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范文

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第1篇: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范文

关键词:德育教育;中小学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指出:“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指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在社会主义中国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一、德育教育内容的历史分析

1.习俗性德育内容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指的是早期的原始部落及原始人群时期,德育的内容主要以习俗的传承为主,并通过习俗与生活去实施。儿童通过参与日常生产生活的各种活动,如祭祀、歌舞、竞技等,培养其对神灵、部族首领的敬畏,以及尊老、虔诚、勇敢、节俭、自制等美德。此时德育是一种全民的活动,并未独立于生产生活之外,德育内容狭隘,宗教色彩也较浓厚。

2.等级性德育内容阶段

主要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学校德育内容。这一阶段,道德教育的等级性日益明显,德育内容是为上流社会或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服务。由于心理学、教育学的时代尚未到来,德育的内容虽然很多,却未合理分化,理念猜想及经验总结的成分很多,缺乏科学的证明;宗教依然在德育内容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3.变革性德育内容阶段

如果说古代社会以手工工具生产为标志,现代社会则是一种大工业的机器生产,使这一社会阶段的德育内容具有了民主性、科学性、商品性、生产性等特点。德育的内容不再为上层阶级服务,而是注重个体生命内涵的提升,塑造拥有独立人格的民主社会公民。

二、我国现行中小学德育教育基本内容的梳理

1.理想教育

理想是人们生活奋斗的最终目标,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巨大力量。青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基本的理论教育,使学生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生的崇高意义,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实现联系起来。

2.民主与法制教育

青少年学生已是社会的积极成员,开始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进行社会交往,应有计划地向学生普及法律基础知识,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护法,教育学生提升民主思想,懂得民利,正确处理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3.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有着巨大的感召和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兴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所在,要使学生树立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和祖国利益高于—切的思想。

4.集体主义教育

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历来是道德的基本问题。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个人和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就是集体主义。集体主义教育通过对学生因势利导,使他们同情和关心他人的困难、疾苦和进步,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能与危害集体的行为作斗争,成为集体的积极成员。

5.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世界观是人们对待世界的根本态度。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是人们对待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态度。教育学生认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苦乐观、荣辱观,使学会能够正确对待和处理学习、工作、理想、事业、友谊、荣辱、幸福和生死等人生课题。

6.社会公德教育

首先,教育学生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注重引导学生从小懂得尊重人、爱护人、平等待人。其次,培养青少年学生养成讲规矩、有礼貌、爱整洁、尊敬师长、说话和气、举止文雅等文明行为习惯。

三、对中小学德育内容授受过程的思考

1.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学生的道德认识大多来自于前人的道德经验,而道德行为与习惯则需要长期的实际锻炼,因此在现实的德育中,极易出现“假、大、空”的理论说教,言行脱节的现象。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既要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项行为规范、准则等,又要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把两者统一起来,做到知行统一。

2.德育内容与学生认知特征相一致

中小学生的发展大致经历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这几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都各有特点,教育者必须研究掌握这些特点,使德育要求、内容和方法在保持系统性的同时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只有如此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严格要求与热爱尊重相结合

在教育实践中,要求教师从热爱、尊重学生出发,逐步提出严格的要求,把热爱、尊重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从而引导学生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第2篇: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范文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存在的问题 有效应对

《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它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良好道德品质的重任,而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的核心。《品德与社会》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作为总目标,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这几个目标的内在统一。可是,由于许多客观和主观的原因使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常常偏离和违背了这一教学的总目标。笔者长期从事小学教学工作,现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

一、认识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研究活动少。

由于农村小学学额不足,教师定编人数有限,教学人员紧张。语文、数学两科教师确定后,《品德与社会》课就不可能有专职教师了,基本上就是兼任。这种兼任方式随意性很强,大多是以教师的工作量的大小课时的轻重来搭配很少考虑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造成了《品德与社会》兼课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因此担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一般不把它当成教学教研的主攻方向,从而导致教师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没有太多的热情,既不钻研教材,也很少研究教法。

2.教学思想陈旧,教学过程脱离社会生活。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由于没有开展专门的教研活动,新兼任教师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搞不清楚。有的教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只注意讲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一幅幅图地介绍画中的人物、场景,根本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违背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协调发展这一基本原则。有的教师为了简单操作,把《品德与社会》课把当成过去的政治课,满堂空洞的说教,既没有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也没有遵循知情意行的道德形成规律,也没有在活动中与学生积极互动,没有通过教材中出现的一系列的“社会事件”、“现实生活主题”或者“社会生活场景”与儿童的真实性生活联系起来,建立起一种相互进入的通道,创造一种“互动”的状态…… 凡此种种,教学偏于一隅,不能把《品德与社会》课的社会性、生活性、情感性、实践性融为一体。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严重滞后。

