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课堂同步训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Web自适应学习 自主互助学习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作用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心理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就要求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初中教育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培养知识型的人才向培养能力型的人才转变。因而学校教育的趋势也应当由教师主导学生学习的过程转变成为由学生主导学习的过程,多留给学生更多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帮助学生完成由“学会”到“会学”的转轨。因此,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也就应运而生,以“学”为中心成为网络环境下全新的学习模式,成为信息化社会终身学习的必然需要。网络环境下的教师角色也应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的学习指导者、学生主动建构主义的帮助者,应具备现代化的、先进的教学理念、思想和方法,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来优化教学过程。作为一名基础实验教师,我非常荣幸能参加课题的研究过程,网络信息技术条件有地区差异,我校地处山东省青州市,家庭网络普及率还不高,本文仅就如何利用文曲星家校新干线进行课堂网络自主学习来探讨。文曲星家校新干线的自适应学习在课后练习的范畴里,而其内容同步辅导、同步测控却很适合放在学生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上,我将个性化学习和课堂练习相结合,将新干线应用于新授课的课堂教学。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网络给与学生一个崭新的平台,学生以一种崭新的形式挑战自我,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热情与学习水平,收到良好效果。取得了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家校新干线评测系统下网络自主学习课堂,首先要具备三个一:一次同步辅导;一次网络课堂练习;一次同步测控。过程简述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同步辅导学习新知识点;然后教师利用课堂练习来掌握学生学习效果,并做重点讲解;最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同步测控,进行个性化,自适应练习。
一、同步辅导,知识要点一目了然
在新授课里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都包括在同步辅导栏目里,栏目设计条理,知识点全面,完全可以作为学案应用于课堂,很多东西比教师备课还要细,做的还要全面。传统课堂里一些知识点教师讲完,部分学生可能还未听懂,而新干线的同步辅导内容全面,知识点的讲解简单明了,没有看懂或者听懂的学生可以自己查找不懂的知识点进行学习,在学法指南里典型的例题讲解,详细,精确。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的学习。完全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
当然,受到初中学生的自学能力的限制,知识点不可能单靠学生自学来掌握,教师必需合理的加以引导,对知识难点加以点拨,使大部分学生更容易理解。也就是说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教师的主导地位依然重要。
二、课堂练习,轻松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传统的课堂练习,教师出题并整理好答案,由学生练习,并与答案对照,或者找几个学习较好的同学将正确答案展示给其他同学。习题讲解没有层次性和针对性。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传统的课堂练习教师无法快捷的掌握学生的练习情况,因此无法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讲解练习。造成学习效率低下。
新干线中的课堂练习,教师随时可以看到每个学生的做题情况,最高分,平均分,题目的正确率,甚至那名同学做错了那道题,教师都是一目了然。教师最大限度的掌握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教师就能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辅导,多数同学做错的题教师重点讲解,少数同学做错的题通过小组互助解决,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减少而工作效率却大大提高了,从而也使学生学习效率最大化。
新干线给教师提供了完备的组卷系统,题目紧跟教学大纲,紧扣知识点。最方便的是教师可通过新干线方便的搜索习题,按知识点搜题,按照题目类型搜题,教师组卷成为一项很轻松的工作。教师不再为拿着一堆习题书找题而苦恼。教师还可以将一些习题收藏,比如一些学生错误较多,或者一些考试中的典型试题收藏,以供以后练习用。
三、同步测控,因材施教
传统课堂教学里教师满堂灌和大量练习题的教学模式,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新干线中同步测控的试题少而精,每套题的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学生在完成练习后,可查看练习答案,解析过程,并可以把错题记录错误原因后收藏,供以后复习之用。学生根据自己的做题情况查看自己的薄弱环节,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要负责解答个别学生提出的疑问即可,大大减少了教师的教学任务,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传统课堂教学中,即便教师掌握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教师很难做到因才施教,同步测控中的智能训练,可以根据学生每次练习的成绩给学生增加或减少题目难度,以往课堂上由于跟不上教师教学进度而破罐破摔的后进生,通过一次次的智能训练,一点点的成就感的积累,最终激发了学习兴趣,学习成绩自然很快提高。
第一、二阶段培训过程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同步记录,并即时反馈及点评.训练步骤如下:
(1)选配培训场地及设备选用一间普通教室做为教学训练场地.另配摄像机一台,三角架一个,彩色监视器一台,用于训练过程的拍摄和播放.
