习积极性的保护与激励作用

这种保护与激励作用,是一种教学效果与方法的综合表现。需要教师立足新课改要求,继续科学地创设尊重与保护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来实现。在实际的操作中,教师既要注意情感的调动,也要强化教育教学技术的激发。

2.1 运用信息技术语言尊重与激励学生正视自己的知识基础

如前述,学生的知识基础有差异,尤其是随着高中数学的学习深入,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发挥程度的不同,会在学生之间造成更大的后天结果性的成绩差距。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对学习知识难度进行调节,及时对学生进步的前后对比,鼓励学生正视知识基础也坚定学习的信心。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正视整体性知识基础,即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把整个班级的知识基础情况,作出全面性的整理,如每堂课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每次测验学生的成绩及对各种知识点与题型的适应情况等。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的展示,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情况,也了解其他同学的情况,即整个班级的情况,并展开切实性的思考,探索提高成绩的适应性学习方法。②正视不同体系性知识基础。在信息技术中的Word或Excel软件支持下,教师可以对整个教材中的知识做出宏观的系统性整理,以发现学生对不同学习的章节内容效果。比如学生学习函数与学习立体几何的区别,教师要据此积极地去发现他们学习中的方法性、兴趣性与相关知识基础性的根源。在学习“正态分布”内容时,教师可以直接围绕此知识点,运用多媒体作图的方式,把班级内对“正态分布的图形特征”等难点,有“夹生”问题的学生,有兴趣且生活有类似知识接触的学生,作出分类并以数据图表的形式展现他们的学习效果。因而,教师对学生学习知识基础平等的、动态变化的关注,在教育信息技术的功能支持下,既具有教学的针对性,也可以发挥不同知识体系的学习引导作用,尤其会及时地把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方法进行比较,对学生的学习形成暗示性启发引导。

2.2 运用信息技术多板块比较模式尊重与激励学生的进步

教师要善于发挥信息技术的便捷性,把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效果都展现出来,如教师运用数据软件分析每个学生的每节课的学习情况等。因而,教师对学生进步的尊重与激励表现为两类:非退步性进步的尊重与激励。这类学生的非退步主要表现为分数或名次的不变性,即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学生学习表现或数据分析等,以各种信息技术量规的形式,用Flash或数据图表的形式,为学生展示其该阶段的学习情况,既有个人知识学习的纵向对比分析,也有与其他同学的横向对比,让他们能充分发现自己的优点与成绩保持的方法,实现提高性的进步。不断提高性的尊重与激励,即那些分数与名次不断提高的学生,或者一直把成绩保持在较高水平的学生,这类学生教师要注意尊重与激励的度,既要保障他们有着高昂的学习进取精神,也要把他们控制在出现骄傲的限度内,以此来实现他们的不断进步。教师在这个阶段,要注意运用教育信息技术,以榜样性引导教学目标,运用多媒体等为其他学生展示进步学生的学习效果,如难点知识的掌握、综合性能力的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表现等,让其他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分析的直观性,全面地了解其他同学并展开对自己学习的反思。对进步的学生树立新的奋斗目标,对其他学生树立适合自己的进步目标,把教师的尊重、理解与激励阳光性的滋润给每一个学生。

2.3 运用信息技术积累的积极案例尊重与激励学生的努力

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三个层次的尊重与激励:①蜗牛爬行的努力。主要针对那些智力水平一般与知识基础一般甚至较差的学生,鼓励他们一直保持努力的状态与信心,哪怕取得点滴的进步。②循规蹈矩的努力。针对那些不注重学习方法的学生,尽管在努力中获得的进步较小,也要鼓励他们在继续的努力中,去追求方法性的改进与提高。③突破创新的努力。对那些智力素质较好的学生,他们不仅能学习到教师教学的良好学习方法,也会根据个人的个性与特长,创新出适合自己的个性学习方法和努力路径,实现快速的成绩跳高。信息技术在这种情况的运用中,需要把单独性的案例展示与集体性展示结合。针对前两者,教师可以让学生到办公室用教师的办公电脑展示,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同时,让他们切实地看到自己的基础与进步幅度,并运用数学评价量规对学生的日常学习态度、方法与努力地展开数据性分析,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对第三类学生可以在全班内,以教学多媒体等技术的形式,展开典型性评析,尤其是学习方法和态度的肯定与表扬等,给其他学生的数学学习形成启发性的影响。

