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化学知识梳理范文

高中化学知识梳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化学知识梳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化学知识梳理

第1篇:高中化学知识梳理范文

高中自然地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与数学、物理、化学等相互渗透,具有多学科、多信息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的特点。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渗透数理化知识,首先应充分遵循学科教学的规律,根据学科的特点挖掘教材、教法中涉及数理化知识;同时还要注意研究数理化知识的渗透方法,使自然地理知识与数理化知识两者处在一个相融的统一体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科教学中的数理化知识渗透收到实效,下面谈谈如何在具体教学实施中适时适度的利用数理化生知识教学。

一、在情境中渗透数理化知识

创设优美的教学环境和艺术氛围,使学生一进教室就沉浸在学科相互渗透的的气氛中,可以将学生思想和情绪立即转移到课堂教学浓郁的氛围之中,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如:在讲解海水运动的时候,可以运用德军潜艇与密度流的故事,以及学生在初中学习的物理密度知识来进行课堂导入,这个故事是这样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潜艇经常从地中海出入直布罗陀海峡,在大西洋袭击盟军。盟军吃了几次亏,便派战舰守住海峡,用声纳监听,计划一听到潜艇的马达声便用深水炸弹将其炸毁。监听多日,毫无声响,德本文由收集整理军潜艇竟神不知鬼不觉地溜出海峡,出现在大西洋中。原来,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底层海水由地中海流入大西洋。德军利用这一点,过直布罗陀海峡时,关闭所有的机器,借助海流而行,盟军守株待兔却让“兔子”在眼皮底下溜了。这股海流属于密度流,究其成因可引入课本要学的内容。通过这样的导入以后吸引了学生的,同时运用物理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密度流的形成。

二、在游戏中渗透

爱玩游戏是学生的天性,它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时,就能主动进行学习。另外,学生在积极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加强了组织和纪律观念,培养了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荣誉感。如在教学外力作用的时候讲解完成以后,然后把同学分成3组,每组写出宜宾当地主要的外力作用,并且与哪些数理化知识有关系,看那组写得最多、最全面、最快,下面是一组学生写的宜宾的一些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地貌:向家坝水电站处的峡谷是流水的侵蚀,金沙江畔的河漫滩是流水的沉积作用(物理的动能和势能知识),兴文石林是流水的溶蚀作用化学知识(化学知识),翠屏山千佛寺菩萨脸面破坏(物理和化学风化)……,通过学生在写的过程中逐渐在地里学习中渗透了数理化知识,通过了解这些数理化知识能更好地理解自然地理知识,让学生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三、在案例中渗透

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基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培养学生独立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养成独立的判断和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能力;通过精选过的地理知识实例,培养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和地理概念,进行解决新问题的活动。地理案例教学的实质就是贯彻“地理教学不只是传授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地理,同时向学生传授地理学习方法”的教育理念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分析,最后明辨是非,掌握地里知识。如在教学气象灾害台风时,便可以采用实例分析的方法让学生讨论后再得出结论。2011年第9号强台风“梅花”,于8月9日7时位于北纬43.8°、东经125.6°,最大风速13m/s中心气压995hpa,登陆朝鲜西北部沿海,预计受“梅花”外围云系影响,未来24小时,东北地区中东部将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通过这个案例,课堂上教师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

你们通过看电影、电视,或者亲眼见到的台风,你们谈论一下台风是怎样形成的?危害有哪些?台风的结构是哪些?形成的时间?在哪些地区形成?通过你所学习的知识分析上面的问题。同学积极讨论,然后积极发言,最好教师总结这个案例本文由收集整理,得出结论。在这样一个案例中渗透了物理知识,气压、温度等知识、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数理化知识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里,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四、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中渗透

当今时代已经进入高科技信息时代,教学的手段也不断更新。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及时地、广泛地了解各种信息,同时也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数理化知识渗透教育。如在讲解地球运动的关系的时候,赤道平面、黄道平面在哪里,以及它们怎样形成黄赤交角的、直射点的移动、回归运动的运动轨迹等这些比较抽象的立体几何知识,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展示把问题简单化。在讲解常见天气系统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冷锋、暧锋、准静止锋气团的密度、湿度、温度以及气团运动,通过展示过程中涉及物理的知识,学生很快就理解锋面过境前、过境过时、境后的天气,以及降雨的位置,锋面经过气温、气压的变化。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渗透了数理化知识,由此既完成了地理教学目标,又和数理化知识有机整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2篇:高中化学知识梳理范文

