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德育的核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现代雕塑;现代景观;融合设计;创新
Abstract:Modern sculpture transits from the traditional form to the modern form. Designers have gradually combined modern sculpture with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They regard the outdoor venue as the main object of the sculptural creation, and they regarded landscape as space sculpture. The boundaries between sculpture and landscape are increasingly intangible. In this case, landscape sculpture emerges at the right moment. On account of this,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and analyzes how to make design and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fusion of modern sculpture and modern landscape from five aspects: refining and summary, rhythm and cadence, actual and virtual design of sculpture, adaptability of creative themes, and the harmonious artistic conception of sculpture.
Key Words: Modern Sculpture, Modern Landscape, The Fusion of Design, Innovation
雕塑作为景观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元素,在传统园林中多以装饰形式展现。随着艺术的进步,雕塑受到抽象主义、构成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等新设计思潮的影响,其空间形态、表现手法及材料选取方面出现了明显改变,其不单单是环境的点缀,而变成一种独特的创作理念,开始注重空间的流动性、扩张感,可以多方位供人们观赏。下面本文主要探讨以现代雕塑与现代景观相融合的设计创新情况。
一、提炼与概括
写实是雕塑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但写实也不能过度真实,主次分明,才能让雕塑作品免于庸俗。一位杰出的雕塑家,既要善于写实,还要善于概括,才能使创作的雕塑作品产生生动的效果。概括可谓是写实的高度提炼,其与写实相互补充,形成了美丽的雕塑艺术。环境雕塑重视形式的改变,追求简洁明快的形象形成的韵律、艺术氛围及节奏,故提炼概括可谓是环境雕塑的一种语言特点。基于现代雕塑与现代景观的提炼、概括是对各种自然形态站在审美视角对最具有感染力的美感因素进行取舍,从而将其中最具表现力的造型特点提炼成清晰而单纯的形象语言,形成了景观雕塑在审美、形式及造型方面的必须元素。1
景观雕塑是创作者从感受、把握形象直至创作形象的一个过程,是其摆脱纯粹自然形象,继而将从现实生活中撷取素材进一步加工、升华,集中、生动地表现出理想形象的过程。一名雕塑家对自身所感受到的各种因素进行提炼概括,可以说是其艺术灵感最生动、最贴切的表露。如图1所示。
二、节奏与韵律
基于现代雕塑和现代景观合一的景观雕塑,在某些方面和音乐有共同的特点――重视节奏感。艺术上的节奏感主要指在表现艺术的过程中,借助几种彼此对立的元素,依照相应的规则进行穿插或者重现,在对立与统一中深深地触动观赏者的内心。节奏作为音乐的灵魂,它是音乐最为本质的特点。与此同时,节奏感也是音乐体系中多种艺术语言表达体系内最抽象的,其隐藏于旋律、音调中,可让欣赏者不知不觉地体验到音乐的深层次结构。而雕塑的形体及体量变化,有明显的方向性、倾向性,尤其是以组成手段创作雕塑的设计,其形体的排列、组织有明显的秩序。雕塑形体的秩序可以说是雕塑语言的修辞方法,在主次之间能让雕塑的动态、张力更显突出,同时将雕塑的重心、动态及形体根据主次关系,有规律地组织整合,展现出独特的秩序感。2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和艺术魅力,而运用多媒体软件进行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以往的体育课教学由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学生已经对这种教学模式感到乏味,而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教学就截然不同,在这里有一个神奇的世界,教学课件中教学画面的变换、声音效果的叠加、动画效果的处理,远远超出了教师的讲解示范。授课时学生顿时会精神百倍、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方法,手段生动活泼、新颖多样,克服了过去老师边示范、边讲解的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既符合青少年的求知、求新的心理特点,又能创设比较好的情境和情绪体验,引起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一教师讲解现代奥运会的历史与发展时,教师先给学生播放北京申奥成功的精彩片段,紧接着问:“同学们,你知道奥运会的来历吗?你知道举办奥运会的目的吗?你知道历届奥运会的盛况吗?你想了解中国运动健儿在奥运会上的精彩表现吗?(学生的情感一下子集中到奥运会上)老师早已为大家准备好了一档奥运大餐,不信就请打开校园网关于奥运知识的专题网页,和奥运零距离接触。”“奥运昨天、今天、明天”栏目了解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诞生、发展、振兴,铭记对奥林匹克运动作出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历届盛会回眸”栏目分析了奥运会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尤其是给举办国带来的深远意义;“奥运精神”栏目昭示现代奥运精神的内涵,这是一个互动模块,让学生将如何传承奥运精神的感受与大家分享。为了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仪式”的了解,这一栏目让学生通过网络的搜索继续查询,这样学生可继续深入学习,从中也会有意外的收获。
二、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统一规范技术动作
教师要上好体育课,必须设法帮助学生建立统一、规范、正确的技术动作。高中体育教材内容广泛,而且增加了新内容、新规则。体育训练活动模仿性极强,要求的示范动作直观、形象、生动、得体。因此,体育动作表象的建立和动作概念的形成,是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重要环节。而采用教师或优秀运动员的示范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学生的体育基础不同,接受能力有快慢,受体力、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很难使每个学生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然而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教师可以将要示范的动作要领制成课件,采用慢速播放、随转等动作设置,学生“看”清楚每一瞬间的技术动作细节,大大优化了课堂效果。为了实现每个学生都进步,教师有必要将教学内容到校园网站,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在观察和分析的过程中形成清晰的动作表象。
三、实现教学重点可视化,动态剖析教学难点
体育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形成标准规范的技术动作并能灵活运用,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大多数技术动作都是一连串的,要求在一瞬间就要完成,因此示范正确、讲解清晰就显得尤为重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课堂,能从各个角度、不同侧面动态地剖析教学难点。尤其是技术战术的教学,现代教育技术能使教学内容在大小、远近、快慢、虚实之间快速转换,实现重点可视化,难点清晰化。如在篮球技术动作教学中,高标准的动作示范和生动的语言讲解需要完美结合,简单的动作学生能结合教师的示范和讲解顺利掌握,但像腾空投球、三步跨篮之类的复杂动作,只靠教师一两次的讲解和示范是很难完成的。如果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采用慢放、回放等方式,帮助学生抓关键、领神韵,则可以大大提高训练速度。再如跳远项目的空中挺身展腹动作及落地前的收腹动作,学生很难把这些瞬间完成的动作看清楚。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就很容易把每个瞬间动作技术的细节表现出来,学生形成标准规范的技术动作,不再是个难题。
