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辩论的教学方法范文

辩论的教学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辩论的教学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辩论的教学方法

第1篇:辩论的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 教学方法 手段 辩证扬弃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4-0317-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称该课)实效性的问题,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对该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之现实的最优化的辩证研究,是解决实效性问题的重要一环。

科学地总结国内对该课题方面的研究,客观地讲,该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国内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果,如教学方法与手段现状的研究与改进举措、双边教学方法的研究、“两课”“知、情、意”的实效性的研究、教与学的主体地位的研究、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多媒体教学条件的配置与运用等方面的研究。

在上述研究中,指出了该课的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手段落后。课堂上往往是:老师讲的多,学生听的少;一言堂多,群言堂少;学习书本的多,接触实际少;被动学习者多,主动学习者少;专注听课的少,课上做其余事情的多;更有甚者,老师不愿意讲,学生不愿意听。教学手段上,虽然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但多数教者只是把书本内容简单地搬到电脑、屏幕上,内容不丰富,形式单一,图、像、网络联接等现代传播技术、条件还没有充分的有效利用。该课没能达到科学性、系统性、价值性、审美艺术性、选择性和实践性的辩证统一,没能做到“知”、“情”、“意”三者完美的结合。故此,大学生中相当一部分人存在着对该课学的好坏与自己关系不大的模糊认识,进而产生了厌学情绪、抵触情绪,逃课现象时有发生。

对此现状,国内的专家、学者提出一些较有建设性的观点,如,为改变单一的课堂灌输现象增加专题讲授、实践考察、课堂讨论、演讲辩论、知识竞赛、案例分析等;提出比较方法教学法,使学生融会贯通;提出优化教学手段,提倡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等。

然而,面对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意识形态的多样化,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大量信息传播形式的多样化、方便快捷性,该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面临新的困惑,现实的实效性、针对性之出路在何方?

若实现该课的实效性、针对性的教学目的,客观辩证地分析上述研究成果,不难看出:上述研究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研究与实践方面,缺乏最优化的系统分析,缺乏该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最优化的评估系统及认证体系;缺乏实施认证的目标管理体系;缺乏良好的人文环境;缺乏反馈机制及动态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最优化组合。教学方法和手段研究与运用是定性的多,而定量的少;随意性多,系统性、计划性、有目的的实施少;不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多,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少;寓教于生活的少,寓教于乐的更少;由于对该课在观念上、管理上不重视,对该课程的内容与教学方法、手段的理论研究深度也不够,系统性不强,实践上又缺乏规范性;同样,缺乏针对不同层次教育对象的教学方法及手段的研究与运用;缺乏对该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适用环境的选择;缺乏教学方法与内容结合方式的研究;缺少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系统有机的转换、更新;缺乏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技术含量的支撑;更缺乏课堂学习及课下研讨的浓厚求知欲的有效激励机制;缺乏思想政治课新知识新思想的有效的传播量;缺乏大学阶段与中学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容与形式、在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方面的有效研究;故此,该课程以往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与应用不深入,其教学实践的针对性、实效性不高;教学的实践的实效性有较大的或然性;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与应用在某一高校某一班级,某一阶段可以,但仅具有特殊性意义不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

全面客观的辩证地总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与实践,在辩证扬弃的意义上,针对其存在着诸多不足及缺陷,突出该课程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最优化研究的科学性、系统性、客观性、实践基础性、可操作性;坚持以哲学为指导,运用现代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传播学理论、公共关系双向传播与沟通的理论与实务技能,以与时代相吻合的思想政治理论为核心内容,以现实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切入点,密切联系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实际,从解决大学生当前及长远的关注的问题入手,着眼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为出发点,以此达到“知”、“情”、“意”共鸣。继而,以实效性为目的针对授课对象、授课环境,客观、系统、科学的优化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实用性、普遍性意义上得以推广,使受教育者由不愿意学,转变为愿意学,再转变为我要学;使受教育者从学习无用,转变为学习有用,再转变为终生受益等等。这是实现该课程实效性的最现实的选择。

辩证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手段这一问题的全部意义和价值在于,是解决该课程实效性的重要一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是培养时代所需的人才的需要,是培养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利于青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辩证扬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就是要在克服其不足,保留积极成果的基础上确定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基本思路和方法。

这些内容主要之点是:第一,教学方法与手段最优化的本质规定、原则、特征、切入点、归宿点;第二,以该课程的内容及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需求,筛选、确定、排序教学方法及手段;第三,以该课程的教学环境、条件及学生的不同层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优化教学方法及手段;第四,以该课程的学期的不同阶段(如期初、期中、期末)及不同课程阶段(课前、课中、课后)系统设置教学方法及手段;第五,以该课程的知识性、系统性与多方面、多视角的网络、多媒体等现代传媒相结合来确定、优化教学方法及手段;第六,以该课程的全程教学的战略系统性与各个阶段教学战术的灵活性相结合,优化教学方法及手段;第七,以该课程传统模糊性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向科学的量化教学方法及手段过渡;第八,教学方法与手段最优化的现实选择及具体模式:突出教师与学生主体的双向性,通过疑难问题专题式、座谈式、对话式、演讲辩论式、案例式、调研式、论文式、报告式、网络交互式等丰富和优化教学方法及手段。

辩证地扬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不仅是理论意义上的,更重要还是实践意义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最现实的应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形成完整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最优化体系方案,方案指导思想是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大学生,上升理论,升华理论;各种方法手段交融交互运用,先后重轻有别。第二,建立系统的评估及认证体系,以保证最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实施。第三,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手段实施认证目标管理体系。第四,建立良好的人文环境提供人文实践条件,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习惯。

