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分析化学整理笔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微课;分析化学实验;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
“微课”作为一种在传统课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新型信息化教学资源,正以其“主题突出、情境真实、交互性好、生动有趣”等特点快速渗透到高职院校各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中[1]。《分析化学实验》作为高职院校化工类和环保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将分析化学理论知识应用于操作实践的重要平台,也是高职院校学生掌握相关专业技能的重要基础,承载着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任务。然而,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自主性不够强,加上传统教学模式和实验教学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始终不甚理想。因此,在“微时代”背景下如何利用好“微课”这一新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改变传统的实验课教学模式,提高《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是当前面临的问题。
1《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现状
《分析化学实验》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课程以实操为主,需要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将分析化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实践环节。但是目前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并不完全能达到以上教学效果,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该课程知识点繁多而零碎,缺乏合适的教材。分析化学实验主要包括称量、配制溶液、移液、滴定等单元操作,每一个单元操作中包含着很多操作步骤,每一个操作步骤中又隐含着很多操作要点,因此该课程的知识点多而杂,前后无逻辑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记忆困难。同时,该课程目前可用的教材都是以“实验项目化”为主要思路,而课程重难点——单元操作部分内容往往被忽视,因而在选择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时非常困难。其次,学生课前无法预习,课后很难复习。学生在上课前应对每个实验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课后也应对实验操作步骤和操作要点等关键内容进行复习。然而,由于该课程缺乏合适的教材,同时由于实验类课程的特点——实验场所只有在课堂上才对学生开放,实验仪器只有在上课时才准学生使用,因此学生在课前几乎无法预习,课后复习也很困难,从而限制了《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第三,实验课传统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在高职教育改革理念中,特别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然而目前《分析化学实验》仍然主要采用传统的实验课教学模式,即提出任务、分析任务、示范操作、学生模仿[2]。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示范操作和学生模仿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使得教师不可能再有多余的时间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深入的探索,也就更没有时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了。
2微课在《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3]。微课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形象直观,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时长通常只有5~10分钟,能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微课观看方便,可以保存在移动终端上,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微课”这种教学模式恰好能够解决《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引入“微课”十分必要。首先,微课体现了真实的教学情境。微课的核心手段是课堂教学视频,并配有文字、音乐、图片和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创造了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以往课前学生无法预习,或只有书上一些简单的实验原理和实验仪器介绍,学生的预习效果并不理想,而微课的引入恰能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在观看教师制作的课前微课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有针对性地找到一些问题,带到课堂上解决。在课后,学生可以回放课上的实验内容,利用微课视频进行查漏补缺。如此一来,由于创设了真实的教学情境,以往该课程无法解决的预习与复习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了。其次,微课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如上所述,微课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主题突出、目标明确,而《分析化学实验》是由若干个单元操作构成,如果将每个单元操作都录制成微课的形式,该课程的全部内容便可浓缩为若干个微课视频,这些视频涵盖了课程所有知识点,加在一起组成了一本“微课教科书”。教师将这些微课内容上传到网上以后,学生可以对该课程所有实验有计划地自主选择相关视频进行学习,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渴求。