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股份制;政企共建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16-0014-05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将适用于国企改革的“混合所有制”引入职教领域,是对当下职业教育制度非均衡状态的一种修正。就公办学校而言,具有“市场化”倾向的“混合”产权应如何设计,制度变迁路径应如何选择,尚处于探索期。本文旨在厘清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提出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最优路径。
一、混合所有制办学:政府与职教界的共识
当下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基于群体决策的理性设计型制度变迁,其原动力主要来自政府的强力推进①。2015年以来,供给侧改革成为新常态下经济改革的重要方针,职业院校作为劳动力供给的主要培训教育机构,在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实现人力资源要素的最优配置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后,职业教育界的专家学者纷纷撰文,为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改革做理论准备②,主流媒体主要从理论、实践、前景三个方面,对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进行了梳理。
首先,从经济学的角度讨论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市场逻辑。所有制是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经济关系[1],是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之上的上层建筑,其变迁必然与不同社会阶段经济发展的程度相适应。公办教育低效率的根本原因是教育产权的制度设计问题,表现在全民所有人既不拥有实际的剩余控制权,也不拥有完全的名义剩余控制权,同时实际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分离[2]。朱俊、田志磊提出,职业院校的产权结构经历了由初始产权、模糊产权到混合所有的变迁过程。作者力求从经济学的角度找到混合所有制发生的逻辑支点,进而推演出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合理性。在作者看来,从单一体制向混合所有制的变迁,隐藏其后的逻辑不仅是剩余权与控制权的匹配,更是政、校、企三方在市场条件下的力量对比及资源配置结构的变化[3]。事实上,职业教育与市场的密切联系,内在要求产教深度融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基本治理逻辑。
其次,从实践理性的角度讨论“混合所有制”的可行性。从现实角度观察,我国职业教育机构的行政事业性质使其类似于行政机构,已经成为职业教育与市场结合的主要障碍。因此,国内为数不多的混合所有制院校就成为职业教育界关注的焦点,这些院校也因此成为改革的范式。2014年10月在泰州举办的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推介了全国9所高职院校的“混合所有制”办学案例,主流媒体将其分为四个类型:一是公立民办型,典型代表是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二是公有民营型,如齐齐哈尔职业技术学院;三是民办公助型,如南通紫琅职业技术学院;四是“小混合”型,以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4]。从这些学校的办学实践来看,其典型特征是以股份制实现多元化的产权结构,在治理结构上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参照民办学校的管理模式。
第三,从理论层面描绘出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美好愿景。理论界一致认为,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概念的提出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职业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5],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教育领域深化的体现,是继经济体制改革之后,所有制结构在职业教育领域的重大突破,也是职业院校适应资本社会化大趋势的重要选择[6]。客观上,混合所有制的提出,为职业教育进行资金的大规模聚合运作拓展了制度空间,不同性质的资本,尤其是企业资本进入职业教育,能有效缓解办学经费短缺问题和产教深度融合问题。国务院提出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目标主要是为公办职业院校增添企业背景[7],实现破除公办职业院校单向性、约束性、垂直性管理弊端的目的。
二、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将股份制与混合所有制并列,笔者有不同理解③。所有制的核心是产权和产权制度,属于基本经济制度层面,股份制是具体的经营方式或组织形式,是生产资料在出资关系、内部治理结构等微观层面上的体现。因此,区分二者关系,明确股份制与混合所有制在职业院校发展中的不同作用,对于正确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所有制是指一个社会或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其是指占统治地位的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8],主要反映的是人们之间占有生产资料方面的关系,其核心是生产资料的归属问题。按照马克思经济学的观点,所有制是产权、所有权的经济形态, 是一个经济学范畴的概念。产权关系受所有制制约,所有制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产权的性质和内容。在制度经济学家眼里,产权是交易的基础,产权是所有制实现的载体。而从法律角度看, 所有权(产权)是人们财产占有关系的法律体现,是构建财产权体系的逻辑起点,是主体对客体的绝对控制权和最终支配权。
所有制要在经济和法律层面实现,必然要以收益为中心进行资源配置,主要表现为对具体生产资料的占有、出资和支配关系。股份制正是一种建立在产权理论基础之上,有效配置社会资源,克服个体资本对于规模性经营活动有限性而创造的一种资本集聚与运营的组织形式[9],是所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股份制经济组织具有社会化程度高、治理结构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管理效率高的优点。
股份制组织形式引入教育领域是在2003年9月《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后,按照股份制运营的大多限于民办学校,举办者在治理及内部运行管理方面,借鉴股份制公司的治理模式,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院)长负责制,形成了产权与治权相分离的治理模式。从民办学校的办学实践来看,股份制学校更加注重成本核算、竞争机制更加合理、资源配置更加优化,但其公益性有待商榷。而公办学校的单一所有制,在资金上过度依赖财政,治理结构缺乏约束,学校管理行政化,企业很难介入,缺少自主运营的责任意识和开放办学的活力。
关于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目前尚无确切定义,参考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经验,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应是由国有资本、集体资本、民营资本、境外资本等不同所有制中两个及以上主体共同举办的新型教育模式[10]。相较于单一办学体制,混合所有制是一种兼容性的产权制度安排,其开放性和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多元的投资主体、不同的价值取向,客观上要求学校治理能力和治理结构的现代化,即决策、执行、监督三者权力制衡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多元而非单一主体的混合所有制院校,内在地要求推行股份制运营的组织形式,外在表征为民主式、参与式、互动式管理,在防止“内部人控制”的前提下使各方面权利得到有效制衡,进而实现国家教育目标、社会利益、教职工利益和投资者利益的合理分配。
三、实践回应:先行先试院校的比较分析
不同所有制具有不同的治理逻辑、行为特征和文化特质,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关键是实现有效的制度衔接和文化融合,这需要较长时间的探索与磨合,尤其是文化融合、思想观念的认同。而目前国内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学校,其模式和改革的出发点也不尽相同,笔者根据自己的观察将其做如下分类:
第一类是原发型混合所有制。这类学校在举办之初即实现了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按照民办学校管理。如:海南职业技术学院,由海南省教育厅、罗牛山股份有限公司和海南广播电视大学联合举办;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由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与左江水泥厂、信尔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南宁忠振工贸公司、南宁驰晨信息科技公司等6家企业以股份制方式创办。这两所学校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作为主办方之一的企业在实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企业参与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促进了学院整体实力的提升。存在的问题有:其一,混合所有制院校定性为“民办”以后,各方面的政策支持(财政拨款、项目、人员编制)减少,而在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度低的社会环境下,高收费必然降低学校的吸引力,限制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其二,职业教育的公益性质使民企和个人短期内无法得到资金投入回报。其三,大股东对教育规律的尊重,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后多数职业院校面临的棘手问题。
第二类是民办学校与公办事业单位合作,混合所有制改革成功后升格为本科院校。典型代表如:紫琅职业技术学院,由江苏江海科教开发有限公司与江苏省教育发展投资中心共同举办,于2014年5月升格为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齐齐哈尔职业技术学院,实施“政校合作”,通过“政府投资,形成学校国有资产;社会捐资,形成学校法人资产;公司融资,形成学校租赁资产”的产权多元化格局[11],2011年升格为齐齐哈尔工程学院。这类学校的模式不可复制,同时也存在一个办学定位问题,如果学校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的都是升本,实施本科教育,则与国务院在职业教育领域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政策初衷相悖。
第三类是学校与企业在不同院系共建的股份制办学实体。如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与当地企业共建的友嘉机电学院、青年汽车学院、达利女装学院等“校企共同体”;学校、企业、政府三方议定收益比例和权利义务后合作共建的杭州职业技术院校电梯实训基地;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共建实体学院。这一类型目前比较普遍,即部分学者所言“小混合”,职业院校选取与市场结合紧密的二级学院与企业深度合作,下放人事、财务、管理权,从而激发二级学院的办学活力和改革热情,但与企业有资本连接的实质性合作还不多,难以实现真正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第四类是政府、企业协商一致,对公办职业院校进行股份制改造。如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经过2001、2003、2007年三次改制,最终形成以民间投资为主、管理团队参与、政府引导的办学体制;洛阳市2010年起鼓励非义务教育公办学校进行股份制改革。2011年,共引进民间资金13.2亿元,新建各类民办学校91所[12],洛阳下属各个县市中心职业学校大都实现了股份制办学。从笔者的观察看,这些民营资本进入职教领域,存在攀国资高枝、减少市场风险、争取政策资源等多重动机④;而2012年启动实施的永城职业学院股份制改革,则是以学校原有资产作为基数,企业注入资金5.1亿,按照政府占股30%、企业占股70%比例合作,推动公办职业院校与企业建立资本纽带关系,进而探索校企一体、产教融合的职业院校发展模式。严格来说,这一模式不属于理论层面的混合所有制,但分属于不同国资委的产权结构,投资主体利益呈现多元化取向,同样有别于单一主体管理,要求内部治理结构的科学性。同时这种跨界的资本合作,为跨界的职业教育奠定了体制基础。
四、政企共建股份制学校:“跨界教育”发展的最优路径
分析上述几类职业学校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可以看出:后发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发生在非公办职业院校或公办职业院校的二级机构,有趣的是,公办学校校级层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反而主要发生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由政府强力推进实施,非因经济发展而内生的制度变革。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即职业教育不可能通过完全的市场配置实现有效供给,在国家推进供给侧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探索发展政府、企业共建股份制职业院校,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最优路径。
首先,跨界的职业教育需要学校与企业建立实质的资本纽带和人才共育机制,政府与企业共建股份制学校是破题的关键。职业教育是与行业企业联系最紧密的教育,企业的生产工作过程才是职业技能产生的摇篮,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知识的转换、技能的提升更多的是在学校与企业之间双向进行的。姜大源认为:职业教育跨越了职业与教育、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的界域,“跨界”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和特征[13],这一点在国内职业教育领域已成共识。职业教育既要遵从教育规律和认知规律,还要遵循学生职业发展、成长的规律。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要跳出学校的围墙,开放办学,同时还要融入企业,与企业建立实质的资本纽带和人才共育机制,才能突破职业教育单一主体、“定界”发展的藩篱,形成“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
其次,职业教育的准公共产品属性⑤决定了职业教育供给不能走纯市场化的道路,政府企业共建是必然选择。按照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的公共产品定义,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兼具消费的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虽然部分院校存在招生困难,但从总体上而言,受教育资源和学费的限制,一部分学生接受教育必定排斥和妨碍另一部分人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机会。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为受教育个体带来较大收益的可能性短期内很难实现,学校教育侧重于使学生成为合格劳动者的基本素质教育,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即非排他性。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市场供给明显低于普通高等教育,在社会公众眼里,职业教育因其产品“低端”而鲜有社会资本涉足。如果将职业教育定位为私人产品必将导致供给不足。但职业教育也不应是完全免费的,学校是非营利性组织的法律定位,并不意味着职业教育是非竞争性产品。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职业教育只有实现了政府与行业、企业等多元主体的合作办学,才能真正达到教育与生产劳动、职业知识和技能的深度融合。
第三,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需要搭建起职业教育供给的政府与市场之桥,政府企业共建的股份制学校即是这一桥梁。转型期我国沿海地区的“技工荒”直接导致了企业的“集体行动困境”⑥,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成为其参与职业教育的的内在动因,并促使企业倾向于与职业院校合作。而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工业化程度,又影响着当地政府发展职业教育意愿和治理程度。在职业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中,政府、企业和学校在治理架构、市场运行和财政分担等方面形成合理的机制才能让职业教育体系有效地为经济发展服务[14]。国务院推进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的,正是要推动公办职业院校与企业建立深入的利益纽带关系,实现资本、人才双向流动,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愈发强烈,与机器人共舞的时代已经来临,“就业难”和“技工荒”的现象将更加突出。职业技术学校作为高技能人才供给的主要机构,同样面临转型的巨大压力。混合所有制理论的提出,为职业院校拓展校企合作空间、实现产教深度融合移除了制度藩篱,政府、企业共建股份制高职院校正当其时。
参 考 文 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1667.