辩证地扬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手段研究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在于:第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最优化,是富有实效性的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现实、具体的系统的统一;第二,建立该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最优化的系统评估及认证体系;实施认证目标管理体系;建立良好的人文环境;第三,建立反馈机制,实施动态的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最优化组合;第四,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最优化是以哲学指导,以现代心理学、现代公关学、现代传播学、现代管理学等学科相交融,并以此为科学理论依据,对其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综合性优化;第五,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最优化是具有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第六,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最优化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对于受教育者是喜闻乐见的集知识性、理论性、欣赏性于一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最优化的选择;第七,掌握和运用方法与手段的人,必备实施最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条件,应是事业型、学究型、宣传型、讲演型、主持型、沟通型、辩说型等几者于一体的通才教师;第八,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最优化必须是建立在现代科技、传播技术的新生产力基础之上,使之具有科学化、标准化、信息量大,感染力强等特色;第九,教学方法与手段最优化,应以哲学、数学的科学定性、定量为基本思路;第十,创立其有共性、个性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最优化组合的各种模式。

辩证地扬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手段研究,其基本思路和方法是:第一,从个性意义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入手,从教学的实践中概括和推导出具有共性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第二,从分散的、不系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到系统的形成教学方法与手段规律性的运用;第三,从该课程的内容到形式,结合学生的心理特色,选择最适宜的导入点,如疑难的社会问题、关系到自身发展前途问题、价值取向等问题为切入点,并以此为契机进行教学方法与手段最优化研究与实践。

辩证地扬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手段研究,其现实性的选择是:第一,依据课堂教学实际,客观、科学的区别分受教育者注意力、兴趣点的不同时段,有针对性地实施其相应的教学方法及手段;第二,建立反馈机制,在一定的时段,对该学习方法的运用情况进行抽查,评估其效果,以不断地加以修正,进而采用更为现实可行的、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参考文献:

[1]汪建华.“全国高校第二十一届哲学教学学术研讨会”综述[J].教学与研究,2002,(11).

[2]李文海.新世纪人文、社会科学面临的三重挑战[J].高校理论战线,2001,(10).

[3]郭凤志,张澍军.关于加强“哲学原理”课教学内容针对性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9).

[4]徐朝旭.“两课”教学如何理论联系实际[J].高校理论战线,2001,(11).

第2篇:辩论的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中体育;羽毛球教学;权变理论

在权变理论的概念里面,企业在经营与发展的过程中,是因为企业的特点、性质和经营环境以及外部因素和潜在的内在因素等条件的限制而导致在管理工作中的方法也存在某种特点的情境。自从该理论被提出以来,就先后在各个国家被广泛应用起来,并达到了一定的,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其实在学校也一样,只是情境不同而已。主要谈谈在高中体育羽毛球教学中如何应用权变理论。

对于教师而言,教学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管理的过程,班级就像是一个被管理的部门,教师则是这个部门的最高管理者,那么,想要成为一名成功的管理者,你是要继续墨守成规地工作还是要改变思维,进行创新呢?这都是属于权变理论为高中体育羽毛球教师带来的思考题。

一、提高学生学习羽毛球的兴趣

俗话说:一个学生最好的老师就是兴趣,只有在兴趣的带动下,学生才会去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这句话在体育教学中同样适用。所以,体育教师在进行羽毛球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想办法加强学生对玩羽毛球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一个比较好的学习状态,这不仅可以提高教师教学的整体质量,还能让学生在娱乐中掌握基本的打羽毛球技能,更重要的是对体育事业的发展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但是介于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教学情况来说,如果想要激起学生学习羽毛球的兴趣,教师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让羽毛球打的好的学生给其他学生做示范,进而激起学生内在的想要挑战的欲望,之后进行分组对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次,我们在展开教学的时候,要尽可能多地查找一些有关羽毛球相关的视频教程或者是比赛,借助于多媒体教具,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打羽毛球等动作要领、关键点进行剖析,将这些深入学生的思维里。最后,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把学生在课外搜集到的一些有关羽毛球的资讯进行讲解,让他们体会到羽毛球的真正魅力,进而更好地学习。

二、校内增设羽毛球场地或器械

其实,在我国大多数高校内都存在着缺少或者是根本不存在齐全的羽毛球场地与相关器械,对此,如果教师只是知道等待场地建设完毕再教学,那么对于教学质量也将会大大受到影响。因此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利用当前的环境场地进行教学,也许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比如,如果学校内没有羽毛球的室内场地,教师可以带着学生来到露天的室外,如果遇到下雨的天气,教师则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具为学生放映相关羽毛球课程的视频等。所以,在学校没有完善的羽毛球设备与场地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变通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学习羽毛球的兴趣,比如,遇到大风天气,羽毛球由于重量比较轻,很难开展教学,教师可以变通地改用其他类似球代替羽毛球,对学生的手臂力量和腰腹部的力量进行锻炼,所以,教师一定要懂得变通的道理,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羽毛球教学的目的。

