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范文

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

第1篇: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范文

关键词 绘画教学 心理教育 优势 途径

当前,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小学群体中,为数不少的人都不同程度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心理障碍,有人将“依赖、脆弱、焦虑、孤独和固执”称为当代青少年的五大不良心理。因此,心理教育在当今社会,特别是在中小学校教育中日益受到关注。

利用诸种手段培育和发展学生的健康心理,纠正不良心理,使人的各种心理功能趋于和谐,使各种非智力因素、各种潜能得到充分发展的心理教育,毫无疑问地成了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小学绘画教学凭借其有趣、生动、形象等特点和优势,在学生心理教育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绘画过程实施心理教育的潜在优势

从某种意义上讲,绘画是作者心理现实的展示,它具有深刻的心理孕育功能,绘画教学过程实施心理教育的潜在优势是其他教学活动无可替代的,充分发挥其作用应当成为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1,线条、色彩的心理暗示作用。线条和色彩是最基本的绘画艺术语言。线条从本质上看,是人的主观的、情感的、理性的创造。线条源自心灵,又有再度感发心灵的能力。与线条相比,色彩与心理的联系似乎更为明显。“蓝色能引起人心理的冷觉,红色使人感到恐怖,绿色包含着善良与和解,具有安抚眼睛和心灵的能力。”欧洲一位足球教练,让人将足球队员休息时的更衣室刷成蓝色,造成一种放松的氛围,而当他作赛前动员时,则让队员站在涂着红色的接待室里,以便创造出一种振奋人心的气氛。这是一种非常高明巧妙的做法。

2,绘画创作过程对心理磨练的功效。绘画创作高度自主。学生完全可以自由发挥、自由主宰,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认识自我。久而久之必然养成自知、自尊、自信、自强以及独创、革新等良好的自我心理。

绘画作业严谨有序。对于浮躁、焦虑、粗疏等不良心理的消解和纠正很有效果。作业过程是艰苦的劳作,绘画作业常会遇到的“越描越黑”“前功尽弃”之类挫折性困难,很有助于帮助受教者增强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矫正知难而退、畏难而弃、遇难而溃的脆弱心理。

3,绘画活动中蕴含着积极地心理因素。小学绘画融入各种教育活动(包括各种课外教育活动),如:参观画展、举办画展、绘画讲座以及教室绘画墙报、宿舍床头绘画、校园主题画廊等。这些丰富多彩的绘画活动使参与者既是创作者、施教者,又是受教者、观赏者。通过这些活动,创造了学生之间交流、协作的机会,有助于学生之间互相竞赛和学习,增强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现代意识。

二、绘画教学实施心理教育的基本途径

在绘画教学实施心理教育的方法很多,“定向教育”是诸多方法中最基本的一种,所谓“定向教育”是指从教育的系统论观点出发,学生学习接受构建说、类化经验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应以学生的知识、技能与行为规范学习为主而创建的一个教育心理学体系。

绘画艺术作品通过主体审美感受力的中介作用,影响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与主体的气质、性格乃至心性产生“同构”对应,从而使这些心理因素产生各种积极变化,这就为绘画的定向教育提供了现实的依据。通过定向教育,以有效地改变、完善学生的心理结构。教育定向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研究课题,根据国内外一些研究和实验并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反思,笔者认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

1,对学生进行心理结构分析。这是通过绘画艺术教育进行心理教育的前提。这项工作应当同有心理测试经验的心理学教师联合进行,以便使心理测定和分析的结果符合学生的实际。

第2篇: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范文

【关键词】生本理念 历史教学

一、创建情境,突出探究,激发认知动力

历史教学的核心在于引导学生内化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提高历史思维能力。科学设计的情境是学生历史多感官教学开展的前提条件。随着生本理念在中学历史教学应用的日益深入,借助其强大的现实价值,为历史教学情境的搭建塑造更为直观、生动、形象的观念指导,更容易激发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生活体验与认知兴趣。

借助生本理念创建历史情境,就要具体实施中,要结合学生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改变以往传统教学设计中的刻板性、单线性问题,转而朝着可视化、形象化、多元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教师要把握的一个宏观原则是:以生本理念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借助听、说、读、写等多种手段,运用眼、耳、口、手等多种器官,了解历史、体验历史、感知历史,借助情境教学设计的系统化,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将历史知识归纳总结,综合在一起,更加系统化。

课堂教学在传递基本知识的同时,借助情境教学来实现学生能力的转化,促进其能力发展。当然,通过生本理念完成情境教学设计还应该在具体结构与形式等方面科学考虑,需要体现的是技术在历史情境搭建中的现实价值,需要学生能理解与接收,不能将其简单地当作教师运用生本理念进行“炫技”。同时,还需要考虑学生在客观的情况下能够完成的最大限度,以及最佳的情境教学完成顺序。科学性也体现在情境教学要贴近生活、深入现实,让学生能从自身环境体验到。因为无论是学校生活、家庭生活还是社区生活,不论是天上地下还是海洋陆地都是青少年十分熟悉与向往的东西。面对这样情境性强的情境教学,学生只有乐于参与的心态,而没有思想负担。且能够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例如一位教师在讲美国南北战争时,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林肯是位性格温和、宽厚、仁慈、谦逊的人,可是为什么他当选为总统成为一场残酷战争的导火线?这场战争悲剧能否避免?为什么林肯赢得了战争,自己却被刺身亡? 教师设置的这个有着鲜明对比的这个情境,深深地抓住了学生,让学生开始动脑筋,自觉地去课本中寻找答案,让学生在活动的展开中联系自己的经验、体验,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讨论、比较、评价、互补与修正,丰富与完善自己的认识,并引出新的开放性问题。所以问题的开放性对教学目标的生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自主学习,深化思考,引领差异发展

在学生运用生本理念开展历史课堂学习的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历史素质存在较大差别,综合把握历史的能力有所不同,因此,教师“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在运用生本理念开展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包容大部分学生的思考,通过面的扩展让各类学生都得到发展。这就需要有针对性地区分多感官教学的层次与难易度。一般的,可以在运用生本理念开展课堂学习的时候考虑按照基础、发展、创造的逐级上升层次,对于基础层次,要求所有的学生基本都能参与,借助生本理念所呈现出概括性、形象化历史思维图式、问题线索、内容结构,让学生积极主动去寻找知识,努力完成。同时,学生还可以借助MSN、QQ等即时通讯工具进行一对一沟通,或者用QQ群建立讨论组来进行沟通互动。此外,学生还可以将自己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成果到Q-ZONE等空间之中,让自己的同学进行跟帖留言,对于历史问题展开沟通互动,帮助全体同学进行互助提高。

