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妇科工作制度范文

妇科工作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妇科工作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妇科工作制度

第1篇:妇科工作制度范文

1、配合销售人员做好试机、充卡和资金回收工作;

2、接听客户的咨询、投诉电话,做好工作记录;

3、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为公司进一步开展业务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客服工作管理规定

1、工作期间应面带微笑,工作认真积极有耐心,负有责任心;

2、与客户接触的过程中,应积极主动的全面了解客户的情况,及时为其解决问题;

3、根据当天的工作情况,详细的把与客户接触的不同情况以工作报表的形式进行登记,并向部门经理汇报;

4、应严格遵守公司和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出勤上下班,做好签到;

5、在工作期间,代表公司的形象,应注意语言的技巧,不得与客户发生争执,不得做有损公司利益的事情;

6、在上班时,应积极好努力工作,不得从事任何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不得私自会客,不得接打私人电话(如有不得超过3分钟),不得拔打信息台、浏览与工作无关的网站打游戏(抓到一率严惩,决不姑息)等。

三、客服人员的要求

1、客户服务人员不得对用户做出夸大其辞的承诺,或运用某些权威机构的名义对客户施压等;

2、客服人员不得与客户争辩,应明确客户投诉的真正原因及想要得到的解决结果;

3、严格执行公司的相关规定,依据有关规章制度对客户提出的疑问,做细致、明确的回答,如有自己不能确定的事项不能信口辞黄,做不负责任的答付;

4、建立完整的客户资料及时反馈客户意见及市场信息,为销售部门开展业务做辅助工作;

5、定期向客户提供本公司新的业务项目及相应的新服务项目,和客户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四、服人员个人素质要求

1、客服人员要有责任心,进取心,敏锐的洞察力和敬业精神;

2、要有健全的心智,整齐的仪表,良好的习惯,亲切的微笑,饱满的热情与正直的品质

3、广泛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自我形象;

4、对公司的产品和服务项目要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五、客服人员的心理要求

1、要持有不仅想把客户留住,还要与客户建立长久合作关系的心态;

2、接听客户电话要注入热情,运用礼貌用语,要多站在客户的角度想问题,说话要尊重对方,要对自己的企业有信心;

3、接听电话时也要面带微笑,决不允许把个人的情绪带到工作中来;

4、接听客户的投诉电话时,不允许打断客户,要去听客户说,要让客户去说,使客户有发泄的机会,一吐为快;

5、接听完客户的投诉电话时,如果是本公司的责任,要根据情节轻重,决定是否要上报公司并及时、主动向客户致歉,如果不是本公司的责任,决不要说出致歉的话语,以免让客户觉得责任仍在本公司

六、客服人员薪酬管理制度

1、客服人员的工资标准:

基本工资元,试用期三个月,工作期间如没有客户和销售人员的投诉,则基本工资发放。客户与销售人员投诉次视情节严重性而定,最低罚款10元/次

2、客服人员的提成发放:

3、客服人员的奖金发放:

七、考勤制度

1、出勤情况:

上班时间:早8:30——17:30

迟到人次/日扣除标准为基本工资总额的2,最多每月不得超过三次,超过三次(含)以上者,扣除人次/日标准为基本工资总额的5。

第2篇:妇科工作制度范文

关键词:精致化管理;高校;学生工作;科学化水平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006-02

伴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进步的日新月异,教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近年来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党的十明确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为具体而又明确的工作目标。高校处于教育事业的金字塔尖,无疑将成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骨干力量。高校辅导员,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和排头兵,如何提升学生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早已成为他们桌头案上的重要议题。传统的“粗放型”的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模式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如今的教育现状,其弊端逐渐显现,教育改革、就业压力等因素更是使这种模式捉襟见肘。在这种情况下,高校辅导员如何将精致化的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模式运用到日常的学生工作中,从而提升学生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一、精致化管理的内涵

“精致化”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最初源自日本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组织的管理之中。其思想核心在于将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两种思想及其模式进行有机整合,将两者的优势因素融为一体,从而避免各自的片面性。精致化,也称为精细化,精是精益求精,致是细致入微之意。其基本理念是注重细节,注重质量,注重效果,在业务追求上更加专业化、职业化、人性化。相较于传统的粗放型教育,精致化教育在同样强调科学精神的同时又提倡其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不仅重视结果,更重视细节与过程;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周到细致、精雕细琢。高校学生工作精致化管理是精致化教育理念的具体应用,是凭借科学发展的眼光,依靠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融为一体,更符合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一种管理模式。

二、学生工作精致化管理的路径选择

1.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理念。精致化的培养与管理模式是高校“以人为本”精神的生动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把学生放在任何工作的着眼点,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在培养内容上,精致化培养模式提倡因材施教,高校辅导员要摒弃以往教育“不管三七二十一,眉毛胡子一起抓”的弊端,从学生的需求出发量身定制更符合其个性化发展的“营养食谱”。同时,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团队协作能力,时刻关注时展,了解学生的动态与心理变化,思其所思,想其所想。在培养方法上,精致化更提倡不拘泥于权威,提倡从实践与应用中挖掘适用的培养方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将方法运用到培养学生的实践中,不断地从实践中反馈得到培养的效果,通过不断修正和改善才能使教育真正奏效。在培养效果上,精致化强调精益求精、精雕细琢,以求实现培养效果上的精美绝伦。精致化在本质上要求辅导员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领衔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特别强调学生自我修养的完善,引导学生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下不断完善自身修养,塑造理想人格,树立诚信意识,向真、向善、向美。

2.着力组建高校学生管理团队。好的管理自然离不开优秀的管理者。高校的精致化管理有其特殊性,任务不仅多而且杂乱无章,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又给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少挑战和困难,因此,业务精湛的管理团队是必不可少的。作为学生工作的一线人员,辅导员首先要充分发挥院系―班级―学生这个三层机制的重要作用,层层递进,层层把关,做到层层精致。要从学院的整体部署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处处为学生着想,设身处地地以学生利益为重开展工作。要积极向学院领导汇报工作进展以及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困难,争取多方力量的支持。高校辅导员要时刻保持学习与进取之心,定期举行辅导员培训班,从业务水平、专业技能、心理辅导等各个方面提升辅导员的水平。同时要结合辅导员技能比赛,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自身的竞争意识和上进心,从而不断为自己充电,有利于学生工作的开展。在班级层面,要充分挖掘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他们也是高校学生管理团队中不可忽视的力量。这些同龄人的示范、带领作用比简单的说教更有说明力,更能为广大同学所接受,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和提升的过程中能够有更快更明显的进步。

3.打造“文化育人”的良好校园文化环境。精致化管理本质上要求精益求精,旨在培养至真、至善、至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这在根本上就需要将学生植根于精致化的土壤之中才能在这条道路上“开花结果”。校园文化环境就是学生吸收养分的土壤,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精致化学生工作要求从文化育人的角度,充分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培养和改善,进一步加强其在培养学生、锻炼学生、浸润学生方面的作用。辅导员要从文化建设上着手,注意把握时代脉搏,让校园文化永不落伍。校园文化是针对学生开展的,办活动不是目的,而是提升学生能力,丰富学生生活的方法和手段,切不可为了办活动而办活动,进入活动年年办,学生却不待见的“怪圈”。其次,要深入挖掘当代大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点。学生是校园文化的发起者同时也是最终作用者,自然也充当了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角。因此,在培养和塑造校园文化时,特别要注意从学生的角度,抓住他们的兴趣点开展。要与学生接轨,使用学生所喜爱的交流沟通平台,要用好MSN、QQ、人人网、微博等这些受学生爱戴的工具,网上网下相结合共同开展文化塑造工作。

最后,寝室文化也是校园文化中浓墨重彩的部分。寝室作为学生的第一社会、第二个家、第三课堂,对学生人格培养和性格塑造具有重大影响。辅导员要充分重视学生寝室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经常以寝室为单位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阵地,通过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寝室同学间相亲相爱的友谊,形成寝室内良好的学习进步的氛围等各个方面将寝室打造成学生成长的重要阵地。

4.建立精致化“家校社”联动机制。精致化管理仅靠辅导员一方的力量是势单力薄的,它需要社会、家庭方面的合力才能实现预期目标,因此,建立精致化工作的“家―校―社”联动机制十分必要。家庭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随时都会成为孩子们日后行为的参照和影子。家长不仅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表率,同时也要积极地与学校建立联动机制,协助学校学生工作管理者共同做好学生的培养和指导工作。社会作为学生的最终舞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直接的需求。社会应该结合自身对学生精致化的需求量身定做一些适合学生成长的平台,多与学校沟通交流,鼓励与支持大学生多多开展公益性的文体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关注贫困学生的成长。

总之,精致化管理是高校辅导员提升学生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对于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更好地实行因材施教作用巨大。学生工作精致化从管理理念到具体实践还有不少的路要走,广大辅导员要充分理解精致化管理的思想精髓,胆大心细,在精细化管理的道路上积极思考,不断创新,为促进学生工作的科学化发展进程献计献策。

参考文献:

[1]王铁军.精致化:学校管理的新理念、新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7,(24).

[2]张彦.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致化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09,(6).

[3]任福全,张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致化”思考[J].思考政治工作研究,2011,(10).

