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工程数字化范文

建筑工程数字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工程数字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筑工程数字化

第1篇:建筑工程数字化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数字化测量技术;应用

一、建筑工程测量分析

建筑工程在施工前设置施工网、建筑物地位测量,施工中机械安装最佳位置确定、施工时防护性测量以及竣工后的建筑整体测量等过程中对测量技术都具有较强的依赖,其要求结合建筑施工的具体要求,对建筑物及其具置进行准确的标注,而数字化测量作为将计算机技术、GPS、RS等测量手段有机结合的现代技术,在可操作性、准确性、快捷性、高效性、自动化和智能化等方面具有传统测量无法比拟的优势[1]。

二、在建筑工程测量中较常见的数字化测量技术

(一)测量放样方面。建筑工程测量定位的准确性直接对工程建设投资产生重要影响,是保证建筑工程高效施工的有效途径,利用建立在距离交会法基础上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PS的静态定位、持续观测可以为建筑工程提供精确度非常高的定位数据,但由于此项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对费用、时间等方面依赖性较强,现阶段通常在中小型建筑工程测量中仍未有效推广,例如长江三峡工程中,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传统的测量放样技术在准确性和可操作性方面均难以满足要求,为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应用了数字化测量手段[2]。

(二)数字测图方面。数字测图技术建立在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摄影测量与遥感以及数字化测绘和地面测量的基础上,可实现自动绘图,人工参与的范围被极大的缩减,这一方面使测绘的准确性提升,一方面保证了测绘的效率,有利的推动了建筑工程测量向自动化、数字化和实时化方向发展[3]。数字化的建筑工程测绘技术利用计算机的模式,可以直接在计算机屏幕上直观生动的展示出建筑工程项目的地形、地貌特征、地籍要素等;在测绘和使用的过程可随时修改、出图,使测绘的现势性优越;可结合建筑工程测量的实际需要,对相关要素进行数据再加工;测绘的成果可直接作为底图,利用计算机进行后续的规划设计,例如某城市地铁站在建设的过程中受不同区域功能的影响,设计中需要结合大量的数据,为提升测图的速度和质量,应用了数字测图技术,使此地铁站在空间、地理位置等方面的数据直接获取,而且结合功能设置自动成图,在成图速度、准确性和图形修改等方面都表现出传统测图技术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三)竣工和控制测量方面的应用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原本应用于矿山测量的数字成像测量技术开始应用到建筑工程测量中,此技术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对二维影像数据进行高效快捷的分析,进而结合分析结果对建筑自身的水平位移、倾斜角度、沉降等可能威胁建筑工程使用寿命和实用功能的因素的发生程度进行判断,所以将其应用于建筑工程变形监测中对提升建筑工程变型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例如上海某高层建筑在建成并投入使用5年时间后,为保证其整体使用性能,2014年对其进行了数字成像测量,结果显示其向南倾斜7度,为避免其继续倾斜,针对其进行了基础维护,可见数字成像测量技术相比传统测量技术测量准确、便捷,更适合大规模建筑应用,对保证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应在此方面推广应用。

三、数字化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一)应用现状。在建筑工程测量中需要工程图、地形图等大比例尺的测图技术,在数字化测量技术应用之前,其通常是由测绘施工人员完成,不仅使测绘人员承担巨大的工作压力,而且测量结果较单一,并不能满足对测量数据依赖性较强的建筑工程的需要,而数字化测量技术的应用,可以直接利用计算机设备将建筑相关的复杂信息进行直接的测量、计算,而且对建筑投入应用后的质量、变形等数据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估,对提升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也具有重要的作用[4]。

(二)未来应用的趋势。数字化测量技术起初建立在传统光学和机械原理的基础上,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深化,其开始向微电子、智能化方向深化,通过对数字化测量机械相关数据的预先设定,数字化测量技术可以通过机械实现相对简单的测量任务,特别是信息化、精细化相关技术的应用,使其能够有效的提升建筑工程测量的整体效率,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内都需要建筑工程测量提供数据支持,而数字化检测技术可结合测量项目的实际需要,设置针对性的参数,应用存在差异的设备,使建筑工程测量更加人性化。未来数字测量技术需要在加深自动化和精确化的同时向便携化、一体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以便更理想的为建筑工程测量提供服务。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现阶段人们对建筑工程测量已经产生比较系统的认识,并结合数字化测量技术的特点,有意识的将数字化测量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测量中,对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后期维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应在建筑工程测量方面积极应用数字化测量技术。

参考文献

[1]龚逸.数字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02:60.

[2]周新良.线路工程测量中数字化测量技术的运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7:19-20.

[3]陈玉文.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5,11:23.

第2篇:建筑工程数字化范文

一、建筑工程施工数字化管理的含义

建筑工程施工数字化管理是指在施工中,收集和处理各种相关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用计算机进行科学的分析处理,最后反馈到相关部门作为管理层的决策依据。数字化的管理运用的是先进的数字处理技术和设备,这极大的提高了施工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使得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跳跃到了一个新的发展台阶。

二、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

我国的建筑企业在施工中对数字化管理的应用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数字化管理的优势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信息和数据传送能力低下

我国的多数建筑企业缺乏创新能力,依然运用传统的建筑管理模式,使得整个管理的工作效率和传送能力低下,计划和决议没有得到数据和信息的支持,就会影响管理层的决策,最后决策往往是依靠领导自己多年的经验。

(二)没有用数据来精确测算成本

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单位大部分对成本造价只是做粗略的估计,并没有做详细规划并进行系统管理,有很多额外支出没有预算到,从而使得在施工过程中不能掌控成本。

(三)未对数据和信息进行电脑化操作

目前,我国除了那些大的地产开发项目和国家级的工程,其他大部分建筑工程项目仍然是半电脑化操作,这使得建筑施工公司信息储备量缺乏,并且不能为下一步的施工提高数据参考,建筑企业的信息管理落后已严重阻碍了建筑业的发展。

三、运用数字化管理的优势

在建筑工程中,相比传统的人工信息管理,数字化管理具有网络化、智能化、信息数字化、可视化等优势。建筑工程施工中实施数字化管理可以将施工过程的所有数据录入计算机,运用现代电子器材,通过软件智能分析,对整个建筑工程进行监控、管理和预测。通过客观准确的数字化分析,管理者就不仅能全面且精确的掌控整个建筑工程的情况,还能及时了解到局部的运行情况,便于及时的做出正确决策。

四、运用数字化管理的必要性

(一)施工管理数字化是有效利用信息资源的需要

信息是一种资源,如不能进行有效的存储,处理,传递,便是对资源的浪费,如以建筑物建造过程中混凝土浇灌为例,浇灌之前的数据除了混凝土的强度标号、数量外几乎全被忽略。而被忽略的混凝土的供应厂、搅拌者情况、水泥、沙石等原料物理、化学品质、出厂时间、出厂时的天气情况、运输时间及道路交通情况等都关联着混凝土的质量。浇灌之后除了浇灌部位和立方数之外的数据也几乎全被忽略,而被忽略的混凝土捣固操作者情况、试块情况、养护情况、钢筋制作情况等同样也关系着工程质量。