三、突出激趣,优化引导,推进共同进步

学生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良好的情绪状态既是我们开展一切教育活动的前提,也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教师运用生本理念开展历史课堂学习计能否产生实效,对于学生立体全面的感知历史,了解历史的内在魅力,进而提升对于历史的学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生动有效的生本理念指导下的历史教学,需要教师本身就具有丰富的生活与教学经验,对问题的独到见解,能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不是超越一名学生的认知与接受能力。另外,伴随着历史教学的日益发散性与灵活性,教师应发挥生本理念图形结合的优势,融抽象于形象,化刻板于生活,重视学生的感性思维术思维训练,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途径进行自我调整、亲身体验、自我感悟与质疑,能发表个人思考的意见或见解,而这也就从更为广阔的层面提升了学生的历史素养。

四、创新评价,强化激励,增进参与动力

要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学习就必须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将评价重点放在学生在生本理念指导下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在整个学习过程评价中主要关注:第一,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是否全体参与了学生历史课学习的全过程,是否全身心地投入了学生历史课活动的全过程。第二,关注学生的交往状态:学生在生本理念指导下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反馈情况。第三,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学生在生本理念指导下学习历史知识教学中,学生是否敢于质疑、敢于提出具有挑战性和独创性的问题并展开讨论。第四,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学生在生本理念指导下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学生是否有愉悦感,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的情绪。第五,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成状态:学生是否能达成既定的目标。通过这种评价的导向,促使学生关注自身在生本理念指导下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令其从内心真正喜爱历史、感受历史的真与美,引导更深入地参与课堂学习中。

第3篇: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范文

一、 数学建模与数学建模意识

著名数学家怀特海曾说:“数学就是对于模式的研究。”

所谓数学模型,是指对于现实世界的某一特定研究对象,为了某个特定的目的,在做了一些必要的简化假设,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并通过数学语言表述出来的一个数学结构,数学中的各种基本概念,都以各自相应的现实原型作为背景而抽象出来的数学概念。各种数学公式、方程式、定理、理论体系等等,都是一些具体的数学模型。举个简单的例子,二次函数就是一个数学模型,很多数学问题甚至实际问题都可以转化为二次函数来解决。而通过对问题数学化,模型构建,求解检验使问题获得解决的方法称之为数学模型方法。我们的数学教学说到底实际上就是教给学生前人给我们构建的一个个数学模型和怎样构建模型的思想方法,以使学生能运用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

具体的讲数学模型方法的操作程序大致如下:

实际问题分析抽象建立模型数学问题

检验 实际解 释译 数学解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键是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必须首先通过观察分析、提炼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然后再把数学模型纳入某知识系统去处理,这不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抽象能力,而且要有相当的观察、分析、综合、类比能力。学生的这种能力的获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把数学建模意识贯穿在教学的始终,也就是要不断的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的观点去观察、分析和表示各种事物关系、空间关系和数学信息,从纷繁复杂的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我们熟悉的数学模型,进而达到用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使数学建模意识成为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习惯。 二、 构建数学建模意识的基本途径

1. 为了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中学数学教师应首先需要提高自己的建模意识。这不仅意味着我们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上的变化,更意味着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更新。中学数学教师除需要了解数学科学的发展历史和发展动态之外,还需要不断地学习一些新的数学建模理论,并且努力钻研如何把中学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北京大学附中张思明老师对此提供了非常典型的事例:他在大街上看到一则广告:“本店承接A1型号影印。”什么是A1型号?在弄清了各种型号的比例关系后,他便把这一材料引入到初中“相似形”部分的教学中。这是一般人所忽略的事,却是数学教师运用数学建模进行教学的良好机会。

第4篇: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范文

关键词:真实电视;低情境传播;高情境传播 ;中国本土;传播特征

前言

2004年的“超级女声”中引发狂热一夏,显示出了此类节目的极大潜力,真实电视也由此进入中国大众的视野,在多年的传播累积之后逐渐成为大众传播的常态化内容。国内对真实电视的研究中主要聚焦在“真人秀”上。例如,谢耘耕、陈虹的《真人秀节目:理论、形态和创新》中,“真人秀”指的便是“Reality TV”,即真实电视。在邱沛篁主编的《新闻传播手册》中指出,“真实电视英文为Reality TV,又称‘真人秀’”。 而“真人秀”在国外研究中并无比较严格意义上的对等词,有研究将真实电视的三种类型分为真实杂志(Reality Magazine)、记录肥皂剧(Docu- Soap)和真人秀(Reality Show)。

近年来,无论是央视还是各地卫视,都纷纷打造或推出各自的王牌真人秀节目,形成了“选秀热”,促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粉丝经济。“真人秀”成为大众在面对“真实电视”时的最广泛的共同经验范围。在社会传播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受众媒介素养提升和社会共同经验范围扩大,更加多元而自由的方式被运用到大众传播的参与中,一定意义上,形成了中国本土的真实电视传播特征,并且在不断的促进其发展。

1研究意义

在中国当前的传播体制下,媒体既出售商品,也要承担时代赋予其的社会责任。由于中国的真实电视节目存在对于西方的模仿痕迹,形式的相似和源生的不同中产生了矛盾。这一切都在提示我们,在真实电视节目的本土传播中,一方面,不能以传播效果作为主要评价标准,一味强调其策划与制作的技巧,另一方面,不能针对“泛娱乐化”的传播背景进行纯粹的批判,而脱离了历史的语境。在这一问题上,关注作为节目的“真实电视”与作为社会人活动的“真实传播”的关系尤为重要,表现在中国的传播场域上,就是透视节目传播与大众参与所构筑的空间,剖析它的形态、展现它的流变、关注它的未来。

在大众传播视野下,“真实电视”在成长中逐渐成为了常态化的传播内容。一方面,在媒介工作者的视角中,它不再集中展示具有煽动性的“草根神话”,而是作为一种节目类型和节目理念逐渐稳定下来。另一方面,大众作为真实电视的观众,逐渐从节目内容的“接收者”转变为了娱乐产品的“消费者”和传播需求的“自我实现者”。本文在传播大众化的背景下,关注真实电视的传播展示与受众的传播参与两个方面共同构筑的空间,结合不同层面的典型样本透视这一空间所呈现内在机理,揭示真实电视中高情境传播与低情境传播的“双重呈现”;探寻真实电视在大众传播的环境下表现出何种时代意义,又凸显出何种传播困惑,对此进行理性建构。

