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化经济体质范文

现代化经济体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化经济体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代化经济体质

第1篇:现代化经济体质范文

【关键词】范围经济;一体化;组织管理;竞争优势

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讲,企业的纵向一体化能够使企业的产品链在各个环节同时开展,当这些活动得以完成时,企业的范围经济也将产生。可见,企业的纵向一体化是企业实现范围经济的基础和前提。此外,任何一项生产经营活动都是由企业和市场共同完成的,而范围经济实现程度的程度是企业形成一体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对企业范围经济和一体化对企业或者产业的影响则涉及较少。而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更多的企业在追求了规模经济的基础上,其生产组织方式开始向范围经济和一体化经济模式转变,以此来迎合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普遍要求。

一、对范围经济和一体化的释义

(1)范围经济释义。对现代组织而言,由技术、管理知识与经营信息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范围经济往往涉及到组织管理的多个层面,是一个难以忽略的参数,因为当范围经济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企业之间的纵向或者横向联合就成为可能。可见,对现代组织而言,无论是技术知识、经营管理经验还是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是具有一定价值的,在对这些要素进行获取的过程中,需要付出一定的甚至是高昂的代价。同时,这些要素由于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定价较难,估值不易,尤其当企业选择跨国经营时,传统的技术转让并不被特别看重,相反,直接投资则被看成是最为有效的方式。因为直接投资可以通过对先进技术的应用,对信息的整合和对市场经验的应用,实现高效率的组织和管理。(2)一体化及纵向一体化释义。一体化是一个广义的词汇,包括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等,本文所指的与范围经济相关的一体化为纵向一体化。按照管理学和社会学的理论,纵向一体化指的是企业上游的产出能够作为下游的投入,并且这样的一系列纵向生产过程要集中在一个企业内部进行。因此,在企业进行纵向生产时,各阶段各环节之间进行的生产活动都会以产品的形式最终呈现。当然,即便是彼此之间互为投入和产出,如果这些产品是通过不同的企业制造出来的,然后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则往往被认为是不同的产品产自不同的企业。即便是企业在实行纵向一体化时只生产一种类型的产品,同样能将不同阶段呈现的产品看作是不同。所以,实行纵向一体化的企业实际上是在进行多种产品的同时生产,不同的是,这些多产品的交易过程是在企业内部进行的,只有最后一阶段的产品才会流通到市场上参与交易。从这个角度讲,企业即便只生产和经营纵向生产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产品,由于其掌握的技术、管理知识与信息存在于不同的阶段,为了保证生产与经营能够正常的进行下去,企业需要对上下游企业或者各阶段的技术特点、管理特点与信息进行了解和掌握。否则,上、下游之间的生产协调是难以实现的。

二、范围经济的风险与福利分析

(1)范围经济的风险。范围经济对现代组织的益处是十分明显的,首先表现出来的是组织管理成本的降低,在短期,选择纵向一体化的企业能够在财务会计方面取得范围经济,同时还能够在必要的情况下实行低成本扩张战略,以低于市场预期的价格获得企业所需的关键生产资料或者资源,以此来增强企业在产品市场、证券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而从从长期看来,企业选择纵向一体化战略能够取得范围经济的优势。但是,风险也在这一阶段暴露出来。因为,企业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的原始目的在于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多方面的需求,最大限度的为客户提供相关而又不同的产品。可是,当这一战略进行到一定的阶段,企业会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去片面的追求纵向一体化所能够带来的优势,使企业陷入到恶性循环的陷阱之中,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与风险。可见,盲目的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将使企业的技术获取成本显著增加,分散企业在主营业务上的资源和管理者对主营业务的注意力,而企业的成本变化也将更加复杂和模糊。(2)范围经济的福利。从组织管理的角度讲,范围经济实际上是对协同的一种真实反映。也就是说,现代组织需要对不同的业务进行协调和管理,使企业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使自身的资源优势发挥到极致,并以此建立起新的长期的竞争优势。当然,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既存在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范围经济的福利效应也是十分明显的。当增大投入时,企业的单位成本得到降低,规模经济呈现出来;而随着企业业务的增多,范围经济就会呈现出来。范围经济的出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销售,优化采购,增进研发。

三、一体化的风险与福利分析

(1)一体化的风险。现代组织管理采取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市场机制本身固有的特性会作用于企业的组织结构,使其产生一定的风险。比如,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市场机制的作用过程不但具有一定的随机性,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不公平和不公正,像强者获利、弱者受损等。所以,企业采取一体化的过程并不是稳定的,而是存在较大的风险的;其次,在国际比较优势发生变化的条件下,一个参与国际分工的企业如果不能因此而进行有效的结构调整,或者是没有能力来完成这样的结构调整,那么它们就会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受损,而这被看做是一体化的另一个主要的风险。(2)一体化的福利。从产品的水平差异方面来看,消费者的偏好是多样的,在产品存在水平差异性,并且生产的平均成本递减的情况下,即使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国家之间也能展开部门内贸易。从水平分工的理论我们可以看出,规模经济是部门内贸易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是贸易得益的一个重要来源。一体化战略将原本被保护主义分散孤立的国内小市场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更大的市场。通过这个大市场内的激烈竞争,实现大批量生产等的技术利益。所以,水平差异的部门内贸易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在动力,直接促进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如果贸易转移效应超过贸易创造效应,一国参加关税同盟的净福利将是负的。维纳的理论可以很容易地推广到其他区域经济合作形式。

四、结语

在产业经济学中,纵向一体化经营是指企业沿主导产品生产链向其上游或下游相关产业领域不断扩展的过程。根据其向上游或下游扩展的方向不同又分为后向一体化和前向一体化。自从进入20世纪后期,世界经济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汹涌澎湃。对于国际经济关系在全球化和区域化之间的关系,学者有着不同的解释,并对其未来走向得出不同的结果。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全球化的先导和基础,全球化是区域化的必然归宿,因此,研究范围经济与一体化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 考 文 献

[1]李尊然.论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关系[J].经济问题.2007(4):102~104

第2篇:现代化经济体质范文

[论文摘要] 市场经济内涵着人类重要的文化伦理现象,有其独特的文化基础、文化精神和文化追求。在市场经济文化背景下,人们应具备很多良好的道德和心理素质,但最根本、最核心的是人的主体人格。经济文化既对现行的道德与心理教育提出挑战,也需要道德与心理教育作出积极的应答。

市场经济内涵着人类重要的文化伦理现象。市场经济有其独特的文化基础、文化精神和文化追求。人们的价值观念(取向)、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选择“决不只是经济表面的装饰物,而是内在于经济的人文力量”。[1]这就是市场经济文化,是在市场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中形成的人的稳定的价值观念、社会规范、伦理道德、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情感方式以及行为规则等等的有机体系。市场经济文化的蓬勃兴起对人的发展提出了现时代的要求,其核心是培养具有现代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主体人格。

一、市场经济文化对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挑战

毋庸置疑,市场经济文化对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提出了挑战。这种挑战将是全方位的,包括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的制定和确立都会因人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改变而发生一系列变化。

市场经济文化追求着主体人格的确立。随着市场经济文化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的改变,必然对人的素质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毫无疑问,我们仍必须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德育主旋律,仍必须坚持健康心理的维护、心理潜能的开发。同时,也需要拓宽现代德育内容和心育内容,以培养能适应市场经济文化的道德主体。为此,可考虑以下几项极富现代特色的教育内容:1.经济伦理教育;2.生态道德教育;3.科学道德教育;4.情感教育。应努力把这几项教育内容融入教育的主旋律中,从而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思想更具有新意,更富有时代气息。

市场经济文化崇尚民主、开放。因而,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也应该是民主的、开放的。可以往的德育和心育在方法上把青少年学生视为单纯的容器和被动的接受者,普遍采用灌输。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忽视学生的道德生活和需要,忽视引导和提供学生“自我决定”的机会,往往把“禁止”、“防堵”作为立足点,忽视学生主体

