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德育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一,要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具体地讲,就是既要进行理论教育,又要使学生有相应的实际行为,把提高认识与实践锻炼结合起来,做到思想与行动的统一。
贯彻理念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首先应该向学生进行科学的人生观理论教育,以便从根本上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只有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才能进一步坚定信念,坚持真理,才能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具有清醒的头脑,认清正确正确政治方向,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在进行理论教育时,必须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以增强理论的说服力。
其次,应该向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使学生明确首先行为标准,学生出现一些不符合首先规范的行为,往往与他们缺乏正确的首先观念,不了解道德的规范,以及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分不开的。因此,必须进行道德的启蒙教育,以增强学生遵守道德的自觉性。
再者,还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把认识转化为实践活动,并且在实践中加深认识,为此,必须重视在学生中严格要求学生遵守纪律,树立学生责任感,增强克服困难顽强学习的毅力,同时,还必须组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用自己的手和脑为集体,为社会服务,培养良好的劳动态度与习惯,在实践过程中应该注意采取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学生认识。
第二,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就是要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所谓下面教育,就是在进行德育时,要运用先进思想和道行为规范,并有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不断前进,进行德育教育就是要用新生的,健康的事物,吸引学生向光明的未来一步一步的前进,生动活泼地发展,人的认识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解决人的认识问题也必须循序渐进,善于疏导,消极地限制,堵塞是不能从思想上解决问题的,孔子的学生颜渊毛病孔子说:“老爷子循循然善诱人”说明孔子善于一步一步地启发引导学生前进,实践证明,循循善诱是我国教育思想中的一条精华。
贯彻正面教育,积极引导的原则,首先应该讲前途,讲理想,为学生树立学生的榜样,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献身的志向,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利用青少年关于模仿的特点,为学生树立各种榜样,使学生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在进行德育时必须以表扬为主,要重在鼓励,对于后进学生的点滴进步更应该及时加以表扬,要注意利用学生本身的正面因素加以引导,以增强其进步的信心和决心。要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使学生有章可循有规可循,必要的规章制度正是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学生的一种基本要求,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听之任之,实际上就是放任自流,对学生不负责的表现。
其次,要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就是在进行德育时,要发挥学生思想品质中进步的因素,用身躯的因素地战胜消极落后的因素。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矛盾发展的过程,应该看到每个学生都有积极因素的一面。也有消极的的一面。他们是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统一的整体,同时这两种因素是在不断运动着,而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一个学生积极因素的扩大,消极因素就相应的缩小,《学记》中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是正确反映了德育的规律的。
贯彻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首先要全面看待每一个学生,不能搞片面性,形而上学。只有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才能有促进其转化的基础。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从儿童进校的第一天起,就要关于看到并不断巩固和发扬他们身上所有好的东西。”有经验的教师都认为:“落后的学生身上也有闪光点,要善于发现这些闪光点,”这是我们在进行德育时必须解决的一个思想问题。在全面看待学生基础上应该创造条件因势利导、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教师应该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转化的条件,给他们提供发挥积极因素的机会,使积极因素析一面能够居于主导地位并不断巩固壮大。为了把教育变成自我教育,还应该由教师在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的基础上,并能够独立地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取得正确思想的胜利,教师对此应该及时表扬巩固学生的自我斗争胜利的成果。
再者,还要做到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主要指是在进行德育时,要在热爱学生、信任学生力量的基础上,要求对学生进行认真的管理和教育。
德育是教育学生的工作,教育者必须端正对学生的态度,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必须对学生严格要求,要按照党和国家规定的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认真管理与教育,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如果没有要求,那就不可能有教育。”他在谈到对学生的尊重与要求二者关系时又指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种对个人要求和对个人尊重相结合,并不是两种各不相同的事情,而是二而一、一而二的,并且,我们对个人所提出的要求,就表示出对于个人的力量和能力方面的尊重,而在我们的尊重里,同时也表示出我们对个人的要求。
贯彻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首先要求教育者要有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和尊重学生的态度,只有真心被单地爱护学生、关怀学生,才能使学生产生亲近感,取得学生的信任做到以情动人。有经验的教师说:“教师对学生真诚地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一把金钥匙”这是深刻的体会,那种动不动就粗暴训斥,或者挖苦讽刺漫骂,甚至体罚学生的做法,必然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从而伤害学生前进的动力,造成师生对立而失去教育基础。
[关键词]体育教学 道德影响
体质与心灵健康发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具有基础性作用,体育课程和教学则是实现该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和载体。新课程改革倡导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三维目标系统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尤其是关注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养成。本文结合体育学科特点和教学实践,探究体育教学在发展学生道德品质方面的作用,并提出体育发挥德育功能的策略性思考。
一、体育教学与学生道德发展的关系
1.身体的发育和发展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成长经验。关注自身的身体发展与成长是非常重要的经验基础,对于其他学科的知识学习如数学、物理、化学、语文等有很好的帮助。对于人的道德发展来说,身体经验是最直接的和必要的。它能够带来对于自身的反省,也容易迁移到对于别人身体经验的体会,易于做到对别人的理解和宽容。这样就会通过迁移,建立帮助或协助别人的意识和能力。道德活动是需要身体作为基础的,健康的身体才是人们获得自信和良好生活质量的前提,也是人们能够顺畅与别人进行沟通的重要基础。
2.通过体育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对社会规则和日常生活的理解。学校进行的体育活动有很强的群体性,往往需要按照一定的组织规则进行团体性活动。即使在平时教学过程需要单独进行的活动,也离不开老师和群体的观察、规约。这些都会促使学生形成对于社会规则的理解,促进每个学生理解个体在群体中的位置,实现对于现有生活环境的认同。所以,体育活动通过促进学生的社会性认知来帮助形成规则意识和团队精神。
3.体育活动中的交往经验为人文社会学科的学习提供了体验与整合的基础。例如,人文社会学科的学习需要有对于别人的系统观察和关系分析,体育则能够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对于其他学生来说则是很好的观察对象。在体育活动中,学生与同伴的身体接触或交流是观察、分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直接经验。对于人文社会学科课程中复杂的社会关系描述,体育活动中的经验为学生的社会想象提供了基础。
综上可知,体育是道德教育的良好载体,也是最能够体现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学科。虽然道德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整个学校教育活动的配合与协调,没有一个所谓真正的道德教育的课程能够完成这项宽泛的任务,但是体育教学在学生道德发展中的价值和功能是其他学科教学很难完成或代替的。
二、学校体育教学的德育功能表现
1.价值观的引导和提升。体育教学活动包含有一系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就日常的教学活动而言,体育教师可以在各种场合让学生体会到体育对于自身的价值。首先是对于自身的学习和工作。让学生们知道现在进行的各种体育锻炼和比赛活动,目的不只是取得好成绩、通过考试,而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健康的身体对于现在的顺利学习,并且帮助自己在伙伴中和班级里树立个人形象有着重要意义。其次是引导学生逐渐领会健康的身体对于个人及家人幸福,以及将来的学习、工作等的重要作用。再就是通过观看和讲解各种体育比赛,让同学们了解到体育活动所蕴含的奋力拼搏精神、团队配合意识,乃至于健康和运动对于社会、国家、民族的重要意义。
2.规则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体育活动有着严格的规则,对学生来说是行为规范的学习和遵从的过程。每个动作都有要领,每项比赛都有规则,要想参加比赛,充分展示自己的运动才能,就必须严格遵守规则,服从裁判员的判决。经常参加“有规则次序”的体育教育活动,可以克服自由主义的毛病,加强组织纪律性,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培养步调一致、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在体育活动中,还能使广大学生由于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群体意识而凝聚在一起,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全的发展。尤其是在一些集体项目上,为了达到全队的胜利,人人都要为队友创造进攻机会或者弥补防守漏洞。如果队员各行其事,只想展示自己,就会乱了阵脚,惨遭失败。
3.良好的意志力和自我心理调适能力的养成。体育的竞争性决定了它能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上进心,培养他们奋力拼搏勇往直前的优秀品质。如体育比赛,体现竞技性,而竞争就是超越自我并战胜别人,通过比赛来检验自己的实力,它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激发和调动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积极性。通过体育运动与消除疲劳减缓应激,与增进心理健康相关联,能使人减轻焦虑状态,缓急抑郁获得运动愉,缓解学生在学习上的紧张与疲劳。