(2)确定训练目标向参训学生说明训练目的、方法及内容.
(3)观摩学习观看不同类型优秀课的影像资料,播放历届学生精彩的或有典型意义的教学实况录像,并做适当点评.
(4)编写教案试讲前,每位学生根据训练计划选取一小段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并编写教案.
(5)模拟训练按照顺序,实习生依次上台试讲,其余学生模拟中学生在台下听讲,并与“教师”互动.指导教师将“教学”全过程拍摄下来.
(6)观看录像,寻找不足当一名学生讲完后,随即播放他的教学录像,观看后进行评价.评价包括自评、互评、教师点评三种方式.
(7)重新教学,提高效果试讲人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教案进行修改,对教学环节重新设计,重新组织教学.新课程实施技能培训主要以说课、小组讨论形式进行.以新课标下的中学生物课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成果质疑深化—梳理知识归纳整合—强化训练、巩固练习”、“三、五高效”、“导学式”等教学模式为例,选择中学生物如生物的特征、反射弧、细胞膜的结构、当代科学的新进展、种子的萌发条件、植物的营养繁殖、光合作用、家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等具体教学内容,,通过“说”、“分析”每一教学环节,培养学员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实践探究的能力.
二、培训中需注意的问题
1、理解新课程标准内涵
课堂教学技能模拟训练前要向学生系统介绍基础教育生物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以及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设计、课程评价方式等,让学生深入理解新课程改革的本质、内涵和具体要求.
2、体现新课程理念
本次课程改革的理念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既改变以往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过分注重知识的灌输而轻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培养的现状,不仅重视书本知识的积累,更重视现实生活能力的发展、独立的创造性格的养成;改变以往教育中“严格程式化的规则”,强调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无论学生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家庭出身如何,都要受到同样的重视,其特点都能得到尊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改变生物教学死记概念和原理的做法,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最终学会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中走出来,在教学设计、技能运用中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在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所以在技能模拟训练中,无论是课程的设计还是技能的运用,都应当是在新课程理念引导下的实践行为,而且在反馈、评价环节也要对教学方式是否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进行讨论.
3、提倡鼓励性评价
评价是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自评、互评、师评等不同形式的评价可提高受训者教学效果的观察鉴别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但在评价过程中要注意在客观严谨的同时又要充分肯定优点,以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充满纠正错误的信心,避免产生教学畏惧心理.
4、充分利用典型示例
课堂教学技能培训工作量大、用时长、教学课时不足,利用观摩示范课特别是同班学生的典型课例,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习热情,提高训练效率.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新课程 训练 主导 分层次教学 提高能力
为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从教学方面入手就是要彻底改革多年来“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基本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索、创新能力和实践意识。在实施以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中,许多教师对“训”和“练”的关系,以及对训练过程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等方面,产生了一些片面的认识,对新教材不知如何教,从而出现了一些“放任自流式”的做法,致使课堂训练不能得到预期效果,学生的数学能力得不到提高,下面,谈几点我的认识。
一、“训”和“练”的关系
要正确处理“训”和“练”的关系,需先从认识什么是“训练”入手。所谓训练,就是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其具有某种特长和技能。应该说,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获取知识的训练过程更重要。这个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的过程,是提高学习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过程,再者,训练过程不是无目的、无计划的练习,应该包括教师的“训”和学生的“练”两个方面。教师的“训”就是按照大纲的要求,根据训练内容重点安排好训练程序,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点拨、释疑,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练”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学生的“练”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各方面的训练,通过练习,掌握方法,提高认知水平,形成技能。