地位和主体性的发展,而且总是试图“净化”学生的生存空间,因而割断了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无法培养辨别是非、自主决断的能力。而主体人格的培养将彻底否定和拒斥一味灌输,将教育和生活紧密联系,让青少年在生活和“真的”教育中生长、建构。

我们应该不断反思和批判以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实现向现代教育的转向,积极培养具有现代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主体人格,从而使教育与时展的主旋律保持一致。

二、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对市场经济文化的应答

市场经济文化对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挑战已日趋明朗,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应作出积极的应答已是刻不容缓的。面对挑战,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不仅要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文化的主体,同时还要超越市场经济文化,引导市场经济文化,从而实现市场经济文化的正确、快速、高效的发展。

(一)内容的更新:确立适应主体人格建构和市场经济文化发展的新内容

市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人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使对原有的品质也赋予了新的内涵。如果我们不增添新的教育内容,就无法适应文化发展的需要,就会被历史所淘汰。根据现代市场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我们认为下列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内容必须得到重视。

1.经济伦理教育。经济伦理是经济活动中所特有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评价体系,协调着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关系,以保证经济活动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有序进行。市场经济的顺利运行需要一定的经济伦理。因此,我们的教育就要重视经济伦理教育,培养人的勤俭、公正、平等、守信、惜时、效率等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形成青少年正确的经济意识、经济心理和经济行为,促使个体经济社会化。

勤俭,既是一种道德品质也是一种心理品质。这里主要指勤俭建国,指生过程中要勤俭,指在生产中,应节约资源和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积极开发新能源,探索废物利用的途径,以降低生产成本和资源消耗,特别是要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最终实现经济理性的、科学的增长和可持续发展。这也能保证经济主体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勤俭也倡导着一种理性的消费观念,不是节衣缩食而是过一种舒适的生活,既满足物质需求,又满足精神需求,提高生活质量,享受现代生活幸福。

市场交换需要公正、平等。只有在公正、平等的氛围中,人们才能彼此信任,彼此尊重,相互合作,共同发展;才能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坑蒙拐骗,让它们没有生存的空间。只有这样,经济真正的繁荣、发展就会在人们的期盼与努力中得以实现,市场经济文化就可以得到优化,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惜时已不再是个人的私事。[2]惜时比以往任何时期更显重要,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时间”。随着科技、经济、文化的发展,我们不能停留在“一寸光阴一寸金”的传统角度来看待时间,而应更新为“此一刻比前一刻值钱”(托夫勒语)。因为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不再主要依赖于空间的竞争,高科技的发展使竞争表现为占有时间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说,谁拥有更多的时间,谁就能赢得竞争的胜利。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3],人们的价值观念在改变,“他们不再重视金钱上的利益——对他们来说重要的是自由的时间”。人们欢迎弹性工作制,愿意较快速地完成工作,希望较多拥有自己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

讲究效率是市场经济所要求的,高效乃成为市场经济的特征之一。现代科技、社会的发展,大大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增强了人们的现代意识,在一个无法忽视竞争的时代,高效是取胜的一个重要条件。花同样的时间获得更多的收益或取得同样的收益只需较少的时间,这无形中就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使得财富能快速地增长。同时也可以使人们获得更多的休闲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确立正确的金钱观是经济教育的核心内容。”[4]在经济教育中,应把金钱观教育和人生观教育结合起来。当前社会中更应把金钱观教育作为实施人生观教育的重要抓手,积极确立正确的人生观指导下的金钱观。日常生活中,金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体现了人们的实际利益,人们不再谈钱色变。对于青少年而言,不耻于谈利,乃是他们价值观念变革中的一个重大进步。但也有些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把挣钱的多少作为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尺度。我们不能迷信金钱,因为金钱不可能代替一切,金钱决不是衡量精神领域价值的尺度。

2.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是调节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以人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为前提的。生态道德教育则致力于培养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情感和行为,以便正确地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社会和经济发展都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经济、社会3个方面。但在实际的市场经济活动中,由于人们盲目地追求经济利益全然不顾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最终导致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人们不得不自食苦果。“5亿公顷(123,500英亩)可耕地因遭受侵蚀和盐碱化,已不能再耕种;世界上三分之二的森林为了生产而被砍伐:有150种鸟类和兽类因为人的破坏而绝种了;近千种的野兽现在已经很稀少或处于被灭绝的危险之中。侵蚀、土质恶化、森林毁坏、暴雨成灾、动植物生命受害等情况现在仍继续而且有的地方还在加剧。”[5](PP.132-133)资源和能源的匮乏、环境的破坏将使市场经济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且社会还不得不为环境污染支付巨额的费用。显而易见,人类若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倡导生态道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已是迫在眉睫。

培养生态道德首先是重新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把正确认识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人类道德的基本要求。抛弃以人为中心、唯我独尊的观点,摒弃人与自然之间任何障碍,实现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发展。培养人们“关心”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让“关心环境”成为人类的一种新的世界观。同时,我们应该依靠人类自身的生态道德意识和情感,努力发掘人类正确认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潜力,通过节约资源,利用科技开发新的资源,才可能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能力报以乐观的态度。我们还应把价值观念和权利观念引申到自然环境中去。应该认识到人类以外的其他一切生物也都有他们的价值和权利,同样应得到平等的对待。我们还应认识到自然界的有序性,并培养尊重自然界有序性的情感,同时对这种有序性承担重要的责任。

我们不仅要严禁滥砍滥伐,随意开矿,而且要在正常使用自然资源的时候还应注意及时修复,在动态中保持生态平衡。这是市场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也将成为市场经济文化努力的方向,积极培养人们对待生态环境的正确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

3.科技道德教育。就本意而言,科技道德是科技工作者在科学研究活动和技术运用过程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应具有的品德。科技道德教育则是为了培养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中也能具有科技道德素质,最终将其融入人的个性之中,并以此协调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科技确实能为人类谋福利。科技的巨大进步消除了一些人类传统的及由自然造成的不幸,如贫困、瘟疫等,但对它的使用不当也给人类带来了新的不幸,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核威胁等等,而且这种副作用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中表现得日益明显。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科学发展与社会的道德精神价值之间找到平衡”。[6](P.85)经济的发展不能脱离科技,也就必然不能脱离科技道德。应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正确对待科学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以运用科学为人类造福。

在进行科技道德教育时可侧重于科学精神,科技价值观的培养。科学精神和科技价值观的培养不仅仅是道德教育的任务,也依赖于心理教育的共同参与。科学精神是人类重要的精神财富,包括怀疑、求实、进取、创新、严谨、公正、协作、勤思、献身、耐挫、勇于竞争等精神,是科学工作者对人类的贡献,是我们在进行科技道德教育时应注意培养和发展的。其间,创新精神更要突出强调。

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我们的国家若想取得主动,就得不断更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改进管理方法、开拓新的市场。而且,创新也是未来知识经济发展的源泉。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泰勒提出,创造活动不但对科技进步,而且对国家乃至全世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哪个国家能最大限度地发现、发展、鼓励人民潜在的创造性,那个国家在世界上就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就可立于不败之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现时代的主体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它既是一种道德品质也是一种心理品质。要振兴我们的国家,发展我们的市场经济,完善我们的市场经济文化,就必须加强青少年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情感和创新意志。这将成为市场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保证。而这一任务的完成将主要依赖于创新教育。

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是创新素质培养的前提,只有善于发现问题、求新求异、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才能不断地激发人们去变革、去创造。许多调查表明,正常的人都具有创造潜能,学生亦不例外。一般来说,在适当的教育下,创造潜能可以在每一个学生身上显现并得到发展。关键是,我们的教育不能扼杀学生的创造潜能,不能让学生“走进学校是个问号,走出学校是个句号”。

创新情感的培养。创新情感伴随着创新意识的觉醒而产生,表现为对创新的渴望与憧憬,有着强烈的创新激情,敢想敢说敢做,创造带有强烈的主动性和有意性,以及对创新的痴迷和不厌倦,等等。培养创新情感可促使青少年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创造。

创新意志的培养。创新意志是指克服创新过程中的困难所作的努力。表现为具有远大的理想、不畏艰险的勇气、锲而不舍的努力、永不言败的斗志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创造精神。只有具有了创新意志,才能在创新过程中持之以恒,才能攀登科学的高峰。

