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辩论比赛技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活动内容要求
1、 口号:“共同进步,展现风采”
2、 辩题:“我的大学路之网络优劣”
“我的大学路之社团利弊”
“我的大学路之创业利弊”
3、 参赛者:所有参赛班级各班分别挑选五名同学分别担任一辩、二辩、三辩、四辩、五辩参加。
4、 评委:团总支领导,各班班主任,学生会同学。
5、 参赛队伍:成教学院脱产在校班级团支部。
二、落实措施
1、初赛:
① 比赛采取淘汰制的方式进行。
② 比赛由各班评委做评判。
③ 初赛结束后评出最好的4个小组,将以海报形式公布。
2、复赛:
① 由初赛选出的前四个小组进行比赛,由评委(老师和学生会各部部长)评出两个小组进行决赛。
3、决赛:
① 由复赛选出的两个小组进行比赛,由评委(老师和学生会各部部长)评出冠军。
② 分别给冠军小组成员发证书
4、初赛辩题由本大赛筹委会拟定,决赛辩题由本校指导老师拟定,参赛队伍不得要求删改辩题。
三、落实时间、地点
1、初赛将于4月15日在1号教学楼111举行。
2、复赛将于4月17日在1号教学楼311举行。
3、决赛将于4月18日在1号教学楼106举行。
四、评分标准
1、初赛、复赛:根据各位参赛者的辩论技巧、资料、个人表现和整体配合的情况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根据总体表现各给参赛者一个总分,要求各位评委要做到公正。
2、决赛:
(1)个人分数
① 辩论技巧(选手的语言是否流畅、精炼、分析能力、反驳能力和应辩能力以及论点的说服力和论据的逻辑性);
② 内容、资料(论证的内容是否充实、引述的资料是否恰当);
③ 风度及幽默感(选手的表情动作是否恰当,是否有风度及幽默感);
④ 自由辩论(个人在自由辩论中的总体表现)。
(2)整体配合(全队的论点结构的完整性,队员与队员之间的默契性和配合性)。
3、比赛过程中,参赛者一律使用普通话,参赛选手可自带资料。
4、在比赛中,如某一方不能提前通知或者没有正当理由解释为什么不能参加辩论比赛,即当弃权处理,并扣除该班相应的月度考核分。
5、评分表由工作人员进行统计,成绩是根据评分表的内容作决定。
备注:具体的比赛模式见附件。
心理因素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发挥。大学生在与陌生人交流时,通常会口头禅较多,如“嗯”、“然后”、“那个”这些毫无意义的词汇;当众说话时会出现很多与口语表达内容无关的态势语,即不停地摇晃身体或者抓耳挠腮;也有表现出面红耳赤的现象。这些表现都是由于心理因素不好造成的,因此在当众表达时,调节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因素很关键。因此,应提升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大学生在与人交流时体现出应有的语言魅力,在就业时提升竞争力。应该让大学生明确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并制定出合理的、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提升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
提升口语表达能力的关键是大学生主观意识的增强。大学生不愿意当众表达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方面是因为学生语音面貌不好(即方言严重),所以主观因素导致学生不愿意开口说话;另一方面是知识储备量较小,在日常交往方面的口语表达还可以,在正式场合就无话可说了。因此,提升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就要从主观上进行改变,通过改变学生的主观抵触心理,对他们进行口语表达方面有针对性的训练,在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中达到提升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
(一)敢于开口说话的训练
提升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第一步,应该是让学生主动开口说话。可以通过课堂上作自我介绍,先给他们找一个能让他们有话说的话题,然后对学生的自我介绍进行点评。点评的内容应该包括两方面:一是语音面貌(包括声韵调的标准程度、各类音变现象、存在哪些方言问题);二是表达方面(包括语速、语调、重音、停顿,内部语言技巧)。
(二)求职应聘场景的训练
以求职应聘为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模拟表演求职应聘的场景。表演既可以提升学生与人交谈时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可以规范学生正确的态势语言(包括正确的站姿、洒脱的行姿、端正的坐姿)。通过模拟训练,使学生明确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良好的礼仪素质在求职面试时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大学生在应聘过程中既有专业知识作为基础,又具备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礼仪素养,那么在求职就业时就能更胜一筹。
(三)组织各种类型的口语表达比赛
1.朗读比赛
课堂上组织学生欣赏名家朗诵的经典视频,如古代名篇《满江红》、《声声慢》,现代名篇《雨巷》、《再别康桥》等。让学生掌握各类作品的朗读技巧,朗读要字正腔圆,语调要抑扬顿挫,语速应快慢相结合。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演讲比赛
朗诵是学生有文字依据的一种口语表达形式,而演讲是无文字依据的口语表达形式。演讲在朗诵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在演讲过程中不但要运用流畅的语言进行表达,同时应该运用与有声语言协调一致的态势语言,例如运用各种手势、体式来增强演讲的效果;还要适当使用类语言,比如与受众的眼神交流,不仅可以拉近与受众的距离,也可以增强演讲的效果。
3.辩论比赛
校团委组织的辩论赛已经如火如荼地进行了两个月了,学校网站论坛上早已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讨论,大家都关注着这一届辩论赛的桂冠花落谁家,当然,呼声最高的当属我们班。
去年,我们班第一次参加辩论赛,一路“舌战群儒”,杀到了半决赛。但是,当时班里遇到了一个重大的国际性活动,因为时间、精力的关系,两者只能选择其一。经过全班同学举手表决后,我们班忍痛割爱,退出了辩论赛。现在,等待了一年的时刻终于到来,学生们怎么能不群情激奋?
