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档案应急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档案馆具有丰富的档案资源,而?S富的档案资源会很容易受到突发事件的影响,给档案资源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我国需要加强档案馆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从而使我国的档案馆都能有效的避免各种突发事件带来的灾害,推动我案馆档案安全的建设,使档案馆更好的为人们提供服务,实现档案馆的可持续发展。
一、档案馆突发事件分类以及现阶段我国档案馆应急管理现状
档案馆发生突发事件的原因都不尽相同,根据产生原因不同可以大致分为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突发事件和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突发事件这俩种情况,而突发事件的发生的确定性大小也不相同,根据突发事件发生的确定下大小又可以分为档案馆常规性突发事件和档案馆危机性突发事件,面对不同性质的突发事件,事件发生前和事件发生后都要采取不同的措施,不同混为一谈。
现阶段我国档案馆面临着很多的危险,档案馆所处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都并不安全。首先在外部环境上,档案馆会受到外界的自然灾害的风险以及外界复杂的网络信息环境给档案保护带来的风险。在内部环境上,则是档案馆内部的档案应急管理能力不够,并不能完全的了解哪些气体会对档案馆的档案造成威胁,当危险事件来临时也没有掌握一定的档案抢救技术,对可能会对档案馆造成威胁的一些危险源也不能及时发现,这一些列的档案馆内部的原因都不能有效的保护档案馆免受威胁。
而造成我国档案馆应急管理不到位的原因主要是,首先档案馆缺乏完善的档案馆应急管理体系,在应急管理中缺乏系统的理论的指导,没有系统的理论的指导导致应急管理工作具有很大的随机性,使应急管理工作的局部性偏大甚至容易转错应急管理工作重点,导致应急管理工作效率极低。其次,具体的制度层面上,缺乏应急管理必要的一些设计,一些必要设计的缺失导致应急工作力度不到。其三,在具体的应急管理实践上面,档案管理部门对档案应急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不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就会不能有效的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增大档案馆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同时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也会很容易形成慌乱,不利于突发事件抢救工作的进行。
二、档案馆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
1.档案馆应急管理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档案馆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发展以及档案馆应急管理工作的具体变化都是有一定的规律的,这发展变化的规律就形成了档案馆应急管理体系的建立的理论依据。档案馆发生突发事件,突发事件会经过刚开始的发生阶段,到中间的具体的过程阶段,再到结束阶段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表现形式和给档案馆造成的危害都不相同,可以将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分为突发事件的潜伏期,时间的爆发期,时间的持续期和事件的消退期这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可以称作突发事件的潜伏期,突发事件的爆发期,突发事件的持续期以及突发事件的消退期,针对这四个不同的阶段可以有不同的应急处理,其中每个阶段依次对应为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和恢复,对这四个周期要进行明确的应急任务安排,这样可以为档案馆在实际的应急管理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便档案馆应急工作的有针对的展开。
2.应急管理体系需要包含的内容
档案馆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应该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层面,管理层面,即档案馆应该建立灵活的,刚性的并且健全的应急管理体系,管理体系的灵活,刚性,健全保证了对应急管理层面的体系要求。第二层面,技术层面,在档案馆具有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之后,就一定要提升应急管理的技术从而来更好的发挥应急管理理论的作用。即在档案馆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内容中,一定要注意将传统和现代进行有效的结合。档案馆对传统有价值的资料实现保存以方面人们查看,因此一些原来的档案保护技术应该和现代化的高科技的档案管理技术相融合,从而做好档案馆突发事件到来之前的预防工作,突发事件到来之时的抢救应急工作,以及突发事件过后的对档案的修复和还原工作。现代技术的不断运用会推荐档案馆应急管理工作理念的创新,理念与实践的结合有助于更好的做好档案馆的应急管理工作。其三,资源方面,即云南国际惯例能力想要提高所需要的一些资源的支持,档案馆的应急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物资资源以及财政资源,这些资源的投入可以保证应急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档案馆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实现
档案馆应急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构建五种能力,即智慧力,软实力,硬实力,防范力和抗逆力,这五种能力分别代表着五个管理层面技术的提升,即在档案应急管理中对文化的管理,对知识的管理,岁技术的管理,对风险的管理以及对不同地区的差异性管理,通过提升这五种能力来提升各方面管理的能力,从而实现对档案馆档案资源的保护。
1.要加强应急的风险管理,即加强防范
档案馆应急体系的建立需要在源头上控制风险对档案资源的倾害,因此需要注意加强在档案馆处于安全状态下的应急风险管理,首先构建档案管理风险评估系统,对档案馆外部和外部的各种风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得出每种风险源的风险值,根据风险值大小进行排序,再依次进行不同的处理,在经费允许的条件下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注意要先处理一些危险值较大的危险源,实现从源头上避免危险源向突发事件的转化。
2.增加对档案馆工作人员的应急知识的管理
增加对档案馆工作人员的应急知识的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档案馆工作人员的应急智慧,档案馆的应急知识可以分为常态的显性和隐性知识以及非常态的显性和隐性知识,根据突发事件不同的流程有相对应的不同的应急管理知识,对应急知识的管理可以和档案馆的具体应急业务相融合,促进应急管理水平的提高。
3.重视档案馆应急技术的管理
要想提升档案馆应急管理水平就需要注重去研?l防御档案馆突发事件的技术。通过防御技术的研发使档案馆可以提前发现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并且尽快采取措施消除,避免安全隐患向突发事件的转化。首先,需要需要完善档案馆的环境监测技术,其次,研究档案馆突发事件的应急相应技术,以及研发对数字档案和网络档案遭到破坏后的恢复技术,有效的减弱突发事件造成的档案危害,同时要研发新的技术实现档案应急管理的智能。
