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研课题的学科分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学科竞赛;主题;时间;空间;模式;管理
学科竞赛是面向大学生开展的学术科技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是激发学生潜能和创造力的最好手段,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实际问题和实践动手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年来,形形各级各类的大学生学科竞赛层出不穷,对学科竞赛的分类也五花八门。只有通过构建一套有效的分类体系,提出学科竞赛分类准则,厘清学科竞赛内涵与外延,才能避免造成学科竞赛管理混乱和措施不当等现象,有效减少竞赛的不公平和不公正,从而推动学科竞赛有效开展以及进一步发展。
一、学科竞赛分类准则的提出
我们可以把学科竞赛定义为学生利用所学科学文化知识针对所提出的学术问题在一定时间和空间通过一定方法(或模式)进行分析、构思、尝试,争取优胜的活动。不难看出,作为学科竞赛应该包含主题、时间、空间、模式四个要素。“主题”即竞赛的内容和核心,如某届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主题“智能小车制作”等。“时间”即竞赛全过程或某一阶段从开始到结束的间隔,一般一次比赛包括竞赛准备阶段、理论方案阶段、模型制作阶段、决赛(或答辩陈述)阶段等时间段。“空间”即竞赛所需要的场所,如决赛场所、预赛场所等。“模式”即解决竞赛问题所采取的方法,如手工制作、计算机编程、口头表述等。
不定主题科技活动分为以下三类:
(1)不定时间不定空间的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它是大学生一种自我的不受约束的学习或研究活动。我们把它们称为自由学习研究类活动,如学术调查、科技发明等。
(2)定时间不定空间的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时间规定可以半年、一年,但活动场所没有统一规定。我们把这种有组织的活动称为研究训练计划类活动,如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创新实验计划、新苗计划等。
(3)不定时间有评比空间的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我们把它们称为展示类活动,如“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它没有主题限制,没有时间规定,仅以申报调查报告、学术论文和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参赛。对优秀作品给予奖励,并组织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的展览、转让等活动。
以上三类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都不设主题,它们不具备学科竞赛特征,不是本文研究对象。在此列举能清楚理解什么样的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才能称得上是学科竞赛,也更加明确了科研训练项目和大学生挑战杯等活动与学科竞赛之间的区别。这对我们学科竞赛管理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规定“主题”的大学生学术竞赛活动,根据竞赛运作模式固定与否,我们把它分为非学科竞赛和学科竞赛类两类。其中具有固定运作模式的竞赛如知识竞赛、辩论赛、技能竞赛等,它们运作模式只有笔试、口试或只有验证型动手等形式,竞赛过程过于简单,学科性不强,只是对学生基本知识、技能的训练。我们认为不应列入学科竞赛范畴。
规定主题的具有不同运作模式的大学生学术科技竞赛活动,我们列入学科竞赛范畴。根据时间、空间二个要素把它分为开放式学科竞赛、半开放式学科竞赛、封闭式学科竞赛、半封闭式学科竞赛四类。
(1)开放式学科竞赛,指不定时间有决赛空间的学科竞赛。该类学科竞赛准备阶段、理论方案阶段、模型制作阶段不受时间限制,竞赛所用场地也不作统一规定,仅以提交参赛作品参加决赛。如大学生机械设计、大学生智能汽车、大学生广告设计竞赛等。
(2)半开放式学科竞赛,指不定时间半定决赛空间的学科竞赛。该类学科竞赛准备阶段、理论方案阶段不受时间的限制,模型制作和决赛集中在统一规定的场地内进行。如大学生结构设计、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等。
(3)封闭式学科竞赛。该类竞赛准备阶段、理论方案阶段、模型制作阶段、决赛阶段定的时间统一规定,场地实行全封闭,如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等。
(4)半封闭式学科竞赛。该类竞赛准备阶段、理论方案阶段、模型制作阶段、决赛阶段定的时间作统一规定。竞赛场地分散于不同地点进行竞赛,竞赛期间参赛人员可以运用网络、书籍、各种文件资料等多种手段收集信息,如大学生数学建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有关特征如下表所示:
学科竞赛类型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竞赛的发展和主题变化可以调整。如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为反映学生真实参赛水平,更加公平公正,从起初开放式调整到目前的半开放式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因隔年竞赛的主题不同,采取了两种不同形式竞赛,逢单年为半封闭式竞赛,逢双年为开放式竞赛(嵌入式竞赛)。
二、针对四类不同的学科竞赛,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我们根据时间和空间对学科竞赛进行了分类,针对四类学科竞赛的不同特征,提出了以下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从而指导学科竞赛管理工作,在实践中得到较好应用,取得明显效果。
(1)开放式学科竞赛一般是以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综合性竞赛。从竞赛主题看,一般采用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要求参赛学生拟定解决方案或按所设置的测试标准设计制作作品。竞赛难度一般较大,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利用现有知识去分析问题、构建思路、选定方法以及验证方案,进而实现从掌握理论知识到切实解决问题的跨越。竞赛整个过程需要参赛者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这种特征决定了形式必须开放,过程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如机械设计、工业设计等竞赛。开放式学科竞赛的主体是参赛学生,同时需要教师在赛前进行指导和提供必要硬件、场地等帮助。开放式学科竞赛必须把诚信放在首位,在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有的学生和教师不免会利用开放式竞赛特点,为了获奖而投机取巧、弄虚作假、急功近利。为此,要实行诚信一票否决制,对违纪现象及时查处。另外,一方面在竞赛内容上增加决赛答辩评审环节在获奖的权重,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推行和健全竞赛举报机制,加强作品真实性考证。
近年来,浙江大学针对开放式学科竞赛,通过制定《浙江大学大学生竞赛管理条例》,规范和引导参与学科竞赛的师生行为,引导学生树立“重参与、重过程、争取获奖”的竞赛观,在竞赛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品质,形成健全的人格。督促教师要以“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约束自己,在竞赛中以优良的职业道德影响学生。我们还推出竞赛过程跟踪机制,实行网络监控、评议等等方法保证竞赛公平公正。我们充分认识开放式学科竞赛答辩环节的重要性,尽力为竞赛作出公平公正的评判。
(2)半开放式学科竞赛分两个阶段,竞赛理论方案设计(或竞赛准备)阶段和竞赛模型作品制作阶段。竞赛理论方案设计(或竞赛准备)阶段实行开放形式,竞赛模型作品制作阶段实行集中封闭形式。半开放式学科竞赛有现场集中封闭制制作竞赛作品环节,因此竞赛命题十分关键。在考虑题目的新颖性和实用性前提下,一定要考虑可操作性,如果主题选择偏难,会造成参赛队在规定时间不能完成制作竞赛作品而无法参加接下来的决赛。如果主题偏易,失去竞赛的挑战特性,不利于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激发,最终会造成评奖等级难以区分问题。
为保证半开放式学科竞赛的公平公正,必须有相对完善的竞赛章程作支撑。明确竞赛的性质、目的、意义、方式,组织机构及职责,参赛资格和作品申报,作品的展览、交流、转让,奖励等内容,使之体现原则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并邀请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专家学者组成竞赛专家委员会。
浙江大学承办了浙江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该竞赛采取半开放式。为确保竞赛的公平公正,一方面,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组委会通过制定竞赛章程明确竞赛的宗旨、组织和规则,以及参赛资格、参赛形式、参赛经费、评奖办法、参赛时间安排、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另一方面,每届竞赛承办学校都制定实施办法暨竞赛指南,明确竞赛开展程序,作品的要求和评审标准、奖项设置的具体方法、参赛者必须遵守的纪律。在竞赛设置上,我们适度增加模型作品制作阶段在评奖中的比重,力争使竞赛公平公正公开。
(3)封闭式学科竞赛是在同一时间,提供统一的竞赛设备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学科竞赛,如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封闭式学科竞赛有两个重要阶段和两个重要环节。两个重要阶段:第一,赛前准备阶段,包括制定竞赛规则,通知,明确参赛条件、竞赛范围,成立专家委员会、命题等。第二,竞赛实施阶段,包括场地布置,竞赛现场秩序维持,领奖及颁奖工作安排等。两个重要环节:一是对赛场的控制与调节,开赛后,要严格按照规则实施,对违反竞赛规则的选手及时予以处罚。竞赛中如果出现问题,要依靠评委会迅速解决,以保证竞赛不间断地进行。二是竞赛题的选择与确定,要考虑竞赛难易度,确保竞赛各奖项能顺利评出。
封闭式学科竞赛从形式上看,最为公正,但要避免 “以考代赛”和走入知识竞赛模式,所以不能过于提倡。另外,考虑到本科、专科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竞赛组别上最好按高校学生学历层次分本科、专科组别制定不同的评审标准。由于封闭式学科竞赛场地限制,该类竞赛还不能满足各校参赛要求,竞赛可以通过开展学校或赛区的初赛与复赛,扩大学生受益面。
