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原则范文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原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原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原则

第1篇: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原则范文

一、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应用多元智能理论的必要性

学前儿童教育是对幼儿进行正式教育的最初阶段,这时期的教育是为日后进行更好的教育打基础,实现幼儿教育的全面开放与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要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在教学中注意与游戏相结合,实现幼儿教育的全面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就是这样一种教学理论,在多元智能理论中,将音乐智能作为人类诸多智能中的一种,对人类进行音乐的构建和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幼儿是人类开始认知世界、发现世界、探知世界的第一步,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是为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提供了新的发展视角。通过研究发现,音乐对于幼儿的影响是极大的,它可以促进儿童的大脑健康发展,提升儿童对语言的使用能力,使儿童的记忆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应用多元智能理论的具体措施

教学实践通常是指在教学中已经使用过的教学方法,并且已经取得一定成效的教学经验。在对这种教学经验进行整理,就会成为较为完整的、带有一定科学价值的实践模式。在多元智能理论中,将每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并认为每个人的优劣智能组成形式都是不同的,所以就会出现在同一个班级中,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与喜好不同的情况。因此,教师要实行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教学,在教学中要注意每个孩子的特点。经过多次的课堂教学实践了解到,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应用多远智能理论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1.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

互动教学模式是新课改以后在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教学模式,也是取得效果最显著的教学模式。在互动教学模式中,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辅助幼儿进行实践活动。处于学前阶段的幼儿,对于周围事物好奇心较强、探索性较强,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进行探索性教学,让幼儿在活动中养成善于发现的能力,并取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这种互动的教学模式,在使幼儿的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的同时,还能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在进行幼儿音乐教育时,要引导幼儿进行实际操作,在实际操作中让幼儿对音乐的各个要素进行感知,在此基础上让幼儿通过身体动作将音乐带给自己的感受展示出来。

2.创设音乐情境

在学前儿童音乐教学中进行音乐情境创设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培养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并且这种音乐情境的创设对于幼儿各方面智能的开发有着重要的影响。进行音乐情境的创设主要是使用语言、音乐等进行实景的创建,通过情与景相融合的形式增加对学生情感的教育,不断陶冶学生的情操。音乐是通过声音来感染人的艺术形式,对幼儿进行音乐情境创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歌词将情感传达给幼儿,使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教室中播放适宜幼儿听的、幼儿能听懂的、愉悦幼儿身心的歌曲,并反复教幼儿演唱。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形式感染幼儿,使其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音乐中,感受来自音乐的力量。

3.音乐与舞蹈相结合

在学前儿童音乐教学中,将音乐与舞蹈相结合也是应用多元智能理论的一种方式。幼儿天生都喜欢玩,喜欢跳,将音乐与舞蹈相结合也是符合幼儿天性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幼儿音乐教学中进行舞蹈教学,可以帮助幼儿与别人进行交流与沟通,提升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也是符合多元智能理论中人际交往智能的要求的。在学前儿童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合唱的形式使幼儿知道团结的重要性;在舞蹈中培养幼儿的肢体协调性;进行乐器演奏时,使幼儿知道声部之间的配合是十分重要的;在进行音乐表演中,使幼儿知道音乐与舞蹈正确结合后的美感,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第2篇: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原则范文

关键词: 美国 学前音乐教育 课程模式 综述

音乐教育是国民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音乐的文化是不完整的文化,没有音乐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柏拉图曾说:“受过某种良好音乐教育的人,可以敏捷地看出艺术作品和自然界事物的丑陋,很正常地加以厌恶,但看到美的东西,它就会赞赏它们,很快乐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作为滋养,因而性格也变得高尚优美。”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已越来越受到重视,1994年3月美国还经过立法通过《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中首次将艺术(音乐、视觉艺术、戏剧和舞蹈)增列为美国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

当今世界各个不同的国家因政治制度、文化历史背景、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音乐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也各不相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模式。最典型的是美国,它在不同时期总是出台相应的政策和制度来确保音乐教育的开展。上世纪50年代末起,美国开始了音乐教育课程基础的研究,推动了音乐课程的改革,当然它的课程改革和开发基本属于研究与发展推广模式。其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课程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的目标模式

目标模式是20世纪60年代末由美国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确立的一种应用于音乐教育的课程设计体系,这种课程模式萌使于博比特,发展于泰勒。

目标模式的音乐教育课程以布鲁姆等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理论框架,以教育目标为核心和基本原则,整个教育过程是围绕目标进行课程内容选择、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教育模式。基本宗旨是根据社会需求和专业自身的特点来制定教育目标,然后按教育目标塑造教育对象。提出音乐教育目标的认知、情感和操作技能三大领域分类。

典型的课程设计模式为“目的目标―内容选择―内容组织―评价”,其关键在于要把大目标分为特定的、外显可测、可分层分类的行为目标,以便于操作和评价。这种教育目标与传统的相比,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1)是一种行为化、操作化的目标:表现在陈述目标的语言是一种行为化的语言,能反映出儿童操作的方式,而不是惯常所用的“了解、理解、掌握”等一类心理活动的模糊描述。使用行为、操作的动词,不仅能够通过外显可察的表现来反映,同时更能使音乐教育的出发点、组织实施和评价更确切到位。(2)能体现目标的层次性。不仅以认知、情感和操作技能这三类不同心理活动领域为分类标准,同时在目标体系中也体现出层次性,分别体现在总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具体行为目标四个层次上,这样使儿童音乐教育的目标有远到近,由宏观到具体,从不同的层次构建一个完整的体系。

这种教育模式对课程中属于人的难以预测和控制的因素是不太重视的,若音乐教育的目标仅局限于用操作动词描述的范围,就意味着音乐教育质量的高低由音乐技能及知识传授的多少、好坏决定。

此外,这种模式忽视了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作用。目标模式虽然注意到了技能的掌握及知识的获得这两个过程,但却把社会价值和规范的确立、思想体系的形成这两个过程忽略了,致使学生无法从作为权威的固定知识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获得理性的自主的能力。

二、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的过程模式

过程模式是强调学习者动态的一种教学模式,把课程开发作为教育对象探索、发现并获得经验的过程,着眼点放在教育对象的“音乐兴趣、自由积极的探索和创造精神、自主的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时间和空间、积极的社会情感和审美情感的养成”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狭隘的、行为主义的羁绊,充分发挥了音乐陶冶人的性情,启迪人的精神和智慧的作用。

在音乐教育中,过程模式强调课程设计的中心环节是儿童,强调以儿童为标准。教师不是去塑造和改变儿童的行为,只是为儿童创造学习音乐的环境,让儿童主动地探索、发现音乐,并在此过程中逐渐丰富经验和发展能力;教师不是考虑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而是为儿童制造、设计进行音乐探究的可能和条件,让儿童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如,美国的萨蒂丝.科尔曼(satis coleman)1918年开始,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学院林肯学校所进行的“儿童创造性音乐教学”实验,是将过程模式应用于儿童音乐教育的早期典范。她认为,儿童天生带有热爱和探索音乐的倾向,只是这种自然的倾向,由于后天非自然的强化和训练,大多无法存活。由此她设计了一套乐器制作、即兴表演、唱歌跳舞和音乐创作为内容,以儿童自我创造活动为目的和方法的音乐课程方案,让儿童在自然音乐环境中探索学习。从最原始的音乐活动起步来体验音乐发展的历程。

过程模式强调儿童在教学过程中的发展,不仅仅着眼于事先预期的目标,这种教学模式在音乐教育课程中的运用,能更全面地在动态的教育过程中控制影响音乐教育的各个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目标模式的不足。

但是,过程目标模式的价值取向注意以“儿童”为中心,带有一定的理想性的色彩,难以在课程实践中开展,也不利于教师掌握和运用,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三、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的螺旋形模式

