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微企业发展范文

小微企业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微企业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小微企业发展范文

小微企业国民经济员工流动税费融资

一、小微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了创业的道路,因而小微企业便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自2011年以来,相继出台一系列的支持与扶持政策,希望能使小微经济更加活跃。但是在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放缓,经济结构转型压力上升的大背景下,小微企业发展仍然障碍与问题颇多:地区分布与城乡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与行业分布不合理;税费优惠政策不足,政府政策服务体系不完善;融资渠道缺乏创新,信用担保不完善;发展服务包括教育培训、咨询辅导、信息网络共享平台、技术支持等体系缺乏;

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小微企业大约提供了近75%的城镇就业机会。从新增就业来看90%以上要靠小微企业,从就业的存量来看有80%是靠小微企业。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微企业的生存状态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政府也充分认识到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总理曾在在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致辞中倡导: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在此之后更是进一步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务院还出台了多项减税、降低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等措施,从多方面体现政府对小微企业的呵护。尽管小微企业得到了国家社会的多项支持,但由于小微企业本身所具有的各方面问题使其与大型企业相比仍存在许多问题与漏洞。

据统计,我国现在总计有超过四千万的中小企业,而其中实现信息化的比例不足10%。在当前社会信息化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资金的问题,大多数小微企业没有应用信息管理系统,因此大多数小微企业的管理不到位,缺乏有效控制,导致其在市场竞争中不占优势,制约了小微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小微企业面临的困境

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以及小微企业自身的漏洞与缺陷使得小微企业生存状况、发展前景堪忧。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9万户小微企业抽样调查,2014年第一季度,工业小型微型企业经营状况好或很好的比例仅为21.1%,比去年底下降了1.7个百分点。其中,微型企业经营状况好或很好的比例仅为18.3%。

也有统计数据表明,欧洲、日本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12.5年,美国竞争相对激烈,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也达8.2年。而在中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3.7年。其中,小微企业还不到3年。我国小微企业存活时间比之发达国家实在是相距甚远。小微企业最大的问题源于他规模小,经不起风浪,而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来自于国外国内的激烈竞争使得很多小微企业倒闭破产。小微企业要得到发展,就必须正视自身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在小微企业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中,主要有四个问题真正制约着小微企业的发展。

1、员工素质较低、流动性大。小微企业主要以机械加工业、服装加工业、配件加工业、农机制造业居多。这些行业都是需要一定技术的,在员工真是入职之前都要经过相应的培训,并且一般这类工作劳动强度比较大,但是收入不高。致使有相当一部分工人无法长期再次工作下去,员工流动比较大。而对于这种小微企业来说员工培训的支出随着员工流动的增大也成为企业重要支出的一部分,增加企业压力。工厂工人流动性大,岗位不稳定,容易形成用工荒,招工难局面。再者随着三农问题的不断解决,农村各类产业的大发展,农村发展的机会更多,农民工返乡者越来越多也是小微企业招工难的一个因素。

2、税费较高,企业负担重。对于小微企业来说,每年营业额度本来就很有限,但是还是要缴纳一系列的税务,列如:增值税、营业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印花税等等十几个税种。而对名目繁多的收费有苦难言。许多小微企业都是在沉重的税费负担中艰难运作。

3、融资渠道窄、成本高。当前融资难的问题困扰着小微企业,严重阻碍了小微企业的发展,小微企业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受到极大得威胁。要想尽快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让小微企业继续发挥其强大的作用,不只是政府的工作重点,也是社会各界需要去关注的重点。得不到国有金融企业的支持并且本身缺少资产做抵押进行借贷,许多小微企业为解决资金短缺难题,走地下融资渠道,借高利贷解决创业和经营的资金需求。很多小微企业由于无法偿还高利贷面临危机。

三、针对小微企业发展问题的解决方案

1、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工难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企业想要留住员工,必须提供员工可以接受的福利待遇。目前,小微企业没有更多精力财力去提高员工福利,政府可以在这方面给予帮助,小微企业的员工由政府帮助补全五险一金福利待遇。政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外来务工人员可以得到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保障。针对小微企业员工可以给于一定的工资补助等。

2、政府出台一系列针对小微企业的减税免税政策,建设健全信贷体系。督促商业银行建立小微企业专营机构,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机构体系,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增量高于上年同期水平。

3、政府应作为桥梁将民间资本与小企业对接,缩小银行存款与民间借贷的利率差。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困境,扩大面向小微企业的金融供给。

参考文献:

[1]沈国儒.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情况与对策[J].华北金融,2012(08).

[2]丁振阔,周劲波.浅论微型企业从小企业中独立出来的意义[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4).

[3]王晓东.利用金融衍生工具优化我国小微企业财务管理[J].中国市场,2012(31).

[4]杨英,张浩良,黎泽普.影子银行视角的小微企业融资博弈分析[J].浙江金融,2012(07).

第2篇:小微企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小微企业;发展初期;内外环境;营造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刺激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以及带动就业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运行与发展,国家逐步制定并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政策,2012年4月份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这是第一次出台以小微企业为工作重点的指导性文件,包括8个方面,29条支持小微企业的政策措施,各地也相继出台了帮扶小微企业的发展政策,这使得一些小微型企业得以迅速建立起来,但小微企业由于规模小、资金量有限、技术管理水平低等原因,非常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打击,特别是发展初期所面临的融资问题更是一大挑战,为了促进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进步,必须积极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为其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

一、小微企业发展初期面临的问题

1.外部环境缺乏国家政策的有效支持

虽然我国已经逐渐意识到小微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相继提出了一些支持其发展的政策措施,然而,这无异于杯水车薪,无法彻底解决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一些关键的政策,例如:融资政策仍向大企业倾斜,小微企业在发展初期融资举步维艰,所提出的政策不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同时也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或管理制度的保护,尚未建立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

2.企业内部技术与管理落后,资金量不足

我国小微企业由于经费与人才力量等十分有限,导致技术创新能力落后,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国内大型企业,由于规模有限、经营时间较短、人员流动频繁等,无法摸索出一套科学健全的系统化管理方案,由于企业的集资渠道十分有限,融资十分困难,使得企业的资金量十分有限,甚至出现经营中资金链断裂等现象。

二、小微企业发展初期内外环境的营造

1.优化小微企业发展的内部环境

小微企业要主动从自身进行突破,通过完善内部管理,加强各项内部制度建设,加快自我发展等来打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1)完善内部经营制度。小微企业要抓住影响企业发展的要害因素,例如:经营规模、财务管理、资金配置、生产效益等方面创建对应的专门管理机构,并完善制度规范的约束控制,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经济效益等,从而提高自身实力,打造高信用等级。

(2)加强内控与财务管理。为了促进有限的资金充分、合理的使用,就要加强财务内控制度建设,并加强财务管理,使企业的采购、销售以及日常开销等履行规范程序和制度,并通过财务体系内部牵制的方法来规范财务管理。

增加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有限资金发挥无限作用。明确每一笔资金的来源与用途,达到双方的有效配合,科学配置资金,确保流动资金与固定资金遥相呼应使用。确立科学的资本结构,控制负债资本比重,完善日常经营控制,对于每一项日常支出做好财务预算。