浙江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是封闭式学科竞赛,浙江大学已经开展十三届。我们重视竞赛的每个阶段和环节,统一竞赛规则与技术数据,保证了每支参赛队公平参赛,至今乃保持竞赛零举报的好声誉。我们紧紧抓住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这一封闭式学科竞赛特征,通过竞赛题目的创新性、交叉性和多样性,以弥补封闭式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的不足。通过扎实富有成效的开展,从2010年开始,浙江省每年有3所高校3支代表队进入世界总决赛,约占全球3%,约占国内进入总决赛队伍16%,受到世界注目。浙江大学2003年以来每年参加世界总决赛,并在2011年第35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摘得全球总冠军。
(4)半封闭式学科竞赛是在规定时间分散于不同空间进行的学科竞赛。它与封闭式竞赛不同之处在于参赛队处于不同地点进行竞赛,允许参赛者可以运用网络、书籍、各种文件资料等多种手段收集信息,允许参赛者外出加工、购买竞赛所需物品。如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等。半封闭式学科竞赛关键在于竞赛过程监控,通过设立巡视制度,进行随机随时抽检,增加现场答辩环节,对违规参赛者实行一票否决制达到参赛过程的公平公正。在评委的选择上,建立评审专家资源库,将为人公正、专业能力和水平在本学科领域突出、竞赛经验丰富的专家和学者纳入其中,每届从中随机抽取评委名单。另外还可以通过评审过程公开,允许被测试队之外的其他参赛队观看,一则互为监督,二则互相学习。
浙江大学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浙江赛区秘书处单位。多年来,我们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赛前制定严格的纪律制度和评审制度。竞赛期间赛区组委会组织巡视检查,委派巡视员进驻参赛学校。安排学生进行现场答辩;评审专家采取回避制度。在评奖结果上,采取公示制度和举报制度等等。通过以上针对性管理措施,浙江省半封闭式学科竞赛卓有成效,如全国学生数学建模竞赛,2010年浙江大学参赛队荣获本科组全国唯一“高教社杯”奖项。2008公安海警高等专科学校荣获专科组全国唯一“高教社杯”奖项。
大学生学科竞赛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学科竞赛的现状,找出发展规律,通过厘清学科竞赛内涵与外延,进行内涵的深化和外延的拓展,提出具有针对性管理措施,学科竞赛工作才能提高一个层次,才能富有成效持续开展。近年来,浙江大学在这方面已经迈开了一大步,取得了较大成绩,我们将不断努力探索,争取让更多学生直接受益。
参考文献:
[关键词]跨学科学文献计量学跨学科研究 学科交叉度跨学科测度指标
[分类号]G256
对于跨学科学的理论,亦有研究者称之为跨学科理论,即解释跨学科现象、指导跨学科实践发展的理论。为避免混淆,笔者称之为跨学科学的理论。阐述跨学科学的理论基础,有助于理解和把握跨学科研究中有关测度指标的提出来源和基本原理。
1 跨学科研究的驱动力
1.1跨学科研究的内在驱动力
跨学科研究的内在驱动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代科学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变;二是以“应用问题”为向导的科学研究模式的建立。
Gibbons等人提出科学研究正在分裂成两种形式的知识生产模式,即模式1和模式2,而且科学正在逐渐从知识生产的模式1向模式2转变。模式1是传统的知识生产方式,主要指单个学科内以认知为目的(即探索基本原理)的知识生产。在这种知识生产模式中,基础与应用之间的界限非常清晰。与模式1不同,知识生产模式2是跨学科的,在这种模式中,基础与应用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模式2侧重于获得具有应用背景特征的结果,科学发现一般产生于为应用目标而寻求知识这个需要,科学知识生产的动机和知识方式趋于多样化。不仅如此,科学知识生产模式2的出现还意味着形成了一种新的知识生产环境,知识更易于在学科边界之间流动,研究人员更加具有流动性,研究组织更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
在当代科学知识生产的新模式下,科学知识生产的目的不仅是要推进知识的进步,更要通过知识生产解决具有经济和社会目标的科学问题。与“应用语境”相适应,以解决“应用问题”为向导的科学研究模式已经建立起来。在当代科学知识生产过程中,随着应用研究的不断兴起,跨学科研究也日益普遍。一方面,“科学已经发展到一个无法依赖个体独立工作来解决冲突问题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复杂问题往往需要多学科范围内的知识相互作用才能有效地加以解决。由此,以“应用问题”为导向,在学科为基础的知识生产模式下的学科界限和学科壁垒不断被消解,不仅出现了多学科合作的研究,以及跨学科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形成了超越传统学科界限的新型知识生产,超出了现有学科的框架。另一方面,在跨学科知识生产中,应用语境中的科学知识生产活动要求调动多种既有的知识资源,并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灵活地组合这些知识资源。
综上所述,当代科学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变,即以模式2为主导的科学知识生产方式,使得科学家的研究兴趣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产生了以“应用问题”为导向的科学研究模式。在这种研究模式下,科学家之间的开放的交叉交流与合作促进了跨学科研究,跨学科研究的内在驱动机制由此形成。
1.2跨学科研究的加速器
如何更好地促进跨学科研究,使跨学科研究得以快速发展?笔者认为,科学家之间的信息、技术、情报和知识等充分而有效的交流与合作能够加速跨学科研究的进展。
情报交流理论认为,情报交流是人们借助于他们共同的符号系统所进行的知识交流。情报交流过程,就是情报从发生源(情报生产者)发生一直到为情报接收端(情报接收者)所接收的整个过程。在这一交流过程中,情报生产者和情报接受者的关系是社会各个体问的关系,相互通过社会活动方式实现情报的交流。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科技比较发达的国家,出现了一种被称为“无形学院”的情报交流现象,这种现象是科学技术发展到较高水平,情报交流达到一定程度后所必然产生的,它是补充情报交流和情报传递的一种新的方式。这种类似于科学共同体的“无形学院”,其内部信息交流十分频繁,促进了科学家个人或团体之间的信息的输入输出,当这种“无形学院”中的科学家来自于不同学科背景时,就产生了跨学科的情报交流活动,从而对跨学科研究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信息交流基础。
当然,“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是很困难的事……,唯一可行的可能是花更多的时间去交流和沟通,在对话中去理解别的学科的概念和规范”。所以当科学家们遇到以“应用问题”为主导的科学问题时,难免会需要不同学科之知识作为基础,要想在这种跨学科研究上取得一定的成果,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科学家们需要更加深入而有效的交流与合作。
另外,科学家之间的科技合作是情报交流的一种方式,在跨学科研究中,存在于科学家之间的情报交流或科技合作活动,为跨学科研究的实施准备了跨向成功的“云梯”,并促进和加速了跨学科研究的发展。
2 倡导跨学科研究的原因
学科交叉是学术思想的交融,实质上是交叉思维方式的综合、系统辩证思维的体现。唯有从多视角出发,采取交叉思维的方式进行跨学科研究,才能形成正确完整的认识。下面从跨学科研究的障碍、重要性和现实性几方面加以论述。
2.1跨学科研究的障碍
科学分类,是指依据对学科系统基本特征的分析,确立正确的学科分类原则,在此基础上对各门学科进行区分和排列,建立符合学科发展实际的分类体系。
学科分类和其他任何学科知识一样,有它自己发展的历史。从科学发展历程看,跨学科研究历史比跨学科理论历史要长得多。长期以来,相对于现在有些科研计划是跨学科理论指导和(或)相应制度干预的产物来讲,跨学科研究是以自然生长的方式发展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单一学科研究恐怕从来未有过,它或多或少地直接或间接地与其他学科之间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但是,这种学科分类很大程度上割裂了学科之间的交叉关系,很可能使得科学家在研究跨学科问题时,只顾专注于自身的学科领域内的技术和方法,而忽略了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这样很可能导致科学家在跨学科研究上的失败。所以,现代学科的分类有可能阻碍了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另外,大学里的研究机构几乎都是按院系或独立的科研机构进行管理,使硬件资源匹配在院系或科研机构里,其共享与融合很难得到组织支撑。
对于科学家来说,要不断扩展自身的研究视野,加强科学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在科研上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时,不妨借鉴不同学科的工具与方法,争取在跨学科研究上有所突破。
2.2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
学科交叉点往往就是科学新的生长点、新的科学前沿,这里最有可能产生重大的科学突破,使科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在新时期里,我们要大力地提倡学科交叉,注重交叉学科的发展。维纳等人认为,“在科学发展上可以得到最大收获的领域是各种已经建立起来的部门之间的被忽视的无人区”。跨学科学具有
如此强劲的重要性,需要特别重视跨学科研究,实际科研活动中,跨学科研究取得成功的实例非常之多。
DNA双螺旋结构是20世纪生物学最重要的发现。对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有四位,分别是Francis Crick、James Watson、MauriceWilkins和Rosalind Frankin。这四位科学家中Watson毕业于生物专业,Crick和Wilkins毕业于物理专业,而Franklin毕业于化学专业,他们具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在同一时间都致力于研究遗传基因的分子结构,在既合作又竞争,充满学术交流和争论的环境中,发挥了各自专业的特长,为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做出了各自的贡献,这是科学史上由学科交叉产生的一次重大科学成果。