4.性情与身心的陶冶。体育运动本身有着极高的观赏性。优美的技术动作,健美的体格向人们展示着美,使人享受到美,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精湛的技术、优美的形象、娴熟的技艺,都能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奔跑、跳跃、冲刺、滑行、旋转、翻腾能引起运动感、肌肉感、节律感、时空感、立体感,从而产生对力量的震撼、对速度的惊奇、对勇敢的赞叹,都会引导我们走进精神世界的美。学生不仅可以在运动中享受快乐,同时通过努力和拼搏,完成教学中的教学任务和比赛,他们从中获得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是不言而喻的。
三、深化体育教学德育功能的策略
1.充分发掘和利用各类活动的教育价值。从学校教育来讲,只要是与学生的身体发育、成长与运用相关的活动都可以看作是体育教学的契机。善于发现这些活动的体育特性,以及它在促进学生道德发展中的作用,从而实现整合学生学习经验的价值。同时,教师要善于将要求渗透在每一个活动的细节之中。在试点过程中,我们选定早操作为德育渗透的突破口,把升旗唱国歌、整队、进退场、做操评质量组成早操系列。这一系列活动,融爱国主义教育、组织纪律教育、健身教育于一体,转变了为操而操的观念,从而使广播操的质量明显提高。同时,对良好的校风、校纪、校貌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2.善于把握进行道德训练和提升的时机。从体育活动过渡到学生道德的发展并不是分开的活动过程,而是看教师是否善于把握体育教学过程中对活动意义进行精神提升的时机。体育项目繁多,德育的内涵极其丰富,如何根据不同的体育项目、不同的德育内容,选择最佳的渗透时机,是渗透成功与否的关键。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游戏竞赛活动大多以群体的方式进行,加上激烈的竞争氛围,是渗透集体主义思想的最佳时机;器械练习中的保护和帮助,是运动技能形成的必要条件,是渗透助人为乐精神的理想时机;耐力与素质练习时,要求学生克服困难,吃苦耐劳,是渗透意志品质的最佳时机;体育课的队列练习与常规教育,毋庸置疑有利于渗透组织纪律性……把握时机,可使德育渗透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过程。要使德育渗透富有成效,教师必须在课前精心设计,创设利于德育渗透的教育情境。如我们在快速跑教学中,假设了播种、耕耘、收获、造房、绿化等系列接力游戏,改变了枯燥的练习形式,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这种由多种情境性游戏组编成的练习,既使学生的速度素质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与提高,心理上也得到了满足,又使学生从个体活动到群体活动的演变过程中,心情愉快且自然地接受了集体主义思想的教育和劳动观念的培养。练习中,学生的显经正确疏导,逐步形成正确的观念;另一方面,学生的潜在意识与能力也转化为显性的行为。这些都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势利导,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与疏导。这种由显内化、升华为潜在观念。潜在意识、能力转化为显的交互作用过程,即是德育渗透的过程。
4.灵活运用多种手段组织教学。体育教学过程本身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具体的训练手段更是灵活多样。但是这些都需要教师有充分的准备,做出多种活动方案,以便相机使用,同时要使这些手段在实践中起到价值引导的作用。为此,需要注意方法选择与运用的基本原则。
(1)导向性原则。体育就是通过体育身心练习,把学生培养成遵守社会规范、符合社会期望的人。这一目标是在预期社会化过程中逐步达到,所以,正确的导向在体育教育、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教师的正确引导、积极开导、循循善诱,能使渗透工作更加完善。体育教学中同一练习内容,由于教师的目标导向不同,其教育效果也不一样。我们在体操支撑跳跃实验教学中,采用两种不同的目标导向,其结果就不一样。第一种目标导向,要求在练习结束时,各组推出3名代表进行示范表演。练习时基础好的学生个体能动度加强,组内两极分化加大。第二种目标导向,要求练习结束时,比各组动作完成率的高低。练习时,组内交往频度增多,合作互助增强,组内群体凝聚力提高,助人为乐精神得到了培养。
(2)可组合性原则。通过方法的变化与组合起到训练的作用,从而发展学生的能力。体育教学中组合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以教学班、组为单位的法定组合;有情趣相投的人聚集在一起的趣缘组合;有技术相仿的学生集合成的学缘组合,还有偶合组合……同一练习内容,可以选用不同的组合形式。合理的组合,能启迪学生认识一个良好集体的组成,需要每个人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位置,并能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角色集合,从而使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3)可变通性原则。但体育活动大多在动态下进行,情况千变万化,教师不可能预测到所有情况。如在一次做抢点游戏时,2名学生为抢同一个点,互不相让,这是始料未及的。执教老师随机应变,要求游戏中既比风格又比快,看能否把方便让给别人,困难留给自己。由于疏导及时,僵局倾刻化解。这实际上是随机渗透了利他精神。可见,只有善于将有意渗透和随机渗透恰当调适,才能交相辉映,使渗透工作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4)激励性原则。体育教学的价值不只是通过身体锻炼能够健康的目标,还要让技能得到熟练和扩展,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锻炼方式要具有激励学生克服困难、磨练意志力作用,能够增加学生克服困难的动力。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对两个班女生800米跑进行对比测试。一个班采用随机测试法,另一个班加激励因素(群体激励与自我激励)。测试结果表明,加激励因素的班,优良率高达73%,无不及格。随机测试的班,优良率只有15%,另有30%的人未跑完全程。从中可以看出,激励手段在培养学生意志品质过程中的重要性。体育教学中只有巧妙地使自我激励与外在激励相结合,才能提高德育渗透活动的效益。
5.教学中注意系统性和层次性。
所谓系统性,就是指要系统地考虑学生的发展,注意实现同其他学科教学的配合与沟通。对于体育教师而言,需要充分理解和发挥体育教学的多方面价值,与其他老师一起共同完成学生对于道德活动的理解和自主锻炼。毕竟学生身体和心理上的健康是借助于知识技能的学习、情感的表达等多种方式进行的,身体和语言的训练要通过众多学科的教学来进行。
所谓层次性,是指要注意尊重学生身体和道德发展的层次性。中学生身体发育成长和心理发展有自身的规律性,体育教学要尊重规律要求。同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学生的道德发展和品质养成虽然也有规律性,但表现得更为复杂多变。在发掘体育教学对于学生道德发展功能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尊重道德发展的规律,不能因为要实现德育的目标而减弱了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争.发挥体育的德育功能塑造学生健康人格[J] .科教文汇,2006,(3).
[2]谢翔.体育对创造性思维能力开发的功能[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4).
关键词:心理健康;初中;渗透
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教育工作者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融入到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工作中。班主任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才能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一、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主要是对于班主任的要求。班主任的个人形象和综合素质对学生有着关键性的主导作用,所以班主任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另外班主任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并且随时掌握学生的动态。然后,在对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就是渗透性原则,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与传统说教式教育相比,更符合现代教育观念;第二就是针对性原则,班主任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开展教育工作;第三就是以身作则原则,班主任的模范效应,可以有效地矫正学生的心理问题。
二、当前初中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学习方面的问题
厌学是当前初中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会出现非常大的心理压力,学校的差别对待以及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会让学生的心理一直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中,从而会出现一些不正常的学习行为和习惯,渐渐地成绩不理想,教师不重视,造成学生焦虑不安和自卑,从而导致学生出现逃避学习、厌恶学习等不良心理。
(二)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
除了学习方面出现心理问题之外,人际关系问题也是导致初中生出现不良心理的主要原因。初中生的人际关系中包括和班主任的人际关系,和同学间的关系以及和父母的关系。初中生很容易和班主任产生对抗心理,而班主任不理解学生且没有进行正确的指导和帮助,就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学生和同学的相处交流的时间是最多的,但是同学间难免会有摩擦和小矛盾,就容易导致其和同学的关系紧张不融洽,从而致使学生情绪波动大,或者使其形成孤僻心理。
(三)青春期心理问题
初中学生一般都进入了青春期,进而青春期的一系列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初中生容易封闭自身与外界的交流从而产生消极情绪。在青春发育期,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改变,很容易出现压抑和抑郁的症状,这时候父母和班主任的不理解,加之学生缺乏可以倾诉的对象,时间一长,便容易产生不良的心理问题。
三、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方法
(一)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生和班主任交流最多的场所,就是在班主任的课堂中。所以,班主任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可以通过营造健康的课堂氛围,来纠正学生的不健康心理状态,并且可以有效地利用初中教材蕴藏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既能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又能够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净化心灵。
(二)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班集体活动中,也是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积极有益的集体活动能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在活动中,学生通过团结协作和集体的智慧来共同完成活动。班主任需要在活动中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注重学生的心理引导,这样就能利用活动本身所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三)师生关系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里,教师是“高高在上”的,这样就容易导致学生对教师心存畏惧,使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距离感。这样的关系会阻碍学生和教师的平等交流,更使得教师不能及时的掌握学生的内心情绪变化,不利于教师及时的解决学生在学习或者生活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所以为了能准确了解学生的心理世界,学生和教师应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体会到亲切感并且愿意和教师沟通交流。班主任可以通过写周记的形式,增加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进而疏导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四)人格培养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初级阶段,各方面都还没有发育成熟,所以就很容易受班主任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应当加强自身的品德和素质规范,和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得体的语言、文明的举止,为学生做出良好的榜样示范,从而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影响着其今后的成长,班主任作为初中生学习成长中的一个重要的角色,必须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的工作当中,通过运用合理而全面的健康教育方式,来为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一、主要工作目标:
1、巩固提高“两基”水平,落实闽教督4号“双高普九”的要求,完成各项指标,确保“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市人民政府第五次的年度跟踪检查。
2、扎实开展教育系统行风评议,确保行评工作再上新台阶。
3、精心组织、扎实开展“承诺教育、让社会满意”为主题的塑造教师良好的整体形象活动,重塑师表,再铸师魂,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
4、积极稳妥地推进学区机构改革,按教育部制定的标准,严格内设机构,配备领导班子,分流富余人员。
5、中心小学通过县第二个三年第一轮的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泗滨、桥内、奎斗、东山等小学接受学区再次素质教育督导评估。
6、完成中心小学信息技术网络教室的建设,建立计算机网络教室的规范化管理制度。全学区三年级以上开设信息技术课,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中心小学信息技术网络教室上机实践。
7、加快中心小学餐宿楼建设步伐。
8、进一步健全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实行教育收费的公示制度,加大财务透明度,严格“集中管理、分校核算”的财务管理体制,提高经费实效性。
9、规范教师指导学生参赛管理办法,确保得奖率达100%。
10、加强幼教管理,提高办学效益,桥内学前班达县合格标准。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明确德育目标,增强德育实效。
1、要建立协调一致的德育目标。学校德育的目标是一个上下衔接、左右协调、方向一致、力量互补的目标系统。要坚持层次性和递进性的统一,针对不同的对象特点,遵循品德形成规律,区分层次,逐渐推进,持续发展。要重视目标教育,将抽象的目标转化为具体的目标,使外在的目标要求内化为自身的目的要求。
2、要设计科学合理的德育内容。德育目标是通过相应的德育内容落实的,学校自身的德育内容,应遵循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内容,从实际出发,设计出反映时代特征、表现学校特色、适合学生需要的具体内容序列。一要开展“承诺教育、让社会满意”为主题的塑造教师良好的整体形象的系列活动。组织教师深入开展“三学”,一学《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二学《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三学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审视以往的教育教学行为,自觉除旧创新,大力提升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教师、校长都要做到“六个坚持”、“六个好像”,自觉开展“八查”。“六个坚持”即坚持敬业爱岗,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爱生如子,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坚持依法办学,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六个好像”即对待学生要做到日常生活像母亲一样慈爱,行为训练像父亲一样严格,心理疏导像姐姐一样亲切,传道授业像哲人一样博学,讨论问题像朋友一样真诚,纠偏改错像奶奶一样耐心;“八查”就是一查是否依法执教,有无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二查是否爱岗敬业,三查是否严谨治学,四查是否关心热爱学生,五查是否团结协作,六查是否尊重家长,七查是否廉洁从教,八查是否注重身教等;二要把《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文明礼貌,遵纪守法教育结合起来。教育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觉遵守公共道德,礼貌待人;三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重改善文化氛围,提高文化品位,优化校园育人环境,本着“整体规划、分项实施、逐步完善”的方针,努力做到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不走形式,做一件、成一件、收效一件,做到布局合理、美观、切实使校园无闲处,处处有教育,使学生在良好环境的熏陶中学习成长。
3、要构建规范有序的德育活动。德育活动是否科学、有序,直接关系到德育目标和内容能否落实。保证规定的德育内容通过活动得到落实;活动的形式要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需要;活动的安排要分层次、有重点,并能把握时机。一要在教职工中积极开展爱生工程系列活动,在活动中不断增强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自信心,塑造新型师生关系。要紧密结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运用灌输、奖罚、激励等机制进行引导和教育,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使教师不仅能成为学生的楷模,也能成为社会的榜样;二要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不断总结和深化红旗班级的评比活动,深入开展“我能行”系列活动。让小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三要适时疏导学生心理,让学生想得通、理得顺、看得透,自小养成健康的心理。逐步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全面开展“做合格小公民”的主题活动。
4、要建立完善合理的管理体制。一要明确领导的职责与分工;二要合理设置德育机构;三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四要以德育岗位责任制为核心,建立一套德育工作检查、考评、奖惩制度;五要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及家访等活动,发动家长和社会参与学校教育,形成德育时空的连续性。
(二)加强队伍建设,激发创新精神。
1、以人和为先,弘扬“团队”精神。以“尽力就是能力、合力就是实力”的协作奋发精神,凝聚人心,弘扬“团队”精神,增强主人翁意识,强化学校民主管理,逐步淡化学校中过于深厚的权力因素,要积极引导和鼓励教师参与学校管理,依法理顺教师和校长管理体制,做到用人与治事相结合,努力形成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的队伍管理新模式。要引导教师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思想,树立不甘平庸、勇于进取的精神,树立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挑战自我、挑战先进、超越自我、超越先进。
2、要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为目的,评价师绩。目前,教师评价的课题仍是一个较难解决的科研课题。定量与定性,各有长短;过程与结果,必须兼顾;隐性劳动与显性劳动,都应进行评价。评价方案本身不科学,不仅影响教师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可能引错了方向。教师评价方案,必须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必须具有导向作用、制约作用和激励作用。要不断总结完善教师工作综合评价的科学做法,不断完善教师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教师工作积极性。研究和改进质量监控管理,试行四控制做法(即:控制不及格现象;控制优秀生的最低限度;控制平衡间的差距;控制前5名和末5名的成绩差。)
3、制定教师继续教育有关制度,要求全体教师均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提高学历教育。45周岁以下的教师全部要参加电脑培训,并积极争创条件制作课件为课堂教学服务。抓住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这项关键性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教育课程的实验准备工作,以全员培训为目标,分阶段、滚动式地逐步开展,并将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贯穿于新课程实验推广的全过程。
(三)注重科研实效,提高教学水平。
1、以科研为根本,提高师能。一要抓好教研网络化。建立健全教学教研管理系统,选配责任心强、锐意改革的教研组长;二要抓好教研信息化。组织教师看、听、学、记等系列活动,使教师从中获取、扩充、储存教改信息,更新教育思想;三要抓好教研专题化。每年学校教研工作要集中精力解决一两个教学实际问题。以“研”促教,以“研”创特色,以“研”出成果;四要抓好教研群体化。领导要自觉参与教研的全过程,要积极倡导“科研兴教”,把教师参加教研情况列入岗位职责来考核,与岗位责任奖惩挂钩。改革评教议课活动,摒弃“大锅饭”式的评议,课前要将听评课教师分成若干组,做到研究目标明确,任务到人,使评价有所侧重,达到“评一课,促多人,带一方”的目的。要坚持正常集体备课和业务学习制度。要定期开展学科竞赛活动,并组织全体教师评判。
2、除继续抓好已立项课题的深入研究、总结、推广外,要集中一定力量研究当前存在的一些急需解决的难题,积极提供学科的教学现场会,推动教研和课改工作,促使素质教育在各学科教学中得到落实和体现,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对在教学上有一技之长的学科带头人,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名师培养。要塑造良好师德,学校要组织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或具有潜在素质的优秀教师,开展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的教育;开展爱校、爱生教育,让他们做到诲人不倦,为人师表。
(四)优化管理手段,提高办学效益。
1、以管理为本,建立承诺评议制。一要继续推行双向承诺制,学校领导、教师要相互承诺,期末相互评议;二要建章立制,做到事事有章可循,把任务分解到人,责任到人,实施责任追究制;三要实行挂钩蹲点制,认真落实分层管理责任制,抓好岗位责任考评;四要完善校长例会制,力求把会议开成剖析问题、汇报工作、交流经验、传播信息、观摩现场、指导工作的会议。
2、要健全检查评估制。要采用学区下校检查和学校互查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对学校的工作进行检评。合理修订学校工作、教师工作、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法,在尊重差异基础上,建立人人都乐意接纳的评价机制。
3、要继续推行教师合理流动制度,使之做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合理分流富余人员,做到人尽其才。
4、落实教学纪律,狠抓常规管理。严格按“三班学区教师常规工作要求”,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跟踪监控,建立考评办法,形成制度管理。要改变以往“查阅式”、“终结性”的单一检评办法为“查阅式”与“问卷式”相结合、“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价办法,尤其要注重问卷式与过程性的评价结果。认真执行省课程计划,端正小学培养目标,明确学科设置的基本要求,实施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加强课程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体、美、音和活动类课程管理。开展持之以恒的每年一届的校园文化节活动。
5、扎实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桥内、东山、奎斗、三所完小在上一学年度实施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的基础上,要认真对照评估要求,加大整改力度,扎实开展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确保达到县级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的标准。同时要完成对中心小学第二个三年第一轮的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工作。
6、要严格学籍管理,巩固两基成果。要建立流生汇报制度,动员社会一切力量,确保适龄儿童都能入学。要严格规范学籍管理,本学期,学区将加大检查力度,力求各校做到资料齐全,数据人头相符。
7、要认真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工作,深化校务公开,让广大教职工知校情、参校事、议校政,为办好学校献计出力,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促进教育教学工作。
(五)改革课程设置,挖掘信息资源。