农村小学教师学习交流机会少,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大多运用传统的教授法,而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与活动中”。许多适用于特点的教学方法如:故事启迪法、讨论辨析法、分组活动法、游戏表演法等一般很少使用。还有不少农村小学受教学条件的限制,使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面临困难。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上述几个方面,制约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品德与社会》课所担任的教学任务极不相符,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果,解决这些问题已迫在眉睫。

二、有效应对农村《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手段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第3篇: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范文

一、适时利用学生的好奇调动积极性。适当指导,学会观察

根据小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特征,结合绘画教学内容,调动学生敏锐的视觉感受和正确的观察方法,不失时机地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只有会观察才会有发现,很多学生认识不到这一点,因此在作画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忙于涂抹自己的画面,画的多看的少,这时教师就应该调动全体学生的注意力,结合实践让他们有步骤,分层次地仔细观察,并说出绘画对角的结构、颜色、明暗等规律性的绘画因素,经过多次反复的实践与训练,提高学生敏锐的感觉事物的能力。

二、创造氛围,发挥想象,激趣乐画。培养创造能力

小学生具有富于幻想的天性,用儿童特有的色彩线条语言,天真烂漫地表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孩子们尤其喜欢画色彩,当五颜色六色的颜料从他们的小手中自由地洒落在纸上时,幸福便不由自主爬上他们的脸庞。我们教师应尽量为孩子们创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启发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有充分施展个性的机会,从而使他们尽情的画出属于他们自己的、最美最好的画。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应引导学生在绘画主体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合理地想象,充分发挥,只要是符合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就应该给予肯定的鼓励。另外,可引入音乐教学法,加入声音,烘托气氛,增添许多生机与活力。课中运用音乐,装饰点缀气氛、生动形象,更把学生沉睡的童趣引发出来。

三、赋予感彩,贴近生活,激发创作欲望

在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动机、情感赋予感彩,学生的学习活动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五彩的笔下流淌出多少可爱的画面,那是孩子们稚嫩眼中的世界,纯洁美丽,充满了灵性感性。如,女学生喜欢撕纸、贴纸、针织刺绣等手工制作,男学生喜欢雕刻、制作模型。这些亲身体验的素材学生们往往表现得得心应手,也乐于积极主动地进行创造。孩子的思维天真,心灵美好。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千万不能给他们可爱的构思洒上一点点污淖,可带领他们走进乡村,看家乡的变化,这样既能开阔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也能激发创作的灵感,提高审美能力。

第4篇: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范文

新的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德育教育,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这说明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也应重视德育教育。那么,如何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进行德育教育呢?笔者认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以生为本,充分挖掘教材的德育素材

小学数学教材中,思想教育内容有,但并不明显。这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广泛拓展开去,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和教学中。

(一)适当拓展阅读材料,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数学教材里都安排了阅读材料,涉及数学史料、数学家的故事、实际生活中的数学、数学趣题、知识背景等各个方面,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也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人文精神的教育提供了园地。

例如在教学圆周率时,我先从那个数星星的孩子说起,然后介绍祖冲之,讲述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二)合理利用知识栏目,贯彻德育教育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你知道吗?”的小知识栏目,可以合理利用。其中的有些知识,既可以让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很好的课本资源。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时,有一段小知识:“你知道吗?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在西方,小数出现很晚。直到16世纪,法国数学家克拉维斯首先使用了小数点作为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界的记号。”合理利用这个小知识,渗透德育教育,既可让学生学到小数的有关知识,又可使学生产生我们伟大的祖先而自豪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而树立奋发向上的自信心。

二、以师为镜,发挥人格魅力的德育功能

德育过程既是直接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间接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形象和体现出的精神形象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一)以身作则,从细节做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要做好这个榜样。例如升国旗时,我端端正正站在队伍前面,严肃认真,学生自然照样守纪律了。小学生可塑性强,所以教师以身作则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有一次,我去上课,走到教室门口,喧闹的教室一下就安静了,教室门口到处都是纸屑。我什么都没说,弯下腰开始捡起来。慢慢,孩子们聚拢来,一起拾。我接着上课,同学们都很认真,教学效果很好。下课后,两个坐学生主动到办公室,承认了错误。