将一个学科发展成熟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应用到另一学科的前沿,能够产生重大的创新成果;学科交叉是创新思想的源泉;加强最新科学成果向周边相关学科的渗透和应用是有益于学科交叉的。要创造条件,鼓励不同学科专业人员进行学术交流,推动他们针对重大科学问题进行跨学科探索和合作。
2.3跨学科研究的现实性
跨学科研究的现实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代科学的发展体现了学科交叉;二是当前的科研项目通常要求学科交叉。
2.3.1当代科学的发展体现了学科交叉 跨学科是以单学科发展为基础,并推动单学科进化与单学科集的拓展。科学的发展之路是扬弃,是知识边界和“壁垒”不断被打破和不断形成的过程。这正如前苏联学者C・斯米尔诺夫所观察的那样,“科学史证明,科学知识的分化过程和整化过程并不相互排斥,而是相互交织,彼此转化……。科学的跨学科发展也必然转变为单学科发展。科学‘体’内的跨学科构成物迟早会获得独立学科的全部特点”。
当代科学的发展正呈现出宏观层面上的综合以及微观层面上的细分(新学科的产生),这种学科的宏观层面上的综合和微观层面上的细分都可以产生新的学科,均体现了学科交叉,需要利用跨学科研究的思想和方法加以分析。
2.3.2科研项目要求学科交叉 当前,各种科研项目,无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大部分都有专门的跨学科研究项目,要求科学家在申请科研项目时,科研课题要有一定的交叉。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和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以及其他一些主要资助机构都围绕着学科交叉研究设置和安排资助计划,目的是鼓励学科之间的联系,发展新方法、技术和工具,促进研究结果的应用。R&A是NSF的主要资助类别,主要资助四种类型的活动,而核心活动是学科交叉研究。中国国家科学自然科学基金会(NSFC)专门设立了跨科学部,用以处理交叉科学的科研申请项目。NSFC作为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主要支持机构之一,NSFC清楚地认识到基础研究在科学前沿全方位拓展以及在纵向的学科分化与深入的同时,需要不断加强学科及领域之间的交叉与融合。NSFC将资助学科交叉研究放在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
3 基于文献计量的跨学科学
可以利用文献计量学的定量研究方法,来描述跨学科研究并寻找跨学科研究相关规律。下文给出了跨学科学研究的关键问题及研究策略。
3.1期刊论文与学科交叉的关系
期刊论文作为科学研究工作的研究成果的载体,必然反映了大致同时代的科学研究工作。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科研工作者愿意把科研成果公开发表在期刊上,公开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可以表明作者发明或发现定理、原理或理论的优先权,为作者赢得学术声誉,这种学术声誉的获得是得到当代社会承认的;另一方面,期刊编辑择优录用并刊登了承载着作者科研成果和智慧结晶的科研论文,大多数期刊公正地选用了同行评议所承认的优秀论文,而这些优秀论文大体能够反映同时期的科学研究成果。
如参考文献[1-3]所言,当代科学知识生产方式正在经历从模式1到模式2的转变。在模式2中,其知识生产受为实现同应用相关的实际问题的最终解决的知识探求所驱动,以跨学科及学科之间的互动为基本特征,学科边界以及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当代科学知识生产方式从模式1到模式2的转变,使得在传统下处于单一学科的科学研究越来越涉猎到学科边界问题,也就是跨学科研究的问题日益得到研究和深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科学研究工作必然大量地涉及到科学交叉的研究,亦即当代科学研究工作本身就包含了大量的跨学科研究和学科交叉的研究。
由此可知,期刊论文反映了科学研究工作,而科学研究工作又包含了学科交叉的研究,由此,期刊论文反映了学科交叉的研究。于是,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来研究当代科学的跨学科学的特性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3.2跨学科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当前在跨学科学研究领域,科学家从宏观层面研究得较多,如研究跨学科的资助问题、跨学科的管理及运作、跨学科的教育与成果应用等,而从微观层面去探讨跨学科的本质属性等内容的研究不多。从微观角度来看,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定量方法,如何测度跨学科研究?如何测度跨学科研究中必然伴随的学科交叉程度的大小?“如何从计量学角度对其分析,从数学的角度去揭示这类跨学科学科的发生规律,对其研究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有待进一步的探索”。目前对跨学科现象的定量研究,在笔者的另两篇文献中分别总结了国内外研究者在这方面的成果和笔者建立的跨学科测度指标,因此跨学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在本文中不再赘述。从定量研究的角度,建立以学科交叉度为核心的跨学科测度指标,以共现分析和共类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全面地从定量测度的角度去揭示跨学科研究的发生规律,是解决跨学科研究测度问题的路线。
4 结论
本文分析了基于文献计量的跨学科学理论基础,该理论基础总结如图1所示:
对图1的简要总结和说明如下:
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按照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管理的有关规定,决定自2011年1月19日起组织2011年度课题申报工作。现将《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指南》(以下简称《课题指南》)印发给你们,并将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研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促进教育科研向更高质量迈进,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教育科学事业,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贡献更大力量。
二、申报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要着眼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全国“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要点,以现代化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建设中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同时注重推动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的创新,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增强科学预见性,着力推出代表国家水平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基础研究要力求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深刻揭示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关注学理问题的研究,促进学科建设,形成精品力作;应用研究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解决教育政策和实践问题;开发研究要注重社会效益和使用价值。
三、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人须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当于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申报青年课题者(包括课题组成员)年龄不得超过39岁(1972年3月31日之后出生)。不具备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须由两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国家重大(重点)课题实行招标制度,申请人要求具备主持省部级相关教育科研课题的经历和良好信誉。申请人必须从事实际研究工作并真正承担和负责组织项目的实施;《课题申请•评审书》中所涉及的课题组参加者或推荐人须征得本人同意和亲笔签名方为有效,否则视为违规申报。
四、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承担单位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在相关领域具有较雄厚的学术资源和研究实力;设有科研管理的职能部门;能够提供开展研究工作的必要条件并承诺信誉保证;在以往的课题过程管理中认真负责,信用良好。凡课题按时完成率高且优秀率高的单位增额申报,按时完成率不高且合格率不高的单位限额申报,按时完成率低于60%且不合格率偏高以及管理不到位的单位不得申报。
五、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涉及13个学科,课题申请人根据《课题指南》所列示的研究领域进行选题论证。招标课题申请人填写《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重点)课题投标申请•评审书》(2011年版),届时等候通知到京参加现场答辩,不参加答辩视为放弃;其他课题申请人通过网络申报,填写《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录入系统》(2011年版,以下简称网络版)。申请人根据所报课题的性质依照《课题申请•评审书》(网络版)列出的学科分类代码填写相应学科,跨学科课题应根据主要研究内容按照“尽量靠近”原则,选定为主的学科进行申报。中小学和幼儿园系列课题申报基础教育学科,单列单评。
