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风险评估等级如何划分范文

风险评估等级如何划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风险评估等级如何划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风险评估等级如何划分

第1篇:风险评估等级如何划分范文

1.等级保护

1)主要内容

等级保护是指导我国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总体建设的基础管理原则,是围绕信息安全保障全过程的一项基础性管理制度,其核心内容是对信息安全分等级、按标准进行建设、管理和监督。

2)优点

等级保护适用于宏观层面,是一种大范围“基线安全”,适用于行业主管部门对信息安全的总体把握与监控。

3)缺点

具体到某个组织的信息安全保护而言,等级保护的粒度划分较粗,在满足组织对信息安全的精细控制要求方面还存在不足。因此,在满足监管部门的等级保护要求之后,组织还可进一步把等级细化到各种层次的安全域,直至对一个个的信息资产进行有效管理。

2.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

1)主要内容

类似于质量之于ISO9000,ISMS是组织为提高信息安全管理水平,按照ISO27001的要求,在整体或特定范围内监理的信息安全方针和目标,以及完成这些目标所用的方法和体系。它是直接管理活动的结果,表示为方针、原则、目标、方法、计划、活动、程序、过程和资源的集合。

2)优点

ISMS涉及了信息安全的11个领域,133个控制措施,基本涵盖了信息安全的方方面面,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组织用来建立一个总体的安全控制框架;ISMS更注重于把“安全管理”当作一种制度来建设,通过建立统一的方针、策略,以及规范化安全规则,使ISMS实施主体能有效地识别风险,持续不断地采取管控措施,以把风险降低到组织可接受的程度。

3)缺点

它只是描述了建立ISMS的思想、框架,但对如何建立ISMS并没有一个详细明确的定义,也没有描述ISMS的最终形态;没有确定建立信息安全体系的具体方法与技术。因此,ISMS对实施者来说留下来很大的可操作空间,不同的组织和不同实施着对ISMS标准的把握可能差别很大,ISMS总体水平也会有高下之分。

3.风险评估

1)主要内容

风险评估是获知组织当前风险水平的一种手段,在金融、电子商务等许多领域都是有风险及风险评估需求的存在。当风险评估应用于IT安全领域时,就是对信息安全的风险评估。

2)优点

风险评估从早起简单的漏洞扫描、人工审计、渗透性测试这种类型的纯技术操作,逐渐过渡到目前普遍采用ISO17799、OCTAVE、NIST SP800、NIST P800-26、NIST SP800-30、AS/NZS4360、SSE-CMM等方法,充分体现以资产为出发点、以威胁为触发、以技术/管理/运行等方面存在的脆弱性为诱因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综合方法及操作模型。

国内这几年对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较快,具体的评估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原国信办2004年组织完成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指南》及《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指南》标准草案的制定,并在其中规定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工作流程、评估内容、评估方法和风险判断准测,对规范我国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做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3)缺点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指南》所确定的风险评估方法还只是一个通用的方法论,具体到一个特定的单位,要对其中的风险进行准确地识别与量化仍热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评估者的经验。

第2篇:风险评估等级如何划分范文

关键词:风险评估,评估方法,初步设计,安全,风险,地铁。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广州地铁9号线,以飞鹅岭为起点,到达既有线路3号线北延线高增站平行换乘。线路全长约20.119km。9号线全部为地下线,共设1个出入线、9座地下车站、9个区间。车站主要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区间主要采用盾构法施工,区间附属工程则主要采用矿山法(局部明挖法)施工。

当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且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一是发展速度快。1965年始建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北京、上海、广州开始加快建设步伐。截至2011年8月,国内36城市,在建线路1370多公里,总投资约1.2万亿。仅用20年时间,我国的上海、北京和广州市的运营里程已全部跃升世界前十位。以广州城市轨道交通为例,高峰期7条线路、200多个工点同期建设,其中深、大基坑数达90多个,施工范围遍布广州十大区域。这也势必突出了安全的重要性。初步设计安全风险评估作为降低工程建设风险的安全管控手段之一也体现出了其本身的必要性。

国外少数发达国家开展风险评估方面的研究较多,并已在工程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规章、制度和标准比较完善,为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开展风险评估工作提供了基本理念和方法。但由于国情、风险特点不同,其研究成果不能直接应用于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风险评估。

2004年11月27日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风险管理专业委员会的正式成立以及2005年6月主办的全国轨道交通与地下工程技术风险管理研讨会将会推动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

广州市在国内率先开展风险评估和管理的工作,各条新线建设均委托专业咨询单位开展了初步设计阶段安全风险评估或施工准备期及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估(二/八号线延长线、三号线北延段、五号线、六号线)、采用“四新”安全风险评估等工作。委托专业咨询单位进行安全管理体系评估工作。

目前,已开展安全风险评估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宁波、西安等城市,正在实施的有合肥、南宁等城市。

国内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城市针对初步设计风险评估开展了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由于国内不同城市的建设管理模式及风险特点不同、风险认识不一致、做法不统一,尚未形成统一的操作方法和技术标准,初步设计风险评估有待进一步规范或加强。

2、评估方法及流程

广州地铁9号线风险评估方法主要采用了专家调查法、风险调查法、检查表法和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等。其中选择在国内多年从事地铁及地下工程科研、设计、施工、管理的专家。共发放专家调研表50份。

通过这次风险评估试点应用研究,制定了适合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评估流程。应遵循如下流程:

(1)相关资料收集、整理与研读;

(2)选择合适的方法划分风险评估单元;

(3)选择适合的风险源辨识方法,对风险源进行辨识;

(4)选择一种或几种适当的风险评估方法,对辨识出的风险源进行风险估计;

(5)结合当地工程地质、周边环境及施工工法特点,制定合理的风险分级标准;

(6)进行风险评价,并提出相应的风险处置对策。

广州地铁9号线风险评估,在成立了组织架构后与多方合作与沟通。除收集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外,还收集了该线路共18个工点的岩土工程初步勘查报告、初步设计图纸及总说明等工程技术资料。风险评估小组分别于2011年6月初、10月底先后组织了3次广州地铁9号线全线的现场踏勘,将实际情形与书面资料进行对照和确认,从而获得了第一手资料,直观认知并辨识建设项目选址与周围环境、相关规划的协调性。通过现有资料对辨识出的风险源进行风险估计划分出四个等级。

工程风险等级根据常见的施工方法,综合考虑初步设计方案(工法)的可靠性、不良地质作用、工程周边环境的易损性、工程及其与周边环境的空间关系等因素综合确定。将初步设计工程风险等级由大到小分为特别重大(一级)、重大(二级)、较大(三级)、一般(四级)四级。

3、评估应用与分析

这次评估针对广州地铁9号线的地质环境情况经过风险单元划分、风险源辨识、分级标准、风险评估方法等进行专题评估,得到具体工点的风险等级见下表:

表1 广州地铁9号线工点评估风险等级统计表

经评估后得到,一级风险工点2个,二级风险工点1个,三级风险工点7个,四级风险工点5个。选择一个特别重大工点的其中一个风险点为例说明评估的分析及结论建议过程,如下:

(1)特别重大风险(一):广州北站~花城路站区间下穿武广客运专线、京广铁路,对路基沉降要求很高,盾构如何安全通过该段而不对铁路正常运营产生影响,成为了本区间一个难点。

分析:区间基本垂直下穿武广客专4条股道及两侧站台,对武广客专有影响的里程范围为DK2169+655.263~DK2169+710.263,下穿京广铁路6条股道及站台端头处雨棚。其中武广客运专线为时速350km的高速铁路,轨道全部采用双块式无砟轨道,现已开通试运营;京广铁路为时速160km的干线铁路,采用碎石道床、普通砼轨枕。区间下穿武广客专、京广铁路段长度约100m,下穿铁路段区间隧道顶距离地面8~9m,区间隧道主要穿越中粗砂层、隧底基本位于基岩面附近。武广客专及京广铁路均为国家I级干线铁路,考虑武广客专为高速铁路,同时区间隧道距离铁路股道距离较近,需保证铁路运营安全及区间隧道施工安全。设计风险极大。

建议:区间下穿武广客运专线、京广铁路时,沉降控制要求高,设计施工风险极大。建议在初步设计单位预审查的基础上,由建设单位组织相关参建单位与行业专家,对下穿武广客运专线、京广铁路的初步设计方案进行审查,并优化完善,同时,所形成的下穿方案需与武广客运专线的权属部门进行协调与沟通,以确保下穿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2)重大风险(二)

(3)较大风险(三)

(4)一般风险(四)

4、风险评估的效果及意义:

①通过风险评估与分析、自查、预审查等手段,有效辨识与分析了工点初步设计风险,提高了对工点初步设计风险的认识。②通过针对工程重难点所开展的专题、专项研究工作,提出了应对措施,为施工图设计优化提供了依据或参考。③评估结果将优化或补充设计,提高设计安全水平,从源头上规避、减少和控制了初步设计阶段在认识上的不足而引起的风险。④初步设计文件将影响到工程施工招标,充分考虑风险防范措施的招标图纸将会给工程施工费用带来一定的保证,从而避免了施工单位在投标时因风险防范措施考虑不足而给工程施工带来的安全措施费用不足的隐患。

此外,通过初步设计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也将普遍提高了工程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控能力。在我国目前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行业,技术管理层的人员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极富创造性的特点,这一阶层对于工程的整体安全水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通过各层参建者的安全风险评估知识的普及,对于工程建设行业的整体安全形势极为有利,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5、结论

⑴初步设计评估在地铁9号线的应用中提出针对性的工程措施与建议,提高了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工程设计安全水平,为规避、减少和控制由于初步设计阶段在认识上存在一定不足而引起的工程自身及工程环境风险提供工作参考,有利于领导决策和安全生产的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管理。

⑵初步设计评估结果使得各参建单位都将更直观明确的把握到建设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施工中能够重视风险并对风险点有准对性的规避。

参考文献:

(1)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2003)

(2)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99-2003)

(3)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1)

(4)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2008)

(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

(8)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 9258-97)

(9)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

(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12)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号

第3篇:风险评估等级如何划分范文

在“三个体系”建设工作中,档案安全体系是指档案安全保障各个构成要素有机的系统的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总体,由档案安全基础设施、技术支撑、组织管理、法规标准等若干部分组成。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任务非常繁重,涉及众多方面,而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问题,显然涉及如何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把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在今年中国档案学会相继召开的“三个体系建设高层论坛”和“2010中国档案工作者年会”上,笔者曾就此作过一些探讨,笔者以为,不妨把风险评估作为一个切入点和着力点,带动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各项任务的全面落实。

档案安全风险评估机制的建立

应对危机、化解风险,首先要能够充分意识到危机和风险的存在。在档案安全体系建设过程中,引入风险评估机制,研究制定档案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其实施办法,并且抓紧开展相关试点,适时在全国各级档案部门全面推开,对于推动档案安全体系的科学健康构建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有句俗话,叫做“风起于青萍之末”,说的是凡事均有先兆。海恩法则认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人们对导致事故发生的隐患、征兆往往容易忽略,甚至发现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导致意想不到的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如何紧密跟踪初起之“风”,及时发现档案管理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呢?我们应当及早研究和建立档案安全风险评估机制,通过对档案安全状况开展风险评估,指导各单位立足于防患未然,采取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并为处置安全事故提供科学依据。

一个档案部门如果发生安全事故,问题往往出在管理工作的某个薄弱环节。短板理论认为:“一只木桶可以装多少水,取决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板。”也就是说,一只木桶再高再大,如果有一块板不够高,最终也只能由最短的那块板决定木桶装水的多少。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主要矛盾,只有明白事务的薄弱环节,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才能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以获得最大限度的成功。对档案馆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系统的、规范的、科学的评估,就是为了及时查找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漏洞或隐患,弄清楚本单位安全管理的“短板?所在,有针对性地及时把各种漏洞予以堵塞,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有些短板,可能不是一大块,而只是一个小窄条,但其危害同样是致命的。因此,千万不要小看一些似乎不打紧的不安全因素。“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以及著名的“蝴蝶效应”,说的都是这个道理。殊不知,“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遥远的国家就可能造成一场飓风。”指的是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档案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任何细微隐患,如果不加以及时察觉并及时消减,也有可能演变成大的漏洞,甚至直接导致灾难性后果。安全隐患,无论大小,必须一律加以解决,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

档案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相关要求

所谓档案安全风险评估(RiskAssessment),就是对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资源所面临的威胁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的可能性的评估。档案安全风险评估,是档案部门风险管理的基础,是确定档案安全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属于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策划的过程。

档案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目标是,通过档案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找出档案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以此为基础,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并对各种要素加以调节,以便最大可能地规避和降低风险,使档案尽可能地保持稳定状态,而对已经处于不安全或不稳定状态下的档案使之达到新的稳定状态。

档案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识别档案面临的各种风险;评估风险概率和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确定风险控制和消减的优先等级;提出和推荐风险防控与消减对策;等等。

识别档案面临的各种风险,了解档案安全威胁源。近些年来,我国一些档案部门遭受了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直接破坏,一些档案部门经受了的冲击,一些档案部门暴露了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安防手段不得力等管理上的漏洞也承受了相应的后果。2009年3月德国科隆市档案馆坍塌,源于城市建设中的地铁施工;2005年11月民族文化宫图书和经卷被水浸泡,源于基础设施老化失修导致的水管爆裂。可见,很多因素都有可能对档案安全带来直接或间接的风险而构成档案安全的威胁源。

评估风险概率和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档案部门可能遇到的安全风险中,有一些属于系统性的风险,而另一些属于偶然性的风险。有一些属于地域性的风险,如沿海地区可能遇到的台风影响;还有一些属于周期性的风险,如长年发生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洪涝灾害风险等。要根据不同风险的类型和特点,确定风险控制和消减的优先等级和措施强度,并提出和推荐相应的风险防控与消减对策。

总之,在档案安全风险评估过程中,需要注意确定所保管档案的内在价值;要梳理档案面临的潜在威胁源有哪些,导致威胁的问题所在,威胁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现有保管条件环境存在哪些弱点而可能易于遭受威胁攻击,程度如何;一旦威胁事件发生,档案会遭受怎样的损失,或者面临怎样的不利影响等。