四、了解体育前沿知识,拓宽体育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要让大学生掌握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本领,掌握科学健身的本领,为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打好坚实的基础,因此仅靠课堂教师的传授、课本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掌握最新的体育信息,及时地更新教育方式,教师要经常上网,将收集到的最新知识通过多媒体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也会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检索和搜集,教师将这些成果与大家分享。这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调动出来,既拓宽了教学内容,又丰富了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结构。
关键词:信息技术;体育教学;整合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234-02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整合的必要性
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整合符合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需求。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利用网络体育教学资源平台,学生就可以根据自身身体素质情况和自身的体育兴趣选择相应的学习和锻炼内容,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也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要求,从而做到因材施教。还有利于创设良好的体育课堂教学情境、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堂演示,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与学的氛围,从而激发了学生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整合
(一)信息技术教学对体育教学的应用
体育教学个性化、人文化是学生不仅在体育课堂上完成和学习,而且可以很好地在网络中寻找适合自身的练习方法,制定自身的标准,设计自己喜欢的动作内容,动作效果,通过以上这些练习方法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体育知识和练习的自信心。譬如,鱼跃前滚翻动作在教学中,初学时,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不一定能完全听懂、看清楚,对动作的了解多数依赖于观察,但是此项动作迅速连贯,不一定让学生看清楚,分解教学又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误认识,形成分解做动作的习惯,忽视了迅速连贯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授课,就会避免上述存在的问题。教学中体育教师的动作讲解与示范直接播放给学生听与看,对于重点与难点进行反复慢放,并用特定的声音、图象显示,突出重点与难点,让学生直观、主动、立体、全面掌握动作,提高教学实效。可见,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适时应用,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加深了对所学动作的理解、记忆和掌握,而且培养了他们的主动思维,观察学习的能力,提高了体育课的教学效率。
(二)信息技术与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许多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比拟的技术特点、以及有很多不同的展现方式方法,这些技术特点对学生的体育锻炼起着很好的辅助和帮助作用。通过应用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教学资源是网络教学为学习和锻炼者提供必要的信息环境,它有着丰富的体育教学内容,多样的主观形式,不同的图片展示
学习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强大的数据库能够尽可能地满足学习者不同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多方位的信息资源来提高自我锻炼的方法。锻炼者与网络的相互性有利于加大锻炼者的参与程度,帮助锻炼者协作意识的形成和学会协作学习。在体育课堂上可以运用信息技术的多方位性来提高学生上课的质量。也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鼓励、吸引、强调学生自己运用手中的信息动手实践和协作学习。
2、信息技术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合作性,拓展性、想象性
体育教学活动与信息技术的相互性促进师生或生生之间的交流、交谈,为学生学习与锻炼环境的营造、学生学习与锻炼团体的形成提供了极为有用的价值支持。学生学习与锻炼者在决定锻炼目标后,分析问题,利用信息工具获得相关资料进行精选、分类、加工、组合、建构、拓展,通过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师或服务器联系,或在学生学习与学生锻炼之间通过视频会议系统进行现场讨论分析,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也应乐于听取其他学习者的不同观点,慎重考虑后,对自己的原始资料做出调整,从而达到或完成相关学习任务与目标。在整个过程中锻炼者可以通过网络这一多方位途径取得所需要的相关信息,使有价值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更好的体现出来,并可以得到体育教师适当引导、启发、巩固提高,因此,锻炼者的目标能更好地完成。
3、信息技术可以为我们师生间及生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教育的整合,教育的发展,教授的技术运用提供施展空间
在现代的体育课堂中以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育是跟不上教育的发展,因此我们体育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接受和掌握信息技术,提高体育教师对教育的深刻认识,增强更新的观念,增加自身的教学手段,丰富自身教学的手段,是我们体育教师现阶段应尽快完成,完善和成长的需要。信息技术的突出特点是开放性,综合性和跨越性。信息时代教育对所有学校的每一个体育教师来说都是全新的挑战,体育教师只有不断努力学习,充实自己,才能站在时展的前沿,把握时代脉搏,迎接新时代的挑战,真正成为实现现代化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生力军和顶梁柱。学生锻炼兴趣的培养,关键在于体育教师教育学生学习的观念,这种利用信息技术的教育不仅是时展的象征,而且对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体育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增加相互探索相互合作能力,体现主题性教学
根据体育教育学科的性质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特点,由教师和学生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各种形式有价值问题,并在网络上呈现出来,为学生在课堂内外的探究性学习设置逻辑起点,从而达到教学过程探究化。学生主动地获取由教师汇编整理并放置在网络上的相关资料以及其他网络资料,在获取基本知识之后,围绕相关问题进行自我探究或集体讨论,教师平等的姿态参与和引导学生的讨论,使教学内容以传统型转变为探究型,教学活动的网络化。