4.加强对档案馆文化的管理
档案的应急管理工作不能仅仅只是依靠法律制度,还是应该依靠文化的力量,使应急管理工作在具有刚性的前提下同时具备一定的弹性,文化的管理可以是档案馆应急管理制度和技术之间的补充。加强档案应急文化管理的工作可以将应急管理安全知识渗透到每个员工的日常工作中,注重使每个员工都拥有应急管理观念,通过文化来形成档案馆管理层和基层员工之间意识的统一,从而更好的规划应急管理工作。
5.加强对档案馆的差异性管理
我国不同地区面对的自然灾害都不相同,面对的社会环境也不相同,因此在进行档案馆应急管理工作时应该充分的重视到地区的差异性,对不同地区的档案馆采取不同的应急管理对策,针对不同地区的应急管理工作确立不同的应急管理重点。通过加强档案馆的差异性管理来实现档案馆的精细化管理,从而进行有针对的有效率的应急管理,使档案馆应急管理工作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档案馆应急管理工作中,采取有效的方式注重对这五方面的管理之后,一定要注意评价体系的建立,从而更好的了解应急管理工作真实的效率。在对档案馆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上不应该仅仅是管理体系的构建,还需要构建相对完整的评价体系,通过对档案馆管理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价,来及时的判断构建的应急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档案馆的应急管理,通过对应急管理体系的评价来实时的观测应急管理体系的动态,并且实现对应急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
当前档案管理存在的安全隐患
档案是人类社会的原始记录,它不仅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与凭证作用,而且对于维护人类社会的历史面貌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档案安全管理是档案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做好档案的安全管理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但是,当前我国档案的安全管理工作没有做到位,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尚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对此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并且尽快予以解决。笔者经过分析研究,将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 档案安全保护制度不健全
当前,由于我国档案安全保护制度尚不健全,因此导致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比如有的单位的档案室不禁烟火,室内有人抽烟;有的单位将档案库房不是设在底层,便是顶层,或是潮湿或是漏雨,不防盗也不安全等等,这些都无法保障档案的安全。可见,当前我国档案安全保护制度尚不健全,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2 档案库房条件差
当前我国部分事业单位的档案库房条件差。有的单位档案室环境恶劣,不是在顶层就是在底楼,门窗破损,既不防盗,也不安全;有的单位尚没有专门的档案库房,没有将档案库房、阅文室、档案人员工作室完全分开,造成查阅档案人员直接进入档案库房,随意翻看,档案的安全保护工作得不到落实等等,这些不利因素直接影响着档案的安全。
3 档案管理的安全保护工作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当前,我国档案管理的安全保护工作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势必会阻碍了档案安全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方面,档案工作人员自身的重视不够。长期以来,一些档案工作者没有过多地考虑档案的安全保护工作,认为档案管理的重点是收集、整理和利用。这种认识显然也是不科学的;另一方面,单位领导的重视不够。部分单位的领导没有认识到档案安全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在思想上重视不起来,不愿意花费更多的人力财力去投资。这种错误的认识,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档案安全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可见,当前我国档案管理的安全保护工作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4 对档案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不够
当前我国部分事业单位对档案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不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档案的载体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必须对档案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但是由于单位领导的不够重视,以及时间、资金等方面的原因,档案人员参加的教育培训相当有限。总之,当前我国部分事业单位对档案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不够。
由此可见,当前我国档案管理工作中尚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对此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并且要尽快予以解决。
加强档案安全管理的策略
由以上的分析论述可知,当前我国的档案管理的工作还没有做到位,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确实还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档案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研究,并且在此基础之上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以切实加强对档案的安全管理工作。对此,笔者经过详细的分析研究,认为加强对档案的安全管理工作,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1 高度重视档案的安全管理工作
加强对档案的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就要从思想上给予高度的重视。为此,档案工作者要认真学习《档案法》,提高对档案保护工作的认识。档案管理的安全保护工作,是档案工作者最基本的职责。维护档案的安全,还要严格把好利用关,规范制度,严格手续,保证档案在利用过程中做到不损坏、不丢失、不涂改、不伪造,确保不泄密,不失密。《档案法》是做好保护工作的强大武器,广大档案干部要依法办事,提高对档案保护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并在此基础上,向有关领导宣传,提高档案保护工作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将档案管理保护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总之,加强对档案的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就要从思想上给予高度的重视。