19世纪60年代,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设计理论逐渐成为课程设计的主流思想。“螺旋形”课程设计模式就是以儿童的思维方式相符合的形式,尽可能地将学科的基本结构置于课程的中心地位,并随着年级的升高,使学科的基本结构不断拓展和加深。它是以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课程思想理论为基础,用螺旋上升的环状序列来表示对学科的认识过程,而且每个环节中的学科结构都是不变的。一方面体现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另一方面分解了学科基本结构在认识水平上的层次和程度。教育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去发现学科中存在的这种基本结构,进而理解事物的相互关系。

其中“曼哈顿维尔音乐课程计划”,它是螺旋性课程模式的具体应用。它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是由美国国家教育总署资助的音乐教育课程研究项目。该项目哲学基础是:真正的教育并非是关于事物的学习,而是在事物中体验,如果音乐本身包括了表达、交流、创造和意义,那么音乐教育过程就意味着让儿童到音乐活动中去体会表达交流和创造经验,去探索、发现音乐的意义所在;其教育心理学基础是: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基本结构,教育的机制就是帮助学生去发现学科中存在的这种基本结构①。

曼哈顿维尔音乐课程螺旋形模式,主要是为学龄前至低年级儿童编制的,它主要集中于音乐声音的活动,围绕音乐的基本要素来设置教学内容和目标,不是单纯的行为目标,而是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和审美目标四个方面;②教学方法与过程模式类似,让幼儿在音乐课上积极主动的发现和探索;从自由探索、引导探索、即兴创作、有计划地即兴创作和强化作用五个环节展开教学。

这种课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有助于幼儿音乐能力的提高。但是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幼儿学习的知识是片面的,缺乏一定的系统性。

四、综合音乐感的课程模式

综合音乐感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音乐教育流派。1965年4月,当代音乐研究项目在伊里诺伊的西北大学召开的研讨会,把当代音乐计划的重点拓展为广泛综合的教育内容,提出ComprehensiveMusicianship(简称CM)概念,我国译为“综合音乐感”,又称综合音乐素质,在实践中产生并成为有较大影响的教育体系。

所谓音乐感,就是能够正确地理解音乐,并能把这些理解和感受充分表达出来的能力。“综合音乐感”课程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音乐诸要素的综合:音高、时值、音强和音色是各种风格音乐所共有的基本构成要素,音乐感的培养是建立在这些基本构成要素的基础之上,并不断深化的过程;(2)音乐时间活动的综合;(3)教学内容的综合:采用丰富多样的音乐材料,各国、各民族、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种风格音乐,不管是大师的名著,还是民间音乐,不管是古典音乐,还是现代音乐,都会充分利用,以此丰富幼儿的体验,加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

它的课程强调以儿童为主体,教师引导儿童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不断发掘、发展儿童潜在的创造能力。它把听觉作为探索的主要工具,通过教学活动训练,发展幼儿多方面的能力,并从中体验获得探索的意义和乐趣。

这种教学法不强求一定的技术或学习方法,而强调音乐教学是综合性的,音乐的各方面是相互联系并综合而成的一个整体。

实际上,“综合音乐感”课程体系借鉴了“要素主义课程”、“进步教育运动”、“社会中心课程”的合理因素,是“学科中心”、“儿童中心”和“社会中心”三种课程模式的相互融合。

五、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

20世纪,多元文化主义是美国教育讨论最多的议题之一。多元文化课程的真正起因是1972年第92届美国联邦大会上公共法的颁布。其中有一条款强调:在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中,国家是由不同民族的人构成的。要深刻理解本民族遗产及本国其他民族遗产,对形成一个更和谐、更富有爱国情感及风险的平民社会,所具有的贡献及其意义;同时,在国家教育机构学习的所有人都应有机会学习本民族文化遗产的特色及本国其他民族文化遗产的贡献③。此法促进了多元文化教育。

美国的多元文化主义音乐教育观念的缘起和发展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1)对20世纪初以来世界民族音乐调查研究形成的文化价值相对论的产生的共识;(2)60年代以来美国民权运动的冲击,以及《民权法》对少数民族接受平等教育的肯定;(3)大批非欧洲移民在美国定居,不同的文化背景对音乐教材内容提出了多样性的要求;(4)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求教育内容扩展到文化的国际视野中;(5)美国音乐教育界做出的不懈努力。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于批判地思考世界各种不同的音乐,有助于形成一种全球性的视野。强调的是音乐与其他艺术学科、非艺术学科的结合,提倡关联、整合的课程观念。其中力度和影响最大的是“DBME”(Discipline-Based Music Education)―“基于多学科的音乐教育”,DBME包含四个方面:创作(Production,指广义的音乐艺术活动)、即兴、作曲和表演。“创作”不是十分贴切的译词,Production在这里包含着所有参与性质的过程和结果)、美学、历史和评论,音乐是DBME的核心。音乐课程内容涵盖了非洲、亚洲、巴西、墨西哥、美国本土的传统音乐等。DBME本身不是课程,它关注的主要是教学的观念、方法和多学科模式的教师培训④。

以上是美国学前音乐教育课程模式的转变,从中我们不难发现:(1)虽然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不同的课程模式,但是都是立足于当时音乐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不断改进学前音乐教育的状况而进行的;(2)对音乐教育的性质与价值认识也不断深化,并提高了音乐课程在整个学科中的地位,由音乐课程模式的演变不难看出,音乐不断从作为单一的、孤立的、非核心的学科逐步转变为与其他学科综合的、核心的学科;(3)对于音乐的学习从开始的关注知识和技能,逐渐过渡到重视儿童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总体而言,美国学前音乐教育课程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其课程模式不是单一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实用化、现代化和个性化的趋势。

通过对美国的学前音乐教育课程模式发展脉络的整理,获得以下几点启示。

1.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课程模式。

学前音乐教育课程本身是没有对与错的,虽然我们在分析的时候发现各种课程模式都有其利弊,但是这也说明在不同的背景下产生的课程模式的侧重点各不相同而已,就好像没有用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一样。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以前的课程模式就不好,现在的课程模式就是最好。实际上,这些课程模式本身是前后相继的。因此,我们只有明确我们的学前音乐教育需要什么,而不是简单照搬国外的课程模式,这样才能找出更适合我们需要的课程模式,或者是更适合我国学前音乐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前音乐教育的发展。

2.我们要提高音乐在教育中的地位。

我们要充分重视学前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我国的教育模式,音乐一直是作为副科,音乐教育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严重忽视了音乐在教育中的价值。而加德纳提出了人的智能,其中之一就是音乐智能。因此,我们要重新认识学前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让它充分发挥其优势作用。

3.重视科学的、发展的幼儿音乐教育评价。

我国目前幼儿音乐教育评价很少,幼儿园几乎没有做这样的工作。即使有评价,也是通过看老师的音乐教学活动进行的,体现的是“评教学评幼儿”的模式,目的在于通过教学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注释:

①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人民出版社,1996:75.

②黄虹.引入音乐概念学习建构普通音乐教育课程模式[J].中国音乐教育,1998(3).

③刘沛.美国学校音乐课程和教材的思想基础及形态[J].中国音乐,2003,1.

④刘沛.美国学校音乐课程和教材的思想基础及形态[J].中国音乐,2003,1.

参考文献:

[1][美]马克.管建华,译.当代音乐教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2]桂勤.多元社会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历史背景与哲学基础的探寻[J].中国音乐,1995.3.

[3]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4]黄虹.引入音乐概念学习建构普通音乐教育课程模式[J].中国音乐教育,1998(3).

[5]管建华.21世纪中国音乐教育面临的挑战:课程改革与文化[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9(3).

[6]尹爱青.外国儿童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7]孟凡玉.20世纪美国课程改革与音乐教育的发展[J].中国音乐学,2001(2).

[8]严仲连.当代国外课程改革与发展[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

[9]黄瑾.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0]刘沛.美国学校音乐课程和教材的思想基础及形态[J].中国音乐,2003(1).

