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学制药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文化背景知识 必要性 应用能力
引言
英语作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为我国对外交流提供更多合格人才。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究其原因,是对英语认识不足,不能够掌握英语学习技巧。而要想掌握一门语言,不仅仅要学习它的语法、词汇和习语,更需要了解该门语言的文化背景,认识语言的应用环境。正是文化背景的差异,才导致不同语言的形成,其应用的环境也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要提升学生对英语文化背景的认识,使其更加深刻地认识英语、学习英语,提高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背景知识的必要性
1.1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在英语中,英文有多种多样的文体,每个单词都有不同的意义,在不同的语境下会有独特的用法和意义。如果学生对英语文化背景没有足够的认识,在阅读过程中就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加大对文章的理解难度,不利于英语知识的学习。通过学习英语文化背景,学生可以更深刻地认识英语,掌握英语语言的应用技巧,为英语阅读提供良好基础。比如要想表达“他是我的一个朋友”这句话,就会采用“He is my friend of mine.”,而不用“He is my a friend.”。通过真确的表达,既可以展现出他和我的朋友们之间的关系,又符合西方人的语言逻辑思维和应用方法,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汉语和英语之间的差异,掌握相应的学习技巧。
1.2提高学生英语交流能力。
英语作为重要的语言交流工具,它需要学生的应用和交流,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但是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在语言习惯和应用中就会存在较多的差异,因此,需要学生进行相应文化知识的学习,了解语言应用方法和应用环境,从而提高自身的英语交流能力。比如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比较重视自身的隐私,因此在与西方人交谈时,应该尽量避免问人年龄、收入、住房以及婚姻状况等,在打招呼时,也不要问他们已经知道的事情,同时不询问对方是否吃过饭的问题。如果别人夸奖你“You are so beautiful!”,你应该大方地表示感谢“Thank you.”。这样的回答符合西方人的礼貌习惯。由此可见,语言和自身的文化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如果不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在交流和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出现比较多的问题,同时也会影响到学生对英语的认识,不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英语知识,不利于提高他们的英语语言文化素养。
1.3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
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需要制订科学的教学方案,这样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过于重视学生英语语法、词汇的讲解,忽视英语文化知识教学的重要性。语言作为文化表现的形式,它承载着自身所独有的语言文化知识,如果语言学习者对该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够了解,则对他们自身语言水平的提升有较多的不利影响。文化知识的导入,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英语、学习英语,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下应用英语,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不同环境下的语言使用能力,最终实现英语教学的目标,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
2.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
2.1立足课本,深挖背景知识。
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需要立足课本,让学生通过课本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知识,提高他们对英语的认识,找到学习英语的技巧,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爱好。比如在学习“friendship”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针对友谊这一话题进行教学,从不同的角度了解英语文化,如在中国人眼中,友谊就是“关心”、“帮助”等,而在西方人眼中,友谊为“救人于危难”、“倾听您的心声”等。而且西方人在表达上更加重视实际,我们中国人则比较重视心与心之间的沟通。教师通过这样的讲解,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认识到英语文化背景,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2.2立足网络,开阔学生视野。
英语知识的学习不仅需要课堂的讲解,还需要学生课下的学习。在当前信息技术发达的环境下,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认识和学习英语文化知识背景,提高自身的英语文化素养,开阔自身的视野,为今后的英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学生可以在网络上下载一些英文歌曲,搜集近一段时间的英文报纸,了解西方国家的新闻,同时还可以阅读相关的书籍,了解西方文化,从而实现英语文化知识背景导入的教学目标。
结语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需要积极引入文化背景知识,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开阔学生的视野,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宁.浅论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J].东京文学,2011(03).
【关键词】生物催化技术发展化学制药研究
生物催化是指通过酶或生物有机体的催化作用实现生物的化学转化,故又被称为生物转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生物催化逐渐进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从根本上改善了人们的经济效益、能源消耗和原料来源,对环境保护也作出了积极贡献。生物催化技术是生物技术改革中的第三次浪潮,成为历年来生物技术中的标志性技术。
1.生物催化技术及其发展
(1)生物催化技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指出,生物酶催化技术是目前工业发展中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技术。生物催化技术主要涉及到化学领域和生物学领域,在医药化工领域中可通过酶或微生物的催化作用实现大规模生物的转化。生物催化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促使衍生物往多样性方向发展,实现对复杂产物的结构修饰及简单分子化合物库的新建,产物在经过生物催化后能够延伸出现的生理活动物质。
先导化合物在生物催化作用下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可能反应的产物范围大;②在反应过程中无需进行脱保护和基团保护,一步便可完成相关反应;⑧实现生产的定向立体选择和区域选择;④生物催化的反应条件温和,利于稳定复杂的分子结构;⑤在均一和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可获取反应的重现性及实现反应的自动化;⑥由于酶具有固定化特性,故在生产过程中可反复循环使用催化剂。
(2)生物催化技术的发展。生物催化技术的提出是源于科学家对活体细胞成分的认识,一部分的专家和学者认为某些细胞成分可用于特定条件下的化学转化。例如苯甲醛从植物中提取后与氢氰酸结合可制成(R)一苯乙醇腈,半合成抗生素的生产则依靠G酞基转移酶的帮助。1980年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蛋白质工程技术得到空前的发展,使得酶的底物范围大大增加,实现了常见合成中间物的生物合成。在此科技背景之下,生物催化技术逐渐被运用于精细化化学和药物中间体生产领域。
(3)随着近年来基因合成、生物信息学、蛋白质工程和序列分析等观念的进步及电脑建模和生物学工具的更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在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上对分子进行快速进化处理,极大的改善了原有的生物催化剂。生物催化剂经过改造后可稳定处:T-60℃的有机溶液中,在接受新的底物时可自动催化新的生物反应。
2.化学制药中的生物催化技术研究
在生物催化技术的发展背景之下,酶和微生物反应成为生物学领域的关注热点。许多长期研究微生物和酶的专家学者开始着手于有机合成的研究,促使生物催化技术逐渐发展成为一项不对称合成的生物技术。
(1)西他列汀游离碱。美国的Codexis公司和德国的Merck公司通过酶做催化剂实现西他列汀游离碱的生产。他们较早发现R构型选择性转氨酶的分子结构类似于西他列汀酮,其中一些分子质量较小的可阻断甲基酮并具有一定活性。而后Codexis公司对转氨-酶进行改造,实现了一种催化加氢路线的构建,且在生产过程中并不产生S丰勾型西他列汀酮。由于该生物技术具有一步到位的优点,故设备的生产能力和分子的反应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废弃物品的产出。
(2)阿伐他汀(立普妥)。6-氰3和5一二羟基乙酸叔丁酯是阿伐他汀(立普妥)生产过程中需要的活性中间体,美国Codexis公司通过生物催化实现此种活性中间体的生产。Codexis公司以分子重组为基础,采用了最先进的直接优化技术,开发了具有稳定性、选择性和活性的3种酶。前手性氯酮在2种优化酶手性选择性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氢化反应,生成纯手性的氯乙醇。
(3)普瑞巴林。美国的Pfizer公司通过生物催化的方式实现普瑞巴林的生产。基于蛋白质工程技术进行改造的水解酶问世后,运用该水解酶会对S-2-羧乙基-3氰基-5-甲基乙酸的钾盐进行选择性水解,在温和条件下物质发生一系列水解反应,最终得到普瑞巴林。-2-羧乙基-3氰基-5-甲基乙酸在脂肪酶的选择性水解下产出-2-羧乙基-3氰基-5-甲基乙酸的钾盐,在此基础上进行化学合成,实现普瑞巴林的制备,可获取40%的最终收率,通过对目标产物的检测可得其ee值为99.7%。