档案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有基线评估法、详细评估法、组合评估法等。在档案安全风险评估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采用通常使用的一种比较简单的评估,方法,即基线评估法。采用基线风险评估(Baseline Rrisk Assessment),档案馆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档案保管系统进行安全基线检查,(即拿现有的安全措施与安全基线规定的措施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差距),得出基本的安全需求,通过选择并实施标准的安全措施来消减和控制风险。所谓安全基线,就是在诸多标准规范中规定的一组安全控制措施或者惯例,这些措施和惯例适用于特定环境下的所有系统,可以满足基本的安全需求,能使系统达到一定的安全防护水平。

档案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档案安全基线评估途径的采用,关键在于安全基线的选择,也就是有必要

建立一个系统的、可操作性较强的档案安全要求指标体系。档案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基本框架的搭建,要统筹考虑档案实体安全、信息安全等各个方面。

近年来,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各省级国家档案馆和中央国家机关档案部门开展了档案安全专项督察工作,重点检查相关部门档案安全基础设施是否完备,档案安全防护设施是否齐全,档案安全规章制度是否健全,档案安全日常管理是否到位。尽管该项工作还仅仅是初步的、定性的、粗放的,但无疑是档案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滥觞,是一项有益的探索。我们现在的任务是,怎样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加定量化、更加精细化、更加科学化、更加规范化。这就需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系统全面、导向明确、易于评估、具有可操作性的要求、规范和约束性指标,作为我们开展档案安全风险评估的基线。档案安全基线风险评估,需要的资源少,周期短,操作简单,可以直接而简单地实现基本的安全水平,并且满足档案馆履行功能的基本要求。

在制定档案安全基线相关要求时,要重点关注档案安全管理的环境条件、规章制度、安全措施、应急和抢救机制、日常管理等主要方面。既要关注与档案实体安全直接相关的要求,也要关注与档案信息安全保密密切相关的规范。要通过对潜在的各种安全威胁源的精心梳理和相关需求分析,抓住关键和重点,不能“披头散发”,无所不包。与此同时,要遴选和锁定一些必要的刚性指标,如防火等级,抗震等级,温湿度范围,照度,空气质量,容灾等级,等等,便于规范掌握和量化操作。

事实上,选择安全基线可依据和利用的资源非常丰富,如《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保密法等。在档案实体安全方面,有诸如《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档案馆建设标准》、《档案库房技术管理暂行规定》、《档案馆防治灾害工作指南》,等等。在档案信息安全方面,比如《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信息安全应急响应计划规范》、《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指南》、《终端计算机系统安全等级技术要求》、《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实施指南》,等等。

第4篇:风险评估等级如何划分范文

[关键词]海洋石油平台定量风险评估模糊评价法

一、海洋平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1 海洋平台风险诱因

通过对海洋平台事故的统计发现,拖航、就位、验船、联检风险,钻井、完井作业风险,生产井转注水井作业风险,海上安装施工并网风险和自然环境风险是引起平台失效的主要诱因,由它们导致的事故占95%以上,鉴于此本文将海上平台的作业风险因素分为这五大类,选取了21个风险因素进行分析。

1.2 确立评价因素巢

因素集合:u=(u1,u2,u3,u4,u5),再对因素集u作划分,得到第二级因素集:

U1={拖航风险,钻井船就位风险,验船风险,联接风险,检查风险}=u11,u12,u13,u14,u1

U2={钻井风险,井口安装风险,射孔风险)={u21,u22,u23

U3={洗井、压井风险,下套管、固井风险,开滑套风险、拆生产管柱风险,采油树风险,装注水管柱、防喷器风险}={U31,u32,u33,u34u,u35)}

u4={人为因素,技术因素,外部力量,系统、设备自身因素}={u41,U42,U43,u44}

u5={海水冲刷,海生物腐蚀,风暴、地震,船舶、海冰等撞击}:{u51U52,u53,u54}

1.3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中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本例中提到的五大类因素与21个内部因素之间的层析关系如上表所示,构成了平台安全风险分析指标体系。

二、海洋石油平台安全风险实例分析

本文将对渤海八号海上平台进行实例分析。渤海八号海上平台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和安装的近海石油钻井平台。平台建于1977年,设计服役期为15年,属于导管架钻井贮油生产平台,位于渤海内东经119。41,32'"北纬39。9’36"。通过实例数据分析,详细介绍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海洋石油平台安全风险评价实例中是如何运用的。

2、1 计算因素隶属度

本例中通过层次分析法可以确定各指标权重数,其结果如上表标示:

2、2 建立评价集

本文把评价集V具体分为五个等级,即V={很小,较小,一般,较大,很大}:并设有相应的评价等级分行向量C=(C1,C2,C3,4,C5}C={100,80,60,40,20}

2、3单因素模糊评价

(1)根据表,可以得出对平台安全影响的个因素的模糊矩阵R1、R2、R3、R4、R6和各评价要素的权重系数矩阵A1、A2、A3、A4、A5

(2)利用模糊综合评价计算模型Bi=Ai*Ri可以计算出各个评价指标的模糊评价向量Bi:

①“拖航、就位、验船、联检风险”的一级模糊评价向量B1为:

B1=A1*R1=(0.2390,0.2345,0.3285。0.1870,0.0110)

按照隶属度最大原则,“拖航、就位、验船、联检风险”应属于“一般”的等级。

②“钻井、完井作业风险”的一级模糊评价向量B2为:

B2=A2*R2=(0.2415,0.3290,0.2415,0.1880,0.0000)

按照隶属度最大原则,“钻井、完井作业风险”应属于“较小”的等级。

③“生产井转注水井作业风险”的一级模糊评价向量B3为:

B3=A3*R3=(0.1555,0.3135,0.0990,0.2000,0.0320)

按照隶属度最大原则,“生产井转注水井作业风险”应属于“较小”的等级。

④“海上安装施工(并网)风险”的一级模糊评价向量134为:

B4=A4*R4=(0.1820,0.2820,0.2740,0.2050,0.0570)

按照隶属度最大原则,“海上安装施工(并网)风险”应属于“较小”的等级。

⑤“自然环境风险”的一级模糊评价向量Bs为:

B5=A5*R5=(0.2250,0.2655,0.3270,0.1745,0.0080)

按照隶属度最大原则,“自然环境风险”应属于“一般”的等级。

(3)该平台安全风险综合评价的模糊层次综合评价B为

B=A*R=(0.1950,0.2826,0.3034,0.1925,0.0250]

按照隶属度最大原则,该平台的风险应属于“一般”的等级。

2、4综合模糊评价

综合评分:W=B*CT=0.1950*100+0.2826*80+0.3034*60+0.1925*40+0.0250*20=68.512

该海洋平台的安全风险评分为68.512,该平台的“钻井、完井作业风险”、“生产井转注水井作业风险”、“海上安装施工(并网)风险”较小,而“拖航、就位、验船、联检风险”和“自然环境风险”一般,从而导致了整个平台的安全风险评分较低,所以对该平台的安全管理工作主要是降低“拖航、就位、验船、联检风险”和“自然环境风险”。