(二)“实时”掌握工程中众多的不确定因素的需要

工业生产之所以能实现自动化,就是因为有一个反馈机制,能够及时把施工过程的偏差反馈到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及时进行调整,从而保持生产过程的相对稳定和受控。而建筑工程项目运行并不是时时刻刻都是受控的,有的项目管理者可能有体会,有时向职能部门要一个数据总是半天拿不出来,大家都不清楚系统的运行状态,又怎么谈得上去控制它呢?成本、工期、质量的互动影响及工程中众多的不确定因素等等,对项目成本管理者而言,最头疼的问题莫过于不能“实时”掌握准确的项目的成本信息,等成本核算后的成本信息对项目管理决策已是“昨日黄花”。所有这些都强烈呼唤着项目成本管理的“信息化”。

五、建筑工程施工中数字化管理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数字化管理主要体现在空间信息技术、监管监控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方面。这些数字化管理新技术的运用,使传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有了飞跃的提升。

(一)空间信息技术

建筑空间信息技术即运用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新型空间信息技术,对施工场地的地形地貌以及地质状况等一切空间信息,通过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为领导层规划和决策提供依据。如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与系统仿真技术相结合,以三维或四维可视化方式逼真显现整个建筑施工概貌和流程,对于熟练掌握建筑施工情况,及时改进工程施工计划和方式,加强施工各方面的协调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监管监控技术

与传统的设备管理模式想比较,建筑设备数字化的监控技术的管理效率更高。可以实时的监控给排水、暖通空调、照明、材料的运输等。还可以监视工人是否按规定操作,监控是否佩戴安全帽和安全带。所以说数字化的管理监控系统不仅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对机电设备的监视、控制、调度、操作以及综合管理,还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三)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即运用计算机相关技术生成如现实般的模拟环境,使用户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或体验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运用能够提高被培训人员的极度逼真的“实践”经验,通过这种逼真的“实践”,提高在实际操作中的应对能力,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或伤亡。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比较不同的施工设计方案,为施工管理工作提供帮助,确保施工方案的可靠性。

六、结语

第3篇:建筑工程数字化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测绘技术;建筑工程;测量;应用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增加以及建筑规模的扩大,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对建筑质量的要求也有了进一步提高。随着数字化测绘技术的提高,GIS技术的不断成熟、GPS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促使测量数据的采集和处理逐步向自动化、实时化及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大力开展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与研究,不仅可以提高测绘水平,还可以为建筑测绘单位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素质测量技术的应用现状

对素质测量技术的发展那现状进行深入了解,综合数字化测量技术应用效果、应用前景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现代数字化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工程测量中数字技术得到不断增加。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数字测量技术逐渐形成,在我国的应用起步时间较晚。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市场的繁荣有利于数字测量技术的应用的发展。与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测量中的素质测量技术的应用开展的调查工作,现代素质测量技术对工程测量人员有较高评价。

二、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必要性

数字化测图技术实质是一种全解析机助成图的方法。与传统测图技术相比,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地形测绘发展的技术前沿。数字地形图最好地(无损地)体现了外业测量的高精度,也就是最好地体现了仪器发展更新、精度提高的高科技进步的价值。它不仅适应当今科技发展的需要,也适应了现代社会科学管理的需要,如工程测量、地籍测量管网测量、房产测量等等,既保证了高精度,又提供了数字化信息,可以满足建立各专业管理信息系统的需要。

三、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特点

1.自动化程度高

数字测图是经过计算机软件自动处理(自动计算、自动识别自动连接、自动调用图式符号等),自动绘出精确、规范、美观的数字地形图。另外,数字测图出错(读错、记错、展错)的概率小,能自动提取坐标、距离、方位和面积等。

2.测图精度高

采用数字测图技术在距离300m以内时测定地物点误差约为±2mm,测定地形点高差约为4-18mm。测量数据作为电子数据格式可以自动传输、记录、存储、处理和成图在全过程中原始数据的精度毫无损失。不存在传统测图中的视距差、方向误差、展点误差,很好地反映了外业测量的高精度,获得高精度(与仪器测量同精度)的测量成果。

3.图形属性信息丰富

进行数字测图时不仅要测定地形点的位置(坐标),还要知道所测的点的属性是什么,当场记下该测点的编码和连接信息,显示成图时,利用测图系统中的图式符号库。只要知道编码,就可以从库中调出与该编码对应的图式符号成图。因此,数字测图时所采集的图形信息,它包括点的定位信息、连接信息和属性信息,易于检索。

数字化测图的成果是分层存放,不受图面负载量的限制,从而便于成果的加工利用。采用地面数字测图能克服大比例尺白纸测图连续更新实地房屋的改建扩建、变更地籍或房产时,只须输入有关的信息,经过数据处理就能方便地做到更新和修改,可以始终保持图面整体的可靠性和现势性。

四、建筑工程测量中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

1.地面数字化测图

对于未能达到要求的大比例尺地图的地区进行测图时,应运用地面数字测图法进行施工。在测绘中该方法也被称之为是一体化数字测图,是现阶段我国测绘单位中应用相对广泛的数字测图方式。该方法的应用,促使得出的素质地图具有较高的精度,通过对有效的措施进行应用,促使临近控制点的精度保持在5cm以内得以实现。

2.原图的数字化

若某地区要对数字化地形图进行应用时,受到经费或时间等因素的制约,该方法的应用最为合适。能够将现有的地形图得到充分利用,只需要计算机、数字化仪、扫描仪、绘图仪以及数字化软件即可进行作业。促使在短时间内对数字化成果进行获取。其工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手扶跟踪数字化以及扫描矢量化。相比而言,扫描矢量化具有较高的精度以及效率。在对该方法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原图精度对所获取的数字地图的精度造成影响,通过在数字化过程中形成的误差相结合,导致与原图相比,精度差相对较低。其次,该方法只是在白纸成图的过程中,对地表上存在的地物及地貌存在不好的现时性。因此,该方法并不能作为一种长久之计,往往能够发挥应急效果。为了使该方法获取的数字地图进行充分利用,应通过修测、补测的方法进行处理,对一部分地物点的精确坐标进行实测,再应用这些坐标对原来的坐标进行替代,经过合理的调整,促使原图的精度得到提升。随着地图的进一步更新以及实测坐标的提升,从而促使地图的精度得到提高。

3.在原图处理过程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在对各种GIS系统法进行建立的过程中,应对原图进行数字化的处理,若原始地图的现势性、精度以及比例尺都能达到相关要求,应运用数字化仪进行数字化处理作业。现阶段的数字化处理方法主要有三种:手扶跟踪数字化、扫描矢量化以及GPS数据输入。手扶跟踪数字化方法所使用的仪器主要是计算机、数字化仪和相关软件,是最早使用的一种数字化输入方法,其存在较慢的输入速度,以及较大的劳动强度。而扫描矢量化方法所运用的仪器主要是扫描仪,对扫描图像进行输入,其次经过矢量跟踪,从而对实体空间的位置进行确定。该测量方法的应用能够不对各级控制点进行布设,应按照一定数量的基准控制点,即可对图根控制点、地形点、界址点、地物点等坐标进行高精度且跨度的测定。测图软件的应用能够在野外进行一次对电子地图的生成。其次,运用现有的数据成果,能够快速的实施施工放样作业。在实际工程测量中,应用相对较多的则是数字扫描矢量化软件,与大比例尺地形图相结合,促使对多边形的信息进行自动提取,在对地图进行数字化处理的过程中保证其具有高效、便捷的效果。

五、数字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展望

随着现代数字化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应用的不断增加以及测量人员对数字化测量技术的认可,数字化测量技术将在建筑工程测量中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现代建筑工程测量中,数字测量技术已经成为工程施工、测量单位的重要测量方式与技术。数字测量技术以其所具有的独特优势、特点为数字测量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市场口碑。数字测量技术将成为未来建筑工程测量中的重要技术方式,其将推动建筑工程测量工作的发展,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结束语:

目前,在我国建筑工程测量中,数字化测绘技术因其明显的特点及优势,已经逐渐被推广和广泛地应用。且随着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以及测绘人员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不断的熟练,将更为直接有力地推动我国工程测量服务的发展,未来我国将真正步入数字化工程时代。

参考文献:

第4篇:建筑工程数字化范文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

Abstract: Intelligent building of the integrated system is a very complex and huge system with digital control for the system, the intelligent service automation, a living area, every mechanical equipment and power equipment network and a variety of information, which mainly includes: we in the building construction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intelligent, network information, system integration, automation and intelligence to prevent construction safety system, automation, residential housing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and the system etc.. This article is mainly discussing the electrical intelligent residential building and automation.

