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研课题实施计划范文

科研课题实施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研课题实施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研课题实施计划

第1篇:科研课题实施计划范文

关键词:欧盟;科技一体化;科技合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F116.7 文章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9479.2013.01.011

自20世纪50年代西欧开始走向联合和一体化起,科学技术就打上了欧洲统一的烙印。进入80年代以后,科技的发展融入了欧共体建立统一大市场和加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中,欧盟的研究、技术和发展(RTD)政策无论是在政策的重要性方面,还是在资金投入方面都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2000年的里斯本峰会上,欧盟理事会又提出了把欧盟打造成世界上最有竞争力和充满活力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体的战略目标,把RTD政策放在发展战略的中心,为未来科学技术在欧盟的扩充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历史表明,在欧洲的背景上,研究从来不只是研究,它总是服务于其他目的,通常是与增强欧洲统一的事业联系在一起的。正像欧盟研究委员会所指出的那样:从根本上说,欧盟的研究与技术开发政策基于“孪生原则”,即科学技术优势和欧盟政策目标[1]。

1 欧盟科技一体化的动力机制分析

作为世界上经济与科技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欧盟一方面有其总体的科研优势,另一方面成员国由于各自的历史传统、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不同,其科研发展状况存在较大的差异。

欧盟推动区域科技一体化的空间动力机制是复杂的,既有科技资源区域差异与互补的地理动力基础,又有发展与创新所引起的竞争推动,还有区域形象塑造及利益共同导向的目标诉求。从本质上看,区域科技一体化发展的过程是区域地方政府之间博弈—均衡(game-equilibrium)的结果,是一种建立区域科技合作框架,达成区域共同利益最大化的制度安排。一体化为这种博弈提供了更多的平等、互利、合作的机会。因此,基于一体化的价值取向是区域科技合作走向更高形态的基本内在动力。

1.1科技资源的区域差异性与互补性

区域之间科技合作的基础动力是各国科技实力与科研禀赋优势的空间差异。一般而言,各国之间的科技资源构成的多样性会提高各国之间的互补程度,从而增加合作伙伴间的依赖性。另外,不同异质资源的聚合可以加强合作集体的科技力量,只要加强协调与合作,不同国家的创新主体能够通过协同创新过程取得更好的效益和功能,从而促进不同区域的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欧盟各成员国随着特色经济的发展,而形成了特色科技,如爱尔兰的软件产业科技,瑞典、芬兰的电信产业科技,荷兰的花卉产业科技都在国际上有很强的竞争力。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科技合作,可以有效促进这些特色科技的知识外溢,提升欧盟整体竞争力。

1.2 区域发展与创新的竞争

科技发展是区域竞争的基础,区域科技竞争是全球竞争中的常态。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一方面生产要素(信息、技术、资本、人才)及其组合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在全球流动和扩散,另一方面,这些要素又在特定区域集聚。当今引领全球经济增长的要素主要集中在一些特定区域,这些区域对于带动所在国家与地区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地位上升起到了关键作用。区域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后者表现为区域的制度环境和知识基础等对企业发展与创新的影响。只有具有创新能力的区域,才能凝聚生产要素和创新资源,才能够在经济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例如,20世纪70、80年代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中,欧盟落在了美国和日本的后面,因此欧盟的经济发展在此期间也落在了美、日之后。

1.3 区域的形象塑造及利益共赢导向

加拿大学者M. Leclerc等研究了科学大陆化的现象。他们指出,科学活动的全球化改变了国际科技合作的机制,仅从事合作研究已经远远不够了,必须加入战略网络并在其中开展研究,但这个战略网络是由一批在同一地区或同一大陆的国家组成的,即以研究中心集团化和以集体化为特征的世界科学不再是由一个国家主宰,而是由大陆或次大陆的跨国合作网络的核心成员主宰[2]。欧盟进行的科技联合验证了勒克莱尔等的理论研究。从欧盟的实践来看,欧洲主要国家联合起来,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从政治决策、安全保障到货币流通、贸易管理、人员流通以及技术交流机制等制度和机制。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打造一个“欧洲人自己的欧洲”,尽量减少对“美国制造”的的依赖。欧盟科技一体化的行为,就是消除各成员国的重复研究,使欧洲作为一个整体能够获得更显著的成果。事实证明,在欧洲统一及利益共赢旗帜的引领下,欧盟在政治经济和科技上者产生了集合效应,欧洲人梦想了几个世纪的统一、和平及繁荣的欧洲雏形正在形成。

2 欧盟科技共同体的提出

欧盟科技共同体的明确提出,源于20世纪70年代欧洲在新科技革命的落后。这场科技革命导致了一系列如微电子、信息工程等新工业部门的产生,给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发展带来了强大动力。世界经济的竞争更多地表现在科技实力和研发能力的竞争。在这场竞争中,欧盟及其成员国相对落后于美日的科技,使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尤其是自2004年东欧十国加入欧盟之后,欧盟成员国内部的科技资源不平衡状况愈加明显。欧盟成员国认识到应当改变以往在科技研究和发展方面单干的做法,携手合作才是明智的做法,科技共同体应运而生。

科技共同体是欧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多年来,欧盟成员国的科技发展政策是各自为政、自行其是,缺少协调一致的行动,导致在一些研究领域内存在着大量重复研究,有效的人力、财力、物力被分散开来,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用。例如,在数字电话公共交换系统的研制,欧共体国家几乎花费了70亿美元,相当于日本的4倍和美国的2倍,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成员国之间的重复研发。另外,各成员国工业标准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也阻碍了共同体科技的联合发展。欧盟各成员国只有联合起来,才可能与追赶上美国和日本。1985年,德国外长根舍在一次讨论欧洲技术合作的会议上指出:“欧洲只能以全力来对付挑战,只有当它们的力量联合在一起时,才能在尖端技术方面与美、日并驾齐驱”[3]。

法国在1983年9月致欧共体的一份备忘录中要求使欧洲成为一个“工业和研究的共同空间”,也就是要求建立科技共同体[3]。法国的建议受到共同体及其他成员国的欢迎,因为研究费用越来越高,任何一个成员国都是无能力单独承担的。例如20年间,一种微电子原件的开发费用增加了10倍。各成员国在科技发展方面的合作,在当代新科技革命日益深入,经济领域竞争变得更加激烈的情况下,有可能成为欧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基础。

3 欧盟的科技一体化之路

自科技共同体提出以来,欧盟在科技一体化发展道路上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合作研究计划,产生了一大批丰硕成果。欧盟强调,其科技政策和措施并不是取代成员国的行动和力量,主要作用在于扩展、补助和提高成员国的研究活动,以解决成员国相对于其竞争者存在的三个主要弱点问题:①相对低的投资水平;②在欧洲层面上的研究和技术发展活动、计划和战略的各个层次上的缺乏协调;③把科学突破和技术成就转化为工业和商业成功的能力相对有限。欧盟科技一体化的发展历程如表1。

4 欧盟的科学技术合作模式

4.1 创新社会网络的公共科学研究合作模式

欧洲的科技合作有着良好的传统。1971年开始的欧洲科技合作计划(COST)是欧洲国家第一个在科学技术领域合作的计划,它为后来欧共体框架计划的实施提供了经验和借鉴,是欧洲科学技术大计划合作的先驱。COST也是欧盟创建网络的公共科学合作模式的代表[4]。

COST由基础研究、预竞争研究以及公益研究组成,其目标是通过加强欧洲各国的合作与接触,确保欧洲在科学技术领域保持领先地位。COST运行的主要特点是并不资助研究本身,而是把围绕一个特殊具体课题工作的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带到一起,资助他们建立合作网络,召开会议或研讨班、短期访问、出版。通过这些交流与合作,激励创造性和促进科学的进步。COST的另一个突出特征是它的灵活性,它不预先设定合作领域,而是采取自下而上的途径,由科学家和工程专家自己提出行动建议和选择领域。在COST行动的层面上,一个国家研究人员只需汇集其他四个成员国的同事,即可开始行动。COST行动本质上是开放的,虽然一个具体行动至少有5个不同成员国的国家参与,但是对于成员国参与的最多项目是没有限制的,而且COST对非成员国开放,科学家可以同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团队合作。

COST是一个政府间合作的框架计划。它的最高管理机构是部长会议和高级官员管理委员会,下设技术委员会、管理委员会、国家协调员、秘书处等。高级管理委员会(CSO)由COST国家的代表组成,在布鲁塞尔总部定期开会,是COST的最高决策机构。2002年以前,COST由欧洲委员会负责,2002年开始由欧洲科学基金会负责。