三、教学模式的创新权变

在以往传统的羽毛球教学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也只是采用“大帮哄”的教学方法,根本就没有让学生产生学习羽毛球的兴趣,对于教师讲的知识更是难以消化,教学效果也会大受影响,所以,教学模式的创新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也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教师一定要放弃传统的教学观点,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充分体现。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尊崇以人为本的理念。再次,为了保证丰富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丰富的教学模式也为教学方式的权变提供了双重选择。例如,游戏教学方法、分组教学等。最后,教师还要让学生之间加强沟通和交流,可以通过组织羽毛球比赛的活动,组建球队或者是组织一场关于羽毛球相关的趣味问答的活动等等,让越来越多的学生进行参与和了解羽毛球这项运动,让课堂教学在课外也能继续。只有教学方法用对了,并得到合理的运用,才能让教学活动能真正顺利地展开。

最后我想说的是,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不仅能够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理论和技术技巧,还要懂得如何变通,能够面对不同的状况,积极地应对,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3篇:辩论的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大学语文;辩论式教学法;运用

高职高专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前面临很多困境:首先,大学语文课程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中的目标定位究竟是什么,直到今天还在争论。其次,不少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师在授课时沿袭了高中语文教学的思路,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从作家生平、写作背景到字词、段落、主题等一一道来,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影响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是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陈旧落后,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本文主要就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辩论式教学法,提高高职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能力,提高高职学生的思维水平进行总结,以期提高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实现大学语文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目标。

一、辩论式教学及其理论依据

辩论式教学是在辩论中主动获取知识、提高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以学生为主体,以反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为特征,由小组或全班成员围绕特定的论题辩驳问难,各抒己见,互相学习。

辩论式教学是一种有深厚的理论依据的高效的教学方法,包括以人本主义和自主学习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等。几种理论,相互配合,支撑了这种教学方式。

二、辩论式教学法的作用

(一)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

辩论式教学先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先思考,先探究,查阅相关资料,在合作和自主及辩论中去解决问题。教师成为导演,学生成为演员。这种主体意识的强化,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辩论式教学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对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有利,体现了职业教育教学理念。

1.表达能力。辩论式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语言表达能力,这是学生就业能力中的关键能力。

2.交往能力。辩论的过程是个思想交锋和语言交锋的过程,在辩论中如何做到和而不同、、不卑不亢、有礼有节,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是交往能力的基础。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学生就业和发展的核心能力。

3.认知能力。辩论的过程中,要会说,还要会听。听时要注意收集信息,抓住关键,为进一步阐述和反驳做准备。

4.协作能力。辩论是分组对抗进行,是一项集体活动,整个过程都有分工,有协助,有相互之间的鼓励。这种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这是现代社会最需要的一种素质。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

辩论的题目,其观点往往具有双面性或多面性,无所谓对于错的观点,在辩论中,怎样做到坚守我方观点,不被对方的辩驳所左右,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思辨能力,通过辩论,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四)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

辩论式教学能够有助于教师形成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观;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观;形成语文是练会的的教学观;形成自主性、合作性统一的发展观;形成面向生活学会学习的学习观。

三、辩论式教学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辩论式教学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教学方法之一,它的具体实施分为辩论前的准备,课堂辩论和课后小结。

(一) 准备阶段

1.辩题选择。选择合适的辩题是辩论式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前提。

第一,辩题要有可辩性。一般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辩题。

第二,辩题要有趣味性。要选择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话说的话题。

第四,辩题要有效益性。辩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与当前的教学内容有联系。

2.辩题解剖。引导学生剖析辩题是教师的职责,从概念入手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辩题的内函,设定正方双方的论点。

3.资料收集。学生收集资料的途径很多,比如网络、阅读材料、经典文献、时事评论等,要引导学生高效的收集资料、整理资料。

4.论据交流。小组成员之间根据辩论观点收集整理资料后,要交流资料(论据),共拟发言提纲,并根据对方可能使用对方的资料(论据),准备反驳的资料(论据)。

5.明确辩论的规则和程序。正式辩论前,教师要告知学生辩论规则、注意事项、评判标准等。

(二) 辩论阶段

1.氛围和谐。辩论式教学中,双方观点争锋相对,辩论中难免言辞犀利,在此过程中,需要营造平等、自由、民主的氛围。你不可以同意对方的观点,但也一定要尊重对方辩友,不能有进行人生攻击的言语与行动。

2.辩论自由。教师是辩论的组织者,最好由学生来进行主持。在辩论进程中,教师尽量不进行干预,不影响辩论的连续性,让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自由展示学生的个性与能力。

3.鼓励引导。每一次辩论,都要经过精心的准备,辩论结束以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结,找优点、找差距,要注意以鼓励为主,看到学生每一次的进步,并可以通过学生组成的评委团裁决胜负,评选最佳辩手等。

总之,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辩论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实现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浦艳秋. 辩论式教学法中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J]. 黑河学刊,2011,05:127-128.

[2]任守义. 辩论式教学的尝试与反思[J]. 现代教育,2012,Z1:180.

[3]刘亚丁. 辩论式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J]. 当代教育科学,2008,15:25-27.

[4]刘明,张东芳. 采用辩论式教学提高学生能力[J]. 西北医学教育,2000,03:182-183.