要正确处理好“训”和“练”的关系,教师必须深入吃透新课标,要明确新课程大于新教材,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实际。对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师要清楚每一个教学环节是为了训练新课标规定的哪种能力要求,如何完成这些要求,在练习中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如何启发诱导、逐步解决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练”有目的,“练”有兴趣,:“练”有提高。
二、在课堂训练中,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堂以“训练”为主,教师的提示、指导和讲解即教师的主导作用显得至关重要。课堂上教师必须发挥“导”的作用。在“导”字上作文章,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
“导”是一个过程,是教师多方设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训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把需要掌握的知识设计成若干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不能把问题的答案直接传授给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己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形成能力。
“导”的过程是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的过程。这里主要探讨教师在课堂上用提问与讲授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问是每一个教师课堂教学最常用的方法,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最直接的手段。但是,教师问什么,怎样问是应特别重视的问题,课堂上问题的设置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讲授一个定理可设计若干不同的问题,可有若干不同的问法,但不同的问题不同的问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准确掌握大纲所要求的尺度,明确所学知识在本书中的地位和作用,恰当地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才能问有所思,问有所答,学生思维积极活跃,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课堂上的提问,一般应注意一下几点:
1、 问题必须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紧密相连。
2、 问题必须明确、集中、有层次、有启发性。能引起学生有效思考。、
3、 几个问题之间有密切的逻辑关系。
4、 问题必须难易适中,让学生“跳着摘到果子”。
讲授同样是课堂教学所必不可少的。我们反对满堂灌式的讲,并不是不要教师讲,由于受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限制,在思考的过程中,某些问题不能作出正确的解答,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讲,要“精”讲,教师的讲是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启发。
三、在新课改中,还应不断实施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素质教育在教育实践中运作的一种模式,其核心为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手段,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发展才是分层的真正目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教育教学要利用学生已有发展水平与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分层教学根据它们之间的矛盾来确定知识的广度、深度和教育教学的发展,以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发展。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创新教学
英语作为高中教学的重点科目,因此英语教学的质量是至关重要。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英语教学曾向着注重分数而靠拢,不利于学生英语素质的提高。因此,当下更要注意通过创新来让英语教学创造更高的效率。
1. 新课标下教学的要求
新课标下,更注重于学生本体的素质发展,要求在进行学习的时候,把发展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探索精神等等素质的培养,当作学习的重心。因此,英语教学的模式要发生一些改进,教师要转变观念,设置更多的能够锻炼到学生这方面素质的创新型教学方法。
2. 高中英语传统学习模式及其弊端
2.1缺乏互动的被动式学习
传统的英语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通常全用“满堂灌”的英语教学方法。教师站在讲台上通过板书与讲解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虽然教师把大量的知识点都融入到一堂课中,可是,乘以学生的学习效率,两相一比较,学生能在一堂课上面得到的东西,就少得可怜了。而且,这种方式除了锻炼学生的记忆力与理解能力外,并没有什么好处;另外,这种方式,也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由于太过枯燥,他们必定会失去学习的乐趣。
2.2听读写不能同步进步
在国外学生英语的学习,是从简单的听说开始,然后才是读写;而中国的英语学习,是从读写开始,之后听说能力才进行强化。学生可以读文章,写文章,可是却不会口语表达,听也听不懂,这说明了英语教学中的各部分全体失去了平衡。不能平行进步,导致了效率低下。
2.3会做题却缺乏应用能力