(三)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环境,进行创新性体育教学的课堂教学现代信息技术的网络只是环境,探究只是手段,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师生学习共同体
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确定,学习与锻炼的自主性、能动性、合作性得到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在专题学习网页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中进行体育课程学习的学习方式。其学习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即: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引入体育学科课程知识;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如,情境——探究模式;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由于应用环境和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资源利用—主题探究—合作学习模式、小组合作—远程协商模式、专题探索—网站开发模式,多元智能模式等。信息技术是教师的帮手、但是合理和科学性的运用整合过的材料才是学生所需要的材料。
三、小结
教育现代化的脚步越来越快了,现代信息技术已走进了校门,进入了课堂。但是必须明确的是,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不能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手段,它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是一种手段,一种形式,对教学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只有明确了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体育教学的关系,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才能在体育教学中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我们只有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正视传统教学手段中的实用价值,才能合理、正确的使用它,从而真正进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时代。
参考文献:
[1]黄荣怀.信息技术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马宁,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层次[J].中国电化教育,2002,(1).
关键词:影视教育;互联网+;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6-0130-02
一、信息革命时代背景下的影视教育亟待改革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混合现实、人工智能……我们正身处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数字化的新时代,一个改变是不可避免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新时代,现代新技术以其极快的速度、更为深入地渗透到各个领域。
以往各种人类新技术的突破性变化首先应用在教育领域,目的是榱巳酶多的人接受新技术、新知识,在教育领域发生的改革都是顺应当时的新科技、新技术的。印刷术的发明使教育实现普及化,而当今的主流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正是起源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兴盛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这种教育方式的最大特点是使用标准化课堂、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考试、统一的标准化答案。而我们当前所处的以数字化制造及应用为代表的崭新的信息革命的新时代,则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需要大批能够追踪尖端科学和最新发展的人才,我们如果仍使用以前的传统教育方式显然是不能适应这个新时代的需求了。更多尖端技术应被被引入教学环节,推动者教学工具与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
影视艺术作为当今人们主要娱乐方式之一,从前期拍摄、编辑,到后期发行、播放等环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景视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从陌生的名称到当今的热词,使得我们从事影视教育的工作者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思考影视教育与现代新技术的深度融合,及时掌握新技术、新方法。有研究报告表明,多年来我国传统的影视教育模式基本保持不变,而这种传统方法更适合培养的是类似流水线上的工作人员,僵化而缺乏创新。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教育者要培养学生会学习、会思考、并且具有创新与合作精神,教育者要在传统媒体与各种新媒体环境中科学调整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便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充满科技感的未来。
我国传媒类院校的影视教育大都还在采用传统的教学基本模式,即以教师讲解为主导,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或演示,学生统一集中听课、记笔记、做练习、统一考试……,这种典型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率高,学生课程完成率高。但缺点也很明显:过分依赖老师的个人水平及经验;过分强调统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与差异特征;学习内容仅限于指定教材;学习评价过于单一;师生间、学生间的协同学习、探索学习、互助分享空间明显不足。
2015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我们常说教育有自身的规律,有自身的特点,教育也要适应时代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在这个提倡终身学习的,师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的“互联网+”新科技时代,我们必须做出相应的变革,利用最新的技术与机制,以更低的成本、更大的规模、更新的模式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让我们培养的学生在不远的未来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让我们的国家在未来的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影视教育者要具有互联网思维方式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互联网技术通过建立网络,将一切物质的、精神的转化为可以通约的比特(Bit),由此实现任何事物之间的互联互通。“互联”成为这个时代思考和研究问题的基本认知范式[1]。