当然,作为班主任,我也不会轻易错失巩固班集体建设、激发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契机。只是,比赛总有输赢,一场比赛很可能是把“双刃剑”,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输与赢,结果就会适得其反。
过程描述
两个月来,辩论赛几乎成了班里学生生活的全部。赛前,电教委员上网下载了辩论赛的有关技巧,分发给参赛选手;团支书特地把我和语文老师请去给选手们点拨辩论赛技巧;学校开赛前,班长还组织了一场为期两天的班级辩论预选赛,公开选拔选手,最终确立了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人选。
3月,辩论赛拉开了帷幕。我们班辩手不负众望,一路过关斩将,终于杀进了决赛。决赛的辩题出来后,团支书立刻组织全班集思广益,班里分成了正反两方,进行模拟辩论。二辩选手甚至被几个智囊团成员包围,向她发起了围攻,围攻过后,又帮她解围……而我,加入了一辩的智囊团,反复斟酌我方的立论。那几天,每天晚上我们都要讨论到8点多才结束。
一番唇枪舌战之后,比赛结果出来了,对手以0.1分的微弱优势赢了我们!我看见我们班几个学生的手举在半空,呆住了,然后缓缓放下;4名辩手脸上的微笑顿时凝固了。我的心沉下去了,大脑急速检索5分钟后回教室里我要说的话。
教室里没有开灯,很安静,更显得压抑。我轻轻地打开开关,走上讲台,学生们抬头愧疚地看着我,37双眼睛里都饱含着泪水。我吸了一口气,面带微笑,声音柔和而又平静说:“同学们,世界就是这样,参与竞争总是要面对一个结果:或输或赢。不论谁输都必须勇敢地面对……”班里的几个女生开始哭了,我正准备继续往下说,突然电教委员哽咽着说:“老师,我们没有输!分数统计错了!”同学们都愣了,我也错愕了,忙说:“别着急,慢慢说。”有学生也小声说:“你再说一遍!”电教委员继续说:“肯定是分数统计错了。我刚才在旁边帮助操作电脑,他们统计完的票就在我手边,我就拿起来一张一张算了,有两张选票的总分给加错了,咱班的得分少算了。加起来应该是咱们班赢!”“那选票呢?”“我刚才给了团委老师,她说现在忙,回去再核查。”学生们急不可待,迅速由班长代表大家找团委老师,但是老师确实很忙,刚刚去区里开会了,我安慰学生静下心来,事情总会有结果的。
然而,到了晚上,我收到了学生这样的短信:“老师,我受不了了,9班学生在水房里风言风语,说咱班外强中干,我想吵架!”我迅速给班长打了电话,让她去班里的两个宿舍稳定同学情绪,不要和兄弟班级闹矛盾,有问题明天解决。第二天,结果出来了,团委老师宣布统计结果出错,的确是我们班赢了。学生们在教室里欢呼,我听见有个声音说:“哼,我晚上也去水房说他们班是外强中干,气气他们!”我等学生慢慢平静下来,问他们:“咱们班赢了大家是不是很高兴呀?”大家都心照不宣地笑了。“可是昨天我们也刚刚体验过失败的感觉,而现在必定也有人在经历着这一切。同学们,辩论赛的成绩不仅仅是辩手们个人行为的结果,更是班里每位同学积极参与的结果,因此,大家才会为这个结果或喜或悲。我很高兴,这件事情进一步说明大家已经完全融入集体中了,都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但是,每个人归属不同的集体,所以每个人的集体荣誉感不一样,不论是胜者还是败者,我们都要彼此尊重、珍惜各自的集体荣誉感。”
下午放学时,团支书(同时也担任校学生会副主席)找到我,很委屈地说:“老师,我想不通。您教育我们要尊重别人的集体荣誉感,可是他们不尊重我们怎么办?今天,我找他们班(辩论赛决赛对手班)一个学生会干部布置学生会的事,可是他推三阻四,就不做。就是因为咱班赢了,他就对我有意见。”我试探着问:“你怎么就肯定和比赛的事有关呢?可能有别的原因呢?”她说:“他以前很积极的,从不这样。”我说:“那好吧,就算是因为比赛吧。你刚说尊重别人的集体荣誉感,那我们为什么不换位思考呢?当我们的集体荣誉受到损失时,我们同样也会沮丧、消沉,甚至抱怨别人。我觉得,赢得尊重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用理解和包容化解误解。你说呢?”团支书调皮地看着我:“老师,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好,那你今天晚上回宿舍,再稳定一下大家的情绪,巩固我们白天的成果哦。”此后的一段时间,我惊喜地发现:学生们不仅用自己的行动化解了和兄弟班级的分歧,而且学会了比赛中输、赢的辩证思维。
总结反思
像这样需要分出输赢的比赛活动,在校园中司空见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利用这样的教育契机增强集体荣誉感,往往成为我们的惯性思维。但问题的关键是,如果我们不能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输和赢,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赢了成一时之喜,荣誉感不能持久;输了成一时之忧,荣誉感无从建立。因此,在这次事件中,我和学生一起在输赢的转换中,体验输、赢的感受,认识输、赢的辩证成了最终的教育落脚点。事实上,只要是有输赢的活动,我们都需谱写好“教育三步曲”。
第一步,巧借成长规律,激发赢的欲望。好胜,是青少年最重要的心理特点,也是学业进步、事业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在这次事件中,我借助学生“求胜心切”的心理,营造了“争”的氛围,激发了学生们求胜欲望。
第二步,变成学生同伴,营造参与氛围。很多集体比赛,到最后往往演变成少数人的事,其他人则无所事事。究其原因,就在于缺乏有效的调动。研究表明,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渴望值高达98%以上,但实际参与率仅53%。也就是说,学生不是不愿参与,而是缺乏有效的引导。我认为,引导学生参与活动的最有效方法是与他们一起体验。因此,在这一事件中,我的角色主要是培训、陪练,和学生一起,为“求胜”做了充分的准备。正是我参与其中的行动,带动了更多学生的加入,也建立了他们获胜的信心。
二、活动时间:xx年10月10日~xx年10月21日
三、活动流程:本次比赛以班级为单位,每班出一支队伍(共7支队伍,其中中西医学院5支,康复医学院2支队伍),再由康复医学院院辩论队派出一支代表队(共8支队伍)。比赛前由各参赛队派出代表抽签分组。比赛采用淘汰赛制,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初赛时, 8队伍由抽签决定其正反方进行比赛,输者直接淘汰,胜出的四支队伍晋级复赛。复赛中胜出的两支队伍晋级决赛。决赛中的得分高者为冠军,分数低者为亚军。初赛和复赛从每一场中负的一方评出一个优秀辩手,决赛时评出一个优秀辩手和一个最佳辩手。各班代表队派一名代表于xx年9月29日晚在11#六层活动室抽签决定正反方等相关事宜。
