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生作文指导范文

小学生作文指导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生作文指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生作文指导

第1篇:小学生作文指导范文

一、抓好积累过程

跟其他所有技能的学习一样,写作也有基本功的练习。积累优秀词、句、段、篇章是写作的第一步。这是让学生涉足写作领域的第一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积累大量的优秀的词、句、段、篇,为他们今后的写作提供大量的材料。需要指出的是,词、句、段、篇的积累不可机械地分解独立操作,应该指导学生对积累的内容思考其可能使用的方向。如一个成语,可以让学生造句;几个词语,可以让学生尝试用它们写一段话;几段文字,可以让学生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哪些是服务于一个中心的;教师也可提出一个中心意思,让学生从大脑中搜索出与之相关联的积累内容。这样的练习,可以让学生不但知道积累的重要性,而且还要知道积累内容究竟有什么用,用在什么样的文章里。从而避免了机械记忆所带来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后果,为从积累到写作提供了一条灵活的纽带。当然,积累的过程面广量大,学生有时会厌倦,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适当的评价激励机制,灵活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更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让他们知道积累什么,怎样才能做好,将来有什么用,还可以用成功的学生现身说法。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法,学生就会有了行为的精神支柱,他们就会乐于去做了。

二、抓好尝试过程

在学生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他们就会产生表达的愿望,产生尝试写作的念头。这其实就是写作的萌芽,是写作兴趣培养的起点。教师应该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

1.指导学生写好一句话。

写话一般在低年级进行。写话前,教师可给出一个词语,让学生自由造句。也可提供一个语言情境,让学生写一句话。如教师提出“春天很美”,学生就会想到春天的各种景物,说出自己对春天的理解。在学生说出自己的句子时,教师就认真指导语法知识,避免出现病句,同时还要鼓励学生不但要多说句子,而且要把句子说得更好、更精彩。

2.指导学生写好一段话。

在学生能够写好一句或几句话后,就可以进行段落训练。训练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一个意思写几句话,将自己要说的意思表达得更完整。在学生练习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将前后的句子连贯起来,注意前后的连接,说话的层次,等等,必要时应结合例文或教师的下水文,用具体的实例来讲解,让学生有模可仿,有迹可循。有些人可能很轻视学生的仿作,认为没有一点价值。其实不然,教师对学生的这个思维阶段的表现就予以理解,这其实也表明他们在努力走向写作。没有一个人生来就会写作。大作家秦牧就指出在学习的开头,模仿本来就是任何人都难免经历的阶段。因此,千万不要轻视学生的模仿,那是一种不称职的表现。

3.指导学生写好篇章。

在学生动笔前,应该让学生知道,人们想表达的内容有时不只是一件事或事情的一个方面,有时为了表达清楚往往需要分好几个部分来说,这就需要一部分一部分地说,合起来才能让人明白所要表达的内容。这样做其实就是一个思维的导向,让学生明确地知道文章应该有写作的目的、内容和层次以及各种表达方式,而且各人有各人的风格。学生虽然不一定清楚地知道这些写作方面的术语,但他们已经知道了这方面的意思。

在指导学生作文过程中,还应该像指导写段落那样,指导他们如何处理才能让段落之间联系得更紧密、连贯。如告诉他们过渡的方法,“从此以后” “就这样”“不但……而且……”等等。除此之外,还应当提醒学生分辨哪些内容是主要内容,要详写,哪些内容是次要的,要略写,有的内容是多余的,可以不写。有些文章需要详写,有的文章只要简明扼要就行了。一句话,就是让学生知道写什么,怎样写,需要注意哪些。