1、20*年是我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活动年,全县中心小学和部分农村完小从三年级起将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按照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68学时,上机时间不少于总课时数的70%,学区在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配置了电脑室,教学内容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将在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中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中心小学上机时间可安排在劳技课、劳动课、科技活动课或地方课程,其他小学上机时间可安排在双休日或假期。这样,就可充分利用极有限的资源,发挥设备的余值潜力,遵循“用好、用够”的原则。
同时,还必须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帮助学生主动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各学科的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2、由于现有教师的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和应用计算机互联网教学的需求。加强培训,充实师资更显得必要、紧迫,现阶段,学区大部分中、青年教师都已取得全国计算机一级等级考试证书,这是一个极好的资本,我们将在此基础上,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知识的培训,鼓励教师刻苦钻研,开展网页制作、课件制作,自学成才。同时,重视人才的借用,引进信息技术方面的兼职专门人才,加强信息技术教育队伍的技术应用能力。
3、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教学评价,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效果应及时反馈,将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进行。要努力推动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教学的整合,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总体中的功能和效益。要积极参加信息技术教育交流研讨会,参加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经验论文及教学课件评选活动。
4、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年活动,是为了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促进信息技术教育的应用,虽然任务重、困难多,但我们相信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强大支持力量,我们将根据要求,结合实际,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
(六)规范寄宿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1、面对我学区实际,采取因地制宜、积极稳妥的方法,在前几年大力调整的基础上,努力减少“中心小学+村完小+办学点”的办学模式,逐步形成“中心小学+完小”的办学格局。一是认真抓好中心小学的寄宿制工作。二是研究改进寄宿制的规范管理,提高服务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三是继续抓好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寄宿生的餐、宿环境的卫生整洁和文化氛围,不断提高文化品位。
2、要加强寄宿生管理。一要健全管理网络。建立健全“一组”(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两线”(教导处、总务处两条线)的学校寄宿生管理系统,成立以班主任、生活指导教师、卫生保健教师组成的寄宿生日常生活管理小组和以班委会、少先队督导队成员、宿舍管理员组成的学生自我管理小组,加强对寄宿生学习、生活的管理;二要落实各项措施。要制定一套符合学生实际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如寄宿生一日生活制度;文明寄宿生、星级宿舍评比制度;寄宿生生活会制度;寄宿生点名制度;宿舍安全防范须知等等),要优化“计划目标—组织实施—检查反馈—总结评比”的螺旋上升的管理过程,要健全住宿生管理档案、住宿生名册、生活指导教师值班记录、奖惩记录、计划总结、各项规章制度、来客登记等资料,并能按时归档;三要配好生活指导教师。生活指导教师是最直接参与寄宿生日常生活管理工作的,其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寄宿生管理工作的质量。因此,要配备责任心强,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懂得学生生理、心理基本知识,肯吃苦耐劳,富有奉献精神的教师担任;四要重视安全防范。坚持值班巡查制度;五要不断改善寄宿生的住宿生活条件。
(七)加强后勤管理,提高育人效益。
1、加强后勤管理、提高聚财育人效益。一要严格财务制度,严格收费标准,定期清帐理财,做到财物相符、收支平衡、开支合理、帐目清楚,节约开支,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并实行民主管理;二要广筹资金,发动社会、企业家、家长以及热心教育事业的贤仁志士为教育献爱心,加快学校的硬件建设;三要定期对校舍进行安全检查,配备更完善的防范设施,消除隐患,确保师生安全,确保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四要加强仪器、图书的专人管理,按规定使用、流通,充分发挥效益。
2、继续加强对学生用书、学具、教辅材料及其他学用品的整治和管理,严格有效地控制课外作业,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确保学生愉快学习,健康成长。
(八)加强体卫工作,提高运动水平。
各校都要重新组织学习体育、卫生的有关规定,并认真落到实处,积极开展体卫工作,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水平,确实提高锻标率和合格率,并积极为县第九届中小学生运动会做好各项训练工作,力争竞赛成绩有较大的突破。
(九)努力转变观念,重视幼儿教育。
1、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幼教师资素质,一要全面组织学习,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二要努力转变教师观念,有效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开展必要的素质考核和竞赛。
2、加强幼儿教育教学研究,针对实际,确定1~2课题展开研究,取得成效。要有效地提高半日活动计划的设计和书写,提高教师评价幼儿的能力,有效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加强学前班的常规管理,有效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桥内学前班要在本学期里积极创造条件创县级合格学前班。
(十)重视安全教育,提高防范意识。
1、要进一步做好“四五”普法工作。各校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以及《宪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有计划地举办法律知识讲座,运用知识竞赛等和其他校园文化活动形式,推动学校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增强师生学法、用法,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自我防卫意识。
2、积极开展创安活动。认真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全面推行安全保卫工作责任制,强化校园内部治安秩序和周边环境的整治,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各校期初与学区签定《校园综治工作责任状》,同时应与班级签定《安全责任状》,把校园综治工作和“创建安全学校”活动列入议事日程。加强对师生安全常识教育,完善值日护校制度和导护制度,建章立制,狠抓责任状中各项工作的落实。同时实行月安全汇报制度;建立放学后清校,排路队制度;重大伤亡事故报告制度;春秋游审批制度。做到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常抓不懈,确保师生安全。
3、重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健全人格。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讲座、咨询、谈心等活动,注意收集学生心理问题,解决心理矛盾,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融洽师生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经济结构调整、分配方式改变、利益主体多元化等因素,导致人们思想观念从大一统逐渐走向信仰的多样化和价值多元化。价值多元化既导致人们价值选择的迷惘,也在不同程度上使当代中国道德问题复杂化、多变化。首先,从个体道德而言,在转型过程中,随着个人主体地位的确立与巩固,其所承担的社会道德责任随之扩大,而主体能力和道德自觉性的缺失与乏力,必然导致各种道德困境的产生。其次,转型过程中经济发展与人文关怀的融合、文化多样性发展对原有文化中道德中心地位的挑战等问题,也必然会导致各种道德困境。最后,社会教育的乏力、家庭教育的失控、校园“小社会”的熏染、网络空间的虚拟化交往、后现代多元价值观的泛滥等,都是当代大学生道德困境产生的现实土壤。从本质上讲,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们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承担不同的社会角色。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角色随其社会身份的转换而发生变化。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个体社会角色构塑的成长期,对大学生人生发展起关键性作用。其中,道德品质养成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由于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秩序尚未完全形成,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人们的法制意识与法制精神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大学生道德困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最基本的表现是在新旧道德之间,新旧道德在理念上的矛盾、传统道德中精华与糟粕的混淆、新道德中进步因素与落后因素的相互交织等;最突出的表现是人生价值观倾向上的多元化、利益化,在面临社会与个人、利己与利他等选择时容易陷入迷惘;最本质的表现是大学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公德意识、理想信念意识不强,道德意志脆弱,道德人格分裂化,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脱节;此外,在多重社会道德困境的重压下,大学生的道德困境还表现为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倾向明显、善恶标准界限模糊、感恩意识缺失、责任意识淡薄等。
二、道德困境的本质特征
道德困境本质上指社会群体和个体所面临的道德方面的迷失和困惑,它涉及道德领域的思想、行为、选择、评价等方面的矛盾、冲突。“如果一个人为履行某项道德义务就会导致他对另一项或多项其他道德义务的背弃,而且他不能逃避选择,则说明他陷入了道德困境。”人们在认识某种道德现象,或面对两种以上的道德选择、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时,由于认识能力、水平不同,所处的角度和立场不同,难以对是与非做出明确的判断而陷入困惑、迷茫之中。道德困境包括人们偏离以往既有的道德规范以及个人偏离群体道德规范,因此,它既包括群体性倾向,又包括个体性倾向。美国著名哲学家麦金太尔在其《德性之后》一书中认为,当代人类道德上的困境与危机的根源在于道德本身合法性与权威性的危机,传统道德从人们生活中心向边缘退位,致使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判断失去了客观依据,从而依赖于人们的主观选择,最终导致道德困境的发生。[3]在新旧社会转型过程中,道德困境更加突出和复杂。人类历史上几次大的社会转型,都伴随着社会道德的转型。新旧社会的转型是个过程,人们道德意识、道德理念的转化也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新道德与旧道德之间必然相互渗透、相互排斥,表现为新道德与旧道德在观念、行为上的冲突,以及新道德对旧道德的扬弃等。在这一过程中,新旧道德不仅在思想意识领域而且在实践中影响人们的选择、评价,从而使人们面临由此带来的各种风险,如心灵上的煎熬、经济上的损失、社会地位的动摇等。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在道德价值领域最突出的体现是价值选择从一元向多元转化,在这一转化过程中,传统的一元价值观受到多元价值观的挑战。面对多元价值观,人们的认知、判断、评价及选择如果缺失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就会导致善恶标准界限模糊、感恩意识缺失、责任意识淡薄等问题,道德悖论、道德困境由此产生。同时,在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道德修养也从自律性的“人格修养”和人“自我完善”的境界中退出来,不断他律化,道德的约束力从根本上开始松动。“道德危机在其实质上是道德信念危机,是道德权威性下降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自律或道德约束力的不断弱化。”因此,在社会急剧转型期,社会道德所面临的道德风险和道德困境,必然会深刻影响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如何有效针对社会实际道德问题,增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解决道德困境,是德育教学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三、道德困境的突围策略
