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前端工程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美国上市公司-----亿元级外企、IT培训领军企业
【北京免费咨询电话】:400-001-9911转分机28245
一、达内国际集团简介
达内国际集团是中国IT职业教育的品牌,是目前中国IT职业教育集团,2014年4月3日,达内国际集团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是中国家在美国上市的IT职业教育集团,同时也是2014年赴美上市股。除中高端IT人才实训外,达内时代科技集团同样致力于IT 人才输送、教育平台建设、软件研发等综合服务。目前,已形成包括 人才实训中心、软件研发中心、软件人才中心、IT 教育中心四大人才服务模块达内国际集团逐渐形成以IT培训为主的多元化、综合性的职业教育及人才服务领导品牌。
达内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的各个中心由软件专家负责运营,课程设计引进北美先进技术,贴近中国软件企业的实际需求,同时,聘请北美海外专家与来自IBM、华为、用友、亚信、东软等国内外名企的一线实战专家担任讲师,以确保高端培训效果。达内在课程设计与培训模式上不断创新,开创“零首付、低押金,就业后付款”的信贷就业模式先河,改革培训模式保持培训规模扩大的同时确保90%以上的就业率,同时高质量就业。
二、达内时代科技集团与高校和企业合作
从创建之初,达内国际集团就非常重视与高校进行学术交流、专业共建等方面的合作。经过13年辛勤的耕耘,达内国际集团在全国高校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和美誉度, 达内先后与全国500多所大学的计算机或软件学院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其中20%以上为211重点大学,在100多所院校里建立了达内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并与包括北大软件学院在内的7所院校建立软件工程研究生联合培养合作。近年来,达内加强了与院校开展深度合作的步伐,在人才培养模式、项目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全方位的高校开展合作,对高校的教学改革、优化高校课程体系,强化实训实习以及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实战型业务水平的提升都积极的推动作用。
达内发展离不开与企业的密切合作,达内在全国建立5大软件人才中心,300人才顾问每天不断与全国上万家企业保持联系和沟通。通过13年达内不断地探索与尝试,达内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人才推荐,人才定制培养、人才租赁与外包、校园招聘、IT猎头、企业内训等多样化的合作方式和一站式的服务体系。截止到2014年5月底,达内与全国5万家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每个月在达内全国中心有近600场的企业双选会,达内还会定期做专场招聘会,正是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关系,达内学员保持行业的学员就业率,2014年实现了95%以上的就业率。
三、达内国际集团主要业绩:
达内国际集团作为中国高端IT培训的翘楚,从创业之初就倡导 “诚信、创新、开放、合作”的企业文化,同时经营战略一直都保持经营模式和产品保持行业的一步:率先在美国上市家IT职业教育机构;率先推出“先就业,后付款”IT信贷就业培训的IT职业教育;率先获得国际风险投资的IT职业教育机构;率先入选“德勤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的IT职业教育机构;率先由IT技术专家建立和运营的IT职业教育机构;率先全面开放课堂,随时真课试听的IT职业教育机构;率先与“211工程”大学联合培养软件工程硕士的IT职业教育机构;率先真实披露学员就业率、就业品质的IT职业教育机构;率先开辟高端课程,培养IT白领、金领的IT职业教育机构;率先完全真实公开师资背景的IT职业教育机构。
达内国际集团由于优秀的教学效果、行业的经营模式和倾力公益事业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好评,近年来达内荣获了各界机构的颁奖:达内是业界的一家2006、2007、2008、2009连续4年入选德勤评选的“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公司”、“亚太地区高科技高成长500强公司”,中关村管理委员会指定的“软件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北京市商务委、北京市教委联合评为“首批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被《计算机世界》评选的“就业服务杰出贡献奖”、被《中国计算机报》评选的“影响力培训机构奖”、被搜狐评为“中国十大教育集团”、被腾讯评为“中国大学生心目中影响力的IT品牌”, 2010年更是和百度、搜狐、中兴电子等企业被欧美同学会评为中国海外归国人员创业“腾飞奖”中国50强优秀企业、2011年获得中央电视台评选的中国教育行业“领军企业”2012年9月获凤凰网、网易财经、影响力峰会组委会评选的“2012年度信赖企业”大奖、2012、2013年 荣获普华永道和高企协颁发“2011中关村高成长企业100”。2013年荣获智联招聘中国年度雇主“北京30强”企业等大奖。
四、达内国际集团IT培训课程:
1、java培训-----------java工程师;
2、UI培训-----------UI大咖设计师;
3、Android培训-----------安卓工程师;
4、IOS培训-----------IOS软件工程师;
6、HTML5培训-----------前端互联网工程师;
7、会计培训-----------主办会计师;
8、网络营销培训-----------网络营销经理师;
9、unity培训-----------Unity3D工程师;
10、大数据培训-----------大数据工程师;
11、PHP培训-----------PHP开发工程师;
12、嵌入式培训-----------嵌入式工程师;
13、软件测试培训-----------软件测试工程师;
14、C++培训-----------C++软件工程师
15、linux培训-----------linux运维工程师
16、Net培训-----------Net开发工程师
五、达内国际集团就业:
1、2016-02-17-------- 中南大学学生参加达内C++培训,成功转型9万年薪入职软通动力;
2、2016-02-16-------小学教师参加达内PHP培训,成功转型薪资翻3倍获10k高薪;
3、2016-01-16-------本科应届生参加达内java培训,成功入职外资软件企业;
4、2016-01-25-------电气工程师参加达内网络营销培训,成功转行获9k月薪入职搜房网;
5、2016-01-08--------公务员不干枯燥工作参加达内培训,转型网络营销师获15K高薪;
6、2016-01-07-------平面设计师遇瓶颈参加达内UI设计培训,薪资飙升2倍多获15k高薪;
7、2015-12-29------大四学员参加达内iOS培训,获10W年薪赢在职场起点;
8、2015-12-28-----中国计量大学大三学员参加达内UI设计培训,获月薪12K入职offer;
9、2015-12-18-----机械专业学员零基础参加达内PHP培训,获7K月薪成功转行;
10、2015-12-25------应届生参加达内java培训获7K月薪入职敦煌网;
六、达内国际集团各校区分布及具体地址:
北京免费咨询电话:400-001-9911转分机28245
北京市(海淀区):
1、达内北京中关村中心JAVA: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甲18号中鼎大厦B座7—8层;
2、达内北京大数据中心才高大数据: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甲18号中鼎大厦B座7—8层
3、达内北京万寿路中心WEB前端: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文博大厦二层
4、达内北京清华园中心.NET/Unity3D: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小关街120号万盛商务会馆A区三层
5、达内北京魏公村中心UID: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乙12号天作国际大厦三层
6、达内北京海淀园中心PHP: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68号紫金大厦6层
7、达内北京网络营销中心网络营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68号紫金大厦6层
北京市(朝阳区):
1、达内北京潘家园中心安卓/IOS: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松榆北路7号院11号楼建业苑6层
2、达内北京亚运村中心软件测试:
---北京市朝阳区南沙滩66号院1号楼3层达内科技测试学院
3、达内北京会计中心会计:
---北京市朝阳区民族园路2号丰宝恒大厦二层
北京市(东城区):
1、达内北京南锣鼓巷校区UED:
---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南大街15号新华文化大厦3层
2、达内北京天坛中心Linux云计算、Pyhton、红帽认证:
---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6号珍贝大厦西侧三层
3、达内北京广渠门中心C++/嵌入式:
---北京市东城区广渠家园25号楼启达大厦1-2层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变更管理
前言工程变更的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对提高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与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工程变更往往会导致合同价款以及合同工期的调整,是合同双方利益的焦点。合理地、科学地处理工程变更能减少不必要的纠纷,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并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因此,在工程成本控制过程中,工程变更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一、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变更的影响因素