第5篇:风险评估等级如何划分范文

[关键字]地质灾害 评估 程序 方法

[中图分类号] P69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3-210-2

诸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不仅会造成建筑物的破坏,而且还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2010年甘肃舟曲的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的巨大创伤依旧让我们心头隐隐作痛。所以,如何科学合理地预测地质灾害的风险性、建立完善的灾害评估信息系统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容忽视的重大命题。

1 地质灾害的内容与分级

地质灾害指的是在地球表层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造成强烈破坏的岩土体移动事件,如崩塌、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崩塌、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等,它往往是由自然或人为作用造成的,且多数情况下由两者共同作用造成。

地质灾害的分级是根据受灾体和灾害体的主要特征指标从而划分级次,以此来反映灾害程度,它主要包括灾变分级和灾度分级两种。灾变分级主要是根据灾害的活动程度来划分,包括灾害规模和活动频次两个方面,其中灾害活动是由自然环境变异所导致的,这种变异程度越高,灾害活动就越强烈,所造成的破坏也就越大。灾度分级则根据灾害活动造成的破坏损失程度来分级,包括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两个方面,这种分级结果反映的是灾害事件发生后可能造成的破坏损失程度。按照上述两种分级方式,地质灾害通常可划分为特大灾害、大灾害、中灾害和小灾害。

2 地质灾害评估研究的发展概况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地质灾害的研究仅限于灾害的机理和预测的研究,侧重于调查和分析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等,之后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开始进行灾害的评估工作,到了九十年代,针对国际减灾十年计划行动,许多西方国家开始开展灾害危险性的风险评估工作,并开始围绕风险评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GIS问世以后,计算机的制图制印问题得到解决,灾害评估研究得以充分利用空间分析、制图功能和可视技术等先进手段,灾害评估水平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

近年来,灾害评估的科学性更加成熟,评估手段由传统单纯的统计分析和成因机理分析发展到多种结合了社会经济条件的评估方法,评估过程由定性评估发展为定量评估或半定量评估。灾害评估在对灾害的成因机制、发生规律及其影响评估等方面的研究基础上,减灾的理论研究也获得了长足发展。

3 地质灾害的评估程序及方法

在地质灾害的评估过程中,应当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范》对地质灾害活动的危险程度以及灾害发生区受灾体的可能破坏程度来进行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与灾害区易损性评价,由此进一步分析预测地质灾害的预期损失,进行地质灾害的破坏损失评价。其目的是通过地质灾害各项指标来定量化地分析地质灾害的主要特点和破坏损失程度,从而为规划和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更准确的参考依据。

3.1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估应依据《技术规范》首先需要确定相关区域在一定时间段内的特定强度的灾害发生概率或重发期,从而获得灾害发生的超越概率,并获得灾害强度和频率的相对关系,据此确定地址灾害的灾害模型。其次,地质灾害风险评估还要确定可能受灾区域和它所包含的主要建筑、固定设备和内部财产,另外还有该区域的人口数量和分布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再次,风险评估需要进行灾害风险区价值模型的建立和风险损失的估算。最后,根据灾害风险区风险损失的大小来划分风险等级,进而确定不同风险等级的空间分布并绘制风险图。

地质灾害风险主要的评估方法包括资料分析、实验模拟、数学模型和遥感技术等。风险评估相关资料包括自然界资料和历史文献资料两类,在风险评估中主要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来整合资料。实验模拟则是在一定的研究基础上模拟地质灾害的发生、演变规律,通过排除混杂因素的干扰来揭示地质灾害更加深刻的演变机理,从而为灾害的风险预测提供依据。地质灾害风险评估还可以通过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如模糊数学、概率模型以及动力学模型等,从而对灾害风险进行评价。而遥感技术主要采用遥感GIS法,通过数据管理和模型预测来服务于灾害的调查以及灾害的动态检测等。

3.2 地质灾害损失评估

依据《地质灾害勘察规范》对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进行评估。地质灾害损失评估包括两个方面,即建立灾害损失评估的指标体系和给出灾害损失评估的定量方法,通常根据灾害评估指标来建立适当的评估模型,从而对灾害破坏程度及其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价。地质灾害损失评估通常依据灾害发生的时间划分为灾害发生前的预评估、灾害发生过程中的监测性评估以及灾害发生后的实测性评估三种。

如果将地质灾害的灾情等级划分定义为模式识别问题,在地质灾害损失评估过程中就可以应用模式识别的有关方法进行灾情评价。在这方面,我国比较广泛应用的研究有任鲁川的模糊模式识别理论、李祚勇基于物元分析的灾情评估模型和杨仕升的通过不同灾情的灰色关联度给出不同灾情的比较法等。受灾威胁人数少于三人,且经济损失不足100万元的为小危害;威胁人数达到3至10人,经济损失处于100万元至1000万元的为中等危害;大于这两种情况的为大危害。

3.3 地质灾害生态环境评估

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判定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型的地质灾害往往属于累积过程引起的渐发性灾害,比如河道淤积和土壤流失等。目前对地质灾害的生态环境评估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模式,这是地质灾害评估方面的一个崭新课题。目前采用的地质灾害生态环境评估方法主要分为两类,其一,将灾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转化为经济损失从而计算后给出定量评价结果,其二,建立比较完善的生态环境评估指标体系,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灾害生态环境影响作出评价。

3.4 地质灾害具体评估方法补充介绍

(1)层次分析法。由于影响地质稳定性的因素众多,其中大多数因素都会对稳定性的评价造成影响,这就影响了对地质灾害的进一步分析。层次分析法不仅能用于单一灾点的稳定性评价,还能用于同一地区多灾点的综合评价,具有因素具体和结果可靠的优点,但这种方法在过程比较复杂,对各因素进行区分判断时比较困难。

(2)工程地质量化评价法。随着工程地质研究中不断引进模糊数学等一些不确定数学方法,工程地质量化评价方法开始成为地质灾害评估方法中的一员,它包含了经验类比和统计思想,但由于这种评价法以定性描述和分析为主,所以在应用时难以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

(3)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模糊综合评判法适用于单灾点的灾情评估,它是综合多个指标后对灾情等级状况进行评判的一种方法,往往对灾情的描述更加深入和客观。实践表明,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评价结果较为可靠合理、模拟效果较好。

(4)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灾害评估中,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数据库,能够借助计算机来实现数据的提取、编辑和更新更加信息化和精确化。但遥感数据并不足以反映灾害的社会经济特征,所以在应用GIS和数学模型对灾害进行评估时,还需要加强地质灾害地区的实地调查工作,使两者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评估结果更加客观和可靠。

总之,随着地质灾害评估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评估方法和评估体系也日趋完善。我们应该加强灾害评估系统的建立和完善,组织行之有效的减灾工作,并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GIS技术,推动地质灾害评估向模型化、定量化、现代化方向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风险评估等级如何划分范文