第3篇:妇科工作制度范文

关键词:护理;法律问题;对策

        在当今社会,人们通过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意识越来越强,尤其在医疗领域,我们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更应该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专业知识与法律知识的了解从而来防范各种医疗纠纷,笔者从事妇科病人护理工作十几年,在工作中也经常遇到此类法律问题,现综述如下:

        1法律问题

        1.1侵权行为与犯罪:侵权行为是指医护人员对病人的权利进行侵害导致病人利益受损的行为,主要涉及侵犯自由权,侵犯生命健康权,侵犯隐私权,情节严重者要承担刑事责任[1]。我科护士虽未侵犯病人自由权,但在执业中,存在着恶性语言和不良行为这侵犯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另外,也有的护士得知病人的隐私后,无意中泄露给其他人等这就侵犯了病人的隐私权。

        1.2失职行为与渎职罪:主观上的不良行为或明显的疏忽大意,造成严重后果者属失职行为[1]。在护理活动中,由于“三查七对”制度执行不严或查对错误,不遵守操作规程,以致打错针、发错药的现象较常见,如常见的把甲床的吊瓶输给乙床,甲的口服药发给乙床,还有在为病人做阴道擦洗时,不认真执行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使病人发生了交叉感染。这就属于严重的失职行为。

        1.3临床护理记录不规范:临床护理记录在法律上的重要性表现为它不仅衡量护理质量的高低,也是医生观察诊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更重要的是它能成为法庭上的证据。如我科一名新护士在护理记录单上病人姓名一栏里姓名未写完整,本来叫“赵兰英”,可是护士写成“赵兰”,结果病人全子宫切除术后一周出现了阴道出血现象,所有的护理记录病人都不承认,因此,诉诸法院后病人胜诉。 

        1.4执行医嘱问题:医嘱是护理人员对病人施行诊断和治疗措施的依据,护士应认真执行医嘱,不能随意更改或无故不执行医嘱,在我科常见的是“三查七对”不严,医嘱执行错误,如把0.9%生理盐水看成葡萄糖液,甲硝唑看成替硝唑等。

   1.5麻醉药品与物品管理:“麻醉”药品主要指的是杜冷丁、吗啡类药物,临床上只用于晚期癌症或术后镇痛等。护士应提防被犯罪分子利用,向他们提供此类药品,否则自己的行为构成了参与贩毒罪等。

        1.6护理专业学生的法律身份问题:护理专业学生在临床护理活动中不具备独立操作的资格,必须在执业护士的严密监督和指导下为病人实施护理操作,在执业护士的指导下学生因操作不当给病人造成损害,学生不负法律责任,但如果未经带教护士批准,擅自独立操作造成病人损害,则护士也要承担法律责任。如我科发现过带教老师让学生先吃饭,再上中午班,可该学生不去吃饭,非在病房待着,这时另一执业护士让其帮助换吊瓶,护生把一瓶刚加完青霉素的溶液给病人输上,刚输上,她的带教老师回来后发现此病人是青霉素过敏体质,立即换药组织医生抢救,结果病人转危为安。在这起案例中,如病人死亡,该护生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对策

        2.1制度与标准:建立健全护理工作制度,护士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妇科疾病的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护士知晓并落实相关护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考核办法和持续改进方案等。护士长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护理质量标准进行效果评价,每月组织护士学习《护士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2.2提高护士法律意识:护理工作以病人为中心,尊重病人的生命及各种权利,工作中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感觉,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正确实施各项治疗,护理措施,保障患者安全,根据要求正确记录。

        2.3尊重与维护患者的权利:尊重和维护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隐私权、选择权等权利。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等有关规定进行临床试验、药品试验、医疗器械试验、手术、麻醉、输血以及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等,应当取得患者的理解并获得患者的书面知情同意。

        2.4加强对实习护士的管理:选派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执业护士带教,工作中做到放手不放眼,认真讲解,定期考试,增强护生的法律意识。

第4篇:妇科工作制度范文

1、内部人员进行明确的分工,并制定每个成员的每日工作职责,并每周向部门领导汇报本周的工作情况

2、每天早上开早会,每个成员需汇报本人的手头工作,并分配新的工作,提高企划部的工作效率

3、制订企划内部工作流程及考核制度,通过完善企划工作制度与企划流程,以进一步提高企划工作的效率。

4、企划部8月的主要工作:

(1)进一步完善院内导示牌子及各科室的形象广告

(2)制作宫腹腔镜五分钟的电视专题片

(3)设计子宫肌瘤手册,高校《青春向左》手册、设计新一期《时尚临汾》杂志

(4)减少临汾二套的广告预算,加大临汾四套的广告投放量,以扩大电视广告覆盖面

(5)终止与《临汾晚报》的报眼合作事宜,尝试将资金投向在尧都区城区内覆盖面较广的《消费广场》等dm广告。

(6)继续电视、户外广告监播工作

(7)继续网站的内容更新及网站推广告工作

二、单科室营销

1、 计划生育科:

a)利用拓展组开发尧都区市区内的各大药店和性保健店等终端渠道,以垄断尧都区内的早早孕检测试纸销售,通过销售带有本院广告的早早孕检测试纸,来直接锁定人流目标人群,从而引导她们的消费行为来选择临汾现代女子医院检查及就诊以达到提高计生科的门诊量。

b)设计印刷人流温馨卡,一可防止客户的流失,二可提高计生科的附加值服务

c)由于现处于暑期,校园人流市场开发暂未启动,8月份前期先制作校园《青春向左》手册,为9月份学校开学进高校讲座作好准备

2、 炎症科:

加强软文投入力度,多种技术辨症施治平面广告结合,突出妇科炎症的表现症状,采用理性恐吓诉求办法,以吸引目标人群来我院消费。

3、 妇科肿瘤、内分泌:

a)设计印刷《子宫肌瘤手册》,以大量子宫肌瘤的科普软文结合子宫肌瘤图片,重点推介宫腹腔镜的技术原理及优势

b)制作宫腹腔镜5分钟电视专题片,通过宫腹腔镜技术的宣教以提高群众对该微创技术的认识,以突出我院在妇科宫腹腔镜技术在专家优势,技术优势。

4、 产科:

a)通过本院员工本土化的优势,规定每个员工主动向家里附近的社区孕妇发放本院的《准妈妈手册》,达到目标人群对我院产科专家、环境等认识

b)加大温馨产科的软文与硬广告的投放力度,突出我院产科的专家技术优势,环境服务优势,实现我院产科与先平妇产科医院的品牌差异化

5、乳腺科:

a)利用“林黛玉”扮演者陈晓旭因乳腺癌的去世的消息,加强软文投入说教过程力度,以唤起女生对乳腺疾病的重视,采用理性恐吓诉求办法,突出中西医技术辨症施治平面硬广告结合,以吸引目标人群来我院消费。

b)利用拓展部尝试与市区内各大内衣专卖店的合作事宜可能性。

6、整形美容科:

a)加大整形美容科的软文及硬广告宣传力度,突出我们是临汾市首家通过卫生部门审批医疗美容机构

b)与临汾三套《动感都市》栏目合作,连续推出医学整形美容专题,通过专家现身说教等手法,突出我院医学整形美容科在临汾地区的权威性

c)在整形项目的宣传上,前期重点以综合的整形的形象为主,妇科整形的广告宣传上突出夜间私密诊疗服务,生活美容重点以光子嫩肤与光子脱毛为重点

三、拓展推广工作:

(1)制定拓展组工作职责、流程及考核制作

(2)初步摸索建立一套符合本地区的市场拓展渠道

(3)初步摸索建立一套有效的杂志终端渠道机制

(4)通过发行《时尚临汾》渠道开发一批在临汾本地区较有影响力的商家初步形成商家联盟

第5篇:妇科工作制度范文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部门监督管理制度

一、机构准入监督管理制度1

二、人员聘用聘任管理制度1

三、人才培养管理制度2

四、财务监督管理制度2

五、固定资产监督管理制度3

六、药品监督管理制度3

七、质量控制管理制度4

八、绩效考核管理制度4

九、行政工作管理制度5

十、安全监督管理制度5

十一、信息统计管理制度6

十二、行业作风监督管理制度6

十三、民主评议管理制度7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部运行管理制度

十四、行政管理制度8

十五、人力资源管理制度8

十六、社区卫生服务健康管理团队制度9

十七、财务管理制度10

十八、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10

十九、固定资产管理制度11

二十、物价与计量管理制度11

二十一、药品管理制度12

二十二、突发公共事件管理制度12

二十三、医疗安全管理制度13

二十四、医源性感染管理制度13

二十五、消毒管理制度14

二十六、医疗废物管理制度14

二十七、信息管理制度15

二十八、档案管理制度15

二十九、后勤管理制度16

三十、医德医风管理制度16

三十一、社会民主监督制度17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管理制度

三十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制度18

三十三、传染病管理制度18

三十四、免疫规划制度19

三十五、健康教育制度19

三十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制度20

三十七、地方病管理制度20

三十八、职业病管理制度21

三十九、儿童保健工作制度21

四十、妇女保健工作制度22

四十一、孕产妇保健工作制度22

四十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工作制度23

四十三、精神卫生管理制度23

四十四、老年保健工作制度24

四十五、社区康复工作制度24

四十六、全科门诊工作制度25

四十七、首诊负责制制度25

四十八、双向转诊制度26

四十九、健康档案管理制度26

五十、处方管理制度27

五十一、病案管理制度27

五十二、急诊急救工作制度28

五十三、留观制度28

五十四、家庭病床工作制度29

五十五、综合病房工作制度29

五十六、护理工作制度30

五十七、执行医嘱及医嘱查对制度30

五十八、护理文书书写制度31

五十九、门诊咨询工作制度31

六十、注射室工作制度31

六十一、治疗室工作制度32

六十二、中医工作制度32

六十三、口腔保健工作制度33

六十四、检验科工作制度33

六十五、功能检查科工作制度34

六十六、药房调剂工作制度34

六十七、饮片调剂制度35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部门监督管理制度

机构准入监督管理制度

1.按照区域卫生规划,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可行性、选址和建筑设计合理性。

2.审核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名称,监督检查专用标识使用。

3.监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执业登记、执业变更和年度校验。

4.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指导服务。

5.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科室设置、人员配备、诊疗科目及设备配置。

6.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技术规范。

7.监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有隶属关系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一体化管理和非隶属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业务管理。

人员聘用聘任管理制度

1.按照本地区编制部门核编标准,每年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编制总量、岗位设置、岗位职责的落实情况。

2.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择优聘用、聘用制管理的落实情况。

3.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受聘人员相应岗位的执业资格、任职资格及岗位培训合格证书。

4.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医师定期考核及护士岗位再注册管理情况。

5.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受聘人员获取工资报酬、津贴和享有国家规定福利待遇的执行情况。

6.每年第一季度核查上年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依据考核结果落实人员岗位调整及解聘、辞聘情况。

人才培养管理制度

1.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才培养规划、年度计划及组织实施情况。

2.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完成人员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情况,及建立继续教育档案和获得的学分登记情况。

3.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每年度安排卫生技术人员到上级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进修学习,参加学术活动的计划及落实情况。

4.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情况。

5.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本科及大中专毕业生参加规范化培训落实情况。

6.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及岗位培训专项基金的使用情况。

财务监督管理制度

1.每年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财务制度、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的建立及会计人员合理配备落实情况。

