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风湿病治疗范文

风湿病治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风湿病治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风湿病治疗

第1篇:风湿病治疗范文

关键词 傣医 风湿病 常用药

西双版纳是傣医药发祥地之一,有2500年的发展历史,治疗风湿病有理论依据,也有丰富的临床资料。我们在西双版纳地区,通过召开傣族医药调查会及个别走访在当地享有声誉、擅长治疗风湿病的傣族民间名医,把傣族医生从古至今逐步积累了各自有效的治疗风湿病的常用药及用法、用量,介绍如下。

1.七叶莲:五加科植物鹅掌柴Aralia octophylla Lour药用根、根皮、叶。傣语:党掇,性味功能:苦、凉,镇痛止血、凉血解毒、散瘀消肿、止痒,主治风湿病。内服:1―2两泡酒或水煎服。外用:鲜品捣敷。

2.八角风:八角风科植物八角风Alangium chinense(Lour)Harms,药用须根、根皮、叶,傣语:哈埋波。性温:味苦、辛,功用行气去湿、祛风止痛,治风湿病,内服:每次5钱。

3.铜锤草:菊科植物铜锤草Spilanthes callimorpho A.HMoore全草,傣语:芽帕批。性温:味辛麻、有小毒。功用通经活血,消肿散瘀,麻醉止痛,祛风湿。治风湿病。内服:每次用1―3钱泡酒或水煎服,鲜品捣烂敷患处。

4.大仙茅:仙茅科植物大仙茅Curtuligo copitullata(kour)O.Ktze根茎,傣语:爬借玉娃。性寒、味苦,有利尿排石、消炎镇静的功效,治风湿病。内服:每次1-2两水煎服,外用:捣烂敷患处。

5.大剑叶木:鸭跖草科植物竹节兰Pollia aclisia Hassk的根,傣语:占点领,性温:味甘,有补虚、祛风湿、通经作用,治风湿病,内服:每次1两水煎服,酒为引。

6.山鸡椒:樟科植物山鸡椒Litsea cubeba(Lour)Pers的果实、根、叶。傣语:沙海藤,性温:味辛、微苦。有祛风散寒、理气止痛的功能,治风湿病。内服:每次1-2两水煎服。

7.三条筋:樟科植物柴桂Cinnamomam tamala (Buch-Ham)Nees et Eterm的树皮。傣语:棕应,性温:味辛苦,有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止痛的作用,治风湿病。内服:每次2两水煎服,外用粉调敷于患处。

8.五爪金龙:葡萄科植物五爪金龙Tetrasitigma hypoglau-cum planch的根和藤,傣语:哩宋白,性温:味辛麻,有舒筋活血、祛风湿、散瘀肿、止血生肌的功能,治风湿病。内服:1两水煎服,外用捣烂敷患处。

9.红叶铁线莲:毛莨科植物红叶铁线莲Clematis rubis rubi-folia C.H.Wrigth,药用全草。傣语:芽喝挽聋,性凉、味苦涩,有治风湿关节痛、肋间神经痛的功能,治风湿病。内服:1两水煎服。

10.阳荷:姜科植物阳荷Zingiber scriolatum Diels,药用根茎,性温、味辛,有治风湿跌打的功效,主治风湿病。内服:1两水煎服,外用捣烂敷患处。

11.买麻藤:买麻藤科植物买麻藤Gnetum montanum Markgr的茎叶。傣语:麻梅,性温、味微苦。有治脾胃虚弱、不思饮食、跌打损伤的功能。主治风湿病,内服:1两水煎服。

12.羊耳菊:菊科植物羊耳菊Lnula cappa(Buch―Ham)DC,药用根,傣语:哪罕。性凉、味微苦,有清热、舒筋络、利尿、止痛的功能,主治风湿病,内服2两水煎服。

13.条竹:禾本科植物条竹Thyrsostachys olivei Gambie,药用状茎、嫩笋芽,傣语:埋唱。性寒味苦甘,有治风湿骨痛的功能,主治风湿病,内服:每次2两水煎服。

14.宽筋藤:防己科植物宽筋藤 Tinospora sinesis(lour)Merr,药用藤,傣语:竹扎令。性凉、味苦,有祛风除湿、治气虚体弱的功能,主治风湿病。内服:每次1两水煎服。

15.露水草:鸭路草科植物露水草Yanotis(kour)Roem etschult,药用根。傣语:芽喝琅。性温、味甘,有舒筋活络、祛风湿、利尿的功效,主治风湿病。内服:每次2两,水煎服,酒为引。

第2篇:风湿病治疗范文

关键词:奶牛;风湿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4-0031-01

1发病情况

2014年3月上旬,笔者接诊一奶牛,3岁,主诉该牛体况较差,在活动场地摔了一跤,当时前肢跪地,后肢拖地磕了一下,前肢肘部有轻微擦伤,尚能走回圈舍,走路时轻微跛行。次日该牛走路困难,3 d后前肢肘部肿胀,后肢拖地走,但饮食、粪便正常。请了当地兽医诊疗,用中药红花、桃仁、乳香、没药、牛漆、田三七、接骨丹等服用,3 d后肿胀消退但不能行走。后病情加重,四肢僵硬,倒地不能站立,头颈僵直。又用天麻、乌蛇、婵皮、桑螵蛸、地龙、阿胶等中药治疗,并嘱其关好门窗,尽量避免声光刺激。服药后该奶牛头颈和四肢稍灵活,但僵硬未根本好转,也不能站立行走,吃草和大小便正常。畜主嫌费用高,疗效不明显,停止治疗。10 d后病情日趋严重,故前来求治。

2临床症状

病牛侧卧于地,前肢前伸后肢后伸,头颈僵硬向后弯曲仰起,类似角弓反张,对光声等刺激反应不敏感,体温37.5 ℃,心率54次/min,结膜苍白,鼻镜湿润,舌苔薄白,胃肠蠕动音正常,大便稍软,四肢关节僵硬不能弯曲,能吃草,未发现陈旧性创伤。