关键词:供应链风险;风险识别;评价模型

1引言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式管理思想和方法,是一种有效的企业间合作共生模式。国际上一些先驱企业如丰田、戴尔、沃尔玛、Carrefour等厂商,都因实践这一新型管理模式而获得巨大成功。从成功企业实践意义上说,实施供应链管理是进入21世纪企业适应全球化竞争的一种有效途径。正如英国物流专家马丁·克里斯多佛(MartinChristopher)所说:21世纪的竞争不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然而,据Michigan大学(2003)的一项研究发现,在美国大约有50%的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所带来的优势并不强于传统的买卖关系,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企业对供应链系统中各类风险不能准确评估和管理造成的。随着产品和技术生命周期的缩短、市场的全球化延伸、企业间合作关系的日益复杂及组织内外环境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等,都将加剧供应链的不稳定并增大其风险性。受多种因素诱发,供应链突发事件生成所带来的损失以及对供应链系统运作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因此,对供应链的风险评估与管理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学者在供应链风险识别与评价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并获得许多研究成果。Kraljic早在1983年提出的采购组合管理框架中,就已经考虑了由外部因素引起的不确定性和供应中断问题。SmeltzerandSiferd(1998)借助交易成本理论和资源依赖模型,从采购管理角度理解供应风险管理,提出积极主动的采购管理就是供应风险管理的观点。此后,Sheff(2001)、Harland(2003)、Deloitte(2004)等分别从不同角度系统研究了供应链风险因素及识别问题。Hallikas(2004)从风险事件的概率角度,定量化研究了供应链风险的评估问题。国内一些学者也对供应链风险做了多种分类,并提出了测度供应链风险的各种方法。如马士华(2003)的内生风险和外生风险划分,晚春东(2007)的系统风险划分等。丁伟东等在2003年提出了基于模糊评价方法的供应链可靠性评估矩阵,周南洋(2008)提出了基于OWA算子的供应链风险评估多属性决策方法。综上,以前的学者大多对供应链风险进行某一方面和单一方法的识别与评估,缺乏从企业集团化发展角度对供应链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为此,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企业集团供应链风险进行系统识别,并给出相应的综合评价模型和实证分析。

2企业集团供应链风险的系统识别

大型企业集团产业链的纵横延伸,在强化核心节点企业地位、释放众多经济效应的同时,也为整个供应链的风险累积提供了客观基础。供应链风险来源于系统内外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它会利用供应链系统的脆弱性,对供应链系统造成破坏,给上下游企业以至整个供应链带来损害和损失。风险识别是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前提,按照风险产生的缘由,可将供应链风险划分为内生和外生两大风险来源,其中内生风险主要产生于道德风险、信息扭曲和有限理性。而外生风险主要源于政治、经济和自然等外部环境的突变。

2.1供应链内生风险识别

内生风险是指由供应链系统自身引发的风险。供应链作为一种有效的企业间合作模式,伴随运营而生的物流、商流、资金和信息流,自始至终流经供应、储运、加工、分销、配送和消费等全过程,在围绕核心企业形成合作共赢、优势互补的同时,由于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独立经营的法人属性,致使供应链各成员之间不可避免存有潜在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波及和影响到其它合作方,进而冲击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作以生成供应链风险。内生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及特征见表1。

2.2供应链外生风险识别

外生风险是指由供应链系统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或突变引发的风险。任何一条供应链都是处在一定环境之中的,市场、政治、自然等环境因素的波动或剧变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供应链的有效运营。复杂、开放的供应链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受外界环境制约又反作用于环境是供应链系统赖以存在的前提。当环境发生对供应链系统负面影响的变化时,供应链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将被打破,供应链的正常运营受到制约或破坏从而生成供应链风险。外生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及特征见表2。

3供应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通过供应链风险识别使我们认清了集团供应链系统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形态,而有效防范供应链潜在风险可能给集团供应链运营系统带来的利益冲击,则需要对供应链系统风险做出科学有效的评估。供应链风险评估是指借助必要的模型方法对供应链的风险等级进行量化测定或估算,并依据供应链风险等级选择安全对策,最终达到削减和控制风险的目的。对供应链风险的评估,需要建立一套设计合理、操作性较强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可测的、可比的、可以获得的量纲各异的指标及指标群构成,用于全面反映供应链系统存在内外风险的可能性程度。基于对企业集团供应链风险的系统识别,本文构建的供应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如下:

1)反映供应链内生风险的指标:合约信任度X1、信息差错率X2、不良采购率X3、供应中断率x4、交货延迟率x5、合同履约率X6。

2)反映供应链外生风险的指标:价格波动指数y1、销售波动指数Y2、突发事件预警指数Y3。

上述各指标的涵义及赋值方法如下:

合约信任度:反映供应链合约方可信任程度的指标,供应可信性反映了整个供应链提前或按时交货的能力。该指标值增大,表明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可信度增高,供应链系统越可信。其指标数值由以下公式求得:(提前或按时完成的订单数÷总订单数)×100%。

信息差错率:反映供应链信息传递失真情况的指标,供应链信息传递延迟或失真会呈现“牛鞭”效应。供应链信息传递失真程度与供应链链长有关,节点企业越多,信息传递失真的程度会增大。该指标数值可通过链长与信息阻尼的关系间接求得。

不良采购率:反映采购有效性的指标,其指标数值由以下公式求得:(不良采购批次÷总采购批次)×100%。

供应中断率:反映物流配送可靠程度的指标,其指标数值由以下公式求得:(因供应物流中断而停工待料的时间÷产品计划总生产时间)xl00%。

交货延迟率:反映物流配送可靠程度的指标,其指标数值由以下公式求得:(物流配送延迟的次数÷计划物流配送总次数)×100%。

合同履约率:反映供应链合作机制保障程度的指标,合同履约率高表明供应链合作机制稳定可靠,合作方之间诚信度高。其数值由以下公式求得:(履约合同数÷签约合同总数)x100%。

价格波动指数:反映物料供应市场稳定程度的指标,物料供应市场特定价格指数是根据某一种或一组特定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平均计算而成的,它反映某一特定种类或特定组合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变动。本指标数值可由统计调查报告中获得。

销售波动指数:反映供应链核心企业产品销售稳定程度的指标,稳步上升的销售量预示着企业对顾客需求识别的准确性。其数值由以下公式求得:(计算期销售量/基准期平均销售量-1)×100%。

突发事件预警指数:反映供应链系统应急体系构建程度的指标,其数值通过预警系统完善程度和应急体系建设投资额换算得出。

4供应链风险评估模型及实证分析

4.1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对供应链的风险评估,是将描述供应链风险量纲不同的指标,转化成为无量纲的相对评价值,并综合这些评价值给出该供应链系统存在风险程度的一个总体评价。由于各评价指标在风险评估中地位的非等同性,必然存在对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赋权问题。本文采用改进的集值统计加速迭代法,通过迭代步长的加速递增,既可以增加指标权向量的符合性又能提高运算效率。

4.2评价指标风险值的确定

一般的概率统计估值,每次试验所得为相空间中某个确定的点。若放宽条件将得到相空间上的一个子集,谓之集值统计试验,是经典统计和模糊统计的一种推广。在风险评价中对应专家对风险大小判断的一个区间估计值。

式中Ai为第i个风险指标的权重;石i为专家对第i个风险指标的评价值;F为供应链系统风险的总评价值。F的取值范围在[O,1]之间,分值增高,预示供应链系统风险加大。本文设定供应链风险的四个参照等级标准,其对应的F取值范围见表3。