Keywords: intelligent building;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utomation

中图分类号:TU741.3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规定,所谓智能住宅就是指我们采用比较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建筑楼房进行控制、信息化的利用和管理等。在我国,智能化的楼房在进行使用中一般主要强调三方面的自动化功能,即:建筑房屋的各种电气设备必须要智能化、信息使用必须智能化还有就是自动化的办公系统。建筑房屋的各种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我们通常有简称为自控系统。我们日常中所经常说的建筑上的设备一般就是指能为房屋提供服务、能为人们的基本生活提供保障的各种机电设备,比如:楼房中的照明设备、取暖和通风设备、变压器和给水和排水设备等等,我们就可以利用建筑房屋的智能化控制,以做到可以合理使用这些设备,这样做既可以节约了一些资源也可以节约一些劳动力,还可以有效的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一、电气的智能化设计有何重要作用

1.1在建筑工程中可以利用它。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建筑物的智能化肯定离不开电子器械的自动化,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还有就是数字化的高速发展,一些比较高档的自动化的住宅肯定会成为以后建筑发展的重点。我们要求做到必须合理利用设备,我们还必须要考虑节约资源,一切自动化都能够达到节省人工的目的。在现在的自动化楼宇中肯定会有极多的线缆和电子设备。他们都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是要求耐压低一点,但是防干扰必须要高,因为这些东西一般是会怕雷击的。这些高档的建筑物一般情况下属于一级负荷,所以我们在设计时必须要把他们设计为一级防雷的房屋,这就要求我们要把他们建成多层屏蔽的笼形防雷系统。

1.2在洁净空调设备中也可以应用。洁净空调的智能化控制系统设备,我们既可以把它设计成单独的测量系统、监控体系,当然我们也可以把它设计成用数字化来控制的体系。另外,在温度控制方面,洁净空调的体系通常是利用DDC来控制。我们一般把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回风管处,在此检测出来的温度往往就被送往DX一9100,同我们预先设置的地点作比较,我们再利用微分和比例加积分计算来进行控制,一定的电压信号被传出,用这个信号来控制电动调节阀门或者是冷水的电动调节阀门的运作,以此来保证回风的温度必须在18-16摄氏度之间,利用此来绝对保证室内的温度达到国家标准。同样,我们在检测湿度时,也是利用装在风管内的检测设备,将监测数据传回,利用数学计算来控制,从而传递信号来控制调节阀门控制湿度必须保持在45%-65%之间,以此达到国家要求。

二、自动化的楼宇内主要的设备

高档的自动化智能房屋不是什么特殊的房屋,它是在最大范围内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主,再加上给房屋配备一些智能化、自动化的设备的房屋。这个过程及配置就叫做建筑房屋的智能化,它广泛应用了数字通信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视技术、光纤技术、传感器技术及数据库技术等高新技术。其结果构成了新型的建筑弱电系统,称为建筑智能化系统。就目前的系统应用情况来说,建筑智能化系统组成可归纳为3A+GCS+BMS。

智能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是以分布在建筑各处的远程处理机和中央处理系统设备,通过总线桥进行信息交换的,主要包括系统设备(包括主机、网关、通讯设备、DDC、控制屏等)系统输入设备(包括各类温、湿、压力、流量、电量传感器、水流开关等现场设备)和输出设备(包括各类风门、执行器、阀门及其执行机构等)等。按结构方式分成四大类。(1)中央处理机系统设备由操作键盘、彩色显示器、打印机、中央电脑、数字化仪等组成。(2)远程处理机智能建筑可以采用TA6711和TA6585两种型号的RPU设备,这两种型号的RPU功能基本一致,区别在于其输入输出接口的配置不同。RPU也可单独使用或通过各种设备组合经过总线桥接到M7中央系统,构成2级控制系统。(3)总线桥是一个用于2级控制系统的通信网微处理器。它有8条通信线路,每条通信线路可连接30个区域控制器及10个RPU。(4)测量元件和控制件通常采用的测量元件有各种型号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压差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功率变换器等。控制器件包括各种型号的带执行机构的二通阀、三通阀和直流24V的继电器。

三、智能建筑中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

1.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

(1)建筑房屋的管理子系统:这个系统就是把房屋中的照明、给水、排水、空调、取暖、消防、电气、电梯等等一切设备运行状况的监控、填表、启动和停止的控制、维护保养和事故发生后的分析体系。房屋建筑物的中心管理体系则是利用控制各个设备的控制分站来进行的。2)安保方面的分系统:我们知道现在有好多的办公室的信息化高度发达,所以对于信息的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安全保卫体系一般包括:门口的保安、消防、单位的防盗、防灾害、地下地上的车位管理以及单位的商业机密等等,这些方面在当今一般是利用身份证明卡片、电子监视、遥控管理、传感技术等等来实现安保工作的。3)能源方面的管理分系统:这个管理的要求就是在提高享受的同时,我们又必须考虑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2.信息通讯的智能化

自动化、智能化是智能化建筑房屋的中心,但是,信息和通讯方面的智能化则被称为房屋智能化的神经系统。它的功能则是把智能化的建筑物内外的种种语言、文字、相片及数据这些不同形式的东西之间沟通。卫星通信系统突破了传统的地域观念,实现了相距万里的国际信息交往联系,起到了零距离、零时差交换信息的重要作用。图文通信系统可实现传真通信、可视数据检索等图像通信、文字邮件、电视会议通信业务等。数据通信系统可供用户建立局域网,以联接办公区内计算机及其他外部设备完成电子数据交换业务。多功能自动交换系统还可使不同售主的计算机相互之间进行通讯。

3.办公自动化系统

办公自动化(OA)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使人的部分办公业务活动物化于人以外的各种设备中,并由这些设备与办公人员构成服务于某种目标的人机信息处理系统。其目的是尽可能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作质量,辅助决策,求得更好的效果,以达到既定目标。即在办公室工作中,以微型计算机为中心,采用传真机、复印机、打印机、电子信箱等一系列现代化办公及通讯设备,全面、广泛、迅速收集、整理、加工、使用信息,为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服务。办公自动化是用高新技术支撑的,辅助办公的先进手段,从它的业务性质来看,主要有三项任务:1、事务处理:办公中常见的大量繁琐的事务性工

作如:发送通知、打印文件、汇总表格、组织会议等,若将这些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交给机器来完成,可达到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2、信息管理:对信息流的控制管理是每个部门最本质的工作。办公自动化是信息管理的最佳手段,它把各项独立的事务处理,通过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联系起来,以获得准确、快捷、及时、优质的功效。3、辅助决策:决策是根据预定目标做出的行动决定,是高层次的管理工作。决策过程由提出问题、收集资料、拟定方案、分析评价、最后选定等一系列活动环节所组成。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立,能自动分析、采集信息,提供各种优化方案,辅助决策者做出正确、迅速的决定。

总之,近年来,智能建筑在我国已成为建筑市场的大趋势,也是建筑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前些年人们提到楼宇自控系统,主要所指仅仅是建筑物内暖通空调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近年来已含盖了建筑中的所有可控的电气设备,而且电气自动化已成为楼宇自控系统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在楼宇自控系统中,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占有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刘洪涛.关于智能建筑中电气施工技术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5).

