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研课题研究基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集体备课;多媒体课件
一、多媒体课件,为集体备课搭建智慧碰撞的平台
在上“有理数的乘法”一课前,年级备课组长要求本年级的所有教师各自备课,然后在此基础上集中交流.由一人主讲,大家围绕主讲人教学设计的主题发表补充意见并开展讨论,再集体商定最终的集体教案.
首先,多媒体课件可以为集体备课搭建一个声色具备的展示平台.在传统形式中,探讨过程中的媒介一般是教科书和主讲人的教案,然而只有文本和语言的讲述显得比较抽象和单调.而课件使主讲人有本可依,主讲人借助课件,将说明“负负得正”的各种数学模型,从北师大的归纳模型,到苏科版的水位模型,浙教版的数轴模型、温度模型,通过生动活泼的页面一一呈现给听众,使主讲人更好的展现了个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设计意图.多角度的观察,也使听者能更为迅速的理解其主题.而鼠标的点击操作代替了主讲人的书写方式,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大大提高了集体备课的效率.
其次,多媒体课件为集体备课提供了一个资源丰富的资源平台.在“有理数的乘法”一课的探讨中,就有教师提出,除各种不同版本的教科书之外,网络和杂志上也出现了各种较新颖的说明“负负得正”的数学模型,如相反数模型、分配律模型和好孩子模型等[1 ].丰富的内容对教材进行了更多的拓展,打破了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神话[2 ].借助网络和多媒体的力量,教师对教材的探讨又将迈进一步.
再次,多媒体课件同样是集体备课过程中的探讨平台.多媒体课件使讨论有根有据,与会者可以对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内容、细节都进行深入斟酌,提出富有成效的建议和意见.
最后,多媒体课件还是集体备课的检查平台,它“含蓄”地检查了各位教师的备课情况.通过主讲人的讲述以及对课件的熟练程度,可以很容易判断出其课件是有自己的研究思想,还是仅仅依靠网络盲目使用他人的教学资源.这种隐性的检查,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集体备课也会增长教师的惰性,如果教师仅依靠集体备课,就会完全失去了自我,其教学“生命”将是没有阳光的.我们认真地钻研教材教法,形成教学设想,带着问题,就能保证为集体备课的“生命”.
二、多媒体课件,为二次独立备课打造展示个性的舞台
在集体交流后, 往往会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教学方案[3 ].但是“资源共享”不等于“案”.首先,教学必须是因人而异、以人为本的,教师需要根据各个班级间的差异性,对课件进行相应的调整.其次,由于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经验、个人性格等多方面存在差异性,会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也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多媒体的丰富性和交互性使课件成为教师展现其职业个性的舞台.
多媒体课件的丰富性使教师能充分展示个性.集体备课组得出的课件中含有丰富的教学素材和内容,使教师减少了准备素材需花费的时间,使其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教学设计并钻研教学方法.“有理数的乘法”一课中,单单如何说明“负负得正”这个问题,就有多种不同的模型.教师可以根据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个性的选择,做到集体备课课件与教师个人最大限度的契合,充分展现教师教学的职业个性.
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使教师能充分展示个性.“有理数的乘法”一课中,集体讨论过程中,主要讨论的是采用哪个模型说明“负负得正”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而引入、结尾和练习的设计都留下了一定的“空白”,为课件使用者提供了个人思考的空间,方便课件使用者作个性化的修改.在二次备课过程中,使用者可以将个人的新素材添加到课件中,对其不断完善、丰富并扩充.教师还可以通过调整字体类型、改变界面色彩、添加趣味图片、视频以及音频等媒体手段来呈现教师的情感个性[4 ].
三、多媒体课件,为课后反思建筑资源积累的高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许多可变因素都会干扰“个性课堂”的具体实施,都会对原有的教学设计提出挑战.有的教师上课选择的是温度模型和水位上升下降模型,借助多媒体展示形象生动.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规则的复杂性影响到思维活动的有效展开,因为三个量的单位是不同的,必须确定三个基准,并约定三对相对的正、负,特别是关于时间的正负约定.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发现,学生转来转去,容易迷惑.同时,各位上课教师也发现,似乎没有一种模型真正说明‘负负得正’,那不如选择最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模型,而通过学生的反馈,发现相对而言,相反数模型被学生自发地使用得较多.像这些收获,在传统教学中,很容易在口口相传中被遗忘.
教学反思是一种教师积累教学经验并取得不断进步的有效途径.将集体教学的反思记录进行整理,才能更好的促使教学思想的成长,为完善教师教学理论水平提供了资源.多媒体恰是资源积累的最好平台,上课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课堂应变能力进行衡量;对学生的表现、自己的教学成败进行理性分析[5 ].在备课小组讨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原有课件进行修改整理,同时,指定教师对集体的归纳整理撰写“教学反思”,以文档的形式和课件存入电脑内的同一个文件夹,都作为下一次集体备课的重要参考资料.通过反思、总结、记录,各位教师在掌握现在课堂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自身教学风格,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总之,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以多媒体为平台的集体备课变得更加丰富精致;以课件为主题,集体备课更加连贯流畅.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教师的态度,只有教师充分认识到集体备课的作用,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使集体备课提高效率,使教育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巩子坤.有理数运算的理解水平及其教与学的策略研究.西南大学,2006(5).
[2] 何芳.正确使用教材. 当代教育科学,2005,16.
[3] 王美君.以集体备课促教师专业化发展[J].现代教学.2008(7):106-107.
[4] 李金玲.有效的教师个性特征及其在网络教学中的实现.现代企业教育.2007.