2中国本土真实电视的发展特征

第一,近年来,中国本土的真实电视进入发展期时研究价值凸显,这一时期的真实电视表现为“选秀热”,“真人秀”本身就代表了“真实电视”在国内的发展轨迹,这也在侧面呼应了前述中的“最成熟样本”的认定。

第二,中国本土的真实电视虽发展势头看好,但并未呈现出“Reality TV”中所表现出的极度多样化的形态,在中国本土的真实电视多以“真人秀”的形态出现。

第三,中国的媒介体制下,对媒介具有双重职能的要求,因此“真实电视”在目前的电视节目市场中主要被定性为“秀”,这体现出了对真实电视的道德理规制的重视。

3中国本土真实电视的情境传播形式特征

传播情境,是传播者在特定传播环境中通过互动传播行为形成的意义系统。它既展现了不断被社会传播建构的动态共同经验范围,又表现出作为仪式的传播中具有文化传承功能的相对静态的符号意义。因此,这里的“情境”更侧重群体性意识和实践在特定传播中的意义建构。

中国真实电视有低情境传播呈现与高情境传播呈现两个方面的表现形式:

第一,低情境传播。这种呈现主要表现为基于规则的戏剧性狂欢。其中的规则是指传播规则,既有节目中作为卖点的竞赛规则,也有节目传播中基于节目定位而显示出的传播主体间的关系认定。在这一层面上,通过具有反传统的节目规则,在舞台上展现各种“狂欢式”。它通过选择“代表”来表现大众的潜力,通过舞台的聚焦来促生规则接受者的对话意识。这里的“狂欢”指向的并非混淆“人群之分”,而是颠倒“人自身之分”,即个体可以通过选择规则的不同,获得相应的社会身份,真实电视展示的舞台表明了个人在不同社会角色之间自由转换的可能。因此,这里的“对话”是通过规则的“邀约”达成的,并非是大众传播视野中自在的。对于观众来说,规则是预先设定的,赋权的同时面临的是单向度的信息传播,进行的是被动的解码,意义缺乏延展性。从侧面体现了真实电视“狂欢”的困境――“狂欢”永远都是暂时的、仪式性的,“真实”才是持久的、常规的。

第二,高情境传播。这种呈现主要表现为以严格的专业标准、精致的审美品位配合节目主体的表达,以引起观众的共鸣,进而以沉浸式的体验作为其参与形式。在这一层面上,真实电视突出了舞台上“人”的主体身份,通过关注特定身份的主体来寻求观众的回应。于是,节目参与者的画像愈加丰满,在传播内容上的指向和定位都愈加明确,丰富且具有稳定性,有统一的主线。这类特征下的真实电视是观念的展示,而非奇观的制造。受众的处境更加自由也更加离散:不再为配合“规则”被步步紧逼,而是参与到对节目的理性关注或沉浸式欣赏中,不直接与节目的经济链发生捆绑,表现在真实电视节目的具体传播中,则是收视率又成为绝对强势的节目传播效果评价,有偿投票、选手周边商品购买等副产品的消费力度不再纳入或很少纳入传播效果评价。因此,观众在此进行的解码具有了更多的主动意义:节目效果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观念场”的共建,加之大众传媒传统的强势地位,这就意味着信息传播的关键在于受众的回应。

2011年“限娱令”之前,真实电视主要展现为前一种呈现方式。此后的真实电视主要呈现为后一种方式。从前者到后者的逐步过渡,对应真实电视在过热风潮中渐趋理性的过程,同时也是加重拟态的过程。

如今,真实电视已经发展到了“泛真人秀”阶段,极热风潮已经降温,但依旧是大众视野中的常态化传播内容。从历史的眼光来看:不论是“电视的展现”还是“真实的需求”,关注的都不应该只是“媒介的制造”或者“人的主动性”。“制造”是传播的愿望,“人”是愿望的承载者,寻求两者的良性关系――即“双重呈现”的良性传播生态――才是对真实电视节目这一现象和理念的考察中应该传达出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谢耘耕,陈虹.真人秀节目:理论、形态和创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7).

[2] 鄢鸣. 中国有狂欢吗?――狂欢理论的应用与反思[J]. 山东社会科学,2011,01:159-162.

第5篇: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范文

[关键词] 环境 变革 组织结构

一、经济一体化大势迫使本土企业面对变革压力

巨大的不确定性在今日之中国市场正在快速形成,企业规模也在随之越做越大。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快速变革中,企业利润在日渐摊薄,经营成本在逐日提高,变革的压力开始降临在发展日渐提速的本土企业身上。按照学者阿迪兹(Adizes,2004)的观点“这个世界在物质、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在变化...而且变革会产生问题,问题则要求有解决办法,解决办法会创造出更多的变革。”

自2003年以来,本土一些快速成长起来的实力企业纷纷提速于国际市场,无论是“海尔”、“联想”还是“TCL”,都是这方面可圈可点的佼佼者,这些企业正在快速实现着国际化梦想。而与此同时,外资企业开始在加快对中国市场的进入速度,其国际化力度不仅在逐日增强,其在华业务更是在逐渐呈现出全方位、无边界限制的趋势。对本土企业而言,不进入欧美市场将是国际化进程中的遗憾之笔;对欧美企业来说,不进入中国市场则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在中外实力企业基于国际化不同理解而随之展开的异国市场“对进”中,本土企业开始面临全方位压力。这种挑战体现在:产品理念转换压力,产品生命曲线缩短压力,单一品牌向复合品牌转变压力,企业运营效率压力、国际化人才缺失压力以及以变制变的市场应对压力。这些压力正在逐渐汇聚成本土市场环境变化的主旋律,这给处于快速成长的本土企业带来必须改革的使命。这种以全球化、信息化以济一体化为特征的新一轮经济变革正汇聚成一股更为强大的力量将本土企业推向变革竞争的战场。

