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安全管理研究范文

安全管理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安全管理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安全管理研究

第1篇:安全管理研究范文

【关键词】建筑;安全管理;现状

0 前言

建筑安全关系到大众财产生命安全,对现代社会稳定和谐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奉化市“4・4”居民楼坍塌事故再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为何许多“80后”、“90后”楼房频成事故主角,当前建筑实际寿命与设计目标为何出现了较大的距离?究其原因不难看出,建筑工程项目包含特定对象,由于资金、经费、时间以及经济标准限制,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与工程系统性特征,因而导致了建筑行业频繁发生安全事故。由2000年至今,我国建筑行业平均每年均发生一千余起伤亡事故,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影响。为此进一步探究建筑安全管理尤为必要。

1 建筑安全管理现状

1.1 政府监管部门力度有限

当前,建筑安全管理工作呈现出政府监管力度有限、没能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培训教育不完善、责任主体操作无法遵循标准规范、安全生产投入不够充分等问题。当前,政府安全执法管理工作队伍的现实状况无法同新时期不断更新变化的形势有效适应。建筑工作人员同执法工作人员的总体比例存在不良失衡问题。一些区域令安全工作同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合并导致安全专职管理监督流于形式。还存在政府监督管理人员欠缺良好安全业务素质,没能形成超前预见性的现象,导致监督管理工作效能形成了层层衰竭的问题。

一些政府单位同建筑企业,进行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得过且过的问题,呈现出纸上谈兵,无法付诸实际行动的现象。没能充分意识到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重要性。较多单位无法将安全生产至于正确位置,规章体制没能有效健全,工作责任无法落实到位,各类工作体制的执行仅仅停留在表面形式,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1.2 人员素质水平较低

当前,建筑行业从业人员多为进城务工的广大农民,因而文化素质水平较为有限,没能掌握丰富全面的安全知识。另外,建筑行业建设发展步伐快速,且总量与规模较大,因而会形成更加激烈的行业竞争,较多施工方将大量资金应用于更新设备以及投资建设新项目中,进而对员工安全建设、施工操作技能、质量意识的培训有所忽视。呈现出建筑行业安全教育培训无法全面到位的现实状况。

1.3 建筑企业管理不完善

建筑项目施工包含较多安全问题,导致成因均为责任主体没能规范的操作管理。一些建筑企业机构以及监理方针对应承担的安全责任没能清晰的认识,建材商供应了质量较差的安全施工建设材料。还有一些建筑单位随意的压缩工期,不按时支付工程款项,一些称之为重点项目的工程则游离在监督管理之外,形成了漏洞以及盲区现象。

一些建筑施工单位没能打下坚实的安全生产工作基础,呈现出实践工作的混乱性,经费投入有所欠缺,安全生产水平不足的问题。一些施工方基于中标价较低,为了赢得更高利润效益,因此在安全投入层面呈现出一定的不足,生产设施无法全面到位,作业防护不科学,无法符合应用需要,导致形成了明显的安全隐患问题,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2 建筑安全管理更新改革策略

2.1 优化安全生产建设责任制,强化政府监督管理

全面履行当前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法规制度的同时,应由法规层面进行责任主体的有效划分。针对重大伤亡事件,施工方应依据鉴定结果负有一定责任。业主则在该事故之中负有间接责任。政府监督管理机构承担检查失职的责任,该体制细化,将令建筑安全管理受到不同部门的广泛重视,创建形成一整套优质的安全管理制约控制机制。另外,政府部门应积极支持组建技术咨询中介单位,进而为建设施工方、监督机构提供更为有效专业的安全管理咨询服务。

2.2 加强安全管理教育,宣扬安全文化,提升员工素质水平

纵观我国发生的安全事故案例,较多由于管理人员不注重安全生产管理,一味的侥幸心理而导致,一些单位领导将正常安全经费投入错误当做额外支出,至员工安全劳动保障利益于不顾,没能配备必要的保护设施,随意的延长员工生产时间,令其长期在超负荷状态下工作。再者,基于工人自身素质有限,加之受到较大的就业压力影响,无法利用合法渠道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常常变成安全事故中的牺牲品。为彻底转变该类不良现象,在法律威慑、市场经济影响的基础上,应持续不断的加强安全管理思想教育,宣传企业安全文化,令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人命关天、生命为先、严防违规作业等意识全面的渗透到企业各个阶层,提升企业领导以及基层员工安全保护意识,提升安全生产管理综合水平。

2.3 完善企业管理,提升安全建设水平

安全生产法中虽规定事故登记申报工作体制,然而在现实执行阶段中,却常常无法良好的落实贯彻,存在故意瞒报、漏报等问题,更有甚者隐瞒不报。为应对该类现象,应由管理制度层面防控漏洞,创建安全事故登记公告管理体制,受到广大社会的全面监督。另外,应提升对安全事故中受损害主体的赔偿金额,有效的预防私了问题的发生。对于安全事故之中存在违规乱纪的员工,应进行严厉的处罚,进而真正构建形成一整套公平、透明、可靠权威、接受大众监督的施工单位建筑事故申报核查管理制度以及重要资料归档记录的档案管理体制。

单纯的借助法律制度的外力,无法由根本层面有效的应对问题。为此应全面调动各界力量有效的进行主动积极的安全管理,激发市场经济调节杠杆作用。应全面培育并有效规范建筑保险行业市场,加快完成保险立法,推进保险行业市场的良性竞争。同时,应强制施工方为雇佣员工办理工伤保险手续,将其同开工许可紧密挂钩。保险单位应基于工程状况、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绩效制定弹性保险赔付费率,通过市场杠杆,确保市场运行制度的良性运转。令安全生产业绩优秀的单位获得更大的实惠。相反,业绩较差的单位则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最终被淘汰。

3 结语

总之,针对建筑安全管理现状,实践工作存在的问题,我们只有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方能真正的防患于未然,降低事故发生机率,开创安全可靠的生产建设环境,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元福.浅析我国建筑安全管理与对策[J].安全,2010(6).

[2]李慧民.现代建筑安全管理发展对策及研究[J].山西建筑,2010(6).

第2篇:安全管理研究范文

关键词:内网安全;监督;信息泄漏;失泄密

一、前言

随着互联网在全世界的兴起,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网络安全也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内网安全也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热点。国家、政府、军事以及银行、金融、高新企业等行业需要一种能够充分解决网络外部攻击和由内而外的信息泄漏的全方位信息安全解决方案。

内网安全管理系统主要对内网上的主机进行统一安全管理。统一安全管理是指对网络主机用户操作实施监督控制,并对主机中的安全软件(如主机入侵监测系统、主机防火墙和主机身份认证系统等等)进行统一的管理,使其运行在一个比较合适和安全的状态之下。其中,主机的用户操作监督控制是指对用户的操作行为进行监督(如文件拷贝、网络访问、更改网络主机IP地址、添加管理员用户名以及文件网络共享等等用户操作),同时对恶意用户做出的违规行为(如拨号外联等等)进行控制。

二、内网安全管理系统的基本目标

(一)面向桌面计算机系统的内部安全管理系统

管理桌面计算机系统的规模大,效率高,策略周全,能够将企/事业单位的全部个人桌面系统纳入管理范畴,解决了企业最难管理的、数量最多的、覆盖范围最大的桌面系统的安全问题。

(二)周全的内部系统信息泄漏保护体系

系统集成了针对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外设、计算机接口、数据存储载体、打印机等可能造成失泄密途径的保护技术和方法,结合企业内部现有的其他安全系统,如认证系统,可构成强大、完备的内部系统信息泄漏保护体系,不遗漏任何一个可能泄密的途径。

(三)周密的系统资源安全管理

企业和单位内部个人计算机的硬件配置、软件安装等信息都在管理和审计之列,支持动态获取、控制和管理。从技术上防止了未经批准就安装和运行任何一款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行为。

(四)集中配置和管理

企业和单位内部的全部个人计算机系统集中在系统的管理之下。支持统一而灵活的安全策略配置,支持统一或者灵活的系统配置管理,支持管理域内的安全事件、安全事故的统一配置管理。