现在的高中英语学习方式,是通过大量的练习掌握知识点的。针对语法的练习,是通过单项填空的练习;针对阅读的练习,是通过做阅读理解练习的;至于写作练习,是进行写作文训练,听力是通过听力选择训练。所有的训练模式,都是为了高考而服务的。这导致了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答题能力较强,实用能力却基本上没有。
3. 高中英语创新教学
3.1探究式提问策略
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首要要改变沉闷单调的课堂气氛。要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同时掌握课堂的动向,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达成这个效果。合理的课堂提问,除了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吸引学生投入课堂,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之外,还有着诸如缓解课堂气氛,增加师生交流的优点。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些综合性的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最后得出答案。这锻炼了他们的探索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更使他们对英语知识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如在进行“Disabilities”单元学习的时候,课文讲述的内容是关于不同的遗迹的相关内容。教师就可以提问:“If you are blind, what does your life look like?”学生进行讨论回答,从而深化理解。
3.2合作式学习模式
另外,还需要引入的,就是合作式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是通过把学生分组使他们进行探究问题的方法而进行学习的。这种方法的实施,可以促进学生在小环境下的竞争,锻炼他们的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也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如在进行语法归纳的教学课堂上,语法的教学一直都是教学上的难点,教师可以改变方式,使用合作式学习的模式。给每个小组布置任务――尽可能完善的列出语法结构图。学生经过讨论与查阅资料,将主的把语法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再进行疑难讲解与专项训练,就比以往的效果好的多。
3.3提倡兴趣教学
无论对于什么学科,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是极其关键的。经过研究,发现对学科知识较有兴趣的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成绩会比没有兴趣的学生高一大截。因此,英语教学中的兴趣培养很重要。如,在课堂上看学生学习较累的时候,插入一些有关外国文化的趣闻,播放一些有意思的英语原版视频片段等,激发学生们对英语学习的正向情绪。
3.4信息技术教学
科技发展的迅速也使教学的手段开启了新篇章。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包括关多媒体教学,构建学习平台教学方式等。教师要与时俱进,积极学习这些新技术的使用,并把这些知识利用到课堂中来。
关键词:同步练习;地理;课业;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317-01
在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为了提升我校素质教育质量和课改理念,打造我校的"五一一五"有效课堂向高效课堂迈进的步伐,在我校的"五一一五"高效课堂模式的指导与实践下,我地理学科组的教师制作、不断修改完善和运用地理科《同步练习》,在运用的基础上,地理学科成绩逐年攀升,得到学校、家长、学生的认可。在此,浅析《同步练习》在我校地理学科中减轻课业负担的作用:
1.《同步练习》制作的背景
1.1 指导思想。本次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为现在的有效课堂模式,改变现行课堂上"一言堂"现象,重讲不重学的现象,彻底改变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现象。通过改变教师的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模式,学习和借鉴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强化其自觉学习的内驱力,促成学生在课堂上的三动:动脑、动口、动手,激发学生的潜能,张扬学生的优良品质和种种本领。让那些有浓重厌学情绪的学生们能主动地自觉地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去,并且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和幸福。
1.2 突出构建我校的"五一一五"课堂模式的"四个基本环节" 。根据我校课内规则要求:课堂必须要有的四个基本环节――预习检查、合作学习、交流展示、达标检测。同时要求做到:课堂结构是固定的,时间分配根据学科特点和个人教学风格是灵活的。其具体体现为:
【预习检查】预习可安排在课前或课堂,提倡课前预习和检查,由小组长检查(双色笔、检查日期、签名),教师检查第一环节完成情况,为上课赢得更多时间。预习不能只安排看、思考,一定要动手(或抄、写、答、解),便于检查。
【合作学习】讨论、探究的问题要精选,紧扣教学内容,不宜简单,不宜过多。学生人人参与。
【达标检测】有层次和梯度,适量。可教师批阅,也可小组批阅,以等次或分数评价。
2.《同步练习》制作的流程
2.1 导学案的版式及内容。根据学校"五一一五"高效课堂和课改要求,导学案统一使用学校规定的版式,内容主要有:学习目标、预习内容、课堂训练、师生点评、巩固练习、归纳总结、作业布置。预习内容不能只设置问题,要以题目形式展现,使学生能动手做。课堂训练题目为教材中内容,不宜拓展,学生可独立或通过交流完成。巩固练习要将知识适当延伸和拓展,学生动动脑筋思考可以完成。教学讨论,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小组,与学生平等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积极鼓励学生使用"我帮忙"、"我纠错"、"我点评"等激励语言,培养学生由听得懂到能够做再到能讲解的综合能力,体现真正把时间还给学生,真正实现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课后作业实行自,强调学生选做,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
