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生物的重难点范文

初中生物的重难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生物的重难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生物的重难点

第1篇:初中生物的重难点范文

关键词:初中生物;会考复习;教学策略

虽说初中会考也是高中学校筛选学生的参考标准之一,然而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意识到初中会考的重要性,因此也就不重视初中会考的复习和考试。初中会考除了可以给予高中学校参考标准,也是加强巩固学生初中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重视会考复习,从而整理好初中所学的生物知识。

一、加强学生对于会考的重视程度

要提高初中生物会考复习的效果,首先就要加强学生对于初中生物会考的重视程度,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于会考复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把会考的重要性讲解给学生听,如,会考成绩也是作为中考的参考成绩之一,如果A同学和B同学中考的成绩是相同,然而A的会考成绩要比B的好,因此学校就选择A同学,而不是B同学,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会考的重视度,做好生物的会考复习。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将会考复习的作用讲解给学生听,加强对生物的会考复习,加强学生对于初中三年的生物知识的总结,从而巩固学生的生物知识,避免出现“学完就丢”的情况,提高学生的初中生物知识水平。

二、理解会考内容,掌握复习方向

要想提高初中生物的会考复习效果,提高学生对于初中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初中生物教师就要加强学生对于生物会考内容的讲解,提高学生对于会考内容的掌握程度,从而更好地掌握复习方向。如,教师可以将初中生物会考内容总结出来,然后再分别总结出重、难点,并且对学生重点讲解生物会考中的重、难点,提高学生对于初中生物会考的掌控程度,提高学生的生物会考成绩。而且通过帮助学生理解会考考试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复习方向,因为学生可以结合会考内容来制订相应的复习计划,从而更好地确保自己的复习进度,确保复习效果。故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生物会考复习的效率,提高学生的生物会考成绩,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理解会考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复习方向。

三、构建思维导图,加强对初中生物知识的整体把握

因为学生是从初一开始学习生物的,因此到初三,学生已经学习了三年的生物知识,所学习到的生物内容是较多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将三年所学的生物知识结合在一起理解和记忆,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构建生物思维导图,从而整体对初中生物知识进行理解。之所以要开展初中会考,其中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更好地总结初中三年所学的生物知识,所以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构建思维导图,加强学生对于初中生物的整体把握。如,教师可以分别将不同学期所学到的生物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构建思维导图,例如构建七年级上册的生物知识思维导图、七年级下册的生物知识思维导图等,然后再将这些思维导图进行总结归纳,再重现构建出新的思维导图。通过构建初中生物思维导图,学生就可以更好地将三年所学的生物知识进行串联,从而更好地掌握初中三年所学的生物知识。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进行构建分类思维导图,就是让学生摒弃学习时间的限制,通过对生物知识进行分类,然后进行分类总结,构建出不同生物知识网络图,从而更好地认识初中生物,提高自己对于初中生物的理解,提高初中生物会考的复习效果。

四、开展分层次教学,进行因材施教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是将初中所学的生物知识重新进行一遍学习和复习,但是学生在三年的生物学习当中都有着一定的学习差异,因此学生对于初中生物的掌握程度是不一样的,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生物会考复习效果,教师就要对学生开展分层教学。首先,教师结合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来对学生进行分层,然后再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生物水平来制定不同的复习策略。如,生物基础较差的学生就要加强对生物基础知识的巩固,而生物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简单地对生物基础知识进行复习,然后就可以直接开展下一步复习,复习难度更大的生物知识。因此,通过在初中生物会考复习的分层教学,可以有效地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来进行因材施教,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会考复习效果。

五、开展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对于实验的认识

实验教学也是初中生物教学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因此在初中生物会考复习时,教师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教学。如,教师可以总结初中三年来所教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内容,然后再对这些实验进行总结归类,再对学生开展实验教学。遇到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验,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重新做实验,从而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如,显微镜的使用是初中生物实验中最基础的实验,然而很多学生并非能够清楚地了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所以在初中生物实验复习课堂上,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显微镜使用的教学,在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课堂上,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对于实验的理解和记忆。

总而言之,要提高初中生物会考复习的效果,教师首先就要引起学生对于会考复习的重视,然后再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更好的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计划,从而更好地确保初中生物会考复习效果。

参考文献:

第2篇:初中生物的重难点范文

关键词:设疑;初中;生物教学

教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设疑的方式进行教学,就是通过提出问题和创设情境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中生物知识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包含了生物知识,利用设疑提问的形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更集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在生物教学实践中,对生物教材进行仔细挖掘,联系生活实际,将设疑运用到初中生物教学中。

一、设疑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优势

1.和初中生物学科特点相符。

初中生物涉及到的内容有很多,知识点繁多复杂,和其他学科相比,初中生物学科并不受到学生的欢迎,但是初中生物教材中的很多教学内容都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以采用设疑教学的方法,进行适当的提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将课本上的生物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对生活中的生物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巩固课本上所学的生物知识。