(二)严于律己,从教学抓起

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上课前,老师要做好大量的准备,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老师必须身体力行,走入孩子的心灵深处,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和言论感化学生,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

三、以教为主,注重教学过程的德育渗透

教学过程中,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要设身处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数学教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光靠老师口头传授,过于抽象,起不到多大作用。这时,我就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法,既有利于学生互动学习,又便于德育渗透。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既有利于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好习惯,又有利于德育教育的渗透,一举两得。

四、以践为途,开展数学活动的德育教育

任何学科都脱离不了现实生活,离不开实践,数学也是。可以说,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比如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等,从而实现知识的学习和德育教育的互惠双赢。

第5篇: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范文

一、以德育为首,措施及时到位。

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往往是抱守着极端狭隘的课堂教育观,将施教的场所仅局限在教室,把课堂教学简单片面地理解为教育行为的全部,学校教育呈现出一种说教式的、十分明显的封闭化趋势。因此,德育教育的成效还不能令人满意。《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一再强调,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教育工作的首位,把它作为主导,“要抓住机遇,大力推进德育工作,切实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心里”。为了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我校积极探索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强化学习的氛围,形成了你学、我学、大家学的浓厚学习风气,此外,我们还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引导学生从事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走上街头,打扫卫生,宣传环保。走进敬老院为“五保老人”送温暖,使德育教育做的扎实有效。

二、以实践为重点,体验全过程。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们的做法是“以实践为重点,体验全过程”,做到“三个结合”。即“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校风。

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但这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必须使学生获得对“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更加明确的辨别力。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定要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

三、善于捕捉机遇,不错失时机。

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在自然的生活中形成的,这是人的品德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对于抽象的道德戒律,光凭说教是不能令人心服的,不能深入人心的。特别是现在人们的思想已驶入了现代化的快车道。小学生耳闻目染,其思想认识也已变的逐渐复杂起来。如不能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势必造成社会危害。我们的做法是:抛弃“说教式”、“灌溉式”、“挤压式”的教育方式。捕捉机遇,充分利用“晨会、校会、班(队)会、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节日庆典、校外德育教育基地”等,不失时机地对小学生加强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把道德认知自觉地转化为道德行为。比如: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感恩教育”。有的学生为父母制作了一张生日贺卡,有的学生为父母收拾房间,有的学生为父母洗一件衣服,还有的学生为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表达出了他们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思想认识,净化了自己的心灵。

四、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进行德育教育。

课堂是我们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战场。对课文内容进行引申,让学生勇敢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通过大家的讨论,把课文告诉我们的内容概括、归纳出来,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可以很容易掌握应有的德育道理。从中学生可以养成认真细致的优良习惯。如在体育课上可以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拼搏的信心与勇气,从小养成自觉学习、刻苦努力、不怕失败、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各学科都可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小学生在道德知识的理解上是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准确的、本质的理解。低年级小学生的理解常常是肤浅的、表面的,具体性很大,概括水平很差。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课文还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引导学生实践。这样既明理,又导行,才能使学生既知道为什么去做,还知道怎样去做。要让学生结合自身进行比较,确立明确的导行目标,构建课堂多维交往结构,采用小组讨论等方式,就可以满足低年级小学生交流的欲望,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从而产生德育效能。教师可以在设置道德情境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纵向比较:看自己是否比以前进步,或者横向比较:看别的做得好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自己是不是和别人做得一样好,在比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

五、坚持启发诱导,以正面教育为主。

第6篇: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范文

[论文摘要]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与互补,主导要素是对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的体认、培育与发展;其二是增强综合性与实践性,整体构建德育的目标内容和实践活动体系;其三是德育课程形态回归生活,促进学生道德主体性的发展。

一、道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应成为德育课程改革的主导要素

课程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聚集点。中小学德育课程在德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进入21世纪,中小学德育课程仍面临如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如何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如何整合中西方文化,以发展和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德育文化的历史性课题。对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以对两种文化主导要素的把握为前提。这种主导要素以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为标志。