四、幕后准备
1、所有比赛所需教室有一人负责借用及归还;
2、初赛时,使用两间教室,其中,2109教室由中西医结合学院辩论队全权负责,2110教室由康复医学院辩论队全权负责(包括现场秩序的维持,主席人选,统分人员,茶水服务,赛后现场清理等等一系列工作);
3、复赛及决赛的现场工作由两个学院一起负责;
4、初赛、复赛的评委每个学院各出2名,及每间教室4名评委(康复医学院2名,中西医结合学院2名)
5、决赛评委邀请除以中西医结合学院和康复医学院外的学院评委,共5名;
五、参赛要求:
1各参赛队队员仔细阅读本次辩论赛方案,熟悉有关赛程安排;
2参赛队于每场比赛开始之前20分钟到达比赛现场,以利于组委会对赛事的统筹安排以及各场比赛工作的顺利进行;
3请在每场比赛开始之前做好细致的准备工作,以利于辩手在比赛中发挥自己的最高水平;
4遵守赛纪律及比赛规则,服从组委会工作人员安排,尊重评委评判,如有不同意见请赛后与组委会联系。
六、赛程安排
1、初赛(共四场)
时间:xx年10月10日18:30~21:00
地点:2109教室 2110教室
辩题:人类是环境的保护者还是环境的破坏者
2、复赛(共两场)
时间:xx年10月16日18:30~21:00
地点:2110教室
辩题:代沟的主要责任在父母还是在孩子
3、决赛(共一场)
时间:xx年10月21日19:00~20:30
地点:2101教室
辩题:大学生加入团委、学生会利弊
七、比赛规则:
㈠、本赛制参赛双方每方上场队员共4名,称为一辩、二辩、三辩和四辩。
㈡、ⅰ初赛、复赛及决赛设置了陈词、质询、攻辩小结、自由辩论、总结陈词共计5个环节。
1、陈词规则(共计7分钟)
正方一辩陈词
3分钟30秒
反方一辩陈词
3分钟30秒
每方用时还剩30秒时,有一次铃声提示,时间用尽两次铃声提示,发言必须停止,否则扣分。
2、质询规则(共计8分钟)
⑴、正方二辩提问,反方任意一个辩手攻辩。15秒内(限问一个问题), 答辩 30秒内(须正面回答,不得提问或反问)。
时间为2分钟
⑵、反方二辩提问,正方任意一个辩手攻辩。15秒内(限问一个问题) ,答辩 30秒内(须正面回答,不得提问或反问)。
时间为2分钟
⑶、正方三辩提问,反方任意一个辩手攻辩。15秒内(限问一个问题), 答辩 30秒内(须正面回答,不得提问或反问)。
时间为2分钟
⑷、反方三辩提问,正方任意一个辩手攻辩。15秒内(限问一个问题) ,答辩 30秒内(须正面回答,不得提问或反问)。
时间为2分钟
每方用时还剩30秒时,有一次铃声提示,时间用尽两次铃声提示,发言必须停止,否则扣分。
3、攻辩小结(共计4分钟)
正方一辩进行攻辩小结 2分钟
反方一辩进行攻辩小结 2分钟
每方用时还剩30秒时,有一次铃声提示,时间用尽两次铃声提示,发言必须停止,否则扣分。
4、自由辩论规则(共计8分钟)
⑴、自由辩论时间总共为8分钟,每队各4分钟。
⑵、自由辩论必须交替进行。当自由辩论开始时,先由正方任何一名 队员起立发言。完毕后,反方的任何一位队员应立即发言,但不得在一方未发言完就打断,双方依次轮流发言,直到双方时间用完为止。
⑶、这一阶段,正反方辩手自动轮流发言。发言辩手落座为发言结束即为另一方发言开始的记时标志,另一方辩手必须紧接着发言;若有间隙,累积时照常进行。
⑷、在自由辩论时间里,每一位辩手的发言次序、次数和时间均不受限制。(每位辩手均要发言)
⑸、当一队的发言时间剩30秒时,将有一次铃声提示,当该队的发言时间用完时,会有两次铃声提示,该队应立即停止发言。
⑹、如果一方时间已经用完,另一方可以继续发言,也可向主席示意放弃发言。
⑺自由辩论提倡积极交锋,对重要问题回避交锋两次以上的一方扣分,对于对方已经明确回答的问题仍然纠缠不放的,适当扣分。
5、总结陈词规则(共计8分钟)
反方四辩总结 4分钟
正方四辩总结 4分钟
每方用时还剩30秒时,有一次铃声提示,时间用尽两次铃声提示,发言必须停止,否则扣分。
八、评分细则
㈠、参赛队整体评分
1、 参赛队整体分满分100分,由评委依据以下评判内容给定。
(1) 参赛队整体精神面貌良好,整体配合默契。
(2) 辩论角度准确,观点鲜明,剖析透彻,辩词论据紧扣主题,充实有力,逻辑合理。
(3) 辩论语言表达清楚,辩论技巧运用得当。
(4) 临场控制能力良好,善于调整场上形势,把握节奏。
2 、参赛队某一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可酌情给予适当加分,但累计加分不得超过10分,加分后总分不得超过100分。
3 、参赛队有以下表现的,应当给予适当的减分,但累计减分不得超过10分。
(1) 违反比赛规程的。
(2) 有过激语言或人身攻击性语言的。
(3) 其他不应有的行为。
㈡、 辩手评分
1 、评判内容
(1) 辩手气质、风度和精神面貌。本项在评分表精神面貌一栏给分,计10分。
(2) 辩手的辩词论据紧扣主题,充实准确,逻辑合理。本项在评分表辩词论据一栏给分,计10分。
(3) 辩手思维机敏,判析透彻,推理正确,临场反应良好。本项在评分表临场反应一栏给分,计15分。(2)
(4) 辩手语言熟练准确,表达清楚,语速恰当。本项在评分表语言表达一栏给分,计15分。
3、 辩手在某一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可酌情给予加分,但累计加分不得超过5分,加分后总分不得超过50分。
4 、辩手有以下表现的,应当给予适当的减分,但累计减分不得超过5分。
(1) 违反比赛规程的。
(2) 有过激语言或人身攻击性语言的。
(3) 其他不应有的行为。
㈢、 超时减分 本项由当场计时员负责统计。
每次超时,参赛队应当减去3分,超时队员应当减去2分。
㈣ 、 最后得分计算
1、 各位评委评出的某参赛队整体得分的平均分,减去该参赛队超时应当减去的分值,即该参赛队最后得分。得分高的一方为胜方。
2 、各位评委评出的某位辩手的得分的平均分,减去该辩手超时应当减去的分值,即该辩手最后得分。依照辩手的得分高低评出优秀辩手和最佳辩手。
九、奖项设定
1、辩论赛冠军1个,冠军队员奖4个;
2、辩论赛亚军1个,亚军队员奖4个;
4、优秀辩手7个。
5、最佳辩手奖1个
十、活动经费预算:
1、冠军组奖品:奖状一张 15*1=15
4本荣誉证书
2、亚军组奖品:奖状一张 15*1=15
4本荣誉证书
3、优秀辩手奖品:笔记本 5*7=35
奖状各一张
最佳辩手奖品:笔记本一本 5*1=5
荣誉证书1本
4、会场物品:
纸杯 5*1=5
矿泉水 22*1=22
关键词 大学新生 表达能力培养 口头表达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大学新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的内涵
表达一般分为口头、书面、肢体等三方面的内容,比起其他两方面,口语表达在日常生活中利用率最高。那么口头表达有哪些要素呢?