[11]马学斌.布鲁纳课程理论的人本主义转向探析[J].云梦学刊,2003(3).

[12][美]特里斯.M.沃尔克.田林,译.音乐教育与多元文化―基础与原理[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第3篇: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原则范文

关键词:乐音听觉 学前儿童

【中图分类号】G613.5

一、乐音及乐音听觉

1.什么是乐音

发音物体有规律地振动而产生的具有固定音高的音称乐音。如钢琴、小提琴、二胡等都是能发出乐音的乐器。乐音是音乐中所使用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材料,音乐中的旋律、和声等均由乐音构成。

2.乐音与噪音的区别

噪音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乐音与噪音的区别可以分为如下几点:①音乐角度:乐音是在音乐中经过挑选的,具有固定音高的音。比如声乐歌曲,钢琴,竖琴,笛子发的音多是乐音。噪音是没有固定音高的音。比如:戏曲音乐中,使用的锣鼓。打锣,小锣,大鼓,小鼓发的音多是噪音。多用于打击乐。②物理角度:乐音是发声体有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声波图像是规则整齐的。噪音是发声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声波图像是杂乱无章的。③环保角度:乐音听起来很动听,让人很舒服,很放松。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污染环境,都属于噪音。乐音与噪声是相对的,一种声音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是乐音,而在另一个时间或地点就可能成为噪声。例如:美妙的歌声在影响了人们休息时就变成了噪声。

3.乐音听觉

乐音听觉是音乐欣赏、歌曲演唱、乐器演奏等伴随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听觉训练形式,是一种特殊的听觉能力。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乐音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喜爱音乐美,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要提高音乐技能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动作,将音乐的美传达给学生,要善于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获得审美的愉悦。孩子的听觉是一生中处于最灵敏的阶段。音乐又是发展听觉的重要途径。因为音乐的要素如:丰富的音色,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等与孩子的听觉关系密切,多听音乐能提高孩子辨别声音的能力。

二、培养学前儿童乐音听觉的方式

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听力技能是幼儿必须具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技能,只有等幼儿真正能够“听”的时候,也就是说,只有等幼儿真正具备了一定的听的能力时,我们才能开始着手培养他音乐方面的能力。尽可能多的唤醒儿童沉睡音乐细胞,训练儿童有一副听觉的耳朵。学前儿童音乐能力的开发,不仅训练他们的音乐才能,并不是为了培养每一位孩子都是音乐家,而是开发大脑的智力、创造力、记忆力、注意力、情感、美感等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内容。

1.幼儿的音高训练

音高比较抽象,幼儿难以理解和掌握,这就需要教师利用生动形象的方法,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施教。首先,教师利用故事的形式引出学习内容:清早起来,大公鸡高声地叫着:“咯咯咯― ― 咯咯咯― ― ,叫小朋友早早起。”老黄牛听见了,表场大公鸡:“哞―蛑―,大公鸡真勤快!”教师和幼儿一起学公鸡、黄牛的叫声,感知声音有高有低,大公鸡的声音是高的,老黄牛的声音是低的。其次,利用幼儿熟悉的进行曲或乐曲进行音高训练,如:教师弹奏《运动员进行曲》,分别在高音区、中音区、低音区弹奏乐句,请小朋友随音乐有节奏地拍手,当听到高音区旋律时,双手上举在头顶拍手;当听到中音区旋律时,双手在胸前拍手;当听到低音区旋律时,双手向下在腿部拍手。如此反复练习,可以提高幼儿听辨不同音高的能力及变换拍手方位的反应能力。再次,可利用《跳台阶》的游戏,检验幼儿对不同音高的分辨能力。在幼儿园的台阶开始分别写上1、2、3、4、5、6、7、1,让幼儿记住每个音的音高,然后教师边唱边随意弹奏3、5、6等音,让幼儿根据音高跳台阶,提醒幼儿3与4、7与1之间距离短,最后教师不唱只弹音阶,请幼儿边唱边跳台阶。

2.幼儿的音值训练

幼儿的音值训练,也就是幼儿的节奏训练。音乐节奏的来源之一就是人类的语言,语言本身含有丰富、生动的节奏。因此,从小就让幼儿利用语言来学习节奏,不仅使幼儿容易掌握,而且富有生命力。如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引出:一只小鸡在草地上唱歌“叽叽叽叽叽叽 叽叽”,一只小羊走过来,对他说:“咩―咩―咩―,你―好―!”“叽叽 叽叽 叽叽 叽叽,你好 你好!”请幼儿模仿小羊、小鸡的叫声分e向它们问好,并引导幼儿说出谁说话的速度快,谁说话的速度慢。利用韵律优美、节奏感强的儿歌进行节奏训练,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如:儿歌《小金鱼》我是小金鱼,长在池塘里,游过来游过去,玩得真得意。

3.幼儿的音色训练

利用打击乐器,提高幼儿音色辨别能力。在利用打击乐器进行教学时,教师首先出示各种乐器,如:铃鼓、碰钟、木鱼、三角铁①等,让幼儿看一看,敲一敲,感受、熟悉其音色,记住它们的名称,然后教师在幕布后面或放在后面敲乐器,让幼儿熟悉打击乐器,然后让幼儿听辨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

4.幼儿的音强训练

与前三个特征的训练相比,音的强弱对于幼儿更易于掌握。音的响度越大,音越强;音的响度越小,音越弱。比如:在老师上课时,让幼儿注意倾听老师声音的大小,琴声的大小,播放电视声音的大小,学生说话声音的大小等。

音乐对儿童确实有着启迪智慧、教化人类等种种了不起的功能,因此,它们的生活离不开音乐,美好的音乐与儿童纯真的心灵是相同,儿童的发展需要音乐。但首先必须让孩子喜爱音乐、学会倾听音乐,从听觉到心灵都沉浸在音乐之中,这样,才能真正被音乐所打动,发展音乐潜能,从而使灵魂得到升华,变得更高尚、更有智慧。

参考文献:

[1]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0.

[2]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3]齐建芳.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王次.音乐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5]徐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与活动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第4篇: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原则范文

在133篇参会论文中,中国大陆论文数量居首,其次是日本、台湾地区和香港。中国大陆学者踊跃提交论文,彰显了对于音乐教育的学术热情。

一、研究焦点

在论坛上讨论较多的议题姑且称之为“研究焦点”,主要体现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音乐遗产的教育传承和社区音乐教育三个方面。

1.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历届APSMER大会不乏对儿童的关注,此次大会更集中于幼儿阶段的音乐教育。Mina Sano(日本)探讨了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对幼儿音乐元素认知的影响。他对比分析了幼儿游戏组(103名)与蒙台梭利组(89名)对六大类音乐元素(音强、音长、节奏、音高、和声、表达和感受)的认知,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和聚类分析法(Cluster Analysis)对阐释音乐元素的诸特点进行量化分析,其次采用方差分析法(ANOVA)对4所幼儿园的幼儿进行音乐测试,结果发现:蒙台梭利组对于音乐元素的规律性和相对性更为敏感;在早期儿童阶段,儿童的保育形式会对其音乐认知产生影响。

关于奥尔夫教学改革在香港幼儿园的推行现状,Wong Shu Sing(中国香港)对幼儿园音乐教师、管理者和儿童进行课堂观察和无结构式访谈,并对课堂录像进行质性分析,发现教学改革的主要制约因素为课程设计、教学资源、教学设备、专业支持和教师教育发展。

另一方面,有关音乐对于教育的“反哺”作用,也有学者作了深入研究。如Christine Augustine(马来西亚)通过对40名5岁幼儿进行包括童谣演唱和身体舞动的干预活动,测量音乐和舞动对幼儿阅读技能学习的影响。这项准实验的结果显示,音乐和舞动活动在阅读技能(p = .02)、印刷知识(Print Knowledge)(p = .005)和定义式词汇(Definitional Vocabulary)(p = .03)上有显著差异,但是对语音意识的影响并不显著(p = .18)。研究建议幼儿园教师应设计更多高质量的音乐活动,注重全体幼儿的参与,以期更有效地培养幼儿阅读技能。