[2]南旭光,罗慧英.GHM理论视角下的教育产权制度问题及对策[J].复旦教育论坛,2007(5):56-59.
[3]朱俊,田志磊.从初始产权到混合所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制度变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0):38-43.
[4]王寿斌.混合所有制:高职改革“市场化”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5(2):22-28.
[5][10]阙明坤.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困境及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8):28-32.
[6]周俊.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127-132.
[7]安蓉泉.探索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几点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5(4):95-98.
[8]吉富星.所有制实现形式与产权结构化的研究――兼论我国公共产权改革[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4:19-22.
[9]王兴安.股份制高校治理结构优化初探[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12):118-121.
[11]席东梅.混合所有制:职业教育活力所在――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多元化办学探索之路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8):44-52.
[12]柯进.四两财力拨动千斤投入[N].中国教育报,2013-01-08.
[13]姜大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理性追问[J].教育研究,2011(11):70-75.
【关键词】行业企业;校企合作;激励机制
一、行业企业参与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激励机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职业教育特性决定了职业院校与企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在推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过程中,相关工作进行不畅,激励机制缺乏等诸多问题,严重的影响校企合作发展水平,阻碍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在当前的就业难与“技工荒”并存的环境下,职业教育面临多重挑战。要求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由于文化传统、政策体制等方面上的原因,行业企业对深度参与职业教育普遍兴趣不大,这已经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应。本文从完善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校企合作的激励机制着手,着眼行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薄弱环节,为我国政府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院校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决策提供参考。所以,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如何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从而增强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动力,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行业企业参与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激励机制建设主要策略
(一)加快校企合作法律体系的构建
要增强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动力,必须通过法律明确企业的义务和责任。纵观各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历程,早期都是靠政府积极推进相关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我国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及相关的法规和规章,在新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询意见稿中又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参与。但目前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是缺少明确的规范要求,只是象征性、概括性或原则性地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今后应进一步发挥政府的强大推动力,在如何贯彻实施相关法律法规上下工夫,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办法,明确校企合作经费来源、校企各自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风险的防范与处置措施、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只有在一定的法律法规体系保障下,才能激励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到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中去。
(二)完善面向行业企业的激励机制
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交易行为的达成是各方利益博弈的结果,而博弈绝不是“零和游戏”,必然是“双赢”甚至“多赢”才能使市场活跃和繁荣。职业教育中的多方参与也必然建立在多赢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实施。尤其是企业利益的保障,校企才能深度合作,实现良性循环。而对企业这样的经济单位,必须用经济手段,发挥经济杠杆效用。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政策倾斜,让企业充分认识到只有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才能得到政策支持,优先享受到相关利益,从而在企业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为此,必须建立合理的企业利益补偿机制,在税费减免、财政支持、政策倾斜、资金补贴等方面制定明确的政策规定。
(三)制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约束机制
激励与约束并存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企业参与的动力。首先应以法律形式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规定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责任。同时,制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一系列量化指标,并定期进行检查评估,对情况不佳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如可额外征收“职业教育基金”或“职业教育税”,让企业切实感到参与职业教育是社会公民必须履行的一种社会责任。
(四)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桥梁机制
强化行业协会的建设,形成行业协会对于企业的约束机制。政府应鼓励建立非政府非市场的公法性行业组织团体,通过立法赋予行业组织应有的法律地位,在政府的引导下,让行业性组织参与企业的管理。通过发挥行业性组织的桥梁作用_建立起连接企业、学校和政府的中介组织和机构,为政府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向企业和学校宣传、推广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等,在行业内形成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扩大行业组织的管和协调职能,如制定行业内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联合办学的规章、人才培养规格的标准,并由行业组织统筹企业应承担的职业教育培训费用,通过企业职业培训社会化的途径,强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使行业组织在维护企业利益的同时,约束和监督企业履行职业教育的义务。
(五)建设产教融合的文化机制
校企合作中有两种文化,一种是学校文化,一种是企业文化随着对校企合作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开始注意到这两种文化的互动与融合,对于实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学生毕业时从学校到企业的零距离过渡_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有学者指出,在校企合作中,职业院校要以自身为主体,以企业文化为主导,使自身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互融合。并且职业院校在吸纳企业文化的过程中,既要加强衔接,又要有所隔离,让企业文化中有利于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的文化成分接近或渗入学校文化,同时有效地隔离企业文化中不利成分要选择文化适宜的企业进行合作,但是不能原封不动或者生搬硬套地引进企业文化,要对符合学校发展需求的企业文化进行适当的修缮和拓展}4,,使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能够更好的互动与融合。
(六)探索建立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
行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首要目的是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支撑,解决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短缺问题。让企业参与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管理、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考核与认证,特别是享有优先录用权,是确保校企之间人才供需无缝对接的前提。针对当前校企合作不畅的现实,建立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确保企业以合理合法身份参与职业院校的办学与管理,是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有效选择。一方面,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管理权利参与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确保专业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管理权和受益权,预先培养并优先录用优秀人才,确保能最大限度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再一方面,企业作为与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荣辱与共的利益共同体,为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设施设备和场地、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也是为企业自身培养后备人才。
(七)完善“四方联动”螺旋上升机制
“四方联动”机制是指政府、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四要素间相互合作、共同推进的新模型,四要素既能形成合力,又能独立运行。“四方”各自角色不同、功能不一,其中政府机构承担“有效政府”工作,一方面制定相关政策、制度和下放相应职能,对行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予以宏观引导及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另一方面确保对职业教育的主导作用,依托各方力量保障职业教育主体机构的办学质量和办学资金,促进职业院校办学朝其所确定的格局、方向发展。职业院校根据行业、区域需求设置专业及人才培养规格、规模,最大限度地与区域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相吻合。行业组织收集与职业教育相关的信自、,与职业院校信自、渠道保持畅通,并参与人才考核、评价与反馈。行业成员或企业参与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并接收人才。
(八)完善宣传教育机制
首先,树立和表彰先进典型。遴选一批参与积极性较高、规模较大、层次较深、质量较高的优秀企业,授予“职业教育发展贡献奖”等荣誉称号,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并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媒体进行宣传,激发其他企业积极参与和树立质量意识,并提升先进企业的社会声誉。其次,建立和完善企业家的成长培养机制。民营企业家族治理现象较为普通,民营企业家及其接班人的经营能力不断受到社会关注。民营经济发达地区的政府已开始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成长培养机制,如浙江省推动的“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等,培养民营企业家的人力资源战略和社会教育责任意识,引导其注重高技能人才的投资与使用,积极参与职业教育事业。
(九)完善服务保障机制
首先,建立健全相关组织机构,包括地方政府职业教育的促进机构、行业组织等。促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是一项涉及教育、经济、税务等多个部门的综合性工作,需要政府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构,明确权利与义务,协调推进校企合作工作。同时,要建立行业组织,充分发挥其在代表企业集体利益、建立行业标准、约束企业行为和培养行业人才等方面的作用。其次,建立公共服务平台。政府应主导建立校企合作公共服务平台,并吸纳行业组织和职业院校参与管理,及时组织学校和企业合作信息,为校企合作提供信息中介服务和技术支持。最后,提高办学水平。职业院校应积极面向行业企业办学,加强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改革,加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特色,特别要提高学校对企业发展人力资源和技术的贡献度,增强学校对企业的吸引力,进一步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三、结语
通过上述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可以不断提升行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这对于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相关部门要重视这一课题的研究。现阶段,我国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激励机制策略,希望能够不断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实现校企双方的深度融合需要充分考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机,也要切实加强职业学校的内涵建设、激发企业家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加强政府的支持作用、制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所必须的法律法规,以促使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最终建立起行业、企业、政府和学校的四方联动平台和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使企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内在化,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使我国的职业教育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中山职教;“五大难题”;破解方法;“五大任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260-02
本文试图从“五大难题”产生的根源入手,对接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的“职教五大任务”,确立职教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创新职业教育模式,扩大职业院校办学自;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强化政策支持和监管保障等指引,提出“中山特色的五大对策”来寻求中山职教发展的破冰之路。
一、中山职教发展现状和背景
中山职教发展缔造“中山模式”。从改革开放至今,伴随着产业经济的阶段性发展。中山市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中山职教区域内已形成一个以职业教育为主体,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也即“中山模式”基本形成,并形成“双证毕业制度”、“产教对接的立交桥模式”、“校企股份制办学”等多种“中山经验”。2011年1月,中山市被省政府定为“广东省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