关键词:化学药品出口;宏观环境;PEST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5006404
化学制药行业作为医药行业的主导产业,同时又在国民经济与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化学药品的出口既受到本国宏观环境的影响,又受到世界宏观环境的影响。PEST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一般从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社会(social)和技术(technological)这四大类对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本文我们运用PEST分析法对影响我国化学药品出口的国内、国际宏观环境进行分析。
1政治法律环境(Political Factors)
政治与法律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宏观因素。政治因素就像一只无形的手,调节着企业发展的方向,法律因素则是企业进行生产营销活动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政治与法律相互联系,共同引导着企业的发展。我国化学制药行业的出口必然会同时受国内和国际两个宏观政治法律环境的影响。
1.1国内政治法律环境
我国化学制药产业的产值虽然不到GDP的2%,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很小,但由于其关系到民生的特殊性,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其发展,因此制定了许多相关的政策法规。
其中,最近制定的比较有影响力的就是化学制药“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化学制药业要“坚持品种开发与改造传统医药产业相结合,以创新来引领医药产业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国化学制药工业的产业规模达和自主创新能力都要显著增强,将10个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化学新药投放市场,培育20个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化学新药产品;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培育3~5家销售收入超1000亿的化学制药企业,培育一批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化学制药企业。
去年以来,多地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雾霾天气,环境问题也愈加的受到重视。目前,节能减排是国家发展的一项战略方针,各行各业都在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其中制药行业也是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之一。国家环保部于2010年2月的首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居前的7个行业中,医药制造业赫然在列。尤其是化学制药行业生产工序多,使用原料种类多、数量大,原材料利用率低,产生的“三废”量大,排放物成分复杂,是国家环保重点治理的12个行业之一。面临严峻的环境保护形势,一大批企业将会被淘汰,一些污染较重的药品的生产将会受限,这势必使得这些产品的出口受限。
近些年,虽然国家卫生部、以及各个部委等有关部门,对化学制药国际化做了十分明确的要求、目标以及实施的细则,国家对化学制药行业的政策保障加强,但是由上到下的政策执行却很不到位,其中最大的阻力在各个省,他们视而不见,视而不听,视而不执行。比如要求某某省按照这个标准给国际化的企业,给已经进入欧美市场的那些药品进行相关规定,而他们却都在等,都在看,都在等研究,这就使得那些利于我国化学制药行业发展的好的政策执行不下来,延误了行业的发展。
1.2国际政治法律环境
在国际方面,我国化学制药行业的出口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政治法律环境,使得出口变得愈加的困难。主要表现为他国对我国的的化学药品进口所设置的各种贸易壁垒(Barrier to trade)又称贸易障碍,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技术性贸易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简称TBT),又称技术壁垒,是指各国在进行贸易进口管制时实施的技术标准、法律法规、合格评定程序、检验检疫制度等技术性贸易措施给国际贸易造成的障碍,增加出口国出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本国进口的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影响我国化学药品出口的主要障碍。
1.2.1化学药品注册壁垒
根据美国的联邦管理法规定,药品进入美国须向FDA申请注册并递交有关文件,化学原料药按要求提交一份药物管理档案(DMF)。DMF(Drug Master FiIe)是由生产商提供的某药品生产全过程CMC(Chemistry Manufactng And Control)详细资料的一份文件,便于FDA对该厂产品有个全面了解,内容包括:生产、加工、包装和贮存某一药物时所用的具体厂房设施和监控的资料,而且根据注册文件对生产现场实施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符合性检查。因此若要通过FDA的检查,使我国的产品进入美国市场,必须经过两个大的步骤:即DMF的递交和FDA的现场检查两个阶段。药品申报所有的申请文件必须根据ICH(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f,b调会议)的规定采取统一的固定的格式P0CTD(通用技术文件)文件格式。生产厂家每年向FDA递交一份DMF修改材料,一般情况下,每2—3年可能要接受一次复查。以非专利药为例,要进入美国主流市场,需要向美国FDA提交非专利药简明新药申请(ANDA),并通过cGMP认证。
而欧盟的药品注册工作主要由欧洲药品管理局(EMA)负责。药品在欧盟获得上市许可有三种审批程序:集中审批程序、成员国审批程序以及互认可程序。其中集中审批程序是药品在欧盟任何成员国市场上自由流通和销售的最有效、快捷的注册审批程序,但同时也很难通过审批。原料药合法进入欧盟国家必须通过EDMF(European Drug Master File,欧洲药物管理档案)或COS认证(Certificate of Suitability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EDMF是药品制剂的制造商为取得上市许可而必须向注册当局提交的关于在制剂产品中所使用的原料药的基本情况的支持性技术文件,是由单个国家的机构评审的。而COS申请文件是由有关当局组成的专家委员会集中评审的,评审结果将决定是否发给CoS证书。一个原料药一旦取得COS证书,就可以用于欧洲药典委员会的所有成员国内的所有制剂生产厂家的制剂生产。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加强了药品进口方面的管理,纷纷通过立法手段对药品的注册、销售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我国化学药品生产企业在出口前需对出口国的药品注册程序加以熟悉和掌握。
1.2.2质量认证壁垒
目前,影响我国化学药品出口的最主要的障碍之一就是难过国外的认证关。欧美国家医药产品的质量认证主要有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GCP(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认证、GLP(药物非临床试验管理规范)认证、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其中影响最广泛的是GMP认证。
GMP作为药品生产的直接监管法规,已在我国推行多年,它的推行使得制药生产面貌得到极大改善,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已于2011年3月1日起施行,按照新版GMP认证的规定:药品生产企业血液制品、疫苗、注射剂等无菌药品的生产,应在2013年12月31日前达到新版药品GMP要求;其他类别药品的生产均应在2015年12月31日前达到新版药品GMP要求。未达到新版药品GMP要求的企业(车间),在上述规定期限后不得继续生产药品。
新版GMP的实施将极大地提高我国药品的质量,尽管如此,我国的制药行业整体水平与国外同行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最能说明问题的事实是我国药品出口的现状:我国出口的药品绝大多数是低价的原料药,高附加值的制剂出口仅为一些口服剂,而无菌药品的出口量几乎为零。限制我国药品出口的最大障碍就是质量认证。
为防止假药流入正规销售渠道,欧盟不断提高药品的进口门槛。2011年7月欧盟颁布了第2011/62/EU号指令(《防止假药进入合法的供应链》)。该指令要求:从2013年7月起,所有出口到欧盟的药品均需出具出口国监管部门的书面声明,并保证符合以下要求:一是出口国GMP法规相当于欧盟标准;二是对生产企业实施定期而严格的GMP检查,且为不提前通知的飞行检查,一旦发现违规,立即采取措施;三是及时向欧方通报违反欧盟GMP的案例。
我国企业要申请欧盟GMP:首先,厂家要参照欧盟的GMP要求进行自身检查;其次,所有的质量管理文件、操作规范(SOP)和各种生产管理表格、标牌、标签和生产记录都应具备中英文对照,能够让国外的审查官员看懂;第三,要对员工进行欧盟GMP的全员培训,了解并适应国外检查的特点。
由此可见,面对国外严格的质量认证管理,我国化学药品要想走出国门,不仅要有过硬的产品质量,还要仔细研究国外的法律法规,在药品质量认证上狠下工夫,毕竟获得国外的认证许可证,是出口的前提条件。
1.2.3包装、标签壁垒
出口药品的包装、标签必须符合进口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法规才能顺利通关。发达国家一直通过产品包装、标签的立法来设置障碍以阻止外国医药产品的进口。欧美发达国家对医药产品的包装标签都有很详细的法律法规要求。欧盟有关药品包装的规定主要在欧盟2001年第83号指令中,它对药品销售作出了具体规定,其中对标签、药品说明书、包装盒作了详细说明。对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没有审查和规定,但在注册申请中需加以说明。保证对药品没有负面影响。美国的相关法规对非处方药、医疗器械及营养食品的标签均有具体规定。美国FDA要求药品标签内容不仅必须包括药品的用途、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等)使用的注意事项、剂量说明、使用方法和时间等,还要标明药品的副作用、禁忌症及其疗效,甚至连非处方药和器械上的警告词句也做出了具体规定,任何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标签都被认定是“假标签”,是严重违反美国联邦法律的行为。这一点与国内的要求是不同的,为此,我国化学药品出口企业必须在药品包装材料以及标签上额外花费精力,付出成本,这势必又会加大我国化学药品出口的困难。
2经济环境(Economic Factors)
2.1国内经济形势对出口的影响