2 完善档案安全管理的制度建设
加强对档案的安全管理工作,就需要完善档案安全管理的制度建设。档案利用规章制度一般有阅览制度、外借制度、复制制度等。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利用人员确定不同的利用范围,规定不同的审批手续,使提供利用工作有章可循,在大力开展档案利用工作的同时,确保文件的完好无损。各项档案利用规章制度的条文应严密而简明,便于执行,并在实践中认真加以总结,不断充实和完善。根据企事业单位的现状,档案安全保护的重点要放在防火、防水、防盗方面。做好库房环境的维护、保护设备的使用与维修,库内温湿度的记录与调节,清洁卫生、日常设施的检查与维修等工作。总之,加强对档案的安全管理工作,就需要完善档案安全管理的制度建设。
3 完善档案保管的设备建设
加强对档案的安全管理工作,就需要加大设备的投入力度,改善档案的保管环境,为档案的安全保管创造良好的条件。档案的安全保护工作需要符合国家标准的档案库房,需要适宜的档案装具,需要采取各种防范措施,否则,会直接影响档案的利用寿命和安全。为此,各单位要加大对档案工作设备的投入,完善设备建设,为档案的安全保管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总之,加强对档案的安全管理工作,就需要完善档案保管的设备建设。
4 加强对档案工作的安全监督
要做好档案的安全管理工作,还需要加强对档案工作的安全监督。首先,上级主管部门要经常到各单位督促检查,督促各单位对档案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及时的整改。另外,各单位领导也要对档案工作高度重视,了解档案安全工作情况,认真督促,采取有力的措施,解决好档案安全保护中的安全隐患。如此,才能使档案安全工作具有组织保证,真正形成上下同心协力的有利局面。
5 加强对档案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档案的载体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新形势下,只有对档案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才能适应新形势对档案管理的新要求,才能为今后更好地促进档案安全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总之,要做好档案的安全管理工作,还需要加强对档案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
结束语
[关键词]文物档案管理;计算机;信息化
一、文物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
文物档案是直接记录和反映国家在重要文物活动中形成的原始记录,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文物档案管理的内容与一般专业档案管理的内容有所不同,具备种类多样、内容丰富、研究价值高等特点,所以必须配备专人负责管理,并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防止文物档案毁损、丢失。在文物档案管理中,其管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物藏品的历史资料
有关文物来源、流传经过的原始记录和采访记录;文化发掘报告、采集记录、铭记题跋、鉴藏印记;书画作者的小传、工艺制作记录等。
(二)文物的鉴定资料
文化鉴定意见、定级记录;使用先进的鉴定方法、鉴定仪器对文物藏品进行鉴定的检测报告、化验报告、分析报告;专家学者对文物作者、时间、真伪做出的鉴定记录。
(三)文物藏品的研究资料
文物专家学者在科学研究文物的过程中所发表的专著、论文、铭刻拓片、图录、丛书目录索引、研究文摘等。
(四)文物藏品保管的资料
在对文物藏品采取保护措施时,如灭菌、除锈、消毒、防虫等过程中所使用的药物、方法、效果等情况的记录;文物藏品出入库记录、保存现状记录;对文物藏品修复、复制的承制者、修复部位、时间、工艺流程、使用材料等方面的记录。
(五)文物特征记述资料
对文物的时代、产地、色泽、质地、数量、完残情况、重量、尺寸、特征描述、用途等方面的文字记述,以及有关文物的拓片、照片、纹饰、器物绘图等方面的影像资料。
(六)其它资料
在意外事故中,对文物损毁情况的领导处理意见、有关批示的原件、原文、复印件,这些资料是文物藏品原始记录的重要依据。
二、计算机在文物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一)建立文物档案管理数据库
档案整理是文物档案管理最基本的工作之一,也是较为繁杂的一项工作,在应用计算机进行文物档案管理时,档案数据库的建立尤为重要。通过数据库的建立能够极大程度地方便档案整理工作的开展,只需要按照文物档案的类别将其录入到计算机中,再将生成的新档案添加到数据库中,整理工作便基本完成,与传统的文物档案整理相比,计算机数据库的应用使整理工作变得非常简单。数据库的建立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档案整理分类。由于文物档案的整理分类具有一定的学科规律,故此在建立数据库的过程中,应当咨询相关方面的专家,通常可根据原有的文物档案进行分类;其二,档案资料录入。由于文物档案涉及的内容较广,所以应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录入方式,如声音、图片、影像等可借助专门的设备进行录入。
(二)建立档案资料检索系统
对文物档案进行检索和查询,是体现文物档案用途和价值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建立文物档案资料检索系统能够使检索和查询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也使文物档案的应用更加开放和广泛,研究人员只需要在计算机上输入想要查询的内容,如文物名称、出土时间、年代、出土地点等,便可以借助检索系统找到与之相关的资料,如文物藏品卡片、藏品档案以及其它相关资料等等,这给研究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既节能了时间,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最为重要的是延长了重要文物档案的使用寿命。例如过去档案的载体一般为纸质卷帙,这些载体又面临着最终消亡的结局,文物的信息生命依然存在巨大的风险。计算机在档案中的应用,扫描和复制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三)实现文物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文物档案管理部门应当对档案管理制度进行不断创新,并建立健全责任风险体制和目标管理机制以及相应的激励制度,借此来促进档案管理人员逐步向专业型转变,以适应新形势下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同时还应当对文物档案管理部门的职能进行强化,并加大后续监督管理力度,推进文物档案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此外,应当建立并完善文物档案网络查询功能,以档案开放的明文规定为依据,并以现有的档案信息资源库为基础,构建起一个完善的档案信息平台,定期对特定人群以及社会公众开放,借此来实现文物档信息资源共享,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文物档案的价值。
(四)创新文物档案管理方法