二、本土企业的变革压力可从对组织结构的改变来寻求突破

对旨在实现国际化发展的本土企业而言,在所面临的诸多变革压力中,以企业组织结构运营效率低下为最重。这种压力体现在:组织结构需要从垂直领导的单一式结构向扁平化、多链条式结构转变。也就是说,本土企业不仅要形成跨越组织边界合作的边界模糊的复合式结构,还要向企业间日益广泛的战略联盟以及由信息技术所凝结而成的多家组织形态转变。

虽然长期以来本土企业所采用的垂直型组织结构可达成层级分明的效果,也能对责权有更为明确的界定,其上传下达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可使企业高层所做出的决策被果断执行。也正是基于此,很多不错的本土企业都采用了这种结构。但由于这种结构将工作划分为狭窄的模块,无形中拉大了管理层与基础之间的距离,不仅无法确保企业运营效率,也无法及时应对快速变化的竞争环境。从另一方面看,由于广大员工无法在这样的结构中获得激励,企业效率被极大地削弱。对旨在达成国际化发展效果的本土企业来说,这种结构最终会使决策之权集中在少数管理者手中,而接近问题的“专业人士”又无权快速做出决策,这是该结构在执行时所要面临的尴尬。在本土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进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企业不同层面的专业人士能拥有因地制宜的决策权利。由于企业高层距异国市场的距离无论是在时间层面上还是在空间层面都很遥远,决策层的战略性决策很可能会因这种情况的现实存在而脱离实际,并最终导致企业战略对变化的环境缺少可行性。从效率视角看,垂直型结构也会使企业信息无法在广大员工与基层管理者层面实现分享,不仅会妨碍有效信息的流动,也阻隔了员工之间的合作。由于必要的横向协调在这种结构中无法形成,团队合作感的缺失已成为制约企业效率提升的瓶颈;这种以职能部门为基础的垂直型结构在运营效率方面终究无法同以工作流程为基础的扁平式新式结构相媲美,这在业界已是一个共识。

在探究垂直型结构在本土企业所走过的历程中不难发现,这一结构也曾伴随着很多企业经历了市场经济、政府计划以及的漫长道路。本土企业对垂直型结构的青睐有佳实则是长期的使用习惯所使然。由于这种结构无法使广大员工摆脱本职部门的局部利益,这使得组织结构之灵魂之“协调性”无法在这一结构中发挥出应有的效果,这最终使跨职能沟通与合作成为泡影。也正是基于此,这种结构在风起云涌的一体化经济范畴中已日显滞后。

三、结论

虽然传统的“垂直型”组织结构在过去的岁月里曾为本土企业的发展作出了非凡的贡献,但这不应成为企业固守于今日之竞争环境的理由。因为今日之竞争环境正在发生着变化,“企业决策层应当拥有高度自治权的传统理念”正在经受着日益提速的变化的竞争环境的洗礼。

本土企业若想从容应对全球化竞争的全面挑战,须将权力下放给中间层管理者与重要的基层团队以完成最为直接的工作任务。推倒企业内部森严的等级(职能)壁垒,组成跨职能决策团队已成为今日本土企业变革的主流之一,这将为企业形成更为灵活的战斗性创造条件。需要强调的是,企业决策层能否从狭隘的官僚式组织结构的思考范畴中走出来在这场举足轻重的企业变革大潮中尤显必要。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企业决策层要避免“一切都要自己管”、“过于集权”、“自己不过问一下就不放心”以及“大而全”这样的传统思维定式,这应当企业能否最终打破部门障碍并形成大团队作战理念的关键,这也将成为本土企业应对变革压力所要走出的具有战略性的一步。

参考文献:

[1]Ichak Adizes.Mastering Change,赵斌陈更生译:华夏出版社,2004

[2]Kotter J P.罗立彬译:变革,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第6篇: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范文

关键词:科研管理 科研秘书 提高 素质 途径

科研是现代大学的重要功能之一。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大学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1]。为了适应高水平研究性大学的建设,深化内部管理科研管理机制体制改革,优化科研资源配置,提高科研质量以及科研管理效率。很多高校都推进了校、院二级科研管理机制。在科研管理上,学校负责制定科技发展规划;营造良好科研环境,组织建设重要科研基地;组织争取科技资源,培育重大科技项目;学院负责实施已获学校批准的规划与计划,学院内部科研机构实施科研和开发工作,负责学校下拨的研究经费的使用、规划和管理监督工作[2]。这种校院两级科研管理机制给学院科研秘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迫切需要学院科研秘书能够适应新形势下学院科研管理要求,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学院科研管理水平。

1 学院科研秘书面临的形势变化

1.1 科研工作种类繁多

科研管理工作涉及项目、成果、经费、学术交流、考核、奖励等,工作内容繁多。科研项目根据归口不同,分为纵向项目管理和横向项目管理。根据项目进展的不同阶段,分为项目申报管理、在研项目管理、项目进展管理、项目变更管理、项目结题管理。不同类型的项目、项目的不同阶段管理终点和管理方法不尽相同。科研成果包括学术论文、学术著作、专利、软件著作权、其他类型成果、鉴定成果、获奖成果等,涉及人员众多,数量巨大。科研考核和奖励指标多元、过程复杂、工作量计算任务繁重。以上这些都决定了科研工作的复杂性。

1.2 科研种类和投入的变化

目前,随着国家多科技投入的增加。高校承担的科研项目数量和经费均不断增加。同时,投入渠道也呈现出多样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教育主管部门及业务主管部门下拨的纵向科研经费。

(2)学校与其他部门或企业进行科研合作所获得的横向科研经费。

(3)高校自筹的配套科研经费。

由于科研经费来源渠道不同,不同的科研由于其资金来源、科研内容、管理规定等的不同,其科研管理过程和经费使用情况,均有不同的要求,这给科研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复杂性。

1.3 国际交流不断深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校也需要以开放的视角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诸如举办各种类型的国际会议、出国考察、进修和学术交流等[3]。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带来了科研工作的繁荣和开发,也给科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众多的国际会议和国外学术期刊,如何比较它们的学术价值,对相关的科研成果作出适当的评价,在目前还缺少切实可行的科研管理方法。

1.4 信息技术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和无线通信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已广泛反映在日常科研管理的普通交流方式中,从传统的电话交流,发展到QQ、MSN、飞信、短信等的互联网和无线手机交流。同时,在掌握科研管理工作的基本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技术更新,将整个科研资源、科研信息有机整合在一起,实现科研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提高科研管理水平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2 提高学院科研秘书素质的基本途径