2.每年第一季度审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上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和本年度财务预算报告。

3.每年底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财务工作进行内审。

4.每年至少两次核查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收入足额上缴、经费支出范围、支出标准落实情况;核查未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的使用情况。

5.根据国家统一的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收费标准,每年至少两次不定期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诊疗科目收费、检查项目收费、常用药品收费情况及价格公示的落实情况。

6.每年检查会计核算、成本核算、收费、药品和物资核算管理等各项财务工作。

固定资产监督管理制度

1.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固定资产管理及执行情况。

2.每年第三季度审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下年度预购置仪器、设备、办公用品等品目、数量和经费额度。

3.每年审查固定资产“三帐一卡”制度落实、设备使用登记、日常保养和维修记录。

4.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出租、出借固定资产的数量、用途,按规定缴纳国有资产收益。

5.统筹协调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超标配置、低效运转或者长期闲置的固定资产的使用。

6.监督审核因技术问题确需报废、淘汰的固定资产和已超过使用年限而无法使用的资产。

药品监督管理制度

1.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管理制度制订及执行情况。

2.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执行药品目录、按规定实行政府集中招标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情况。

3.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出入库、核销、盘存等工作流程的规范性。

4.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的包装、贮存、保管和药品有效期内使用情况。

5.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登记、报告、处理、封存情况,定期公示监测结果。

6.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毒、麻、的管理、使用,处方医生的资质、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知晓情况。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1.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质量管理部门、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及保障落实措施。

2.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医务人员进行质量安全教育和知识知晓情况。

3.每年至少一次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的工作质量、技术规范、服务流程及基础质量指标达标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并监督整改落实情况。

4.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三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三严”(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岗位练兵活动。

5.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风险防范预案与医疗风险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6.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投诉的登记、报告、处理、分析情况。

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1.根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运行状况、服务功能、服务质量、服务效果和社会满意度,每年底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绩效考核。

2.评估、公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绩效考核结果、提出整改意见,监督整改措施的落实。

3.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岗位的绩效考核指标、考核办法及实施措施。

4.监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聘用人员业务水平、工作绩效、职业道德和接受服务居民的满意度考核的落实情况。

5.每年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情况。

行政工作管理制度

1.每年第四季度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年度工作总结、绩效考核的落实情况及下一年度工作计划。

2.监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会议制度的执行情况。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与辖区街道办事处相关部门协调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任会议;必要时召开紧急会议,及时传达相关政策精神、研究解决出现问题、部署下一步工作,做好会议记录。

3.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重大事项、突发事件请示报告制度的落实情况。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请示,应在三个工作日之内予以答复,做好回复记录。

4.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部的医疗、治安、消防、水电、设备、建筑环境、信息安全等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演练及应急物资的贮备情况。

5.监督指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医疗、行政、人事、财务、计量器具档案和文书的归档与管理使用情况。

6.不定期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总值班制度落实情况。

安全监督管理制度

1.全面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安全生产(医疗安全、特殊药品管理、财务管理、安全用电、防火、防盗、防爆、中毒)。检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

2.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情况;特种职业工种经培训持证上岗情况。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安全生产应急演练。

3.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用氧安全管理措施和操作规范落实情况、使用记录和定期检测情况。

4.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整体环境、院容院貌、科室布局和清洁卫生。

5.每年至少两次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关医源性感染各项监测指标及控制、重点部门的管理,全员医源性感染知识培训情况,并通报检查结果。

6.每季度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废物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重点检查登记制度、警示标识、清洗消毒、收集、存放及运送的执行情况。

统计信息管理制度

1.监督检查信息统计工作质量,满足社区卫生工作需求,并提供业务指导。

2.监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统计信息原始记录,各种医疗登记、医疗质量统计、信息资料的收集、保管情况。

3.监督信息资料的保密制度执行情况,统计信息需有相关部门批准。

4.监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计算机网络平台的构建、升级、维护工作,保证软件、硬件安全。

5.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各种法定统计报表及信息统计资料上报的及时、准确、完整性。

6.对所辖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应做到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行业作风监督管理制度

1.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行业作风考核与评价制度,制定医德考核标准及考核办法。

2.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全员行业作风岗前培训制度,未经培训不得上岗。

3.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销售、仪器检查、化验检查及其他医学检查等开单提成违规违纪事件。

4.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利用工作之便收受医疗设备、器械、药品、试剂等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给予的回扣、提成和其他不正当利益的商业贿赂行为。

5.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医务人员利用各种方式收受、索要病人及其家属的“红包”或其他馈赠的处理结果。

6.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医务人员医德医风定期考核,并建立医德医风考核档案,考核结果与聘用、晋升职称以及评优挂钩情况。

民主评议管理制度

1.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会民主评议监督管理组织建设,评议制度、评议方案及实施情况。

2.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街道办事处、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环境、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服务价格等满意程度进行测评的情况。

3.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定期召开民主评议会议的情况。

4.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定期通过各种媒介对民主评议结果进行公示的情况。

5.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民主评议结果与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挂钩的落实情况,并根据民主评议结果存在的问题落实整改的情况。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部运行管理制度

行政管理制度

1.在地方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为社区家庭和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认真落实各项卫生工作指标。

2.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及各专业防治、保健机构的业务指导。

3.每年第四季度完成本年度工作总结及制定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并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4.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每年至少检查一次执行情况,并提出可持续改进措施。

5.建立请示报告制度。遇各类重大事项及突发事件,及时向主管领导、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请示报告。

6.建立例会制度。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主任办公会、科主任会;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辖区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协调会,及时传达上级有关部门的政策和精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部署具体工作。

7.建立总值班制度。机构每日设专人负责处理医疗、行政事宜,并及时传达上级指令、处理紧急情况等。

8.实行院务公开制度。向社会公开服务信息、服务规范、服务流程、服务价格;向职代会公开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人事任免、财务预、决算、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等。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1.按服务人口合理配置全科医生、社区护士、预防保健人员及一定比例的中医药人员,制定任职条件、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及工作标准。

2.建立全员聘用聘任制度。通过公开招聘、竞聘上岗,实行择优聘用、合同管理,签定聘用聘任合同。有法定执业资格要求的岗位,受聘人员应具有相应的执业资格、岗位合格证书和职称证书。

3.建立健全岗位考核制度。岗位考核以专业水平、工作业绩和居民满意度为主要标准,实行月绩效考核和年终绩效考核相结合。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的依据。

4.对于考核不合格的聘用人员调整其岗位;对不同意调整岗位,或者虽然同意调整工作岗位,但到新岗位后考核仍不合格,与之解除聘用关系。

5.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居民需求及机构内人员状况,制定5年人才培养、梯队建设规划及年度计划,并做好总结。

6.有计划地安排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及到上级医院进修提高,每年底对实施情况进行自查。

社区卫生服务健康管理团队制度

1.由全科医生、社区护士、预防保健人员组成社区卫生服务健康管理团队,按照所辖区域、常住人口、服务功能与任务等情况,分片包干,落实管理责任制。

2.积极开展社区卫生诊断,确定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社区卫生诊断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

3.与社区居民签订《社区家庭健康服务合同》、建立家庭及个人健康档案,履行合同条款,开展分类、分层的连续性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提供主动上门服务、追踪随访。

4.健康管理团队应实行五个统一:文明用语、着装胸卡、服务流程、服务要求、出诊装备(出诊箱和出诊车)统一。

5.在所辖社区居委会向社区居民公示健康管理团队人员的姓名、服务项目、服务时间、联系方式等,接受监督,并应保证团队进入家庭实行健康管理的服务时间。

6.对健康管理团队工作进行定期考核,结合管理户数、管理质量以及管理对象的满意度进行综合测评,考核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

财务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财务法律法规和财务会计准则,落实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2.严格执行会计内控制度和各项财会制度。按要求编制年度财务预算和财务决算。做好财务分析和会计核算、成本核算、物资核算。

3.根据国家统一的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价格合理收费,保证应收尽收。

4.规范支出范围、支出标准,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5.严格现金管理。收费处、住院处等必须每日结账交款,所有业务收入的现金,一律于当日送交银行。

6.严格执行支票领取、使用相关规定及程序。遗失支票,应立即报告。

7.财会账目做到日清月结。记载清晰,数字准确,及时清理债权、债务。妥善保管各种账册、凭证、报表等。

8.加强各级财政及有关部门下拨资金的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擅自挪用或变更使用性质。

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

1.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独立法人机构,财务独立核算。中心和站实行一体化管理。

2.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及其他收入等全部收入足额上缴区(县)财政专户。

3.全部支出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包括经常性支出(在职人员、离退休人员工资及所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和专项支出(设备购置、房屋修缮、房租、公共卫生工作、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等专项经费)。

4.药品每月盘点结算,按时上报区(县)财政,与中标企业统一结算药品费用。

5.经财政部门批准,在银行开立一个一般帐户,用于社区卫生服务的资金收缴,此帐户不能发生支出业务;开立一个基本帐户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核算。

6.实行收支两条线后不再进行结余分配,不再继续保留事业基金和提取专用基金(包括修购基金、福利基金等)。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1.设专人负责固定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三账一卡。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点、核实,作到账账、账卡、账物相符。保管人员变动时,应办理移交手续。

2.固定资产的购置严格执行逐级审批制度,大型设备应根据机构的规模、任务、现状、发展规划和经费情况添置和更新。

3.设备操作人员须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并掌握设备安全使用程序,规范操作。

4.定期做好设备保养、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提高设备使用率。

5.固定资产的报废、转让、变价处理,严格执行有关报废的程序和规定并及时上报相关主管部门。

6.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物价与计量管理制度

1.应在显著位置公布常用药品价格及检查治疗项目收费标准。价格变动时,应及时调整、公布。

2.严格价格管理,不得多收、乱收、漏收。开展新服务项目时必须办理相关申报手续,审批后方可开展。

3.设专兼职物价员定期检查收费标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建立计量器具档案,由计量管理员统一管理。使用的计量器具必须经计量检定并具有合格证,对无证的计量器具,使用人员有权拒绝使用。发现不合格的器具要及时修理,不可修复的器具应及时报残、更新。