关键词:初中科学;高中化学;衔接渗透;教学建议

初中科学学科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体系限制,将化学、物理和生物等不同学科的内容充分融合,尤其与高中化学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衔接最为显著。这既增强了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有利于学生构建更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又为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初中科学和高中化学知识的相互衔接

初中科学学科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思想,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与高中化学对学生的要求标准相一致。因此,初中科学涉及的知识在高中化学教材中得到进一步拓展和深入自然在情理之中。例如:在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物质的特性”所涉及的内容中,很多知识都在高中化学中得到了体现,并对其进行了更为准确和详细的说明(见表1)。

表1 初中科学“物质的特性”在高中化学中的衔接

初中科学只是对相关的概念和知识进行了简单的概括和阐述,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对其有大致的了解;而高中化学则将相关概念和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进行拓展,并对初中科学涉及的知识进行完善和补充,以利于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学会运用。

二、初中科学知识与高中化学知识的相互重复

即使初中科学学科和高中化学学科的编写理念和设计目的相一致,二者在教学的要求标准、教学大纲的制定标准和学生知识的系统性与理解力要求等方面还是略有不同,这也使得二者在知识内容的选择上出现彼此重复的情况在所难免。以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的“粒子的模型与符号”为例,其所涉及的内容在高中化学中也有所体现,并且在知识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并没有太多的变化(见表2)。

表2 初中科学与高中化学知识的相互重复

由表2可以看出,虽然初中科学和高中化学所重复的知识内容没有明显和太大的区别,教学要求和知识拓展也几乎没有任何变化,但是也可以帮助初中学生对旧有知识进行温习和巩固,对初中学生迅速平稳过渡到对高中化学的学习和理解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三、初中科学与高中化学知识之间的断层

初中科学的教学内容非常广泛,其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对不同学科的知识都有所了解,从而对学习科学知识产生热情。高中各学科的专业性较强,对学生的掌握能力和理解能力要求也较高,更注重知识的延展和内涵。因此,相对于各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翔实性,初中科学所涉及的各学科的知识难免存在片面性和不完整性,而彼此之间出现知识断层的情况也不免存在。例如:在化学用语、元素化合物、金属活动性顺序和复分解反应等方面,初中科学和高中化学存在的知识断层情况就较为显著(见表3)。

表3 初中科学和高中化学的知识断层点

这些在初中科学和高中化学之间出现的知识断层,对于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补充和讲解,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和结构更为完整。

四、初中科学和高中化学知识衔接的教学策略

1.把握不同学科的教学要求与局限性,注重学生认知规律。初中科学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科学学科所具有的局限性,对化学知识科学性要有清楚的认识,在教学时既要遵照科学学科教学大纲的要求,让学生对化学知识有较为深入的认识,以利于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衔接学习,又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避免超出学生理解和认知的程度,给学生学习带来不必要的负担。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时要准确把握初中科学学科中化学知识的编排与教学要求,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温习和回顾,以及对断层知识的补充讲解,以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同时,高中教师还要对初中科学中出现的知识点进行更为全面和准确的阐述,让学生以发展的观点和科学态度对已经了解的知识进行再次梳理和完善。例如:关于氧化还原反应,初中科学采取分开讲解的方式,主要从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角度进行分析;高中化学则说明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单独存在,主要从电子的得失转移角度进行讲解。高中教师在讲解的时候要向学生详细说明两种分析方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让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有更为清晰全面的认识。

2.构建和梳理学生的知识体系,注重教学方法的连贯性。初中科学对化学知识的选择和目的主要是参考科学学科的教学标准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能力,所选择化学知识之间的连贯性和系统性不强,知识结构欠缺稳定。高中化学学科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对化学有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可以解释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所选择的教学知识全面而丰富,以高中化学所涉及的知识内容为基础,对物质结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元素周期律等知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究。因此,高中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构建和梳理学生的知识体系,将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掌握逐步加强和完善。初中科学和高中化学知识之间相互依托、紧密关联,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依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规律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选择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掌握有一个过渡和消化的阶段,以减少教学方法的突然改变和内容难度突然加大给学生带来的生疏感。

总之,初中科学在化学知识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应用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等方面与高中化学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彼此的内容分布和深度,在教学中做到定位准确、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苏爱娣,陈献忠.初中科学与高中化学知识衔接分析与教学建议[J].化学教与学・课程改革研究,2012,(06).