2.1 强调服务意识

作为科研管理人员,其核心任务是为一线科研人员提供科研保障,其价值最终也是通过一线科研人员的成果体现出来的。而日常的科研管理工作脱离最终的科研成果,其价值无法体现。因此,管理人员应强化服务意识,履行科研管理服务职能[4]。科研管理中,科研秘书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把多出科研成果、出高水平科研成果作为工作的核心目标,协调好各方面关系,及时传递各种项目申报、科研奖项申报、重要科研基地申报等申报信息,协助做好各种项目的及时结题和资料提交,了解项目进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帮助科研人员解决问题。深刻掌握各种科研政策,为科研人员提供科研政策解释、质疑。

2.2 不断学习

随着科研体制的变革,各种科研政策不断更新,及时了解各种科研动态,详细、透彻的掌握科研政策、文件的精髓,是进行科研管理的必要准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项目管理、日常科研管理、年终考核、任期考核等多个科研环节中应用了大量的计算机软件和信息系统。只有科研秘书真正地对这些系统进行了详细的操作,才能够掌握其中的操作规律,及时排除科研人员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科研管理人员要结合学校科研专长,学习相应的学科和专业知识,以便在项目申报、结项过程中发挥更大的组织作用。

2.3 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针对目前学院科研管理的不断改革,需要学院科研秘书及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持较高的创新意识,及时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2.4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软件平台

在当前科研管理任务繁重,工作量巨大的情况下,为有效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现有的软件平台,降低电话通知、文件排版、数据统计、文件传送等事务性工作的时间,将主要集中于科研管理的核心业务中去,以提高科研管理效率。在传统的事务通知中以电话通知为主,而高校教师因需要上课、出差、开会等众多原因,电话有时会不方便接听,因此,采用短信、邮件等形式更为灵活、有效。针对大量的数据统计任务,尽可能采用现有的统计分析软件,或者充分利用Excel中的统计、排序功能,降低数据统计的工作量,提高效率。

3 结语

学院科研秘书作为校院二级科研管理机制中的重要角色,起着连接学校和一线科研教师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学院科研秘书多面临的形势变化,给出了提高学院科研秘书素质的基本途径,对于学院科研秘书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科研服务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2] 周文胜,姜川.试论研究型大学的校院二级科研管理工作[D].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5.

第7篇: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范文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德育 评价体系 构建

建立科学的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评价指标体系是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突出德育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按照科学的原则构建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提高其实效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原则

(一)弘扬民族精神的原则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主旋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加强对学生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了解祖国的历史和文化,了解祖国的过去和未来,增强对祖国、对民族的热爱;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自觉把自己的成长同祖国的命运结合起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二)职业性原则

职业教育既要准确反映和适应现代职业对人的要求,又要为现代人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和制度保证。随着现代社会劳动分工日益精专化,现代人的发展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职业的形成和发展,并通过职业与社会及他人建立密切关系。从事某种职业成为人重要的社会化途径之一,职业性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成为现代人的规定性。中职教育德育评价是学生职业素养形成的过程,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更是由一名合格学生向一名合格员工转变的重要途径。

(三)科学性原则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我国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道德等方面都在发生着亘古未有的变化,人们的社会角色和利益关系开始由单一向多元转化,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目标追求等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德育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广大教师深感目前开展德育工作较之其他工作存在着更多的困难。学校的德育工作要适应新形势,面对新情况,必须在创新上下工夫,在创新中求加强,求适应,求发展。要改革中职德育的内容,克服脱离社会实际、背离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情况,重视中职德育知识与道德行为之间的一致。

二、基本框架

(一)对中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评价

这是整个评价体系的中心环节和基础,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非常明确,德育为首,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包含两方面的意义:第一,对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是中职德育工作的前提和起点。只有在认真调查研究和切实评价的基础上,对中职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现状做出科学的评估和描述,才能制订出正确的教育计划,并付诸实施。第二,对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是对德育结果的检验。要想对已经实施的德育过程的成败和经验教训做出评价,最基本的方法是坚持就业为导向,根据企业的需求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对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科学的评价。

(二)对教育者的评价

教育的成败最终取决于教师的自身素养和教育水平。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对中职教师有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精通专业技术,更要在教授专业技能的同时实现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传统教师功能的定位是“传道、授业、解惑”,而现今的教师通过一体化课程的实施,在课堂中的职责转变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创新、团队开发、寻找学习资源、设计学习活动、发现个人意义、营造积极氛围和进行自我评价。因而教师角色应定位在引导者、唤醒者、研究者、探索者、促进者、评价者、参与者和开发者的高度。

(三)对中职教育德育工作过程的评价

德育具有连续性和顺序性的特点。一方面,受教育者的品德内容、形式、能力的发展经历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矛盾运动过程,并且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另一方面,品德基本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形成发展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德育实践是符合德育过程的规律的。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实施德育内容,必须经过一定途径和渠道。德育途径是客观的,也是多种多样的,德育工作者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合有效的途径,选择效果优良的途径。对中职教育德育过程的评价要充分的考虑两点:一是德育的内容和途径是否能支撑德育目标的实现;二是德育的过程能不能和社会、企业、未来的职业发展紧密联系。

三、应注意的问题

第8篇: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范文

关 键 词 走心德育;品德形成;深层引导;走心原理;走心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2-000-05

一、学校德育的主旨与走心德育的追求

学校德育是通过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影响来培育学生形成和发展品德素养的教育活动。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德育可能有众多目的、意义、任务和功能,但促进和引导学生形成和发展良好的品德,才是它的核心。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德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主渠道。因此,学校德育的主旨就是培育学生的思想品德,立德树人。从本质上说,就是促进学生核心品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这是德育工作的核心目标,也是每一位教育者的使命。可见,引导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是中小学德育的核心任务,也是提升中小学德育实效的目标指向和具体体现。

然而,在现实的学校德育工作中,由于对学校德育的主业和主旨认识不足,加上许多经常性的“分外”“计划外”临时任务,导致学校德育工作常常陷于“表面功夫”的走过场,或是“形式至上”的花架子;更多的时候处于疲于应付与顾此失彼,主业根本不到位,主旨更无法落实的状态。其结果自然是德育低效――事倍功半、“0效”――碌碌无为,甚至“负效”――事与愿违。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起早贪黑、苦口婆心,却收效甚微,道理重复一千遍也没有成为真理。学生品德行为知行脱节现象、 学校德育工作“5+2≤0现象”“涛声依旧”。[1]