我们只有把创新教育作为现时代的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才会对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创新情感、创新意志给予高度重视,才会深刻地意识到,没有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应该是教育的一种失误。我们只有弘扬创新精神,发展创新教育,才能适应并发展市场经济文化。

4.情感教育。在高科技的社会里,科学精神得到张扬,科学技术受到高度重视,科学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此情况下,更要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其中包括人的情感的培养。

情感,“是一个不容忽略的教育层面”。[7](P.10)“人的情感绝不是自然成熟的,它是在教育促进下发展、成熟的。”[7](P.21)我们的情感教育主要是指“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情感品质,防止和克服消极情感,使学生身心获得全面而健康的发展”。[8](P.167)最重要的是要加强青少年学生情感能力的培养。一般而言,情感教育是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但也离不开道德教育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经济文化的消极影响在青少年身上也日益显现,物质的富裕不可思议地导致人们出现“价值真空”。青少年表现出任性、冲动、缺乏自制力,而且他们只要求别人爱自己,却想不到也不会爱别人。他们缺乏感动之心,缺乏体谅之心。

竞争是市场经济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青少年感到了社会的压力、父母的压力和学习的压力。在青少年内心蓄积着一股紧张、焦躁、孤独、无奈、自卑、意欲反抗的情绪,如果不能得到适时疏导和缓解,就可能在某一时刻突然爆发,从而导致逃学、出走、自杀等行为的发生。就青少年自身而言,正处于“疾风怒涛期”,情感的两极性非常明显。而且青少年学生的情感尚未定型,呈现动荡不安的态势。他们在取得好成绩时会自鸣得意,一旦学习失败又陷入苦恼、悲观的深渊;他们忽喜忽忧,似乎让人无法捉摸。而我们当前的学校教育虽在努力弥补一些失误,而从总体上来说,仍不够重视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的情感世界。这就说明情感教育产生和存在的必要,同时也给我们进行情感教育提供了条件。

在情感教育中要关注情感能力的培养。情感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客观道德情境的情感体验能力。(2)共感能力,或称共感性。“从他人的观点感知某种现象或体验他人的感情的这种能力。(3)体验自己情感的能力,即自我体验的能力。(4)调节、调制情感的能力,这种能力依赖于理想和意志力。[9](PP.74-75)应积极培养青少年的情感能力,从而为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健康、完美的主体人格奠定坚实的基础。 转贴于

(二)师生关系的发展:确立“对话式”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主体人格的建构。

赫尔巴特确立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绝对权威,认为教师与学生是管理与服从的关系;杜威把儿童置于教育过程的中心,要求教师围绕儿童转。对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师生观,历史上争论已久,批评声不绝于耳。在学校,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关系还占主要地位,教师把学生看作是教育和控制的对象,学生不能积极地投入到师生关系的主动创造活动中。因此,“我们应该从根本上重新评价师生关系这个传统教育大厦的基石,特别当师生关系变成了一种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的时候。这种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由于一方在年龄、知识和无上权威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和另一方面的低下与顺从的地位而变得根深蒂固了……”[5](P.107)学生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形成了消极的体验,产生了一种无助感。但无论是“教师为中心”还是“学生为中心”的师生关系,都是二元对立的师生关系,都是不利于青少年学生民主、平等思想的发展,不利于学生主体人格的建构。为了适应市场经济文化对主体人格的呼唤,我们应积极确立一种“对话式”的师生关系。“对话不仅仅是指二者之间的狭隘的语言的谈话,而且是指双方的‘敞开’和‘接纳’,是对‘双方’的倾听,是指双方共同在场、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的关系,这种对话更多地是指相互接纳和共同分享,指双方的交互性和精神的互相承领。”“对话表现为‘敞开’、‘接纳’、‘承认’和‘包容’。”[10](P.131)“对话过程就是思想、真理、意义、情感潜移化的过程,使一个人的精神发生变革的过程。”[10](P.135)

每一个青少年学生都是一个非常具体的人,他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有自己的认识、体验、理解和选择;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在人格上,青少年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因此,教师和成人应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当作主体、当作人而非物来对待。而且,对青少年学生来说,任何被动的学习和灌输都是无意义的、低效的。只有主动的认识、学习过程才是有意义的过程。

教师既不是学生知识和道德的源泉,也不是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他无权支配学生,不能把自己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强加于学生;他只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5](P.107)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应教会学生怎样对付大量的信息,怎样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有效地充当学生的向导和顾问。

人们已经认识到师生关系对青少年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但没有把师生关系看作是教育活动本身的表现方式,没有认识到师生关系作为教育活动本身而富有的教育价值”[10](P.127)。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和学生应是作为独特的、完整的精神整体的人而相互作用。“在抽掉了人格精神的这种片面的师生交往中,师生关系往往是不正常的。”[10](P.127)在“对话式”的师生关系中,“作为精神整体的人的自觉的理解和沟通”才能存在,教师和学生双方才能在精神的理解和沟通中进行精神交流,获得精神发展。

只有这样“对话式”的师生关系,才能培养学生民主、平等的意识,才能有利于学生主体人格的建构,才能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也才能促进市场经济文化的发展。

(三)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

教育过程,实际上是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和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11](P.100)与此同时,我们应认识到,学生自我教育的要求和能力不是随年龄的增长而自发发展的,它是教育的结果,应有计划地进行指导和培养。指导自我教育,是指导“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进取心,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向自己提出任务,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12](P.290)这将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是重视学生自主性的重要表现。教育过程中学生自主性包括这样一些涵义:(1)学生具有与教师平等的独立人格。(2)学生和教师一样都是积极的能动体,都是自己的意识和行为的承担者。

(3)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教育活动,都是教育活动主体;外界教育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意识发生作用。[9](P.79)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重视学生自主性、指导学生自我教育,应注意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培养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习惯。其中,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尤为重要。

自我教育的要求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前提与开端,只有学生具备了自我教育要求,才为以后的一系列自我教育活动奠定基础。激发学生自我教育要求,也就是使教育目标转化为学生自觉努力的目标,使学生产生自我教育的愿望。这实际上是青少年学生把外界教育要求内化的过程。教育者就要帮助学生明确学校、家庭、社会对自己提出的教育要求,了解其正确性,并相信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达到这些要求。同时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调节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产生自我教育的愿望和动机。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并为青少年学生始终不懈地朝着教育目标前进提供可能。

(四)指导学生学会道德判断、道德选择。

杜威在其早期的纲领性著作《我的教育信条》(1897)中提出“教育即生活”,并不留情面地对传统教育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的状况进行严厉批评。但不幸的是,20世纪的教育仍然与生活相割裂,远离了生活。这里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空洞说教与灌输;二是只注重琐屑行为的训练和消极防范。这两种倾向都漠视了发展中的主体所应有的人格尊严,在方法上都采用了强制灌输。但,灌输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因为“具有知识并不就是教养,只有把精神的内在本质变成自己的东西,才是教养”[13]更不幸的是,教师总是警惕学生不遵守学校的规则和常规的形式,总是把重点放在矫正错误上,总是只注重防止失败,总是把学生当作一个“容器”,总是企图把那些自认为“永远正确”的思想观念灌输给学生,总是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好。其实,这是极不明智的。任何事物,包括规定、规范都是不断发展的。在变化迅速、价值多元的现代社会,“正确”已是一个可变的成分,而且只有通过比较,通过学生“自主决定”最终确定其“正确的身份”。在一个开放的、信息来源多端的社会,又如何让学生闭目塞听?与其让学生接受外界文化的“自然影响”,不如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判别、自主选择。我们的教育要摆脱困境,要想得到发展,就应努力从人的主体性建构的视野中寻求正确的解决办法。在现时代的多元文化中,面对价值观矛盾、冲突的情况,就应指导青少年学生学会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的能力,这是德育和心育共同的任务。