40多年来,COST成效显著,首先,它促进了欧盟之内、欧盟与欧盟之外的非成员国的合作,尤其在促进欧洲国家之间研究人员的接触和合作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已被成功地运用于强化欧洲协调发展和研究协作的附加值,被认为是欧洲科技进一步整合的有用工具。其次,COST创建的科学家合作网络,可以说是欧洲其他资助机制在新领域合作的实验场所。如果其他渠道有自助相应领域的研发计划,通过COST在一起工作的科学家无疑是最合适的申请者。再次,还在于这种社会合作网络的持久性。虽然有时COST工作结束了,但参与者往往在今后的工作中仍然保持着联系,继续寻求研究上的合作与支持。当有了新的需要,COST建立的网络还能把更多不同领域的角色带到一起,解决共同难题,能够对欧洲社会新出现的现象做出及时反应。

4.2 自上而下的预竞争科技合作模式

欧盟框架计划集中体现着欧盟自上而下的预竞争科技合作模式。所谓预竞争项目是指这样的研究:研究结果需要进一步开发,以生产市场化的产品和工艺,这可以使互为竞争对手的公司成为研究的伙伴[5]。根据《欧洲单一法令》,框架计划是欧盟实现科学技术联合和一体化的手段。框架计划将设立科学和技术目标、优先领域、主要的活动方针和必需的责任,不包括欧共体参与的规则和资金分配[6]。

框架计划所体现的自上而下表现为:其是欧盟的官方科技计划,作为一个整体,必须确保所有成员国达成一致的协议,再向欧洲议会和社会经济委员会咨询,由欧洲理事会根据投票的结果予以批准实施。作为一般的规则,项目申请至少有3名合作者(独立的法人机构),来自至少3个不同的国家(包括中国),合作者具有互补性(大学、研究机构、公司企业、其他有关部门或联合机构),其中一个合作方为协调人。框架计划所体现的预竞争表现为:它所实施的主题研究和专项计划都是相关共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一般具有基础性(应用广泛且发展潜力大,一般介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之间)、开放性(能够为多个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平台)、外部性(特殊的公共商品、外部性明显,开发风险大,不确定性明显)、关联性(涉及到多个产业部门所包含的技术)、间接性(研究开发收益分散体现在其服务对象的效益上,间接效益超过直接效益)、系统性(技术之间是互通的,互相依存又保持独立的,作为平台性质的共性技术其研发具备长期性,是一项系统过程)、网络性(网络特性越强,其使用者会越多,共性的特点越明显)等特征。

欧盟框架计划(Framework Programmes,FPs)是欧盟“研究、技术开发及示范框架计划”的简称,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官方科技计划之一,是欧盟成员国共同参与的重大科技研发计划,也是欧盟投资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全球性科研与科技开发计划,以研究国际前沿和科技难点为主要内容[7]。FP的目标是整合欧洲科技资源,形成整体优势。具体来看,其目标可以分为三个:①针对欧盟发展所面临的重要科技难题,联合各国的研究力量,提高研究资金的整体规模,增强研究实力;②通过协调各国的研发活动,避免国与国之间的重复研究;③进一步缩小各国之间的技术差距,促进欧盟科技一体化的实现。自1984年至今,欧盟委员会推出了7个科技框架计划,这7个框架计划的实施过程是欧盟作为全球最大的区域组织不断发展、改革和完善自我的过程,是科技规划目标不断调整、水平不断提高的发展进程。

4.3 自下而上的市场导向科技合作模式

尤里卡计划是欧盟自下而上的市场导向科技合作模式的代表,是一个市场驱动的民用高技术合作计划[8]。其基础规则是“自下而上”,即由伙伴而不是尤里卡或政府确定项目,伙伴有完全的自由选择题目、合作对象和时间进度,同时,项目的规模除了要求至少包括两个来自不同尤里卡成员国的独立机构之外,没有任何限制。此外,这种合作由伙伴自己提供资金,他们可以从自己国家的政府接受公共资助(公共资助不能超过项目总经费的50%)。这种市场导向的灵活而非中心化的特征,为工业参加者和选择题目、合作伙伴提供了良好机会,真正满足了工业界和研究机构的需要。尤里卡计划和欧盟框架计划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见表2)。

尤里卡计划起自于1985年7月的巴黎,同年11月《汉诺威宣言》发表,其目标是“通过企业和研究机构在先进技术领域更紧密的合作,提高欧洲工业和成员国经济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由此增强持久繁荣和就业的基础”。在计划实施的20多年里,其主要集中在医药与生物技术、通信技术、能源技术、环境技术、激光技术、新材料技术、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运输技术9大领域。

在1999年伊斯坦布尔部长会议之后,各成员国决定重振尤里卡计划,认为尤里卡计划是一个可以为创新公司实现研发成果向市场转化提供优良环境的工具。同时强调工业界内部对话的重要性,让工业界的声音在确定尤里卡的方向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要响应中小企业的特殊需求,特别是在研发之后的商业阶段帮助他们。其中的簇团项目具有代表性,充分显示出了尤里卡“自下而上”的特色:由工业界自己提创意、自己启动、自己管理与协调,尤里卡本身作为一个促进者。簇团项目实际上是围绕着一个更宽泛的共同目标的小项目组成的,每个簇团项目都有明确的战略领域以及通过具体子项目实现的目标。

5 结语

欧盟的科学技术政策是在欧洲联合和一体化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是为欧盟一体化建设服务的。自科技共同体提出以来,欧盟在科技一体化发展道路上渐行渐远,欧盟的科技联合,主要表现在科研政策的协调和研发活动的协调。欧盟成员国的科研政策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欧盟成员国共同制定的欧盟整体科研发展政策,二是各成员国根据自身的科研优势、传统、基础而制定的国家科研政策。做好两者之间的协调有重要意义。政策协调的一个方面就是使各成员国能够分享国家科研政策的信息和统一的科研活动统计数据。欧盟研发活动的协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欧盟研发计划的协调、欧洲科研网络的协调和科技组织的协调。例如,欧盟框架计划通过协调国家研发政策并结合每个国家的研究主题,汇集了欧盟最先进的研究资源和科技人员,不断增强欧洲科技能力,并通过合作进一步提高欧洲工业的竞争力。这样,在欧盟框架计划内部就形成了一个包括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泛欧洲的联合研发网络[10]。

欧盟政府间的科技合作有着良好的传统,具有鲜明的特色,它的三大类政府间科技合作计划:欧洲科技合作计划、尤里卡计划和框架计划各自有自己的重点支持领域,在支持形式、投入侧重点、运作管理和合作导向等方面互为分工与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构成了欧盟政府在科技联合和一体化行动的最重要骨架(见图1)。虽然目前欧盟跨国家合作的投资实际上只占全部欧盟国家政府的全部研发资金的18%左右,但是它们却在欧盟的一体化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靳仲华,周国林. 欧盟科学技术概况[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Leclerc M, GagnéJ.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operation: The continentalization of science. Scientometrics[J]. 1994, 31(3): 261-292.

[3] 张健雄. 欧盟经济政策概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 PREST, CSIC/IESA, ESSOR-Europe. ISI and NUTEK/TEKPOL 1997[R]. COST Evaluation- Main Report. COST

Secretariat.

[5] Kastrinos, N. The European Community Framework Programme as Technology Policy: Towards an Assessment, PhD Thesis[D].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Manchester. 1997

[6] 雅克·佩克曼斯,著. 吴弦,等,译. 欧洲一体化:方法与经济分析[M]. 北京: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7] Europe commission[EB/OL]. .

[8] Duff, A.N. EUREKA and the new technology policy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y[J]. Policy Studies 6(4): 4461.

[9] 樊春良. 全球化时代的科技政策[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10] Luke Georghiou. Evolving frameworks for European collaboration in research and technology[J]. Research Policy

30 (2001) : 891903.