(五)便于管理和稳固高效的内部安全体系

系统体系结构合理,客户端-服务器-管理中心3层结构合理,真正实现了分布式防护、集中式/分级管理功能。桌面计算机系统的管理层次符合中国现行企事业单位的组织与管理体系。

(六)系统安全性高稳定性好

系统的安全性综合取决于系统间通信的安全性,系统各个组件的安全性以及存储的内部安全数据的自身安全。而系统基于PKI体系结构建立。因此无论是通信的安全性、还是数据的私密性、存储的完整性和可靠性,都有充分的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系统间通信的稳定性以及系统各个组件的稳定性。系统内部通信多种方式相结合,保证了系统间通信的稳固性和有效性。

三、内网安全管理系统的功能分析

(一)防数据存储载体失泄密

内部安全管理系统确保任何人都无法利用任何市面可见的数据存储载体以不安全的方式带出受保护的内部电子数据信息。内部安全管理系统可控制和管理以下数据存储载体:防本地硬盘失泄密、防扩展本地硬盘失泄密、防移动硬盘失泄密、防软盘失泄密、防可刻录光盘失泄密、防闪存失泄密、防磁带失泄密。内部安全管理系统对以上数据存储载体均提供禁用、只读、安全读写、正常读写等多种安全控制方法。

(二)防计算机外设失泄密

内部安全管理系统在确保任何人都无法利用任何市面可见的数据存储载体以不安全的方式带出受保护的内部电子数据信息之外,额外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周全严密多层次的防计算机数据信息失泄密的补充手段。防计算机外设失泄密就是对防数据存储载体失泄密功能之外的最重要的一种有效补充控制手段。内部安全管理系统可控制和管理以下计算机外设:从网卡(无线)防失泄密、从网卡(有线)防失泄密、从调制解调器防失泄密、从可刻录光驱防失泄密、从软驱防失泄密。内部安全管理系统对以上计算机外设均提供禁用和允许等两种开关式安全控制方法。

(三)防计算机接口失泄密

内部安全管理系统在确保任何人都无法利用任何市面可见的数据存储载体以不安全的方式带出受保护的内部电子数据信息之外,系统额外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周全严密多层次的防计算机数据信息失泄密的补充手段。防计算机接口失泄密与防计算机外设失泄密一起,构成了对防数据存储载体失泄密的有效补充。内部安全管理系统可控制和管理以下计算机接口:从USB(通用串行总线架构)接口防失泄密、从SERIAL(串行总线架构)接口防失泄密、从PARALLEL(并行总线架构)接口防失泄密、从IrDA(红外架构)接口防失泄密、从BlueTooth(蓝牙)接口防失泄密、从1394(火线架构)接口防失泄密、从PCMCIA(个人计算机存储卡)接口防失泄密、从CF(Compact Flash)接口防失泄密。内部安全管理系统对以上计算机接口均提供禁用和允许等两种开关式安全控制方法。

(四)防网络失泄密

内部安全管理系统在确保任何人都无法利用任何市面可见的数据存储载体、通过计算机外设、通过计算机接口以不安全的方式带出受保护的内部电子数据信息之外,系统还针对使用十分广泛的计算机网络进行了严密的防范和控制,确保任何人都无法利用网络所提供的便利条件以不安全的方式带出受保护的内部电子数据信息。内部安全管理系统提供以下防网络失泄密手段和方法:网络层――IP地址安全控制,提供默认访问控制和黑白名单等安全控制方法、IP流量统计、传输层――TCP端口安全控制,提供默认访问控制和黑白名单等安全控制方法、UDP端口安全控制,提供默认访问控制和黑白名单等安全控制方法、网络层和传输层组合控制――IP/PORT组合安全控制,提供黑名单控制方法、应用层――HTTP安全控制,提供HTTP端口重定义、默认访问控制、URL黑白名单、HTTP日志、HTTP重放等安全控制方法、HTTP流量统计、FTP安全控制,提供FTP端口重定义、默认访问控制、FTPL黑白名单、FTP日志、FTP重放等安全控制方法、FTP流量统计、应用层――SMTP安全控制,提供SMTP端口重定义、默认访问控制、邮件地址黑白名单(支持SMTP以及WEB MAIL)、SMTP日志、SMTP重放等安全控制方法、SMTP流量统计、TELNET安全控制,提供TELNET端口重定义、默认访问控制、TELNET黑白名单、TELNET日志、TELNET重放等安全控制方法、TELNET流量统计、P2P点对点通信――ICQ安全控制,提供允许和禁止等安全控制方法、QQ安全控制,提供允许和禁止等安全控制方法、MSN Messenger安全控制,提供允许和禁止等安全控制方法、本地NETBIOS安全控制,提供允许和禁止开关式安全控制、NetBIOS日志等安全控制方法、本地NETBIOS流量统计。

(五)防常规方式失泄密

在确保任何人都无法利用任何市面可见的数据存储载体、通过计算机外设、通过计算机接口、通过网络以不安全的方式带出受保护的内部电子数据信息之外,系统还针对常规的可造成内部数据信息失泄密的途径进行了防范和控制。内部安全管理系统提供以下防常规方式失泄密手段和方法:打印机安全控制,提供允许和禁止开关式安全控制、打印日志和影像等安全控制方法、显示器安全控制,提供允许和禁止开关式安全控制、显示日志和影像等安全控制方法。

(六)个人计算机运行状况监控

内部安全管理系统提供对以下个人计算机关键系统资源的运行状况监控以及审计能力:系统摘要信息,提供实时单次刷新和策略连续刷新等监控审计手段、设备信息,提供实时单次刷新和策略连续刷新等监控审计手段、网络信息,提供实时单次刷新和策略连续刷新等监控审计手段、活动窗口程序信息,提供实时单次刷新和策略连续刷新等监控审计手段、服务和驱动信息,提供实时单次刷新和策略连续刷新等监控审计手段、已安装应用程序信息,提供实时单次刷新和策略连续刷新等监控审计手段、系统日志信息,提供实时单次刷新和策略连续刷新等监控审计手段、用户和组信息,提供实时单次刷新和策略连续刷新等监控审计手段、活动进程信息,提供实时单次刷新和策略连续刷新等监控审计手段、屏幕信息,提供实时单次刷新和策略连续刷新等监控审计手段、键盘信息,提供实时单次刷新和策略连续刷新等监控审计手段、打印信息,提供实时单次刷新和策略连续刷新等监控审计手段、串并口信息,提供实时单次刷新和策略连续刷新等监控审计手段、计算机运行状况黑匣子记录仪。

(七)个人计算机远程控制

内部安全管理系统提供对以下个人计算机关键系统资源的远程控制能力:活动进程,提供实时杀死指定进程的远程控制手段、活动网络连接,提供实时停止指定网络连接的远程控制手段、活动窗口程序,提供实时关闭指定窗口程序的远程控制手段、服务和驱动,提供实时停止系统服务、实时启动系统服务、实时暂停系统服务、实时继续系统服务、实时更改服务启动方式等远程控制手段、已安装应用程序,提供实时卸载指定已安装应用程序的远程控制手段、系统日志,提供实时清除系统日志的远程控制手段、用户和组,提供实时删除用户、实时删除用户组的远程控制手段、关机,提供实时关闭计算机的远程控制手段、锁定系统,提供实时锁定计算机系统的远程控制手段、注销用户,提供实时注销计算机用户的远程控制手段、屏幕,提供实时透过屏幕远程控制计算机的远程控制手段、打印,提供实时停止指定打印的远程控制手段。

(八)计算机文件系统安全操作管理

内部安全管理系统对个人计算机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文件系统提供了完善、细致和彻底的管理、控制以及审计能力。内部安全管理系统对以下文件系统操作进行安全控制:文件系统-创建、打开、读、写、删除、重命名、拷贝。内部安全管理系统对以上文件系统操作均提供禁止和允许等两种开关式安全控制方法。