为了更好地满足建设工程的使用和安全性能,降低项目建设成本,提高其性价比,应当承认,施工阶段的少量工程变更是必要的,而且,几乎是无法避免的。导致施工阶段工程变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修改工艺技术,包括设备的改变。任何建筑物或构筑物的设计和建造首先应满足其工艺要求、设备布置要求,任何工艺和设备布置的变化均会造成施工阶段的工程变更。
(2)增减工程内容。建设方或业主出于多方面的考虑,经常会增加或减少某些工程内容。
(3)改变使用功能。由于业主前期工作不仔细或考虑不周,在设计委托时,设计任务书中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使用功能不明确,再者,设计方考虑不周,导致建筑物使用功能不良,在施工过程中,有关各方一经发现,必然采取工程变更,以完善其使用功能。
(3)合理化建议。不管是业主、承包方还是监理方,都希望项目完工后在使用功能、安全功能、美观还是工程造价方面,使其性价比最高,为此,参建各方均会提出合理化建议,这也会导致工程变更。
(4)施工中产生错误。在施工过程中应避免产生工程质量事故,但不可否认,施工中的错误或多或少在所难免。
二、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变更管理措施
(一)加强图纸会审
建设单位加强图纸会审工作,督促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仔细阅读图纸,审查设计图纸是否符合相关规范或有关技术质量标准,设计是否合理和优化。要根据工程的具体功能情况,明确建设单位对其项目的定位和需求。应提供意见和建议,与建设单位及早协调明确要设Z哪些系统(如:有线电视、内部电话、内部网络),以便所设系统与主体工程同步进行,避免主体完工后再上系统,难于施工,易造成对建筑物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力求将工程变更的发生尽量控制在施工之前。确需在施工中发生变更的,也要尽量在施工前变更,防止不必要的浪费和施工单位的索赔。
(二)完善变更审核
建设单位及相关部门要对工程变更进行严格的审核,在施工阶段变更设计及工程签证必须依据安全、合理、有效,为建设单位节约投资,不断优化设计和保证施工进度需要的原则进行。变更设计还应充分考虑设备、材料的订货和供应情况,已实施工程的进度,节假日,气候条件以及工期的制约,尽量减少拆改,避免造成窝工和延误工期。对于施工中出现的变更,建设单位会同监理人员应认真按图纸、规范等审查其提出的工程变更的技术方案是否合理,并组织有关人员复核变更的工程量。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单位提出的,以增加工程造价换取的为方便施工单位施工为目的,而进行的工程变更。
(三)招投标阶段的准备工作
为了在施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合同纠纷,公平、公正地处理好工程变更,以有效地控制成本,发包人在招投标阶段就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具体如下:
・在招标文件中将允许变更的内容和方式尽可能地予以明确,同时给出详细的报价说明,规范投标报价行为;
・要求投标人在编制工程量清单时,在清单中对项目进行必要的进一步细分,并对项目内容进行详细地说明;
・尽可能地对工程量清单的每一项单价进行详细的单价分析,为工程变更单价的合理确定提供合理的对比依据(包括消耗量、标准、价格、管理费率及利润等),同时避免或减少不平衡报价现象的发生;
・在评、议标阶段,对于投标人的不平衡报价、有疑问的报价要求投标人予以澄清或改正。对于投标人不愿改正的不平衡报价项目,和投标人明确日后的变更计价原则;要求投标人提交其投标文件中每一总额支付项目的明细表;同时和投标人明确日后可能发生的变更工作所必需的各项记录要求。
(四)工程变更价款的确定
工程变更价款一般由承包方提出,建设单位审核,按照施工合同约定的调整方式进行计算。一般来说工程变更价款按照以下原则确定:
1、合同中有适用于变更工程的价格,按合同已有的价格计算变更的合同价款。
2、合同中有类似于变更情况的价格,可以此为基础,确定变更价格,变更合同价款。
3、合同中没有类似和适用的价格,由承包商提出适当的变更价格,由造价工程师审核并报监理工程师和业主批准执行。
对于合同中没有类似和适用的价格的情况,一般来说在目前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下,多采用按照预算定额和相关的计价文件及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主要材料价格信息进行计算。若甲乙双方就变更价款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则可到工程所在地的造价工程师协会或造价管理站申请调解;若调解不成功,双方亦可提请合同仲裁机构仲裁或向人民法院。
三、提高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变更管理的建议
(一)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工程施工中的变更涉及工程技术、工程经济及法律法规多方面的知识,是综合性、高层次的管理工作。作为相关人员,应具有在充分了解工程合同文件和自身条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施工过程中各方面、各环节相关的文件和往来信函、会议纪要以及法律法规,对事件存在的各种因素进行仔细分析及时发现和收集变更资料并及时上报。
(二)重视变更资料的收集管理
变更资料管理是工程资料管理的重点,要认真严格地建立、健全工程变更台帐和档案。变更台帐要反映事件发生的原因、事件发生的时间、上报和审批金额。档案资料包括影像资料、试验、质检及各种会议纪要和往来文件。这些基础资料在施工中要做周全,防止在变更批复中由于资料的缺少得不到认可。
(三)熟悉图纸与实际结合
熟悉图纸与实际结合,不要自相矛盾,该增加的增加,该核减的核减。例如,某隧道开挖,变更原因是因土石比例变化增加投资,相应的开挖后的支护等措施的成本应减少,如果只有增加的就是没有与施工实际结合起来。熟悉图纸不要重复计算。否则看起来你报的变更金额挺大的,但经不起推敲,费了很大劲最后却得不到批复。
(四)做好变更文件编制
做变更文件时要通晓《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计量与支付规则,比如像排水工程中基础垫层、填缝材料、及因加固铺砌而扩挖等内容不另行计量;防护工程中基础开挖、嵌缝材料、砂浆勾缝等都作为承包商应做的附属工程,不予计量;作为固定、架立、定位等的钢筋也不予计量。因此在变更的计价项目中不予以计量的要避免出现,在单价中要综合考虑。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变更管理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整个控制过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变更管理的重要性,合理确定管理目标,采用科学的方法,切实从具体工作做起,做到事前控制,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浅谈;市政工程;施工阶段;成本控制
Abstract: With the author's practical experience, we discuss methods with cost control of the Municipal Engineering in construction stage, for your reference.
Key words: simple to say;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hase; cost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企业在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的内容很多。成本控制的直接结果是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从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成本控制贯穿在整个生产、生活之中,要从多方面入手,对工程成本进行跟踪管理。在成本跟踪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做好项目的每道工序,不断总结经验,吸收教训,从而提高企业各方面的管理水平,使企业走上质量效益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提高整体竞争能力。
1 加强劳动力消耗、施工机械和材料的控制
1.1 合理安排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合理调配劳动力,安排好生产计划,避免窝工现象的发生。对施工人员实行合理的奖惩制度,加强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加强劳动纪律。压缩非生产用工和辅助用工,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比例。
1.2 保证机械完好率和利用率,合理调配,减少调遣费
机械设备的完好率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利用率,这一点对于降低成本很重要。同时,各种机械的合理搭配有利于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在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中要有一个详细的设备调遣计划,这个计划一定要合理,根据施工中的不同阶段,需要调入调出什么设备,在施工现场内要调遣什么设备,必须详细清楚。对施工工艺和施工顺序必须吃透,合理编制机械调遣计划,避免出现不合理的二次调遣设备和机械停、窝工。
1.3 加强材料成本的控制
施工项目的材料成本占整个工程项目成本的比例最大,直接影响工程成本的控制。a.要对材料价格进行控制。施工企业首先应及时分析各种材料的市场变化趋势,掌握材料的真正售价,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择优购料,并采用最经济的运输方式,以降低运输成本。b.做好材料用量的控制。坚持按定额确定的材料消费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施工人员只能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如超出限额领料,要分析原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c.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材料用量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d.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搬运,降低堆放、仓储损耗。e.要加强周转材料的控制。合理地确定进货的批次和批量,还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确定经济批量,也是材料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