3 结语

信息技术下高中数学弹性课堂教学的创设,即运用信息技术知识容量大、目标展示灵活、板块设计多样化、教学直观化与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分析高效化的特点,以学生的数学基础为基点,为学生树立可以进步的切实目标,实现弹性课堂的创设。

(青岛市第三中学,山东 青岛 266041)

参考文献:

第6篇:高中学习课件范文

一、高效课堂的概念

高效课堂,又称高效性课堂,顾名思义是指能够达到相当高的教学目标的课堂,其实现主要是通过教师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措施和策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高效、教学高效、学生高效三个方面的相互配合,其既要求教师提高教学效率,也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整体素质进行培养。

二、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背景

(一)顺应时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我国化工事业的发展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对于化工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多,而高中是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主要阶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的高效课堂,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初步形成化学的基本素养,既是顺应时代的发展,也是为了学生将来能够更好的就业,更是为了我国化工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改变教学现状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学好高中化学对高中生尤其是理科类的学生来说尤其重要,然而根据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高中化学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教学目标单一、教学方法老旧、只注重学生知识掌握而不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只重视知识的接受而不重视知识的生成过程等,而构建高效课堂,可以很大程度的解决这些问题。因为高效课堂讲究的是将教师教授与学生自主探索相结合,既注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理解,也注重对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积极性,而且可以对我国教学现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解决。

三、对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的建议

(一)进行有效备课

备课是进行授课前的一个重要的准备工作,备课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师课堂的进度以及教学效率的高低,良好的备课也是高效课堂的先决条件。因此,要想构建高中化学的高效课堂,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进行有效备课。首先,教师要明白该堂课的教学目标,并对教学内容进行确定,之后再结合学生特点、选择恰当科学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及设计完整流畅的教学流程等,怎样导入新课题,怎样讲解重点等都是需要教师注意的问题。教师还应该准备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练习题,还要注意设计与学生的互动方法,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另外,教师还应该领导学生对上节课的知识进行回顾,并对该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做到温故而知新。同时,教师还应该针对课堂上会出现的各种突况准备解决方案,例如:个别学生提出的较尖锐的问题等;备课工作完成之后,教师还应该进行课前模拟,对每一个环节进行完善。有效的备课是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首要条件,不仅可以保证课堂稳定的进度,而且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二)组织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师生常用的互动方法,也是课堂正常进行的驱动力,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回答或学生提出的问题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分析出教学方法中的利和弊,以便于及时对教学方法及教学进度进行调整,但是如果课堂提问过度频繁或者是难度过大,就会造成学生的紧张,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而课堂提问次数过少,会导致整个课堂死气沉沉,也会使教师无法有效的掌握到学生的听课情况,因此,教师组织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十分重要。例如:在学习“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设计问题“为什么不同种墨水不能混用?”该问题考察了不同胶体在一起容易电中和引起凝聚的知识点,并且该问题接近生活,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

(三)将化学实验趣味化

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及巩固,做好化学实验,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做关于铁的化合物的显色反应实验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此原理进行作画,比如,FeCl3溶液遇到硫氰化钾(KSCN)溶液显血红色,遇到遇苯酚显紫色,FeCl3溶液喷在白纸上显黄色。有趣的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第7篇:高中学习课件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3-207-0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改革在我国不断的深入,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怀疑与惊奇始于提问,提问是教与学的纽带,提问也体现了对传统教学方式的突破,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如果教师能够很好的运用提问,还会起到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素质、开发学生的潜能的作用。

一、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基本原则

1、课堂提问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性

教师通过课堂提问,能够起到促进学生思维、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的作用。课堂提问是把教师、学生与教材三方面有效联系起来的纽带,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是课堂提问的目的所在。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时,要针对课堂上的难点和重点知识进行提问,并要弄清提问的目的是什么。如在“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中,提问:1.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的意义是什么?2.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是什么?3.怎样分析定理的题设与结论?4.在什么情况下考虑应用这个定理?5.使用这个定理应注意什么?6.这些提问旨在检查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及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2、教师应掌握好课堂提问的深度和广度

