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的可用性范文

网络的可用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的可用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络的可用性

第1篇:网络的可用性范文

关键词:iSCSI;存储;高可用性;vSphere;存储连接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6-0047-02

1 概述

1.1 iSCSI技术概念

虚拟化技术作为云计算的基础,承载着云计算底层的虚拟化,iSCSI技术在Vmware vSphere中应用广泛。

iSCSI技术是由IBM公司研究开发的,是一个供硬件设备使用的可以在IP协议的上层运行的SCSI指令集,这种指令集合可以实现在IP网络上运行SCSI协议,使其能够在诸如高速千兆以太网上进行路由选择。iSCSI技术是一种新储存技术,该技术是将现有SCSI接口与以太网络(Ethernet)技术结合,使服务器可与使用IP网络的储存装置互相交换资料。

通过iSCSI,用户可以穿越标准的以太网线缆在任何地方创建实际的SAN网络,而不再必须要求专门的光纤通道网络在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之间传送数据。

Vmware vSphere目前常用的存储架构为SAN光纤存储网络或者iSCSI存储网络。由于iSCSI网络可以通过以太网络来进行数据的传输,在传输的方便性上比SAN光纤网络要好,且目前万兆iSCSI网络在性能上与SAN光纤网络已分别不大,在不久的将来iSCSI存储网络在虚拟化平台上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1.2 iSCSI存储网络的优点

目前iSCSI存储网络无论在物理机环境中还是虚拟化平台环境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比SAN光纤存储网络,有它的优点,所以在一些特殊场合,iSCSI网络相对更适用SAN光纤存储网络,具体如下:

1)运行于TCP/IP协议之上,所以安装和维护成本较低

2)传播无极限!可以在全球IP网络上进行以太网传输,实际传播距离没有限制

3)由于减少了不同的网络和布线,使用常规以太网交换机而不必专用光纤通道交换机,很大程度提高了互操作性

4)速度可以扩充到10Gbit,将可以和同步光网络速率相媲美

2 vSphere中iSCSI存储网络高可用性的实现

2.1 网络拓扑

2.2 架构说明

1)上图中分为两个区域,业务网络区及iSCSI存储网络区;

2)iSCSI存储交换机作为连接各设备的接入设备,包括vSphere ESXi虚拟化主机以及iSCSI存储,都与该交换机相连,如图1所示;

3)vSphere ESXi虚拟化主机以及iSCSI存储都通过多线连接,保证冗余性;

4)完成架构搭建后进行相应的测试工作。

2.3 iSCSI实现原理及配置

2.3.1 ESXi主机物理连接配置

本例中有两台ESXi虚拟化主机,为了使iSCSI存储网络具有高可用性,每台服务器通过两块网卡与存储交换机相连,如图2所示。

完成以上配置后,正常运行情况下,虚拟化主机与iSCSI存储交换机之间的两根iSCSI链路都传输数据,如图3所示。

当其中有一根链路出现故障时,由于另一根链路还正常工作,不会影响虚拟化主机识别存储的路径,则也不会影响整个虚拟化平台的运行,如图4所示。

2.3.2 ESXi主机软件配置高可用性

通过之前的配置,已经实现了物理链路层面的高可用性,再完成软件的配置工作,即可实现真正的iSCSI存储高可用性。

在vSphere的vCenter管理平台中完成两块iSCSI网卡添加,如图5所示,网卡速率为千兆,并为每块网卡配置iSCSI IP地址――172.19.134.22和172.19.134.222。

在vSphere vCenter平台上通过对iSCSI存储网络区域,即可发现存储映射给主机的存储空间,如图6所示。

在任意存储空间上点击鼠标右键,选择菜单中的“管理路径(M)…”,如图7所示。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路径选择”的下拉菜单,选择“循环(VMware)”即可,如图8所示。

通过以上配置,即完成了一个存储盘的高可用性配置,使用相同的方法完成其它存储盘的配置,这样,便实现了虚拟化主机的iSCSI存储网络的高可用性配置。

2.3.3 存储高可用性配置

完成了虚拟化主机与存储交换网络的高可用性后,就要对存储进行配置。存储是给主机映射存储空间,若存储没有实现高可用性,那整个iSCSI高可用性就完整。

因存储高可用性在系统中已经自带并默认开启,所以只需完成物理链路的配置即可,即存储通过多条链路与iSCSI存储网络相连,本例中通过4根相连,如图9所示。

3 总结

随着iSCSI存储技术在虚拟化平台中的广泛应用,对iSCSI存储技术的稳定性及高可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传输带宽、冗余性以及操作方便性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iSCSI技术的不断提升,将会应用在更广泛的领域。

参考文献:

[1] 施庆. 基于VMware vSphere的高校数据中心虚拟化建设研究[D]. 上海:复旦大学, 2012.

[2] 耿念龙. 利用VM虚拟化架构企业数据中心[D]. 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3.

(下转第50页)

(上接第48页)

[3] 熊曦. NAS环境下虚拟机的存储性能优化[D]. 广州:中山大学,2012.

第2篇:网络的可用性范文

一、现状

中国互联网中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中国网民的主要群体集中在10至39岁这一年龄段,占总网民数的70.8%,其中20至29岁年龄段占比最高,达27.9%;1当今在校的高校大学生基本正处在此年龄段,且此次调查报告中还显示在网民中以学生群体最多,比例达到总体网民的24.8%。作为网民主力军的大学生正经历着互联网带给他们的“轰炸”,大量“新词新语”凭借着网络流行语这股风潮蜂拥而至,以其“易记易上口”、新潮、简洁、多样、幽默的风格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广泛受到推崇和喜爱。戴卫克利斯特尔曾说过,网络语言是一种全新的语言媒介,它可以被我们爱且恨,但我们决不能够忽视它。2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课堂更不能够忽略这样的现状,不可否认,网络语言已经成为我们的教学对象乃至全网民的一部分。

二、网络流行语对艺术设计课堂教学的影响

艺术设计教学以培养多方位全面型人才为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必然会与现实社会,社会实践融合起来。当然,网络流行语这样一种流行文化,有其生动接地气的一面,但沙石俱下,也存在低俗和对抗主流文化的一面,这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方面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是无法被忽视的,在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中也必须重视。面对网络流行语的大多数接受群体会因为其简洁、幽默的表达方式而忽略了它的粗俗性。比如“屌丝”、“SB”等较粗俗的网络用语,时常会被网民用来情绪发泄,日久便形成了口头禅挂在嘴边。在艺术设计的课堂教学中,有必要着重关注一些负面表达的网络流行语,不能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误导学生,影响学生的文明素养。