2 加强合同、质量、工期等方面的管理
2.1 施工组织设计与合同管理相统一,工程的施工一般都是以施工图纸和相关承包合同为依据。项目经理应该根据合同要求的工程项目、质量、进度等指标,详细地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作为制定计划成本的基础。对合同中的暂定项目和存在变更的分项工程,要进行严格审核,及时申报。在编制施工组织时,要体现先进的劳动生产率,努力降低工程施工的间接时间,减少或缩短某些工序的工日和材料消耗量。所以,应该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施工方案,优化施工组织设计,达到施工组织设计与合同管理相统一。
2.2 加强工程质量和进度管理
工期的延长或拖延,必然带来成本的增加,造成资金使用费的上升。要合理制定资金使用计划,使成本控制与进度控制相协调;要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控制返工率,严把质量关;项目小组的人员要把自检工作贯彻到施工的整个过程中;施工企业还应该定期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检测。使质量管理工作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中,做到工程一次成型、一次合格,杜绝返工现象的发生,避免因不必要的人、材、物等大量的投入而加大工程成本。
3加强市政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方法
3.1 责任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模式和体制,应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和标准化、规范化的原则进行建立。
3.2从工艺、工序上控制成本
项目成本的管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层的管理力度,这是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所在。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以施工定额为标准,以施工队或班组为最基本的核算单元,推行内部定额工日和工序单价承包制,对施工过程中的每道工序严格把关,让职工个人经济收入与完成工作量相联系,调动挖潜降耗的积极性。通过合理组织施工队伍,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活动,优化施工方案等达到控制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3.3从质量、进度上控制成本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重质量和工期的管理,正确处理质量控制、工期控制与成本控制的相互关系。在现实项目中,处于最理想的即:工期短、质量好而造价低的情况是少之又少。强调造价和质量,工期就不应要求过严;强调项目的造价和工期,质量就不能要求过高;强调质量和工期,造价就不能要求过紧。因此,在制定项目建设目标时,应先对建设项目各种客观因素和执行人可以采取的可能行动及这些可能后果进行综合研究,经过具体情况分析和比较后,制定最适合该项目建设的目标。
3.4从成本的费用组成上,强化成本控制
3.4.1对人工费用支出的控制。对于人工成本的控制,应本着既满足施工需要,又节约开支的原则,以预算定额和取费标准作为控制依据,引入劳务市场化机制,劳务队伍市场准入制度。内部建立竞聘上岗,双向选择,能进能出,工效挂钩的自主用工机制,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的数量比例,适时安排人员进退,压缩零散用工和辅助用工。
3.4.2对材料、机械设备费用支出的控制。首先货比三家,择优选择材料,防止缺斤少两和质次价高;再者是就近取材,降低运输成本,减少二次搬运,根据工期科学合理确定进货批量和批次,降低材料储备和减少资金占用;其次是加强物质收发,保管,限额领料,防止损耗、超耗和浪费,特别是控制好钢材、水泥、沥青三大材料,依靠技术力量有效地减少材料损耗。
3.4.3对其它费用支出的控制。这里所说的一般费用,从费用的习性上看是固定费用或半变动费用,从费用的用途上看大部分是期间费用。要控制好管理费用的开支,实施项目经理审批制度和财务审核制度。另外,项目经理部应该做好内部竞争和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加强施工合同管理,做到有备无患,避免因业主索赔导致额外损失。
4加强施工索赔的管理工作
施工索赔是由于业主或其他方面的原因,致使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付出了额外的费用或造成损失,施工单位通过合法途径和程序,要求业主偿还其施工中的费用损失。索赔已经成为工程项目合同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提高索赔意识,是施工企业管理人员的首要问题。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方式,许多管理人员对索赔没有概念,对处理索赔的程序和资料不清楚,使索赔管理工作很棘手。作为施工管理人员,要充分掌握有关索赔工作的程序及内容,做好索赔资料的收集、整理与保存工作,并且对进度问题和其他重大问题的会议做好文字记录,并让会议参加者签字,作为正式文档资料。同时对业务往来文件进行编号记录,做好文件管理工作,为以后索赔工作提供充足的事实和依据。常见的索赔内容有:
a.不利的自然条件与人为障碍导致费用损失加大或工期延误引起的索赔;b.由于业主和工程师方面的原因,引起施工临时中断和工效降低,导致人工费、材料费、设备费增加而提出的索赔;c.业主和工程师加速指令,要求承包商投入更多资源,加班赶工来完成施工项目,导致工程成本的增加;d.业主材料质量问题或材料供应不及时引起的索赔;e.由于物价上涨因素,带来了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费的不断增长,导致工程成本大幅度上升引起的索赔;f.其他方面的索赔:如工期延长和延误的索赔,拖欠支付工程款引起的索赔,停电、停水的索赔等。
关键词:工程建设项目;降低工程成本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a variety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is increasing, effective project control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roject cost, to bring huge economic benefits to enterprises, therefore,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ntrol of engineering cost problem.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Reduce the engineering cost
中图分类号: F045.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种工程建设项目日益增多,有效的工程控制可以有效地降低工程成本,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因此,人们越来越关注工程成本的控制问题。本文主要着眼施工企业在施工阶段对工程成本的控制进行探讨。
一、施工阶段工程成本的控制内容
施工阶段工程成本的确定就是在施工阶段按照承包人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以合同价为基础,同时考虑因物价上涨因素,考虑设计中难以预计的而实际发生的费用,合理确定工程成本费用。
工程成本管理是施工阶段的核心内容,通过投标阶段对工程造价的管理,使工程施工在达到合同要求和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成本费用也达到最优程度,这个最优程度的成本能否变成现实,就要看施工阶段成本管理工作的好坏。做好该项管理工作,就能有效地利用所投入得人力、物力、财力,以最佳的劳动和物质消耗,取得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施工阶段工程成本的影响因素
1、工程变更与合同价调整
当工程的实际施工状况与招投标时的工程情况相比发生变化时,就意味着发生了工程变更。设计变更是工程变更的主要形式。设计变更是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图在技术交底会议上或施工现场出现的由于设计人员构思不周,或某些限制条件,或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某些合理化建议,经过三方(设计、建设、施工单位)协商同意,对原设计图纸的某些部位或内容进行局部修改。设计变更由工程项目原设计单位编制并出具“设计变更通知书”。由于设计变更将会导致原设计图纸中某些分部分项工程量的增多或减少,且相应所有相关的原合同文件都要进行修改,因此合同价要进行调整,从而引起工程成本的增加或减少。
2、工程索赔
当合同一方违约或由于第三方原因,使另一方蒙受损失,则发生工程索赔。工程索赔发生后,工程成本必然受到严重的影响。
3、工期
工期与工程成本有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加快工期需要增加投入,而延误工期则会导致成本费用的增加,这些都会影响工程造价。
4、工程质量
工程质量与工程成本也有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工程质量有较高的要求时,则增加投入,成本加大。
5、人力、材料及机械设备资源的市场供应情况
供求规律是商品供给和需求的变化规律,如果供求不平衡,就会影响价格,进而会影响工程成本。
三、施工阶段工程成本的控制措施
1、加强合同管理