从传统的教育模式向新的教育模式转变,首先应该在思维方式和教育理念上做出革新。传统的影视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学习模式,传统教育模式过度重视标准,重视考试成绩和就业率。当然这些标准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未来的改变性与未知性,我们教育者应该更多的加入互联网思维方式,开放和共享是其最明显的时代特征,开放的特点打破了教育者垄断知识的特点,正如乔纳森・哈伯的《慕课》一书中写道:慕课的出现,促使高等教育机构一夜之间解禁了其全部的知识储备库,改变了高等教育资源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以来被特定机构垄断的局面,使得这些宝贵的资源得以在全球范围内被平等分享[2]。学生们可以通过各种现代信息传播渠道获得知识,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已然发生改变,教育者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演变为相关知识的合理架构者,并提供能够提供引发学生进一步去思考探索及创新的动力。共享的特点让我们能够更容易地拥有先进的现代新技术,更丰富的教育资源,怎样才能运用新技术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内容,运用更适合互联网原住民学生的交流方式,以更加有趣而不是呆板单调的教学方法去讲授知识,能够更精准地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将知识关联,深度和难度层级递进,在学习中培养洞察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互动合作的能力,能将各种所学融汇贯通,进而真正掌握这门学科,增强他们的内在自信心,并能够真正享受学习的整个过程。这些都是教育者在新时代需要认真思考的。
如何在教学中实践这些新技术,对于教育者来说首先要快速提高数字素养,对应从事影视教育的高等院校教师来说,主要包括提高自身的技术素养和信息素养。
面对层出不穷的现代新技术,如何将传统的教学状态做转换,如何获取丰富的教育资源,如何深度设计教学模式,如何设计教学过程,如何制作基于互联网传播形式的教学资源,掌握现代新技术是前提条件。
影视生产与消费方式在这个新时代也不断快速地发生着改变,影响着影视的内容、制作、编码等,提高教育者的信息素养可以使我们不迷失在海量数据中,可以使身处互联网大数据、信息爆炸的新时代的影视教育者能够在海量课程资源中搜索、分析、归纳、并整合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科学优化课程结构,以最佳的方式制作、组合各类教学资源,适配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与学界、业界需求对接。
三、现代影视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
现代教育正在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2016年《地平线报告》中认为高等教育的短期趋势是混合学习设计的应用与日俱增,现代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是教育模式的竞争与个性化学习。怎样善于利用新技术,利用潜在的学习模式的动态转换,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寻求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好的联系互动方式,让他们能够更加适应我们所存在的这个新世界,运用新技术改革教育模式、创新教育模式是我们教育者要深度思考和实践的。
在传统影视教育中,按照影视制作流程分类,很多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影视摄影、影视后期编辑、影视后期特效等课程仍然大都采用传统授课方式,学生在课堂听老师讲授、老师采用讲授、演示课堂案例等形式作为主要的教学模式。
现代数字信息时代,已深刻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主动和被动关系,积极适应新时代师生关系,其核心便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在这种大背景下产生了很多不同的教学方式,如可汗学院、微课、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慕课”(MOOCs)等,真正体现了现代信息时代的开放、共享、免费、个性化等数字“互联网+”时代的特征。各种团体、个人上传了大量的收费、免费网络教育内容,包括视音频教程、各种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教育资源。
把握影视教育本身的特点,根据课程性质和课程内容,把传统教育模式和各种多元的在线教育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这要求教师在课程设计和知识传递中,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教学过程包括面对面的线下教学与学生在网络上学习的线上教学,并能够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达到一个合理的学时分配。这就是在运用现代新技术的基础上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式学习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利用网上资源、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是提倡合作和自主探究的学习,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是一致的[3]。
线下学习模式与线上学习模式相结合。影视教育的某些课程,如影视制作相关课程本身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根据课程特点可将基础理论知识录制视频课件制作成微课等短视频形式,收集整合按照影视制作流程及功能模块制作一些优秀网络学习资源,让学生自己课下在线自主学习。课堂上则根据情况集中或个别答疑,并开展综合性的项目教学模式。基于影视创作实践课实践性强、技能性强的特点,可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开放性、综合性的项目,通过让学生独立或合作的方式,结合基础知识共同探讨实践完成。以充满活力、互动积极的方式探究运用知识,以逐渐达到深度学习的模式。
整体学习模式与碎片学习模式相结合。现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可以⒂笆咏萄内容扩展到更广阔的范围,一些理论性强和难的内容设置为整体课堂讲授,而一些具体的影视制作模块性、操作性、技巧性的内容让学生利用手机等移动互联设备在零散的时间根据喜好去选择自学,教师主要收集并整理一些优秀的、相关的、有趣的网上教育资源,合理顺序组合,推荐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模式相结合。设计个人和小组实践作业,通过作业完成时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师灵活采用课堂答疑或学生互相帮助的方式来解决,充分运用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程完成率高等优点;而现代教学模式不受场所限制,不论学生身处何处,只要网络畅通,都可以独自进行学习活动,可以充分适应学生的个性特征。
现代信息技术时代带来的影视教育变化是飞速的,影视教育者要依据教学大纲,但又不能固守传统的教育模式,新的影视制作技术与传播模式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必须及时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合理设置教学过程,及时了解专业发展动态与社会需求,并能引导学生进入深度学习。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更具有启发性和开拓性,教师更多的责任是教会学生怎样构建知识和怎样学会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写道:“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未来的影视教育发展趋势应该是在大数据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智能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真正自主的学习主体。
我们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飞速变化的新时代,一个提倡终身学习的新时代,一个互联互通、分享合作的信息化新时代,师生关系,学习环境,学习方式都已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学生和教师都要学会互相成就,互相进步,我们教学的目的早已不仅仅是让他们掌握技术、技能,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具有创新精神,拥有改变世界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云生.论“互联网+”下的教育大变革[J].教育发展研究, 2015(20):10.