关键词:高职 化工专业课程 研究性学习 选题 实施
研究性学习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自然、社会和现实生活中自主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1]。作为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参与、尝试、体验中学会主动学习,能有机地将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际、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学习观念,被国内外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普遍认同并广泛加以实验研究[2]。在我国,教育部先后出台了有关本科及高中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相关指导性文件。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课题。
1、研究性学习切合专业课程的学习目标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是针对具体职业而言的,学习专业课程是为学生就业做准备的。《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其学习目标包括有机合成的基本理论、典型产品的合成工艺、精细有机物的合成方法和常用合成设备等。传统的课堂教学多以“维持性”为特征,以知识传授为重点,忽视了学生的“研究性”和“创新性”学习需求[3]。教师只能部分地呈现有机合成的基本理论,介绍典型产品的合成原理,从理论上讲解有机物的合成方法。学生只能被动的倾听、练习,没有办法感受真实的生产工艺及生产过程,不能获得有机合成的整体知识。研究性学习,通过开展与课程相关的项目研究,学生主动查资料,学会如何获取知识;通过设计合成路线,能够知道什么是生产工艺;通过主动深入企业,能够清楚什么是生产技术。因此,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为学生构建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有机合成知识的获取开辟多种渠道。
2、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欢迎,企业支持
研究性学习最主要的特征是坚持学生的自主性和项目研究的实践性,需要学生主动与企业广泛接触。首先,研究项目的确定必须来自于当地化工企业的生产实际,教师需要经过对企业的调查,才能找到与课程相关的典型产品合成的研究项目,学生需要下企业,亲身感受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才能有目的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研究项目;其次,学生必须与生产与技术岗位的工人师傅接触,才能搞清楚典型品种的合成工艺;第三,学生必须深入到车间,才能懂得典型的生产设备及其操作技术。通过研究性的学习,学生在研究的活动中产生的愉快反应会激励他们自发地学习、科学地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更早地接触职业世界,掌握生产技术,进入职业角色,为学生的未来就业和创业打下基础,也将成为学生内在学习的动力[4]。同时,由于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频繁地与企业接触,让企业充分了解学生,为企业挑选人才创造了机会。因此,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得学生欢迎,同样也得到企业支持。
3、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广阔的空间、时间
高职教育的背后是企业支撑,化工高职面向的是当地化学工业园区的化工企业,专业教师与这些企业或多或少的都有联系,这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空间。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他们既没有普通高中所要面临的升学压力,也不需要像本科生那样在学习上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有充裕的时间来保证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二、研究性学习的选题
1、选题原则
(1)属地性原则。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把知识和技术与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相连[5]。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一种伴生发展关系。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离不开属地相关企业的支撑。所以,研究项目应在通过对属地化学工业园区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地方化工企业生产产品的实际情况产生。
(2)全面性原则。《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以单元反应为体系,单元反应包括:卤化、磺化和硫酸化、硝化和亚硝化、还原、氧化、重氮化和重氮盐的反应、氨基化、烃化、酰化、水解、缩合和环合。教师在确定选题指南时,应根据属地有机化工合成产品的实际,尽可能涵盖所有的单元反应。学生自主选题时,应避免重复,确保所选的研究项目覆盖所有的单元反应。
(3)专一性原则。《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是一门专业课程,学习《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一是了解有机合成的基本理论,二是懂得典型产品的合成工艺,三是掌握精细有机物的合成方法,四是熟悉常用的合成设备。《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尽管各单元合成条件不同,但合成工艺基本上大同小异。学生选题时,只要自主选择一个项目,通过系统研究,就可以达到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的效果。
2、项目来源及选题
(1)项目来源。《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项目属仿真课题,应由教师事先确定。
教师首先根据课本相关章节教学目标确定选题方向,然后从当地化学工业园区的化工生产企业的产品中确定研究项目,编制并《选题指南》。选题指南应包括:选题背景与意义、研究内容与目标、研究方法与手段、合成产品与企业休息、企业技术人员休息等。 转贴于
(2)学生自主选题。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是小组合作研究,应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由2-3人组成课题组。选题之前,教师应组织学生去企业参观,了解有机合成的生产组织、工艺流程、合成设备及产品用途等,激发学生研究欲望,为学生自主选题创设情境。每个课题组的学生在参观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结合选题指南自主选择一个项目进行研究。
3、研究项目举例
根据《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单元反应,从当地化学工业园区化工生产企业的近百种产品中,筛选了20种产品作为学生研究的项目:如合成有机中间体,“2,5-二溴-3-甲基吡啶”;合成防治麦类锈病的“邻氨基苯磺酸”;合成油溶性的偶氮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合成金属钝化剂“N,N’-二亚水杨基-丙二胺”;合成有机合成中间体“对甲氧基肉桂酰氯聚丙烯酰胺”;合成农药地亚农的中间体“2-异丙基-4-甲基-6-羟基嘧啶”;合成化学抗菌剂“2-巯基吡啶”等等。这些研究与项目几乎包含了《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中的卤化、磺化、硝化、重氮化、酰化等所有章节的内容,同时又是当地生产的产品,学生研究时能做到有的放矢。
三、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课程研究性学习,采用三种学习模式,即开放课堂学习模式、项目研究模式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可以分四个阶段进行。
1、创设情境阶段
长期以来,高职教学与中小学一样,基本上实行的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知识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学生也习惯于这种模式。实施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过渡到研究性学习,必须创设研究性学习情境,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强化引导,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意义;二是精心组织参观考察,让学生了解该课程与化工企业生产的关系;三是下达任务,让学生明确学习和研究目标;四是开放学校资源平台,激发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兴趣。
2、研究准备阶段
首先,建立研究小组,一般2-3人。其次,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研究兴趣,从教师编制的课题指南中选题。第三,研究小组根据选定的题目查阅文献和资料,主动与聘请的企业指导教师联系,自主咨询和参观,根据教师的开题要求完成开题报告。第四,教师利用课堂组织开题活动,交流设计方案。
