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经营情况范文

财务经营情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经营情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经营情况

第1篇:财务经营情况范文

关键词:财务分析;经营决策;经济全球化

当代的中国,正处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许多企业纷纷走上了转型的道路,对这些企业来说,它管理的重点是经营,而经营中的重点则是决策,一个正确的合理的经营决策对整个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整个企业的前途的命运,而且对这个企业来说,它更是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而对于一个企业,在它的经营决策中,更能涉及股东、管理者、消费者、社会大众等相关方面利益的则是它的财务分析,一个企业的财务分析,就像是一个企业的发动机。

一、财务分析的内容

财务分析是企业的核心,它的基本内容包括分析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企业权益结构、评价企业资产营运能力、分析企业资产分布的情况和周转情况、评价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企业利润目标完成的情况等。

企业财务分析主要的侧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偿债能力分析。通过财务分析反映的资产、负债、盈利和现金等指标来分析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企业的偿债能力反映了这个企业经营风险性,但同时也体现了企业是否善于利用负债为企业获取更大的收益。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根据财务分析反映的企业利润的构成情况并且分析企业盈利能力的大小。通过盈利能力的分析,可以发现各项业务对企业利润或企业价值的贡献大小,便于管理者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业务结构或改进业务模式。

3、企业资产运营能力分析。通过分析一个企业各项资产的结构变化、规模变化、周转情况,从而分析这个企业资产的营运能力。而通过资产营运能力的分析,可以发现并且改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它的各项资产的利用状况,以便为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增强核心竞争力打下基础。

4、企业现金能力分析。现金流量表的数据信息在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支付能力、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等方面有着修正的作用。所以,从现金流量出发来分析企业现金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二、财务分析对企业经营决策的意义

财务分析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它不仅是对于已经完成的财务活动的一种总结,而且它还为财务的预测打下前提,在这个企业财务的循环管理过程中,担当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财务分析是考核评价一个企业的重要手段。一个企业的财务分析可以评价这个企业的经营业绩和它的财务状况,这是一种重要的依据,通过这个依据,可以了解这个企业的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产管理等的状况,从而分析出这个企业在日常经营,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经营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是否合理有效。财务分析是对一个企业经营的状况和经营的成果进行评价,亦是在监督这个企业在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中,决策是否的行之有效。因此,在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做到真正的有效发挥财务分析作用,才能实现企业价值的最终最大化。

三、企业经营决策中财务分析的作用

财务分析不仅为企业其它决策的制定提供数量的分析和决策的依据,而且它始终贯穿于这个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为企业的经营决策的实施提供资金支持。正是因为财务分析的特殊功能,引导经营决策的制定和实施,协调这些决策之间的关系,因此,在现代企业经营决策中,财务分析占有核心的地位。

(一)通过财务分析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的规律性,制定适合企业的经营决策。

一个企业生产的经营活动,随着生产发展、业务量大小等方面遵循一定的规律性。不同行业,对资金方面的占用、需求则遵循不同的规律。财务分析就是要能够掌握和认识一个企业生产经营中资金的运动变化规律,为企业财务管理和生产经营服务。

(二)通过财务分析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具体制定经营决策。

企业生产经营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具体的反映在财务分析数据指标的各项数值中。通过相关数值的比较,可以发现企业经营管理问题,从而找出差距,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通过这些财务分析,可以及时的诊断出企业的“健康”状况,为企业决策和日常的管理服务。

(三)通过财务分析可以更好的为企业制定筹资的经营决策。

企业筹资的具体动机是多种多样的。在企业实际筹资中,动机有时是单一的,有时则是结合的。而无论出于什么动机,决策者应在公司现有的财务基础上进行分析,尤其对一些上市公司来说,应该进行财务的敏感性分析和财务风险的预测,用现有的融资空间,选择最适宜的筹资渠道。随着企业转型的发展,企业经营战略将做出更大的调整,而财务分析对企业大的经营决策中的作用会越加重要。

(四)通过财务分析可以使企业的决策者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与时俱进。

财务分析不仅要求企业定期对公司的日常财务情况做出分析,了解企业自身的优势,发现其不足,及时更改企业的经营策略。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财务分析在企业的管理中的作用愈加重要,决策者应对企业拟发生的重大事项,例如对外投资、企业购并等,财务分析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管理当局的决策。

(五)财务分析是为债权人和投资者提供正确的信息以便实施决策的重要工具。

一个企业的投资者可以通过财务分析了解这个企业的获利和偿债能力,预出测投资后风险程度以及收益水平,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作为企业的投资主体,债权人也逐渐变得多元化,这种情况下,各个方面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在决策上就会更多的考虑到企业经营现状,他们需要通过考察这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对其进行分析,之后作出关于信贷和投资等的决策。然后为企业内部管理人员了解经营情况及方向、挖掘潜力、找出薄弱环节提供依据,为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管理、提供可靠资料。企业的管理人员通过对其成本利润的情况了解,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对应措施,改善其经营管理模式,使企业经济效益提高。

参考文献:

[1]郭永春,财务分析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0(32)

第2篇:财务经营情况范文

【关键词】企业经营;财务管理

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财务管理正在发挥着必不可少的积极作用,尤其是近几年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管理的逐渐规范化,使得国有企业加快了市场化步伐,企业经营者改变经营思路、提高核算意识的同时,也更加提高了对财务工作的重视程度。在这种形势下,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不断凸显出来。而对于财务工作者来说,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无疑对财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管理水平若滞后于企业经营管理需求,不但不能满足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还会给企业带来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反之,如果财务管理工作在满足企业经营管理需要的基础上,能够先于企业经营提供有效数据,则会带动企业经营工作的更好开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现代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应用等问题及企业经营与财务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