文物档案管理人员应立足于实际,增强文物档案管理的主动性,利用计算机技术创新管理工作方法,推动文物档案管理良性发展。文物档案管理部门可建立重点文物档案网络监督系统,以档案室为中心,以相关单位为网点,不断扩大文物资料的收集范围,提高文件材料质量。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文物资料收集办法,利用网络监督系统监督检查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从而确保文物档案资料收集完整。计算机技术创新管理从根本上解决文物的输入分类建档工作。
三、结论
总而言之,利用计算机实现档案管理文物是极为宝贵的历史遗产,而文物档案是全面、准确反映文物相关情况的重要资料。由于文物档案涉及范围广、内容复杂,为了提高文物档案管理效率和质量,保障文物档案资料安全,提高文物档案利用效率,应当将计算机技术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以满足信息时代下文物档案事业的发展需求。实现档案电子信息化、必需有高素质的人才,能够掌握和运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设备。而高素质人才是实现这一要求的保障。文物档案工作者要进一步对现代化管理作深入的研究和不断的创新,以信息化促管理,努力实现文物资源的全社会乃至全人类共享。这将是计算机在档案管理应用中的重大突破。
参考文献:
1 机关档案管理现存的欠缺与不足
1.1 社会效益不能充分发挥。机关档案工作是机关工作的组成部分,机关档案室是机关的内部组织机构。相关制度规定机关档案工作的任务中强调机关档案要为机关工作服务,强调机关档案工作要做好保密工作,确保档案和档案机密的安全。这使得机关开展档案工作时仅关注到了机关本身的利用,而忽略了来自社会的利用需求。只强调到了档案的保密,而没有强调档案的开放。虽然在《档案法》相关法规中,说明机关的现行文件在经过同级或上级机关批准后,可以对外提供利用,但因为手续的繁杂和保密观念的根深蒂固,对外提供利用往往不能实现。从机关档案室作为机关的内部机构角度来看,机关档案室必然站在机关立场上,因而对保管的档案信息理所当然采取保密状态,本能地限制甚至排斥对外提供利用。
1.2 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自我动力不足。档案管理工作的目的是为本机关和上级机关服务,可以说,机关开发档案工作的动力源于档案工作对机关参考、咨询、决策及保存机构记忆所起的作用。如果机关仅从为自身服务这一动力出发,完成相应的档案管理工作,并不需要进行太大的投入就能做到。很多机关对档案管理工作不积极的原因之一,是机关对档案管理水平没有过高的要求。机关档案工作是我国档案事业有机组成部分,机关档案工作肩负着为国家积累档案史料的任务,就这一点来说,机关档案管理工作属于公共事业管理的范畴。作为我国档案事业的基础,显然,机关档案工作的质量高低影响着整个档案事业管理水平的高低。
1.3 档案在整体工作中的地位不高。机关档案室作为机关的内部组织机构,其经费来源于机关内部资源的分配,而各机关因职权的不同,可支配的财力也有差异。机关档案工作相对前沿的业务工作而言,并不直接与机关的职能、职权相关,是机关幕后的服务工作。机关档案工作需要依靠机关领导的重视才能有效开展,但是,一般说来,领导重视程度欠缺,是机关档案工作长期面临的不争事实。机关档案室作为机关部门机构的附属性,是制约机关档案提供社会利用,制约档案管理水平提高的根本原因。可见,如果不改变机关档案工作对机关的附属性,要开展机关档案提供社会利用,提高管理水平,单依靠制度和监督的完善是难以做到的。
2 信息时代机关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传统的档案管理,仅能实现单一数据的管理,存取不便,不利于管理与利用,不能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以及方便快捷提供有效的信息。随着时代与科技信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档案管理终将被网络化的档案管理所取代。系统化、网络化的档案管理,一方面可以节省更多的资金与劳动力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率,从长远来看,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所以,对于每一位管理人员而言,转变观念,树立现代化的档案管理理念,是一项迫切的任务。
2.1 对传统档案管理工作观念的挑战。传统的档案管理“重藏轻用”。信息化社会对知识的评价标准是知识对经济的推动力,档案工作者只有将所掌握的档案知识和资源转化为生产力,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要改变“重藏轻用”的观念,积极主动开发信息资源,使“死档案”变成“活信息”,转变服务观念,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和发展经济服务。
2.2 对传统档案管理手段和方式的挑战。当前,我们大部分的档案工作仍然沿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手段与方式。虽然有些单位使用了计算机,部分也实现了网络化,但是网络上并没有多少可以传输的档案信息,难以达到传输的高容量和网络化,难以形成新的知识生长点,也难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和供社会共享。档案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从自身实际出发制定一套完整的档案管理制度;引进先进的档案管理软件,借助先进的档案管理技术,实行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一体化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机制,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
2.3 对档案工作者自身素质提出的挑战。新时期的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档案管理信息化意识,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建立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既要组织档案管理人员掌握基本档案管理理论,又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灵活运用档案管理系统软件,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运用档案来传播知识,促进经济发展,使档案中的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3 如何建立适应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1组成电子档案库的主要部分及其优势
1.1组成部分
(1)用户终端。电子档案库的建立是为了方便用户进行系统的查询档案信息及其所需要的资源信息,并且及时有效的传播出去,使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提升,使用简单,操作便捷。(2)通讯系统。电子档案库的建立,主要是取决于网络及通讯系统的技术支持,网络作为电子信息资源共享的平台,主要网络及通讯状态良好的情况下,才能是信息资源大范围的实现共享。(3)数据库管理和检索服务系统。数据库里面储存着用户所需要的资源信息,保证其安全及稳定运行,才能保证用户搜索出所需要的资源。利用网络及联机等技术支持为用户提供收索方便。
1.2电子档案库的优势特点
