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供应商风险排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企业 物资 设计
一、物资风险管控定位
物资风险管控应定位在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内部控制为手段”的指导思路上,通过逐步完善风险管理机制,落实风险管理责任,加强风险管理预警体系建设,在确保重大、重要风险管理在实际物资管理工作中得到较好贯彻落实,逐步提升物资集中管理水平,提高企业防范供应与采购风险的能力和综合管理水平。
二、物资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一是根据企业经营管理模式,风险评估工作应涵盖生产、经营、管理等业务流程,涉及战略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等领域,企业按要求对采购业务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规定企业物资采购的工作职责、采购管理的过程和要求、供应商的采购成本。二是从风险识别与评估、信息与沟通、资产管理控制、成本费用控制等方面入手,结合实际,研判了企业安全与质量风险、投资风险、竞争风险、资金风险、项目管理风险、成本费用风险、价格风险等重大、重要风险。
三、明确物资风险管控的责任部门
企业各业务部门应根据工作职责,对重大、重要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方案进行细化分工,如经营计划部负责安全与质量风险、价格风险、竞争风险,经营计划部与财务部负责投资风险,财务部与审计科负责资金风险、成本费用风险,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力资源风险,办公室、经营计划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审计科共同负责项目管理风险。
四、物资风险管控措施
1.严格管理,确保安全质量有序受控
物资质量是企业质量载体之一,产品质量的优劣与原材料密不可分。一是为了确保企业质量安全,严格采购渠道,抓源头、抓过程、抓细节,优选合格厂家。二是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把好物资关,持续把安全管理纳入经营责任合同,年底进行考核兑现。定期排查安全隐患,把物资储存仓库、老化电线、水暖管道、油库、消防设备作为安全隐患排查的重点,实行科学的方案预控,该配备的安全防护设施一定配置到位。
2.理性经营,防范投资风险
一是全面撒网,区别对待,重点在“鱼多”的领域撒网,为高质量的经营承揽打下基础。二是谨慎签订合同,规范企业合同的管理,防范法律风险与资金风险,对重点领域深耕细作,维护市场,抓好中标合同的过程监控。合同履行中的款项跟踪,要根据市场变化合理修订采购合同,确保合同有效执行。三是转变内审模式要求,拓展内审职能,建立财务、审计、人力资源等跨部门的内审体制,增强联合检查力度,突出风险导向、治理目标及增值目的。
3.提升竞争力,纵深推进专业化管理
一是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将依托全国各大区域与建设单位、供应商建立的信誉优势,不断扩大区域性经营范围,供销渠道深入到项目供应链中,凭借社会资源,构建区域采购网络。同时利用好现有土地资源,重新整合传统物资仓储业务,向发展前景广阔的物流市场进军,整合现有资源逐步转型搭建联营物流市场。二是推进专业化管理。物资采购量体裁衣,统一计划,统一采购,阳光公开,让采购始终跟着进度走,避免积压资金、耗损物资。在流程管理上,严格采购程序,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管理上台阶、质量上水平的良好局面。在信息化管理上,按照企业要求做好物资版块信息化管理工作,踏上信息化管理高速通道。
4.稳健理财,全面防范资金风险
企业认真“盘清”家底,及时报告资金状况,确保企业资金的统一集中管理。一是注重加强预算管理、内控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建设,深化资金的集中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二是持续推进“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规范财务收支和各项存量资金管理,堵塞管理漏洞,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杜绝?“小金库”发生。
5.挖潜增效,加强成本费用管理
一是根据企业政策,结合企业管理,实行逐步完善成本费用管理考核体系,通过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进一步挖掘内部潜力,不断降低经营成本,通过成本费用计划管理和控制,从而实现有效的成本管理,每年度针对成本费用预算下达通知。二是明确后期管理模式与经济责任,严控项目后期成本费用支出。
6.谨慎签订合同,防范价格风险
一是建立企业数量与材料消耗量台账,实行竞争定价和集中采购,降低管理成本和物资价格。二是防止供应商哄抬物价情况发生,提前建立保障应急用料,掌握动态,确保供应材料价格稳定。三是针对市场价格波动大的风险,谨慎签订合同,审势夺度,分析市场价格走向,以锁定供应合同的形式,防范采购风险。
家族之间共有的文化属性,多以一位元或多位组成所有权控制股权的家族企业,其董事会呈现典型的“纸上董事会”,当企业逐渐资本化过程中,家族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治理矛盾也逐渐升级,从因第一代所有权和控制权而产生的股东和管理者之间的两权分离制度转向因控制权和现金流权而产生的实际控股股东利用所拥有的控制权而获取中小股东的利益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步入新常态,家族企业供应链管理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作为公司治理要素,一方面要解决家族企业控制权与现金流权之间治理平衡,另一方面如何在家族企业中对供应链进行有效管理,从而提高企业内部治理效率。
二、研究目的
文章以我国家族企业公司治理为背景,结合家族控制下岗位职能裙带关系研究,探讨H家族企业供应链存在的问题。
三、家族企业治理
通过企业治理,家族成员拥有的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呈现持续状态,包括为上市需要,不可分离的两者权力才走向分离,但仍保持临界控制状态(储小平,2003)家族拥有企业控制权与经营权,并对企业的经营实现控制的企业为家族企业(王世权,2008)。
家族企业中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往往会造成企业中产权高度集中、结构单一的股权结构,在企业遭受经济冲击的环境下,并不能够抵御风险的侵袭,无法实现经济的规模。同时,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模糊,也无法获得资本与管理分工所带来的效益;产权界定不清,导致产权纠纷,甚至产权分割,对非家族成员排斥和不信任,从而增大决策风险(张琦生,2007)。
四、家族企业供应链管理研究
供应链由不同利益主体的成员组成,各自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采取行动,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陈剑,2011)。企业供应链采购环节应于企业供应商管理制度相匹配,工作相适应,理性高效协调、处理与供应商之间存在的关系,作为必备的、不可缺少的供应链采购行为的一个重要部分,加快供货速度,减少中间环节,避免存货风险,加快链条的流动速度,有效缩减产品的供货周期,及时、快速满足市场所求。
随着采购方式的日益复杂,传统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化工企业的采购模块,企业战略性物料采购的方式,对企业进行物料采购,可以有效提升物料的供货质量和市场原料供需不平衡时,物料储备的短缺问题,减少供应的风险度(刘宝荣,2016)。
五、研究方法与设计
本研究是探讨家族企业公司治理对供应链影响作用研究,因此采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先透过资料分析验证研究假设,再通过质性研究去补充量化研究且行为交叉验证。