2013年,我国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很大,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各种矛盾交织,尽管面对这样复杂严峻的形势,去年我国国民经济仍呈现出整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
化学制药行业关系到人们的防病治病,是生产生活必需品的行业,具有明显的弱周期性,基本上不受经济波动的影响。由图2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化学制药行业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间并不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但是,化学制药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部分,其发展必然受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医药行业的发展与GDP的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医药产业将以一个接近直线斜率的比率进行扩张。我国化学制药行业作为医药行业的主要子行业也同时具备上述特点。也就是说,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将为我国化学制药行业的发展提供生产要素,同时经济的增长也扩大了医药市场的需求。
因此,我国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仍是保证化学制药行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与前提,我国化学制药行业的发展有赖于经济的增长。2013年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用一个“稳”字来概括,这为我国化学制药行业的发展创造了非常好的基础。
2.2国际经济形势
国际经济环境(economic environment)是我国化学制药行业在出动中确定目标市场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因为一国的经济水平决定了该国的市场规模和消费水平。因此,深入了解目标出口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对于制定出口策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国际经济总况。
我国化学制药行业出口的国际经济环境主要包括国际医药贸易体系、国际金融体系以及目标国的医药市场规模和特性。
2013年,全球经济继续处于缓慢的复苏过程中。2013年12月19日,美联储宣布正式开启退出实施五年之久的量化宽松政策,经济复苏强劲,预示着全球经济有望持续向好;日本复苏势头总体较好,欧元区受债务危机拖累仍在泥淖中,经济复苏则相对疲软。新兴经济体增速集体放缓,“金砖五国”的整体表现差强人意,“金币四国”则势头良好。但作为一个整体,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速依然远快于发达国家。
尽管全球经济复苏仍然稍显缓慢,但总体而言,世界经济向着更好的方向在发展。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长期预测一样,未来5年,世界经济增速将呈阶梯式缓步上升,2014—2018年的经济增速将分别为3.6%、4%、4.06%、4.11%、4.12%。全球经济的增长将有利于投资和消费的增加,这也就为我们的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
(2)国际医药市场总况。
医药消费确实非常刚性,并不随着经济下滑而必然下滑,主要影响因素是政府的投入、药品价格政策和新药上市。因此,在金融危机中各国医药市场表现不一:由于美国的医疗保障不健全,37%的居民依靠商业保险、16%的居民没有医疗保险,受到经济衰退的影响,失业和减薪必定减少个人药品消费;欧洲药品市场在上世纪50年代即推行全民医保,药品市场增长推动力来自经济增长、新药和新技术;药品增速放缓和新药上市数量减少、药品降价有关。2008-2009年药品销量不会下降,一方面是欧洲国家全民医保;另一方面非专利药用量还有提升空间,居民可以转向使用非专利药;日本和韩国的医药卫生支出以政府投入为主,亚洲金融危机极大波及本国经济,从而影响到药品市场。简而言之,全球医药市场增速放缓。
3社会文化环境(Sociocultural Factors)
3.1消费水平及观念
随着全球经济的衰退,资本市场被迫减少在医药领域的投资。为了降低药品开支的增长,土耳其、西班牙、德国和法国等国已经宣布将全面限制药品使用或减少医保项目的计划。还有一些国家也将会采取相似的措施,或用将负担转嫁给患者的方式来保持政府的财政平衡。
美国的医疗费用增幅放缓,家庭医疗开支下降。最新的联邦数据显示,2013年的医疗支出增长更是创下了半世纪来的新低。这主要还是受到不景气的经济的影响,因为当失业率高的时候,人们会失去医疗保险,他们将降低看医生的次数,取消不必要的手术,减少药物的使用。甚至有医疗保险的人也一样,因为他们的收入可能会下降,他们会有职业不安全感,因此尽量避免自付或者共同负担的费用。
另外,《合理医疗费用法案》也叫奥巴马医改计划,强制削减了一些医疗支出。比如,这个法案控制了每年医疗保险对医院的返还率。美国医院联合会的卡洛琳-斯坦伯格说,医院为了弥补损失的收入,不得不降低成本,比如削减行政费用,使用低成本的设备以及更多的使用通用药品。
大幅削减医疗预算将影响市场的增长速度,尽管这样,还有三个强有力的增加医疗支出的因素:经济复苏将缓解人们的焦虑,他们会增加可选择的支出;老龄化社会将增加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要;到2014年,奥巴马医疗改革计划的保险的覆盖范围将增加3000万人甚至更多,那些有保险的人通常会比没有保险的人使用更多的医疗服务。
3.2人口及人口结构
截至2012年12月31日,世界总人口为70.9亿。其中中国人口为13.56亿,占世界人口比率为19.13%,此外,印度以12.66排名第二,约占世界的17.86%,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巴西人口已达到1.99亿,即将成为第五个人口突破2亿的国家。菲律宾人口达到9700万,即将成为第12个人口突破1亿的国家。当前的预计都显示世界人口将在未来数十年持续增长,但由于较难估计出生率下降等因素,无法得出具体数值,仅得出2050年世界人口将大约在75亿至105亿之间。
据统计,60岁以上人口慢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的3.2倍,相应地,老年人的用药需求也较大。有研究表明,65岁以上老年人的医疗支出比年青人多得多(一般相当于3∶1),英国1/2的医疗费用于60岁以上老年人,美国1/3的医疗费用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概括来算,老年人口的消费占药品总消费的50%以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是我国面临的越来越严重的一个社会问题,然而对于化学制药行业来说却是一个发展机遇。此时适合老龄人口疾病特点的治疗药品需求量增大;凡是能够缩短住院日,特别是能够改变住院治疗为门诊治疗的新药都有极好的发展前景。能提高生物利用度和便于服用的控、缓释等药品将进一步发展;老龄化人口的发展和药品开发链的不断充实是全球药品市场增长的强劲推动力,同时也为制药厂商带来了新的希望。
4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 Factors)
国际技术环境是指跨国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的科技要素及与该要素直接相关的各种社会现象的集合。技术的发展对于社会进步、经济增长和生活方式的变革都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最重要的环境因素,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和经营。
4.1我国新药研发投入较低
新药研发是医药产业技术进步的核心,是新世纪各国科技经济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新药研发能力是一个国家医药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从某种程度上说研发投入的力度决定了新药研发能力的强弱。近年来,我国化学药品制造业的研发投入不断加大,R&D经费内部总支出从2001年的11.8万元增加到2012年的154.1万元,虽总体上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但投入占比依然较低。
从表2可见,无论是从国际范围内的高技术产业R&D投入的比较来看,还是从国内高技术产业之间的比较来看,我国医药制造业R&D投入强度均处于较低水平。
综上可见,我国医药研发投入的现实水平满足不了新药研发高投入的客观要求,导致我国新药研发资金投入在满足新药研发高投入的客观要求方面的客观不能。而研发投入不足,这也就直接导致了我国化学药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很大,基本以仿制为主,鲜有自主创新的品种。
4.2新药研发难度越来越大,全球上市新药数量日益减少
新药研究与开发是一项高技术多学科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复杂系统工程。近年来,由于新药研发费用日益攀升,国际上对新药审批监管不断加强,新药研发的难度不断加大,使得新药研发生产力有所下降。近10年来,全球新药研发速度持续减缓,新药投放市场的数量从2000年的50个下降到2012年的39个。2000-2012年FDA批准的NCE(不包括生物药物)共251个,平均每年20.9个,上世纪最后10年(1990-1999共批准311个,平均每年31.1个,新纪元每年新药的产出平均降低,反映了产出率降低的趋势。未来五年内,预计每年上市的新专利药个数仍将保持在30~35个的范围。
4.3世界药品市场专利纷纷到期
药品专利到期已到井喷时刻。根据IMS的数据,到2015年,将有1600亿美元规模的药品专利过期,这为以仿制擅长的中国药企找到了发展契机。我国药企可以抓住这一机遇,创仿结合,通过技术创新,改进优化生产工艺,建立国际市场新优势,加强缓释控释、透皮吸收、粘膜给药、靶向给药等新型制剂技术和新型辅料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中国药企分享专利药到期盛宴,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研发和生产外包基地,目前有200多家研发外包企业,其中规模最大的是药明康德。
目前我国化学制药行业所面临的科技体制和政策还不够完善,自主创新和科学研发能力较差。普遍缺乏技术创新能力,产业整体创新水平不高。从长远来看,我国化学制药行业若想保持持续的长久发展,必须要掌握核心技术作为支撑和保障,加强新理论、新方法的学习,以及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手性药物合成、组合化学与高通量筛选等制药新技术,加快新药研制步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及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宝杨,周永亮.对我国医药产品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10):3840.