第3篇:网络的可用性范文

汝州高级技工学校校园网站校园网,该网为学校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并辅以电子商务服务,这样就能够实现校方管理的全面上网,从而突出网络的方便、快捷,利于校方的统一网络化管理特点,学校搭桥,学生创业,学校创办计算机维修和网络中心,汽修中心,数控加工中心,利用网络平台可以使学生承接一定的业务,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找到展示自己的机会,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报酬,使学生实现利用网络平台达到创业的目的。 “网上银行”的思路将在校园网建设比较完善后推广成为现实,需与工商银行或其他银行共建。校方为每个在校生在工商银行或其他银行建立一个帐号,学生可将现金及汇款存至该帐号内,并拥有一个独立的密码。同时根据饭卡上的密码可将一定数量的帐号内的金额划入饭卡上。只可单向操作,不能将钱划回。

虽然网络经济给技校生带来了很多的创业机会,但是技校生目前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那么自主创业就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过接受在校期间的创业教育,既可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又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样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很重要意义。

就目前而言技工学校创业教育存在以下不足:1创业意识不强,产生这种现象的很大原因是技校生缺乏创业意识,许多学生创业的热情虽然很高,,但是能下定决心走上创业道路的人数并不多;2.学校创业课程设置不太合理,学校在设置创业课程时,往往把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课程安排的比较多,而有关网络知识的课程安排的相对较少,使学生对网络工具的掌握偏少,这样就导致了学生缺乏现代信息网络工具的使用,从而使创业机会减少,那么成功率也就会大大降低;3.技校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较差,大部分技校学生有较强的创业技能,但缺乏创业心理素质。良好的创I心理素质对初创业者的成功有很大的影响。在网络经济时代,往往是有些技校生在网上开店,刚开始创业没有盈利,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坚持下去,急于关门,从而创业失败;4.技校学生缺乏创业经验,在校园里的学生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没有经历社会的历练,在实践锻炼方面欠缺,没有经历过失败的锤炼,因而体会不到创业的艰难,更缺乏逆境磨练,心理承受能力差。在校园里尝试着创业,积累的创业实践经验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创业意识,让他们经历失败的打击,饱尝成功的喜悦。

在技工学校有效开展创业教育的可行性策略有: 1、首先帮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强烈的创业意识和顽强的进取心,是创业成功的思想保障。技工院校学生年龄偏小,我们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因为创业意识是激发他们创业的基础,让学生具有艰苦奋斗、积极开拓、自强不息、努力创业的意志,只有这样学生的创业才会更有动力和活力。 2、强化创业课程的实用性。创业有风险,需要挑战的勇气和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因而创业者要做好创业知识储备并掌握实践技能。技工院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着手编写适宜于学生创业的内部使用教材,建立双师型教师体系,从而形成文化课、专业课、创业能力培养课程等功能互补的创业课程体系。 3、加强学生的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技校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创业知识的基础上,要有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对于技工学校而言,培养学生的创业心理品质是至关重要的,创业心理品质需要学校精心的培养和个人的加倍努力。 4、技校学生要走向社会进行创业体验。在网络经济时代,技校学生不但要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多经历创业体验,从而提高创业技能。作为学校要为学生搭建创业的平台,为学生构建创业基地,诸如搭建网上创业平台,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学校可以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建立专项的创业基金,为学生的自主创业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对于创业成功的技工学校毕业生,学校要建立毕业生创业成功者档案库,把他们成功的创业经验编成学校内部资料,作为学校的创业经验案例,让在校生学习他们的经验,有助于他们的自我创业。5、引导学生自主创业,让学生理性创业。技校毕业生的社会经验少,创业的艰难程度估计不足,容易产生创业的冲动。所以技工学校要全面分析学生自身的创业条件,引导学生理性创业。

通过学校网络与互联网的接轨,学校的知名度得到提升,学生的能力得到肯定,学校建立网络教师创业团队,实训室,引导学生利用网路创业,学校为学生搭建网络平台和创业条件,诸如建立计算机维修和网络中心,数控加工中心,汽修中心等,把学生的实操技能通过平台向社会展示,使他们得到社会认可。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创业:1、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可以网络开店。通过微商来销售学生使用的日用品,实现创业。2、计算机专业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承接服务。对外承接网页设计与制作等实现创业的目的。3、汽修专业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汽车的维修和保养。4、数控专业学生可以承接零部件的加工。5、焊工专业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对外承接业务等。

对于技校毕业生来说,哪些学生适宜于网络创业呢?1、谦虚向学,不怕挫折,勇于探索的技校毕业生。 2、积极乐观的学生经得起风波,不会被困难所吓倒,容易成功。3、有上进心,想干一番事业的人。创业者都有成功的愿望,想成功,必须经受失败的考验。

技校毕业生如何进行网络创业呢?下面是创业流程:先加盟,创业前期和商务人员沟通并签订合作协议,协议签订后客服专员对创业者提供一对一服务。创业过程中全程指导你的创业之路,为创业者成功保驾护航。再在网上开店。客服人员会帮助你在淘宝、京东、天猫等平台上注册网店,之后给店起个引人注意的名字,并上网店上传产品,创业者熟悉整个的电子商务交易流程 ,能够自己独立进行交易。第三进行精细化流程的培训,创业者在客服专员的指导下完善产品描述信息、提升产品的视觉传达效果和用户体验,让创业者逐渐学习一些与客户的沟通技巧等,如何运营网店的方法和技巧。第四组合营销学习网络营销的技巧,运用各种方法来宣传网店,尽快获得好的排名,从中获取更多的流量。随时注意积累网店的信誉,提高客户转化率。

在网络经济的时代,创业不仅是技校毕业生自身的主观需要,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怀着极大理想和抱负的高素质技校毕业生,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理想,承担社会责任,运用掌握的创业技能,把自己融入到社会中去,利用互联网这个大平台,自主创业,做马云一样的电商奇才,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

规划项目: 2016年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校园电子商务促推技校生创业的研究”,课题编号:ZJB16135

作者简介:

樊为民,女,1972年出生,河南省汝州市人,从事技校教学与研究工作。

李瑞姣,女,1972年出生,河南省汝州市人,从事技校教学与研究工作。

赵 帅,男,1967年出生,河南省汝州市人,从事技校教学与研究工作。

第4篇:网络的可用性范文

关键词:RBF神经网络;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幼苗;可溶性糖;误差;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2-0455-03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干旱一直是影响小麦生产的最主要非生物胁迫因素[1]。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植物为了减缓由胁迫造成的生理代谢不平衡,细胞大量积累了一些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如脯氨酸、甜菜碱等。其中,可溶性糖是干旱胁迫诱导的一种小分子溶质,其种类主要包括葡萄糖、海藻糖、蔗糖等。这些可溶性糖类参与渗透调节,并可能在维持植物蛋白质稳定方面起到重要作用[2]。在小麦发芽过程中多种酶类活力激增,淀粉、蛋白质、非淀粉多糖等组分都得到良好降解。发芽小麦中的淀粉酶主要包括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极限糊精酶。