六、本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设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和青年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和青年专项课题,均有不同额度的经费资助。申请人要根据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参考资助标准,提出拟申请的资助额度,并按照《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进行合理的经费预算。本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资助标准为20-25万元、一般课题资助标准为12-15万元,青年基金课题资助标准为10-12万元;教育部重点课题平均为3万元、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平均为2万元。申报招标课题和一般课题互不交叉,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和教育部级课题互不贯通,申请人只能从中选一。实际资助经费额度参照同级别课题经费资助标准,以最终评审结果为准。
七、《课题指南》中列示的招标课题名称即为研究题目,申请人不得自行命题、随意扩大和缩小研究范围,否则不予受理。一般课题申请人可参照《课题指南》所提出的研究领域,自拟课题名称,鼓励反映国家需要和国际趋势的前瞻性、创新性课题,不支持以编译著作、编写教材、编写丛书、编写工具书为直接目的课题研究。申请人要在《课题申请•评审书》封面上标明所申报课题属于《课题指南》所列示的研究领域或自选课题。在涉及西部教育问题研究时,优先考虑西部地区的课题申请人。
八、本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将实行限额申报,限额指标另行下达到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教育部直属高校和部内司局、直属单位,坚持标准,保障底线,鼓励先进。各地要参考教育科研生产力布局情况及历年申报情况,以及立项率、优秀率、不合格率、违规率等因素,科学合理分配指标,努力提高申报质量和层次。
九、本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要求在1-3年完成,最迟在5年内完成。决策性研究应在1年内完成,其他类型研究课题适当延长。研究期限自课题批准立项之日起计算,课题延期或调整人员须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课题研究成果须符合学术规范,体现创新,有所建树,着力形成代表作。不同课题研究成果数量、形式和质量分别要求,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最终成果要求出版专著,在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和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上发表系列学术论文,并在学术界和实践领域产生重要的影响;教育部课题成果形式可选择著作或论文;所有课题最终研究成果均包括研究报告。不同课题成果具体要求参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及《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鉴定结题细则》等。
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为国家财政支持的社会公益项目,资助在公共部门服务的教育科学工作者。为减少重复,申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负责人同年度只能申报一个课题。在研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负责人不得再申报新课题。申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负责人同年度不能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其他项目或其他国家科研项目,其课题组成员不能作为负责人以内容相同或相近的课题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其他项目或其他国家科研项目。得到政府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其他部委办以及省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资助的课题负责人不得再次申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不支持已有两个以上其他来源的在研项目的研究者再次申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上述各类课题的结题均以结题证书注明的时间为准,并须提供结题证书复印件。
十一、申请人应如实填写申请材料,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凡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中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并查实后,取消个人3年申报资格,如获准立项一律按撤项处理和通报批评,并追究申请人所在单位的管理责任。
十二、从2011年起,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申报课题全部实行同行专家网络初评和专家会议集中复评。初评采用活页匿名方式,活页论证字数不超过4000字,复评重点考察前期相关研究基础和研究能力。
十三、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实行信用管理制度。课题承担单位要履行承诺,保证信誉。获准立项的课题负责人在课题执行期间要遵守各项规定,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课题研究的最终成果实行结题鉴定制度,鉴定等级予以公示。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为不合格或有不良信誉记录者,课题负责人3年内不得申请新课题。除涉及政治、国际关系、宗教、种族、民族、性别等敏感问题外,计划发表出版的成果必须以课题资助名义先发表出版后鉴定,违反规定视为自行终止相关资助协议。成果鉴定为优秀或社会影响良好的课题负责人,在申报新课题时享受优先政策。
十四、本年度招标课题通过课题投标、资格审查、会议评标的程序进行;其他课题通过课题申报、资格审查、网络初评、学科组会议复评的程序进行。课题评审坚持公平公正,凡申报课题的学科规划组专家须回避课题评审工作。课题评审坚持质量第一,宁缺毋滥。专家评审结果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定后公示,无异议后下达课题通知并拨付课题经费。
十五、课题申报单位、各省(区、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或相应的教育科研主管机构)、教育部各司局、部直属高等学校和国家级教育科研机构要加强对本年度课题申报工作的宣传、组织、管理和指导,既要积极鼓励,又要严格把关,应依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和本通知的要求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认真审核申请人的资质和信誉、前期研究基础、课题组研究实力和支撑条件,签署明确意见,保证申请人所填写内容的真实性,确保课题申报工作的质量,并认真履行课题立项后的日常管理,帮助课题负责人按期高质量完成研究任务。
十六、课题申报实行三级申报制度,申请人按照所在单位隶属关系,经所在单位审查盖章后,由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统一分别报送省(区、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或相应的科研主管机构)、教育部各司局办公室、部直属高等学校科研处(社科处)和国家级教育科研机构科研管理部门,再由上述机构统一报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各级科研管理部门不得收取任何申报评审费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不直接受理个人和基层单位申报。
十七、课题申报所需的各种材料(包括《2011年度课题指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投标申请•评审书》)均可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站(网址:onsgep.moe.省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单列学科栏目(网址:npopss-cn.省略)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网址:省略ier.省略)下载。申请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招标课题的申请人可通过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录入系统进行填报,通过各自的管理系统按程序报送所在省级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直属高校科研处(社科处)。省(区、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或相应的科研主管机构)、教育部各司局办公室、部直属高等学校科研处(社科处)和国家级教育科研机构科研管理部门将汇总后的电子版审核后通过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管理系统上传至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报送纸质材料《课题申请•评审书》一式6份(原件1份,复印件5份)。课题申请书要求统一用计算机填写、A3纸双面印制、中缝装订,经所在单位审查盖章后,逐级报送相关科研管理部门,要确保电子申报数据和纸质申报数据的一致性,基本信息不得遗漏。
十八、本年度课题受理申报时间从2011年1月19日起至3月31日止。各省(区、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或相应的科研主管机构)、教育部各司局办公室、部直属高等学校科研处(社科处)和国家级教育科研机构科研管理部门务必认真负责,做好本系统课题申报数据录入、打印报表和申请书汇总报送等工作,确保数据录入准确和报送材料完整,列出本系统课题申请书清单和各学科分类申报数量汇总统计表。于2011年3月31日前将审查合格的《课题申请•评审书》汇总后统一报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逾期不予受理。办公室咨询电话:010―62003305,62003307;邮政编码:100088;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中路46号。