4.4实例应用

应用对象为胶东半岛制造业一供应链系统,通过综合调研得到应用研究所需的基础数据。依照评价步骤,聘请七位专家对供应链风险指标进行迭代优选及概率区间估计,运用改进的集值统计加速迭代法,对各风险指标进行迭代后的结果见表4。

进一步,各专家对风险评价指标估计的概率区间,以及根据公式(3)、(4)、(5)计算所得的供应链各个指标综合风险概率见表5(含专家分歧度)。

根据公式(6)最终计算得出样本供应链系统风险综合评价值F=0.26,与风险参照等级标准对照属于B级,表明供应链系统整体风险处于基本安全状态。为此,供应链管理者依此标定供应链系统风险薄弱环节,采取对应修补措施提高供应链系统快速响应能力,使供应链系统稳定在安全等级水平状态。

第7篇:风险评估等级如何划分范文

关键词: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风险管理

全球金融危机对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理念的最大影响之一就是对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重视。金融机构评估对手方信用风险的方法、模型合理与否,关系到评估结果的优劣。本文概要阐述了银行信用风险计量方面的相关理论依据和基本做法。并对银行间市场完善授信管理提出了具体建议。

一、信用风险评估理论

银行等金融机构信用风险评估方法大致有统计模型、CAMEL模型和专家判断模型等三种理论依据:

(一)统计模型

利用统计模型进行信用评估的前提条件是有足够的数据积累,一般至少需要连续3年的相关数据。

1.违约概率(ProbabilityofDefauh,PD)理论

违约概率是预计债务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违约)的可能性。评估结果与违约率的对应关系是国际公认的事后检验评级机构评估质量标准的一项最重要的标尺。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违约概率是指借款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不能按合同要求偿还银行贷款本息或履行相关义务的可能性。如何准确、有效地计算违约概率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十分重要。不同评级机构所设定的违约定义可能不同,所反映同一等级的质量也因此而不同。只有违约定义相同的评级机构,其评级结果才可以进行比较。有了对应违约率的资信等级才能真正成为决策的依据。商业银行违约概率常用的测度方法主要有两种:基于内部信用评级历史资料的测度方法;基于期权定价理论的测度方法。

2.违约损失率(LossGivenDefault,LGD)理论

违约损失率是指债务人一旦违约将给债权人造成的损失数额占风险暴露(债权)的百分比,即损失的严重程度。在竞争日益激烈、风险日益加大和创新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中,银行对资产风险的量化和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信用风险评估方法因过于简单、缺乏现代金融理论基础等原因已经不能适应金融市场和银行监管的需要。以独立身份服务于全社会公众投资者、以公开上市债券为主的外部信用评级对银行内部以信贷资产为主、与银行自身有着特定联系的资产组合的适用性也越来越小。因此,银行开始开发类似外部信用评级但又反映内部管理需要的内部信用评级系统,以适应上述市场和内部管理发展的需要。随着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银行认识到LGD在全面衡量信用风险方面的重要作用,评级体系的结构开始由只注重评估违约率的单维评级体系向既重违约率又重违约损失率的多维评级体系发展。历史数据平均值法是目前银行业应用最广泛最传统的方法,新巴塞尔资本协定的许多规定也采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以其简单易操作而获得欢迎。

(二)CAMEL模型

CAMEL评级体系是目前美国金融管理当局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信用状况等进行的一整套规范化、制度化和指标化的综合等级评定制度。其有五项考核指标,即资本充足性(CapitalAde.quacy)、资产质量(AssetQuality)、管理水平(Manage—ment)、盈利水平(Earnings)和流动性(Liquidity)。当前国际上对商业银行评级考察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未跳出美国“骆驼”评级的框架。“骆驼”评级体系的特点是单项评分与整体评分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评级风险管理能力为导向.充分考虑到银行的规模、复杂程度和风险层次,是分析银行运作是否健康的最有效的基础分析模型。在具体CAMEL模型的指标及其权重选取及校验过程中,大多采用了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等统计方法。

(三)专家判断模型

银行信用评估的起点是对其财务实力的综合判断。应从定量定性两个角度综合评估。经营战略、管理能力、经营范围、公司治理、监管情况、经营环境、行业前景等要素,无法通过确切数量加以计算,而专家打分卡是一种更加偏向于定性的模型。在缺乏外在基准值,如信用等级、违约和损失数据等的情况下,开发专家判断模型是一种较好的选择。专家判断模型的特点是:符合Basel要求.具有透明度和一致性:专家打分卡建模时间短,所需数据不需要特别的多:专家打分卡可充分利用评估人员的经验。

二、信用风险评估的通常做法

(一)信用风险评估的基本思路

评估方法应充分考虑风险元素的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引入大量的精确分析法,并尽可能地运用统计技术。另一方面,不浪费定性参数的判别能力,并用以优化计量模型的预测效能。除CAMEL要素外,还需考虑更多更深入的风险因素。评估要素主要包括品牌价值、风险定位、监管环境、营运环境、财务基本面。

(二)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的构造

数据准备是模型开发和验证的基础,建模数据应正确反映交易对手的风险特征以及评级框架。定义数据采集模板。收集、清洗和分析模型开发和验证所需要的样本数据集。影响交易对手违约风险要素主要有非系统性因素和系统性因素。非系统性因素是指与单个交易对手相关的特定风险因素,包括财务风险、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管理能力、基本信息等。系统性因素是指与所有交易对手相关的共同风险因素.如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商业周期等。既要考虑交易对手目前的风险特征,又要考虑经济衰退、行业发生不利变化对交易对手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的影响.并通过压力测试反映交易对手的风险敏感性

(三)变量选择方法

1.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Theanlaytic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它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不仅适用于存在不确定性和主观信息的情况,还允许以合乎逻辑的方式运用经验、洞察力和直觉。层次分析法的内容包括:指标体系构建及层次划分;构造成对比较矩阵;相对优势排序;比较矩阵一致性检验。

2.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也称主分量分析,旨在利用降维的思想,通过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在保留原始变量主要信息的前提下起到降维与简化问题的作用,使得在研究复杂问题时更容易抓住主要矛盾。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从多个原始指标的复杂关系中找出一些主要成分,揭示原始变量的内在联系,得出关键指标(即主成分)。

3.专家判断

关键指标权重和取值标准设定是通过专家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共同讨论确定,取值标准是建立指标业绩表现同分数之间的映射关系。取值标准的设定应能够正确区分风险,取值标准应根据宏观经济周期、行业特点和周期定期调整,从而反映风险的变化。

第8篇:风险评估等级如何划分范文

【关键词】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控制指标;标准初始风险等级;分级风险动态评估;风险动态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事故总量依然很大,生产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随着企业生产任务的加重,安全生产同样面临巨大挑战。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经历了事故管理模式、缺陷管理模式、风险管理模式三个阶段。企业有效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理,能够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减少决策失误的风险,能为企业提供安全的经营环境,保障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促进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探索性地恰当运用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已成为关注的一个热点,其对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加强安全保障、创造更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安全生产风险管理