三、抓好顿悟过程

在学生能够流畅地写文章后,教师往往会突然发现有的学生作文中的某一句话或一段话写得相当出色,有时甚至构思都非常巧妙,这种现象其实就是一个顿悟过程。

顿悟就是突然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心理学家苛勒认为:顿悟是通过学习者重新组织或重新构建有关事物的形式而实现的。有了顿悟的学习者,是用一种新的方式来看待整个情境的。有的学生在写作思考过程中,有时大脑中会突然“灵光一闪”,对先前的思考作出更为巧妙的安排,这样就得到了我们老师批改时的惊喜。对于有顿悟的学生,教师除应给予适当的褒奖外,还应与学生共同去探讨研究“顿悟”的结果,帮助学生把它修改得更完美。需要指出的是,顿悟其实是多次思考的结果,它是建立在先前思考或经验的基础上的,换句话说,我们的学生是经过自己深入地思考才写出这样的好句好段的,并不是凭空就有的。因此,我们只有抓好基本技能的掌握,让学生拥有更为厚实的智力背景,学生才会有更多的顿悟。

第2篇:小学生作文指导范文

一、现状分析

小学生感觉作文难写,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原因:

1.平常积累的素材少

小学生由于阅历浅,基本上是学校和家庭两点一线,缺乏生活的体验,不会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有些学生虽然也经常参加学校或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但不善于进行总结,成不了写作的素材。

2.缺乏写作的兴趣

有的小学生知识基础差,字、词、句还未能过关,错字连篇,经常写出断句和破句,就更别说写出成段的文章了。

3.写作方法不当

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作文方法和作文规律,写作时往往感到无法下手。

4.训练不得法

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教师不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说到写等教学原则,违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把少数尖子学生能达到的水平强加于全体学生,忽视学生的个性,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二、目标管理法

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MBO)源于美国管理专家德鲁克,他认为企业发展的目的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企业必须制订总目标及与总目标相一致的分目标,来指导职工的生产和管理活动,同样的道理,我们要在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时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方法运用

1.培养学生的审美力和观察力

常言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写作干巴巴、缺乏素材的同学,我们要制订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观察力这一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鲁迅曾说过:“对于任何事物,必要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所以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周围世界的事物,从中找出异同,分析美丑。

2.从“双基”训练入手,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对学生着力进行“双基”训练,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步是字、词、句训练。看看字体是否端正,卷面是否整洁;是否有错别字,是否有病句等。第二步是选材立意训练。中心是否鲜明,材料是否切题,结构是否条理等。第三步是兴趣的培养。要密切师生关系,加深师生感情,相信老师,尊重老师,从而对老师所教学科产生兴趣。要适当安排学生课堂上互改活动,发挥学生动手批改文章的主动性,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同学是怎么写作文的,为什么要这么写;作文讲评时要以表扬为主,照顾到学生的心理感受,只要达到当初制订的训练目标就可以给予充分的肯定;提供展示机会,激励成功。学生的习作一旦被认可,就会对写作产生浓厚兴趣。

3.组织结构化作文教学

对写作洋洋洒洒,却毫无章法、不得要领的学生,就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培养他们文章层次清楚,中心明确为目标,组织结构化教学。意在找到教材、教法与学生认知结构的最佳契合点,促使学生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写作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一定适应性的写作能力。小学阶段作文主要是写人、写事、写景、写物等基本训练,常用的方法是总、分、总结构。为此,我们就要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明确每次作文训练的目标、要求。这类学生的文字水平功底很好,关键是缺乏必要的正规写作训练。

四、注意事项

1.实效性原则

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根据各类学生的特点进行,要遵循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循序渐进,让学生逐渐达到写作的最佳境界。目标既不能太高,太高了没法完成等于没有目标;目标也不能太低,太低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实时信息反馈

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建立一个开放、动态、立体的作文教学体系。对完成情况要及时进行总结,对照目标寻找差距和不足,对出现的偏差,实时调整训练内容、训练途径和训练方法,以保证目标的实现。

3.考核与激励

第3篇:小学生作文指导范文

一、要引导学生“为情而造文”,切忌“为文而造情”

这就是说,作文是用笔来说话,要说实在的话,说真情的话,说自己的话,不要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