中山职教发展面临着升级调整的挑战。在中山职教繁荣的背后是种种因产业升级所带来的现象和难题。上世纪90年代初,为了缓解高等教育资源不足和适龄劳动力缺乏的问题,中山大兴中职教育共兴办了38所中职学校。到2006年,受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中山出现“技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的现状,技能人员缺口高达10万人。为此,中山市委市政府在2007年提出了“超常规发展职业教育”战略,并将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纳入“十大民生工程”。自上世纪90年代的“广东潮”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再到2009年提出的“双转移”、“技工荒”和“回乡潮”凸现了产业转型升级的现状和矛盾。中山职教呈现出一个“生源过剩”和“技工缺乏”的尴尬局面,并呈现出“五大难题”。
二、中山职教发展面临“五大难题”
1.普教、职教统一管理,社会地位没有认可。首先,社会对职教的先天不认可。有些人认为职业教育是学习不好的学生的无奈之举。其次,教育系统在管理上对职教的不重视。在中山,普教、职教是按照54:46的比例招生入学的,但在教育经费的分配上更倾斜于在普通教育上的投入。在学位分配和学生评优上,也是先优先普教再进行中职学校的录取和评优上的名额体现。在学校的自主管理中,缺乏对职教办学目的的明确和价值感,没有明确的办学使命。
2.职教办学方式单一,学校发展空间小。在办学方式上,职业院校基本都属于公办性质,均由政府统筹出资,统一管理,学校办学自不够,在对外合作办学、资源投入和引入、实训设备投入和建设上,也受到过多的行政指导和干预。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模式上脱离了企业行业的实际,存在以讲授灌输枯燥理论为主的现象。
3.人才质量不高,就业不能服务产业结构。在“就业导向”的“大一统”精神指导下,职业学校普遍功利性地把学生培养定位在基层技能人才和职业入门上,对学生的人文成长和终身职业发展缺乏规划。但在课程设置和专业实践中,教师们没有实践技能工作经验,不能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专业人才的对口培养。又因校企合作难度和某些专业的特殊性,学生发展陷入“既不能上大学,也不能当技师”的泥沼当中,更别说服务企业的转型升级了。
4.资源整合不足,存在过剩和缺少并存的现象。在中山,因为市、镇职业学校分两级财政担和两级行政管理,虽然在总量上职业学校存在专业总量超出可承担的相应专业人数,专业类别总体多,却不能对应服务区域产业结构的“过剩和缺少”并存现象。因为市、镇财政之间的不对等和阶段性投入造成了职业学校发展的区域不均衡和发展后劲不足的现象。因政策和资源的限制,很多学校不能自主引入过剩的民营资本或者企业进行资源的双赢整合。
5.职教发展没有保障,政策扶持监管不够。作为职教改革试验区,却没有专门的政策和经费,把职教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体系来完成。国家政策都明确“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是职教办学的必要途径,但实际操作中,却没有响应政策和机制作为保障。在对职教发展的引导和评价中,也缺乏相应的“督导体系”,对职业体系的构建中,忽视了对于成人剩余劳动力学历和职业教育的培训,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不利于职教多元体系的构成。
三、“五大任务”破解中山职教发展难题
1.政府主导,校―企―媒互动,确立职教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1)政府主导,政―校―企联动,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以现有联席会议为基础,适时成立“校企合作协调委员会”或相应机构,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教育局、经信局和科技局等部委办局为主,邀请行业协会、企业、职业院校等参与,制定措施,保障投入,明确政―校―企三方权责,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拟出台《中山市职业教育促进办法》、《中山市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专项法规》、《中山市职业技能人才准入制度》等相关政策。(2)正面引导,学校、企业、媒体互动,发挥舆论导向作用。通过媒体对招生就业的宣传、技能人才的竞赛和表彰,职业院校动态与发展,产业结构的需求和政府政策导向,设立媒体“职业教育宣传专项奖励”,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
2.创新模式,提供上升途径,扩大职业院校办学自。(1)创新学生发展模式,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打通区域内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帮扶辖区内高职院校向本科院校升格,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2)创新职业院校办学发展模式,从“政府预算”中把职教单列出来,与普教进行分类管理,按生均数,实行“职业院校办学经费包干制度”,扩大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尤其要完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的人事政策。
3.转变方式,注重内涵发展,切实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1)推行“两跟两在”专业办学思路。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鼓励中外合作。(2)提升职业教育区域办学水平。根据区域产业发展格局和职业院校现有办学特色,从市级层面对职教办学资源进行整合,提升“职教惠民”功能。(3)提升学校内涵发展质量水平。支持和引导行业参与职业院校办学的各个环节,特别是支持行业在学校规划、专业设置、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教材编写、教师队伍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毕业生就业指导、人才需求预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四、加大投入,活化机制,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
(1)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学校可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来举办民办职业教育。(2)积极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如,建斌学校的股份制就搞得很好,是全国倡导推广的办学模式。在经验做法上,可加强交流和学习,向德国、英国、新加坡等先进职教办学国家和区域,进行合作办学和共同发展。(3)推动公办和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从招生到就业的一视同仁,在校企合作、职教惠民、学生优惠政策等方面,享受相同的经济和社会待遇。如,工贸技工学校和启航技工学校,同样是在政府财政的支持下,实行中职免费教育。
五、监管保障,校企一体化,强化政策支持和落实
【关键词】职业园区;多样化;发展;切入点
现代职业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的职业教育泛指一切以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传授或培养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狭义上的职业教育是指以传授或培养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服务中直接相关的职业中的技术技能岗位所要求的职业知识、职业技术技能和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在现代经济发展体系中,职业教育的比重逐年提高,也是推动经济的发展的一股重要的力量。
一、政府支持加强力度
政府应当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对职教园区建设给予大力支持和统筹协调。首先,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制定本地区职业教育生均经费投入标准,并依法依规督促各级财政部门按时保证足额拨付,职业教育经费要做到专款专用,确保学校办学经费的有效性、充实性和合理性。其次,要制定有利于职教园区资源整合的政策和措施,鼓励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等多元化合作,整合学校、企业等多元主体的人力、财力、物力等多方面的资源。再次,要积极倡导行业企业和职教园区、职业院校共建,把职业院校发展建设规划纳入行业的发展规划中来,在技术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对口就业、专业建设、教材建设、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给予职业院校相应的支持和指导,同时职业院校也能够为行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实现校企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最后,要主动行使监管职能,对职教园区发展进行监督引导。通过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对职教园区的办学质量从效益、成本、管理的科学性、人才培养的质量等多方面进行评估,对职教园区办学质量进行整体监督和管控,通过多方政策支持、促进职教园区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资源共享提高强度
1.提升职教园区的办学实力。首先,要增强师资队伍的综合实力。要拥有一支专业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既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提升,选派教师赴企业顶岗实践,增强专任教师的实践经验,还要注重从企业、行业聘请资深的从业人员作为外聘教师。其次,要加强人、财、物等因素的管理,提高职教园区的软实力。要特别重视日常教学的管理,包括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职业院校教学中,要合理分配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增加实践课时。加强日常教学管理,为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与岗位对接的职业能力起到保障作用。
2.增强职教园区的技术技能竞争力。职业教育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必须得到社会的认可,举办与参加职业技能大赛便是获得社会认可的一条捷径。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从行业到企业,各级机构以职业院校为活动载体,在各类职业院校中广泛组织职业技能大赛,与之相适应的是职业院校的参与程度越来越高。职教园区应通过举办与参加各类大赛,让职业院校的学生获得与职业相关的信息,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3.提高职教园区的社会服务能力。要按照《规划》的部署,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提升服务工业转型升级的能力,加快培养服务现代服务业的人才,加紧满足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人才需求。一方面,引导支持职业院校科学配置与优化职业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实力,让紧缺资源发挥出最大办学效益;另一方面,鼓励职教园区的学校培养更适用、更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用优质的科研与社会服务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职教园区应通过有关职业院校同类专业的整合与新专业设置,培养更多用得上、留得住、有作为的人才;通过相关专业教师的科学配置与培养,组建更强的技术技能推广、技术改造升级、新产品研发方面的科研服务团队,为小微企业排忧解难;通过实训基地各类设备的科学配置与更新,更优质地开展针对社会的技术技能培训;通过园区内、园区外各类教育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有能力、有条件、更自觉地参与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
三、校企合作开掘深度
1.校企联动,协同创新。同志指出:“要用改革的办法把职业教育办好做大。”要走校企结合、产教融合、突出实战和应用的办学路子,依托企业、贴近需求,让现代职业教育助推经济社会取得更大更好发展。协同创新要以打破各主体间的壁垒为基础,各方充分共享人才、信息、技术、资金等各种要素,从而实现职教园区合并各校的深度融合。职教园区的建设重心在于突出特色、协同创新发展。职教园区学校只有积极培育技术优势,积极将校企联动转化为特色优势,才能推动职教园区的健康发展。要主动实现工业园区和职教园区的建设对接,园区既是企业的集聚区,也是职业院校的集聚地。这种二合一的发展模式能更好地实现校企资源便捷共享,使企业与职业学校近距离接触,学校的实训基地也是企业的工厂、车间,学校的课程设置对接企业的岗位需求,实习学生适应企业工作环境,工业园与职教园对接共同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实现产教一体。
2.增强服务和辐射功能。一是支持新技术产业培训,服务行业企业。一方面,职教园区要创新社会服务模式,重点开拓与工业园区、区域范围内的校企的合作交流,联合企业、研究院所建设专业技能型人才实训基地,以基地为平台开展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科技服务等。另一方面,职教园区应为企业提供对口服务的技能人才支撑,降低企业员工的培养支出,为企业开拓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保障。二是构建终身技能教育体系。技术不断革新和发展,传统的职业教育内容发生变化,并且还在快速更新。职教园区必须紧跟时展,与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充分利用彼此的优质资源,增强各自的核心竞争力,以更新知识和提高技能为重点,开创建立学习型企业活动,营造终身教育的大环境,使政府的政策“激励”与职教学校、企业的“响应”积极互动,推进企业的技术革新,促进职教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3.增加园区校企合作的原动力。要进一步健全与完善职教集团校企双方合作的权益保护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共享机制。学校与企业在进行合作的过程中,应视各自共享资源的具体情况,明确校企双方在办学过程中的权利和责任。如学生赴企业实习期间的设备损耗、实习时间、实习的人数、实习期间人身安全及意外保险的购买,学校对企业实践指导教师的工作量、薪酬、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修订)的程度等,都需要进一步明确。只有进一步健全与完善职教集团校企双方合作的权益保护体系,建立科学而严格的共享机制,才能提高职业院校的社会地位,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四、倡导差别化竞争、错位发展和创新共享模式
竞争会促进学校的发展,在大力倡导资源共享的同时也要鼓励学校间进行差别竞争,错位发展。园区内的学校发挥各自的优势创造自己的特色,学校之间错位发展提升园区的综合实力。 在开发园区资源共享的方式时,首先开发网络平台,推进教育现代化。完善各职业学校的校园网络,为校校之间文化学术交流创造便利条件,提高职教园区资源共享的质量和内涵,建立便捷的教育资源共享网络信息平台。同时,创新职教园区办学机制,完善职教园区课程跨校互选体系,提高课程资源共享率;建立互聘教师制度,实现园区优质师资互动,让教师成为园区教学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开放图书馆,打破图书馆封闭关卡,实现图书资源共享,扩大“一卡通”运行的范围,让学生享受更多的图书资源;互用实训基地,满足学生实践与 教学共同发展的要求,建立合理的维修成本分担体系,使各利益主体达到收益与成本的平衡。
五、坚持创新驱动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完善产教融合制度。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建立校企合作信息网络平台,利用有效形式将职业院校学生教学实训、顶岗实习、就业创业与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对接。完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鼓励支持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产品研发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课程开发中心等,完善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生产实训、交流任职、员工培训、协同创新等措施,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实现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多元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独立、合作等多种形式举办职业院校,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机制。建立现代职业学校制度。扩大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与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建立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与学校领导、骨干教师相互兼职制度探索民办职业院校独立董事(理事)制度,完善校长选聘机制,依法保障校长行使管理权。
六、实践评价反思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在形式上表现为政府、职业院校、企业行业的组团式联盟。近年来,数量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但仅数量的多寡不能成为评价的标准。在评价某地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效益时,往往只关注“外延性评价”即城乡合作学校数量、企业行业参与联盟的多少、联盟区域辐射广度等。“外延性评价”未充分涉及职教与经济发展的质量、联盟的深度,也未认识到职业院校价值观念、教学方法、校园文化建设等,对联动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类似的重“外延”轻“内涵”评价在权重的设置上严重失衡,严重影响了联动主体的参与性与积极性。因此,评价指标必须在内容上发生转向:由外延联动走向内涵发展。首先评价对象应由“外部系统”进入“内部系统”。由区域联盟主体参与面到校企联盟链接线,再到院校职教发展点,在评价时应是由“面”及“线”进入“点”。从内涵上分析,“教育质量”应当深入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及其运用能力,即人力的投入D产出效益。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指导意见[M],2011.5.