安全生产风险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与劳动作业息息相关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突然发生的,可能对员工的人身造成伤害、对设备造成损坏或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因素[1]。企业在生产作业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安全生产风险,这些风险可能来自日常的生产活动,也可能来自突发的环境变化,这些风险都有可能危害到员工的人身安全、设备及财产的完好,甚至会影响到企业、国家的利益。因此,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成为了企业实施预防为主的重要手段之一。风险管理是以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为对象的全面风险管理[2]。而实际生产过程中,风险管理具有生命周期性,在实施过程的每一阶段,均应进行风险管理,并根据风险变化状况及时调险应对策略,实现全生命周期、全过程的动态风险管理。

2风险动态管理

目前,国内企业大多采用“自上而下”的安全监管工作模式,但在这样的模式中,企业的少数监管人员难以切实有效的管理好多数的员工,因此采用“由下至上”的风险动态评估思想,从根本上转变企业现行的被动式的“从上而下”的安全监管工作模式。在风险动态评估过程中,引入了“标准初始风险等级”概念,即假设人的行为良好和作业环境改善后的安全状态(可认为仅指设备设施的安全状态)。运用风险矩阵法评估确定最基层辨识点标准初始风险等级,在此基础上,逐级确定企业各班组、各工段、各车间,直至整个企业的标准初始风险等级。同时,将目前企业实行的“自上而下”、相对静态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量化和考核制度相结合,形成了上下联动、动静结合的分级动态评估及控管网络。通过以上所述的风险动态管理过程,各级组织管理层都能清楚掌握本级风险发生变化是由下级的某个或某几个基层辨识点风险变化造成的,为其安全监管提供最有效的基层动态监控数据;同时,也让基层作业人员清楚了解自身处于何种风险状态,强化其风险意识和认知。风险动态管理主要包括风险动态分析、风险动态评估和风险动态控制三个过程,企业进行动态风险管理的流程。

3风险动态分析

风险辨识的目的是确定危险的种类和危险的来源,是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的主要依据,更是风险管理成败的基础,如果风险辨识不全面不细致,风险管理就会留下死角,而这些风险管理上的盲点必将导致风险管理的失败。根据事故致因基本理论,企业根据人因失误的危险、设备的危险、物质的危险、环境的危险和管理的危险五个方面对企业历年事故进行事故致因因素辨识与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踏勘分析、滚动修改完善的形式,设计出人、机、物、环、管等五个事故致因因素的信息采集项目[3],科学制定切合企业自身特点的辨识点风险动态分析表。同时,采用风险矩阵法评估确定各辨识点的风险等级[4-5],不同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划分不同的风险等级,例如将风险等级划分为三级,即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

险动态评估

4.1建立分级风险动态评估模型

由于客观情况是在不断的变化,风险的性质和情况也会随之变化[1],因此在充分认识和了解研究对象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在不同条件下,选定最佳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并在运用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评估,以达到预期的风险管理目标效果。按照辨识点、班组、工段、车间、企业五个级别搭建风险评估体系,即由最基层辨识点风险开始,逐级构建不同的评估模型和计算方法,推进风险管理进班组到岗位。不同企业的组织结构分级情况及生产实际情况有所不同,因此,科学且切合实际的分级风险动态评估模型建立如下:设Ri为各级风险值(i=1代表班组级,i=2代表工段级,i=3代表专业厂级,i=4代表公司级,下同),Xi为各级总辨识点中上升为中风险的辨识点数量(且仅为导致人员轻伤而非物损坏的辨识点)(Xi=Ni-Mi),Yi为各级总辨识点中上升为高风险的辨识点数量,Z剩i为各级分阶段剩余指标数Z剩i=Z0i-Z'i(其中Z0i为分阶段总指标数,Z'i为前期累积已发生指标数),Mi为各级标准初始风险等级的中风险点数量(与企业阶段性计划整改相关联),Ni为各级阶段风险状态的中风险点数量。(1)在实际运用时,应从下至上逐级求得各级风险动态值,并将已评估出的下一级的风险值作为评估上一级整体风险时的一个辨识点,例如由班组中各岗位辨识点风险值求得班组整体风险,又由工段中各班组风险值求得工段整体风险(即评估班组时辨识点为各岗位,评估工段时辨识点为各班组),以此类推,最终得出企业整体安全生产风险动态值。(2)当Xi<0,即通过相应整改,各级别中某些风险点的风险级别下降。(3)当Z'i>Z0i时,应对Z0i指标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指标为Z'oi,则:本级修正:Z0i<Z'i≤Z总i,则Z'oi=Z总i-Z'i,此修正为必须修正;上级修正:Z'i>Z总i,可向上级申请机动指标。

4.2确定各级标准初始风险等级

根据第3节中的辨识点风险动态分析表,在假设人的不安全行为处于良好状态的前提下,结合设备设施安全状态、作业环境可改善后的安全状态,确定辨识点、班组、工段、车间、企业的标准初始风险等级,以此为标准,通过建立的模型可动态监测到风险的偏离。在确定标准初始风险等级时,采用了关联及组合风险评价方法。风险等级相同:如有关联或组合的若干个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相同,则最终的风险等级为该相同的风险等级;风险等级不同:如有关联或组合的若干个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不同,则最终的风险等级取单一风险中风险等级最高的。如有必要,还应再升高一级。若按照以上两种情况确定的风险等级仍然不能完全体现出该风险整体的严重程度,仍可继续升级风险等级[6-7]。

4.3分解各级阶段性安全生产控制指标

安全生产控制指标,是对安全生产情况实行定量控制和考核的有效手段[8]。在企业的年总安全生产控制指标数的基础上,提出了本级阶段性安全生产控制指标(Z0i),即根据本级生产饱和度(如安全生产工作目标、生产任务、季节特点等),同时结合历年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规律统计分析,按时间(月份或季度)分阶段分解年总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的指标,如图2。通过阶段性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管理网络。在标准初始风险等级结合作业层实际情况的同时,阶段性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则结合了管理层的实际情况,使最后建立的分级风险动态评估模型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4.4评估各级动态风险等级

在确定各级标准初始风险等级和分解各级阶段性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的基础上,再次运用辨识点风险动态分析表对最基层的各风险辨识点的风险等级进行动态评估,得出各风险辨识点的动态风险等级,然后,根据4.1中的分级风险动态评估模型进行逐级的动态评估,从而得出各级的动态风险等级。

5风险动态控制

通过逐级、动态的风险评估,企业将得到不同时间段各级的风险状态: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企业可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编制不同等级的风险控制实施方案。通过辨识点风险动态分析表和风险控制实施方案,企业各级管理人员不仅能够清楚风险状态及风险具体存在的地方,同时也能明确应采取的针对性措施,从而进行有效的风险动态控制,从而提高了企业各级的风险控制水平,且使各项风险控制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6实例分析