5.强制检定和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应按照国家计量局的计量器具明细目录,周期检定。

6.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计量器具,注意定期保养、维护。

药品管理制度

1.购进药品应严格按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渠道采购,验明药品相关合格证书,并对药品进行进货检查验收,保证药品质量。

2.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基本用药目录和社区居民用药需求,做好常用药物的储备。

3.设专人管理药库药品。根据药品特性(如避光、低温)分别保管,注意药品的失效期,避免变质、损失和浪费。

4.每月对机构内的药品进行盘点,做到账物相符,盘点登记表及处方应妥善保管。

5.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品种,应在指定的配送企业采购,按统一药品价格销售,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价销售。零差率药品与非零差率药品应分别采购、分别入账、分别管理。

6.毒麻药品和一类应有安全贮存设施,实行专库、专柜、双人、双锁管理。

7.临床使用新药需提出申请,经药事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方可购入。使用新药时,要注意临床观察,收集、整理、分析、反馈药物安全信息,并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突发公共事件管理制度

1.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建立健全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明确组织机构、部门职责、工作流程、应急措施。

2.定期对全体人员进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教育、技能培训,并组织应急预案模拟演练。

3.做好相关物资储备,进行动态管理。

4.按规定及时向相关主管部门上报突发公共事件。

5.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调查、控制、监测和医疗救治工作。

6.发生火灾、地震等其它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时,统一领导、听从指挥,做好报警、人员疏散及现场抢险等各项工作。

7.根据突发事件的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应急预案的修订和补充。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1.围绕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制定医疗风险防范预案。

2.建立定期专题研究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工作的例会制度。

3.按照质量控制标准,定期监控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工作,对监控结果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改正。

4.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诊疗护理技术规范和操作常规。加强“三基三严”和岗位技能培训。

5.制定医患纠纷管理规定,完善接待程序,发生纠纷,即时上报,妥善解决。

6.对医患纠纷进行统计分析,定期通报,制定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医源性感染管理制度

1.建立医源性感染管理工作部门或设专兼职管理人员,落实岗位责任。

2.建立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和解决有关医源性感染方面的问题。

3.制订医源性感染的工作规范,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

4.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和耐药菌的监测管理。

5.对发生医源性感染的病例,组织流行病学分析及讨论,提出控制措施,防范医源性感染的爆发、流行,并及时上报。

6.加强全员的医源性感染相关法律法规、工作规范和标准、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提高控制医源性感染的能力。

7.根据预防医源性感染和卫生学要求,对机构的建筑设计、科室布局进行功能划分,避免医源叉感染。

消毒管理制度

1.设专兼职人员负责消毒工作,制定规范,开展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2.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用后必须消毒后毁形,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

3.运送传染病人及其污染品、车辆、工具必须随时进行消毒处理。

4.使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用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症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用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5.手部皮肤的清洁和消毒,要有专用洗手设备,按手的清洗方法和消毒指征,正确操作。

6.地面应及时清扫,保持清洁,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及时用含氯消毒剂拖洗消毒。

7.使用消毒灭菌药械应掌握使用范围、方法、注意事项;消毒灭菌液的使用浓度、配制方法、更换时间、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8.开展全员消毒知识和技能培训,掌握消毒知识,严格执行消毒规范。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1.建立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设专兼职人员负责管理。

2.医疗废物的暂存场所要合理选址,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防鼠、防蚊蝇、防盗等安全措施,定期消毒,保持环境整洁。

3.产生医疗废物的科室,要有专人负责登记、分类收集、暂存、密闭运送。

4.医务人员出诊治疗后,应将医疗废物带回,不得留在出诊地点与生活垃圾混放。

5.医疗废物按类别分置于专用的包装物或密闭的容器内,进行交接登记。登记内容包括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字等,登记资料至少保存三年。

6.收集医疗废物的容器或收集袋要有统一标识,锐利废物和高度污染的医疗废物按规定分别放入密闭、防刺、防渗容器或收集袋内。

7.使用专用运送工具,将分类分装的医疗废物按规定时间、路线,运送到指定的暂存场所,不得渗漏、遗撒、污染环境。医疗废物暂存时间不超过2天。

8.医疗废物管理人员应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

信息管理制度

1.及时准确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管理公共卫生、基本医疗、科研及培训信息。

2.建立健全各种登记、统计制度,健全统计台账,做好统计汇编,遵守各种信息资料的保密制度。

3.按要求上报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关部门各种统计数据和信息,不得拒报、迟报、虚报、瞒报、伪造或篡改。

4.根据统计指标,定期分析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5.逐步健全网络信息系统,做好数据录入及整理工作。

6.严格执行计算机操作规范,定期对计算机进行保养、维护及数据备份。

档案管理制度

1.加强档案的管理和收集、整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

2.做好各类文件资料、医疗文书、人事、科研、财务等档案的分类管理,件件有登记,卷上有编号。

3.建立专人、专室、专柜保存档案,档案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纪律,确保档案安全。

4.借阅档案需经主管领导批准,并做好登记,阅后及时返还。

5.坚持以防为主,切实做好档案“十防”(即防盗、防水、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防高温、防强光、防泄密)工作。

6.达到保管期限的档案,销毁时应严格执行相关程序和办法,禁止擅自销毁。

后勤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房屋建筑设施的使用、维修和新建、扩建、改建等基础档案。

2.严格操作流程,保证供水、供电、供气、供氧、电梯等设施的使用、维修和安全管理。

3.严格医疗救护、办公用车的使用登记,做好车辆的保养和年检,保证车辆状态良好和安全行驶。

4.加强防火、防盗、防爆、防中毒等防范措施,确保重点部门的安全,杜绝灾害事故和其他重大意外事故的发生。

5.办好食堂,保证病人的营养餐、治疗餐和职工的膳食。工作人员做好个人卫生,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6.认真做好环境卫生和绿化、美化工作,为病人提供清洁、舒适、温馨的就诊环境和便民服务措施。

医德医风管理制度

1.认真学习贯彻卫生部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每年至少对医务人员开展一次医德教育,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2.将医德教育和医德医风建设纳入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作为衡量和评价科室工作的重要标准。

3.制定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考核办法,建立医德医风档案,每年底进行考核评价。

4.机构新成员必须进行医德医风岗前教育,未参加培训不得上岗。

5.建立医德医风自我评价、社会评价、科室考核和上级考核制度。经常听取患者和社会各界意见,接受社区群众监督。

6.医务人员医德考核结果,应作为应聘、晋升评优的重要条件。

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

(1)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

(2)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

(3)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

(4)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

(5)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

(6)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

(7)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社会民主监督制度

1.建立和完善社会民主监督组织、制定评议管理办法。

2.设置意见箱、意见簿、监督电话、开展满意度调查等多种形式,加强社会民主监督。

3.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社会民主监督员会议,通报工作情况,听取工作建议。

4.对各项意见建议及时登记、汇总、分析,并进行调查处理、督促改正。

5.监督结果与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挂钩。

6.定期公示社会民主监督情况。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管理制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制度

1.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包括部门职责、监测、预警、报告、程序、应急处理等。

2.定期对全员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并组织演练。

3.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物资储备,并进行动态管理。

4.疫情报告。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发生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应在2小时内向所在区县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应听从政府统一指令,服从统一指挥。

6.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书写完整病历记录,协助转送病人。

7.采取卫生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

传染病管理制度

1.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在法定报告时限内,以最快速度向本辖区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简称疾控中心,下同)报告。

2.实行传染病首诊负责制。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及时转入传染病定点收治医疗机构。

3.建立传染病个案登记卡,按照卡片登记项目填写齐全,不得漏项。掌握其动态情况,做好追踪随访。

4.做好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消毒隔离、应急救治、转院治疗等。必要时对病人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进行预防性消毒;对病人接触者,实行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预防性用药。

5.协助疾控中心开展传染病症候群(如发热、腹泻、因病缺勤、缺课等)监测工作。建立监测资料档案,开展监测分析。

6.加强对结核病传染源的发现与报告,配合疾控中心做好辖区内恢复期结核病病人的送药和访视工作。

7.建立健全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制度,开展防治知识宣传,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咨询、检测、转诊服务;协助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医学随访、医疗救助;妥善保管工作档案,严格遵守保密制度。

8.对传染病预防、治疗管理中,发生传染病疫情缓报、漏报、谎报、隐瞒不报,造成疫情扩大或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部门和责任人,应严格追究责任。

免疫规划管理制度

1.对适龄儿童根据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并宣传免疫预防知识。

2.建立儿童预防接种电子档案,及时做好信息登记和更新,上传至国家信息管理平台。档案应长期妥善保管。

3.疫苗专人管理,制定需求计划,从规定渠道购入。购入时须验收疫苗相关合格证件。做好领发登记,及时掌握使用量及耗损量。过期疫苗登记后上交。

4.疫苗的运输、贮存和使用符合冷链管理要求。建立冷链设备档案,账物相符、专物专用。

5.合理安排疫苗接种门诊周期,设成人接种日。接种场所、接种人员、消毒、体检及接种均应符合相关要求。

6.及时建立接种卡、接种簿与接种证,按时预约接种。做好常规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工作。

7.做好接种率监测与常规接种月报表统计,定期评价疫苗接种情况。

8.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做好登记、调查,并及时处理、上报。

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1.在街(乡)政府健康促进领导小组领导下,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2.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板报、橱窗,定期推出新的有关各种疾病的科普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3.开通社区健康服务咨询热线,提供健康心理和医疗咨询等服务。

4.针对不同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解答居民最关心的健康问题。

5.发放各种健康教育手册、书籍,宣传普及防病知识。

6.完整保存健康教育计划、宣传板小样、工作过程记录及效果评估等资料。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制度

1.设专(兼)职人员管理慢性病工作,建立社区慢性病防治网络,制定工作计划。

2.对社区高危人群和重点慢性病定期筛查,掌握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建立信息档案库。

3.对人群重点慢性病分类监测、登记、建档、定期抽样调查,了解慢性病发生发展趋势。

4.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健康咨询及危险因素干预活动,举办慢性病防治知识讲座,发放宣传材料。

5.对本社区已确诊的五种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肿瘤)患者进行控制管理。为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实行规范管理,跟踪随访,详细记录。