第3篇:高中化学知识梳理范文

【关键词】高中化学; 总复习; 几个关系; 经验

一、高中化学复习现状分析

复习指的是对前面知识的回顾与巩固,章节复习是对一张内容的回顾巩固,期末复习是对一个学期内容的回顾与巩固,而对于高三复习来说,它是对整个高中阶段知识的回顾与巩固,因此它工作量更大,同样也存在的更大的难度。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在高中复习阶段,学生经历了一个系统性更强、更为深入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之中,只要学生能够配合教师的教学计划,必然能够对自身的分析、概括等综合能力进行一定程度的提高。目前状况下,高中的化学复习课主要存在着概括面广、知识容量大等特点,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能够具备丰富的应对中考的经验,能够结合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在一定时间之内掌握并巩固有效的知识。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之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弊端,主要有:复习过程多为老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题海战术普遍,重复习题多,效率并不高;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缺乏足够的交流等。

二、抓住重点,统筹兼顾

在高中化学复习过程中,绝对不能采用“地毯式搜索”的教学,一来,如果对所有知识都做深入讲解,时间必然仓促;二来,这对学生与老师来说,都大大增加了负担,所以这种方法并不提倡。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之中,一定要抓住重点,而基础知识梳理无疑属于重点,在《高中化学教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要求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在这一阶段中,需要老师的积极引导,引导学生自主梳理与总结,将学生自学与老师讲授相结合,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学生也在这一过程当中培养了自己的综合能力。要求学生做好如下三点:①多看看教材与经典例题,将两者有效的结合起来;②在看教材与经典例题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列出相关的知识点,并重点标明知识要点与难点,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搞清楚;③在总结之后,要求学生能够将梳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者获得的经验与体会积极与老师或者学生做交流、沟通。

如果仅仅是掌握了基础知识,这只能证明学生达到了继续深入学习的要求,并不能够说明在中考中就能成功,而且高中复习具有着高标准、严要求的特点。针对上述因素,教师巩固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当引导学生进行知识体系的优化。通过深入学习,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搞清楚,并将之有效的连接起来,并对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分类、整理与综合,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知识网络架构,这样学生复习起来就更为得心应手。

三、理论复习与习题联系的有效结合

众所周知,化学的学习如果仅仅依靠理论的教学时完全行不通的,还需要通过一定程度上的习题训练,才能促进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点,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巩固。但是,习题的训练一定要把握好度,如果训练过少,则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如果训练过多,则会降低教学效率,增加学习负担,往往取得相反的效果。因此,在习题训练方面,教师一定要做好积极的引导工作,应当对教学目标进行充分的结合,明确告诉学生要训练什么、训练到什么程度、通过训练能够让学生巩固哪些知识点、能够培养学生的何种能力等。

除此之外,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特点,教师应该针对个性的差异,分层次的进行习题训练。对于优等生来说,要求学生能够将基础知识顺利完成,并在这一前提之下对难度较大的思维训练进行一定幅度的增加;对于程度一般的学生,应当首先夯实基本功,再在此基础之上对习题的难度进行适当提升;而对于学困生来说,应当进一步加强基本功的训练,选一些起点较低但很具有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进行训练。

四、基础与提升的有效结合

目前状况下,普遍存在着这一现象:教师在讲解例题的过程中只是就题论题,而不注重知识点的延伸,而这种教学方式往往只能让学生的能力有小幅提升。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在充分研究教材的基础之上,对其中的经典例题进行认真筛选,把握经典例题的三个特性:①层次性。例题的选择要求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既要包含基础知识,又要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与综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②典型性。在选取例题时,既要对知识点覆盖程度进行充分的考虑,有要求例题能够紧密联系教材知识点与考察重点、难点,还应注重一题多解,分类讨论等;③开放探索性。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探究性的习题,学生进行研究与讨论,自主思考,培养嘘声的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理论与试验的有效结合

在现在大多数的化学教学中,还存在着几点问题:学生处于被动,被压抑着学习。教师认为其责任就是传授知识,但是不去理会学生的意识思想。限制了学生的解题和思维模式,教学不够多面化。这样的教学模式是为广大教师所知晓,但是却不会进行运用的,这些就是我们教学上的缺陷。而在作为化学课程来说,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更为注重,所以,我们在进行对学生实验培训也不可以忘记这个责任。在不同的教学方法中,为了更加充分的发挥出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将培养学生的创兴实践能力发挥大最大效用化,我们必须结合中西教学理念,将传统模式与现在发散性模式更好的结合,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一名教师,在化学这门课程中,实验的存在让这门课程不再感觉到无味,启发性,趣味性可以更好的让他们了解化学这门课程的深层含义,让他们对于学习的热爱加深。