[2]孙晓明.世界人口老龄化对医疗卫生的严峻挑战[J].社区卫生保健,2005,1(6):381384.
关键词:中药制药工艺学;中药现代化;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069-02
我过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中药现代化,旨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中医药优势和特色,综合运用现代制药技术和手段,提供“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中药产品。这既是提高中药竞争力和国际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中药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中药现代化,不仅需要技术创新,也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不仅需要科研院所的努力,更需要中药企业的积极参与。针对中药制药技术进行联合攻关,提高中药的质量和竞争力,现代中药制药工艺对于实现中药现代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中药制药工艺涉及两个相辅相成的重要环节:中药原料药的生产工艺和中药制剂的生产工艺。其中本文所讨论的中药制药工艺主要是指中药原料药的生产工艺,涉及中药的前处理、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分离纯化工艺、浓缩工艺和干燥工艺,这也是决定现代中药质量的关键环节[1,2]。现代中药制药工艺学研究的对象是中药,涉及中药学、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制药工程等多门专业课的综合理论知识。中药制药工艺学与化学制药工艺学和生物制药工艺学的相通之处在于对现代制药技术的采用,但中药制药工艺又具有自身的显著特色: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新技术和手段的应用要围绕中医药理论进行,若离开这个基础,就成为植物药或天然药物。因此,在中药制药工艺学的教学中,要在中医药理论这个基础上,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提取纯化工艺。
一、准确定位
中药制药工艺学是专业性课程,针对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的学生开设。所以在中药制药工艺学的教学工程中,要以专业性、技术性为导向,突出这门课的应用性。这门课以中药学、天然药物化学、制药工程学课程为基础,突出其综合性以及在日后中药生产中的桥梁作用。中药制药工艺学的落脚点是工艺技术,不能过于强调其基础原理。
二、多元化教学
虽然中药制药工艺学目前的发展总体上较化学制药和生物制药有所差距,但仍有不少发展良好的中药制药企业,积极采用新技术,实现了中药生产的升级换代。同时积极吸收现代化学制药与生物制药领域的先进技术,与中医药理论相结合,在保证中医特色的前提下,实现中药的现代化生产。这就需要高校为企业输送既懂传统中医药理论,又掌握现代制药工艺的专业人才,这对制药工程专业的教学,特别是中药制药工艺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该课程的教学,要立足课本,但也要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多种资源提高教学成效。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采用网络资源,特别是国际上植物药生产的工艺的相关资料,对于提高中药制药工艺学的教学质量非常重要。目前,限于课堂教学条件限制,学生不能从教材上直观地感受工艺过程。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选用一些直观、说明生产流程的视频讲义。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中药材的精油章节,可以利用flash演示加热、汽化、冷凝过程,同时播放水蒸气蒸馏提取薰衣草精油的视频,这比教材的示意图更加直观和富有吸引力。等视频网站有动态表现生产工艺的flash和视频资料,可以直观地表现工厂车间的生产流程和原理,同时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强化实践教学。工科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中药制药工艺学这门课之前,会有专业见习和实习的机会,充分利用这些机会,让学生在车间里最直接地认知中药生产工艺,同时,车间操作人员的现场操作也可以加深学生对工艺流程、参数设置的理解。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和企业资源,将理论学习与基本训练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切不可将见习或实习简单化、形式化,在开始实习前,老师要和车间的带教老师沟通好,在保证学生和生产安全的前提下,要让学生对生产流程有深入的了解,最好有一定的亲手操作的机会。同时利用学校的中试车间,让学生分组分批完成实验任务,让每个小组(3~4学生)都独立地完成提取、纯化、浓缩、干燥以及压片或灌装胶囊的中药制药流程。该课程配套的实验分为两部分:一次是集中实验,统一学习操作技能;一次是进入到中药或生药方向的课题组中,跟随研究生做实验,要求每位学生从提取、纯化、浓缩、干燥等环节中,挑1~2种练习。这部分实验需要和各课题组的负责人沟通好,虽然实行起来有难度,但效果较好。
三、充分吸收最新的工艺技术
目前所采用的教材对新技术、新工艺有所更新,但仍不充分。但目前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和研究院所的共同努力下,一些中药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对新技术和新工艺的采用比较积极,引进了一批较高技术含量的生产工艺。所以在教学中需要补充已经被企业采用或行将被企业采用的新的技术或手段。在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膜分离(浓缩)技术。比如一些中药企业采用无机陶瓷膜工艺代替传统的醇沉工艺,减少生产环节,缩短生产周期;减少乙醇使用量,对中药有效成份基本无截留,除杂彻底;无机膜性质稳定,再生方便等特点。与纤维滤膜组合使用,即可以延长滤膜的使用寿命,又可以提高药品品质。但关于无机陶瓷膜的介绍以及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在目前的教材中较少,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及时补充到讲课材料中,使学生接触到代表中药制药工艺发展方向的新技术。采用有机超滤膜精制中药多糖类成分,较传统的水提醇沉工艺具有得糖率高、工序简省的优点,是非常具有前景的生产工艺。以香菇多糖的制备为例,可以从超滤原理、多糖分子截留、多糖的组成等几个方面介绍有机膜超滤工艺在中药多糖制备工艺中的应用。同时利用flas模拟超滤过程,多糖的电镜测定等手段直观的对比膜过滤与传统工艺的不同,让学生有更深入的理解。
四、全面评价教学效果
中药制药工艺学是一门突出技术工艺的专业课,不能当作理论课来讲授,在考察学生时也应兼顾课本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因此考察环节中应该有一定比例的实验课环节,考察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对中药制药工艺的理解。笔者在学习结束后设置了中药制药工艺学综合实验:银杏总黄酮的提取及滴丸制备,涉及微波、超声以及传统煎煮等不同的提取工艺,采用UV和HPLC定量法,考察不同工艺对总黄酮的提取效率的影响。比较大孔吸附树脂柱、膜分离以及醇沉工艺对总黄酮部位质量的影响。让学生不仅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而且锻炼工艺设计的能力。
现代中药制药工艺学是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在坚持传统中医药理论的基础上,积极采用现代的技术,特别是源于化学制药和生物制药领域的先进技术,对于提升中药的生产水平至关重要,毕竟,目前中药制药领域新技术的独立创新成果较少。在设置中药制药工艺学实验课时要兼顾中药学、中药制剂等传统学科和生物学、材料学、波普学等现代技术。既懂传统中医药理论,又掌握现代制药工艺的专业人才,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重要依赖,也是生产现代中药的重要保障。所以,现代中药制药工艺学的教学要立足课堂,联系实践,培养既有扎实理论功底,又有实际工艺设计能力的工学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平.中药制药工艺与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2-5.