第2篇:科研课题实施计划范文

[关键词]农林;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库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是我国农林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农)为例,每年有过一半的大一新生(近3000人)要学习该课程,足见其在农林院校的重要地位。一般有如此多学生的课程都会采用统考的方式考试,因此试卷的全面性、公正性、区分度和客观性就显得非常重要。然而由于某些原因,部分农林院校仍以人工命题的方式出卷。人工命题方式有其优点,但在当前信息科技越来越发达的时代,其缺点越来越突出。首先,人工命题往往易受出题人的主观影响,存在对课程内容覆盖面不全、难度把握不好、重点不够突出、题目容易跟往年类似或重复等缺点,对学生的考查不够细致,区分度可能也不好,达不到考试目的[1]。如果情况严重,甚至可能造成教学事故。其次,人工命题容易出错,如符号错误、分值错误、数据错误等。出题人的责任心不同,试卷的质量往往差别很大,责任心强的教师出的试卷质量还比较高,但责任心较弱的老师所出的试卷质量则不能保证。再次,人工命题效率低、成本高。命题一般在教师课程未结束的时候同时进行,教师在上课之余,要花很多时间命题,往往是人付出了很多精力,却没有得到相应回报,可能也没有得优良的试卷[2]。

1试题库系统结构

我们已进入一个信息科技爆炸的时代,电脑、手机和网络已是我们日常生活、教学和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农林院校的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也应该跟上时代步伐,建立计算机试题库系统。试题库系统的优点显而易见。首先,计算机试题库系统可有效避免人工命题的诸多缺点,如实现教考分离,更好把握课程内容的覆盖、难度分布、重点突出、不易出错等等[3]。再次,机器出卷效率高,只要设置好一些基本要求,就会很快组成试卷。另外,试题库系统还有其他方面的用途,如满足学生的日常练习,课程进行过程中,可以利用试题库系统出一些较简单的练习题,供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之用。最后,考试完之后,考试情况可以反馈给试题库系统,进一步改进试题库系统,那么以后的试卷会越来越好越客观。当然电脑组卷也不是万能的,如果结合电脑组卷和人工修改,即可结合二者的优点,得到一份优秀的试卷。建立一个优秀的试题库系统,工作量巨大,需要大量细致长期的工作。总的来说,试题库系统首先应该有一套优秀的试题库软件,然后问题就在于要采集大量试题,最后就是管理与参与者的长期完善。针对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所示,应该包含四个基本子系统,即题型管理、试题管理、用户管理和组题管理子系统[4]。题型管理子系统可以设置加入不同类型题目,除传统的填空、选择、判断及计算题之外,用户可以定制自己的题型;试题管理子系统对试题进行管理、设置难度、归类等,如批量输入试题,设置修改难度系数等;通过用户管理子系统可设置不同权限的用户,用户通过网络可以登录系统,根据要求使用系统,保证多用户使用,同时保证安全;组题管理子系统可以设置不同组题方式,产生试卷。另外还有试题质量评价模块,为考完试后进行评价反馈而设置。

2试题库系统软件

试题库软件一般通过两种途径获得,即商业软件和使用者自己编写。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化学工作者来说,编写一套较好的软件有一定难度,故采用成熟商业软件比较可行。不管那种方式,试题库软件系统应包括以下方面:(1)界面友好,易于操作管理,功能齐全:试题库系统不仅管理员使用,普通老师也要用,如出一些练习题、小测验等。大多数化学老师的计算机水平有限,因此简单易用的界面能为更多人使用。界面简单易用的同时,还要保证内容丰富、功能齐全。如题型的设置,普通的选择、填空、判断、计算题必不可少,还有其他题型,如概念、证明、小论文之类。另外用户管理、组题出卷等都要包含。每个题目设置相应的难度系数,组试卷时根据难度系数的分布情况组卷,这样考试时一般都会比较符合正态分布,难度系数可由管理员修改。(2)化学语言友好:由于化学试题必不可少的出现化学语言,如无机及分析化学课中热力学部分的热化学方程式、热力学函数关系式,原子分子结构部分的分子杂化轨道显示、化学分子结构式,四大平衡对应的滴定实验示意图等。因此试题库软件应该正确显示这些化学语言,兼容CHEMDRAW等化学软件绘制结构图,而且必须是WORD软件友好的软件,以正确显示化学语言和数学公式。(3)网络题库:试题库系统不仅在考试时使用,平时也要发挥作用。无机及分析化学课本中的练习题非常有限,学生可能需要做更多些练习题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试题库系统可以提供网络练习接口,让学生可以更灵活地获取知识。另外网络题库可以发挥其交互的优势,让学生和教师更好的交互反馈。(4)安全性: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为农林院校公共基础课,因此试题库软件的安全性一定要高,如果出现试题泄露、黑客入侵等情况,将严重影响教学工作,造成教学事故。因此,软件系统一定要提供良好的安全性。

3试题采集

试题库系统的另一大关键就是试题的数量和质量,即试题采集。大量试题需要大量人员完成,是一个大工程。有经验的老教师承担试题的核验、确定难度系数、试卷的把关等工作,其他老师可搜集试题,试题翻译,试题录入及管理等工作。系统管理可由几位老师承担,每位负责某种题型。试题采集是最为繁琐且庞大的工作,必须由多人承担,按章节划分,每1至2位老师负责一章,结合科学前沿有趣的东西,收集翻译编写题目。试题采集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获得:(1)已有资料。西农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命题近年都由不同老师轮流命题,教师一般都有出题经历,有一定量试题资料,因此首先将每个老师的试题资料收集、归类,就是试题库的基础试题。(2)外文课本翻译。相对于国内课本,国外教科书或参考书中一般都有大量题目,可以联系版权方,获得题目的使用权,然后进行翻译。(3)自编题目。组织教师自己命题,教师根据自己的授课经验,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学校特点,负责某一章节试题的编写。(4)另外,试题库的题型可多样化,不局限于考试,可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查资料写小论文,将小论文的题目也可加入试题库共享。

4不断实践、反馈和改进

试题库系统是不断建设、实践及完善的长期工程,每次组卷考试后,根据考试情况进行反馈,然后对有问题的部分进行修改,如难度调整等。另外,每年都应该往系统里加入一定量的试题,淘汰陈旧试题,保持更新。经过几年的改进完善,最终会建设好一个优秀的试题库系统。

综上所述,无机及分析化学课是一门农林院校非常重要的基础课,应该充分重视其考核方式的公平性和客观性,实现教考分离,淘汰陈旧的人工命题方式,有效组织起来,建设试题库系统进行组卷考试。

作者:蒲亮 张忠 王文己 杨正亮 单丽伟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袁东华.高校试题库、试卷库建设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2013,4:77-78.

[2]陈红兵,贾俊仙,武英耀,等.创建农业院校化学网上试题库的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2,138(12):50-51.

第3篇:科研课题实施计划范文

关键词:高中化学 实验课 问题 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038-01

化学实验课在整个化学课程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化学实验课主要教给学生操作技能,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对课本上的知识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化学实验课有着直观、形象的特点,实验课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生对化学课学习的效果。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问题,从而影响了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的掌握。

1 高中化学实验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因此,教材中安排了很多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教材中安排的实验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很难利用已有的实验条件在课堂上完成,而且大部分都是一些验证性实验,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学习的兴趣。下文中,笔者分析了高中化学实验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与新教材教学内容脱节

在高考理科综合卷中,化学实验的考试部分占有很大的比重。随着近年来新课改的进行,化学教材发生了一些变化,而随之变化的还有高考的化学实验部分,这部分内容变得更加灵活和综合。而现今的高中化学实验课教学仍然以传统教材所提供的实验内容作为教学内容,这些实验操作按部就班、机械枯燥,往往是教师按照教材上的步骤演示一遍,学生跟着机械的操作一遍就结束了,对学生来说没有实质意义。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应付越来越灵活的考试内容会感到越来越困难,因此,实验内容与新教材脱节,使化学实验课的效果大大降低。

1.2 化学实验课教学的内容过于简单和基础

现今的化学实验课教学内容准备的都是简单和基础的实验,在生活中,学生们对于这些实验原理都有着一些了解,甚至对其原理理解的已经很透彻。因此,再用这些实验来进行教学反而会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感到枯燥,影响课堂效率和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同时,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有限,这也对学生继续探索化学现象,创新思维产生阻碍,降低学生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

1.3 探索教学成为形式

高中化学实验课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激发学生对化学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实情况是在化学实验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付了事,不认真的备课和讲课,走个程序就结束课程,甚至有的教师挤占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时间,严重降低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索欲望。这样就导致了化学实验课成为形式,没有产生实际效果。