六、公司治理与供应链各变量回归分析
为更进一步了解家族企业公司治理与供应链各变量之间的有何影响作用,以期望得到更为客观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家族企业利用公司治理与供应链生产之间进行了回归分析,说明家族企业公司治理对供应链生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家族企业公司治理对供应链采购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家族企业公司治理对供应链销售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家族企业公司治理对供应链财务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
七、定性研究
笔者以实地调查的方式,对采购部、销售部、财务部面对面的实时调研及访谈,以家族式供应链管理作为本文的路线方向,从而对企业采购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摸底排查,找出家族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问题所在。
(一)家族控制下岗位职能裙带关系
族系控制的H企业,家族成员参与于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上至控制股东大会表决权、下至企业部门、各个子公司、分公司的中低层管理人员,采购环节中,H企业一如既往选派家族成员把控于重要岗位元,家族成员具有高度控制权,企业基础原料的大宗采购,而以关联交易的非关联化形式进行表现,从而实现企业内部的隧道效应。
(二)H企业采购现状研究分析
从H企业的采购流程从编制采购计划、超过限定数额的采购需要最高领导层的审批,再到供应商库的货比三家、对于数据库所需供应商未能满足需求,在组织招标以及与供应商进行谈判,耗时较长,导致生产部门所需求的物资回应慢。并且在交易过程中,以价格定原料,传统意义上的“为库存而采购”,未能切合供应链管理的协同效应,实现成本控制理念。程序复杂,审批环节较多。根据管理权限的规定,对于不超过规定金额的可以由各个子公司、分公司自行采购,但往往这些批单未能解决生产环节的核心原材料,仍需实施层层审批,其灵活性仍需提高。
供应商的选择上,一方面缺少供应商的集中管理,未能建立信息共享数据库,仍采用传统采购模式,对于大宗原料等项目,家族成员任人唯亲,掌控于家族控制体系下,供货价格并未遵循市场价格,多以自主定价或高于市场价格进行选购,对于市场中口碑、质量较好的优秀供应商,未能提供供货机会,从而导致供应商的供货能力及成本控制呈下降趋势。
八、研究结论
在2002年,将风险管理的方法在制药领域中进行应用被首次正式提出,在对ICHQ9进行后,欧盟就在其GMP(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加入了风险管理的内容。最新版的GMP提升和完善了制药企业的管理工作水平,因此提出了质量风险管理的理念,使GMP由原本的经验型逐渐转变为科学管理型。通过对美国的药品生产管理的经验进行考察和借鉴,我国也分析了药品生产监管的现实状态和实际情况,对质量风险管理如何提高药品生产和管理效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要对风险管理的意识进行加强,构建相应的信息反馈机制,对全过程的监控工作进行加强,对药品的监管效能进行有效地提高。在新版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突显了质量管理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并在新版GMP中新增了质量风险管理方面的相关原则及概念,这也充分说明了药品生产管理是新版GMP对医疗行业的要求。
二、质量风险管理
质量风险管理是系统化的一个过程,是对产品在完整的生命生产周期中,进行识别风险、衡量风险、控制风险以及评价风险的过程,产品的生命生产周期涵盖了产品的最初研发、生产和最后的在社会市场中进行销售直至在市场中消失,这个完整的过程就是产品的生产周期。风险是不确定性的一种,是发生损益的可能大小,通常是指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及损失导致的后果所产生的危害,质量是产品的生命,能够对产品的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较多,从风险的来源上进行分析,也就是具有较多的风险源。识别风险就是风险管理的相关部门对面临的风险通过一系列的方法进行系统地认识,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识别风险主要是两个环节的工作:其一,对风险进行感知,即对客观存在的风险进行了解,也就是存在发生可能的风险;其二,对风险进行分析,即对引发风险事故的因素进行分析。识别风险的主要方法有:保单对照法、保险调查法和分析资产损失法。衡量风险就是在对风险进行了识别的基础上,对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主要是对风险的发生几率和产生后果进行关注,对工艺质量着重进行监控,组织各专业人才并组建相关的评估队伍。控制风险就是将风险造成的损失尽可能控制在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将发生风险的几率进行降低,控制风险的基本方法有四种:回避风险、控制损失、转移风险和保留风险。评价风险是在控制风险之后,对控制的情况进行评价和审查,分析系统的风险是否超过了之前衡量的结果,是否需要通过改进技术来对风险进行降低。药品生产管理工作中应用质量风险管理,就是将药品在其生产周期中风险进行降低,所以通过相关的法规对制药企业中生产质量事故进行规避就是其风险管理的目的。制药企业中的风险管理主要是进行评估风险、控制风险和回顾风险。进行风险管理的首要步骤就是对风险进行评估,对生产过程中相关仪器设备、系统程序、操作工艺等进行风险的发现,并对发现的风险的可能性和重要性进行分析,对风险进行定级。进行风险评估时,要具有相关QA(QualityAssurance品质保证)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参与,比如在称取物料时,通常会对物料的质量有精确的要求,一旦出现错误就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就应当将此风险定义为严重。药企中的控制风险主要是对风险进行降低和接受,例如称量物料的过程,可以应用SOP(标准作业程序)将发生风险的可能性进行降低,对其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中和,将其风险定级降低,但是风险的接受标准的制定还需要慎重地考虑,结合以往的经验进行,也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对其进行调整。药企中回顾风险就是对整个系统在一段时间内的运行进行风险的审核,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工艺和仪器设备等都可能会发生改变,因此要再次付整个生产的过程进行回顾和评估。由此可见,风险管理是连续的一个工作过程,必须进行长期的一个跟踪回顾的过程,若能够严格按照良好的操作规范实行相关操作,也能够降低后期工作的劳动强度和隐含风险。
三、药企中药品生产管理和质量风险管理的联合应用