20世纪80年代末,Powell提出了径向基函数(Radial-Basis Function,RBF)方法[3]。RBF神经网络多用于函数逼近和分类问题的研究,函数逼近的目的就是找到一个函数能够满足一组输入/输出数据之间的关系[4]。经过理论证明,RBF神经网络具有良好的任意非线性函数逼近能力和解析系统内在规律性的能力,并且具有极快的学习收敛速度[5]。在干旱条件下对小麦幼苗进行数据监测发现,在小麦幼苗生长过程中,其中的酶、淀粉以及可溶性糖的含量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本研究试图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分析它们之间的含量关系,并对可溶性糖的含量进行预测,意在对干旱胁迫条件下幼苗生长产生一定的指导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用小麦品种百农207和华育198作为试验材料,材料由河南科技学院遗传育种实验室提供。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 挑选子粒饱满的种子用0.1% H2O2消毒30 min,冲洗3遍。取灭菌的小桶和沙土,试验采用200 g/L聚乙二醇(PEG 6000)人工模拟干旱胁迫处理,桶中加200 g/L PEG-6000、沙土混合物(质量比为1∶4),厚度约10 cm。每桶播50粒种子,每个品种做5次重复,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光照度12 000 lx,光暗周期14 h/10 h,昼夜温度19 ℃/15 ℃,相对湿度60%,通过称重法控制胁迫程度。待幼苗长至二叶一心时对每个品种进行指标测定,每个品种均分成两组,分别测定数据,一组数据作为训练数据,另一组作为测试数据。测定幼苗的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含量,试验3次重复,每3天测定一次指标,训练组共测定6组数据,测试组测定5组数据。

1.2.2 指标测定 淀粉含量用蒽酮硫酸法[6]。可溶性糖含量用蒽酮比色法[6]。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含量用比色法测定[6]。

2 结果与分析

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小麦幼苗淀粉酶含量、淀粉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关系,并对可溶性糖含量进行预测。试验挑选了百农207和华育198两个品种,所测数据如表1和表2所示。表中前6组数据为训练组数据,后5组为测试组数据;表中数据均为原始测得数据。数据分析在Matlab环境下进行,分别采用RBF神经网络的两种方法对数据进行训练,以α-淀粉酶酶活、β-淀粉酶酶活、淀粉含量作为输入量,以可溶性糖含量作为输出量。首先利用函数Newrb创建一个广义的RBF神经网络,该函数在创建RBF神经网络时,能自动增加隐含层神经元的数目,直到均方误差满足精度要求或者神经元数目达到最大为止[7]。这里取误差为0.01%[5]。训练网络时取分布密度Spread为1。首先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归一化处理后数据分布在[-1,1]之间,然后用训练数据对网络进行训练,接下来用测试数据对网络进行仿真,验证其预测性能。

先对百农207的数据进行训练和仿真,当用测试数据测试训练好的网络时,得到仿真结果,可溶性糖含量为[0.201 1%,0.163 5%,0.261 4%,0.317 4%,0.298 4%],同实际值[0.227 0%,0.178 0%,0.230 0%,0.296 0%,0.305 0%]相比较,可得出预测误差,误差如图1所示,可见误差都在+0.04%以内,对于可溶性糖含量的预测来说,网络的预测误差并不大,说明网络测试结果可信。同样再对华育198的数据进行训练和仿真,当用测试数据测试时,得到仿真结果的可溶性糖含量为[0.226 6%,0.242 4%,0.311 6%,0.305 0%,0.302 5%],同实际值[0.205 0%,0.241 0%,0.276 0%,0.306 0%,0.328 0%]相比较,误差较小,误差如图2所示。通过两个小麦品种的数据分析发现,小麦幼苗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淀粉酶酶活、淀粉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之间确实具有一定的关系。

为了验证网络性能,利用Postreg函数对神经网络的仿真结果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可以得到目标矢量对网络输出的相关系数。其中目标矢量记为T,网络输出矢量记为A,相关系数记为R。当R为1时,输出矢量和目标矢量之间的相关性最好。百农207的网络输出回归曲线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网络输出与目标矢量的相关系数为0.935,数据点分布合理,说明网络性能较好,预测值可信度高。同样再将华育198的测试样本数据回代网络中作回归曲线,得到结果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网络输出矢量与目标矢量的相关系数为0.885,数据点分布和最佳拟合线均与期望值接近,网络性能较好。通过以上的网络性能测试可知,RBF神经网络可以作为小麦幼苗中可溶性糖含量预测的有效方法。

3 结论

淀粉是小麦的主要贮藏物质,在小麦萌发过程中,淀粉酶分解淀粉形成可溶性糖。糖作为代谢的中间产物或终产物调节了植物生长、发育、抗性形成等多个生理过程;同时参与了细胞内信号调节或转导过程。本研究将RBF神经网络应用到幼苗可溶性糖含量的预测和分析中,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性能测试和回归分析,该模型不仅结构简单、误差小,而且计算准确性高,是预测和分析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糖含量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左文博,吴静利,杨 奇,等.干旱胁迫对小麦根系活力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0,25(6):191-193.

[2] 赵江涛,李晓峰,李 航,等.可溶性糖在高等植物代谢调节中的生理作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423-6425,6427.

[3] POWELL M J D. Radial basis functions for multivariable interpolation:a review[A]. MASON J C,COX M G. Algorithms for approximation[C]. Oxford:Clarendon Press,1987. 143-167.

[4] 董长虹.MATLAB神经网络与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第5篇:网络的可用性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应用型本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计算机网络技术被誉为是“近代最深刻的技术革命”,其应用已遍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生活等几乎所有领域,对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社会各行业对网络管理、网络建设、网络应用技术及开发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这种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为社会培养大量具有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网络技术人才显得尤为紧迫。计算机网络作为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整个学科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交叉学科,涉及大量错综复杂的概念与新技术,在教学中容易存在教学目标定位不清,教学内容与当前技术脱节,实验环节薄弱等问题,教学改革十分必要。本文对我院在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加以总结,提出一些改革措施和建议供大家探讨。

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是教学改革行之有效的前提和保障,即明确教学是为培养什么类型人才而服务。计算机网络的教学目标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网络基本应用、网络管理员或网络工程师、网络相关科学研究。其中,网络基本应用目标要求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可熟练的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如浏览新闻、收发电子邮件和查找资料等;网络管理员或网络工程师目标要求掌握网络集成、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网络编程等知识和技能,并对其中一项或若干项有所专长,可以胜任如网络规划设计、网络管理与维护、架设各种服务器和网络软硬件产品的开发等工作;网络相关科学研究目标要求具备深厚的网络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今后主要从事科研和深层次开发工作。第一层次是现代社会人才都应该具备的,不需要系统的理论知识,适当培训甚至自学就可达到。第二、三层则需要具备较好的理论基础,主要针对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的是在培养、加强专业基础教育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技能培养,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可以直接解决实际问题,并具有创新精神和责任意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网络教学应以第二层次为主要目标。目标定位后,具体措施就该围绕目标展开。