施工合同作为工程建设项目的费用结算依据,最终结算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最终的工程总造价,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合同的签订过程要根据具体承包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对于固定价格的合同,施工单位要注意维护好自身权益。我国目前的工程建设项目为了早日取得收益,项目的建设加快了进程,工程建设周期大大的缩短。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采用了一边设计一边进行施工的方法。这种施工方法,建设单位可以把建设过程中的风险转嫁给施工单位,一旦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施工单位可能将承担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采用固定价格的合同时,施工方一定要注意在专用条款中约定好合同价款,其中包括风险费以及双方各自的风险承担范围,并根据实际的工程规模情况,约定风险范围之外的一些合同价款调整方法。
对于可调价合同,施工单位要注意在专用条款内约定好合同条款的一些必要的调整方法。由于可调价合同在施工过程中,价格可以发生一定的变化,目前,我国诸多工程项目的规模比较大,任务量大,工期较长,这些工程多采用可调价格的合同签订方式,这样施工方就承担了通货膨胀的风险。因此,施工单位要保证施工前价格调整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并在专用条款中约定发生某些情况时的价格调整方案。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由于工程建设中出现不合理的价格增加而增加施工成本等现象,保障施工方的利益,有效的控制好工程造价。
2、加强施工过程控制
(1)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并组织实施。施工组织设计是用以指导施工准备乃至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文件,其内容应针对工程的性质、规模、结构、施工复杂程度、工期要求和建设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等,一份好的施工组织设计能指导项目部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以最低投入满足合同要求。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对工程成本的影响至关重要,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工程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反复斟酌,优化方案,更为重要的是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所选择的施工方案组织实施施工。
(2)工程设计变更。施工过程中,原来的设计图纸发生变更时,项目管理人员必须按合同规定的变更程序和合同赋予的权利逐步完成各项任务。变更确认后立即向业主提交变更申请和评估报告,一旦实施变更,立即以书面文件的形式逆行证实,并收集清楚、完整、系统的变更文档资料。设计变更后要及时跟进发生变更的工程量计算、对比与原来的工程量是否影响原来工程成本的计划、目标,要做好工程设计变更的有关经济、技术资料,为以后的工程结算提供有利的保障。另外,如果工程设计变更造成工程费用增加,工期延误等,应好记录,以书面形式向工程师、业主代表发工作函(或工程设计变更洽谈),然后进行费用、工期的索赔。
(3)正确处理工期与成本的关系。缩短施工工期,可以降低施工企业的固定成本。工程成本的内容有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和税金,其中综合单价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利润,风险费。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工期的缩短,会直接导致管理费,风险费用的减少,从而降低工程成本。但是,如果采用赶工的方法缩短工期,便需投入更多的人力和施工机械,因而人工费、机械费、材料费就会增加,加大建筑安装工程成本。
(4)在工程施工中,人员的素质至关重要,而目前各单位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很多工程出现事故,工程质量出现问题,都是由于工程人员素质不过关造成的。施工人员没有按照正常的操作程序进行施工,而监理人员既没有及时加以制止也没有把情况上报,从而导致出现质量、安全事故。这里固然有施工人员的责任心问题,但是,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提高人员的素质,首先要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施工单位要保持一个稳定的技术力量的核心队伍,然后要有一个规范化的管理,再有就是技术的更新。
四、加强工程成本核算管理 所谓的施工项目成本核算是指对施工中发生的物化劳动(人工、机械、材料)及活化劳动消耗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挖掘内部潜力,提高施工项目管理水平,以较少的劳动消和资金占用取得较佳的经济效益。
“两算”对比是实际施工图预算与投标报价预算的对比,是项目管理中一种常用的成本控制措施。通过对具体工程项目的工程数量,对人工、材料、机械台班耗用量的差异进行对比,可及时发现问题、找出原因,防止多算、漏算,提高预算准确度,从而使项目经理对工程的收支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利于安排工作、制定各种降低成本的措施,以求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根据项目部与企业签订的内部承包合同,项目部成本要进行核算,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机械设备及利用情况,工程所需材料消耗及劳动效率情况以及类似工程实际执行情况和有关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等分析资料,项目经理应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在充分理解本工程的特点、重点、难点基础上,研究制定合理可行的降低工程成本的具体措施,并预测采取这些措施后取得的经济效果,以制定降低成本的目标,并不断测箅调整,编制出本工程项目的成本计划,并将其细化分解到分部分项工程上去,从而落实经济责任。在具体施工实施过程中,不断将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相比较,考核项目成本计划的执行和完成情况是否与预期目标有偏差,及时调整修正成本指标。
五、加强材料和机械设备的控制和管理建设工程的材料及设备费一般要占工程总成本的60%以上,显然控制材料成本是控制施工阶段成本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企业应系统关注机构公布的价格,与社会咨询机构保持联系。建立起企业自身的价格信息网络,保持信息渠道的通畅,及时准确的把握不同地区及不同规格的材料、半成品的价格信息,保证工作人员可随时随地地调用及监督,做到资源共享。进一步建立与商家及厂家的经济往来关系,寻找物美价廉的产品。其次,要控制材料的采购单价,还应在系统价格的基础上,定期绘制主要材料的时间价格曲线图,分析材料的周期变化规律,结合技术曲线的分析及市场经济的运行状况,通货膨胀及通货收缩状态,研究判断不同地区、不同材料的短期及中期走向,在参照价格信息的基础上,增加理性分析的因素,把握材料的走向趋势,将其分析成果应用在开发生产中。
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合理使用机械设备,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减少使用过程中的故障。实行单机核算制度,确保配件消耗在定额范围内。
关键词:成本造价;控制;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成本是指在施工期间发生的全部费用的综合,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其中直接成本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和其他费用;间接成本是指在施工现场发生的临时设施费和现场管理费。成本控制就是把各项费用控制在方案的范围之内。在国内市场中,施工单位都是通过激烈的投标竞争后夺得项目,而大多数中标单位的手段都是压低价格,据统计,工程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高达10%左右,如何在低价中标的前提下获利,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便是其中的精髓。施工单位只有进行科学合理的施组设计,达到人材机资源的最优化,才能使成本最低化,效益最大化。
1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目标
拿到一个项目,首先要确定的便是设定目标值,对于施工阶段的成本造价控制亦如此,其包括项目的如总造价、建安工程费等的总目标额,如单项工程造价的分部目标值以及如单位工程造价的各纲目标值。在施工阶段需要达到的控制目标是: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控制措施达到施工阶段的实际支出小于预算支出,两个值通过比较分析,确定成本的影响因素加以控制和调整,使工程效益最大化。
2施工阶段的成本支出的主要内容
成本控制不是单一的降低造价的经济问题,它与工程的质量、工期、施工方案有着密切的联系。工程的质量随成本的多少而变化,工期的长短关系到人工、材料、机械、管理费等的投入,这些,都是造价的主要组成部分。
2.1施工现场的管理
项目现场管理是将原材料、劳力等影响要素进行合理分配的重要环节,现场管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工程造价的多少,实践表明,现场管理越好的企业获得的经济效益越高。因此,无论是在降低资源浪费还是提高工程整体的经济效益,现场管理都有着重大的实现意义。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当施工作业数量以及工作量增加后,许多施工企业对施工过程管理的重视度逐日下降,目前,我国建筑业的从业人员大约4000万,其中多余3000万都是民工,其对国家规范完全没有概念,现场作业多是不规范的,例如脚手板的搭设,按照国家规范必须有足够的承受能力且之上不能堆放杂物等,然而,现在的施工现场脚手板多数材质差、无安全措施甚至堆放过重的大量杂物,这也造就了许多工程事故。此外,施工现场操作工序多,作业量大,工程检验多半都采用抽检的方式,自然而然,许多问题隐患也就此埋没,日后导致工程事故的发生,工程作业属于高危行业,现场高空作业多等,这些现场状况都直接关系到成本造价的多少,而这些支出都可以通过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而缩减,减少或消除无用功的发生,控制好质量以及安全问题,这样就节约了许多不必要的开支,如安全事故处理的费用,工程返工的费用等,有效的现场管理是控制成本的重要手段,加强现场有效管理的方法研究以及有针对性的健全管理措施,对促进经济效益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2.2施工组织设计的选择