2.和初中生物的教学对象特点相符。

初中生大多涉世未深,心智尚不成熟,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喜欢探究新鲜事物,讨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通过设疑,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在生物课堂上的注意力更集中,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索生物知识,加深学生对所学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和现代教学观念和新课程要求相符

在现代教学观念和新课程要求的影响下,初中生物教师在生物课堂上不仅要给学生传授专业的生物知识,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生物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设疑教学法能够很好的满足现代教学的要求。教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设疑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1.在重难点上设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所授内容和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设疑,以期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这一环节是教师在备课中完成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必须是学生的主动参与过程,学习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目标指引,学生之所以主动学习,是因为学习者感受到问题、刺激,从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刚开始尝试课堂教学改革时,教师只揭示学习目标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学生还不能将学习目标转化成问题,而教师对思考题的设置就显的尤为重要了。如果教师能将这个疑问设在该节内容的重难点上,让学生在已有的旧知识水平自然延伸,从而启迪学生发现新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就是好问题。好的问题实际上提示了学习目标,不但能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疑是教师在备课中最需要下苦功夫的环节。比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这一节内容没多少新的内容,而最重要的内容是细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这内容以前学生就学过,不能满足初中生的好奇心。为此笔者以“小猫种鱼”的故事为情景,提出了“为什么‘小猫种鱼’不但不能象农民种粮食一样收获许多鱼,反而连原来的鱼还不见的呢?鱼到底去哪儿了?”笔者发现不少原本没参与的学生也有所行动了。通过学生解答,发现许多同学只想到鱼被细菌、真菌分解了,通过教师点拔才想到了鱼的去路:被分解成了二氧化碳,和无机盐,然后被植物吸收了,从而促进了物质循环,才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2.提出恰当合理的生物问题。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设疑教学法教学,并不仅仅是学会提问,但是提问是设疑教学法中的一个重要方式。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情况,提出恰当合理的生物问题,能使设疑教学法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要想提出恰当合理的生物问题,一定要确保问题的合理性,并且这些问题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还要注意控制提问的节奏,教师可以在生物课堂的开头提出几个贯穿整节课的生物问题,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并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学习,在课堂结束时,可以提出一个探索性的生物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合理的选择提问ο蟆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设疑教学时,合理的选择提问对象也是教学的关键。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已经意识到了采用设疑方法进行教学的重要性,提出了很多生物问题,但是生物教师的提问对象大多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大多具有预习教材的习惯,这些问题无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长期不被提问,就会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自暴自弃。因此,在初中生物课堂设疑教学中绝不能随意提问,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考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的生物问题的难度范围应该更全面,这样才能照顾到绝大多数学生,使学生在生物课堂上的注意力更集中,无形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鼓励学生对质疑问题提问。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设疑教学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通过设疑的方式将生物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学会思考所学的内容,并学会质疑提问,这样能提高生物课堂的互动性,使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氛围更佳。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能从侧面反映出学生对所学生物知识的疑惑点和实际掌握情况,这样教师就能及时解答学生心中的疑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就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初中生物学习中,提高设疑教学法的效果,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生物知识的乐趣。

总结:古人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朱熹页曾经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句话描述了一个理想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疑惑, 然后再由老师答疑解惑,解决掉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疑惑。 然而朱老夫子只是意识到了设疑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却对设疑的具体优势及其应用没有做具体的分析。设疑教学方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合理使用设疑进行初中生物教学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教师要掌握一定的设疑技巧,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况,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不断探索,采用最佳的设疑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曹雪瑞.新课标下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中学教学参考.2010(05).

[2]李萍.微课在初中生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初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09).

第3篇:初中生物的重难点范文

关键词:初中生物;应用;创新能力;培养;图形

将图形运用于初中生物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所有教学方法都围绕着图形进行,更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主观能动作用,能够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然而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作为教师必须积极应对问题,找到相对应的解决方法,逐步完善初中生物教学体系。

1充分认识将图形运用于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意义

初中生物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让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掌握其根本,并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初中生物真正从课堂应试教育走进生活是初中生物教学获得成功的重要要素,在课堂教学中生物教师如果能充分的利用图形来讲解课堂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就会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学生的生物知识学习的好,要求其能够熟练掌握并很好的运用初中生物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传统的枯燥的课堂教学氛围,现阶段正在被逐渐认可的融合了图形的生物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中学习和掌握初中生物知识,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成效,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学生真正爱上生物课,有了自主学习意识,初中生物教学也就变得简单容易了。学生在课堂上,敞开心扉,与教师进行交流、讨论,教师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学习效果也就自然得到了改善,创新能力也会从根本上得到提高。由此可见,将图形运用于初中生物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将图形运用于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第一,初中生物教师在采用图形应用与生物教学的方式时,依然采用因循守旧的教学方式。很多初中生物教师,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虽然使用了图形教学法来进行课堂教学,已经是一个重要的突破,但是由于不舍得摒弃老旧的教学思想,依然遵循着沿用多年的应试教育陈规,对具有高素质的全面人才的培养带来了阻力。要想真正使图形教学给初中生物教学带来根本性的进步,首先要注重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思想的转变,这就要求必须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重视提升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自主分析问题,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总结学习方法,并将课内所学方法,用到课外自我学习中。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主导地位,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这种积极互动的教学氛围,有助于学生掌握良好的生物学习习惯,提高初中生物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只是开始运用图形教学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配合全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第二,将图形运用于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初中生物教师不注重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死板的教授教材内容,然而,教材上的初中生物知识只能应付考试,而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教材理论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索精神。照本宣科不利于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的热爱生物这门课程。教材中更重视对学生考试中所需要的知识的讲解,教师还应该在课堂上选取生活常见的例子来联系课本中的生物知识,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精神的培养,初中生正处于思想的活跃期,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生物知识不仅仅只能应用于考试,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要知识,这样,他们逐渐的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用于生活实践,也就更容易激发学生的主动的学习精神,从而学习兴趣也会得到相应提高,创新能力才能得以养成。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应用图形教学法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教学内容上的改革和转变,否则也很难从根本上使课堂实效性得到应有的提高。