2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网络技术发展速度很快,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新技术,紧跟技术前沿。网络课程教师不但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应具备较为丰富的网络工程实践经验。针对教师理论基础扎实但实践经验相对不足的情况,我院提倡建设一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从事网络教学的教师不但要具有专业技术职称,还要通过网络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目前,网络工程系已有80%以上教师取得了业界著名的网络厂商认证,如CCNA、RCNA、CCNP和CCAI等。授课教师还经常参加各种技术培训,参与实验室建设和一些公司企业的网络工程项目。只有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工程经验,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把握重点,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才能让学生掌握理论的同时学习到主流和先进的实用技术,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优化课程结构,更新充实教学内容

首先,应该根据现代网络技术发展状况和市场需求不断修订教学大纲和充实新的教学内容。大纲的制定应为课程教学目标服务。计算机网络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身比较完善的知识体系,基础理论知识已经比较成熟,在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时,应兼顾基础知识与新兴技术。如当今网络体系结构的工业标准是TCP/IP,而OSI参考模型只要介绍其特点和对学习网络体系结构的意义即可。再比如X.25、帧中继等目前已基本淘汰的技术可在教学中一带而过,适当增加FDDI、无线局域网、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等当前热门技术内容。其次,要注重教材建设,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材。教师可以自行编写教材,也可以选择已出版的优秀教材。英文版教材如Andrew S.Tanenbaum的《Computer Network》,该书是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经典教材,在国内外重点大学的网络教学中使用频率较高,该书的中文版也已出版。国内的优秀教材如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编),目前已出第5版。我们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了后者,该教材知识结构合理并有一定深度,例题和习题丰富,使学生能够掌握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现代网络发展的新技术。

4改善教学方法与手段

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运用于教学活动中。

4.1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势

多媒体技术集图像、文字、动画于一体,图文并茂,形式多样,使用灵活,信息量大。教师应利用一切资源,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动画可将抽象复杂的教学内容和工作原理以直观形象的方式演示出来。例如可将数据在各层的封装和解封、CSMA/CD工作原理、TCP三向握手等抽象内容制成动画演示出来,既生动形象,又易于理解和掌握。

4.2利用各种工具软件辅助教学

网络体系结构中的各层协议是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重难点内容,了解和掌握各层协议数据单元(PDU)的格式和字段内容十分重要,如果不清楚这些就无法真正理解各层功能是如何实现的。但是这些内容抽象枯燥,教学效果往往不佳,可借助Iris或Sniffer等一些工具软件辅助教学。可用其捕捉包并分析各种包结构,学生能够直观的看到MAC帧、IP包、TCP报文段等各种协议数据单元的结构和内容,理解和掌握不再困难。

4.3重视案例教学法

学习计算机网络要学会解决网络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掌握网络的基本原理,培养跟踪、学习网络新技术的能力。计算机网络课不应是单纯的理论课或应用课,而应是理论、工程与应用紧密结合的课程。因此在内容安排上,不仅应重视网络基础理论和工作原理的阐述,也应重视网络工程构建和网络应用问题的分析,使理论与实际更好的结合。在教学中选择一些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和评价,使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得一定的实际应用经验,反过来可更加深入的理解基础知识,有利于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改变传统教学单纯是“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其感受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优秀的学生不但要学好教师讲授的内容,还应该有自己的好想法,甚至能给老师提改进意见。这就需要教师尊重并思考学生的意见,给学生一定的施展空间并启发和引导。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学生提出过的或当前热点关注的题目布置给学生,让他们走出课堂去调查和搜集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讲解,其他同学讨论,老师点评。这样积极有效的参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锻炼了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4.5利用网络资源优势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作补充,我们开发了多媒体互动网络学堂,教师可在网络学堂论坛布置作业,提供一些优秀学习资源,为学生答疑等,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共享。我们还建立了网络课程QQ群,学生和老师可以在群里进行交流和探讨,不但方便快捷还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

5进行实验教学改革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应用型本科教育更应重视实验教学环节。实验教学不仅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补充,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网络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5.1建设优良实用的网络实验室

良好的实践环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是实现培养网络人才目标的重要保障。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校实际情况,设计一套合理实用的网络实验室建设方案。我们购置了思科和锐捷的网络设备以及SUN服务器和工作站等,建立了网络集成实验室、网络编程实验室、系统管理实验室和综合布线实验室,不但能够满足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实验要求,还可满足更复杂的科研需求。使学生们有真正的动手机会,能够更好地做到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

5.2利用虚拟网络实验平台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实验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一般都存在经费有限的问题,实验室设备的更新改造往往很难及时跟上网络技术的发展。即便实验环境很优越,学生做实验也受到时间和地点的诸多限制,而虚拟网络实验技术的发展为网络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使用虚拟机Vmware,学生在一台计算机上就可以组建虚拟的局域网,完成虚拟机与主机、虚拟机之间的网络连接,实现安装各种操作系统、服务器架设和开发及测试的实验。使用Packet Tracer或Boson Netsim可以支持大量的设备仿真模型如交换机、路由器、无线网络设备、服务器、各种连接电缆和终端等,配置命令和界面同真实设备几乎完全一样。利用虚拟的网络实验平台,学生可随时进行各种网络实验训练而不必担心网络设备的损坏,可以迅速搭建虚拟网络并配置和调试,还可以一个人完成较复杂的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真实实验结合虚拟实验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资源的利用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5.3调整和完善实验教学内容

由于各校的实际情况不同,所以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实验室条件来设计实验内容和编写实验指导书。实验教学内容不应仅依附于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它同理论课程一样为教学目标服务。验证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所占的比例应该科学合理,多关注和借鉴一些厂商认证培训的实验项目,在制定实验内容时,要注意加强实验内容的实用性。实验内容大概可分为以下几类:网络基本原理实验,如使用Iris或Sniffer分析网络协议;网络集成类实验,如网络线缆的制作及测试,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配置,VLAN的配置与管理,配置路由协议,配置访问控制列表,生成树协议,网络的设计与规划等;网络管理类实验,如对各种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及管理,IIS服务器的配置及管理,Apache服务器的配置及管理,FTP、DHCP、DNS等服务的配置和管理,用户和权限的管理等。如果安排实验内容较多,可将实验独立设课。实验内容不能一成不变,应根据网络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不断更新和完善。

6成立网络技术小组

成立网络技术小组,吸收对网络技术感兴趣且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参加。教师布置题目,小组成员独立或合作解决,老师给予指导和点评。小组定期活动,汇报自己的阶段性收获和心得,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技术水平都得到了提高。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网络技术小组学生在近两届思科网院杯大学生网络技术大赛中都晋级决赛并取得较好成绩。网络技术小组不但给有网络专长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带动和激发了其他学生学习网络技术的热情。从近两年就业反馈情况看,参加过网络小组的毕业生在业务能力、职位和薪水方面都更有优势。

7鼓励考取职业资格认证

为了提高学生素质和增强就业竞争力,鼓励学生考取网络职业资格认证。由于目前认证考试种类繁多,必须选择社会认可程度较高和有一定含金量的认证,如中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和水平考试――网络工程师、思科认证网络工程师等。取得证书不是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通过在考取认证的学习过程中把理论基础和实践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目前已有很多学生获得了各类网络工程师资格认证,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收获了知识和自信,为今后就业增添了砝码。

8结束语

经过几年来对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计算机网络已成为最受我院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学习计算机网络已不再枯燥而是充满了挑战和乐趣,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综合素质和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网络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也应该更加紧密的结合实际,在探索中不断改革创新,为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曾辉.“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12):92-93.