第4篇:辩论的教学方法范文

我国法学教学改革探讨了很多年,但是,在教学中还没有完全脱离讲授式的课堂模式。尤其,大陆法系的教学更重视理论培养,倾向培养学生理论批判思维和科研能力。课堂中,主要讲述各家各派的观点、理论研究的方法等等。理论学习显得枯燥无味,比较适合坐的下来、愿意理论思考的学生,而我们当代的学生活泼好动,对理论研究不是很感兴趣。“如果一个学生无法接受却又必须记住教授的演讲内容来应付考试,他是在丧失学习兴趣的情况下,痛苦地磨练记忆力”。

当代的法律专业的大学生,从他们发展来看,更多要去从事法律实务工作。所以,真正探索一套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和就业非常重要。

2参与式的教学方法的分析

2.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由老师提出一个案例和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在阅读案例事实后,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回答问题,说出自己的想法。对于组织案例教学,选择教学案例是关键“实践证明,案例的选择、确定和分析是案例教学法正确运用的前提。在运用案例时,一定要避免那种“故事会式”的做法。”关于选择的案例要具备真实性、典型性、新颖性和可讨论性。

(1)真实性,案例是学生分析问题的前提,如果这个案例是虚拟的,或者不可能发生,会降低学生的兴趣。(2)新颖性,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兴趣的有效手段。(3)最重要的是案例的可讨论性。选择案例要难易适中,既要照顾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又要考虑是否存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留有学生思考、探求的空间。

案例教学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普遍适用于国内外各大法学院系的教学,“因为案例教学的特殊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接受知识与运用知识主动探索并举,学生将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具有很好的效果。但案例教学,适用于高年级学生的教学,因为案例分析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分析能力。

2.2讨论教学法

讨论教学,学生对教师事先拟定的题目,进行自由发言或有准备的发言。这里的讨论不是对案例的讨论,而是对理论问题的讨论。讨论教学,不强调对抗性和区别性,可以支持他人观点,也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讨论式教学法强调在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启发学生就特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讨论教学的优势在于,使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和乐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讨论可以相互启发,从多个视角看待问题,比如,拾得遗失物能否请求报酬,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表达自己的看法。

2.3主题发言法

由教师指定一个主题,由几个学生做主题发言,然后由其他学生作评论的教学方法。指定的主题,主要是基本概念和理论。概念讲授既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又是比较困难的教学内容。民法法系或潘德克吞法学就是由概念架构起来的理论体系,民法概念既多又难理解。

主题发言的优势在于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如果他能够把一个理论或概念,清晰地讲述给他人,能够提出问题或者能够回答别人的问题,可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最高的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而教师也达到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应着眼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主题发言教学法,不足在于参与的人数少,学生发言水平有高有低,有时不能引起其他同学的兴趣。

2.4辩论教学法

辩论式教学法,把学生分为法官、控方、辩方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等几组,根据不同的角色,模拟司法审判活动,使学生主动地运用知识去解决具体问题。这种情景的创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运用知识。

角色型的辩论,适用于一些有争议的法学理论,如遗失物的拾得人能否请求报酬;赠与合同是实践合同还是诺成合同等。学生通过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而“课堂上的学术理论“辩论”不同于法庭上的“唇枪舌剑”式的辩论,主要是带着问题,以批判的态度对所阅读、查找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

辩论式教学法,优势在于对抗性对话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从自己角色角度思考问题,“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质问、辩论会出现,形成热烈的气氛,刺激学生对一些问题刨根问底,产生极大的兴趣”。但辩论式教学,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容易倾注在辩题和辩论本身,旁观的学生也关注“热闹”程度,而忽视专业思考。

3参与式的教学方法的适用

民法学教育,难处在于法学理论、规则建立在专业概念之上。所以,老师和学生难以交流和沟通,因为没有“语言”不同。即使我们找一些案例、真实的案件和媒体焦点事件,如“大学生落水事件”中打捞渔船的责任,运用法学理论分析问题时,会使用不作为的概念作为工具,主要分析不作为义务的来源。学生对不作为义务不熟悉,就无法开展讨论和分析。

因此,对民法教学内容分析,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非常重要的。民法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法律概念、法学原理、法律规定的适用三个主要方面。结合不同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分析采用具体的教学方法。

3.1法律概念的教学

法律概念是民法教学的重要内容,民法概念既多又复杂,重要的的概念就有上百个,而且很多概念很抽象,如有限责任、行为能力、责任能力、对抗要件、无因性等,讲授很辛苦,又很难取得良好效果。如果让学生先思考,自己查找资料分析概念,老师再起到引导作用,尤其针对低年级的学生,效果还是不错的。

3.2法学理论的教学

法学理论存在多层次的体系,包括基础理论、制度法理等。对一些制度法理,如买卖合同的风险负担由学生讨论,为什么路买货物风险由买方承担,便于理解这项法律规定的立法理由和法律适用;再如,离婚后的配偶能否作为保险合同的受益人,由学生辩论,从不同角度阐述自己的立场。

第5篇:辩论的教学方法范文

摘要: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而没有变化性,很容易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失去学习的动力与兴趣。此外,单一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们的能力培养也缺乏多样性。小学高段语文的教学地位非常重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这段时期,如果能够培养学生们多方面的能力,进行多元化教学,对学生们以后的语文学习也非常重要。

关键词:小学高段语文;语文教学;多元化教学

一、多元化教学的概念

多元化语文教学中,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教学。语文学科包含的内容较多,同小学低段语文相比,小学高段语文教学已经脱离了单纯的读和写,在教学内容上已经有了拓展。另外,语文包含的知识面较为宽广,比较侧重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应该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进行语文教学。

二、小学高段语文多元化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高段语文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多元化教学是一种多元思维教学方法,教师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的思维深度。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多元化思维人才产生了大量需求。因此,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和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语文多元化教学的分析