2.2 由导学案的编写转变为《同步练习》及使用。2012年6月底,学校按照课改理念和要求,并结合我校实际提出了我校的课改模式为"五一一五"。以此为基础,学校安排各学科的骨干教师初步制作出导学案,并在当年8月中旬组织各科教师对制作的导学案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对完善的导学案学校统一印制装订成册,学生人手一册。教师使用时,先熟悉教材及导学案,可针对本班学生情况和自身教学特点,对导学案的内容再次进行删减和增补。到2013年6月,学校召开各科制作导学案的组长会议,听取教师们对导学案使用中的意见和建议。在本次会议后,学校再次提出:努力完善导学案并将导学案转变为《同步练习》,内容主要有:学习目标、自主预习、合作探究、课堂达标、拓展延伸五部分。在每一年度使用后,各学科教师根据课堂的特点、知识结构、课本修订和学生使用的实际等不断增补、删减并不断完善。
3.《同步练习》在我校地理课堂上的操作流程
3.1 对学习目标栏目的使用:"五一一五"有效课堂在我校地理科基本以目标教学为主,在导出本节课题时,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目标可通过学生齐读或教师带读完成,让学生知道本节课应该完成的任务,按目标进行教学,在课堂小结时再按目标进行小结,利于学生对照目标查找自己上课中的不足,在课后复习巩固时加强本部分知识的理解。
3.2 对自主预习栏目的使用:按照预习要求,学生通过对教材的阅读,熟悉教材后,完成自主预习部分,并熟练掌握自主预习部分知识,地理科代表和小组组长的自主预习部分由教师批阅,而小组成员的由小组长代阅代批并对学生对教材的熟悉程度进行了解,对存在的问题向教师反映(对知识点的问题教师上课时加以评讲,对学生问题教师课后与学生交流完成),并监督小组成员认真掌握本部分知识。
4.《同步练习》在学生课业负担中的调查分析
调查分析如下:
4.1 使用我校《同步练习》的学生在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和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成绩比县城其他同类学校期末成绩总成绩高12分以上,比乡镇中学高18分以上(比对的四所学校有三所没有专业的地理教师);(分数来源于部分学校老师提供或教研室数据)
4.2 我校学生使用《同步练习》的时间比以前要达到的成绩所需时间减少了近1/3,学生在课外时基本不需花时间学习地理,在课前只需花20分钟左右完成自主预习部分,课堂结束后只需花10分钟完成拓展延伸部分,除去每周两节地理课上课时间,每周只需花1小时课外时间就完成了地理科的学习,在期末复习中,学生首先有两节课时间就能再次对课本熟悉,其次教师归纳性知识点一节课时间,图一节课时间,再根据知识点的情况归纳性的四张综合性试卷就可完成复习,且效果好,每学期80分以上学生占38%以上,60分以下还不到5%;
4.3 使用其他课外资料:在我校还未制作导学案之前,学生在校外书店购买地理资料书或单元测试卷,费用高、许多的题是重复的或者是不适应我校学生学习的,学生花费较多的无效时间,且效果不理想,加重学生学习的负担,导致部分学生厌学或学习积极性不高,还以为学习地理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自从使用我校地理《同步练习》后,由我校统一印刷,每学期的印刷费用每本才4.5元,费用低,练习题的设置都是经我校地理科教师根据教材、学生实际、并结合课外辅导资料精挑细选的,设置合理,适应我校的课改和教育教学环节,有探讨、有练习,从各方面来培养学生地理学习的素养。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语文 困惑 对策 三维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我们应该大力践行的,初中语文课程改革是初中语文教育的一场深刻变革,它涉及语文课程的体系、结构和价值取向,将引起语文教学理念、教学结构、教学方式方法的重大革新,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困惑。作为一线教师,我将试着从初中语文课改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所想到的一些浅陋的对策这两方面略述看法。
一、初中语文教学困惑之一: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完成教学任务难。
初中课改实施后,语文教学已分为两个系列,第一个系列有五个必修模块,按现有要求,必须在高一和高二上学期的前半学期内完成,这样,每个学期现有的教学任务,就由原来的一本书6个单元变为了两本书8个单元。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策略:
1.指导学法,培养自主学习。丰富的教学内容靠教师逐步讲读是不现实的,教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教,所以在教学中应加强学法指导,讲读结合。
2.突破重点,提高效率。教师应了解大纲,把握本册的教学重点、单元教学重点、课堂教学重点,抓住教学的纲,然后根据学生情况,突出教学难点,才能高屋建瓴,统筹安排教学时间,不必逐课讲解,也不必平均使力。我校重点采取单元教学法,突出了单元重点,明确了课堂教学重点,让每一课的教学作为单元教学,做到重点突出,提高教学效率。
3.精讲精练,讲练得法。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讲是必要的,练更是必要的。练要注意难度、时间和数量。如一位教我习武的老师告诉我“久练”的含义,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一是一次进行很久的练习,一是长久的练习。我们的作业就应该有常规训练和课堂训练,常规训练养成学生的学习习惯,如练字、背诵等;课堂训练帮助学习巩固所学知识,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初中语文教学困惑之二:学生自主学习难。
新课改要求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变“教师主导”为“以学生为主体”,讲究“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可我们的学生生源主要是二类及其以下的学生,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学生基础差;2.学习习惯差。