应当看到,由于对作文的性质认识不清,在学生的作文中,“为文而造情”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例如,有的学生写遇见两个同学打架,自己上去劝架,文章里用很多篇幅写劝架时的思想斗争,又是想起老师的教导啦,又是想起英雄的形象啦,思想斗争来斗争去,最后终于鼓起勇气把打架的同学劝开。这里,虚假的痕迹十分明显。人们不禁要问:你去劝架真的需要思想斗争这么激烈吗?等你思想斗争够了,也许别人早就散架了。在一次题为《新风赞》的作文中,一个班竟有十几个同学不约而同地写了拾钱包送还失主的故事;写《一件好事》,又不约而同地写英勇抢救落水小孩;一旦写到刻苦学习,就是“碰到一道难题,认真思考,一直坚持到深夜,妈妈催了几次也不肯睡,终于攻克了难关”之类。不是说生活里没有这些事情,但是到处有钱包可拾,那么多小孩都掉下水去,各人解决难题的过程又那么酷似,这能令人置信吗?这些显然都是“为文而造情”。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反复教育学生写真人真事和真实感情。从作文与生活的关系来讲,必须这么做;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来讲,也必须这么做。

但是,应试教育的某些做法却在助长“为文而造情”。例如,近几年,据说为了评分的精确,作文评分的规则订的很细,如何开头得几分,如何结尾得几分,中间过程得几分,如何点题得几分。规则细了,就不是内容决定形式,而是形式决定内容了。作文还没有动笔,已经让条条给框死了。一个小学六年级学生写《我为红领巾添光彩》,内容是春游时同学们午餐的包装物弄脏了草地,自己看到后想打扫干净,却又极想加入同伴的游戏队伍,最后还是清洁环境的想法占了上风,做了公益劳动。这篇文章本来写得很好。却被评了三类作文,原因是中间过程没有展开,不符合几项具体的、针对中间过程的评分规则,当然丢分很多。其实,拾起废物放进垃圾箱,这个过程本身并不复杂。后来,这个学生只好编造了半截香肠如何如何,泡泡糖粘在鞋上如何如何,再评果然得了一类。这样做,不是在鼓励“为文而造情”吗?这样指导学生作文显然不妥。如果说得是实在的话,真情的话,自己的话,那就有真情实感了。例如,学生在学校花园里除草、松土,干得汗流浃背,有的同学被刺扎破了手指还坚持劳动,并总结出怎样才能不被刺扎着的经验。劳动完后,老师抓住时机进行指导,学生在作文中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思想斗争,但却写出了真实的劳动场面,写出了劳动中同学们的动作神态,写出了劳动的收获,心情的愉悦。这样真实的情感也就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了。

二、先求“通”,再求“好”

“从内容入手”,与“从形式入手”的区别,并不是要不要重视形式,而是在于内容和形式谁决定谁。坚持从内容入手,就是坚持内容决定形式。在作文指导时,要引导学生考虑先“写什么”,再考虑“怎么写”;在讲评和指导修改时,也要首先着眼于内容,再根据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看看表达得是否准确、通顺、有条有理,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修改的更加清楚明白。

第4篇:小学生作文指导范文

关键词:农村小学;快乐作文;写作能力

一、让学生坚持写日记,调动他们写作文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坚持写日记既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通过写日记可以有效地把自身所想全部抒发出来,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不知不觉对学作文有了一定的兴趣。如果学生还是不知道怎样来写日记,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植树、种菜,观察小动物的生长情况,然后用日记的形式来记录所观察到的情况。只有这样才可以促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用口头表达能力来促进写作能力

由于小学生处于一个活泼好动的阶段,认知能力还不是很强,口头语言的发展先于书面语音的发展。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特点,让学生先说后写,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可以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自由发挥的课堂,让学生对每天的所见、所想用口头的形式说出来,同时教师要注意把握时间的长短,说话要求难度依次增加,以便能够用口头表达能力来提高写作能力。

三、注意作文批改方式

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自主评改和交互评改。所谓的自主批改其实就是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人,教师可以辅助学生进行批改,比如,要让学生对照题目,判断自己的内容是否切题,逻辑性是否较强,文章是否存在错别字等。待学生批改完毕之后,教师可以小组成员进行互改,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力,还可以接受其他人的意见,做到取长补短。