关键词: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建设;探索与研究
依据科技发展导向,结合当今及未来人才需求,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2006年开设了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为了有效实施人才培养,提高毕业生从事生物制药领域相关工作的综合素质,有必要对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发展性的探索和研究。
一、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分析
1.就业领域分析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中制药技术类的下设专业,生物制药涉及生物技术、制药、药学、化工等多学科。从生物制药广阔的发展前景分析,就业市场应当十分广阔,但现阶段国内的生物制药领域尚未形成大规模的产业,真正的生物制药企业并不多。加之毕业生的学历层次相对较低,并与制药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形成一定的竞争关系,所以近几年,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就业不能完全集中在生化制药企业、微生物制药企业、生物工程制药企业、生物试剂企业公司等生物制药领域,而要适当地适应现已形成规模的化学制药、中药制药等领域。这与培养目标并不矛盾,《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虽然将药物分为中药与天然药物、化学药物、生物制品,但从制药企业来看,并没有这样严格的区分,国内外许多企业都是既做化学制药,也开发生物制剂。这就要求专业建设时从培养方案上体现出重基础、重素质的特点。
2.就业地域分析
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应该首先满足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对河北省的相关企业进行查询可知,截止2009年11月,河北省的药品生产企业有111家,通过了GSP认证的药品经营企业631家;此外,北京的药品生产企业有285家、天津药品生产企业有143家;这些企业的生产、检验、销售、研发等职位,都在近期和将来对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有较大的需求量。
对河北省的高校进行查询可知,省内开设本科药学、制药相关专业的院校有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医科大学、石家庄学院、河北北方学院、华北煤炭医学院等8所。开设大专药学、制药相关专业的院校有河北农业大学、石家庄学院、邯郸学院、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石家庄科技职业学院等10所。其中以药学、制药工程、中药学、生化制药技术、化学制药技术等为主,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仅有2家,随着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该专业在培养区域稀有专业人才方面占有一定优势。
3.毕业生去向分析
海洋学院现已经毕业一届学生,毕业生的去向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类:(1)从事不同类型药品或产品的销售或服务,如生物试剂、处方中药、医疗器械、兽药、保健品、零售药店服务等,约占到毕业生总数的60%。(2)从事不同类型产品或药品的生产或者研发,如生物试剂、化学药品、中成药,体外诊断试剂等,占到毕业生总数的10%。(3)有3%的学生从事药学类中专教育。(4)升本,顺利通过专接本考试的学生占9%。另有学生创业、从军或者改行,约占10%。
从数据统计可知,从事销售服务的人数超过总人数一半以上。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现代制药行业生产自动化程度高,决定了生产岗位人员需求减少;另一方面,企业在招聘时多以本科学历限制生产、检验岗位,这就削弱了专科毕业生的竞争力。第二类学生的就业证明了专科生并非不能胜任研发、生产岗位。另外,从数据统计可知,毕业生的去向呈现多元化,这体现了就业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同时,也证明了重基础、重素质的培养方案指导下的学生可以胜任比预期的生产销售更广阔的相关工作。对毕业生去向的跟踪分析有助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发展性探索和研究。
二、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该关注的问题
1.以就业为导向完善课程体系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应该围绕就业领域的主要工作所必备的知识展开,体现出重基础、重素质的特点,课程可分为三大体系:(1)开设适用于所有药品生产、销售的课程,如药理毒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事管理与法规、医药市场营销学、药物制剂设备等课程。(2)开设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发酵工程、生物制药工艺学、生物药物分离纯化等主要针对生物制药的课程。(3)开设提高专业综合素质的课程,如药物化学、海洋药物学、医药数理统计、专业英语等。
由于培养年限和课时总数的制约,课程设置不能面面俱到,还要结合用人单位和就业反馈信息不断论证调整。
2.突出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毕业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方面。我们培养的毕业生主要面对生产、经营一线,实践能力格外重要。所以在人才培养中应该充分重视实践课程教学,从课时安排上加大实践课程学时比例。在具体做法上可以建议:转变观念,提高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积极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新型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等[1]。
三、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对策
1.实验硬件设施方面
要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不能全部依赖实习基地来实现,实验室的技能训练必不可少。而许多课程在实验设备、实验耗材等方面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比如用于药物分析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最低配置每台10万元以上。再如生物技术大实验中,一次简单的PCR实验,1人/次至少需要3-4支微量加样器(1支普通的微量加样器大约600元),1台普通PCR仪大约3万元,试剂费用大约20元[2]。如果实验硬件条件不能及时提高,仅用理论、视频、观摩实验来代替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很难实现。所以开设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院校还应该加大资金投入,进行实验硬件设施建设。
2.实习条件方面
2005年11月7日,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改变传统的以学校课堂为中心的做法,职业教育的课堂有些要设置在学校,有些可以设在工厂车间、服务场所和田间地头”。对于制药专业学生,制药企业车间是实习基地的首选对象。然而,由于制药企业的特殊性,很多企业都担心人数较多学生的实习会影响GMP认证的生产环境、产品质量,甚至导致工艺技术泄露等,而不愿接受学生实习。此外,实习时间有限,学生对于新环境、新工艺的熟悉几乎占据一半以上时间,待到基本达到成手可以正式生产时,实习时间已经结束,这对企业的培训指导投入来说,经济上也是损失。药品经营单位也是对口的实习单位,但由于药品经营操作灵活和经营周期较长的特点,也难有经营单位愿意接受短暂的实习。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实习基地的开拓。
海洋学院2006年开设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几年来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办法,一方面开拓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条件,如已经与华北制药秦皇岛分公司达成灵活实习协议,并在实习时间安排上依据厂方生产情况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在实习纪律上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分散进行实习,不至于影响生产。2007级学生三周的实习情况证明,经过理论实验学习后的学生能够较快适应制药车间的生产工作,能带给企业一定的经济效益,这将有助于提高制药企业与校方合作的信心,促进深化合作,早日达成双赢局面。
3.师资力量方面
想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必先有高素质的教师。新开设的专业,配套师资队伍建设也是专业建设必须重视的问题。由于高校引进教师标准的控制,近年来教师学历水平越来越高,研究生学历的年轻教师已逐渐成为教学的主力军,这些年轻教师大多数是应届毕业后直接来到高校工作,虽然知识理论系统,科研能力较强,但是由于没有在生产一线工作的经验积累,在实践教学中,难免底气不足。
为此,应该积极“走出去,并请进来”,安排没有生产销售经验的教师走到一线岗位,进行锻炼。并邀请经验丰富的生产销售人员来校开设讲座。另外,可以提供一个毕业生与在校生的交流平台,便于学生间直接经验的交流,弥补教师直接经验的缺乏。
4.特色体现
新专业是基于原有学科资源而设置的,在专业建设上也应该结合原有学科优势来建设。海洋学院位于渤海湾,学科核心是海洋科学、水产养殖,基于此,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建设应该在素质培养方面体现一定的海洋、水产学科特色。