根据因材施教,结合本校实际,我们采取了以下策略:
1.加强双基训练,培养学习习惯。要督促学生养成做笔记的习惯、练字的习惯、背书的习惯、阅读的习惯,如每天坚持练字和背书训练。 转贴于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我们在教学中放慢进度,逐步过渡,坚持一节课多练,多让学生动笔;坚持不出示标准答案,培养学生多思的习惯。在教学中,降低难度,精心设计提问,坚持多问,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信心,有自己的见解,逐步放手,培养其自主精神。
3.加强活动开展,激发兴趣。要“寓教于乐”,在语文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高效完成语文学习任务,生成语文能力,达成课堂教学目标。活动方式如知识竞赛、探究活动、品读活动、辩论活动等,打破了课堂死气沉沉的氛围,给学生以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活动的主人,那么语文课堂就充满生机和活力了。
三、初中语文教学困惑之三:考试评价难。
学生基础差,而教材统一,考试统一。现在社会和家长评价好学校的唯一标准仍是考试的成绩,它并没因课改而改变。虽然近些年来考试的内容和题型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调整和改革,课程也一改再改,但这种舍本求末的做法并不能真正使学生从传统的升学考试制度中解脱出来,于是很多教师就在新课程理念的理想和重成绩、重高考升学率的现实中茫然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做了以下对策:
1.尽量减少考试的次数,可取消周考、单元测试,最好只保留与学校或年级同步的月考、期中考和期末的考试。
2.减少考试的长度,降低考试的难度,加强平时检测,在平时作业中有意识地做一些考试题型的过关训练,这样训练目的明确,针对性强。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02—0047—01
校长听课后,一般要给教师评课。这种评课,有的是较为详细的分析,帮助教师把握课标,研究教材;有的是针对教法,相互探讨;有的是提出问题,引领提高。评课可长可短,有时甚至利用课间交换一下意见即可。新课改背景下校长评课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理解课堂教学活动的含义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如何定位十分重要。课堂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训练能力的过程,它还应该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信息传递、情感交流和思维碰撞的过程。课堂教学的每一个40分钟,师生双方都应该有积极的情绪体验。只有这样理解课堂教学活动才是全面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
“传授知识,训练能力”始终应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但是应该强调在这个过程中要重视师生、学生间的互动,突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同时,要强调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体验,因而要从生命价值的角度审视课堂教学活动,从而强调师生的情绪体验。
二、引领教师明确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
新课程从三个角度对课堂教学活动的任务提出了要求,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可概括为打好两个基础,即为学生学会做人和学会学习打好基础。
“学会做人”指的是课堂教学的活动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做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的人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校长要强调三点:
首先,强调教师必须真正认识到教材本身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及课堂教学活动的育人功能。在学习过程中不能用“说教”、“贴标签”的办法,而应该是在阅读、思考、质疑等学习过程中,结合知识的建构,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生活实际,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
其次,强调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与教师之间,与同伴之间,与文本之间对话、体验感悟的过程。教师要为这种“对话”创设良好的氛围,要挖掘教材中的内在资源,使学生获得真正的体验与感悟,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学会学习”指的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习惯,具有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与能力,具有收集、处理、交流使用信息的意识和技巧,为他们日后走向并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校长评课时可以从兴趣、习惯和方法三方面去思考。
关于兴趣,是指让学生保持浓厚的继续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教师上的每一节课都要注意学生的心理体验,使学生从艰苦的学习中,感受成功的愉悦,从而爱学习,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关于习惯,是指在课堂活动中要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需要的良好习惯。这些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教师必须予以关注,使日后的学习,具有“我能行”的真本领。
关于方法,指的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活动中不但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还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