十九、本通知及所附《课题指南》将同时在教育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专门网站上,并在《中国教育报》等教育媒体申报公告,请有关部门及时将有关信息传达至各所属有关单位,供教育科学工作者选题申报时参考。国防军事教育课题申报评审工作由全军军事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负责另行组织。
教育科学作为教育事业和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改革发展和先进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组织实施《课题指南》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充分利用专业力量、发挥专家咨询作用问计、问政的体现,努力实现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具体体现。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机构和学校要给予充分重视,积极鼓励,大力支持,确保这项工作顺利开展。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和基层科研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课题申报工作的组织和指导,认真审核,严格把关,努力提高申报质量,签署明确意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要认真对待,积极申报,以高质量的研究工作繁荣发展教育科学事业,为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供有力支持,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附件:全国教育科学 “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指南
教育部办公厅
二零一一年一月十八日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指南
选题说明:课题指南旨在引领和团结广大教育科学工作者,围绕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大局,研究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回应国家需要和群众关切的教育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问题。重视以创新为导向的基础研究,加强基于证据的决策研究,强化以标准和模式 为主导的实践研究,体现教育科学研究的战略性、前瞻性,提高选题的针对性、实效性,形成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创意、经验、理论、制度、模式、标准,促进研究 成果转化,使教育研究为人所信、所思、所悟、所用。
……
(十)教育技术与传播研究
教育信息技术开发转化研究;电子教科书研究;师生信息素养研究;数字化资源共享及其权益保护机制研究;教育信息化使用效益研究;数字化校园网研究;学生数字化学习研究;农村智能学校研究;网络新技术对教学方式的影响研究;网络交互教学成效研究等。
关键词 高中 学科带头人 教师培训 培训需求
自2010年起,国家组织实施“国培计划”,培训一批“种子”教师,使他们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师培训方面发挥骨干示范作用。学科带头人能够在教学、科研上影响、引领、带动整个地域。他们的存在可以带动一个区或者一个市学科的发展,能够带动青年教师的成长。2014年,我们申报的对某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的“国培计划”项目通过教育部审批,并于去年下半年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集中培训和一个月的网络研修。我们对所有参培学员进行了“培训需求”前期调研,目的之一是提高培训针对性,增强培训效果,同时也是为了挖掘教师交流的抗阻原因,探寻消解策略。本研究主要针对参加培训的40名高中学科带头人,发放问卷40份,回收问卷4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40份,有效率100%。为深入了解参训学员的培训需求,培训期间随机对部分教师进行了访谈。
一、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结束后,我们对参加培训的40名高中学科带头人的基本情况分析发现,63.3%的来自城市学校,16.7%来自农村学校,10%来自县或市教研室,6.7%来自教师进修学校,另有3.3%来自其他岗位。从被调查者参加培训经历看,所有老师都参加过多次培训,其中,43.3%的教师参加过省级培训,6.7%已经参加过全国级培训。被调查者的其他基本情况如下表。
二、培训现状分析
1.关于培训内容
基于当前专业发展,教师的困惑主要有:科研能力弱(46.7%)、学校平台低且支持力度不足(20%)、缺乏进取的动力(10%)、教学技能停滞不前(3.3%)、其他(13.3%)。所在单位地域不同,主要困惑也随之改变。农村学校教师的困惑以“学校平台低且支持力度不足”为主。访谈中,Y老师强调:“自己想发展但是缺乏一个平台。科研课题缺乏团队,缺乏资金,缺乏试验点。”城市学校教师的困惑以“科研能力弱”为主。来自农村学校的学科带头人在访谈中抱怨学校提供发展平台有限的同时,更感叹农村学校教师自身发展意识淡薄,自己虽是学科带头人,但却无人可带,处于孤掌难鸣的尴尬局面。谈到教师交流时,所有城市教师都没有到农村学校的意愿,农村教师则不假思索地说,有机会我们当然也想到城市学校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解释为什么城乡教师交流困难重重。
调查发现,教师参加培训的目的多种多样,排名前三的:一是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掌握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方法;二是作为一种自我完善与更新;三是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更新。为了评优评职称和服从上级安排等目的较少或几乎没有教师选择。目前高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最需要的知识,按教师需求程度依次排列为:教育科研方法(63.3%)、专业学科知识(13.3%)、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13.3%)、新课程标准的解读(3.3%)、其他(6.7%)。学科带头人急须培训的内容有:科研能力指导(60.6%)、教学智慧(21.2%)、师德研修(6.1%)、课标解读(3.1%)。另外,访谈中,S老师说:“我希望听到语文方面的本来的、学科专业的东西,还希望听到语文教学方面的,一个是汉语言文学的理论,也希望听到语文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总之,高中教师认为要把前沿理念培训、知识培训以及技能培训相结合。
对于以前参加过的培训活动,超过半数的教师认为存在最大的问题是与教学工作结合不紧密,20.69%的教师认为培训计划过于“一刀切”,17.24%的教师认为培训单向灌输,忽视了学员的感受,3.45%的教师认为当前教师培训受金钱驱使,不顾质量,另有3.45%的教师认为还存在其他问题。针对目前培训过多、目的不明确,缺乏主题、缺乏前期调研的情况,开展有效的培训首先就要了解培训对象的需求。
2.关于培训组织
学科带头人在学员管理方面应采用的方式:小班制(30人以下)(86.7%)、大班制(3.3%)、不分班(6.7%)、分不分班都可(6.7%)。在培训的形式上,教师认为最适合于骨干教师培训的组织形式是:集中培训(53.1%)、专家个别指导(34.4%)、远程培训(6.25%)、校本培训(3.1%)。关于学段和学科分类方式上,超过半数的高中教师选择分学科集中培训。
在培训模式上,教师们认为最有效的途径是:观摩教学(听课、观课、议课)(37.5%)、名师引领(35%)、课题研究(15%)、上示范课(12.5%)。另外,高中教师都认为学科带头人培训适合采用“走进高校”的方式进行高级研修,除此之外,同时采用“影子教师”环节,如与本地中小学一线优秀导师互动开展教研活动。在有准备的情况下,90%的教师自愿进行课堂教学展示。
3.关于培训的师资与考核
在培训师资方面,被调查者最希望接受高校教育教学专家作为培训师资,其余依次是中小学学科带头人、教学研究人员、培训机构的专职教师。高中教师认为担任学科带头人培训的授课教师最需要的素质是:对专业学科的前沿知识了解(61.1%)、丰富的学科教学经验(19.4%)、新课程理念(11.1%)、敬业精神(5.6%)、对教师的人文关怀(2.8%)。
对于高中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应该用什么方式进行考核评价时,教师们的选择依次是:根据培训课程完成相应的作业(26.7%)、提交经验论文(17%)、建立基于培训课堂表现的纪实档案(16.7%)、提交教育教学案例或现场说课(15%)、对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在学科教学中运用能力的考核(10%)、对理论知识的检测(8.3%)、其他(1.7%)。
三、培训建议
基于上述调查结果,在进一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高中学科带头人培训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前期调研,关注参培教师需求
应该在学员来参加培训之前,进行广泛的前期调研,主要包括实地调研和网络调研。实地调研可以确保那些网络覆盖率低的地区的教师参与调研活动,而网络调研可以使那些没有参加实地调研的教师也能在网上参与调研活动。对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准参训教师的培训需求,设置相应的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这样才能确保教师培训的实效性。
2.开发培训内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从上面的调查发现,参培的各科高中教师不仅有颇丰的科研成果,教学上也已经是经验丰富的骨干,他们最希望解决的困惑和问题:一是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掌握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二是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更新;三是自我完善与发展。因此,在培训的目标设置和内容选择上要以此为出发点和归宿。学科带头人的培训,不仅要安排通识性的学科讲座,例如老师怎么写科研论文、老师如何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基础教育若干证明问题、师德方面案例教育等等,同时,要增加各学科前沿知识,分科分学段进行培训。
3.灵活培训形式,鼓励学员积极参与