(1)被管理的数据资源具有数字化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档案信息管理技术的对象便成为机读档案,主要包括图文、声像等等多媒体的集成一体。(2)档案信息媒体多样化。对于传统的档案资料来说,其表达方式仅仅的局限于以文字为主的模式,电子档案的产生,将多媒体的广泛应用技术融入其中,其表达方式应经包括了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等进行储存,更好的表达档案信息中资源信息。(3)电子档案信息的存储与传播数字化。网络平台的建立,办公软件的自动化管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都促进了电子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发展。档案的查看以机读为主,信息存储依据档案库为基础,信息的传递也依赖于电子化的传播。
2电子档案管理中容易忽视的不足
2.1电子文件的原稿保存意识不强
现如今,对于上班族来说,使用计算机进行文件的编写与打印已经是很平常的事了,但是对于制作完成并打印完成之后,原稿的有效存储将会被忽视。不关心其保存位置、保存完整性等等。甚至在后续的工作中出现了相同的文件将其覆盖也是常发生的事情。原稿被清除或者内容改动后,将会使电子信息归档工作的难度增加,使其意义丧失。
2.2档案信息的安全与保密工作重要性
电子档案存放位置的不固定性、载体的可转换性、信息接受对象的开放性以及文件内容的可分解性,造成电子档案与载体的可分离,使电子档案信息随时有被修改、窃取、销毁的危险。互联网的开放性。使电脑病毒和蓄意破坏的电脑“黑客”对档案存放载体形成威胁,载体一旦被电脑病毒感染或被“黑客”闯入,就可能造成信息数据无法读取或载体内所存信息的丢失,甚至造成整个信息系统瘫痪。2.3电子档案涉及的格式转换及保存方式由于电子档案的应用尚没有全国范围内普及,档案文件在转手移交过程中,会出现因两部门存储档案方式不同,使用软件不同,而使电子档案在转交过程中出现困难。当人们使用技术和设备将信息内容记录在磁性材料和光盘载体上后,电子档案就永远离不开这种技术和设备,人们只有采用这种记录档案信息内容的技术和设备,才能识别它的信息内容。因此,电子档案在阅读上的间接性和对生成环境的依赖性,决定了要处理、阅读电子档案必须借助于电子计算机将信息与载体结合在一起。
3当前时代下电子档案管理的主要措施
3.1电子档案数据库的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计算机对档案信息的处理技术最初只是用于信息的检索。近几年借助于图形处理技术和光盘大容量存贮技术进入到原文图形信息管理,成为全文信息检索系统。目前,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电子存贮技术的发展,更为档案信息数字化提供了技术手段和可能。利用这些技术可以“捕捉”任何现存的东西,包括照片、纸张等非常容易损坏变形的档案材料,把它们转换成数字形式妥善地保存起来。
3.2提升电子档案数据库的发展方向
电子档案库有五种基本功能:数字化档案信息内容的制作和获取,存储和管理,档案信息分发技术,信息安全和权益管理,支持和实现这五种基本功能的技术形成了电子档案库的技术基础。目前这些领域中己有许多成熟的技术,同时也有许多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新课题。加强电子档案库的建设,目的是实现信息资源互补和共享,提高利用率,有效缓解人员、资金、存储空间紧张等问题。
3.3将多媒体技术广泛的应用在电子档案的管理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档案信息载体的多媒体化,是档案信息载体发展进程中的一种必然趋势特别是电子图文显示技术、声像技术的开发利用,使档案信息存储向大容量、高密度、电子化方向发展。CD-ROM光盘以其存储量大、检索速度快、使用查找方便、人机界面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很易于代替传统的档案载体。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对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专门档案进行存储和管理,并能很方便地进行有关图形、图像的存储、显示和打印,特别是能够将档案库中保存的档案资料进行储存与管理,以保护档案原件,并可对某些因时间太长而破损的重要的历史档案原件,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编辑功能进行存储、修补和复原,以提高档案信息的管理能力
3.4优化整体的制度要求,提升人员素质水平
档案工作的发展趋势,对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构成提出了新要求,即一方面需要大量信息处理人员,信息分析与研究人员,数据库生成与维护人员,计算机软、硬件人才,网络环境创建与运行维护人员,信息服务人员等;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带动了整个社会和技术的进步,使档案工作中新事物、新问题、新技术层出不穷,因而对档案工作人员自身知识的补充与更新的要求愈加迫切。档案工作现代化不仅取决于工作人员原有的知识与水平,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知识的补充和更新程度。
4结束语
如今我们已经步入了信息化的时代,将纸质档案转化为计算机可处理的数字形式的档案,即将档案管理信息化。将档案信息与计算机技术接轨,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同时也提高了信息利用的时效性。因此,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档案管理工作中有重要的意义。
1.1可以使档案管理更加科学化,也有助于将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
计算机是现如今科技发展的产物,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档案管理的科学化。传统的档案都是纸质版的档案,对其进行的管理工作异常繁琐,不仅任务量大,而且很容易出现错误。毕竟是由人对档案进行操控,所以准确性、科学性会比较差。而计算机具有自动化、数字化的特点,采用计算机技术扫描和录入的档案信息都是以计算机语言的0或1的二进制来表示,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仅能提高工作的准确度,而且有助于将档案的管理工作做的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1.2有利于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
传统的档案都是采用的纸质版形式,当一个人离开原来单位、企业或学校时,还要将原档案邮寄到将要转去的新单位或学校,非常的不便利。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便可以将世界范围内的档案信息连接起来,方便不同区域的人对档案进行随时随地的查询,不仅节约了时间,也提高了查询的效率,实现了档案信息的共享。并且档案管理实现了信息化以后,便可以利用网络对档案信息以声音、图片、文本等各种形式进行整理与储存,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
2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计算机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在21世纪的今天,在各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档案管理工作中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下面将重点对档案管理工作中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策略作出详细的阐述。
2.1建立起数字档案库,加强对档案的保护