(一)控制风险的具体方法。控制风险的具体方法主要是体现在软、硬件和人员这几个方面。其一,软件,要控制有关的文件等,例如对相关的文件拟草、发行和回收等过程进行加强化的管理,采用双复核人的模式进行复核工作,并严格执行。其二,硬件,对厂区环境、厂房环境、仪器设备、原辅料、包原材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影响其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进行有效地控制,譬如对供货商进行严格的审计,对相关的仪器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在生产车间内定时进行巡检,做好QC(QualityControl质量控制)、QA(QualityAssurance品质保证)、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等。其三,人员,要对相关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进行提升,进行岗位的职业培训,对其在专业方面的短板进行弥补,例如在招聘专业人员时要提高相关的专业水平要求标准,加强相关的专业培训,一次来对质量风险进行控制。(二)控制风险的实际措施。在对控制风险的措施进行制定的过程中,要坚持三个原则:有效、可以控制、显著效果。其一,有效,就是指实施的措施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从根本上对风险进行控制,避免风险再次发生;其二,可以控制,有效,就是指实施的措施要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对具体的实际问题进行解决,杜绝工作只停留在表面上的现象;其三,显著效果,在对控制风险的实际措施进行具体的实施后,要对不良事件的发生进行杜绝,避免其再次发生,对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弥补,对药品的质量安全进行有效地提高,对控制风险的预期效果进行达成。(三)审核风险的流程。审核风险在质量风险管理中的是最后的流程阶段,作为最后的阶段,其应当审核整个风险管理程序,特别是存在可能会对质量管理决策产生影响的事情进行严格的审核。风险管理是一个质量管理的过程,但其在此基础上还具有持续性,因此要构建相关的审核机制,进行阶段性的检查和审核,根据相关的风险水平定级,制定对应的审核频率。若对相关的生产车间清洁方法和清洗设备的方法进行审核,在建立双人复核、CIP(就地清洗系统)酸碱度检测、SOP(标准作业程序)之后,相关的风险水平就会降低,处于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在进行一段时间的生产之后,再次对此事件进行审核,可能会因为清洗剂的更换或者复核人员的更换而导致产生新的风险,对此,要对相关试剂或人员的更换,拟定书面的通知进行公示,对新增的风险进行有效地规避。(四)风险沟通的环节。在实施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在每个阶段中,相关的决策者和部门都对管理的信息进行共享,也就是进行风险沟通,风险沟通能够对风险管理的工作进行促进,是信息的掌握情况能够更加全面,进而对具体的方法和措施进行整改,以达预期的效果。(五)质量风险管理的结合。质量风险管理在药品生产中的应用,主要是两个方面:前瞻管理和回顾管理。其一,前瞻管理,就是针对已经存在结论的风险,但是产品还没有在药品市场上进行流通的情况,使用前瞻管理,能够对质量风险进行有效地预防和排查,由于供应商更改、生产工艺或生产环境发生改变而导致的质量风险,可以应用前瞻管理进行解决。其二,回顾管理,已经出现质量问题的产品,在对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和沟通后,为了防止其再次发生,可以在药品的整个生产周期过程中通过回顾管理的方式对其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作,对类似的事情进行有效地预防和避免。
四、质量风险管理的工作方向
对药品成品影响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人员的操作、仪器设备的工作状态、原辅料的质量安全、包原材的质量安全、相关的生产工艺、生产车间的环境卫生指标等方面。因此在进行企业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要制定可行性高、高效率的风险管理制度,这也是进行质量风险管理的主要管理方向。在生产的过程中,在两个环节中较容易产生质量风险,就要对原辅料、包原材等供应商的更换和相关生产工艺的改进,对于这两种情况,要针对材料供应商建立相关的审计制度,对相应的管理制度进行更改,建立生产工艺的验证管理机制,对改进后的生产工艺进行研究,对其可行性和稳定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关的管理和审核制度。生产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生产工艺的改变都会对产品的质量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无论此工艺是否已经通过了验证。这就要求要对改进的生产工艺进行相应的质量风险管理,对其影响产品质量的程度进行准确的评估,对改进后的生产工艺的有效性进行验证,保证药品成品的质量安全,并且要符合相关的内控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在药品的生产过程中,若是包原材和原辅料发生的改变也对药品的质量安全产生一定的程度的影响,进而引发质量风险。在新版的GMP(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明确规定了对材料供应商的供应资质进行审批的标准,因此在供应商发生变更后,要及时进行相应的审计工作,确保审计的有效性,对其稳定性进行有效验证,以免药品成品的质量安全受到影响。
总而言之,药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因此将质量风险管理在药品的生产过程中进行有效地应用,提高药品质量问题的受重视程度,将药品生产过程中的风险降低,保证药品的质量安全,进而对人们的身体健康进行保障,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作者:钟永成 王 伟 单位:江苏正大清江制药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马珍珍.质量风险管理在药品生产中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6(03).
[2]孙海明.论新形势农信社风险管理概要[J].商场现代化,2015(30).
[3]陈磊.航天三院动力供应站风险识别与防范研究[J].信息化建设,2016(01).
据了解,产品伤害通常是由于产品本身存在缺陷造成的,而这些缺陷包括产品的设计、制造以及标签说明的不足等。我国现有的《民法通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和《合同法》都有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相关内容,但是对造成产品责任事故的生产者和销售者惩罚力度不够,因此造成类似案件频频发生。
关于产品伤害的赔偿范围,我国法律规定,对受害人赔偿其因缺陷产品所致的实际损失,包括因受伤害导致的误工损失等。同时,事件中的另一方,即造成伤害产品的生产厂家,一旦陷入类似事件,其商誉和经营都会大受影响,因此提高产品生产厂家的风险意识,控制产品责任风险是十分必要的。
就消费者在食品安全危机中如何获得保障,理赔专家指出关键的两点:保全证据和及时索赔。
保全证据。包括导致伤害的产品、包装和单据。如果厂商要求召回,应该保留产品被召回的收据;还包括伤害的现场和目击者证词、伤害检验证明等所有可以证明你受到损害的事实及损害的程度,产品的缺陷与受害人的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证据。能否提供有力的证据,是获得厂商足额赔偿和官司胜诉的关键因素。
及时索赔。我国《产品质量法》中对因产品责任造成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规定为两年,对于受害者来说,及时索赔可以保证在厂商不予赔偿时受害人还有足够的时间。不能在法律规定的有效期内提出诉讼将导致丧失胜诉权。
就生产厂家如何在食品安全危机中控制责任风险,有关人士指出,其实,有许多办法可以控制由于产品造成伤害需要承担的赔偿责任。如对整个生产流程和供应链进行风险鉴别排查,将风险控制的流程书面化,制定对发生问题产品召回的应急预案,在供货合同上要求原料部件供应商承担供货产品责任等。
关键词:黑盒部件,品质保证,FMEA
1. 黑盒部件导入的课题
产品生产商购买的部件有白盒(white box),灰盒(grey box),黑盒(black box)部件。所谓的白盒,黑盒这个词汇出自于软件测试行业。白盒是指内部代码都完全明确的部分,对于这些部分软件测试人员能够非常准确地整理出相关的漏洞。而对于黑盒,测试人员并不完全清楚内部的详细规格,一般测试人员只能通过确认外部的动作来验证软件。
在硬件领域也是一样的。特别是产品生产商对于自己公司设计生产的部件(白盒)的规格是非常清楚的,因此也更能准确地设定信赖性检证的项目。同时,对于自己公司设计的部件的弱点也是非常清楚的,因而对于部件的故障模式和设计的注意点也时更容易把握的。