培训学员组织上,最好是分学科分学段小班制有针对性地进行骨干教师培训。在培训的方式上,注重几个方面相结合:一是集中培训与专家个别指导相结合。发挥专家教授的引领作用,帮助学员更新观念、丰富理论、指点迷津、增长见识。二是观摩教学、名师引领、课题研究、上示范课相结合。除了大学里教授的指导,也要到当地中小学进行参观与一线特级教师进行经验交流。三是在网络平台上与线下交流相结合。例如,学员以心得体会、培训简报等形式将自己的感悟时刻上传到网络与学员共享、与专家探讨,实现课内课外、网上网下相结合。以多种方式鼓励学员积极参与,从听众、配角转变为合作者、主角,切实提高培训效果。
针对农村学校教师发展平台弱、教师提升意识淡薄的现象,要对农村学校进行更具针对性的、有实效性的教师培训。我们认为,仅仅依靠教师外出培训和进修学习很难对教师的专业提升提供有效保障。农村学校在走出去的同时,也可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榜样示范和纽带作用,聘请高校或一线教学名师来校组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同时,可基于学校实际开展校本教研。研究表明,校本教研是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上述活动,增强农村学校教研氛围,提高农村学校的吸引力,这或许也是破解城乡教师交流难题的一剂良药。
4.强化培训师资,确保培训效果
培训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培训效果,应该多方选聘师资,组建专家团队,建立专兼结合、动态更新的专业培训师资队伍。既要有高水平的教育教学专家教授,也要有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优秀名师,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和教学研究人员等。培训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对专业学科前沿知识有深入的了解,而且要理论联系实际,以学员的困惑和问题为中心,通过案例讲解等方法,使得讲课受到教师的欢迎。
――――――――
参考文献
[l] 方彬.国培计划――参训幼儿教师培训需求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2] 刘加霞.北京市小学数学教师培训需求分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3(6).
[3] 任春亮.江西省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需求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2(5).
[4] 张雪艳.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培训――农村教师培训需求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5] 颜钰梅.宜宾市中学教师培训需求分析[D].重庆:西南大学,2008.
在我国,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可谓曲折而漫长。经历着其他学科的“挤压”与冷淡的意识形态的“控制”,教育学努力谋求自身发展,逐渐突显其中心学科的地位。新世纪,在理工科院校设置与发展教育学学科,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也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除此之外,教育学学科建设与理工科院校自身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基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社会飞速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脚步加快,大学的转型处于正在进行时状态。2005年,在全国理工科高校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上,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袁振国副司长强调,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理工科优势高校面临的问题。高校要深入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地位,通过提高研究质量和学术水平,实现自身的繁荣发展,为社会更好地服务。为达到这个目的,迫切需要加强学科的交叉综合。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研究方法现代化的需要。现代科学出现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渗透、交叉和结合的新趋势,要求高等教育要重视文、理、工的结合,以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培养新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石,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理工科院校发展教育学科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基于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随着经济发展的多样化,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急需创新与科研相结合的新型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学正是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中的重要分支,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学科,是理工科院校建设综合性地一流大学必不可少的基础学科。而今,学科分类更加细化,导致高校在发展教育事业、研究高深学问的同时,却忽略或淡化了对教育自身的研究。教育学学科受其研究对象的影响与许多学科都有密切的关系。杜威认为,“教育实践为提出教育科学的问题提供资料,而那些已经发展到成熟状态的各门学科,乃是一种资源,借助它们来理智地处理这些资料”。也就是说,其他学科实际上就是教育科学的资源,教育科学的内容就是由处理教育问题的其他学科内容所组成的。其次,其他学科也部分地是教育科学的基础学科。所以建设教育学学科,符合现代化高等教育的要求,既可以提升教育理论水平,也可以更好地指导其他学科的发展。
3.基于理工科院校自身发展的需求信息时代的到来,致使高等教育领域的结构性变化成为必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时下,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MIT)宣布推出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网站EDX,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均宣布加入EDX。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坦陈:“这场变革犹如一场海啸,给传统高等教育带来巨大震动,同样也给高校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面对当前的教育发展形势,高等教育面临教师角色再造、课程模式再造、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再造等问题,所以高校必须顺应时代变革,紧跟世界一流大学步伐,高度重视自身的发展。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学学科,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研究内容也涉及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因此,教育学学科的建设对高校自身的发展起到重大作用。在理工科院校增设与发展教育学学科,不仅可以提供高质量地既具备理工类知识,又不乏人文关怀的教育科学人才,同时也对理工科院校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打开了新视野,加快了理工科院校迈向信息时代前沿的步伐。
二、困境
在我国,不少理工类院校设有教育学相关专业。对教育学学科建设都处于探索和学习阶段,虽然在师资建设和教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较教育学学科建设相对成熟的综合类和师范类院校来说,在学术队伍、教学环境、软硬件设备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选择教育学学科的学子在就业道路上也遇到阻碍。在理工科背景下的高校发展教育学学科存在多方面的困境,重理工轻人文的困扰、缺乏相邻学科支撑、基础资源投入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这就使得理工科院校中的教育学学科发展体现出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重理轻文”现象存在,缺乏有效体制与机制理工科院校发展教育学学科,既没有前辈的指点,又没有现成的模式照搬,因而一切都在摸索中前行。理工科院校的校园氛围人文气息稀少,教育学学科在学生和教师的观念中,通常是扮演配角,作为一门丰富学校专业的弱势学科生存着。管理者在学科建设上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在强势学科上“有所为”,在其他学科上“有所不为”,学校缺乏相应地学科建设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这极大地制约了教育学学科的发展,也阻碍了教育学学科在高校建设中发挥作用。此外,纵观社会教育大环境,文科重点布局、博士点建设、重点基地投入和重点项目评审等集中在综合性大学或文科类大学,理工科大学的文科发展机会不平等。自然理工科院校难以得到发展教育学学科的良好机遇。