因此,微课在解决课程教材缺乏问题的同时,还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提高实验课堂的教学效率。第三,微课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前已述及,微课时代下的实验课教学模式,将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和示范操作等环节移至课前完成,为课堂上学生实践操作环节赢取了更多的时间,教师可以从繁琐的演示、规范操作等教学任务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以及创造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实验环节中去。与此同时,利用网络技术和学生手中的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学生可在课后继续进行拓展学习,对实验内容深入探讨,为学生进行创造性实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将微课引入《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3.1在课前预习中引入微课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5],因此微课教学应从学生“建构”知识和技能的起点——预习开始。我们将分析化学实验的每一个单元操作都做成微课,包括称量、配制溶液、移液、滴定等,以视频的形式展现应学的知识和技能。但是,这里的微课是只有图像没有声音的,我们称之为“无声微课”。我们将这些无声微课上传至授课班级的QQ群或微信群里,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利用各种移动终端进行下载,事先观看视频进行课前预习。由于这些视频是无声的,学生只能看到教师的操作演示,而需要对操作步骤和每一个步骤中的操作要点进行归纳总结,于是试点班级的学生自发进行了很多合作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的步骤和要点进行了先期整理,并将存在的疑问带入了课堂,起到了前所未有的预习效果。
3.2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微课
课堂教学是微课应用的核心环节,如应用得当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前无声微课的基础上,我们每堂课都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希望学生能够自己总结出操作步骤和操作要点。当学生归纳的知识和技能与标准有出入时,我们便会在课堂播放我们制作的“有声微课”,学生通过对比来对自己的预习效果进行评价。同时,有声微课的播放也对实验操作步骤和要点进行最终的流程化和规范化,学生按此标准进行实验操作便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此时,由于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和示范操作等环节均用微课替代,节省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在学生模仿的教学环节,由于每一位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在实验操作过程有快有慢、有好有坏。这时,教师将有声微课上传至授课班级QQ群或微信群,替换课前上传的无声微课,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通过自己手中的手机进行下载,边观看教师示范边进行动手操作。与此同时,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实验进程,有选择地针对某一操作步骤或操作要点反复观看、反复研究,以解决自己在操作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如此一来,传统课堂无法解决的分层次教学与差异化学习的问题便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学生普遍反映每一堂课都有很大的收获。例如,我们将“滴定分析基本操作”做成了微课视频,并在课堂中使用。
3.3在课后复习中引入微课
在每一次实验课后,教师上传专门制作的“课后微课”。课后微课有别于无声微课和有声微课,将重点放在知识、技能的归纳整理和课后延伸上。这些微课既包含了学生课堂实验中遇到问题的思考和课后作业,又包括了在课后学生对实验完成情况的自我评价,还包含了引导学生对知识和技能进行的课外拓展,鼓励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创新。课后微课为学生在课后对课堂实验内容进行随时、随地的复习提供了可能,学生在下载观看课后微课后评价普遍较好,认为课后微课对知识和技能的巩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经过一个学期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发现传统的实验课堂被有效地延伸到了课前和课后。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行为模式也发生了转变,从传统的课堂学习模式转变为移动学习、泛在学习模式。通过引入微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注意力集中了,自主探究意识更强了,年轻人的创造力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激发,总体而言《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因此,我们的《分析化学实验》微课教学改革是成功的。今后,我们将提升教师自身的多媒体微课制作水平,让微课内容更丰富、更精彩;同时更加注重微课视频中所体现的教学设计思路,以完善教学设计过程来提升微课视频的质量,并将行业标准嵌入微课,让我们的微课更加科学。
参考文献:
[1]林胜.基于“微课”背景下高职院校《机械制图》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高教论坛,2014,(10).
[2]冯思垚,黎亚红.微课与“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改革[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9(3).
[3]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4]唐艳妮,徐军,罗积军等.微课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物理与工程,2014,(7).