(九)文件加解密服务

内部安全管理系统向安全意识高、保护电子数据信息意识强烈的人额外提供了遵循PKI体系结构的文件加解密服务。内部安全管理系统向提供以下文件加解密服务:文件和文件夹加解密、文件保险柜、文件安全共享、文件安全删除。

(十)安全策略管理

内部安全管理系统完全支持策略生命周期。内部安全管理系统完提供以下策略功能:新建策略,提供向导、模板等多种新建策略的方法、审核策略、评估策略、策略、应用策略、策略反馈、策略修改、策略存档。

(十一)内部安全审计报告

内部安全管理系统提供详尽细致的内部安全审计报告。安全审计员使用该平台可以对系统进行全面的审计,获取丰富信息,以便了解系统的使用状况。审计对象分为3个层次:系统节点、部门节点、单机节点。审计项目包括了6个子项:告警信息、介质信息、打印信息、文件操作、网络信息、系统信息。不同的审计项目各自为其提供了丰富的审计条件。审计结果查看方式:报表模式、记录列表模式。

四、结论

内网安全系统是面向桌面计算机系统的,周全的、便于管理和稳固高效的内部安全体系。内网安全模块的设计主要是防止存储载体、外设、接口、网络、文件加解密服务和审计报告等等。内网安全是外网安全的一种扩展和提升;它是基于更加科学和客观的信任模型建立起来的。内网安全关注的对象不仅仅包括外部网络的所有用户,也包括了更可能引起信息安全威胁的内部网络用户,甚至关注到计算机上的设备或进程,内网安全从更加全面和完整的角度对信息安全威胁的对象和途径进行了分析、处理和控制,使信息安全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而不是一个存在明显漏洞的片面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张焕国,覃中平,王丽娜.信息与通信安全[M].科学出版社,2003.

2、段米毅,孙春来.基于内容监控的网络监控技术的实现[J].高技术通讯,2001(11).

第3篇:安全管理研究范文

【关键词】网站;信息;安全性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0)12-0057-2

一、网站安全的含义

网站安全是指对网站进行管理和控制,并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从而确保在一个网站环境里信息数据的机密化、完整性及可使用性受到有效的保护。网站安全的主要目标就是要确保经由网站传达的信息总能够在到达目的地时没有任何增加、改变、丢失或被他人非法读取。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保证网站系统软件、数据库系统有一定的安全保护功能,并保证网站部件如终端、数据链路等的功能不变,而且仅仅是那些被授权的人才可以访问。

二、网络与网站安全隐患概述

目前影响网站安全的问题主要来自于网络的不安全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站的安全漏洞其实也就是网络的安全漏洞,其漏洞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因素

1.软件漏洞

任何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都不能是百分之百无缺陷和无漏洞的,而这些缺陷和漏洞恰恰是非法用户、黑客窃取机密信息和破坏信息的首选途径。针对固有的安全漏洞进行攻击,主要在协议漏洞、缓冲区溢出、口令攻击等几个方面。

2.病毒攻击

计算机病毒一般分为四类:(1)文件型病毒(FileViruses);(2)引导型病毒(SystemorBootSectorVirus);(3)链式病毒(SYSTEMorCLUSTERVirus);(4)宏病毒(MacroVirus)。计算机病毒的主要危害有:对计算机数据信息的直接破坏作用,给用户造成重大损失;占用系统资源并影响运行速度;产生其他不可预见的危害;给用户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

(二)人为因素

1.操作失误

操作员安全配置不当造成的安全漏洞,用户安全意识不强,用户口令选择不慎,用户将自己的账号随意转借他人或与别人共享等都会对网络安全带来威胁。这种情况在企业计算机网络使用初期较常见,随着网络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对使用人员的培训,此种情况会逐渐减少,对网络安全已不构成主要威胁。

2.恶意攻击

这是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最大威胁,敌手的攻击和计算机犯罪就属于这一类。此类攻击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主动攻击,它以各种方式有选择地破坏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另一类是被动攻击,它是在不影响网络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行截获、窃取、破译以获得重要机密信急。

(三)用户输入验证不全面

在网站编程中,对于用户和用户的输入,都必须抱怀疑态度,不能完全信任。所以,对于用户的输入,不能简单地直接采用,而必须经过严格验证,确定用户的输入符合输入规则才可以录入数据库。用户输入验证应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输入信息长度验证;(2)输入信息敏感字符检查。

三、网站安全管理策略探讨

(一)网络安全的管理

1.使用防火墙

防火墙作为使用最多、效率最高的网络安全产品有其自身的优势,所以防火墙在整个网络安全中的地位将是无可替代的。

2.在与因特网接入处增设网络入侵检测系统

入侵检测系统(IDS即IntrusionDetectSystem)是实时网络违规自动识别和响应系统,它位于有敏感数据需要保护的网络上或网络上任何有风险存在的地方,通过实时截获网络数据流,能够识别、记录入侵或破坏性代码流,寻找网络违规模式和未授权的网络访问,一经发现入侵,检测系统会根据系统安全策略做出反应,包括实时报警、自动阻断通信连接或执行用户自定义安全策略等。

3.病毒防御

选购杀毒软件,必须考虑产品的采购成本、应用(管理、维护)成本,以及将来企业或网络规模变化后,软件能否实现平滑过渡等问题。只有明确需求,重视产品的应用和管理,把网络防病毒纳入到信息安全防范体系之中进行综合防范,才能有效提升企业的信息安全水平。单纯防病毒,并不是企业的最终目标。当然,对于网络安全的防御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相当多,我们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技术,并采用多种技术相互结合才能达到相应的目的,由于篇幅有限对于其他诸如身份认证、数字签名等技术的介绍就不在此累赘了。

(二)网站自身的安全管理

1.网站服务器的安全管理

网站服务器的日常管理、维护工作包括网站服务器的内容更新、日志文件的审计、安装一些新的工具和软件、更改服务器配置、对服务器进行安全检查等。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从网络结构设计上解决安全问题

安装一个功能强大的防火墙可以有效防御外界对Web服务器的攻击;还可通过安装非法入侵监测系统,提升防火墙的性能,达到监控网络、执行立即拦截动作以及分析过滤封包和内容的动作,当有入侵者攻击时可以立刻有效终止服务。同时应限制非法用户对网络的访问,规定具有特定IP地址的客户机对本地网络服务器的访问权限,以防止从外界对网络服务器配置的非法修改。

(2)定期对网站服务器进行安全检查

由于网站服务器是对外开放的,容易受到病毒的攻击,所以应为服务器建立例行安全审核机制,利用漏洞扫描工具和IDS工具,加大对服务器的安全管理和检查。另外,随着新漏洞的出现,我们要及时为服务器安装各类新漏洞的补丁程序,从而避免服务器受到攻击和出现其他异常情况。

(3)定期进行必要的数据备份

对服务器上的数据定期进行备份是很重要的。网站的核心是数据,数据一旦遭到破坏,后果不堪设想。除了设置相应权限外,还应建立一个正式的备份方案,而且随着网站的更新,备份方案也需要不断地调整。

2.数据库安全管理

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密和破坏。为了保证业务应用系统后台数据库的安全性,采用基于Client/Server模式访问后台数据库,为不同的应用建立不同的服务进程和进程用户标识。后台数据库系统以服务器进程的用户标识作为访问主体的标识,以确定其访问权限。我们通过访问、矩阵视图的使用、数据验证码DAC等方法和技术来实现后台数据库的访问控制。

3.编码中的安全管理

(1)防止恶意代码注入

①验证输入,使攻击者无法注入脚本代码或使缓冲区溢出。

②对所有包含输入的输出进行编码。这样可以防止客户端误将潜在的恶意脚本标记作为代码进行转换。

③使用接受参数的存储过程,防止数据库将恶意SQL输为可执行语句进行处理。同时使用特权最低的进程账户和模拟账户。在攻击者企图应用程序的安全漏洞执行代码时,可缓解风险并减少损害。

(2)防止会话劫持

①分隔个性化cookie和身份验证cookie。

②仅通过HTTPS连接传递身份验证cookie。

③不传递在查询字符串中代表已通过身份验证的用户标识符。

作为一名网络或者网站管理员,有责任同时也有义务做好网站的维护与管理,这就需要我们管理人员时刻保持虚心学习的心态,时刻关注新的管理技术与安全防御技术。对于已经出现的安全问题应该用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对于目前还未出现的安全问题要有预见性。这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网络管理员。

【参考文献】

[1]沈文智.MicrosoftBS网页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2]沈昌样.网络安全与信息战[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1(8).