医药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生物制药产业更是朝阳中的朝阳。由于产业人才需求而带动的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教育也必将得到长足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建设更应该抢抓机遇,发展性地探索和研究人才培养方案,真正实现培养生物制药领域的职业技术型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在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过程后,我国经济的发展步入到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上来,因此在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形势的带动下,我国的各项有关国民经济发展的事业都得到了十足的发展与建设,这其中就包括我国制药业的快速发展。但是,随着制药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相关的细节问题。如制药企业废水的处理问题等。今天本文就分析了制药生产废水的水质特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制药废水处理过程中常采用的各种物化法、化学法、生化法及其他组合处理方法,评述了各种处理方法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讨论了处理工艺的选择和制药废水的资源回收利用问题。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浅谈;药企;废水;处理;
中图分类号: X7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制药工业废水主要包括抗生素生产废水、合成药物生产废水、中成药生产废水以及各类制剂生产过程的洗涤水和冲洗废水四大类。其废水的特点是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高、毒性大、色度深和含盐量高,特别是生化性很差,且间歇排放,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随着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制药废水已逐渐成为重要的污染源之一。如何处理该类废水是当今环境保护的一个难题,也成为广大人民在生活过程中普遍关注的话题之一。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了药企废水处理技术。
1.制药废水的处理方法
1.1.制药废水的处理方法制药废水的处理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物化处理、化学处理、生化处理以及多种方法的组合处理等,各种处理方法具有各自的优势及不足。首先,我们来说一下物流处理方法,其包括以下几种方法,第一,就是混凝法,该技术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一种水质处理方法。它被广泛用于制药废水预处理及后处理过程中。如硫酸铝和聚合硫酸铁等用于中药废水等。高效混凝处理的关键在于恰当地选择和投加性能优良的混凝剂。近年来混凝剂的发展方向是由低分子向聚合高分子发展。由成分功能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131。刘明华等141以其研制的一种高效复合型絮凝剂F一1处理急支糖浆生产废水,在pH为6.5,絮凝剂用量为300 mg/L时,废液的COD、SS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9.7%、96.4%和87.5%,其性能明显优于粉末活性炭、聚丙烯酰胺等单一絮凝剂。第二,就是气浮法。气浮法通常包括充气气浮、溶气气浮、化学气浮和电解气浮等多种形式。新昌制药厂采用CAF涡凹气浮装置对制药废水进行预处理。在适当药剂配合下,COD的平均去除率在25%左右。第三,就是电解法,该法处理废水具有高效、易操作等优点而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电解法又有很好的脱色效果。李颖嗍采用电解法预处理核黄素上清液.COD、SS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1%、83%和67%。
1.2.其次,我们来谈谈制药废水的化学处理方法。而化学处理又分为以下几个具体方法,如铁炭法,试剂处理方法,氧化法等,今天我们主要谈谈化学处理中的氧化法,其又称高级氧化技术,它汇集了现代光、电、声、磁、材料等各相近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包括电化学氧化法、湿式氧化法、超临界水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和超声降解法等。其中紫外光催化氧化技术具有新颖、高效、对废水无选择性等优点,尤其适合于不饱合烃的降解,且反应条件也比较温和,无二次污染,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与紫外线、热、压力等处理方法相比,超声波对有机物的处理更直接,对设备的要求更低,作为一种新型的处理方法,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用超声波一好氧生物接触法处理制药废水。在超声波处理60 S.功率200W的情况下,废水的COD总去除率达96%。除了以上几种主要的处理方法外,还有生化处理法,厌氧生物处理等技术,我们在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
2.制药废水的处理工艺及选择
2.1.制药废水的处理工艺及选择制药废水的水质特点使得多数制药废水单独采用生化法处理根本无法达标,所以在生化处理前必须进行必要的预处理。一般应设调节池,调节水质水量和pH,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某种物化或化学法作为预处理工序,以降低水中的ss、盐度及部分COD,减少废水中的生物抑制性物质,并提高废水的可降解性,以利于废水的后续生化处理。预处理后的废水,可根据其水质特征选取某种厌氧和好氧工艺进行处理,若出水要求较高,好氧处理工艺后还需继续进行后处理。具体工艺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废水的性质、工艺的处理效果、基建投资及运行维护等因素,做到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总的工艺路线为预处理一厌氧一好氧一(后处理)组合工艺。如陈明辉等 采用水解吸附一接触氧化一过滤组合工艺处理含人工胰岛素等的综合制药废水。气浮一水解一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化学制药废水、复合微氧水解一复合好氧一砂滤工艺处理抗生素废水、气浮一UBF—CASS工艺处理高浓度中药提取废水等都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
3.制药废水中有用物质的回收利用
推进制药业清洁生产,提高原料的利用率以及中间产物和副产品的综合回收率,通过改革工艺使污染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减少或消除。由于某些制药生产工艺的特殊性.其废水中含有大量可回收利用的物质,对这类制药废水的治理,应首先加强物料回收和综合利用。如浙江义乌华义制药有限公司针对其医药中间体废水中含量高达5%~10%的铵盐.采用固定刮板薄膜蒸发、浓缩、结晶、回收质量分数为30%左右,作肥料或回用,具有明显经济效益。但一般来说,制药废水成分复杂,不易回收,且回收流程复杂,成本较高。因此,先进高效的制药废水综合治理技术是彻底解决污水问题的关键。
结语:
关于处理制药废水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但由于制药行业原料及工艺的多样性,排放的废水水质千差万别,所以制药废水并没有成熟统一的治理方法,具体选择哪种工艺路线取决于废水的性质。根据该废水的特点.一般应通过预处理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并初步去除污染物,再结合生化处理。目前,开发经济、有效的复合水处理单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应加强清洁生产的研究,并在处理前期考虑废水是否有回收利用的价值和适当的途径。以达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化学 就业能力 教学改革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C).2011.11.046
当前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牵动学生、家长甚至社会大众神经的大事。国家重视就业因为就业标志经济发展状况,涉及民生,关系国家稳定;学校重视就业因为就业情况影响着未来学校的招生情况,影响着学校未来的生存与发展;而学生和家长重视更是因为它直接影响着个人成长、家庭幸福。为此,不管是国家、学校还是学生、家长,都不遗余力地通过开展多种工作大力促进就业。就课程教学来说,也应为学生就业服务,即从教学视角为学生就业提供帮助。为此要不断加强改进教学的针对性,以期形成有利于学生就业的教学模式,化学教学也不例外。
一、化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分析
化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大体有三个方向:
一是医药企业。特别是有生物化学、有机化学专长的毕业生最容易进入制药公司。近几年的数据也显示化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于医药或与医药相关的企业的数量约占三成,这和国外的状况差不多,在国外化学专业毕业生进入如辉瑞、礼来等世界著名医药企业的比例也达三成。不过在国外由于有机化学对身体有一些伤害,许多人还是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会选择转行,这种情况在国内不是很普遍,可能与员工对伤害的认识及再就业困难有关。
二是化学化工企业。这类企业是化学专业学生最对口的就业方向,也是容纳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化学化工行业在我国比较成规模,大小不等的化工企业遍及城乡,企业多用人也多,但总体人员素质却不高。特别是一线工人的素质普遍偏低,包括一些大型化工企业也是如此,这为大学生就业于这样的企业提供了契机。
三是有较重污染倾向的其他工业企业。环境污染问题现在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国家治理污染的决心也越来越大,一些污染重的企业不仅面临着因污染被罚巨款的风险,而且还面临因污染被关停的命运。因此,治理污染已经成为社会、企业的共识。而企业的污染多为化学污染,治理化学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污染,在这方面化学专业毕业生显然比其他专业学生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这也是化学专业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有助于化学专业学生就业的教学改革探索