多元化可以理解为思维多元化、教学性质多元化。多元化教学可以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从多个角度或者是系统地进行开拓教学。语文学科是一门很有优势的学科,其包含的内容丰富。与小学低段相比,小学高段语文不再只是读与写的简单结合,而是囊括知识内容、情感熏陶、能力培养以及深度理解等一系列的知识体系。尤其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教学也要进行突破,教师应该能够采用全新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对学生们进行能力培养、知识传递以及情感人格的塑造。此外,多元化教学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开拓学生们的思维,并能够着重培养学生们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判断能力等等。多元化教学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多思维教学,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改善学生们的单行思维方式, 使学生们能够掌握灵活的思维方式,思维的深度得以加深与加固。现代社会更加需要具有多元化思维的人才, 单一定向的思维方式往往不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需要。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掌握语文的教学特点,进行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制定与实施。

四、语文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制定

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除了让学生掌握这些必要的语文知识外,教师还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因而,制定语文多元化教学方法,要注重将语文教学中可能涉及到的要素都考虑其中。例如,在理解课文时,教师可以首先分析课文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旨,然后让学生理解课文。在此环节中,教师要从多元化角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而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写作题目,让学生养成多元化思维模式,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

五、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实施

1、保护学生们高涨的学习情绪: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态度对学习效果具有较大的影响,教师应通过多元化的手段来保护学生们高涨的学习情绪,促使学生主动的去学习,提高成绩、巩固语文能力。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当下的教学标准,保护学生们高涨的学习情绪,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聆听学生的思维和观点。现阶段的部分语文教师,总是将自己作为课堂的主体,并没有与学生开展广泛的交流,将自己的思维凌驾于学生的思维之上,未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日后,只有聆听学生的声音,才能更好的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便于开展各种教学工作。第二,在写作等课程中,应脱离课堂的束缚。如果条件允许,可带领学生前往周边山林去写作,帮助学生增强个人的体验,使其在大自然的环境中更好的感悟,以此来写出更好的作品,提高写作能力。

2、分组辩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中,辩论的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从课程上来分析,辩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在口才上也会有较大的进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主张对学生实施分组组织辩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为学生设定多元化的辩论题目,不要是总是集中在课本上的一些问题,应放眼世界和社,积极的辩论与学生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时刻拥有较高的学习情绪。第二,分组组织辩论过程中,应良好的划分两组学生的实力,避免造成过于悬殊的情况。学生对辩论的要求,更多的是一种刺激的感受和激愤的心理,教师应在辩论中,不断的帮助学生认清客观事实,并且减少个人的主观臆断,实现教学水平的提升。第三,辩论的结果很重要,学生非常注重结果,教师必须保证公平的裁断,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不断的去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

第6篇:辩论的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财经素养 思辨能力 雅典式教学法 实践教学 社团活动

引言

大学教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财经素养和思辨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在教学过程中,以宣讲和辩论协会为研究平台,对学生开展培训,做好学生的学习记录工作,加强教学管理,以研究出一整套完整的培养体系,结合教学活动,从课堂内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一、财经素养与大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意义

财经素养是大学生必备的生活技能,也是作为财经类学校学生基本要求,它对学生日常生活和就业具有积极影响;思辨能力不仅要求学生能言善辩,弘扬观点,更要求财经类学生通过思辨寻求共赢,它作为财经类学子的一项核心竞争力,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加强对学生这两项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1.1是大学生必备生活技能。财经素养和思辨能力是财经类大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今后日常工作中,常常需要处理财务问题,应该具备改善财务状况的基本技能,掌握财富增值所需本领、态度和综合能力等。随着全球化和数字技术发展,大学生面临的理财决定越来越多,思辨能力在个人操作和团队协作都表现出较强的影响力,而仅从课堂学习财经知识是不够的,思辨是通过日常的思索形成的成系统的思维方式。采取有效的课外培养,对结合学生财经素养和思辨能力,更好做出理财决定,养成良好的生活和理财习惯具有积极作用。

1.2有利于学生更好应对风险和挑战。随着金融产品、金融服务、金融系统变得更加复杂,大学生理财变得更具有挑战性,在预期收益增加、经济前景预测等方面可能承担更多风险。为更好应对风险和挑战,在具备基本的财经素养的时候,思辨能力能更好的帮助大学生有效做出财经方面的决策,进行理性思考,更好应对风险和挑战,这对促进经济和金融稳定都具有一定作用。

1.3能提高学生智力水平。财经素养和思辨能力是财经类大学生的核心能力之一,也是优秀人才必须具备的一项素质。大学是优秀人才培养摇篮,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财经素养和思辨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提升学生智力水平,这对学生更好走向就业市场,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积极作用。

1.4能更好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大学生日常学习和今后工作来说,财经素养和思辨能力培养是非常关键的内容,也是获取知识、提升技能的必备条件之一。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缺乏思辨能力,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存储信息,缺乏质疑精神,必然难以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此外,财经素养和思辨能力培养还能提升学生智力水平,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日常生活与学习过程中,擅长发现问题,并应用自己的思维进行加工,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促进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

二、财经素养与大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不足

尽管很多学校都认识到财经素养和思辨能力培养的意义,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设置,加强教学管理,但学生财经素养和思辨能力培养存在不足。

2.1思想认识不重视。任课老师思想观念落后,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将科学文化知识传授作为课堂教学重点。忽视对学生财经素养和思辨能力的培养,在这方面的培养和训练不足,课程安排不合理,师资队伍缺乏,教学管理不到位,课时安排,教材选择等各项工作没有落到实处,难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2教学和学习方法比较单一。教学方法单一,沿用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另外,学生学习方法单一,局限于对知识的记忆和简单排练,情境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应用不足,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不佳,制约财经素养和思辨能力提高。