利用拉斯韦尔5W模型,我们可知,口头表达第一个要素是Who,即表达的主体,本文中指的就是大学新生;第二个要素是Say What,即表达的内容;第三个要素是In Which Channel,即表达的途径,本文中探讨的是口头表达所运用的各种方式;第四个要素是To Whom,即表达的对象;第五个要素是With what effects,即表达的效果。
结合口头表达能力的五个要素,笔者认为,在实际工作中,大学新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有以下几方面内涵。第一方面:培养新生敢于表达的勇气。一定要帮助新生牢固树立表达的主体意识,加强口头表达能力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同时,在实际教育中要有耐心,要包容新生在提高过程中所犯的错误。要鼓励新生的每一点进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新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过程。第二方面:培养新生拥有乐于表达的内容。“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拥有精彩纷呈、丰富有效的信息,才拥有和别人分享的必要。必须教育学生要经常阅读,增加信息量,扩展知识面。第三方面:培养新生善于表达的技巧。不同的口头表达形式有不同的要求,要训练学生掌握演讲、课堂发言、讲故事、做汇报等常见形式的相关技巧,增强新生口头表达的实效。
2 大学新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的常见误区
(1)眼里只有“精英”,不见“众生”。经常关注新生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口头表达类活动可以发现一个现象:在台上表现的总是那些熟悉的面孔,活跃的总是那几个人。久而久之,大家就会形成一个印象:朗诵、演讲等这样的活动不是为普通同学搞的,只是为特定的那些人搞的。诚然,这里有普通同学主动展现自己的意识淡薄的原因,但更有活动组织不科学的原因。试想,如果一个演讲比赛,面向全体开展,以班级为单位选拔,规定好班级、专业、学院等不同层面的比赛细节,那就照顾到普通同学了。
(2)过分注重表达的技巧,忽视表达的内容。形式与内容是一个事物里外的两个方面,两者互为依托、互相支撑。但是从新生常见的两项口头表达类活动中可以看出:辩论赛越来越注重所谓的口若悬河、你来我往,至于辩论的内容却没有一针见血。演讲比赛越来越注重所谓全心投入的气势、抑扬顿挫的语气,至于演讲的内容有时却是空洞无物。这不得不说是培养的导向出了问题,是没有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认真积累表达素材的体现,是急功近利、快速追求效果的体现。
(3)载体较为老套,不能推陈出新。几乎所有的高校,对新生进行表达能力培养,都是运用演讲、辩论这些载体。老套的载体已经带来了新生的“审美疲劳”,激不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意愿。大学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活动必须有新意,一方面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整体要求,另一方面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3 大学新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的实践
东北大学高度重视新生表达能力培养,将表达能力作为“六项能力提升工程”里的基础环节,专门安排在一年级重点开展。学院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重点开展提高新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的各项活动,在清晰思路的保证下,进行了很多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
(1)一定要让学生自动自发。教育是施教方与受教方互动的过程,施教的一方是主导,受教的一方是主体。教师的主导地位很容易实现,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时候很难落实。在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教育的基础。东北大学是一个以理工为主的院校,众多的理工学生认为:毕竟我们不同于文科生,我们靠手吃饭,不像文科生要靠嘴吃饭。因而,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也不是那么太突出。针对这一现象,学院逐渐意识到:对新生进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需要展示的场合能够勇于且较好地去展示,这样的场合包括学生干部竞选、课堂上的主题发言、课下某些活动时的发言、求职时的面试等等;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是为了把一个内向的人完全变成一个外向的人,能力的培养不能等同于性格的改变。基于以上两点认识,学院认为:大学新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的目标是较好的普通话、广泛阅读并勤于思考的习惯、在需要的场合积极发言的勇气。明确了培养目标,学院就通过报告会、展板、学长辅学等各种形式将这些初衷与新生做以沟通,让新生破除原本错误的认识,站在“个人发展与把握机会”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明确其重要性,从内心深处认同学院开展的相关活动。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了新生的动力,让学生做到“自动自发”,这是教育成功的一半。