3诊断

根据主述和临床症状,初步诊断为风寒湿痹。

4治疗

治以祛风燥湿、舒经活络、驱寒止痛为原则。处方:制川乌40 g,乌蛇25 g,蜈蚣1条,羌活、独活、川芎、

姜黄各30 g,蚕沙50 g,细辛20 g,艾叶、活石藤、胆南星、威灵仙、大伸筋各30 g,制附子20 g,甘草20 g,蜂蜜100 mL,水煎候温灌服,日服一剂,连服3剂,服时黄酒250 mL为引。另配消炎痛8~10片(每片25 mg)连服3 d,并嘱其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多翻身,以防褥疮。

3 d后复诊,该牛四肢关节伸屈大有好转,头颈转动灵活,精神良好。拟继续通经活络,散寒止痛,并燥湿健脾。处方:蜈蚣1条,羌活、络石藤、艾叶、威灵仙各30 g,苍术、蚕沙各40 g,厚朴、白芍各30 g,川芎25 g,牛膝30 g,制附子15 g,甘草15 g,红糖250 g,黄酒250 mL为引,候温灌服,日服一剂,连服5剂。同时多翻身,并加强饲养管理。10 d后随访,病牛能站立行走,吃食及活动自如,基本痊愈。

5讨论

奶牛痹病,又称风湿寒病,往往病起风寒。若风寒入络夹湿,则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而凝滞,不通则痛。症见四肢关节僵直,头颈僵硬而疼痛。由于该病发展缓慢,开始时易被畜主忽视,导致病程延长,病情加重。

第3篇:风湿病治疗范文

误区一:产后风湿必须在百日内治疗

目前提倡母乳喂养,分娩后百日,女性处于哺乳期,口服药服用后会进入血液,通过母乳喂给孩子。治疗产后风湿的药物一般是补气补血或补阳补阴的中药,同时会加用活血化瘀的药物,婴儿的身体不一定需要这些物质,中医讲究阴阳平衡,婴儿为“纯阳之体”,可损其阳不可损其阴,产后风湿的患者多是阳虚,服用后不免对孩子会有影响。同时,目前中药成分不能定性,如果症状不重,建议用常用中药做药膳(指可以当药物又同时可作为食物的中药服用)或使用外用药治疗。产后风湿可以在患者停止哺乳后治疗,从临床上看,疗效不会有太大差别。

误区二:产后风湿可以采用发汗法治疗

产后风湿多系感受风寒湿邪气导致。中医治疗外感病的一种方法就是采用发汗的方法,驱除外邪。但前提是患者的体质较好,否则在使用发汗药的同时要加用补气补血药。产后风湿之所以会发生,其根本原因系患者正气不足,气血亏虚,再感受外邪导致,如果只是一味地发汗,会更加损伤阳气。有些患者使用大量的发汗药,全身大汗,甚至不能停止,有的能把被子湿透,这样更加不可取。很多患者大汗后关节不能活动,生活不能自理。中医认为汗为阳气所化,大汗后会亡阳,阳在外失守,会导致持续流汗不止。

误区三:产后风湿一定要多穿衣服

很多患者就诊时,穿很厚的衣服,即使是在夏天也如此,这样不可取。产后风湿的患者阴阳不相协调,容易出现自汗,如果过多地穿衣服,大量出汗,会导致身体更加虚弱。因此建议患者适当穿衣,只要不觉得冷就可以。同时带上一件外衣,冷时穿上,运动和热时脱去;最好带上1~2条干毛巾,如果出汗,把汗擦干,因为人体在出汗的时候,毛孔是开放的,风寒湿邪会随之进入,同时出汗后内衣会是湿的,用身体捂干衣服会很冷,导致病情加重。

误区四:产后风湿一定要卧床休息

产后风湿的患者需要适当运动,提高体质。中医讲“久卧伤气”。人体需要运动,加强新陈代谢,一般可以采取少量多次的运动方法,每次活动不要太长。同时运动方式不限,慢跑、快走等都可以,一般以运动后晚上正常睡眠第2天体能恢复80%为合适;如果比较疲劳,就减低运动量,反之增加运动量。

误区五:产后风湿可以通过生第二胎治愈

笔者遇到多例患者在生育第二胎后病情明显加重,曾有一位患者听信民间“月子病月子养”的说法,特意怀孕5个月后引产,结果术前本来还可以生活自理,术后卧床不起3个月。从中医讲,患者之所以出现产后风湿,系患者自身体质虚弱,如果怀孕,孩子的先天之气会不足。同时,孕妇身体提供给自己的能量尚且不足,再孕育胎儿,岂不是雪上加霜!

在实际临床中不排除在生育第二胎后病情好转的女性,医学上肿瘤也会有自愈的情况,但需要了解它的概率。

误区六:产后风湿可发展成为类风湿关节炎

目前,类风湿关节炎从西医的角度来看病因不清,同时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没有证据支持此观点。从临床上看,就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多无产后风湿的病史。

误区七:症状缓解后马上停药

很多患者在症状缓解或消失后马上停药,这是导致病情复发的主要原因,其实患者看到的“好转”只是表象,产后风湿很多是气血不足等,需要遵从医嘱继续服用一段时间,因此,在这方面应做好患者教育。

链接:产后风湿的诊断要点

有产后或人流后感受外邪史。

患者表现为肌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麻木不适,重着,自汗怕风、怕冷(阴雨天加重,晴天缓解),并伴有头痛、眼眶痛等,受累部位无红肿、不变形,面色无华,体倦乏力。失眠多梦,烦躁易怒等。

第4篇:风湿病治疗范文

1.应用激素时产生的副作用

1.1糖、脂肪及水盐代谢 糖代谢:激素对糖的代谢可导致糖耐量减低和胰岛素抵抗,促进糖原的异生,降低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会出现显性糖尿病。当停用GC后糖尿病常可逆转,但需要数周或数月。脂肪代谢:中等至大剂量GC可因增加食欲和代谢改变使体重增加。脂肪再分布形成满月脸、躯干肥胖、水牛背等典型库欣综合征表现,该综合征常见于应用大剂量GC者,而小剂量应用者不常见。蛋白代谢:增加蛋白分解导致负氮平衡、肌肉萎缩、伤口愈合延迟。水盐代谢:GC有弱的盐皮质激素样保钠排钾作用,会引起低血钙症;也能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和拮抗抗利尿激素的抗利尿作用,导致高血压、低血钾症和低血钙症的发生。