意大利艺术家和科学家达・芬奇被誉为“万能的人”、“历史上最全面的天才”。
达・芬奇为什么会有这些美誉呢?在1796年即他死后200多年,有人精心地整理了他留下的7000多页笔记,大为惊异地发现记载着几乎应有尽有、无所不含的重大技术设计:梯式船闸、潜水艇、飞机。然而,我们却没有看到达・芬奇的任何重大发明――惟有他作为艺术家标志的“蒙娜丽莎”,在向我们“神秘地微笑”。
那么,这位“图纸上的天才”,为什么“壮志未酬身先死”呢?除了其他原因以外,就是他的设计不能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实现。比如飞机――当时没有效率高(动力强大而重量轻)的发动机和适合飞机的优质(强度高而轻)材料。
由此可见,达・芬奇“栽”在了技术滞后面前。
“自动计算机”梦,困扰着19世纪的英国数学家巴贝奇的后半辈子――从一个无忧无虑的年轻人变成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为了解决冗长计算的问题,他倾其所有――开始十年还有英国政府的鼎力资助。但遗憾的是,直到撒手人寰,他还依然不见“自动计算机”的影子。
是巴贝奇的思路、构想等不正确吗?不是。恰好相反,他设计的计算机和现代电子计算机的本质原理如出一辙。原来,他用的是“机械”的方法去“圆梦”――当时并没有现代的“电子”技术,也没有现代的精密制造技术。在这种技术滞后的情况下,巴贝奇只好“长使英雄泪满襟”了。
技术到手,科学突破
1928年,英国医学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相关在1929年6月的英国《实验病理学》杂志上。
然而,弗莱明却没有办法提纯青霉素,更不用说大量生产――甚至求助于生物化学家也无济于事。1938年,在“二战”隆隆的炮声中,牛津大学的弗洛里和德国化学家钱恩在图书馆里翻阅资料的时候,发现了弗莱明关于青霉素的论文。经过几年努力,他俩先后解决青霉素提纯的问题,从而使青霉素成为“二战”中的“神药”,并使用至今。青霉素的发明,开创了抗生素防治疾病的医学新时代。
那么,弗洛里和钱恩有何高招,解决了青霉素的提纯难题呢?其实,是他俩得益于一项重大的技术发明――“分配色层分析法”。
原来,正值弗洛里和钱恩试图解决提纯青霉素问题的1941年,英国分析化学家马丁和英国生物化学家赛恩其,刚刚发明了分离复杂化学物质的纸层分析法。
你看,技术的进步又一次解决了重大科学问题――这次是医学创新。
在科技滞后的时候
在科研中遇到科技滞后的时候,惟一的“法宝”就是耐心等待时机。
在1880年,英国的年轻人汉内就开始用高压把石墨变成钻石的尝试。然而,他和其后的许多科学家都没能得到足够的高压来制得钻石。直到美国物理学家布里奇曼发明了超高压装置“BELT”之后的1953年,美国的本迪、霍尔、斯托尔和温托尔夫等,才第一次用高压法制成了人工钻石。为了这美丽的人工钻石,科学家们足足等待了大半个世纪。
事实上,弗莱明就是耐心等待的典范――他把青霉素菌株传宗接代的工作坚持了十年,最终交到需要它的弗洛里手中。
当然,有时等待终生,也只能像巴贝奇那样含恨九泉。但是,这对科技的进步也是有益的――自己的工作为后来者开了路,导了航。
“心若在,梦就在。”耐心等待吧――等待那必将到来的“春回大地”时的“雨露”。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材插图;化学复习
教材插图历来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后初中化学教材中插图的种类、数量更加丰富,插图的作用也越来越多。充分利用插图能有效提高初中化学的复习效率,帮助学生在化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一、整合复习思路,理清插图系统
初中化学的考试是为了考核与检验初中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而教师在化学考试前带领学生复习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多更好的掌握化学知识,增加学生考好化学的把握。无论是深入理解和认知教材中插图,还是利用插图的作用来提高化学复习效率都需要学生能看会看懂这些化学插图。也就是说,利用书中插图提高复习效率也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化学功底,能牢固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在复习时更需要学生有清楚的复习思路,能将化学课程内容整理成清晰的复习脉络,将插图、理论、实验等都包含其中。理清化学教材中插图脉络的方式:按照插图类型给插图分类;按照与插图对应的化学基础知识进行分类管理等。
二、认真分析图型,建立图文联系
初中化学中有许多纯理论和纯概念的内容,这些内容学习时不易记忆且复习起来也比较麻烦,看得久了便会产生枯燥无味之感。但是如果在复习时能将概念问题、化学式等问题都与教材插图建立联系,插图与概念、规律相互印证记忆起来会更加容易。
比如,复习我们周围的空气这一单元时,可以将与发现氧气的拉瓦锡头像插图与研究空气成分插图与空气、氧气的相关概念联合在一起记忆,将制取氧气插图与氧气性质、氧气制取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等联系在一起进行整体记忆。这样让学生看到插图时就能想到相关的化学常识,看到某一物质性质时也能想起与之相关的实验图形。还有在学习分解反应方程式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现象,会演示一些用水电解器分解水的实验。这个实验只是初中化学课程中最基本的实验之一,学过之后容易忘记,但如果教材上能配有清晰的插图,学生复习时看着插图也能回忆起实验的相关内容。这个实验需要记住的重点有:(1)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2H2+ O2(2)电极上有气泡产生。H2 :O2=2 :1 (3)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4)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三、发挥书中插图的“思维导图”作用