关键词:信息技术 函数教学 多媒体信息
函数是高中数学一项重要内容,它有鲜明的特点.笔者尝试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收到了预期的效果.采用“信息技术下数学课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明确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容量大,在教学过程中,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利用在线测试边讲边练习进行教学,让学生得到及时的巩固,在关键的重点让学生进行讨论发现,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获得再发现、再创造的感受。下面就信息技术下的数学教学谈谈自己浅显的认识。
一、基于信息技术下的数学教学的含义
基于信息技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需要,继承传统教学的合理成分,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全天候、不间断、因材施教的新型教学方法,教学与评价的信息在互联网上传输与反馈,极大的优化了教师群体,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能力。基于信息技术下的教学,可以共享教学资源,传递多媒体信息,适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刺激学生不同的感官,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了信息接受量,增大了课堂教学容量,同时又具有实时性、交互性、直观性的特点,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模式,同时叉满足了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远程教学等社会需要,开创了教学的全新局面。
二、基于信息技术下数学教学与评价的应用
1.能做到图文并茂,再现迅速,情境创设,感染力强,能突破时空限制,特别是基于Net技术的交互式动态网页更能提高学生的多种感官的感知效能,发挥个体的最大潜能和创造力,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接受和记忆,也最能体现新课标的精神,极大的满足社会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要求。
2.同时全体老师又能通过网络共享教学资源,适时创新资源,使每一位老师都成为名师,使教学的方法水平永不落后。如在讲授函数这部分内容时,二次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的图像以及图像变换是重点内容,关于函数图像的传统画法,是通过师生列表、描点、连线而得,静止孤立。教师要自制每一节的课件难度大,时间又有限,而基于信息技术下的数学教学,就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版课件,进行网上学习,从而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减轻教师的体力负担,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创新研究。同时让学生在交互的动态的信息技术下学习,函数值随自变量变化而同步变化以及对应运动的轨迹,从而得到完整精确的函数图像,通过交互学习让学生充分体会同一函数不同参数与图像特征之间的联系,充分掌握函数的性质和抓住图像的平移、反射、压缩、拉伸和对称变换特征。若有疑问或好的见解,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远程的交流互动。通过多媒体,交互反馈,使学生深刻理解,不易遗忘,也培养了学生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信息技术下的数学教学,教师教得轻松,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Arhij指导;学生学得愉快,学得有趣,这样数学教学的效率也提高了。
三、基于信息技术下数学教学突破教学难点
高中数学中有一些知识需要通过抽象思维来解决问题,而这也正是高中数学的难点之一,基于信息技术下的教学可以化抽象为直观,有利于突破难点。如“二次函数即:y=ax2+bx+c(a#0)在[m,n]上的最值的探讨,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开口,对称轴移而区间不动或图像不动而区间变化时函数的最值”不易理解,在信息技术下,学生通过对网络课件的阅读和对a,b,c,m,n的动态控制,能深刻理解数学知识的要点,加上在网上的即时测试和评价,更能有效的掌握它,不再感到难以理解。
四、基于信息技术下的数学教学与评价形式多样化、即时化
传统的教学形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这样教学方式课堂容量有限,反馈方式单调,信息交流少,所有的学生步伐相同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培养学生现代的终身的学习能力,同时不能解放教师,让教师从事更有意义的教育工作。而信息技术下的教学可以同时满足不同用户不同要求,培养活学活用的能力,真正实现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学面向全体通过互联交流互联互动进行分层教学、个别教学实现因材施教,体现新课标的要求。
五、基于信息技术下数学教学应处理好的关系
1.网络与学生的关系。和谐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基于信息技术下的学科教学,应加强对互联网海量信息的搜索、筛选、加工、创新。在选好教育资源后,教师耍努力探索适时、适用问题,创设学习情境,营造和谐的环境。加上学生对网络应用知识基本掌握,达到网络与人的和谐统一。
2.网络与教师的关系。基于信息技术下的学科教学优势空前,只有信息技术下的教学与教师灵活生动的讲解和创新的适时评价互相配合,相互促进,协调传递信息,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和教师的优势。
3.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这是在任何教学模式中都应遵循的原则,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发展与教师的主导相互作用的关系。专题教学网站和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形成,将教师从繁杂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了,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减弱了而是加强了。信息技术下的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各种电教媒体的操作技能和技巧。同时也使教师在信息技术下的学科教学中获得自由,掌握主动,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提高我国的教育教学质量。
下面根据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经验,谈谈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结合的几点尝试作法。
一、巧借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人机交互是多媒体计算机的显著特点,多媒体计算机可以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声色并茂的、感染力强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种交互方式对于数学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因而形成学习动机。
(二)人机交互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是主宰,学生是配角,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练习作业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参入这个过程。而优秀的多媒体课件所提供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学的内容的深浅,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作业。
二、巧借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它既能看得见(视觉),听得着(听觉),还能用手操作(触觉),这种多样性的刺激,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解强得多。同时信息技术的丰富性、交互性、形象性、生动性、可控性、参入性大大强化这种感官刺激,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一)化无形为有形。初中数学理性知识成分太重,传统的教学只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训练,缺乏充分的图形支持,缺乏供学生探索的环境,于是只能靠学生的死记和教师的说教了。比如,初三几何“点的轨迹”,学生只知道“轨迹”是一些直线或射线,但学生对“轨迹”是毫无想象力的。“几何画板”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它显示的“点”一步步地动态有形地组成直线或射线,旁边还能显示轨迹中“点”的条件。这种动态的有形的图形是十分完整的,清晰的,它远远超出老师“把轨迹比喻成流星的尾巴”的讲解。