一、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企业经营活动中,财务管理不但在预算管理及企业内部控制等方面都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其外延也正在不断扩大,在企业经营活动的各方面发挥着更多的管理职能。(1)财务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人力资源是企业资源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企业资源的一部分,必然同其他经济资源一样会有相应的投入与产出。因此,财务管理范畴增加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人力资源会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人力资源不但会为企业带来现实效益,还会为企业创造未来收益,具有其他任何经济资源无法比拟的效益性。而作为企业资源的一部分必然有相应的投入与产出。人力资源会计是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应用于人事管理领域。人力资源作为一个经济范畴,具有质和量的双重指标:质方面的指标是人力资源所具有的才干、智慧、知识、体质等。人力资源的量的指标是指与物质资源相结合的人数。人力资源成本在企业总成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不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份内事,也是财务部门核算的重点。财务部门应从企业各项成本的比例构成等方面考虑,计算企业中人力资源成本的合理范围,并运用财务方法对该范围内的人员成本进行分解,计算出人力资源日常工资薪金等支出、人员培训费用、具有特殊能力或对企业作出特殊贡献的人员奖励性支出等。另一方面,应根据行业平均水平及企业实际情况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后确定不同岗位人员的单位人工成本最终计算出各岗位人员数量,为人力资源部门的人员计划提供财务数据支持。(2)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方向上的引导作用。有效的财务信息能够客观地反应企业经营实质,为企业经营提供可靠的方向指引。通过企业财务部门对经济业务的分项核算,企业经营者结合企业整体经营状况,可以看出企业经营的动态变化,如哪些经济业务经营成果在整体经营活动中的份额呈上升趋势,是否还有发展空间,从而确定是否值得扩大经营;而对于一些呈萎缩趋势的经营活动,决定是采取加大力度调整使之恢复或提高经营成果,还是采取果断地转移经营方向以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企业只有准确地掌握市场动态,提高对市场变化的敏感洞察力,并适时地调整经营结构,才能生存、发展并获利。与此同时,企业也应准确地把握本企业经营情况,正确认识本企业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及本行业在整个市场中的发展趋势等等。此时,就需要企业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来准确把握自身情况,来满足企业经营的需要。

二、影响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作用发挥的几个因素

(1)传统经济管理模式对财务管理的不利影响。企业经营与财务管理密不可分,这是被企业管理者所认可的。但是,因受传统经济管理思维模式的影响,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决策层的经营方针政策与各项决策的形成极少应用财务管理方法,财务管理工作往往不能真正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去,不少企业的财务工作仍停留在一些基础工作上,不能发挥财务管理的真正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财务管理实际上并没有开展起来,企业经营者往往心中有自己的一本账,他们往往会按照自己的思路去经营企业,而不运用财务数据去衡量企业经营成果,也不会正确运用财务信息到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之中。这种管理模式不但限制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也会相应影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2)会计职能的特殊性对财务管理参与企业经营的不利影响。有效的财务管理会为企业经营提供有力保障。会为企业经营在数据上提供有力依据,使企业经营工作的开展有的放矢。尽管如此,由于会计工作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使得财务管理具有不同于其他部门的特殊性,由于制度所限,经营者往往感觉束手束脚;而由于财务部门要受到本企业和上级相关业务部门的指导与管理,还需接受中介机构的检查与监督,也难免使经营者无法正确看待财务部门的位置,很难把财务管理真正纳入到企业管理中去。这种情况下,财务管理会独立于企业经营工作之外,财务人员很难把握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也不能根据企业经营发展的要求来处理经济业务,最终使得形成的财务数据有可能偏离经济业务的实质。造成无效财务数据,对企业经营没有任何实质性意义。(3)受会计人员执业水平与对自身工作内容认识上的限制,严重影响了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发挥。很多国有企业虽然也在强调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但往往不知从何下手。财务人员一方面在抱怨着领导不重视财务工作;另一方面又不知财务管理工作应重点着手在哪些方面。很多财务人员工作数年还只能停留在机械地对数据进行简单的会计处理上,不能从企业经营的角度处理会计事项,也不能结合经济业务对会计数据进行正确的分析,并运用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去。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一方面受财务人员业务水平的影响;另一方面虽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不断深入,财务人员却没能重新认识企业经营工作的需要对财务管理的客观需求而适时地调整自身对财务管理工作内容的认识,没有及时把工作重点由原来的只停留在日常账务处理上升到通过财务工作促进企业经营管理上。这种情况也造成了经营者不能从财务部门获得经营企业的有用信息而对财务工作的不重视。(4)由于不同机构对财务信息的需求,造成财务人员无暇处理会计日常业务以外的分析等管理工作。

三、正确看待企业经营中财务管理的作用,更好地运用财务方法促进企业经营

第3篇:财务经营情况范文

[关键词]增长管理;现金流量;财务管理预警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8-0063-02

1财务预警系统概述

1.1财务预警系统的含义

财务预警系统指的是企业以会计资料、经营计划及财务报表等会计信息为基础,通过观察一系列灵敏财务信息的变化,实时分析出集团或公司所面临的财务危机的分析系统。

1.2财务预警系统的功能

(1)预防功能

财务预警分析可以使企业敏锐而迅速地察觉到潜藏的危机,并有效地采取措施以达到避免和预防危机发生的可能。

(2)监测功能

经过搜集与自身企业相关的产业信息、国内外市场的竞争情况及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跟踪并检测本企业和同行之间的变化情况,并据此详细分析当前宏观经济状况。

(3)诊断功能

依据检测结果,对比企业当前实际财务状况和同行业标准财务情况,结合财务分析方法、集团诊断技术及企业管理技术追踪企业出现财务状况恶化的原因及企业营运过程中的缺陷,究其原因,找到病根。