[3]骆耀祖,龚洵禹.动态网页设计教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4]骆耀祖,刘永初等.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北方交大出版社,2003.

第4篇:安全管理研究范文

关键词:医院检验科 生物安全 存在问题 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9-0239-01

医院检验科在医院日常运行中地位特殊,作用也比较重要,但同时其危险性也是最大的,尤其是条件较差的医院,其检验科生物安全防护现状令人担忧。检验科要负责医院日常病原体标本的检查、诊断,是医院病原体的集散地和传播源,尤其是对于检验科工作人员来说,其危害性则更大。因此,医院检验科的生物安全就成为了科室管理的重中之重,尤其是检验科室的标本管理、废弃物处理、人员安全操作管理及重大生物事故的应急处理制度管理等是我们广大医务工作者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1 生物安全与管理的概念

1.1 生物安全。检验科生物安全是指医院检验科从事病毒微生物研究实验的工作人员要保护实验标本及材料免受污染,泄漏等,同时要避免病原体微生物对人员自身以及环境和人民大众造成生物伤害。

1.2 生物安全管理。生物安全管理是指管理者使用一定的安全防护设备对实验标本进行安全操作和日常维护,以防止其泄漏和交叉感染、出现不可控的局面。生物安全管理一般包括安全制度、应急预案两个方面。

2 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医院检验科在生物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集中体现在科室人员防护意识和知识水平上面,同时也由于我国对于生物安全的制度管理研究起步较晚,从而也导致了医院对于生物安全管理经验的缺乏。

2.1 检验人员的安全意识较差,对日常防护的准备不够充分。一些医院检验科的检验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对于日常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意识认识不足,同时对发生生物灾害时的处理意识不够,尤其是基层医院,其工作人员对实验室的标本以及样本等防护力度较弱,并且对个人防护和生物污染的意识不强,管理者往往并非专业人员,从而使得我国中下级医院在检验科室的生物安全防护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2.2 对生物检疫、防护的安全设备投入较少,不能形成完整的安全防护体系。一些医院对于检验科的生物安全防护投入十分少,其安全设备、实验设备以及检验设备等都非常陈旧,对于新式生物病菌并没有多少防护能力,从而导致检验人员极易受到生物病菌的侵袭。

2.3 医院检验人员对生物安全防护知识了解较少,未系统学习生物安全知识。在检验科室工作的人员大多偏向于专业的检疫、检查专业,他们并未真正、系统地研习过生物安全防护,对具体的防护措施操作缺乏经验。

3 加强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的措施

医院检验科的生物安全关乎整个医院乃至区域的安全,其安全管理必须得到最严格的执行,针对现阶段我国检验科室存在的生物安全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3.1 加强资金投入,更新检验科室的安全设备、材料及检验设施。医院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重视检验科室的生物安全防护,管理人员要积极听取检验人员的建议,对科室进行设备更新和采购。所有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的要求物化标准,同时根据地方医院实际情况配比安全防护设备,安装符合生物安全的设备。并且要根据最新疫情来配比相应的防疫设备和检验设备,以便能够及时检测和防护最新生物疾病。

3.2 合理布局医院检验科的地理位置,与其他科室有机统一起来,方便生物防护。医院检验科的布局应该结合医院的实际科室配比,将最有利于生物防疫的科室进行就近安排,发挥现有资源和其他检测设备的潜在助力,同时要便于进行疫情的防疫、疏散、管理及日常诊断等。检验科要配置相应的消毒装置、排风装置、应急药品、标本接受安全窗口、可感应水系统以及安全柜、醒目生物安全提醒标志等等。

3.3 检验科要做好生物标本的管理和安全防护。检验科室在进行日常检验时要做好标本的管理和防护,在生化实验室、生物病菌检测实验室等敏感地区张贴醒目标志,并对进出进行严格管制。对体液、血清、尿液等标本在实验后需消毒再冷冻保存,日常标本要进行安全的检测,并准确贴上相应的检测目录及其他信息,妥善放置保存于安全标本架、生物容器、冷冻室等之中,对有重大传染或其他生物病毒感染病史病人的标本要实行全面安全防护,避免检验科实验室的其他标本和建验人员受到感染。

3.4 加强检验人员的生物安全知识培训,提升其防护意识。医院定期对检验科室人员进行最新生物病毒知识培训,系统地加强其生物安全技术防护能力,对日常安全操作进行记录和评估,加强其对生化泄漏的应急处理能力,规范其日常安全操作行为。

3.5 严格执行检验科室的废弃物处理规范。医院检验科室的日常废弃物必须按照特殊的处理程序给与处理,对检验本在收集时必须对其进行安全消毒和稀释、灭菌处理,最后进行医疗废弃物密封,由专业人员负责监督、执行、运输,并在远离人群地区进行焚烧、深埋处理,最大限度减少生物病菌的扩散和再次污染泄漏。

总结:医院检验科是医院的核心科室之一,其重要性对于医院的日常运行来说是不言而喻的。医院检验科的生物安全是医院面临的重要课题,生物病菌的泄漏将会导致不可估量的灾难,必须引起医学界乃至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医院的作用,降低生化病毒的侵袭,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参考文献

第5篇:安全管理研究范文

关键词:城市燃气 天然气 安全 管理

一、引言

随着城市燃气在全国中小城市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人用上了城市燃气,城市燃气带来的安全间题也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一方面是冬季供应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冬季是城市燃气的使用高峰,而气源生产能力是相对稳定的,这造成各城市之间的供求矛盾,最终结果就是博弈能力差的城市的燃气安全无法保障;另一方面是燃气运营安全问题,尤其是用户不安全使用燃气,造成燃气泄漏导致爆炸的事件屡屡发生,据深圳市消防局统计,2012年1-5月份,燃气火灾占全市火灾总数的50%以上,前10个月,市民生活用气不慎造成的火灾占全市火灾总数的37%。燃气安全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也给社会的公共安全与稳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引起各级管理层和用户自己高度重视

二、城市燃气事故因素分析

(一)城市燃气安全事故分类

城市燃气事故原因较多,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根据事故发生的必然性、随机性和可预防性,可将燃气事故分为不可抗力事故(自然事故)、随机事故和人为事故三大类。

(二)城市燃气生产系统各环节风险分析

城市燃气是高风险行业,城市燃气生产系统在上游采气、输送、接收、城网、用户、燃气工程等一系列环节中,都存在着各种燃气事故风险。目前,我国城市燃气的输送方式主要有管道气、车载气(压缩气和液化气)两种,其中管道气输送安全性能较高,但也存在发生事故、尤其是大事故的风险因素,据一项关于长输管道失效事故的调查,外部影响、焊接和材料缺陷、腐蚀等几大因素是长输管道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对管输气也要高度重视安全管理。

1.车载气风险因素较多,一方面是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燃气泄漏和爆炸,由于车辆运输比较灵活,可控性较强,因此关于事故、尤其燃烧爆炸事故报道较少。

2.燃气接收站场。这里主要是各城市的接收门站、卸气站的接收、调压、净化、输配等工作,主要风险是设备安全和违章行为,容易发生随机事故和人为事故,因此必须要加强设备管理和站场反违章标准化建设。

3.城网系统运营。城网运营安全是高压、次高压、中压管网、阀井、加气站和调压设施的安全,主要风险是城市改造机械开挖、焊接和材料缺陷、管道腐蚀老化、维护操作不规范不到位。