2.音乐遗产的教育传承

在音乐遗产的教育传承问题上,本次论坛不仅体现出对于传承方式多样性的重视,如圆桌会议中“客家山歌的保存与普及化”这一议题,有惠州客家山歌传承人黄红英,亦有香港演艺学院张国雄博士的参与;更集中表现在将其深入课堂教学,在实际教学中践行音乐文化遗产的“守承”与“改良”的哲学理路。

从提交给大会的论文摘要来看,围绕台湾赛夏族原住民音乐和泰国民间音乐的研究具有代表性。Jessie Chen(中国台湾)利用工作坊在小学开展台湾赛夏族原住民音乐演唱与演奏教学,音乐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唱原住民民歌,如舞动、固定音型、游戏或呼叫―回应(Call-Response)式即兴演唱等。研究者现场展示了Omalep和Semepe两首歌曲,前者是一首狩猎歌曲,用于缓解首次加入狩猎时的紧张不安,演唱时会即兴创编拍手游戏;后者是一首学习用母语数数的儿歌,演唱同时要感受舞动节拍和音符时值,参加者跟随领导者即兴创编。

如何在中小学钢琴教学中进行泰国民间音乐的选择和改编,是泰国学者Mintra Thuntawech的关注重心。他首先从国际钢琴考级曲目中选曲,对所选曲目进行音乐内容分析;其次,在民间音乐专家的建议下,对泰国4个地区的民间音乐加以甄选和分析,以巴托克的《小宇宙》为摹例,将改编过的泰国民间音乐融入钢琴教学。研究结果体现在泰国民间音乐选择和改编的原则上:应从旋律、节奏型、和声三个方面予以考量。此外,每个地区特有的社会文化语境亦应纳入考虑范围。

3.社区音乐教育

社区音乐发展堪称此次大会的亮点。大会邀请到专注发展原创剧目的无伴奏合唱剧团“一铺清唱”艺术总监赵伯承、香港粤剧艺人行会“八和会馆”总干事岑金倩、香港儿童合唱团音乐总监霍佳敏、香港小交响乐团行政总裁杨惠,可谓将音乐教育的触角伸及人们生活的多个角落,共同在圆桌会议上探讨“香港社区音乐发展”这一议题。

第5篇: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原则范文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适应我国音乐教育改革的方向

中央音乐学院的刘沛曾说,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无论从学科本身的学术价值角度,还是从音乐对年轻一代的促进功能价值的角度,都还未达到一个正常学科在学校应有的地位。这句话虽然较为片面,但却是我国音乐教育现状的真实反映。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并未受到高度重视,使得我国学生的音乐水平普遍较低。而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又存在理念落后、模式陈旧的误区,尤其在专科院校中,诸如钢琴教学重技巧轻伴奏、声乐教学重唱法轻音乐感受与表现的培养等都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严重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与效率的提升。目前的这一现状急需应用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方法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加以改革。在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形势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与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一脉相承。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符合21世纪的以人格和谐为核心理念的价值观,其强调的音乐教学的基础性、全面性及平等性给新时期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工作注入了活力,完全适应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乃至全国音乐教育改革的方向。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体现了音乐的本质

贝多芬之所以热爱作曲,因为他认为通过作曲能将其内心的思想、情感以及对外界的反映加以释放。的确,音乐是关于人的活动,是抒发人内心情感的重要表现形式。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有力地强调了音乐与心灵的交流,并强调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主动抒感的能力。奥尔夫认为音乐始自人自身,教学也应该从内在心理出发。因此,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能够从学前儿童的内心出发,以游戏为出发点鼓励其玩合奏,由此便能从玩合奏中产生并感受音乐。如此一来,音乐的本质与音乐教育的核心便得以充分的体现。

(三)奥尔夫教学法符合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接受与认知规律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入学年龄基本都在18岁左右,通常都是在通过高考后录取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应试教育模式下,缺乏对音乐艺术的学习经验,在对其进行音乐教学时,不适宜过多强调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而应该通过音乐学习培养其艺术修养与综合素质。对于学前教育专业而言,其音乐教育的目的还包含对学生示范能力的培养以及对音乐表现的能力培养。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值得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加以借鉴的,因其很好地克服了原有音乐教学中的“专业化”、“技能化”倾向,重视对人的全面发展。并且奥尔夫音乐法把“适于儿童、适于开端”作为“原本”音乐教育的基本原则,对于刚开始接触音乐学习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能使其尽量摆脱音乐学习的忧患心理,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达到心灵与音乐的交流。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高校学前教育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始终坚持“原本性”教学,回归音乐的本质

从以上关于奥尔夫教学法的特点论述中了解到,音乐本是人表达情感的方式,即便是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音乐的表现形式已逐渐脱离最原始的生活形态,但其仍是人的最原始的情感表现。因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应用奥尔夫教学法,必须始终贯彻“原本性”教学理念,摒弃传统的过分重视理论与技能的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心理的感受与体验去学习音乐,并表现情感。一方面,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音乐体验。“原本性”的音乐是结合了动作、语言及舞蹈的音乐,是人们必须参与的音乐。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演奏,通过引导学生作简单的身体动作,让学生体会放松与自由的感觉,并随音乐旋律进入音乐世界中。这对于音乐热情及技能缺乏的学生而言,是较为高效的教学方法。如:在《瑞典狂想曲》的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不提示的情况下先将乐曲播放一遍,并观察学生的反应;在学生对乐曲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后,教师应给学生关于乐曲中描述园丁与花朵故事的提示,然后播放第二遍,引导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做出表现园丁与花朵的节奏;再次,教师要将乐曲播放第三遍,并要求学生将之前设计的动作在原定或花朵出现的时候表现出来,尽可能与旋律节奏一致;最后,教师要通过第四次播放乐曲,而引导学生在之前设计动作的基础上设计有代表性的动作,并使之与音乐的节奏变换相吻合。在以上一个较为简单的奥尔夫教学的片段中,每个学生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了自己的简单创作,并体验到音乐艺术的浪漫气息。另一方面,为了回归音乐的本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应尽可能地寻找适合该专业学生音乐学习的切入点。相比高校音乐专业学生,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没有扎实的音乐基础理论功底与技能,且欠缺足够的艺术表演经验。但其却都拥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基础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开展之前,要转换教学的视角,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情感需求方面找准教学切入点,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综合教学内容,突出学前教育的专业特色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社会所需的拥有学前教育教师音乐专业知识与技能、音乐素养及综合艺术素质的人才。因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应该是在多种学前教学内容综合下开展的突显学前教育专业特色的音乐教学活动。

1.突出学前教育的职业特征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未来都将成为启蒙教育阶段儿童的学前教育教师,学前儿童将是其主要的教育对象。然而,学前儿童的年龄极小,其学习音乐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其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及自我展示的能力。因此,要想在一群活泼好动的学前儿童中开展音乐教学,就应该秉承这一目标宗旨,通过让其参与音乐,而感知乐趣并激发热情。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紧密结合学前教育工作的实际,突出儿童性、趣味性与参与性的教学理念,加强对音乐教学领域资源的综合,使教学内容的重点能从学习音乐知识理论与技能方面转为音乐素养的培养上来。如:教师在音乐节奏的教学中,要适当加入儿童类型的曲目节奏以及民族儿童歌曲节奏,加入儿童音乐典型作品欣赏,进而学生在节奏训练的过程中能逐渐培养自身的职业意识。