1、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的体认。

文化哲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表明,一个民族在其历史演进和文化行为中积淀形成的长久地起作用的思维方法、思维习惯,对待事物的审视趋向和众所公认的观点,就是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人类文化现象的深层本质,是对人类文化行为起支配作用的稳定因素。了解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在一定意义上就把握了该民族文化演进的纲要。中华民族传统思维方式的总体特点是整体和谐、辩证综合。中国古代哲人观察宇宙、人生运用整体思维,把人放在与天地社会的动态联系中认识。中国古代哲学是本体论、认识论、道德论的统一,化伦理道德、人生价值的探究为中心。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言:“中国哲学家所思所议三分之二都是关于人生问题的。世界上关于人生哲学的思想,实以中国为最富,其所接触的问题既多,其所达到的境界亦深。”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及其主导思想,就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家庭和睦。所有传统美德都与这种整体精神相联系。传统价值观总是置国家、民族的利益于第一位,要求个人服从整体,强调国家统一、社会太平。自秦汉以来,中国就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尽管历史上也曾出现过暂时的分裂局面,但很快又获得了统一,这与民族精神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这些内容完全可以成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思想材料。这种思维方式及其传统道德对维护国家统一,幸民族团结,调解人际关系,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不仅重视整体和谐,而且强调辩证综合。例如:儒家追求“仁爱”,崇尚道德,但并不否定刑罚;主张“德政”,但不否定法治,从而形成了“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这里边蕴含着辩证综合的思想。儒家还特别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在人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正己修身的人生修养也具有辩证法的合理因素,这种修养方法对调节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与互补

中国传统道德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同任何事物一样,中国传统道德也具有两重性,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建立在小家生产基础和封建宗法制度之上的传统道德,必然有封闭性和保守性的一面。因此,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当批判地继承,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趋势不可逆转。我们要顺应时代潮流,在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同时,还要有世界眼光,实现中西文化的整合与互补。

在对待西方文化问题上,我们有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现在可以清醒地认识到,采取闭关自守、全盘否定,或崇洋、全盘西化的两种极端的态度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分析、鉴别、学习、借鉴、吸收、利用,在的指导下,实现中西文化的互补与整合。首先,在思维方式上,西方学者注重归纳和实证,沿着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逻辑,从道德现象、具体事例、个案分析入手,总结归纳各自的教育理论,实用性、可操作性强;中国学者则注重演绎,沿着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逻辑,从概念出发,说明或指导实践。这两种思维方式恰好可以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其次,在教育方法上,西方主张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鼓励学生自由选择,师生平等对话;而我们则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理论讲授和教育导向。这方面同样可以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再次,在教育内容上,特别是西方文化中那些适用于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如改革开放观念、民主法制观念、权利义务观念、公平竞争观念、效率效益观念、互利互惠观念、公关信息观念、商品市场观念、文明消费观念等,更需要借鉴和吸收,使其与中国传统美德相融合。同志指出:“发燕尾服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党和人民从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我们都要积极继承和发扬。”这是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综合性与实践性应成为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主要特点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运用整体性的德育内容,通过教育才各受教育者双主体互动的实践活动,培养受教育者完整德性的教育过程。德育课程是实现这种教育过程的最重要的活动载体。要培养学生完整的德性,必须加强德育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全国教育科学“九五”“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验初步构建出德育的目标内容体系和实践活动体系,为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决策依据。

1、整体构建德育课程的目标内容体系

整体构建德育目标体系的做法是:总体目标,一以贯之;学段目标,各有侧生;年级目标,具体明确;情意兼顾,知行统一。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总目标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总目标内在包含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中小学德育目标要根据学生年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将总目标转化为小学、初中、高中不同阶段、具有年级梯度的具体目标,并体现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

整体构建德育内容体系就依据总目标,从广义上认识德育,确定德育内容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五项要素构成。政治教育主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使他们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思想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教育、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教育、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教育及“五爱”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思想观点。道德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教育,进行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环境道德、刚强道德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认识、高尚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法纪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和纪律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法律观念和遵纪守法的品质。心理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性格、气质、兴趣和能力的教育,培养他们具有适应环境、承受挫折、自我调控的心理素质。德育内容五项要素各有自己的特定内涵,但又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为条件,互相制约,构成了德育统一体。其中思想教育是灵魂,政治教育是方向,道德教育是核心,法纪教育是保障,心理教育是基础。要分别研究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各自的特点和规律以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五者不可割裂,更不能互相取代。如果在理论上仅仅把德育视为“政治思想教育的同义语”或“道德教育的简称”,那么在德育实践上就会失之偏颇。整体构建德育内容体系就是以五项要素为纬,以各项要素质的不同层次为经,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从而解决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德育内容的倒挂、脱节、简单的重复、脱离实际的问题。中小学德育内容的整体性,不仅指五要素横向结构的整体性,还包括五要素在年级与学段纵向衔接中体现出来的整体性。经过德育实践活动的“内化”与“外化”的过程,五要素促进着学生德性的整体化发展。