4.燃气工程。主要指燃气公司在燃气设施安装、带起开口作业、置换等重要施工环节。主要风险是设备材料质量缺陷、施工人员违章作业。

三、城市燃气使用安全措施

(一)加强宏观调控,确保供配输送安全

对国家而言,要在全国统一规划和完善天然气输配管道网络,在各大重要区域秘密建立区域供气储备保障中心,大量储备CNG、LNG、LPG等多种形式的气源,同时对一些成本高、气源难以保障的地区要限制保障要求高产业的天然气开发,尤其是CNG车辆和医院等大型公共供暖产业开发要认真研究保障可行性,根据上游气源、城市人口、经济水平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鼓励多开发双燃料使用单位等“可中断供气”用户,完善多种类型能源保障结构,杜绝盲目“上项目、求政绩、求规模”的短视行为,从根本上降低供气产能不足造成的供气风险、市场风险和经济风险。

对于重要城市而言,政府要加强对燃气企业的管理力度,把城市燃气当成一至关重要的战略安全工作来抓,一是要建立多种气源并存的用气结构,减少对天然气的依赖度;二是要建立多种形式的天然气储备库站,提高应急保障能力;三是进一步加强燃管网建设和巡查维护工作,提高燃气事故的控制和保供能力,降低燃气事故带来的损失;四是加强综合能源需求侧管理,根据人口、经济等因素引导社会合理电、气、轻质油等多种能源;五是加大燃气管道抢修的公安医疗消防协同抢险能力,出台相关法律进行规范要求,形成完善的联动保障机制。

(二)天然气采气、输配、运营、工程企业安全管理

1.加强管理体系的执行和监督检查力度,做到管理九项原则

①任何决策必须优先考虑健康安全环境;②安全是聘用的必要条件;③企业必须对员工进行健康安全环境培训;④各级管理者对业务范围内的健康安全环境工作负责;⑤各级管理者必须亲自参加健康安全环境审核;⑥员工必须参与岗位危害识别及风险控制;⑦事故隐患必须及时整改;⑧所有事故事件必须及时报告、分析和处理;⑨承包商管理执行统一的健康安全环境标准。

2.加强管理人员安全责任制。尤其对于居民区附近进行危险作业的单位,全员要签订严格的安全责任书,不出事重奖、出了事重罚,向当地政府安全部门备案,接收地方政府和本单位的双重安全监管。

3.加大“反违章”隐患排查整改力度,确保隐患整改专项基金专款专用,对“三违”行为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严厉查处,对举报违章行为兑现奖励,坚决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4.狠抓燃气工程“设计、材料、建设”一体化EPC管理,建立材料商和服务商市场准人管理体系,从根本上确保燃气设施的生产寿命和运行安全。

5.开展安全文化活动。通过多种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应急演练等多种形式,培养员工安全环保理念,通过班前喊话熟悉和遵守各项安全规定,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要安全”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用户安全用气教育,强制推行安全防爆措施

1.加强用户安全教育

燃气企业要和燃气用户签订安全用气合同,并发放安全用气宣传手册。定期对老用户进行上门安全教育,对新用户在办理使用手续的过程中对户主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利用节假日期间在城市商场、居民小区等人员流动量大地区做燃气市场和安全宣传。对CNG车辆、公福、工业用户要对操作维护人员进行定期安全和技术培训。

2.加强入户安全检查

燃气企业每年秋季和春季开展入户安全检查,重点检查燃气设施有无安全隐患以及操作维护人员有无相关操作证件,确保冬季用气高峰时期不发生安全事故。

3.强制推行安全防爆措施

国家要完善有关燃气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向用户强制推行安全防爆措施。加大用户私自改装燃气设施的查处力度。尤其是对CNG车气瓶和厨房燃气管道、阀门的私自改装,要坚决予以打击;推广居民燃气报警器,居民屋内燃气设施统一安装燃气报警器,遇到燃气泄漏能够自动切断,防止人为燃气泄漏引起的燃起事故;禁止无阻火器的燃气灶和非强排式燃气热水器的销售和使用,从根本上防止燃气灶事故和热水器窒息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第6篇:安全管理研究范文

关键词:海洋;石油;钻井平台设备;安全管理

海洋石油钻井平台(drilling platform)是主要用于钻探井的海上结构物。平台上装钻井、动力、通讯、导航等设备,以及安全救生和人员生活设施,是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不可缺少的手段。主要分为移动式平台和固定式平台两大类。其中按结构又可分为移动式平台和固定式平台,移动式平台包括:坐底式平台、自升式平台、钻井船、半潜式平台、张力腿式平台、牵索塔式平台;固定式平台包括:导管架式平台、混凝土重力式平台、深水顺应塔式平台。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是我国的战略性武器,在我国经济水平和综合实力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实际的石油开采活动中存在着石油钻井平台严重损坏的问题,给相关人员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威胁着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做好海洋石油钻井平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一、海洋石油钻井平台O备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电气设备存在安全隐患

石油钻井平台设备需要在水下工作,电力设备绝缘体很容易被破坏,这是由于一方面所处的环境较为潮湿,另一方面是由于海水的盐浓度较大。电力设备一旦绝缘体受到破坏,很容易引发触电事故,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给工作人员的家人带来伤痛的同时,使相关企业承受一定的经济损失。另外,在开采海洋中的石油资源时,会产生许多可燃性气体,这些气体一旦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爆炸所带来的损失无法弥补和控制的。当电力设备出现接地故障时,就很难找出事故发生点,从而不能针对性的采取补救措施,使危害进一步蔓延和扩散。

(二)设备操作不规范

海洋石油开采中人为因素的影响最大。如果作业过程中,施工人员不按照规定的作业流程进行,很容易出现设备故障。同时,人为因素的影响是贯穿于整个电气设备的设计、安装和作业过程中。除此以外,电气设备的稳定安全与设备自身的性能密切相关,因此,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优先选择性能优异的电气设备,并按照工作要求进行操作,为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奠定基础。

(三)维修工作不到位

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维修准则是备件的日常消耗量,而维修原则是“预防为主”。公司对于不同类型的平台,都会有固定的维修费用标准。这种做法在以前的消耗性故障预防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对于现在,它却存在着很大的弊端。自从上世纪中后期以来,工作人员在大量的工作中得出总结,固定的维修无法应对随机故障的发生,这是问题之一。另一方面就是更换设备方面的问题。设备更换次数过于频繁就会导致零件的浪费。再加上在更换设备的过程中会拆卸设备,这很容易造成设备的松动和某些额外故障的产生。

二、加强海洋石油钻井平台设备安全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引进进口备件的力度及把好国产备件的质量关

海洋石油钻井平台设备中许多关键的设备及重要设备都是进口设备,如顶驱、柴油机、升降装置等,常常因为这些进口备件问题而使设备运行陷入尴尬的境地,公司领导应重视进口备件的引进力度,不惜花血本,加快引进,缩短引进周期,提高进口备件的实际到货率。国产备件采购相对容易,但备件质量值得怀疑,要把好国产备件的质量关,首先从源头上抓起,从有资质的厂家采购备件,把好质量关。

(二)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并确保制度的落实

一般情况下,海洋石油钻井项目规模大,作业范围广,涉及到的大型设备比较多。如果对这些设备的管理不当,很容易造成设备使用的混乱,所以加强对防爆电气设备的管理力度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仅能够节省成本,更能够保障各项工作能够高效、有效地完成。因此,对各种设备进行合理的分类,规范化管理,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并确保制度的落实是非常必要的。当前,许多企业采用PMS系统,对海洋钻井设备采用周期性维护保养的计划管理,从而保证了设备始终保持在良好和有效的技术状态下。既延长了设备的寿命,又降低了单位生产成本,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优化平台设计

平台设备操作人员对在工作中发现的设备问题和工作需求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和研究,并对设备进行了改进和优化,极大促进了设备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提高。对井口上下设计的优化、开关改造、为泥桨泵额外增添过滤装置、改进水泵上水系统等等,这些都为设备的安全运营和效率提高做出了贡献,对于钻井工作的成功开展意义重大。