3提高图形运用于初中生物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第一,教师要学会应用图形配合初中生物知识点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初中生物作为一种基础性的实用学科,不仅仅是课本上死板的知识,生物图形教学的魅力是无穷的,教师在教授学生生物知识的同时也应该让学生用心灵去感受生物的深刻内涵以及其中的奥妙,体验生物的魅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将生物从一门简单知识普及课程,转变为一种日常生活中利用率极高的应用角色,这样,学生学习生物的态度就会从根本上得到转变,学习兴趣也就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创新能力才能得到相应的提高。第二,在将图形运用于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要增加学生在生物课堂的主导时间。应用图形和初中生物知识点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就必须保证学生亲身实践的时间,在课堂上时间有限,教师说的时间越多,学生可以得到锻炼的机会就越少,这就要求初中生物教师只做到启发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讨论,为学生提供交流所需的必要生物知识的作用,不要占用课堂的大量时间。交代清楚任务以及方法之后,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知识交流,这样才能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图形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深远意义得以体现。

4 总结

综合以上,在将图形运用于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摒弃老旧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让图形教学法与全新的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方法相结合。只有这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图形教学法才能够充分展现出自身的魅力,给初中生物课堂注入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第4篇:初中生物的重难点范文

关键词:初中生物;信息技术;整合;策略

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把初中生物课与信息技术整合在一起,已逐渐成为新课改的趋势,有助于学生提高生物成绩,为学生创造新型的学习环境。初中生物课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对提升学生成绩有很大的帮助,那么我们该如何将两者进行有效的整合呢?

一、传递方式的优化———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

细微、动态、抽象是初中生物的特点。用信息技术教学能很好反映这种特点。因此,教师要把初中生物课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用多媒出示生物课件,边出示,边解释,边释疑,化难点为易点,化繁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例如,在教学《人体的呼吸》时,笔者是这样使用课件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的。1.打开课件,可以看到五个主目录“血液循环模式图”。2.点击“血液循环模式图”,进入后,点击该页的“播放”字样,课件会出现血液循环画面。如果想随时停止,就点击“停止”字样,若要分步介绍就点击“步进”。3.在课件主页点击“体循环”“肺循环”部分,打开的画面分别是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动画。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相应点击课件本页右下角的字样“步进”,随着点击字样的不同,左边的画面会发生变化,右边会逐一出示血液到达的部位,能清晰地展现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4.在课件主页点击“肺泡内的气体交换”部分,出现有关于“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内容,点击“播放”可以看到血管中的静脉血液中的红细胞携带者。由于播放速度较快,不利于学生观察和教师讲解,可以点击“步进”逐步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回答的相应内容逐步进行,从而增进教学效果。5.点击“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呈现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方法同“肺泡内的气体交换”。6.点击“鼠标右键”还可以根据提示调节画面大小和播放速度通过媒体视频,让学生更直观的观察血液循环途径和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二、学生学习能力的优化———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新课标强调的主要内容。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决不能忽视。在教学中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学”,要立足于学生的“学”。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能帮助、促进学生的“学”,能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以达到学习的目的例如,在教学《流动的组织———血液》时,笔者用媒体优化学生学习的能力。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完成以下问题:1.你所观察的人血永久涂片中数量最多的是哪种细胞?2.你是怎样区分红细胞和白细胞的?3.为什么看不见血小板?4.观察红细胞,猜测红细胞的形状?血红蛋白有什么特性?说明有什么功能?如果血常规化验单上红细胞的计数和血红蛋白的含量都低于正常值,他的健康会受到什么影响?5.如果血常规化验单上白细胞的计数远远超过正常值,身体可能有什么症状?说明有什么功能?6.当人体受小伤时,血液会不会流个不停?血栓又是怎样形成的?说明有什么功能?白细胞的功能比较抽象,为了加深学生理解,我展示白细胞吞噬病菌的小动画,并给学生补充:你知道吗,人体一旦有病菌入侵,白细胞就能如变形虫一般穿过毛细血管到病菌入侵的地方去吞噬了病菌,在白细胞吞噬了病菌之后,它自己也和病菌同归于尽了,而这时人体内的造血器官马上又造出一些新的白细胞加入战斗,所以,一旦生病发炎,到医院验血,会发现白细胞数量比正常要多很多,医生由此判断身体内有炎症。而我们平日看到发炎部位有白色的脓液,就是死亡的白细胞连同病菌。白细胞就像人体的卫士一样,保卫着我们的身体,轻微的炎症依靠白细胞就没问题了。但过于严重的炎症,仅凭白细胞的兵力还不够,我们就需要药物的帮助。但也不能过分使用消炎药,否则白细胞就懒隋了,不再工作。假如人体白细胞少了会怎样?细菌容易入侵,人体的免疫能力就会下降,特别容易生病。