[2] 赵海阳,范敏. 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探讨[J]. 高校论坛,2007(8):36,73.

第6篇:网络的可用性范文

论文摘要 网络辅助教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多向互动;2)丰富的教学资源;3)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过程;4)利于开展合作学习;5)异步性。在充分继承传统课堂教学优势的基础上,注重挖掘网络环境的优势,实现网络辅助教学的优势向教学实效的转化。

1 问题的提出

目前,利用Internet进行辅助教学仍显落后,究其原因,主要是缺少在先进教学理论、课程理论指导下的高质量的网络辅助教学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因此,开发高质量的网络辅助教学课程是当前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重要内容[1]。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2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网络辅助教学课程是网络课程的表现形式[2]。

对于本科一些课时少、实践性很强的课来说(如《教育电视节目制作》课程),既要让学生学会摄像前后期的软硬件知识,又要拍摄、编辑,如果课时安排少,在教学上就会有很大的难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网络辅助教学课程的优势,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2 网络辅助教学课程的特点

网络辅助教学课程是基于网络媒体形式的课程,是网络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网络辅助教学课程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

2.1 拓宽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网络辅助教学课程打破传统课程设计的束缚,将各种信息资源有效集成,形成可以快速检索的资源库,使学生能根据实际需要,灵活便捷地选择学习内容。教师、教材、教育技术、教学方法和学生之间有机整合,既可以进行不限时空地教学,又可以进行单独的辅导,还可以进行基于网络的协同化学习[4]。

2.2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形成教与学的统一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网络课程,尤其涉及专业限选课、选修课方面的网络课程,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水平、兴趣,自由选择学习课程和学习内容,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不再是知识点的传递者,而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3 知识更新速度快,有利于最新课程内容的补充现代的知识更新非常快,教材更新往往跟不上知识的更新和结构的调整。因此,学生通过教材学习的知识,永远是落后的,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毕业后也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而网络辅助教学课程恰恰打破这些问题,可以进行实时更新,让学生及时接触最新的课程内容。

3 网络辅助教学课程的实施

网络辅助教学课程的实施,可以让学生自学课程部分内容,教师以专题讲授为主来完成课程的讲授。网络辅助课程实施与应用的基本定位如下。

3.1 应用的主体是学生,课程资源建设应以便于学生使用为原则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学习的学习者,而是能够主动建构自己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式的主体[5]。网络辅助教学课程建设提供机会使学生参与网络课程的设计和评价过程,并将他们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融入到课程设计中。

3.2 网络辅助教学课程应用主要时间在课外,应充分发挥教师“课堂主导,课外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看,教师的作用应在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基础上再加上“导学、助学、促学”。

4 体会

4.1 需处理好网络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建设网络辅助教学课程,将网络技术引入传统教学,不是替代传统教学,而是将网络作为传统教学的工具和手段,是总体教学环境积极有益的补充。弥补由于知识激增、课时缩短、特殊学科和课程需求而造成的不足,帮助传统课程摆脱遇到的某些困境。

4.2 需处理好网络辅助教学课程与课程的关系辅助教学课程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因此,在利用网络辅助教学课程进行教学时,应避免把网络辅助教学课程办成网络远程教学或网络课程;不能割裂传统课程和网络的联系;技术手段不能取代传统的交流方式;在网络辅助教学的同时不能弱化甚至否定教师的作用。

4.3 开展网络辅助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课内与课外)网上网下只是空间发生变化,教师作为参与者主体没有变,网上和网下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网络辅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好各种教与学的活动,更关键的是要落实学生的学习活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责任不在讲,而在教学生学,教学生“动”。

5 结论

网络辅助课程的教学应用,能延伸第一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要注重从网络环境的优势上进行挖掘,实现网络辅助教学的优势向教学实效的转化,形成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网络教学为辅的课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

[2]唐清安.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9)

[3]李广杰.《VB程序设计》网络课程初探[J].机械管理开发,2008(8):164-165

第7篇:网络的可用性范文

【关键词】新兴信息通信技术;网络课程;网络教室;知识共享

1.NICT技术概述

随着日新月异的计算机科学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新兴的信息通信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NICT作为一个新兴名词,也即新兴信息通信技术总称。在信息大爆炸时代的今天,如何高效地获取有用信息并共享、传播,已涌现大量成熟的实际应用。例如日趋成熟精确的搜索引擎、花样繁多的社交网络、乃至计算机之外的信息通信诸如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定位与通信等等。

NICT从多个层面为知识共享、教育理念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它所包含的互联网应用使得语言和文化交流更为广泛、加速了知识的传播。同时NICT作为一个新技术的平台,存储、传播和共享信息已经给全球化的教育也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使得多元化文化、6000多种语言之间有了进化和相互沟通[1]。NICT的重要性和在教育中的普及性也由多个国家甚至世界范围内被提出来,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性策略。早在1997年在日本东京的亚洲和太平洋地区ICT高等教育宣言中就明确声明了多媒体教育应该广泛地参与到教学中,并且提及了高校的技术管理人员、教师、教授等等要不断地进行NICTs的培训和学习,以能够保证高效率的教育方法和成果。爱尔兰已经有研究工作对ICT在高等教育中的使用做了详细评估,从技术使用的效率上看这也将是另外一个重要课题[2]。

2.全球化知识共享相关技术

我们已经在第一章中提到了互联网技术的重要性,在这里将会介绍互联网的基本知识并着重介绍网络拓扑结构以重点说明世界范围内知识共享的可能性。

2.1 互联网拓扑结构

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的硬件、软件及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3]。图2.1给出了计算机互联网的基本拓扑结构,从线性链接到环形、星型、总线型、树形、网状和混合型,所谓拓扑是指网络中各个组成节点之间的排列方式。在实际应用中,网络的架构不单单是图中罗列的某一种结构,而大部分都是混合型拓扑结构,从而结合了所有类型的优点,也满足了实际网络通信高效、实时的需要。拓扑结构是网络课程实现的重要前提。

2.2 脚本语言与网页技术

所谓脚本语言就是编写网页的一种国际标准,也就是用一种特定的代码使得网页有了通用的交流语言,从而显示一种人们易读的内容。这是一种国际的网页通信规范。

2.2.1 HTML语言

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是为了创建网页并使得其在浏览器中可读而设计的一种标记语言。用户可以用任意的文本编辑器来编辑HTML代码[4]。像记事本、写字板、Word文档等,又亦或者Dreamweaver等专业网页编辑器等。