1.2心血管系统 GC能加速心脏传导系统传导、增加小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而改善微循环,但长期使用可致高脂血症、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

1.3增加感染易感性 免疫抑制效应招致对细菌、病毒、真菌和原虫感染风险。由于GC治疗的疾病本身也对感染有易感性,故GC增加感染易感性较为复杂。与免疫抑制剂合用,患者发生感染的机会就更大。

1.4骨质疏松 激素可减少肠钙的吸收、增加肾钙的排泄,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抑制成骨细胞功能和生长因子、增加骨吸收、减少性激素浓度,引起骨质疏松。

1.5无菌性骨坏死 应用GC治疗后,易发生无菌性骨坏死,机制不清楚。

1.6消化道溃疡 激素可使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增加,并有减少黏液以及抗纤维组织增生作用,使胃黏膜失去保护和修复能力,故能诱发或加剧溃疡病,甚至引起出血、穿孔。

1.7神经精神改变 临床常规应用GC可引起各种各样的精神症状,如情绪改变,易激惹、幻觉、失眠、抑郁和心理改变,其中情绪改变较为常见。

1.8眼科表现 随剂量和疗程增加,白内障发生率明显增加。儿童和青年人在短期内即使低剂量也可发生该并发症。糖皮质激素可引起眼压升高而促发青光眼。

2.应用激素时的注意事项及护理方法

2.1注意观察体温变化,注意判断是真菌感染或细菌、病毒感染,如应用抗生素后体温仍异常、咳嗽等要考虑真菌感染的情况多,可行胸部X线片检查、咽拭子、痰培养、血培养等确诊。当出现口腔溃疡时,应用口腔溃疡膜涂抹,制霉菌素漱口液漱口,并注意观察全身症状。

2.2预防措施 可根据患者危险因素、激素剂量和疗程、骨密度值,采取相应措施,如戒烟酒、鼓励运动,但不能剧烈运动,防骨折和外伤;及时补钙和维生素D等。

2.3观察患者有无髋关节疼痛、行走障碍,可行CT检查确诊。注意保护关节,不受各种重力,勿剧烈跳高、举重物等。

2.4观察患者有无胃部不适、腹痛、恶心、呕吐等,观察大便颜色和次数,定期检查大便隐血。尤其是静脉大剂量冲击治疗时,滴速不宜快,应限速在40gtt/min为宜;饮食忌辛辣、饮酒等刺激性食物,一般在饭后服药。

2.5每日定时监测血压、观察患者有无头痛、头晕症状。出现高血压时及时降压处理。

2.6应监测血糖、尿糖变化,嘱患者少食含糖甜食,按糖尿病常规护理。

2.7激素效应可引起钾丢失,观察患者有无乏力、食欲差等症状,定期生化检测,以防出现低血钾。

2.8如患者行组织活检术后,注意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换药时严格无菌操作。

2.9注意神经精神改变。

2.10嘱患者注意观察眼部症状,如有畏光、视力模糊等应及时汇报医生,必要时行手术治疗;定期眼底检查。

2.11及时准确服药 (1)人类每日皮质醇基础分泌量为10~20mg,具有昼夜节律性,凌晨最高,晚上最低。故应严格掌握患者的服药时间,同时观察服药时间与体温的变化。(2)不能突然停药。

第5篇:风湿病治疗范文

【关键词】 益肾蠲痹法;朱良春;动脉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验案

“益肾蠲痹法”是我国著名中医风湿病专家、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及其子女朱婉华等学术团队,在继承著名中医学家章次公先生学术经验的基础上,结合70余年的临床经验总结而成。2008年“益肾蠲痹法”被定为国家中医管理局风湿病重点专科全国协作组验证方案,以此法研发的以虫类药和鲜动物药为主要药材的浓缩益肾蠲痹丸、扶正蠲痹胶囊、痛风颗粒、蝎蚣胶囊及金龙胶囊等,具有补肾培元、解毒消肿、活血化瘀之功效,可增强和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1],对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红斑狼疮、硬皮病、干燥综合征等病的骨关节滑膜炎症渗出和骨质破坏有修复作用[2]。我们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使用益肾蠲痹法,临床治疗与免疫相关的多种疑难杂病,均获良效。现总结多发性动脉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验案,据中医病脉证治介绍如下。

1 幼儿多发性动脉炎

患者,女,6岁5个月。2008年9月20日初诊。患儿2005年始反复出现发热咳嗽,血压偏高,时伴抽搐,2005年8月于外院查颅动脉、颈内动脉、腹主动脉及肾动脉等处发现动脉狭窄性病变,胸部CT提示肺动脉高压,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肺动脉高压,高血压。住院期间一度出现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呼吸衰竭,先后使用甲泼尼龙、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复方利血平、阿司匹林肠溶片、氢氯噻嗪等治疗,病情好转出院。但血压在170/100 mm Hg

(1 mm Hg = 1.33 kPa)左右,联合服用多种降压药,效果欠佳。今来诊求中医治疗,现服用强的松5 mg,每日1次;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每日2次;氢氯噻嗪10 mg,每日1次;阿司匹林肠溶片10 mg,每日1次;氯化钾缓释片1.0 g,每日2次。刻下见:血压160/96 mm Hg,精神尚可,身体瘦小,口唇红,牙齿、牙龈发育迟缓,纳可,大便偏干,舌红苔薄,脉细弦数。检查血钾3.0 mmol・L-1,肝、肾功能正常。治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气养阴,培补肝肾兼顾。处方:金银花6 g、忍冬藤6 g、白花蛇舌草10 g、紫丹参15 g、赤芍6 g、地龙6 g、川牛膝6 g、生地黄8 g、鬼针草15 g、炙全蝎3 g、炙僵蚕6 g、穿山龙15 g、枸杞子10 g、炙甘草4 g,30剂,常法煎服。降压洗脚汤(药用桑叶、桑枝、茺蔚子等),煎汤每晚泡脚。