今年我仍然积极参与,但与上年不同的是,托我在学生会的职位的福吧,我今年是在外语学院的辩论赛里做评委,上年是代表做辩手。
说到很期待这个辩论赛呢,我就想先说说我高二的一件事。
高中的时候我是我们学校广播站站长,刚好在我高二遇上了我们市两年一度的辩论赛,因此才有机会代表学校参加这个比赛。为什么我要强调我参加这个辩论赛的时间呢,是因为高三的学生要高考,学校一般不允许他们参加,而高一的学生则被认为还太小(虽然跟高二只差一年),除非口才表现很出色否则也只能怨无缘了。所以,在高二,而且当时我又是广播站的站长,所以自然地,机会就比较大了。经过几位老师层层筛选之后,最后只剩下6个人。
那时那个比赛经过了两轮,初赛的时候我并不是辩手,决赛的时候我是三辩。即使在初赛的时候我不是辩手,但是也还是要参加每次的赛前讨论和跟他们做一样的准备工作。因为老师的计划是根据辩题从我们6个里面挑四个最合适的上场,所以从初赛到决赛,我们六个无论谁有没有上场都要参与所有准备工作。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得了第二名,总分排名也是全场第二,仅次于我们市最好那所高中。
整个过程大概持续了3个月,从3月多一直到5月底。那时还是水平测试年,简直忙坏了。所以印象特别深刻。
深刻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决赛的评委。我知道他的名字是怎么写的,只知道那时他还是暨大学生,忘了是大三还是大四了。在比赛前,我们有一次参加培训的机会,就是他主持的。主办方介绍他的时候说他大一的时候曾代表学校参加全国大学生辩论赛并且得了第二名,大二转战幕后,带领着学校的辩论赛队伍参加全国大学生辩论赛得了第三名。之后还说了些什么我记不清了,反正让我难忘的原因不是这些。
他给我们讲了将近两个小时。提到过许多我们那些高生闻所未闻的激烈又千奇百怪的辩论赛现场交锋,以及许多我们那些从没接触过辩论赛的高中生想都想不到的辩论技巧。虽然那个培训只有短短的2个小时不到,但是自那之后,尽管空闲时间不多,我和一个跟我一起参加辩论赛的好朋友还是地找了许多历年的辩论赛录影和相关资料兴致勃勃地每天用一个小时来看和学习、研究,持续了差不多两个月。
里面的广博的学问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从那时开始,我就一直对辩论赛保持着相当的兴趣了。
下面,我想说说我去当评委的两场辩论赛,作一下总结。
三月十五日
正方:大学生广泛社交利大于弊----08商务英语6班(翻译)
反方:大学生广泛社交弊大于利----08商务英语2班
正方立论:1.广泛社交不是指不加选择地社交,而且有选择性地参加。只是选择的范围不必太局限。
2.广泛社交不是说不学习,将所有的时间全用于参加社交活动,只是表现在课余时间。
3.广泛社交能带来广泛的人际关系脉络,在当今社会,尤其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能大大利于就业。
反方立论:1.解释“社交”在中文里的意思。
2.学习需要大量的时间,广泛社交会大大地减少学习时间,而且导致学习不能专心。
3.更好地就业取决于学习成绩,而非人际关系。
4.涉世未深的大学生面对来自社会的各种诱惑没有足够的能力保护好自己。
攻辩总结:
正方(只由二辩完成):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逻辑错误,让反方有机可乘,例如:大学生将来就业,人际关系比学习更有用。反方问:那你为什么还来上大学,不直接出去社会建造人际关系算了?难道你花那么多钱来学校只是为了参加社交活动?
同时,反方太失风度。每次正方发言还没结束就一再打断,次数频繁,语气非常尖锐不客气。
攻辩小结和结案陈词双方都完全使用事先准备好的资料进行,几乎完全没有现场的小结。
全场总结:正方和反方都不是完全熟悉比赛规则,多次出现犯规现象,如:在攻辩环节,被提问方不能想提问方问问题。
全场比赛双方都没有拿出多少实际有力的资料作论据,如:信服度比较高的数据,名人语句等。
比赛中,双方都没有注意到,在攻辩环节的时候彼此辩论的点已经不同了。如:正方坚持广泛社交是指选择性上不太局限,而非数量,但反方一直与正方辩论的是 正方的观点是指 广泛是数量多,而正方没有意识到,还一直被反方牵着走不出被动。反方也一直对题目有误解: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的意思是利弊共存,不是有利就不能有弊。反方却一直都在这样的理解中与正方同学展开辩论,正方在反方误导下偶尔也会陷入这个误区走不出来。……
总体感觉,正反方实力其实相当。只是反方的反应要更快些。共2页,当前第1页1
三月十六日
正方:挫折能使人成长: 07商务英语3班
反方:挫折不能使人成长:07商务英语5班
首先,我觉得这个辩题很有问题。“能”、“不能”太绝对,而且挫折使人成长这个观点基本上没有悬念。这样的话,这个题目对反方不太公平。
全场总结:
正方可能在题目带来的自我优势下相对比反方气势强大很多。正方在使用普通话上的优势比反方明显许多,因此反方在语言和题目两个原因下,信心和起誓都不如正方。
当晚的情况看来,表面上似乎是正方一面倒,但这是由于反正没有捉住每次机会。正方出现漏洞的时候不仅没有立刻捉住并且反驳反而顺着正方的话陷进了对自己不利的地方。在默契上,正方不如反方,几乎每次反驳的任务都只落在一个人的身上。
双方都已经参加过一次辩论赛了,因此在理解和把握比赛规则上没有大问题,但却不会利用规则,没有好好利用。尤其是反方,每次正方没有正面回答问题或者逃避问题都能成功,反方没有揪准这个机会指出正方不回答或者不正面回答来为自己增加加分机会同时为让对方失分。
最后,正方只是乍看之下很强罢了,实际上并不是。
小思:
其实这些话,在点评的时候我就可以讲的。但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我没有说或者没完全说。
现在就忍不住要想,不当场好吗?