综上所述,教师要想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还可以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来促进写作能力,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徜徉。

第5篇:小学生作文指导范文

语文作文教学一直是老师的“心病”,如何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让小学生在作文写作上有一个大的提高是摆目前语文教师面前的难题。本人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要将作文教学提升,必须在教学方式上有所创新,让小学生创新思维的“隐形翅膀”飞起来。

强化创新思维训练,让小学生思维“活”起来。小学生作文的过程是对小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综合训练过程。叶圣陶老先生曾指出:“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才有撰作”。可见“思”是作文的最初阶段。但是教给小学生思维方法,训练小学生思维,需要老师的引导。在引导过程中,让小学生探索以小见大,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思维方式。为加强思维方法的训练,或结合课文、或结合范文,或结合小学生生活实例,让小学生触景生情,触类旁通,联想思考。这样长期注重思维训练,小学生认识水平明显提高,并学会了运用逆向思维、多向思维、外向思维等多种作文方法,如可欣赏图画进行作文,利用电脑互联网上的精美图片,加以辅助背景音乐让小学生欣赏和分析,体味乐曲的情感和意境,产生共鸣,再进行形象思维,在头脑中构建创造出符合本图片主题的画面,最后引导小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写出的作文也就别出心裁,让人耳目一新了。如:《故乡小河在哭泣》、《我与爸爸比童年》等作文,充满童趣,又散发出理性思维的光芒。

因地制宜运用教学策略,促进小学生作文创新能力。引导小学生求异、求新思维。小学生作文是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训练,教师引导小学生读懂、读精课文,分析、探讨作者的学作技巧,获得与他人和前人不同的独特的见解,形成求异思维品质。小学生作文中只要有一点求异思维的思路、语言,以及与众不同的观点和独树一帜的见解,教师应该给予分析指点、表扬鼓励,加以保护和培植,以激发小学生的求异思维。同时,可设立自主自能作文。自主作文,通常可以用日记(周记)的形式来完成,小学生自主的选题、选材,取各自想写、好写、乐写的内容,各展所长,发挥各自优势,这样写出来的作文不仅极具特色,而且也使小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拓展观察思考空间。生活是作文之源,要想作文创新,文章本体的材料必须向生活提取。指导小学生作文创新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辐射、导向、延伸功能,把小学生作文同学校、社会的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让小学生在学会生活、增强实践能力中,提高分析、判断事物的能力,拓展主见思路。

第6篇:小学生作文指导范文

一、 小学生作文心理现状调查

1.小学生作文兴趣的调查

通过对小学生作文兴趣的调查,主要想了解当前小学生对作文的喜爱程度。因为一提到作文教学,教师摇头,学生喊怕。如果能找到学生喜欢或不喜欢作文的原因,就可以在作文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在被调查学生的总人数中,对作文非常喜欢和喜欢的占48.6%;有时喜欢的占40%;不喜欢的占11.4%。这个调查的结果表明小学生整体上对作文是喜欢的,接受的,并且愿意在作文成绩失败的情况下继续努力提高作文成绩。

为什么这个结果和教学实际情况出入很大呢?分析发现,实际上学生的喜欢与怕作文不是一回事。他们为什么喜欢作文呢?因为他们认为在作文里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可以“用自己的话去描写事物”,“写一些很有意义的事”,可以充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而害怕作文主要是教师要求过高,作文写作毫无趣味可言。如有的学生认为“作文内容很难”,“老师只让我们听作文书上的,有很多同学写的都一样的,很没有意思”等。

由此看来,学生喜欢作文,是因为他们认为作文是一个畅所欲言、尽情表达自己意思的过程,能够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小学生整体喜欢作文还说明他们愿意接受作文,愿意与作文成为好朋友,这一现象也与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的“人类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这一学习心理现象相吻合。然而正是教学中过分的、刻板的作文要求扼杀了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使他们对作文产生了敬而远之的态度,甚至是害怕与逃避。