在德育教学实践中,应从多重维度求解道德困境。对当代大学生来说,要明确道德困境与非道德困境,关键要将“理”论清楚。由于大学生个性心理还处于成长过程中,许多方面还不成熟,因此,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方面容易出现矛盾与冲突,从开始不关心道德真谛,到产生人云亦云、无所适从的道德困惑,进而陷入功利与冷漠的道德困境,最后导致不恰当道德行为的发生,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从根本上改善大学生道德状况,必须进行合理疏导,解析其面临的道德困境,强化道德教育和思想道德养成,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评价及实践能力。
(一)提高德育认知与思辨能力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和辨别能力,重点在于理清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正确理解道德的层次性,这是走出道德困境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1.理清道德与法律的界限繁杂难辨的“道德困境”之所以困扰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理清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往往无形中将“道德困境”扩大化,模糊和混淆了道德问题与法律问题之间的差异性。法律的明确规定性以及它的强制性与道德的软约束具有鲜明的区别。合乎道德的事情不一定合法,反之亦然。守法是合格公民的基本条件,而具有合乎道德的行为准则是良好公民的基本要求。法律离不开道德,无论法律与道德之间的联系如何无足轻重,法律总是蕴含着道德的关切,是道德的支持力量。其中,道德的法律化使道德的社会影响力更为强烈。同时,法律不能替换道德,道德也不能取代法律,即使它们之间可能存在某种模糊性,但二者之间仍然具有明确的界限。目前,我国社会生活领域道德问题仍然存在,根源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不健全。因此,只有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才能有效走出社会面临的诸多道德困境。
2.明确道德的层次性要解决道德规则之间的冲突,一种可行的办法就是将这些规则排列成一定的等级次序,明确道德价值的基本排序。建立一般的道德法则是伦理道德发展的时代任务,具有一定层次和体系的道德法则,有助于人们在道德困境中做出合乎一般伦理道德法则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譬如,伦理学强调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如强调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性是对动物本能的超越,社会义务高于个人义务;在社会利益正当的前提下,如果社会义务与个人义务发生冲突,应当优先履行社会义务等。这些基本原则成为人们评价其行为、活动的基本价值尺度。另外,应当注意英雄道德、圣人道德与平民道德、群众道德的区分,防止英雄道德、圣人道德的空泛化,积极倡导平民道德、群众道德的常态化,切实促进道德的社会实践性。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中,达到儒家的圣人境界只是一种理想与崇高,应当更加肯定普通人的生活道德规范。作为普通民众,即使达不到圣人境界,亦可通过努力达到“由明至通”的境界。“好人一生平安”对普通民众来说是最具吸引力的人生理想。因此,把人生意义和道德理解透彻,就能从思想上正确面对道德困境。
(二)切实创新德育教学方法创新德育教学方法,将相关案例和事件情景运用在实际教学中,能提升学生对道德的敏感度,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选择、行为能力,增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知能力,从而使其在面对各种道德问题时能做出正确、有效的判断。在德育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第一,案例教学和讨论法。坚持理论和实际生活相结合,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调控教学气氛。案例与讨论教学方法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是做好课前准备,通过开放式的道德困境素材的课前预习,不仅能让教师充分收集到问题的基础数据,也能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为课堂讨论打好基础。在选取素材或案例时,教师要坚持针对性、典型性、结果的可预测性、由浅入深等原则。在有限的教学中,教师既要解决学生当下的主要问题和困惑,又要使其从中学会思考与判断,由此达彼,由浅入深,逐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第二,情境教学法。《境遇伦理学———新道德论》一书的作者约瑟夫•弗莱彻认为:“一切事物正当与否完全取决于境遇。”这里的“境遇”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情景”。约瑟夫•弗莱彻的境遇伦理学将“境遇”作为伦理学价值判断的基本出发点,虽然不免有失偏颇,但可以为我们提供一定的借鉴。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单纯“灌输”的教育方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环境,设计一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式,寻找可以双赢、多赢、共赢的解决途径,使多元价值之间相互包容,取长补短。合理的情境设计,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注意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上得到改善和加强。道德困境教育本身是一些价值、品格传递的过程,在道德困境叙事课堂中,通过平等交流,教师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了解学生的想法,最终引导学生认识并尽可能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与美好的品质。
(三)科学合理地进行道德评价引导道德困境是一种道德难题,但并非所有道德难题都是道德困境,在引导学生认识、走出道德困境时,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是基础,而科学的道德评价则是理解道德困境、选择道德行为的前提,只有科学正确的道德评价,才能产生客观正确的道德选择。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道德评价引导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评价要及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当下发生的重大社会道德问题进行及时的梳理、甄别、讨论与评价,避免各类负面社会舆论先入为主,影响、干扰学生的判断和评论,引起不必要的思想混乱,降低教学地实效。第二,科学合理地制订评价标准。由于道德评价标准具有模糊性,在实践中,我们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髓,如儒家关于“经”与“权”等思想,充分借鉴西方伦理思想中的义务论、责任与目的论、功利论等理论,实现价值观的整合。在全球化的视野下,我们要立足本土文化,融通中西价值观的合理成分,科学合理地进行道德评价。第三,评价要具有动态性。任何具体道德困境的形成,都有一个历史过程,要以具体的、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进行道德评价,引导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道德评价方法。第四,教学考核和评价要具有长效性与实效性。在大学生道德的养成过程中,社会、家庭、学校应该合力作用,使学生成为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的人,最终使学生不但成为合格公民,而且成为良善的公民。
四、道德困境的未尽意蕴
【关键词】 技能大赛 竞赛氛围 竞赛情境 精英化 参赛优势
【中图分类号】 G40-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a)-0020-01
技能大赛成绩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职业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展示着专业师生的技能水平,技能大赛促进校际间的交流,推动着专业不断向前发展,但技能大赛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占用了学校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资源,科学、高效、节约的组织技能大赛参赛训练,有助于推动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笔者结合多年的参赛组织经验阐述心得。
1 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形成深厚的竞赛氛围
职业技能大赛的成绩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校领导及专业师生的重视程度,学校要营造氛围、创设情境,利用活动契机,升华师生荣辱观,即“以高技能为荣”,让技能好的师生成为人人争先学习的榜样,让在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师生成为学校的“明星”,从而形成独特的校园竞赛文化。
2 建立建全技能大赛保障机制
有了制度的保障,使技能大赛的领导、选拔、组织、培养机制形成常规,学校的技能大赛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从而保证参赛师生高效的备战技能大赛。
2.1 组织制度保障
成立技能大赛领导小组,由分管理教学的校长任组长,教务处、教科室、督学处、后勤处、财务处、实习就业处、德育辅导中心负责人任组员,主要负责技能大赛的统筹、规划、管理、组织、督促及后勤保障工作;技能大赛领导小组下设技能大赛各个工作小组,工作小组根据竞赛工种不同,由各学部主任或教研组长任小组长,组员为专业骨干教师和实训室管理员,负责具体实施、落实技能大赛工作;建立学校、学部及教研组三级监督评价机制,对技能大赛的规划及实施细则定期做好自评工作。
2.2 优化人才培养目标
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适宜企业岗位的职业素养,为适应技能大赛的实际,学校必须采取“大众化”和“精英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大众化”教学指学校开展的常规性教学,使大部分学生形成适宜企业岗位的职业素养,“精英化”教学则是在“大众化”教学基础上,通过选拔技能特长生进行强化训练,以应对技能大赛。“大众化”与“精英化”教学相互促进、同步开展,“精英化”教学经验可以有效的应用到“大众化”教学中。
2.3 建立技能大赛资料库
学校必须建立“技能大赛动态资源库”,并形成机制逐年更新,包括历年技能大赛的参赛通知信息、参赛场地与设备型号、比赛评分标准、竞赛试题、参赛训练复习题、备料单等等,以防止参赛“资源库”的流失,不能很好的把握比赛动态,直接影响竞赛成绩。
3 运用科学高效的参赛训练方法
3.1 加强反思,注重训练成效
当前技能大赛参赛训练多以学生高强度的反复训练为主,参赛辅导老师安排学生训练时目标不明确,导致巨大的资源浪费。
学生技能训练的目的应该有三个:第一,是为了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及可行性;第二,是为了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熟练程度;第三,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创新。参赛训练过程中辅导教师要充分领会训练的目的,要带着目的去训练,切勿盲目训练。
3.2 突破常规,建构竞赛情境
当前技能大赛的训练多以“闭门训练”为主,尽量给学生营造“安逸”的环境,这与技能大赛对参赛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相违背,在参赛训练过程中,特别是临近比赛前应该适当的给学生创设各种“干扰源”,让学生在更“恶劣”的环境中也能正常发挥,以便赛时选手的稳定发挥。例如:把训练场地搬至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让选手在嘈杂的情境中也能集中注意力;邀请学校领导或权威专家担任评委,经常性的组织“模拟比赛”;人为的给选手设置障碍,以提高学生临场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拟定计划,逐步提高技能