道德判断是对某一事物或现象进行善恶、是非、公正合理与否的断定。它以一定的道德认识为基础,是进行道德评价、道德选择、发生道德行为的重要依据。柯尔伯格用九个道德两难问题,如“海因茨偷药”,启发学生在道德讨论中积极思考、主动交谈或辩论、作出道德判断。同时在讨论中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道德选择能力,包括对不同的思想体系,道德体系作出价值选择的能力,对同一思想体系,道德体系中不同的规范作出选择的能力;按照某一规范完成一种社会活动、道德活动时,从同时存在的几种不同行为方式中独立地、灵活地选择一种最佳行为方式的能力;实际执行某种思想、道德规范的能力。”[9](P.75)青少年学生的道德选择自主性程度往往是学生道德行为自觉性水平的重要依据。市场经济文化的发展促使学生“希望学校的道德教育能给他们以一定的选择余地,能对他们自主地确立或改变道德取向真正有所帮助。他们开始逐渐将选择道德取向视为自己的一种毋庸置疑的权利,并逐渐对学校与教师剥夺他们的这一权利的行为‘深恶痛绝’”,[14]他们“愈来愈不能容忍他人对自己的选择过多地指手划脚”,也“愈来愈不会将自己的选择所致后果随意咎于他人”[14]。青少年学生渴望拥有选择的权利,教师就应指导学生掌握道德选择能力,学会道德选择。以便青少年学生在多元的价值冲突中能从容不迫地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念。

柯尔伯格经过长期的研究指出,儿童(广义)是“道德哲学家”,因为儿童同教师和成人一样,有他们自己的关于价值观问题的思维方式,儿童能够自发地形成他们的道德观念。不仅如此,儿童有他们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情感方式和行为方式。总而言之,儿童的发展自有他们的规律。很显然,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确立学生的主体人格,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是人性的教育和教育的人性的本然要求。主体人,应成为现代教育的根本追求。无论怎样,人的发展才是最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樊浩.伦理智慧与市场经济的文化力[J].江海学刊,1995(1):90-95.

[2]班华.试论经济教育中的若干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1994(4):12-15.

[3]参考消息,2000-02-21(6).

[4]班华.试论经济教育中的金钱观教育[J].德育信息,1994(4):9-10.

[5]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6]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7]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

[8]班华.心育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9]班华.中小学德育探析[A].山东省教委普教处.德育师资培训教材[C].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0.

[10]金生.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11][苏]苏霍姆林斯基.少年的教育和自我教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1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第3篇:现代化经济体质范文

关键词:农业技术;创新;推广

在社会主义经济体质的改革下,农业技术也积极探索,完善自我,逐渐形成了现如今的多类型、多层次、多体质共存的混合型农业技术体系,但是在往后的社会中如何进一步加强自己,还有待探索。本文主要从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时代背景、创新内容、推广体系探索等几个方面对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做出探讨。

1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时代背景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时代背景主要有3大方面:市场经济体质改革、旧体质下的农业技术体系不能满足人民的要求和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农业发展也随着走向市场化发展方向,以往的农业模式并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农业方面的劣势就越发明显。农民在进行农业建设中遇到各种困难,运用旧体质下形成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人们越来越深刻的意识到农业发展和科技的关系。伴随着科学技术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农业发展中去,我国农业正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变,这是顺应时展的必然趋势。

2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内容及意义

1、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内容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创新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开辟新市场、产品创新、技术手段的创新、来源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创新不仅是指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也是指已存在的科学技术运用到科学生产中。农业技术创新从理念到生产都有不一样的创新方法。

2、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意义

推动农业技术进步,促进农业可持续化发展是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动力,而要实现这些,就必须有健全的农业技术发展体系和完善的运行机构。我国是一个实行科教兴国的国家,农业技术只有紧紧依靠科学技术发展才能有长远的发展前景。旧体质下形成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推广理念不够重视农业主体――农民,其管理体质和运行机制都适应不了当下的社会经济体质发展道路,最重要的是旧体质下形成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与科学技术的联系不够紧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想国家真正强大起来必须把农业发展强大作为国家坚实的后盾。

3 农业技术推广需要理念创新

在现有的机制框架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工作理念有时还不能与改革后的推广技术所需要的理念相适应,造成服务与需求脱节。

他们对市场需求大的优质高效的农产品研究不够深入,对具有当地优势的特色农业产业中出现的新问题了解的不够彻底,对农产品储藏和加工等环节的问题掌握的不够全面,而这些不足直接影响着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实际效果。

所以,农业技术推广必须在理念上进行创新,要按照农民的需要、市场的需求、产业的要求,破除以技术抓推广、各自为政单打一的传统,树立为产业发展全面推广与全程服务的新思维观念,围绕当地的重点产业,搞好相应的科技创新与服务创新。

同时,要大力推行基层农技人员包村联户,逐步形成农技人员抓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户带动普通农户的技术推广模式。此外,还应加大组织农民参与推广的全过程,不断的组织专家培训农技员和农民,并利用实施重大项目或企业参与带动社会化服务、建立展示示范区、科技示范场等新型农技推广方式方法的应用力度,引导农民自觉学习和交流农业新技术。

4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探索

政府扶持农业技术推广势在必得,但是遇到的困难很多,主要表现在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体质、推广办法、推广组织形式等与时代步伐不一致,需要做出相应改变,下面主要在这3方面的优化做出探讨。

1、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体质改革探索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随时可能会出现各种困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优化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应从推广体系体质下手。农业技术使用承包制,让经营性技术推广与公益性技术推广相分离,从而农业技术从无偿变为无偿与有偿相结合。通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体质改革,完善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才能更好的发展农业。

2、优化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法

培养科技特派员是地方农业部门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一种非常实用的创新农业技术的推广方法。所谓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政府或相关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根据乡村农业发展科技要求,进行人才筛选,选拨出的优秀的科技特派员到乡村里参与农业发展,科技特派员作为一种最直接的科技与农业相结合的桥梁。河南省万名科技人员分赴全省各地,分片开展科技培训与技术服务已经很多年了。这种做法既调动了特派员的工作积极性,还促进了科学技术与农业发展的紧密结合。

3、 推广组织形式优化探索

第4篇:现代化经济体质范文

[关键词]高校体育 市场经济 经济效益 开拓

随着我国加入WT0,全社会都在全方位以开拓市场经济,建立民族经济意识,促进社会多元化发展,提高人民经济文化水平。体育正以它独有的特色和魅力参与市场经济竞争。国内外大型运动会的承办,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高尔夫球等运动的职业化发展,体育明星、运动场地的魅力和效益,体育器材的开发,运动服装的消费,娱乐、健身健美、保健康复中心如雨后春笋在祖国大地生根发芽。充分体现了体育经济市场的开拓,体育事业的朝气蓬勃,蒸蒸日上。

在我国高等院校,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后备人才的地方,学校规模在扩大,生源在不断增加。然而,各级领导不重视体育(或应付上级检查做表面文章),体育经费短缺已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表现的尤为突出,致使高校体育工作停滞不前。加之学生体育意识淡化,普遍不重视身体锻炼,造成学生体质普遍下降。面对这一问题,学校领导爱莫能助,广大体育教师只能唉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这种情况如不加以解决,势必制约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十六大”的宏伟目标。同时在高校体育中看不到体育的价值和经济效益,确存在着体育与市场经济的矛盾。应怎样来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市场经济意识和发展高校体育事业呢?