施工组织设计是对建筑施工具有指导和矫正的作用的管理文件,施组中包含工程施工中成本控制、进度控制、现场管理、质量控制、安全控制、各项生产要素管理的目标及技术组织措施。他能组织、规划、协调和控制施工的全过程,它必须确保技术方案的可行性以及科学系和经济性,是质量和经济的前提保证。
对于同一单项工程,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案,在定额中将有不同的人、材、机消耗,从而导致造价的不同,以土方工程为例:施工组织设计中将选定开挖方法以及运距,选定土方开挖的机械类型和容量,继而套用相应的定额得出单价,然而,不同的定额项目对应着不同的价格,这就需要对比之后选取最佳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如右图所示,相同容量的挖掘机配不同吨位的自卸汽车运土,吨位大的自卸汽车土方单价高;同样吨位的自卸汽车配不同容量的挖掘机运土,容量大的挖掘机土方单价低。其中涉及一个机械设备是否配套、机械效率高低的问题。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程工期进度、施工条件来配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便最终建筑产品的生产在时间上达到速度快和工期短;在质量上达到精度高和功能好;在经济上达到消耗少、成本低和利润高的目的。
2.3材料及设备的选取
施工材料以及设备的支出是成本造价的主体,与工程造价有着直接的比例关系,一项工程中材料费用所占的比例高达65%—75%甚至更多,假设是1亿元的工程,只要降低一个百分点便能降低高达100万的成本,可见,做好材料设备的选取对工程项目而言有着多重大的作用。
材料是施工阶段的物质基础和质量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材料的用量大,因此,正确的选择和使用材料设备,并充分利用他们的各种功能,能极大地降低成本,对于选材,就是在市场中选出不仅能满足工程上的要求,还能降低工程成本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同时还能符合各项施工要求的环保材料,选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是材料不仅需要满足强度和耐久性等设计功能,还要符合经济技术以及美观的要求,其次是面对繁多的品种时选择的困难,还有就是选材对造价以及质量的双面影响如何综合,例如采用幕墙玻璃窗是一种建筑热潮,目前采用的一些节能玻璃主要有带薄膜型热反射材料玻璃、中空玻璃以及镀膜玻璃,对于使用,除了满足设计的各种压力强度还有变形等之外,还要求建筑师根据不同使用功能和我国多种的气候特点,选出最优的节能材料,不得不说,这是需要花费相当心思的。
同时,从劳动定额的构成来看,材料的价格波动性极大,特别是可调整价差的材料和未计价等的材料的调价费率随着季节的变动而改变,合理的材料价格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基础,为确定材料的最佳价格,应及时向造价管理人员反映各种类型材料的价格,以便将所用材质逐一核对,然而有些建设单位过分依赖造价部门的价格信息,对设备等的质量和价格疏于管理,未建立可行的认证制度,作为造价部门的起指导作用的指导价,我们应该对其进行收集综合市场情况之后,了解多家材料供应单位的价格后对相应的价格进行很好的控制,达到物美价廉,降低成本的效果。
2.4其他成本的控制
直到现在的招标项目中仍然广泛采用的是低价中标的原则,导致施工企业的盈利来源不得不利用变更、索赔以及签证。因此,施工企业无时无刻不在注意收集资料,争取更大的利益,如非施工方原因导致工作量的增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损失,场地狭窄而发生的材料二次倒运费等,此外,还要处理好成本造价与进度控制,如现场施工人员为了赶工期而盲目增加工作人员以及设备和材料,那么必然会导致窝工的现象而无故损失资源,必须注意制止。与此同时,现场的造价人员应当与项目经理保持密切的交流,对于其提出的管理决策,必须从成本控制的角度分析其可行性,例如,按照合同规定该工程只要合格即可,但项目经理却无视合同要求,为了个人的业绩,一味的要求高质量,这势必导致工程造价的增加,对工程成本控制不利,应明确制止。此外,经济上也要对成本进行动态管理,严格审核各项费用的支出,最高限度地节约非生产成本开支。
3施工阶段的成本造价控制措施
为了达到成本控制的理想效果,应从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主要在于三方面:技术措施、组织措施以及经济措施。
3.1技术措施
成本控制很大程度是通过技术来解决问题,实施有效的技术控制的主要方面有:①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对比多个可行设计选出最优方案;②通过科学的方法优化企业定额,确定新工艺型设备的利用等。正如前文所述,施工组织设计的选择对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具体的优化措施主要有:熟悉劳动定额,认真研究图纸之余准确掌握工程信息;进行多种方案必选;熟悉质量、工期、成本三者关系,采用新工艺等保证投入最少的资源达到目标。
这些对于造价控制都有直接关系,如有某个项目,原定的方案是采用机械大开挖土方,但多方案比选后发现考虑地下水的影响,使用75%机械配合25%人工开挖不合理,因为开挖期间正好处于枯水期,于是通过调整后加大机械使用比例的同时减少降水费用,使成本大大的减少。
3.2组织措施
我们学习的过程中常说,施工中如果出现问题,则采用技术、经济、和组织措施解决,很多人听到组织措施都觉得是个复杂的问题,然而,从管理体系来看,高效的组织措施对成本的控制超出想象,以下是一个实例:
上图是施工过程中原先使用的结算流程,然而,管理人员却发现项目的劳务费高的离谱,经过详细的现场了解后发现,原来是工程的进度和质量要求高,工长们为了完成各自任务,就想尽办法让劳务队为自己服务,因此,在临时用工单方面便是及其的大方,针对此问题,管理人员采取了有效的组织改善,如左图:
这次整改后,由每月发生的800个左右工日改善每月发生只有100个左右,临时用工费用大大降低了。
施工企业要想创造出更高的利润空间,有效的组织措施必不可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组织措施多数体现在施工现场的人员安排以及管理方面,通过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改善资源利用空间,为企业节支增收,在运用组织措施时,应处理好以下方面:
建立健全的制度和运行机制,明确管理人员的各项职责,时刻完善项目管理组织体系,做到有效控制,熟悉施工规范以及技术操作,加强施工人员的素质培养、同时,更要健全监督机构,加强各方面见的协调监督工作。
3.3经济措施
经济措施是实现工程经济目标的资金保证措施。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监督管理人员要对各种计划进行资源、经济、财务诸多方面的可行性分析;要编制成本计划等,下面将针对经济去向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费的管理措施提出几点看法:
3.3.1加强材料的采购管理
工程开工前,管理人员必须对设计图纸熟悉并准确分析后确定材料的实际数量,提出材料申购计划书,同时,还要建立材料价格库,对商品混凝土、钢材、砂石料等大宗材料的采购应多家比选,大型的工程项目也可以组织供应商进行招标,在质量、服务、价格方面反复比较,从中选优,做到在同等价格比质量,同等质量比信誉。开始施工时,直接从厂家进货,拉大与预算价的降幅,实现工成本的降低,同时严格实行按图下料,不浪费一分。
同时,材料采购时还要做到:①提前明确资源需求量与采购量的均衡点,及时、准确以及全面的编制材料采购计划,提前掌握相关资源的质量和价格等的市场情况,从而降低采购成本,确保成本的有效控制;②对工程材料及时盘点,根据数量、规格、型号等及时更新汇总,参照定额消耗量来管理。
3.3.2加强材料的现场管理
对于施工现场的材料,必须按照实际进度来计划,同时按照施工平面图上指定的堆放场地堆放,进场前严格进行质量检测,堆放时确保场地的安全,并且确保数量以及价格不出差错,此外,还要做好登记,实行凭材料出库单领料,避免不必要的损失。除此之外,现场的管理者必须对施工人员做好管理,确保工人的作业对材料安全的保障,确定无不良操作造成材料的浪费和现场盗窃导致的损失。
3.3.3对于材料价格波动的应对措施
市场经济条件下,材料的价格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他们将随国家宏观政策、时间以及地区、各地的供求关系等因素的波动而改变,碍于国家对材料的库存量限制,企业也不可能在材料价格下降的时期进行无限制的储备,更不可能在价格上涨时暂停工程建设步伐,因此,面对价格波动,必须时刻准备着。
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实行特殊材料的以旧换新,如钢筋的再加工,即使不能再加工也可以当做废铁变卖,这样,可以适当的节约成本。另外,面对价格的波动,还可以采取适当地介入金融市场,使企业能在很大程度上躲避价格波动对其经营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使企业锁住成本,保护其利润。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造价控制对于整个生产过程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它是一项综合性强,同时也是能有效降低企业成本的重要手段,我们要针对其控制方法认真全面落实,提高竞争力,只有在施工过程全面严格做到各项到位,才能确保施工项目的成本造价的控制,才能令企业最大限度的获得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郑爱红,《探讨建筑工程项目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J],《科技资讯》,2010.
[2] 罗添明. 议土建施工现场理性管理研究[J].2010(1).
[3] 杨 莉. 建筑工程中的材料成本与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2)
Abstract: Based on the basic responsibil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sic component of the supervision system, requirement for supervisory staff and control method of quality, cost and process of the project.