2.3忽视课外教育。大学生的学习不应局限于课堂,也应在更多的学生活动中。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财经知识尚不足以传授完,素养的培养和思辨很少在课堂中涉猎。学生课外活动较多,但更重视的是趣味性,未将有效的能力与趣味活动相结合,造成课堂能力培养不足,课后活动效用较少。

三、财经素养与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对策

为应对教学工作存在的不足,更好培养学生的财经素养和思辨能力,结合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实际情况,笔者认为今后应该采取以下对策。

3.1明确教学目标。为提高学习效率,加强学生财经素养和思辨能力培养,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注重这方面研究,提高思想认识,从教学活动开展、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以宣讲和辩论协会为平台,对来自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学生进行培训,做好实践教学和相关数据记录,构建完善培养体系。天府学院的校训是“崇文尚武、敏思践行”,利用现代财经观念,指导实用型财经人才培养工作。学生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具有敢于拼搏、艰苦奋斗的作风,并注重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加强学习。同时还要大胆实践,敢于行动,不要失去商机,并善于思考和行动,在思考和实践活动中提升自己的财经素养和思辨能力。

3.2创新教学方法。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十分注重教学方法创新,教学中综合采用以下有效的方法。

3.2.1雅典式教学法。天府学院注重雅典式教学方法采用,实现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从而更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适应将来工作需要。雅典式教学法产生于2 000多年前,最早诞生于希腊,采用启发、提问、讨论、辩论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明辨是非,辨别真伪,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该方法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其应用也变得更加广泛。该教学方法倡导师生平等,重视启迪学生思维,教学形式和课堂活动组织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多变。同时也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不同特点进行训练,让他们主动有效掌握教学知识。教学中应该重视该方法应用,以取得更好的效果,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相互讨论,展开辩论,加深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促进学生财经素养和思辨能力提高。

3.2.2情境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财经素养和思辨能力只有应用到教学实践活动中,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价值,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习财经知识和技能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也只有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发挥价值,为实践所证明,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任课老师可以让学生模拟情境或现场观摩教学,有效开展财经课程实践教学活动,将财经素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学生思辨能力培养作为情境创设依据,让教学情境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在具体教学情境中掌握知识,提高知识应用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除了采用情境教学法之外,还要应用实践教学法,带给学生以亲身体验,增进对理财活动的认识。为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财经能力,天府学院鼓励学生创办学生企业,理论结合实际,并在宣讲与辩论协会的平台上建立良好的思辨能力培养体系,脱离仅是课堂培养的模式,课堂内外共同承担学生财经素养和思辨能力的培养职责。

3.2.3发挥宣讲与辩论协会的作用。宣讲与辩论与逻辑思维密切相关,在辅助财经类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天府学院很重视教学中的演讲,强调语言和综合知识应用,但更侧重的是学生勇气的培养,未有成系统的宣讲与辩论的培养体系。宣讲与辩论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注重批判性思维习惯形成和逻辑思维发展。故宣讲与辩论协会主要从以下方面采取对策:宣讲与辩论话题选择,宣讲与辩论内容准备,宣讲与辩论技巧培训,组织校级宣讲比赛和辩论赛,每一次的活动和培训都有数据记录参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组织有效的培养模式。通过这种方式弥补课外培养中的不足,有效锻炼学生思辨能力,辅助教学活动。

3.3改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独立思考,更好掌握所学知识,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通过独立思考和分析,让学生对财经类教学知识有更为全面的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学生财经素养和思辨能力提高。让学生主动学习,成为财经知识的主动接受者,任课老师加强学习方法指导,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主动提问的习惯,锻炼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增进相互交流,提高学习效率。

四、结束语

财经素养与思辨能力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教学中应该认识其重要意义,创新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大学生的财经素养与思辨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参考文献:

[1]赵文,邹爱婕.主题班会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与对策――以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主题班会教育为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87-189,213

[2]桂文玲.加强财经教育,提高财经素养――PISA2012 财经素养评估结果分析[J].世界教育信息, 2014(20), 43-47,52

[3]刘美秀.财经类大学生数学思维与素养培养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12), 174-175

第7篇:辩论的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方法;改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旅游教育也蒸蒸日上,日趋规范化,并逐渐与国际旅游业接轨。我国的旅游教育体系比较完整,高低层次兼具,既有专科、本科教育,又有硕士、博士教育,其中以旅游中职中专教育和本科教育为主[1]。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对旅游专业高素质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旅游管理专业高素质人才紧缺,远不能满足现代化旅游业的实践需要,凸显以往的旅游管理教育体制尚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培养出更多融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于一体的高素质本科人才,以适应现代化旅游市场对高级人才的需求,本文作者从自身学习经验出发,结合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方法现状,论述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改革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方法提出建议。

一、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以教师为中心,重“教”轻“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学生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只注重教师的“教”,不重视学生的“学”。而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多采取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仍然沿用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学习仅局限于课堂,而且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不到真正体现,属于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很少,使学生对学习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同时也制约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

2.以书本为中心,重“理论”轻“实践”

旅游管理专业对实践的要求也比较高,然而很多高校本科教育过多注重专业理论教学,却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大多数院校理论课与实践课时分配比例严重失衡,理论课时远远多于实践课时。还有一些高校自身不具备现代化的教学实践基地,又不主动与旅游企业联系,无法给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仅限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常使学生感到学习内容抽象难以理解,教学效果欠佳,当学生进入旅游管理岗位工作后遇到实际问题时,课本知识不能与实践相联系,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差,很难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3.以本专业为中心,重“专业”轻“综合素质”