2008年10月25日二诊,血压156/80 mm Hg,

患儿胃纳好转,惟近日夜寐头颈汗出如潦,面部潮红,全身烘热感,口唇偏红,苔中后腻,舌尖红,脉细涩。中医辨证为络脉瘀阻,气血不畅,病属血痹或脉痹。治宜调益心肾,和血通脉。治疗加用金龙胶囊以益肾蠲痹,调节自身免疫,减阿司匹林肠溶片为5 mg,每日1次。处方:赤芍10 g、炒白芍10 g、紫丹参10 g、地龙6 g、炙全蝎3 g、桃仁6 g、红花6 g、山茱萸15 g、浮小麦20 g、穿山龙15 g、莶草15 g、忍冬藤15 g、女贞子8 g、生地黄10 g、牡丹皮6 g、刘寄奴8 g、甘草4 g,30剂。辅以金龙胶囊每次0.5 g,每日3次。并用降压洗脚汤煎汤泡脚。

2008年12月24日三诊,血压150/70 mm Hg,

盗汗减少,大便稀薄,日行3次,苔中白腻,脉细弦。上方加怀牛膝8 g、桑寄生12 g、炒白术15 g、生地黄改干地黄10 g,30剂。金龙胶囊及降压洗脚汤治疗同前。

2009年2月3日四诊,血压140/70 mm Hg,复查肝、肾功能正常,时有气促,纳可,大便溏薄,苔薄舌质红,脉弦劲。前法继进,调益脾肾。处方:潞党参8 g、炒白术12 g、淮山药12 g、地龙8 g、炙全蝎3 g、丹参10 g、牡丹皮8 g、女贞子8 g、红花6 g、怀牛膝6 g、桑寄生10 g、穿山龙15 g、煅牡蛎12 g、浮小麦15 g、甘草6 g,30剂,常法煎服。

2009年3月20日家属电话述症,因发热咳嗽收住某儿童医院,检查诊断肺炎,嘱上方加金荞麦15 g、鱼腥草15 g、北沙参12 g、金沸草10 g治疗,联合抗生素治疗8 d,病情逐渐稳定,好转出院。血压维持130/65 mm Hg左右。

2009年8月26日来诊,上方调整巩固治疗,病情稳定。现予醋酸泼尼松2.5 mg,每周2次;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每日1次,阿司匹林肠溶片5mg,每日1次,口服。诸恙悉平,宜续服药,调气血,化痰瘀,以期巩固。处方:潞党参8 g、淮山药12 g、地龙8 g、炙全蝎3 g、丹参10 g、枸杞子12 g、牡丹皮8 g、女贞子10 g、红花6 g、怀牛膝8 g、桑寄生12 g、穿山龙15 g、煅牡蛎12 g、甘草4 g。30剂。嘱其注意冷暖,适当加强锻炼,以增强机体免疫力,病症逐渐好转。

按语:多发性动脉炎是一种临床较为少见的疾病。为主动脉及其分支的慢性、进行性、闭塞性的炎症,病因尚不明确,多数病例发病前常有风湿、结核、红斑狼疮或外伤史等。本病可能属于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3]。现代医学无明确治疗方法,常因手术或发生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及其他并发症而死亡。本案谨守病机,辨证审因,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进行治疗。系因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复感外邪,尤其是寒邪,或热毒之邪,导致脉络瘀滞,甚至闭塞不通而无脉,临床上以本虚标实者为多,心肾亏虚为本,痰凝血瘀为标。治疗以益肾蠲痹为大法,其治疗法则为益肾壮督治其本、蠲痹通络治其标。用药特色以虫类药与草木药相伍[4]。以金龙胶囊(由鲜动物药天龙、金钱白花蛇等组成)益肾培元,活血通络,可增强和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药用枸杞子、女贞子、山药、党参及穿山龙补益脾肾,配以桃仁、红花、牡丹皮、牛膝及地龙、炙全蝎活血通络,据其寒热加金银花、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佐以降压洗脚汤外用。经1年多中医治疗,患儿血压明显稳定、心肺功能改善,且逐渐减少西药剂量,尤其减少了激素用量,且患儿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说明益肾蠲痹法治疗与免疫相关的疑难杂病,疗效确切。

2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患者,男,71岁,因血小板减少3年,牙龈出血伴乏力1年,于2011年12月5日初诊收住入院。2010年7月出现牙龈出血,伴夜寐烘热,口干乏力,在外院检查考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以胺肽素、利可君,未见缓解。同年11月3日收住当地某医院,查血小板为0.7×109・L-1;骨髓象检查示:巨核细胞成熟滞缓。ENA系列及ANA提示:抗核抗体阳性,抗SSA/60KD阳性,抗SSA/52KD阳性;血小板抗体(PAIgG)弱阳性,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阴性。唇腺活检见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符合黏膜慢性炎症1级。诊断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急诊输血治疗,继而以甲泼尼龙、丙种球蛋白冲击,血小板上升后改醋酸泼尼松20 mg,每日2次

口服。牙龈出血缓解,渐减激素剂量。既往有冠心病史。刻下见:牙龈出血,无皮疹紫癜,时觉头晕乏力,胸闷心慌,口干不适,纳可,二便自调,夜寐一般,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弦。入院查血小板84×109・L-1。四诊合参,证属脾肾亏虚,固摄失司。治疗以补益气血,健脾益肾为大法,予中药(处方:痹通汤加青风藤30 g、穿山龙50 g、女贞子20 g、旱莲草30 g、灵磁石30 g、熟地黄20 g、山茱萸20 g、仙鹤草40 g、潞党参30 g、枸杞子15 g、红景天40 g、炒白术20 g、牛角腮30 g、茯苓20 g、油松节30 g、凤凰衣8 g)15剂,每日1剂,每剂煎3包,餐前30 min服用;醋酸泼尼松20 mg,每日2次;金龙胶囊1.0 g,每日3次;埃索镁拉唑肠溶片护胃治疗。住院治疗17 d,复查血小板136×109・L-1,牙龈出血症状缓解,乏力身倦好转。醋酸泼尼松改为15 mg,每日2次,带药出院。