2、整体构建德育课程的实践活动体系

德育课程不仅是德育目标内容的知识体系,同时还是德育实践活动体系,这是由道德的本质属性决定的。道德来源于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实践的,因而实践是道德的发展基础,也是道德的存在形态。实践体现着道德的本质,反映着德育的基本规律。

首先,德育目标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德育目标是对德育结果的预期规定,因而其制定的依据和标准是品德的整体形成状态。德育目标既包括对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培养,也包括对学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锻炼,归根到底是道德信念(知、情、意)和道德行为的统一,落脚点在学生的道德行为上。只有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践中践行、践言了,才标志德育目标实现了。

其次,德育过程是实践活动。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的观点是德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德育不同于智育,智育的任务是传授知识兼培养能力,它主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德育中到此并没有完结,它不仅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且更要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即不得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而且还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德育过程是上知、情、意(信)、行诸环节构成的,只有知识传授,而无情感陶冶、意志磨炼和行为引导不是完整的德育。这就如同体育与智育不同的道理一样,体育如果只在课堂上讲授体育知识和理论,不让学生到体育声上去实际锻炼,怎能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同理,德育如果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或轻视德育实践活动,怎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德育活动有多种形式,既有课堂德育活动,又有课外德育活动;既有校内德育活动,又有校外德育活动。其中主题班会、主题团队会是最直接、最经常、最普遍的德育活动。它主题明确,针对性强,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主题班会、主题团队会应当形成制度,列入课程表,作为德育活动课的基本形式,从而避免单纯传授知识、空洞讲授理论、死记硬背概念而脱离实际的倾向,增强德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中国论文联

再次,道德实践能力是学生品德评价的根本标准。学生的品德素质只有在现实的生活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这是因为学生在面临的生活情境中,其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潜在的品性变为显性的德行,只有在这种状态中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行为表现来认识和评定其品德发展水平。同时,只有在生活实践中才能认识个体品德对人、对社会的价值和意义。在德育过程中,学生如果不把认识理解的道德知识运用到道德实践中,不仅自身品德不能得到切实提高,而且会出现“知行不一”的情况。只有把品德培养引向道德实践,德育才能取得实效,同时,德育实践也是克服学生主行不一现象的最好途径。所以真实的道德实践能力是品德形成和品德评价的根本标准。

因此,中小学德育课程在整体构建德育目标内容基础上,要树立“新三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景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德育理念,整体构建本课程的实践活动体系。这一实践活动体系包含德育的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四个紧密联系的要素。

三、回归生活应成为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主要形态

1、回归生活是德育课程形态的一种改革趋向

回归生活的趋向一方面拓展了德育课程理论的研究视野,另一方面促进了德育课程类型的变革和发展。其表现为原来占一统地位的德育学科课程开始由理论体系向生活体系转移,同时,一些新德育课程类型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如德育活动课程、德育综合实践课程和德育校本课程等,德育隐性课程(校园文化、人际关系、精神环境等)也纳入德育课程范围。在近年来的德育课程改革实验中,“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课题组研究编写的《德育》系列实验读本在德育回归生活上进行了从个人精神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自然办生活、国家民族生活六个层面上设计活动内容。内容的选择坚持“近、小、实、亲”的原则,即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情感实际,提出问题小一点,回答问题实一点,使学生感到亲切一点。2002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所持的德育理念充分体现了以上要求,即“我们在品德教育方面所持的基本理念是一种生活德育的理念。我们认为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人们是为了生活而培养个体品德,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的,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人们自己的生活。脱离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将导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客体化,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和生活的确证而流于虚空、形式、无效。”新课程标准设计了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等四个生活维度,提出了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家乡(社区)、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六大生活主题,充分体现了生活德育的理念。