(4)控制功能

在完成监测和诊断工作之后,纠正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差错和过失,让企业重新步入正常的运营轨道,通过各种途径,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和资源,在财务危机出现时,制止财务状况的进一步恶化,缩小其影响范围。与此同时,监控可能导致财务状况恶化的长期财务决策制度。由此可见,一套行之有效的财务预警系统在发现问题的同时,能够提供解决方案和应对措施。

2增长管理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

2.1可持续增长理论在财务管理预警系统中的应用

公司在不需要消耗现有财务资源的情况下,销售能够增长的最大比率是可持续增长率。公式表示为:

可持续增长率=销售净利率×收益留存率×总资产周转率×资产权益比例=销售净利率×收益留存率×总资产周转率×(资产/期初权益)

公式显示,在稳定的财务政策下,可持续增长率与资产收益率呈线性变动。

2.2基于增长管理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预警系统

以可持续增长模型权衡企业当前销售增长率的合理性,判断企业现有资源能否支撑未来的销售增长率;可持续增长模型还能够判断企业盈缺。企业的预计销售增长率和实际情况多有偏差,可持续增长率可以计算企业资金盈缺,进行下一步筹资投资决策。

2.3基于增长管理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预警系统运作流程

基于增长管理的财务预警系统,在分析、发现财务风险警情的同时,注意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发现与探寻。把握企业整体财务状况,连续分析资金运行各环节,达到流程的优化;在事前、事中、事后做到及时跟踪控制警情;将企业经营活动、内部控制及财务预警结合起来,提高企业财务反应速率,确保在需要时做出迅速反应,应对问题。

3现金流财务管理预警系统构建

3.1基于现金流的财务预警系统框架

通过检测和控制现金及其流向可以构建基于现金流的财务管理预警系统。沿着现金流的线索可以寻找预警源头,设置预警指标,检测并汇报警度,整理出一套极具规模的财务预警模型。作为企业独特的经济资源,现金连接着企业活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以及经营活动,从始至终与企业的经济业务保持密切联系。所以,在研究企业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的过程中,通过对其在企业活动中数量和效益的分析,分别研究现金流量综合财务预警、筹资现金流量财务预警、投资现金流量财务预警和经营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结合各自特点,选取合适的预警指标,构建一套完整的企业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系统。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管理预警数据来源是企业的现金流量表。

3.2构建基于现金流的财务预警系统

3.2.1从企业现金流方向构成分析企业财务状况

站在企业角度来看,不一样的现金流量构成现金流量表正负方向有所不同,直接导致现金流量结果的差别,影响着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为此,分析各种活动对现金流量正负方向产生的差异,可以对企业目前财务状况做出一些判断和分析。下面是针对不同现金流量情况做出的企业财务状况判断。

(1)经营流入流出且筹资流入>流出,表示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匮乏,举债经营是目前企业状态,如果企业依靠放弃投资或进行处置长期资产来取得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则表示企业财务状况到了危急关头。

(2)经营流入

(3)经营流入流出且筹资流入

(4)经营流入

(5)经营流入>流出且投资流入>流出且筹资流入>流出,表示经营、投资、筹资都能取得良好的现金流入,企业财务状况一片大好,此时要加强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避免因过分投资产生的资金浪费。

(6)经营流入>流出且投资流入流出,表示企业可以通过经营活动和取得外债的方式获得现金流入。企业财务状况基本稳定,企业的扩大经营产生的投资活动资金逆流也算正常,但还是要注意对投资规模的把控。

(7)经营流入>流出且投资流入>流出且筹资流入

(8)经营流入>流出且投资流入

3.2.2从企业现金流量结构分析企业财务状况

通过对企业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的计算,分析三种活动在企业所有现金流中占据的比重是现金流量结构分析的方法。通过企业现金流入的结构,可以有效地分析现金流入质量,推断企业获取现金能力的大小,掌握企业现金流入的来源。依据现金结构,可以掌握企业现金支出走向,据此对企业的理财水平和策略加以分析判断。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是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的主要活动。经营风险预警指数用来监察资本周转恶化程度,筹资风险预警指数用于监察资本结构恶化程度,投资风险预警指数用于监察资本扩张恶化程度。[JP]

(1)经营活动预警指数

企业在保证筹资投资规模保持不变,生产经营正常运行的情况下,现金流入量越大,则表示企业经营活力越强,如果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占总现金流入的较大比例,则能够反映出企业经营状态良好,坏账风险小,取得现金实力较强,企业的现金流入结构比较合理;此外,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占总现金流出的比重较大时,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正常,资金支出结构相对合理。在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要具备足够的稳定性,一旦浮动较大,则要进一步寻找原因。经营预警指数指的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大于或小于“预警临界值”(又叫做危险边际量或安全边际量)的部分与“预警临界值”相比产生的动态指数。公式表示为:

经营预警指数=(本期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一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预警临界值)/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预警临界值

经营预警指数>0,表示企业处于健康状态;经营预警指数

(2)投资活动预警指数

鲜为发生在大规模的一次性现金流入是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的最大特征,假使一个企业主要现金流入来源是收回投资资金,乃至处置无形资产、固定资产或其他大型资产所导致的,则企业很可能处于生产经营能力衰弱,持续和发展经营出现了严重问题。企业在构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过程中,很容易引起资金大规模的一次性流出。这种流出往往预示着将来会有更大规模的资金流入产生,届时就要根据企业经营决策的决定正确与否来判断了。投资预警指数建立在零负债投资条件下,企业超额投资的临界值和实际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值的差额与投资预警临界值相比较产生的动态相对指数,公式表示为:

投资预警指数=(年投资预警临界值-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量)/年投资预警临界值