而对于黑盒产品,由于不了解内部的设计规格,我们只能验证它的接口特性。
例如,多功能一体机中的HDD的步进电机,虽然它的接口规格大家都很明了,但是它内部的设计规格却是都不知道的。所以,产品生产商由于对于黑盒产品内部到底有多少品质隐患的不明确性导致产品出现市场问题,也是常有的事情。于供应商而言,在设计初期将自己公司内部的设计资料向外公开是非常困难的。这也是那些黑盒部件的检证变得困难的根本原因。
而灰盒部件则是兼于白盒,黑盒之间的部件。一般灰盒部件是指那些根据产品生产商的要求机能,性能,规格,而详细设计和生产是委托给部件厂商的那些部件。比如,在汽车行业,整车厂会提出需要部件的要求机能,性能和设计规格,甚至于会涉及到部件内部的构造设计或者生产流程的考虑,因此可以确保供应商提供的部件的品质。
2. 导入黑盒部件所需的品质保证的方法
前文所述,当使用黑盒部件时会有潜在的品质风险。本节将就多功能一体机中的HDD采购时所需的品质评价流程进行阐述。
导入黑盒部件所需要的品质评价流程,主要有以下四个行为:
1. 以往的问题事例的收集
2. 使用FTA进行故障原因的解析
3. FMEA研讨(里面又分部件单体信赖性的FMEA,产品和部件匹配性的FMEA,部件制造品质验证的FMEA)
4. 为了验证部件内部问题的试验(信赖性试验,匹配性试验)
首先,为了决定品质评价的项目,如下所示需要收集以往的部件品质问题事例。以往的品质问题事例是产品生产商部件品质评价项目的基础。
产品生产商工厂内部发生的问题
客户的投诉
产品开发时候发生的部件问题
部件EOL时替换品和产品发生的不匹配问题
部件内部信赖性问题导致的部件短期故障
一般文献里面记载的部件问题事例
接着,是根据收集到的以往部件故障事例的情报,利用FTA解析方法,分析故障的原因。图1是使用FTA手法分析的HDD故障的机理。
当发生HDD数据读取不了的时候,及时给机器上了电机器也是启动不了的。因此如果使用FTA方法,就能够明确各种部件故障的机理。
下面,我们来研讨防止问题再次发生的FMEA,因为使用了FTA了解了故障发生的机理,但是我们如何才能将故障发生防患于未然,如何才能预见到可能发生问题的部件。此时,需要集中设计,品质管理,采购,部件评价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对部件问题再发防止对策进行研讨。
图2是FMEA的样板,FMEA制定的要点是必须考虑部件故障模式和故障模式对于整个系统的影响度。为了防止品质问题的发生,一般会在FMEA表里写上产品和部件设计的注意点。根据FMEA的研讨结果,我们需要算出PRN(Priority Risk Number),根据算出值制定部件问题对策的优先顺序。
特别是,对于像HDD这种黑盒部件,为了对他的品质进行深刻的把握,我们要做以下三种FMEA,主要目的是能够明确部件内部的潜在问题:
1. 部件设计品质,部件信赖性的FMEA
2. 部件和产品匹配性验证的FMEA
3. 部件生产品质用的FMEA
当进行第一种FMEA的时候,需要产品生产商向部件供应商就问题信息进行反馈,在部件设计时就尽量将其品质提高。当进行第二种FMEA时,当发现部件和产品不匹配时需要向产品设计人员反馈问题信息,在产品设计阶段尽量提升产品和部件的匹配性。同样的,当进行第三种FMEA时,如果发生了部件生产品质的问题时,需要审查生产工序,改善相应的工程。
如上所示的FMEA的具体事例,我们使用HDD进行说明。先是关于部件设品质和部件信赖性的检证实例,由于外部的震动导致HDD旋转速度变慢被列举出来了。而HDD旋转速度变慢的原因有,HDD内部读取头由于外部震动的原因,磁性存储媒介所存储的信息无法准确地被读出,从而导致读取头一直在反复读取。由于磁性存储数据无法被准确地读取出来,读取速度变慢,从而旋转速度也变慢了。就像这样,使用FTA手法明确了HDD旋转速度变慢的机理,从而能够在HDD设计时就导入相关的必要规格。比如,HDD部件规格书中,有写到对于HDD施加的震动频率范围为5-500Hz或者1G以上。这是因为,当对其施加500Hz以上的震动时,根据时时观测的HDD旋转速度数据发现HDD的旋转速度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通过上述的实验,不但明确了该HDD所匹配的震动频率范围,同时也能相对把握住各个供应商的部件信赖性差异。这就是HDD信赖性验证FMEA的实际事例,这个能够适用于各种尺寸的HDD。但是不管是运用FTA,FMEA都是要确认很多的项目,要花很多的时间和人力。
3. 如何提高黑盒部件的品质保证效率
如图3所示为导入HDD这种黑盒部品时的供应商选定流程。
起先,根据部品的采购计划,算出所需部品的数量,交期和目标价格,根据这些要求选定供应商。当然,所谓的采购计划是需要和产品的开发计划,生产计划相吻合的。
当选定供应商时,必须考验供应商是否在数量和交期上灵活对应,还有在价格层面是否有竞争力,为此我们需要向多家供应商询价然后从中选择最优的供应商。之前提到的逆向竞价的做法,产品生产商能够通过这个方法有效地控制部品的价格,最近采用这种做法的产品生产商也在增多。另外,我们在选定供应商时总是会为了以防各种突发事件,同一个部品会选定数家。
然后,为了产品和部品的匹配性,我们会挑选有能力提供相匹配部品的供应商。比如,客户使用的HDD,会挑选符合客户所要求的转速,接口,震动特性,耐冲击要求,消费电力规格的厂家。
接着,客户会对供应商进行各N审查,包括:欧洲规定的环节有害物质的监测,会挑选能够稳定对应RoHS(Restric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或者REACH(Registration Evaluation Authorization and Restriction of Chemicals)的供应商。如果供应商无法提供相关证明,则产品生产商必然需要自己运用相关设备进行有害物质的检测。
还有,对部品的安全性,UL(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规格等等进行验证。具体的安全性检验项目是指电子部品的开路,短路发烟发火实验,电磁兼容EMI(Electro Magnetic Immunity)实验等等。通常,可能只是从供应商那里拿到数据确认一下就可以了,但是根据情况不同可能需要将部品装入产品中进行实际的验证。
另外,会选定部品信赖性优良的供应商。根据实际情况,有些供应商不会在规格书中写明类似于对于温度,湿度的耐久特性。遇到这种供应商,客户会对其部品进行必要的信赖性试验,以提前排查部品隐藏的品质问题。所以一般会挑选能够准确提供信赖性条件的供应商。
最后,关于部品和产品的匹配性试验,必然是选择匹配合格的供应商。虽然为了削减开发投资导入了类似HDD这种黑盒部品,但是当发生匹配性问题时,必然要么是产品这里进行相应的设计更改,要么是厂家对部品进行设计更改,总之关于匹配性的话会和供应商必须得达成共识。
综上所述,为了选择优良的供应商,不仅仅是关注于部品的价格和交期,也不仅仅是拿到规格书就OK了,而是要挑选那些能将信赖性数据等等技术情报能够公开的供应商。同时更希望能够当匹配性问题发生时,配合度和协力度更好的供应商。
HDD是广泛被整机厂家使用的电子部品,由于产品本身有很强的共通性,对于整机厂家而言,HDD是一个黑盒部品。同时,HDD因为融合了机械,电子,软件,材料等等各种技术,所以他也是最为复杂的部品之一。
我们将从之前说的以下五点对供应商进行评估:
1.关于部品故障解析信息的公开。
1.部品信赖性信息的公开。
2.部品设计或者制造流程的信息公开。
3.根据顾客要求对应设计变更的能力。
5.部品品质问题发生时是否能迅速对应。
对于供应商的分数,将由2-1式来决定,对每个评价项目的权重(Wi)进行打分(Xi),然后总得分由他们的乘机之和算出,而权重以及分数的范围为0-2分。
(2-1)
Fig.3
关于故障解析信息公开,具体有以下要求:①电路信息,②读取头信号输出信息,③Primary list等故障模块信息,④使用FTIR,SEM-EDX对故障进行解析,⑤SMART(Self-Monitoriong Analysis and Reporting Technology)信息。
HDD厂家的话,除了对应大客户,为了削减工时,普遍是不会使用FTIR或者EDX这类特殊的设备的,而是用一些简易的设备进行解析。为此,要寻找那些愿意为了客户使用FTIR或者EDX这类复杂的工具,对问题点进行深挖的供应商。
从HDD供应商处获得故障诊断工具,电路图是非常重要的。这些信息,是作为供应商向客户解释问题的机理非常有用的信息。而且,它们也是当部品和产品不匹配时进行设计更改,改善的信息源泉。从,HDD供应商那里拿到的SMART信息也是很重要的,根据HDD的产品规格书,SMART信息有10个参数,里面记载了关于马达启动时间,不良通道数,读取和写入故障率等等。这些信息对于判断HDD内部潜在的问题和部品的老化等等是非常有效的。但是,SMART信息是根据HDD厂家不同而不同的,为了详细把握这些信息需要向厂家具体询问。
参考文献:
大家上午好!