图2.2(1)和(2)分别给出了一个简单的HTML代码的例子和它所在浏览器中看到的效果,我们可以看到通过一种标准化的语言我们能表示一个在任何网页浏览器中看到的一致性的内容,也可以说HTML是一个表现型的语言。

HTML的标准通信语言下Web应用迅速推广,从而Web的应用领域也被进一步拓宽,包括了从电子商务、保险、教育及医疗等等几乎各行各业。

2.2.2 XML语言

“当XML(扩展标记语言)于1998年2月被引入软件工业界时,它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一场风暴。有史以来第一次,这个世界拥有了一种用来结构化文档和数据的通用且适应性强的格式,它不仅仅可以用于WEB,而且可以被用于任何地方。”[5]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简称XML)首先在电子商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

XML的出现克服了HTML在传输数据上的四类不足:(1)需要Web客户的两个或多个不同数据库之间跨平台操作的应用;(2)试图由Web客户端分担大比例的Web服务器处理任务的应用;(3)需要向Web客户端呈现同一数据对不同用户的相应显示的应用;(4)智能Web试图使发现的信息与个人用户的需求相符合[6]。由此可见,XML语言在网络课程系统开发过程中会担当不同于HTML的重要角色,而这也保证了网络传输高效实现的目的。

2.3 动态服务器搭建

对于小型的静态网页来说,因为本身的数据存储量小,对服务器端的要求也不高。但数据的更新和维护对非专业人员十分困难。于是动态网站管理系统显得十分重要。MySQL作为一个大部分开源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与各脚本语言和服务器的搭配已经十分成熟,它几乎是创建动态网站的首选。这里主要介绍目前比较流行的ASP、JSP与PHP技术和数据库服务端的结合[7]。

微软的Active Server Pages(支持Active技术的服务器页面,简称ASP)是一种应用程序环境,它使所有的开发者可以使用几乎所有的开发工具来组合HTML代码,这些脚本可以利用本地服务器或远程服务器上运行的组件来存取数据库、应用程序或处理信息。因此可利用ASP来直观简易地实现强大的WEB应用程序[8]。

ASP的工作原理如图2.3所示,用户浏览器从WEB服务器上请求*.ASP文件,WEB服务器调用ASP脚本在服务器上开始执行,执行所有脚本文件,并将ASP执行结果按照常规的HTML代码也就是常规的网页传送给用户浏览器,从而用户看到正确的网页内容。ASP开发简单,且不依赖于用户端浏览器,功能强大,同时也支持数据库的链接技术从而使得网络课程系统可以利用ASP来实现很多功能如搜索引擎、在线论坛、提问回答与试卷评价等。ASP整套完整架构只是在微软的环境下可以实现,它的平台移植性不是太好。

PHP即Hypertext Preprocessor(超文本预处理器),是一种脚本编程语言,主要用于编写服务端脚本、命令行脚本和客户端的GUI应用程序(桌面应用程序)。如图2.4所示PHP的工作原理。PHP语法借鉴了C、Java等高级编程语言,且与HTML具有非常好的兼容性。PHP允许直接在HTML文件里写入简单的脚本,不依赖于浏览器,是服务器端的语言。PHP支持的数据库极为广泛,但有时候它提供的数据库接口不统一,相应造成数据库升级后需要修改相应的模块,维护不方便。

JSP即Java Server Pages,是Sun公司推出的新一代交互式网页编译技术,它完全解决了目前ASP、PHP的通病——脚本级执行。JSP页面由HTML代码和嵌入其中的Java码组成,它具备了Java技术的简单易用、完全面向对象、具有平台无关性且安全可靠、主要面向Internet的特点。其工作原理如图2.5。JSP是基于平台和服务器相互独立的,但是作为一种新技术,国内这方面的资料比较少。

2.4 网络模型架构

多技术Multi-Agent,广义的Agent(一般译为智能)包括人类、物理世界中的机器人和信息世界中的软件机器人;狭义的智能则专指信息世界中的软件机器人。它是以主动服务方式自动完成一组操作的机动计算程序。主动包含两层意思:1)主动适应,即在完成操作过程中,可自动获得关于操作对象的知识以及关于用户意图和偏好的知识,并在以后操作中加以利用;2)主动,即无须用户发出指令,只要当前状态符合某种条件就可代表用户执行相应操作。机动是指具有灵活的访问和迁移机制以及和其他智能进行通信与协作的机制[9]。

在图2.6所示的模型中,描述了多个Agent与集成服务器的通信。如果把每个Agent看成一个网络课程的话,其主要的功能模块就是把每个网络教学平台的用户登录信息发送到服务器后,编译成一个标准报文,供每个网络课程模块查询使用;并且每个网络模块中的共享信息通过服务器上的报文,可以供每个网络课程所通用。

3.网络课程实现与实例分析

3.1 网络课程实例

按照金伯格(Ginsburg,1998)等人的分法,网络课程可以分为三代:第一代是通过网页给学习者提供教学材料和有关资料,以及与其他的有关教育网连接;第二代是除了在网上提供学习材料外,还要求学习者通过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栏、网上练习和测量进行异步双向交流;第三代是除了第一代、第二代外,还要求通过网上交谈室、电话会议、视频会议或MUDs(MOOs)系统进行同步双向交流。当前世界网络课程已正向第三展。我国的网络课程大部分处于第二代,有一些还处于第一代,只有极少数高校网络学院采用视频会议系统,如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清华大学的网络学院。基于网络课程教学的效果也并不是很理想,大部分高校网络学院都在其他省、市开办教学点,部分沿用传统课堂教学来提高教学效率[10]。

现在国外存在着比较成功的网络课程案例,例如著名的网络课程网站Coursera[11],我们可以从图3.1看到它现在所提供英语、西班牙语、法语、中文和意大利语5种不同语言类的课程。而且它支持用户注册制度(也就是网站的会员制)、并给出了方便高效的分类检索功能。使用户能够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在课程的进行当中,有在线跟踪的课程更新、测验和小组讨论提问的交互性环节,已经十分接近一个现实版的教室学习。

这里我们举例Wesleyan大学的Passion Driven Statistics统计学的一个课程。图3.2所示包括了这个课程所有的内容和左边列出的所有可操作选项。其中我们可以看到课程是以没周的形式给出相关的视频,这样类似于实际教学进度。另外有相应的作业、群组讨论等。其中的作业有些是测验而且是有时间限制的,完成后电脑自动阅卷并给出正确答案的相应解释。有的课程还专门配备了助教的问答区域。其内容十分丰富。如果仔细观察课程具体的视频的话,其中有一些互动性质的问题,和计时器的回答等待这样的巧妙设计很生动地演示了一个实地上课的特点。