3、研究实施阶段
合成有机化合物,其原理基本都一样。首先是研究反应机理,然后是研究合成工艺,最后是选择合成设备。研究反应机理,需要化学基础知识,学生必须学会从课本、从参考书、从互联网等媒体中查找资料、选择资料、分析资料。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自主学习课本知识的过程。研究合成工艺,需要化学工程方面知识,学生必须学会从课本中学习一般的生产工艺。然后到企业去,从实际化工生产中了解、分析、总结所研究合成产品的生产工艺。选择合成设备,学生必须依靠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与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一起研讨合成产品所需的反应设备。
研究实施阶段,一要注意书本知识和实际生产知识相结合,需要学生在学好书本知识的同时,经常下企业,深入车间。通过自己观察、向工人师傅请教获取实际生产知识。二要注意课堂辅导与班级交流相结合,教师要善于引导,利用课堂,向学生提供包括研究程序、学习信息、学习资料等学习服务。学生每完成一个阶段的设计,如反应机理、合成工艺、生产设备等,教师都要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并及时做好学习评价工作,以促进研究的深入。
4、总结评价阶段
《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课程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研究成果,就是每小组提交一份《××有机产品合成工艺说明书》,教师必须统一编制说明书格式,包括反应原理、反应机理、设计基础条件(原料规格、产品规格)、工艺方案选择及论证、工艺流程示意图、设备选型、车间设备布置设计、环境保护及重要参考资料等。研究结束,要组织答辩和评价。研究性学习,及时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非常重要。通过终结性评价,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系统化,学生能够锻炼化学思维能力与应用技巧,能够培养和增强化学应用意识和统筹全局、合理安排布局的意识,以及能够具备应用最优化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研究性学习因为是以研究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的,不满足于书本现成的答案或结果,允许学生现学现用,活学活用,创造性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新的实践情境中,探索新的问题解决方式。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在研究中参与学习、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敢于研究、乐于研究、善于研究的研究主体,他们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才会得到充分地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魏成菊 高职院校实施研究性学习之我见.高教论坛,2009年11期。
[2]缪雪晴 林道荣 吕效国 大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选题与实施.高等函授学报,2009年第2期。
[3]周光礼 朱家德 重建教学:我国“研究性学习”三十年述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年第2期。
【关键词】钢琴集体课 心理学 素质教育
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带来了音乐教育理念的巨大变化。音乐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单纯的传授音乐知识和训练音乐技能,而在于综合音乐能力的培养以及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为素质教育服务。数码钢琴集体课是传统钢琴教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的键盘学习课程。通过键盘弹奏的学习,让学生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技巧与方法,同时学习巩固其他音乐基础知识,使理论学习与实践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以加强对学生音乐素质的训练和能力的全面培养。
教育的主要职能之一是要促进个体的发展。因此,课程工作者必须对个体的发展以及学习过程的本质有所了解。不顾学生的特征而设计的课程。其效果自然不会理想。事实上,心理学对课程具有重大影响,已被公认为是课程理论的基础学科之一。对于钢琴集体课的心理学基础研究。为课程本身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一、认知心理学的运用
运用认知心理学原理研究钢琴音乐教育及其教学过程,已经成为当今盛兴的钢琴教育理论方法之一。心理学上,把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活动产生的影响称为学习迁移,其中包括特殊性迁移和一般性迁移。在钢琴教学活动中,一般性迁移能力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教师不仅要将钢琴演奏的技术技能传授给学生,通过技能训练以实现特殊性迁移,更要有意识在技能教学中加强理论指导,促进学生一般性迁移能力提高。通过钢琴教学,使学生能够在相关学科原理、技能方法论指导下,有效地将新知识同化、并列、归属于已有的认知结构中。进而能够运用新知识,迅速地解决那些需要按照实际情况作出分析或调整的新问题。及时改组扩大原有的认知结构,有效推动并加速技能学习的进程。这对加强音乐素质教育有重要意义,也是目前钢琴教学改革面临的任务和目标。钢琴集体课改变了“一对一”钢琴授课的长期单一固定模式,由传统技术的传承式教学变得更加富于多元化层次结构,为钢琴教学中顺利实现学习迁移提供了一条新的实践探索途径。钢琴集体课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按照人们感知音乐的心理规律需要而设计,教学过程建立在以聆听和情感体验为引导的基础上,因而是一种有利于发展自觉性音乐整体能力结构的教学方式。它从聆听有情感选择性的音乐为起始点,引发学生运用音乐表达感情的愿望,初步形成音乐感受能力和参与能力。随后结合相关乐理教学及演奏技能技巧训练,促进音乐感知能力、运动感觉能力、记忆联想能力全方位发展。与此同时,利用一切课堂音乐活动和不同教学步骤,大力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丰富其创造性音乐表现力。
二、心理暗示的作用
集体教学的场合,便于学生之间产生强烈的心理暗示作用。日本教育界曾在60年代提出“学习集体”的概念和教学论思想。学习集体的教学论思想以确立共同投入学习的学习集体为中心,在学习集体中学生相互作用、相互确认、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相互对峙,从而得到提高。学习集体思想的理论研究指明了学习集体的形成是以学科内容为中心,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使学习与集体有机地结合,通过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学习活动的质量。现代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课堂集体演奏的教学场合胎当地运用暗示法,学习者可以经由心理上的轻松愉悦感,转化为内心凝神贯注的能力。这种内心凝神贯注所能达到的专心致志。是人的生理潜能和心理潜能的良性综合反应,其高度协调和最大限度的充分发挥,对钢琴教学中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全面能力,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积极促进效用。
三、群体动力理论
当前我国中学生数学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数学应用意识、问题意识不强,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薄弱,因此,探求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对提高中学生的数学能力有很大价值。
在了解现状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策略形成的出发点,并通过随堂听课,获得了大量案例,尝试提出了初中生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原则与策略。
一、有关课堂问题设计的原则
课堂问题的设计一定要具有针对性,要符合学生的需要,能促进学生的思维。
(一)、可行性原则。
课堂设计问题,要研究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和知识水平,提出既有一定难度又是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也就是说,要选择在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内的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教材及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适当的教学问题。设计的问题要层次分明,难度适宜。这是因材施教原则的需要,符合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问题设计是为了在认知的基础上推向知识的深层次思考。问题太容易,无助于学生积极思维:但是难度太大,会使学生望而生畏,不知如何回答。所以,问题应设在适中的水平。