投资预警指数属于“区间变量指标”,所以,数值在某一区间现实企业投资情况良性,超出这一范围,无论是高于或低于,都表示警情的产生。

(3)筹资活动预警指数

企业的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量在总现金流入量中所占比重较大,说明企业有着宽广的筹资渠道,筹集资金扩大生产的能力较强。企业筹集资金现金流出主要用于偿债和支付现金股利。偿还了债务是企业财务风险弱化的有力措施,但在短期之内,筹资活动现金流出量占总现金流出比重过大,或许会产生企业资金周转不灵;企业的支付能力直接影响股利支付情况,良好的股利支付能力能够吸引更多潜在投资者,增进投资者信心,提高企业筹资能力,但企业一定要合理分配股利支付现金与企业当前正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之间的额度,目的是留有足够资金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运营,保证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正常流入。

4结论

通过研究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预警体系,能够获得以下创新性研究结论:基于现金流量指标的中小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可以极大程度地降低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企业财务指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特殊状况,对某些财务指标进行更改或调整。对于融资能力较差的中小企业,现金流量更是不可或缺的检测指标,与站在利润角度分析的预警体系相比,现金流量预警体系更加能够灵敏地察觉财务风险,从而达到帮助企业降低财务风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牛怡然.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与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2).

第4篇:财务经营情况范文

一、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的关系

1.经营风险的概念

所谓的企业经营风险,具体就是指企业作为市场经营的主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由于原材料、人工成本、生产成本、市场供求等多种不确定因素,而导致的企业利润减少等问题。经营杠杆系数是企业税前利润变动率与销售额变动率之间的一个比值,利用这个比值可以判断企业的利润收益情况。经营风险是贯穿在企业的发展全过程中,是不会彻底消失的,但是,可以进行预先防范。

2.财务风险的概念

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在内外财务管理过程中,因为各种不可预见或无法控制的因素,而产生的企业利润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与企业资金结构、财务管理水平、企业内部制度及收益分配制度等密切相关。

3.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的关系

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企业在实际经营发展过程中,为了确保资金支持,往往会采取债务集资等方式,来扩大企业资本积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现金流。但是,债务资本的增加,就会使企业经营风险加大,一旦资金出现问题,就容易引发经营环节出现重大问题。但是,企业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之间,也具有互相促进的作用,良好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将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从而确保企业的经营正常进行,并进一步促进企业财务和效益得到优化。不过,如果企业面临大好的发展机遇,则可以根据企业的承受能力,适当地增加财务风险,以此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二、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因素

1.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因素

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因素。这方面的因素主要有企业管理制度、人员配置与管理情况、产品销售策略等。假如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制度存在不科学之处,或者存在漏洞,那么,在企业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就会发生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人员配置与管理情况,涵盖的范围比较广泛,其中,关键岗位人员或技术人员流失,对于企业的正常经营影响比较大。如果企业人员配置不合理或者管理部科学,很多人才就会选择离职或跳槽,这将给企业的正常经营发展带来重大的影响。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加入车间工人大量离职,企业将面临生产停滞甚至生产瘫痪的问题,其损失也将是不可估量的;产品只有销售出去,才能实现企业的利润,所以,产品销售策略非常关键,好的销售策略将有助于产品在市场上顺畅地销售出去,并在目标消费群体中形成良好的印象。如果销售策略不正确,则产品实际销售情况就不可能达到预期,产品积压不仅导致企业遭受极大的经济损失,也会直接影响销售人员的积极性。

2.企业财务资金管理方面的因素

在企业具体的经营管理中,企业财务资金管理能力与管理水平,将会直接决定财务风险的大小,如果财务风险过大,还会进一步引发企业经营风险。企业财务资金管理分为流动资金管理、回款管理和项目资金管理等。导致财务资金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企业资金管理制度、财会流程、财会人员等。

三、加强对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的策略

1.经营风险的管理防控策略

为了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必须要对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控制。首先,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体系,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内部控制机制,比如,构建科学的组织机构、合理设置部门与岗位、制定完善的工作流程等,同时,还要健全产品质量管理、财务管理、薪酬管理、营销管理等多个管理体系;其次,逐步健全和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市场经验证明,很多企业的失败,主要是因为战略方向管理和监督方面出现失误,因此,在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必须要依靠董事会进行民主决策,决策依据必须要精准、真实、有力,另外,还要加强人力资源信息管理,为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2.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

第5篇:财务经营情况范文

关键词:高校 经营性理念 财务管理 创新

就目前各高校的具体情况而言,在财务方面的经营理念核心是在高校财务管理中树立成本意识和资金效率意识,这与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任务和目标是相一致的。各个高校应该在坚持本校的总体经营理念下,创新财务管理方面的经营理念,加强财务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指导财务管理工作,实现高校财务管理目标,促进高校健康快速的发展。

一、高校经营性理念的内涵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的教学管理理念已经不再是原来的那一套方法,而是逐步在向更高层次发展。现在的高校在原有的管理基础上对其管理方法有所创新,引进了高校经营性理念。目前经营性理念在并没有完全普及,但是已经为一部分学校的管理人员所看好,并已经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虽然大学是非营利性家机构,但是一套完整的经营性理念对大学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营性理念在财务中的运用主要是通过对学校所拥有的或可控制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与整合,把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运作效益作为目的的系列筹划营谋活动。

不要狭隘的认为只有企业或是其他的营利性机构才能有自己的经营性理念。作为高校,管理人员要把明确学校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以及发展中会存在的障碍,作为高校的经营性理念。在大学的经营管理中必须要强调成本与效率的重要性。在学校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条件下,缩小其成本,提高学校的效益,最大程度的充分利用学校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等各项资源,并且使其能够再生与增值,自然也成了高校的“管理性经营”。