“思维导图”的概念是由世界记忆之父东尼?博赞提出来的。这个思维导图既是一种便捷的笔记方式,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在化学复习中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可让化学基础知识点与插图建立联系,二者交叉并行或者分层递进。学生复习时还可以借助插图的视觉效果帮助学生加深记忆、提升学习效果。化学教材中插图数量繁多,而且每一章节中的插图都与该章节的课程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好符合“思维导图”的概念。发挥化学教材中插图的“思维导图”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书中化学概念。
四、利用插图拓展知识面和思维模式,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
化学教材中插图的类型丰富,插图的绘画形式也多种多样,这样的选择能让化学元素、化学概念被更加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此外,不同类型的化学插图还能给学生带来不同的视觉冲击,对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开拓思维大有帮助。比如,教材中的化学仪器插图、实验装置插图可以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初中化学实验常用的实验器材等。化学实验操作过程示意图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掌握基础化学实验的流程、方式,还有正确分析化学实验正确与错误的方式。
新课改后的初中化学教材插图数量更加丰富,每单元、每小节的课程中都有清楚详细的插图,利用插图的作用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对化学知识及化学反应的记忆和学习也更加灵敏。例如,初中化学《制取氧气》这一课中便配有氧气制取的过程插图,再配上标识指示出这个实验的注意事项,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氧气制取实验。还有在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粉尘爆炸等实验课程中也有相关的实验装置图,图中表示明显、清晰,学生在学习时不用看实物也能对实验所需的仪器、药品、反应条件、实验注意事项有深刻印象。而且在图形、图像的形象化教学示范下,学生的实验能力、学习能力也都有所提升。
五、利用插图,加深学生对化学重难点的记忆
在理论学习中图文结合的方式有助于突破重难点问题。初中化学中并无太难理解的概念问题,但遇到实验或者化学方程式运用等方面的重难点问题时同样可以运用教材插图进行深化理解和记忆。化学新教材中有很多插图能生动地反应化学元素以及物质的化学成分,使教材中化学概念变得更加形象、简明,具有化繁为简的效果。
六、利用插图,引导学生重视化学复习
人们在认真去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效率便会有所提升,复习初中化学知识时也是如此。化学教材中的插图有很多与化学名人、重大的化学历史事件有关的图片。这类插图具有很好的宣传教育意义,能引起学生的重视,愿意以端正的态度对待化学学习和复习。
教学实践早已证明,利用书中插图可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而化学复习的实践过程也充分证明了利用书中插图有助于提升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在以往的实训教学中,都是首先由教师给学生讲授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之后学生按笔记或教材去操作,整个过程显得机械呆板,学生没有多少思考的空间,积极性得不到提高,导致实训原理难以经过思考而理解消化。因此,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推行项目式教学法。该法分两个步骤:首先,将实训的名称作为一个项目给学生,让学生根据项目名称去寻找相关的实训资料,将不同的实训资料经过思考、整理、归纳综合写出实训步骤内容,并合成自己的产品,完成自己得到的项目,写出自己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写成实训报告上交;其次,教师将标准的实训内容讲解一遍,在讲解的过程中,针对学生操作时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再让学生将实训内容操作一遍,解决出现的问题。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提出办法、解决问题过程之后,专业实训技能得到提高。
二、自编具备自身特色的实训教材