[2]刘安香.浅析智能建筑中电气施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民营科技,2011(07).

[3]李燕.信息化建筑安装新技术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0).

第5篇:建筑工程数字化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控制;安全防护

0.引言

建筑的自动化系统主要指通过高处理能力的现场控制器,对包括楼宇配变电系统、照明系统、中央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以及通风系统和电梯系统等设备实现集散控制。由于建筑物中电气系统涉及的学科众多、内容广泛,随着智能建筑发展需求的升级,现代建筑电气技术已经成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独立工种,随着发展和使其逐渐成为一种与应用对象结合紧密,具有电工学、电子学、信息学以及自动化控制技术等交叉学科特征的标准化技术。

1.电气自动化的特点与技术优势

从目前电气自动化控制应用的效果来看,其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1)实现了设备与系统全工作流程内的高效监控。在结构复杂的大型建筑中,电气系统组件繁多、结构复杂、功能多样,传统运行方式常常留下管理宵区,导致故障的发生。而现代自动化技术则通过“采集一处理一反馈”模块,对系统进行实时的数字化监控,能及时将控制中心的指令传达到系统,并将反馈信息同时传递到控制中心,以实现对整个系统高教、实时、不间断的控制和管理。(2)联动性的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将建筑中配电,照明、消防、空调等系统连接为一个整体,大大提高了其联动效果,解决了电梯系统依照各层用户流实现其速度的自动调节,以及紧急情况下(火灾、水管爆裂等)系统的自动识别、判断,及时实现预设的应急处理方案,开启紧急照明系统、调整水压或开放喷淋灭火系统等,实现子系统间的配置与互动。(3)安全性强。由于电气系统固有的危险性,设备故障、操作失误以及环境变化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系统产生严重的安全风险。而自动化控制有利于系统对异常情况及时作出反应,并可通过遥控模式降低故障对维修管理人员产生直接伤害的风险。(4)数据完备、计算精确。自动化系统可综合其操作流程、故障处理等数据建立准确清晰的数据库,以便为后期优化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2.施工准备阶段要点分析

图纸是施工阶段的前提和依据,只有详细消化图纸,对工程每一系统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进入施工阶段前发现问题并在图纸会审时向设计提出,纠正图纸存在的设计错误;设计图纸在施工前得到细化和优化,工程质量就会得到较好的预控。电气工程系统设备先进,管线的连接比较繁锁。在工程项目开工前,电气安装技术人员应首先熟悉电气施工图纸,充分做好施工前技术与材料准备工作。在电气施工前的每一阶段,必需仔细地审图和校图,特别是对每一份设计修改通知单,都要认真地进行管理,逐一描绘到蓝图上,以便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不出现遗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系统的安全性.正确性和质量可靠性。

3.基础施工阶段技术分析

在基础工程施工时,应及时配合土建做好强.弱电专业的进户电缆穿墙管及止水挡板的预留预埋工作。这一项工作要求电专业在土建墙体施工时穿墙.穿梁套管同步安装。由于基础均为剪力墙以及地梁,根据《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的要求,套管均采用刚性防水套管安装。对需要预埋的铁件、吊卡、木砖、吊杆基础螺栓及配电柜基础型钢等预埋件,电气施工人员应配合土建,提前做好准备。土建施工到位及时埋入,不得遗漏。电气施工安装中,管理人员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能力,才能把好质量关。

4.主要设备施工阶段技术分析

4.1配电装置

配电装置是电气工程的核心,一旦出了问题,轻则个别配电系统无法正常工作,重则造成整个电气系统(包含设备)无法正常工作。供电可靠性下降,整个工程失去安全感。因此,对配电装置从设备进货.安装.调试,都要严格按图.按施工规范.按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图集.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进行施工并严格验收。配电设备都比较先进,其生产厂家一般较具规模,具有电业部门认可的产品使用许可证,一般不会出现技术性问题。但在实际工程中,常常会发现低压开关柜内回路开关的动作整定电流与设计不符,供货的开关大小满足不了要求。因为整定电流是保护下级设备和电缆的动作值,整定电流小了,开关容易跳闸.停电;整定电流大了,系统出现过载和非金属性短路时开关不跳闸,造成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事故。因此,应仔细检查,核对图纸,消除事故隐患。

4.2电力电缆

电缆是输送电能的载体,若质量不高,就会造成火灾等事故的频繁发生。工程中使用的电缆绝大多数是沿竖井.桥架和沟道铺设。电缆集中.数量多,各类型号规格多.若不分门别类,严格审查,容易导致施工混乱,造成运行中电缆过热.信号光缆相互干扰等现象。因此,电力电缆的施工应严格执行相关的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和施工规范。

4.3配电箱

配电箱型号量多,工作原理复杂,各配电箱又有自己的使用特点,受干扰的情况较多,会造成设计修改通知单增加,配电箱内的设备和回路修改多。若施工单位在订货时只考虑按蓝图订货而忽视修改,在安装时只顾对号入座而不仔细地进行技术审核,就满足不了有关专业功能的要求。电气安装工长应对现场的配电箱按设计修改通知单逐一核对,纠正开关容量偏大或偏小.回路数不够等的错误。配电箱内各分支电气线路连接时,要认真.仔细的按照电气系统图将各分支回路连接至各个断路器,避免电气线路与配电箱断路器的连接时出现错误。

5.电气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

5.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编制针对本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组织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设专职持证上岗的安全员,建立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建立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制度,并建立相应的技术档案。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度,定期对专业电工及用电人员进行用电安全教育和培训,凡上岗人员必须持有劳动部门核发的上岗证书,严禁无证上岗。

5.2技术支持,保证安全

电气及自动化工程的施工项目经理,要负责整个工程的施工管理,负有安全管理的全部责任。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根据已会审后的电气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按照国家现行的电气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以及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若发现图纸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条件不符的问题,应及时提出,经过各有关方面协商处理后,再组织施工;不允许未经设计等单位同意擅自变更设计。

5.3以人为本,安全教育

在施工管理中,硬性做事、理性做人、以人为本、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没有“特殊人”、“特殊事”。对违章、违规行为要认真对待,坚持从严管理、按规处理、从章考核。利用有利机会,举一反三,使施工人员深深懂得“安全生产得之于严、失之于宽”的道理。

6.结语

总之,在电气工程施工中应把“质量第一、安全第一”放在首位,应根据工程的自身特点,对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实施有效的动态控制,做好技术交底,认真管理好从材料采购、施工过程到工程验收的全过程,并且建立良好的质量监督体系,提高电气自动化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朱甫泉.论电气自动化的安装要点[J] .民营科技.2010(9)

第6篇:建筑工程数字化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智能建筑

中图分类号:TU8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引言:在传统建筑中就存在着电气设计,随着人们水平的提高,对于自身的生活标准有了一个新的提升。具有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智能建筑随之产生。智能建筑对电气系统的设计都有着更高的要求。智能建筑中的电气设备的扩展能力远远超过传统建筑的电气设备。电气自动化涉及到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能够为用户提供最佳的服务,以充分体现了现代建筑的优越性。