2 改进高中化学实验课的措施

实验课的质量对于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有很大影响,因此,作为一线的化学教师,我们要给予化学实验课足够的重视,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促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优化教学设计,改进实验方案,使实验教学与探究学习融合起来,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不但让学生获得知识,学到技能,而且重视让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训练,养成科学精神,使学生对实验保持持久的探究兴趣和创造兴趣。

2.1 重新设计高中化学实验课教学内容

旧的教学内容已经越来越不适合最新的大纲要求,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重新设计高中化学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势在必行,要在新的教学内容上加上对学生探索和创新意识培养的环节。例如,可以在学生进行实验时除了按照教材上的步骤、剂量等要求操作以外,还可以让学生探索在改变实验条件和添加试剂的剂量等方面时实验会发生的变化。这样,学生的探索热情高涨,教学效果就会大大提高。

2.2 重视化学实验课,提高化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要上好高中化学实验课就要在思想上提高对其的重视,把好上课质量关。在化学实验课上进行的科学研究需要用到许多的仪器,器材等,这些仪器和器材的质量对实验的成功率有着直接的影响,保证所用仪器和器材的质量才能提高化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同时,教师要端正态度,认真的备课,以认真科学的态度教学,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例如,在讲到锌铜原电池这节时,课堂上学生们都学习了电池原理:在锌铜同时放到稀硫酸中时,锌会失去电子变成二价锌离子,稀硫酸中的氢离子会得到电子变成原子。实验开始前,教师应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做好实验器材的准备,包括必要的试管、镊子、铜棒、锌棒、稀硫酸溶液等。学生依据步骤来完成实验,密切观察每一个现象。

2.3 科学合理的评价化学实验课

新课程赋予评价以特殊地位:既要促进全体高中学生在科学素养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又要有利于高中学生的个别发展。评价策略上,提倡“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努力将“评价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在评价方式上,主要采用纸笔测试、学习档案评价和活动表现评价三种。在评价上,主张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方式多样化,以评价促发展。高考对教学的导向作用是明显的,但它是终结性书面测验,不能反映学生学习的过程,难以检测学生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具体进步。课程评价的功能是高考无法替代的。

课程评价的方式要多样化,考虑不同模块的具体特点。对有些模块应综合使用纸笔测试、学习档案评价和活动表现等方式,纸笔测试帮助学生理解核心的概念和原理,对某些模块的纸笔测试,不应死扣具体知识,在开放性、应用性上下功夫,考查学生分析生活问题的能力。在这些模块的教学中,开展辩论、角色扮演、调查、参观访问等进行表现性评价。有些模块在纸笔测试上力求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收集和分析资料、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等过程进行评价。有些模块还需要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合作意识以及探究态度等方面予以考察。

3 结语

总之,高中化学实验课是一门不可或缺的课程,教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使学生牢固的掌握所学理论知识,养成良好的科学实验习惯,为未来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慧宇.如何提高高中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效率[J].新课程:教研版,2010,14(10):53-54.

第4篇:科研课题实施计划范文

作为化学教师,该如何设计实验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浅显的看法。

一、开展有效的实验预习

以前的实验也要求学生预习,但由于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指导,学生的预习仅停留在对课本的简单浏览上,没有深入地探索和理解实验原理及操作。新课程实施以来,先让学生对实验进行一番“理论与实践”探索,做到了如指掌,并设计出自己行之有效的预习报告。根据实验要求和目的的不同,实验预体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内容:1、对相关旧知识的复习;2、对实验自主探索;3、书写实验报告。这样,可使实验的程序、关键环节、细节之处一目了然。

二、开展有效的实验课堂教学

实践证明,每次实验课前先不急于动手实验,而是先展示学生的预习情况,让学生陈述自己准备怎么做实验,还有哪些疑惑需探索,有哪些创新的设计等,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效果会更好。教师只做必要的点评和补充,尤其要关注实验创新,看学生有无新的想法,如果有,可以让大家一起来探讨其创新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与原实验相比新方案的优劣等。对于可行的创新和探究,要尽量给学生创造条件使其动手实验。如果存在缺陷,甚至不可能完成时,可以通过讨论给予必要的纠正和说明。如果放开手来,大胆让学生实验,学生的实验和创新积极性都会被带动起来。

三、让学生参与到实验准备的过程中来

以前的实验准备是由教师来完成的,到了课堂上,学生对一些实验用品很陌生,操作起来不很熟练,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在有效预习的基础上参与到实验的准备中来。最好每次让一个实验小组的实验成员来实验室准备实验,采用轮换制,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进行实验室准备实验,另外有创新实验的学生可自行准备所需的其他实验用品,以备上课探究实验之用。这样,教师就在课前紧紧地抓住了学生,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创造机会使学生多做实验

第5篇:科研课题实施计划范文

【关键词】单片机课程 立体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2-0059-02

一 引言

单片机技术与应用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强调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强调实践,突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了更好地服务教学并能够培养出新型人才,构建全新的、师生共同参与的单片机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立体化教学模式是指以某一课程为单元,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平台,动用所有可能的教学要素的立体化、全方位的教学体系。其强调所有教学参与者的多边互动和多种学习方式的共同发展,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主的现代化教育理念,在教学资源的多样化、教学方法的现代化、知识体系的立体化等方面具有突出的特点,是学生建立创新意识、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

二 单片机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几个方面构建单片机课程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形成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网络资源等多层次、多形式的立体化教学体系。

1.构建立体化的教学理念

立体化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学理念,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强调教师的“教”,更要强调学生的“学”,一定要教与学并重。教和学两方面是相互依存的,教师在完成基本的讲授环节之后,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使其能够主动地掌握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和基本的实践技能。

针对单片机课程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及兴趣,组建创新性研究小组或工程设计小组等团队,引进或设计一些项目,让不同的团队完成不同的项目,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完成教与学的教学过程。如在学习单片机的I/O口时,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了理论知识后完成“流水灯”和“交通灯”等基础项目。

2.开发立体化的教学资源

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等学校教学资源也正在从传统的单一的纸质教学资源向数字化、电子化和多样化的教学资源转变,从而形成了传统的纸质教学资源和现代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资源。

传统的纸质教学资源应该由教材、参考书、学习指导书以及试题库组成。现代的数字化单片机课程教学资源包括多媒体电子课件、电子图书、仿真案例库及各种网络资源等。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电子课件,不仅能够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利用动画、模拟仿真等技术可以生动、形象、直观地讲解一些枯燥难懂的知识难点和重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提供给学生,供其在课下学习中使用。作为教学中辅助资源的电子图书和仿真案例库,可以由学生按自己的需要选取学习内容。当前互联网的发展使学生能够方便快捷地使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因此网络资源成为现代教学资源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错综复杂、良莠不齐的网络资源使学生难以筛选,教师作为教学的指导者应该引导学生如何查找正确的网络资源,或利用现有的校园网在网络上给学生提供一些学习和研究的资料。

3.实施立体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具有鲜明目的性的立体化教学模式,以其多样性、灵活性、阶段性和工具性等特征适合各个学科和专业,根据单片机课程自身的特点以及内容、方法、条件与教学环境的多样性,构建合理的立体化的单片机课程教学方法。优秀的教学手段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实施立体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首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教案或利用教材配套的电子教案,用于课堂上讲解课程内容的难点和重点。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利用Proteus和Keil μVision3的仿真环境,穿插讲解并演示实例,使本来很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生动、直观。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单片机课程教学的最大特点是突出单片机课程的多样性和生动性。学生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自主学习和模拟仿真,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

其次,突出“教与学”并重的教学理念。除了在课堂上讲授课程内容和演示实例外,根据学生的编程水平和理解能力,教会他们在网络上寻找适合自己的实验内容,并学会利用Proteus和Keil μVision3的仿真环境进行仿真模拟实验,并在随后的实验课中利用实验设备进行验证。这样就会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提高学习兴趣。因此,一套实用的单片机开发板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设备。

最后,将学生分组,组成不同的学习团队,进行合作学习,并将团队的整体成绩作为评价标准之一,从而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小组成员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彼此指导,共同学习教师课堂中安排的学习内容,并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以此为依据,在单片机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将学生以2~6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特定的综合项目,最终以小组的项目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并以此作为最终的成绩组成之一。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可以定期集中讨论或在网上学习博客。而教师作为指导者要经常关注团队或指导博客的使用,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这样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就将传统的教学方式及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改变为师生及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间的人际合作关系,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目的。

4.树立立体化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在立体化的教学模式下,应该树立立体化的教学目标,要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代所需要的新型人才。