15号的时候,因为评委里有还有两位老师,我在老师们之后发言。而老师们点评时只大大表扬双方,小小提了一个无伤大雅的小问题。所以到我的时候,为了顾及老师们的面子,我只说了两个问题。而16号的时候就因为没准备好,之前我以为只是老师上去点评,所以将到点评的时候我还在打分,突然被叫上去,头脑有点空没转过来,所以也没说很多。
好象燕珊那么直吗?(她直接说另外两位评委的观点是错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辩论;课堂教学
与传统的语文课堂相比,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在开放的活动中、情境中展开,要能有效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让学生更有自信、成就感和愉悦感。在不断地课堂教学实践中,我认为适时进行辩论,可以有效地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能鼓励学生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在无形中提高学生语文个性化阅读的能力。真正实践了“语文学习是学生的心灵活动,是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求知求真的过程”这一理论。
一、辩论的两种形式
1.正式辩论
所谓“正式辩论”就是指有准备的辩论。具体而言,就是老师提前就课文中某个话题让学生着手准备,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正式的辩论。这样的辩论往往很精彩,因为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查找资料,在辩论中学生经常会旁征博引,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来对某一个话题进行完整的阐述,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提高了学生搜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看见学生对阅读的个性化理解。
2.即兴辩论
“即兴辩论”是相对于“正式辩论”而言的,它是指老师根据课堂的需要或生成进行短时间的即兴辩论,让学生有一个展现阅读个性的舞台。课堂辩论是一种非常能营造气氛的学习方式,面对一些可能有多元选择问题的学习材料,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让学生从正面、反面、侧面对这个问题进行辩论。最后老师做总结。
其实,不管是哪一种辩论,都是在语文课堂中实施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一种尝试,它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在合作中深入探究,在合作中培养集体荣誉感。
二、开展辩论的流程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拓展学生知识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实践能力,是摆在每一位初中语文老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结合教材及初中生特点,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语文辩论活动,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我们开展的流程简要阐述如下:
1.总体设想
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结合我们对新教材精神和研究性学习特点的研究,我们班进行的语文辩论活动的总体设想如下:(1)推出系列辩题;(2)课后撰写辩论稿,并积极开展小组内部讨论;(3)组织具体的语文辩论赛;(4)评选优秀辩手和团队,并及时给予颁奖鼓励。
2.辩题的选定
辩题的选定应该说是最重要的环节。因为选出的辩题既要具有可争辩性,还必须要符合一定的规律。也就是说论证辩题的材料要符合语文逻辑和客观事实,苏教版语文新教材中引进了许多新材料,如,《长城》专题中的三篇对秦始皇的功过评价的文章,对长城有无存在的必要作了新的评价,这就给语文学科的辩论提供了可能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旦遇到这样的材料,我们完全可以指导学生选定辩题,如,“秦始皇有无造长城的必要性”。在选定辩题后,老师应该再向学生具体推荐相关书籍和文章,给学生一个指导性参考。在具体指导学生写辩词的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去搜集、整理、运用、归纳资料,要求学生必须用翔实的案例去论证自己的观点。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和学生一起分析、讨论。这样,学生基本上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到图书馆、互联网上进一步查阅书籍,搜集相关资料,研究辩论程序和技巧,整理自己的辩词。这不仅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还让老师熟知了学生自己的真实想法。
3.辩论比赛
学会写辩论词,本身就是语文新课标对学生提出的一个要求。所以,辩论比赛的具体过程,我们主要分两个环节进行。
(1)课堂讨论。结合学生自己写的辩词,分小组讨论。在讨论中,各组学生围绕自己的观点,畅所欲言,互相补充,及时修改好小组内部的辩论词,力求具有全面性和说服力。
(2)辩论比赛。每组派代表进行参赛。在赛程中我们要随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思维;同时坚持以表扬为主,对学生在比赛中出现的失误和不足不过分夸大。
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真正“自由表达”时,才可能出现“有创意的表达”。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根据学生的意愿及时给出辩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我们定能为学生找到一片自由澄碧的天空。在这一方天空中,我们会看到学生思维的火花和语文个性阅读的星光。
参考文献:
[1]史根东.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任务.光明日,1998.3.18.
此次辩论赛没有正式辩论赛的正规与精彩,但是我相信职业辩手也是有业余辩手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我们会一次比一次好。在此次辩论赛中我受益匪浅,感悟波多。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辩论赛观后心得总结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辩论赛观后心得总结一
所谓辩论,要辩要论。要有自己的观点,有论点,论据。要明白自己的缺点,认清自己才是最高境界。每个观点都有薄弱之处,每个专业也有薄弱之处。理论只能防守,理论是不能进攻的。千万记住,理论是空的,用理论打具体的,搞不好还会伤了自己。所以仅仅有理论是不行的,一定要有具体的东西。理论,实在没有办法再搬出来!总之,文理单个而言都有缺点,只有文理兼备才能提升水平。所以,文理都很重要,信息量要大要广!懂得越多,在辩论中对自己就越有利。
辩论有守有攻。不要只守不攻,这样只会让自己处于劣势。
时间的把握是根本。辩论赛的任何环节都是有时间限定的,因此在有限时间内千万要完成任务。特别是立论和总结陈词,要是时间到了,立论还没读完,那劣势也未免太明显了,而且明显就是准备不足。总结陈词时间更是要把握,因为我们每一次我辩论的“真谛”放在最后,是“杀手锏”,要是时间到了,还没读出来,那就完了!所以,准备的时候要不停演练,一般富余10秒,作临场应变。也可以把一些话作为候补,时间紧迫可现场取消。总之,一定要把握好时间。
要明白自己的观点到底优势在哪里,劣势在哪里,对方的优势劣势又在哪里。要学会布置文字陷阱,文字陷阱是最让人头痛的,很容易就能让对方陷进去。
风度同样是根本。辩论赛千万不能人生攻击,说话要有风度,辩论论的是道理,不是比谁的声音大,比谁吵架厉害。当然气势很重要,
但是风度一定要把握,假如失态,搞人身攻击,必败无疑!