[2]聂曲,王军健.边疆高职教育融入桥头堡建设的几点思考[J].职业教育,2011.1.
【关键词】学徒制;青年;技能人才;职业教育
《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和《关于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发z2015{127号)明确了职业院校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下探索努力的方向,即以学徒制为新抓手,强化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人才培养的能力。深入研究当前各地学徒制尝试案例,比较学徒制与校企合作的异同,反观德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学徒制,不难发现,学徒制主要服务的对象为青年。在中国当前国情下,学徒制所要服务的对象进一步集中为:各行各业中技能突出,贡献显著,但个人文化知识层次低,且急需提升发展为行业企业转型升级骨干力量的新青年。
一、青年技能人才发展的瓶颈
教育资源的短缺是我国基本国情,大量青年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或高中教育后直接走上社会,开始打工生涯。这些青年在各种生产和服务岗位上历练,其中部分人掌握了行业企业所需的基本技能,甚至技艺精湛。然而这些青年在行业企业内越向上发展,其阻力越大。阻碍其向上发展的两个关键问题是:技能水平提升问题和学历水平提升问题。
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青年技能人才向上发展的愿望更为迫切,行业企业也需要将这些曾经贡献大、忠诚度高的员工发展为新时代的中坚力量。如何突破发展瓶颈,是摆在青年技能人才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青年技能人才发展的瓶颈问题其实质是高技能人才供给侧改革问题。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需要转变发展思路,调整经济产业结构,相应地需要在人才供给侧做出改革,改变现有技能人才的结构水平,实现人才结构从低端向中高端转换。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其要义之一,就是寻求解决高技能人才供给侧改革的问题。只有推进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破解人才供需矛盾,使供给能够更有效地适应需求,为经济改革发展提供充足的、可持续的动力。
二、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助力青年技能人才发展
青年技能人才的发展不仅关系到行业企业的利益,从长远发展看,也关系到青年就业、社会稳定和国家未来。解决青年技能人才的发展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协同努力。笔者认为,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是基础。
政府相关部门从顶层设计上解决职业教育服务青年技能人才发展的制度瓶颈,为职业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提供舞台,同时共青团等政府机关单位要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为职业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提供支持便利,发挥资源统筹整合的作用,调动各方积极性。
各类职业院校是开展青年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力量。职业院校之间也需要互相配合,做好层次衔接。如,当前政策条件下,中等职业院校可以解决初中毕业的青年人才发展的第一段培养,高级技工学校、高等职业院校可以为青年技能人才发展提供更高平台。通多搭建高低层次衔接,适应不同青年技能人才发展需要的平台,可以更好地利用好职业教育资源。当然,开展集团化职业教育、组建混合所有制的职业教育机构都是有益尝试,都有利于青年技能人才的培养。而开展助力计划,更有利于打破技能人才发展的天花板,为青年技能人才发展提供多样化发展路径选择。
行业是企业之间沟通的纽带,企业是行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企业是开展学徒制的核心,离开企业学徒制将不复存在。笔者认为,只有把青年技能人才放在企业真实生产、服务环境中,才能落实好学徒制。青年技能人才的培养与全日制在校生的培养存在巨大差异,青年技能人才有扎实的技能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其学习目标是要解决影响生产实践开展、发展的问题。青年技能人才在企业开展学习活动,需要得到企业的巨大支持和帮助。笔者特别强调,单一企业开展学徒制在当前环境下是难以为继的,所以必须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将行业协会内企业的需求集中起来,统筹解决。
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助力青年技能人才的发展,表面看四方是在“学雷锋做好事”,实则不然。把青年技能人才培养为高技能人才,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对四方均是有益的,企业获得发展新动力,直接获益;行业因为企业的发展而更加活跃更加强大;职业院校在服务社会的同时,获得了更多优质师资资源,同时也从社会服务中获益;政府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让全社会收益。
三、学徒制可持续发展思考
笔者所在团队正参与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实践探索,与企业联合开设了“巨轮班”,并取得喜人成绩。结合清远职业技术学院进行的伊利莎白班、美亚宝班和海螺班等探索经验。笔者认为学徒制支持青年技能人才发展目前仍然是单点实验,是学校与某些大型企业之间校企合作的深入,进而开展起来的学徒制探索,其可持续性值得深思。笔者结合实践探索经验,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些思考建议。
多部门联合发文从顶层设计上推动职业院校服务青年技能人才的培育,为青年技能人才发展铺路,然而社会实际行动依然乏力。笔者认为,仅仅依靠教育相关部门的力量难以实现目标,问题的关键还是要调动行业企业主动积极参与,在社会营造高技能人才供给侧改革的氛围,把解决青年技能人才发展问题变成社会共识。
在当前社会情况下,笔者认为需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广泛参与,积极调动各方参与积极性,舆论造势,营造氛围;各类学校积极响应,调整布局,切实行动起来;行业企业相应号召,变被动为主动,敢于尝试;青年技能人才要突破自我束缚,勇于拼搏,奋发向上。除了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等职能部门参与解决学徒制下青年技能人才发展问题外,需要与青年发展密切相关,与企业行业联系密切的部门,如共青团、工会、民政社团等组织参与其中。共青团组织长期关注青年的成长发展问题,而青年技能人才发展问题更是共青团组织关注的重点。共青团组织在解决青年发展问题上,有自身独特的优势,非常有益一些疑难问题的突破。工会组织是青年技能人才实现发展的坚强后盾,在组织发动青年技能人才奋发向上,调动青年技能人才发展积极性问题上,具有天然的优势,同时工会组织与各类企业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推动行业企业积极参与解决青年技能人才发展问题的强大力量。民政系统下的各种社团组织中,不乏关注和支持青年发展的组织,这些组织是解决青年技能人才发展的有益社会力量。
总之,笔者认为当前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后校方最积极主动;企方也有典型榜样;行会协会尚在努力;政府部门参与面不够广,参与度不够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需要积极参与其中,统筹设计,把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协同发力,发挥好指挥棒的作用;行会协会要认清问题紧迫性,深度参与,掌握需求情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校企双方要深度合作,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推动学徒制发展,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巴西职业教育的特点是校外职业教育与学校职业教育双轨并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交叉融合,且校外职业教育(包括“S”系统)特色明显。据报道,大众集团、中国徐工集团在巴西开设工厂,员工需要培训,它们选择的合作对象都是巴西“S”系统中的重要分支全国工业学徒服务机构(the NationalService for Commercial Apprenticeship,SENAI)。巴西“S”系统经过近70年的发展,至今仍有旺盛的生命力,为巴西的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S”系统的显著成效
“S”系统指的是巴西校外劳动力技能培训系统,归各行业协会管辖。目前共有9个组织,分别为:全国工业学徒服务机构,全国商业学徒服务机构,全国农业职业培训服务机构,全国交通业学徒服务机构,巴西小型企业扶持服务机构,全国合作社学徒服务机构,商业社会服务组织,工业社会服务组织,交通业社会服务组织。因为其葡萄牙语名称首字母都是S,所以统称为“S”系统。
(一)对员工工资收益贡献显著
2015年4月,世界银行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是否给巴西带来巨大的经济回报》的报告,量化对比了在巴西接受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两个人群以及接受不同形式职业教育人群之间的工资收入。研究人员将接受职业教育的人群分为五部分: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接受完普通高中教育再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同时接受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接受短期职业培训的。并运用科学方法最后得出结论:接受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和短期职业培训对人的收入水平都有积极显著的影响。具体到职业教育内部,研究人员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加以分析。研究表明,无论在职业教育类还是短期职业培训类,“S”系统带来的工资增长效益是最大的,分别为12.3%和7.8%。所以,可以看出,“S”系统比起其他职业教育和培训形式对工资收益有着更显著的积极影响,“S”系统在巴西教育领域内取得的成就非常卓越。
(二)对巴西职业教育国际化贡献显著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合作中除了重视“南北合作”,向发达国家学习,也同样重视“南南合作”,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携并进。这一合作包括经济、技术、文化多个方面,既包括引进,也包括输出。以SENAI为例,其技术、文化输出在巴西的国际交流中占据了一席之地。SENAI每年从发展中国家接收大约1 100个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相匹配的是提供数百个咨询人员。这一进程最早是从为阿根廷的职业教育提供帮助开始的。1948年,SENAI与阿根廷签署了一份协议,其中规定,SENAI要给前来巴西学习的阿根廷学者提供技术训练、演示教学材料、讲授教学方法等。后来,拉丁美洲的其他很多国家相继建立了与SENAI运行方式类似的职业培训机构,比如哥伦比亚的SENA、秘鲁的SENATI等。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SENAI又与安哥拉、几内亚比绍、佛得角、莫桑比克、东帝汶等非洲和东南亚葡语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最近的是2014年在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建立职教中心。以东帝汶和佛得角两个小国为例。SENAI与东帝汶的合作可以追溯到2002年,截至2010年,培养了大约2 500名不同领域的学生,还计划再开设市场需求比较大的三个专业:烹饪、计算机和汽修。SENAI在佛得角建立的普拉亚培训中心已经为超过一千名学生提供了铁器锻造、食品制作、液压系统、信息技术以及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培训。SENAI的对外合作方式反映了巴西一贯的准则,即支持那些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在合作过程中可以给自身带来新知识和经验的项目。
二、“S”系统的发展历程
“S”系统中历史最悠久的全国工业学徒服务机构成立于1942年,之后机构逐步增多,直到1998年全国合作社学徒服务机构成立,“S”系统才趋于完善。“S”系统遍布巴西的26个州和1个联邦区,开办了5 000多个办事机构,每年的注册人数超过1 500万。它实行行业自主管理,由各自的全国性雇员联合会(如工业、商业、农业、交通业等)进行管理,在联邦和州一级都设有服务机构,且地方机构有极大的自由度。以国家商业学徒服务机构为例,截至2007年,共有598个独立的教育中心、75个教学企业和25个移动学习机构(在火车车厢、大型集装箱、汽车和轮船上开设流动学习机构,为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提供流动的职业教育培训),不仅提供就业前教育,也为企业员工提供继续教育。
SENAI不仅是“S”系统内成立最早的机构,也是目前世界上资历最老、成绩最突出的国家培训系统,至少使520万人从中受益。所以,以其发展为例可以勾勒出“S”系统从起步到成熟的发展轮廓。
(一)萌芽初创期
20世纪30年代,巴西工业品几乎全靠进口,二战后,国家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策略”,希望通过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但是,那时候学校系统不健全,教育落后,学校职业教育处于起步阶段,无法给工业发展提供足够的支持。而且40年代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他们大多从事没有技术要求的工作,再加上国家不重视教育,社会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一个独立于学校的高效的职业教育系统就提上了日程。1942年,SENAI创办,由国家工业联盟统辖和管理,属于私有的非盈利性质的组织。最初是模仿德国和瑞士的“双元制”学徒训练模式,机构内部训练与工厂实习相结合,但是难以找到愿意合作的企业,到70年代,只能满足三分之一的需要,最后,SENAI决定放弃这种模式,转变为不依赖企业提供实习岗位的独立的培训机构。开始的时候,SENAI的地位并不显著,直到1956年,生源数量才开始成倍增长。1964―1968年期间,培训中心数量翻了一番,达到200所。