三 单片机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立体化的教学模式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使学生不但能掌握单片机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单片机的基本应用,而且能够整合单元知识,为从事相关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笔者认为,在立体化教学模式下的单片机课程教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互动性强

多媒体课件以其动画、模拟等技术与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给课堂教学增添了活力。辅助的Proteus和Keil μVision3的仿真环境,不但提高了教学的多样性和直观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其在感情上和行为上乐于参与到教学的活动中去。

2.资源丰富

立体化教学模式最大的优势是资源丰富,并且获取方式便捷。单片机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的单片机知识及其基本应用,以适应现代电子学科的发展形势,因此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单片机编程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辅助教师完成这方面的教学。

3.个性化强

单片机课程的学习者大都经过了电子基础理论课的学习。在这一阶段内,学生的学习方式日渐成熟,但对学习的内容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时要使他们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新性,达到因人施教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月静、陈继荣、张永弟.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创新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1):176~179

[2]钞群英、徐水根.高校军事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模式初探[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5):91~94

[3]唐文武、王汉青、王志勇等.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创新能力培养为视角[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05~107

第6篇:科研课题实施计划范文

传统的化学教学与化学实验不能有机结合的根本原因在于:1.以教材和课堂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一直偏重于传授学科中固有的知识,而对这些知识是如何创造出来的,以及如何创造性地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往往形成了从不过问或无力过问的习惯。2.在化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实验教学的直观性和重要性,教学中不但忽视学生实验,连教师的演示实验都从来不做,教师只是在黑板上讲实验,学生背实验,忽视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对学生来说只是简单的重复,不需要积极的思维和创新,也没有探索的目标和方向。许多学生根本就不想动手。

如何将化学教学和化学实验融合得更好,让学生记忆深刻,并能合理利用化学原理来解释实验现象,从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是新课程改革形势下不可等闲视之的问题。因此,以化学专业的实验性和应用性为契机,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趋势和理念,引导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是需要我们每一位化学教师不断努力并付诸实践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设计化学教学,优化实验模式

1.加强学生的自主实验能力

做实验的目的,并不是仅仅让学生学会操作,更高的目标是要求学生熟悉实验原理、突破教材的框框、大胆设想、独立自主地寻找完成实验最佳途径。

要想化学实验成功,首先必须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创造条件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地位转变为主动地位。要求学生实验前预习,查阅有关的教学资料。掌握所用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自己确定实验方法和步骤。其次,让学生自己尽可能动手实验,针对教材中实验的不足之外,引导学生大胆改进,以增强可视效果或简化操作等。最后,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用合适的化学术语去形容化学现象,自行设计和绘制系统的表格,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写到表格内,最后通过现象得出结论。

在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把实验中每一个微小的现象都看得清清楚楚,这不但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2.加强学生在实验中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中注意运用生动活泼、科学有趣的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法的能力。第一,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要求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视角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交流讨论,使学生不仅善于发现共同现象,而且更善于发现不同现象。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全面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第二,教师要创造促使学生独立思考的氛围。在教学中,教师应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放飞学生的思维。而适时的自评,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也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在学习活动中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自我挑战,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能得到拓展和提升。

3.多媒体的运用

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操作规程都有一定的要求,一旦学生操作失误,不仅会引起实验失败,也可能引起实验事故,更会引起学生的恐惧心理,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采用多媒体教学,先让学生了解正确规范的实验操作方法,将大大提高学生实验的有效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应用和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如:在Authorware课件集锦中,给出烧瓶、双孔塞、铁架台、酒精灯、导管、烧杯、漏斗、集气瓶、洗气瓶等仪器具,让学生自己动手组合制取、除杂、干燥氯气的装置,甚至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出他认为还可以使用的仪器如何进行装置的组合图。多媒体做到了为学生提供进行实验设计的条件,视听结合、动静结合,操作方便,不受化学实验时空限制,通过多媒体网络实验平台的构建,不仅调动起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热情,丰富学生实验知识等,也让学生有机会通过网络实验平台亲身参与实验过程,使学生学到相应的化学知识、化学能力和化学思想,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最佳发挥,让学生更好地施展其创造才能。

二、加强小组合作,培养团队意识

实验中的合作学习意识体现在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学习上,以便取长补短,克服困难,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取得成功:在实验活动中,小组成员的共同参与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表现欲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在实验操作中遇到困难时相互帮助,做较复杂的实验,更需要小组内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如在做电化学的原电池的实验中,该实验所用到的仪器较多,且操作复杂,需要做好小组内部的分工,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使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得到发挥。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相互进行讨论、研究,反复论证。通过实验的重现性和可变性进行辩证的分析实验,最终得到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在合作的小组学习中,能够更加有效激发学生的实验创新动力,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

三、扩大实验范围,紧密联系身边的化学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需要理论联系实际,是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工厂,了解工业生产硫酸、化肥等产品的工艺流程,开展化学活动周,组织化学竞赛,设计家庭小实验,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有关化学知识,分析学校附近的水体污染情况等等,使学生树立起环保意识。还可以指导学生查看相关文献,把实验过程和结论与生活和生产实际联系在一起,例如冬天为什么要谨防一氧化碳中毒,因为一氧化碳会与人体中血红蛋白结合,达到一定浓度就会引起全身缺氧血症,例如为什么家里的高压锅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可以煮熟饭?为什么生火的时候用鼓风机火苗会更旺?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有效强化学生对原理的理解,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已学知识的实用性,让他们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我们身边的素材其实只要用心去思考,动脑去研究,可利用的资源还是比较多的。我们可以把小小的实验设计、改进,使学生迈出创新思维、创新实践的脚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学生的专长和爱好得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变通性、发散思维、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第7篇:科研课题实施计划范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计划;学科竞赛;科研活动;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1-0121-04

一、引言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卓越计划”对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整人才培养结构、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创业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该计划特别注重对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1,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一个创新工程,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按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对卓越计划人才的能力要求是比较全面的,主要包括了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工程创新能力和开发设计能力以及管理与沟通合作能力等[3]。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作为课外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与工程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体系的剂和加速剂,在机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体系,是当前急需解决的研究课题。

二、学科竞赛与科技活动在卓越机械工程师教育培养中的一些问题

目前针对大学本科生的各类学科(技能)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既有国家级也有省级、校级乃至院级等各个层次的项目和活动。以我校为例,目前机械工程卓越计划班学生参与度较高的主要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机械工程卓越计划班学生参与的各类学科竞赛和科研立项活动的种类和数量还是比较多的,并且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特别是学科竞赛的种类增加的比较明显。近两年还新增了一些新的竞赛项目(未列入表1),如省级的物理实验创新设计大赛和工业设计大赛等项目也吸引了部分机械工程卓越计划班学生的参加。

从近年的教学实践来看,机械工程卓越计划班学生能够参与的各类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越来越多,涉及的专业面和知识面也越来越广,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的确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但有些问题和不足也逐渐暴露出来。

1.随着教育主管部门、各类教育协会以及学校各教学单位对学生第二课堂和科技创新活动越来越重视,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的种类和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的机会。然而学生还有相当的课堂学习和实践学习任务,尤其是卓越计划班的学生有比较高的企业实践要求,在校外企业实习的时间较长,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所有的项目和活动。不少学生面对种类繁多的各类竞赛项目和科技活动,在项目选择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和焦虑感,不知自己选择哪些项目和活动为宜,很多学生缺乏长远的规划,也不容易形成可持续成长的学生科研团队。

2.目前开展的各类活动中,竞赛型活动偏多,而研究型活动偏少。竞赛型活动往往过分看重竞赛成绩和最终结果,而忽视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的技能与知识的培养。由于竞赛型活动大多采用淘汰制,真正能进入到实质性比赛和实物制作阶段的学生数量不多,很多在前期被淘汰的学生失去了继续锻炼的机会。也使得大量的资源向少数具备竞争优势的同学倾斜。

3.在科技竞赛和科技活动中功利性思想有上升的势头。一方面,由于受学校奖励政策的影响,无论是指导老师还是学生都比较重视成果彰显度高的竞赛项目,如“挑战杯”比赛等。其次是对保研推优有奖励加分的项目,学生参加的积极性也高于其他项目。对于一些基础性和普及性的活动则师生均不够重视,参加的人员数量没有增长甚至呈下降趋势。