二、高校财务管理的内涵

目前全国大约有2000多所高校,而这些高校之间存在的竞争是在多个方面的,不仅是在教学环节上有所竞争,作为保障学校发展的财务环节一样也是竞争的内容。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财务管理的工作主对象资金。财务人员需要对学校的整体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下一年度的财务预算,在财务年度中,及时的分析资金的流向以及学校的财务状况,定期定时的向管理层汇报财务情况,对存在的问题以及有待改进的地方及时更正,帮助管理层对学校的发展做出正确的决定。

但是目前部分高校的财务管理系统并不完善,财务预算不准确,财务记录不详细,财务分析不可靠等是部分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待改善。

三、浅析经营性理念在高校财务管理方面的创新

就我认为大学的经营性理念主要体现在了两个方面:第一是在教学方面的经营。要不断的加强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完善教育体制,促进学校的发展。第二是在财务管理上的经营。要不断的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提高财务分析能力,促进财务管理的进步。

(一)将充分应用预算机制,纳入到财务管理方面的经营性理念中

财务预算作为财务管理中的一个的环节,是财务管理发展的关键,所以应不断地发展、创新预算管理。将财务预算纳入经营性理念中,用理念来指导学校管理人员的行为,促进预算的创新发展。预算的发展可以带动校进财务管理的发展,以争取有向上级部门申请到的更多财务经费用于学校的建设,有效的财务预算报告会使学校的发展规划与学校的资金供求能更好地形成对接,使学校教学的发展有充足的财力保证。

当前各个高校现行的预算管理制度不能很好的适应财政预算体制改革所提出的的要求。国家在预算体制改革中推行三个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分别是:部门预算的管理、国库实行集中收付制度以及政府采购制度。只有建立了细致周密、科学合理的部门预算,才能有条不紊的实施财政预算体制的改革。

要积极发挥高校预算管理强有力的引导作用。高校预算管理一般涉及到学校的财务、资金、科研、人力资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起到了资源配置的作用,是高校财务管理体系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随着各个高校发展规模的的不断扩张,使高校的收人来源更为多样化,支出的费用则更为膨胀化,这就要求各高校在编制资金预算的过程中要突出重点。在资金预算的安排上要增加对学科基础建设、重点课题研究以及学校本年度重点工作的投人,进一步改善办学的条件,提高教学的质量,充分的发挥资金预算政策在资源配置方面的积极作用,并不断地鼓励和引导预算资金流向最为主要的教学和科研方面,同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奖励政策,在保证制度的基础上,控制各种定员定额的支出,压缩各种行政公务性支出,确保资金的合理运用,大幅的提高预算管理能力,使资金预算工作尽量做到民主化、公开化以及透明化,使资金预算指标尽量的达到客观化、公正化以及可靠化,逐渐的提高高校的综合竞争力。

(二)将财务分析纳进财务管理方面的经营性理念中

高校的财务分析是指,财务部门运用特定的方法通过对本年度的财务预算、资金收支情况、资金使用方向等方面全面的对本校的财务情况进行有效地分析,确保财务管理工作有效地进行,是财务管理工作中尤为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到学校资金的流向以及学校的发展。将财务分析纳入到经营性理念中来,使财务分析的工作受到更多的重视,促进财务分析在各个高校的发展及应用,帮助管理层做出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决策。

财务分析对现在的高校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财务管理部门根据资金收支情况如实编制各项财务报表,再根据财务报表作出准确详细的财务分析报告。通过财务分析报表,学校管理层在可以对学校资金用途、资金收支规模、资金收支结构、学校自主收入能力、学校负债水平、净资产变动以及结余情况、学校综合财务状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是相关的决策层对学校发展方向做出判断的数据依据。财务报表的专业性导致其难以直接向需求方提供直观的财务信息,而财务分析则是在财务报表的基础上,结合其他数据资料,通过对等各项指标的分析,可以简洁明了并全面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对学校的发展与经营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

(三)将高校财务管理目标的创新纳入到经营性理念中

财务管理作为高校工作的重要板块之一,要不断的促进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方法以及效率的发展。将财务管理工作纳入高校经营性理念中,可以为财务工作创造发展的动力,使财务管理更加平稳健康的发展。

在以前,高校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充分的使用上级部门下拨的教育经费,努力做到收支平衡,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而现在,高校收入来源更加多样化,收入渠道更加多元化,对于高校总体资金财务部门需要做到合理规划,高校在保证资金的合理运用的情况下可以独立自主,自我约束。为了实现高校教学发展目标,通过对财务的细心运作,在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的前提下,筹集更多的资金,合理配置高校的教育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结合高校的其他经营性理论,努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提供有用的科研成果,最终实现高校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四)将高校会计人员管理创新,纳入到经营性理念中

高校的会计人员是高校会计信息的收集者,同时也是会计信息的加工者。有效加强高校的会计人员的素质,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以及有效性。将高校会计人员的管理纳入到经营性理念中来可以有效地对会计工作者进行管理,有效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加强高校会计人员队伍的建设,发展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完善会计人员的自律机制,引导会计工作人员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保证高校财务的安全,构建会计人员的内部与外部监督机制,进行会计工作的轮岗轮值,竞争上岗的机制。

四、结束语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各个高校之间的竞争无处不在。因此经营性理念的创新成了各个高校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并发展的有效出路。高校的经营性理念应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而有所创新,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应该随之创新。从新的视角发现并审视经营性理念在财务管理高校财务方面的创新,促进高等学校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敏.树立大学经营新理念[N].中国教育报, 2005

[2]徐同文.大学“经营”之道[N].光明日报, 2004

[3]张晓霞.高校财务管理的新思路[N].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

[4]曾潮洁,张继英.加强高校财务分析的思考[N].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6

[5]盛品良.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财务管理创新[J].经济师, 2006

第6篇:财务经营情况范文

关键词:财务报表, 编制 , 分析

Abstract: to make good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work, can correct evaluation of enterprise financial position, operating results and cash flow conditions, this paper reveals the pay and risk of the enterprise future; Can check the enterprise budget situation, assessment of th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personnel,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reasonable for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of help.