2.小学生作文动机的调查

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进行作文呢?“想把有趣的事写下来,想把心里话告诉别人”的学生为总数的38.5%;“写好作文对将来的生活、工作都有好处”为学生总数的32.9%;“为了考试取得好成绩,为了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为学生总数的28.6%。

这个结果表明,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有趣、快乐、真实、充满想象力的作文教学内容是学生获得作文成功的主要因素,也是促使他们愿意作文的首要因素;外在的鼓励或者惩罚成为次要的成功因素和作文动力;而学好作文本身则成为第三因素。原因何在呢?在小学生看来,作文主要的目的就是将有趣的、快乐的、开心的事情记录下来,以便在“以后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看一看”或者“和别人一起分享”。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还可以发现:在小学阶段,各种写作动因皆能引发学生的作文动机,其中以记述生活中快乐、有趣的事情和倾诉心中的秘密为首要的动因。引发小学生作文动机的因素表明:在小学阶段,作文目的与作文成绩之间关系不大,即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各类作文目的的教学对提高学生作文成绩效果基本上是一致的。

3.小学生作文修改的调查

作文修改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作文修改的态度也反映出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坚持度等。小学生是怎样看待作文修改这一环节的呢?在关于作文修改这一调查项目中,“认真看老师的修改,然后再自己修改”的为学生总数的37.1%;“自觉修改”的为学生总数的25.7%;“不能自觉修改,需要教师指出后修改”的为学生总数的27.2%;“需要教师修改”的为学生总数的10%。

这个结果表明,在小学阶段,能主动自觉修改作文的学生确实不多,并且他们主动修改作文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有的学生是“为了得到高分,我就反复检查句子,修改句子”;有的是因为“自己修改好,再给老师修改,老师要轻松些”;还有的是因为“作文修改后,交上去,老师看了开心”。

为什么不主动进行修改呢?“因为老师的写作水平比我高”,“老师能修改好”;有的认为“老师不说,就不知道哪里不好”,“因为我检查不出什么地方要修改”,“自己根本就不知道哪里需要修改”,只有“看老师的批注,才好修改”;还有的认为“写了作文,就是完成了,不太喜欢修改”、“没有养成修改作文的自觉性”。

通过原因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作文的修改,多是从外部因素进行考虑的(如老师),很少有学生意识到修改本身对作文的好处。此外,在小学阶段,对作文的修改主要依靠教师,而不是学生自己,教师的榜样作用在学生作文修改环节能发挥巨大作用,并且学生有待于作文修改习惯的培养和修改能力的提高。

4.小学生作文归因的调查

学习归因是学生对自己学业成绩原因的认定、归纳和总结,对自己学业成就的归因对学生的未来学习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把学业成绩的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他就会认为学习任务的难度、自己的运气或他人的因素是自己学业现状的因素;如果归因于内部因素,他就会相信学习能力或自己的努力是决定学业现状的因素。小学生在面对作文成绩的时候有什么样的归因心态呢?

调查发现,从作文成败归因来看,小学生将作文成功归因于“教师”的为调查总数的62.9%;归因于“勤奋”的为调查总数的18.6%;归因于“聪明并勤奋”的为调查总数的7.1%;归因于“聪明”的为调查总数的5.6%;归因于“运气及其他”的为调查总数的5.6%。

在作文失败归因方面,将作文失败归因于自身的“不努力”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47.2%;归因于“聪明但不努力”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24.3%;归因于“运气及其他”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17.1%;归因于“教师和家长”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11.4%。

在学生作文成败的归因上,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学生作文成绩优秀,他便将成功的原因主要归于教师;而学生作文成绩差,他便将失败的原因主要归于自己的不努力。这个有趣的现象说明什么呢?它是否表明学生对自己学业现状的认识存在矛盾呢?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发现,学习者本身具有学习的自然倾向和内在潜能,人类学习是一种自发的、有目的、有选择的过程。学生将作文失败主要归因于自身,正表明学生从小就有一种学习的潜能,愿意选择学习而不是逃避学习;将作文成功主要归因于教师则表明,在小学阶段,学生认为学业成绩的取得主要来源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对教师的依赖程度是相当高的。