三、注意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但是生物实验课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同样需要合作。在这个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记录方案,利用多媒体共享,模拟实验,充分发挥初中生物实验课与信息技术整合之后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张石强.利用多媒体优化初中生物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2).

[2]陈玉坤,于芳.论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S1).

第5篇:初中生物的重难点范文

关键词:微课;初中生物;目标教学

一、微课在初中生物目标教学中的优势

目标教学就是以系统化、具体化的教学目标为中心,以个别教学和学习小组教学相结合为基本形式,以“反馈——矫正”为关键,检测目标达成度的教学评价为手段,将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目标贯穿成一个整体,从而实现教学过程的方法。融入了微课的生物课堂,学生在课外自学,在课内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生探究活动的引导者、帮助者和组织者。这使生物课堂教学充满智慧的魅力,成为放飞学生个性的理想殿堂。微课用于初中生物教学,能很好地延伸课堂学习时间,打破传统的教学时空限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生物知识的学习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经过为期一年的实践研究,笔者选取初中生物课堂中三个常见的类型课为例,详述微课在初中生物课堂目标教学中的作用。

二、微课在初中生物课堂目标教学中的应用

(一)微课在初中生物探究课目标教学中的应用——课例《种子植物》

目标教学模式中,确定目标最为关键。这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挖掘教材,领会其精神。依据2011版《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本节目标确定为:知识目标:①概述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②概述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③区别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主要特征的不同。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比较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不同,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比较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学习,进一步体会生物的多样性。明确目标之后,我精心设计制作了一个户外活动、两个微课和一个现场课堂活动用以实施目标。课前我带领几个学生上清源山实地观察、采摘裸子植物,拍摄制作成两段活动视频,培养了学生的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同时,课前将我制作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两段微课通过QQ群分享给学生,分别讲解两种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学生课前自学两段微课,填写《学习任务单》。课堂上先展示户外活动视频,由参加活动的同学介绍活动过程。这一新鲜的“真人秀”活动,很好地调动了课堂参与度,学生们兴致勃勃。接着,各学习小组的代表汇报课前学习微课之后填写的《任务单》,老师指导,学生修正补充课前填写的内容。通过这两个生动的活动,学生已基本了解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特征和不同,大大节约了课堂时间,高效达成了一部分知识目标。随后进行的是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现场观察五种常见的种子植物,将其归类,并由小组代表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这个过程中,学习小组随时可以通过平板电脑再查看微课,将理论知识用于对比、鉴别实物,真实地观察比较两类种子植物的区别,达成了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伴随着目标实施的过程,我在课堂中通过各小组《学习任务单》的两次汇报情况,可以现场检测学习小组的目标达成效果。课后我也一一批阅每一份《任务单》,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微课在初中生物实验课目标教学中的应用——课例《花的结构》

依据《课程标准》,将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殖器官的生长》中的一节《花的结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知识目标:①识别并描述花的基本结构;②说出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③解释两性花、单性花和无性花。能力目标:①掌握解剖花的方法,锻炼观察、动手能力;②提高识图、比较分析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两人小组合作中体会分享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宏观到微观角度感受生命世界的奇妙。本节实验课由三个实验组成,实验进程很紧促。为了保证学生充足的课堂动手时间,我利用微课让学生课前先为实验一做足准备。实验一内容为解剖康乃馨,观察内部结构并制作“花贴图”。课前我精心录制了《解剖康乃馨》微课用QQ群分享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在家观看微课,按照微课的操作方法,自选一朵花练习解剖和制作“花贴图”。课堂上,学生参照课本的桃花结构模式图,探究比较,在两人合作解剖、制作的“花贴图”上标注康乃馨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再由个别学生上台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解说。由于课前能反复观看微课,细致地学习解剖方法步骤,大部分二人小组都能较快完成“花贴图”。老师总结、指正,学生修正本小组的“花贴图”上面标注的名称。微课将学生学习解剖的过程,延伸到实验课堂以外,课堂内留出了更多时间给学生操作、交流和展示。这一环节使课堂高效达成了部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同时也给实验二、实验三留出足够的时间。实验二是解剖康乃馨雌蕊,观察胚珠。实验三是观察雄蕊,使用百合花粉制作装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在实验一顺利完成的基础上,实验二、实验三的个别汇报结果也令人满意,有效达成了其余的目标。