6.建立相对稳定的医患关系和责任,以保证对慢性病患者的连续。

地方病管理制度

1.结合本地区地方病流行情况,制定防治工作计划,开展综合防治工作。

2.做好地方病的登记、统计与上报工作。

3.配合专业机构开展地方病病情和相关危险因素的监测,准确、及时、定量分析和预测地方病情及流行趋势。

4.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地方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5.完善信息网络,为调整防治策略、制订防治规划、开展防治工作及效果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职业病管理制度

1.定期收集职业卫生基础资料,掌握本辖区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与监测,职业健康检查及职业病发病、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等相关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动态变化。

2.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职业卫生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职业病危害和防护知识咨询、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

3.发现职业病人或疑似职业病人时,应及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并告知劳动者本人及用人单位。

4.建立辖区职业卫生档案目录,统一编号,实施计算机管理;定期检查核对档案的内容,记录变动情况。

5.督促用人单位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并定期对档案进行检查指导。

儿童保健工作制度

1.设专人负责辖区内新生儿、婴幼儿、托幼园所儿童保健工作以及生命监测等工作。

2.掌握辖区内0-6岁儿童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实行定期健康体检,并对体检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3.做好新生儿访视工作,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预防等工作。

4.对不同月龄和年龄的儿童进行血红蛋白、智力、视力测查,听力筛查和口腔检查,对检查结果异常的儿童进行登记、转诊、追踪和治疗。

5.在儿童定期健康体检中发现的体弱儿,按照管理常规进行登记和管理。

6.掌握辖区内托幼园所的基本情况,定期深入园所进行计划免疫接种、传染病预防、卫生消毒、五官保健等工作的督促与指导。

7.负责辖区内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工作,掌握辖区内出生活产数、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及死亡原因。

8.及时准确完成儿童保健信息的登记、统计和上报工作。

妇女保健工作制度

1.设专人负责辖区内妇女保健相关信息收集与管理、孕前与孕产期保健管理与指导、妇女多发病防治与管理、避孕节育咨询与指导等妇女保健工作。

2.掌握辖区内人口、已婚妇女、育龄妇女、孕产妇、人口出生、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等基本情况,定期与相关部门进行核实。

3.负责辖区内妇女常见疾病的筛查工作,对筛查情况进行登记,对筛查出的高危妇女进行随访治疗或转诊。

4.开展预防常见妇科肿瘤和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

5.负责为辖区内妇女提供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开展妇女病防治工作。

孕产妇保健工作制度

1.为辖区户籍人口、常住人口中的妊娠妇女建立“母子健康档案”(母子保健手册),并进行早孕检查与指导。

2.对孕产妇和围产儿进行访视,统计上报相关信息。

3.做好孕产妇与围产儿生命监测与管理工作。

4.对建册的孕妇进行高危筛查,筛查出的高危孕妇按要求进行登记、追访与管理。

5.入户调查、核实本辖区内的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含外地户口及外区户口)情况,填写死亡报告卡,及时上报。

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工作制度

1.为辖区内育龄妇女提供避孕节育技术服务,开展避孕节育知识宣传普及。

2.开展避孕节育咨询与指导,做好避孕节育方法的知情选择。指导育龄人群实施有效的避孕措施。做好性生活指导,提高已婚夫妇生活质量。

3.提供避孕药具,做好相关药具的储存与保管。

4.开展经常性的孕情监测服务,做好跟踪随访工作。

5.开展育龄妇女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和药具不良反应的监测。

6.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相关数据的登记、汇总、统计与上报。

精神卫生工作制度

1.成立地区精神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精神卫生三级管理网络(街道、居委会、监护人),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

2.开展精神卫生流行病学调查,准确掌握精神病人基本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准确上报精神卫生工作统计报表。

3.开展重点人群的心理卫生咨询、心理行为干预、精神疾病预防等服务,早期发现精神疾患病人。

4.开展对慢性或服用维持剂量药物的精神病人诊治,对新发现或疑似病人应及时转诊至上级专业机构确诊。

5.建立随访制度。定期走访居委会,按疾病分期随访精神病人,及时掌握病情变化、治疗情况、去向,填写随访记录,进行康复治疗指导。

6.指导监护人督促病人按时服药、观察可能出现的药物副反应和精神症状,动员病人参加社区组织的康复活动。

7.病人就诊或医务人员到病人家中诊疗时,应有家属或监护人陪同。

8.做好重点精神病人的管理,防止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

9.对“三无”精神病人登记造册并上报;对生活困难、符合免费服药治疗标准的患者,帮助申请享受、发放免费药物治疗。

老年保健工作制度

1.设专(兼)职人员负责老年保健工作,建立网络,制定工作计划。

2.对辖区内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建立健康档案。

3.对以社区居家养老形式为主的老年人进行服务需求评估,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保健服务及精神慰籍、舒缓治疗服务。

4.对患有慢性病的老人进行管理,进行饮食、运动、合理用药、合理就医指导。

5.对于高危老人,进行健康指导、行为危险因素干预。

6.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对老年人进行疾病的预防、自我保健、常见伤害预防、自救和他救等指导。

社区康复工作制度

1.开展社区残疾人健康状况调查,掌握残疾人的基本状况和康复需求,并建立社区残疾人基本数据档案,实施动态管理。

2.对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建立康复档案,进行功能评估,制定康复计划,实施康复治疗和功能训练。

3.积极开展家庭康复训练指导工作,对残疾人及亲友开展康复知识培训和指导。

4.对于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无法满足的康复需求,向设有康复科的上级综合医院或康复服务机构进行转诊。

5.利用各种方式宣传康复和残疾预防知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康复服务。

全科门诊工作制度

1.全科诊室的工作应由具有执业医师资质的全科医师或持有全科岗位培训合格证书的医师担任。

2.全科医师应对病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整体的检查和评估,并将结果准确记载于健康档案。两次不能确诊的病人应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对需要转诊的病人,认真填写转诊单,协助转诊至上级医院。

3.全科医师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指导和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并记入健康档案。

4.全科医师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人应进行规范管理。

5.认真填写门诊日志及相应信息,按时上报。

6.发现传染病病人,及时做好诊治、疫情报告、消毒、隔离及转运。

7.全科诊室应有相对独立的单人诊区,私密性良好的诊疗环境,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保持清洁整齐。

首诊负责制制度

1.首先接诊的科室为首诊责任科室,接诊医师为首诊责任人。

2.首诊医师对病人进行初步诊断,并做出相应处理,不允许任何推诿或变相推诿现象。

3.遇到需要急诊抢救的危重病人,应就地抢救治疗;如设备、条件有限,首诊医师在应急对症处理的同时,与上级医院或120联系,并护送病人到上级医院。

4.遇危重、疑难病人处理困难时,应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它科会诊,或转诊,并上报业务主管部门。

5.病人病情涉及多个科室,原则上首诊科室先处理,必要时请其他科室协同处理,各科室经治医师均应详细记录处理经过。

6.病人因病情需要住院或观察室留观,门诊医师须与有关科室医师取得联系并做好交接,以保证医疗安全。

7.危重病人进行检查、转科、留观、住院,均需有医护人员护送。

8.因病情需要转院治疗的病人,严格按照双向转诊制度执行。

9.病人病情变化或需要进行特殊检查治疗时,医生必须尽到告知义务。

双向转诊制度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至少与一所大型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关系,签定协议,制定实施方案和服务流程,设专人负责,确保转诊渠道通畅。

2.培训社区医生,掌握双向转诊的病种范围、适应症、转诊流程和保障措施,熟悉转诊医院的基本情况、专家特长、常用检查项目及价格。

3.社区医生对符合转诊条件的病人,认真填写转诊单,与上级医院接诊部门取得联系,优先接待转诊病人,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治疗。

4.主动加强与上级医院的沟通,及时掌握上转病人的诊断治疗情况,做好转诊病人的追踪服务工作。

5.对转回社区的诊断明确、病情稳定或康复期病人,应及时提供连续性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

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1.健康档案包括家庭健康档案、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每户一份,个人健康档案每人一份,以家庭为单位成册。

2.应为辖区内重点人群(老年、妇女、儿童)、弱势人群(孤寡、残疾、低保)、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人建立健康档案。

3.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肿瘤的病人,应在健康档案袋上用红、绿、橙、蓝、黑色标识区分。

4.健康档案由全科医师负责填写,项目齐全、字迹清晰、表述准确、不得随意涂改。诊疗记录按soap(主观治疗、客观检查、评价、计划)要求书写。

5.健康档案每年至少随访记录四次,进行动态管理。

6.健康档案应及时收集、及时记录、统一编号、归档保管。个人健康档案分散存放的,应在家庭健康档案中标明其存放地。

7.健康档案管理应责任到人、制度到位、硬件落实、管理达标,逐步纳入计算机系统管理。

处方管理制度

1.经注册的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签字或印章在机构留样后,方可开具处方。

2.处方标准、格式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要求执行。

3.医师开具处方项目填写齐全、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4.医师根据医疗、预防、保健需要,按照诊疗规范、药品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配伍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开具处方,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

5.开具品和一类的医师应取得相应的处方权;使用专用处方;药师应取得相应调剂资格。

6.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7.处方应按照类别和期限妥善保存。保存期满后,经主要负责人批准、登记备案,方可销毁。

病案管理制度

1.设置专门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病案的保存与管理工作。

2.门(急)诊病历及住院病历,应分别统一编号。实行封闭式管理,严防病历丢失。

3.严禁任何人涂改、转借、拆散、伪造、隐匿、销毁、丢失、抢夺、窃取病历。

4.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查阅病人的病历。因科研、教学需要查阅病历的,需经主管领导同意后查阅。阅后应当立即归还。不得泄露患者隐私。

5.患者诊疗活动结束后,24小时内及时收回门诊病历;患者住院期间,住院病历由科室统一保管;各种检查报告单结果出具后、24小时内归入门诊病历或住院病历。

6.住院病历如需带离病区时,由病区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携带和保管。需要复印病历时,按规定复印病历的客观部分。

7.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机构指派专人在患者或其人在场的情况下封存相关病历记录,专人保管,封存的病历可以是复印件。

急诊急救工作制度

1.选派有一定临床经验和技术水平的医师、护士承担急诊急救工作。

2.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坚持“先抢救后收费”原则,杜绝见死不救等违法违规行为。