三、引领教师把握一节好课的标准
在新课程改革中,各地的教师都在探索好课的标准,校长在评课时,除了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评价外,还应该加上两点:
把握一个合适的难度----充分利用和处理好新教材(重大版)模块分布贴近学生生活的特点,如Englsih 1围绕 School life/Leisure life/Daily life,由基本词汇和句式(word power)到 复杂词汇和句式进行听说读写教学 ,难度定位不是“中等”而是每一个学生都懂都会,这是新课程理念的理想要求,我们尽量做到做好。
反映一个由易到难的梯度----易和难是相对而言的,因学生而异,因教学内容而不同,所以课堂要由老师主导和维持,要每个学生及时积极主动投入和参与,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要顾及每个学生,让知识的阳光沐浴每个学生,并让每个学生动起来动起来!新课程的课堂不是老师高高在讲台上,而是老师下到class(全体学生)中,和学生一起动,并尽量多地激发和陪伴学生动口动脑,动手勤写,这里介绍,“六动法”,即:动口读课文、动笔划重点、动脑思难点、动手查资料、动心记情节、动情写感悟。动口读课文,“六字决”。即:查着工具读、划着重点读、写着词义读、记着要领读、学伴交流读、思着情境读。可以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默读、通读、细读、品读、反复读、重点读、感情读、诵读等。 动笔划重点:划生字、新词,段落层次,重点句段,修辞手法运用处、疑难处、感动处。可用多色笔和自己喜欢的图形来标记,这一点我们四年级的两位语文老师做的很独到、很突出。动脑思难点:可从字、词、句、段、篇着手,思索生字的结构、音节、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思句子的意思、思段落的作用、思整篇的结构。动手查资料:查学过的课本、查字,词典,查课外读物、查配套书籍。动心记情节:记生字的音、形、义,记课文的主人公,记主要内容,优美词句。动情写感悟:写读完课文的总体感受,写文中优美词句的作用,写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写课文让你感动的理由,写读完课文后的感想。
教学进度要适中,如果我们在讲课的时候,不考虑学生而一味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讲,让学生处于忙于应付的状态,那么我们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也只能是老师那张不停抖动的嘴,对知识的印象却很是模糊的。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进度适中。尤其是在开始学习一门新课的时候,刚开始进度一定要放慢,要让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对老师的教学特点有一个适应过程。
在黑板上或者屏幕上明确不同梯度的要求,不同程度的学生自由选择梯度来发挥,有时可以选择竞赛方式 或个人参与,或打组合(成对或分组)参与,老师和同学进行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只要有观点,掌声鼓励!只要有亮点,掌声奖励!不管爬在哪个梯度,攀登者正在攀登中,我们敬佩勇于攀登的人!要说明一点,老师是设计云梯还是楼梯还是简易木梯,既要考虑课标要求,更要让不同学生愿爬、会爬,对此设计者必须匠心独运!对新课程的教材的各个板块的教学顺序可适当调整甚至增删内容,不过不能为后进生一味忽视或降低课标要求,而是分解课标要求化为课堂目标,循序渐进、环环相扣、渐入佳境、各个击破,梯是向上的,度靠老师把握。
注意一个风趣讲解的风度----老师讲课幽默风趣、深入浅出、丝丝入扣,学生才会听得津津有味、心领神会、易记易懂,老师的课堂语言努力做到优美精准、跌宕有致,体态语恰如其分,无论点睛之语还是接龙之言都要为课堂教学目标服务,而不是老师表演的秀场:学生不只是听众看客,而是课堂的积极活动者,老师的讲解应该是学生若自读则难懂难记的内容,老师“点拨”记忆理解等学习的策略,有些内容的讲解不妨让班上的“头羊”来做,利用羊群效应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和语言能力,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讲究一个训练的效度----当然喽,老师课堂语言的娓娓动听会帮助学生喜爱英语,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习得英语知识,掌握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跨文化思维的习惯。学生也可以通过当主讲人、主持人、小组发言人/代言人、辩论者/讲述人等等角色作用(role-play)直接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人,学生是“运动员”,老师是“教练”,学生能够在个人活动和小组活动中展现并发展主体意识、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这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老师急躁不得,每堂课的训练任务与强度效度老师都要心中有数、运筹帷幄,《教材》(选修和必修)和《同步评价手册》都是训练的好材料,但要注意取舍,限时训练和自主练习结合或轮换,应试能力是练出来的,新课改和高考并不矛盾。
关键词:自主学习;小学语文;课堂实践
回顾近几年,语文文学史的巨大发展,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牢固地确立了它作为整个文化基础的地位。语文作为一种文化, 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因此,在语文教学方面,我们不仅仅是将所谓的基础知识教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传授语文学习的内涵,通过自主学习以及课堂实践,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加强对语文学习的动力,这是发展现代教学的首要目的。
一、自主实践学习的重要性
在这个注重学生思维发展、综合素质同步提高的教育时代,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现阶段新课程标准的发展。于是众多的教学方法纷纷实施起来,其中效果最显著之一的就是自主实践学习。