(四)做好设备维护工作

由于海洋环境的空气盐分、微生物浓度较高,所以在海洋石油工程的施工中,工作人员触电事件屡见不鲜,为了减少同类事件的发生,要定期对电气设备的进行必要的检查与维护,消除电气设备的安全隐患,但是在检查与维护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这项工作不可以在通电的情况下开展,除非特殊情况,可以使用绝缘工具对带电设备进行维护。电缆的损坏是石油钻井平台设备损坏中极其常见的一种现象,电缆的损坏一般较小,所以不易被发现,但是其对于设备的运行具有极其严重的威胁,因此对于电缆的安全检查极其重要,工作人员应该养成在使用电缆前进行检查的良好习惯,保证用电的安全性。另外,应该保证防火措施的完善,工程负责人应该定期对灭火设备进行一定的检查,对于电气设备的灭火应该使用稳定性较强的稀有气体,在保证灭火效果的前提下不能对设备产生腐蚀性。

三、结语

海洋石油勘探与开发是一个大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的投入。虽然利润很高,但伴随的风险也不容忽视。在以往的海洋石油勘探过程中,钻井平台事故时常发生,这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做好安全管理这一块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及时对钻井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管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才能使得工作顺利地完成。

参考文献:

[1]史飞,侯威锋.高层剪力墙住宅结构设计措施优化分析[J].山西建筑,2017,(06):53-55.

[2]李贵江.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优化策略探讨[J].江西建材,2017,(03):40+44.

[3]范志锋.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电气设备安全探究[J].化工管理,2016,(25):193.

第7篇:安全管理研究范文

关键词:行为安全 煤矿 行为分析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3-072-03

目前,我国的煤矿安全事故形势严峻,如何有效确保煤矿的安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纵观现有的研究资料,大多数专家和学者认为,煤矿安全是一个整体的系统,事故的发生离不开“人――机――环境”,即人的不安全行为、机器设备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以及管理的不安全水平等。煤矿生产活动离不开人的行为,而煤矿事故的发生也与人的行为不当有重大关系。采矿本身就具有危险性,只有通过工程控制技术和管理监测手段才能有效提高煤矿安全,从行为理论的观点出发,关注工人的安全行为能够减少其冒险行为,从而最终减少意外事故和伤害,因为人因失误是中国煤矿重大事故的关键性因素。《中国煤炭事故暨专家点评集》分析显示,导致中国煤矿重大事故的直接原因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因素所占比率,实际上高达97.67%。专家和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煤矿安全中人的因素,有心理学角度、动力学角度、文化建设角度等,分析了煤矿安全中人的行为因素,为研究煤矿安全开拓了思路,为避免煤矿事故探明了方向。本文从行为科学的角度,将ABC行为分析法运用到煤矿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并贯穿于整个煤矿的生产体系,加深了煤矿安全管理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重视程度,对提高人的可靠性、降低煤矿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的频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行为安全模式的基本思路

(一)行为科学

行为科学主要是运用自然科学的观察等方法,研究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的科学,主要研究人类行为的产生原因、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通过分析人类行为中的消极因素和积极因素,调整人的行为,调动人的积极性,进而实现组织目标。行为科学肯定了人的社会性和复杂性,提出以人为中心来研究问题,具体包含有个体行为研究(个体行为是行为科学分析研究企业组织中人的行为的基本单元,主要是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问题)、动机与激励理论(社会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认为人的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而动机是由于人们本身内在的需要而产生的,能满足人的需求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奖励)、群体行为研究(主要探讨群体是一种非正式组织、群体的特征、群体的内聚力等)以及组织行为(组织行为建立在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的基础上,通过研究人的本性和需要,行为动机及在生产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总结出人类在生产中行为的规律)等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实践中大多研究解决由安全、环境、生活等客观条件所引起的思想问题。

1987年,在我国的安全管理学术讨论会上,有关专家提出“要弄通安全与行为科学的关系”,并进一步论述了这一问题,把“安全行为科学”列为安全科学技术体系的一个学科内容。1990年4月出版的《安全知识实用大全》一书,就如何在安全管理中的运用有关行为科学的激励理论(如需要层次论、强化理论等)、群体动力学理论等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地论述,表明行为科学已正式进入我国安全管理领域。而行为安全分析是从不同角度对组织内的各种行为因素进行研究,进而掌握员工思想的细微变化,有利于增强安全管理工作的预见性,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为其他各种不同的安全方案和介入方法奠定了基础。

(二)行为安全管理模式

行为安全管理(Behevior Based Safety,简称BBS)是建立在行为分析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安全管理,是心理学、行为科学、安全管理科学等相互融合形成的一种管理方法,能够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培养安全习惯和安全意识,促进安全氛围的形成,进而提高组织的安全水平的较为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行为安全管理在企业安全管理中,注重员工的积极参与,主要通过增进员工的主动应对能力、提升主人翁责任感以及发展与员工安全有关的行为的共同作用,来提升安全水平。

在我国的煤矿安全领域中,行为安全管理已有了初步的理论研究和运用实践,有的学者运用蚁群聚类算法对煤矿安全中人因事故进行分析,有的从行为分析控制的角度探讨煤矿安全管理对策,有的分析煤矿安全行为中的“百猴效应”等。然而在安全建设的过程中,煤矿企业实施行为安全管理还存在一些误区,多数煤矿一味地强调无事故目标,在安全考核中“重结果、轻过程,重事故、轻隐患,重处罚、轻有效”,这并不符合行为安全管理的实质,也不利于煤矿的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在煤矿生产中,行为安全管理应以激励安全行为、避免和克服不安全行为为基本目的,借鉴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提出的人类行为规律和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等理论,分析影响人的行为的各种刺激因素,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地建立安全考核和激励机制,进而形成和维系煤矿安全行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人的行为贯穿于组织的整个运营过程中,对于煤矿企业,人员行为更是一个影响安全的关键因素,行为安全管理应该贯穿于整个煤矿的生产活动之中。为达到煤矿员工行为的系统管理,本文采用如图1的行为安全管理模式,通过进行ABC行为分析,减少或杜绝不安全行为,激励安全行为形成习惯,进而减少人的行为隐患,降低煤矿发生事故的频率。

二、煤矿员工的行为安全管理分析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人的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多数的煤矿安全事故是由于人的不规范行为或不安全行为所诱发的。而人的行为具有可观察性和可测量性,是可以管理的。将ABC行为分析应用到煤矿安全管理中,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促进“以人为本”安全管理体系的形成。

(一)定义关键行为

煤矿安全中的关键行为主要是指不安全的、危险的,造成煤矿事故发生的主要诱因。所谓不安全的行为是指已引起事故发生或可能引起事故发生的人的行为,包括引发事故发生概率较大的行为和在事故中不利于减少损失的行为。而煤矿企业的不安全行为可看作是煤矿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可能造成煤矿事故的,或已经因此而发生煤矿事故的失误行为。

专家和煤矿管理人员需要深入煤矿生产一线了解实际情况,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总结来定义关键行为,分析煤矿安全管理中直接影响安全生产的行为,“什么是安全的行为”、“什么是不安全的行为”,从而总结科学、安全的行为经验,指导煤矿生产实践,促进煤矿生产安全。

(二)组织煤矿行为安全管理队伍

在煤矿企业中,应组织成立一支BBS(Behavior Based Safety)队伍,其成员应该由企业的领导、主管安全工作的管理人员、一线生产的班组长以及各个岗位的职工代表等组成。领导的参与有利于安全管理工作以及各项政策措施的顺利执行,安全管理人员拥有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有利于深入指导煤矿生产,一线工人代表最了解矿井的实际情况有利于提高制定安全措施的实用性和实效性。

(三)行为观察,收集数据

行为观察和收集数据是行为分析的开始,为安全行为分析提供原始资料和数据。行为观察应贯穿于整个煤矿生产活动,渗透煤矿生产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指出不安全行为,提倡和鼓励安全行为。在观察和积累各个行为资料的过程中,要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同时有着重点地选择可能对安全产生影响的行为进行观察和研究,避免行为观察的繁琐和重复影响行为分析的有效性。