2.教育学与其他学科彼此孤立,缺乏相邻学科的支撑教育学作为人文社科中的重要学科,包涵了众多的分支学科,如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教育技术等方面,教育学作为所有学科的基础学科,更需要其他相邻学科的融合与支撑。多学科与跨学科的研究也是现今教育发展的趋势,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独立进行的,任何学科的发展都是以众多学科的知识作为铺垫的。而在理工科院校中,人文精神严重缺乏;学科建设中对教育学学科严重忽略;各学院各自为政、学科间彼此孤立;缺乏跨学科合作和文理交融的平台与机制、学科分配不公等;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3.教育基础资源投入不足,缺乏应有的学科发展平台发展与建设教育学学科,必须要有充足的教育基础资源作为保障。这种资源不仅包括过硬的师资力量、丰富的图书资源、教学软硬件等都要齐全。当前文科发展资源不足的现象在理工科院校比较普遍,也是教育学在理工科院校发展的最大障碍。首先,图书资源配置落后。教育的发展,教学是关键。而在理工类院校的图书馆,教育学类藏书极少,更新缓慢,这为教育学习与科研者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其次,任何知识理论都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对于教育学学科来说,理工类院校在教学环节中很少投入实践教学,多是填鸭式地理论教学,而教育工作最终是要在实践中进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问题也是阻碍教育学科建设的一个因素。再次,教育学学科的建设需要不断与发展前沿者保持沟通与对话,大型的教育学术交流活动不可少,同国内外一流大学资源共享的平台建设需要加强。而在理工类院校中,学生很少得到这样的机会。如此一来,科研成果少,创新也少,学术水平无法得到提升。没有丰富的教育基础资源和教学条件等学科建设平台作保障,教育学学科的发展也难以取得良好效果。
4.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缺乏专业的学术梯队与传统师范类、综合类院校的教育师资力量相比,理工类院校的教师富于精深的理科知识背景,实践性极强,对于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实践与应用领域,这样,在教育理论方面的研究就相对薄弱。教育学学科的发展需要一支既具备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又不乏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此外,在理工科院校从事教育研究工作的教师,大多是具有其他学科背景,转而进入教育学科的研究。专业的师范类硕博研究生资源匮乏,新鲜的师资血液未能及时补充,因而导致理工科院校的教育学学科学术梯队配置不合理,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三、对策
学科建设是集学科方向、基础条件,学科梯队、科研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其中,加强学科建设的基础条件是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基本保证,优秀的学科梯队是学科建设的关键,科研和人才培养是学科水平的体现。
1.充分利用理工科学科优势,丰富教育学学科体系一门学科下设多个研究方向,其主体研究方向是本学科前进与发展的驱动力。在教育学学科建设上,理工科院校独特的自然科学背景,有利于形成交叉学科,深化教育学研究内容,拓展研究领域,丰富学科体系。理工科院校要充分利用其自然科学背景优势,开设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制定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目标,形成复合型人才培养氛围的比较优势。要利用理工科院校的学科特色,扬长避短,确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学学科方向,不断丰富教育学学科体系。
2.切实加大教育学学科基础条件建设,为学科发展提供有利保障基础条件是学科建设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不仅包括教学资源、图书馆、实验室等硬性条件设施,还包括思想观念更新、文化氛围建设等软性条件。理工科院校要增加基础设施的投入,建立研究生多媒体教室、资料室等学科发展基地,以满足学科建设的基本需求;为研究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多媒体和图书资源,促进学生成才和发展。在软性条件建设方面,首先重理轻文的观念不可有,学术生态的繁荣是文理兼有的一种平衡之态,无孰轻孰重之分,要努力在校园内部营造教育学学术氛围,与传统的师范类综合类院校增加交流与对话,提供给学生更多学术交流与参加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机会,最终呈现出兼容并包,和谐发展的态势。此外,无论是文科理科,学生最终都要以所学的知识来指导实践,所以,优良的教育实践平台建设是必要的。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可很好地巩固课内的理论知识,同时也锻炼其工作能力,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3.努力加强学术梯队的建设,打造团结协作的学科团队学科建设的核心是人,靠的是学术队伍。高素质的学科队伍是教育学学科建设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是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决定一所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建设高水平的教育学学科应该拥有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都较为合理的学术队伍。要想拥有先进的教育师资力量,必须从教育学学科较强的学校引进优秀的学科带头人,老中青年龄结构相结合,不断引进博士硕士研究生。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水平还要有丰富的专业实践能力,可依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带领学生为本校的学科建设做出贡献。
4.深化理工科院校教育学课程设置,提高科研和人才培养质量教育学学科建设应以人为本,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的。在理工科专业背景下,整合不同的学科和课程,开设各类跨学科、综合性课程和学习计划,实现文理科的有机融合。在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上,努力使各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做到资源共享和互通。通过学科教育和学术研讨,使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跨专业领域做到知识的互通有无。鼓励教育学专业的学生选修建筑、管理、经济等交叉课程,并且由理科教师和文科教师共同商讨授课内容和形式,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理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多以应用型为主,跨学科的学习可以提高人才质量,提升科研水平。
〔论文摘要〕全国学分制的推行为改变大学德育责任不明和实施不力的局面提供了契机。本文从学分制的推行给高校德育带来的机遇出发,提出了包括建立以导师制为核心的德育指导制度,以德育学分制为内容的德育评价体系,以学生生活园区、学生社团、“特征群”等为单位的德育新载体三个方面的德育新策略。
长期以来,党委抓德育、行政抓智育的组织体制使大学德育在实施中缺乏坚实的组织基础,从而使育人工作面临责任不明和实施不力的困难,德育沦落到道德说教的地步。目前,全国学分制的推行为我们改变这一局面提供了契机。学分制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作为学习的计量单位,以取得规定数量的学分作为准予学生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学分制具有学习内容的选择性(选课制)、培养过程的指导性(导师制)、学习时限的灵活性(弹性学制)、考核结果的目标性(学分绩点制与重修重考制)等特点。本文从这些变化给高校德育带来的机遇出发,提出了包括建立以导师制为核心的德育指导制度,以德育学分制为内容的德育评价体系,以学生生活园区、学生社团、“特征群”等为单位的德育新载体三个方面的德育新策略。
一、建立以本科生导师制为核心的德育指导制度
在学分制的推进下,各大学都采取了培养过程中的导师制,在高校本科生教育管理中,由业务教师但任指导教师,给本科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指导意见。鉴于我国长期以来业务教师不负责育人的情况,以本科生导师制为核心的德育指导制度建设的重点应加强导师的育人职责,通过关心学生日常生活和思想状况,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培养学生良好品德;通过指导学生学习、选课、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自主、自律意识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工作内容上,导师要负责学习辅导、生活辅导、职业指导三个方面的工作。具体为:①指导学生选课,负责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介绍选课的规定和要求,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安排学习计划,审核学生的选课表,在学生选课单上签字;②定期与学生见面,交流思想,掌握情况;③为学生提供阅读书目,针对学生的学习研究领域,指导学生阅读;④对学生的作业、读书报告、论文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⑤定期参加学生的活动,加强与学生的联系;⑥为学生的就业与今后发展提供指导性意见。在指导形式上,导师既可以通过课堂加强对学生的学业进行指导,也可以深入学生公寓谈心、咨询、座谈,深入教室组织学生举办读书报告会、专题辩论会、研讨会,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资料检索、查阅,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通过对学生的日常活动及思想行为进行指导,真正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使导师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引路人。
由于我国高校连年扩招,本科生数量增长迅猛,高校师资严重不足;再加上导师又承担着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要求导师做好德育工作,势必使导师的德育工作和完成教学科研工作量在时间和精力上发生矛盾。而且目前各个高校都非常注重学科建设,强调学术论文和著作,强调科研课题,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强制性要求导师重视德育指导工作,也只会在实际中出现导师应付了事、盲目指导的状况,不能实现导师对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