3.2 未来新技术发展

随着这些网络课程的日趋成熟化,我们目前存在的技术也在更新换代以用来满足更多的用户需求。比较著名的课程管理软件包有Moodle网络教学平台[12],它提供了一个免费、开源的学习社区,目前它的注册已经遍及全球214个国家和地区。另一个基于JAVA的网络学习平台LAMS(Learning Activity Management System)已经在全球多个著名大学试点应用,主要提供学习活动管理的功能[13],另外“引领式”学习模式作为一个新型的方向在[13]里也被详细阐述。以提高网络课程资源重复利用率为目的,基于语义Wiki的网络课程开发平台也展示了其开放、灵活的一面。在[14]中的实验结果表明,wiki网络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效率。

4.结论

本文通过首先对NICT技术这个名词给予了解释,并在第一部分介绍了它在高校网络课程建设中的重要性,然后对网络基本技术、网站建设脚本语言、已经动态服务器和网络基本架构做了详细介绍;最后结合了现在成熟的网络课程站点实例作了一些功能型说明,从而进一步验证了高校网络课程在NICT技术支持下变成一种功能强大、发展潜力巨大的教育手段。在将来的研究中,会详细概述这一课题的详细技术和应用实例。

参考文献

[1]C.N.Power.“Global Trends in Education”International Education Journal,vol.1,no.3,pp.152-163,2000.

[2]M.Carcary.“ICT Evaluation in the Irish Higher Education Sector”The Electronic Journal Information Systems Evaluation,vol.12,no.2,pp.129-140,2009.

[3]http:///wiki/Network_topology[OL].维基百科,2013-3-15.

[4]Http:///wiki/HTML[OL].维基百科,2013-3-15.

[5]J.Zeldman.Designing with Web Standards Second Edition[M].Peachpit Press,2006:432.

[6]徐波.浅析XML语言[J].科技与生活,2010(2):102-103.

[7]张铃丽,黄晓巧.动态网页开发技术研究[J].软件导刊, 2010,9(1):126-128.

[8]黄勇.网络课程共享的技术实现方案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9):107-109.

[9]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和优质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M].中国电化教育,2004(6).

[10]林君芬,余胜泉.关于我国网络课程现状与问题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1,34.

[11]Https:///course/pdstatistics,Cou-rsera课程网站,2013-4-7.

[12]姚文彩.基于moodle平台的计算机基础新型网络教学模式[J].软件导刊,2010,9(1):179-181.

第8篇:网络的可用性范文

[关键词]特色专业 层次网络模型 整体知识观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138-02

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要办出特色,必须确立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经过几年在教学改革实践中的思考,我校形成了一套具有特色的专业教育建设模式,构筑了新的专业教育平台,优化了课程体系和内容,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色专业建设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思路。

一、应用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层次网络模型

整体知识观是美国高等教育界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形成并延续至今的新一轮本科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它是针对本科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倾向加剧、课程支离破碎、教育质量下降、学生人格培养受到影响等问题提出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形成整体知识观和生活观,从而实现完整的本科教育的目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校提出并建立了基于整体知识观的应用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模式。

特色专业建设模式的主体思路是:自顶向下进行专业规划,自底向上提炼专业教育教学体系。首先,从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出发,选择学科领域内2-3个应用方向,进一步规划出相关应用方向的关键支撑技术,进而提炼为专业技术支撑的理论基础,即专业课程。专业课程又是由知识点构成的,知识点是课程内容的基本构成元素。因此,要做到以知识点为单位整合课程内容,以课程为单位规划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及手段,并以掌握技术为目标设计实践实验教学环节,以工程项目或实际生产为背景设计综合实践教学环节。

特色专业建设模式用层次网络图来刻画,可分为四个层次,即应用方向层、专业技术层、专业课程层和知识点层(如图1所示)。其中,“应用方向”的选择要依托现有主干专业,服务社会、面向市场、产学研用结合,具有前瞻性,充分体现培养目标。应用方向的选择由高校教师、科研院所研究人员、行业企业中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经过调研、分析和研讨后制定。

“专业技术”的提炼要从整体的观念出发提炼出相应应用方向的若干关键技术,形成面向专业领域应用的技术链条。这部分的工作是要由行业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研究提炼完成的,既包含了已经纳入现有教学体系的实验技术,更包括生产实践中的技术。

“专业课程”设置以支撑专业技术作为规划依据。支撑一项专业技术所需的课程可能是一门,也可能是两门或多门。专业课程规划一般应由行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完成。

“知识点”是课程体系中知识内容整合的基本元素,是相对独立的。专业课程是由一系列相关的知识点构成的,一个知识点可能属于一门专业课程,也可能属于两门或多门课程。知识点的规划由专业教研室的全体教师来讨论和整合。

二、特色专业建设方案

1 课程体系的建设

课程体系是体现高校教育思想和宗旨、到达教育目的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是培养人才的核心内容。我们提出的特色专业建设模型包括了应用方向的选择、专业技术的归纳、专业课程的规划、知识内容的整合和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形成五个阶段。(1)应用方向的选择。为了达到服务社会的目的,依托现有主干专业,选择1-2个本学科领域的应用方向,直接面向服务社会规划专业课程体系,目的在于大学培养的是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人才,而不是人才毛坯。(2)专业技术的归纳。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既要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更要重视专业技术,特别是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领域行业应用方向出发进行专业技术的系统规划,目的在于避免在专业技术体系中零乱、重复、不系统现象和职业化倾向的发生。(3)专业课程的规划。为了建立学生专业理论的整体知识框架,要对专业课程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规划。一项专业技术可能需要一门课程支撑,也可能需要两门或多门课程支撑。有目的地选择专业课程可以避免陈旧不适宜课程的出现,使得课程设置更系统、整体和科学。(4)知识内容的整合。为了避免培养模式的知识体系零乱、重复等现象,对课程以知识点为单位进行知识内容的整合,明确知识点的前后继关系和知识点的课程归属,可以避免压缩理论学时的盲目性和随机性,减少课程体系中知识的冗余和重复,提高专业教学的效率。(5)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形成。要以知识内容整合为基础,在专业课程层次上建立课程体系。针对专业技术要求、课程本身的特点和课程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大纲的制定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取,形成完整的特色专业课程体系。

2 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规划

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在特色专业建设的层次网络模型中,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是基于专业课程层、专业技术层和应用方向层建立的,分为验证性实验、课程综合设计实验、专业实践、行业应用实战训练四个层次。(1)验证性实验的规划。验证性实验是针对理论课程内容从知识点出发设置的实验教学环节,给学生以感性的认识和初步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和能力。这部分是整个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规划要以培养专业技术和独立工作能力的目标为依据,从专业整体角度进行。一般与相关课程同步进行,以课外作业、思考题等形式做适当的补充,重点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科学分析能力。(2)课程综合设计实验的规划。课程综合设计实验是在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对专业课程理论知识和实验实践能力的综合运用,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分析设计能力和合作能力的重要途径。课程综合设计实验是在专业课程层进行规划的,是专业技术层的直接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般置于相关课程基本结束后,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可以直接规划进入课程实验环节或课程设计环节。(3)专业实践的规划。专业实践是在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的基础上对支撑应用方向的专业技术的专项实践,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关键,是行业应用的基础。专业实践的规划要考虑课程综合设计实验的规划情况,有些专业技术只需要一门或很少的几门课程支撑,需要进行单独实践的或不宜于纳入课程设计环节的专业技术要纳入专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4)行业应用实战训练的设计。行业应用实战训练是专业综合实践环节,它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适应市场需求输送行业人才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创新能力,直接面向行业应用。行业应用实战训练是在应用层进行规划的,是对专业技术层各项专业技术的综合应用,其他的各类实验实践都是为其铺垫的基础。行业应用实战训练应纳入毕业设计、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