(一)重视课程设置和讲授重点的调整
以往化学专业课程设置都是以课程的系统性、完整性为出发点的,讲授重点也多集中于基础课程。表现在课时安排上多倾向于基础课程,课时数安排较多,而一些专业方向课则安排课时很少甚至作为选修课来安排。这样的课程、讲授重点安排有利于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化学系统知识,为将来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但其缺点也很明显:专业方向性知识缺乏。而前面分析的当前就业方向却具有较强的专业要求,尽管我们不能像培养研究生那样为本、专科生划分较明确的生物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等研究方向,但也不是说教学上不能有专业方向的倾向性,特别是在讲授重点上更是可以有所作为。
既然化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在化工领域,教师就应该把有机化学、合成化学知识作为重点来进行讲授,在课时安排上给予更多的倾斜,让学生在有机化学、合成化学知识方面有相对较深的造诣,这对他们将来就业显然是有帮助的。同样,生物化学、医药化学制备等课程也应受到格外重视。除此之外,课程设置上还应该有所创新,即开设一些“创新”课程。这些课程可以是以往各地高校化学专业都未曾正式开设过的,但如果它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化学专业知识,有助于就业的需要,都可以尝试。即使不能按正式课程开设,也可以选修课形式来开设。例如,为增强学生的环保知识、技能,可以开设环保化学课程,较系统讲授环境问题中的化学影响以及化学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的作用等,这对学生将来到大型工业企业从事环保工作显然非常有益。还可以开设化学制药课程,尽管这些课程可能是研究生阶段才讲授的,但本科、专科阶段也可以考虑开设。当然内容上可以有较大差异,教师只讲授化学制药的基本工艺即可,本科、专科阶段提前开设可以为学生进入制药企业就业作知识铺垫。
(二)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在化学专业的教学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重理论轻实践,理论课程讲授得多而化学实验却做得少;有一些学校化学实验室建设还都不完备,必要的仪器设备数量都不足,即使有设备也多是陈旧设备,与现代化学技术发展脱节。而就业现实却是:毕业生能力差,难受用人单位欢迎,即使有些理论功底也不行,这是因为企业雇佣大学生是让他们从事一线的操作工作,如到实验室做检测员,到车间做操作员。这些工作要求的是实践能力,而且企业是追求利润的,他们希望雇佣的大学生能够马上投入工作,为企业创造价值,而不希望在大学生培训上花费更多时间和费用。在此情况下那些实践能力相对强的学生就更易受企业青睐,就业更为容易。
为此,学校在培养化学专业学生时就要格外在这方面下功夫。首先,加强实验室建设,购置更多仪器设备特别是先进的仪器设备。其次,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多做试验,尽量不以教师的演示实验代替学生动手操作,以此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重视实习场所的选择
实习也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将课堂学到的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同时它也是学生毕业后迈向社会的一个预演。这个环节的成败对学生未来毕业的前途有着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它更涉及就业去向。因此,这个环节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应该以学生毕业就业为目标,为学生精心谋划。毕业实习目前有两种情况,一为集体实习,即让学生到学校选定的实习基地去进行实习,另一种是学生分散实习,即学生自己找实习单位,学校不干预。
不管是集体实习还是分散实习都应该对就业有帮助。首先,要选择人员容量大的单位。这是因为只有人员容量大的单位才可能接受较多的学生就业,特别是选择集体实习的实习基地时更应该注意。其次,要选择单位现有人员学历水平与学生学历相仿的实习单位,这对分散实习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这是因为如果一个单位的人员学历水平都比较高,如科研院所,那么一个本、专科生到那里去实习,即使单位能够接受,但学生所从事的工作也多是一些秘书甚至勤杂类工作,这些工作不仅与学生所学专业不对口,而且学生留下来就业的可能性也很小。再次,要教导学生学会为人处世。大学生往往接触社会很少,为人处世方面比较欠缺,而这种欠缺在学校生活中可能表现不明显,但在实习过程中影响却会很大。笔者通过长期观察,发现往往在实习完后能留到实习单位就业的,多不是那些学习成绩特别优秀、能力特别强的最好的学生,而是那些学习、技能不是特别好但会为人处世,与实习单位领导、师傅们“处得来”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平时不仅要教会学生化学知识,还要教会学生为人处世的本领,特别是在实习的时候更应该提醒学生注意这些。
(四)重视外聘专家的遴选
外聘专家对于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有很大的作用,它能够弥补学校师资力量的不足,有利于开拓本校教师的视野,对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有很大帮助。对于外聘专家的选择上以往多着眼于其他高校或科研院所,因为这些单位的专家懂得教学,一般有着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丰富的知识。特别是一些科研院所的专家们更是多具有前沿性知识。但如若从未来大学生就业视角来看,这种选择就有着不利方面了,首先,他们所在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很难容纳本、专科毕业生就业,因此在就业上他们是帮不上忙的。其次,这些专家多为擅长理论研究,对化学科学的前沿知识了解较多,但实际操作能力往往不足,毕竟他们的工作性质不允许他们在操作一线工作,这对教给学生实际工作知识,提升实际工作技能帮助不大。
为此,学校应该在选择外聘专家上转变观念,将视野转向化工、医药等企业,多从这些企业聘请专家。他们可以是企业的管理者如厂长、车间主任等,也可是工程师、技术员,他们不仅可以给学生带来有用的实际操作知识和技能,更能通过他们的人脉关系,让学生较早与他们所在企业有所接触,沟通感情。通常这些外聘专家多愿意招收自己的弟子到自己所在企业工作,而且由于他们在企业中都有一定的身份地位,他们的建议对企业人事部门有较大的影响力,在同样情况下往往有外聘专家推荐的学生更容易被录用。据以往笔者的经验,从这些企业聘来的专家能够解决不少的就业额,而且到这些企业就业的学生往往熟悉工作时间更短,且更容易获得晋升机会,这都有赖于这些受聘于学校的企业外聘专家。
有助于化学专业学生就业的教学改革探索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进程,因为就业市场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今天的主要就业方向也许过若干年后就不是了,而以前非主要的就业方向也有可能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变成主流的就业渠道。就业市场的这种非常态的变化就要求化学教学要不断进行改革、探索、创新,以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刘成娟.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推动高职教育健康发展[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6(9)
[2]石瑛.实验室文化的内涵及其构建[J].教育探索,2010(11)
[3]徐晓艳.以就业为导向,以快乐学习为目标教学模式的构建[J].辽宁高职学报,2009(2)
据了解,天方药业是河南省第一个与世界500强企业结成联盟的大型医药企业。而日本住友之所以不惜加价入股天方药业,其中自有玄机。
“跨国恋”事发突然
今年4月14日,天方药业关于第一大股东向外商转让股权的提示性公告称,公司2005年4月12日收到第一大股东河南省天方药业集团公司的通知,知悉住友商事株式会社、住友商事(中国)有限公司与集团公司已于2005年4月8日签订了《股份购买协议》。集团公司将持有公司的298721638股(占总股本的71.1 24%)国有法人股中的84000000(占总股本的20%)股份分别转让给住友商事株式会社67200000股(占总股本的16%),转让给住友商事(中国)有限公司16800000股(占总股本的4%)。以上两公司的总价格为相当于164201119元人民币的美元现汇。完成此次股权转让后,集团公司持有公司214721638股(占总股本的51.124%),仍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住友商事株式会社和住友商事(中国)有限公司依次为公司第二和第三大股东。
此前,住友制药和大日本制药于2004年11月25日宣布,两家公司将于2005年10月1日起正式合并,创建的新公司将由住友化学以50.1%的方式控股,新公司将继日本第一制药之后,成为日本排名第六位的制药企业。
对于此项合资,天方药业表现出了比较积极的态度。近几年,该企业通过一系列的资本运作,先后在黑龙江、内蒙古、新疆、上海等地重组5家医药有限公司,积极进军国内医药流通领域,将触角牢固地延伸至西北、华北、东北和华东市场,目前已成为河南省最大的医药生产和流通企业。为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该企业与日本住友早在半年前就接洽谈判,并在股权出让比例、引进新的药物品种等方面达成共识。
有消息称,对于这桩“跨国姻缘”,河南省政府部门从上到下都表现出了高度的关注。2004年11月26日下午,河南省长李成玉会见了日本住友商事株式会社执行董事、驻中国代表田村玄先生一行。从河南省官方的口气来说,此举在实现国有股成功向外资转让、促进未来医药集团的发展壮大等方面,也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对于天方药业来说,引入住友这个实力不俗的战略投资者,显然是有意借鉴其先进的管理经验、成熟的营销网络,以及国际领先的生产技术。据了解,此次天方药业集团向住友方面转让天方药业的股权,只是双方的初步合作,如果效果不错,双方在后续还将考虑进一步作深层次的、全方位的合作。
那么,对于住友来说,它究竟看中了天方药业的什么呢?论实力,天方药业在国内医药行业的地位并不是特别突出,而从住友以往在国内的合作伙伴来看.都是像海信、宝钢、一汽这样的行业龙头。因此,天方药业成为日本住友在中国八股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便显得甚为引人关注。另外,天方药业集团突然选择在这个时候减持其所持天方药业的国有股权,也显得颇为暧昧。应该说,要揭开这个谜底,还得从前不久河南省酝酿成立医药集团谈起。