二、 小学生作文教学建议

1.小学作文教学应是真实作文、快乐作文和有趣作文

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内容应该切实做到“真实、快乐、有趣”,摒弃人为的拔高,让学生在作文中能畅所欲言,倾吐自己的心声。让学生真正感到作文原来是一种“很好相处的事物,它就像我的朋友”一样。

要做到这点,教学中就要切切实实地贯彻课标中“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和“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等作文教学的要求。

要做到这点,教师还要具有教育的“根源性智慧,即对教育的一种纯正、直觉的价值判断”,具有高尚的趣味与正确的价值取向,能够“对学生的才情与灵性,哪怕是处于萌芽状态,都有一种发现的敏感和直接扑上去拥抱的冲动”,避免在引导时因自身的趣味很平庸,价值取向不纯正,从而“以一种整齐划一的权力要求去规范学生”,扼杀孩子的写作灵性和丰富有趣的精神生活。这正是教师发现和分享学生灵气和才情,感悟他们具有生命活力的作文的前提条件。

2.小学作文教学应加强教师的榜样和指导作用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小学生正处于人生最喜欢模仿的阶段。他们在家里喜欢模仿父母,在学校喜欢模仿同学和老师。而老师在他们心中具有权威性,成为他们最喜欢模仿的对象之一。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在学生面前树立起榜样。教学中,特别是在作文修改时,单纯的学生修改对作文教学不能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教师必须给学生以具体、明确的作文指导和帮助,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引路作用,避免因自己的指导无力使学生在作文的学习过程中存在“学习无助感”,以致引发学生作文动机降低,兴趣淡漠,厌恶甚至逃避作文。

教师的指导应该重在培养学生对作文的态度、习惯,应该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天性”,培养小学生对“语言的好奇与敏感”,而不是片面强调作文的功利目的和系统的作文方法,“培养语言的程序员和思想的懒汉”。

3.小学作文教学应加强对学生多种作文动机的激发

在小学阶段,外在的作文动机是必须的和必要的,合理地利用外在动机,能够促进学生作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作文的成绩,并保持学生作文学习的坚持性。

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减少外部刺激,帮助学生将外部学习动机转化为内部学习动机,使学生对作文产生持久的兴趣和热情,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作文。

在小学阶段,作文教学应该淡化作文功利性教育,提倡多种作文动机的激发,避免单一的纯功利作文动机存在。因为在小学生幼小的心灵里,作文的功用并不明确,他们惟一能确定的就是作文写好了就能得高分,获得教师和家长的表扬,得到同学的赞扬。

第7篇:小学生作文指导范文

摘 要:文章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出发,指出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就如何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小学作文现状;思维导图;相关建议

一、引言

语文是一门讲究语言逻辑性的基础性学科,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十分重要的模块。作文作为训练小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巩固文化知识点的一个重要模块,受到学校和家长的普遍重视。思维是写作的核心,不论是构建文章整体结构还是组织通篇文章的语言,都是思维在文中作用的体现,而思维导图就是用一定的树状结构呈现思维过程,培养思维技巧,锻炼思维能力的工具,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小学生作文训练适应了小学生作文教学的需要,有助于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浅谈小学生作文教学现状

作文是一种记叙方法,它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后,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确定的主题。作文是训练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工具之一,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比重。由于小学生年龄局限,特别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写作存在很大难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文偏题离题

在接触正式的作文写作之前,低年级学生写作练习模块主要是“看图写话”或者根据给定的主题对内容进行扩充。然而,接受正式作文训练后,特别是某些作文要求学生根据语段提炼出中心思想后进行写作,由于小学生语言思维能力还有所欠缺,读懂题目中心思想存在难度,作文偏题离题现象时常发生。

(二)思维结构混乱

作文通常都有一定字数要求,特别是篇幅较长的作文,文章后半部分往往有拼凑字数的嫌疑,使得文章整体缺乏逻辑性。小学生构建作文整体结构具有随意性,很少进行系统性构思,导致写作更像是文字的堆积,此外,小学生作文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也是导致其作文思维结构混乱的一个重要因素。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直接导致了语句不通顺,意思表达不明确,文章结构混乱。小学生写作特点使得作文训练本意得不到真正落实。