转瞬间,2014年上半年的日历已经翻过,伴着光阴的脚步,我们心中的光荣与梦想在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在公司经营核心领导正确领导下,在各兄弟部门的大力帮助下,半年来,我们部门全体员工上上下下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人人争先,各项工作得到蓬勃发展,成绩取得虽有点滴,但是年终工作目标还有待进一步实现,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
1、我们部门认真贯彻有关安全工作的决策和部署,围绕安全工作的重点,狠抓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工作管理制度,以防范重大事故发生为中心,深化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专项治理。
2、制定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明确每个岗位人员的安全责任,把安全工作纳入日常工作的重点,强化“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主导思想。
我们结合自身的特点,针对物流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了服务标准,制定了企业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修订和完善了各级岗位人员的安全责任制度,明确了各自的安全职责;使每位员工的安全意识、自我安全防范能力大大地加强;当前,为保证有效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正在修订和完善各项安全检查及安全事故处理制度,正在分别制定一系列安全管理规定及应急预案,对所有机械设备尤其是车辆、叉车、安全设施等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梳理并完善物流各环节操作流程,制定全新的标准。
二、工作勤奋,扎实肯干,坚持“节约第一”的原则
我们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是负责公司日常食品日常采购;采购合同的签订、请款;货物的保管以及入库、出库管理。由于食品采购具有特殊意义,因此,工作任重道远,承担着与公司成本密切相关的几大类业务,采购、物流、工程分包已成为公司成本管理的重要一部份,成本犹如“冰山”一角,公司好比一艘航行在大海中的“油轮”。“冰山”露出来的只是一小部份,看不见的大部份是埋藏在海底,埋藏的“冰山”直接影响到“油轮”的日常采购价格合理化,降低采购成本、物流成本将是一项重要任务。合理规划采购,确保主要库存货物的充足供应,满足零星货物及时采购,降低缺货风险。
采购商品质量好坏直接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够正常运转。采购是企业和资源市场的关系接口,是企业外部供应链的操作点。物流采购是企业科学管理的开端积极全力支持前台部门各项工作,从采购——发货——送货,认真完成前台部门所需每项工作,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我们,充分发挥了后备军的作用。部门人员为了采购到物美价廉的货物,每天不厌其烦地与供应商沟通;严格执行采购功能,每天询价、比价、议价及订货、交货的跟催与协调、物料来源的开发与价格调查、退货与索赔等工作。确保主要库存货物的充足供应,零星货物及时采购,库管员认真负责,备货、发货、收货、下货、打包得热火朝天。通过严格执行本部门工作流程,采购价格合理化,降低采购成本、物流成本。
三、立足实际,分析不足,坚持“质量第一”的宗旨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还有许多做的不足的地方,例如,对部份产品性能、规格不熟悉,所订购的货物拿不到较好的折扣和价格。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个人专业知识学习和向公司技术部、客户部同事学习相关产品来不断提高部门整体水平。配合公司其它部门资金回拢,使资金周转加快。物流运转还在起步阶段,虽然已有规模,但能满足公司整体要求的却很少,有些价格高、有些技术能力不够,在今后我们还会不断地引进更多,让更多新标准加入到我们的技术专业培训中来,不断提高工作服务水平,以满足公司各项需求。
配合支持是我们后台部门的本职工作,半年来,我们坚持以优质的服务、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工作效率为宗旨,做到全身心的投入到日常的工作中去。
四、下半年工作展望
1、坚持学习不松懈。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下半年,我们将不断在日常的工作中学习专业产品知识,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项培训活动,寻找外部采供物流专业培训机会,使每一位部门员工都能成为一名专业的采供物流师。
关键词:风险防控 法律风险防控 体系建设
一、前言
目前来说,企业风险管理工作正在建立规范,主要为提高管理经营水平和实现公司总体战略经营目标。在当今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商业环境也愈加复杂,每个企业都面临着诸多不确定的风险因素,除了不可预知的意外造成的损失,还会有因为错误判断而出现的战略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等等。企业在面对这些风险的时候,要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目标。这不仅要关注个别的风险,更需要全面了解和掌控对其进行全面管理,这是企业在目前的市场经济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目前企业的风险防控情况
企业的安全风险管理主要从规避安全风险入手,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个人,通过这种制度提升个人责任感。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在企业内严格要求员工,通过隐患排查,整改公司制度,不断完善企业的风险防控制度,以确保企业的稳定发展。
(一)风险管理主要贯彻方针
企业往往最重视资金的风险管理,资金的流动性强,出错的可能性更大,因此需要更加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这项工作涉及到资金在流动中经历的各个环节,从审批环节到最终的票据印章都需要严格控制在多个关键点上。为了资金安全与规范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率,公司应该制定相关规范制度,对资金的收支、支付要求,和审批程序有明确规定,对资金管理严格规范流程,争取在风险形成初期就及时遏制。同时要对风险事件进行分类整理,对重要性进行排序,提前为风险管理准备应对策略。另一方面,以建筑行业为例,企业在安全生产的同时,也要注重环保,响应国家号召,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根据工程规定,全面展开建设进度,确保安全施工与工程主体同时进行,加强监管力度要从工程管理人员入手,在各个方面严格把关,严格审查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队伍的安全资质,加强对施工现场中的设备的管理检查,定期维护。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定期检查,做好检查记录,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保证记录真实有效。在工程中用电安全也是需要重视的关键点,严格遵守用电安全制度,定期检查供电设备及线路,排查隐患,及时进行整改,从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公司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二)贯彻“各尽其责”方针