本文主要针对正确处理高中化学总复习中的几个关系进行探讨与分析。分别从重点与侧重点的关系、理论学习与习题训练的关系、基础与能力提升的关系以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角度进行论述。希望我们的探讨与分析能够给同行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平.正确处理高中化学总复习中的几个关系[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 (12)

[2]刘顺秀.高中化学总复习的体会和做法[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1 (18)

[3]王学美.打牢基础,以点带面――寻找高中化学总复习的高效方法[J].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13 (7)

第4篇:高中化学知识梳理范文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教育模式也在不断改进完善。概念图是一种更直接更有效的教学工具,将各种概念及其关系以更直接的图表的方式表示出来。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在高中化学中却很少用到。怎样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到概念图并且发挥出相应的作用,就必须先要了解概念图的涵义和意义,结合高中化学的特点,寻找相应的理论支持,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概念图在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

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很少学校会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会应用到概念图教学。在国内的高中化学教学领域之中对概念图的研究甚少,介绍概念图教学模式的文章很少见。如果将整个概念图的教学模式分为萌芽、发展、成熟几个阶段,那么国内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目前就还处在萌芽阶段,要想拥有成熟的教学体系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新课改中要求,教师要更系统的进行教学,使学生对于知识可以更有效快速的吸收。这对于像高中化学这种科学性学科就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如何更好运用概念图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概念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功能

1 有利于教师教学的明朗化条理化系统化

在新课改中,要求教师更系统化的教学,使学生能更容易的理解接受,而概念图就是这样一个实现高效率教学的有效工具。利用概念图教师可以把文字改成图表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其中的相关概念更直观明朗,使教学更加系统化。

2 有利于师生之间关系的转化

传统教学中,都是教师占据主导位置,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利用概念图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构建概念图,而教师只需对其稍加指导,使得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以物质的量这个概念为例,教师在开始的教学中可以把大体的知识脉络列出来,然后剩下的分支结构就要要求学生去自己寻找知识点,并且构建出自己的概念图,最后让学生自己与教师的概念图进行比较对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占据整个教学的主导位置,教师只是起到一个辅助教学的作用。

3 有利于学生在整体上把握整个知识构架

学生在学习化学这种科学性的学科时,往往是不容易记住整个知识的概念构架也不能较好的辨识整个学科的知识脉络,唯一的方式就是死记硬背大量的化学反应原理和化学方程式。概念图的出现,改变了学生在大片文字中寻找有用信息的传统模式,通过概念图的构建可以更直接的把握住知识的脉络,找出里面的关键知识点。并且可以以此锻炼学生生成适合自己的一种寻找重要知识、需求要点的方法。

4 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习惯的养成

概念图的制作过程要求学生不断地提炼知识要点,是一个针对发散和集中思维的锻炼,从而改变学生传统学习方式。在学生制作概念图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的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反思改进,在不断锻炼中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以有机物这一概念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学生分为若干组,让学生开始先自己看教科书,然后互相进行讨论,最后让学生自己根据讨论结果构建出自己的概念图,最后在与教师的概念图进行比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要对整个知识脉络进行梳理还要在其中寻找需要的知识点,从而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相互讨论的环节中又锻炼了学生团结合作的学习能力。

5 有利于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概念图的制作是一个不断梳理知识点相关关系的过程,可以反映出学生对已有概念的掌握程度,以及把握对整个知识脉络的联系。也可以观察出学生对新的知识点追求欲望的大小。例如教师可以在讲课的过程中,让学生边听边构建出概念图的草图,在讲课完毕后要求学生自己整理出完善的概念图。或者教师可以布置课下作业,让学生构建出已学或者自己预习知识的概念图。

结束语

第5篇:高中化学知识梳理范文

一、概念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教学设计的辅助工具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我国高中化学教师逐渐开始使用概念图法进行教学设计。在设计课程教案过程中,根据本章节知识内容的特点及联系,制定清晰明确的结构图,帮助学生清楚的掌握课程重点,通过观察由相关概念和含义组成的概念图,学生可以更加轻松的吸收新知识内容。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极易构建自己的概念图,教师能够通过学生构建的概念图来及时了解到学生对本节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在接下来的复习和教学过程中更加有重点的进行,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效率的提升[1]。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提升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要求同传统的应试教育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应用概念图法,改变了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传统效率低下的学习方法,能够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在学生自主搜集资料、预习和复习知识的过程中,构建起的概念图提高了其合作精神和思考能力。学生们在学习中互相帮助,通过观察他人概念图来了解自身的不足,不断丰富自身概念图的过程就是深入掌握知识的重要过程,学习效率必将有所提高[2]。