(三)内容空洞,缺乏感情

小学生对作文练习存在排除心理是一种常见现象。课内知识巩固不牢、课外阅读积累不足,加之生活经验总结缺乏,使得大部分小学生写作时无话可说,写作内容大都无病,没有融入真情实感。就算作文中偶有感人事例或者名言名句,但由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弱,通常以口导式的语句将写作资料拼凑在文章中,显得语句肤浅空洞。

(四)教师写作引导缺乏逻辑性

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教师能够帮助学生读懂作文要求,提炼中心思想。但是,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引导学生日常写作练习时,通常是以直接告诉学生主题的方式进行写作,极少用思维引导的方式将学生写作主题导入正轨,缺少锻炼学生自我提炼题干的训练,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提高学生写作主题准确性。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上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诸多学科的教学中都发挥了一定作用,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也具有可行性,它既能给老师在作文教学上带来很大的便利,更重要的是,它能训练小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语文作文相关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一)思维导图融入作文教案准备

教案准备在教学过程不可或缺,作文教案也不例外。运用思维导图准备作文教案具有优越性,它能缩短资料整理与运用所需的时间,提高教案质量。例如小学作文前言引导的主题为“愉快的假期”,教师可以将相关体现作文主题的语段用关键词标注,用分支结构的方式在教学环节开展,特别是PPT制作与展示,思维导图能够将教师思维分析过程很好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使用关键词来写教案,不仅能减少教案的篇幅,还能使得教案主次程度更加直观,方便教学。

(二)思维导图融入作文技巧训练

小学生作文存在偏题离题、逻辑结构混乱、感情空洞等问题,教师要从根本上纠正或者改善作文问题,可以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作文技巧训练,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作文主题的确定以及篇幅的展开都有一定技巧,都是思维的体现。首先,教师指导学生标注语段关键词,细细琢磨后确定主题,其次,细分出作文将要展开的事例或者分论点,最后,在文章主次明确的基础上收集资料,完善文章内容。例如,小学第十二册作文要求题目为《难忘的……》,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进行举例教学,通过《难忘的一件事》的导读,让学生先了解一下对于这类题目的写作形式和内容,对整个题目有更加具体的把握,然后学生就可以进行有效的拓展,联系身边的实际经历,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思维更加活跃,感受到生活中的任何经历都会对写作产生帮助,会让学生更加了乐于观察生活,运用到写作当中,让写作成为体现生活的途径,运用想象,让学生在作文教学中快乐的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极大的提升学生自身的写作能力,通过这种开源化的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的写作技巧,提升学生测写作能力。

(三)思维导图融入作文课后总结

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不仅在于课堂练习,课后总结同样重要,它能及时反馈学生作文问题,提醒学生重视并改正。教师利用作文课时间,将学生作文问题运用思维导图列出。例如作文《愉快的假期》,将作文辑结构混乱这一共性问题作为主支,继而罗列出导致这一问题的不同原因作为分支,如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导致的语言表达不明确,实例选取与主题不符等。这种课下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根号的把握写作课堂的重点,从而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

此外,还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进行作文互评,小组成员可以自行决定,然后,成员合作总结作文问题并制作出思维导图,最后选出做得最好最快的组别,进行奖励。

四、结语

思维导图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体现为“作文地图”,它从作文主题和脉络展开两个方面促进小学生作文质量的提高。基于作文在语文教学中比重较高,小学生写作水平将将直接影响我语文的教学质量,教师应该掌握思维导图操作原理,在作文教学中构建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克服作文难题,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英)托尼・巴赞.思维导图[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