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应该掌握好所提出的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恰当并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的问题往往能够调动学生进行思维,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带着一种轻松、激动的心情积极的进行思考、进行学习。如果教师提问的问题所包含的信息量过少,没有深度,就难以调动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当然,如果问题的广度过大,其中所包含的信息量超过了学生能力所及的范围,也不合适,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掌握好提问的深度和广度。

3、教师应该注意课堂提问的逻辑性及梯度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高中学生的思维规律,问题不仅要由浅入深,各问题之间还要有严密的逻辑性,使学生的认知在教师提问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深化。教学是一种循序渐进地有效地选取、组织、传递和运用知识信息、促进学生了解信息、掌握知识的活动。从整体的课堂教学来看,教师必须把握好教材和教学内容的整体要求,从学生实际的心理状态和知识水平出发,按照一定的梯度科学的展开设问。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也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选择不同层次的问题进行回答,由易到难,步步深入。

二、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1、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

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基本技能和系统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一题多解的思维方式,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2、提问要能引发学生的疑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

教师在教授学生新知识的过程中,要为学生设置悬念,从而引发学生产生疑问,然后教师要鼓励学生知疑而进,引导学生通过析疑进而释疑,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得以培养。

3、提问要注意建立解决问题的台阶

教师提问的问题过于浅显,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但是如果问题难度过大,学生又会不知所云,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样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因此,教师应该科学的建立解决问题的台阶,排除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帮助学生不断进步。

三、有效提问的策略和技能

1、课堂提问要具有趣味性

由于数学这一学科自身的特点,数学课堂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枯燥乏味的现象,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照本宣科,很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如果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能够穿插一些有趣且又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情境,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并且还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而去思考、去探索。

2、课堂提问要具有艺术性

(1)教师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教师要根据数学课堂教学的进展及变化对学生进行提问。

(2)恰当选择提问所需的句式。

一般来说。叙述型、判断型发问句式常用于加强师生互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如果能够恰当的加以运用,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诊断型发问句式常用于诊断学生是否存在思维障碍。述理型、求异型、发散型发问句式则多用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8篇:高中学习课件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是倡导自主、合作的探究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构建高效课堂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四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化学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让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发挥得淋漓尽致,有效塑造化学生命化课堂。例如在复习酸和碱这一章时,我设计了一个小魔术:取一张纸(课前用酚酞浸泡并晾干),然后用毛笔蘸清水(氢氧化钠溶液)在上面的白纸上写出红色的“化学”二字,再用另一只毛笔蘸清水(稀盐酸)将上面的“化学”二字隐藏掉。魔术展示后,先请同学们来揭秘,接下来又请同学们利用本章所学的知识设计几个小魔术。同学们兴趣盎然,思路开阔,设计出好多可圈可点的小魔术,例如:雨落红花开、清水变牛奶等。再如学习《水分子的运动》一节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100毫升的酒精与100毫升的水混合后体积是多少毫升?同学们不约而同的答道:200毫升。接着我让同学通过亲手做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实验现象让同学们惊呆了,怎么没有200毫升啊,这是为什么呢?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起来了。接着我又提出这样的问题:在厨房炒辣椒,你有何感觉?打开香水瓶盖,为何香气四溢?盐在水中为何一会儿就不见了,而水却有了咸味?对生活中的这些现象学生虽然很熟悉,却不知其原因。一系列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思绪飞扬、兴趣盎然,为学习后面的有关知识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暴露的问题、瞄准学习目标,深入准确、画龙点睛地讲,同时还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激发思维,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打造高效课堂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谓精讲,既要配合教材内容,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创造性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计算、化学与生活五大部分。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来说,知识内容庞杂,涉及到三十多种元素,七十多种化合物和众多的化学方程式,如果把这些知识孤立地讲,往往会事倍功半。但只要抓住他们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归纳对比、形成网络,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化学实验,创设真实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创设良好的情境,可以抓住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和谐。尤其对初三学生来说,他们刚刚接触化学知识领域,相关内容是否吸引他们、是否引起他们的共鸣、是否让他们有认同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和活动的时间,使学生愉悦、轻松地“撩开化学的神秘面纱”。如在绪言课中适当补充两个有趣的实验:其一、魔棒点灯――用蘸有高锰酸钾和浓硫酸的玻璃棒去碰酒精灯的灯芯就可以点燃酒精灯。其二、用无色酚酞浸过的蝴蝶状滤纸放在浓氨水瓶口上方,滤纸上很快就会出现一只红色蝴蝶,再滤纸放在浓盐酸瓶口上方时,蝴蝶又渐渐褪色。