关键词: 水利工程;工程施工阶段;监理工作;工程控制
Key word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construction stage of a project;supervision;project control
中图分类号:U4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0-0070-02
0 引言
水利工程施工监理工作,以项目管理三要素为依托,可分为质量,进度以及成本投资三个内容。总体观之,投资控制为该项工作的基础环节,是进度及水利施工作用的动力,而质量控制则是整个工作的核心。因而,在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监理工作过程中,负责人员须时刻稳抓质量环节,同时协调处理质量、进度与投资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之以较高的效率协调发展,从而令工程监理工作目标得以最优化实现。以下为笔者参考以往相关资料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监理工作做出的几方面具体讨论。
1 构建出一个分工合理、职责明细的监理系统
从客观方面而言,监理工作的成果优劣与施工过程中系统的分工,有着极大的联系。一个完善的施工监理体系,除了需要业务精干、素质优良的工作人员团队以外,往往还需要确定一套分工合理、职责明细的工作制度。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如前文所述,施工工程其实是一个项目过程,涉及的相关人员较多,对于一个小项目而言,约束自身的是职业道德,而对于一个大项目而言,约束这个团队的就是体制。所以建立明确的监理体制系统,对于后期的实施监理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在该体制中,需要明确不同岗位人员的具体工作,细化分工,各司其职,发挥自身特长,营造一个和谐愉快的工作氛围,以最高效率完成工作任务。保持整体监理水平,从而能够较好地适应现阶段水利工程施工监理工作的需要。
水利工程施工一般采用分包制,所以对于监理工作,也可以采用分包工作,将整个项目工程分包给予多位监理人员负责,不同的工作人员负责不同的水利施工段,自下而上,使得该体系成为一个金字塔形状,下层对上层负责。最上层由专门的监理公司统一负责管理。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一位监理负责多处施工段,造成由于工作量大,影响监理业务的事情发生,而且将责任明确化后,监理工作人员明确自身监理任务,避免了互相推卸责任的推诿事件发生,有效的提升了监理施工质量。
2 对监理负责人员素质的要求
2.1 对业务素质与专业技能方面的要求 工程建设监理类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特点,并且在很多时候监理成果的优劣往往取决于监理人员的实践能力,因而对在其岗位就职的工作人员也就存在着较高的专业技能与业务素质的要求。
具体而言,一方面,监理负责人员需要较高的理论与丰富的实践知识,能够读懂,看明白施工图纸,理论知识较为扎实,并且具有一定的沟通与协调管理能力,能够有效解决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监理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养。具体体现为掌握基本政治理论、遵纪守法、熟知与工程施工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并按章行事,具备较高的公正廉洁品质与责任意识,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与团队意识,肯吃苦,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总而言之,监理工作对在其位的工作人员各项素质都有很高的要求。
2.2 对威信力与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 工程施工监理工作应将守法、公正、廉洁、诚信作为其职业基本准则,严格遵守水利工程施工相关法律法规,依照相关质检标准完成工作内容。相比较于其他工作,监理工作在进行过程中,需要更多地进行与人之间的交流,如果不具备令人信服的能力,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很难解决,比如因审核意见得不到重视,导致了施工质量不过关,而难以及时有效的完成监理工作。与此同时,监理人员还需要具有优良的思想品质与高尚的职业道德,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与公平公正的工作原则,努力权衡各方利弊、加强组织协调能力,做到集遵纪守法、公正廉洁与尽职尽责于一身。唯有如此才能够充分树立起自身职业威信,方便自身工作的同时,提高整个监察系统的工作效率。
2.3 对洞察能力与预测能力的要求 工程监理工作的根本职责即在于保障工程完成质量与施工过程的安全,同时维护合同双方的各自利益。然而,在工程尚未完成之前,许多质量问题与安全事故往往都不存在明显预兆,部分人为的违规行为更是进行在暗处只显现出刻意布置的假象。如果监理人员不具备较高的洞察能力与预测能力,那么很容易被暂时的表象所蒙蔽,无法对工程的实际进展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导致最终工程的完成质量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
3 在工程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的控制
工程施工阶段即根据工程设计最终达到施工目标的过程阶段,是决定最终工程成果品质的重要环节。因而,对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进行实时控制,不仅是监理人员的重点工作任务,也是决定工程项目最终成果品质的关键所在。
3.1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工程项目施工前期,监理人员首先应对项目承包方相关实力做出详细地审查。具体包括常保单位相应管理部门所具备的现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技术管理体系结构与质量保障体系构成,从而为工程施工能够按照预期质量顺利完成提供先决条件。与此同时,监理人员还须对工程进行过程中所将会应用到的各种机械设备、物资原料等予以逐一的监察,从而为工程施工质量予以客观物质方面上的保障。
3.2 施工进行阶段的质量控制 对于施工进行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监察部门需要重点关注事先指导、过程检查以及事后验收等三方面内容。在工作进行过程中,应充分参考各项书面数据,一切以实际调查数据为标准,充分做好突发事件预控准备,对工程重点环节实行动态监控。此外,项目监理部门还须对项目承包单位投入施工应用的各种对工程质量构成直接影响的机械设备、重要施工原料以及加工半成品进行定期分项检查验收。在施工过程中,一旦承包单位由于各种原因需要对最初的已经批准的施工设计方案做出调整变动,应首先经由监理部门相关负责人员审查,并由项目监理部确认签字。
3.3 工程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监理部门应遵照我国现行《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对工程施工成果进行分项检查验收。另外,对于有适用要求的项目成果(机械设备等)还需要进行相应检测、适用或者运转之后再次进行相关项目的检查评定。在检查验收过程中,项目监理部门应组织部门工作人员对承包单位所完成的施工成果进行书面资料审核以及实际现场调查,均符合相关政策条例要求后,方可予以签认。与此同时,监理部门还需督促承包单位对相关竣工资料进行适当的编辑整理,形成完整的书面材料,并提交工程质量报告,针对其间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具体的整改要求,完善后方能签署竣工报告。
4 工程施工投资控制
工程投资关键在于根据业主授权范围,以施工前期签署的相关合同为主要依据,认真落实好工程阶段性成果支付、工程变动项目核定与工程事故索赔等各项工作,努力将工程投资控制于合同中所规定的范围之内。在工程施工阶段,监理工程师须随时协助业主处理好,由于设计不完善所导致的后期施工问题,从而防止由此所造成的工期延迟或者资金损失。
随后,检查部门还需根据工程清单、前期设计图纸等一系列书面材料对承包方业已完成的工程施工成果进行一系列详细的核查计量。期间所核查计量的各个项目包括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一切项目以及相应合同文件当中涉及到的规定项目、变更项目等。在此过程中,首先由监理部门基层工作人员对各个项目进行复查或者亲临施工现场调查工程施工成果各项数据,并签发相应计量凭证。至于总监理工程师在这一过程中负责的主要工作则是对工程施工总体成果进行审核并签署支付相应证书,同时对工程进展过程中的项目变更予以审查并做出相应处理,随后下达相关变更令,并处理相应索赔事宜。
5 工程施工进度的控制
在工程施工前期制定出一套科学、可行的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是实现工程进度控制的基本前提。然而计划的编排人员很难保证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做出准确无误的把握与预测。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突发状况的干扰,实际施工过程往往很难达到与预期效果相一致。于是,在处理这一环节问题的时候,监理工程师所需要做到的即是采取一系列必要的检测方法,随时对工程进展状况予以高度关注,以便及时发现其与预期进度之间存在的偏差,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手段,对其实际进展进度加以人为调整。
当存在偏差较为明显的时候,还须根据双方事先签署的合同以及相关设计方案进行原因分析,理清责任归属,进而采取相应措施对偏差问题做出挽回处理。
在进度控制过程中,需要设置合理的里程碑,以里程碑为控制进度的基础,为了有效控制进度,每天早上各部门主持相关人员的晨会,讨论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影响进度与质量以及技术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并对相关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以此来有效的控制水利工程的施工进度。
比如,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施工进度与计划进度出现偏差,进行积极调整处理,处理过后,实际工程施工进度与预期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偏差,监理部门应及时向工程负责人提出相关调整建议,经批准后,进一步实施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调整,并严格督促相关部门按照新的调整计划进行各个项目的施工工作,从而确保工程能够严格遵照预期进度竣工。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对于整个工程的进展状况、完成进度以及完成质量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内部系统安排以及各职位工作人员的个人综合素质则决定着监理工作进行的效率。总而言之,在水利工程施工阶段当中,监理工作应被予以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修江洪.谈水利工程施工监理控制方法[J].石河子科技,2010(03).
[2]李建强.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总监理工程师工作的几点体会[J].甘肃农业,2009(07).