(二)、渐进性原则。
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人类认识对象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从认识最简单的对象开始,再逐步发展到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它们的内部结构的认识。
(三)、应用性原则。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搞清楚为什么这样问?能服务于教学的哪一点?这样,所设计的问题才能具有针对性。
二、数学课堂问题设计的基本方法
设计应用型问题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设计实验型问题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再创造;设计类比型问题培养学生的归纳类比能力;设计悬念型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有着其它学科不同的特点:训练思维,发展逻辑推理、空间想象和计算能力,我们还需要结合数学的这些特点,寻找适合数学课堂的问题设计的方法。
三、“问题”的教学的四个阶段
(一)、动机激活阶段。
该阶段的初始状态是教师将设计的问题作为有效刺激物,由此激活学生的内在动机,并在老师期望和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共同作用下,使学生的内在动机进一步得到强化,从而过渡到下一阶段――问题理解阶段。
(二)、问题理解阶段
学生的内在动机在激活、强化后,将主动调用记忆储存的认知图式或经验参与表征理解。如果学生认知结构中缺乏与问题相关的内容和知识背景,或检索、提取失败,学生有可能倒退到初始状态,如果学生的认知结构与问题表征相匹配成功,则过渡到下一阶段――问题表征阶段。
(三)、问题表征阶段。
这一阶段利用问题解决的各种手段,运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这三种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脑力资源,将这些内容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对表征后的问题作深入解析、探索,以寻求答案。
(四)、评价反馈阶段。
这包括师生双向的评价与反馈。如果评价反馈时发现问题探讨中存在遗漏与失误,学生重新返回理解问题表征阶段,再度检索提取记忆信息,对问题内容做再次理解与表征。如果学生的疑问豁朗,问题得到解答,则可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同时又会产生新的问题,形成新的疑惑。
四、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课堂问题设计策略
由于新课程标准有着以往教学大纲不同的理念,以及教学的目标的特殊性,因此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课堂问题设计策略:
(一)、课堂问题的探究性
新课程指出:“必须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依据学生年龄的特点和认知特点,设计探索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去理解一个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探究模式必须有探究性的问题,学生的探究能力与设计探索问题的引导密切联系,具有较强探究性的问题是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思维及时转向,不受定势影响而产生独特见解,提出新颖解法,提出新的观点,标新立异的温床。
(二)、课堂问题的创新性
新课标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进行创新性学习的可能,所以问题是创造的基础。因此要求在设计的课堂问题中,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课堂问题的开放性数学课堂问题的开放性,表现在问题答案的开放和问题解法的多样性。在开放和发散的问题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因此教师设计问题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基本知识点的中心性,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进行发散思维,深刻领会与中心知识点有密切联系的知识,从而使学生对知识深化理解,在解答的过程中可以设置诸如“还有其它方式么”等问题,在设计课堂问题时,多设计具有多种答案的数学问题,注意课堂问题的开放性。
(三)、课堂问题的层次性
新课标指出:“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在设计课堂问题,发展学生思维时,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设计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的问题,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
(四)、课堂问题的针对性“问题"设计的针对性不仅表现在对课堂提问的设计,而且也包括对学生阶段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设计时都要做到有针对性。实践证明这样的设计针对性强,学生感触深,收效好。课堂问题的可延性数学课堂问题的可延性,使学生精于创新学习。当一节课结束时,全体学生都得到了一个满意的答案,高高兴兴地、不带一点遗憾地走出教室。
五、应用课堂问题设计原则对一个案例――七年级上,第四章第三节《方位角的应用》进行分析
引入:
20世纪初英国制造的一艘在当时世界最大的豪华客轮,在当时被称为是“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但却在1912年4月15日从南安普顿至纽约的处女航中,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而沉没,由于缺少足够的救生艇,1500人葬生海底,造成了当时在和平时期最严重的一次航海事故,也是迄今为止最著名的一次海难。
关键词:科技期刊 《冶金经济与管理》 初审 编辑
科技期刊的初审是整个审稿活动最基本的工作,是三审制的基础,其职责是对稿件的总体水平进行初步评价,决定是退稿或是送专家评审,工作量较为繁重。初审的质量直接影响其他审稿环节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笔者作为《冶金经济与管理》的编辑,负责本科技期刊稿件的部分初审工作,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从科技期刊编辑的责任意识、学科专业知识、编辑专业知识及编辑学方法和技巧、网络学术资源等方面对提高科技期刊稿件的初审质量进行研究。[1]
初审编辑对稿件的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稿件的命运,对此,初审编辑必须本着对作者负责、对读者负责、对期刊负责的观念,认真审定每一个稿件,而《冶金经济与管理》作为科技期刊,提高初审编辑的责任意识是其做好初审工作的前提。现在,我国的科技期刊执行的是三审制的审稿制度,其中初审编辑的主要职责是:第一,检查稿件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第二,检查稿件是否《冶金经济与管理》的办刊宗旨;第三,检查稿件是否在其他刊物上发表;第四,对稿件的质量和价值进行初步评价,以决定是修稿、退稿还是送专家复审。
论文初审作为三审制的基础,是保证《冶金经济与管理》期刊学术水平的第一道防线,是决定期刊科技水平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科技期刊的初审没有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责任意识淡漠,从而对稿件的初审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笔者在刚参加工作时,对初审工作的重要性也认识不足,认为只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政策和办刊宗旨,就可以送到专家评审,缺乏对稿件的内容质量的考量。该工作方式的实质是省略了初审程序,直接将稿件送去专家评审,这不仅加重了审稿专家的工作量,也浪费了审稿专家的时间和精力,导致其对《冶金经济与管理》的形象有所下降。通过工作4年来的不断探索和实践,笔者逐步认识到了初审工作的重要性,工作效率大为提高。[2]
二、丰富学科相关知识