(二)化抽象为直观。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几乎被动地从教师那里接受数学概念,靠强化记忆知道概念的共性和本质特征。初三代数“函数”就是一个典型的概念教学,关键是让学生对“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有一个明晰直观的印象。运用多媒体的直观特性,分别显示解析式y=x+1,《数学用表》中的平方表,天气昼夜变化图像,用声音、动画等形式直观地显示“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最后播放三峡大坝一期蓄水时的录像,引导学生把水位设为y,时间设为x,就形成了y与x的函数关系。不仅引起学生的自豪感,而且对函数概念理解非常透彻。
(三)化静止为运动。运动的几何图形更加有效地刺激大脑视觉神经元,产生强烈的印象。初中几何《圆》这一章,各知识点都是动态链接的,许多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图形间蕴藏的规律和结论是不变的。熟悉“几何画板”的教师,无一例外会用“几何画板”来演示“圆幂定理”,即相交线定理割线定理切割线定理切线长定理,鼠标一动,结论立现,效果相当好。其实像“垂经定理”、“圆心角、弧、弦、弦的弦心距关系定理”等等,需要用“翻折”、“旋转”、“平移”等知识证明的定理,都可用“几何画板”动态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有些题目,不经意用鼠标移动一个点,图形变化了,结论仍然成立,比如图形中移动C点或E点始终有CE∥DF。
(四)化繁琐为简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初三代数“频率分布”,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引着学生在“60名女学生身高”数据中,找到最大值,最小值;再分组;一个一个地数出每组中数据的个数;计算频率;绘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既繁琐又费时。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简洁明了,把60个数据输入Excel,排序,最大值和最小值,各组中的频数,一目了然,用Excel还能方便地绘出柱状图,类似频率分布直方图。若教师重点讲透步骤、方法和道理,把非智力过程交给计算机处理,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对基础教育的需要,也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需要。
三、巧借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式学习。
关 键 词: 信息技术 教学 整合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是教育教学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应用的普及,随着现代化的深入进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进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教学过程的策略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借以更好地提高育人质量,促成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面对日新月异的教学现代化浪潮,我们要怎样才能把信息技术与教学结合起来,在此,我们很有必要就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问题进行探讨,以便提高认识,弄清意义,明确目标,勇于实施,提高教学质量,促成教学现代化的早日实现。
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作用和意义
多年来,信息技术对当今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不仅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而且对社会总体结构和社会生活方式实施了全方位的渗透,引发了史无前例的革命,人类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步伐因此而加快了。从形而上的定义来说,人们常说的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高等院校的一门课程,那是基于教学课程分类而言的,实际上它就是实施于教育教学的信息技术,亦即工具性的手段。信息技术的概念,相比于现代教育技术,其外延广泛得多,内涵深刻得多。加之为了叙述上的方便,我们这里只称信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知识已经成为社会中的基本资源,信息产业成为社会中的核心产业,信息素养已成为信息社会中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信息技术逐步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的筛取、分析、加工、利用的能力与传统的听说读写算方面的知识技能同样重要,这些能力是信息社会对新型人才培养的最基本的要求。因此,教学过程引进信息技术,使之形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正是大势所趋,势在必然的。这种必然性导致人们提出了要求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有机整合的焦急呼唤。
和信息技术一样,教学也是一种手段,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结果也仍然是一种手段,使用这一手段的目的,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促使教学任务的更好完成,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显然,这种整合模式,应该成为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认知工具。其作用主要有:
1、教学演示的工具。这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最初形式,也是最基本的层次。教师可利用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编写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以便清楚地说明讲解的结构,形象地演示教学的内容;或用图表、动画、影片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等等。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可以使计算机代替粉笔、黑板等传统教学媒体,实现传统模式所无法实现的教学功能。
2、主体交流的媒体。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的交流过程。通过互联网、局域网的硬件环境,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专题质疑、问题研讨、个别辅导和感情交流,以及师生与外校外地外界的链接,达到快速、优质、高效的目的,实现知识获取和能力训练的最大效益。这种整合模式可以实现个别辅导式的 教学,既能代替教师的部分职能,如出题、评定等,还能较好地实现因材施教,解决因主体个别差异导致的质量失衡问题,还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投入性、自觉性。
3、资源环境的生成。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可以突破书本知识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而不断优化生成新的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环境。例如异地景观、背景材料、实物模型、重要数据、实验过程、百家思想等,很多是课本所容纳不了的,而这类材料却能极大地丰富教学的资源环境,传统教学模式所受局限太大,根本无法全部生成。就拿语文学科来说,它的信息技术资源包括语文教学中所凭借的信息技术手段与相应配置,还包括凭借信息技术加工整合,从而可被语文教学所用的囊括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无限丰富的资源。这样的资源被开发利用,语文教学的手段和条件都将发生巨大变化。类似于尺幅千里、芥子须眉、留声致远、异步对话、心游万仞、思接千载、时空隧道等种种原来属于夸张相象范畴的东西,一旦在语文教学中成为现实,就会极大地丰富教学资源,而且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利于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研究性学习,近年来已经突破了课外活动的限囿,而被提升成为基本的课程内容之一,部颁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要通过课程改革,加强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通过规范的课程教学,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会生存、懂得知识、掌握本领、发展能力的身心健康的四有人才。