(四)ABC行为分析

所谓ABC分析法是“Activator―Behavior―Consequence”的英文简称。A代表前因,属于刺激或促动因子,它出现在行为之前,促使、激励或鼓励人完成某种行为,鉴于前因总是先于行为的特点,可以用前因来引导行为;B代表行为,是可见的人的一系列由激励或促动因子所导致的可测量动作,包括说话、动作及执行任务等举止行动;C代表结果,是发生在行为之后的并且能改变这些行为在将来再次发生的概率的事件,后果可以转变成前因。前因、行为和后果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三者的关系如图2所示。

在图2中,煤矿企业中的激励或促动因子主要包括编制安全教育手册、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各个岗位操作程序说明以及各种安全警示或强化等。结果则主要指一些奖罚制度,这是目前煤矿常见的一种控制职工行为的手段,结果在对激励进行反馈之后也可以改变和修正激励或促动因子,从而对煤矿工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正、负强化的效果。煤矿安全管理应高度重视前因和结果的双重作用,单一地靠通过结果来决定处罚和奖励对人员行为进行控制不一定会达到预期的效果,管理方式、工作习惯、安全文化氛围的形成对人的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煤矿生产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进行ABC行为分析时,可以描述不安全行为和行为者,确定问题的严重性,并总结这一行为的前因和后果,为设计解决方案提供依据。

(五)交流安全行为,反馈信息

煤矿安全管理部门要对ABC行为分析的结果进行交流和总结。交流安全行为一是通过系统观察,明确安全行为并鼓励煤矿职工继续保持,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奖励,树立榜样;二是指出不安全行为,并认真分析和研究不安全行为的根本前因与后果。同时,相关责任部门应该编制安全行为研究报告,及时将ABC行为分析结果向BBS队伍、各级领导和煤矿所有员工反映,以便提出警示并及时作出积极的对策。

(六)校正不安全行为

对于煤矿生产活动中存在的不安全行为需要及时予以校正。BBS队伍通过讨论研究制定出解决的方案,对现行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纠正,对不安全行为者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通常新的方案需要通过煤矿生产实际操作的验证,这就需要进一步观察和分析总结,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得到满意的结果。

(七)员工行为的转变

通过循环的行为安全管理过程,不断对煤矿从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纠正,对安全行为进行鼓励,从而不断完善煤矿生产活动的每个环节的安全操作行为,让员工的行为依次经历意识、行为、习惯、潜意识的发展和转变,直至固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进而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水平,减少煤矿事故发生的概率。

三、基于行为分析的煤矿安全管理对策

现代煤矿安全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安全管理,随着煤炭生产的现代化和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系统的安全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要求从煤矿的整体出发,把重点放在危险源的控制上,实行全员、全面、全方位的安全管理。煤矿生产活动中的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单调作业因素、重视程度不够、操作不熟练等等。行为安全管理着眼于对人的行为的有效管理,因此,为促进煤矿生产系统更加安全、和谐,煤矿企业应采取多样化的手段和措施。

(一)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在煤矿企业实行多样化的安全教育培训,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安全意识深植于每一位员工的脑中,如晋煤集团寺河矿所实行的“五个一”安全培训工作,该方法的实行对员工安全意识的加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安全培训能够使员工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使员工了解和掌握其工作岗位可能遇到的各种危险源、危险程度、预兆、防范措施、自救常识等,促使员工安全地遵章守纪地进行每一个环节的操作。

同时,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可实施结对、帮促制度。一名管理人员对一个班组或一个岗位进行结对,从班组管理到现场作业,帮助其监控作业中的不安全行为、分析造成不安全行为的原因、制定消除不安全行为的有效措施。发生不安全行为的班组灵活参加BBS队伍,形成从上到下有效控制不安全行为的循环网络。这种“一传十,十传百”的安全生产行为通过长期的积累,即可产生“百猴效应”,进而促进全员安全意识的发展和提高。

(二)加强煤矿生产现场管理

煤矿安全管理中应加强技术和人员的现场管理。相关负责人和技术人员要定期的视察生产一线的情况,实时掌握掘进环境、顶板岩质等的变化,对技术措施、作业规程、操作规程进行审查,并及时进行修改、补充,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定期对各种安全设备、仪器、仪表进行检测检验,定期对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做巡回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尽量消除会对员工操作产生影响的一切不利因素。现场管理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充分调动每个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员工操作实时监督和纠正,把隐患和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员工在工作中相互观察,相互分析,通过反馈调整个体行为或向组织反映对管理制度、方法的意见,使组织及时调整制度,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三)强化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考核体系,完善激励制度

煤矿企业要建立各级管理人员、各个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及各个工种的安全岗位责任制,做到职责明确、分层管理、层层落实。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规范和约束现场作业行为,强化安全管理逐级负责。同时,制定规范的、行之有效的生产运作和安全管理的考核办法,促进通风、巷道、运输、洗选等各个环节安全管理工作的到位。实行生产任务、管理绩效的逐项分解量化考核。对生产一线的职工中可开展定期考评,将职工的业务素质、日常工作表现与评定结果挂钩,激发职工创优争先、奋发向上的热情,进一步调动职工主动提升安全意识的积极性。

煤矿企业要重视激励方法的应用,建立以人为本的激励制度,并不断完善奖惩机制。本文主要强调煤矿采用一些基于行为控制的创新性的激励手段,即行为控制型和行为改造型的激励方法,通过研究环境、管理等刺激或促动因子,及时采用正强化或负强化的手段,以实现员工行为的转变。如有的煤矿以违章积分的手段代替罚款,起到了良好的激励和促进作用;有的煤矿制定执行了安全处罚行政复议制度,使被处罚方有了申辩的权利,体现了全体员工在安全管理上的平等性,(下转第75页)(上接第73页)在复议过程中,当事双方得到了互动学习,有效避免了类似行为的重复发生。

(四)塑造新型的煤矿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是决定组织的安全与健康管理承诺、风格和效率的那些个体或组织的价值观、态度、认知、胜任力以及行为模式的产物,是组织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安全管理成功与否的一个决定性因素。煤矿安全行为也离不开安全文化,煤矿企业有良好的安全文化有利于安全行为的形成和发扬,有利于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安全生产的能力。煤矿企业应结合从个体、群体的不同情况营造煤矿相应的安全文化,从而对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及组织行为实行安全综合控制和利用,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管理。

四、结论

行为科学在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将行为安全分析和管理引入到煤矿安全领域,是煤矿安全管理手段的探索性研究。本文将行为安全管理模式运用到煤矿安全管理中,从BBS的管理理念、分析方法入手,通过对煤矿员工行为实行有效控制和科学管理,实现员工工作状态的提升和煤矿安全管理的优化。在我国煤矿规模日益壮大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入研究煤矿企业中的行为分析和管理,对有效减少煤矿事故,改善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提高煤矿安全效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捷帆,李文俊.中国煤炭事故暨专家点评集[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

2.百度百科.行为科学[EB/OL].baike.省略/view/57757.htm

3.黄文达.行为安全模式[C].第九届京粤港沪铁道学会学术年会(深圳),2005

4.曹佐勇.基于“百猴效应”的煤矿安全行为模式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9(7)

5.陈宝智.安全原理(第2版)[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

6.田水承,景国勋.安全管理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7.何刚,张国枢等.煤矿安全生产中人的行为影响因子系统动力学(SD)仿真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9)

8.王应德,李丰军等.对煤矿事故中人的不安全行为调查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2007(3)

9.马小平,金珠.蚁群聚类算法在煤矿安全评价人因事故分析中的应用[J].煤炭学报,2009(5)

10.王翰锋,张彬.基于行为控制的煤矿安全管理对策[J].煤炭科学技术,2008(4)

11.诸葛福民,周刚等.人安全行为的构成模式理论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2009(1)

12.程,王以群等.人误模式与原因因素分析[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6(1)

13.陈红.中国煤矿重大事故中的不安全行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第8篇:安全管理研究范文