症结何在?调查发现,“百分之九十的老师说热爱他们的学生,但百分之九十的学生却说感受不到老师的爱”,由于“施”与“受”之间情感错位,师生情感与信息交流不在“同一频道”上,教与学传递通渠道不畅通,师生沟通关系成为绝缘体。从德育过程看,其实质是德育规范要求与学生品德形成之间的“德育交汇点”的错位;从学生品德生成的自我构建本质上看,是德育要求及态度与学生道德需要及认同之间的落差;从学生品德形成的内化与内生的机制上看,是教育者提出和提供的思想道德预期与学生实现品德目标的意识、能力条件及习惯的差距。“施受错位”与“德育交汇点错位”现象的存在,必然导致德育的价值导向与规范要求不能畅通无阻地走进学生心灵,也就不会水到渠成地内化为学生的品德要素,自然无法“顺理成章”地生成学生的内在品德及外化为预期的行为品质。换言之,根本原因,是学校德育在学生品德形成发展深层引领内化机制和实效性方面存在不力、不实等问题,致使学校德育促进和引导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立德树人的主旨及具体目标不能落到实处。

学校德育的现状需要改变,局面需要突破。习惯上归罪于“应试教育”的思维模式是于事无补的。要解决问题,应该在学校德育工作自身存在的问题中去寻找突破口,从德育规律特别是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内化内生科学规律上进行深层引领,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创新发展性,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脚踏实地的方法。

基于这样的思考,近十年来我们分别在广东省中山市林东小学、西厂小学,佛山市南海区里水中心小学、顺德区顺峰中学、陈村职中,东莞市松山湖实验小学,深圳市宝安区弘雅小学,河源二小,惠州市惠东中学、平山二中、龙溪中学,广州市小北路小学、朝天小学、骏威小学、培新中学、长堤真光中学、陈嘉庚纪念中学、第16中学等一批实验学校,尝试从德育形式、内容与方式方法创新的角度寻找突破口,通过“叙事德育”“具象德育”“体验德育”“心灵德育”“走心德育”等的实验研究,积极探索学校德育走进学生心灵和引导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有效途径。

结果显示,实验对学生品德形成发展促进效果显著。而这种效果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那就是通过叙事、具象、体验等方法,找到打开学生心灵大门,走进学生内心世界和引领学生心灵成长的有效方式。让德育过程经历内化、内生、外化的心路历程,进而促进学生品德人格的健康发展,是这几种德育模式的一个共同的关注点和着力点。“让德育走进心灵,引导心灵和促进心灵成长;让品格成为学生发展的导向性核心素养;让学生成为自己的心灵主人”是走心德育的理想追求。[2]因此,走心德育可定义为:根据学生品德形成的原理,探索德育有效走进心灵、对话心灵和引导心灵成长的理念与模式。

二、品德形成过程的规律与走心德育的基本原理

学校德育的本质是对学生心灵进行正面、正向的影响,以引导和促进他们良好品德的形成和l展。学生品德形成的实质是学生在思想道德规范要求的教育影响作用下,内化在知、情、意、行等品德心理要素上,进而内生成品质和外化为行为习惯的过程。“外塑―内化―内生―外化”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心路历程,是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规律。其中品德形成的“内化―内生”的自我建构的是核心环节和关键所在。[3]走心德育的基本原理,就是遵循品德形成外塑―内化―内生―外化的心路发展历程的特点规律,让学生品德形成经历这一过程,让德育过程经历学生品德知、情、意、行等品德心理要素的心路历程,促进学生品德的自我构建,自我发展,从而成为品德的主体和心灵的主人。[4]

走心德育的理念,以及实施的目的、内容、策略、途径、方式方法等,均源自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规律与走心德育的基本原理。学生品德形成过程规律与走心德育基本原理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生态发展”关系。

一方面,品德形成过程规律为走心德育基本原理提供品德心理学基础,依据学生品德形成的“外塑―内化―内生―外化”心路历程特点和规律,我们总结提炼出走心德育的三大基本原理。

第一原理:走心德育的实质是对学生的心灵成长进行正向的价值引领,以“心本性”和“导心性”为原则。“教育本质是心灵的唤醒”,德育规范要求要符合学生心理需要,德育的目标取向要引导心灵健康成长。

第二原理:走心德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自我构建,以“内生性”和“悟心性”为原则。“经历风雨见彩虹”,德育工作和活动目标要有品德形成发展的认、情、意、行的具体目标,要尽可能让学生的品德形成经历和体验这些品德心理要素的心路历程。

第三原理:走心德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成为道德的主体、品德的主人,以“自主性”和“明心性” 为原则。“心是主人身是客”,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等要助力学生成为道德的主体和心灵的主人。

另一方面,走心德育基本原理是品德形成过程规律的实践体现,走心德育的基本原理贯穿于学生品德形成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之中。

首先,从品德形成的“外塑―内化”环节看,“外塑”是品德形成的“风向标”和“指南针”,本质是思想引领、价值规范和道德要求。与传统或习惯的德育工作不同的是,走心德育的价值规范和目标要求以“心本”为取向,注重品德形成的深层引领,以引导心灵成长为目的。从“外塑”到“内化”的关键,是找到德育规范及要求与学生品德实际及需求之间的“交汇点”。

其次,从品德形成的“内化―内生”环节看,“内化―内生”是学生品德形成的认知过程和核心环节,其中“内化”是对品德规范要求特别是概念的感受、理解、认同、接纳阶段,而“内生”是“内化”基础上的理性认识与观念和信念的产生及形成阶段。从“内化”到“内生”,其实质是学生品德形成的一种自我建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的主要特点是:

(1)明理――价值认同是学生品德自我建构的核心;

(2)共情――情感共鸣是学生品德自我建构的关键:

(3)导行――行为自律与道德自觉是学生品德形成的重点。

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德育的重心,是铺垫和丰富学生道德认知与品德需要的“前准备”,以及品德形成过程的道德情感体验的激发与唤醒。“内化―内生”是品德形成的联动机制,是学生品德素质形成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学生品德的核心素养,也是学生品德自觉形成的关键。