二、概念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新课程

化学知识,不同概念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因此学生不仅要能够深入体会该知识点的内涵,还应当同其他知识点进行结合。当学生遇到新的知识点,掌握了新的概念以后,就应当及时的将其置于相应的概念系统当中,这样一来,学生才算真正掌握了新知识。在进行新知识学习过程中,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通过预习并结合自身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将不同的概念内容分层次列出,尽量做到包含更多知识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经验运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将本堂课程的概念图构建出来,并结合多个知识点,为学生提供一个有效化学情境。最后要引导学生将教师的概念图同自己的概念图进行对比,找到自身对某知识点理解上的不足,并深入的进行学习。例如,在教师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一课的讲解过程中,由于本课涉及到众多概念和知识点,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无法帮助学生有效的将不同知识点进行良好的记忆,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四个中心线索,并引导学生围绕其构建概念图。如氧化与还原剂、性质、反应及相关产物。接下来学生可以进行自由发挥,并应用简单的线条来代替复杂的线条,即应用氧化和还原两种线条来代替氧化还原反应,通过这样构建概念图,学生能够更加清晰的看清知识点内容,并进行更高效的记忆。教师不必反复强调某一知识点,学生能够在接下来的巩固知识过程中及时便利的找到相关知识点内容。

(二)复习课程

高中化学知识具有复杂难懂及深奥的特点,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不断接受新知识,很容易出现混淆、知识点掌握不牢固等现象,因此高中化学复习课对于学生彻底掌握相关知识点具有重要意义。复习过程中能够将知识进行深化、系统化。同时要想提高复习课程效率,教师应能够在短时间的复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尽量将知识点进行梳理。现阶段我国高中化学复习教学过程中,积极应用了概念图教学法,这一方法,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趣味性,传统教学中教师只能逐个帮助学生梳理各项基本概念,而应用概念图法,教师应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增加了课堂新鲜感。同时这样一来,学生们能够真正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并在吸取精华的基础长掌握更加深刻的概念。例如,教师在进行有机化合物相互转化一课的复习过程中,通过加工和概括有机物不同的性质及转化条件,构建出相关概念图,并促使学生能够对概念图进行思考和整理,从而更加深刻的掌握知识内容[3]。

三、结论

第6篇:高中化学知识梳理范文

【关键词】分类教学法 高中化学 研究与运用

一、高中化学分类教学法第一步――高中化学知识分类

根据高中化学知识的结构和特点,可以将高中化学知识分为以下五大类:1. 基本概念和理论;2. 元素化学;3. 有机化学;4. 化学计算;5. 化学实验。正确的分类是分类教学法的前提,同时也可以为培养学生掌握各类知识的学习方法打下理论基础。

二、高中化学分类教学法第二步――各个击破

(一)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学习

具体而言,对于简单的概念和理论,采用导读法,即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从字里行间亲身领悟;对于直观的概念和理论,采用观察法,即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演示相关实验,让学生从现象中领悟;对于平行的概念和理论,采用迁移法,如在学习了化学平衡之后,再来学习电离,只需将可逆反应“迁移”到可逆的弱电解质的电离上,就自然引出了电离平衡的概念;对于易混概念和理论,采用类比法,通过类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对于复杂的概念和理论,采用深度剖析法,如缩聚反应、盐类的水解等,难以用三言两语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和牢记,所以在进行这类复杂概念的教授时,就要求教师带领学生认真剖析,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抽象的概念和理论,采用图解法,如阿伏伽德罗定律、物质的量、化学平衡等几类种抽象的概念,若单从字面上看难以知晓其理,而将枯燥的文字转换为形象的图解,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元素化学的学习

高中元素化学包括卤素、氧族元素、氮族元素、碳族元素、碱金属、碱土金属、几种重要的过渡元素等,这部分的学习主要以记忆为主。此时,运用分类对比的方法进行记忆将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以卤素为例,卤素表现了典型的非金属性,随着卤素原子半径的增大,卤素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力也逐渐增大,卤素单质的一些性质也呈规律性变化,如与金属、非金属的作用,与水、碱的反应等,只需掌握这些总规律,便可基本掌握卤素的特征,从而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