企业的财务部门要建立印章票据有价证券等分管职位,各个职位互相监督,各司其职,定期对流动资金进行盘点,以确保资金的安全运行。合同管理风险是非常重要的,需要严格执行《合同管理办法》,达到风险防控的目的。在公司内部的各个职能科室负责合同审查、签订、履约等工作。凡是金额超过三十万的合同,都需要上报管理部门及风险管控部门审批,并认真审查合同内的条款,贵其中不恰当的内容进行修改。主要负责的部门,授权人和合同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坚决落实调查资信,在双方谈判后拟定条款,然后认真审查条款最后才能会签,接下来就是等待审批、签署履约等步骤,最后备案归档。这个过程需要进行全程管理。还需要制作合同管理资料审核清单,认真审核从最开始的招投标及议价到确认承包商资质,再到拟定合同基本条款,公司会审,公司会签等环节是否违反了规定,资料是否完整,确保合同签订的合法性。企业内常常会有合同会签职责分配不明确的现象,所以需要制定《合同管理补充规定》,根据合同的不同性质分类,根据其特性指定会签部门和他主要的审核职责。为了明确合同管理,详细合同的相关信息和履约情况,需要建立合同管理台账,把这些信息全部收录到台账里,在合同履约期间及时的给出在法律风险方面的建议,这些管理细则都可以给各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一个良性的督促,使他们严格按规定履行权利和义务,全面维护企业利益。
企业在日常运营中需要采购设备,或者物资,这中间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想要有效的进行风险防控,就需要在日常采购计划中做好防范,首先制定计划,货比三家,确保采购价格不高于市场价,对各个厂家的价格和质量做出比较,再选择供应商。之后要双方签订采购协议或采购合同,确保在购买过程中没有经济损失,在之后如果发生质量问题可以退货或者换新,总之要在管理供应过程以及之后的各个环节都加强风险控制,从根本做到防范风险。
三、全面风险风控的前景展望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全面风险防控已经满足不了企业的要求了,所以应当将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全面嵌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融入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围绕企业的总体经营目标,通过法律风险识别,总结和评估方法,制定法律风险防控制度与全面风险防控制度相结合的制度体系,动员全体员工全过程参与,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使风险防控制度体系上升一个台阶,使企业成功规避风险,促进企业更加平稳的发展。
四、结束语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全球经济化加剧,不断有国外企业走向中国市场,这种情况下,两种不同的市场竞争压力加剧,企业面对的风险会越来越大,所以现在有必要在完善全面风险防控制度体系的情况下,加强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建设。面对当前严峻的市场形势更要高度重视这一点,借鉴国外知名企业的成功案例,及时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和完善法律风险防范制度。不断提高我国企业的实力,提升我国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博廷.筑牢全面风险防控的基石[J].施工企业管理,2015
[2]路军.企业文化视角下的全面风险防控[J].经营与管理,2015
[3]申庆勇.从安全生产运行到全面风险防控[J].电子金融化,2015
[4]安军.加强风险全面防控体系建设[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16-19,2014
1.1是适应专业化重组巨大变化的需要
由于集团公司和长城钻探公司的专业化重组,二级单位原有的物资供应站组合成新的独立单位,各项规章制度、操作流程都急需改变、调整,人员分工不明确。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党政班子及主管领导冷静分析,清醒地认识到:构建特色物资管理体系是塑造企业形象、提升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于降低公司成本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要想做好物资管理工作,必须根据公司特点,实行精细管理,建立特色物资管理体系,使各层面物资管理人员都参与到管理工作中,使各项制度有效落实。
1.2是实现降本增效目标的需要
在长城钻探精细化管理的前提下,钻井三公司坚持走精细成本管理路线。通过对近年来物资成本情况进行分析,每年物资消耗占总收入的45%-50%,这意味着监控物资消耗情况对降低公司成本有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降低公司成本,钻井三公司以降低物资消耗为目标,以执行物资管理“四化”、“两严”、“一贴近”为手段,构建特色物资管理体系。通过推行单井标准计划模版、单井物资定额控制、单井成本分析、绩效考核等方式,建立单井物资成本监控体系,将物资核算到单队单井,使基层队物资成本消耗降低;通过严把物资进口关、严守物资质量关、公司范围内调剂使用物资,延长物资使用寿命,降低采购成本;通过以上措施,达到降本增效的目标。
2、构建特色物资管理体系的内涵
特色物资管理体系的主要内涵是:“四化”物资计划标准化、物资定额标准化、消耗分析标准化、月度考核标准化。主要用于监控单井物资成本。“两严”严把物资进口关、严守物资质量关。主要用于提高物资质量、延长使用周期,降低采购成本。“一贴近”贴近生产现场,了解基层需求。主要用于调剂公司范围内物资,降低重复采购成本。
3、构建特色物资管理体系的主要做法
物资管理工作的核心是体系建设和成本控制,我们以完善管理体系,夯实管理基础为核心,优化管理体系,深化成本控制,落实精细化管理理念,降低物资管理成本,实现管理提升。
3.1严把物资进口关
在物资供应管理过程中,我们坚持对外抓好供应商管理,对内抓好物资质量验收的“两手抓”工作方针,严格把好物资进口关,强化现场验收,严守物资质量关,为生产运行提供坚强物资保障。
3.1.1优选供应商
供应商是外购物资的“源头”,只有加强供应商管理,才能将物资质量风险降到最低。为此,我们建立并实施了供应商推荐选择、考核、退出等一系列机制,把住“源头”引来“活水”,强化供应商管理,确保物资来源可信。实行供应商动态管理。通过对供应商的售后服务进行调查,建立供应商档案,设定专项评价标准,并给予合理评价,对供应商实行动态管理,建立供应商退出机制,按季度开展供应商考评工作,及时清退出现质量问题且整改无效的供应商,调动供应商积极性。同时,对供应商实施分级管理。对于物资质量好,售后服务及时的供应商,在上报代储物资时优先推荐,推荐产品性价比较高的供应商参加集中采购,确保供应商量少质优,以此保障物资产品质量。定期召开供应商管理工作会议,使其了解长城钻探物资管理制度,知晓公司物资的管理“红线”和“雷区”,从而形成供应方配合公司控制成本、延长物资使用周期的思想理念,建立长期合作的双赢合作关系。通过以上措施,近年来我公司供应商数量减少,物资使用周期延长,确保了物资供应源头可信。
3.2严守物资质量关
物资质量不仅关系到使用周期,还关系到公司安全生产。为此,我们高度重视物资现场验收工作,修订、出台了《现场物资验收管理规定》,结合物资验收标准操作流程,划分职责权限,明确物资到井及领用过程中的检验标准和程序,对检验不合格的物资进行登记,由主管部门进行退换、索赔等处理。每月通过质量回访方式,了解物资使用情况,对出现质量问题的物资进行登记,填写质量问题反馈表,并及时反馈处理情况。针对上级部门抽检不合格的物资进行重点排查,逐项落实使用情况,并对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提示,确保安全生产,杜绝任何质量不合格产品进入生产现场。通过严格把关,2013年我们共抽检出质量问题20个,并已全部整改,有效避免了生产过程中因物资质量问题带来的风险。
3.3监控物资消耗