凡事预则立,技能大赛也要拟定计划,以便于明确各阶段的目标及评价标准,以保证技能大赛参赛训练过程的科学有效。技能大赛训练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1)选拔阶段。人数不宜过多,一般可面向全体专业学生选拔2~3倍参赛名额的量即可,选拔阶段除要初选出参赛选手外,还要依托选拔的过程,提升专业师生的整体技能水平。(2)组织培训阶段。使学生达到参赛的基本要求,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营造竞争激励平台,逐步淘汰,最终确定参赛选手和备战选手。(3)强化训练及模拟比赛阶段。以历年的参赛试题为最低训练标准,通过高强度训练及模拟比赛两种形式,采用“过度”训练,即在训练任务上以“高强度、高难度”为原则,不断的给学生加压,以“高标准、严要求”来评价学生的训练成果。(4)赛前准备阶段。调整参赛选手的心理状况,注意选手的细微心理波动,及时给予帮助与疏导,安排中等强度的训练内容,保证选手拥有良好的状态参赛,同时要多鼓励,使参赛选手的自信心适度膨胀。
3.4 积累技巧,确定参赛优势
技能大赛受实际环境的影响有其局限性、单一性及片面性,参赛选手要充分的意识到这一些,除要吃透比赛大纲、竞赛规则和竞赛资料外,还要尽可能多的积累竞赛技巧,应用于竞赛实际,以使参赛者在大赛中快速确立优势地位。
以“数控车工技能大赛”为例,考虑到竞赛任务是单件生产,只要在规定时间最快速的加工出合格产品,在切削用量选择上,可以不考虑刀具寿命,采用大切削量进行加工,刀具完成单件加工后即可“退役”。
4 树立学习意识,不断更新知识体系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道德养成 法规育德
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是指以学校为主体,在家庭,社会的配合下,根据大学生的道德形成和发展规律,运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对大学生的道德生活施加系统影响,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活动。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内容上看,它包括大学生的价值养成教育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从途径上看,包括教书育德、管理育德、服务育德、文化育德,除此之外,本人认为,法规育德也是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
1法规育德的依据
1.1道德与法存在共性.这是法规育德的基本依据
众所周知,德与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两类重要社会规范。
1.1.1道德与法都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范畴
他们都有特定的观念、准则和活动方式,都具有反映现实经济社会基础的社会功能,而且具有调解现实社会经济基础的社会功能。
1.1.2道德和法一样,都是社会控制力量
任何社会及其各个生活领域,都势必在其运转过程中形成某种相应的秩序,并只有在合宜的秩序中才能正常运转。但是,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每个人,都是具有个人意识.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因此,他们的个别行动的秩序不尽一致,甚至是互相冲突,互相矛盾的。为了将社会成员的行为尽可能地引入现实直接需要的秩序范围,以保持社会及其各个生活领域正常运转,任何社会都必然会形成某中相应的社会控制系统。道德和法就是这个社会控制系统的两种力量。他们都直接或间接地疏导和调节社会成员的行为。
1.1.3道德和法都具有他律性和外在的导向功能
认为,道德规范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存在的产物,是一定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在人们的道德意识中的反映和概括。因此,所谓的道德的他律性,无非是客观的社会道德关系和客观的社会道德要求,对进行道德实践活动的人们的一种基本节制或限制。这种节制或限制对道德主体来说,是一种具有约束力的东西,因而在相当的程度上,一个试图过社会生活的人,是无法抗拒这种约束力的制约的。
道德规范的外在导向功能,是指道德规范对人的道德活动起到引导作用。道德规范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必然在约束人们的行动时也引导人们的行动。也就是说,道德规范的约束力扩不仅告诉人们不能做什么,而且同时也告诉人们应当做什么;不但是约束某一种行为,同时也是在激励某一种行为。从根本上说,道德规范的这种导向功能,是与约束力同时并存、同时发挥作用的。
法规也同时具有约束与导向同一的功能。法规在禁止社会成员的某种行为的同时,也在引导社会成员另一种行为。如,法律规范禁止社会成员杀人,就同时引导社会成员不杀人;禁止偷窃,就同时引导社会成员不偷窃。交通规则也具有这种功能,“红灯停,绿灯行’、“行人靠边走,车马靠右行”等等,都既是约束,又是导向。
当然,道德规范的约束与导向同一的功能,比起法律规范,有着更深刻的内在根据和更广泛的社会效果。
1.1.4道德和法强调的重点是相同的,即都以义务为基点
道德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问题,既包含道德观念、道德美德修养,以及道德规范、道德谁则等,而道德规范准则作为人类社会的墓本要求本身就体现了义务性。而道德美德、道德修养等的体现,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只有尽了道德的义务之后方能实现,或者说凡具有道德美德、修养高的人其实首先就是尽道德义务的人。因此,道德在本质上意味着义务。同样在法中,义务也是一个关键的概念。法的权利本位不仅不排斥义务,反而是以义务的履行作为其最基本的条件。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构成了法的墓本范畴,区别只是在于从宽泛的意义上讲,道德所要求的义务的范围在广度和深度上高于法律的义务。并且当代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逐步提高,法律上的义务与道德一样,也存在增强趋势。
总之,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道德是以社会主义原则为标准的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法从本质上说与社会主义道德是一致的。
1.2法规育德符合个体道德意识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德育手段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影响受教育者,将一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逐步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复杂的,是个体思想品德诸要素一知、情、意、行相互作用和转化,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矛盾运动过程。
从个体道德产生的规律来看,任何道德的产生都有一个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化过程,没有他律就没有自律,自律是对他律的一种认可。在整个社会尚未达到人人都能自觉遵守和维护道德规范的情况下,就必须借助外部力来强制性地调控人们的行为。而所有的外力作用中,法规是最强硬的手段,它通过爪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强制力来迫使人门自觉接受并遵守现存的规范和秩序,从而达到社上会道德个体化。而道德主要依靠个人的良心、社会舆论以及传统风习惯等采维持,与法律相比,道德更明显表现出自律的性质。虽然社会舆论对于个体的外在压力和“成慑”力也是足够强人的,但是,从根本上说,由于道德的背后缺乏法所拥有的那种“最后解决手段”即强制力,从而决定了道德的制约力量无法与法律相比拟,无论道德舆论的力有多人,个体行为者在极端条件下有可能对道德规范视而不见。而在德育过程中,通过把道德规范的软约束硬化,以国家强制力量来促使道德行为的养成和道德意识的觉醒,实现由他律转向自律,最终达到行为者把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愿自觉的行为。
同时,保持法规的稳定性,也有助于个体道德的养成。法规的稳定性为道德的养成提供了途径。因为在任何社会任何人,道德品质、道德情操,社会素质,道德水平都不会一夜之间成就,因此,像搞运动,行政命令式的道德建设只能在短时间内解决表层问题,而不能在长时期内解决本质问题,即不能使道德内化干心而长久于世。这就要求无论是法规还是道德规范都要相对的稳定,社会成员才能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对加以认识、理解和遵守。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通过借助法规的形式,把某种道德规范稳定下来以明确地表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使规定的内容成为许多人反复践履的行为。长期以往,这种规范下的行为便会由不适而习惯,由习惯而自然,道德在其过程中也就养成为人的无意识存在。
以上是把法规育德作为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的依据。
2落实法规育德,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这里所讲的法规,是指广义的法规,它包括国家制定的宪法、法律以及各高校自己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落实法规育德,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1完善各项法规
这项工作应该从两方面人手:
2.1.1国家的法律的制定,即立法
在立法的过程中,应该将一定的道德规范直接上升为法律规范,即通过禁止性、义务性的法律规范直接反映特定的道德规范;立法也可以规定法律主体必须遵守一般的道德规范(主要是社会公德)的原则,使一般的道德规范成为具有某种法律属性或法律效力的法律原则;立法还可以规定准用性道德规范,使其成为国家立法的有效补充,如我国民事司法实施中不乏依习惯或道德规范认定行为合法与否的做法。但这方面工作不是高校本身能完成的,需要全社会的配合。实际上,在改革开放后这方面的工作已取的巨大成就。
2.1.2各高等学校自身纪律和规章制度的制定
各高校在制定纪律和规章制度时,首要的要求就是不能违背国家制定的法律如婚姻法》已规定了中国公民的结婚年龄,高校就不能规定已符合结婚年龄的大学生不能结婚。但是,现在还有些高校的内部规定是与法律相冲突的,因而依据这些规定对部分违纪的学生的处理也是不恰当的,导致大学生状告母校的事件经常见之报端。这些违背法律的高校规章制度并不利于大学生道德的养成,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其次,高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应该与时俱进,与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要求相适应。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趋势日益增强。世界经济的竞争与合作,政治的分化与重组,文明的冲突与融合,都在不断发生变化。正确的与错误的,进步的与落后的各种思想、文化观念信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激荡。在这样复杂、多变的世界大环境中,我国的改革开放也不断深入,市场经济迅猛发展,促使全社会范围内的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组织、生活方式和就业形式等方面日趋多样化。这些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并以不同的形式渗透到高等学校,对大学生具有明显的影响。就是在这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方面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大背景中,高等学校的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方式也出现了多样化因而高校在制定规章制度必须研究新情况,适应新要求,规章制度不能几十年不变,更不能与社会发展趋势背道而驰。如有个别高校规定大学一年级新生不能购买和携带电脑到校,也许这个规定是从本校学生住宿条件、财物安全以及便干管理考虑,但这一规定已与时展和社会的要求相违背,学生就算遵守也是极不情愿的,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对学校的不认同,这些规章制度根本就不利于大学生的道德养成。
再次,高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应该具有可操作性。规章制度具有可操作性,这是道德养成中必须坚持的最基本原则。也就是说。高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应该明确地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不能怎么做,学生在遵守和执行时明确地知道界限。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不仅要使受教育者明了道德原则、规范准则的基本要求,而且要使他们具体知道如何去做。只有可操作性强,才能使学生易于理解和遵循,从而将道德认识转变为自觉的道德行为,并在行为的不断重复中凝结成优秀的道德品质。但是。有些高校的部分规章制度的要求是不明确的。如有个别高校曾规定大学生男女生交往“在公共场所不得有不文明行为”,违者经教育不改的给予处分。“不文明行为”是指什么样的行为,规定中并没有说明,学生也不明确。就算男女生有接吻、拥抱的行为,学校也不能据此对学生进行处分,而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教育,让他们懂得“爱情展览”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因此,各高校应加强规章制度等规范的可操作性研究,将正确道德观念的教育落实在行为之中,真正使得大学生能够在道德行为中培养习惯,在道德习惯养成中积淀道德素质。