一、市场经济与高校体育的关系

1.教育为市场经济服务,学校培养造就适用性人才的地方,要向市场推出合格的优质人才

一个时期以来,人们认为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属于智力投资范畴,是一个长期行为,不能直接作为经济效益产出。因此,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得不到重视和保证。限于国情,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制约,导致各高校人均体育经费严重不足。经济体制改革,实行条块分割,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东部、沿海一带经济发展很快,一些地方财政困难,特别是西部老、少、边、穷地区僧多粥少,矛盾就表现得更为突出。

学校体育是教育事业的基本保证,它除了完成体育教学所规定的目的、任务,提高人的自身身体素质,建立体育的基本意识、兴趣、习惯外,更重要的是为社会市场培养的人,具有敏捷思维、顽强意识、努力进取、奋进拼搏的精神。提高人的素质,保证优质的生产力,为市场经济提供适用性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当今社会化正呈现出高科技、高速度、高强度的特点。这些特点要求凡是从事生产劳动的劳动者,必须成为高质量的劳动人才。高质量集中表现在高智力和高体质两个方面,也就是说高智力是前提,高体质是基础。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比如说一个高水平的外科医生,他不光要具有精湛、高超的医学技术,而且还要有强壮的体质。因为一个大型手术,有时一上手术台,就是站在手术台上连续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紧张的工作,如果没有强壮的体质和坚强的毅力根本不可能完成手术。

2.经济制约着体育,体育又促使了经济的发展

体育运动的设施、条件,需要经济,没有经济作坚强的后盾,体育设施建设、环境条件的改善,体育后备力量的培养就成了一句空话,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体育的消费,而体育的消费又离不开体育文化的提高、体育意识的建立。球类运动员的职业化,人们对大型运动会的观察,体育器材的使用,运动服装的穿着、娱乐、旅游的兴趣、健身、保健的练习方法,都来自于人们对体育运动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体育兴趣的培养,完美协调的审美观,良好的身体素质,科学锻炼身体方法的合理运用。这种体育意识的培养,学校体育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说体育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

3.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文化素质的提高,体育运动的发展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在民族文化素质上,人们已经认识到知识、技术、技能的掌握,可以给自己带来富裕经济、精神财富的资本。要达到这一目的,也必须要有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力,良好的体质和心理素质。科学地掌握身体锻炼的基本方法和知识,学校就是通往这一目的重要途径。要发展学校体育就离不开经济,设有经济做后盾,就谈不上什么发展学校体育。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很早就认识到:要提高全民素质就离不开体育运动。他们把整个国家财政支出的1-4%用于发展学校体育事业,进行体育投资,其收效显著。早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就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志更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概念,其内涵的侧重点在于指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交换行为具有等价补偿的关系,它反映了这种交换行为的商品性。”这些理论指明了我国各行各业在其社会活动中的经济关系。商品性的交换行为规律是一切商品交换行为的普遍规律,对学校体育工作运用市场经济规律解决经费短缺,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如何促进高校体育的市场化发展

1.首先,必须正确认识体育经费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政府、企业在高校中投入适当的经费,建设体育设施,组建高水平运动队。各高校培养出来的优秀运动员,他们都是学校体育的产出或部分产出,其本身就是效益。运用等价交换的补偿原则,作为学校体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国家财政拨款投入,必须适时地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补偿性再投入,如果忽略这一点,就会影响这一产出的质量。久而久之势必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所以,国家财政和教育行政部门应改变投入观念,增强投入意识是解决学校体育经费的关键之所在。

2.学生最终步入社会群体,他们要向用人单位、工厂贡献自己的知识、技能和体力,他们的这种投入,势必给工厂或单位带来效益性产出,一个人救活一个单位、一个工厂、一个企业的报道屡见不鲜,所以作为企业或单位是直接受益者,应该饮水思源,给学校等价交换以回报性投入。

3.学生作为直接受益的主体,他们在接受这种投入(教育)后,将在自己的一生中产生长期效益,按照等价补偿的原则,学生进校时,在交纳学费中应包括一定数量(比例)的体育设施费,应名正言顺地作为体育设施器材的专款专用。作为产出前的基本投入。一些低差学生,由于教师的个别辅导,他们还应负担教师的劳动报酬,即个别投入。学校代表队训练,学校提供器材设备,运动员应负担教练员的一部分训练费,优秀运动员还应将获得奖金分一部分给学校和教师。周末、假期开放体育器材,应进行有偿服务。在沿海一些城市的大、中等学校中,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采用有偿使用体育器材的服务,收效十分显著。

4.新生入学第一学期学习体育基础项目-----田径运动,从第二学期开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爱好、兴趣选择项目学习。各高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开设普遍受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对有些投入资金较多的运动项目(如:器械健美、网球、高尔夫球等高消费运动),可采用收取一部分体育设施、器材费用的办法,以维持正常运转。

5.提高学生的体质,加强审美关的教育,培养学生娱乐、休闲的兴趣,鼓励体育消费。利用高校体育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可以公开向社会开放体育运动场所、设备、器材,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如:健美、健身、武术、足球、网球、旱冰、游泳等体育休闲项目进行锻炼和娱乐,积极创收。把发展高校体育工作与经济收入给合起来,建立高校体育市场经济意识。

6.随着加入WTO,我国各行各业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我们高校体育市场也不例外,应积极宣传奥运精神,参与、举办各种形式的运动会,在不影响教学的基础上向外租借运动场馆。西方国家和我国一些大城市的高等院校,积极参与举办高水平、大型运动会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有很多高水平比赛放在高校,既发挥了高校体育场馆的功能,又节约了运动会费用开支,使该校在经济上受益。同时提高了该校的知名度,又促进了该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可谓一举五得,何乐而不为呢!

7.高校体育部门应主动开拓学校体育市场成立体育产品公司(或产品代销点),搞活高校体育经济。在有条件的高校可利用高校学生多,现代青年对运动服装、运动器材喜爱和购买力大的这一优势,积极开拓高校体育产品市场,增加经济收入。各高校可根据本校学生的爱好、爱好和需要积极与厂家直接联系,以代购代销的形式(可避免缴纳税收),以最优惠的价格,最好的质量,最好的服务献给广大师生和体育运动爱好者。这一措施应该受到大家的欢迎,其经济效益也比较好。从而为开拓高校体育经济市场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由此可见,市场经济和学校体育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作用。要提高人们的体育意识,建立体育经济观念,充分认识、理解体育的潜在价值,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让学校体育为市场经济培养优质人才服务,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物质文化的需求。以它独特的方式、效果参与市场竞争,开拓高校体育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选:

第5篇:现代化经济体质范文

 

电力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经过长期的变革与发展,电力企业在管理体制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更是给电力企业管理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电力企业虽然在技术装备水平和经营管理方面都有所提升,但是其管理改革工作仍处于攻坚阶段,需要企业领导和经营管理者引起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转变经营管理体制,提升电力企业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进而使电力企业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的市场经济发展形势和要求。本文主要针对目前电力企业存在的管理体制落后、人员结构不合理、生产经营模式单一等现状几问题,针对在新时期如何提高电力企业管理的有效性提出了几点对策。

 

一、电力企业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电力企业在管理工作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管理体制相对落后。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电力企业一直作为国家行政机关的附属机构存在,其内部组织结构与政府行政部门相对应,而且长期以来都处于垄断性经营状态,由于受政府的控制,电力行业不允许企业部门进入,企业内部决策程序缺乏科学性,政府干预严重,电力企业自身不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掌握自主决策和经营管理权力,严重阻碍了电力企业在新时期的创新发展。第二,人力资源结构缺乏科学性。目前制约电力企业在管理工作有效性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由于大部分电力企业都属于国有或国有企业制转轨,企业管理者大都年龄偏大、思想落后,不能适应新时期电力企业管理和发展的需要;年轻的员工虽然思想先进,但是缺乏必要的工作经验,企业管理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不够完善,导致电力企业出现人才断层的现象,制约着电力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也不利于电力企业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推进。第三,生产经营模式单一。电力企业由于长期处于垄断地位,在生产经营管理模式上比较单一化,通常只需保障正常的电力生产和安全供给就够了,在经营管理上有很大一部分要听命于上级行政部门,缺乏自主决策的权力,导致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不高。

 

由此可见,在新时期,加强电力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优化企业管理模式和内部体系结构是电力企业在新时期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新时期提高电力企业管理有效性的对策

 

(一)优化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体制

 

电力企业要想在新时期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一个最为关键的任务就是进行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致力于打破垄断、引入竞争、走向市场,提高企业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首先,电力企业要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的垄断状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实现政企分开管理,政府要赋予电力企业经营决策的自主权。电力企业还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经营管理制度,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必要的监督管理制度的等,优化组织结构,实现电力企业在新形势下的科学发展,适应市场需求。