3.严密观察急诊病人的病情变化,做好各项记录。认真执行急诊技术操作规程。

4.院前抢救急救病人时,医务人员应立即到现场救护,并迅速与120联系救援,待病情允许情况下,及时转院。转院病人必须由医务人员护送,做好与转诊医院交接工作。

5.遇重大抢救,应立即上报,主管领导应亲临现场指挥抢救。

6.急诊抢救药品准备齐全,抢救器材保证完好状态,由专人管理,放置固定位置,便于使用;经常检查,进行补充、更新、及时消毒维护。

留观制度

1.由于各种原因不需或不能立即住院,但病情尚须观察的病人和门诊输液治疗的病人,可留观察室进行观察。

2.留观病人一律由医生建立留观病历,留观结束可将病历归入健康档案中。

3.医师要严密观察留观病人病情,随时记录病情变化及处理经过。

4.护士应随时主动巡视病人,按时进行护理并及时记录,向医生反映病情变化等。

5.医生、护士要按时、详细、认真地进行留观病人交接班工作,并写出书面记录。

家庭病床工作制度

1.为适合在家庭条件下进行检查、护理、治疗的病人建立家庭病床。

2.家庭病床收治的病种范围应结合机构的医疗条件和技术水平确定。

3.家庭病床的医护人员应由医疗护理技术骨干担任,经培训后上岗,严格执行诊治、护理常规和各项操作规程,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工作效率。

4.建立家庭病床病历和家庭护理病历,定期查房,并对家庭病床病人进行诊断、治疗、提供康复指导,必要时安排会诊、转诊。

5.为医护人员配备适用于家庭病床开展工作的诊断、检查、治疗和抢救设备及必要的交通工具。

6.家庭病床的收费应执行国家统一医疗收费标准。

综合病房工作制度

1.根据社区居民基本医疗需求,开设老年护理、康复、临终关怀等综合病房和日间照顾病房。

2.病房实行科主任负责制,护士长负责做好日常病区管理工作。

3.认真执行行政查房、业务查房、医师三级查房,开展疑难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讨论,做好会诊和转诊工作。

4.按时做好病房交接班工作和交接记录。危重病人实行床头交接,新入院病人和出院病人实行重点交接。

5.严格执行住院病历书写规范,严格病案质量控制,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6.对病人实行分级护理,落实护理责任制。

7.做好病人的住院管理,入院、出院指导,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8.保持病区环境整洁、空气清新,严格消毒,防止医源性感染。

护理工作制度

1.以健康为中心为有需求的社区居民提供护理、保健、康复等服务。

2.与全科医生、防保人员组成健康服务团队,进行人群的健康管理、重点人群的护理保健;

3.根据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实施护理工作计划。有针对性的提出社区慢性病人的整体化护理方案,并指导病人家属协助实施,及时向全科医生反馈相关信息。

4.遵医嘱完成担任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各项护理工作,并做好社区护理记录。

5.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做好查对和交接班工作,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6.保证急救药品、物品的使用,各种药品分类放置,标签明显,字迹清楚,器械完好,每日清点,账物相符并有记录,做好交接。

7.做好消毒工作,按要求将医疗垃圾集中回收、处置,避免交叉感染发生。

8.为辖区居民开展各种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活动。

执行医嘱及医嘱查对制度

1.医嘱分长期医嘱、临时医嘱,护士执行医嘱必须注明执行时间并签全名。

2.医嘱的内容应当准确、清楚,每项医嘱应当只包含一个内容,并注明下达时间,具体到分钟。

3.医嘱不得涂改。如需更改或撤消时,应用红笔填“取消”字样并签全名。不执行被涂改的医嘱。

4.一般情况下,护士不执行口头医嘱。抢救危重病人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复诵一遍。抢救结束后,医生应及时补记医嘱。

5.护士每班要查对医嘱,以保证执行医嘱的准确性。凡需下一班执行的临时医嘱,交待清楚,并在护士交班记录上注明。

6.处理医嘱时必须经过查对后方可执行,及时查对转抄医嘱,对有疑问的医嘱须问清后方可执行。

7.当日医嘱处理完毕后,要两人以上进行查对,并将所有医嘱核对一次。每周大查对一次。重整医嘱后必须两人查对签字。

护理文书书写制度

1.护理文书包括: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出入量记录、病房交班报告、手术护理记录单、护理病历、护理出诊记录等。

2.护理文书除特殊规定外,一律采用钢笔书写。表达内容真实,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使用规范医学术语,及时记录,并签全名。

3.眉栏项目、页数应逐项、逐页填全,不得空项、漏项。

4.护理文书书写出现错字时,应用双横线画在错字上,进行修改并签名。

5.度量衡单位一律使用国家统一拟定的名称和标准,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6.护理文书纳入病案资料一并保存。

门诊咨询工作制度

1.设立门诊咨询台,负责门诊导医、咨询、预约、便民服务等工作。工作人员要认真、主动、热情、耐心、周到的为病人服务。

2.负责协调病人就诊过程中遇到的有关问题;接听热线电话,做好电话咨询工作。

3.发放健康手册、健康教育处方,播放健康教育的有关录象、光盘、录音。

4.为病人提供饮用水、出借轮椅、收费查询等服务。

5.保持环境整洁、维护就诊秩序,提高安全意识,防范安全隐患。

注射室工作制度

1.各种注射应按处方和医嘱执行,一般外带药物注射须持医疗机构注射证明。

2.应严格按规定做好注射前的药敏试验,并重新确认外带药物的过敏试验结果,减少医疗风险。

3.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密切观察病人注射后的情况,发生注射后反应及时进行处置,并报告经治医师。

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戴口罩帽子,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一巾一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5.定期进行室内卫生清扫、消毒和空气监测。

治疗室工作制度

1.室内环境整洁、布局合理,严格区分无菌区和非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并有明确标志。

2.医护人员进入治疗室要衣帽整洁,操作前洗手、戴口罩。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

3.药品及器械管理有序,内用药与外用药分类放置,标签清楚,定期清点,做好交接班记录。

4.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严格“三查七对”,输液加药要坚持现配现用的原则,严格执行药物配伍禁忌。

5.用过的医疗器具及时清理、清点、消毒、灭菌,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使用时限重新灭菌。

6.每日进行室内清洁卫生,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和空气培养。

7.各种登记、记录要完整、准确,字迹清楚,妥善保存。

中医工作制度

1.按要求配备中医药人员、中医药服务设施、开设中医诊室。有条件的应设置中药房,并配置一定数量的中药饮片和中成药。

2.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健康教育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

3.针对社区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及疾病的流行趋势,应用中医药理论和方法开展疾病预防和健康教育,发放中医药特色的健康处方。

4.应用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熏洗等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5.根据理、法、方、药的原则,规范书写中医病历。

6.针灸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采取措施防止晕针、滞针、断针等意外发生。。针灸针具严密灭菌,一穴一针,防止交叉感染。

7.骨伤治疗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条件等进行相应的手法治疗。

口腔工作制度

1.开展社区居民及托幼园所、中小学校等牙病普查普治工作,将筛查人员的口腔基本情况,认真地记载在健康档案中。

2.做好口腔保健及口腔疾病健康宣传工作。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经诊治三次不能确诊者,要及时请上级医师诊视,减少复诊率,提高治愈率。对疑难病三次不能确诊的,及时转往上级医院。

4.口腔治疗需注射麻醉剂时应首先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按照常规做药敏试验,备常规急救药品。

5.严格无菌操作、器械消毒工作和室内紫外线空气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6.定期对器械清点、加油保养

检验科工作制度

1.收集标本时,应认真查对,标本不符合要求,应重新采集。不能立即检验的标本应妥善保管。特殊标本发出报告后,应保留24小时。

2.认真核对检验结果,填写检验报告单,作好登记,按规定及时发出报告。

3.检验结果与临床表现不符合时,主动与全科医师联系,可重新检验。发现检查项目以外的阳性结果应主动报告。

4.一般标本和用具使用后应立即消毒。被污染的器皿应高压灭菌后方可洗涤,对可疑病原微生物的标本应黄袋双层严密包扎,注明可疑微生物名称、产出日期、科室,由医疗废物处置专门机构统一处置,防止交叉感染。

5.实行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定期检查试剂和校对仪器的灵敏度,保证检验质量。

6.菌种、毒种、剧毒试剂、易燃、易爆、强酸、强碱及贵重仪器应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检查。

功能检查科工作制度

1.根据医师填写的申请单合理安排各项功能检查,特殊检查应事先预约并告知病人注意事项。

2.危重病人应由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

3.认真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检查部位、临床诊断、检查结果,并做好相关登记。

4.及时准确报告检查结果,遇疑难问题应与全科医师联系,共同研究解决。

5.放射科重要摄片由医师和技术人员共同确定投照技术。定期集体阅片,提高投照技术和诊断质量。

6.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病人和医务人员的x线防护。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妥善安排休假。

药房调剂工作制度

1.药剂人员应凭医师处方,按照操作规程调剂处方药品。

2.认真逐项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和后记书写清晰、完整,并确认处方的合法性。

3.调剂处方时应做到“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4.审核处方用药的适宜性。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应告知医师进行更改。发现严重的不合理用药、用药错误和超剂量使用医师未双签字时,有权拒绝调剂。