1、电气自动化的应用

1.1在净化空调设备中的应用

对温度与湿度的控制:装设在通风管的回风湿度近似于洁净室的温湿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温度与湿度,用比例加积分运算控制把送到控制器与设定湿度进行比较将输出的电JK信号来控制回风的湿度使其保持在45%,为了使洁净室湿度以满足GMP要求将蒸汽电动调节阀的动作控制在65%。对温度的控制:装设在回风管的净化空调系统采用DDC控制其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温度送往DX-9100输出相应电压信号并与设定点相比较,控制回风温度保持在12℃~26℃之间控制加热电动调节阀或冷水电动调节阀的动作,使洁净室温度符合GMP要求。

1.2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势必要引入电气自动化的成分以及智能化建筑,特别是数字电子化科技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了当今建筑界的主流方向。为了资源的人力的节省并能达到设备的合理利用于是就有了建筑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化建筑内有大量的通信自动化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设备与布线系统、闭路电视系统、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以及保安监控系统等及其相应的布线系统。

2、建筑电气自动化的技术要求

2.1中央控制室

中央控制室是指由变配电所直接引出的回路供电,在其内部必须设有专用的配电盘,而且其负荷等级是建筑中的最高级别,在常规情况下供电电源的电压要控制在±10%以内,频率±1Hz以内,波形失真率应当控制在20%以下。中央管理计算机要设置UPS不间断供电设备,其容量主要涉及到建筑设备自动化内的用电设备总和,需要时可以扩大容量,必须保持半小时以上的供电时间。中央控制室还要尽可能的靠近需控制的负荷中心,与水泵房、电梯机房、变电所要保持在20m以上的距离。室内控制的操作台在布置过程中在屏后要留有2m以上的检修距离,并且要对阳光直射做好防护措施。中央控制室需要设置防静电架空活动地板,其高度要保持在25mm以上。

2.2电气监控系统

电气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多发故障进行监控。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中断工作,从而避免扩大故障的影响范围。电气监控系统与自动化系统的组成部分基本一致,主要包括测控参数、分析逻辑、执行程序等。测量主要是通过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把获取到的参数传输到监控系统,使监控系统对测量参数进行处理后从不同角度显示出来,然后对检测参数及整定值实施对比分析,这样就能得到实时掌握保护设备运行情况的作用。在电气系统或被保护设备被逻辑判断出故障时,监控系统需要立即把输出保护信号传达给执行元件,以起到使保护装置动作的作用,执行部分把逻辑信号放大后参照相关的指令信号来控制任务。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监控参数主要涉及到电流、电压、功率、频率、相位、电量等,而数据信号、测量方式、仪表形式则要根据控制对象进行确定,其执行部分主要是接触器、电磁机构、继电器作为主要结构。由于电气监控系统对物理量参数监控广,自动化程度高,人工操作较少,所以还必须对系统设置独立的保护装置。

2.3电气接地

在现如今的建筑供配电设计上,接地系统的设计已经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与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着密切关系。尤其是近年来大量的高层建筑的出现都对接地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气接地的主要方式分为以下两种:TN—S系统。TN—S是一个三相四线加PE线的接地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建筑内的独立变配电所。其特点是,保护接地线PE与中性线N在变压器中性点共同接地,除此之外,两线不存在任何的电气连接。这样的系统已经具备了安全、可靠的基准电位,在计算机等电子设备没有特殊要求的时候,基本上我们都会采用这种接地系统。在高层建筑里,单相的设备较多,其负荷也相对较大,三相所接引的负荷一般都是不平衡的,所以在中性线N中都有不平衡电流。TN—C—S系统。TN—C—S系统是由两个接地系统组成,一部分是TN—C系统,另一部分是TN—S系统,分界面在N线与PE线的连接点上。该系统一般用于建筑的供电由区域变电所引来的场所,进户之前用TN—C系统,进户处做重复接地,进户后变成TN—S系统。

2.4电气保护

交流工作接地,工作接地指的是变压器中性点(N线)或中性线接地,其中N线必须使用铜芯绝缘线;其主要的作用是保持三相电压平衡,可以防止零序电压偏移。安全保护接地,是指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体之间做好金属连接;在建筑内很多设备都要求使用安全保护接地,安装保护接地装置并降低它的接地电阻,既能保障建筑电气系统的安全,还能更好的保障其他设备及人身的安全。屏蔽接地和防静电接地,在现代建筑中,屏蔽接地是防电磁干扰的最佳保护措施。防静电接地是指将可能产生静电的物体(非绝缘体)或带有静电的物体通过导体与大地构成电气回路;在干燥洁净的房间内,人的走步、移动设备,各自的摩擦都会产生大量的静电,所以防静电干扰也是必不可少的。直流接地,在建筑内,有大量的通讯设备、计算机和带有电脑的楼宇自动化设备,这些电子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是通过微电流或微电位快速进行的,并且设备通常利用互联网络进行工作;在确保其稳定性好、准确性高的前提下,除了必备稳定的供电电源外,还必须配备稳定的基准电位;我们可以用截面较大的绝缘铜芯线作引线,一端与基准电位连接,另一端与电子设备直流接地;值得注意的是该引线不能与PE线连接,严禁与N线连接,这才能保证有一个稳定的基准电位。防雷接地,建筑内有大量的电子设备与布线系统,如火灾报警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消防联控系统、保安监控系统、闭路电视系统、楼宁自动化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等,以及他们相应的布线系统,这些布线系统和电子设备大都属于防干扰要求高,耐压等级低,都是最怕受到雷击的部分。因此建筑的所有功能接地,都必须以防雷接地系统为基础,并建立严密完整的防雷机构,有效地防止雷击损坏高层建筑内的设备。

3、电气自动化在某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实例

某公司大楼的计算机机房正进行装修,设计施工人员采用的是单点接地连接方式。施工人员从计算机机房引出一根VV235mm的单芯电缆,令其经过地下穿至室外30m处,并将其做一组接地电阻为4Ω的闭环式逻辑接地电极。该连接方式既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且计算机不能正常工作。事实上,在对计算机接地时,常采用交流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静电接地及安全保护接地,而在智能建筑这种特殊环境中,应采用联合接地方式。首先因为在智能建筑中,采用联合接地可将建筑自身的基础钢筋及结构钢筋作为接地装置,效果良好,接地电阻值一般为014Q以下。其次,在同一智能建筑中,采用同一个联合接地系统后,可避免不同系统间的电位差引起的相互干扰。当智能建筑物中采用等电位联结、局部等电位联结和星形等电位联结后,利用钢筋做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将小于014Q,远远小于计算机直流接地的电阻,也符合行业标准要求。因此,在该建筑物机房内进行局部电位联结和联合接地后,计算机运行良好

4、电气自动化技术与消防安全

随着当前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应用,在使用的过程中,对消防系统的催动也是不可忽视的过程。在消防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各种智能化技术与自动化控制技术是保证其正常良好运行的前提基础。更是实现其自动化控制的过程和手段。更是保证消防安全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监测其中各种缺陷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第7篇:建筑工程数字化范文

关键词 智能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 TP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7)07-0021-02