Keywords: financial statements, establishment, and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 F25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管理用财务报表对通用财务报表的改进

1.管理用财务报表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

通用财务报表中采用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双重计量模式,这种对经济业务不区分而采用双重计量模式的做法,增加了会计信息使用者获取有用信息的难度,降低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而管理用财务报表克服了这个缺陷,按照经济业务的不同对资产和负债进行分类,并采取不同计量属性。

2.管理用财务报表提高了报表列报的明晰性和一致性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和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联合的《关于财务报表列报的初步观点》中建议,财务报表列报应区分营业活动和融资活动,要求会计主体提供一套具有内在一致性的财务报表,主体财务报表应尽可能相互补充。而管理用财务报表对通用财务报表符合国际财务报表改革的趋势,按业务性质将企业经济活动区分为经营活动和融资活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中的列报都重新分类,统一列报顺序。

3.管理用财务报表更加注重现金流的列报

通用财务报表的一个缺陷是重视利润、轻现金流量,而对企业来说,现金流是及其重要的,很多上市公司通过盈余管理的方法操纵的利润很高,但其现金流是枯竭的。通用财务报表注重利润流的理念会导致在企业日常管理中注重账面价值而忽视经济价值。管理用财务报表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分类的做法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预测会计主体未来的现金流量。

二、管理用资产报表的编制

企业活动分为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两个方面。因此,编制管理用资产负债表需要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资产负债表进行一系列调整,具体如下。

1.将资产分解为经营性资产和金融资产

(1)货币资金:货币资金本身是金融资产,但是有一部分货币资金是经营活动所必需的。理论上,对货币资金的处理主要有三种做法:一是将全部货币资金列为经营性资产;二是根据行业或公司“历史平均的货币资金/销售百分比”以及本期销售额,估算经营活动所需的货币资金数额,多余部分列为金融资产;三是将其全部列为金融资产。(2)应收票据:如果是以市场利率计息的投资,属于金融资产;如果是无息应收票据,视同为商业信用产生的应收账款,归入经营性资产。(3)短期权益投资属于金融资产,长期权益投资属于经营性资产。(4)债权性投资:对于非金融企业而言,债券和其他带息的债权性投资都是金融资产。

2.将负债分解为经营性负债和金融负债

(1)应付票据:如果是以市场利率计息的,属于金融负债;如果是无息应付票据,视为商业信用产生的应付账款,归入经营性负债;(2)优先股:从普通股股东角度看,优先股属于金融负债;(3)应付项目:大多数应付项目属于经营性负债,“应付利息”是债务筹资的应计费用,属于金融负债;“应付股利”中由优先股产生的部分属于金融负债,由普通股产生的部分属于经营性负债;(4)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产生原因一致,应属于经营性负债;

3.管理用资产负债表的结构

管理用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为:

净经营资产=净金融负债+股东权益

其中:

净经营资产=经营资产-经营负债

净金融负债=金融负债-金融资产

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企业持有净金融负债,这表明企业利用债务资金购置了经营性资产,企业是债务市场的净筹资人。这种状况下,市场的中的投资者投入的资金通过企业投入经营活动获得市场先机,经营性投入产生的主营业务利润可以用来回报投资者,也就是通过实业产生利润。第二种情况是企业持有净金融资产。这表明有一部分权益资金被用于购买债务工具,企业是债务市场的净投资人。从投机动机来看,投资损失由投资者承担,投资收益绝大多数归企业所有。

三、管理用利润表的编制

1.区分经营性损益和金融损益并分摊所得税

金融损益涉及以下项目的调整:财务报表中“财务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总损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应将“财务费用”全部作为金融损益处理;财务报表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中,属于金融资产价值变动的损益应计入金融损益,其数据来自财务报表附注;财务报表的“投资收益”中,既有经营性资产的投资收益,也有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前者属于经营损益,后者属于金融损益,其数据可以从财务报表附注中获得;

2.分摊所得税

区分经营性损益和金融损益后,根据企业实际的平均所得税税率计算经营性损益和金融损益应分摊的所得税。

3.管理用利润表的结构

经过以上两个步骤调整,管理用利润表的基本结构为:

税后经营净利润=税前经营利润×(1-所得税税率)=净利润+税后利息费用=净利润+利息费用×(1-所得税税率)

从管理用利润表可以看出:

净利润=经营性损益利润+金融损益利润

对一般非金融企业来说,金融损益利润下的利息费用为负数,如果出现正数,结合管理用资产负债表就可以看出,企业是把部分来源于金融负债的资金购买了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等。如果金融损益利润占净利润的比例过大,这就表明企业的利润主要不是来自于主营业务,利润不稳定。

四、管理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1.区分经营现金流量和金融现金流量

经营现金流量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营业活动以及与此有关的生产性资产投资活动产生的现流量;金融现金流量是指企业因筹资活动和金融市场投资活动而产生的现金流量。经营现金流量,代表了企业经营活动的全部成果,又称为实体现金流量。实体现金流量也可以按下述方法计算:

实体现金流量=营业现金毛流量一净经营资产总投资=(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与摊销)-(净经营资产净投资+折旧与摊销)=税后经营净利润-净经营资产净投资

2.管理用现金流量表的结构

从实体现金流量的来源的角度看,它是营业现金毛流量超出净经营资产总投资的部分,即来自经营活动;从实体现金流量的去向的角度看,它被用于债务融资活动和权益融资活动,即被用于金融活动。因此:

营业现金毛流量-净经营资产总投资=债务现金流量+股权现金流量=实体现金流量=融资现金流量

通过管理用现金流量表反映的信息可以看出,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了多少净现金余额,以及产生的现金的去处,即多少用于债务现金流,多少用于股权现金流量。

第7篇:财务经营情况范文

【关键词】企业财务 财务危机

一、观点

第一种观点:“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这一观点强调了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风险控制功能,风险控制虽然是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但其功能远不止这一项,因而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二种观点:“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以企业财务信息数据为基础,以财务指标体系为中心,通过对财务指标的综合分析、预测,及时反映企业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的变化,并对企业各环节发生或将可能发生的经营风险发出预警信号,为管理当局提供决策依据的监控系统。”这一观点在风险控制的基础上侧重提出了对财务指标进行分析的预警方法。但指标分析只是财务预警分析方法中的一种,而分析方法也只是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一部分,这个系统还应包括组织机制的建立及其它分析方法,因此此种观点也有其局限性。第三种观点:“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就是通过对企业财务数据及相关经营资料的分析,利用及时的财务数据和相应的数据化管理方式,将企业所面临的危险情况预先告知企业经营者和其他利益关系人,并分析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原因和企业财务运营体系隐藏的问题,以提早做好防范措施的财务分析系统。”这个观点比较全面地涵盖了财务预警系统。

二、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作用和功能

(1)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作用:预知财务危机的征兆。当可能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出现时,财务预警系统能预先发出警告,提醒企业经营者提早做准备或采取对策,以减少财务损失。预防财务危机发生或控制其进一步扩大。当财务危机征兆出现时,有限的财务预警系统不仅能预知并报告,还能及时寻找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的原因,使经营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以便制定有效措施对症下药,防止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避免严重的财务危机真正发生。避免类似财务危机再次发生。有效的财务预警系统不仅能及时回避现有的财务危机,而且能通过系统详细地记录其发生的原因、解决措施、处理结果,并及时提出改进建议,弥补企业现有财务管理及经营中的缺陷,完善财务预警系统,从而既提供未来类似的前车之鉴,又能从根本上消除隐患。毕竟只要企业吸取教训,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失败依旧是成功之母。

(2)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功能:信息收集功能。财务预警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搜集信息的过程,它通过搜集企业经营相关的产业政策、市场竞争状况、企业本身的各类财务和经营状况信息,据此进行分析比较,开展预警。信息搜集也是一个贯穿于财务预警始终的活动。监测功能。监测即跟踪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将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同企业预定的目标、计划、标准进行对比,对企业营运状况做出预测,找出偏差,进行核算、考核,从中发现产生偏差的原因或存在的问题。预报功能。当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出现之时,可以提出警告,提醒企业经营者早日寻求对策,避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现实的损失,起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作用。诊断功能。诊断是财务预警体系的重要功能之一,它根据跟踪、监测的结果对比分析,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企业诊断技术队企业经营之优劣做出判断,找出企业运行中的弊端及其症结所在。治疗功能。财务预警系统通过监测、诊断,判断企业存在的弊病,找出症结后,能帮助经营者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制定有限措施,更正企业经营中的偏差或过失,防止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使企业恢复到正常运转的轨道上。健身功能。通过预警分析,企业能系统而详细地记录财务危机发生的缘由、处理经过、平息波动和解除危机的各项措施,以及处理反馈与改进建议。作为未来类似情况的前车之鉴,还可以将企业纠正偏差与过失的一些经验、教训转化成企业管理活动的规范,以免重犯同样或类似的错误,不断增强企业的免疫能力。

三、财务危机预警方法

第8篇:财务经营情况范文

由于甲公司有着丰富的酒店经营管理经验,因此A公司成立后,将酒店分公司承包给甲公司经营,承包经营期限为20年。甲公司对酒店分公司经营、管理拥有独立权,酒店分公司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由甲公司委派人员进行组织核算,并按照甲公司集团母子公司财务管控制度进行管理。

酒店分公司的收益分配根据承包经营协议,甲公司保证每年实现一定金额的营业利润,超过部分作为承包经营收益归甲公司所有,不足指标部分由甲公司补足。对根据承包经营协议确定由甲公司上交的的营业利润,并结合考虑A公司本部损益后计算出的当年损益,由A公司投资方按投资比例分享。

在上述承包经营情况下,甲公司是否需要对A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合并财务报表,笔者认为,在实务过程中,存在以下两种争议:1、A公司整体财务报表需要纳入甲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2、A公司酒店分公司视为控制的特殊目的主体而需要纳入甲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下面我们就针对该案例进行分析,在该种情况下,采用那个合并报表范围更符合甲公司的实际情况: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33号―合并财务报表》中关于合并范围的规定,母公司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或以下的表决权,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视为母公司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应当将该被投资单位认定为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但是,有证据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资单位的除外:

(一)通过与被投资单位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协议,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

(二)根据公司章程或协议,有权决定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

(三)有权任免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机构的多数成员。

(四)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占多数表决权。

而中国证监会证监会公告[2008]48号文件要求在正确理解“控制”的涵义时,公司应充分关注持有被投资单位表决权的比例对控制权的影响,综合考虑被投资单位的股权结构、董事会构成、日常经营管理决策以及所处行业特点等因素,判断是否具有决定被投资单位财务和经营政策的权力,并以此为基础合理确定企业合并的类型和合并财务报表的范围。如公司将持股比例低于50%的被投资单位纳入合并范围,应当充分披露具有控制权的相关证据。如公司未将持股比例高于50%的被投资单位纳入合并范围,应当充分披露不具有控制权的相关依据。