因此,如何充分调动教师做好导师工作的积极性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它,有赖于我国高等教育整体环境的改善。但从目前的现实出发,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这一制度:第一,认真做好本科生导师的选拔、考核和培训工作,积极鼓励具有中级以上教师职称、责任心强的专业教师出任“学生导师”;第二,对导师的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应发挥的功能给以明确的界定,对其绩效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记入教师档案,作为教师晋级的重要依据,以调动导师的积极性,确保导师制落到实处;第三,针对目前业务教师紧张的现状,实行导师制与专职学生管理干部队伍相结合,或辅以研究生、高年级学生为副导师的制度;第四,在实行导师制的同时,学校一定要引导学生确立自立、自信、自强意识,形成以指导教师为主导,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为特色的思想教育体系。
二、建立以德育学分制为内容的德育评价体系
学分制条件下的高等教育,学生以获取学分为直接目标,一切学习内容只有纳入学分制管理之中,才会引起学生的重视和关注。因此,实施以德育学分制为内容的德育评价体系是更好地进行德育的必然选择。
德育学分制是融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和德育载体于一体,并以学分的形式加以规范的高校学生德育管理体系。它着重于建立一种有助于总体发挥目标、活动、载体和管理的作用与价值的机制,将学校德育考评的结果与奖惩政策相挂钩,努力使日常的由学校提出的德育要求以及德育学分的具体内容和具体科目成为学生追求发展、提高素质的德育导向。
在德育学分制的实施中,每位学生每学期只有接受一定量的专题理论学习和实践教育活动才能获得必需的基本分,少数优秀学生还可以通过选修一定量的发展性专题学习和实践活动来获得一定的附加分。德育学分可具体分为基本学分和奖励学分两个方面。基本学分为学生评定各种奖励的基本要求,即学生参与各种奖励评定的“德育入门线”。它通过对学生的基本德育要求、德育活动和德育方式,以科目化、活动化的方式加以规定。具体内容包括参加政治学习活动情况、参加团组织活动和集体活动情况、参加志愿者活动及公益劳动情况、日常行为等项目,每一个项目都有明确的量化要求。奖励学分,就是在达到基本学分的基础上,对学生形成各种内容的奖励指标。它以奖励先进为目的,鼓励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发挥作用。实施过程中可采用明确目标与实施目标相结合,辅导员工作与学生的努力相结合的方法,要求每一位学生根据自身参与德育活动的实际,登记活动内容与活动效果,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并由此建立目标、活动、管理与成效一体化的德育机制。这样既鼓励和倡导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可将学生在课余时间开展的科技、文化、艺术及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分制管理。
在具体实施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德育学分反映了一个大学生品德素质的一部分或者是大部分,但不是全部,如何使量化的学分运用得合理是必须加以研究的。在德育素质中,有规范伦理和德性伦理之分,前者的状况可以通过具体的尺度加以量化,例如许多禁止性规范就属此类,一个人在这方面做得如何,用量化的标准进行考核是可取的。但如果涉及到德性伦理,例如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个体内心世界塑造的问题,简单的量化就难以胜任。所以,在实施学分制德育中,主要是把规范伦理纳入进去,而对德性伦理就不宜太多地纳入。实行德育学分制,其目的是加强教学管理,合理安排学科分类和课程内容,改变重分数轻能力,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淡化考试分数的作用,注重考察学生平时的学习成绩以及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我们要建立一种科学的开放式动态测评量化系统,故不能仅靠传统的综合测评结果来划分学生的优劣,滋长学生急功近利的思想。
三、构建以学生生活园区、学生社团等为单位的德育新载体
在学年制的条件下,班集体是对学生日常管理和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班集体的建设和以班级为基础的各种集体活动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学分制改革打破了班级的稳定性,冲击了传统德育运作的重要组织基础,同时,也会造成大学生对缺乏团体归属感和群体依恋感的危机。构建以学生生活园区、学生社团等为单位的德育新载体,可以为德育寻找到新的组织基础。
(一)学生生活园区
由于班级的名存实亡,学生作为一个固定群体活动时间最长的是学生生活园区,大学生相互之间的思想交流更多地在此进行,因此,德育工作可以借助这一载体展开指导。首先,以地域临近为原则建立学生生活园区,藉此开展日常管理及教育工作,以学生生活园区为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来促进群体规范、舆论、目标以及凝聚力的形成,增强学生对社区的归宿感、认同感。第二,在学生公寓建立学生党、团组织,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扩大党、团组织的覆盖面和渗透力,增强辐射力,充分发挥其引导人、团结人、凝聚人的作用。如以宿舍为单位建立学生党团小组,开展“多位一体”文明宿舍建设;通过组建由驻楼辅导员、公寓管理中心以及学生共同参与的“公寓团总支”,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在空间上延伸到学生宿舍。第三,把学生在公寓的表现纳入德育考评、学籍考核的内容,作为评优、评定奖学金和助学金的依据。考评中吸收公寓管理部门参与。第四,在学生生活园区建立学生自我管理组织,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标。如可以组建学生自律委员会,负责检查公寓中的学生秩序、文明卫生、违纪情况,负责向学校和公寓管理部门反映学生的要求、意见,协助辅导员和宿舍管理员排解矛盾。第五,在学生生活园区建立各种咨询服务机构,面向学生提供生活、心理、卫生、学习等咨询服务,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帮助学生排忧解难结合起来。
(二)“特征群”
“特征群”是指根据学科、兴趣、特长发展目标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具有相同特征的群体,并以此作为德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大学生的学科、经历、兴趣、特长、性格、心理素质、个人发展的目标等等,都是有差异的,不可能有一种德育模式,对所有这些存在着差异的学生都产生同样的效果。因此依据学生的学科、兴趣、特长、个人发展目标等方面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相同特征的“特征群”,可以成为实施学分制后开展德育工作的基本单位。学分制背景下,学生的特征差别逐步显现,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报考的学科选择自己的专业,并按照专业方向选修课程,以专业方向形成一级“特征群”,以选修课程形成二级“特征群”。学校要加强对各种“特征群”的教育和管理,明确不同“特征群”的培养目标,按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培养和塑造,并为其配备导师,同时发挥学生自身力量,在“特征群”中建立党、团小组,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
(三)学生社团
学生社团是学生自发或自觉地凭借共同的兴趣和爱好而组成的群众性业余团体,共同的兴趣和爱好成为社团接纳成员、开展活动的纽带。在学分制的条件下,随着班级体制的削弱,大学生社团理应成为学生群体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近几年来高校经过合并和重组,综合型、多科型大学比重已大大增加,这使许多高校内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的资源更为丰富,为大学生社团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充分依托、利用、发挥这些资源,加强大学生的社团建设,可以使德育工作更有效地开展。
由于社团组织属于自发性群众团体,因而党团组织只能指导其开展工作,而不能硬性对社团活动加以党团化,党团组织只能在指导的基础上引导社团在合法合理、符合学校校纪校规的轨道上运行。但是,在条件允许、社团自愿自发的基础上,可以在社团内建立特色型的党团组织,以更好地指导社团开展活动。这一方面使社团的内部的党员、团员有组织的归属感;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对社团工作的指导和规划,使他们的工作更具方向性,更好地维护校园稳定和发展。团支部可定期开展主题团日活动,积极寻找社团自身建设与团支部建设的有效结合点,选派优秀团员参加学校团校和党校的学习,提高社团骨干的素质,增强社团内部共青团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社团成为共青团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
(四)各种指导、咨询机构
学分制下,德育“专家化”是必然趋势。学校应针对大学生所处的特殊环境和特殊年龄阶段,对大学生的学业、人际关系、恋爱与性、职业发展、心理健康和经济困难等问题提供指导性意见。指导与咨询机构既是一种服务机构,又是一种研究机构,其主要功能是: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提出可行性的引导方案,让学生了解学校责任范围、学生自我约束范围和职能机构责任范围,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学生的选课和学业指导,学生的就业推荐和就业指导,学生的勤工助学帮助和助学贷款等工作。它与导师制相辅相承,相互补充。指导与咨询机构主要是针对团体为主,导师制则以针对学生个体为主,两者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1〕蔡楷有.高校实行学生导师制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2002(2)
〔2〕郑永廷,李萍,钟明华等.粤港澳台高校德育比较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89~94
〔3〕杜公卓、楼军江.大学生德育学分制管理新构想.思想·理论·教育〔J〕,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