(三)微课在初中生物理论课目标教学中的应用——课例《血液循环系统》复习课

初中生物结业会考之前进行的总复习,每周只有两节生物课,时间紧迫任务繁重,要求复习课每一堂都高效达成课堂目标。微课带来的时空便利性,刚好能满足这一教学需要。以难点《血液循环系统》复习课为例,课堂目标要求如下:知识目标:①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②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③说出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别以及血液循环的意义。能力目标:提高自学、读图、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进一步强化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人体循环系统有关的名词多,结构复杂,过程抽象,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极易混淆概念,是初中生物总复习的大难点。基于此,我制作了《心脏》、《血管》和《循环途径》三个微课,并设计了相对应的导学问题和课堂练习题。围绕“血液是如何不断循环流动的”这一核心问题,下设一系列问题:①血液不断循环流动的动力是什么?②心脏是怎么工作的?③动脉和静脉有什么不同?④动脉血和静脉血有什么不同?如何区分?⑤为什么血液不会倒流?⑥人体的血液为什么要流动?学生课前先反复观看微课,在一个个问题串的引领下思考能够温故知新,回顾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生课前一一找出问题的答案,复习课就上得得心应手,更多课堂时间用于与老师交流问题串的答案,并现场提出自己对题目的思路,在互动中修正提升自己对这些难点的理解及解题思路。这样,达成课堂目标变成了水到渠成的事。复习课过后,我会将课前和课上学生完成并修正的问题串答案及课堂完成的练习题一一批阅,检查目标达成的效果。

三、微课在初中生物课堂目标教学中的作用

课堂目标教学的核心是高效达成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求教师围绕目标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学生充分参与的基础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微课以其生动、简短、精炼、便捷、重复性等特点,为教学活动开展的这一要求提供了实现途径。如学生课前学习微课,完成学习任务,这就延伸了课堂时间。再如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再次观看微课辅助学习,或在家自己观看微课做小实验,这就延伸了课堂空间。此间,微课也起到类似教师“分身”的作用,成为学生身边随时随地携带的“老师”。因个体间的差异性,不少学生仅仅通过听课、做笔记,无法达到对教学重难点的掌握。微课的重复性也满足了这一需要,学生能反复学习,突破自己的薄弱环节,从而将因材施教的理念落到实处。初中生物学科存在课时少、任务重、实验多、实验难等问题,迫切需要新课改要求下的高效课堂模式。因此微课非常适合应用于初中生物课堂目标教学中,是目前较为有效可行的高效课堂做法。

作者:何夏森 单位:泉州第三中学

第6篇:初中生物的重难点范文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300-01

随着教育体制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物科学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在人类生产活动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初中生物作为生物科学的基础,对发展这方面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从当前的生物教学过程来看,由于各种因素影响,生物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生物老师必须立足课堂,从各方面提高课堂有效性教学,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素养,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一、重视备课,提高教学效率

备课的关键是教师要在把握教学重难点的情况下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还要备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教法和突破难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在课堂上是否能够精力集中、思维活跃、独立思考并且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就要看教师能否把教学意图转变成学生的行动。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多收集一些与课堂知识有关又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还有一些演示实验,让学生感觉生物知识能学以致用,每堂生物课都能让他们耳目一新,丰富自己的见闻,充实自己的生活经验,从而就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有动力,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最终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备课中要作到三备:一是根据积攒的教学素材和教学资源备出一份大而全的详实教案;二是在上课前参照课标,结合学生的实际,对教案进行再思考,明确“教什么”“不教什么”,选择最佳的切入点,理清思路,重点突出,任何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的教学活动都应大刀阔斧地砍去;三是上完课后及时反思教学中的得失,记下亮点,了解不足,删除华而不实、繁杂之处。

二、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兴趣属于人的非智力因素,它对认知活动起着指导、调节和强化作用,是学习过程顺利有效进行的心理条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在观察、思考生物现象、认识现象本质及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过程中感到兴奋和激动,使之体会到学习生物知识的乐趣和成功的愉快。从而以兴趣激发起学生对生物学的热爱之情,这是生物学教学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在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应坚持走课内外相结合之路:课内,学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分析、概括、深化生物知识并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外,重实践、重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问题,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课外课内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巩固课内知识,使学生每掌握一个新知识。

三、注重生物实验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生物学科与其他纯理论性的学科相比,具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就是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设计诸多充满乐趣的课程实验,用形象直观的展示使学生更直接的感受知识的存在,并且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来逐步深入领会知识,强化学习效果。比如,养小蝌蚪,观察蝌蚪如何成长为小青蛙,将每天的变化都记录下来,最终形成总结性的书面东西,加深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印象,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这样具有一个时间过程的实验课题,将生物学习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随时随地的观察学习,潜移默化中,生物知识就已深入到脑海中去。