(三)有机化学的学习

以有机物的组成的学习为例,高中化学中常涉及有机物组成问题,这里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要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归纳:从元素角度剖析,元素种类与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有机物分子中原子个数有一定联系;从常见有机物的组成特征分析,如最简式若相同原子数之比必相等,各元素的质量百分数必相等;从各类有机物的通式分析,如可以总结出几组关于饱和一元醇与饱和一元羧酸之间、烷烃和饱和一元醛之间的某些相对分子质量相等的规律,延伸开来可知道醚与酯、酚与芳香酸等有机物间也有类似的相等关系。根据有机物的通式可以挖掘出来很多规律,反过来我们也可以从某个目的出发去总结有机物的通式。依此类推,可行之有效的完成有机物的学习。

(四)化学计算的学习

高中化学计算的学习主要涉及化学计算中的重要方法,化学计算的基本类型,活用知识、创新解题。首先需要知道化学计算的基本类型:多步反应计算和讨论―推理型计算。解答多步反应计算,要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弄清发生反应,写出反应方程式,然后建立已知量和被求量物质间的关系,再进行计算;而讨论―推理型计算题融无机、有机、逻辑推理及数学技巧于一体,没有固定的解题模式,需要善于运用创新思维方法解决问题。其次,需要了解化学计算中常用的计算方法,如目测心算法,有些化学计算题,似算非算,这时可巧妙地运用逻辑分析、模糊判断解决问题;守恒法,包括物质的量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守恒和能量守恒,归一化法:当化学计算中出现题给数据不足或没有具体数据的习题,可把被研究的物质作为单位1进行解题;差量法,包括质量、体积、物质的量的差;另外还有极值法和数图结合法等。

(五)化学实验的学习

化学实验的学习,相对而言比较简单,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化学仪器的正确使用;掌握化学试剂的取用和常见的试剂的保存方法;熟练化学基本实验操作;了解物质的制备、分离和提纯方法;了解定量实验如溶液浓度的配置、硫酸铜结晶水含量的测定,中和滴定等;能够进行实验设计和创新实验等。从以上几方面入手,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学习,便可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三、高中化学分类教学法第三步――化学素养综合提高

分类教学法要求教学工作者在完成高中化学知识的分类及指导学生进行各类知识的不同学习方法的学习之后,还需要对学生的化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巩固和梳理,使化学知识由分到合。因此,在分类教学法的指导下,高中化学知识由合到分,使学生在掌握这门学科知识时能够做到条理清晰;由分到合,又使得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各类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所学知识更为系统、更为完整。

总之,教学工作者在高中化学中若能利用分类教学法进行知识的传授,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一方面可以综合地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使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这门课程,最终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7篇:高中化学知识梳理范文

【关键词】 高中化学 新课改 观念变革

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站在新课改的实施者角度,切实感到新课改为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新课程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理念,课堂上需要更加优化教学过程,促进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学习内容的安排如:“实验”、“科学探究”、“学与问”、“实践活动”、“科学视野”、“科学史话”等等,就象电视节目的编排一样,以顺序排列栏目的形式呈现在师生眼前。由此,课本成为剧本,课堂上学生成为主角,老师的角色是观众和评委。学生不再是可以被知识填充容器,而成为一束束等待点燃的火把;学生不再是陷入题海的做题机器,而是多种角色表演的演员。

一、新课改要求高中化学教师熟悉课本知识的内容和使用策略

新课改实施以来,我校所有的高中化学教师都参加了新课程培训,经过培训,我熟悉了高中化学的课本知识和使用策略。课本内容的选择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规定和要求,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了化学学科的基本结构;新知识的呈现方式与课本内容的选择课一方面注意了“学科与社会”相融合,另一方面注重了整个高中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关系,表现了“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新课标精神;重点显示了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大作用,着重体现了“化学实验是教学手段,同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高中化学实验的方式也呈现多样化,鼓励学生设计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新课本设计灵活、有弹性,新课本继承了过渡教材的知识体系,注意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二、新课本突出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新课本提供的知识基本来源于生活和生产实际,这样学资源的趣味性增加了,课本内容可读性多增多了,可以让教学更一步接近生活、面向生活、聚焦生活。教学可以运用身边的化学常识及其化学环境,增提示学习化学的兴趣,以此解决高中化学中学习的难题,提升学生解决生活中关于化学知识的基本能力和实际能力,从注重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抛弃以讲为主,让学生展示为主,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厨房化学、日常用品以及课本上涉及的科学视野等教学资源,使教学更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使高中化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融为一体,扩大中学生的知识面,使探究从课堂走向生活、走向社会。

三、新课本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新课本不仅注重学生学的过程和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注重思维过程和科学方法,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所以作为中学化学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坚持细心而认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改淡化了评价学生的唯一方法――分数,而是采用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消除了文化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的自卑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越来越活跃。