(二)徘徊发展期
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巴西经济亟待转型,但是工业发展重心却反而逐渐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为资本密集型及原材料加工出口产业。工业结构发生改变,在这样的背景下劳动者需求减少,工资减少,SENAI的毕业生也难以找到工作。1973年后的20年是高失业率、通货膨胀、贫富差距扩大的20年。非正式就业和自主创业人数增加,但正式就业人数减少,这对于支撑SENAI的正常运转造成很大影响,接受职业教育的人数大大减少。
(三)改革发展期
为了应对现实需要,走出发展困境,SENAI从 80年代起开始提高办学层次。90年代,国家开始实行贸易自由政策,这带动了服务业和中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同时政府也对这些产业给予了大量补贴。这种结构变化使得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增加,给SENAI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SENAI不断改变,使自己符合市场和劳动者需求,同时其融资模式的改变也增加了自身的灵活性。2008―2010年经济危机时期,SENAI学生的就业率没有像70年代一样大幅下降。截至2011年,已经有250万学生注册了SENAI,毕业生就业表现良好,且课程类型多样化,包括专业启蒙课程、基本工业学徒课程、基本职业资格课程、中阶技术课程、大学课程、研究生课程、培训课程及扩展课程等。
三、“S”系统的创新改革和发展特色
为了适应社会需要,SENAI从来没有停止对自身进行改造。从20世纪 80 年代开始,SENAI认识到科技在经济领域的巨大作用,加大了科技研发力度并开始培养自己的专家队伍,将培训扩展到高中阶段之后,加强科学教育,为现代企业培养技师和工程师。在培训方面,要求采用最新的技术并建立了用于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教学中心。并且一直在权力下放方面不断改进,允许各地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特点设置有特色的分支机构,如里约热内卢的纺织业、伯南布哥的食品工业、巴伊亚的石化工业等。在对外合作方面,与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研究机构加强合作,推动自身的国际化,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在所有改革中最醒目的是融资多元化、与企业签订帮扶协议及设立创新机构。前者提高了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后两者集中体现了国家对于加强职业培训机构与企业之间联系的重视,希望职业培训机构给予企业创新更多的技术支持。
(一)创新融资模式,资金来源多样化
以SENAI为例。最初SENAI的财政开支是来自工业企业所缴税收的百分之一,这笔资金是由国家社会保障研究所征收的。不过企业可以选择不交这笔税款,自己建立培训机构为职工提供职业培训,但这必须建立在与SENAI事先签署协议的基础上。其他的“S”系统机构的财政开支也有部分来自税收,但占税收百分比与SENAI略有不同。由于税收收入和经济发展状况紧密相关,会有不稳定的情况出现,所以最初的这项政策备受争议。在七八十年代,SENAI的预算大幅减少。同时,也有经济学家批评道,这样的融资框架有损培训市场的竞争性,而且会倾向于将技术培训模式化。到20世纪90年代,管理者开始改革SENAI的融资模式,在税收之外,还通过向具体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服务增加收入。1995年,税收部分和服务部分各占预算比例为80.8%和11.4%,5年之后,这一比例分别为71.2%和20%。这种混合型融资模式具有很大的优点。一方面,以税收为支撑的那部分收入被直接汇入培训部门,可以规避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提供了较为安全稳定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出售服务可以在企业可接受成本的基础上为它们提供定制课程,可以避免培训模式化的弊端。所以一些以前不参与SENAI培训的企业开始愿意与SENAI确立合作关系,从而得到有利于它们的培训。这一改变确实帮助SENAI成功避免了2008―2010年的经济危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创新合作机构,校企关系紧密化
巴西国家工业协会与研究和项目资助中心合作进行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公司在研发方面有欠缺,技术进步主要依靠购买先进的机械设备,而且公司和大学以及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并不通畅。因此,SENAI与巴西支持中小企业的服务机构达成协议,为准备创新和正在创新的中小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已有615家公司参与进来。2011年,为了提高巴西工业的竞争力,SENAI计划增加工业技术方面的创新投入,筹划新建23所专门的创新机构(2015年已设立25所)、38所专门的技术机构(2015年已设立61所)、53个培训中心和81个流动点。而且这些机构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而是突破区域限制共同合作,那样成果更为显著。如圣卡塔琳娜州计划新建8所专门的技术机构和2所专门的创新机构,为当地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这8所技术机构分别是关于食品、环境、服装、材料、金属机械、电、物流、自动化和信息技术的。它们会提供各层次的课程,包括与国外知名机构合作的高阶课程,给予那些研究新材料和赋予现有材料新用途的公司技术支持,支持改良工业废料的再利用等。除此之外,科技创新部和国家工业联盟等组织联合发起了名为Embrapii的项目,2013年时其下属机构有3个,即SENAI-Ba/CIMATEC(制造自动化机构)、IPT(单分子材料机构)、INT(能量和健康机构)。这些新机构的使命是整合生产链上的各个环节,促进企业和研究机构间的高质量双向合作,使得研究机构的人力资源和科技成果能够与企业的生产产生更紧密的结合。另外,也会发挥自身作用,推广新材料,扩大消费群体,使企业在参与研发及使用新技术方面更有积极性。
四、“S”系统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巴西“S”系统发展历史长且稳定,运行模式有诸多亮点,成果斐然,给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诸多启示。
(一)灵活运作方式,促进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发展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巴西“S”系统多元化的融资模式为我国职业院校获取资金提供了借鉴,这也是探索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我国可以在全日制职业教育外,培育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第三方,并通过税收、拨款等政府支持,辅助第三方与企业构成紧密关系,企业通过购买第三方的培训产品,定制培养自身所需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解决自身技术、管理、经营人才短缺的难题。
关键词:校企合作;特色专业学院;对策建议;协同创新
作者简介:蒋新革(1967-),男,江苏泰兴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李营(1980-),男,河北承德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苏丹(1982-),女,辽宁铁岭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2014年度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协同创新视域下构建现代学徒制长效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编号:DJA140249),主持人:陈爽;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职教园区机电类专业实训基地共享机制的探索”(编号:20130201079),主持人:蒋新革。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高等职业教育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中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对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地方高职院校为了进一步满足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必须在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中找准定位和目标,全面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发展,提升高职教育对产业发展的促进和带动作用[1]。高职院校只有坚持以政校行企协同发展为引领,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为生命线,大力实施“学校特色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推动特色专业学院建设工程,提升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才能不断增强学院的核心竞争力,打造高职教育品牌[2]。
一、特色专业学院建设的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特色专业研究界定
专业特色反映了专业与其他专业存在的不同个性特征和独特的竞争力,特色专业是一所学校办学综合实力的主要要素之一。高职院校面对日益加剧的市场经济竞争新形势,进一步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是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手段。国家教育部制定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就是从建设目标、培养模式、师资队伍、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社会服务等方面对专业特色进行考核的,这为高职院校加强特色专业内涵建设明确了方向[3]。具体而言: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是在明确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及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对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起到重要作用、被行业企业、社会及学校一致认可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是指学校代表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及课程体系、双师团队及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质量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具有较好的社会影响和办学效益,是一种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的专业,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优质专业。
高职院校开展特色专业建设的目的为例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为了引导各高职院校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依据自身的办学定位,确定学校个性化的发展目标,发挥学校特有的专业优势,办出学校特有的专业特色,带动学院相关专业及专业群建设的整体水平,提升学校整体办学实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特色化发展,使学校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4]。
(二)特色专业学院的界定
特色专业学院特指在现有高职院校办学体制下,通过构建政校行企共建共享管理体系,对接区域支柱产业的发展组建特色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决策委员会,协同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共同开展专业及专业群建设的长效机制的构建,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布局、课程体系、教学团队、教学条件及国际化合作等方面协同创新,拥有较高的办学定位、较好的社会效益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与校园文化,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并能充分体现学院办学定位,获得行业企业和社会认同并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的学校二级教学单位(学院或系)。
特色专业学院建设立足协同创新视域,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为独享、但为共赢”的原则,通过建立教学管理工作组协同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开展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就业创业等任务,建立专业建设工作组完成专业及专业群的建设、评价及预测退出机制,保障办学目标的实现(见图1)。特色专业学院的标志性属性是有良好的行业企业合作关系、学院管理体系有力支撑特色专业及专业群建设、特色专业及专业群支持区域支柱产业及产业链转型升级与发展、学院是政校行企多方协同创新支撑平台。
二、特色专业学院建设核心要素
围绕“特色引领、需求对接、创新体制、共创一流”的协同发展思路,构建政校行企管理体制,多方共同开展教学与研发、共建共享产学研实训基地、形成开放共享的网络教学资源,协同培养支持支柱产业的高素质人才,完善特色专业学院长效运作机制,深化和拓展校企合作深度和广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以特色专业学院建设为载体,建立协同创新特区