2、回归生活是学生道德主体性形成的源泉

德育课程回归生活的重大意义在于更加切近德育的客观规律。第一,生活是德性发展的动力源泉。道德是人的“生活规则”和实践结果,人的道德素质所体现的是对生活规则的运用能力。社会实践不断丰富着道德活动家的条件和环境。使道德活动的领域不断扩大,水平逐渐提高,随着人参与社会实践程度的加深,社会实践不断对人的道德水平提出新的要求,这种要求与人目前道德水平这间形成一种不平衡状态,产生道德需要。这种道德需要包含着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是人参与道德实践、发燕尾服自身德性的动力。德育活动课本形式和途径灵活多样,与社会生活建立起多种联系,为学生的道德成长引进了源头活水,增强了动力。第二,促进德性的整体性发展。传统德育课程偏重于道德知识体系和道德认知,现代认知派又将认知引向单纯的道德判断和思维技巧,造成德性发展的片面性。完整的德性应是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个体只有置身于道德实践之中才能达成这种统一。同进,道德意义上的完整德性不仅要成就自我,还要通过成就自影响社会,成就他人,即完整的德性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完美统一。同样,只有参与生活实践,才能实现这种统一。这两种统一表现为人在现实的道德情境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即道德主体。《德育》读本坚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主体的“双主体”理念,教育者的主体性体现在根据教育止的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对德育环境、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进行选择、加工和设计,对学生的主体性进行引导和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体现在在教育者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德育活动、发燕尾服道德能力,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学生逐步做到自订成长目标,自析成长环境,自寻成长动力,自开成长渠道,自开成长方法和自评成长效果,道德主体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提高。

第7篇: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学 渗透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22-0158-01

一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第一,在体育教学中有必要把德育教育渗透其中,因为从体育的教学概念、目的、任务来看,就是要增强体质、传授知识与技能、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第二,只有把德育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才会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效果。第三,体育作为一种高尚文明的活动,也需要高尚的道德品质来做保障,防止不良思想的侵蚀,创造出良好的运动竞赛环境。第四,只有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才能全面发展体育教学。

二 如何把德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

1.教师以身作则,起到表率作用

学生在教学中获得的德育影响首先是通过看、听、练等渠道来完成的,教师的“身教胜于言传”,不论在精神面貌上,思想作风上,还是语言仪表等方面,都要处处起到表率和示范的作用,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先做到,并且要做得更好,以自己良好的师德、精湛的教法去教育、启迪学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在学生的心里树立好的形象和威望,把良好的道德品质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一些不良习气给去掉,把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给表现出来。

2.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

体育教材中有丰富的德育因素,教师在备课中必须认真研究,充分挖掘和发挥,例如,田径项目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忍不拔、不怕吃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球类项目可以培养学生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共同协作、加强友谊、增进团结的集体主义精神等。

教师的业务水平决定了教学过程中德育因素的挖掘程度,教材中客观存在的因素,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发掘程序,这就要求每位体育教师首先具有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其次,深钻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编写教案,根据《大纲》确定渗透德育内容。另外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有目的地选择思想性较强的教材,向学生不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的放矢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自身在德育中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为上好体育课奠定基础。

3.合理选择教材,认真备课,从严教学

体育教学是一项具有严格组织纪律的集体活动,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按照体育课的课堂常规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一是要认真备课,深钻细研教材,严格组织教学,选择合理的教材。这时的学生正处在体质、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不稳定的心理状态,教师要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个性合理地安排每一节课的内容、组织形式、队伍调动、场地器材的布置等环节。每一步都要有严格的明确规定,让学生有意识地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二是要及时评价,以鼓励为主。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及时地、全面地、正确地、公正地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作出恰当的评价,合理及时准确地运用表扬和批评,能克服学生的不良思想和行为,激发学生积极的上进心,促进学生优良思想品质的形成。对那些遵守纪律,刻苦锻炼,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使他们能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4.以情感人,寓情于教

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教学活动教与学双向性明显的特性,也是师与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意志、兴趣、能力等直接交流。如对动作不协调的学生多加鼓励,对生病学生多给关心,经常进行师生交心活动,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使师生建立一种良好的情感。这样,思想品德教育在这良好情感的催化下,学生会自觉愉快地接受,甚至还能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迫切要求。思想品德教育只有在这种和谐愉快的情感交融的教学气氛中,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也只有结合教学实践具体化、形象化地进行引导,才能使学生自觉地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习惯。