2012年1月4日再次收住我院,查血小板102×109・L-1,红细胞沉降率1 mm・h-1,牙龈未见出血。惟夜寐烘热不适,午后乏力,食纳一般,大便稀薄,小便正常,舌红苔薄,脉细尺弱。病情稳定,再减醋酸泼尼松至10 mg,每日2次;改熟地黄为生地黄,加羊藿以燮理阴阳,药用痹通汤(我院的协定处方,由乌梢蛇、蜂房、地龙、虫等多味动物药组成)加青风藤30 g、穿山龙50 g、女贞子20 g、旱莲草30 g、灵磁石30 g、生地黄20 g、山茱萸20 g、羊藿20 g、仙鹤草40 g、潞党参30 g、枸杞子20 g、红景天40 g、炒白术20 g、牛角腮30 g、茯苓20 g、油松节30 g、凤凰衣8 g。15剂,常法煎服。

2012年3月18日来诊,牙龈未见出血,神疲乏力症状改善,查血小板92×109・L-1,白细胞5.88×109・L-1,血红蛋白正常。因经济原因停用金龙胶囊,改服浓缩益肾蠲痹丸;醋酸泼尼松改为每次10 mg,每日1次,口服;中药守方巩固治疗。

2012年6月出现胸闷乏力,食纳欠馨,舌淡苔薄白根腻,脉细,中药处方去生地黄、山茱萸,加川芎12 g、蔻仁5g(后下)、生薏苡仁30 g。2012年12月出现小便淋漓,夜尿频数,查B超提示前列腺增生,守方加刘寄奴20 g、炮穿山甲4 g、王不留行20 g。并逐渐减少激素剂量,病情平稳。至2013年1月停用醋酸泼尼松,门诊中药间断治疗。2013年5月,患者门诊复查血常规正常诸症好转而痊愈。

按语: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亦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本病血液特点为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表面结合有抗血小板抗体,骨髓巨核细胞可代偿性增多而血小板生成障碍。确切病因不清,主要与自身免疫功能有关[5]。其治疗以肾上腺皮质激素为首选,其次可行脾切除及免疫抑制剂,临床疗效欠佳。本案明确诊断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急性期现代医学予甲泼尼龙、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病症好转,后减用激素剂量,血小板很快下降,出血反复,伴乏力身倦,夜寐烘热,口干,舌红脉细数,中医辨证属“血证”,病位在肾、肝、脾三脏,证属脾肾亏虚,固摄失司。而本案治疗不循常规,立法用药着眼于肾,运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大队虫类药与草木药融为一炉,以益肾蠲痹,调节自身免疫治其本[6],痹通汤具有益肾壮督,蠲痹通络,调节免疫之功效,广泛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红斑狼疮及银屑病性关节炎的治疗,并认定为国家风湿病重点专科痹、大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确切。临证加青风藤、穿山龙以蠲痹通络,有调节免疫、替代激素效果;仙鹤草、牛角腮、油松节、枸杞子配伍,具有化瘀止血,益气补血之功,不仅升高血小板计数,而且还能增强血小板功能,对各类血三系减少症出现的贫血、出血、神疲乏力等症,适当配伍,有屡试不爽之佳效,诸药相伍,标本兼治,使得病症控制,而获全效。

所选2个案例疗效确切,分析原因,首先,当属辨证治疗谨守病机,病机以肾督亏虚为本,痰瘀阻滞为标,治疗围绕益肾壮督,蠲痹通络,可谓治其本。其次,选方用药擅长以动物药为主,益肾培本,行气活血,搜剔疏利,标本兼顾。现代研究证实,蜂房、乌梢蛇、地龙、虫及守宫等可全面调节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且有抗炎、镇静、消肿止痛之功[7]。总之,临床谨守病机,选用益肾蠲痹法治疗多种疑难杂病,可获良效。

3 参考文献

[1] 朱良春.朱良春虫类药的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6.

[2] 朱良春.朱良春医集[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109-110.

[3] 孙瑛,王启民.现代风湿病诊疗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82-187.

[4] 朱剑萍.虫类药在风湿病中的应用浅析:学习运用朱良春老师经验体会[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10):13-14.

[5] 叶任高.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59-662.

第6篇:风湿病治疗范文

关键词:桂枝汤合白虎汤;风湿;临床疗效

风湿类免疫性疾病主要是指侵犯关节、肌肉、骨骼和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常见的有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血管炎、骨与关节的病变,而治疗疾病主要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原发性干燥综合症、骨关节炎和痛风[1]。风湿类免疫性疾病严重地危害着患者的身心健康,情况严重者可能会肢体残废,丧失劳动力。目前,还尚未发现最佳的治疗方法。据相关医学调查显示,中药桂枝汤合白虎汤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和消肿作用,并且产生的毒副作用较小。为了探究桂枝汤合白虎汤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4例风湿病免疫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4例风湿免疫性疾病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64例,女性患者80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64岁,平均年龄43.6岁,平均病程6.48年。将以下患者排除在外:①已确诊为风湿免疫性病,但是长期服用西药或者其他药物者,必须立刻停用所服药物,否则予以排除。②晚期畸形、残废或者已经丧失劳动能力者。③年龄小于18岁或者大于65岁以上者,或者是妊娠或哺乳妇女,对桂枝汤合白虎汤过敏者。④合并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⑤符合纳入标准却不遵医嘱,违规用药者,或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残缺等影响疗效和安全性判断者。

1.2 治疗方法 给予患者桂枝汤合白虎汤加味。处方为:桂枝9g,知母、白芍、延胡索、炒谷芽和赤芍各12g,大枣5枚,生石膏(先煎)30g,粳米20g,半枝莲10g,制半夏6g。3剂,每日1剂,用500ml水,煎至200ml,早晚分服。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产生的不良反应。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定期化验患者的血、尿、便常规,检查患者的心、肾、肝功能,检测风湿因子、血沉、抗“O”,抗链激酶,抗透明质酸酶、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抗核抗体,X线骨质改变,认真记录关节肿胀数、关节疼痛数、握力和晨僵状况[2]。