特色专业学院建设主要实施“特区”式协同创新机制体制建设,按照“开放、共享、流动”的建设理念,实施政校行企协同共建共享的董事会(理事会)管理模式,以协同创新理念激发调动属地政府、支柱产业行业协会及优势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探索与企业合作举办混合所有制性质的特色专业学院,增强政校行企各方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机制、运行经费保障、现代职教体系及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参与动力,建立校企双方专业人员互兼互派、双向挂职机制,引导和激励校企双方将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及社会服务紧密结合,使特色专业学院成为行业企业员工培训基地、企业产业发展研究基地,打造“人才培养、就业创业、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特色专业学院长效运作管理机制(主要包括合作协议、管理制度、绩效考核机制等),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增强办学活力,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5]。
(二)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推进综合改革试点
特色专业学院立足深化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乃至国际认可的职业资格标准开发专业课程,建设优质专业核心课程;根据职业岗位和人才培养需要,对接行业企业特性推行的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通过与属地政府、行业协会、优势企业等合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图纸、声像、文字、动画等多种形式的网络教学素材库,搭建校企数字传输课程,形成开放共享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引入第三方评价,构建政校行企多方评价参与的监督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校企人才培养与企业员工培训、职业终身教育一体贯通。
(三)以校园文化为平台,加强校企文化融合
高职院校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将优秀的企业文化融合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推进大学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建设,在教学、制度和氛围上形成一种师生共同的精神追求,推动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建设特征鲜明的专业应用性、职业选定性和行业指向性的特色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须突出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育,具有行业指向属性的特色文化,以突出自身鲜明的个性,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创造优质教育环境,为实现学生高质量上岗就业作好充分的职前文化储备,达到提升高职院校综合竞争力,促进高职院校长远发展。
三、广州特色专业学院建设的实证研究
广州市自2012年确定启动特色专业学院,在对国内外高等院校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台特色专业学院建设发展规划、管理办法、遴选标准及检查验收标准等管理制度。2013年广州市属6所高职院校正式启动特色专业学院遴选建设工作,各院校坚持政校行企协同推进,通过专业特色凝练、学院特色提升等环节,经过两轮严格遴选,轨道交通、食品工程等一批特色专业学院获得立项建设,并取得一定建设经验与成效。短短几年时间,广州市职业教育取得了质的飞跃,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获得5项国家教学成果奖,位列全国高职院校第一位,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一举实现了两项国家教学成果奖的突破。
(一)政校行企协同发展,共建特色专业学院体制机制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学院”)牢牢把握“互利共赢、协同发展、功在育人”的合作理念,通过联合广铁集团、广州地铁、广州南车等130家单位组建了“广州工业交通职教集团”,统筹轨道交通专业群按照“1+N”组合模式,联合广州铁路集团、广州地下铁路总公司、湖南铁路联创技术发展中心、广州南车城市轨道装备有限公司等区域轨道交通产业链规模企业组建了轨道交通车辆与供电、运输管理、装备制造等3个特色专业合作学院(见图2),开创了校企合作育的人新路径。
(二)融合企业文化,推动特色专业学院文化建设
学院成立的三个轨道交通特色学院各自发挥行业企业优势合作背景,坚持引企业文化进校园,形成融合轨道交通特色的校园文化。学院通过建立了企业精英信息库,聘请行业兼职教授19人,邀请广州铁路集团高级企业培训师、广州南车城市轨道装备有限公司书记、湖南铁路联创技术发展中心总经理、广州地下铁路总公司高级培训讲师等用人单位企业精英对大学生进行轨道交通企业文化、职业指导和专题报告,学院按照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组织学生调研轨道交通企业,现场感受铁路企业文化精神。据统计,近3年累计开展轨道交通类讲座60余场次,万余人次到企业参加体验,有效地引导学生感受企业文化,树立职业规划意识,认识自我、合理定位、规划大学生活和人生,提高就业能力[6]。
特色专业学院立足专业人才培养与服务轨道交通行业企业相统一,构建服务铁路春运文化体验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学院坚持“人才培养服务行业企业需求”,对接铁路运输的生产特性,坚持组织全体学生支持铁路春运、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全程参与体验轨道交通春运实践工作。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素质拓展、顶岗实习、志愿服务等方面打造“六位一体”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相给合的育人模式。近年来,三个特色专业学院在组织学生参与春运实践活动中,形成了前有广铁集团人力资源讲师入校开展安全教育专题培训、中有铁路技师带徒弟进行技能锻炼与岗位文化体验,后有辅导员组织固化春运志愿实践成效的长效运行机制。春运志愿服务工作已成为学院服务社会的一张闪亮品牌,校企文化融合形成良好局面,轨道交通特色学院校企文化成为典范。在春运实践活动的社会大课堂中,学院曾先后荣获“杰出志愿服务集体”、“春运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四、推进特色专业学院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建立政校行企四方协同合作机制
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实际上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一种资源交换与共享,是涉及学校与企业不同实体之间的全方位合作。解决职业院校学校与企业合作的瓶颈问题就是要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合作机制,单纯依靠学校或者企业是无法解决问题的,还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宏观调控、政策引导及财政资金扶持等方面主导作用,通过特色专业学院项目建设实现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四方在办学组织管理协同、双师队伍建设协同、人才培养协同、技术开发协同和资源成果协同,促进政校、行校、企校、校校以及与国际优势核心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建立开发、共享、高效的协同创新育人新模式。
政府主导作用在政策引领、管理规范和协调统筹三个方面发挥作用,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和财政经费支持来调动行业发挥指导作用、激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7]。首先是建立强化政校行企协同创新各方功能的组织,政府发挥应有主导作用,牵头成立职业院校人才协同创新培养指导委员会,建立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协同推动的成效运行机制,落实职业院校人才协同创新培养的规划,加强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信息引导和服务,搭建政校行企四方协同对接的平台。其次是政府制定鼓励行业企业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激励政策,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具体的责任与权益,落实政府财政资金扶持政策的具体措施,激励行业、企业主动承担人才培养任务,积极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制度化。再有是出台规范政校行企协同创新的长效运行的保障文件,明确政府主导和行业指导地位,落实政校行企各方按照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签署协同协议,规范合作行为,保障各方在协同创新中的合法权益,达到实现政校行企四方协同创新的效果[8]。
(二)建立多权力中心的特色专业建设公共治理机构
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在于有助于实现目标,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组成一种联盟,所以组织是协调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工具,本质上是一种合作系统,组织倾向于与利益相关者联合达成共同目标,以形成一种联合他们利益的有力机制。我们可以把对特色专业学院建设的4个参与者:政、校、行、企作为4个利益相关者,实施多元化管理主体的合作过程,从而建立起调节利益关系的新机制。而从公共治理理论出发,对于特色专业学院合作体制机制的治理而言,在治理的主体上强调合作的多管理主体,应突破政校行企合作组织治理的范围,特色专业学院的主体可以由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层级的组织或个人组成;在治理的目的上,以互补、互信、互利、相互依存为基础,通过持续不断地协调、,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在治理的方式上,提倡多层级、多权力中心的网络化管理,把政府与其它合作组织的关系由传统的单向直线控制关系转变为指导、平等合作的关系,使行业企业能够参与到特色专业学院的管理和决策中。政校行企四个利益相关者在不同建设内容上扮演不同角色,如: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校内基地可由学校实施主导权力,校外基地由企业实施主导权力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由校、行、企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实施主导权力等。实施层多权力中心的政校行企共建网络组织模型结构图如图3所示。
(三)建立贯通一体的特色专业学院校企合作文化
企业与职业院校不同的社会功能决定了其价值取向、文化内涵各有自己特殊的属性,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其目标是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而企业文化则是一种经营文化,其目标是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追求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从某种意义上讲,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是一种使命文化,而企业文化则是一种责任文化,通过企业文化进课堂、进社团、进教学活动以及进学生宿舍等模式,使企业文化与职业院校校园文化融合起来将更有利于职业院校为企业、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人才[9]。
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交流和融合,需要深入把握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特征,积极吸收优秀企业文化精髓,以校企合作共育人才为目标、学校教学活动为载体、师生教风学风建设为重点,以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全面展开。依托深厚行业背景而发展的特色专业学院,需要大力发挥专业与产业对接、师生与员工对接的优势,将优秀企业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敬业精神、团队精神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中,使学院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相对接,将企业的安全意识、质量文化、竞争文化、诚信文化融入到具体教学案例中,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宣传企业的创业史、展示企业的竞争优势、传颂企业的精髓文化,用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使学生尽快地融入企业文化、适应企业职业工作要求,形成校企文化贯通一体的特色专业学院特色校园文化,大大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五、结语
以专业群为载体建设的特色专业学院,在建设思路上,将携手行业、企业、中职学校全面参与建设方案确定、教学内容实施,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特色;在建设模式上体现以重点专业为龙头,3―5个专业为支撑的政校行企协同建设;建设内容上,将从体制机制、教学团队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及校园文化等方面,围绕“特色”做文章,以特色专业学院的建设促进特色专业及特色专业群内其他专业的发展,凸显学校办学特色,实现专业、教学团队及校企各方的协同发展,提升专业整体竞争力。通过特色专业学院的建设和示范引领,全面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化发展,提升高职教育对产业发展的促进和带动作用,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Z].2014.6.