《冶金经济与管理》作为科技期刊,刊载的论文都是对冶金领域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总结的科技写作文体,其包含新观点、新结论。《冶金经济与管理》编辑初审的任务首先是对稿件的创新性和学术性进行价值判断,根据《冶金经济与管理》的期刊办刊宗旨及编辑思想对来稿进行鉴别、评价和筛选。这就对初审编辑的相关知识结构和把握学术动态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做好《冶金经济与管理》的初审工作,初审编辑不仅要丰富相关的学科知识,还应逐步向专业化学者的方向努力。因此,必须重视编辑的继续教育,通过网络、研讨会、培训班等方式丰富知识结构,不仅对本门学科有一定造诣,对临近相关学科也要有一定的了解。作为《冶金经济与管理》的编辑,笔者对此更是深有感触。《冶金经济与管理》的主要栏目有本刊特稿、专家论坛、企业家论坛、发展战略、技术经济、行业分析、节能减排、信息化管理、资本运营、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降本增效等。在从事编辑工作前,笔者就读于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对经济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相对熟悉,经常参加学院博士生导师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学术研讨会,关注经济管理这一领域的最新学术动态和相关信息,对经济管理方面的稿件能够做出相对客观的价值判断,而对于行业分析、节能减排等栏目的来稿,由于笔者缺乏冶金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导致对这些栏目的稿件认识模糊,很难对其学术价值做出客观的评断。笔者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信息的积累,以及与冶金专业学者的交流,经常参加冶金领域的学术研讨会、以及钢铁学会举办的各种的报告,逐步丰富了冶金领域的专业知识,提高了编辑初审的工作水平。因此,要做好《冶金经济与管理》的初审工作,笔者需要比较系统地掌握《冶金经济与管理》所涉及学科和领域的基本知识,了解冶金经济与管理领域的最新动态,及时关注“我的钢铁网”、《中国钢铁业》等媒体报道的相关动态,以对稿件中涉及冶金经济与管理方面的学科内容进行比较准确的评价。
做好《冶金经济与管理》稿件的初审工作,不仅要具有冶金经济与管理方面的学科知识,还要掌握扎实的编辑学方法和技巧。初审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直接决定了初审的效果。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科技期刊的编辑80%以上都不是编辑出版专业,笔者也是在取得东北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学位后直接从事了编辑工作。笔者虽然具备经济管理方面的学科知识,但是由于缺乏编辑学理论的基础知识,在具体的初审工作中,感到很迷茫,不知道应采取什么评价角度和评价方法,对初审的职责和主要任务也认识模糊。但是,在《冶金经济与管理》的初审工作中,笔者参加了新闻出版在线组织的编辑出版专业在线学习课程,以及各类编辑相关的研讨会,系统学习了政策法规、编辑理论知识以及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等,对编辑工作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笔者在初审实践中,应用所学到的编辑学方法和技巧,不断总结经验,并通过积极参加编辑学术会议,与同行交流,认真学习《编辑学报》、《编辑之友》、《编辑工作论丛》、《编辑学刊》等编辑学期刊,丰富了编辑专业相关知识,提高了初审编辑的业务能力,熟悉了科技论文的初审评价方法,从而使稿件初审的速度和质量大为提高。[3]
四、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
《冶金经济与管理》的编辑工作要求初审编辑的知识涉猎范围广、获取信息的速度快,信息的判断力强。随着期刊网络化的发展,各类期刊基本都上网,如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运用网络资源不仅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还可以了解当前的冶金领域方面的发展动态和特点信息。在《冶金经济与管理》期刊的初审工作中,借助这些网络学术资源可以评价稿件的质量创新性、寻找对口的审稿专家、发现作者的学术抄袭现象等。在稿件初审工作中,笔者主要利用中国知网等数据库通过主题词检索来判断稿件的新颖性:第一,将研究对象设为检索词,从中国知网搜索相关的文献,通过对比分析来判断稿件的新颖性;第二,对于不太熟悉的稿件,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合适的专家学者;第三,借助中国知网的学术不端检索系统,可以及时发现抄袭和一稿多投现象。
参考文献:
[1] 何洪英,李家林,朱丹等.论科技学术期刊论文的编辑初审[J].编辑学报,2007,19(1).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分析
传统的教学方法总是通过书本和教学提供给学生们权威的阐述,那么现今应该训练学生让他们自己证实那些阐述的能力。在动手制作的课程中,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但是必须有正确的方法引领,否则会出现相反的效果。现行设计教育大多数院校仍然采用“三段式”教学模式,即由造型基础、设计基础和专业设计三大块组成,并且在各个段中添加了若干自成体系的课程,这些就组成了一个相当完整的体系,教学方便易行。但是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设计活动已经走向综合性,以前曾经非常优秀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已不再适用,而成了造就具有系统知识和培养综合创造能力人才的严重障碍。这种模式下的学生很多是几乎每门功课都非常优秀,但做不出突出的设计,更甚连设计程序都不懂。
这种教学模式下虽设置了诸如艺术类和工程类的课程,但是课程间却缺乏贯通与衔接,教师也往往沿袭陈规,教学过程与社会需求没有必然的联系。这种教学模式导致的结果就是艺术仍然是艺术,技术也仍然是技术,工业设计所提倡的艺工结合的专业学科的系统性和综合性根本无法形成。
虽然目前很多高校都在积极的进行教学改革,但仍然存在着由过去专业细分所造成今天严重后果的问题,即只有单一知识背景的教师,而目前“学科分类”和“降低艺术类考生的文化录取分数线”等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更加重了设计艺术学科只在文科领域里重心偏向不稳的问题。这也是工业设计理工和艺术两类教学模式难以互相融合的原因,也是设计艺术学科走向综合化教学模式的现实困扰。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设计教育。
二、高校教学改革的认识
在高教改革中,单一的学科知识已经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为了应对社会的需要,很多国家都已经进行了多样化教学模式,我国很多院校也已提出以课题研究设计为载体进行综合化教学。以课题教学来代替课程教学:即以一个个由易渐难的课题,有机的将整个系统设计中所需的知识,通过教学课题系统的来引导学生,并使其在课题的推进过程中得到消化和吸收,用以实现培养专业创造力的教学目的。适应综合性教育发展趋势,建立综合性的设计模式,“强调的是以设计为重心,即以系统的课题为核心,有机地编排相应的支撑知识,使学生在这些课题设计的过程中,学习和造就综合的设计能力:包括技术设计、艺术设计和市场设计的相应能力。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系列化的设计课题并不一定是面向实际对象的设计,也可以是基于设计程序和方法论的教学课题。这些课题教学不仅强调相关知识的有机联系,也注重设计过程的连续性与完整性,尤其是实践性环节:包括市场调研、模型制作、工程技术、市场推广等”①这种模式不仅对于工业设计专业教育、而且对于整体设计艺术类教育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
由此,提倡教学、研究、创造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也更能培养出社会和市场上急需的合格应用型人才。因此,要注重课题教学的实践性环节,对于模拟课题的设计务必做到相关知识的有机性和系统性。这种教学为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开拓良好空间,为创造设计的成功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课题研究式教学探讨
在实际教学实践中,综合化教学模式的课题结构分为改良性设计、创新性设计和系列化设计3个方向。基础教学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在实施课题研究式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凭借消化基础课程知识的相关小课题并且循序渐进而进行的。
在进行小课题实施到一定阶段时,再进行小课题与综合性课题同步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对他们进行比较与相互配套衔接。这时就应该首先从市场调研、消费分析和设计定位3个环节进行,并且与相应的综合性课题形成邮寄的内在配合关系。
课题研究式综合教学是基于工业设计方法学的模拟。它不仅强调设计程序和相关知识的融会贯通,还要注重设计过程的系统性与完整性。那么在课题内容方面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以及目标人群进行开始,之后进行功能分析,如消费心理、使用功能、材料结构、形态色彩、人机关系、语义传达等,最后进行的是徒手表达的图示思维过程和基于创新观念和功能合理性的定案分析。要求具有价值性、创新性、合理性、可行性等方面的研究。
在实际操作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实际动手能力,包括模型制作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各种材料的定型和裁定制作能力、色彩使用能力等,同时鼓励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学校更应与企业进行密切合作,使之了解企业中工业设计的具体运作情况,尽可能的让学生设计的课题来自企业。