参考文献:

[1]潘懋元,车如山,特色型大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大学教育科学,2008,(2)

[2]浩歌,改到深处是教学[J],中国高等教育,2009,(1)

[3]王义道,教学方法改革:改什么,怎么改?[J],中国高等教育,2009,(6)

[4]朱高峰,论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方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3)

第9篇:网络的可用性范文

【关键词】网络 学习方式 体育舞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176-02

体育课程改革中提出了“三维健康观”和“五个学习领域”目标,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新型学习方式,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即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非常契合素质教育的课程理念。当前学生体质持续下降,“每天锻炼一小时”阳光体育遇到难落实的问题,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狠抓落实,是改革的突破口,所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至关重要。

体育舞蹈融音乐、体育、艺术于一体,具有健身、健心和社会适应的锻炼价值,还具有陶冶情操、超越极限、发挥创意、观赏演技、促进交往的特殊功能,是大学生们非常喜爱的一项运动。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每周一次,对于风格各异,音乐特点突出,动作多变复杂的体育舞蹈项目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在不能增加课时的情况下怎样能把体育舞蹈课程上得更好?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该充分把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尝试新型教学模式,探索教学新方法。本文阐述利用课外时间构建网络平台,设计合理的网络教学课程,进行网络交流,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提高上课质量,建立新型的多样性的体育舞蹈课程。

一、建构师生网络平台

(一)了解学生学习动机

首先当前大学的公共体育课程采用自愿选课的形式,学生可以根据学校提供的课程进行初步的了解,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这样的形式使得选进课程的学生是热爱本项运动的,是带着求知的目的。学习的动机往往会决定学习态度,认真求实的学习态度决定了一定的学习成果。

(二)建立师生网络平台

当前社会是个信息时代,网络几乎覆盖着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WIFI已经成了许多场所必备“福利”,通过它我们接受了很多知识,也减少了很多弯路,随时查询信息。所以要充分利用这样一个信息知识传输纽带,使得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现在最为通用和流行的联络交流手段就是QQ群和微信群,在选课的初期就与学生建立起方便的联络方式,并说明用途,使学生在上课初期就养成关注班级群信息的习惯,为以后传达知识和交流问题做好铺垫。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与网络教学相结合

(一)课前“预热”

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背景”,包括学习方法、领悟能力、音乐感觉等,甚至一个班级中会出现有基础和没基础两级分化严重的情况,课前的“预热”既是给学生建立起初步的学习表象,对上课内容进行初步了解,又是为那些基础差的同学进行的课前辅导。比如体育舞蹈中基本胯部练习,有“8”字胯、左右转胯、提胯等基本动作,单单通过课堂的短时间的教学是不能把它学透的,课前的小视频、小图解以及文字的讲解都能帮助学生对上课内容初步认知,对课上教学起到辅助作用。

(二)课后查缺补漏

课后的学习其实是“消化”和“吸收”的过程。通过课堂学习中发现的普遍问题,可以制作相关教学录像,再次进行慢动作讲解,重点突出学生容易犯的错误动作,让学生清晰动作要领,认真自我省察是否犯有同样的错误动作,这样也避免了教师直面指出学生错误动作而造成伤学生自尊心的尴尬局面。

(三)传播体育舞蹈知识信息

体育舞蹈的种类多,音乐特点也是丰富多彩,很多学生在上课中很难听出音乐节奏,特别是拉丁舞的伦巴和恰恰音乐都是第二拍起跳,初学者是很难掌握的。通过网络,可以把上课的体育舞蹈音乐上传到“群”中,这样乐感不好的同学平时可以多听多练。

现在大学公共体育课的标准是每周一次课,而体育舞蹈这个项目包括拉丁舞和摩登舞十个小舞种,单单靠上课是学习介绍不完的,有了网络平台,教师可以上传其它没学的舞种视频资料给学生观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也是为有能力的同学再提升的方法之一。

(四)布置网络作业

教师可以分组布置网络作业,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包括理论知识和技术动作,按小组每周一题,查阅资料后上传,之后是相互学习。比如理论知识题第一组:体育舞蹈的概念?第二组:体育舞蹈的分类?第三组:体育舞蹈的锻炼价值?然后第二、三小组学习第(下转第187页)(上接第176页)一小组的题目,依次交换分享学习,共同进步。

三、利用网络建立评价与交流平台

(一)师生间的评价交流

网络中,师生间可以成为朋友,没有课堂上的拘谨严肃,可以在“群”中畅所欲言。教师可以征求学生的意见,了解课堂上的进度是否能接受,了解教学内容难易程度,学生是否适应教学方法等,教师也可以通过自己主观的判断和观察对学生提出建议,比如上课态度、课堂上的小组自主学习情况等,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更直接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这样的评价交流是课堂上达不到的,既促进了师生间的感情,又提出了意见和得到反馈意见,对体育舞蹈的教学是有重要意义的。

(二)学生间的评价交流

网络群把不同班级甚至是不同专业的学生联系在一起,处在共同的年龄段又有着共同的爱好,必定有许多共同的话语,探讨学习经验、音乐节奏、上课动作、创编想法,探讨某个同学的动作优美,哪个同学记动作快等,除此之外,还会探讨班级生活、学校生活,甚至是购物逛街、打工兼职等。“群”生活带给同学们很多乐趣,增加了同学间的交流评价。

四、利用网络进行体育舞蹈教学的意义

(一)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网络的知识信息传递,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们从网络游戏、八卦新闻等不健康的视野中转移,每天点滴生活中都会有新知识进入,并且这样的网络形式传播知识,会让学生认为大家都在学习,自己不学就会落下,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是有帮助的。

(二)增强学生学习效果,保证课堂质量

网络上传递视频知识信息,课前的“预热”和课后的“消化”“吸收”,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和深刻,传递其他相关体育舞蹈知识和网络作业的布置,使学生更清晰的认识体育舞蹈这项运动,这些对上课效果的增强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相关知识的讲解介绍能有效的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三)增进师生间、同学间感情

在信息群中师生间、同学间能和谐的交流课堂知识、课外信息,能相互分享教学心得、学习心得,能以朋友的身份相互提出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建议等,在这些行为中渗透着师生情和同学情。

【参考文献】

[1]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