[2]关于促进我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作的意见[Z].穗府办[2013]2号,2013-2-22.
[3]龙以标.高职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2.
[4]蒋新革.高职工学结合“四有工”实训基地的建设[J].职教论坛,2010(12):65-68.
[5]耿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下载[D].天津:天津大学,2011.
[6]周洋.独立学院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2(7):232-233.
[7]汪源浩,季舒鸿.基于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职特色专业建设探索[J].教育探索,2013(2):54-56.
一、区域产业结构与高职专业结构的关系
(一)区域产业结构决定着高职专业结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如何进行专业设置和建设,关系到学校的发展方向、培养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同时,也直接决定着学校人、财、物等各项资源的配置。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生源,有了充足的生源,学院就能生存和发展;缺乏生源,学院就处于紧急状态。而生源的多少取决于学校能否培养出适合区域内企业或行业需求的高技能型人才,使学生“毕业”就能“就业”,因此,任何新专业的设置必须接受市场的检验和挑选,必须是区域内经济发展建设中需要的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必须与区域的产业结构相对接。
(二)高职院校专业结构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一个地区无论它过去产业结构多么优越,也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化而逐渐老化,需要升级,不断淘汰高耗能的夕阳产业,发展以第三产业为主的朝阳产业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而朝阳产业需要人才支持,没有符合朝阳产业所要求的专业人才,朝阳产业的创建就是一句空话。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要纳入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规划中,使高职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对接,培养高技能实用人才,推动地方产业结构升级优化。
(三)高等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职能。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如何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突出高职院校的服务宗旨,是关系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方向的一个基本问题。因此,高等职业院校要始终坚持立足地方,面向区域经济建设为主战场,积极主动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4]。
二、广东工商职业学院专业结构基本情况与分析
广东工商职业学院已经基本形成以经、管类专业为主,文、工类专业为辅,多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为适应区域经济、企业行业发展的需要,在2012年对全院的专业结构布局进行了调整,调整的原则一是撤销或合并近三年招生状况不好的专业;二是不重复设置专业,合并相近专业;三是减少系属专业规模,可适度多设专业方向;四是专业调整可跨系进行;五是遵循“先组合、后融通”的原则。在调整规划方面,主要从2个方面着手,一是根据目前专业设置状况,财会系设置2个专业,含三个专业方向,其他系设置3-4个专业,专业方向由系部确定;二是严格控制新增招生专业数,并尽可能归为现有专业的某一专业方向[5]。通过本次专业结构的调整与实施,从学院整体专业招生情况来看,近几年招生基本上各个专业都已达到预期目标,呈现逐年招生人数较好发展趋势。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学院发展建设、专业建设等情况,近五年增设了汽车运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投资与理财、移动通信技术、工程造价、财务管理、酒店管理、物业管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应用西班牙语等17个。同时对各系部专业进行了调整,从工商管理系分离出会计电算化专业,与2012年成立的财务管理、2013年成立的会计与审计、2015年成立的会计(注册会计师)专业构成了财会系。2014年把建筑工程系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汽车运用技术、工程机械应用与维护分离出来,成立了机电工程系。通过近几年专业的新增开设与专业调整,学院的专业设置能够较好的适应当地的产业结构,从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从近三年的毕业生来讲,学生就业形势好,平均就业率达98.00%。毕业生就业城市区域相对集中,大部分分布在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肇庆等珠三角城市。就业单位相对准确,毕业生大部分在交通运输业、通讯业、商业、餐饮业、制造业、保险业、金融、建筑、行政等行业、企业就业,与学院开设的专业大都吻合,专业对口率达97%,平均薪酬达到2225.89元,其中有多名来自计算机应用技术系的学生在实习期间最高月薪达到近8千元,经济管理系、工商管理系最高有近4千元。因此,我院设置的专业基本符合学生的就业意向,能够满足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行业的人才需求。
三、改善专业结构与布局,推动区域发展案例分析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主要依托“交通土建类协同育人平台”,从协同育人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教学团队、社会服务能力、质量保证体系五个方面进行建设,将本专业建成与轨道行业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共生,在业内有较大影响力和引领作用的特色专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的主要特色是对接珠三角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人才需求,人才培养定位彰显“立通、服务区域经济”的办学理念;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依托顺德中国厨师之乡和世界美食之都平台,瞄准珠三角餐饮行业人才需求,建立校企合作下常态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混合所有制下专业发展新思路,成立大师工作室,推进中餐国际化及中餐职业资格证书国际化,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区域性国际餐饮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粤菜教学研究中心和国际交流平台。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国际商务专业适应深圳国际化城市的定位要求,探索学校与企业、国内与国外协同育人机制,深化与TAFE集团北悉尼学院的合作,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通过对澳方课程进行本土化改造,本土课程进行国际化改造,凸显对接产业国际办学、双向并行融合创新的国际化专业特色。本专业的特色是构建“实务化理论课程”、“实践化实务课程”“整合化综合实训”、“延伸化顶岗实习”螺旋递阶式四级课程体系,专业核心课程基本上都是网络课程,教学利用网上资源形成“线上线下”的特色教学,着手打造“移动学习”平台[6]。
以上几所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定位准确,目标明确,能够紧密结合区域优势,以专业发展推动区域发展,以区域优势促进专业建设,从本土化、特色化、地域化出发,打造在广东省内具有影响力的专业,由此优化专业设置。
三、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布局调整措施
2015年7月教育部了《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文件,文件中明确指出要改善专业结构和布局,要引导职业院校科学合理设置专业;优化服务产业发展的专业布局;推动国家产业发展急需的示范专业建设等。为此,广东省在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布局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改善高职院校的专业布局,提出了几点具体措施,概括如下:
(一)引导职业院校科学合理设置专业
职业院校要结合自身优势,科学准确定位,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设置专业,重点设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鼓励类产业相关专业,减少或取消设置限制类、淘汰类产业相关专业。要注重传统产业相关专业改革和建设,服务传统产业向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发展。要围绕“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等要求,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实际,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
(二)优化服务产业发展的专业布局
要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及时专业设置预警信息。各地要统筹管理本地区专业设置,围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宏观调控,努力形成与区域产业分布形态相适应的专业布局。要紧密对接“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围绕各类经济带、产业带和产业集群,建设适应需求、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专业群。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双主体育人 运行机制
高职教育校企双主体育人是贯彻执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四个合作”的重要举措,目前各个职业院校虽然在校企双主体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深度和广度没有达到产教深度融合的要求,这严重影响了我国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究其原因主要是校企双主体育人体制、机制不健全,影响了校企合作育人的积极性,如何提高双主体育人成效,是目前高职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深度分析了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探索构建校企双主体育人的运行机制。
一、校企双主体育人的内涵和来源
双主体育人的培养体系源自于德国的“双元制”。双主体中的一个主体是高职院校,另一主体是企业,前者负责传授与职业岗位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后者负责学生职业技能方面的培养,这与我国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四个合作”的内涵是相同的。在校企双主体培养体系中,学校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和科研开发、按企业要求培养毕业生等服务,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场地、器材、设备、实习和就业等支持,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两方面的资源,形成“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校企双赢办学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也促进了学校和企业在合作中互学互动、互利互惠,形成了双赢局面。
二、校企双主体育人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的认识不足
经过多年努力,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已开展校企合作育人,但很多合作育人的出发点却仅仅是迫于社会形势和招生宣传或者迫于质量工程建设的验收,把校企合作看成是学生实习和就业的途径;企业很多也只是因一时生产任务的完成和效益而进行短暂的合作,不愿为学校投入那些不能为企业带来立竿见影效果的资源,不愿承担人才培养的义务和责任,在企业看来发展职业教育主要是政府和学校的责任,与企业无关,同时有些企业认为不进行校企合作育人同样可以找到替代人才,更促使他们认为校企合作育人没有必要。
2、政府在校企“双主体”育人的体制、机制不完善
校企合作育人在我国相关职业教育文件中反复出现,但是校企双方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尚未有效建立,即从法律层面和体制、机制建设方面没有确立校企合作的地位,对企业参与育人没有形成法律法规方面的约束,对育人方面有重大贡献的企业没有给予相关的政策支持,因此双主体育人缺乏长期合作的动力,经常出现学校迫切希望与企业合作,但是只有部分企业被动的、象征性的提供部分资源,缺乏主动作为和长期合作的意愿。
3、企业利益和风险不成比例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个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否盈利是其是否参与任何项目包括校企合作的首要考虑因素。但是目前企业参与培养人才,未能普遍得到即时可见的效益。第一,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得不到国家的任何优惠政策,学生在1―2个月的实习过程,前期要经过岗前培训的投入,刚熟悉岗位工作内容,实习就要结束,不能给企业带来直接效益。同时实习期间的学生未能完成职业人身份转换,劳动纪律不严,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事故,导致企业在实习生管理上风险较大。第二,目前的高职院校大多是由中专升格或成人专科学校改制而来,多半教师以前都以教学为主,科研能力比较薄弱,难以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科研难题,给企业带来的利益较小。因此,在当前的短期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无法获得可观直接效益,却要承担较大的责任。
4、人才流动大,企业培育成本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流动性较大,有些企业前期通过校企合作培养的合格人才流入到其他企业,这导致了企业在合作育人方面的成本无法收回,缺乏进一步参与的动力。人才流动大,也导致企业在双主体育人上缺乏信心。
三、校企双主体育人运行机制的构建
1、在全社会培育职业教育文化,落实和推广就业准入制度
企业接纳职业教育,一方面的原因是其作为主要人力资源和部分智力资源的客观需求,另一方面还取决于整个社会中对职业教育及其文化的了解和支持程度。如果一个社会中的企业认为:在传统本科院校也可招聘到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在社会上只要薪金稍高也可招聘到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初中高中生只要入企后稍加培训即可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学生普遍基础较差、可塑性和发展性较差等等,那么企业接纳职业院校学生的积极性就会降低,作为社会文化的引导者政府需要承担起倡导正确职业教育文化的职责。