研究性学习正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科内容,利用多媒体集成工具或网页开发工具,将需要呈现的课程内容,以多媒体、超文本、友好交互方式进行集成、加工处理转化成为数字化学习资源,同时根据教学需要,创设一定的情景,并让学生在这些情景中探究、发现,这极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很多教学软件都可以为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界面的支持。例如中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其中的几何画板可为学生提供自我动手、探索问题的机会,当面对问题时,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和合作,提出自己的假设和推理,然后用几何画板进行验证。还可用以发现、 总结一些数学规律和数学现象。又如事物内部的运动状况、物理现象、化学反应、生成机制等,都可以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显示和形象展现,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和内质的把握。再如政治教学中的经济学内容,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真实的商业情景,让学生在各种真实的复杂的条件下作出选择和决策,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5、构建新的知识。信息技术可以成为新知识构建的载体,缘在于它与教学整合时,能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分析能力和思维的流畅表达能力,这种整合强调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提取时,对信息进行重新整理、优化组合和加工运用,因而能将大量知识进行内化,变成自己的东西。
基于信息技术的开放的服务理念、先进的工作手段、简捷的操作平台和优越的育人环境,使得它在教学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了,在经济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它必然承担起教育现代化的重担。这种担纲作用是其他手段所无法比拟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担负着教育发展之纲、社会进步之纲。因此,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既是课程教学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之必然。归结起来,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机整合,其重大意义至少表现在:
第一、是培养学生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和能力,打好扎实、全面的文化基础,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信息利用素质。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过程,使教学方式变革了,教学视野拓宽了,教学内容丰富了,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就成为他们学习过程的主要内容,因而能最大限度地贴近现实生活实际,融入网络时代,利用信息能力解决问题。
第二、是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大势所趋,当今“终身学习”已经由人们的单纯的愿望变成了具体的行动。时势可以铸造英才,时势也可淘汰庸人,现实实际迫使人们产生了紧迫感。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是信息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迎合了时代的要求,在培养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态度上,有独到工夫。这种整合,使得学生具有主动吸取知识的要求和愿望,并能付诸日常生活实践,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自我组织、制定并实施学习计划,能调控学习过程,能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估。这无疑在学习方法上进行了一种革命式的变革。达不到这样的要求就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甚至如何生存都将成为问题。
第三、是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旧教学方式的区别,最根本的就在于能力掌握与否。在信息时代,知识和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知识本身的激增、剧变、更新,频率加快,周期缩短,同时知识本身的高度综合和 学科渗透、交叉,使得人类的一切领域都受到广泛的冲击和影响,在这种科学技术和社会结构发生急剧变革的大背景下,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变得更为重要。我们必须改革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上述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由于信息技术和教学的整合能够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潜力,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因此学生能力的培养问题将能迎刃而解。
总之,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为现代化教学提供了广阔的活动天地,促成了教学改革的深化,使教育教学领域发生了更为深刻的巨变,教学方法的策略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教学操作的简捷化等,因此而逐步成为现实。这种整合的作用是巨大的,意义是深远的,我们应该大力推进这种整合,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实施策略
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学校教师必须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要对课程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使之成为学生的学习资源,并提供给学生共享学习,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文字处理、图象组合、信息集成、科技创作和知识构建。简单地说,应该这样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
首先、要提高认识,负起担纲意识。要充分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学习、宣传、观摩、实验、实际操作和继续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兴趣,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活当事人的思维机关,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创造条件,既要形成强大的宣传攻势,又要从内心自省,深刻认识形势的紧迫性和任务的艰巨性,大家共同努力,为教育现代化作出贡献。
其次、要更新观念,想法引进资金。一般中学尤其是农村中学,资金有限,最需要大胆改革,通过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引进资金,加大投入,武装自己。这需要联系各校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慢慢融入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但是在教学手段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教学手段也面临着要与一些更为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融合的局面。在众多先进的教学手段中,通过做实验这一教学手段不失是一个符合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心理要求的教学方法。数学中的很多问题和概念是可以由“做”数学实验来帮助加深理解的。
在中职数学中圆锥曲线这一内容的学习中,学生总是把圆锥曲线的学习看成是纯粹的数学研究,而这一部分的知识对于很多的学生来说都显得枯燥难懂。在这一内容的教学上,适当增加趣味性的动手实验,增加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可以改变一下这种学习的状况。那么数学实验怎样才能与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效的结合起来运用,在双曲线的教学中我尝试了这样的实践,效果很好。
二、案例呈现
师:同学们以前肯定做过物理实验、化学实验,那么有没做过数学实验呀?