1.3 疗效评估 疗效评估标准分为4个级别:痊愈:所有症状全部消失,功能活动恢复,男性血沉

2 结果 144里风湿病免疫性疾病患者在服用桂枝汤合白虎汤后,痊愈率为42.36%(61例),显效率为27.08%(39例),有效率为25.69%(37例),无效率为4.86%(7例),总有效率为95.14%(137例),不良反应率为6.94%(10例)。

3 讨论

风湿类疾病的发病机制是阳气精血不足,营卫气血失调,肝肾亏虚,虚损不复,病延日久,当风寒湿热入侵到人体肌肤,流注经络,造成气血凝滞,经脉痹阻不通,不通则痛,从而引起肢体、关节和经络等处疼痛麻木,关节肿大,肌肉萎缩。治疗的关键是要通络止痛。大枣、麦芽具有健脾开胃的功效;芍药、半枝莲又可清热解毒,凉血消疹,活血通络消肿,诸药相伍,阴津得补,血脉瘀阻得通,热毒得解。分析本次研究可以发现,服用桂枝汤合白虎汤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总有效率为95.14%,中药桂枝汤合白虎汤治疗风湿的治疗效果显著,造成的不良反应极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商玮,郭郡浩,蔡辉.白芍总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04(06):18-19.

[2]万琦兵,杨惠琴.白芍总苷联合甲强龙片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肝损害62例[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1,10(03):74-75.

第7篇:风湿病治疗范文

《中国医药报》讯 最近,山东省立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山东省介入心脏病学会主任委员崔连群教授带领研究人员,在历经3年研究的基础上,在山东省率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骨髓于细胞移植加冠脉内支架植入治疗并获得成功。

接受上述治疗的患者王某,男,58岁,心电图检查显示,患者大面积心梗;心脏彩超检查显示,患者左室下壁、基底段心肌活动度消失,厚度变薄;心肌核素扫描显示,患者心肌出现大片的显影稀疏区;冠脉造影检查显示,患者前降支近段完全闭塞,回旋支远段狭窄达99%,右冠细小、多处狭窄。

崔连群教授及其助手在对患者施行手术时,首先在患者前降支成功置人支架,然后再用改良球囊导管将预先处理好的患者自身骨髓干细胞注入其前降支,观察半小时无异常后结束手术。

据崔连群教授介绍,上述技术还有望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各种原因导致的心力衰竭、扩张型心肌病、重症心肌炎等。

孕妇吸常压氧可治胎儿心律失常

常压氧疗法治疗胎儿心律失常安全有效,福州总医院高压氧科主任卢晓欣经6年临床研究获得这一成果。这一疗法已先后使500名经确诊为心律失常的胎儿健康降生。

据卢晓欣介绍,常压氧疗法又称为高流量面罩吸氧,它是通过吸人高流量、高浓度的氧来提高血氧含量,改善组织缺氧、促进细胞功能恢复。为孕妇制定的常压氧治疗方案既能够达到治疗目的,又不会出现氧治疗副作用,是一个产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关专家认为,该研究成果对优生优育和促进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有重大现实意义。

治疗糖尿病足有新术式

《健康报》讯 首都医科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副所长谷涌泉教授近日为一名55岁的糖尿病足患者实施了一种下肢动脉搭桥方法,使得这位曾面临截肢威胁的患者走出了悲剧阴影。

据专家介绍,在本例手术中先行胫腓干动脉内膜剥脱术,再做股动脉向胫腓干动脉的人造血管搭桥,保证了腓动脉的通畅;接着,应用患者自体大隐静脉从人造血管的远端向胫前动脉搭桥,形成多处吻合口,改善了下肢动脉搭桥的流出道,减少了动脉桥的阻力,保证了搭桥手术后的远期通畅率,避免子截肢。术后三周,患者行走1500米以上未出现患肢的疼痛和不适,下肢踝/肱血压比值和远端皮肤温度均回升至正常,下肢慢性供血不足的状况得到了彻底扭转。

中药治疗儿童多动症效果明显

在“第三届全国儿童多动症专题学术会议”上,专家就中药制剂静灵口服液治疗儿童多动症进行了专题交流与研讨。专家认为,由于静灵口服液组方合理、疗效确切且副作用低,因此可列为治疗儿童多动症的首选药物。

专家指出,自首届全国儿童多动症专题学术会议正式提出用中成药治疗儿童多动症以来,辽宁东方人药业有限公司率先研制的中药制剂静灵口服液在治疗儿童多动症中取得了明显效果。

河南省首例大洗肺成功

《健康时报》讯 像奶酪一样的蛋白质沉积在一安徽男子的肺上,导致严重呼吸困难。前不久,河南省人民医院为其施行了右肺大灌洗术(俗称“洗肺”),洗出的蛋白质在直径20厘米的瓶中沉积了3厘米厚。肺大灌洗术风险非常大,该院实施的这一技术填补了该省医学领域的一项空白。

关节镜下巧治类风湿

《健康报》讯 近日,湖南省人民医院为一名类风湿晚期患者成功施行关节镜下膝关节滑膜病变部分切除术,术后患者恢复顺利。据介绍,类风湿是病变关节的滑膜不断释放出类风湿因子,并随血液循环向身体其他关节转移,导致继发性病变。关节镜下切除病变滑膜可控制类风湿因子的释放。此法给类风湿病患者带来福音,尤其适合内科治疗不理想的中晚期类风湿关节患者。

新法治疗骨结核复发率低

《中国医药报》讯 日前在银川举行的全国脊柱与四肢骨关节结核病诊治学术研讨中,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主任王自立说,骨结核病致残率高,传统的刮骨疗法不仅使患者痛苦,而且治疗时间长,复发率高。现在他们研究出的超短程化疗及大块病变锥体部分切除等治疗方法,治疗时间仅为半年左右,且复发率很低。来自全国10多个省市的120位骨科专家一致认为宁夏骨结核治疗水平已走在全国前列。