众所周知,传统的档案多数都是采用的纸质版。纸质版的档案存在着一些弊端,例如随着时间的延伸,一些档案由于时间保存较久,会出现严重破损的情况,或者遇水后会出现字迹模糊、不清晰的状况发生。因此,假如不采用计算机技术来对档案加以保存与保护的话,这些纸质版的档案就有可能再也找不到。所以,在做档案管理工作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对档案的保护。将计算机技术与档案保护相结合,建立起数字档案库已经成为当前档案管理工作中刻不容缓的任务。在目前来讲,微缩技术和数字压缩存储技术是当前运用最多的两种技术,这两种技术被广泛的运用到了对档案的保护中。建立起数字档案库,使其以电子存储的形式存在,不仅可以减少对档案的磨损,将对档案的磨损程度降到最低,而且可以延长档案的存储时间,尤其是对于那种需要永久储存的档案来讲,建立数字档案库的形式再合适不过。这是加强对档案进行保护的最好的方式。
2.2建立档案的信息处理系统,对档案进行归类整理
档案涉及到社会上的方方面面,包括不同阶层的人员、社会中各门类的事物,还包括对社会中经济、政治、人文等各要素的纪实。这些档案原本都是杂乱无章的,也并不存在任何的规律性。在没有计算机出现的时候,这些档案都是需要人为进行整理与归类,是工作量非常大的一项任务。但是,人的能力毕竟有限,即使是人为的对档案进行认真整理与归类,当领导层人员需要调出档案的时候,也是非常困难的。这其中又涉及到了很大的工作量。现如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于发展已经得到了普及,我们就应该将计算机本身的优势与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结合,建立起档案的信息处理系统。采用计算机技术对档案的信息进行整理、分类、汇总等,将原本杂乱的档案整理成科学有序的信息情报,以使其可以更便捷的为领导层所用。有些档案信息是非常宝贵的社会财富,有很高的价值。对其进行科学有序的整理,使其为我们所用,将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
2.3建立档案信息系统,使其更好的为社会各界所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开始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时代为实现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创造了条件,计算机和档案管理共组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提高信息化的发展,对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信息技术在促进档案管理发展时,也对档案管理产生了一定的阻碍问题,这时就要针对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质量。
1 档案管理中计算机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我国是人口大国,而且人口流动性较大,也增加了档案管理工在的复杂性,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及时性较差,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档案管理带来了方便,解决了档案管理难的问题,并且凭借着自身可以容纳海量数据及强大的筛选、分类等的功能,成功的为档案管理工作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也提升了档案管理效率。
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发展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能够较好的掌握现代学科技术,通过先进的技术设备来完成档案管理工作,这样既可以节约时间,也可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减少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工作强度,为了适应现代化的档案管理要求,需要进行大规模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及技术准备。公民的真实凭证是通过档案反映的,所以档案管理不能有一点的疏忽差错,这也为人力资源的管理提供强大的先决条件。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就是将这种意识转化为信息化,从而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另外,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整理、收集等方面,计算机就显示了它在档案管理当面的便利性,联网状态下可以轻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信息处理的便利性。
2 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应用中的问题
2.1 电子档案保存
计算机技术在电子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档案的存储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在存储的过程中,电子档案管理程序可以满足文字处理存储,对着计算机系统的优化更新,文档资料可以存放在不同的数据库和存储盘中,在确保文档安全性的同时也提高了文档读取和长期保存的难度。
2.2 缺乏统一的档案管理标准
在日常生活中,做什么都要有一个标准,“无规矩不成方圆”。现在很多的部门档案管理内容不断细化,在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方面都是大同小异,如果说管理标准不能实现统一也是必然的。而且,很多单位之间或是部门之间的沟通也是比较缺少的,这样也给实现管理标准的统一增加了难度。另外,由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单位和部门档案管理水平的差异增加了信息技术统一的难度,从而为实现统一的档案管理增加了困难。
2.3 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
很多单位和部门都建立了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现代化档案管理,但很多的档案馆还是热衷于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计算机就成了管理的辅助工具。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仍然采用纸质资料,没有建立现代化的数据库下的信息化档案管理,计算机信息化的优势就不能够体现,计算机也成了摆设,并且阻碍了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管理质量。
2.4 档案管理安全问题
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虽然提高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但同时也增加了档案信息安全问题管理的难度,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现在很多的网络都受到黑客、计算机病毒、保密信息泄露等的威胁,使人们的信息不在安全。随着计算机网络用户的剧增,网络的危险性也在倍增。网络的不安全性和不稳定性也给档案管理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 优化计算机档案管理工作可采取的几点措施