因此,课题研究性的教学能够让学生以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作为基础,从学生生活与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设计实践获得直接经验,能养成科学钻研、协作的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设计的科学方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设计问题的能力。通过课题研究性教学,在满足教学实践要求的基础上,为学生自主发展、创造性思维、团体合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较好的条件。
四、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扮演
现今社会,设计教师的角色也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从过去单纯的知识和设计经验的传授者转向信息资源的调配者和引导者。如今,由于网络时代的来临,学生和教师网上所享有的信息资源已经没有区别,教师的知识结构受到严峻的挑战。“以课题为中心的设计教育意味着教师由担任一两门课程转向全面负责指导设计课题,只有单一知识背景的教师显然无法胜任综合化设计教育”。所以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向信息的利用、引导和再创造方向转移。设计教师的角色也应道从被动的知识和经验传授向主动的知识引导、综合和创新转换。也就是说,综合化的课题研究式教学除了教学结构本身的变革之外,很重要的还有设计教师不仅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还需要有多学科和跨学科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所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设计教师应该走进社会,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关键词:备课;策略;编写意图;教学方法
开展初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有效开展研究对促进初中英语教学实效性的发挥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应该看到,针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以此为视角对相关问题展开了尝试性的研究。
一、备课中要备好教材
在初中英语备课活动的开展中,备好教材对推动初中英语备课效率的提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是开展好初中英语备课活动的基础。做好备教材的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其一,要熟悉新课程的标准。新课程标准是指导英语教学活动开展的纲领,只有吃透教学标准,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才能够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够掌握教学实施的标准,沿着正确的方向和轨道开展教学活动,这是开展好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保障;其二,要掌握好教材的内容。在以往的教学中,一些教师总是认为在备课中教材的内容不需要过多研究,只要研究好教学的方法就可以了,这样的认识显然是不对的,只有深入地研究教材内容,才能够真正地理解编者的编写意图,才能够明确本课教学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把握英语教学的知识结构,深入体察教材的深度与广度,这对促进初中英语教学的高效实施是非常重要的;其三,挖掘教材的重难点。只有在初中英语备课活动的实施中,教师充分地做好备教材的工作,才能够更好地挖掘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应该看到教学中重点与难点的把握并不是一撮而就的,这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够实现。教师只有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够理清本课的教学难点与重点,才能够根据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设计教学的实施方案。
二、备课中要备好教法
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学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本身就是充满灵活性与变通性的,教师在备课中不能忽视传统的教学方法,如那种必要的英语知识讲述,而要与时俱进,充分实现教学方法的大胆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并不是凭空而来的,教学方法的创新要根据英语学科自身所具备的特点,充分考虑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以及不同学生之间英语学习能力的不同,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围绕着本课的教学关键来备好本课所需要运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创新要以学生的英语素质发展作为教学方法创新的根本依据。教学方法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合作、自主探究作为教学方法创新的落脚点,要采用以生为本教学方法的运用策略,要变革落后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初中英语教学方法的运用要有利于初中生英语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其中教学方法的运用包括游戏教学方法的运用、启发教学方法的运用、激情引趣教学方法的运用、体悟教学方法的运用、探索教学方法的运用等等。
三、在备课中要备好学生
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更强调教学的实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一句话就是一切为了学生。在传统的备课活动开展中,教师往往对教学方法、理解教材等方面比较重视,但对于了解学生的备课活动却缺乏应有的重视。在备课活动的开展中,很少关注学生的情况,这就造成了教师备课的活动实施脱离学生的学习实际,在具体的备课方案落实时,难以达到预期的备课效果,这种对学生一无所知的备课活动实施是一种低效率的备课,这样的备课活动开展对促进初中英语教学的高效开展是非常不利的。要改变这样的备课现状,就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在备课活动的开展中关注学生,充分地研究学生,要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的基本情况,了解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状况,对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不同的个性特征也要有一个准确把握。在初中英语备课活动的实施中,教师要备好学生的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要了解好班级整体英语学习的情况,对于英语教学全局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在备课中对班级的整体教学工作进行全面规划,才能够胸有成竹地开展好备课工作;其二,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对于学生英语学习的具体情况要有一个准确把握,尤其是对一些英语学习成绩比较差、英语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教师更应该深入地进行研究,这对英语教学活动的高效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三,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在以往的备课活动开展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对于学生的个性特征关注比较少,这样的认识显然是不对的,初中生的心理与个性因素,对于英语学习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良好的个性心理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初中英语备课中要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以此促进备课实效性的发挥。
开展初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有效开展研究对促进初中英语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针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因此,开展相关方面的研究极具现实意义。
Abstract: the computer cultural foundation cours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to cultivate students' basic computer skills,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plays a big role. This article on the current computer cultural basic course teaching practice to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olving methods.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 中职 教学