(3)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小微企业在一方面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也要尽力打造属于自身的专利技术,通过培养一批高级人才来促进技术创新,完善经营管理,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并积极促进科研技术转化为产品,进而带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4)加快电子商务建设进程,创建属于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使企业的经营走向网络化、信息化,并逐渐同世界接轨。

2.优化外部环境

(1)加大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国家政府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小微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健全政策体系来扶持小微企业的发展,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政策来尽量扫除小微企业的发展障碍。

(2)确立并完善小微企业法律法规建设。在具备了强有力的国家政策支持的基础上,还要有一套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做保障,国家要有针对性地确立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3)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融资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也是国家财政与金融体制革新的重点内容。国家应该大力支持并完善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机制,以此来扩大资金规模、提高其担保水平,形成与市场经济规律相一致的运营制度。行政部门要引导金融部门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扩大小微企业的信贷规模,同时也可以调动资本市场的力量,吸引外资,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鼓励小微企业合法集资,充分利用民间资本来支持自身发展,开拓多种融资渠道,全面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

(4)加强财政政策的扶持力度。国家要将财政政策适度向小微企业转移,为小微企业提供一定的财政资金支持,同时也要在税收制度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以此来为小微企业发展赢得充足的资金。

三、总结

小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小微企业的支持,必须为小微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内外环境,促进其稳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纪 敏: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与金融体系完善[K].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2010(3).

第3篇:小微企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对策

基金项目:2016年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立项(编号:SKL-2016-3380);2016年信阳市社科规划课题立项(编号:2016JJ022)

科技型小微企业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党的十报告中指出,支持小微型企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国家资源的高效配置与综合集成,保证可以将全社会的力量与智慧充分凝聚到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激发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活力,能够提升企业的创新水平,并且可以支撑经济发展,深化国家的发展改革,特别是对于创新体系的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但是就目前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状况来说,自身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自身发展的起步过程较为迟缓,这种类型的企业在发展进程中还是存在着重视程度较低、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同时融资较为困难,企业承担的负担相对更重,市场需求也常处于不足的状态,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以至于在发展的过程中成为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阻碍,由此可见采取适当的解决措施,将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摆在重要地位是保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基础。

一、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基本概述

中小企业一般会根据规模的大小划分出相应的类型,特别是根据相应的指标进行区分,例如营业收入、资产总额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等。小微企业就是一个较为广阔的范畴,包括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以及家庭作坊式企业等,这些类型的涵盖构成了小微型企业的统称。科技型小微企业重要重视科研的力量,以科技人员为主体,并且重在科技人员的创办,从事着与科学技术研究相关的工作,高新技术产品的科学研究、研制以及生产销售等为主要的工作内容,重视市场的导向,旨在“自愿组合、自主经营”的理念,倡导知识密集型经济实体的组织。总而言之,科技型小微企业就是主张创新为使命与责任的企业。科技型小微企业趋向于小型化,从业人员从几人到几十人不等,科技型小微企业的人员构成以科研人员为主,在技术领域涉及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以及各种高科技产品的设计与研发,产品依赖于科学技术,研发投入相比之下占有较大比重,企业在高新技术产品上的研发经费与销售额相比,不低于销售额的3%。科技型小微企业属于科技创新中最为活跃的群体,也是当代市场经济的先驱者与探索者,企业在最初成立的过程中重在坚持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密切配合,积极倡导创新观念与发展进程协同并行的理念。

二、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规范化的体制

科技型小微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有规范化的体制来加以引导并扶持,但是就目前国家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以及产业环境等,并没有形成有利于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的相关机制,特别是从宏观环境上分析,科技型小微企业需要政府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能够促进科技型小微企业开展创新发展道路的顺利进行,当前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没有合理的规划部署,要想实现针对性的扶持方式较为困难,了解出现此类状况的原因,多是由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互动,政府也没有对企业进行有利的宣传政策;政府与企业交流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引导机制,导致双方在沟通中有阻碍限制。企业获取信息的渠道不畅通,因此难以及时地获取创业需要的技术与手段,科研人才在当前市场较为欠缺,使得企业发展过程中难以通过相应的信息渠道,获取相应的人力资源。

(二)资金扶持力度较弱

科技型小微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较大,相比于其他类型的企业,它的投资风险更高。大多数小微企业的资金都是来源于个人储蓄,甚至于向朋友亲戚进行借款向银行贷款,再加上相应的规模与资产限制,难以通过个人信誉通过金融质押的方式在资金市场获取较大的帮助。在技术研发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可替代技术,如果研发一旦失败,所造成的后果将无法承担,并且国家独特的金融机制使得银行更倾向于向大企业及国有企业进行贷款帮助,支持小微企业运行的力量微乎其微,严重阻碍了小微企业的发展进程。总而言之,当前政府部门对于存在着巨大技术风险与市场风险的小微企业给予的帮助过少,这严重影响了本就处于劣势的小微企业发展,同时也缺乏相应的科研力量来对小微企业进行资金与技术上的帮助。

(三)融资难度较大

小微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融资难度相对来说更大,这成为了小微企业发展进程中的严重阻碍。科技型小微企业因为相应的规模及资产,缺乏具有高质量的抵押物,同时在技术及市场上也有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难以吸引更多风险投资公司,来进行适当的投资,所以很难通过银行来获取相应的贷款。根据相关的数据表明,小微企业获取银行帮助的可能性并不大,可以从银行获取到资金支持的企业多是具有一定规模且具有发展前景的一部分,对于那些仍旧停留在发展初期以及需要壮大的科技型小微企业还是难以获取融资,以至于很多的项目及科研成果无法及时实现市场化,错过了最佳的市场机遇,加剧了企业发展中的财政负担。

(四)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科技型小微企业在创业之初通常只有几个人构成,在逐步运营及发展的进程中,人员的知识储备表现出匮乏,特别是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与技术研发过程中,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不仅仅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同时也缺乏吸引人才的机制,由于缺乏完善的薪资福利待遇以及长远的职业发展规划,导致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不稳定性,难以吸引到众多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企业的内部结构因为缺乏一定的能力,所以无法在人才培养上加大力度,导致企业人员专业素质水平低下。

三、促进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的对策

(一)完善相关的体制政策

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协助,各级政府部门应该重视制定专项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体制政策,在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倡导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重视及时转变企业的管理职能,从资金支持以及技术培育等方面构建出全面支持的服务体系,给予小微企业必要的政策扶持。相关门户网站应该及时的对外信息,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信息渠道,宏观体制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始终遵循政府部门的体制规章。

(二)构建融资良好环境

稳健的金融支撑体系能够帮助小微企业成长并壮大,因此应该积极建立起资本的市场,以及风险市场与企业间的联动机制,保证可以充分利用适当的政策工具来加强风险投资的支持力度,逐渐拓展科技型小微企业的产权交易市场,打破原有的单一格局,完善并落实金融支撑体系,有效地对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进行解决,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引进高科技人才

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型小微企业重要的参与者与制造者,应该积极实施人才战略,专注于智力要素与技术要素的双重配合,建立起有效的人才培B机制,努力创造出人才的优势,结合当前科技型小微企业对于人才迫切需求的背景,通过专业渠道来获取有利于企业发展的高科技人才。

结语

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科技型小微企业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目前小微型企业仍旧处于需要大力扶持的阶段,应该专注于提高产品的质量,提升经济的发展水平,缓解就业的压力,如此才可以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尹辉,周军.协同创新视角下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2):108-112.