对于实训教材方面,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化工教师目前已自编一套适合该学院化工类高职生使用的专业实训教材。教材内容对与专业相关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实验内容进行精简,删除重复性的验证性实验,增加能增强学生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训内容,并根据当地化工类行业的发展及学生生产实习,增加与之相对应的实训,实训内容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和生产,这样就能使高职教育为当地经济服务。例如,广西河池金兴化工有限公司生产一种产品为2-甲基-5-硝基咪唑,而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学生常在该厂进行生产实习,那么在精细化工实训中可增加“2-甲基-5-硝基咪唑的合成”实训。首先在校内实训室中安排学生合成2-甲基-5-硝基咪唑,通过合成实验理解和掌握生产的基本原理,然后带学生到该厂实习,安排不同的操作岗位,让学生轮换岗位操作,这样不仅让学生掌握化工产品的合成原理,同时对化工实际生产过程特别是单元操作有感性的认识,也认识到实训室试验与化工生产的区别,提高学生在实训操作过程或以后的生产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有些专业课程实训的教材,由于设备本身是根据尺寸订购的,故实训教材也应根据设备性能参数的改变而有所改变。如针对化工原理实训购买的指导书与实训室现有设备在参数、构造方面有一些出入,故对于此类实训指导书,应在购买指导书的基础上作相应修改,或根据现有设备自编校内实训指导书。
三、采取“双考核”的实训考核方式
在过去的实训考核中,大多是实训任课教师依据学生所上交的实训报告结果来评定学生的成绩,这样得出的成绩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也难以对该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鉴定,没有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实训的考核不仅应涉及学生,也应涉及该门课程的指导教师。根据这一实训改革思想,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结合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制定符合实际的“双考核”的考核方式。第一,对教师进行考核。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目前正在实施以抽查教师所教学生的技能的方式来考核教师教学工作是否达标。具体形式是:每个班随机抽取20%的学生,若所抽取学生实训90%能够正确地完成整个实训操作,则该指导教师合格,否则不合格。这种考核方式可提高教师对实训教学的责任心,从而提高学生在实训操作方面的能力。第二,对学生进行考核。学生对实训操作掌握与否,除根据实训报告的数据进行评定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全程跟踪考察及成果的鉴定。学生考核成绩分为操作考核(约占总成绩的50%)和产品考核(约占总成绩的50%)。操作考核是把实训项目分解为具体若干个操作步骤并设置评分标准,学生边熟悉操作内容边操作,反复进行直至操作考核合格;产品考核是指对学生实训操作得到的产品进行鉴定并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不合格等级的学生需要重新进行考试至合格为止,最后由操作考核成绩和产品考核成绩综合计算得出学生实训总成绩。此外,学生的考核不一定得在课堂上进行,可以在课后或者利用晚自习的时间进行。这样既有充足的考核时间,又对学生有一定的压力,使得他们在实训前能主动预习,在实训过程中能积极主动也请教教师,还能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考核能够真正全面反映和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教学方法是组成教学系统的诸要素为达到一定的教学、发展和教育目的而进行活动和相互作用的方式。它通常由教师在备课时选择、设计和确定,跟教学效果的关系十分密切。“教无定法,贵在优选”。灵活和合理地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既是教师的基本功,也是衡量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准。
一、关于教学方法的一般知识
教学方法实际上是由若干种基本方法按一定的教学策略和方式结合而成的。它包括教和学这两个方面,其中教的方面起主导作用。在化学教学中常以一种或几种基本方法为主,以其它方法配合,组成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教学方法包括激发学习动机和进行学习活动定向的方法、组织和实施学习认识活动的方法以及检查和反馈学习效果的方法等三组基本的方法。它们涉及整个教学过程。
对教学方法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对教学方法所作的不同分类,从不同侧面反映和表征着教学方法的属性。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结合采用几种方法,通常所谓采用某种教学方法,只是意味着这种方法占有优势地位,是该教学阶段的主要方法而已。
每一个化学教师都应该善于从实际出发,按照科学的标准和程序,合理和灵活地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并且使它们结合成有机的整体,保证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好化学。