四、以新课改为契机,打造和谐高效课堂

如何来打造和谐高效课堂,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结合我多年来化学教学、教研活动,谈几点我对高效课堂的思考:教学设计具体化,精心考虑过程与方法的可行性;教学内容问题化,活化师生互动过程的思维质量;教学过程探究化,优化学生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良好的教学设计是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进行师生互动的前提。因此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力求做到:找准切入点,点击兴奋点,寻求发散点,形成整合点。找准切入点的基础工作首先是要充分了解学情,让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点击兴奋点要维持教学互动的良好氛围,保持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不断地激发和引导学生就某些问题进行质疑、讨论、争辩和探索。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就是不断地推动学生智力和思维水平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在兴奋中完成知识的生成、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能力的提升。寻求发散点要善于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释放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沉睡的潜能,通过互动和分散思维,达到前后知识系列化的目的。形成整合学生还领悟到了学有所得的成功喜悦和有序思维的学习方法。

第8篇:高中化学知识梳理范文

关键词: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 问题 对策

1.引言

随着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高中化学教师与学生正在积极转变思维,教师努力工作,学生认真学习,逐步适应新课程改革,情绪日益高涨,并且取得了相应的成果[1]。但是,这毕竟是一次新的课程改革,相对于以前的课程变化很大,教师和学生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的理解。

2.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缓慢,存在明显的不适应。

新课程的教材注重与实际相结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着手,以学生常见的物质为例,注重结合物质的性质结构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学有所用,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实用的新教材在系统结构上有很大变化,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化学潜能,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思维,注重人文教学。但是部分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以自己的教学经验为中心,受传统的束缚较重,思维转变较慢。

2.2化学新课程的教学内容不易把握。

新课程的教材与以前的教材相比,内容变化很大,必修课涉及的有机部分的内容过于简单,而且和以后的选修内容相重复,对于很多重要的关于有机物的知识点没有涉及,但是有的知识点却在必修与选修中重复出现,表面上看,侧重点略有不同,实质上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都是一样的,这与现代化学工业的迅速发现不相适应[2]。

2.3新课程的教材注重激发学生潜能,不以考试为目的。

新形势下,学生必须通过高考才能进入高等学府,在教师和学生心目中,在高考中获胜才是学习的最终目标,但是新教材每个模块的内容知识点的设计过于简单或者重复、不全面,化学实验的安排没有统一性,有的教师认为,这套教材不利于学生高三的系统复习,不能适应目前高考考试的要求,因此,化学新课程在高考的制约下,难以真正得到实施。

2.4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内容安排与进展不符合学生的学习进度。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材中,涉及的难掌握、讨论性、探究性等需要消耗大量时间的内容过多,如果要想使教学顺利进行下去,就必须安排大量课时。其结果是,导致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梳理系统知识,掌握的知识点不牢固,所学知识不会运用,使学生的成绩落后。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通过做实验观察化学反应,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学生能够才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2.5教学评价改革不及时,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

新的课程改革方案已经实施,但是高考仍然采用以前的模式,与现有的课程不适应,这也是导致诸多问题的根源。现在的高考是以试卷的形式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点的能力,而新课程的目标是加强学生技能的培养,注重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潜能。有的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不到位,受传统经验的影响严重,只是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讲解,甚至为学生补充很多课外的“考试”知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忽略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不利。

3.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的对策

3.1教师应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打破传统。

教师在化学新课程中,要鼓励学生动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开发学生潜能。因此,教师应该对新课程的教材进行多方面的研究,理解新课程的真正目的,联系已有的教学经验,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教师应该增强群体意识,交流经验,做好备课,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真正做到对学生学习有利。

3.2根据学生特点,制定多样化评价方式。

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不一样,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也不一样,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书面考试,还要综合考虑到课堂表现、作业考查等,做到因人而异。这样既可以督促学生学习课堂知识,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关注学生的价值取向与发展,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3.3上课时灵活多变,指导学生预习和复习知识。

新课程中的探究型和开放型问题增多,学生如果对已有的化学知识掌握不牢固,理解不透彻,课程教学就很难按照教学计划进行下去,甚至会出现教师不经过学生讨论,直接“满堂灌”的现象,那么,新课程也就没有任何意义。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并督促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和复习工作,梳理好脑海中已经形成的知识点,能够学有所用,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灵活多变,善于抓住学生的各种想法,耐心解答,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3]。

3.4改变习题处理方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选择难度适中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巩固课堂所学,题目在于“精”而不在于“多”,要使学生既有兴趣学习,又有兴趣做题巩固知识。

4.结语

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实施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其取得的效果大家有目共睹。我们要及时发现并改正问题,提高新课程下化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孙鸿,杜永权,梁永平,等.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的问题与对策[J].化学教育,2011,32(4):13-17,23.