[2]蔡娇丽,赵宏中.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13(04):129-130.

[3]晏绪飞,陈鑫.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18):116-119.

第4篇:小微企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农村小微企业;集群发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8.004

所谓农村小微企业,主要是在根据《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其注册地在乡镇、农村地区的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式作坊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2015年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文件)提出包括现代农业、创业创新等在内的11项重点行动。我国农村小微企业呈快速发展的趋势,发展农村小微企业是破解“三农”问题,打造精准扶贫强力驱动器的有效手段。农村小微企业可以提高人们的就业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创业,农民在家门口就能致富;农村小微企业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农村小微企业可以解决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无人照顾的社会问题,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农村小微企业还可以缩小城乡差距,为实现城乡统一协调发展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有效推动农村小微企业发展,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驱动下,利用“互联网+”技术,破解“三农”问题,完成精准扶贫,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1 我国农村小微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大量的小微企业孕育而生,发展势头迅猛,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力量。当前,我国农村小微企业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产业层次低,多以种养殖、粗加工为主

农村小微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生态区位优势特点,如适宜气候、土壤条件,以家庭为单位,发展特色生态种养殖产业,进入门槛较低,技术含量不高,往往存在跟风现象,处在产业链的低端,不能在深耕产业链,集群发展。

1.2 农村小微企业管理制度欠缺,融资困难

农村小微企业多是家庭作坊、个体工商户,一般多依赖本土优势资源如农业资源进行种养殖、初步粗加工,附加值低,产品结构单一;大多数农村小微企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经营,缺少技术和财务管理、融资等知识,没有可以抵押的资产,在融资渠道和担保体系上存在天然的缺陷。

1.3 人员素质较低,人才短缺

农村小微企业的创业者多是外出打工返乡人员、当地有经济头脑和掌握一定种养殖技术的农民、退伍军人和少数大学生、企业白领等。农村小微企业员工多是创办者家人和当地农民,文化素质偏低,也缺少业务、技能培训,很难吸引到懂技术、会管理、有战略眼光的人才加入。特别是在“互联网+”背景下,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缺少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如网页制作、网络营销和网店运营等。

1.4 信息不对称造成“销售难”

淘宝、京东等农村市场的拓展,我国加快了农村网店、农业网站的建设和发展,但由于农民自身素质、网站更新内容不及时、不能吸引访客兴趣导致网店、网站等不能发挥作用。同时,农村小微企业扎堆种植农产品,集中在收获季节上市,供应相对集中,而销售能力有限,虽然有网站、网店的销售,但信息的不对称造成“销售难”。

1.5 缺乏发展电商的基础条件

农村小微企业经营者的知识背景,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欠发达限制了农村物流,网站、网店等信息资源交易平台难以发挥作用,交易安全因素,农产品交易不规范,农村电商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等制约了农村小微企业发展电子商务。

1.6 市场占有率低,抗风险能力差

农村小微企业大都规模小、投资少,重复建设多,导致农村小微企业间争抢市场,且农村小微企业产品同质化严重,难以形成自己的独立品牌,导致农村小微企业市场占有率低。缺少资金,管理机制欠缺,人才短缺,销售难,农村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差。

2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小微企业发展电商的必要性

2.1 “互联网+”为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借助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结合当地特色农业资源,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电子商务的进入农村,可以重塑农村供应链体系,缩短流通环节,打通信息壁垒,为农村、城镇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驱动农业“跨越发展”、助力农民“弯道超车”、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2.2 “互联网+”现代农业可在农村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

根据农业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返乡创业农民创办小微企业23.7万家,农产品加工企业45.5万家,休闲农业各类经营主体180万家,农民合作社达147.9万家,农民创业创新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2.3 “互联网+”农村小微企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繁荣

创设农村小微企业,能够带动信息、技术、物质、资金、人才等流向农村,催生新产品、新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稳定经济增长。如为农村群众代购、代销的形式,解决农村买、卖难的问题,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

2.4 农村电商带动传统产业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引进淘宝、京东等农村电子商务项目,积极普及农村电商知识,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建设,提升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激发广大农村创业者的电商创业热情,探索如何结合阿里巴巴、京东等大型互联网企业的大数据、农资平台和农村金融体系,促进农村经济生产经营模式的创新,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3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小微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建议

3.1 服务升级,发挥政府综合服务职能

政府应多办法、多渠道提供多方位服务,一是落实针对农校小微企业发展电商的税收、土地、政府采购、工商注册等优惠政策,为农村小微企业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二是加强银行、农村小微企业沟通,为农村小微企业打开融资通道。三是充分发挥政校企联动效应,聘请知名学者和行业专家根据当地优势资源和产业发展方向,开展农村小微企业培训。四是加大农村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投入,为农村小微企业发展电商奠定基础。

3.2 “一村一品”,明确农村小微企业电商发展新方向

“一村一品”运动起源于日本大分县,一个村子的居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或因为龙头企业带动,或培育市场主体,或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推进“一村一品”。农村小微企业可以选择和打造茶叶、蔬菜、水果、黑山猪等特色种养业,建立产业基地。通过成立指导中心,研究院,开发一些新品种,同时对农民进行一些培训,将整个产业链进行延展,借助本地优势逐步提升品质,通过各种媒体,打造国际的知名度,提高综合的实力。

3.3 依托农村特色,发展农村小微企业集群

农村小微企业以本地资源为切入口,依靠本地资源型禀赋,延长产业价值链,以“一村一品”的空间聚集发展模式,根植地域特色,促进农村小微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催生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小微企业产业集群,实现资源共享与互补,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品牌效应。一是要充分发掘本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二是重视种子企业和龙头企业的带动示范效应;三是加大对集群的资金投入力度。

3.4 苦练内功,努力发展农村小微企业自身

农村小微企业发展需要学习互联网经营理念,定位准确,找准目标客户群体,充分了解需求,逐步打造有影响力的企业品牌。首先,认清电子商务是农村小微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新守旧观念,转变经营理念。其次,农村小微企业开发具有天然地域特色的特色产品,准确定位,通过电商渠道,推广宣传,逐渐扩展知名度,以满足生产的需要。第三,通过网络培训、实地考察、创业培训等形式,特别是创业者,需要不断学习和创新,掌握农村电商和小微企业管理等专业知识。第四,农村小微企业还应积极主动寻求国家在技术、资源、法律、政策等方面的支持,还有来自京东、淘宝等大型互联网企业、农业龙头企业等第三方企业的支持。第五,科学制定采购、生产、销售、财务等方面规章制度,规范经营,增强企业活力。

总之,在“互联网+”背景下,农村小微企业要发展,应以当地特色自热和人文资源为纽带,打造“一村一品”,培育和引进种子企业和龙头企业,在政府的税收、土地、融资、创业扶持等多方位服务下,逐步形成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农村小微企业集群。发展农村小微企业,是政府、市场、企业自身等多方参与的系统工程,在“互联网+”、双创驱动的背景下发展电子商务对于农村微型企业的成长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蒋祝仙.农村小微企业融资困局与破解[J].农业经济,2016,(2):30.32.

[2]周鹏.我国农村微型企业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0):18948.18949.

[3]任晓鸿.电子商务背景下农村小微企业发展策略探讨[J].农业经济,2016,(2):126.128.