三、适应于机械工程卓越培养计划的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体系建设的思考

学科竞赛和科技活动在整个卓越教育培养环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卓越人才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它与课堂教学活动以及工程实践活动之间不是孤立的板块,而是有机的整体。应将其视为在整个卓越教育培养过程中促进工程实践和课堂教学培养功能的重要平台或载体。如图1所示,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平台由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构成,该平台的软、硬件建设、学生参与平台的“引入”机制、平台的“产出”效果评价模式构成了卓越人才培养中学科竞赛与科研活动体系建设的核心要素。

1.学科竞赛与科研活动平台的建设。学科竞赛与科研活动平台的硬件建设主要是依靠场地、设备和资金等的投入,这些资源的缺乏曾一度是制约平台建设的一个瓶颈问题。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不断投入和学校自身的持续发展,平台的硬件建设相比过去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以我校为例,目前校级的机械教学实验中心,信息技术教学实验中心以及院级的卓越工程师计划创新实验室等为卓越计划人才开展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提供了较好的校内实践和实验场地及设备。由于这些中心或实验室分别隶属于不同的管理单位,因此也存在资源优化配置和资源有效利用方面的问题。与硬件平台建设相比,软件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更多一些。本科层次卓越人才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遵循认知、实践,发展和创新四个阶段或层次[4]。应对现有的各类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进行梳理、完善和补充,让不同阶段的学生从事与其学业成长阶段相适应的竞赛和活动。同时要适当减少或淡化以排名获奖为核心目的的竞争性项目,而增加以培养学生适应其职业生涯工程技能训练为主的科研实践或技能实训活动。

另外,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平台建设不是孤立进行的,要将卓越计划学生的工程实践活动和课堂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可以在机械设计、机械原理等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上采用案例教学法,将机械设计创新大赛上优秀的学生作品案例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到企业实习时,结合企业的生产实践条件,开展以提高学生绘图识图能力、工艺设计能力以及数控加工编程能力等专项技能为主的劳动技能竞赛活动。

2.平台的“引入”机制建设。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都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只有学生积极而广泛的参与学科竞赛与科研活动,这一平台建设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要解决学生参与学科竞赛与科研活动中出现的缺乏普及性、持久性以及趋于功利性的问题,单靠简单的教学计划和行政命令手段是难以取得理想效果的。要实现“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转变,关键是要实现学生的“兴趣引入”和“自我管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卓越计划班学生入学开始,就要通过主题报告,实践认知参观,专题讲座和社团活动等各类形式的活动向学生宣传科研创新的理念,介绍学科竞赛与科研活动的基础知识。在教学上也可以借鉴采用链条式实践类特色系列课程的教学方法[5],通过将机械,电子、计算机技术以及金工实践课程等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解决学生生产和生活中可以遇见的综合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兴趣点和成就感,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学科竞赛与科研活动中要让学生能够实现自我管理,体现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的传帮带作用,促进学生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团队的建立、建设和发展,形成一种良好的创新氛围和传统,使得新生能不断受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样才能将绝大多数卓越计划学生源源不断,持之以恒地吸引到平台中来。

充分利用QQ,微博和微信等学生乐于使用和接受的社交工具与平台,建立有关的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讨论组,专业群,引导性的话题,以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吸引学生参与相关主题的讨论和辩论,也是吸引和引导学生进入“平台”的有效途径。其次可以将参与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纳入到卓越计划的班级建设和寝室文化建设中,形成绝大多数同学敢于参与并乐于参与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的良好班风和学风。

3.平台的“产出”效果评价模式构建。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学生获得优秀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无疑是卓越能力的重要体现。此外学生在人文情怀、综合科学素养、多学科视野、跨文化沟通交流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方面的表现也是其卓越能力中重要的组成部分[6]。因此对学科竞赛或科研活动平台“产出”效果评价应该是能够全面衡量学生卓越能力的综合性体系。在学科竞赛或科研活动平台的建设中,在现有的一些学科竞赛或科研活动类型外,还应设置一些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国际化交流能力的竞赛或科研活动,例如可以引导卓越计划学生参加辩论比赛,英语演讲比赛,组织学生选修国外大学的优秀慕课课程,选派有条件的学生参加跨国访学或交换生计划等。此外在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或科研活动时,要将学生跨学科组团和团队建设长效机制纳入到教师指导和项目考核的重点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拓展其多学科素养。

应摒弃那种只注重学生竞赛排名或获奖的单一的“产出”效果评价标准。可以将学生是否获得行业技能认证,是否受到实习企业的好评以及毕业生能最终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等均作为“产出”效果的评价模式。这种综合性的评价模式才能比较全面地体现学生的卓越能力,综合反映教育培养效果,也才能为学科竞赛或科研活动平台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供有效的反馈通道。

四、采取的措施和成效

针对目前学科竞赛与科技活动在卓越机械工程师教育培养中的一些问题,我们开展了一些探索性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1.学科竞赛与科研活动的常态化和普及化。我们尝试以班级为单位,结合学生在各阶段的学习内容,设立了一些与教育内容密切相关,全员参与的小型化的竞赛活动。例如,当卓越计划班的学生学习了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后,我们就组织试点班的学生学习AutoCAD及CAXA软件,当学生们掌握了绘图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能后,进行班级内部的计算机绘图比赛。当学生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时,结合学生分配的不同岗位,开展相应的工具操作技能竞赛或者设计方案优选竞赛活动。这种类型的比赛或竞赛活动,准备和启动过程相对简单,同时覆盖面宽,能够让学生全员参与,与学生当前的学习任务密切结合,每个学生均能在活动中有所收获。

2.以赛促建,加强班风与学风建设。作为成长中的青年学子,大学生的成长与其周边的环境密不可分,良好的班风学风以及积极向上的寝室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和成才的影响是很大的。我们在卓越计划班的班级建设中,班主任以及学务指导老师积极鼓励学生组建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小组,并参与到具体的指导环节。任课老师也利用各种场合动员学生投入到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中,在卓越计划班形成了良好的科研及创新氛围,学生对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的参与度极高。以一个30人的卓越计划班为例,在2014年的湖北省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中,由17名学生组成了多个小组参赛,其中四个项目共计12人获得省级一等奖,另有2个项目共计5人获得了省级二等奖。通过吸引学生参加机械设计大赛,在班级形成了良好的创新氛围和集体凝聚力,对学生完成其他教学活动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3.打破专业壁垒和障碍,组建学生主导型科研与竞赛社团和协会。在卓越计划学生的培养中,可以借鉴应用导向教学法[7]。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以培养能力为中心,教师则起到引导和协调作用。要把学生的课余时间和兴趣引导到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中,关键是要发挥学生社团和协会的作用,将大多数学生吸纳到有关科研与竞赛活动的社团和协会中,让学生在各类活动中,在与不同专业的同学交流协作中自主管理,自主交流和自主成长。利用参加机械设计创新大赛的契机,我们引导学生设立了机械创新比赛群,将指导老师和参赛学生都纳入到群中,同时特别鼓励卓越计划班学生参加该群。通过该群,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架起了一个良好的贤交流平台。此外注重发挥学院专业覆盖面宽,学科交叉性强的特点,指导学生设立了地大机器人创客协会,将学院里机械工程、电信工程、通信工程以及工业设计等不同专业的同学吸纳到该协会,以学生们感兴趣的机器人设计与制作为载体,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和竞赛活动,学生们在彼此的协作和竞争中开阔了视野,学习了跨专业的知识,拓展了机械、电子与模型制作方面的实用技能,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五、Y束语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作为一种新型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时间还不长,还有很多探索性的工作要做。我们认为搞好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体系建设,是机械类卓越工程师培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促进卓越工程师计划班学生成长和成才的一个有效性的保障,其成效将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渐次显现。

参考文献:

[1]冯艳,李玉龙.教育部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J].中国大学教育,2010,(7):4-5.

[2]侯永峰,武美萍等.深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机制[J].高等工程教育,2014,(3):1-6.

[3]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29.

[4]魏军英,王静,王吉岱.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研究[J].中国电力教学,2014,(3):14-15.

[5]孙岩,刁鸣,江凌.研究型大学的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11):116-118.

[6]李培根.工程师教育培养该何以卓越[J].中国高等教育,2011,(6):13-14.

[7]余国江,姜海,徐湘.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德国经验借鉴研究[J].高教探索,2015,(2):66-69.