四、有效倾听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希望学生学会倾听,那么也必须从教师的耐心倾听开始。教师在提问后,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回答,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在等待和倾听。在传统的教学中,常见的现象是教师提问后马上就叫学生回答,而且当学生回答有困难或错误时,教师马上打断,叫另一位学生回答或教师代为说出正确的答案,这样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他要么没有机会说出完整的答案,要么就会意识到他的答案是错误的,以至于根本不值得听完。也许这种做法教师不是有意的,但挫伤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一个具有倾听意识和习惯的教师不会仅仅满足于听到了学生的言辞,他还善于在倾听时察言观色,了解学生言辞背后的思绪和性情、欲望和需求,并加以热情地呵护和细心地引导。在倾听的过程中要有回应,比如对对方说的问题点头示意或做出相应的反应。有效教学意味着教师要善于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学生的想法。教师可以通过追问、补充学生的回答,让学生感觉到教师一直在关注问题的回答进展,这样会自然而然的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如小肠的结构是如何与功能相适应的这一问题,学生一般不能回答完整,这时教师可以追问、补充学生的回答。此外,激励性反馈还能给学生带来成就感和成功体验,这也是初中生物教学加强“有效教学”的一种策略。

五、提高教学评价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已经成为广大任课教师教学设计的主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式的教学组织形式也渐渐成为新课程课堂的主要标志。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交流信息的能力,也可以把握学生的思维活动脉络和情感的倾向,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后评价,将学生的知识反馈梳理起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不仅提高了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也完善了教师的教学策略。

总之,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是教学要有效,教师必须要有心,在研究体会课程标准、备课执教等方面处处做有心人,真正做到学生学得主动、教学组织生动、师生有效互动,在单位时间里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第7篇:初中生物的重难点范文

关键词 信息技术;微课;初中生物;生物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7-0133-02

1 前言

信息化技术下的微课,迅速成为教育领域微时代的新宠儿,5~8分钟的微课以短、小、精、悍的特点,受到学生、教师的钟爱。对于学生来说,微课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灵活方便的学习方式,而是一个更加自由、平等、和谐,更能激发潜力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随时打开“小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更强。教师可以针对知识的某一方面不再需要反复强调,把精力投入组织、指导、关注因材施教等方面,为“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努力。

2 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体现的优势

微课可以说是应时而生、应景而生,在当今教育提倡学生应做学习的主人翁的年代,颠覆了传统的“填鸭式”教育,翻转了“以教为主”的课堂,学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变被动为主动。“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模式是以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在这个极度扭转的过渡阶段,微课走进课堂即迅速融入教学中,并以其独特的优势,为新型教育模式的实施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以“点”带面,启动自主学习能量源 初中生物知识体系的知识框架大,知识点的特点是零散、抽象,抽象的生物知识让大部分学生理解起来显得有些吃力。微课的直观形象化易于理解,可以将生物知识点进行素材趣味组合,学生学习起来兴趣浓厚,记忆犹新,从“点”中经过内化、重组,覆盖全面。初中生物微课重在针对教学中的某一个方面展开的教学,每一个微课涉及的知识点、教学环节、教学活动、生物实验、学习方法等都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主题。将生物微课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形成生物知识的教学主线,从而牵动起完整的生物知识链,以“点”带面,部分可以带动全局。学生通过每一个点的逐渐渗透,经过内化,激发出对生物知识的求知欲,产生积极的自主学习行为,经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对全部知识的认识、理解与掌握。

知“微”见著,突破生物教学重难点 生物实验是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发现、学习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因此,初中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与实际操作,可以培养科学性的思维方式,提高素质教育质量。但由于受到季节、气候、生物活体、课时、实验室等因素的限制,使得有些实验实现起来比较困难。微课不受任何时间、空间、外界环境影响的特点,恰好弥补了这一缺憾,制作好的微课可以一年四季随时播放观看,生物活体可以制作成虚拟生物活体,微课实验即是一个小实验室,学生可以随时身处实验室,体验生物实验、学习生物知识。微课虽“微”,但是有着披荆斩棘之势,学生通过反复观看微课,重点、难点不攻自破。

“微”言大义,促进素质教育高效化 生物世界极其微妙,蕴含着科学宝藏,每一个学生的学情不一,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有所不同。微课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渴求。知识的学习只有真正渗透到学生的心里,学生才能真正受益。微课的教学目标指向性明确,所有教学设计、分析、制作都是围绕知识点、教学环节等而展开的。并且微课不仅仅重视教师的“教”,而是在教的过程中展示教育教学理论与知识的整合,以此为教学契机,重视学生的“学”。学生围绕微课开展自主学习,即是一种主动获取知识的行为,在自身的知识体验中,才能在理解之中感悟到知识的真谛,从微课的“微”言中体会大义,分析知识、品味人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达到提高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

3 巧用微课推进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

学生的自主化学习,主要采取的是分组学习的方法,通过小组内学习、探讨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提高。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成年人的注意力一般在15分钟左右,微课的时长在5~8分钟,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根据教材、身心发展特点,采用精练的语言、准确的动作,紧扣主题制作出引人注目的科学、合理、高效的微课教学课件,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巧用微课,将微课的妙用发挥到极致。学生掌握了使用方法后,才能如鱼得水,在快乐学习中获得学习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以下以“物|运输的途径”为例展开论述。