智能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现代建筑技术的合理运用,更要将电脑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等相关技术综合其中,使智能建筑能够做到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业主的需求,资源也能够得到合理配置,生活及工作环境健康而又舒适。智能建筑究竟有多么智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因此,在智能建筑中,只有将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运用合理,才能够有效提升智能建筑的资源利用程度,满足业主多样性、差异化的需求。

1 智能建筑概述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仅满足于基本的居住需求,而对所居住环境的舒适性、便利程度等配套服务以及沟通、信息安全等方面期待更大,在这种大背景下,智能建筑这一概念应运而生。智能建筑的普及,不仅是对传统建筑中电气系统的不断完善,更解决了业主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的问题。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智能建筑中的电气设备和系统不断发展完善,为智能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智能建筑要想进一步提高效用必须走集成化和智能化的道路,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智能建筑中的很多系统,如控制、动力配电、防雷等等均需要依赖于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此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能够改善相关电气设备的运行环境,从而保证其始终处于高效、安全运行的状态;智能建筑各项功能的充分发挥,也必须依赖于屏蔽、抗干扰以及防雷技术的正常运行。因此,作为智能建筑的设计规划人员,必须做到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与智能建筑有机结合,才能够赋予智能建筑真正的智能体验并发挥其全部的智能性能。

在我国,智能建筑的产生很好的顺应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符合生态和谐发展的理念,因此得以迅速普及,内智能建筑更多注重其实用性、先进性、节能环保效能以及持续升级等等特点,而国外智能建筑更加注重科技上是否有新的技术进步,我国注重智能建筑节能减排,追求其高效和低碳的现状对于全社会节能减排、降低资源消耗、促进资源合理利用方面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智能建筑会在将来的城市规划以及建设中发挥更大更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代控制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等现代高科技技术与智能建筑的不断融合创新,将会使得智能建筑成为未来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在设计和技术上将会不断突破发展,不仅为传统建筑的升级赋予新的内容,而且能够保持持久稳定,为业主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1 ]。

2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分析

智能建筑之所以能够受到人们喜爱,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功不可没。智能建筑在设计、规划以及施工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实现综合布线、通信集成、安全检测等等技术,而且能够将这些技术进行整合开发,使相互之间的分工协作更加合理。此外,智能建筑还可以对建筑内的各种用电设备和设施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集中控制,进一步凸显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其中的关键作用。

2.1 智能建筑能够实现实时全方位的监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地少人多的现状使得高层建筑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高层建筑涉及到的电气系统较多,结构也比一般的建筑复杂严密,故障频发的同时又无法第一时间进行及时地排除,这时,智能建筑就显现出自身的优势,借助于电气自动化系统,智能建筑能够对高层建筑的每个楼层进行数字化和信息化的监控,能够及时发现电气故障并进行有效的处理。此外,高层建筑中的通信、通风、照明、给水、排水等等设备,在电气自动化的助力下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些改善不仅仅能够提高高层建筑的便捷性,而且使其更加安全,运行更加稳定。

2.2 智能建筑能够对各种设备进行有效的控制

依托于电气自动化系统,人们不仅能够对智能建筑里面的各个设备和设施进行有效的控制,而且还能维持设备设施的有效性和及时性。信息技术控制的不断完善,不仅使得控制机房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电气进行合理管控,而且还能够使数控体系的调节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方便实现不同楼层之间的远程管理;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合理、高效易用的配电管理系统,借助于电磁换向阀,能够做到对电气设备的开关进行有效控制,进而完成对不同区域和不同部件的结构的控制,这就要求智能建筑的设计师和规划者对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充分的了解和领悟[ 2 ]。

3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

3.1 电气自动化技术控制

电气自动化控制,言下之意,就是对整个系统进行全天候的全面监控,相对于传统的建筑,目前正在建设的大型建筑结构大多比较复杂,包含的元器件比较多,因此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差错或者失误,从而导致电气设置不合适,继而影响到建筑物的持续使用,给建筑的管理者带来很多麻烦;电气自动化的应用能够在大型建筑内部搭建起一套全自动的控制系统,通过对整个建筑进行实时的监控,实时采集建筑内部各个方面的信息,借助信息系统将实时情况传输到中央控制中心,利用现代化的分析处理技术对信息进行整合,从而提高了信息的利用价值,能够反应出大型建筑内部是否存在电气故障,如果故障存在,能够第一时间方便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和维护,从而保障建筑的安全运行、稳定实用。

除此之外,电气自动化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作用还表现在其能够将整个楼层中的配电、照明、通信、给水、排水等等系统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自动化系统在其中有良好地沟通和联动的作用,能够根据业主的实际需求或者建筑物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适当的调节,从而保证智能建筑能够满足业主的生活和工作需求,让业主在智能建筑中感觉更加舒适和便捷。当遇到紧急情况时,比如突发火灾或者水管爆裂等,电气自动化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自动化判断,及时判定结果,并做出自动化调节和科学的控制,将突发事故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处理,避免给智能建筑造成更大程度的破坏,保证业主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3.2 电气自动化技术特点

通过上述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了解,可以得出清晰的结论:电气自动化在智能建筑中的作用,就是将多媒体技术、通信及信息技术等等整合到一起,形成一整套自动化的操作系统,从而实现对智能建筑的全方位监控和相关的功能操作,有效提升智能建筑的安全性、便捷性。因此,电气自动化技术具有省时省力、节约资源、提升建筑性能等等特点,应该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建筑的设计和建设中[3]。

4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具体应用分析

智能建筑将电气自动化技术等许多现代高科技技术有机融合到一起,满足了业主个性化、差异化的生活需求,同时,借助于电气自动化技术,智能建筑中的配电系统和控制系统还能够完成对整个智能建筑的智能控制。目前主要分为两种类型:TN-S系统是指在配电系统中将保护线地线和中心线进行区分,在利用这一系统时,应当注意需要将低压系统中的保护线地线和三相四线进行连接,能够充分发挥其预警和防静电的功能,使智能建筑能够得到有效利用;TN-C-S系统则是由TN-C和TN-S筛鼋拥叵低匙楹闲纬傻模这两个系统自身均具有很强的安全性,将二者合理的运用到智能建筑中,能够大幅度提升智能建筑的安全性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主要的具体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4.1 确保配电系统智能化

智能建筑能够顺利运行,配电系统至关重要,与此同时,配电系统只有借助于自动化技术,才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保证安全运行,并且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首先,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应用,不仅能够对变电站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监控,同时也能够使其运行效率得到明显提高,因此,变电站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多运用一些全微机化设备取代常规的电磁式设备,多运用光纤通信电缆取代传统的电力信号电缆。同时,应当借助于计算机系统对变电站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全方位监控,实施自动化的监督控制和运行管理;其次,在智能建筑中的供电系统应用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够有效提升配电效率,而且能够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一举两得,这就要求相关的设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对配电管理和供电调度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提升自动化水平,最大程度地提升配电效率。最后,在电气安全系统中运用自动化技术。

智能建筑中电气安全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智能建筑中,电气安全借助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够对设备的绝缘性能、电气安全进行实时的有效监控,而且还能够对带电体与人体和地面的安全距离进行准确计算,从而保证业主的用电安全,此外,智能建筑中的电气安全也能够依托于电路安全载流量的有效监控而得以保障。