天方药业受命组建大型医药集团
继烟草集团成立,提出组建煤炭集团后,2004年11月5日,河南方面突然传出消息,省内又要组建大型医药集团。该消息称,河南省酝酿成立大医药集团,已筹划、论证很长时间了,还有一个专门的小组在负责,成员主要来自省医药监督管理局、国资委、财政厅,估计近期将有结果。随后,此消息得到河南省药监局副局长张玉新的证实:“省政府刚开过会,已决定先成立一家医药集团,由药监局牵头实施,计划年底前挂牌,但目前,具体的实施方案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也就是说,医药集团的“出炉”,将只是个时间问题。
有知情人士透露,马上要成立的医药集团,将以河南天方药业集团公司为核心,通过并购、重组等手段,对省内医药行业的部分优势资源和有效资源进行整合。
公开资料显示,2003年,天方药业集团完成工业总产值25亿元,销售收入9亿元,利税总额2亿元,几大指标均居省内医药行业第一位,且拥有一家上市子公司天方药业,具有较强的实力。
而近年来,天方药业集团一系列的资本运作,也显示出了强烈的扩张冲动,先是积极进军国内医药流通领域.先后投资1.32亿元在黑龙江、内蒙古、新疆、上海等地,以控股或收购形式重组5个医药有限公司,通过借用对方原有的人力、营业场所和销售通道,将分支机构伸入西北、华北、东北和华东市场.这当中,2003年投资6000万元.在黑龙江哈尔滨、内蒙古包头、河南郑州收购重组黑龙江天方、包头天方、郑州天方医药有限公司,其中天方药业均占51%的股权。而2004年3月,又投资1268万元对新疆恒德医药有限公司收购扩股,重组新疆天方医药有限公司。随后,今年7月份,再投资5950万元,收购上海普康药业有限公司70%的股权,组建上海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形成年产30亿片(粒)制剂的规模。
对省内的医药资源,自然是能整合的就整合。“这件事省里积极促成,尽管具体怎么并购尚未公开,但是,以天方药业为龙头组建大集团,我们很愿意做这件事情,借这个劲,加快发展,以达到做强的目的。”天方药业集团办公室一位负责人说。
据悉,新的医药集团的组建,主要围绕三条线展开,即商业。科研、生产。商业领域的重点是控股具有较完善医药批发零售网络、2003年销售收入近6亿元的河南省医药公司,进而实现对省内各市县医药公司的控股、兼并与联合,同时建立起1000家医药批发零售网点,控制河南一半以上的医药批零市场,并与天方药业原有省内外市场体系整合,形成大商业流通格局。
计划整合规模更大的,当属生产领域。天方药业的强项在抗生素发酵上,其发酵吨位位居全国第二,是国内重要的化学原料药生产基地,其产品
乙酰螺旋霉素全国产量最大。河南在原料药生产方面,有几家企业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定份额,像南阳普康集团化学制药厂的洁霉素、新乡制药股份公司的肌苷等,因而,天方药业整合后,能使整个抗生素的发酵吨位大大提高,位居国内第一,快速形成自己的核心产品优势。
也就是说,以天方药业集团为核心,整合省医药公司、省生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南阳普康集团化学制药厂、新乡制药及郑州翱翔医药包装公司后,一个以商业为龙头、科研为先导、工业为基础、资本为后盾的大型医药集团,已雏形渐现。
医药行业区域性整合成主流
应该说,天方药业集团受命组建河南省的大型医药集团,体现了当前我国医药行业大整合的趋势。
综观目前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应是重组整合。上世纪80年代末,在国外就以葛兰素与威康、史克与必成等的合并掀起第一次并购浪潮90年代又以葛兰素一史克、阿斯特拉一捷利康等的合并掀起第二次并购浪潮。原先估计全球前10位制药公司所占的市场份额在2010年才出现的结果,2001年就提前实现了。
与此相比,国内医药行业的重组整合则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发展了一些销售额在几个亿元人民币的医药集团,但和国际医药巨头相比,还是“坐飞机钓鱼,相差甚远”。2003年我国整个医药产业的销售额只有3000亿元人民币左右,而世界医药的龙头老大辉瑞公司去年的销售额就达到500多亿美元。
而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国内区域性的医药业整合更是屡见不鲜,从太极集团先后收购桐君阁(000591)和西南药业(600666),到广药集团重组白云山 (0 00 5 2 2),新华制药(000756)与鲁抗医药(600789)的联姻,南京金陵制药集团和南京医药集团的合并,再到华源集团对上海医药集团的收购,均透视出我国医药行业区域性重组的趋势,相信类似的合并会越来越多。
公司广告策划书
****医药包装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药用包装材料开发推广的专业公司,有着精良的技术设备和丰富的市场经验,与日本玛泰株式会社合资以后,企业的实力进一步增强。一份来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调查表明,当前我国药包材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档次偏低,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有两项指标足以说明:占制剂总量约**的药品包装还达不到国际20世纪八十年代水平;包材质量及包装对医药产业的贡献率偏低,在发达国家,医药包装占药品价值的**,而我国这一比例尚不足**。因此,注重新产品技术开发的**公司前景充满希望。
一、广告定位及特点
1、**产品的行业性很强,广告具有很强的定向性,以制药企业法人及供应部门负责人为最主要的诉求对象。
2、**公司的产品销售在国内医药行业的市场覆盖面达到**,加上多年来的品牌经营,产品在行业内具有解很高的知名度。**广告以继续巩固和提升企业形象为主线,侧重于新产品的宣传推广。
二、市场分析与研究
1、在我国医药包装行业“十五”发展规划纲要中,对多类药品包装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一批落后劣质药包材即将在我国被强制淘汰,优质新型药包材得到普遍推广,药包材市场充满商机。
2、近年来国内的医药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基因制药、生物化学制药等新的制药形式,从而对药包材在低热封性、高阻隔性、耐化学性及环保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新型药用包装材料消费需求也日渐加大。
3、中金公司与日本玛泰公司合资以后,公司的实力相对雄厚。特别是今后日方在技术上的支持,将使**产品质量更加成熟,为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奠定基础。
三、广告行销方式
1、进一部巩固**产品品牌形象,强化消费者对**产品的信心,让社会了解**的企业管理、价值理念、产品特色,行销方式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选择在行业内的国家级平面媒体上发放广告,包括报纸、刊物。
(2)参加行业内的各类大型展会,加强沟通交流。
(3)针对新产品成功取得注册证,组织一次大型的推广活动。
2、设定战略
(1)突出宣传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特色、产品开发实力等。
(2)强调**的品牌及服务。
(3)避免言过其实的广告。
3、广告主题词
(1)中金包装引航药包科技潮流。
(2)好药要用好包装。
(3)中金包装,品质与服务的保证。
(4)选择中金就是选择信赖
4、广告文案:
中金包装引航药包科技潮流
依托省级工程技术中心,领衔药包材技术潮流;
代表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基地,满足客户更高层次的要求;
健全的市场服务体系,随时随地为客户提供服务。
中金包装,品质与服务的保证
****医药包装有限公司,始建于1987年,是国内最早从事新型药包材生产、开发的专业公司。公司拥有固定资产4亿多元,包括四个现代化的药包材生产工厂和一个省级新型复合包装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司全部设备均从日本、瑞士等国引进,生产环境按照GMP标准设计,可向社会提供10大类30多个品种的包装产品,产品销售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市场覆盖率达到40以上,为目前亚洲地区医药包装生产行业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
四、广告设计、制作、
1、行业内行业内报纸期刊:
(1)媒体选择
广告投放的媒体拟选择:以在药监系统和制药企业具有99覆盖面的-----中国医药报为主,以对广告诉求特定人群覆盖率高达80的-----中国药业杂志、对广告诉求不可割舍人群有较高覆盖面的-----中国中医药报为辅助。
中国医药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机关报,主要覆盖全国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制药企业、医药流通企业、制药关联企业(医药包装、制药机械、科研等),幅射部分医疗单位、部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
中国中医药报:国家中医药管局机关报,主要覆盖全国中医药管理部门、中医院、综合医院中医科、中成药生产企业及中医药关联,幅射部分药监部门、医药经营企业。
中国药业杂志:主要读者群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制药企业及药品监管理关联企业,其中对制药企业法人及设备部门供应部门负责人的覆盖面在80以上、十年之久。
(2)投放计划
按照突出主要媒体,兼顾辅助媒体;强调独占性,兼顾一般性;以硬性广告为主,结合全国性专业会议,配合相应专题文章的原则,建议20xx年投放计划为:
中国医药报:头版10x8.5cm套红广告,每月两次,全年12次;全年1-2次四分之一版专题推广宣传。
中国中医药报:头版10x8.5cm套红广告,每月两次,全年12次。
中国药业杂志:彩色插页广告,每期1页,全年10次。
全年在以上媒体上免费刊发10篇左右反映企 业在质量管理、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方面的消息。
中国医药报:XX万元
1.硬广告,一版10x8.5cm套红,每次收费标准XX元,优惠价格XX元,全年12次,计XX万元;
2.专题宣传,四分之一版收费标准XX元,优恵价XX元。
中国中医药报:XX万元
第一版10x8.5cm套红硬广告,每次收费标准XX元,优恵价XX元,全年12次,计XX万元。
中国药业杂志:XX万元
彩色插页每次XX元,优惠价XX元,全年6次,计XX万元。2、行业内不定期书籍:
中国包装联合会协会书刊,《中国包装年鉴》、《信息汇编》等:XX万元/年
彩色整版页每次XX元(含不确定因素),全年10次,计XX万元
3、输液产品专题推广活动:
(1)输液产品专题推广会(包括会议活动、礼品等),预计费用XX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