5.要及时地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体育课的教学过程大多是动态教学,在运动中进行,因此偶发事件时有发生,而且学生的思想品质的各种弱点,也会在身体练习过程中表现出来,尤其是受伤现象,针对这些问题,要及时处理,要不失时地用道德品质来教育他们。

三 结论

总之,我们体育教学中必须渗透德育教学,因为德育教育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生教育的最终目标。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寓情于教,以情感人,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想内涵,及时处理教学中的偶发事件,把德育教育渗透于体育教学中,使体育教学中有良好的环境。同时我们教师要全面贯彻落实《大纲》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了解和掌握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采取切实有效、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品质教育,使他们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第8篇: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范文

关键词:师生关系;失调;德育;新型师生关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8-0122-02

一、师生关系失调的表现

据《法制晚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在2015年,至少有13起教师被学生袭击事件曝光,这些事件分别发生在湖南、广东、四川、福建、云南、吉林、重庆、湖北、上海等地,其中广东、湖南、福建和吉林四省份均在2009年之前推行新课改的10个省之中。为何发生在中小学阶段的袭击教师事件如此之多呢?

二、师生关系失调的原因分析

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具体地说,它指的是教育者根据社会的道德要求和受教育者的个体需要以及品德发展的基本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主动的内化与外化,使其养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活动。

(一)德育的关键期

20世纪30年代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的行为责任公正观念和惩罚问题时,认为儿童的道德心理发展存在着关键期。

(二)我国关于道德发展关键期的研究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种心理成分。任何研究儿童道德心理发展关键期的内容,都要来看这三个方面。

1.道德认知发展的关键期。根据20世纪70年代以李伯黍为首的儿童道德发展协作组的大规模的实证研究,道德认知发展的关键年龄基本上介于7~9岁之间。

2.道德情感发展的转折期。根据李怀美等的研究,儿童道德情感发展的转折年龄主要集中于约8~9岁之间,即小学三年级左右。

3.道德行为。道德行为具有复杂性、反复性的特点,它作为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势必会随着人的道德认知、情感的波动而经历一段时间的否定之否定,最终才得以确定下来,成为一个人道德的最明显标志。所以本文认为,道德行为的最终稳定要滞后于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

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确定,学生道德发展的关键期大致集中在7~10岁,考虑到道德行为的滞后性,所以我们可以确定道德发展的关键期在小学即将毕业和中学这个阶段,即中小学层次。所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德育的关键期也正处于这个年龄阶段。

三、基于德育视域下的新型师生关系构建

(一)教师角度

1.促成学生良好道德的培养。首先,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提高学生对道德概念的掌握、引导学生把道德知识转变为道德信念、发展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其次,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知情结合,激起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以美育情,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内容;真情感化,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最后,注重学生道德行为的训练。使学生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产生自愿练习的愿望;创设重复良好行为的情景,避免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提供道德行为练习和实践的榜样,让学生进行模仿;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反思和评价。

2.更新教育观念,营造“益友良师”型师生关系的氛围。教师们要树立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观念,认真理会多元智力论的含义,善于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各种智能,并以此为基础,参考学生和社会的意愿,量身为学生打造特别的培养方案,发掘学生潜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德育要注意强化。根据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当学生表现出好的道德行为时,教师可以分解进行正负强化,并注意因人而异。

(二)学生角度

1.树立终身德育观。一个人在学校接受的德育只是其一生德育的一个阶段,一个人从学校毕业并小代表着其道德已经完善,而应该时时注意、处处注意不断加强修养,真正做到终身德育。这就要求学校德育一方面应该重视教给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另一方面应该重视养成学生自我教育的习惯,再一方面应该让学生形成终身德育的观念,最后应该让学生学会在独处中遵守道德规范与准则,即“慎独”。做到终生德育,防患于未然,师生关系必然和谐美好。

2.明确学生观,树立尊师意识。新时期学生地位有了较大的上升,但学生的地位提升,并不代表学生可以不尊敬老师。古有程门立雪、韩信拜师的动人故事,其中主人翁敬师、爱师的形象至今仍然为世人所称赞。一个人只有从心底尊敬教师,才能信教师的话、仿教师的行,才能更好地进步。

3.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师生和谐交往。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配合教师,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积极思考、认真探索,不理解的地方向教师积极礼貌地发问,对于教师的讲解要认真理解。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能得到教师的指点迷津,增长知识,教师也可以更加了解学生的思想、性格、长处等,进而因材施教。

四、结语

新课改下德育工作的不完备,是导致师生关系失调的主要原因。德育也存在着关键期,而中小学时期正是德育的关键期。基于德育视域下的新型师生关系构建,从教师层面而言,要促成学生良好道德的培养,更新教育观念,营造“益友良师”型师生关系的氛围,并注意对学生的强化;就学生层面而言,要树立终身德育观,明确学生观,树立尊师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师生和谐交往。

参考文献:

[1] 王毓.论德育的创新[J].江西教育科研,2000,(6).