2.积极渗透相关的文化知识音乐是人们精神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文化,一个优秀的音乐作品通常都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与时代意义。对于音乐的教学是对音乐与文化的共同学习,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要重视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渗透相关的文化知识,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优先选择蕴含丰富文化底蕴的易于儿童接受的音乐作品作为教学案例,使学生在了解音乐作品的同时,感悟作品传达的文化情感。如优秀的广东民间音乐《落水山》、来自藏族的索朗旺姆的《洗衣歌》、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玛演唱的蒙古族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这些优秀民歌作品之所以精湛,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歌曲对当地民族文化及历史的展现,传达出歌唱者内心对民族的热爱之情。因此,教师在讲授其音乐理论的同时要联系作品创作的背景文化,这样更有助于学生了解音乐作品。

(三)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对高校学生创造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也要重视对学生创造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创造能力与创新思维作为音乐艺术创作的动力,应始终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始终。教师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进行教学时,要不断丰富其教学方式与手段,故事演讲、朗诵、情境演示及配乐训练等都应该被积极地运用到教学中来。如: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课教学中,为了提高课堂的效率与实用性,教师可以在训练学生儿歌弹唱的同时融入情境创设和游戏编排等教学方法,将学生分成小组参与实践。以《三只小熊》的儿歌为例,教师可以分别安排每组学生负责歌曲弹唱、创编歌词、创编舞蹈、创编音乐游戏的成员。在一切准备就绪后,每组成员以小组汇报的形式进行表演。在这一个简单的情境创设教学环境中,较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并通过即兴的创编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能提升学生的实践就业能力。

(四)注重多元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6篇: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原则范文

[关键词]学前儿童 钢琴教学 能力培养

一、前言

钢琴教育正在大规模地向大众普及,对于绝大多数儿童来说,学习钢琴只是接受音乐教育的一种手段,而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完善和谐个性的人,在儿童阶段实施钢琴教学不能片面追求弹奏技能,而应把审美教育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统一起来。提高儿童对钢琴学习的兴趣,培养创造性的思维模式是至关重要的。

二、儿童学习音乐的年龄特点与能力结构

学前儿童期是开始学习音乐的黄金时期,据统计,在世界音乐舞台上最负盛名的小提琴与钢琴等器乐演奏家,如帕尔曼、梅纽因、海菲斯等人都是在3岁~5岁之间开始学琴,在幼儿阶段奠定了扎实的功底,令他们终身受益。音乐是瞬间的听觉艺术,因此所听到的音乐信息是儿童学习音乐技能的基础。据最新有关年龄阶段音乐发展主要特征的归纳,表明:0岁~1岁,对声音做出各种反应:1岁~2岁,自发地、本能地“创作”并唱歌;2岁~3岁,开始能把听到的歌曲片段模仿唱出;3岁~4岁,能感知旋律轮廓。如此时开始学习钢琴演奏,可以培养绝对的音高感;4岁~5岁,能辩识音高、音区,能重复简单的节奏;5岁~6岁,能理解和分辨响声与柔和之声。能从一些简单的旋律或节奏模式中辨认出相同的部分;6岁~7岁,在歌唱的音高方面已较为准确。明白有调性的音乐比不成调的音的堆砌好听;7岁~8岁,能鉴赏协和与不协和之和音的能力。由于儿童的肌肉、手指、身体动作等各方面协调能力的发展,就是为钢琴技能的学习提供了一种发展的可能性。而实际上,钢琴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而这又必须要与动手相结合,就为儿童将听觉、触觉、视觉、运动觉相结合提供了综合发展的良好训练。儿童期所接受的音乐技能训练会直接对儿童音乐能力的拓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孩子能够熟悉地照谱弹奏的条件下,可以指导他们背奏。背奏不能满足于用手指在琴上将曲子“溜”下来,应强调全面记住曲谱,包括旋律、和声、调性转换、曲式结构、各种术语以及老师对乐曲处理的指示等。各年龄层次的教学安排并不是机械地划定,某一项内容只能在某一年龄上教学,许多内容都是反复出现于各个年龄层次的。

学前儿童钢琴学习的能力结构方面,钢琴学习对学龄前儿童的注意力、记忆力、身体协调性以及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有着实质性的促进作用。此外,学习钢琴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还能够对其非智力因素产生许多积极的影响,比如能够磨练孩子的坚强意志,培养孩子持之以恒的精神以及高雅的气质和音乐修养,也能够丰富孩子的生活,开阔他们的文化视野等。可见,学龄前期儿童的生理发展已初步成熟,基本具备了学琴的生理条件,而且,学龄前期儿童的心理发展也为学琴作好了准备。在这一时期,语言发展发生了飞跃,口语表达能力不论是顺序性、完整性和逻辑性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愈趋完善。这不仅使儿童的交际能力增强,而且使他们对于成人的指示和要求的理解力增强,这是进行任何性质的学习――当然也是钢琴学习的心理基础。

三、儿童学习钢琴所面临的普遍问题

儿童钢琴教学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教学实践活动。它既包含着音乐的学习,又要进行大量的技术训练。但是,对儿童来说技木练习毕竟是枯燥的,许多钢琴教师常常会感到不知所措,有的干脆任其自由,而有的学前儿童钢琴学习能力的培养的老师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复强调却不见成效后,便硬性要求孩子反反复复的进行技术训练同时加上家长也在旁边着急,两面夹击,孩子只有紧张和难过。对他们而言,弹琴变成了没完没了的机械反复;对长期解决不了的技术问题,逐渐失去了兴趣。因此,在儿童钢琴教学中,要辩证地摆好音乐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关系。音乐和技术是一件事物的两个侧面,没有科学的弹奏方法和技巧,就无法表现音乐的内容和情绪;但只重技术训练而忽略音乐上的启发诱导,就达不到从根本上学习领悟音乐感化人生的目的。“音乐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音乐”。让孩子学会聆听音乐和感受音乐,这才是钢琴教学的真正目的。技术最终也是为音乐服务的,而兴趣就是来源于美妙的音乐,两者相辅相成,并且可以两全相平衡的。对于低龄儿童,我们要保护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浓厚兴趣,使他们体验到钢琴的独特魅力。这样,儿童学习钢琴的生命力才能持久。

四、影响儿童钢琴学习能力发展的因素

1.目的和方法决定成败。据调查,家长让孩子学琴的目的有17项之多,如培养自信心、开发智力、培养独立能力、提高记忆力、培养毅力,陶冶情操、比赛获奖、为国争光等等,这17项中,惟独没有想给孩子带来童话和快乐。但钢琴就是钢琴,它不是万能的神琴,它的88个琴键容纳不了那么多父母的期盼。它每天黑沉沉地在那儿躺着,看你怎样开启,它可以给孩子带来欢乐和美丽,也可以葬送童年的梦想。学琴的目的和方法,决定了儿童学琴过程的苦与乐,结果的成与败。

2.学生兴趣的持续。有位先哲曾说过“兴趣是一种魔力,它可以创造出奇迹。”许多家长,老师对培养儿童学习钢琴都有这样的共识:从兴趣开始。作为素质教育的音乐教学必须舍弃一切单调枯燥,令学生感到厌烦的内容和模式,必须要使孩子在良好的心态、轻松的气氛和愉快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钢琴教育。每位学琴的家长都以十二分的热情和耐心陪孩子练琴,风雨无阻地陪同上课,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所取得的成绩上,而大都忽略了儿童的心理、生理上的特点。很多孩子对钢琴的学习从有神秘感、好奇心到逐步消失,又逐步感到厌烦,从而产生抵触情绪,家长和孩子的关系也随之紧张,破坏了家庭的气氛,使许多儿童厌恶弹琴,最终会导致教育的失败,在学琴的漫长过程中,家长必须认识到良好的学习气氛和家长对学琴的正确认识态度是孩子学好钢琴的重要心理基础。做到收放自如及控制好孩子练琴的松紧度,以使儿童在良好和谐轻松的环境中保持学琴兴趣。真正让孩子持续学琴的兴趣,就是要力抓住启发儿童对音乐的想象力,充分开发这一环节,这种内动力的驱使就能使他们获事半功倍的效能。