3.1 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档案管理可以在较大程度上解决档案管理中的漏洞,但是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但要在做好计算机当那管理工作仍然要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充分分析计算机档案管理工作不同环节的内容,根据技术漏洞制定相关的解决措施,保证计算机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都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这样才能保证计算机档案的高效性和完整性。
3.2 实现信息化档案安全管理
计算机技术在虽然为档案管理提供了优势条件,但也带了了档案信息安全问题,档案管理需要根据材料的内容进行保密安全分类。例如一级保密档案应禁止联网,防止档案共享造成信息泄露;耳机保密档案应使用局域网,三级保密档案可以支持联网查询。同时应针对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教育宣传工作。
3.3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档案管理人员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档案管理,不仅要具备相应的计算机知识,还应具备信息化安全管理意识并了解科学的管理。现代化的管理水平,管理过程中的计算机信息库体现,以实现改革和档案管理。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并不断学习更方便的文件管理程序的先进的知识。
3.4 文档一体化管理
【关键词】计算机;档案;著录管理;应用
1.运用计算机程序管理档案
计算机可以用于编制档案目录和已编目录的复制,还可以用在特殊信息内容的检索上面。这两个功能可以结合起来,因为通过利用单一输入信息组(诸如输入目录)就能够很快地编制出若干不同的目录和索引,计算机是一种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档案工作者开放利用档案材料的工具。无论如何,档案必须编目,把目录编制在适合计算机输入的形式上,据估计并不比把目录编制在普通纸张上更困难。一旦档案目录编制在适当载体上,计算机就能够完成它的特殊功能,这就是,它能够识别设计的任何逻辑程序,整理和挑选输入计算机中的任何信息内容,并很快地以可被理解的形式打印出结果来。
首先和最基本之点是,从那些通行的档案著录和编制索引使用的程序中挑选出一个适用的程序。一般来讲,小型档案馆设计自己的专用程序这并不是可行的或理想的办法。应该努力求得技术方面的咨询意见,如什么样的程序目前最可行,它们具有什么样的性能。然后在与办公室的需求和资源作比较后,就有必要对这些性能程序本身的相应限制方面进行调整。在此书写作的工程中,在一般的操作中大约有四个重要的程序可用于计算机档案著录,它们可以与另外五个或六个用于编制索引和用于检索的程序一起使用。但是,这个领域的发展是如此之快,以致这些程序别著录程序除了专门手册之外,将不会有什么用了。很有可能的情况是,档案馆、图书馆和文献中心之间的联合程序,与计划中的国家情报系统(NATLS)结合起来,将会作为国家标准出现。
从使用计算机程序的档案工作者的角度看,主要的因素是这些。作为对工作进行分析和揭示材料的一套规则的程序,它将决定经过整理的输入信息——如档案目录——的形式。档案工作者必须严格遵循程序手册中表达出来的规则,这些规则经常包括有用技术符号在特殊的纸上写出目录来。因为计算机不能独立地进行思考和选择,所以对任何程序的成功非常重要的是,所有在指令别表示出来的代码标记,要和每一条信息一齐输入机中,并且要有适当的地点和次序。发给工作人员的指令必须是既准确而又清楚的,目录的检查必须彻底。程序夭折的最大可能性一般在初期,也就是在基本信息由档案馆的普通工作人员进行准备的时候。
一些最早的档案计算机程序使用特殊纸张,这种纸张要求档案工作者按规定的方格和空间在卡片或纸页上进行书写,这些空间也限制了应该写入计算机的著录材料的数量。以后的程序对于输入的著录内容就显得灵活多变了。使用这些程序的档案工作者能够使用普通纸,更经常的是使用能够显示输入计算机中信息次序的印刷表格。总之,输入计算机中的材料,必须加工成为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形式。这一般是通过键盘操作员处理材料来完成。操作员可以使用专门仪器,把它打在穿孔卡或穿孔带上,或打印在磁带上。机读形式的成品目录也应该检查一下是否有错误。有一些程序有一种机内系统,可以用来检验和修正输入机内的材料。
正是在输出方面,计算机可以最好地显示出非凡的多用功能和迅速重组信息内容的能力。一个档案程序在它即将打印出经过认真准备并输入机内的信息内容时,要特别注意利用所有的可能性。
2.计算机输出档案目录所采用的六种形式和途径
2.1以档案代码次序,即档案次序,打印出来的主要的或基本的目录。这种日录配有说明档案产生机构的管理史的介绍性材料,可以满足档案著录和档案的道义保护的所有要求。这种方法,适用于从初级提要到指南款目、详尽的编年提要等所有层次的目录。
2.2以代码或主题标识符形式从输入计算机中的特定内容的材料中挑选出来的文件的目录。这样,就有可能从来自特殊部门的文件中,从相同文件形式的所有材料中,从属于同一主题范畴的所有文件中,以系列的,字母的或编年的顺序摘编日录。除了便于从各不相干的档案中编制主题目录外,在此最令人感兴趣的可能性是,已不复存在的档案组合可以非常容易地在打印目录上得以恢复。连续性过程中已经分散的档案系列可以以目录的形式得以重建,当然,这必须以输人材料叫,已经包括右适;气的指示项为条件。
2.3计算机可以为编制索引摘录出关键词,附上适当的参照项并按字母顺序把它们分别打印出来。要做到这点,就得要求在输入材料中有可用的辨识符。
2.4打印件可以打印在普通纸张上,或打印在卡片或纸条上,当然,二者并用也行。计算机纸可以被裁剪和装订成卷册或配上活页夹,卡片可以分类并存放在索引柜中。两种形犬的复制件非常容易整理。
2.5打印件可以直接输小到缩微品上。档案工作大都还没有充分利用这种设备,因为它的主要优点就是能提供远方的信息检索。随着缩微品逐渐被人确认,它在档案工作中的利用毫无疑问将会得到发展。
2.6任何由计算机打印出来的目录和索引,可以不断地得到修订和更新。校订包括删除和增加新信息,它能以与原始材料的输入形式相同的方法输入计算机内。当新的输入纸带直用完时,计算机能打印出一个修订版本以代替较早的打印件。这是计算机最令人感兴趣的性能,从长远来看,正是这点赋予了计算机最重要的意义。一旦积存的著录材料在计算机输入时被打出,将来所有的新材料可以直接输入,档案馆再不需要与老掉牙的或五花八门的目录、索引打交道了。但是档案馆将保存一个完备的,内容不断更新的查找工具系统。
3.计算机能够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
计算机工作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在档案馆也和在其他地方一样,它必须得以正确的使用。众所周知,计算机有关的软件设计起来可能很困难,同时也可能费用大。
尽管如此,还有令人欣慰的因素。很多大的机构,包括那些有自己的档案馆的机构,对计算机的使用作了安排,也对专门人材作了准备。在闲暇阶段,计算机时通常比较便宜,同样,购买一个已经设计好的程序或根据合作计划与人合作比设计一个新的程序更便宜些。再者,传统的手工著录档案方式也是昂贵的,有时甚至极为昂贵。这就很有必要在这些费用和计算机费用之间进行比较研究。简单地引进一台计算机,其结果会导致额外的消费,因为档案整理和著录的基础工作还得用手工完成。计算机的功能主要表现在情报检索和研究材料的开发利用方面。
非文献工作的消费是无形的。把由这种先进的设备带来的好处与准备它们的费用进行比较,并作出一个令人满意的估价,几乎是不可能的。可以肯定的是,计算机肯定能精心编制出手工方式望尘莫及的利用工具。正因为如此,每个档案馆或国家档案工作者组织必须对计算机利用带来的好处和利用的可能性进行调查。 [科]
【参考文献】
[1]朱秀宇.浅析创新思考对现代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0).
[2]邱晓威,孙淑扬.我国档案计算机管理的发展历程与前景分析[J].档案学通讯,2009,(05).
[3]陈水洋.浅谈计算机技术在各类信息管理中的相关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15).