生:没有。
师:那么今天我们一起做个数学折纸实验——折纸画双曲线。请同学们把课前印有一个定圆F1的纸片(图1)拿出来,并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1.在定圆F1右侧取一个点F2(图2)2.在圆上任意取一点P1,对折白纸,使得P1点与F2点重合(图3)3.连接P1与F1,并延长,交折痕处为点M1(图4).4.继续参照第2、3步骤任意取点P2,P3,P4,…… ,相应的找出点M2,M3,M4,……5.用光滑的曲线连接点M1,M2,M3,M4,……
(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5分钟后,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作品)
师:我们先来看看甲同学的作品(图5),你能看出这些点M1,M2,M3,M4,…连线的轨迹是什么图形吗?
生1:一段圆弧 生2:双曲线的一半
师:为什么只画出双曲线的一半?
生:画图时只取了圆F1的左半部分圆周上的点P。
师:我们再来看看乙同学的作品(图6),画的很漂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曲线吗?
生:双曲线。
师:乙同学画的精确吗?怎么样能做到精确无误呢?
生:不精确,应该取遍圆上的所有点才会非常精确。
师:说的很对,但是要想取遍圆周上的所有点,这个工作量很大,远非人力所能及,下面老师可以借助电脑几何画板软件,让电脑来完成作图。(教师打开多媒体投影仪,播放已做好的几何画板动画,改变图中的定长2a的大小,可以画出不同的双曲线。)
师:同学们观察刚才的折纸实验作图中,︱PF1︱-︱PF2︱的值始终等于多少?你能归纳一下双曲线是满足什么样性质的点的轨迹吗?
生:︱PF1︱与︱PF2︱差的绝对值等于圆F1的半径,双曲线是到两个定点F1,F2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一个定长(圆F1的半径)的点的轨迹。
师:说的很对,这就是双曲线的概念。
三、案例反思
大数学家欧拉说:数学这门科学需要观察,也需要实验。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数学也不例外。传统教学常常把数学过分形式化,忽视探索重要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实践活动,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以上案例中讲到双曲线的定义,通过这样的折纸实验,可以再现数学发现的过程,它为学生提供了主体参与、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学习环境,提供了一条解决数学问题的全新思路。
关键词:初中数学;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教学
从数学教学角度来看,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为数学教学服务,让学生便捷、有效地接受初中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应以改变教学理念为基础,才能真正发挥出初中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作用,教师以课程内容为基础,在现代信息技术中选用适当的教学软件,可以更好地为学生创造学习环境,使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辅助功能逐渐发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自主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有效地改变学习方式,加强学习数学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初中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意义
初中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是先进教学理念的体现,可加强学生的信息能力与素质。相较于传统数学教学,初中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优势主要体现在:①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相结合,通过制作各种适宜的数学教学课件,将数学知识生动直观、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不仅能激发其学习兴趣,还能积极引导其开拓思维。②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在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将数学知识化抽象为形象,有效提高学生数学思维。③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可丰富教学资源,扩宽学生视野。④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可以改善教师教学方法和理念,简化教学环节,使学生积极主动地以各种方式进行数学活动,如观察、实验、验证、交流等。⑤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环境下,采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知识水平主动参与学习,且可以加强教师与学生间的协作学习。该类教学模式在数学教育中,是顺应21世纪新形势、新变化的发展。
二、初中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中出现的问题
目前,在初中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中,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在应用信息技术时产生了许多难以避免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存在于教师和学生身上。
1.教师存在的问题
教师在初中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①教师信息技术教学意识薄弱。初中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不断向前发展,而这也是基础教育现代化的体现,但现阶段大多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还很薄弱,通常不会自觉主动地将该技术应用于教学中。②教师自身信息素质偏低。由于教师信息技术操作知识与能力有限,使得信息技术的真正作用难以发挥,因此导致在初中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过程中,教师无法熟练操作用来制作课件PPT、Flash等软件,不能把知识用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应用信息技术时,常出现使用不当的现象,课堂教学中过多的通过电脑屏幕讲解数学知识,而缺少与学生的交流,会使得课堂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2.学生存在的问题
学生在初中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难以集中注意力上。在数学课堂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学生受到好奇心的驱使,对现代信息技术存在强烈的兴趣,以致忽视数学知识的掌握,这是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降低了初中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作用。
三、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中的有效利用
1.在课堂教学中以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工具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图、文、声、像的演示将初中数学知识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直观、化静态为动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将初中数学理论知识化无形为有形,即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学生对知识产生画面感,如教授关于三角形旋转的问题,通过几何画板软件将三角形旋转效果生动形象地演示出来,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三角形旋转过程中的各种状态。在教授初中数学式难点概念时,教师应化抽象为直观,让学生主动接受,如对函数概念进行教学,则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性对y=x+a类的函数以声音与画面直接显示出来。当学习几何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把静态的图形运动起来,刺激学生大脑。如教授“圆”时,教师可以应用几何画板对“圆幂定理”的有关内容进行演示,只需移动鼠标即可将相交弦、割线、切割线、切线长等定理对应的线显示出来。
2.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出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通过结合图、文、声、像模拟学习情境,如教授“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可以导入海上日出的情景,以海平面作为直线,太阳为圆,根据这样的情景引出线与圆的几种位置关系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教学效率。
3.通过信息技术设备制作数学教学课件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提高教学效果,应在课件中使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动画、声音等,突出教学主体知识,使课件结构简单明了,布局有序合理。如教学“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时,以设问的形式导入,并在课件中展示呈轴对称的生活图片,以引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及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