预习,学习新知识未雨绸缪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生活即教育”,指的是教育都来源于生活,所以教育从生活中来。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及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与实践中的生活更加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微课课件应根据预习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制作出相关视频课件,供学生学习。首先,学生在预习生物知识的时候,需要进行预习阅读。微课内容就应涉及预习提纲,提纲多结合生活中的相关知识以问题形式出现。问题的设置应具有高度的启发性与悬念,并引导学生纵览全文、精读细读课文的重点与难点,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指导学生根据阅读提纲展开有效预习。

如“物质运输的途径”的教学中,人体内的物质运输是通过血液循环来完成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探究血液在人体中的流动方向,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的理解。微课课件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输液环境,创设出直观的运输过程,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制作,完整、清晰地学习生物知识。问题设置:

1)你能识别心脏的四腔吗?哪个腔的壁最厚?

2)心脏的四个腔分别与什么血管相连通?

3)心脏内血液的流向是怎样的?

第8篇:初中生物的重难点范文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具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208-01

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和初中生物所学知识的内容,在教学中直观的展示知识内容,从抽象的思维到形象的思维,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所以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将发挥很好的效果,本文从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具的制作创新方面总结以下几点:

1.根据初中生物的教学需要及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制作创新教具

现在已经具有的能够使用的生物教具有很多,但是也有很多的问题,例如,有些教具过于简单或者和正真的结构存在着差异,学生看不懂。另外课本的内容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有些教具不能够适应现在的生物教学了,或者根本就没有,所以只能够自己去制作教具,去适应课堂上的教学。如:学习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时,根据他们的形态、结构特点:成熟的红细胞里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陷的圆饼状,白细胞有多种,血小板形状不规则,可以用泡面板,让学生自己制作三种血细胞,学生直观明了掌握了结构知识,同时,一定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功能,学生掌握了结构的同时也掌握了其功能。

目前生物课的教具从数量到质量都不能完全适应教材的要求,很难保证教学效果。并且,我们的现状还不能满足让教师得到足够、多样的教具和学具,主要有三点:首先,受经济条件或其他因素的制约,并不是每一所学校都配备了充足的实验器材;其次,配备的教具和学具不能完全满足教师教学设计的需求;最后,部分实验器材属于易耗品,只能一次性使用。改变这种状态的最好办法,就是自己动手制作教具,并开展一些可能的活动。

2.教具制作的创新要容易操作,演示要可观性强

教具的使用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在使用的过程中要简单明了,教师容易使用,学生容易理解。教具使用起来不要太复杂,要使教师和学生容易操作,并且容易看明白,简单明了更容易教学,教具的使用是为了辅助教学。劳动过程的掌握始于示范表演,学生可从这种示范中看到熟练精湛的劳动的榜样[1]。学习也是这样,因此,在教学中要要注重教具使用的效果,特别是演示要客观性强,可使学生容易看的懂。

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和特点,精心组织教材要求的每一个演示,同时还要想方设法自制教具,增设一些对学生具有吸引力的演示。生物实验是中学生物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之一,生物实验既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符合认知规律;又能让学生动手动脑,开发创造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根据初中生物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制作创新教具

初中生物教学中离不开教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教具,能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效益,增大知识密度,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减轻学生记忆理解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教具在初中教学活动中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并能起到重要的教学辅助作用。例如,生物课本中"血液循环"这方面内容,课本上有插图,也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还有挂图,帮助学生学习,但是学生对这部分掌握的还是很困难,主要是通过记忆的方法来解决的,过一段时间就很快的忘掉了,我了解学生的一些情况之后,决定利用教具来解决这个问题,制作血液循环的教具,我制作同时,学生也在制作,集思广益,相互交流讨论,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记忆深刻,因为这是学生自己制作的教具,印象很深刻,有效的解决了重点和难点。

4.对现有演示、学生分组进行改装、改进创新教具

对课本中原有教具不足和缺点的改进,根据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体验,深入研究教材中某些实验的不足和缺陷为切入点,改装和改进创新教具,如学校原有的一些教具使用起来比较复杂,在不影响教学效果的情况下,可以简化教具,这样更加的有利于课堂的教学。"验证呼吸作用产生吸入什么气体"这个实验中,原有的实验器材比较复杂,并且气密性要求较高,可以直接用吸管吹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表示呼出气体,用一个塑料袋收集空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表示吸入气体,比较简单,并且不影响实验效果。

为了让学生通过制作创新真正学有所得,教师必须精心备课构思,并查阅大量课外资料,共同探讨摸索,反复观察实验的不同结果。自制教具从设想开始到动手设计、制作、试用,最后定型,都要经过深入思考和反复论证。一般来说,学习者必须对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2]。为了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真正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提前几天开始准备,并亲自做实验,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多次预备实验,对实验有一个充分的准备。制定的实验内容不仅要联系实际,还要应用所学的生物知识,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物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是紧密相关的。