5.配方时应遵守调配技术常规、称量、计数要准确。禁止取药时用手直接接触药品。

6.瓶签模糊或药品标志不清楚的药品暂不发放,查询清楚后方可调配。

7.处方调剂后,需经严格核对并由调配者及核对者双签字后方可发药。

8.发出的药品,必须将服用方法详细写在瓶签或药袋上。凡乳剂、混悬剂必须注明“服前摇匀,或“用前摇匀”,外用药注明“不可内服”等字样,并向病人讲明用法及注意事项。

饮片调剂制度

1.根据处方药品的不同体积和重量,选用相应的衡器。所用衡器要随时检查,并经计量部门定期校验,保证衡量器具的准确。

2.调剂人员接到处方后要再次审方,特别注意处方中有无配伍禁忌。

3.调剂人员对所调配的饮片质量负有监督的责任,所调配的饮片应洁净、无杂质等。发现霉变或假冒的饮片应及时更换后才可继续调配。

4.为了便于复核,应按照处方药味顺序调配,间隔摆放,不可混为一堆。

5.一方多剂时,按等量递减,逐剂复戥的原则分计量,每一剂的重量误差在±5%以内。

6.需要先煎、后下、包煎等特殊处理的饮片无论处方是否有注脚,均应按照规程要求处理。

7.一张处方不宜两人共同调配,防止出现重配或漏配。调配完毕自查,确认无误签字交给复核人员。

第6篇:妇科工作制度范文

一、工作计划

(一)积极争取政府支持,通过增收节支等途径筹措资金,努力改善医疗保健业务用房紧缺的状况,以适应保健业务发展的需要,力争实现妇幼保健院的整体搬迁。

(二)大力引进人才,补充后备力量。

(三)加强妇科设施管理。

(四)提升新生儿监护水平。

(五)完成化验室检验设备的更新及增设

二、工作目标

(一)做好医院整体搬迁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继续开展妇幼保健和临床新技术、新项目。

(三)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

(四)提高妇幼卫生工作质量管理。

(五)改善医院内部环境。

(六)加强职工队伍建设。

三、具体要求

(一)临床医疗工作

1、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2、抓好“三基三严”培训和质量监控,确保医疗质量安全。

3、落实消毒隔离措施,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二)妇幼保健工作:

1、继续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婚检率。

2、加强两个系统管理,降低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

3、巩固爱婴医院成果,提高母乳喂养率。

4、开展妇幼保健新业务。

(三)行政管理工作:

1、搞好医院文化建设。

2、做好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3、加强行风建设和医德教育。

(四)后勤保卫工作

1、加强后勤管理,保障后勤供应。

2、逐步改善医院环境。

3、加强医院污水、污物处理管理,防止环境污染。

4、加强安全管理,维护医院安全。

四、主要措施

(一)行政管理

1、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因地制宜实施改革与创新,抓好两个效益,保持医院稳步发展。

2、加强院科两级管理,继续实行竞争上岗和全员聘任制。

3、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监管工作,使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

4、发挥信息系统作用,搞好宣传报道和医疗保健信息管理。

5、加强群团组织工作,丰富活跃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6、继续抓好计划生育工作。

(二)业务管理

1、妇幼保健:认真抓好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工作常规的贯彻落实,进一步重视孕产妇和儿童的全程保健管理,不断规范保健技术服务,提高保健服务质量。加强对各项工作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指导,及时提出工作建议,巩固提高妇幼保健各项质量指标。

(1)保健科负责具体的业务技术指导工作,对各乡村卫生院、所的业务指导全年不少于4次。

(2)继续实行基层妇幼人员例会制度,以定期总结交流工作情况,布置各阶段工作任务,不断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扎实做好岗位工作。

(3)采取专题培训以会代训等方式,对基层妇幼人员进行2次以上业务知识培训,重点培训高危孕妇筛查与管理、体弱儿筛查与矫治以及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等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4)第二季度对妇产科质量进行一次检查,对产科质量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第四季度对孕产妇和儿童保健基础情况进行一次抽样调查,以分析妇幼保健工作面临的困难与薄弱环节,进一步完善工作措施。

(5)努力扩展农村妇女病查治覆盖面,安排妇女病查治工作,按公共卫生服务的要求,开展妇女病查治,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

2、临床: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

(1)妇科:开展无痛人流、无痛分娩,同时充分利用薄层细胞自动涂片机、艾滋病初筛系统等设备,开展对宫劲癌及艾滋病预防等妇科疾病的防治,确保医疗安全。

(2)产科:加强孕期监护,完善孕产妇管理,特别是高危管理,减少围产儿死亡率。力争创建产科ICU,更好的发挥我院在全县孕产妇抢救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3)化验室:按国家认证要求完成标准化实验室的改造,开展微量元素、电解质、细胞涂片、薄层细胞自动涂片机、艾滋病初筛系统等新型化验项目;

(4)辅助科室:加强与临床的协作配合,进一步提高辅助检测技术水平和质量。B超室开展乳腺超声检查;

(三)经济管理

1、加强财务管理,完善经济核算与分配办法。

2、严格执行医疗收费标准和政府统一采购制度,强化监督管理。

3、搞好院科两级核算,控制医疗成本。

4、做好成本效益分析,坚持“总量控制——结构调查”。

(四)后勤保卫工作

1、加强后勤管理,全力保障后勤供应。

2、完成医院搬迁协调及准备工作,争取搬迁项目早日开工。

第7篇:妇科工作制度范文

1妇科疾病护理中的敏感权内涵

在疾病治疗与护理过程中,医疗技诊断的开展不得不触碰到患者敏感,妇科疾病治疗与护理的开展则更为注重医疗护理和患者敏感信息的结合,通过对女性患者信息的全面掌握来完善疾病的治疗与护理手段。医学界至今尚未对疾病患者的敏感权加以定义,这也使得患者敏感权存在多种不同的解释。就敏感权的核心内容分析,疾病患者的敏感权主要是指病人在日常生活中,个人活动以及心理等多方面不愿向外界公开的内容,如个人疾病状况,日记与信函内容等,以此维护个人的人格尊严。而在妇科疾病护理过程中,女性患者的敏感权的内容则更为强调女性躯体敏感部位,生理缺陷以及个人私生活内容等,通过维护女性的个人敏感以保护自身免受外界不同形式的侵害。在医疗机构对妇科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应注重合法获取患者的敏感,并结合患者信息开展针对性治疗与护理,医学治疗过程中,医疗机构还要对患者的敏感信息进行严格保密,不以任何形式对外泄露,以此维护妇科疾病患者的敏感权。

2妇科疾病护理特点分析

妇科疾病的发生通常是由于生殖系统发生感染或病变而引起的,而这通常是由于患者是日常生活中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敏感生活出现问题而引起的,这些内容都涉及到女性患者的敏感问题,这样也造成了妇科疾病患者在疾病治疗与护理中不愿向医生过多透露生活信息,并且不愿对症状的具体表现和疾病经过进行详细地描述。医疗机构无法掌握患者详尽的病情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医学治疗的开展,无法对患者实现高效率的疾病治疗。

在进行妇科疾病治疗过程中,患者通常羞于生殖器的外漏以及治疗,心理的紧张和焦虑会促使患者产生对治疗的排斥情绪,不愿接受医学治疗。在医学护理中,医生对患者婚恋史,性疾病传播经历以及婚外等问题的分析都会进一步催生患者的紧张与畏惧情绪,进而影响妇科疾病治疗的有效开展。在妇科疾病治疗过程中,由于妇科病的多样性,因此对不同的疾病患者应开展针对性治疗的同时,还应有效维护患者的自尊心,注重对患者的开导与关怀,以避免疾病对患者造成的不良情绪影响。如在处理妇女未婚先孕和宫外受孕等问题时,要走着重对患者及亲属进行开导,帮助其处理疾病带来的夫妻问题及朋友关系中的问题等,以避免患者产生消极情绪,有效维护患者的自尊心,使其在疾病恢复过程中也能够保持正常心态,这也能有力促进患者的康复。

3妇科疾病护理中的敏感问题分析

当下我国妇科医学治疗技术的进步,在为妇科疾病治疗提供科学有效手段的同时,也使得妇科疾病患者的敏感问题日渐凸显,患者敏感权的有效维护,是当代人权思想和尊严维护的重要体现,因此科学合理的处理妇科疾病治疗中的敏感问题,是对患者人格的尊重,也是医疗技术进步的重要体现。在妇科疾病治疗与护理过程中,患者敏感问题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疾病治疗过程中敏感问题的有效处理在妇科疾病治疗与护理过程中,通常需要患者暴漏身体的敏感部位以进行医疗检查,如没有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医护人员不可开展医疗治理工作,如对患者敏感处进行手术之前,必须要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统同意,这样才能开展医疗手术。在患者的医疗护理过程中,通常会包括敏感部位清洗,敏感部位的术前处理等工作,因此在护理工作开展前,也要对医学护理进行评估,在得到患者允许后开展医学护理。

3.2患者敏感问题对医疗工作的要求为有效维护妇科疾病患者的敏感,医疗机构在进行治疗时会对患者的姓名,年龄,疾病种类及护理级别等信息进行登记,避免在疾病治疗时出现不必要的医学事故。对医疗机构常规工作制度的严格要求以及培养医护人员严谨的工作态度,都是维护妇科疾病患者敏感的有效途径。患者病情的具体内容都会记录在主治医生的病例档案中,不会对外界进行公开,这也有效维护了妇科疾病患者的敏感权。

3.3医疗机构法制观念对患者敏感问题的影响当下医疗法制观念尚未普及到每个医疗机构中,造成了部分医疗机构中的医护人员的医疗法制观念不强,在医学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不注重维护患者疾病的敏感内容,为妇科疾病患者带来心理和生活上的影响。为实现对疾病患者敏感的有效维护,必须首先建立起稳固的医疗机构法制观念,并通过对观念的深入落实,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素养,进而使其意识到维护妇科疾病患者敏感的重要性,避免患者个人疾病信息的传播。

3.4临床医学中的患者敏感问题分析临床医学作为医学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担任着医疗技术开发研究的重要任务。在临床医学研究与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一辈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治疗,并将患者作为“医学实验体”进行医学课程的教授。这种临床医学课程实验没有在得到患者同意的基础上展开,因此是对疾病患者敏感权的严重侵害。在现代临床医学的开展中,应首先对患者进行调查,在经过患者同意后开展临床医学的教学活动,由于临床医学要求对患者的敏感部位及其他个人以敏感问题进行公开,因此在开展临床医学前,征求患者的同意十分必要,一旦患者拒绝配合医护人员开展临床医学活动,则应终止临床教学,以维护妇科疾病患者的敏感权。

4妇科病患者敏感维护的有效措施

4.1贯彻落实医疗法制观念开展妇科疾病患者敏感问题维护工作,首要任务是在落实医疗机构中的医疗法制观念,通过增强美味医护人员的法制意识,使其了解到维护患者敏感问题的重要性,进而营造患者敏感维护的医学氛围。我国在医疗法制观念的落实工作中,先后颁布了《医护人员护理条例》和《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等多项法律条文,通过建立法制制度实现对患者敏感权的有效维护。