关键词:档案著录;管理;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TP399
档案是国家和企业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档案信息管理体系有利于对档案进行统一管理和整体开发。采用计算机是档案管理信息发展的必然要求,计算机可以对档案目录进行编制,还可以对已编制的档案目录进行复制,在档案管理的特殊信息检索上面对计算机的使用也非常广泛。将档案检索和档案编制的功能结合起来能提高档案工作者对档案利用的效率。
1 计算机应用于档案管理中的功能及必要性
1.1 计算机应用于档案管理中的功能
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是用来对档案进行整理编制、检索、统计和借阅等。首先是使用计算机对档案检索的工具进行编制。将档案的著录项目组织起来形成档案机读目录数据库,再使用库内的数据自动编制案卷目录和专题目录。其次是利用计算机进行档案检索,根据档案著录标明的形式特征和内容特征检索出适合使用者要求的原始文件和档案目录。最后是统计和借阅,主要指的是使用计算机对档案的入库、出库数量以及库存空间占有率进行统计,一些需要调阅或是需要归还的档案还要进行登记。计算机能够使用特殊功能完成档案目录的识别,可以将人们设计的任何逻辑程序识别出来,然后通过自动整理和挑选将需要的内容输入计算机,输出或者打印出可以被理解的内容。
1.2 计算机应用与档案管理中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使用计算机技术的范围逐渐得到拓展,各企业为了实现更好的发展也引进了计算机技术。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对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档案信息化管理面临着严峻的形式,要求对档案管理不断进行改革促进其快速的发展。一些管理中心的档案信息数量在不断的增加,采用传统的管理技术进行管理不但耗用时间和人力,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也满足不了个人信息保密的需求。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计算机以其较大的储存量可以对档案的所有信息进行储存,也可以通过计算机对档案进行整理和归类,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计算机系统中输入相关的检索信息,计算机就会在短时间内找出用户所需要的信息,不但保证了信息的质量,还解决了信息量较大导致的查找时间较长的问题。技术人员通过互联网建立相关网站,可以满足用户对信息的使用要求。人们通过计算机技术充分使用信息,可以将管理中具体的文档转换为抽象的电子文档,促进了电子文档的快速发展。
2 计算机在档案著录管理中的应用
2.1 计算机在档案输入中的应用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最早的档案计算机程序使用的是特殊的纸张,所以在工作中,档案工作者要按照规定的空间在纸张上进行书写,使用这样的方法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输入计算机的著录材料数量。随着计算机程序输入的发展,程序输入的方法变得更加灵活。档案工作者可以使用普通的纸张进行档案输入,这种纸张可以显示输入计算中的信息次序并且以表格的形式显示出来。一般情况下,输入到计算机的材料需要加工成计算机可读的形式。键盘操作员需要使用专门的仪器对材料进行处理。对于机读形式的目录也要进行检查看其是否有错误,可以使用计算机程序中的机内系统对输入机内的材料进行检查和修正。
2.2 计算机在档案目录输出时的应用
计算机对档案目录进行输出时,主要有六种输出形式,首先是以档案代码的次序为条件打印出基本的档案目录,目录上面有档案产生机构和管理历史等介绍性材料,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档案管理的要求。以档案次序为标准来打印档案目录的方法适用于所有层次的目录,其中包括从初级提要到指南款目、详尽的编年提要等。其次是以主题标示符的形式从计算机内部被输入的特定内容中选出来的文件目录。这样就可以从不同文件或材料中摘编主题目录,其中的文件主要有属于同一主题范涛的文件和来自于特殊部门的文件。除此之外,还可以将不复存在的档案组合打印在目录上使之得以恢复。还可以将分散开的档案系列进行重建。再次是计算机可以通过对索引进行编制摘录出档案管理的关键词,然后在上面附加一些参照项按照字母的形式将档案打印出来。在摘录关键词的过程中必须注意输入的材料中必须要有可以使用的辨识符。通过计算可以将档案目录打印在卡片或者纸条上,若是被打印在普通纸张上面,也可以将其裁剪装订成册,打印在卡片上的可以将卡片分类存放在索引柜中。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打印都方便整理。计算机在档案工作中的使用可以提供远方的信息检索,可以将打印的东西直接输入到缩微品上。最后的输出形式是修订版本的输出。使用计算机打印目录和索引可以不断的得到修订,其中对文件的修订包括对信息的删除和新信息的增加,对材料进行增加时,计算机会以原始材料的输入形式和输入方法将材料进行输入。当计算机内部的输入纸带用完时,就会打印出修订版本以此来代替较早的打印件。
2.3 计算机在促进著录标准化中的应用
档案工作标准化的重要内容是档案著录的标准化。确保档案著录的标准化可以实现档案信息的检索,也可以使档案信息的提取更加自动化、远距离化、联机化,方便档案管理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计算机的应用使得档案检索由传统的手工检索向着机器检索的方式过渡。计算机可以建立联合目录,也能够使全国性和地区性的目录中心得以建立。使用计算机还可以加强档案著录的标引工作。计算机管理档案中的一项重大准备工程就是档案著录标引,其工作量较大、质量要求高并且技术性较强,在工作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此外,档案著录标引的时间一般都超过了计算机系统管理软件的研发时间,所以应该将早期的档案数据输入微机进行储存,让计算机内部的数据更加充分和准确,这样就可以将档案著录标引尽快的输出计算机进行系统的管理和保存。
2.4 计算机在建立电子文档中的应用
使用计算机建立电子文档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差异。在环境的生成阶段,使用计算机可以进行文件的机读,就是由计算机输入装置读出的文件,主要有两种形式的读法,第一种是将信息从一个存储区读到另一个存储区,第二种是从磁带中读取信息。机读文件主要有两个特点,分别是复制和识别。使用计算机可以将电子文件直接生成纸质文件打印出来。
3 结束语
计算机应用于档案著录的管理中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实现了自动化和现代化的要求,促进了电子档案的快速发展,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避免了传统的管理带来的人力、物力的浪费。计算机的操作离不开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先进技术和水平,要想真正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就需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让其在工作的过程中促进档案管理的技术改革。
参考文献:
[1]唐红杰.浅谈计算机在档案著录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2(18).
[2]张丽.浅谈在档案管理领域的计算机技术应用[J].信息技术,2010(11).
[3]王冰玉,宋伟.如何使医院档案管理计算机网络化[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19).
[4]张晓萍.浅谈油田档案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应用[J].新西部(下半月),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