 

(二)改进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结构

 

为了提高电力企业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企业必须要改变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结构,改变人们过去传统的“铁饭碗”的观念,在电力企业干部任用方面采取无任期、无级别的制度,根据职工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来决定其工作岗位和薪资待遇。改变老员工占主导地位的现状,多为年轻的人才提供展示自身才华的机会和平台,积极发展青年企业干部,为电力企业在新时期的创新发展提供支持和动力。另外,电力企业要在内部建立竞争制度和晋升制度,激发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作性,进而积极的为电力企业的现代化建设服务。同时,电力企业还要冲破“内部子女就业优先”的封闭模式,面向社会招聘优秀的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

 

(三)完善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模式

 

在进行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模式改进的时候,首先需要企业管理者更新观念,树立现代化的生产经营理念,将满足用户的需求作为自身发展和努力的根本目标,并将生产经营工作放在企业战略发展的角度来进行优化改进,并且建立自己文化特色的企业品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建立电力企业安全品牌文化,无论是电力施工、电力产品还是电力服务都要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核心理念,同时还要加大对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引进力度,加强电力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力度,从而不断提高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整体质量,帮助电力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实现科学持续发展。

第6篇:现代化经济体质范文

[关键词]统计 质量 信息化 现代化 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的逐步转变,必将对统计工作提出更新更高更严的要求。在新时期应如何做好统计工作?本文就基层统计工作中的焦点难点问题试作粗浅探讨。

一、关于统计数据的质量问题

搞准统计数字,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一直是统计部门工作的重点和孜孜追求的目标。

(一)影响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法制意识淡薄,部分企业和部门未认识到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对《统计法》实质内容的不了解,个别企业统计人员有迟报、瞒报现象,填报的报表不规范,随意性大。二是统计人员变动频繁,对统计业务不熟,对统计指标的含义,以及统计口径,统计范围和计算方法一知半解,上报的报表往往容易出错,极不规范,数据质量很难得到保障。三是基础工作较差导致数据质量不高,记录不完整、不准确,经常出现一些低级错误。

(二)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建议。一是加快固有习惯的调整。重新审视现在的统计范围、对象、内容、制度、方法和服务方向,努力冲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过时的统计观念束缚,统计工作要改革统计制度、改革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方法,调整、充实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方式。更好地发挥统计在促进改革、推动发展和维护稳定中的整体功能。二是增强全民的统计法制观念。为了遏制在统计数据上虚报浮夸、瞒报、漏报、弄虚作假现象的蔓延,保证统计数字真实可靠,必须继续加强统计法制建设。把统计执法真正纳入经常化、规范化轨道。三是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县统计部门要不定期地举办不同对象、不同层次的统计人员培训,要注重更新统计人员的知识,改善统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二、关于统计信息化建设问题

统计信息化工程是在统计信息的产生、传递及服务等各项统计活动中的运用,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资源和环境,逐步提高现代化的水平,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目前阻碍基层信息化建设发展进程的主要原因。一是县乡财政困难。资金问题一直是困扰统计部门特别是基层统计部门最为突出的问题。二是专业人才缺乏。据了解,目前乡镇统计部门统计、企业统计,除个别乡镇、部门员是比较固定以外,大多部门基本上是兼职或根本不设统计。三是统计应用软件水平落后。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市场上计算机软、硬件产品更新换代的节奏进一步加快。统计服务的网络化、社会化、统计信息资源共享等在很多地方未能实现。

(二)对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政府统计工作部门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综合部门。在开展经济信息工作上比其他部门更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是要采用先进的统计模型分析软件。实现统计信息资源的在线开发利用,使大量准确、权威的统计信息产品能在第一时间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的自我增值。二是加强统计人员的电算化培训。信息化建设的正常运行,需要在系统的各个层次配备一定数量的信息人员,由他们负责收集有关信息并录入信息系统,以及处理、贮存信息。因此,要加强统计人员的专门化、制度化的训练,使得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过程,以及对核算要求、计算口径和加工程序都能做到统一标准化,以减少人为因素的信息差错,提高信息利用效益。三是加强统计网站建设。信息化是用信息化的设备、技术和手段对传统统计的整个工作流程进行装备和改造。从而提高其工作效率的过程。而统计网站是统计信息化的最终体现,是统计自我宣传、服务社会的窗口。是统计工作自动化、网络化的“服务器”。统计网站建设涉及统计系统的方方面面,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保障。到统计信息和工作信息的组织。到网页版面的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统计网站建设的好坏,是否得到有效利用,直接关系到统计信息化的成败。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统计网站建设是统计改革进程的需要。

三、关于基层统计的现代化建设问题

统计现代化是政府统计改革的目标。现阶段。要进一步加快统计的现代化建设,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大创新工作力度,全面提高统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创新观念。要改变现行统计体制改革,转为以政府统计为核心,以部门统计为主体,以民间统计为辅助的,统一与分散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满足全社会不断增长的统计信息需求。建立灵活高效的新型统计体制。要加大统计制度方法的改革成效,指导思想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过来。

(二)明确分工。明确政府统计、部门统计与其他统计组织的业务范围,是建立新型统计体制的重要方面。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理顺关系,把政府统计、部门统计与民间统计组成一个有机整体,消除重复现象矛盾,从而解决各自为政,互不套配、互不衔接的问题。

(三)创新法制。要创新执法检查工作方式。改变过去重复式的执法检查方法,实施高效便捷执法,加强统计执法检查的经常化、制度化建设,持之以恒地开展重点检查,实行独立执法、秉公执法。提高统计执法检查的权威性。

(四)创新手段。通过建立统计指标库及其他配套措施,健全科学、实用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和报表制度。要积极精简统计报表,对各专业的统计报表进行整合,实行报表制度的有效统一,切实减轻基层统计工作人员的盲目性。

(五)创新服务。将统计服务的对象拓展到全社会,统计部门要放下架子,摆正位置,依法履行调查者的权利和义务。同时,要按照国际标准,提高政府统计数据的透明度,按照准确、及时、全面的原则,进一步丰富统计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提高统计数据的社会公众认知度和权威性。

四、关于和谐统计和为和谐社会服务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总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新时期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课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中就包括了和谐统计的建设,没有统计的和谐就没有完整的和谐社会。因此,统计部门要切实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必须实现和谐统计。

(一)创和谐统计。我国现行的统计行政管理体制仍沿用了条块结合的模式,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即统计业务由国家统计局统一领导,统计机构、经费、人员归同级地方政府负责,从客观上造就了统计抗干扰能力低的现状。为此,一是积极稳妥地推进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要在有条件的地方试行乡镇以下基层统计人员派出制,确保人员稳定和队伍素质。二是加强统计文化建设,针对统计系统工作条件比较艰苦,任务重,人手少,待遇较差的现状,通过开展统计干部群体性的体育活动和统计业务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统计部门中进一步形成一个团结协作、干净干事、严谨求实、开拓创新的良好局面,以健康向上的统计工作理念倡导敬业、诚信的统计工作核心价值观。

(二)丰富和谐统计内容。一是加快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确立抽样调查的主体地位,减少全面调查所需的庞大工作量。为科学开展抽样调查,关键是必须加强统计标准和名录库等基础建设,特别是对普查中建立起来的单位名录库要进行动态的维护更新,使其成为各类统计调查的共同基础。二是通过收集和审核基础工作,采用数据评估、下算一级等方法,多层面多角度把握统计数据质量,切实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公信度,维护统计数据的权威。三是拓宽统计体质服务面,强化为政府部门、统计调查对象、广大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服务。

第7篇:现代化经济体质范文

所谓电力市场的营销,就是指电力企业在市场经济中,通过一系列的经营活动,为消费者提供所需要的电力产品和相应的服务,从而实现电力企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盈利目标的过程。完成电能从生产企业到消费者之间的交换是电力营销过程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电能使用价值实现的关键。电能营销是否能达到预期目标直接影响着电力企业盈利目标的实现。因此,电力企业要制定面向市场和消费者的营销战略,对于生产成本要做到尽量的节约,与此同时,还要对提供给消费者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进行提高,将物美价廉的电能产品展现在消费者的面前。当前的市场环境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就要求电力企业能够根据市场经济的变化及时地调整营销战略,使得其能够不断顺应企业的发展。