现场物资消耗情况是物资管理关注的重点,只有掌控现场消耗情况,才能实现对物资的全方位管控。我们通过推行物资计划标准模版、实施物资定额管理等手段,细化物资消耗管控,实现低成本供应,达到降低物资消耗的目标。
3.3.1推行物资计划标准化
为保障物资供应及时,成本控制有效,我们以计划为前提,通过计划控制消耗,推行计划标准化模板。钻井三公司对自公司成立以来所有施工井的物资消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按照施工井型、基层队、设备等,进行详细分类、测算,通过集中各项目部、基层队意见,对公司口井物资消耗情况进行筛选,选定了19个样本,制定出单井物资消耗标准计划模版。由基层队、项目部根据下月工作量,以及单井物资消耗规律,结合本月消耗情况,上报物资标准化计划,提高物资计划提报准确率,通过标准计划模版进行事前物资消耗成本控制,实现公司降本增效要求。
3.3.2实行物资定额标准化
结合公司生产实际情况,将近三年来所有物资消耗情况进行分析,按照不同井型,制定单井材料消耗定额和油料消耗定额,使每口井领用物资控制在定额范围内,实现过程管理。按照井型实行材料消耗定额控制,即每口井物资消耗总量控制在定额范围内,超过定额领用严格考核,以此控制材料消耗。根据统计结果,钻井物资消耗占收入的比例不得高于45%,侧钻井消耗占收入的比例不得高于35%,大修井消耗占收入的比例不得高于30%。在领用过程中,仔细核对领料申请与计划,未超出单井消耗定额的物资予以审批,超出定额部分需经公司领导审批后方可领用。在油料管理方面,通过现场测量,征求使用单位意见,制定单井作业和单车用油定额,并根据实际情况定期修订完善定额,严格控制油料消耗。通过以上措施实现领用过程监控,对即将超出定额的井队进行提示,将成本控制在定额范围内,为降低全年物资消耗比例奠定基础。
3.3.3坚持消耗分析标准化
召开月度单井物资成本确认会,对当月完成井各种能耗数据、物资消耗情况进行确认,并与基层队、项目部共同分析单井消耗情况,对完成井油材料消耗超标的队伍进行分析,实现机关与基层互相配合,共同监控单井物资消耗,强化油材料监管、考核。考核时将物资消耗与收入、井型、周期挂钩,按照井型核对定额,认真分析超定额原因。同时,设置黑名单,将当月超定额的队伍列入黑名单,由基层队长写书面说明,分析超定额原因;连续2次超定额的队伍,由项目经理组织专项分析。2013年物资消耗和能耗情况与2012年相比,均有所下降。
3.3.4执行月度考核标准化
发挥考核正激励作用,确保制度有效落实。结合公司物资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和物资消耗控制目标,制定考核细则,对基层队物资使用、管理情况、单井消耗情况进行月度评比、考核,对不符合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否决,及时堵塞管理漏洞,同时奖励单井物资成本控制较好的队伍,对消耗超出定额的队伍核减下月单井消耗定额,以此激励基层队严格控制单井物资成本。通过以上方式监督现场的物资管理执行力,发挥考核正激励作用,使单井物资成本监控体系在基层单位实际运行。
3.3.5贴近生产现场,强化物资储备。
经与物管中心沟通,我们加强与物资公司联系,随时掌握物资公司各库房物资储备情况以及各项目部生产情况,通过从仓储站领用储备物资,减少急用料计划发生,以储备保生产,以合理储备降低采购成本;加强领用过程监管,由物资管理科统一审批,公司范围内调剂使用物资,降低物资重复采购成本,保障生产物资需求。根据气候变化,关注物资消耗情况,提前储备物资,与生产部门紧密结合,定期及时更换柴油标号,确保物资供应及时,降低供应成本。通过采购与储备相结合,有效保障公司生产物资需求。
3.4完善体系,夯实基础
基层是物资需求与物资消耗的主体,提高基层物资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使基层物资管理人员会用物资、用好物资,是提升物资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们以精细管理为主线,从健全、完善物资管理制度,加速物资管理系统建设为出发点,不断夯实物资管理系统管理基础,为提升物资管理水平打基础。
3.4.1完善管理体系
以管理提升为主线,以管理体系建设为出发点,明确职责权限,开展业务培训,完善管理制度,细化考核标准,夯实管理基础。
3.4.1.1明确岗位职责
建立物资管理科垂直到基层队的管理模式,为所有基层队配备材料核算员,实现物资管理由“面”细化到“点”,将材料核算员的职能充分发挥出来,明确权利和义务,重新定岗定责。由材料核算员负责基层队的物资调配、成本核算、单井考核及能源考核等工作,树立成本意识,明确岗位职责,使之成为基层队的“管家”。同时,在物资管理科内部根据岗位职责,优化调整岗位分工,进一步强化物资管理的职能权限,使物资管理科的职责定位和管理界面更加清晰。
3.4.1.2落实管理制度
通过对标其他单位的先进经验,结合公司物资管理实际,我们重新修订物资、能源管理相关文件。相继出台《物资管理实施细则》《油品管理实施细则》《节能节水管理办法》《现场物资验收管理规定》《废旧物资管理暂行规定》,对于物资管理、现场物资验收、油料考核定额及废旧物资管理做出详细要求,通过完善考核机制,召开成本确认会等方式,解读各项管理要求,将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到基层。
3.4.1.3建立考核制度
结合近两年物资管理的数据分析,重新修订物资消耗一线定额和二线限额标准,转变考核重点,将事后考核变为事前控制。对物资计划管理、物资领用程序、质量信息反馈、单井消耗定额等工作进行重点考核,明确标准操作流程和岗位责任,同时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考核并限期整改,使考核与制度执行相联系,以此监督制度落实情况。在此基础上,开发利用绩效考核系统。为进一步控制成本,实时监控单井成本,在物管中心的大力支持下,钻井三公司与软件公司联合研发了绩效考核系统。以基层队为核心,与基层操作人员共同参与软件开发,将物资标准计划、领用过程监控、物资消耗定额、油料定额等信息都录入系统中,实现全方位监控与考核,将管理文件与考核系统相结合,使制度落实到实际操作当中。通过考核实现各项物资管理制度的落实,将各项制度落到实处,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能力。
3.4.2夯实管理基础
3.4.2.1开展业务培训,提升管理人员业务能力
针对基层队材料员,重点培训“操作”,开展操作流程、系统操作、考核标准、单井菜单关闭等方面培训;针对有物资审批权限的管理人员,重点培训“管理”,对项目经理和井队长,利用跑现场以及培训会议的模式,开展规章制度、经营分析、成本核算等内容的培训,深化成本意识;针对现场直接使用物资的操作人员,重点培训“使用”,外请生产厂商,开展使用与工具维护等内容培训,让操作人员会用物资,用对物资。
3.4.2.2深入现场,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提高物资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在物管中心的指导下,我们以“四同时”、科室承包井队、定期组织物资管理会议为契机,与基层物资管理人员面对面地沟通,为他们解读公司物资管理制度,答疑解惑;实地监控口井材料、油料消耗,对消耗异常的井进行提示;现场测量油料消耗,修订油料定额,使定额更合理,考核更加贴近实际。通过面对面地沟通,了解物资供应、使用难点,实现机关与基层队之间的互相了解,互相配合,共同强化生产现场物资消耗管理,共同监控单井物资消耗。
3.4.2.3促进管理人员转变观念,深化成本意识
管理的主体是人员,因此,基层队长作为最前线的管理人员,需要转变观念,树立成本意识,由生产型向经营型进行转变。通过月度单井成本确认会、深入现场等方式,向项目经理和基层队长,讲解单井成本、能耗情况,分析消耗异常的原因,进行对标分析,使基层队长、项目经理树立成本意识,重视单井物资成本控制,实现管理理念转变,在基层队现场严格控制单井成本,做到既懂生产,又会算账,从源头降低单井物资消耗。
4、构建特色物资管理体系的效果
4.1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钻井三公司物资管理系统的凝聚力不断提高,机关与基层之间联系更加密切。通过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借鉴其他单位先进经验等方式,各层面物资管理人员思想意识得到提升,物资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物资计划提报准确率、物资质量合格率、集中采购物资供应商中标率均有提高,2010年至2013年,连续四年获得长城钻探物资管理先进单位、节能节水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4.2业务素质不断提升