[3]马成光,郭翠华.浅谈做好水利工程监理的三控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07(07).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监理
0.前言
生命权是最大的人权,珍惜生命,关爱生命,时刻关注工程项目参与者的安全、健康,消除施工过程中的潜在危险,是每个施工、监理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1.安全监理的依据
公路建设工程安全监理的依据包括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环境保护、消防等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建设工程批准文件和设计文件、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和有关的建设工程合同,指挥部下发的《安全施工作业指导书》和其他相关文件、纪要等。
2.安全监理的三个阶段
我们将安全监理工作与其他监理工作一样,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与缺陷责任期监理。
2.1施工准备阶段
(1)从熟悉设计文件开始,找出不利于安全的结构设计,在图纸会审时提出,建议设计部门加以考虑和更改。
(2)对地下管线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因改建工程长达225公里,沿线经过许多乡镇,地下供水管道多次与道路交叉,国家光缆、军用电缆纵横交错,在路基、沟槽开挖中一旦挖断,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开工前我们和施工单位一起走访有关单位,确立现场位置,在施工前用灰线标注,并通知到每一个操作手,同时在这些部位由机械开挖改为人工开挖,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3)从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抓起,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严把标段整体开工审批关。
(4)严把每项开工报告审批关。针对路基、路面、每道涵洞、每座桥梁及排水设施,都要根据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编制详细的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达不到要求不能开工。
(5)监理工程师建立了安全保证体系,不仅对自身的安全负责,而且对现场负责,实行安全责任追究制。
2.2施工阶段
在施工阶段全过程中,监理工程师要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检查与控制,涉及施工过程的各环节的监督、检查与核查。
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监督施工承包单位加强内部安全管理,严格安全控制。
总之施工阶段的安全监理主要是监督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并修正完善。在二级公路改建工程中,我们将安全检查贯穿施工的全过程、全方位。具体做法如下:
2.2.1将安全检查溶入工序检查验收中
在构造物基底检验时,检查防护围栏是否足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晚间是否设置警示灯,安检不合格不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同时监督施工单位按施工技术规范施工, 例如板涵台帽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方可安装预制盖板,涵底铺砌、盖板安装完毕台身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后,方可台背回填,切两个涵台同时对称回填等等。
2.2.2将安全检查作为旁站监督的主要内容
在石头沟桥墙身浇筑中,旁站监理人员不仅检查砼拌合、浇筑,均匀受力,随时观察支撑情况,确保施工安全。
2.2.3拌站设备的安全和维护管理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本机说明书规定,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验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观察及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
安全管理是拌站管理的重点,也是发挥设备效能的前提。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拌站设第一责任人,签定责任书,做到"一岗双责"。
拌站设备是机电一体的设备,较为复杂,作业环境恶劣,要保证设备少出故障,机组人员要做到"三勤":勤检查,勤维护,勤维修。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严格按照设备保养要求进行保养。生产期间要眼观,耳听,出现不正常情况立即停机检修,切忌带病作业。 设备运转时,严禁进行保养和调试工作,关键部位要安排专人监测。对易损部件要做好储备,并研究其损坏的原因。生产期间的故障排除要沉着冷静,切忌暴躁, 只要掌握规律,耐心思考,任何故障都可以得到很好解。
3.机械施工安全
机械自身安全状况是保证安全的重点。机械安全管理主要包括机械使用责任制和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公路工程施工,相对其他行业危险因素较多,如果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对机械施工安全重视不够很容易发生机械事故,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亡。
3.1建立健全机械使用责任制
筑路机械设备庞大,自身价值昂贵,操作使用不当,不仅造成机械损坏,还会降低机械使用寿命,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建立健全机械使用责任制。
(1)认真执行机械管理制度,实行定人、定机、定岗。
(2)实行机械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操作人员必须办理相应国家相关管理部门核发的驾驶证和操作证,加强机械使用责任,严格按照准驾机种操作机械;实行技术考核和操作证年检审核制度,防止非驾驶操作人员或不熟练人员乱开机械,减少机械损坏,确保机械安全。
(3)建立机长责任制和机械交接班制度,为分清责任,大型机械设备实行机长责任制,多班作业的机械实行交接班制度,交接双方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并长期坚持。
3.2严格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为加强筑路机械的安全管理、保证施工作业安全、提高机械的利用率和完好率,机械管理人员,特别是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公路筑养路机械操作规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书》和《现场施工作业指导书》以及相关的公路工程施工规范,杜绝违章操作和违章指挥,确保机械安全生产,从而保证机械自身和人员的安全。
3.3以使用环境为条件,保障安全
筑路机械在一个工地(或工作面)的工作时间较短,施工工地之间的调动比较频繁。机械的使用环境、机械的安全转移和运输是确保机械设备安全的必要条件。
3.3.1机械安全转移和运输
机械设备的转移,选择何种运输方式要根据运输距离、机械行走装置的构造、机械的重量,交通路线和季节、气候等因素来综合考虑,在保证机械安全运输和经济性好的前提下,优化运输方案,确保机械设备安全转移。
3.3.2机械停放场地的选择和要求
为加强机械设备管理,选择设备停放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基本要求是:机械停放场应符合安全、卫生的要求,位置要合理,场地要平坦、坚实,便于排水;有良好的场内外道路,便于机械、车辆进出;自然条件好,便于防风、防晒、防洪、防火,同时便于开展机械保养,便于警卫和管理工作。
3.3.3做好机械事故的预防
预防机械事故,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是保证机械安全运转的重要措施。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重点做好机械的防冻、防洪、防火、防电、防爆等工作,要定期对机械的安全操作、安全保护、安全指示装置等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并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杜绝事故的发生。
4.工程安全事故处理
一旦发生事故,承包人应立即如实报监理和业主.并应根据事故大小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进行处理。
组织有关人员召开事故分析会,通过分析找出事故原因.查清责任,全体人员能接受事故教训.制定防范措施,今后不得发生类似事故。
承包人写出事故分析报告交监理审查并报业主。
竣工与缺陷责任期监理:
从工程获得交工证书之日起,即进入两年的缺陷责任期。在此期间,驻地监理工程师负责检查承包人剩余工程(含交通工程)计划,检查已完工程,确认保修责任及修复费用,督促承包人按合同规定完成竣工资料。
关键词:建筑装饰;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O21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装饰行为的发展,装饰工程在建筑工程的投资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由于装饰工程设计、材料以及工程技术的不断更新及发展,给建筑装饰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和问题。同时,工期和质量也是影响工程造价的必然因素。三者是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互相补充的有机统一整体,从而构成了一个目标系统。
一、确定工程控制目标的重要性
1.明确控制目标。工程造价的控制不单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与工程的质量、工期密切相关的既互相制约又互相影响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工程造价控制是对工期、质量、投资三大目标组成的目标系统的控制。其中一个目标的变化势必影响另外二个目标的变化,因此,做好工程造价控制就成了三大目标体系中的关键。在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中应从业主要求、工程建设客观实际条件、市场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制订一套切实可行的工程控制方法。2.工程造价组成。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计价规范》确定的造价和工程单价的计价构成内容,如下式:工程造价=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总价+措施项目清单总价+其它项目清单总价+规费+税金;综合单价=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利润+风险费用二、工程造价控制的措施、工作内容和方法1.控制措施。通常可将控制措施归纳为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和合同措施。(1)组织措施。组织措施是从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方面采取的措施。施工成本控制是全员的活动,施工成本管理不仅是专业成本管理人员的工作,各级领导项目管理人员都负有成本控制责任。组织措施的另一方面是编制施工成本控制工作计划、确定合理详细的工作流程,要做好施工采购规划、加强施工定额管理和施工任务单管理、加强施工调度,提高工作效率。成本控制工作只有建立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之上,具备合理的管理体制,完善的规章制度,稳定的作业秩序,完整准确的信息传递,才能取得成效。
(2)技术措施。施工过程中降低成本的技术措施包括: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确定最佳的施工方案;结合施工方法,进行材料使用的比选,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通过代用、改变配合比、使用外加剂等方法降低材料消耗的费用;确定最合适的施工机械、设备使用方案;结合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及自然地理条件,降低材料的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运用新材料,使用新机械设备等。技术措施不仅对解决施工成本管理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对纠正施工成本管理目标偏差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3)经济措施。经济措施是最易为人们所接受和采用的措施。管理人员应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确定、分解施工成本管理目标。对施工成本管理目标进行风险分析,并制定防范性对策。对各种支出,应认真做好资金的使用计划,并在施工中严格控制各项开支。及时准确地记录、收集、整理、核算实际发生的成本。对各种变更,及时做好增减账,及时落实业主签证,及时结算工程款。