2电力商品的特点分析

电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有着其自身的独特之处,电力营销的管理人员只有全面地对电力商品的特点进行了了解,才能采取有效的营销策略去对电力企业的效益进行提高。电力商品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电力商品具有无形性,所谓的无形性主要电力商品和其他实物商品有很大的区别,它是无形的,电力商品知识以电压和频率表现出来的。②电力商品具有非储存性的特征,它具体表现为一种电力输出形式,无法储存。③电力商品具有公用性,通俗点说就是电力商品的服务对象是全社会的全体群众,不仅仅是服务于某个行业或者是某个群体。所以,电力营销管理人员需要深入认识电力商品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使电力营销工作做得更加出色。

3电力营销管理中所存在的缺陷

3.1电力营销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当今社会,各个领域都有着电力需求,无论是对于工业、农业、服务还是其他行业的发展,电力都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鉴于电力对企业乃至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所以电力企业一直都是垄断型行业,很多电力企业都长期依赖于电力智能部门的计划调度控制盒管理,由国家控股。由于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就目前而言,很多电力企业中仍存在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缺陷,不能够在多变且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立足,自然而然,有效的电力营销也就无法得以实施,再加上企业对电力营销策略的创新意识较弱,无法形成较为完善的电力营销体系。

3.2电力营销管理中人才的缺乏

电力企业被纳入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还不算长,人才储备竞争机制也没有得到完善的发展,这也就是许多电力企业缺乏相关人才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开展电力营销工作是相当困难的。

3.3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匮乏

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我国的电力企业起步较晚,在经营管理上也没能完全摆脱计划经济影响,实现全面的现代化管理,电力企业缺乏现代化管理理念的主要表现可归纳为以下几点:对成本核算与控制的缺乏、对市场调研分析以及开发的缺乏。除此之外,不完善的企业内部现代化信息技术管理系统以及办公设施也是电力营销管理效率低的原因。

3.4农村供电所服务意识较为薄弱

随着现代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加强人性化的服务意识也就成为了企业的新要求。由于农村供电所管理体制的历史遗留问题,没有与市、县供电公司进行同管理,人性化的服务意识薄弱,供电优质服务水平低,比如:有部分供电员工仅仅把服务观念改变在口头上,而没有改变到思想和行动上,他们还认为供电企业服务只是一些直接面对客户的部门和员工的工作,缺少协同观念和互相服务的观念,因此对目前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电力营销的开展产生阻碍作用。

4电力营销管理创新策略分析

4.1创新电力营销的理念

要进一步的创新电力营销的理念,主要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需要牢固树立市场营销的观念。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电力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电力企业的员工唯有树立正确的市场营销的观念,才可以将电力营销工作做到位,才可以确保电力企业正常稳定的发展。②电力企业营销人员必须要牢固的树立长期利润的观点。什么是长期利润观点。指的就是怎样才可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进一步的提高营销的效果。电力公司应该立足与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之上获取预计的利润,将整个公司的营销活动视为一个综合全面的过程。③电力企业需要进行内部管理机构的改革,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需求也是在不断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电力企业原本的管理机构基本上已经不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化,所以,对于原先的管理机构进行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唯有这样,才可以进一步的促进电力营销与市场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促进电力营销管理效率的不断提高,确保电力企业的可以健康长久的发展。

4.2提高电力商品的质量

进一步的提高电力商品的质量,是提高电力营销的竞争能力且促进电力营销顺利开展的重点内容,所以在进行电力营销的管理过程当中,需要不断的提高电力商品的整体质量。综合来说,客户最为关心的一项内容就是电力商品的质量,电力企业唯有不断的提高电力商品的质量,才能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当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供电服务。具体的措施包括以下几点:①继续进行城、农网改造,对未进行改造的并且已经老化的,总是出现问题的线路优先进行改造处理,保证供电的连续性以及可靠性。②调整电源结构,关停小火电机组。③实行以大代小的措施,什么是以大代小,就是发展大容量的发电机组,提高供电的水平和质量。④应该进一步加大对主网的建设,主要就是对电网的主线路进行建设,减少电能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避免造成电能的浪费,在此基础上也能够进一步提高电力企业的发展。⑤运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进行管理,能够有效地优化调度,进而能够将电网中的电量进行合理分配。这样的优势在于能够降低网损,进而能够达到远程抄表,提高工作的效率。电力企业只有进一步提高电力商品的质量,才能够进一步提高电力营销的水平,满足用户实际的用电需求,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

4.3引导电力商品的消费

营销人员对于电力商品的消费要进行一定的指导,这是电力营销环节中最为重要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电的需求日益增长,导致电力商品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但是由于部门地区的电力供应十分有限,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限制措施减少电能的浪费,保证供需的平衡。从长远角度来说,这并不是最有效的手段,作为供电企业来说,需要不断提高供电量,以满足客户的需求,由此可见,引导电力商品的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供电企业的发展。

4.4提供优质的供电服务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各方对供电服务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电力企业多年来一直秉承“优质服务是国家电网生命线”,着力加强供电优质服务水平管理,近年来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广大电力客户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农村供电所。供电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服务水平的管理,严格落实供电服务“十个不准”、“十项承诺”,努力解决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便民惠民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真正让广大客户满意。①提高全员服务意识,将优质服务工作摆在与安全生产同等高度,要将其视为日常工作,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切忌紧一时、松一时。②建立例会制度,对服务指标进行详细分析,查找问题根源,制定切实有效措施,限期整改。③规范停电信息,通过短信、微信、电话等方式将停电信息告知客户。④全面规范抄核收管理,杜绝估抄、漏抄、错抄、代抄,用电信息及时告知客户,欠费停电严格履行审批手续。⑤加强故障抢修时限、质量的管理,尽量缩短因故障导致的客户停电时间等。

5结束语

第8篇:现代化经济体质范文

关键词: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管理;问题;对策

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在进行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风险存在于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当中,稍有不慎就很可能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现代企业要想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必须更新观念,做好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优化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环境,实现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系统化和科学化。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现代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企业管理者和财务工作人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优化财务风险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不断提升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水平,为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为企业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提供保障。

一、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薄弱。现代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方面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薄弱,主要表现在企业领导对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一味的注重经济效益的提升,忽视了内部管理工作,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工作落实不到位,导致了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当中不可避免的要面对财务风险;另外,由于领导的不重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以及其他部门工作人员更是缺乏对财务风险的正确认识,财务管理相关人员专业素养不高,面对专业性、复杂性比较突出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无从下手,其他部门人员也不能积极配合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导致企业风险管理流于形式,不能切实发挥作用。

2.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现代企业将几乎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经济效益的提升方面,而忽视了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财务风险防范工作也没有制定一个科学的管理流程和标准。企业对自身的实际情况缺乏全面的了解,在开展各项经济管理活动的过程当中对于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不能进行科学的判断,也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财务风险预警和评估机制,导致企业在面对突发的财务风险时没有详细的应对预案,不能准确的评估风险的大小、影响等,也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最终影响企业的稳定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3.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企业在面对日益增大的竞争压力的同时,还面对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然而很多现代企业内部资本结构的发展速度不能跟上社会经济和市场改革的发展速度,资本结构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第一,在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企业过于追求财务杠杆所带来的经济收益,持续攀升的负债率导致资金与负债失衡;第二,以短期经济利益为导向的管理目标,难以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推进。因而企业容易因资本结构不合理而面临财务风险,导致企业战略发展受阻。

二、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对策

1.提高企业财务风险意识。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需要企业领导及工作人员提高财务风险意识。首先,企业领导要树立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提高对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视,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其次,企业管理者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尤其是对于财务工作人员,要帮助其树立现代化的财务风险管理和防范意识,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增强其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从而帮助企业有效的防范和应对财务风险,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水平。