显微血管减压治斜颈

《健康时报》讯 北京三博脑科医院石祥恩教授近两年来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治疗痉挛性斜颈,获得患者的好评。这种手术方法将第一颈椎后部椎板切开,在显微镜下查找支配病变肌群的神经和根动脉,进行显微血管减压和处理,然后将椎板复位,恢复颈椎正常结构。

火酒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健康报》讯 一位21岁的男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双手腕关节肿痛两个月,用解热镇痛药治疗效果不明显,又用布洛芬、强的松等治疗,症状虽有减轻,但半个月后又渐见浮肿、胃部不适、反酸纳呆。患者到河北医科大学教学医院――河北以岭医院求治时,经医学博士王振亮采用“火酒疗法”治疗1个月,关节肿痛消失,血沉恢复正常;经两个疗程治疗后,抗链“O”恢复正常。出院时医生嘱其慎防风寒,勿用凉水洗澡,治愈1年后随访未复发。

超声射频消融可“烧死”肝癌

《健康报》讯 北京肿瘤医院超声科开展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4年多来,对360名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癌患者进行了560余人次治疗,病灶有效灭活率达到93.8%。

在该院治疗的病人中,24%为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后复发病例,78%为3~4期的晚期癌,治疗后一年以上生存率达到83.6%,三年生存率达60.3%;有47名因高龄、心血管病及肝功能差而不宜手术早期癌患者,经射频消融治疗,生存率一年为93%,两年为84.5%,三年为75.2%,治疗效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治疗疼痛又不留瘢痕

《健康报》讯 顽固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难以治愈,发作时剧烈疼痛,让人痛不欲生的疑难病症。河北医科大学教学医院――河北以岭医院口腔科,采用他们独创的隐形无痛术+中医辨证施治,不仅可以使疼痛得到治疗,而且在患者面部也不留任何瘢痕。

据悉,到目前为止,该院口腔科采用这种隐形无痛术+中医辨证施治疗法已惠及数千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经10年随访观察,治愈率达90%,总有效率达99%。

治疗动脉闭塞性疾患有新法

《健康报》讯 近日,在山东省著名周围血管外科专家、博士生导师金星教授的带领指导下,在中心实验室协助下,山东省立医院血管外科成功地为2例下肢动脉闭塞的病人进行了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据介绍,多节段、多平面广泛的动脉闭塞缺血,是临床常见的棘手问题,截肢率很高,常给病人造成巨大痛苦,甚至导致死亡。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技术的成功应用,挽救了缺血肢体,降低了截肢平面,减轻了患者痛苦。

内外科联手巧治心血管重症

第8篇:风湿病治疗范文

关键词 比索洛尔;依那普利;螺内酯;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

风湿性心脏病又称为风心病,主要是指风湿热活动累积到心脏瓣膜而造成的以一个或者多个心脏瓣膜为主要病变的疾病。患者在初期常无自觉症状,发展到后期时一般表现为咳嗽、乏力、心悸气短、粉红色泡沫痰等一系列心功能代偿性疾病[1]。慢性心力衰竭是因为风湿性心脏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从而转变为心力衰竭,在临床上,心力衰竭是造成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对于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并无较好的治疗用药,对于此类患者,大多数是采用心内科治疗常规,强心利尿等,临床效果可以稍微得到控制,但是并不明显,在缓解心力衰竭的程度上效果也并不是非常理想。在用药过后,患者的心脏瓣膜也会收到损伤,本研究中,采用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慢性心力衰竭起到较好的作用,现笔者将资料整理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1 月―2014 年1 月由于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而就患者8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42 例,平均年龄53.5岁。入选标准[2]: ( 1) 患者入院后对其心脏功能进行分级评价,评价方法参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 NYHA) 制定的相关标准,心功能分级Ⅱ级30 例,Ⅳ级50 例,( 2) 具有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其临床症状均表现为咳嗽、乏力、心悸气短以及粉红色泡沫痰等, ( 3) 签署知情同意书,( 4) 患者依从性好,能够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治疗和护理工作,配合后期随访。排除标准[3]: ( 1) 具有严重心肺系统疾病以及腹部肿瘤患者, ( 2) 肝肾功能不全者, ( 3) 对本研究持怀疑态度或者非自愿参加本研究者。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4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具有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按照常规治疗对症治疗,排除其余不适情况,根据患者的临床检查结果处理患者的用药剂量,患者入院后采取心内科常规治疗,包括吸氧,解痉镇咳平喘,强心利尿药物使用,保持患者水电解质的平衡,β阻滞剂的使用,患者在临床上心电图显示出现心率失常,可使用胺碘酮药物治疗抗心率失常。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使用依那普利和螺内酯治疗[4],观察组则采用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比索洛尔使用由小剂量到大剂量,初始为5mg每天,之后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做出相应调整,疗程为3个月,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判,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程度以及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1.3 临床疗效评判标准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各40例,疗程为3个月,疗程结束后,评判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程度及分级情况,标准为第八版内科学,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后,心力衰竭的情况有所改善,心悸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有明显好转,心率在正常范围内,心功能指标得到改善,显示为2级以上,心脏彩超显胸腹部积液减少。有效:患者经过3 个月治疗,心悸气短、呼吸困难、咳嗽等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心率减慢,心功能相关指标改善1 个级别以上,超声显示胸腹部积液减少。无效: 治疗3 个月后,患者相关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出现进一步恶化。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 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方差检验。以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

例数

NYHA 分级

左心室收缩末容积( ml)

左心室舒张末容积( m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组

40

2.6±0.5 2.2±0.7

185±28 156.0±33.