(1)加强立法建设,明确职业教育社会地位
我国的《职业教育法》系1996年制定,修订草案从2010年开始起草,至今已有5年时间,据悉,2015年新《职业教育法》将颁布,自1996年开始,我国职业教育发生了众多深刻变化,国家了一系列通知、文件和办法,影响最大的当属2014年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如何将已经论证成熟的建设经验和办法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同时还需要形成关于职业教育的法律体系,这需要国家全盘考虑,统筹规划,真正从法律层面明确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和发展途径,这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
(2)落实和推广就业准入制度
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1999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确定了国家实行就业准入的66个职业目录,至今已有16年,无论从就业准入的职业数量,还是从执行制度的力度,相比国外发达国家都有很大的差距,这对于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就业准入职业数量过少,就会限制高等职业教育开设专业和行业产业的对接,实施力度不够,就不能真正促使企业接纳具有相应从业资格的高职学生,同时也不利于企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因此,需要从政府层面进一步落实和推广就业准入制度,并严格执行。
(3)加强企业监管,加快技术更新换代
在现实的校企双主体育人过程中,由于一些企业不重视产品技术的研发升级,不能够严把生产质量关,所以对从业人员的技术能力要求相对也不高,这样既直接导致产品质量差,企业发展走简单加工的老路,又间接妨碍了校企双方合作的积极性,企业只需要社会提供廉价劳动力,而学校只能被动选择低层次的合作方式。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来看,应该尽快淘汰落后产能,鼓励技术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型,政府应以法律规定的形式加快整个过程,例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部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的通知》和《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等文件的印发,就分别从正面加以引导和从反面加以淘汰。今后需要制定并严格实施更多类似政策文件,加快企业技术升级自律性的形成,确保积极良性商业竞争市场氛围的形成。这样,企业参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就有了实实在在的原动力,其积极性必然大幅提高。
2、多种方式搭建合作平台,建立现代化信息沟通机制
(1)吸纳高职院校对接行业协会(商会),健全规范行业协会行为
目前,我国的行业协会(商会)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承担特殊职能并具有一定官方性质的行业协会(商会);二是自上而下建立起来的具有半官方性质的行业协会;三是自下而上、由自然人或法人发起成立的有关协会和商会组织。但是很多业界关心的问题并未得到完全解决,比如行业协会的法律地位没有明确、行业协会属于非营利性单位,与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不同、不同行业协会之间发展不平衡、行业协会的中央政策与地方政策不衔接、不配套、不协调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我国的行业协会(商会)与国外相比,无论从组织架构上、管理规范上,还是从引领行业企业发展的角度上来讲,都有一定的差距,而高职教育要与行业对接,专业要与产业对接,其最主要的对接方式便是与行业协会对接,但是如果行业协会自身的发展水平不高,行业标准滞后或者权威性不够,必然导致高职教育对接偏差或无门,这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上层建筑瓶颈,需要政府系统考虑并解决。同时,行业协会吸纳高职院校的意愿和实例也较欠缺,直接导致学校无法及时了解甚至参与行业协会的发展乃至决策过程,不能真正实现校企双主体培养技能人才。
(2)规范职教集团权责利,设立监管部门
职业教育集团是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组织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发展而组织的教育团体,是近年来我国加快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改革、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的重要模式。其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但是随着这一模式的推广和发展,必然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最为核心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各职教集团产生的背景、环境不同,发展程度不同,吸纳的成员成分不同,因此各职教集团的章程即规定的权责利相差加大,如何从官方层面加以引导,制定出具有一定范式类似于合约协议的条款,使之更具规范性,更有约束性,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第一个核心问题。二是职教集团的发起方或者主要推动者为学校,牵头成立一个临时的社会团体,除了《章程》外,没有更多约束性条件,很多职教集团自成立大会起,基本很少开展大规模会议、活动,其发挥作用有限。因此也需要从法律层面明确其所属社会地位,应履行社会责任等,在相应发展阶段,更应建立一个第三方管理部门,确保其能规范正常运行。
(3)积极推进社会企业力量办学,鼓励建立董事会
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到“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创新民办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支持“在关系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产业部门,规划建立一批企业和职业院校紧密合作的技术技能积累创新平台”,推动“职业院校设立理(董)事会,50%以上的成员要来自企业、行业和社区”,这些文件精神,需要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出台更加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并且实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积累推广新经验,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4)建立常态化的现代信息沟通机制
无论采用何种平台,全面高效的信息共享沟通,都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关键环节,因此有必要在所搭建的平台之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输技术,多途径全方位高速率的和接受信息。传统技术的网络公告形式单一,不能完全承担现阶段海量信息和多类型受众的需求,可尝试采用现代数字校园和智慧城市的设计理念来进行设计和完善。
3、建立健全企业参与制度,落实育人主体责任
是否能够吸引企业参与双主体育人工作,取决于企业在合作过程中的利益分享度。要使双方都愿意长期主动合作,就需要创造出“1+1>2”的效益,基于此,很多国家示范和骨干高职院校做出了成功探索,国家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也给出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和指导性做法。
(1)法律明确企业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责任
加快修订《职业教育法》,从国家层面制定校企合作相应法规,明确企业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如规定投资者的准入机制、保障机制、退出机制等,使企业自身利益和教育责任得到制度上的明确。
(2)建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补助制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校企合作不仅是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也是人力资源与经济活动的合作,应有相应的政策法规来调节、规范和推动,并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因此,企业因接受实习生所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按现行税收法律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落实各项校企合作办学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实习生工作保险补贴和实习耗损补贴制度。合作企业资助和捐赠职业院校用于教学和技能训练活动的资金和设备费用,符合公益性捐赠条件的,可按税法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对积极承担实习见习任务、培训成效显著的企业,由当地政府给予适当奖励或可免交部分税款。
(3)支持企业全程参与育人、发挥企业办学主体作用
校企合作深度融合要在发挥学校主体作用的同时,将企业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就需要在育人过程中全程参与。通过行业协会,学校及时了解各专业人才的近期市场需求状况,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企业可从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制定能力分解表。学校拿到能力分解表,以分解表上所涉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最后考核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从而改变企业招不到想要的人,学生找不到对口工作或失业困境。其次企业全程参与育人,选派企业能手和管理人员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为学生举办座谈会或讲座,将企业的管理制度、企业文化、职业素质要求不断的传授给学生,从而提高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减少目前因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企业生产和企业文化、管理上的认可而离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企业人力培训培养成本。
(4)建立弹性学制,对接企业生产周期
在新的时期,企业生产成本随着人力成本的提高而同步提高,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优势,为更多的企业提供支持。比如,由学生在课余时间帮助公司开发设计产品,收益分成,既给学生实训、实习提供机会,又减少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还有一些企业的产品有旺、淡季之分,在旺季不能大量招收工人和大量购置生产设备,否则在淡季就可能大量裁员,因此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生产状况,设置弹性学制,在企业最需要的时候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帮助。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为企业提供支持,必将提高企业对合作育人工作的积极性。
(5)加强高职的应用型技术研究,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企业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并开展新技术研发,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培训和应用型研究方面的能力达不到企业要求,不能为企业解决相关的问题。因此,作为学校应该加强自己的应用型技术的研发能力,改变目前科研能力较弱的局面,当学校的教师和学生都能为企业提供帮助,为企业创造效益时,必然会吸引企业的目光。
4、推进校企的文化交融,促进双方的价值观对接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除遵守法纪、社会伦理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基于自身生存发展历程环境和对市场、产品和质量等核心要素的阶段性认识,产生了具有鲜明个性的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价值观,并将其推行至整个生产管理活动中。高职院校在其发展过程中同样也产生了各自的校园文化,并且遵守高职教育的一般价值观,由此产生了不同的校规、校训和育人氛围和文化。要提高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工作的积极性,必然需要考虑对其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接纳融合,否则极易产生“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尴尬局面。企业和学校在深度融合,共同育人过程中,必然会在很多层面和内容上需要共同协调工作,这就需要双方自发做好文化的交融,实现企业经济价值观和学校育人价值观的对接。要从基本的工作制度规定层面考虑,如何将企业的工作制度和学校的工作制度融合,例如最基本的作息制度,最基本的工作任务执行流程等。从对人员或者实习学生的考核标准考虑,如何将企业的工作实效制与学校的综合发展德育为先的理念融合。
5、创新合作模式和机制,拓展合作渠道,加深合作层面
我国的高职教育正处于一个深刻变化的时期,很多新事物、新概念、新模式不断涌现,为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真正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就需要根据环境变化,不断吸收新经验和创造新做法,当下教育部推行的现代学徒制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同时也可鼓励在做好前期调研论证后采取一些新的做法,例如吸纳高职院校加入行业协会,建立高职教育公众发展基金会,鼓励教师持有公司企业股份进而成为企业董事,合作进行新产品的初期检验和社会反响调查等。同时也应从政府层面坚决反对一些不合时宜或者损害合作方的做法,例如假借组织技能竞赛名义推销企业产品,私自变更校企合作企业性质等行为。坚持从正面引导激发企业参与合作积极性。
四、结语
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同时为企业的人力资源储备和技术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国家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支持。政府支持下的校企双方定能在合作中找到共同利益,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也会逐步提高,从而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2014A065)。)
【参考文献】
[1] 申晓伟、罗华:高职院校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的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