四、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

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爱护和培育学生的好奇心、质疑习惯,是开发每一个生命蕴藏的潜能,提升每一个生命的价值的起点。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让学生多问、多想、多说,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独树一帜的观点,使学生产生创新的欲望和激情。

第9篇:高中学习课件范文

关键词:高中化学;激发兴趣;高效课堂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和谐氛围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篡改设各种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的兴趣,变学习为一件快乐的事。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学生持续听课热情的后续力量。教师要想上好一堂课,光靠自己是不行的,还要依靠学生的积极回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故事导入法、游戏导入法、实验导入法以及回忆式导入法。但是这些方法往往耗时较长,不符合构建高效课堂的理念,在这一方面我认为问题导入法是最合理、最实用的,既能设置悬念,引发学生思考,激起学生学习热情,又能有效地节省时间,为构建高效课堂提供更多的时间保障。

交流即沟通,课堂既是教师的课堂,又是学生的课堂,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相互合作、共同进步。成功的师生交流既能增进师生感情,又能帮助教师设计出更加符合学生内心真实想法的高效教学方案,更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听课。师生交流的方式有很多,其中课堂提问回答交流是最直观有效的,其次还有作业布置,批改上的文字交流和师生互评交流,当然教师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教室多走动,与学生谈心,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一切都为了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造石铺路。

二、深入教材构建高效课堂

在化学教学中,为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教师要注意把握教材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层次性和整体性。在呈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以下两种整合方式:一是抓知识的上、下位关系,理顺层次性知识结构;二是抓住并列与相关的知识间的横向联系,进行横向整合。要根据化学知识的结构和化学教材的知识编排特点,抓住知识的中心要领,统揽全局,打破章节界限,构建知识网络,形成我校特色的校本教材。高中所学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物质的微粒观,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决定于它的结构,为后续课程包括《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模块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帮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对比、归纳、分析、综合、演绎等逻辑方法;认识模型和化学用语在化学概念和理论学习中的作用;认识化学理论对化学实践的指导意义;感受化学世界所体现的对立与统一;认识科学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贡献,感悟科学发现与发展的艰辛,激发学生研究化学科学的热情。教师不仅能从宏观上把握高中化学知识能力结构,还可以从微观上把握如何处理各单元知识结构,这样可以优化教学,从而形成高效课堂。

三、重视实验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

实验是高中化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景在带给学生惊奇、不解和矛盾的同时,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现象产生的原因,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

长期以来,中教育一直受“讲解――接受”教学模式的影响,传统的“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学生学习被动且负担过重,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不强,独创精神欠缺。所以,化学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创造性的个性品质,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化学概念的形成和定律的建立,离不开实验事实的探讨和论证。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课堂教学中,在认真做好课本要求的实验的前提下,让学生做一些探究性的实验,可以通过实验引入概念、得出规律、检验假设、发展思维,激发和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能力。

四、结合多媒体优化化学课堂

如今,我国的科技发展速度极为迅猛,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社会中的各个领域。在教育领域中,多媒体技术受到越来越多教育者的青睐也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成果。所以,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使多媒体技术独有的魅力得到充分发挥,因为它对优化课堂结构、创建高效课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媒体之所以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是因为它可以集声音、图像、图文于一身,把教材中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更为具体和简单化,而且呈现的形式也是较为生动和形象的,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因为给了学生视觉上的享受,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学生也不会出现走神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