[4]赵君,蔡翔,赵书松.农村小微企业集群的基本特征、发展因素与管理策略[J].农业经济问题,2015,(1):73.78.

第5篇:小微企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小微企业;扶持;发展;政策;思考

小微企业在我国是企业的主要存在形式之一,它们虽然规模小,但是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任然占据着不可小觑的重要地位,是我国经济产业的一大支柱,我国的小微企业有着自己独特的经营特点,例如它们在我国的企业中存在比例很高,小微企业有着自己独特的经营管理模式,由于小微企业整体规模较小,资金运转灵活,使得小微企业的具体的生产方式非常灵活,容易控制,小微企业这一系列的特点都非常有利于企业的进一步扩大发展,它们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十分有利于整个社会大环境的稳定。但是小微企业毕竟也存在自身的一些问题,使得它们在长期发展中面临着很多阻碍,如果这些小微企业不能克服困难就很难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中存活,即使这些企业完全符合国家的相关政策,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途。

一、我国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际意义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不佳,经济的增长速度缓慢,这样的经济发展倦怠期使得我国的中大型企业在经营上出现很大阻碍,甚至出现了严重的亏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但是相反很多小微企业发展的却是异常良好,正是这样的发展使得小微企业的发展受到了政府的极大关注。为了促使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国家想尽办法扶持它们,并且出台了很多相关优惠政策。小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它的良好发展才促使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整个社会的不断进步,所以小微企业只有不断发展,不断壮大才能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持续促进的作用,同时还能帮助国家解决一些结业问题缓解就业压力,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因此,帮助小微企业解决出现的问题,是非常有必要且有意义的事情。

二、小微企业发展的具体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对小微企业扶持政策落实不够

由于小微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以国家和地方政府就小微企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措施,用于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例如对于成立小微企业的条件降低、将具体的办厂手续简单化。另外,在税收方面也有相关的优惠减免政策,但是这些政策虽然建立出台了,但是在具体政策的落实上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在一些地方,只重视利润大、投资大的大企业,对大企业的发展过度重视,任何政策都是价格大企业的发展放在首位,在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指导上也是只重视大企业的生产情况,为大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尽可能的有利发展条件,当大企业遇到经营困难时政府也会亲自为他们解决问题,这样就造成了大企业和小微企业在经济的发展的起点上是极度不公平的,这无疑使得小微企业的经营产生困难。

(二)小微企业存在的融资问题很难解决

由于小微企业的规模较小,使得小微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偿还债务的能力都是较弱的,所以使得他们的整体信用度不高,外界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财务现状的评价度也很低,所以这些金融机构为了规避风险就不愿意向这些小微企业投放贷款。另外我国还没有将良好的金融大环境建立起来,尽管国家为了扶持小微企业的发展,出台了一些相关的金融政策,将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的门槛相应降低了,但是只是徒有其表,并没有真正落实完善,这样就使得小微企业缺乏了有利的资金支持,使得他们在经营上出现了种种经济危机,于是为了缓解资金周转问题他们甚至进行融资来解决。

三、关于对小微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的阐述

(一)对于小微企业要将优惠政策和扶持政策落实

国家对于小微企业的扶持既然出台了相关的扶持优惠政策,那么这些政策就需要进行严格落实,切实为小微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这就要求相关的地方政府必须对于当地的小微企业有着自己深刻的认识,真正明白他们能为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利益,认真的将扶持小微企业的优惠政策进行落实,为了保证小微企业的发展,各地政府应该为了保证小微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创建专门的服务管理机构,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最有利的发展条件,在小微企业遇到问题时政府应该帮助他们进行解决真正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贡献。

(二)落实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的政策

国家为了保证小微企业的资金正常运转,应该出台相关政策为他们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使得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信任度增加,将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规模提高。为了避免对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的风险,国家应该组织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为小微企业建立信用评价机制,对小微企业进行科学的信用评价,能够将整体的融资大环境进行改善,还可以将银行的信用贷款的风险系数降低。另外,为了给小微企业提供更好地信贷条件,国家应该鼓励第三方担保制,目的就是降低相关金融机构的后顾之忧,最大限度的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

(三)研究小微企业服务对策,完善优化小微企业服务体制

认真分析当下小微企业的管理体制,将具体的管理体制进行创新优化,将管理体制机构的法定职能直接进行具体的定位,那就是全面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服务,从中央到地方实行协调管理,为了保证小微企业的最大限度的发展,必须采取国家和地方的双重支持,同时国家还应该为保证小微企业的发展应该设立各类专项服务机构,例如为了扶持小微企业的经济发展,创立的相关的金融服务机构,为他们提供市场信息,创建的相关的信息服务机构等等。

(四)主导小微企业良性竞争

为了保证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政府应该引导他们进行市场的良性竞争,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不正当竞争的打击力度,引导小微企业不要投机倒把,要通过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将企业的自身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将企业的相关技术技能提高。此外政府还应该注意小微企业由于自身的弱点在市场的竞争中处在不利的地位,防止大型企业利用自身较为强大的地位优势过度打压小微企业的现象。

(五)将市场准入审批进行简化

为了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需要,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将一些过时的陈旧的管理体制和模式进行改变优化,在小微企业进行市场准入审批时,应该减少对企业具体的经营范围的限制,逐渐将凭着许可证经营的限制进行取缔,最大限度的向小微企业开放市场,还应该推进网上审批,进一步优化审批环境,提高办事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门,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必须对此进行深刻的认识,真正将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进行落实,确实保证小微企业的良性发展,从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敬丽华.对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政策的思考[J].江南论坛,2015

第6篇:小微企业发展范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全面建设“开放、生态、文化、和谐、实力”新,打造沿海经济增长带重要腹地的目标,加大对全民创业和小微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着力构建“多点支撑,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形成强大的中小企业集群,为县域经济大发展、快发展、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支持对象

重点支持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干部、城镇退役士兵、农民、残疾人等各类群体创办小微企业。企业按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中行业划型标准进行认定。

三、支持措施

(一)激活全民创业主体

1.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2年内自主创业(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取得营业执照并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的,从就业专项资金中给予每人3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对高校毕业生创业一年内招用登记失业人员并与其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合同期满后按实际创造就业岗位个数,从就业专项资金中给予每人1000元的一次性新增就业岗位补贴。

2.鼓励干部和城镇退役士兵主动创业。自主择业的干部和城镇退役士兵(凭主管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从事个体经营(国家限制行业除外),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年内免交有关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之日起3年内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3.支持新办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对新办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3年内按收费标准下限减半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

4.支持农民大胆创业。支持农民自愿创办普通合伙企业,允许企业和个人资金以有限责任的形式,在农村设立有限合伙企业。鼓励农民申办个体工商户,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设立的前置审批项目外,农民凭身份证明、场所使用证明,可就近向所在地工商所申请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允许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实行“一人多照”。对在农村从事无需前置许可的商业零售和修理服务的流动小商小贩、农民在集贸市场或县、乡(镇)政府指定区域内销售自产农副产品的,免予工商登记。鼓励有固定场所的个体工商户和各类企业下乡从事无需前置许可的流动零售活动和修理服务,营业执照同时标明固定经营场所和流动经营区域。农民从事农业机耕、排灌、植保、病虫害防治以及相关技术培训的收入,免征营业税。经登记成立的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向其成员农户提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和劳务所得收入,向税务机关办理减免税备案后,符合条件的免征企业所得税。农民进城创业保留原有土地承包经营与转让权、村级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权等权益,允许继续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5.鼓励残疾人自立创业。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减征80%个人所得税;加工、修理、修配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残疾人员本人为社会提供劳务,免征营业税。