鼓励并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自主实践学习的重点之一。在课堂中,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发挥学生对语文的想象力,并且改变以往教师整节课都在讲解的“主宰”局面。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自主学习发挥空间。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使学生更加清楚自身的学习问题与困难,以此这样,再向老师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就会大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其次是实践学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使他们发现自身学习中的问题。特殊的自身问题可以得到特殊的分析解决方法,有助于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开拓学生的思维与创新能力。
自主学习与实践虽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方式,但是二者还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通过课前的自主预习、课堂上的小组实践、课后的自主复习,最终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探索能力得到一定提高,促进新课标的实施与完善。
二、自主学习的要求及方法
首先,学生的课堂学习自主能力是课堂高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教师需要通过活跃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其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此学生的探究能力与思维拓展得到了有效的提升。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呢?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探究的重要前提之一。通过课堂上的讨论交流、答比赛等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学习探索力,从而使学生提高了对语文的热爱程度,大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其次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段缓慢且需要稳定的过程。在最初的教学中,学生都有着对于教师教学知识的依赖性。所以教师需要有耐心和强大的引导力,通过积极的引导与鼓励,协助他们建立自信心,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最后,就是要让学生知道语文知识的重要性,督促并提醒学生进行语文课堂的预习工作,将其个人的困难点找出来,以便在课堂中教师得以有效地针对问题解决问题。课后的自主复习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课后提问,以及多样式课堂活动内容的启迪,激发学生在课后的好奇心与学习主动性。更能因此使学生获得与课堂中不同的教学效果与体验。促进了教学效率的稳步提升。
三、开展实践活动意义及做法
对于新课标教学方面,教师在整堂课程中起到了引领、激发、鼓励的重要作用。而学生实践就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以此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使他们发现自身学习中的问题。特殊的自身问题可以得到特殊的分析解决方法,有助于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开拓学生的思维与创新能力。为了有效地在课堂中实施实践活动,教师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应当在适当的讲解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培养学生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2)减少板书的教学信息量,遵循语文学科特点,在教学中可通过学生已理解了课文大概的主要中心思想后,发挥自我的想象空间,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中认识到不同的语文知识魅力,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3)讲评应当具有针对性,对于符合现实、实际的语文阅读题目,教师可以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给予引导与提示,使学生意识到语文学科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加强对语文的热爱程度,提升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训练,比如,在课文中对于重点内容进行迁移、变式的训练。并且通过教师的情感思路分析启迪后,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实践,表达出自我想法。逐步改变教师讲一整节课的“主宰”局面,形成一种“少讲多训练”的良性教育方式。
自主实践学习的开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是新课程标准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通过从课堂的开展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能力。在自主学习中,开阔视野,增强文学修养。在实践过程中,提升学生解决事物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意识。而教师更是自主实践课堂的引导者,所以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各方面素养。鼓励并引导学生一同完成每一堂新课标课堂,为每堂课程做好充足的准备,不断强化教学能力,做到与学生一同学习,一同成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