基于某生产企业真实背景开展了安全生产风险动态管理研究。针对每个评估对象的特点,采用现场观察、询问、交谈、查阅有关记录、工作任务分析等方法,通过踏勘分析、滚动修改完善的形式,设计了人、机(物)、环、管等事故致因因素的信息采集项目,分别从如何正确选择工器具、合理选择作业方法、确定现场安全防控重点等方面提供了信息,并辨识出其生产过程中实际和潜在的危险源,共22个风险辨识点,通过一线人员工作经验和风险矩阵法,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发生的后果以及风险等级进行了初步判定。结合每个风险辨识点初步判定风险状态,根据关联及组合风险评价方法,综合判定该企业的标准初始风险等级为中风险。通过统计该企业往年安全生产事故情况,分析出该企业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段为5~8月和10~11月两个时间段。根据该企业已确定的年总安全生产控制指标情况(4个轻伤),结合该企业生产任务实际情况以及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段,确定该企业分阶段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再次通过辨识点风险动态分析表分析,对最基层的各风险辨识点的风险等级进行动态评估。

经过为期一个月的生产运行后,该企业共有2个下降为低风险的辨识点,4个上升为中风险的辨识点,没有上升为高风险的辨识点。结合对应的分阶段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将动态风险等级和标准初始风险等级相对比,按照分级风险动态评估模型计算得出:Y=0且0<X<Z因此,该企业在该阶段的风险等级为:中风险。此时,企业应综合考虑生产任务和管理等因素,调动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致因因素排查和整改,在可以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的情况下,立即与一线工作人员协商积极、迅速展开措施使之降低或恢复初始风险状态;如不能有效降低风险,开风险控制小组会议,提出强化的管理措施,达到风险动态控制的目的。

7结论

根据风险管理基本理论,紧密结合企业实际生产及管理情况,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最终建立了科学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分级风险动态评估模型。通过风险管理全过程,企业根据自身的组织结构和各级风险等级,采取风险控制实施方案进行分级控制,提高整个企业的风险警惕敏感性,并使得安全生产目标分解,各级安全责任分明,实现了企业的整体风险控制,有效减少了企业事故发生数量,减小了企业和社会的损失。

参考文献

[1]陈少荣.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与控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2]罗云,樊运晓,马晓春.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第二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3]孙华山.安全生产风险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4]李树清,颜智,段瑜.风险矩阵法在危险有害因素分级中的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4(20):83-87

[5]党兴华,黄正超,赵巧艳.基于风险矩阵的风险投资项目风险评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140-143

[6]何学秋,林柏泉,田水承,等.安全工程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7]隋鹏程,陈宝智,隋旭.安全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第9篇:风险评估等级如何划分范文

关键词:航管信息系统 评估 风险

0 引言

随着民用航空运输业的飞速发展,在民航机场运行中运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成为必然的选择。作为民航地区空管局航管信息系统的组成,空管分局航管信息系统将航空管制及其相关的信息传递到航空公司、机场,其正常运行关系到民航生产相关的多个业务系统,是机场运行必不可少的信息系统。

随着各机场业务量不断扩大,该系统在不断完善功能,提高可扩展性的同时,也要求安全稳定运行。通过开展运行风险定期评估和特定风险评估,合理设计风险解决方案,减少信息系统误差,优化系统综合保障能力。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具体工作经验,简略论述一下控制和评估航管信息系统的方法。

1 航管信息系统的组成及风险评估范围

空管分局航管信息系统主要由服务器、交换机、用户终端,以及与相关转报系统联接的端口组成,将航空管制及其相关的信息传递到航空公司、机场,为驻场单位提供航班信息的基础数据源。空管分局航管信息系统风险评估的主要对象为航班信息系统,其评估的边界值从系统的服务器,终端,交换机至转报系统通信端口。

2 威胁分析

2.1 威胁来源的分析和认定 主要威胁来源有非故意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及故障。在这三者之中,除了一般操作失误都会导致非故意人为失误,还包括环境因素和故障威胁来源不符合要求的机房环境,设备硬件故障等。

2.2 威胁分析的具体操作方法

2.2.1 维护操作失误。影响维护操作失误的主要因素有:一是维护人员是否规范执行设备维护、维修规章制度;二是维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三是管理者对于运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监控及纠正能力。

2.2.2 机房环境条件。在关注温度、湿度和静电等影响机房环境条件的最主要因素外,还要关注配套的监测装置和技术手段。

2.2.3 设备硬件故障。空管航管信息系统由提供计划和动态电报收发功能、各类电报处理入库、提供数据库服务的服务器,进行数据交换的交换机,多个用户终端,以及与相关转报系统联接的配套端口组成。上述设备的配置情况及故障时的切换方式,备件的储备情况,是分析威胁意图和威胁能力的关键所在,由此可判断硬件故障对于分局航管信息系统的威胁等级处于哪个级别。

3 脆弱性分析

3.1 技术脆弱性分析 影响技术脆弱性的主要因素:一是设备有无民航空管行业主管部门确认的入网许可。二是生产厂家售后服务承诺是什么。三是是否采用了用户分级管理和密令策略来管理软件系统登录。四是维护人员有无相关的上岗资质。五是该系统与其它网络的物理隔离性如何。

3.2 管理脆弱性 导致管理脆弱性的原因:第一,航空系统设备的维护、维修制度规程和应急处置预案本身的完备性要求;第二,在实际机房管理、人员系统管理方面的环境安全性需求;第三,信息设备的定期维护制度及相关应急事件处理的实效性需求。

4 现有控制措施有效性分析

空管分局航管信息系统采用的风险控制措施有:一是维护人员按不同时间周期开展的定期维护及日常的分时巡检制度;二是根据设备更新变动开展的维护人员专业培训;三是可操作性强,适时优化的应急处置预案,并定期演练。

评估上述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要求统筹兼顾。一是分析日常的维护记录,二是做好影响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的典型事件案例分析,三是以数据为依据对比控制措施实施前后的运行状况。通过分析最终确定控制措施有效性所处于的等级。

5 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是评估航管信息系统风险级别的基础,在分析过程中,需要按照不同的风险威胁等级和航管信息系统的脆弱性等级计算出风险发生的概率,划分出不同的等级。

6 风险控制对策

高级别风险系统的控制对策,要评估仅在现有系统架构上针对具体的威胁来源进行改进对于降低该系统风险是否有决定性作用,从脆弱性角度评估系统正常运行的可持续性。在多次改进仍无法将风险降至低等级的,必须进行升级改造或重建。

中级别的风险系统控制对策,参照一般的航管信息系统的风险分析过程,有序合理地确定具体的风险威胁来源,针对其中信息系统的脆弱性进行相关管理制度和技术分析,确保控制制度的每一项得到准确验证,在经过一系列改进和完善后,对其进行二次评估,保证系统风险保持在较低级别。

低级别的风险系统控制对策,确认了其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在继续执行现行控制措施的同时,仍要以核心设备、重点系统用户/服务对象为工作重点,加强监控使用状况,及时排除问题,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7 结束语

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飞速发展,迫切要求民航全行业提高综合管理水平,空管系统面对持续增加的运行保障压力,对于确保空管系统业务运行连续性的要求不断提升。在不断加强航管信息系统硬件建设,软件升级,完善配套功能,提高系统业务处理能力的同时,关注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及稳定性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贺文红.空中交通管制一致性监视技术研究[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8(01).

[2]刘念.空中交通管制中人因失误的预测与控制[J].现代交际,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