(二)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1.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在县本级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150万元用于支持全民创业和小微企业发展,以后每年视财力状况适当增加。重点支持劳动密集型、节能环保型、创业型小微企业,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园等创业载体建设。每年鼓励扶持一批专精特新产品(技术),推动传统粉制品加工业、制造业小微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步伐,引导更多小微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建立面向社会公开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库,优先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的企业,对研发投入和专利成果达到一定水平,产品市场占有率进入国内外同行业前列的企业,集中财政、金融、土地等优势资源进行培育。

2.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认真执行国家关于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政策。自2013年1月1日起至2015年12月31日止,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含6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自2013年1月1日起至2014年10月31日止,对各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对于符合条件的非营利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从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或再担保业务取得的收入(不含信用评级、咨询、培训等收入),三年内免征营业税;将符合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金融保险收入减按3%征收营业税的政策延长至2015年底;2013年底前,对金融机构向农户发放小额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营业税。对小微企业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经地方税务机关批准,给予定期减免。小型微型企业因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纳税的,依法申请在3个月内延期缴纳;将金融企业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延长至2013年底。

3.鼓励技术创新。对因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而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前损益的,在依据现行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研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支持和鼓励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发明创造、技术改造等活动,积极申报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具体奖励政策按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科技创新的意见(卢发〔2013〕3号)》执行。

(三)加强金融服务保障

1.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县金融办要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支持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发放小额信用贷款,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创新小微企业贷款担保与保证方式,支持企业采取动产、应收账款、承包合同、仓单、股权和知识产权抵押质押等方式进行融资。引导支持部分科技型、创新型小微企业到场外交易市场挂牌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探索发行小企业集合债券。每年至少组织两次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的集中对接活动。“十二五”期间,各金融机构要在当前小型微型企业贷款占比基础上,实现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的贷款增速,对达到要求的金融机构,优先考虑年度“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金融先进单位”。

2.提供限额贴息补助。对小微企业当年新招用持有就业失业登记证人员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总数30%(超过100人的企业达到15%)以上、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给予额度最高不超过200万元、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的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扶持。对还贷及时、增加就业岗位明显的,经县人社局、财政局、放贷银行审核批准,可给予二次贷款。贷款期限内,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给予50%贴息。对从事个体经营(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的,给予额度不超过10万元、期限不超过2年的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扶持。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创业的,可根据实际需要给予人均不超过10万元、总额度最高不超过40万元、期限不超过2年的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扶持。

(四)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1.加强创业基地建设。鼓励小微企业在符合规划且未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工业用地进行危旧厂房改造或新建厂房,履行基本建设程序后享受相关费用优惠政策。小微企业因发展确需用地的,享受招商引资土地优惠政策;加快启动经济开发区中小企业创业园项目建设,同时鼓励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家在秦西工业区工业园建设小微企业创业园,集中建设标准厂房,积极为小微企业顺利、快速发展提供生产经营场所,促进现有大中型企业生产链条延伸所衍生出的小微企业发展,形成以“大带小”、以“小促大”良性发展格局。

2.打造公共服务平台。由工信局牵头,综合协调发改、人社、科技、工商、质监、司法、职教中心及三大园区共同打造公共服务的平台,为小微企业提供技术创新、产品检测、融资担保、创业辅导、法律维权、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全方位提升小微企业的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力。支持、引导小微企业加入相应的行业协会,搭建政企沟通、会员交流桥梁。

3.助推企业开拓市场。鼓励小型微型企业积极参加由县级以上政府组织的各类展会、推介等活动,对参展企业的展位、会务等费用给予补助0.2万元;鼓励小微企业创建企业网站,每家补助0.4万元。

4.规范服务企业行为。大力推行联合审批、一站式服务,提高办事效率。严查各类针对小微企业的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培训等“五乱”行为。严格执行小微企业检查收费纪检监察机关备案制度,切实加强对有关部门服务小微企业的督导检查。严格执行收费公示制度,加强社会和舆论监督,完善涉企收费维权,保证各类创业主体的合法权益。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扶持全民创业和小微企业发展的领导协调机制。县政府成立县推进全民创业和小微企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主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直相关单位及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工信局,具体负责指导、督促、检查、汇总、通报等有关事宜。

(二)建立小微企业运行动态监测分析制度。工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小微企业的调查统计工作,尽快建立和完善小微企业统计调查、监测分析和定期制度。发改、工信、国土、城建(房产管理)、环保及行业主管部门要及时公布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动态等信息,逐步建立小微企业市场监测、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推进我县小微企业健康稳步发展。

第7篇:小微企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小微企业 财税政策 现状 建议

一、小微企业财税政策现状

在我国小微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在保持社会稳定、创造就业机会、活跃市场、增加税收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现行财税政策却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制约其发展。

(一)立法程度低,配套法规不健全

目前,小微型企业在财政和税收两方面均未实现法制建立,针对小微型企业的财税政策没有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多散布于各种税收政策文件及各种法规之中,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导致操作起来随意性强、各地执法标准不一,不利于公平竞争环境的维持。同时,也致使小企业在享受国家优惠政策时,缺乏规范且权威的法律依据,只能根据自身情况往各项政策上靠拢、打球,这就不可避免的出现钻法律漏洞的情况。

(二)小微企业融资困难

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个客观事实,既有自身条件的不足也有相关政策的制约。小微企业融资难主要体现在贷款难上,大多数银行把目标定位于大中企业,小微企业贷款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①贷款给小微企业的风险比贷款给大中企业的风险要高,原因在于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率远高于传统贷款的不良率;②开展小微企业信贷,人工成本太高;③由于监管机构问责制的实施,银行会对贷款给小微企业的高不良率而有所顾虑,导致不愿意给其发生业务关系。

(三)税收政策不完善、敏感度不足

我国税制框架的设计还不太完善。一是税收政策的市场敏感度不足,执法过程中的随意性、简单化反而加重了小微企业的税收负担;二是很难体现效率公平的原则,原因是修改后的所得税法仍采用全额累进税率,需要进一步修改;三是“营改增”只在局部地区实施,在实行过程中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重复征税的现象。

(四)征管的模式亟待扭转

目前的税收征管模式主要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单方面的管理和流程性的征收,税款收缴手段仍以处罚为主。鉴于小微型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其制定的税收政策应以扶持为主,相应的征管模式也应有所改变,主要应协调好各方面的资源和运作,克服信息建设的不足,同时提供科学的服务性质的税收征管,才能在小微企业的发展中起到促进作用。

二、完善小微企业财税政策的建议

(一)为小微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小微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当宏观经济处于上升期、市场稳定时,自身弱点并不明显,一旦经济下行、市场不稳定,对小微企业的冲击是首当其冲的。因此,宽松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是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具体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推进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②想办法进一步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减税政策要继续实施并逐步完善;③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调整现行经济结构和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二)加大对小微企业财政政策的支持

首先,应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促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一是帮助小微企业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这就需要国家安排专项资金从经济上给予支持;二是要支持鼓励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同时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不能只停留在技术研发阶段,要尽快的转化为生产力;三是要引导小微企业自主创业,抛弃等、靠、要的思想。