223.4±47 200.5±39

对照组

40

2.8±0.7 2.4±0.3

187.2±32 187±31.0

223±47 223 ± 43. 2

P

<0.05 2 结果 经过三个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40例,显效2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到95.0 %,对照组患者40例,显效18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达到85.0%。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具有明显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前,心功能分级无差异,治疗后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变。

3 讨论

风湿性心脏病在会累及到患者左房室、右房室以及主动脉瓣中,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是吸氧,强心利尿,解痉等,维持患者的电解质平衡,保持患者的病情稳定,目前并无较好的用药来治疗此病,因此,临床上治疗此疾病的主要方法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因此,目前临床上对于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治疗应该重点研究如何改善患者心功能,达到逆转心室重构的治疗目的[5]。在改善心功能的同时,比索洛尔是一种高选择性的β拮抗剂,连续服用,效果显著,并且不会出现耐受性,与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同时使用,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压,再加上利尿剂螺内酯的使用,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本研究中应用三种药物联合治疗40例患者,患者的心功能改善,并且效果明显优于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组,表明在临床上应用比索洛尔、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时,疗效显著,可以较快改善患者心功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宋卫民.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2,31:166-167.

[2]朱改香.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02:135-136.

[3]王蕾.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96例临床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03:415-416.

[4]管一平,邹翰琴.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J].心脏杂志,2011,05:623-625+628.

[5]孟金平.观察比索洛尔、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J].临床医学,2013,11:48-49.

: ?'g E ? ? ?/? e='font-size:14.0pt;line-height:150%;color:blue'>[4]。患者在发病6小时内,肉眼还看不到明显病变,8-48小时,发生病变的部位开始出现脑肿胀、脑沟变窄、脑回扁平。大部分患者意识清楚,若患者病情比较严重,会出现意识障碍和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血栓部位发生在椎基底动脉系统的患者,常常表现为恶心、呕吐、眩晕、感觉障碍、吞咽困难及饮水呛咳症状等。

根据临床数据显示,溶栓效果与溶栓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血栓发病3小时以内超早期做溶栓治疗其溶栓效果最为明显,患者在发病3-6小时内做溶栓治疗是治疗脑血栓的关键时期[5]。因此,及时对脑血栓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对预后效果有着重大的影响。奥扎格雷是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可以有效地抑制血栓素A2的生成及抑制血小板聚集。此外,还具有扩张血管的的作用,还可以改善脑血栓在急性期的运动障碍,预防动脉阻塞引起的脑梗死,改善急性期脑缺血的循环障碍和能量代谢异常情况。低分子肝素钙是一种新型的抗凝血酶III依赖性抗血栓形成的药物,因其抗因子Xa活性与抗因子IIa活性比例为2.5:5.0,而普通的肝素在1.0左右,因此,低分子肝素钙抗凝血酶活性较低,抗凝血因子Ua活性较低,抗凝血因子Xa活性较高。对血栓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又有间接协同血栓溶解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深部静脉血栓。患者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是否有出血现象,若有出血,应立即停用。此药也禁止与乙酰水杨酸、非甾体类药、右旋糖酐40等药物合用。

综上所述,两组患者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9.5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奥扎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用于治疗脑血栓,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徐志勇,胡治平. 奥扎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40例脑血栓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医学工程,2013,02:89+92.

[2]董霞. 奥扎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脑血栓44例临床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1:2595.

[3]刘荣玉. 奥扎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伤残医学,2013,08:215-216.

第9篇:风湿病治疗范文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21-02

外伤性风湿关节病是指外伤导致的关节部位的骨、软骨、韧带、筋膜等病变,未经正规的系统化的康复治疗而形成的关节病变。病程在半年以上,局部畏寒,以“酸、胀、沉、麻木无力等症状为主,每因天气变化,活动时间长等因素而诸症状加剧,伴或不伴有局部肿、胀、瘀者,可诊为外伤性风湿关节病。基层由于就医不及时,诊治不系统、不正规,故此类病变为针灸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足踝关节,膝,腕,肘关节次之,四肢趾指关节,其它关节又次之,病症有多样,治法大体相同,现将我科近六年的临床治疗方法具体总结如下:

1 针灸疗法

多采用局部取穴法,或阿是穴刺至一定深度得气后,选一至二穴行温针灸,取半寸长艾卷置于针柄上点燃,以患者感觉温热而不发烫为宜,取穴如下:

足踝关节:丘墟、解溪、昆仑、冲阳、悬钟。

膝关节:犊鼻、内膝眼、鹤顶、梁丘、阳陵泉、阴陵泉。

腕关节:阳池、阳溪、阳谷、外关、列缺、合谷。

肘关节:曲池、手三里、手五里、少海、小海、天井。

此病乃外伤致瘀,久病在络,“不通则痛”,“通则不痛”,“此之谓也”。故针灸并用,攻辅兼施,共为温经、活血,通经止痛。

2 手法康复

此类病变X片多表现为陈旧性骨折,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毛糙或伴有不同程度的代偿性、退变性骨质增生,局部或有瘀肿或伴不同程度的活动障碍,故康复手法分为二类:

2.1 被动手法 为通用手法,指医者对患处的推拿治疗。第一步:局部组织的松解。医患姿势放松,以揉、捏、拿为主,大约5分钟;第二步:重点是局部腧穴及压痛点的点、按、捻、拔,关节的扳及拉伸,大约10分钟至20分钟;第三步:收尾,以捋、搓、抖等平法为主,可根据不同病变,病情灵活掌握,以患者局部感觉温热、舒适为主,手法不宜粗暴。

2.2 主动手法 适合关节肿胀,局部活动受限的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自主地做关节多方位康复活动,例如:踝关节病变,患者做背屈二十次,跖屈二十次,左右活动二十次,内旋二十次,外旋二十次,必要时加沙袋适量负重练习,其他关节从略,手法在患者达标后可自行在家里完成。

3 中药熏洗

拟用温经止痛、祛风通络、活血化瘀之中药,主要如下:

制川乌20-30g,制草乌20-30g,透骨草15g,伸筋草15g,徐长卿15g,川芎15g,红花10g。

加减:下肢关节加川牛膝15g,上肢关节加片姜黄,局部无汗者加汉防已15g,易抽筋者加木瓜15g。方法:一剂加水3000ml,浸泡一小时,上火煮沸后,中火煎15分钟,移火熏洗患处,每日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