4.2加强患者资料的科学管理加强妇科疾病患者病例信息的科学维护是维护患者敏感的重要环节。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病例内容进行严格管理,不以任何形式向外界公开患者的个人信息,对患者高度负责,有效维护患者的敏感权。预料机构还应对无用的患者信息应及时加以清除,以避免信息的外流对患者生活和心理造成影响。

4.3提升就医环境质量着力建设医疗机构中的治疗环境,不仅能够有效美化医疗机构的内部环境,也能够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病情康复环境,以此有力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与恢复。在医疗法制观念落实的基础上,加强建设医疗机构的环境也体现出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爱护与关怀,医疗体制和医疗环境的有机结合,不仅体现了当代我国医疗能力的进步,也为今后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就医环境的质量的提升,能够减弱患者对敏感问题疑虑,使其放心就医,并在优质的医疗环境中得以康复。

第8篇:妇科工作制度范文

  门诊护士心得体会1

  20xx年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护理部、门诊部主任的正确指导下,在科内全体同志们的大力支持下,较圆满的完成了年初制定的计划,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积极组织参与医院三甲复审及JCI专项工作推进,以三甲评审及JCI专项工作为契机,组织学习,不断提高,增加了科室的凝聚力。根据三甲评审标准及JCI评审标准进行自查,发现问题请教评审专家并及时改正。根据评审专家及护理部要求,对门诊的工作制度及职责进行了修订,利用午休时间组织护士进行36项核心制度及相关知识的培训和学习。根据JCI评审专家的要求,全体护士积极参与,主动配合,虚心接受并及时整改专家组提出的项目,如高警示药品管理、环境标识、手消剂标识、医用垃圾管理、洗手盆4大件的配套检查、登记等。

  (二)优质护理服务。倡导以病人为中心,以“我为患者做点什么可以使患者更舒心”为出发点,积极为病人排忧解难,解答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好评。

  (三)安全生产:

  1、严格落实门诊区域科室安全检查登记,每周进行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整改。

  2、每季度对门诊区域科室进行安全自查,共查出隐患9处,并将安全隐患及时上报院安全办公室给予解决。

  (四)加强岗位练兵:

  1、为进一步提高门诊护士的急救技能,练就扎实基本功,对门诊所有导医护士进行严格的心肺复苏术考核,并组织进行了门诊区域就诊患者突发意外急救演练,确保护士熟练掌握及应用。

  2、请专业人员进行了灭火器使用操作讲解,达到人人熟练掌握,并组织进行了消防灭火疏散救治应急处置演练,提高了安全生产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五)如何对门诊区域患者进行跌倒/坠床的防范是我院的空白,针对这一问题,积极与护理部沟通,在护理部的大力支持下,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即:

  1、在门诊区域张贴统一制作的“防跌倒10知道”,在门诊座椅上贴“小心跌倒”标识贴,在病人左肩膀贴红色“扶”字贴。

  2、导医护士对所有来院患者先进行目测筛查,对有跌倒高风险的人员进行危险因子评估,并将评估结果登记在门诊病历上,同时对患者进行标记。

  (六)加强健康教育。自6月1日起,每日早7:30、午12:30,为门诊等候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视频播放,受到广大患者及家属的欢迎。

  (七)加强腹泻门诊的管理,在腹泻门诊同志们的大力支持下,自5月1日开诊至10月30日结束,较圆满的完成了各项任务。

  (八)门诊His系统切换、运行过程中,门诊全体护士加班加点,提前学习,及时与工程师沟通,努力帮助出诊医生解决在His系统切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了His系统的顺利切换。在后续工作中积极配合医院护理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科室管理,发现问题及时与信息部沟通,进行信息维护,保证了门诊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九)科研教学:发明专利一项,举办市级继续教育项目一项。

  二、20xx年打算:

  (一)全力以赴做好JCI专项工作推进,在医院JCI评审工作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以病人为中心做好优质护理服务,积极为病人排忧解难。

  (三)依法依规做好各项工作,把安全生产当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四)继续做好门诊区域患者跌倒/坠床的防范筛查工作。

  (五)加强岗位练兵。

  (六)做好门诊患者的健康教育。

  门诊护士心得体会2

  自20_年_月踏上工作岗位,转眼间,我已在这片圣洁的土地上走过了四年,如今我是一名妇产科住院医师,我非常热爱自己的岗位。在过去的四年中,因为身体的特殊原因,在生育宝宝过程中,或多或少耽误了很多宝贵的工作时间,也失去了很多宝贵的锻炼机会。现在,我已结束了这一特殊时期,再次斗志昂扬的站在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为了弥补两年来落下的功课,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而且医学是一门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学科,面对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作为一名妇产科住院医师,为了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必须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制定严密的学习计划是必不可少的,医院为我们提供了通过网络和电子书刊了解最新的医学动态的平台,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可以及时为自己充电。通过阅读大量业务杂志及书刊,学习有关医疗卫生知识,写下读书笔记,既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也是自己工作学习的经验总结,积累大量的知识瑰宝。平时也经常参加各类学习活动,积极参加院科组织的学术讲座和疑难病历讨论,经常复习所学的知识,做到温故而知新,及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临床,从而极大地开阔了视野,很好地拓展了知识面。在我院争创三级医院的进程中,我明显感觉到了一位纯西医的本科生,要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出色的表现,必须从现在起投入到中医的学习中去,只有掌握了中医的辨病辨质,结合于西医的诊疗方法,才能成为一名今后被病人接受的中医院医生。所以一是自我学习,二是抓住“西学中”研究生学习机会,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在临床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以服务患者为中心,遵守各项纪律,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妇科门诊,每天的就诊人数都非常之多,我主动放弃每天一小时哺乳时间,认真接诊每一位患者,仔细分析患者的病情变化,虚心向上级医师请教,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顺利完成了五个月的妇科门诊工作。在人流室和治疗室,同样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特别是在中午下班时,面对病人焦急的眼神,宁可少休息几分钟,也要给她们做完检查治疗。现在,我在产科工作,对于经历过孕妇、产妇这一角色的我来说,现在的我,更能设身处地的为每一位孕妇产妇考虑,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之外,去给于她们更多一份关心和照顾。作为一名妇产科医师,经常会遇到一些病情复杂和急诊的患者,如果不能仔细的分析和没有高度的警惕心和责任感,很有可能漏诊和误诊,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通过诊治一些疑难危重病人,一方面丰富了我的临床经验,提高了应对疑难危重患者的处理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疑难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确诊率。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临床经验积累,已能熟练掌握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技术,能熟练诊断处理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同时,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一丝不苟接待并认真负责地处理每一位病人,在程度上避免了误诊误治。

  现在社会,是个法制年代,必须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处处以“法”来约束自己。随着人民对健康期望值的提高和法律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在各级医院已比较常见。今年以来,院部及医务科多次组织学习了《病历书写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目的是为了规范我们的医疗工作,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不必要的纠纷。静下心来仔细分析,大部分纠纷的起因还是我们医务人员工作做得不到位,与患者沟通不完善所致。这一年来,我严格按照院科两级的各种规章制度办事,处处以卫生法规来规范自己的医疗活动。在平时的工作中,积极与患者沟通和交流,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严格执行病情告知义务,及时规范完成各种医疗文书,有效地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今年,在院团委书记的推荐下,我担任起了妇产儿团支部书记一职,平日积极响应院团委的各项工作号召,带领青年朋友参加活动,丰富业余生活。回首全年,总的感觉是忙与累,但我觉得很充实。一年的工作学习,使自己成长了不少,今后的路需要自己一步一脚印坚实的走下去,我将严格要求自己,做好自己。

  门诊护士心得体会3

  在咱们xx医院当一名门诊护士已经有数年的时间里,这几年里,我见过不少事情的发生,无论是生死还是平常的小事,我都见过,这让我的心境其实也改变了不少,我再也不是当初那名啥事都要惊呼一下的小护士了,现在的我已经成为了一名较为沉稳的护士了,遇事不慌其实也是我们这些门诊护士工作的准则,为广大群众提供我们最真心的帮助更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第9篇:妇科工作制度范文

一、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安全医疗的根本保证。

1、护理部重申了各级护理人员职责,明确了各类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杜绝了病人自换吊瓶,自拔针的不良现象。

2、坚持了查对制度:

(1)要求医嘱班班查对,每周护士长参加总核对1-2次,并有记录;

(2)护理操作时要求三查七对;

(3)坚持填写输液卡,半年来未发生大的护理差错

二、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

1、继续落实护士行为规范,在日常工作中实行护士文明用语。

2、继续开展健康教育,对住院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定期或不定期测评)1-5月份共发放182份,病人满意率达到90%以上,并对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

3、对新分配的护士进行岗前职业道德教育、规章制度、护士行为规范教育及护理基础知识、专科知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者给予上岗。

三、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

1、每月15号进行业务学习,具体内容包括:三基理论,技术操作等。

2、加强了危重病人的护理,坚持了床头交接班制度和晨间护理。

3、全院有2名护士参加护理大专函授。

四、加强了院内感染管理

1、严格执行了院内管理领导小组制定的消毒隔离制度。

2、坚持了每天对治疗室、产房等地进行紫外线消毒,并记录,每周对紫外线灯管用无水酒精进行除尘处理,并记录,每两月对紫外线强度进行监测。

3、一次性用品使用后各病区、手术室、急诊室均能及时毁形,浸泡,集中处理,并定期检查督促。

5、病区及病房能坚持消毒液(含氯消毒剂500g/ml)拖地每日二次,床头柜定期用消毒液(含氯消毒剂500g/ml)擦试。

6、严格执行了院染管理要求,无菌包内用了化学指示剂。

7、供应室建立了消毒物品监测记录本,对每种消毒物品进行了监测登记。

五、护理人员较出色的完成护理工作

1、坚持了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的宗旨,通过护士的言传身教,让病人熟悉掌握疾病防治,康复及相关的医疗,护理及自我保健等知识。

2、1-5月份共收治了内科住院病人326个,产科住院病人个,妇科住院病人个,门诊病人个,无一投诉,使病员得到了周到的服务。

六、存在问题:

1、个别护士素质不高,无菌观念不强。

2、护理书写欠规范,体温单上有刮痕。

3、由于护理人员较少,基础护理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