其次,要启动多元化方案,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一要鼓励信用担保机构针对小微企业开展贷款担保业务,凡是给小微企业贷款或进行担保的机构,中央财政将安排专项资金给予补助;二要建立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绩效考核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贷款,对符合一定条件的小微企业贷款可以进行重组和减免等;三要引导银行转变观念,不要只把目标锁定在大中企业上,这些企业尽管规模大却数量有限,要知道小微企业占了我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是银行开展业务的一个巨大市场。因此,银行需要改变传统模式,将目标客户从大企业逐步转向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

(三)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1.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有差别的,因此对不同地区的小微企业应制定有差异的税收优惠政策,真正做到“、区别对待”,使税收政策更加公平合理。

2.目前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上升迅速,再加上小企业数量众多,其面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介于此种情况国家应进一步加大税收优惠力度,继续降低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率,帮助小微型企业做大做强,早日转型。当然转型升级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坚持不懈。

3.对于企业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可以通过税收的减免进行鼓励。比如,今年是大学生就业的一个困难年,699万的毕业生需要工作岗位,对于对小微企业吸引大学生就业的可按一定比例设置企业主体税种的减免(比如增值税、营业税)。把税收优惠和就业结合在一起,这只是一种设想,实施起来肯定是有难度的,不过也为解决就业难提供了一个思路。

(四)加强服务和政策引导

1.加强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为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2010年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了《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截至2011年底,中央财政通过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了1000多家服务机构、2000多个小企业开展活动,建立了创业基地和公共服务平台,服务小微企业的公共设施越来越健全。公共服务平台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建设时应坚持政企结合、点面结合、软硬结合的原则,进行长期的、持之以恒的建设。

2.政府采购要向中小企业倾斜。政府采购向中小企业的倾斜主要应通过国家立法来保障。我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政府采购应当优先安排向中小企业购买商品或者服务”。为使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进一步发挥作用,2011年财政部出台了《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暂行办法》,“要求负有编制预算职责的各部门,应当预留本部门年度政府采购项目预算总额的30%以上,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其中预留给小型微型企业的比例不低于60%;非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项目,要对小型微型企业产品给予6%~10%的价格扣除”。

3.规范小微企业的内部管理。小微企业在其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组织结构不合理、管理模式僵化、缺乏监督机制、管理层理念落后、财务制度不健全、会计核算不规范等。要想完善现行财税政策,规范会计核算和健全财务制度是关键。2011年10月,财政部制定颁布了《小企业会计准则》,该准则针对小企业经常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规定了会计处理原则,为小企业处理会计实务提供具体的、规范的、统一的标准。记账无误、报表精准,是税务机关征税的依据,也是完善我国税收政策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2]张沁.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J].财会研究,2007(1).

第8篇:小微企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民间融资;小微企业;互动发展;台州

中图分类号:F832.42;F27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6.20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6-42-04

浙江台州是我国股份合作制经济的发源地,是民营经济发展起步早、规模大、密度高的地区,又是民间融资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民间融资为台州的民营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在因民间融资造成资金链断裂而引发的浙江企业家“逃债潮”事件中,台州民间融资的诸多弊端也屡次被媒体曝光,社会负面影响较大,故有必要对台州市小微企业融资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和实证分析,从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供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决策参考。

有关文献资料显示:对小微企业的民间融资行为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民间金融是一种低效率的融资,应该限制其存在。相反的观点则认为民间融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目前,这两种观点逐渐融合趋同,即:认为尽管民间融资风险较大,有不完善之处,但民间融资在小微企业发展中的资金支持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地显示出来,允许民间金融合法存在、规范发展,已成为社会各界人士、专家学者的共识。

为了掌握台州市的小微企业的融资现状,笔者设计了调查问卷,对小微企业的资金来源、融资数额、用途、企业经营失败的原因、企业主对金融环境的期望值等方面进行了抽样调查和实地访谈。

此项调查由台州学院经贸管理学院50名大学生来实施的,10个调查小组分赴台州市椒江区、路桥区、黄岩区、临海市、温岭市等五个区(县、市)走访调查,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64份。各区(县、市)收回样本问卷数量相对均衡,基本上能够客观地反映台州市小微企业民间融资的基本情况。

本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数据的信度、效度均在适宜分析的范围内,误差控制方案已通过统计部门认可,调查的样本具有代表性,调查获得的数据利用SPAS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一、调研数据分析

(一)小微企业获银行贷款占融资总额的比例

对264家已填列数据企业的问卷数据整理,结果显示(表1):2012年样本小微企业获得银行贷款占融资总额的比例是0的,有50户,占比18.94%;在20%以下的有108户,占比40.91%;在20-50%之间的,有76户,占比28.79%;在50-80%的之间,有25户,占比9.47%,且全部为民营银行的贷款。银行贷款占融资总额的比例在80%以上的,仅5户企业,占比为1.89%,且这5户工业企业的年销售额都在500万元以上,均不属于小微企业。由此可知:小微企业中从银行获取贷款占融资总额均在50%以下,且全部是从民营银行获取的贷款,没有一户是从国有商业银行贷款的。

(二)小微企业的融资途径

笔者所调查的小微企业,其销售额分为100万元以下、100-200万元、200-500万元、500万元以上这4个区间,各区间内的企业数接近相等,其中,销售额在200-500万元的企业相对较多,占34.09%。笔者对销售额在200万元以上小微企业的融资途径进行了统计(见图1)。

由图1可知,销售额在200万元以上小微企业的融资途径由多到少依次为自有资金、民营银行、熟人借贷、小额贷款公司,最后为地下钱庄等。

(三)小微企业发生的民间融资规模

样本小微企业2012年实际发生的民间融资规模如表2所示。

表2表明,被调查小微企业的民间融资规模主要集中在200万以下。分布在20万以下、21-50万、51-100万 、100-200万这4个区间的企业,分别有103户、36户、71户和44户,分别占39.02%、13.64%、26.89%和16.67%,有效样本企业总计264家,占全部调查对象的96.21%。

(四)民间融资是否能解决小微企业资金需求

笔者就认为民间融资是否能够解决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问题发放了调查问卷,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的数据处理结果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小微企业中,72.8%企业认为目前通过民间借贷融资能够解决企业资金需求问题。表明目前大多数小微企业通过民间借贷这一途径获得的资金,能够满足企业正常运行的资金需求,可见民间融资在台州市民营经济特别是在小微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金融支持作用。但仍然有28.8%的小微企业认为民间融资不能满足它们的资金需求,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目前的融资体系还不够完善,不能适应小微企业发展的需要。

(五)业主通过民间融资获取资金后的主要用途

我们将业主通过民间融资获取的资金各种用途的可能性的五种选项(十分可能、比较可能、可能、不太可能和不可能),分别赋予5分、4分、3分、2分和1分的分值,分别计算出每种途径的平均可能性期望分值,得到表3。

由表3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企业将从民间借贷获取的资金用于放款给其他企业和个人。调查中笔者了解到很多小微企业的产业链延伸得很长,企业间资金互相借用和拖欠资金的现象比较普遍,调查的结果正好符合台州小微企业的现状。其次是将所获资金转而投资于房地产的比例很高,排位第二,这也是形成近几年房地产泡沫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排位第三的为偿还其他贷款和临时性资金周转,用于企业技术改造和固定资产更新的资金比例最低,说明小微企业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六)小微企业期望的融资环境