4.2 保证楼宇控制系统有效运行

建筑物的控制系统包括排水、通风、照明以及消防监测等等,在照明系统中,智能开关的运用不仅能够有效节约资源,而且能够满足业主的实际需求,保障监控系统的实时全方位运行,有效节约人力和物力;通过智能的在线监测系统,智能建筑中的消防系统能够做到自动监测以及数据的实时传输,不仅能够对整个智能建筑的实际运行状态做到及时合理的掌控,而且能够进一步提高监测的准确程度,防止火灾、水灾、踩踏等事故隐患,上述系统均和业主的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合理运用以及对这些系统的合理控制和科学管理,不仅能够提升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而且能够满足业主正常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4.3 保障通信系统实时畅通

通信系统也是智能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对通信系统进行智能化的控制和管理,智能建筑才能够称的上真正智能,因此,智能建筑必须对通信系统进行完善,使得用户所在的局域网和管理人员的计算机以及外部设备之间联系畅通,数据能够得到实时有效的传输和交换,从而满足业主的差异化需求,与此同时,卫星通信以及IP通信等各种现代通信设施借助自动化技术能够更好的保障智能建筑通信系统的流畅运行[4]。

5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在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5.1 电气安全距离问题

电气安全距离是指人或者物体靠近带电体而不会发生触电的距离。人体之间、人体和带电体之间以及带电体相互之间都应当保持一定的距离,此外,工作人员在配电装置和配电线路周围进行相应的作业时,都必须要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以免发生触电造成危险。

5.2 安全载流量问题

智能建筑中,导体的安全载流量是指允许持续通过导体内部的最大的电流量,如果通过导体的电流超过了其安全载流量,那么导体温度会超过临界值,从而会导致绝缘体的损坏以及漏电,引发火灾等安全隐患。因此,这就要求在智能建筑的用电过程中明确导体的安全载流量,在这一前提下选择合适的电缆设备,并且特别注重导体横截面。

5.3 电气绝缘问题

电气的绝缘能够保障电气装置和相关配电线路的良好绝缘,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的顺利运行都是关键的保障措施。电气绝缘性能的完整主要通过一系列参数的衡量得出,其中包括电气设备的机械损耗、电流泄漏以及耐高压的强度等等,智能建筑中电气的良好绝缘和电气安全密切相关,必须给予重视。

6 结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智能建筑通过对传统建筑的不断完善,必将成为人们未来生活居住的新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这其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广泛应用,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整个建筑的工程效率,而且提升了建筑内部测量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能够最大限度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借助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智能建筑的工程质量和运行效率明显提升,能够更好地满足业主的差异化需求。

参考文献

[1]彭程.智能建筑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7(2):149,166.

[2]王浩.浅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6(4):21.

第8篇:建筑工程数字化范文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智能建筑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3.106

智能建筑是指,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住户的实际需求,为住户打造一个舒适的、智能化的生活环境。智能建筑可以有效的提升住户的居住满意度,可以实现建筑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智能建筑的建设中,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是其建设的重要部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对打造舒适的智能化建筑具有重要的作用。

1 电气自动化的概述及其重要性

1.1 电气自动化概述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逐渐向智能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建筑物的高效化、智能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在关注建筑智能化的同时,也重视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在智能建筑的建设过程中,电气自动化工程基本上成为了职能建筑的一部分,电气制动化对智能建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智能建筑的电气自动化,主要是通过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实现对建筑内部各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控制,并且电气设备可以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对自身做出相应的调节[1]。

1.2 电气自动化对智能建筑的重要性

智能建筑在实现其智能控制的过程中,需要依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支持才能得以实现。例如:智能建筑要实现对室内环境温度的调节,需要通过传感器对室内的温度进行检测,在通过电气技术,实现指令的传输;并且,智能建筑自身就是依靠电力才能得以运行,因此,电气工程是智能建筑自身运行的基础[2]。因此,可以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是智能建筑的基础部分,在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实现其的合理应用,以此促进智能建筑作用的最大化发挥。

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分析

2.1 电气自动化技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在智能建筑中,可以实现对建筑内部的全天不间断监控。在许多大型建筑物当中,建筑的结构较为复杂,电气工程的设计也较为复杂,有建筑内部的电气组件较多,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建筑故障。而一旦电气组件发生的故障无法及时消除,就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内部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给建筑的户主带来较大的不便。而智能建筑可自身具有自动化检测故障的功能,通过智能系统可以对建筑内部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在大楼某一电气组件出现问题时,智能系统通过网络可以实现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并通过网络将故障信息反馈给管理人员,从而实现对故障问题的快速解决。智能建筑的智能系统可以降低维护建筑电气系统正常运行所需的人力成本,同时还能实现对建筑的全面O控[3]。

2.2 电气自动化系统

在智能建筑中,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将多个系统以及建筑的基础设施整合在一起,可以实现对建筑设备的自动化控制。这种整体性的结构,可以实现对建筑整体的有效管理,提升建筑管理的效率。例如:在建筑内部出现水管爆裂的情况时,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对实际情况危险程度的判断,并对建筑的管理人员做出警报[4]。在智能建筑中,还配备了紧急预备系统,在发生紧急事件时,该系统可以给建筑内部的人员提供逃离路线,向室内人员播报灾情的实际情况。

2.3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

电气自动化技术融合了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以及智能操作系统,具有通信、故障检测、实时监控、危险预报以及自动化控制等功能。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对建筑内部的远程监控以及远程管理,通过对现场信息的掌握,可以对建筑内部的远程管理。在智能建筑中,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电气设备的维护成本,同时还可以实现对建筑的全面以及全天不间断监控,可以保证建筑的安全性。

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3.1 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当前较为常见的电气自动化系统主要有:TN-S系统与TN-C-S系统。TN-S系统可以有效的区分保护接地线以及中性线,同时,还能识别其它线路。TN-S系统通过对线路的识别,可以有效的了解设备线路的运行情况。在设备线路出现问题时,通过TN-S系统,可以对设备的线路故障进行排查,在找到设备的故障原因之后,系统可以给维修人员做相应的提示,从而实现对故障的预警与排查。此外,TN-S系统还具有防静电的功能,设备线路出现电子聚积的情况时,系统会对该情况进行分析,并作出预警,从而实现该问题的解决。TN-S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可以明显提升建筑的安全性[5]。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系统的所有运行动作都是依据用户的指令进行。自动化系统在接收到用户的指令之后,会迅速进行指令操作,完成用户下达的任务。在智能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需要有系统性的考虑,例如:采用KVM模式,可以实现的控制中心与每一台智能设备的有效连接,进而可以通过系统的自我调试功能,实现对建筑的自动化管理,与此同时,系统还能接收用户的指令并执行。在智能建筑配电系统的设计中,为了提升建筑资源的利用效率,可以采用多级配电系统来实现。

3.2 在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2.1 重视安全接地装置的设置

在智能建筑建设的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选择有多种。在接地技术的选择中,可以选择安全保护接地技术、静电接地技术以及直流接地技术,这些技术的选用,可以有效的提升建筑的安全性,达到保护建筑电气系统正常运行的目的。在大型建筑中,会使用到大量的金属设备,这些金属设备如果使用不当,会造成的设备漏电现象,给建筑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金属设备配备了大量的金属导线,一旦导线出现绝缘层老化,导线金属层外露的情况,也会出现漏电现象,会给住户带来极大的安全风险。因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需要重视安全保护接地技术的选择与应用。在建筑内部的所有金属设备中,需要安装金属保护接地装置,在金属设备出现漏电现象时,可以起到保护作用。

3.2.2 直流接地

在现代社会中,大型建筑内部中运行着大量的电子设备,这些电子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有微电或微电位的技术支持,以实现信息的交流与数据的传输。因此,要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就需要保证供电的稳定,通过直流接地装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建筑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保证供电的正常。

3.2.3 防雷技术的应用

随着大型建筑高度的不断提高,防雷技术在智能建筑中应用显得越来越重要,防雷成为了高层建筑必须具备的功能。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子设备以及网络通信设备在智能建筑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单个智能建筑应用的电子设备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智能建筑的防雷功能显得越来越必要。因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还需要重视建筑防雷工程的建设,配备最先进的防雷技术,从而实现对智能建筑的高效防护。

4 结语

在智能建筑的建设过程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升建筑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设备维护的人力成本。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智能建筑将会朝着越来越智能化、集成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展宗波,赵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11):177-178.