第9篇:高中化学知识梳理范文

关键词 课改 衔接 对策 高效

一、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探究

(一)中考改革影响

从 1998 年开始,福州市实行达标学校初高中分设。后来中考又出台了新规定:物理、化学科的成绩按等级制划分,达标普高录取的主要依据是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分。由此物理、 化学的初中教学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高中教师普遍反映高一新生的化学素质大幅度下 降。由于等级制中只要B级(百分制的70 分以上)就可以上达标普高。而同样是B 等级,也 许70和7l、72 区别不大,但与90分的学生区别就已经很大了。因此也造成了高一新生语 数英三科总分差不多,实际上理、化学科基础的差距已经是相当大。再者由此造成初三学生 的课余时间基本都在语数英三科上打转,化学课程的教学基本上只能在课堂上全部完成。学生只要能考到70分以上,师生就都像解脱了一样。本来学生的弹性是很大的,要求高就会 学好一点。要求低自然就点到为止。受到中考这根指挥棒的终极影响,使初中化学教学受到 了极大的冲击。

(二)教材改革的影响

在课改后的新大纲要求:初中化学新课程是以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根本宗旨。就是要以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基本要求的 课程目标。初中化学教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的化 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而现行高一的化学必修课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进一步加深学习的化学知识和以适应社 会发展而提升能力的教学,高二、高三的化学选修课则是根据部分学生的个人特长、兴趣爱 好而进行的化学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教学。也就是说,高中化学课程是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 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 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须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 量方面的重要影响,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 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两者目标的不同,自然导致了教学手段,教学走向的差 异。

(三)心理发展不同阶段的影响

初高中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由此对化学的学习产生了影响。例如从概念的学 习上来说,概念的分类能力不同。初、高中生的相应能力可以分为四级水平:一级水平―― 不能正确分类,也不能说明分类的根据;二级水平――能够正确分类,但不能确切地说清分 类的根据;三级水平――能够正确分类,但不能从本质上说明分类的根据,仅能从事物的某 些外部特征或功用特点来说明分类的根据: 四级水平――能够正确分类, 并能从本质上说明 分类的根据。

二、初高中衔接的对策探究

从初中到高中,无论是在化学概念、规律及研究方法等各方面的学习都存在一个飞跃。为了让学生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笔者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衔接: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身为高中的化学教师,如果不了解初中化学教材和教学要求,对高一化学教学的把握上 肯定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尤其现在的初中化学教学围绕着中考转,初中化学教学很少考虑到 为高中的教学做好衔接。课改后,教材的更替,要求的变更,跟原来高中化学教师心目中的 初中学生应该要掌握的内容有了很大的差别。因此就有必要了解初中化学的知识结构,特别 是教学要求达到的程度。有的知识点教材上有,但因为中考不涉及,就出现了初中不教或者 降低教学要求。

(二)损有余,补不足

高中老师在充分了解了初中化学教材和教学要求后,应该有针对性“损”有余,补不足。例如:初中早期的人教版教材还是按照前苏联的课程理论来编排教材。后来的科教版教 材受 STS 等教育理念的影响,变成了主要是按照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常识来介绍,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由此,在高中教学中要有计划地补足初中教学中涉及不深的知识而在高中化学中常常出 现的知识点和方法等。

(三)三人行必有我师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针对初高中衔接问题,集备组成员要群策群力,团结协作,决不能搞单打独斗。比如经过集备组老师一起讨论确定一部分初中化学知识内容需要集中一 段时间进行梳理、巩固并加以提高,还有部分知识内容需要顺着章节的教学,遇到什么问题 就顺带解决什么问题, 把需补充或提高的各知识点分散到教学内容有关联的相应章节中去处 理。

1.在高一课程实施之前,安排6课时左右对初高中教材衔接的空白点且不宜穿插到各章分散衔接的知识做专门补充和归纳。如:对元素化合物这部分知识,需补充以下内容:①电 离的概念和常见物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②酸碱盐的定义。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③物 质的分类特别是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④常见的酸、碱、盐、氧化物。还要归纳总结以下内容并要求学生熟记:①酸、碱、盐的通性:②常用的碱、盐的溶解性;③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④常见物质和离子的颜色;⑤常见物质和离 子的检验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