5.制作教具的器材要简易、易取,利用身边的物品制作创新教具

我们在生活和教学中,时刻做有心人,充分利用身边的生活资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实践,发挥聪明才智,常见的生活资源便可变废为宝,让生活资源成为课程资源,特别在农村中小学,利用一些材料,制作一些结构简单、形象直观的教具等,同样能起到成品仪器的作用,同样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其方法是,一是看见一个生活物品,就立即想,这个物品能做什么实验,它有什么特殊的功能,联想自己在教学中的实验;二是对课本中或是探究过程中的实验,思考要用什么日常生活资源,能否可使效果明显、可见度大、具有奇异性、成功率高或能否设计出另一个巧妙的方案等。

自己动手、利用大自然提供的天然材料,日常生活废旧物品和工业生产的边角料等自制教具和改进教具,既节省了大量的资金又改善了办学条件,解决了实验教学所需,促进了实验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初中生物的重难点范文

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学 学习兴趣 激发途径

一、引言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生物课程的原动力,对学生的生物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初中阶段,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学习相较于语数外科目不够重视,这就凸显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虽然许多教师意识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也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教学策略创新,但在创新的过程中走入误区,即单纯注重教学形式的巧妙,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启发学生自主挖掘感兴趣的点,教师在此基础上做一些尝试性的、探索性的融合,最终实现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进步。

二、研究背景

随着教育的逐渐受重视,家长在有能力与条件的情况下都把孩子送到城市里的重点学校就读,这就导致在地理位置及教学条件上不够优越的学校面临严峻挑战。龙海五中处于城乡交界处,在品学兼优的学生都涌入漳州市就读的情况下,招收的生源质量令人担忧,其中有许多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流动性大,对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不够高;此外一些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浑水摸鱼,抱着得过且过的想法;还有一些学生受性格的影响,不敢说出自己的疑虑或是见解,给生物课堂教学带来很大困难。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对课题的定位及研究现状进行文献检索,并对相关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等,以明确课题研究方向,不断调整、充实、完善自身的研究。

(二)个案法。结合学生个案探索与总结激发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

(三)调查法。进行口头及问卷调查,结合座谈作出理性分析。

(四)经验总结法。通过对课题开展过程中生成的资料进行汇总与分析,总结出经验,形成最终成果。

四、研究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保持注意力集中,产生肯定的、积极的情绪体验。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师生关系融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保持最轻松的状态进入课堂,进而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注重自身形象,以自身优雅的言行举止及人格魅力征服学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做学生的榜样与楷模。在此基础之上,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也就水到渠成了,课堂上学生自然情绪高涨。

(二)充分利用多种教学媒体。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发生较大变化,教学方式一改传统的粉笔加黑板模式,多种教学媒体走进课堂,其对教学的辅助作用不可估量,但是同时也对教师提出挑战。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自我发展,以对多种教学媒体做到充分利用,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生物这门理论性、实验性及社会性都很强的学科时得到必要的辅助,增强对生物学知识的感性认识,最终加深记忆与理解。

(三)创设问题情境。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能够提出引导学生沿着课堂教学重难点深入探究的问题,那么教学就成功了一半。要使自己所提的问题引起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教师就要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认识到生物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从而产生探究问题答案的动力,这样教学就变成学生想学,教师不用再像“满堂灌”那般疲乏,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就更高。

(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新课程改革提出,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帮助者。特别是在生物教学的探究性活动中,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应当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予以重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具体包括:不霸占课堂,给学生以充足的学习与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指引导,不点破,知识重难点留待学生自己领悟,只在必要时进行点拨;做到尊重与欣赏学生的创造性,不以条条框框束缚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生物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生物学科与生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单是按部就班地讲解课本上的知识很难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事实上,学生生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所学的生物学科知识进行解释,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学生生活中的疑虑,还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实现自身价值,并由此产生对生物学习的浓厚兴趣。

五、研究成果

(一)教师方面。在生物教学过程中,为探索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有效途径,教师要对学生的兴趣、习惯、喜好等进行深入了解,这样教师对学生的认识也就更充分,为生物教学中因材施教奠定基础。此外,开展生物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实现自身成长,不断反思教学实际,对教学策略不断优化的过程。经过一年的实践,教学策略与学生实际更加贴近。

(二)学生方面。学生在过去的一年的时间里,真正转变了对生物学科的态度,对生物学科由厌学发展到爱学,学习过程也因此而充满欢乐,并且学会利用课外资源辅助生物学习,更是培养了小组合作精神。

六、结语

今后将进一步与学生加强合作与交流,对学生的课堂兴趣及作业成绩进行跟踪了解,确保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理念。同时,将继续在由教师想方设法找兴趣点进行知识传授向教师启发学生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转变的道路上摸索前进,力争实现使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态度从单纯感兴趣转变为喜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谢桂林.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0(9):338.

[2]刘润彪.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加强学习兴趣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0(28):193-194.

[3]刘俊玲.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J].教育教学论坛,2013(6):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