再次,从品德形成的“内生―外化”环节看,“内生―外化”是学生品德形成由知到行的过程,由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是人的道德品质形成发展的目的。这一环节的关键是,一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社会道德生活实践,践行道德理念,并主动指导学生进行社会道德生活实践,防止学生品德形成中“只知不行”“知而不行”“知行脱节”“知行不一”等现象;二要遵循学生品德形成的反复性和德育工作的长期性特点规律,不忘初心、积极强化、耐心引导,促进品德行为向正向和稳定的道德品格发展,实现品德的人格化、主体化发展。

三、走心德育的主要策略与实施路径

走心德育策略是教育者为有效走进学生内心世界进而达成德育目的任务的思考谋划或而采取的认知图式;走心德育路径则是对如何最有效地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的途径、载体与方式方法的选择。走心德育策略与实施路径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实践性操作系统,是达成走心德育目的的保障措施。走心德育策略与实施路径的选择,从指导理论上,要遵循品德形成的“外塑―内化―内生―外化”心路历程规律,学生品德自我构建的本质特征以及走心德育的基本原理;从实施过程看,要根据德育工作、活动和课程的具体目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的立场来确定。据此,我们以走心德育顶层设计的思维导图和实施过程的技术路线,制订出走心德育的三大内在逻辑性策略与实施路径:走心策略与路径、导心策略与路径、育心策略与路径,以实现走心德育对学生品德形成的深层引领。

(一)走心德育的走心策略与实施路径

走心策略与实施路径主要探讨德育规范要求如何最有效地走进学生心灵的思路、切入点、途径和方式方法等结构模式。

1.制订走心策略的基本思考程式:走进心灵进而引领心灵成长。

(1)走进学生心灵才能引导心灵成长;

(2)走进学生心灵首先要认识了解学生心理特点规律和洞察学生的心理需求;

(3)走进学生心灵需要选择适合而富有实效的内容、载体、途径和方式方法。

2.选择走心路径的主要技术手段:

(1)了解不同学段学生心理特点,成为学生成长的“心理同龄人”,寻找走进学生心灵世界“共同语言”通道;

(2)洞察心理诉求,破译学生思想、道德、情感深层的心灵密码;

(3)运用共情效应、教练技术等心理学原理技术,积极唤醒学生心灵自觉,引导学生心灵自主成长。

3.选择走心路径的具体方式方法:“叙事德育”“具象德育”。 主要做法及操作要点:运用情景故事或具体案例、现象,对学生进行情感唤醒,引发学生对情景故事、案例、现象等的感受―感动―感悟,通过“事”“象”引发共情来促进学生感悟明理。

叙事德育是一种以“故事共情―叙事明理”楹诵牡牡掠方式。教育者叙述具有教育和启迪心灵成长意义的故事,例如,通过叙述成语故事、历史故事、生活故事、情理故事、伦理故事、哲理故事等,将道理转化为故事,以事说理;把说理转化为叙事,叙事明理。叙事德育以“叙事育人”为宗旨,遵循“共情―明理”的原理。由于实行简易,效果明显,且动人心弦和感人至深,所以叙事德育深受一线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喜爱和学生的欢迎。因此,它常常被誉为“草根德育”“美丽德育”。我们把叙事德育称之为“拨动情弦的艺术”和“走进心灵的智慧”。 [5][6]

具象德育是一种以“生动具象―丰富想象”为核心的德育方式。教育者根据中小学生思维方式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发展的特征,利用形象思维的生动形象与可感性特点,通过绘本、漫画、卡通、沙盘游戏、思维导图等原型呈现或具象聚焦的方式,把抽象、生硬的德育规范和要求具象化为生动活泼、亲切可感与可视化的具体形象内容和真实鲜活形式,“具象―想象”德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发联想思维,唤醒心理图像,让学生产生一叶知秋、一图胜万言、心有灵犀一点通与心领神会的道德感悟。

(二)走心德育的导心策略与实施路径

导心策略与实施路径主要探讨德育规范要求如何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和导向的实践模式与做法。导心的品德形成认知心路是引导内化,促进品德内生;主要方法是导思、导构(自我建构)。

1.制订导心策略的基本思考程式:引导心灵的实质是促进学生品德自我构建。

(1)学生品德自我构建的核心是品德内化与生成;

(2)促进学生品德内化与生成的核心是深层价值引领;

(3)引导学生品德自我构建需要适合的方式方法。

2.选择导心路径的主要技术手段:

(1)学生品德形成的深层引导技术,包括价值性引领、选择性引领和主体性引领技术;

(2)“外塑―内化”的从外至内式的引导,促进学生品德内化为品德要素;

(3)“内化―内生”的内在生成式引领,深层促进品德素养发展。

3.选择导心路径的具体方式方法:“活动―体验式德育”(简称体验德育)。

体验德育是一种以“情感体验―认知感悟”为核心的德育方式。教育者通过跑操、露营、游学、团康、历奇、游戏、情景剧等各种健康有趣、娱乐身心而富有教育价值和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和成长,在参与过程中获得情绪感受和情感体验以及认知感悟,从而促进品德形成发展的德育形式。活动―体验式德育有三种具体程式与心路历程,第一种是体悟式――以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明理,在明理中导行为品德形成的具体程式与心路历程;第二种是演悟式――以在情境中扮演(角色),在扮演中体验(情感),在体验中感悟(道理),在感悟中升华为品德形成的具体程式与心路历程。第三种是互感式――以在活动中交流,在交流中沟通,在沟通中互动,在互动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为品德的具体程式与心路历程。相对于传统德育的灌输说教和述而不作,体验德育特别是“小活动大德育”“小活动大体验”的体验德育是一种富有实效并深受欢迎的德育模式。[7]

(三)走心德育的育心策略与实施路径

育心策略与实施路径主要探讨德育对学生的规范要求如何更有效地转化为学生的品德需要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方式。育心的品德形成心路是引导和助力学生成为品德的主体和心灵的主人。

1.制订育心策略的基本思考程式:走心德育的使命是培育和助力学生成为品德与心灵的主人。

(1)走心德育的本质是引领学生心灵自我成长;

(2)教育者是W生成长的心灵鼓手;

(3)以助人自助为基本原则的心理教练技术是激励学生心灵自我成长的有效方式。

2.选择育心路径的主要技术手段:

(1)做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运用积极心理图像技术(在头脑中用美好图景想象未来,用自信形象想象自己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唤醒学生自我发展的潜能;

(2)做学生成长的心灵鼓手和重要他人,通过心灵激励语言鼓舞学生,让他们发现可能,超越自我,成为心灵的主人;