The Research of System Construction about Subjects Competition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es in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rogram of Excellent Mechanical Engineers

ZHANG Meng,LI Bo,LIU Qiang,KANG Hong-mei

(College of Mechanical & Electronic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 430074,China)

第8篇:科研课题实施计划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数据可视化;叙事;艺术设计

检索:.cn

中国分类号:JO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04-0085-03

数据新闻、科学可视化、可视艺术――越来越多的领域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与数据分析与设计密切相关,基于数据驱动的设计产生出大量的数据可视化艺术设计作品,以数据为中心的设计模式无处不在。新媒体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势必推进对新的艺术设计形态与视觉语言的探索,也必然会形成新的美学观。数据可视化艺术设计是将采集或模拟的数据经过有效编辑转换为可识别的图形符号、图像、视频或者动画,通过视觉化的形式呈现并以此实现对受众最有价值的信息传达。其中“有效编辑”主要表现为可视化设计的两种应用类别――解释型与发掘型:前者运用可视化艺术设计进行叙事帮助用户辨别信息及其关系,运用视觉表现形式创建相应的数据解释或信息传达以及情感交流,后者则通过将可视化作为设计工具进行实现受众自身决策后的数据分析与挖掘。数据可视化艺术设计不仅渐渐成为数据新闻、信息可视化和科学可视化等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其传播内容、设计形式和技术实现的特征与流程规范也日趋明显。本文旨在从基于数据驱动的叙事传播、数据可视化艺术设计以及数据可视化美学三方面,着重研究当代数据可视化设计的意义、影响以及可视化艺术设计所面临的新挑战。

一、可视化的数据叙事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提高与发展,不同领域、区域、文化之间对数据应用的设计越发普及,可视化设计研究作为可以跨越语言界限的形式在传播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尽管现在可视化设计普遍关注如何运用数据去发现与分析潜在的有效信息,但从早期的设计事例中可以看出,这种形式的设计其目的表现出来更多的是展示与说明而并非用于分析。1858年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用数据图表(图1)的方式为英国政府绘制了用于展示克里米亚半岛战争中那些可预防的疾病所导致的惊人死亡数字。其目的并非用于分析战争导致疾病爆发致死的原因,而是用于向政府直观的展现出战时医疗问题的重要性。另一个著名的可视化设计案例是1850年约翰斯诺(John Snow)著名的“伦敦霍乱地图”。这张地图并非用于发现导致霍乱传播的水泵,而是提出关于水源致病的证据。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可以使用于揭示信息的数据可视化更加有效与直观,就如同观众观看电影一般。斯坦福大学教授珍妮弗阿科尔(JenniferAaker)指出,有意义的故事是令人难忘的,有影响力及与个体有关的。她同时指出当数据与故事一起运用时,它会从智力与情感两个层面与观众产生共鸣。运用数据可视化叙事的方式可以看成是一种新的语言叙事形式,它超越了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并实现了对于信息数量上的突破。

美国科学家瓦伦韦弗(Warren Weaver)将现代科学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三个阶段从20世界中期延续至今为“有序复杂问题”阶段。韦弗认为现代世界存在着拥有丰富变量的复杂系统,而这些变量之间高度相关,相互依赖,这都需要我们运用一套新的思维、分析方法以及全新的探索工具。现代网络可视化通过图像的呈现以及互动式的分析,揭示人类无法感知的复杂结构,网络可视化描绘的是“不可视事物”,描绘人眼看不到或无法感知到的无形结构。数据化使现实世界“分散、重组与合成”成为可能。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视觉艺术教授列夫曼诺维奇(LevManovich)指出:数据库是计算机时代的一种新的象征性形式,并提供了一种新的组织结构来构建人们自身对自我与世界的体验。新媒体艺术通过数据结构的“基因重组”产生出可交互的“媒介艺术”,并借助媒体数据呈现形式的多样性、丰富性和智能终端的可扩展性,从而实现了一种观众与作品间的沟通和审美。近年来,随着宽带网络、无线网络、云计算和微软Kinect体感交互技术的发展,不断涌现出的新媒体互动艺术作品已经证明了上述的论断。以数据库为支撑的新媒体交互作品正在呈现出越来越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列夫曼诺维奇在其可视化项目《自拍之城:社会媒体中摄影与自我塑造的探索》(图2)中,通过对来自全球五大城市的3200幅Instagram中自拍照进行搜集,运用可视化与交互的应用程序实现了社交网络跨媒体数据的可视化分析设计。对新兴的自拍摄影流派,社交网络中的群体行为模式以及数字视觉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可视化艺术设计正作为新的叙事语言以及视觉沟通方式开辟着全新的基于数据驱动的叙事与分析途径。

二、数据驱动下的艺术设计

在研究、教学和开发领域,可视化艺术设计是一个极为活跃而又关键的学科方向,可视化艺术设计是对于数据的重新编码,运用不同的视觉设计形式的信息呈现与诠释,并“帮助我们完成某些智力任务,这使其有别于精细艺术。艺术家将图作为表达内心世界的方式,信息图表或可视化则更专注于客观、准确、实用和美观,简而言之:功能限制形式”。从艺术的视角来看优秀的可视化设计作品其特征主要体现为:首先,作品通过视觉表现的形式有效的传递了实用的信息并将可视化作为表达有趣范式的方法:其次,作品所有视觉元素经过精心的设计排版,充满设计感:第三,体现了主客观得统一,真实与美的充分结合。罗德岛设计学院校长前田约翰(John Maeda)教授认为设计是有意识的发明或者改善的过程,并且是以主观(直觉)和日益增进的客观(数据)为基础的。大卫麦克德里斯(David McCandless)认为好的信息可视化设计包含必要的四个元素:信息、功能、视觉形式以及故事(图3)。可视化设计作品也应该是交叉的平衡,如果作品只包含其中的两个要素,得到的就是原型图或者是草图,其效果会令人觉得缺乏趣味。数据是可视化设计的核心和基本元素,既能通过有创造性的视觉形式表现又包含相应的数据信息,即运用恰当的叙事又兼具功能的作品才能称为优秀的可视化设计。

(一)复杂性描述的视觉表现

大数据时代由于信息数据已经无处不在,如同人脑神经网络对复杂性的描述一样,无论是对基于数据的社交网络或万维网的视觉信息呈现还是科学可视化中海量数据的视觉表述,可视化设计都是对复杂数据视觉参考的创建。现代认知学的研究认为,视觉感知不仅是人类感知的主要方式,同时,视觉分析的速度也远远高于其他感官系统。英国的科林威尔教授认为有效的数据表达设计是通过对视觉认知与接收的研究而来。耶鲁大学大统计学教授、信息设计先驱爱德华塔夫特(EdwardTufte)认为设计就是选择,运用设计对信息的展现需要的是对复杂的描述,并非对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而是设计师对于细小及困难问题的视觉处理方法,从而最终实现对复杂内容的揭示⑨。他还指出数据是复杂、优美与繁重的集合,而设计则等同于简单、直接与多类的方法。

(二)动画、交互与开放

数据可视化越来越成为一种不同寻常的大众娱乐形式,动画、交互与开放是可视化设计实践发展的三个关键方向。公共健康教授汉斯罗斯林(Hans Rosling)第一次在TED2006演讲中展示其著名“各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状态趋势图”的动态可视化案例,通过每个泡状数据点代表国家所在年份的数据,随着时间变化可视化的方式呈现了具有类似运动的趋势的点类聚,运用最为直观的、生动的方式展示了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个人收入与生活期望值之间的关系。然而,是否采取动画可视化的方式应根据是运用数据进行展现或探索的目的区别对待,探索类型的动态可视化设计对于信息的传递效率与准确率都很低,反而增大了复杂性。

交互式的可视化设计通过精心的设计吸引和激励人们可视化,帮助人们自行揭示数据背后隐藏的规律、含义并自我向导与分析,这样就在观众和数据之间创建了极密切的关联,从而产生更深层次的参与,鼓励信息共享,和令人信服的行为。以信息交互为代表,大数据技术对于设计领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以大范围、低成本、增量累积的方式获取设计驱动与约束的相关数据成为可能,如市场需求、消费者行为、使用情境信息等;另Yz~,以开源(open source)、众筹(kick-start)、社会化(social)的组织形式实现设计构想成为可能。开放是可视化设计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创建基于大数据的不同用户数据不同的设计模式,根据源数据的调整与用户的偏好将可视化设计进行调整,创建用户中心的个性化视觉系统,从而展现出可视化设计作品以用户为主导的设计本质。