团队最重要,配合是关键。辩论赛靠的是团队,个人能力再强也没用,所以一定要配合。
自由辩论环节很重要,切记不要浪费自己的时间,上周的辩论赛就是正方时间用用完了,最后就只能听着反方说,辩论大忌啊。 补充一些具体技巧对付不同的对手。
1、数字最无敌,争取能找到数字支撑,因为防守数字只能用数字防守,虽然数字很难找。
2、历史事件很直观,一般要正面回击,但是实在不行了,就用“历史事件是个别,个别推一般犯逻辑错误”,我记得我们高中的一场辩论赛,曾经一位观众就说:“那只是一个个例”,这句话当时获得了满堂彩。
3、回避对方的专业所长,用自己的缺点去攻击对方的优点,那不是找死么?不要在对方的优势专业上多花时间,一点要及早转移话题
4、用对方的东西打对方。
注重观众问题。不要觉得观众不重要,其实观众提问是最能表现自己的一个环节。回答观众提问一定要明确,不要用模棱两可的回答去敷衍他们。当然如果遇到一些刁钻的问题,那就看你的临场发挥了。辩论,记得要随机应变。准备要充分。真理越辩越明,想想就明白了。一周为最佳周期,时间不足,就难以把握,时间太长,就把自己也绕进去了。所以准备的时间要把握住,准备一定要充分。
辩论赛观后心得总结二
论特别让我觉得有趣的,是很多辩题你看一眼心里就已经有了坚定的执方,甚至会觉得这种问题也能有反方?但是当看到辩手们另辟蹊径找到一个你从来没有想到的点的时候,你会发现是自己的思维太狭隘了。问题的两面性和它背后的深度并没有那么容易被人察觉。而辩手就像荒原里机警的猎豹,敏锐的发现隐蔽的猎物。很多论点一出让人不由自主的鼓掌叫好,即使你现在另一方也会被对方的智慧赞叹不已。作为观众其实是更幸福的,没有比赛的紧张感,更加放松自由的倾听两方的观点。
有人说,听辩论就是把自己的世界观打碎了再重组。在双方的针锋相对中找到对一件事物的两个方面的立体化的解答,从不同的维度不同的方面更全面的看待事物。
辩论虽然是激烈严肃的项目,但会辩论的人大多是平和缜密的。他们经过长时间的辩论经历,改变了固有的看待事物的平面化,这样的变化在生活中可以让我们有所谓“知世故而不世故”的处事原则;可以让我们有“历尽千帆,归来仍少年”的气魄与胆识;可以让我们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傲气与慎独。
辩论提高思维逻辑辩证能力,一来一往中感受语言,能力,思维,逻辑,经验的多重魅力。
辩论赛观后心得总结三
20 年x月x日,在马老师的安排,学习委员的组织下,我们在班级同学之间举行了一场关于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两者之间关系的辩论赛。赛中,正方就“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发表了本方的观点,而反方则就“民族精神是爱国主义的核心”表达了自己的见解,比赛中,双方辩手各抒己见,针风相对。最终,本次辩论赛取得了圆满成功。 活动心得:
虽然我在辩论赛中以一个计时员的身份参加了此次辩论赛,但是我在此次活动中也受益匪浅,学习到了许多许多关于辩论的知识,增长了自己的知识面。心得有以下几点:
1. 充分了解了辩论赛的整个过程与步骤,每个环节的规则,为以后可能参加辩论赛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2. 辩论赛的辩题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双方辩手对本方观点的支持与论证,判定辩题正确与否的关键是在与双方辩手所提出的理论依据与观点见解,并且是否能的到观众的认同。
3. 正如篮球比赛一样,辩论赛并不是一个人口齿伶俐,能言善辩的表演,它是一个团队共同努力的核心。是四位辩手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的结晶。
4. 对辩论赛充满了期望与向往。辩论赛是对一个问题不同的见解主张,是辩论双方学问的一种比试,是双方智慧的交锋,是双方才华的检阅,是双方综合素质的抗衡,通过辩论赛能反映出双方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是辩论双方张扬个性的过程。
5. 作为一个计时员,这一点也是我最大的体会,辩论赛是智慧的交锋,同时也是争取时间的战场,如兵法所云:时间可以决定战争的结果。我觉得在辩论赛中也是一样,只有把握好时间,充分利用时间,才能取得辩论的胜利。在此次辩论赛中,双方对时间问题不是很注意,相信在下一次辩论思赛上回有所改善。
【关键词】思辨文化;独立学院;行动研究
思辨源于古希腊的哲学思潮,在希腊文明中发展和传承了两千年。思辨从纯哲学的思考以衍生到社会生活中人们对同一问题正反两面的辩证分析,能极大地锻炼人们对问题分析、推理、判断、归纳、总结和反驳能力。孔子在《论语》中的“一日三省”即使强调反思,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评价。而墨子在《小取》中也强调“明是非之分,明同异之处”,在社会中辩证地看待事物。思辨能力能提高大学生课外的活动的层次,以辨促思提高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并且在思辨中提高自己判断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思辨能力的培养和思辨文化在大学生能力中不可或缺。
我院2005年9月,学院成立了辩论协会并于同年10月举行了首届“新生杯辩论赛”开始,陆续取得了一些成绩:2006年12月荣获陕西省大学生辩论邀请赛冠军,得到了省内兄弟高校和媒体的普遍关注;2007年7月受邀赴台湾参加第三届亚太华语辩论公开赛,首战就遇到华语辩坛强队——澳门大学辩论队,经激烈角逐胜出,最终取得8强;近几年学院辩论队也曾参加两届世界华语大专辩论赛、两届IDEA-SUFE中国公开辩论赛、首届独立学院辩论公开赛等等。实践证明,独立学院辩论队和辩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与国内、国际高校进行同台竞争的潜力。然而,思辨文化却没有持续得到的发展和推广,各独立学院的思辨文化却不甚活跃。本文将对思辨文化的萧条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一、管理模式落后是校园思辨文化活动处在低位主要原因
笔者在带学生在省级和国家级的比赛中,对同级院校的辩论活动进行了了解和调查。独立学院的校园思辨文化活动不能得以发展和推广,主要存在如下原因:
第一,学生自身方面:独立学院的学生虽然个性突出,但自制不足。学生整体暴露出知识面狭窄的不足,不能够满足涉及面广的辩题的需求;对时政问题的分析和思考过于形式化、表面化,缺乏个人见解;部分学生个人主义和本位主义思想严重,带有功利思想,大局意识不强。由于独立学院的学生个人主义意识较强,也导致了团队打比赛中集体意识薄弱,不利于协调和统一。