2.2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法规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的法规教育同样也包括两方面:
2.2.l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通过法制教育对大学生施加思想道德影响,具有自己的独特作用。法律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行为规范体系,法律的内容主要表现为权利义务的规定性,是社会基本价值取向的体现。社会主义法从根本上讲权利和义务是平衡的,从价值选择看保护的是社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当利益发生冲突时,牺牲的是少数人的利益和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利益。通过法制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从而懂得自己与他人,自己与集体,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享受权利的前提是履行义务,只有尊重他人的权利,自己的权利才会同样得到尊重。这样,他们就会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纪守法、关心尊重他人、热爱集体、奉献社会的行为习惯。这部分的教育要通过正式设立的课程和讲座来完成。
2.2.2对大学生进行校纪校规的教育
科学、合理、严明的纪律、规章制度可以促进各项道德守则、文明公约等在实践中得到落实,为大学生道德素质养成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正如法国著名教育家和社会学家涂尔千所言,纪律“从本质上说,它是无与伦比的道德教育手段”,“纪律的本身乃是教育的内在的元素亦道德最重要品质的独有的元素。”
校纪校规的教育要经常化、制度化。优良校风是通过学生守则、学籍管理条例、学生奖惩条例等若干规章制度和一整套约束机制和引导机制得以保障和落实的。学校的规章制度要靠经常性宣传教育才能保证落实。新生入学,规章制度教育是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期中,结合教学和工作检查,利用学生违纪实例进行规章制度教育;期末,结合工作总结,也要对学生进行规章制度的教育。
2.2.3严格遵守和执行法规,从严治校
法制具有权威性、强制性,我国的公民(当然包括大学生)、组织和一切国家机关的一切行为、活动都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必须符合国家法律的规定,依法办事。高校对于有违法行为的学生必须依法处理。
高校对于自身制定的规章制度也要严格执行,绝不能出现规定与实际操作不符甚至因人而异的现象。因为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大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的准则,是学校各项活动正常开展的保证。学校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进行,实际上就是进行经常性的道德行为训练,执行合理合法的规章制度越严,越有利于学生形成动力定型。
2.2.4在社会实践中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
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不是从书本上学会的,而是在实际生活中养成的。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强化、巩固、提高。道德的实践性特征,要求我们必须加强道德行为实践性的训练,而这种训练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把道德行为训练纳入各种活动之中,让大学生的德育行为在社会实践的各种活动中得到反复表现和发挥,并形成行为惯性,从而使不自觉的道德行为逐步转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根本性问题
1.高校对留学生教育管理的认识不足。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我们习惯于从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来审视教育的科学性,而忽视从素质培养的视角来反观教育的得失,它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需求及全面发展的需要。教育是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社会活动,个性和多样性是教学活动的生命所在。大多数来华留学生来华继续深造的专业方向主要集中在医学和中文等我国的优势和特色学科上。因此,我们要根据教育的本质和来华留学生的内在需求重新定位当前留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
2.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存在“特殊照顾”的现象。在我国,不少教师认为外国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不一样,文化差异大,因此降低了对留学生的培养要求。这是对留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也与国际上通行的留学生培养方式有一定的差距。
3.偏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综合能力的培养。从教学管理的角度来看,由于种种客观因素的制约,高校往往采取从“教”的角度为留学生设计知识本位的教育模式,对留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健康人格的塑造重视不足。同时,缺乏对留学生文化背景的研究,没有开设跨文化人文教育的课程。
4.教学方法和教育形式单一化。留学生的政治观点、思想意识、、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等存在差异,每个学生接受教育的起点不同,因此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和要求留学生,而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大多数高校很难针对留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置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二、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基准点———间性文化观和趋同管理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应将间性文化观和趋同管理作为学生教育管理的基准点。留学生教育必须要有一种文化交融的眼界,即间性的文化观。间性文化观,指的是文化的非唯我性和非中心性,即文化和文化主体之间的平等性、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这种文化观消除了“我”文化的绝对优越性和文化的中心主义“,把‘异文化’当做与本土文化具有同等地位和价值的实体加以考察”①,使“我”文化和“他”文化具有平等的地位。国外对留学生采取的是趋同管理,即留学生教育和本国高等教育处于同一个教学体系和教学标准之下,基本排除为留学生而设的特殊标准,排除留学生和本国学生在教育方面的双重标准,这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要求。留学生教育管理必须重视文化的作用,以间性文化观为基础,以实现文化的融合。同时,还应围绕趋同管理,以积极引导取代特殊照顾,帮助来华留学生克服困难。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主要内容
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内容是由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和外国留学生的身份特点决定的,既要遵循我国高校教学改革中加强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又要认识到留学生身份的特殊性。
1.道德品质教育。“德为才之先”是教育的普遍准则。道德品质教育决定着留学生教育的正确方向。然而,对留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绝不能照搬中国学生的德育内容,而是应该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以下德育内容:一是勤奋学习教育。外国留学生在华的首要身份是学生,学习是他们的首要任务。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二是团结友好教育。由于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会存在着矛盾和冲突,留学生在交往中难免会产生矛盾或纠纷。对此我们不能采取偏激的态度,而应耐心地说服教育,促使他们树立互相尊重、、团结友好的观念。三是中国国情教育。互相了解是增进友谊的前提。我们应该本着适时、适量、适度的原则,采取正面介绍和潜移默化相结合的方法来加深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尤其要介绍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对外政策等,改变他们对中国的偏见和不良印象。
2.遵纪守法教育。我们有责任向留学生讲解中国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工作制度,让他们逐步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从而使他们能够“入乡随俗”,学会正确处理各种文化冲突和纠纷。
3.中国文化教育。提高留学生的中国文化修养水平是留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这里所说的文化水平是指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熟悉程度。外国人要想学好中文,就必须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强调中国文化教育是帮助留学生提高中文水平的需要。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我们要把这些介绍给他们,使他们对中国的了解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通过中国文化教育,他们对中国会从冷漠、好奇到感兴趣,最后到产生亲近感。
4.语言交际能力训练。汉语交际能力是留学生来华接受教育的最直接体现,克服语言障碍是留学生进行交流的基础。汉语交际能力的提高表现为语汇的丰富性、语法的准确性和语用的得体性。语汇的丰富性是指能用较复杂的词汇表达较复杂的意思。语法的准确性是指说话、写文章合乎文法。
四、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途径与实践
1.严格执行教学质量标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学校应该将来华留学生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培养计划的统一性和人才培养质量。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以及留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要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将知识性和体验性相结合,引导留学生自己去欣赏、去品味、去感悟,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从而实现对知识的内化。
2.注重跨文化知识的学习,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学校要为留学生开设文化交流课程,学习中国的历史、哲学知识,了解中国文化习俗,此外,还要增设一些跨文化交流的选修课,帮助他们掌握跨文化交流的技巧。