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东会由全体股东组成,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此,一般的有限责任公司,其公司的实质控制权是在股东会,而并非董事会。笔者认为:在本案例中,甲公司只拥有A公司25%的股权,通过签订的承包经营协议,对A公司的经营决策的控制也仅仅限于对A公司酒店分公司,对A公司除酒店分公司之外的经营业务无法具有决策权力,甲公司是无法对A公司整体资产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控制的,因此,甲公司对A公司整体合并财务报表是不合适的。

那接下去,我们再来分析一下甲公司是否可以将A公司酒店分公司视为控制的特殊会计主体而纳入合并财务报表。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33号―合并财务报表讲解(2008)》,判断母公司能否控制特殊目的主体应当考虑的主要因素:

(一)母公司为了融资、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特定经营业务的需要直接或间接设立特殊目的主体。

(二)母公司具有控制或获得控制特殊目的主体或其资产的决策权。

(三)母公司通过章程、合同、协议等具有获取特殊目的主体大部分利益的权力。

第9篇:财务经营情况范文

在市场化经济发展的形势下,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集团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质量管理有了更高的业务要求,要想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业绩,就要有效完善财务内控管理可以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有效控制财务管理进程,避免出现财务管理混乱的情况,从而达到财务管理的新高度。

2加强财务内控制度与企业经营的联系

2.1完善财务内控制度是加强企业管理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多数企业已经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经营实体了,国家要建立市场化的经营体制,所有的企业单位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就要加强自身企业内部财务工作的管理和控制,同时要把握好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与企业总体管理的关系,在不断调整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以及不同生产环节之间的协作关系的同时,使财务内控制度的管理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同时,在对生产过程实施严格的监督,才能保证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得到切实贯彻执行,才能进行科学的财务经营活动,所以,将强企业财务经营内控制度的管理是企业总体经营管理的基础。更是协调企业经营管理与财务管理的关键性环节。2.2完善财务内控制度可以深化企业改革和克服薄弱环节。在以往的经营体制下,企业单位受到国家统收统支财务政策的约束,对自身的财务管控没有独立经营的理念,甚至生产出来的产品经由国家统筹安排和调配,所谓的内部经营核算都是在国家财务管控下进行的。随着市场化经营体制改革的到来,企业的自主经营理念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新趋势,为满足市场化经营的需要,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有效的执行,是适应深化改革这个大趋势要求的必然选择,同时也能规避企业发展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高经营效益,推进企业独立自主经营的新发展。

3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存在的不足

3.1企业只有原则规定,没有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财务内控制度没有建立、健全经营制度,企业单位对外投资经营没有经过必要的论证和分析,从而乱投资、乱借款、乱存款,其结果不但收不到效益,提升给企业造成财务经营的不得力,使得企业经济受到损伤。一些单位购进固定资产时,主管领导和经办人只是在发票上签字报销,对于财产的保管、使用、丢失、损坏、处置均无相应的制度管控,造成家底不清,账目混乱。3.2制定财务内控制度不严谨,偏离国家财经制度。企业为了活跃经营生产活动,单方面制定一些超出国家要求范围的一些管理经营策略,例如企业的业务招待费用比例制定标准过高,发生的招待费用没有符合国家税收要求的票证,甚至发生费用没有票证,一些单位的财务内控管理经不起检查和经营活动的推敲和梳理。由此出现了财务经营责任划分不清楚,相互推诿责任落实不到位。3.3在执行财务内控制度上,执行力不强。财务内控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一些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只是停留在纸面上,日常财务事物的处理不一定在按照内控管理制度进行,财务的内审也会受到行政权力的掌控影响不能做到实时有效的开展。企业的内控管理呈现软弱无力的状态。

4完善企业财务内控来提高企业经营绩效的举措

4.1加强收入资金监管企业的各项收入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加强资金收入的监管力度,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对当天的资金回收要做到当天收入当天入账,催促收费人员及时回笼每天的收入,建议设立专职的督察人员对煤炭的收入缴纳账目进行督导,以确保资金随时处在安全管理状态中。业务支出的审批流程必须做到逐级审批签字,严格按照审批制度进行,财务人员不得随意批复借钱款项。对于屋子的采购或新项目的支出费用的审批,要遵循审批流程,达到千元以上的基建维修或设备购置要求的,要经过企业董事会的通过才可以进行资金的调拨。强调采购制度的严格执行,采购清单要明细各类支出项目的资金款项,采购程序要透明,核定采购物资的消耗定额,不能有物资的积压情况,对屋子的手法保管做到严格细致,确保采购的物资安全储存。4.2完善财务内控制度的建设。完善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制定相应科室财务任务完成的责任书,同时要完善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制约的制度,对于财务印鉴的双人管控、收费稽核、物资采购和验收保管等工作相互分离,并进行不定期的职位轮换,上级主管对财务内控管理执行情况进行随机性的检查,对财务内控经营管理进行定期考核,有效监督内控管理情况,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对于出现较大违规的人和事进行一定的处罚,做到全面把控财务内控管理全局。从源头杜绝管理失控现象。4.3加大财务制度的执行力,内控制度执行载入考核管理。企业经营成果显著与否在于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经营的好坏,要想做到财务内控管理到位,就要做好财务制度的有效执行,设立财务监察审计专门的科室,对财务内控管理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整改,确保内控管理制度完善和严密,将财务内控制度的执行管理纳入各阶段的考核管理中,从而优化对每一个财务操控人员的业务管理,培养操控人员得专业素质,养成自觉遵守财务管理制度的良好习惯,由此达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

5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财务内控管理是一个企业经营发展的管理中心,企业的财务管理出现混乱就会对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要想提高企业的经营成果,就要从加强财务经营管理上开始,严格把控财务内控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才能维护正常的财务秩序,才能使企业的经营正常开展,才能使得企业健康发展。

作者:陈瑞 单位: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来安县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赵强.论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的建立[J].工业会计,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