3.教师的纵横向思维。教育应该是有教无类的,但是对于钢琴教学,老师心理似乎应该是“有类”的,也就是说对待每一位琴童,教师心中要具有两种思维:从横向思维上看,须看到你所教的是“这一个”孩子,每个孩子性格、想象力、兴趣程度、家庭及所受教背景不同,因此,切不可盲目攀比;从纵向思维上看,你所教的“这一个”孩子现实钢琴水平,就是教学的起点,必须因材施教,切不可揠苗助长。学琴非一日之寒,更何况钢琴曲目,演奏技法浩如烟海,由于每个学生素质都有所不同,接受能力也有不同等等,这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的处理。

五、树立“科学化”儿童钢琴教学观

钢琴演奏、教学科学化的基本内涵有两条:一是对各种演奏法、教学法本质的、规律性的认识;二是对演奏与教学实践中各种特定关系的准确把握和处理。它突出地表现在技巧原理、练习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

1.技巧原理――规律与灵活性的辩证法。乐器构造、形态的确立以人体生理结构特点为其依据,而演奏技巧种类和体系的形成发展,又以乐器构造、人体生理结构和音乐结构的一般规律为转移。对这三者的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了解得愈透彻、愈深刻,对演奏法基本原理的理解就愈全面、愈详实,对具体技巧要领的解释也就愈准确,愈合理。

2.练习方法――反应能力与正确原则的有机结合。学习者练琴方法的选择,一是要遵循技能发展的基本规律;二是要以对自身反应能力、接受能力的客观认识为基础。教师应帮助学生详细了解与其素质、能力、程度相关的个体的反应水平,合理安排学习进度,指导学生遵循技能形成的客观规律性,掌握节约而有效的练习方法。

3.教学过程――理智与情感的交融。钢琴教学中存在着复杂的师生双向交流和反馈活动,选择对该节课的学生来说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钢琴教学过程科学化核心部分之一。教师对方法多样性的认识越深刻,他选择的各种方法的配合方案越有实效。除了客观具体的教学内容外,教师还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运用正确的激励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牲。

六、培养儿童钢琴学习的能力与欣赏品味途径

钢琴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可以促进儿童智力开发,锻炼坚强意志,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等,并益于儿童以后智慧和思想的提升。钢琴学习有利于人脑智力的开发,因为钢琴演奏需要人的“眼、耳、手、脚、脑”等五个器官的同时配合,听音乐属于右脑思维,学习器乐强化了左手运动,也利于右脑开发。学琴的孩子一般思维敏捷、学习成绩较好,这事实是得到证明的,如爱因斯坦会演奏钢琴和小提琴,达尔文自幼酷爱音乐,钱学森深谙古典音乐……等等。笔者认为:虽然促进儿童各种感觉和智力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学习活动是多方面的,如书写、绘画、手工制作、体育运动等,都会对儿童各些能力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但是,学习乐器,尤其是弹钢琴,对发展和完善儿童的各种能力,其效果十分独特和显著,是学习其他乐器不可比的。

1.钢琴学习有利于发展多种思维,钢琴弹奏中的心智力活动确实存在多种思维方式的共同参与。诸如钢琴音乐的非语义性有助于儿童通过发散性思维导向创新性思维的发展,音乐与数学的某些对应、比例关系和内在联系,又可启发儿童的逻辑思维的抽象思维。如背谱演奏中至少有三种记忆,一是音乐的记忆,即声音的记忆;二是乐谱的记忆,即图形的记忆;三是手指记忆,既肌肉的记忆,在成功的背谱演奏过程中,以上三种记忆方式互相紧密地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其中既有形象思维又有逻辑思维,钢琴演奏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活动。

2.钢琴演奏本身就赋予钢琴作品生命力的二度创造,它要求演奏者能准确地感知音乐作品,深入发掘作品内在的意蕴,在演奏中把感情体验、想象、领悟结合起来,并注入对作品体验的个性特点,这就是钢琴演奏的再创造,一般学过钢琴的人都才思敏捷,想象丰富,意志坚强。

3.学习钢琴能培养儿童的注意力。钢琴演奏艺术,是一门高雅、深奥、复杂的艺术。注意力,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而所谓注意指向,则是人在每一瞬间把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指向一定对象,同时离开其余对象。众所周知,“注意”对学习的作用是关键的,特别是中小学阶段,因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上课时老师总要用诸如“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专心致志”之类的词语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但是,我们理解注意力的集中,不能理解为“一心一用”。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需要善于分配和转移自己的注意。例如:儿童在听课时,既看课本、看板书,又作笔记,还要听老师讲解。如果学生不善于在这几个方面分配和转移自己的注意,顾此失彼,就不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这就需要高层次上的注意力集中,而高层次上的注意力集中,却是“一心二用”或“一心多用”,即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对象上。人的注意分配的能力是后天培养出来的,学习弹钢琴就特别能起到这种奇特的培养作用。因为它要求弹琴者在同一时间内,不仅把注意分配到眼睛看、耳朵听、双手并用,各弹各的曲谱,相互配合,融为一体,还要口唱、正确地运用踏板等,不能顾此失彼。可见,弹钢琴能充分训练儿童的注意分配和转移,对儿童智力开发具有特别作用。

从儿童心理学知识与弹奏钢琴的结合上,不难看出,弹奏钢琴,特别是少年儿童从四五岁开始学弹钢琴,能对儿童的视觉感受性、听觉感受性、运动觉、记忆力、注意力及其分配和转移等诸方面,进行全面的特殊训练和培养,从而“刺激了脑细胞的发育,提高了孩子的观察力、理解力、听辨力、记忆力、想象力等,使孩子的智力得到提高”。

总之,让学前儿童充分感受音乐再充分表现音乐,激发学生用创造性思维方法学习音乐,钢琴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钢琴课教学中,教师应有亲切、儿童化的语言,这样可以消除师生间的隔阂,使学生心情愉悦,促进其思维的活跃开放。

参考文献:

[1]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4)

第7篇: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原则范文

【关键词】儿童钢琴教学 兴趣 因材施教 循序渐进 创造力

钢琴教学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学问,尤其是儿童钢琴教学。因为年龄小、心理发育不完全的原因,钢琴教学就显得更加特殊和重要。教师必须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培养学习的兴趣,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教材和方法。在正确的技术技巧上,鼓励用不同的方式诠释音乐,创造音乐。

一、培养兴趣

兴趣对人的学习、工作等活动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以成为一切活动的动力,也可以激发创造性才能。兴趣是学习音乐,认识事物的倾向和需求的原动力,在儿童钢琴学习中尤为重要。因为孩子的好奇心是有限度的,不稳定很容易转移或消失,在钢琴练习过程中,包含很多带有机械性、单纯技术性的内容,久而久之必然会产生厌烦情绪。如果家长和老师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只是运用压力逼孩子学习,结果肯定适得其反,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做以下几点尝试:

1、音乐教学要时时闪烁诱人的魅力,使儿童感到“美”和“乐”,才能动于情,感而奋,逐渐产生兴趣,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审美情操。在钢琴教学中,应该努力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以各种趣味性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吸引他们,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参与其中。儿童最喜欢听故事,特别是童话故事,在接触一首新作品时,教师可以用音乐语言或童话故事把乐曲的内容或情景讲述给他们,也可以借用图画的方式描述音乐形象。例如:在孩子的启蒙教学识谱阶段,很多老师就运用小矮人的可爱形象来帮助学生唱出音的音名,并在钢琴上找到对应的音高位置。同时,教师在教材选择上也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喜好动向,可以把教材分必弹和选弹两种,学生可以选择弹奏自己喜欢的曲子,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2、采用激励的方法培养兴趣。孩子都喜欢得到表扬,只要在练习的阶段有了点滴的进步,达到了预设的要求,老师就应该给予鼓励。可以用打分或者贴五角星的方式让孩子体会学习成功的喜悦和满足,要让他们知道学琴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3、每天的练琴时间最好固定下来,“习惯成自然”,保持练琴的进度。