自2010年起,钻井三公司每年均组织各类物资管理培训10余次,同时积极参与长城钻探物资管理培训,超过600人通过培训提升了业务素质,其中7人获得长城钻探物资管理先进个人,13人获得节能节水先进个人,为钻井三公司物资管理系统做出表率。
4.3公司成本不断下降
经过三年的努力,钻井三公司构建了特色的物资管理体系:通过推行单井标准计划模版、单井物资定额控制、单井成本分析、绩效考核等方式,建立单井物资成本监控体系,将物资核算到单队单井,使基层队物资成本消耗降低;通过严把供应商准入关、严守物资质量关、贴近生产现场,延长物资使用寿命,降低采购成本,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标。钻井三公司物资消耗占收入比例由2010年的49%下降到2013年的38%,直接结余资金比例为11%,降低了公司物资成本,实现了精细管理与降本增效有机结合,构建特色物资管理体系初见成效。
5、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5.1应用范围较小,有局限性
由于研究范围有限,本文所研究的物资管理体系,应用范围仅为一个二级单位,虽然已取得一定效果,但由于业务性质不同于其他石油企业,不够典型,不具有代表性。建议对此体系进行推广应用,检验是否有代表性,对进一步研究物资精细化管理有参考价值。
5.2操作人员业务水平不足
在体系运行期间,已针对业务人员进行培训,但由于各基层单位业务人员思想意识转变不及时、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在体系运行过程中,会出现一定困难。应加强对相关业务人员的培训,转变思想,提升业务水平,融入到管理体系中,推动体系运行。
5.3试验时间较短,需修订新的标准
摘要:应急柴油发电组作用为:在核电厂外部交流电源全部失去时,机组有能力满足应急厂用设备用电要求,以确保核反应堆安全停堆,并防止由于正常的外部电源系统失电而导致重要设备的损坏。柴油机的生产制造过程较为复杂,其装配过程在整个制造过程中是重中之重,稍有疏忽就会导致柴油机伤瓦乃至拉缸。而根据经验分析,装配过程尤其油气系统的清洁度控制更是防止柴油机缸套、轴瓦产生划伤甚至拉缸的重难点。为使监造人员熟悉柴油机的监造技巧,本文通过对该柴油机的油气系统进行管控,从设备监造的角度,对监造过程中所采用的一些监造技术及监造方式方法进行了总结,以供监造人员交流和学习之用。
关键词:油气系统;监造技术;监造方法;交流学习
1. 监造设备概况
机组构成及作用
柴油机发电机组的构成:包括机组本体(柴油机、发电机、联轴节、公共底座、减震装置等)、启动系统、压缩空气系统、燃油系统、滑油系统、冷却水系统、进排气系统、全套电气系统、负载系统等。
在电厂外部电源全部失去的条件下,每套柴油发电机组装置都有能力满足应急厂用设备用电要求,以确保反应堆安全停堆,并且防止由于正常的外部电源系统失电而导致重要设备的损坏。
2. 柴油机装配试验过程清洁度控制的监造重点分析
12PC26B型柴油机是首次在国内核电领域应用,与其他机型相比,具有单缸缸径大、活塞行程长、功率大、转速低、额定工况下的平均爆发压力大、燃油消耗率低、监控点多等特点,同时核安全等级、质保等级、抗震等级等要求均较高。
另外供应商也是首次承担项目总承包的角色,在设计、制造、协调及协作方面与国外企业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根据经验,柴油机最常见最大的质量问题就是拉缸,不但影响质量而且还因返工严重影响进度。因此,如何通过监造工程师的风险前置预控,确保“华龙一号”应急柴油发电机组避免拉缸,从而使机组保质保量按节点交付,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划瓦拉缸原因分析
通过走访专利方MAN监造师、装配工、试验工及经验丰富的首席检验师,通过头脑风暴法形成共性看法:拉缸原因很多,但不外乎零件质量不好,装配质量不好,油气管路清洁度不好,不好又启动过于频繁。
因此,需对上述原因逐一进行分析排查,从而找到主要原因并进行控制。
2.2 零件质量检查分析
对于关重件,如机身、曲轴、凸轮轴、缸盖、连杆、缸套等关重件,均设置了质量计划,且关重工序也设为W点进行了现场检查见证,关重件质量控制良好,未发现明显的影响柴油机划瓦拉缸的问题因素。因此,关重件质量不是造成柴油机拉缸的主要原因。
2.3 装配过程检查验证分析
监造检查包括专项巡检、专项检查、平行检查、现场见证等,针对关重件及关重工序采用现场见证检查,对于非关重件加强过程巡视检查。装配过程中对关重件如曲轴、凸轮轴、活塞销等的检查以现场监督为主;尺寸检查对于轴瓦、轴承内孔等零件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其过程中一般采用抽检或者旁站检查。
通过观察验证,在零部件装配环节,供应商能够严格执行工艺要求,有效保证装配质量。结合军机、其他柴油机交货试验所暴露的质量问题,复查相关装配记录,通过分析认为装配质量是受控可靠的,装配过程不是造成拉缸质量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2.4 油气管路的检查验证分析
柴油机的单机出厂试验是W/H见证点,通常由核安全局、核电业主代表、工程公司监造工程师及供应商代表等共同进行见证,其中试验后拆检是首道必检工序。结合现场拆检经验及分析表明,柴油机轴瓦及缸套的划痕或划伤与滑油/燃油管路清洁度有明显的因果关系。曲轴及其主轴瓦、连杆及其连杆瓦、缸套及活塞环上述摩擦副的划痕或划伤在三者相应运动部位总是成对出现,表明在该部位存在硬质颗粒物,在摩擦副运动时造成划痕或划伤。原因指向滑油/燃油进油管路清洁度不好(少数原因指向装配时偶然带入颗粒物,见下图)。
除此之外,还曾发生过多次曲轴及其主轴瓦、连杆及其连杆瓦运动副无划痕或划伤异常,而缸套及活塞环存在严重划痕或划伤异常现象。经验分析表明缸套划痕或划伤还与空气进气系统的清洁度控制有很强的因果关系。
因此,滑油/燃油系统与进气管路系统的清洁度不好是造成柴油机划瓦拉缸的重要原因之一。
2.5 不好又启动过于频繁的验证分析
经比对同类机型现有案例,仅在中广核项目上机组出厂试验完成后,业主在试验大纲之外又追加的多次快速带载启动试验时,发生过几次拉缸问题。而在我司中核项目上尚未出现过此类现象。
3. 监造工作的控制
根据以上分析,对伤瓦拉缸的监造控制方向主要为:油气管路的清洁度。油气管路系统的清洁度控制又大致分为:空冷器、油气管道两大部分。
3.1 对空冷器的控制
空冷器实际上是涡轮增压的配套件,其作用在于降低增压后的高温空气温度、以降低发动机的热负荷,提高进气量,进而增加发动机的功率。
3.2 对油气管道的控制
经现场检查油气管道的装配情况,分为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已加工好的钢管,安装前已彻底清洁,未见异常。对于已加工好的外委铝管等软合金管,存在表面喷砂现像,砂砾嵌入管道本体,在清洁不细致的情况下,容易脱落进入气缸造成拉缸。对此,供应商在安装前用高温水进行彻底清洗予以保证,也有效解决了隐患。第二种是现场配管,点焊配管完成后,送往铆焊车间进行焊接,并酸洗,不锈钢的还要进行钝化。
4. 合同执行情况
福建福清5#、6#堆(华龙一号首堆)共4台应急柴油发电机组外加1台备用机组,2015年初开工。2016年12月底顺利通过应急柴油发电机组鉴定试验,正式量产。截至目前,五台柴油发电机组已全部装配完毕,其中5#堆的两台机组已完成试验验证并已发货。EMS备用柴油发电机组及6EMP机已完成试验待发货,6EMQ机待机组试验。
5.经验体会及建议
核电站用1E级应急柴油发电机组作为重要安全级的电气设备,因其结构复杂、零部件和辅助系统较多,产品质量不太稳定,尤其拉缸问题严重制约了机组的交货质量与进度,但通过主动风险预控,切实吸取以往丰富的经验教训,在关键环节加以重点防控,就能得到可控的结果。另外,加强核安全文化的培训,加强对核安全设备相关法规的理解,强化核安全无小事的理念,强化质保和核安全的宣传教育,强化核安全文化意识和责任意识宣贯,使全员对核级设备引起足够重视,使质量管理精细化,可以做到使柴油机组的质量得到很大提升。具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