二、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教学方法跟组成教学系统的诸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系统运行的目标和系统的外部条件等因素有关。选择教学方法时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1.教学方法要符合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可能某些方法比较适宜而另一些不太适宜。例如,为了形成概念,第二信号系统特别重要,语言方法起着主要的作用,直观方法只起辅助作用;为了形成化学事物表象,跟第一信号系统联系着的直观方法起着主要作用,语言方法则起辅助作用。
2.教学方法要符合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目的、任务是通过具体内容的教学实现的,教学方法不但要符合学科的特点,还要符合课题内容的特点。例如,需要通过练习和操作才能获得的实验技能,适宜于选用操作的教学方法而不宜于用语言方法和直观方法;探索-发现法比较适宜于既不太复杂又不太简单的内容,在内容太复杂或很简单的情况下,选用接受-复现法比较适宜。一般说来,理论内容宜选用讲解法、谈话法或讨论法;化学用语的教学宜采用讲解法、练习法;元素化合物知识可采用讲述法、演示法、实验法、独立学习法、演绎法等。
3.选择教学方法要考虑对学生的适用性,符合学生的特点。教师应注意了解学生的年龄生理和心理特点、学习准备基础、对各种教学方法的适应程度、学习自觉性和学习态度、自我检查学习效果的发展水平以及班集体在学习方面的特点等。如果学生学习水平较高,学习准备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可以多采用讲述、讲演、讨论、实验室实验、独立学习、演绎法、探索发现法、专题检查以及用问题激发学习兴趣,用义务、责任激发学习动机等方法。如果学生的学习水平较低、学习准备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弱,则应多采用谈话、讲解、讲述、演示和展示、练习、随堂实验、归纳法、接受-复现法,指导学习和日常检查、用新奇现象激发学习兴趣等方法。
选择教学方法时还应注意班集体在学习方面的特征。例如,有的班集体表现为外倾型,学生爱提问、爱发表意见,比较活跃,宜于采用讨论法、谈话法;有的班集体为内向型,学生不爱提问、也不善于讨论,课堂气氛比较“沉闷”,谈话法和讨论法就要暂时少用、慎用,教师还应采取措施逐步扭转,促使向积极方面转化。
在同一年级或同一年龄组中,学生常常有不同的学习和发展水平,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该考虑到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异,学习上的“差”生在学习的情感水平、学习自觉性、学习态度,思维能力和思维独立性等思维品质上,在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基础上,往往都发展得较慢或者比较差,但是他们往往有丰富和广泛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在教学中应该注意联系他们的生活经验,创设统觉情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广泛地吸引他们参加实验和实践活动。在讲授新教材时要通过多样化的方法来保持他们的注意力,讲解困难材料时要放慢速度,在练习时要给予必要的指导与帮助,和善地提出明确和严格的要求,及时反馈学习的效果,给予必要的鼓励。对于优生则应适当增加学习的独立性、探索性、难度和速度。
4.选择教学方法要考虑教师本身的可能性,符合教师在教学方面的个人特点。教师运用各种基本方法的能力水平、对各种教学方法及其运用典型的了解熟悉程度、优选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能力和经验、教学特长、教学风格和习惯等都会对教学方法的选择产生影响。口头表达能力强的,运用语言方法效果较好,擅长实验教学的,采用演示法、实验法、探索-发现法效果较好;思维敏捷、组织能力强的,运用谈话法、讨论法效果较好。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要注意扬长避短。逐步全面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5.选择教学方法要考虑时间、设备等条件。教学时间有一定限制,讨论法、参观法、探索-发现法、归纳法等方法比讲授法、接受-复现法、演绎法等耗费的时间多,在选用时应考虑时间是否允许;选用实验法等操作教学方法时应考虑是否有足够的设备;选择参观法时应考虑是否有符合要求的参观对象等等。
上述各项依据组成一个整体,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必须综合考虑所有方面,否则,某一方面的疏忽也可能使教学方法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优选教学方法的程序
在选择教学方法之前,教师先要熟悉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跟本课题有关的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特点、思想状态和心理生理特点,确定本课题的知识技能教学、能力培养以及思想品质教育方面的任务和目标,分析、确定教学的要点、重点、难点和关节点;接着应构思把全部内容、要点组织起来,并保证重点、难点和关节点教学有效进行的教学策略(或教学思路、教学逻辑);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计划安排的教学时数、划分各课时的内容、确定每个课时的任务和主题,把教学过程划分为符合教学需要的若干阶段;然后才根据各种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的可能性和适用条件,选择各教学阶段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按照确定的教学策略(或教学思路、逻辑)拟定各阶段教学方法的最佳结合方式;最后还应结合学习活动激发、定向方法与巩固、检查、反馈教学效果方法,预测该教学方法整体的有效性,使之进一步优化,完成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设计。就认知教学来说,为每一阶段选择教学方法的一般顺序是:
第一步,决定是选择由学生独立学习的方法,还是选择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方法;
第二步,决定是选择接受-复现法,还是选择探索-发现法;
第三步,决定是选择归纳法、演绎法,还是其他逻辑方法;
第四步,决定主要采用语言方法,还是直观方法、操作方法以及它们如何相互配合。
实际上,选择教学方法时不一定完全按照这一模式进行。随着经验的积累,直觉将会越来越多地起作用。在尚未掌握选择教学方法科学程序的初期,按照这样的步骤开展工作仍然是有用的。
调查表明,对各种教学方法解决具体任务的可能性和适用条件缺乏全面和充分的了解,尚未掌握各种教学基本方法,缺少关于教学方法的知识等都会在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时引起困难。要避免困难的产生,掌握优选教学方法的本领,需要教师加强教学方法的进修学习,注意研究学生,努力掌握各种基本方法,掌握优选教学方法的标准和科学程序,坚持不懈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以运用,并且注意经验的积累和总结
四、常用的化学教学基本方法
化学教学方法分为综合方法和基本方法两大类,掌握各种基本方法是运用综合方法的基础。现对常用基本方法及其运用概述如下:
(一)讲授
讲授是教师用口头语言向学生比较系统地传授教学内容,学生主要进行听、记等接受活动的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在启发式讲授中,还存在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学生的理解思维等活动。
讲授法运用不当,极易形成注入式教学。用好讲授法的要领是:内容完整、层次分明、富有逻辑性;既注意全面和系统,又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语言准确、精炼、生动、能听清听懂、有感染力,能引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恰当地运用板书、板画(包括化学符号、图式、实验图、示意图)以及表情、手势等非语言行为来配合讲授;注重启发性引导、分析、阐述和论证,注重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师生活动协调、同步;注意收集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及时对讲授作适当的调整等。在具体运用中,讲授大体上有下列几种类型:
1.讲述
常用于介绍化学史实,叙述化学概念和化学理论的内容,陈述物质的性质、用途、制法和相互关系,描述变化过程、实验现象或其它事实,使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概念和表象。
2.讲解
常用于分析化学事实、揭示其本质,帮助学生形成和理解化学概念,解释和论证化学原理,剖析解决问题的途径等比较复杂内容的教学。
3.讲演
不受常规教学环节约束,用较长时间连贯地对某一化学专题进行系统的介绍和严密的分析、论证等,主要用于高年级学生。
4.讲读
朗读课文和讲解交替进行,用于帮助学生领会、掌握课文中重要的字、词、句或者重要段落。通常只用于阅读能力较弱的低年级学生。
(二)谈话
教师通过预先设计的一系列有联系的问题启发、引导学生经过思考作出正确回答,以师生对话方式围绕课题的重点或难点展开讨论,从而传授、巩固知识,检查学习情况的一种方法。
谈话要在学生具有较多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有时还要以观察演示实验和练习等活动来配合,要避免用机械的一问一答方式。常用于学生比较熟悉事物的教学或者用于复习。
(三)讨论
(参见《怎样组织好学生的课内活动》中的“二、组织学生讨论”)
(四)演示和展示
教师作实验表演或者展示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组织学生观察,帮助学生认识事物、获得化学知识、学习实验技能的一种教学基本方法。
演示能使学生获得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加深对学习内容的印象,激发学习兴趣和集中注意。为了搞好演示,教师应该明确演示目的,精心选择内容和设计演示方案,力求安全、可靠、简便、全体学生都能看清楚;要作好充分准备和预演;演示时要以适当的讲解指导观察、引导思考,还要注意演示的时机和示范作用。幻灯、投影、电影、电视、录像等电化教学工具的应用,使演示增添了新的内容和手段,扩大了应用范围,强化了演示效果。
(五)参观
根据教学目的组织学生在生产现场、博物馆、展览馆、科技实验室等场所直接感知学习对象,是理论联系实际、巩固知识、扩大视野、接受思想教育的一种方法。
参观的教学效果跟准备和组织工作关系很大。教师事先应认真确定参观目的、教学要求和学生情况,跟参观单位一起商定参观的内容、步骤和组织方法,了解单位的要求和注意事项,跟讲解人员研究讲解内容;还要落实交通和生活安排、组织安排、纪律和安全教育措施等;参观前要使学生做好思想准备、知识准备和必要的物质准备,了解参观的目的、要求和计划。参观时要组织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看,认真听取介绍,记录参观的内容、心得和问题;要求学生自觉地遵守纪律、制度和安全规定,严防发生不测事件。参观后应该组织学生围绕教学目的要求、联系已学知识整理参观笔记,写出参观报告或者心得体会,并且组织讨论和交流活动,扩大参观成果。