第8篇:小学生作文指导范文

作文发表了

河北省石家庄市 裕华路小学二年级四班 朱竞高

我于7月2日、4日写了两篇作文,分别是《如果我会飞》和《下雨》。我把这两篇作文输到了电脑里,登录到小山屋网站,给其中一个栏目《中小学生作文选》投了稿。投稿后出来一个对话框:祝你投稿成功!10天至15天后上网查看。其后我迫不及待地等呀等呀,每天上网查,有时夜晚也梦见作文发表出来了。可是20多天过去了,怎么还没有消息?我很着急。妈妈安慰我说:别着急,再等几天。于是我又等了2天,可还是没有消息,我便在网站上的读者留言本上说明了我的心情和困惑。7月28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我的作文终于发出来了!看到网上有我的作文,我高兴得跳了起来!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爸爸、妈妈,他们说:开开真棒!再好好练习作文,争取写得更出色!妈妈又说:开开,来写上网址,明天妈妈也上网看看!我写完网址,交给了妈妈。

第二天下午妈妈下班回到家中,对我说:开开,妈妈在网上看到了你的作文,很高兴,真为你自豪。阿姨们看后也表扬了你。我听后心里甜滋滋地,但想到这两篇作文都是经爸爸帮我修改后才发出来的,里面也应有爸爸的功劳呢!我还要好好练习作文,争取写得更出色!争取再不用爸爸指导了!我以后还要向《中小学生作文选》多投稿,希望能在小学生作文选上看到我的更多的作文!

指导教师:朱玉峰

第9篇:小学生作文指导范文

一、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欠缺主体地位。小学生写作的作文比较成人化,写作的内容缺乏童趣。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小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也仍处于发展阶段。但小学作文教学没有从实际实际出发,忽视了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求小学生以成人的思考方式去分析问题,并以成人的语言来表达他们自己的思想。这种成人化的思维方式不利于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小学生是富有很多的想象力,他们的内心世界是美好的,而教师却没有充分利用并掌握小学生的性格特点。

2.小学生的作文写作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相脱离。小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往往是头脑空空,不知道从哪里下笔,这主要是小学生的生活环境比较单一,见到的真实生活很少,特别是在家长和教师的保护下,孩子很难体会到真实的生活。这种生活环境使得小学生的头脑中缺少作文素材,并且教师在布置作文题目的时候,超出了小学生的经验范围,使小学生缺乏切身的生活体验。

3.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忽视了语言的交际作用,学生在写作的时候缺少真情实感。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语言的交际作用。在作文教学中,小学生面对的读者就是教师,教师起到评阅的作用,当学生面对教师时,小学生就很容易产生惧怕心理,学生们往往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写作,这就使得作文失去了原有的情感。作文是一种用书面语言来进行思想交流,而交流要有对象。当学生面对着自己愿意交流的对象时,就会打开他们的写作思路。

4.小学生的作文写作训练比较枯燥,教师忽视了实践能力的锻炼。在作文训练的过程中,教师总是给学生灌输许多的作文技巧,给学生讲解作文如何审题、立意、选材等内容,这种宏观的讲解比较空泛,小学生很难领会其中的方法和技巧。教师忽视了学生在作文过程中的真实感受,教的作文侧重点多是强调学生不在意、不感兴趣的。

二、小学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小学作文的写作要求表现在一下几方面:一是小学生的作文一定要具真实性。教师要培养小学生运用语言文能力,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能力,教师要让学生来说真话、心里话,激发学生写作的想象力;二是小学生的作文一定要具有朴实性。小学生的作文写作的语言要朴实,但并不是说作文写作就不讲求文字技巧。只是教师就是要培养小学生用朴实的语言来把事情写清楚,锻炼小学生作文情感的表达,而且语言要表达正确;三是小学生作文写作的内容一定要通顺。小学生的作文要做到表达的思想通达,文字通顺,教师应注意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的作文思路。

三、小学作文教学的策略

1.小学生作文教学要重视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训练。在作文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指导,加强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和创造思维。培养观察能力要从观察社会生活开始,让小学生观察自己周围的生活,例如周边的工厂、一条街道等,这些都可以是小学生观察的对象。另外,亲近自然又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例如灿烂的星空、芬芳的花朵、翠绿的植物等事物,这些都会让小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