笔者将小微企业期望的融资环境分为五个选项(十分期望、比较期望、一般期望、不太期望和一点不期望),分别赋予5分、4分、3分、2分和1分的分值,分别计算出各种融资环境的平均期望分值,得到图3。

图3显示,企业更希望民间借贷能满足它们的融资需求,其次是希望政府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和降低融资成本。对各类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小金融机构的贷款能满足融资需求的期望值最低。

(七)小微企业倒闭的主要原因

笔者将业主认为小微企业倒闭的主要原因的可能性分为五个选项(十分可能、比较可能、可能、不怎么可能和完全不可能),分别赋予分值5分、4分、3分、2分和1分的分值,分别计算出各个原因的平均可能性期望分值,得到图4。

这些企业认为,民间借贷融资成本高;将从民间借贷获得的资金转投资于房地产;跟不上市场需求变化,产品滞销;决策错误,投资失败;原材料及人工成本上涨;经营管理不善等这些均是造成一些小微企业倒闭的主要原因。

二、调研结论

笔者对调查问卷和小微企业主的访谈录进行数据处理和归纳整理后认为:台州民间融资与小微企业之间存在良性互动发展的关系。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虽高,年利率在6-25%之间,但能保证小微企业正常运转的资金需求,并能获取社会平均利润,民间融资已经成为台州民营经济发展的“助力器”,台州民营经济的发展与民间融资的贡献是分不开的。而台州发达的民营经济又是民间借贷的肥沃“土壤”,民营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和规模扩张所带来的对资金需求的扩大,为民间资本提供了投资渠道。民间的富余资金通过给小微企业资金支持也获得了较高的利息收入,增强了民间资本的收益性。

(一)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呈现“短、小、频、急”的特征

调研显示:从融资金额看,占比最大的是20万元以下,频数最高为88,其次是50-100万元之间,频数为63。从融资期限看,3-6个月占比最高,为31.86%,其次是6-12月的,占比27.42%。这种金额小、期限短、频率高的小额贷款,贷前调查和贷时审核的成本大,手续繁琐,放贷风险高,这些都是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对它们“惜贷”的根本原因。而民间借贷由于其地域范围小,放款人能够利用地缘、血缘、人缘、亲缘等优势,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经营状况、诚信度等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对借款人进行有效地监督,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风险。而这是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所不具备的。

(二)民间融资是助推房地产“泡沫”的重要原因之一

调研显示:借款人将从民间借贷获得的资金转投资于房地产的比例很高,业主认为这个因素最有可能导致企业倒闭。而民间借贷融资成本高导致小微企业破产这一因素最不可能。这一结果证明民间融资必需正确引导、整顿和规范,允许其在一定范围内合法合规地发展。

(三)转变发展方式是台州小微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调研显示:小微企业从民间融资获取资金后,将资金转投资于房地产和偿还其他贷款的比例很高,而投向企业自身的技术改造和固定资产更新的比例却最低。这说明台州小微企业的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因此,台州小微企业必须加速技术革新,跟上时代技术进步的步伐,走“小而专”、“小而精”集约型之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相关对策建议

(一)民间金融法制化

国家应尽快出台诸如《民间借贷法》、《民间借贷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赋予民间金融的合法地位,保护民间金融的合法权益,依法规范民间金融法制化、阳光化、秩序化的发展。

(二)大力发展服务于小微企业的多元化小微金融机构

强化各级政府在引导民间金融和小微企业发展中的职责,创新小微企业的融资机制,正确引导民间资本组建适合小微企业特点的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允许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村镇银行,依法将“合会”、“摇会”等地下钱庄改组成为诸如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小额担保公司、小额金融租赁公司、典当行等多样化的小微金融机构。探索试点政府参股、国有控股银行参股、政府与小金融机构共担风险的融资模式。多样化的民间金融组织机构,向小微企业提供多品种的金融服务,能够满足小微企业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需求,使得小微金融机构和小微企业通过市场各得其所,各取所需,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三)强化小微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防范

具体措施有:(1)选择融资对象的谨慎性原则;(2)融资对象第一还款源的重要性原则;(3)限定贷款对象资金使用范围的限定性原则;(4)对融资规模的控制性原则。

(四)加速转变小微企业经济发展方式

台州市政府尽快出台有关政策引导小微企业对落后设备进行更新改造、转型升级、提高科技投入的比例,以增强日后台州市在浙江省乃至全国的竞争力,促进小微企业与小微金融机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五)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为民间金融稳健成长提供制度性保障

存款保险制度在防止挤兑风险、维护金融安全方面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民间金融不存在国家信用的最终背景,万一发生问题,储户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对民间金融而言,存款保险制度可以削弱了储户对存款安全的担忧,大大改善它们在吸收存款方面的地位,提高它们的竞争力。更为重要的是存款保险制度能够给整个民间金融系统提供信用支持,一旦某一家小金融机构发生危机,由于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能够避免民众对整个民间金融系统的恐惧感和信用危机。

参考文献:

[1] 兰秀文.我国民间金融制度变迁与制度设计研究[J].未来与发展, 2012,(01).

[2] 黎友焕.加强监控民间金融发展状况[J].中国金融, 2012,(03).

[3] 黄友松.中小企业互助融资研究——社会资本的视角[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4] 罗德明、奚锡灿.金融契约与民间金融市场的局部性[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2).

第9篇:小微企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陕西;中小企业;发展;对策

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改善民生与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国民经济的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余波未尽,受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小企业面临成本上升、利润降低的双重困难,经营压力还在不断扩大。寻求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对于促进陕西的经济发展是尤为重要的。

一、陕西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2007年至2011年的五年间,中小企业营业收入从6296亿元增加到16190亿元,年均增长22%;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38.5%增加到48%,中小企业在陕西全省经济总量中已经形成“半壁江山”格局。目前,陕西省中小企业已发展到140万个,增加值达到5800亿元,实交税金680亿元,利润总额为1500亿元,年末从业人员达725万人。据人行西安分行统计,至6月末,全省小企业贷款余额1072.9亿元,同比增长33.1%,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16.9%,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抽样调查显示,今年陕西省1000户小企业申请贷款满足率达到78.12%。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数量的不断增多,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也逐年在提高,纳税额在税收总额的占比也较高。是创造城镇就业岗位的主力军,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

然而,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使其发展受阻。生产经营成本上升过快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最主要“近忧”。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与阿里巴巴集团推出的《中西部小微企业经营与融资现状调研报告》指出:在对小微企业经营影响较大的诸因素中,原材料成本上涨影响最大,劳动力成本上涨影响位居第三。调查总队2012年一季度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9.9%的企业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劳动力成本上升过快;25.8%的企业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原材料成本上升过快。由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不断上升,产品市场销售不畅,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亏损企业比上年同期增加近1个百分点。要想使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必须重视其存在的问题,积极引导和扶持。