4、可以举办钢琴观摩或小型音乐会,让缺少兴趣的孩子观摩年龄相近的孩子弹琴,产生竞争意识,这也可以转化成练琴的动力和兴趣。

5、家长给孩子多听多看关于钢琴的音响作品或影碟。

二、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各年龄段和同年龄段的孩子都存在很大的个性差异。针对这点,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比如,对一些胆子小,心理承受力差的孩子,我们在教学的语气上尽量温柔平和,要多鼓励少批评。对一些骄傲,自满的孩子,就应该少表扬。对一些学琴进度慢的孩子,不能给以太大的压力,否则会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是恐惧心理。对待这样的孩子,老师更应该耐住性子,放慢进度,适量减少作业,给孩子以轻松的心情来学习。

仔细想想,弹钢琴是很不简单的,又是技术,又是艺术,又是双手,又是双脚……要求孩子协调好这些需要长时间一步步的练习。首先,正确的弹奏姿势,手型和弹奏方法是基础。教学中老师应该多做示范,认真地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最好也不要“袖手旁观”,我有很多学生家长在上课的时候就不停地做笔记,课上的要点、难点回去后和孩子一起反复琢磨、学习。这也是很好的一种方法。其次,慢速分手弹奏是学习新曲子的有效方法。再次,照谱弹奏是最基本的练习方法,可以让孩子一边看谱一边唱谱,熟悉旋律,对节奏、变化音、乐句、速度、双手的协调、段落的衔接等等都有准确的了解。然后逐步训练手指触键、培养音乐感等。

三、培养音乐创造力

荷兰教育家赫伯特・齐佩尔说过:“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最基本的音乐教育,而音乐教育,则是开发人类智力的最好途径。”教育心理学认为,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发展智力的核心。在钢琴教学中我们强调的正是这点。教师应该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分析作品的思想,启发创造性思维,运用联想想象来建立音乐形象。然后根据自己的感觉去弹奏,创造出自己的风格特点。现在,浮躁的社会心态导致很多家长对孩子学琴求成心切,盲目追求考级。有些教师教学中只刻意追求手指的力度,曲子的速度,而忽视了乐曲的风格、表情,导致学生弹奏得空洞、死板,没有音乐感和节奏感。所以弹奏时要让孩子们懂得,弹琴和说话、唱歌是一样的,有长句子,有短句子,有表现开心的,有表现优美的……每个音每个音符都是有意义有内容的。例如:弹船歌的时候,应当启发孩子们想象小船在湖面上摇曳晃动,旋律就像微波荡漾一样上下起伏,配合着一摇一摆的伴奏音型。弹摇篮曲时,应当启发孩子想象母亲轻拍着宝宝入睡,旋律恬静优美。如果孩子们在弹琴时思想有生动的音乐形象、动人的曲调,他们就会主动的去创造音乐。这点,就是练习曲也不会例外。

总之,儿童钢琴教学一定要遵循愉快教学的原则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孩子的兴趣,让他们能真正体会到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许卓娅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

[2]《儿童文艺心理学》.姚全兴著.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3]《钢琴学习指南》.魏廷阁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

第8篇: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原则范文

关键词:幼儿音乐活动;创新表现教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幼儿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同样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作为最富于创造性的艺术,音乐活动是开发培育幼儿想象力及创造力的一种有效载体。在欢乐轻松的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在幼儿教育中,通过音乐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促使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向高素质人才方向发展。

1.营造创造氛围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为幼儿创设宽松愉悦、自由民主的音乐活动氛围,让他们能够怀着愉悦的心情利用已有的经验自由探索、展开想象,充满自信地与音乐进行交流,才能萌发做大多数幼儿的创造力。可怎样能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的创造氛围呢?

1.1正向激励法:著名心理学家托兰斯说:“要促进创造力,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的和有奖励的环境,以便能使之在其中更好的发展。”幼儿年龄小,对自我的认识完全是建立在同伴及成人对他的评价之中。任何活动起步的成与败,将直接影响幼儿能否有猪狗的信心去面对今后的一切活动。因此,在音乐活动中,对孩子的每一次创新,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应给予很大的帮助和鼓励。如:当孩子创办歌词、动作不尽人意时,请大家来讨论并帮助他;当孩子断断续续说不清时,应尽力去了解他的想法,帮助他说清楚,并鼓励孩子以后要好好说话。孩子年龄小,常会出错,并会因此遭到同伴的耻笑而产生压抑感。对这些孩子,应激励他们,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在教师的影响下,孩子们也能学会悦纳别人,不挑剔别人说错做错。

1.2自由创编法:音乐活动本身就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因此教师要有意识的为孩子提供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机会,以发展幼儿的创造力。自由创编能给幼儿一个无拘无束的创作空间,如:在音乐《有趣的生日晚会》中鼓励幼儿大胆参与,勇于表现小动物们干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以及小动物表演的动作等。所以在活动中有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紊乱,但教师不要去训斥孩子,而是要学会容忍,并在宽松的氛围中鼓励、支持和欣赏幼儿的创造表现,使幼儿感到老师非常喜欢自己,能充分肯定自己创编的动作,因而更喜欢参与音乐活动。

1.3互动游戏法:在音乐活动中,教师不但要创设环境,还应重视幼儿的交往、互动。在各类活动中,让幼儿与同伴相互熟悉,增强披此间的情感交流。这样师生间、同伴间共创的融洽氛围,促成了轻松愉快的创造环境,幼儿在无拘无束的空间里,自由发挥创造才能。

2.丰富经验,提高创新意识

创造源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教师细细观察,便能发觉许多现象是舞蹈动作的直接来源。如:树枝摇曳、火花四串等。而教师只有多带孩子走出去,走进孩子的心灵,才能发现和教育幼儿,引发的创造潜能,教育才有效。

2.1谈话示范法:“谈话”是师生间最平常、最自然的一种交流方式。平时,常带幼儿外出观察大自然,小动物等,回来后,围坐在一起,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出来,让他们彼此间得到启发。同时,把孩子们听说的一些事做示范、用动作表演给他们看,不断丰富他们的动作经验。

2.2动态观察法:“动态观察法”是专用于动态事物的方法,要特别注意事物的变化和活动。孩子观察仔细,获得的表象、动作经验丰富,为创造力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创造能力

创造性思维中,想象是创造的桥梁,求异是创造的途径。“见人之未见,思人之未思,行人之未行,一句话,创新的思想源泉就是:求异思维”。

3.1扩散法:“扩散法”是对事物作多侧面、多角度、多方位的扩散思维,可高效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实际工作中,应重视求异思维,在音乐活动中不应直接告诉孩子怎样做,而应当启发孩子去思考,小组讨论应怎样去演唱、表演、演奏才能表现音乐的主题,鼓励孩子创造性反应,所以,应常对幼儿说:“谁能做和别人不同的动作吗?如果不这样,结果会怎样?”等。籍此发展幼儿的求异思维,培养创造意识。

3.2表扬鼓励法:对那些想法和别人不一致的幼儿,毫不吝啬表扬和鼓励,保护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给他们充分的创作时间去自己想、自己编、自己演。

3.3假设法:假设法能更好地活跃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如:在创编歌词《两只老虎》活动中,可问幼儿:“你们还想唱老虎的哪些身体部位呢?”幼儿有的说:“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牙齿,”有的说:“一只没有脑袋,一只没有胡子”等,然后在告诉幼儿:“这是一只很能干的老虎,他会做很多事情,想想它会做些什么呢?”幼儿通过讨论,创编了许多的内容,如:“一只会写字,一只会拍照,”“一只会唱歌,一只会跳舞”等。就这样,幼儿通过假设,自己编、自己唱,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也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性。

所以,激励孩子的求异思维,抓住创造意识,不但能展示孩子的个性,而且能真正使孩子们从音乐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必须放弃求童思维,两者其实是并不矛盾的。