[2]段鹏.试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中的应用[J].门窗,2016(09):202-36.

[3]周柏龄.电气技术的设计与施工在智能电信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门窗,2014(09):105-109.

第9篇:建筑工程数字化范文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 A

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已在我国智能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有着严格的技术要求,因此必须规范操作并保证质量。建筑工程中使用的电气自动化设备是一种现代化程度高的控制系统,控制范围可包括建筑内部所有的电气设施,如电视机、空调、冰箱以及电源等。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实现对建筑内的温度、湿度及空气流通等环境因素的有效监控并进行调节,从而最大程度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电气自动化技术还能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创造良好的环境效益。

1.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思路

1.1电气系统的电源设计

电源是实现电气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电源设计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智能建筑的需求,保证电气工程中内各类电气设备,均要满足负荷等级。分析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电源设计的思路,如:(1)Ⅰ类系统内的电源设计,如有UPS设备,需要采取树干式的供电方式,也可采用放射式的设计方式;(2)Ⅱ类系统的电源设计,采用临近电源供电的方式,由附近的动力盘提供;(3)含CPU控制器的电源设计,用于支撑电气自动化系统内的各类控制器,电源设计必须满足72h的运行,即便建筑停电也能保持正常的供电。

1.2现场控制器的设计思路

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现场控制器,其在电源设计的支撑下,需要达到一定的设计标准,满足智能建筑的需求。着重分析现场控制器的系统原则,辅助制定设计思路。具体的原则分析如:(1)现场控制器需要一定的独立空间,远离管道、线路以及有电磁干扰的设备,必要时采取隔离措施,保护现场控制器的运行,强化设计思路的实践性;(2)现场控制器的输入和输出,均要符合电气自动化系统设备的需求,还需预留10%-20%的余量;(3)由于现场控制器的模块比较多,一般采取落地柜式的方法,保持大于1.5m的操作距离即可。

1.3电气布线的设计思路

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内的电气布线设计中,主要分为三类内容。分析如:(1)电源布线需按照智能建筑提供的规范执行;(2)网络通讯的布线可以根据网络用线的标准,结合网络通讯线路所处的环境,灵活分布电气用线;(3)信号线可以选用控制电缆,严谨控制信号传输中的线路布设。

1.4远程处理机的安装设计

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电气监管功能十分全面,但其核心功能在于对建筑物内部的空调设备的控制。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可将处理机安装至机房附近位置或机房当中,这样有利于将空调的控制体系中剩余的接口连接到就近的计量或照明系统上,从而实现对整个建筑物的远程监控。在此基础上,还应为了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后续维修处理机稳定使用做好准备,因而要保留远程处理机大约1/10左右的接口。

2.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应用

结合智能建筑对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需求,按照电气系统的设计思路,分析智能建筑中,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典型应用,如下:

2.1照明与动力系统的应用

照明和动力系统是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应用的重点,既要符合智能建筑的控制需求,又要实现系统节能。智能建筑在照明与动力系统的电气自动化控制中,提出节能降耗的要求,所以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中,将照明系统和动力系统分别接入计算机,利用计算机控制运行,例如:计算机监控动力系统,严谨控制动力设备的自动化,防止出现安全事故或设备故障。

2.2变配电系统的应用

智能建筑的耗电量比较大,而且对电能质量的要求高,增加了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控制压力。电气自动化系统在变配电的应用中设计备用电源,以免突发断电影响变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变配线系统的自动化应用,既可以实现各项参数、设备的有效控制,又可以完成供电计量,最主要的是提供基础的报警功能,规范变配电系统的自动化发展。

2.3通风空调系统的应用

智能建筑中的通风空调系统类型多样,本文以集中式类型为例,分析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应用。通风空调在智能建筑中的目的是净化空气,电气自动化控制在通风空调中,能够规划各项设备的启停顺序,利用数控的方式,实现通风空调的自动化运行,按照智能建筑的需求及室外的温度,自动控制通风空调系统的运行,还能提供多种个性化的控制功能,如:温度监控、风速控制等,提高通风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利用率,电气自动化系统对通风空调的控制,有效避免浪费多余的电能资源,体现节约的控制思想。

2.4输入和输出设备的应用

应合理选择输入及输出设备的安装位置,以便更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和功能,为今后的检验和维修提供方便。其中,输入设备对设计及安装的标准应根据传感器的不同种类来确定。对施工对象的实际情况加以研究后,在对安装位置进行具体定位。例如在安装水温传感器、压强传感器、开关设备或流量检测表时,就不宜选择管道的缝隙或边缘地带等位置;对于湿度传感器、室温传感器及空气检测设备来说,安装时应保证与管道安装同步,传感器安装完毕后,再安装开关设备。

2.5给排水系统的应用

智能建筑中的给排水系统实现了电气自动化控制,给排水系统设计中,在水泵的位置连接了传感器,用于监控给排水系统的运行参数,除此以外,还可监控水压来控制水泵运行,如果给排水系统出现突况,电气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快速报警,及时解决给排水系统中出现的问题。给排水属于智能建筑中比较重要的系统,包含诸多自动化控制的信息,增加电气自动化控制的难度,因此给排水系统的自动控制中,应确保各项自动化设备的协调性和统一性,为给排水系统提供可靠的自动化控制。

3.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中的节能技术

节能技术是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深化节能技术的应用,降低智能建筑电气运行的消耗量。空调与照明在智能建筑电气运行中具有很高的消耗量,针对两者提出节能策略,如下:

3.1空调节能技术

电气自动化系统空调节能中,一方面可以控制空调本身的耗电,另一方面可以采取热泵技术。智能建筑空调系统的规模大,应该加强空调本身的节能力度,可以通过控制风量、耗电量等因素,降低空调电能的消耗。空调节能一直是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中的问题,综合考虑智能建筑空调运行的节能需求,设计合理的节能方式。空调系统中的节能技术,可以利用地源热泵技术,减小空调系统对传统能源的消耗,降低空调系统的用电量。

3.2照明节能技术

智能建筑的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照明系统的耗电量居高不下,能够占到整个建筑耗电量的30%,照明系统的节能技术体现在智能控制方面,结合定时控制,主动管控照明系统及设备,照明设备控制中,尽量采取独立控制,最大程度的降低照明中的电能消耗,有利于智能建筑及电气系统的节能发展。

4.结束语

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水平与实际应用存在直接的关系,完善电气系统自动化的设计思路,全面实行技术控制,不仅要确保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质量,还要注重节能的思想,充分利用节能技术,优化电气自动化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进而改善智能建筑的运行条件,发挥电气自动化的优势,提升智能建筑的运营水平。

参考文献

[1]王铮.建筑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节能控制研究与工程设计[D].郑州大学,2011.

[2]丛跃杰,郝晓磊.对智能楼宇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相关问题探讨[J].科技视界,2012,29:34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