二、陕西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短缺、融资渠道狭窄

资金不足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普遍且长期存在的问题。中小企业由于资产规模小,抵押资产有限,企业融资难度很大。按照现行金融货币政策,不少中小企业在银行很难得到贷款,为了生存迫不得已只能通过民间借贷取得贷款,但往往要支付很高的利息。据银监会测算,我国银行贷款主要投放给大中型企业,大型企业贷款覆盖率达到100%,中型企业也达到90%,而小微企业仅为20%。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显示,2012年一季度,有银行贷款需求的小型微型工业企业中,有41.9%的企业没能从银行获得资金,微型企业更是达到了45.7%。此外,一些大企业拖欠货款,加剧了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的紧张。有的中小企业互相借贷,形成“三角债”问题,资金链一旦断裂,便发生“跑路现象”。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阿里巴巴集团于2012年4月对重庆、西安等中西部多个省市开展的小微企业经营和融资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在影响小微企业经营的诸多因素中,资金紧张因素仅次于原材料上涨因素位居第二,进入2012年后,资金紧张或不足对小微企业的掣肘表现更趋强烈。调查总队也曾对212家中小企业融资进行过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问卷中企业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是资金短缺、融资难的问题,它们已经成为中小企业成长前进中的桎梏。由于资金紧缺,企业在一次性投入固定资产后,无力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不仅生产经营受到了限制,而且在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上后劲不足,一些企业只是靠来料加工赚取加工费来维持企业的运转。

(二)财税政策方面负担较重

中小企业相对大企业来讲,既没有垄断优势,也没有得到更多的财税政策惠顾。中小微企业承担的各种税费中,增值税、所得税、城建税、教育附加费最为普遍,其他由于行业、区域不同,中小企业微还需承担类似地方教育费、残疾人就业金、工会经费等税费项目。据全国工商联统计,截止2011年年底,面向中小企业征收行政收费的部门依然有18个,涉及的收费项目高达69个大类。2010年,中央财政设立中小企业专项资金总额达123亿元,该专项资金的补贴对象以中型高科技企业为主,补贴额占企业销售收入的0.5%-2%,但年销售额在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基本无缘享受。

中小微企业承担的税收和非税收费用增长迅速,甚至大幅超过了企业利润。2012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研发现,在工业企业利润下滑30%-40%的情况下,所调研各省的税收增长仍然达到两位数以上。从税收负担上看,2012年中小企业税收占资产总额的负担率为4.9%。更值得关注的是,为了保证预期的财政收入,不少地方加大征收各种非税收费。一部分行政性收费“变脸”为经营性收费,征费方式隐性化趋势初显;“小且散”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少了,“大且重”的费种并未减,“避重就轻”的结构性问题较为突出。

(三)中小企业自身创新能力不强,技术设备落后

从陕西省的实际情况看,中小企业技术资金投入不足,装备水平差,企业的落后设备不能及时得到改造和更新,不少企业设备陈旧、老化、带病运转,甚至一些五十年代的设备还在超期服役。调查总队曾对某镇进行过专门调查,结果是该镇企业的生产技术设备达到90年代前期技术水平的只占20%;80年代后期技术水平的占34.6%;80年代前期技术水平的占17.0%;有约10%的企业使用的是70年代的设备技术。陕西省中小工业企业规模小,技术基础薄弱,高级技术人才短缺,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由于工作环境、条件、待遇等因素影响,一些大学、中专毕业生不愿在中小企业就业。企业技术人员少,技术水平低,大多数为土生土长人员,高级技术人才奇缺。中小企业对科技成果的利用能力不强。陕西省中小工业企业中,除一些企业生产的产品是为大企业配套外,多数企业都是依靠当地的资源优势形成和发展的,产品大都为技术含量低的初级品。主要有生产建筑材料类的砖瓦、砂灰、石材等。农副产品加工类的豆制品生产、小食品加工、刺绣加工、木质家具等。由于这类产品的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能力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

(四)聚集行业相对集中,差异性较大

亚当·斯密认为,中小企业集群是这样的一个企业群体,群集内的中小企业具有分工性质,但是为了完成某种产品的生产而联合在同一地域。中小企业由于其规模小,相对于大企业而言,灵活性较强。如果能够形成产业集群,其“产-供-销”在同一个区域,那么这样可以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和销售成本。另外还可形成一定的规模而享受规模经济,提高竞争力。

目前陕西的产业集群规模较小与省内配套不足并存。大中型企业数量相当于广东的10%和四川的50%,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数量在全国排第26位,省内配套率只有30%左右。优化产业结构是我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促进陕西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

(一)完善融资服务体系,发挥信贷担保杠杆作用,提升融资服务能力

中国社会的根基在农村,中小微企业的市场主要在县乡镇及农村。所以可以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增强金融活力,有效增加融资供给。国资民资强强联合,组建小额贷款公司,积极利用省中小企业促进局支持资金,引进民营资本,组建小额贷款公司,对中小企业和创业者贷款难问题将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另外,不断推出新的抵押融资方式,创新贷款模式。一是贯彻落实《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法规,开展知识产权抵押贷款业务。二是开展订单农业贷款试点工作,促进了涉农企业发展。三是发放人民银行再贷款,增加信贷规模。积极开展直接融资,扶持农业龙头企业。集合票据和企业债券的发行,对于探索拓展农业企业融资渠道,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还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可积极开发合作伙伴,加强银企合作,引进信贷资源。全面开展担保评级授信,深化融资服务。担保评级授信是针对中小企业融资时间紧、期限短开发的新产品。通过担保评级授信,为企业普及融资知识,培训财务人员,实现审批前置,缩短贷款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加强预防监管,防控经营风险。可与省再担保公司签订再担保协议,共同分担风险,提高抗风险能力。

(二)财税政策方面应有针对性地支持

可以借鉴其他省市的经验,大力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在税前摊销。这样才有利于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其竞争力。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再担保公司、股权托管中心及中小型创业投资公司、股权投资公司、股权投资管理公司享受自取得第一笔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惠政策。降低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各级价格、财政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不按规定降低收费标准的行为,确保新的收费政策落到实处。进一步完善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原则,对有市场、有前景的小微企业贷款,酌情减少利率上浮幅度,对创新型和创业型小微企业可优先予以支持。

(三)中小企业应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自身竞争力

根据财政预算管理的有关规定,2011年12月陕西省财政厅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出台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此办法为支持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增强其创新能力,规范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应继续深化产学研的结合,推进企业科技创新。重视企业人力资源的积聚和培养,健全人才机制,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前提。除了人才的引进,也应注重完善研发平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四)促进陕西中小企业集群发展

发挥共建优势,打造企业集群发展的园区化承载平台。充分发挥省部共建、省内共建的体制优势,对原有工业园区重新规划,推动一批专业化园区的建设。发挥园区聚集效应,实现集约化生产,专业化管理,进一步壮大特色产业集群。

另外,应突出主导产业,强化特色,提升专业镇产业集聚发展的层次,提高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集群专业镇创业服务能力、建设水平和示范创业基地的综合实力。加快培育一批生产专业化、技术高新化、产品特色化和国内有影响、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群体,形成与大企业分工协作、专业互补的产业体系。

综合解决中小企业发展尤其是融资问题,需要金融管理部门以及财政税收等各个部门的政策合力,也需要社会各界尤其是各类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在其中牵线搭桥,提供信息服务和专业指导。

参考文献:

[1]罗卫国.中小企业发展障碍及清障对策探讨[Z].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2012,7:24.

[2]上半年陕西省针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政策[OL].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2011,08:24.

[3]胡莹.2013年3月各地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汇总[OL].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2013,04:8.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