[2] 邵景进,刘浩强.我国小学生品德发展关键期研究的述评与展望[J].心理科学,2005,(2).

[3] 王立民.孟子[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112.

[4] 邵晓枫.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5] 余嘉云.新型师生关系: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发展观[J].当代教育科学,2005,(16).

[6] 赵吉翔,杨锋.湖南一学生捅死班主任 母亲在场[N].新京报,2015-12-05.

第9篇: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范文

德育教育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以人为本,要以人为本,不断开拓德育新思路,发挥德育途径整体效益,提高学校德育整体效果。结合学校实际,努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深化德育管理,拓展德育活动空间,使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得以再提高,体现学校德育工作的导向、动力、保证作用。

一、良好的道德行为是在生活和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与培养起来的。

注重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道德行为,积极开展有益的班队活动,教育学生从现在做起,把今天和明天挂起钩来,从我做起,把理论和实践挂起钧来;从小事做起,把平凡和伟大挂起钩来。着力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多种形式,使家长充分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和表现,并配合学校进行教育。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有益的义务劳动,提高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与实践能力。

少年儿童在校活动时间大部分在课堂,他们把行为规范教育贯穿在品德课教学始终,渗透在文化课教学之中。注意培养和激发儿童的“五爱”情感,从而推动学生自觉履行道德义务。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情感。

少年儿童有了一定的道德动机和懂得一些道德行为方式以后,有时还不一定能够坚持去做,甚至还会发生不道德的行为,这就涉及到道德意志的锻炼问题。学校通过树立榜样、推介典型的同时,还制订了各项制度加以约束,定期组织检查评比,从而有效地强化了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了学生坚定的道德意志少年儿童有了一定的道德动机和懂得一些道德行为方式以后,有时还不一定能够坚持去做,甚至还会发生不道德的行为,这就涉及到道德意志的锻炼问题。

二、道德教育还可以通过课堂进行渗透。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学生对学习主题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探索知识的迫切愿望,并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投入学习。品德课程中许多主题是指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这些内容,学生都有一定的亲身经历,非常感兴趣。这类课堂的导入,设计时采用精心的裁剪的生活情景,凸现潜在的教育导向意义,以“趣”入境,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让他们自然的对教育主题感兴趣。

情感在教学中,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或活动具有支配、指导作用,学生强烈的内心体验,能使教学主题的要求较为容易的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要,以“情”入境,即要用语言、情节感染学生,引起情感共鸣。如果课堂品德教育主题,主要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道德情感的体验中受到教育,那么在导入时,就要先行孕育道德情感。学生的表现,常受他们粗浅的是非观,好恶感所左右,常从“自我”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逞一时之勇,求一时之快,对自己的缺点视若无睹。不珍惜时间,做事不严谨,学习不刻苦等等。这种情况,可以采取游戏,小品表演等活动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适当地调换角色,成为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参与者,当他们感受到因自己的缺点导致活动的不成功或失败时,教师再抓住时机帮助他们分析得失,启发他们教育自己,这比教师命令、教训、要求的效果要好得多。

批评,在学生犯错误时立即进行,学生情感上难以接受,这时各种方式用尽也难奏效,使老师觉得采用纪律处分似乎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但是,纪律处分只是一种强制性的措施,它能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后果,让学生害怕、畏惧,却不一定能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及其原因。这样,纪律处分可能起到压服的作用,但不能使之心服。因此,必须以冷处理代替热处理,耐心等待、观察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给学生以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时间,再通过班干部、好朋友、家长一起疏导,水到渠成的批评,可能更能奏效。

育人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细致的工作,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和千变万化的情况,教师一定要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一把钥匙一把锁”,在进行思想教育时,不仅仅要做到“因人而教”,教师的批评应该是及时地“指点迷津”,析事论理,以理服人,对症下药,才能切中学生心理矛盾,改变学生情绪状态,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

三、巧抓机遇,利用各种机会进行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