旅游管理专业课堂授课多照本宣课,很少与其他学科相联系,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也使得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缺乏竞争优势。我国目前旅游业发展如火如荼,可谓大产业,而相关的旅游管理教育却只能算小专业,尤其是目前旅游业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及国际化程度的加强,将来的旅游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一定是基于高科技基础之上的休闲文化旅游等方式,对旅游管理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会相应增多,因此完善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化人才培养成为当务之急,这就需要对高校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方法改革建议

1.通过师生互动式教学强化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式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同样处于主导地位,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目标,同时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便于教师因材施教。如小组辩论法,可让学生6-10人组成一个小组,由师生共同就某个理论问题确定为辩论主题并进行辩论。以小组辩论法进行教学,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应提前一周左右把辩论的内容告诉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可以搜集资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上课时,教师要善于抓住联系点和有利时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辩论的热情,充分活跃学生的思维,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围。评判结果时,要以学生辩论的观点是否有理、有据为基础,围绕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对各小组的新观点进行评价和总结,有利于学生强化和巩固所学知识。也可采用情景模拟法进行教学,可让学生分角色就旅游管理中常见的游客投诉问题进行情景模拟表演,以锻炼学生与游客的沟通技巧能力,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现场解答,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方式可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也丰富了课堂教学,同时还能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进行换位思考,提高了学生发现、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化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2.通过案例教学强化教学内容

案例教学法于20世纪初哈佛大学商学院首先引入教学中,其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广大教育学者的认可[2]。就是把枯燥的理论融入真实而生动的案例中,是对所学理论的运用及强化过程,可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旅游管理教育的案例教学法中以“案例-理论-案例”为教学模式,作为课堂教学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案例的探究需要一定的理论,而理论的学习也可以为探究案例打下基础。二者互为补充,而案例分析可谓是课堂教学中的精华,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时,可运用发生在旅游管理领域的真实事件为教学资料,引导学生参与案例教学,在课堂上广开思路,积极发言,通过师生的互动与讨论,调动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捕捉学生发言中的精彩部分,适时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共同探讨案例的发生原因、解决方案及预防对策,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为了确保案例教学法顺利实施,应选择既有真实性,又有代表性的案例,并要求学生学习前认真学习有关理论及搜集案例的相关资料,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的放矢展开讨论。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方式形象生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还能有效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及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第8篇:辩论的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 教学方法 高中政治 构建方法

应试教育下的高中政治课堂一直采取的是灌输式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严重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不利于高效课堂的顺利打造。所以,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课改基本理念,结合教材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构建高效的政治课堂,确保学生在高效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因此,新时期的政治教师要打破传统课堂的沉闷,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构建高效的政治课堂。本文以以下几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为例对如何构建高效的政治课堂进行论述,确保学生在高效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1.问题探究法的应用

问题探究法的应用一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强化学生的认知,二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在确保高效政治教学顺利实施的同时,也为学生的健全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政治课堂,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以大幅度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教学《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也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我引导学生思考下面几个问题:①世界文化都包括哪些方面?②传统节日属于世界文化吗?③文化是民族也是世界的?④思考:民族节日蕴含民族的哪些文化因素?……组织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对上述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究,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理解能力,而且对高效政治课堂的顺利实现有密切的联系,更有助于学生政治素质的大幅度提高。

2.案例分析法的应用

案例分析法是政治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也是政治试卷中分值较高的一部分。但是,从整体反应的情况看,学生的分析能力较弱,对案例的理解能力有待提高,严重不利于学生解题能力和案例分析能力的提高。所以,实施案例分析法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而且有助于高效政治课堂的打造。

例如:教学《影响价格的因素》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我引导学生对下面几个案例进行了分析探究。

案例一:两年前,3G手机还是新鲜事物,高昂的价格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尚“曲高和寡”。时过两年,3G技术日益成熟,生产成本越来越低,下线的产品越来越多,这让3G手机价格下调成为必然。运营商对3G手机的价格战正此起彼伏。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价值和供求关系是怎样影响价格的。

案例二:北方,冬季西瓜的价格可以达到2元/斤-3元/斤,甚至更高,夏天西瓜的价格只有几毛钱。思考:该现象说明了什么?

……

引导学生自主结合教材内容分析上述案例,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而且对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对学生综合解题能力的培养有密切的联系,同时,对学生高考成绩的提高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辩论教学法的应用

一直以来,政治课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就是枯燥、沉闷,理论性强。所以,即便是教师一直采取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认为政治课就应该是“死死板板”的。但是,事实上,政治课也是可以上出乐趣的。辩论式教学法的应用就是给“呆板”政治课注入生机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授课时,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辩论主题引导学生参与辩论活动,激烈的讨论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例如:教学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以“钱是不是万能的”、“艰苦奋斗精神是阻碍社会发展的”、“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细节决定成败”等相关主题进行辩论,这样的过程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而且能通过辩论提高素养,同时,对政治课堂的顺利实现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这样的辩论活动的开展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辩论式教学模式的价值,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当然,除了上述的三种教学方法之外,还包括先学后教法、小组学习法、直观教学法等,目的是打破传统,突破束缚,给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进而为学生的健全发展做好保障工作。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并用其作为指导思想选择多样化、恰当的教学方法,真正构建高效率、高效益的政治课堂。