Key words: computer culture basi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学生的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也成了用人单位考察的条件。虽然目前很多中学甚至小学,已经开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但是,由于城乡地区的差异,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知识掌握知识的程度有很大不同。所以,我们现在很有必要来探讨一下现阶段中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分析其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解决办法。
一、存在的问题
1、教师和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缺乏重视,认为这门课程相对比较简单,没什么可深入学习的地方。文科类专业学生更是认为这门课程与他们的专业毫无关系,认识不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重要性。
2、实验室基础设施不完善,设备陈旧,配置方面跟不上时展的要求。特别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存在某些学校甚至没有讲授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所必须的多媒体教室,教师也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将知识很好的传授给学生。加之每周课时安排不多,就更加影响到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
3、 教师综合素质需要提高。目前我国还有很多中职院校教师的学历水平很低,为专科水平或者更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如果我们的教师不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时间操作能力,那么就很难出高水平的学生,影响到教学效果。而且随着中职院校招生人数的增加,学生数量的增加,使得有限的教师来向更多班级的学生授课,教学质量和水平必然有所下降。
4、 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在一些发达地区,学生从高中甚至初中就已经接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但那些落后地区的学生,甚至从未接触过计算机。基础好的学生认为自己已经会使用计算机了,没必要再跟老师学习,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则是感觉计算机复杂难懂,很容易丧失学习的信心。
5、教材落后,内容没有更新。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无论是在理论知识上还是应用上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学校的教材却还停留在几年前,远远落后于当前社会发展的潮流,以至于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实际的需要。
二、几点建议
结合我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对于如何提高各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我认为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备课。备课是贯穿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过程,通过备课,可以熟悉授课内容,改进授课方法。在授课前,教师要通晓整个教材,熟悉每个章节的重点、难点,以及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要遵从由易到难、有直观到抽象的方式,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易理解,激发学习热情。
2、 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引入案例。目前,随着中职院校办学条件的提高,多媒体教学模式也被大量应用于我们的教学中。媒体教学将我们的传统授课中无法在黑板上描述的各种实际操作,通过文字、声音、 图像、 动画效果等方式表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直观的看到操作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演示大量的案例,让学生看到具体的操作过程,便于对知识的理解,学会将理论付诸于实践。
3、注重实践,反复练习,熟能生巧。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实践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实际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不能只是简单的在课堂上讲授,应该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练习。精心设计实验课内容,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自我动手能力。在课下,可以布置一些课后实践练习,鼓励学生到实验室进行课外练习,让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达到熟练的程度。
4、分层次教学,针对基础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地区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习程度的不同,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肯定会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我们再教学过程中应该加以区别对待,在新生入学时,在第一次授课前可以对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在授课过程中,不但要照顾水平差的学生,也要兼顾基础好的学生。既要让让底子较弱的学生也能很好的学会基础知识,也要让基础好的学生学习到更深层次的问题。可以通过课下补习或辅导的方式,使得一个班级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学习进度尽量保持一致,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三、小结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的实施,对我国中职院校学生的培养和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有的实践表明,要想达到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真正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素质水平,就要提高学校和教师对这门课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发挥我们的引导作用,通过实践经验,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才能够促进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宏滨、刘耀恕,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探讨[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8(7):58-60
本文主要针对当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热点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的方向与策略。
1引言
随着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计算机已经在社会生活、经济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力。掌握计算机技术并学会利用信息资源,已经成为现代人们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基础必须课之一,学生必须要学习这门课程并通过全国统一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可以说,该门课程既是重要的文化和素质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教育。如何通过课程改革,来更好地开展该门课程的教学,真正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高职院校需要重点思考和解决的课题。