2.规范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高效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离不开一套科学完善的制度作为指导和支撑,因此为了切实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企业必须完善和规范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建设。首先,明确责任制,企业要严格按照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工作流程制定相关的工作制度,明确各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保证企业在面对财务风险时可以很快的找出责任的根源,快速的处理风险,解决问题。其次,企业要强化财务部门风险管理职能,梳理和规范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明确各部门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为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支持和配合,提高财务风险管理的质量和科学性。另外,企业还要完善财务风险管理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审计制度,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防范、控制和评估体系,从而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充足的制度保障。

3.优化企业资本结构,降低企业财务风险。针对目前现代企业由于资本结构不合理而面对的财务风险问题,企业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优化资本结构,这也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实现现代化经营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在进行资本结构优化的过程中要以降低财务风险为前提,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导向,充分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市场的变化发展,对企业现有融资、投资结构进行改革优化,调整和控制企业资本与负债的失衡问题,将资本结构优化同企业的战略发展相结合,最终达到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目的。

三、结语

财务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需要企业领导和工作人员提高重视,更新观念,强化财务风险防范和管理意识;企业要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财务风险预警、防范及评估机制,优化企业内部资本结构,进而帮助企业有效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最终实现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作者:白茹 单位:四川省阿坝州审计局

参考文献:

[1]周鹏燕.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研究[D].长江大学,2013.

[2]梁俊华.新时期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探析[J].现代商业,2012,09:198-199.

第9篇:现代化经济体质范文

关键词:技术创新 流通产业 流通产业竞争力

近年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已深刻地证明了技术所具有的渗透性和技术创新的加速趋势,技术创新对提高流通产业素质以及增强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以流通产业的整体效率化为目标,对流通产业进行全方位创新,进一步提升流通产业竞争力,以提高国民经济运行的总体质量,推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已是中国流通产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技术创新对流通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一)交通运输、信息通讯领域创新为流通产业发展提供了完善的外部条件

从经济发展史考察,每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与创新,都会带来生产与消费两方面的变革,这同时也带来了处于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流通产业在企业制度、经营业态、流通组织、管理方式等方面的一系列创新与发展。第一次技术革命发生前的相当长一个时期,适合长距离贩运的商品只是那些体积小、价值高的贵重商品和奢侈品,而且商业活动存在着大量的交易费用和交易风险。第一次技术革命爆发后,由技术创新所推动的交通运输手段明显改善,尤其是蒸汽机车带动的铁路运输使得现代化大生产体制下大量生产的商品能够低成本、快捷地运往各地,商品流通的范围迅速扩大;而电报、电话的发明与使用则使庞杂的、大量的商品信息的传递畅通无阻,大大加强了相对独立的各个市场之间的经济联系。交通运输、通讯领域出现的技术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流通业活动原有交易费用的结构、水平及与市场范围之间的函数关系,极大地拓展了流通业活动的空间。流通业受到这种促进作用发展迅速。

(二)生产领域的技术进步影响商品流通的规模、结构

技术创新对产出、成本以及产品品种增加、产品质量提高等方面具有巨大作用,因此,生产领域的技术创新可以为市场提供规模更大、品种更为多样的商品。据统计,在西方发达国家市场上流通的商品品种约有150多万种。花色品种繁多的商品使流通规模空前扩大,商品流通结构也随之变化。可以说,历史上的“三次零售革命”在一定程度上都是适应大规模生产的产物。

(三)技术进步为商品流通创造了更广泛的消费需求

花色品种繁多的商品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复杂化的消费需求,使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特别是在互联网技术支撑下,缩短了生产厂商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弱化了中间商的作用,企业可以和消费者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对话,鼓励消费者参与产品决策,让顾客选择颜色、款式、包装、运输方式等,使生产商与消费者之间的直接交易成为可能。这样,既突破了传统的以批发、零售为代表的有店铺经营方式和以邮购为代表的无店铺经营方式,以“媒体空间”取代了物理空间,以“虚拟市场”取代了传统市场,降低了企业的销售成本,又可以避免由于推销员的强迫促销给消费者造成的心理压力,还可以使企业与消费者之间通过互联网全天候地保持联络并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因此,消费者能够快捷、低成本地掌握更为丰富、有效的消费信息,交易范围大大拓宽,交易方式不断创新。消费者选择商品的范围和空间的极大扩展进一步促进了商品流通的发展。

(四)技术创新使流通企业的经营方式向现代化发展

从根本上讲,流通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流通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使得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大多数产品的生命周期有明显缩短的趋势。市场态势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转换时间更快,商品流通企业的风险和机会都同时增多,流通企业的经营内容和经营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经营方式甚至产生革命性变革。流通领域物质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和先进的技术手段的普遍应用,使流通方式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新的交易形式不断出现,新的交易组织应运而生。二战后,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 ,机械化、自动化技术为连锁经营企业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配送系统、信息网络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持,为连锁经营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保障。特别是电子商务的产生与发展,为商品流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活动领域,赋予了流通全新的涵义,使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主导地位得到加强,竞争力得以提升。与此同时,随着流通产业的迅速发展,与流通产业相关、为流通产业服务的其他行业如信息业、金融业、保险业、证券业等也迅速发展。因此,伴随着技术进步,整个现代服务业的比重迅速上升。

(五)通过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

现代信息技术对流通产业竞争力提升最根本的影响在于流通效率的提高,而流通效率的提高最终体现为流通成本的降低。通过技术创新不断降低流通成本的典范当属沃尔玛。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正在使人类的社会经济生活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互联网的出现赋予了流通技术创新以更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内容,这就是供应链技术。实施供应链管理就是以电子商务技术为基础,将商品需求、商品流通和商品生产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它不仅可以在库存数量、存货地点、定货计划、配送运输几个方面实现最佳选择,优化企业经营者的利益,而且能够在准确的时间、准确的地点,以恰当的价格和便捷的方式将商品送达到消费者手中,最大地体现消费者主权。供应链技术将“时滞”变为“实时”,其关键是信息技术从消费延伸到销全过程,并通过电子商务技术把众多的生产者、零售商和消费者联系在一起,在产供销各环节建立起多极化的产销联通体系。

总之,技术的不断创新,特别是目前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的迅速发展,标志着流通产业技术密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几乎使流通的时间和空间距离接近于零,互联网的出现,使得无论微观还是宏观经济运行效率在技术层面上都具备了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性,也为流通产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技术保障。

促进流通领域技术创新的相关对策

我国流通领域的技术创新目前处于较低层次或模仿阶段,技术进步远远低于其它行业的水平,从而阻碍了流通产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流通产业应有的地位与效能远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发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以流通产业的整体效率化为目标,进一步提升流通产业竞争力,以提高国民经济运行的总体质量,已是我国流通产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为此,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制订相关的对策与措施:

(一)积极培育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

熊彼特以创新理论对企业家进行了“创新者”的角度定位,企业家是技术创新的灵魂,是技术创新的关键推动力量。因此,应采取有效的利益激励机制、选拔机制以及相应的法律约束和监督机制,积极培育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推动流通领域技术创新的进程。

(二)加快流通产业组织创新

培育发展大型流通集团。积极推行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提高流通企业组织化程度。流通企业应逐步摆脱地域概念,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培育一批跨国界和行政区域的大型连锁流通企业集团,使之成为流通领域技术创新的主体和先锋。

(三)增加政府的科技投入

加强流通技术创新的示范和引导,在商业信息化、流通标准化、现代物流建设中的共性技术等方面国家应给予科技经费支持。加强现代流通软科学专题研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全面提高流通现代化管理水平。鼓励流通企业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对列入计划的项目,各级政府的技术创新、创业资金要给予匹配资金支持。加大国债贴息贷款向流通企业技术创新的倾斜力度,积极支持和鼓励流通企业技术进步。

(四)健全流通人才培养体系和强化培训机制

政府应当拓宽教育和培训渠道,鼓励和支持企业、行业协会和大专院校开展多方面、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和在职培训工作,特别是要加快培养流通领域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人才。同时,可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做法,建立强化流通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机制,并将参加职业培训及获得资格证书作为职工上岗的基本条件,从而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