第9篇:辩论的教学方法范文

摘要:目的:探讨多种教学方法对护生《护理伦理学》学习兴趣的影响。方法: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案例分析、视频播放、辩论赛和社会实践等,自行设计问卷,在课程结束后对09级15个班700余名学生调查。结果:学生对于《护理伦理学》的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护生《护理伦理学》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护理 学生 护理伦理学 学习兴趣 

 

护理伦理学是研究护理工作者在工作中处理各种关系的准则和方法[1],对一名合格护生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护理伦理学》属人文学科,与专业课程如内、外、妇、儿科护理学相比,护生一点也不重视。另外学生对伦理学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伦理学就是给她们讲道理、“洗脑”的一门课程,很难提起兴趣。因此,如何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让她们主动的学、快乐的学,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中,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1.教学方法 

《护理伦理学》这门课程理论性很强,若采用传统的说教、填鸭式教学方法,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为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本研究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对09级15个高职班700余名护生进行授课,重新激发她们的学习兴趣。 

1.1案例分析 

在备课的过程中,结合书本的理论知识,列举发生在我们身边、贴切的案例,引导学生用所学到的理论来分析案例,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讲解护理伦理学理论基础这一章节时,例举了大量的鲜活的事例,如湖南靖州的“医院出动救护车讨价还价误时,男孩转诊途中死亡”和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天价医疗费”,同学们被案例的情景深深吸引,并初步具备了理性思考的能力。 

1.2视频播放 

视频教学可以使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直观化、具体化和简单化,使看不见或看不清的东西变得看得见、看得清,帮助学生理解较抽象和复杂的内容,历来都深受同学的追捧。在护理伦理决策这一章节时,给学生播放了电视剧《永不放弃》第九集--某银行被抢劫,四个伤者被抬进医院,医院只有3套监护设备。首先得到救治的人是其中伤势最重的,但他是一名罪犯;而那个伤势最轻的人被排在最后,他却是一名正局级的国家干部,这时我们医护工作者应该如何决定?会如何决定?一晚期肺癌的老太太要求医务工作者对她自己说明病情的真实情况,这时又该怎么办?这一连串的令人纠结的问题,深深的揪着同学们的心,仿佛自己置身其中,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环境中领悟伦理学的真谛。 

1.3开展辩论赛 

对相关伦理难题,组织辩论赛,如安乐死是否该在我国合法化。首先摸查同学对此问题的观点,鼓励两组同学派出代表进行公开辩论,并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查找相关的观点。辩论中老师充当主持人的身份,辩论双方有理有据、振振有词、辩论激烈。辩论结束时老师做一简短点评,然后让同学们观看深圳卫视22度观察—安乐死是文明还是谋杀?,最后老师再做一总结。 

1.4组织社会实践 

临终关怀这个话题,学生由于缺少生活经历觉得很陌生,不知道都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做。通过播放北京松堂医院—中国成立的第一所临终关怀医院,创始人李伟院长工作20多年的点点滴滴的故事,同学们对临终关怀这项事业有了视觉上的了解。为了让同学们切身体会临终关怀,学校组织全系老师分别带领同学去抚州市各个层次的福利中心和养老中心参观,帮老人家梳头发、剪指甲、量血压、按摩和聊天等,同学们觉得很有意义,有了直接的感受。

2.效果评价 

采用问卷调查法,自制调查表,集中发放问卷表,15个班级同学当场填写,当场收回。调查问卷包括对课程感兴趣程度、开设这门课的收获及有何意见及建议等问题,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1感兴趣程度比较 

将上课前和上课后对《护理伦理学》的感兴趣程度,用两样本配对t检验进行检验,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t=4.256,p<0.05),课程结束时同学对《护理伦理学》更感兴趣了。 

2.2其他教学评价 

89.1%的同学认为课程结束后非常有收获或有收获,60.0%认为应适当增加课时,50.8%认为授课时应适当多增加案例,90.7%认为视频教学非常好,可增加,34.5%建议可提前开设本门课程。 

3.讨论 

3.1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增

编辑整理本文。

加亲和力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是什么东西推动学生去追求高尚的美德?是教师的精神和道德方面的表率作用。”由此可见,教师的道德素养对伦理学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传授学生临床技能的同时,需提高自身素质,增加亲和力,学生就会把对老师的感情迁移到学习上来。 

3.2加强案例教学,适当增加视频教学 

在进行案例分析时,可以点名或将学生分组,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各抒己见,在总结完学生的看法和观点后,最后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给出参考意见,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3增加护理伦理讲授的具体内容 

目前《护理伦理学》教材的内容大多讲的是护理道德的历史发展概况、护理道德的基本原则、规范和范畴等,对临床工作中面临的伦理问题,如器官移植、脑死亡、人工授精、流产等欠缺,这些是同学感兴趣的内容,而且也是同学今后在临床实习或工作会遇到的问题,应适当增加,使护生在对待即将面临的临床实习或工作中不会感到迷茫。 

3.4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营造一个既严肃又活泼的课堂气氛,给学生自由发挥和积极思索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果老师过于严格,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不发言或不敢发言,形成恶性循环,教学效果差;如果过于松散,课堂秩序差,教学效果也不好,充分发挥案例分析和辩论赛等形式,让学生在和谐互动的环境中学知识。 

4.小结 

综上所述,案例分析、视频播放、辩论赛和社会实践等教学方法,提高了护生《护理伦理学》的学习兴趣,对护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