总之,教师设计组织创造性音乐教育活动,主要是为了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我们更应将创新意识的培养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上。为此,教师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以保证每一个幼儿能不断地从活动中获得成功;教师必须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给予其方式,以保证幼儿获得正面的观念和积极的体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第9篇: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原则范文

一、音乐教学活动类型的“游戏化”划分:从“五类”到“三类”

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传统上分为五种类型,分别是歌唱活动、韵律活动、音乐欣赏活动、打击乐活动和音乐游戏。在本届研讨会上,南京师范大学的许卓娅教授对此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她指出,在倡导教学游戏化的背景下,把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划分为歌唱、律动及奏乐三种类型可能更为合适。因为所有的音乐教学活动本身就应该是一种“游(自主、自由、自我享用的操作)而戏(享受认知欣喜、审美感动、社交温情的过程)之”的状态,所以,游戏和欣赏活动不再需要独立成为一种类型,反而需要成为统领所有音乐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

所有的音乐教学活动都应该成为游戏的过程。以往,教师习惯于将游戏安排在学习歌曲之后,习惯于割裂音乐游戏与其他音乐教学活动的界限。需要澄清的是:游戏既不是学习之余的犒赏,也不只是认知疲劳后的放松,游戏不应该与学习活动对立,好的游戏本身就是学习活动。如果幼儿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能够乐由心生,能够专注投入,从微笑到嬉笑,再到创造后的欢笑,那正是我们追求的游戏化音乐活动的状态。

所有的音乐活动都应该蕴含音乐欣赏的体验。欣赏是一切审美活动的基础。对幼儿来说,他们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他们对动作、形象和情感体验一体化活动的依赖性。我们不主张在幼儿园单列音乐欣赏活动,正是因为关照到了幼儿从形式感知、情感体验和操作表现三方面整体学习音乐的需要。无论是歌唱游戏、打击乐游戏还是团体律动游戏,都只不过是操作表现手段而已。

从全国各地选送的教学案例来看,目前许多地区已经开始认可这种分类方式的价值取向。但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教师虽然已将自己的活动定性为歌唱、律动或奏乐游戏,但还不能较好地让幼儿获得快乐的游戏体验,即在身心舒适安全的需要基本满足的前提下,经由好奇心、好胜心和爱美之心的激发,进而通过主观努力而最终收获成长的快乐。

二、音乐教学游戏化的内核:让幼儿成为自己学习与发展的主人

为什么要追求音乐教学游戏化?其实游戏精神本身就能解释教学游戏化的意义。游戏精神即游戏者在游戏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积极的开放性和自我更新性。回想我们从小到大的游戏,不论是身体游戏还是智力游戏,不论是交往游戏还是电子游戏,我们都乐此不疲地玩,不正是想要获得那种成长的快乐吗?我不会就要玩会,我会玩就要玩得更好,这其中充满着挑战、努力和成功的快乐。这种成长快乐才是真正的游戏精神,它时刻充满着自豪感——“对客观规律的了解、理解和超越的自豪感”。正因如此,让幼儿自主成长,体验成长的快乐才是当前音乐教学游戏化的追求。通俗地说,游戏化的核心价值就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或是“将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转变为“幼儿现实的努力学习目标”。因此,在追求游戏化目标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选定了马斯洛的“人的需要层次理论”来作为教师具体操作设计的原则:基本满足缺失性需要(生理和身心安全需要);激发并鼓励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满足发展性需要(认知、审美、自我实现),用我们熟悉的语言来说也就是好奇心、好胜心和爱美之心。经由主体自身努力满足了发展性需要后产生的积极体验,正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成长快乐”。成长快乐实际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内源性动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主体能动性”。只有不断让幼儿体验到这种主体能动性的增长,他们才有可能真正成长为自己学习和发展的主人。

三、音乐教学游戏化的教育追求:人的终身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音乐活动的本质应该是:用于提升生活质量、生命质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音乐教育,首先应该而且必须是通过音乐的人格教育”。特别在学前启蒙阶段,音乐教育的功能不只在提升唱歌、跳舞、奏乐的技能,或提升感受、表现、创造音乐的能力,更重要的在于通过音乐来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积极的生活、学习态度和习惯。虽然,当下我们在口头上都能基本认可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活动对人进行的教育,其中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习方法和能力的教育以及运用音乐知识技能更好地享受活动的教育。但是,一碰到教学设计和活动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很容易就会聚焦到歌声的准确性、动作的合乐性、作品理解的完整性、教师自身完美示范等问题上。至于幼儿是否高度投入,幼儿是否有机会主动思考和反思,幼儿是否有机会积累和应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关注同伴、注意向同伴学习或支持同伴学习,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怎样面对困难和克服困难,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怎样认识、坚守、维护和更新必要的游戏规则,教师在所有这些方面是否有意识地挑战或支持了幼儿的发展等问题,我们仍然没有看到希望看到的普遍关注度。当然有部分老师已经先行,一些优秀活动案例给与会者带来了许多触动。

四、团体律动游戏的“傻瓜流程”:为了教师,更为了儿童

基于对3~6岁儿童在音乐、舞蹈领域的生理、心理发展与学习规律的研究和较大规模的反复实践与检验,许卓娅教授带领她的团队向大家推荐了“幼儿园团体律动游戏的‘傻瓜流程’”。它的价值在于帮助教师循序渐进地让幼儿在“我要玩,我要玩,我还要玩”的自我追寻中实现三方面目标的和谐发展。它通过“总流程、空间流程、合作流程、构(高结构)—控(低控制)流程”等,为一线教师特别是新手教师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游戏化设计原则和思路。在本届研讨会上,有许多幼儿园团队分享了这方面的经验。如“香草”“猴子变沙发”“大鹿”“饼干和酸奶枪”等活动,观摩者在捧腹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音乐教学游戏化的真切含义。除此之外,幼儿园歌唱游戏“傻瓜流程”的研制也已经初见成效,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带来的“小猴真淘气”“小青蛙躲猫猫”等活动和“幼儿园游戏化歌唱教学”工作坊,也让与会同行真切看到了初步研究成果的应用前景。

在“傻瓜流程”获得初步认可的同时,我们也热切希望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能正确而开放地审视它:

首先,“傻瓜流程”并不会限制教师的创造性工作。它含有好用、实用的自我调侃意味,它的本意是帮助教师特别是新手教师和不太擅长音乐舞蹈教学的教师快速有效地从实际操作层面了解音乐教学游戏化的真正内涵。

其次,“傻瓜流程”尊重和遵循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础和规律,最终目的是指向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它更强调教师要遵循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规律,并在真正努力遵循这些规律的基础上追求幼儿人格品质、学习品质、学科知识技能的发展。因此教学游戏化的所谓“傻瓜流程”应该既是一种载体,又是一种原理,更是一种精神。

最后,“傻瓜流程”的研究需要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它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我们需要以包容、开放的心态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不断地修正与拓宽这方面的研究。

五、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最后让我们再回到人格品质养成这一焦点问题上来。无论什么教育,最终都是人的教育,这不仅是幼儿的发展愿景,更应该是幼教工作者一生的追求。

相信所有与会的教师都忘不了来自湖南湘西大山里的苗族男教师龙启忠带给我们的感动与震撼: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将热血与激情播撒在农村幼儿教育事业上,他用自己广阔又淳朴的心为孩子们谱曲、奏乐、歌唱、舞蹈,教导孩子怎样为人、处事、学习、生活,同时也享受着幼教事业带给他的对生命真谛的感悟。也许,音乐与人格的协奏曲就该如此自然、美妙,犹如天籁。

最后,让我们再静下心来仔细品味会歌《田野之歌》以及它让我们产生的共鸣:为了让每个生命尽展潜能……我们承诺终生在田野上守望,感悟生命、力量和坚强,珍视孩子的兴趣、需要、想象,照护孩子生活中萌生的挑战、追求和担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