关键词: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策略

目前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民航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越发的明显。但是民用航空其特点是风险程度大、系统性强,这导致人们对其安全性的期待非常高。经过长时间的建设发展,我国民航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但是其中还是会出现一些缺陷。针对这种现象,必须要结合我国民航事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做好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以此来进一步提升民航事业的安全性。

一、民航安全体系基本属性

民航事业的基本属性,主要有四点:首先是明确的目的性,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做好安全管理,以此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提升民航强国的安全保障。并且在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中,相关的子系统、各个要素以及各个环节的工作都要围绕这一目的进行开展。其次就是高度的整体性。民航行业的系统性决定了民航安全管理体系要具备整体性。同时也要求各个系统内的层次、以及子系统的运行必须要服从于系统功能的整体要求。之后就是清晰的层次性,主要强调的是政府以及企业之间的层次性,同时民航安全管理体系能够在政府宏观以及微观层次上进行建设发展。若是过分地重视企业的层次,那么将会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管理体系的整体性实现。而若是过分地重视政府的层面,那么也会导致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无法有效落实。最后就是要富有环境适应力,系统的环境适应性主要是由其他的整体性以及层次性相互决定的民航安全管理体系以及外部的环境之间存在较好的适应性,这样将会促进各个子系统以及不同层次之间的系统性越强,更有助于系统功能的发挥。

二、民航体系的核心要素

民航体系的核心要素主要有安全管理的组织体系、法规标准体系以及监督检查体系。首先对于组织体系而言,其是对航空安全进行依法管理的基础所在,同时,健全各级安全管理机构也是民航实施安全管理的基本条件[2]。要想做好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必须要具有合理的功能结构,针对政府以及企业不同的安全管理需要,对各个层面的机构进行设置。同时也要明确工作目标,利用一些优秀的管理团队来进行管理,做好对员工的培训工作。其次对于法规标准体系而言,其是民航安全管理的法律依据,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的行为准则,能够对从业人员的责任以及权益进行明确的规定。安全管理法的规建立必须要根据国家、行业以及企业等层次上的标准进行建设。要能保证其适应民航安全生产以及管理,与国际法规体系相互联系,具有较高的执行效果,企业标准高于行业标准。最后对于监督检查体系而言,其是企业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等执行的保证,同时也是民航系统功能实现的关键性环节。

三、构建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措施

1明确民航安全管理水平

要想构建有效的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必须要明确民航安全管理的水平,做到对症下药,为其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现今来看,很多航空公司的人因数据、培训体制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导致民航企业的发展。但是很多企业在不断研究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安全管理体系框架,只有得到相关的落实,在操作方面得到加强,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

2实现一体化建设

目前对于民航安全体系的建设,相关研究人员进行了不断的研究,也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安全体系,有安全管理体系、安全健康环保体系以及保安管理体系等,这些管理体系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中将会融为一体。并且很多航空企业在进行后期安全体系的建设时,都会采用这些体系进行借鉴。这也充分展现了民航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在不断地发展以及完善,在经过多个体系的不断融合中,逐渐形成自身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必须要结合企业的发展情况,实现多个体系兼容与一体化建设。

3做好安全文化建设

现今来看,很多民航企业在进行安全体系的建设中,仅仅是自顾自地进行规章以及相关体系的建设。但是这种建设的方式存在较大的漏洞,无法将所有的问题结合起来,这样就导致安全体系在建设滞后存在较大的滞后性。因此,企业在进行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中必须要充分结合时展的脚步,不断引进一些具有健全文化的营运人员[4]。同时,企业的领导要加强重视度,能够利用自身的言行来进行企业安全文化的培养,同时能够制定出一个全面的规划,以此来作为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动力。

4完善法律规定

安全管理法规是政府对民航安全管理的法律准则,同时也是企业进行安全生产以及管理的重要依据。因此,相关的在职人员必须要明确自身的责任以及权益,在民航生产中按照规定进行工作,最终实现安全生产。安全管理法规主要是有五个层次,主要是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工作制度。其具体的法规标准体系必须要根据国家、行业以及企业等几个方面进行构建发展,以此来使其适合于民航企业的发展需要,提升民航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结语

对于民航企业来说,要想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必须要经过不断的发展以及完善,融合汇总各种管理体系,最终形成安全建设管理体系。同时民航企业要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从而来不断完善自身的安全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周长春.我国民航安全管理人才建设初探[J].中外企业家,2012(09):15-16.

[2]霍志勤.提升民航安全生产中的执行力[J].中国民用航空,2012(12):55-56.

[3]高扬,刘汉辉.系统科学与民航安全文化建设[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2010(03):30-31.

第9篇:安全管理研究范文

关键词:机械施工;安全管理控制

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生产管理水平、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国家安全管理规范的准则,同时,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国家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为保证工程的顺利进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但是,露天施工、立体交叉作业多、建筑物难度大施工人员专业性价差的问题给工程的建设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对此,相关部门要提起高度的重视,推动我国机械施工工程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1机械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1.1建筑业企业监管不到位

自2000年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后,为了使企业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部门进行了精简,裁撤了大部分管理人员,所以管理人员数量较少,对于安全管理工作不能实施强有力的监管,同时,“项目经理责任制”赋予项目经理太大的权限,导致管理工作不到位,项目管理工作均由项目负责,个人权力过大,导致管理部门管理纪律涣散,不能对项目的进展和安全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安全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1.2安全员监管工作不到位

当前,在建筑施工工地,大部分安全员经常不能按时到达工地,导致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不能定期开展,管理人员工作不到位,在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既是建筑者又是安全管理者,秩序较混乱,导致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无法落实,安全生产不能得到切实的保障。对于安全管理员在场的施工工地,迫于企业的压力,为了缩短工期,加快工程建设,经常忽略安全隐患,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1.3机械设备缺少维修保养

由于经费等原因的限制,大部分情况下,只要设备能够正常运转,施工部门就不会上报申请更换机械,在此种情况下,大部分设备老化缺乏相应的维修保养,在高强度的作业压力下设备经常会出现故障,这给施工工作的安全埋下了很大的隐患,一些设备管线在使用的过程中受高温高压等环境的影响存在老化,漏电等现象,为了工期的进展,这些老化线路的维修问题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再加之部分施工人员的专业性不强的问题,违规操作严重,导致安全生产事故频发。

2机械施工安全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2.1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

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的相关规定,实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制度,强行要求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为安全生产提供制度保障。督查危险源排查工作,避免监管工作流于形式化,切实推动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对于重大安全事故,安全监管部门要对相关责任人做出处罚,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对于构成犯罪的生产事故,检察机关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对于从业人员要进行定期考核,施工人员要进行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培训,做到执证上岗,为施工安全提供人才的支持和保障。

2.2提高安全员安全生产意识

安全员的安全监管工作是工程得以安全进展的重要保障,在施工过程中,安全员要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对危险源进行定期排查,定期对工人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引导施工人员树立安全生产意识,上岗前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如戴安全帽,佩戴安全设施,以保证施工时的人身财产安全,正确处理好工期与生产安全之间的问题。建筑行业的安全员之间要定期进行安全工作交流,积极吸取先进的安全工作管理经验并运用到安全生产工作中来,切实保障安全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安全员在建筑工地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于不合格危险性强的的工作要给予及时处理,在生产过程中遵守安全生产规范,设置奖励制度,对于安全生产的施工人员定期进行奖励。

2.3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

机械设备是工程得以正常进行的基础,在施工工作前,要对机械设备进行检修,排除安全故障,将施工的危险性降到最低,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设备进行全程跟踪,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对于出现故障的机械设备要及时进行上报检修,减少故障对施工工程的影响,在施工结束后,再次检修施工设备,对于设备的工作情况进行记录,排除安全隐患。对于施工时使用的车辆要保障制动装置的灵敏,以应对施工的需要,保障工程的进展。

综上所述,机械施工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工程的推进需要企业管理者、安全员和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相关责任人加强责任意识,共同推进工程的顺利进行,使我国机械施工管理工作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作者:肖晖 单位: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电务城通公司

参考文献:

[1]李永飞.现代工程机械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5(1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