3.开展留学生特色活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留学生为校园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学校要充分激发留学生的热情,通过举办留学生文化节、组织有留学生特点的文体竞技活动、组建中外学生搭档班级等,使中外文化相互融合,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一、加强教师职业规范建设是社会的需要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是迎接未来发展挑战的必然选择。推动教育改革,努力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通过教育战线塑造中国未来发展。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教师这一特殊群体在传播人类文明、启迪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开发人力资源、弘扬和培育民族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职业规范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有利于强化教师自身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有利于净化教育行业风气,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教师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是人性净化的催化剂,是人们从懵懂无知逐渐成为社会所需之才的明灯。教师这一特殊群体在社会所处的地位以及其特有的职业特点,决定了这支特殊的队伍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教师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学生群体能否健康成长。宏观来说,教师队伍对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具有深远的影响。教师的职业规范化有利于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和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加强教师职业规范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对于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具有深远的意义。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社会需要的是尊师重教的风尚。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尊师重教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满意度衡量的一个重要标尺就是师德水准,这也是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刚性需求。教育的改革发展,要求我们积极推进教育观念的创新和制度的创新,不断探索适应新时期教师职业规范建设的新内容、新方式、新手段,使教师队伍规范建设更加符合社会需求,把师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教师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1]。
二、我国教师职业规范建设的基本要求
教师强教,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教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行者、实施者。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强大的重要保证,而教师的培养是关系到教育发展的关键。只有拥有优秀的教师才能培育出优秀的学生。国家的发展建设需要大批专业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培育,只有拥有一个合理的有效的教师职业规范,才能够使教师专心培育学生,为国家的人才储备添砖加瓦。教师职业素质不只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还包括教师从这些规范或准则中内得而成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1.教师职业素质的本质
教师职业素质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
教师职业素质的基本构成:教师职业素质主要由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作风和教师职业荣誉八个因素构成,这些因素从不同方面反映出教师职业素质的特定本质和规律,同时又互相配合,构成一个严谨的教师职业素质结构模式。教师的职业道德的含义主要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依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社会舆论、内心信念、职业要求和思想感化的力量,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家长、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教师职业规范的表现形式
(1)严格执教。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教书育人要本着对教育的热爱、对学校的热爱,要做到尽职尽责,自觉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积极向上、正确地引导学生健康成人、成才。
(2)廉洁从教。坚守道德情操,积极发扬奉献的精神,坚决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坚决不利用职责牟取私利。
(3)团结协作。虚心好学,谦虚谨慎,尊重他人。带领学生树立关心集体的信念,共创优良文明校风。
(4)为人师表。严于律己,遵章守纪,语言规范,衣着整洁,举止文明,作风正派,言传身教。
(5)尊重家长。主动、定期与家长联系,认真汲取家长的优秀建议,积极向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搞好家庭教育[2]。
三、当前教师职业规范建设的粗陋繁冗性表现
目前,教师职业规范建设中尚存在规范条款的“粗、陋、繁”三大问题。具体而言,“粗”是指相对于其他职业规范而言,爱岗敬业等条款雷同性高,宏观指导性强,评价标准不够细化,可操作性差;“陋”是指教师职业规范的前瞻性不够,条文层次不够清晰,对于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没有具体涉及,有待补充和完善;“繁”不是条文数目庞杂,而是规范本身要求过于宽泛,造成责任与义务边界不清晰,容易弱化职业规范的规范性[3]。
教育应当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功利”思想也侵蚀着现今社会的种种行业,身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体系也难置身其外,使得一些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拜金主义有所抬头,少数教师向学生和家长强制推销商品以及有偿家教等问题尤为突出。这不仅加重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且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违背了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客观地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近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教师的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都提高很大,教师的工作条件、环境的有效改善促进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同时,必须认识到,正是教师职业规范中“粗、陋、繁”弊病尚未克服,在实践中还存在“重规范轻落实,重要求轻管理,重条文轻实践”的具体问题。
第一,重规范轻落实。在当今的教师职业规范中,对老师的规范相对全面,而如何去落实这些规范是脱节的,没有最终落实到教师队伍中去,这样使所有的规范都是一纸空文,因此,应当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师职业规范,建立确保能落实到教师中去的教师职业规范。
第二,重要求轻管理。教师职业规范明确要求了老师与老师、老师与学生和老师与家长之间关系,但是并没有一个监督机构来监管老师是否做到,缺乏对教师监管的机构。只有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管机构才能够使教师真正做到律己育人。
第三,重条文轻素质。在教师职业规范建设中注重条文的设定,没有到教师工作的第一线去了解教师的实际生活,缺乏第一手的资料。只有到教师中去,了解教师的职业压力,帮助教师疏导压力,通过心理建设来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和职业调节能力,从职业规范的引导性上强化教师自身的道德约束感和职业荣誉感,才能够有效制定教师行为规范,避免职业规范冗繁[4]。
四、克服教师职业规范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教师职业规范建设的核心就是师德建设,这是同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直接相联系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就是要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之道;授业,就是要求教师要教授学生建设祖国的知识和技能;解惑,就是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创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的职业光荣而神圣,作为一名称职的教师就应该做到:端正的教学态度,必须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一项教学工作中的内容,认真地做好教学工作;抵制灌输教学,要利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断提升业务水准,认真备课,熟悉教学内容,同时加强学习新的业务知识,拓展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要教育学生如何处事、做人,充分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学能力;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要对学生做出严格要求,肯定学生的优点,尊重学生的特点,避免学生对教师产生疏远倾向;端正仪表,教学活动中语言要规范,批注书写整洁清晰;热情耐心地对待学生的提问,鼓励学生勤思善问,认真做好课后的辅导工作;按时上下课,组织好课堂教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注重课堂教学成效;按时进行教学质量检查,及时查缺补漏,把好教学质量关;专心指导学生学习,批阅作业时要认真做出批示,及时纠正错误,严格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对待学生的态度要一视同仁,不能讽刺挖苦学生,对待学生的教育不能带入个人主观情绪;教学的计划安排应符合学校的要求,不能随意增、删内容,不能随意加堂或缺课,不能随意占用学生的自习课或复习考试时间,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5]。
借助国家相关政策出台为契机,应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尊重教师,强调教师责任,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育中注重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新思维,引导启发学生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开展特色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互助精神,让学生知道怎么去学习,如何去学习。使学生明白学习的重要性,明白自己在社会发展中的位置。同时,老师在教导学生的时候要严格律己,严格按照教师职业规范要求自己,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诚实守信,平易近人,在教育学生时要尊重学生,用自己的教学魅力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去学习,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社会的尊重。
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爱岗敬业,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实践中;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应关心学生,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为人师表,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将做人与育人统一起来,时时处处为学生做榜样;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钻研,不断进取。
最后,则应把诸种教师职业规范加以概括,或用一两个字进行提示,并将概括、提示后的道德规范按照对仗、合仄和押韵的原则,整理成绝句、歌谣、对联、顺口溜等简练易记的文体,从而扫除难以记忆的障碍,使人们能够迅速而准确地将其记住,从而使教师职业规范真正深入人心,成为教师自觉自愿的行为[6]。
参考文献
[1] 包苏红.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之我见.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3).
[2] 周景.教师的职业道德底线和时代提升.中国林业教育,2008(1).
[3] 杨英法,王书忠.当前伦理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透视.邢台师范高专学报,2000(42-43).
[4] 林琨,刘自尊,李士群.高校师德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分析.北京教育(高教版),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