第二,社团运作方面:专业的辩论队和大学生辩论社团没有区分,导致辩论的精英化专业训练被降格为大众化的娱乐活动。辩论队队员现大都是辩协成员,辩协过于繁重行政事务和组织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拖累着辩手对辩论的热情追求、能力提升和精神投入,辩协与辩论队的“合二为一”发展模式成为大学校园辩论近年来一直处在低位发展的重要原因。另外,辩论队员人员不固定、更替过于频繁,辩论队管理较为松散,造成思辨文化和辩论技能传承的断层现象十分严重。社团管理的单一模式使团队不稳定,使思辨文化不能得到有效传承。
第三,学院指导方面:独立学院成立较晚,文化积累比较薄弱,依附于母校的管理模式使院校对思辨文化的关注薄弱,造成对辩论活动重视不够、理解不深、活动单一、脱离常规管理规范等问题。另外,团委人员队伍的不稳定,对辩论的理解和认识差异较大,造成对辩论的重视和组织常会出现忽冷忽热,制度执行断断续续,缺乏长效的运行机制。
总之,学生辩论队管理松散,思辨社团建设缺乏文化传承,学院的指导和关注较少,是导致校园思辨文化活动处于低位的综合原因。因此如何有效地打破恶性循环,积极建设思辨文化,并在校内外进行推广,需要在学生队伍管理,社团机制管理和学院导向管理上的整体配合。
二、“多点开花,分层促进,重点配置”的思辨文化发展思路
为了加强思辨文化的推广,激发学生的自主管理和批判性分析能力,提高思辨团队的竞争和协作精神,配合建设创新活力的校园文化,笔者基于思辨文化的特点,对兄弟院校的调查和建设学院辩论社团和取得佳绩的经验,提出如下“多点开花,分层促进,重点配置”的思辨文化发展思路。
(一)辩论队去行政化
近几年,辩协学生负责人和辩手多次反映学院思辨文化建设的相关问题,辩论队的指导老师也觉得有些被动运作。学生反映,学院辩论队有被“忽略或异化”的感觉,很多时间被一些与辩论无关的事情所干扰,队员激情减退。将辩手从繁杂的行政事务和组织工作解脱出来,使辩论队和辩协错位发展,这是非常重要的。真正将辩论队建成一个“博学、多闻、慎思、明辩”学术型、交流型和竞技型学生团队,让辩手在一种开放、自由、活泼和激情的氛围中,扩展知识层次,交流辩论技巧,提升思辨素养,坚决避免有辩论潜质和热情的辩手因不喜欢繁杂的行政事务和社团内部的“官僚”作风过早地离开辩论队,造成辩手结构和层次上的断层现象。辩论队应该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比如学生对学校的严格管理方式有抵触,我们提出“大学严格管理与宽松管理哪个更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样的辩题,让学生在正反思辨后更客观地认识社会现象,而不只随波逐流简单抱怨。
(二)区分辩论队与思辨社团的职能
辩论队的主要职能:引领学院的思辨文化发展方向;普及辩协会员的思辨知识和技能;指导、担当学院 “新生杯”辩论赛和辩论群英会的技术指导和评审;代表学院与校外辩论团体进行学习与交流,参加各类辩论比赛;完成学院在思辨文化建设方面的其他事宜。思辨社团的主要职责:聚集有辩论爱好的学生;“新生杯”辩论赛和辩论群英会两大赛事组织工作;给学院辩论队培育和输送有辩论潜质的新鲜血液。辩论队和辩协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合作与共赢的关系,互相制约、互为促进的关系。辩论队伍的成立需要提高层次,并加大本院与兄弟院校的参赛、交流和学习,以提高认知水平,拓展交流视野。
(三)积极构建“以赛促建”的长效机制
目前,在校外竞赛机会较少的情况下,尽最大可能开辟校内竞赛平台。基本模式:第一学期的新生杯辩论赛以发掘具有辩论潜质的新生力量;第二学期:的辩论群英会以锻炼新生代,充实辩论队,完善辩手结构。再从长远的角度分析,逐步成立系级学生辩论队,不定期组织系级辩论队学习与交流,拓宽我院学生在思辨文化的继承和延伸,营造良性竞争氛围,不断提升全院学生的口才技能和思辨素养,真正起到文化育人的功效。在院内选拔完毕后,推荐学生参加国家级的各类辩论赛,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四)开设《演讲与口才》公共实践类选修课
演讲与口才是一门艺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文明的发展,演讲与口才已经成为现代人适应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能力,其作用越来越大。演讲是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是社会交际的重要技能;是求职成功的桥梁;是树立自我形象的渠道。该课程主要介绍演讲与口才的实用知识,各种演讲词的写作方法;介绍演讲、辩论、求职等通用口才的技巧和职业口才的技能。强调基本知识理论与实际训练相结合,突出人文性、交互性、参与性、操作性。利用公选课这一平台,普及广大学生的写作、思维、演讲、辩论等方面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思辨文化品牌建设的深度与广度,实现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的终极目标。
总之,“一言之辩,重于九鼑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思辩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对一所学校来讲,可以有效地将辩论与青年学生思想引领相结合,与青年学生的思政教育相结合,引导广大学生学生以博大的胸怀和兼容并包的态度,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的个体来讲,也是一个提升个人素质、锻炼个人能力的有效载体。学校层面可以适度加以组织与引导,让思辨文化在大学校园里起到活跃第二课堂,辅助第一课堂,强化批判性思维的作用。
【参考文献】
\[1\]Roy Wood.Strategic Debate\[M\].Illinois USA:National Textbook Company,1995.
\[2\]孔子.论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3\]郑晓燕.论校园辩论活动的优化\[J\].江西教育科研,2006.
\[4\]陆楚真.开展辩论活动,提高学生自我发展能力\[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
\[5\]钱激扬.不同辩论模式引发的文化思考\[J\].东南大学学报,2004.
\[6\]韩献芬.谈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J\].内江科技,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