(三)批判性

可视化设计原本是数据图表与计算机图形学结合的产物,面对爆炸式增长的数据本身,复杂的可视化设计尽管从艺术设计的角度带给人以美感,如果缺乏合适的参照系与解释却可能会迷惑或误导读者。我们可以在很多设计作品中看到这些基于数据驱动的抽象化设计将人类日常的沟通与生活以精致的表格或交互式系统的形式予以呈现,然而与其它设计门类不同的是,可视化设计的基础是数据,对于数据获取来源的真实性,数据的公开使用和处理权限,对可视化设计中时间维度的处理等都是值得探讨的内容。著名设计评论学家彼得霍恩(Peter Hall)认为:“总的来说,艺术可视化设计的批判功能就是对可视化中嵌入在笛卡儿语言类型中数据的透明度、确定性和客观性等方面要求的质疑”。

三、数据可视化情境下蕴含的“隐喻美”

可视化艺术设计其创作最终目的不仅仅为了揭示信息和数据本身的规律或结构,还包括利用可视化技术创造出具有审美趣味的艺术作品。美丽的可视化可以反映出所描述数据的品质,显式的揭示源数据中内在和隐式的属性和关系,视觉暗示是可视化艺术设计的核心美学特征之一。

关于可视化美学的研究在艺术家与理论界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对这个新的领域的研究从一开始就重点关注数据的象征主义,即对可视化数据整体意义的视觉表达。韩国中央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将可视化美学与艺术史美学进行类比,提出从“视点”“解释”与“另类感”三方面进行分析,“视点”与文艺复兴运动有关,是关于艺术家个人独特风格的自我信赖与诠释。“解释”是与现代艺术革命有关,公众接收艺术作品且图像学开始盛行。“另类感”则与当代艺术有关,特别是媒介艺术,以媒介作为艺术创作元素及灵感的来源。在数据可视化语境中讨论美,应该采取一个区别于传统美学的方法,即将讨论重点从关注数据转向意义,从美的形式转向审美理解,从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协调关系转向研究面向数据的实用分析与设计,从而最终实现对美与意义的揭示。

第9篇:科研课题实施计划范文

关键词: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学做一体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增强当代大学生理论和信仰教育的有效渠道,对于推动新形势下的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着力培养立场坚定的青年者意义深远。目前,理工科高校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中不同程度上存在形式单一、内容乏味、效率低下、效果不明显等诸多问题。基于此,笔者以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基于教学做一体化的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模式。

一、理工科高校思政课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概述

高校思政课作为向大学生进行理论教育与信仰教育的主渠道,其教学效果与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和我国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关联紧密。实践教学做为高校思政课课堂理论教学的有效延伸部分,对于高效思政课教学质量同样不容忽视。因此,根据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发展实际,积极探索“教学做一体化”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广大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是理工科高校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责无旁贷的重要工作。

“教学做一体化”是著名学者杜威“从做中学”教育理念中国化的成果。民国时期,黄炎培、陶行知、等著名学者均师从杜威,并将其教育理论与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实际相结合,探索出“手脑并用,做学合一”(黄炎培)、“教学做合一”等中国化的重要命题。改革开放以来,“教学做一体化”思想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被引入部分学科,并得到了大部分专家学者的广泛认可。何谓“教学做一体化”?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中,“教”“学”“做”三个要素是一个紧密关联、循环互动的统一整体:“教”是教学做一体化的基础和前提,“学”是教学做一体化的目的和归宿,“做”是教学做一体化的桥梁和纽带,实现教学环节中师生双主体的良性循环。因此,“教学做一体化”是适应当代大学素质教育发展趋势的教学范式,更是提高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能力的有效途径。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学做一体化”是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实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学”,师生共同围绕着“做”,实现师生双方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针对学任务而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从含义来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学做一体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教学做一体化”是指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做一体化,广义上的“教学做一体化”包括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的教学做一体化。就实践教学一体化来看,理工科高校思政课“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环节模式,是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中努力实现指导教师的“教”(理论与方法)、学生的“学”(实践方法与技巧)和师生共同的“做”(完成实践教学任务过程)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见,理工科高校思政课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有利于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提高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理论与信仰,培养出一批批政治素质过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二、当前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理工科高校普遍推行思政课暑期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然而,由于经费、师资、管理、运行等问题,造成教学环节中存在形式主义突出、管理机制不健全和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

1.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保障机制不健全。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的延伸环节,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构建一套包括资金保障、制度保障、舆论保障、领导保障和基地保障的长效机制。然而,在大部分理工科高校对于人文学科态度冷漠,缺乏相应的政策倾斜和机制保障。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领导不重视、经费没保障、制度不完善和基地不健全的问题,造成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沦为简单的“走马观花”式的形式主义。当然,高效缺乏一套系统而科学的实践教学的考评机制,也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的重要原因。目前,大部分高校对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尚未上升到其应有的高度,仅通过一份调研报告进行成绩考核的方式注定不太科学,对学生调研报告质量不足问题的处罚力度不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降低了理论教育的实际效果。

2.任课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有限。由于理工科高校人文学科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思政课教师队伍在学历层次、业务能力、理论水平和教学经验等方面更是参差不齐,特别是实践教学的能力与水平比较有限,缺乏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组织经验与实践能力。此外,由于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科研和职称评定等方面压力较大,造成思政课教师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和职称评定方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掌控能力和社会热点驾驭能力,造成教师队伍的社会实践教学水平良莠不齐。因此,在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大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存在脱离社会热点和专业背景、抄袭现象普遍和报告格式不规范等明显问题,未能够引起学生广泛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的改善。

3.实践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目前,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普遍分为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两种形式。校内实践基本上停留在课堂多媒体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图片和视频等单一教学形式;校外实践基本上是到红色景点进行参观考察,各种社会调研、学术交流等比较传统的教学形式占主流,且形式主义倾向明显;在实践题目的选定和调查地点的选取方面基本上,并没有体现出区域理工科高校办学理念和学科特色的鲜明特点,也缺乏与各地实际发展现状和经济建设的有效结合。

三、教学做一体化视角下理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探析

笔者结合河南理工大学学院关于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的实践经验,将素质教育理念适时融入到实践教学环节中,尝试构建一套实现理工科高校思政课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以期提高广大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

1.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是高校思政课整体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强调实践教学重要性的同时,不要把它和理论教学对立起来或完全分开。此外,理工科高校还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社会实践与服务社会相结合、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实践体制,增强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的社会效果。因此,理工科高校的实践教学要把社会实践与区域经济区建设、区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新型农村社区等热点结合起来,激发大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大学生对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问题的综合处理能力。

2.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统一。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师和学生同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一方面,理工科高校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强化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中,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绝不能忽视。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与确立的重要时期,理工科学生对于一些社会问题的认识还不太成熟,对于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的解决还缺乏实践经验和应变能力。因此,指导教师在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引导等环节尤为重要。为了提高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理工科高校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作用,努力实现一种教师有效指导(原则与方法指导)与学生独立完成(调研与考察主体)有效结合的长时段的良性循环机制,逐步提高大学生的认识、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实际能力,切实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

3.实现基地教学与虚拟教学的统一。为了丰富实践教学资源,理工科高校不断探索丰富多彩的课内实践教学形式,诸如课堂讨论、演讲比赛、翻唱红歌、体验教学、录像教学,案例分析等有效形式,改善理工科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高校要利用各个地区丰富爱国主义教育资源,适时开拓校外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基地考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课外阅读与资料搜集、聆听校外专家讲座与报告等活动。由于在教学经费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限制,部分理工科高校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压力较大。为了有效解决这种难题,理工科高校可以充分挖掘虚拟教学资源,积极搭建思政课实践教学虚拟平台或网络课堂。高校思政课教师充分挖掘河南省内外的教育资源,通过设置经典文献、红色影片、教育基地、交流论坛、网络课堂等板块,逐步引导学生进行网络平台的虚拟实践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不仅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的支出,还可以提高全部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和广泛性,进一步提高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要彻底,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事物的根本不是别的,只能是人本身。”为了提高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性,理工科高校应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有力举措,积极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努力实现理论教育与信仰教育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入耳”“入脑”“入心”“入行”,逐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出大批服务于地域经济区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素质坚定和专业水平过硬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胡洪波,段咏梅.“教学做一体化”的哲学思辨[J].职业教育研究,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