2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二十年的探索与发展,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取得斐然成绩,不仅解决了课程有无的问题,而且课程教材也丰富多样,并逐渐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有效的课程教学方法。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课程教学目标定位比较滞后,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但是不少教师仍然将课程教学目标定位在普及计算机基本操作或者有效使用信息技术等方面,没有真正体现出对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与计算机素质的培养。其次,课程内容更新速度慢,综观很多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其内容大多都是“计算机常识+Windows操作+Internet应用+Office套件”类型。
对于当今计算机领域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新产品等涉及比较少,导致学生学习的内容与社会需求产生脱节。再次,教师尚未完全转变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还缺少创新性。尽管素质教育已经提了若干年,但是,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不少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还存在满堂灌和偏重理论教学的现象,未真正做到目标先行、任务引领、动机诱发,从而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最后,课程考核评价手段缺少创新。在课程考核上,尽管实行上机实践操作考核,但考核内容仍侧重于知识记忆考试,对于操作能力的考核相对较弱;注重考核与评价的结果,忽视对过程的考核评价,因而缺少客观性与公正性。
3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热点问题
3.1关于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的培养
改善大学生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培养是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指导思想,根据这一思想,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不仅是学生重要的技能之一,也是学生实现未来自我发展与终身学习的基础,因此,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中,需要将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作为核心能力来培养,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够依据工作实际所需,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所拥有的能力,去较好地收集、开发与表现相关的信息资源。
另外,由于计算机与网络既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积极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其中的一些负面信息与资料又会给身心还不成熟的高职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比如计算机黑客、网络金融犯罪、网络暴力等,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价值取向等产生复性作用,所以,在课程改革中,还需要增加与计算机信息和互联网相关的法律法规、道德准则、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内容,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专业素养。
3.2关于信息化理念与计算思维的塑造
所谓信息化,其实质就是借助信息科学技术,来对相应的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从而实现信息与知识共享,使之能有效地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信息化理念是当前大数据、云计算时代下的一种基本思维模式,只有树立信息化理念,才能充分发挥信息化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计算思维就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相关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工作中的问题的思维活动。所有信息化数据的处理,都需要采用规范化、标准化的方法来进行,强调操作技能的规范性、程序性。所以,在新一轮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需要以计算机思维培养为导向,适当增加信息科技最新内容。
4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趋势分析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应当坚持以社会需求和实际技能培养为导向,主动适应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针对课程教学咪表、理念、内容、课程模式及考核评价模式等,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以切实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实际技能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计算机基础教育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很多高职院校都实行“1+X+Y”的课程体系,即计算机应用基础+“若干门必修/选修课程”+“专业(交叉)选修课”。这种体系能够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基础上,继续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有助于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水平。在课程改革中,高职院校应当在教材开发基础上,体现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历性、人文性、技术性、服务性、衔接性,依据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重构课程目标、内容与体系,打破“计算机常识+Windows操作+Internet应用+Office套件”的课程架构,将最新的计算机技术的知识、技能、产品、技术等融入到教材中,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够跟上时展的步伐。
同时,还要做到课程内容与国际对标,在培养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完美统一。在课程教学模式上,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心理与兴趣特点和职教规律开展课程教学,做到“目标先行,任务明确”、“知识服务技能”、“技能支撑行动”、“评估检验成效”,同时,还要注重微课、慕课、多媒体等教学技术手段的运用,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强化其计算机应用能力与水平。
在考核评价方面,应当引入多元化的以职业为导向的考核方式,改革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单一考核办法,比如,实行职业技能鉴定、大作业考核等,以此来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促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5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毋庸置疑地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动力,而社会对于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也正呈现出倍增的趋势。
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当前高职计算机教育教学还差强人意,尽管市场人才需求空间较大,但是,学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却得不到相应的提升,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明显的脱节。
因此,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整体较为低效的条件下,积极探讨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职教师及教育界人士必须要不断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在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以促进高职计算机教育教学目标顺利达成,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高素质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