(六)实验
在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下,以学生亲手实验,达到学习化学知识的实验技能、培养实验能力和科学态度为目的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它主要有两种类型:
1.随堂实验
结合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做若干个简便的小实验,又称并进实验、边讲边实验。它能紧密配合教师的讲解或讨论,直观效果好,特别适合于中学生的化学教学。这类实验不宜复杂,占用时间要短,安全、可靠性要高,要求做好周密的计划和准备工作以及组织和指导工作。
2.实验室实验
以实验课形式,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实验室中独立地完成一组小实验或者一项较大的实验,通常其内容比较完整地形成一个基本实验单元。它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实验能力和科学态度的最重要途径,不但可以运用、巩固、验证和加深已学知识,还能使学生获得新知识。这种实验类型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知识准备和实验技能基础。事先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认真预习,做好器材和预试等准备工作;实验开始前,教师要检查预习情况,使学生明确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实验时,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规范,及时纠正错误,既要做好巡视和全面指导,又要注意帮助有困难的个别学生;学生应该认真实验和观察,做好实验记录;实验完成后教师要进行小结,指导学生清洗、整理器材和实验室,及时写出实验报告。
(七)练习
组织学生在获得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操练性学习实践作业活动,从而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并且发展能力的一种教学基本方法,是培养技能和能力的必要手段。练习时,学生的实践作业活动通常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它延伸到课外就形成课外作业。
从行为方式来看,练习可以分为口头练习、板演、书面练习和实验操作练习等几种,它们各有不同的教学作用。对于各种类型的练习,其内容应该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精选,要注意变式和多样化,循序渐进、有计划地进行;要注意练习不同于测验,教师应该作必要的提示、示范或者采取其它措施,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掌握教学内容;要注意教会方法、培养能力;实行全面辅导与个别帮助相结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练习结果;练习后,教师要作练结和进一步学习的指导。
(八)自学辅导
是在教师辅导和指导下,学生自主地阅读教科书和参考材料、写读书笔记、做实验、完成练习作业等等来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从长远的观点看,它是使学生从“依赖教师的教来学习”,逐步向“不需要教师、能自行学习”转变的有效途径。除了在课堂自学之外,广义的自学还包括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要有计划地运用这种方法,逐步提高自学要求。对尚未形成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的学生来说,教师的辅导十分重要。教师的辅导工作主要是:说明课题的学习意义;选择、供给自学材料,提示学习目标、学习要求和重点;提供学习的程序、提纲、思考题和练习题;介绍学习方法,协助解决疑难问题,了解自学进度并个别调整学习任务,督促、检查、严格要求;测量并反馈自学效果等。随着学生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逐步形成,教师辅助工作的重要性会逐步降低。教师在辅导时要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兴趣放在重要位置。一贯地坚持这种方法可以取得良好效果,只在短期内使用不一定能明显地奏效。
(五)教学方法多样化、综合化、最优化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总是跟具体的适用条件联系着的。在化学教学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每节课的内容都互不相同,不同年级、不同教学班以及不同学生之间总是存在着差异,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水平和个人特征不可能都是一样,因此,不能把某一种教学方法奉为万能万应的至宝。要从实际出发,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并且使它们合理地和有效地互相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