(3)用成功体验法引导学生品德行为“内生―外化”,让学生感受、体验与人为善的品德行为带来的价值感、成就感和愉悦感,促进品德行为的自主自觉性发展。

3.选择育心路径的具体方式方法:“心灵―教练德育”(简称“心灵德育”)“心理情景剧”等。

心灵德育是一种以“启迪心智―唤醒心灵―激发潜能”为核心的德育方式。针对目前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和特点,即: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目标上以及德育管理体系上的共同性和一致性,而在学科发展上分野的特点,寻找“心德育”――德育与心育在育人理念、目标、内容、课程、途径、机制建设,乃至时间安排、方式方法等相互促进、互动发展和有效整合、有机融合的模式。心灵德育是以“启迪心智―唤醒心灵―激发潜能”为心路历程,以促进学生身心灵智的健康和谐发展为方向的德心整合创新发展模式。

“世界上最广阔的是人的心灵。”走心德育对学生品德形成的深层引导,从立德树人的意义上说,是德育工作者尤其是教师和班主任带领学生心灵去逐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成长的过程;从德育科学化建设的意义上说,是德育心本化、主体化的深层探索;从德育创新发展的意义上说,走心德育是一片创意无限的广阔天空。

参考文献:

[1]李季.自媒介时代中学德育问题“杠杆解”[J].中小学德育,2014(3):4-9.

[2]李季.让德育更走心[EB/OL].(2016-11-23)[2016-12-25]. http:///programs/view/0ACDXinxo_s/.

[3]李季.德性内生:论儿童品德的自我建构[M].中小学德育,2012(1):19-22.

[4]莫雷.德性内生是德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命题―李季教授《德性内生:论儿童品德的自我建构》点评[J].中小学德育,2012(1):23-24.

[5]李季.叙事德育:走进学生心灵的智慧[J].小学德育, 2009(6):6-8.

第9篇: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 大德育 应用文写作 道德教育 实施途径

【基金项目】2011年度上海市民办高校骨干教师科研项目。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67-02

一、引言

过去几年来,在加强实验实训的指导思想下,我国各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在技能水平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然而,高校培养的大学生,不仅应当具有专业知识技能,也应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很多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社会后,尽管技能达到了一定水准,但在公民基本道德、职业精神、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方面都还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例如,据著名调研机构麦可思公司统计,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有52%在半年内发生过离职;已经工作三年的0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职业转换率也高达50%,平均雇主数达2.6个。盲目的就业、频繁的离职和跳槽即体现了高职高专生职业观的不成熟,这不仅挫伤了企业招收应届毕业生的积极性,也大大不利于学生自身的长久发展。

出现这种情况,究其根源,在于高职高专的德育任务几乎都被归在思想道德修养、就业指导课等专门课程内。这些课程的德育研究和实践尽管也取得了很多成绩,但问题也不少,且都属于本身作用有限的直接道德教育课程。如要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效率,单单依靠这样几门课程是明显不够的。很多国内外教育家,如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美国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学家柯尔伯格、品格教育主要代表墨菲和我国学者黄向阳等都认为,学科课程在传授专门知识的同时,也具备间接、隐性的德育渗透功能,知识教学和德育引导是相互交织在一起、密不可分的,教师应当重视学科课程中的间接道德教育。

应用文写作作为一门高职高专公共课,历来被当作“工具课”来对待,教师以往常常认为只要使学生“会写”就行了,这种观念使得该课程日趋工具化。然而,既然间接道德教育存在于每门学科课程中,应用文写作当然也不例外。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认识到,写作课不能仅仅教会学生机械写作,还应当融入一定的人文性,本文即在此基础上,以目前较多学者提倡的“大德育”为前提,试图探讨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中可挖掘的德育内容及其实施途径。

二、应用文写作中蕴涵的德育资源

能在应用文写作课堂上渗透的德育内容大致来源于两方面:首先,文种知识、写作规范和技巧都来源于实际生活和工作管理经验,本身就暗含了一定的价值倾向;其次,教师设计的例文和写作练习项目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写作指导和练习,也可转变为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的德育材料。那么,应用文写作中到底蕴含了哪些德育资源呢?

(一)丰富的品德教育内容

应用文的写作规范中有着丰富的品德教育内容,能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养成诸多良好品质和作风。例如,书信格式和祝颂语中蕴涵的道理能使学生受到一定的文明礼貌熏陶。留言条、通知的结构看似简单,但作者要站在读者的角度用心考虑应交代的事项是否明确无遗漏;给不相隶属的单位写平行文的时候,也要采取委婉得体的措辞,否则不仅引起读者不快,还会影响办事效果;教师在教授这些文种的同时,其实也在促使学生思考如何为他人着想、如何更有效地与他人进行信息的传达与沟通,有助于引导现在的学生改变一贯的自我中心意识。而在写作调查报告、简历等文种时,如果所述内容有所夸大、隐瞒或失实,会给单位和个人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这就要求学生特别注重所用材料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体现严谨、实事求是的作风。

(二)初步的职业道德意识

学生一般不可能有很多工作经验,很多一年级新生连专业课都没有学,更不可能对职业规范、职业道德有什么认识,而应用文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正好可以为学生补充相关认知。通过对计划、总结的揣摩和练习,可使学生提前熟悉一些工作思想和经验。请示和批复等行政公文能让学生了解单位中的行政关系、工作程序和规则。结合各行业背景,通过阅读和写作通报中的表扬和批评事例,学生能认识各种正确或错误的职业行为,从而在脑中初步建立一定的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意识。

(三)基本的法制观念

借条、经济合同、授权委托书、审计报告和司法文书等相当一部分应用文会涉及到大量法律知识,要使学生理解这些文书的意义和格式,教师不可避免地需要解释很多基本法规知识,例如为什么违约责任在合同中非常重要?借条和欠条有何区别?审计报告为何具有权威性和公证性?如果教师熟悉这些文种中隐含的法规知识,不仅有助于为学生解释清楚“为什么这样写”,而且有利于学生了解法规、遵守法规。

因此,一堂完整的应用文写作课,应达到既传授写作知识、又帮助学生德性成长的双重目的。

三、应用文写作课程德育实施途径探索

既然应用文写作中蕴含诸多德育资源,那么在教学中要如何发挥其作用呢?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通过各种途径,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