(4)合同措施。采用合同措施控制施工成本,应贯穿整个合同周期,包括从合同谈判开始到合同终结的全过程。首先是选用合适的合同结构,对各种合同结构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在合同谈判时,要争取选用适合于工程规模、性质和特点的合同结构模式;其次,在合同的条款中应仔细考虑一切影响成本和效益的因素,特别是潜在的风险因素。在合同执行期间,合同管理的措施既要密切注视对方合同执行的情况,以寻求合同索赔的机会;同时也要密切关注自己履行合同的情况,以防被对方索赔。
2.造价控制的内容和方法(1)造价控制的内容。工程造价不是单一的经济问题,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技术问题,它与工程质量、施工工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既互相影响,又互相制约。预期的质量标准随资金投入大小而变化;工期缩短或延期都要加大资金和资源的投入。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设备、管理费等都是构成造价的主要组成部分,施工技术、组织、方法以及环境条件都将影响着工程造价。相对合理的工程造价也是在上级或业主批准的合理工期及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编制的,所以,影响造价的五要素是:人、机(机械)、料(材料)、法(方法)、环(环境)。(2)造价控制的方法。施工阶段是控制工程项目成本发生的主要阶段,它通过确定成本目标并按计划成本进行施工、资源配置,对施工现场发生的各种成本费用进行有效控制,其具体的控制方法如下:
一是人工费的控制。人工费的控制实行“量价分离”的方法,将作业用工及零星用工按定额工日的一定比例综合确定用工数量与单价,通过劳务合同进行控制。主要方法有:①制定先进合理的企业内部劳动定额;②提高生产工人的技术水平和作业队的组织管理水平;③加强职工的技术培训和多种施工作业培训,提高作业工效;④实行弹性劳务管理制度。
二是材料费的控制。材料费开支占装饰成本60%-70%左右,是成本控制的中心。材料费控制按照“量价分离”原则,控制材料用量和材料价格。材料用量可采用定额控制、指标控制、计量控制和包干控制四种方式。材料价格主要由材料采购部门控制,主要是通过掌握市场信息,应用招标和询价等方式控制材料设备的采购价格。
三是施工机械使用费的控制。要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确定采取何种不同机械组合方式,既应满足施工需要,同时还要考虑到费用的高低和综合经济效益,主要是通过控制台班数量和控制台班单价来控制施工机械使用费。
四是施工分包费用的控制。对分包费的控制,主要是做好分包工程的询价,订立平等互利的分包合同,建立稳定的分包关系网络,加强施工验收和分包结算等工作。三、工程造价及相关目标控制的步骤和手段1. 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要抓好前期准备工程的目标控制,认真审核《施工规划报告》,重点是施工总布置,场内交通网络,施工总进度计划等。要认真评定施工生产线一条龙配套协调、连续正常运行的可靠性、保障性和生产出的产品质量、数量满足要求的保障程度。2.做好协调工作。协调关系是工程建设活动中涉及多方面的关系,包括施工干扰问题,参建各方的相互协助和配合问题,以及人员间和组织间的矛盾问题等。为了处理好这些关系,就需要协调,通过协商和沟通,取得一致,同心协力,为使工程按照计划目标有序施工而努力。3.工程造价控制步骤。在确定了施工成本计划之后,必须定期地进行施工成本计划值与实际值的比较,当实际值偏离计划值时,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采取适当的纠偏措施,以确保施工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要采用“比较、分析、预测、纠偏、检查”五个步骤,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4.加强技术与经济的结合。目前仍有部分工程技术人员缺乏经济观念,把经济工作看成是与己无关的概预算和财会人员的职责,而概预算人员和财会人员则认为自己主要任务是根据规章制度办事,不熟悉工程技术知识,也不了解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活动关系和问题,往往单纯地从自身专业角度审核费用开支,难以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和目标系统。因此,要提高技术和经济观念相互渗透力度,拓展知识面,不断改善提高目标系统的有效控制和管理水平。5.采用“网络计划法”、“香蕉曲线法”控制工程进度和造价。采用“网络计划法”、“香蕉曲线法”控制工程进度和造价,只要工程实际进展和投资在香蕉曲线范围之内,则说明进度和造价处于可控制范围之内,否则,说明进度或造价出现了偏差。并根据实际曲线(工期~进度,工期~投资)在香蕉曲线范围内走向偏离趋势,可超前提出预防措施,以防出现偏差。
6.应用“价值工程”和“资金的时间价值”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分析设计、施工方案,施工方法等的优化,应用“价值工程”和“资金的时间价值”的理论与方法,选择以降低费用、保证功能不变而价值高的方案。
【关键词】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施工企业
0.引言
随着建筑业市场的竞争加剧,如何搞好成本控制,使经济效益最大化已经成为施工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很多施工企业还没有意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没有将成本控制工作落到实处,或者是成本控制的体系不够完善,致使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浪费,增加了工程项目的成本。这必将导致施工企业利润的减少,减少企业的内部积累,也会降低施工企业的竞争力,从而阻碍企业的长远发展。
1.施工企业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概述
施工阶段的工程成本是指建筑施工企业以工程项目作为成本核算的对象,在施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劳动者的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形式,或者说是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的总和。
按成本的经济性质,工程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指施工过程中,耗费构成的工程实体,包括人工费用、材料费用、机械使用费用、其它直接费用;间接成本指企业内部为组织和管理工程施工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包括:管理人员的职工福利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固定资产修理费,还有水电费、保险费等。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通过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活动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费用、实现目标利润、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活动。加强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施工企业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但目前我国施工企业在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2.施工阶段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对成本控制认识上存在误区。工程成本控制是对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控制,需要所有的施工人员参与,绝非像有的人所认为的那样,成本控制是财务人员的事情,和其他人员无关。如果成本控制仅仅是财务人员的事情,就会使导致工程技术人员只注重工程的技术问题,采购人员只关心设备、材料的采购问题,虽然这看起来分工明确,但如果他们都不关心工程的成本,就会为了将自己的工作干得最好,而通过增加工程成本的途径来提高自己工作的质量。从决策上来说,每个职能部门工作达到最优,对于企业来说未必是最优的。企业是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使企业利润最大化。
(2)施工阶段成本控制体系不够完善。现在工程项目一般都是项目经理负责制。施工企业一般在工程项目施工之前,成立项目小组,由项目小组定期向企业回报工程的实施情况,权力下放了,但没有明确和权利对应的责任。而项目小组呢,有的项目经理根本就没有将成本控制提上日程,因为成本控制所带来的效益是企业的,而工程项目由于将成本控制而带来的质量问题是属于自己的。有的项目经理把成本控制作为可有可无的部分,直接将其作为任务交给财务人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从项目全局进行成本的控制。
(3)忽视了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质量成本”是指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而发生的一切必要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蒙受的经济损失。“质量成本”分为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质量预防费用和质量检验费用等。保证质量往往会增加成本,但不能因此把质量与成本对立起来。由于在人们的意识里,质量的提高必然是以增加成本为代价,所以项目经理为了免于承担质量责任,往往就片面地强调质量,而不进行成本的控制,这就降低了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的项目经理片面强调工程的成本控制,致使质量上不去,可能会增加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付出的额外质量成本,还给企业带来了名誉上的损失。
(4)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施工企业除了要明确项目经理的权力和责任外,还应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奖罚分明,是促进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动力,也是实施低成本战略的重要武器。当前施工企业在员工的绩效考核方面,尤其是成本控制的绩效考核方面,很少有明确的规定。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使成本控制做不到实处。
(5)对施工过程缺少有效管理,尤其是对材料的管理。工程项目中成本的主要构成因素有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企业对施工过程缺少有效管理,导致材料的浪费和窝工现象,这大大增加了工程项目的成本。
(6)缺少索赔的意识,致使施工企业每年在官司上赔了很多钱。由于工程项目涉及的合同项目很多,就很容易产生违约行为。施工企业如果缺乏索赔的意识,就不能有效地进行索赔和反索赔的工作。
3.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方法
(1)强化成本控制理念,完善成本控制体系。成本控制的各项指标都有综合性,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的直接负责人,负责项目的一切经济活动,包括成本的控制。首先,施工企业应该明确项目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等责任和相应的奖励措施,奖罚分明,提高项目经理和项目组人员的积极性。其次,项目经理应该领导项目小组制定工程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对项目小组的成员进行培训,强化成本控制的理念,建立适合工程项目的成本核算岗位责任制,规定项目小组成员在核算中的作用、地位和所负的责任及考核奖励的办法,还要对工程成本控制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找出成本控制中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和工作中的不足,并使之与项目组人员绩效挂钩,进行奖罚,制定项目组内部的奖罚措施,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的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