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道德与法律辩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实效性
引言
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在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丝丝入扣,但随着社会结构的多样化发展,快节奏的生活,令人们自顾不暇,也间接地导致了人们职业道德的缺失和法律意识的淡薄,再加上各大高校对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这门课程不够重视,以及各方面的综合原因,从整体上限制了这门课程的发展。
一、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育教学的现状
1.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呆板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任课教师无法从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走出,无法挣脱这层思想束缚,只能依照老一套的“灌输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使得专业知识与行业要求、企业需求以及社会发展动向相互脱节,无法根据实际发展对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和适当补充,也无法结合真实案例,对职业道德与法律教育进行模拟测试。课堂之中无法形成良性互动,学生只是机械地接收,教师所传输的内容,单一式的教学法,大大地降低了教学质量。2.考核评价体系单一,缺乏科学性和真实性考核评价没有充分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和文化素质,卷面考试是现代教育对学生综合评价的唯一方式。单一式的评价体系,过于片面化、主观化,缺乏科学性与真实性,无法从整体上对一个学生进行综合评定。所以,也就间接地导致了学校评估结果与学生的真实情况存在较大差异,给企业择优录取人才带来了困难。
二、提高职业道德与法律素养的必要性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法律素养,是现展的趋向性要求,也是适应市场经济变化的必然性需求。市场的日益扩大,不仅带动了经济消费,也全面推动了企业发展。然而,一些职业道德缺失法律意识淡薄的现象也渐渐出现,缺斤少两、假冒伪劣,为了追求个人利益不择手段等不良行为,严重侵犯了消费者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的正常秩序。面对这样的情形,只有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法律素养,加强公民意识,才能确保社会的有序发展,才能培养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既具备职业道德,又拥有良好法律意识的复合型人才。这也是提高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实效的必要性。
三、提高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实效性的途径
1.提高认识,增强教师对职业道德与法律教育的责任感
教师是知识的先驱,也是教学的实施者和培养者,因此,教师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技能,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为既具备职业道德,又掌握法律知识的专业型人才。此外,教师要有时代的使命感,以培养符合企业需求,诚实守信、刚正不阿的学生为终极目标。
2.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教学可以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增强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堂的实效性,就必须要合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地位,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思维沟通,活跃整个课堂氛围。在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的讲述中,教师要结合真实案例,可以以话剧形式,让同学扮演法官、律师等人物,进行模拟法庭演练,甚至还可以模拟招聘会、模拟律师之间辩论会、法律知识抢答会等,增添课堂的趣味性、实践性与创新性,让学生明白法律在生活中的意义。此外,还可充分借助电影、视屏、图片等媒体,通过观看法律电影、职业道德人物宣传、相关图片,在富有趣味的情节发展中,曲折离奇的故事演绎中,为学生带来全新的感受,激发他们的好奇与猎奇心理,使他们深刻认识到树立职业道德,增强法律意识对社会的重要性。
3.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理论必须要与实际相结合,贴近社会,立足现实,教师要以超前的目光,顺应时代的需求,了解社会的发展,将职业道德和法律素养与现实社会相互融合,以全面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断给这门课程注入新鲜血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法律政策、社会热点、焦点新闻、真实案例与所学专业、所学知识相互融合,使教学能充分联系实际,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为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文化修养,除了课堂教育,教师还可以选择让学生观看“今日说法”“法制教育”“法律援助”“焦点访谈”等电视内容,此外,可以通过收听广播,观看大量法律书籍、道德书籍等多种途径、多个渠道。只有将所学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中,立足于现实,让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综上所述,要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法律素养,离不开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同时还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专业知识与社会发展充分融合,相互交织.只有不断地更新和变革,才能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脚步,职业道德与法律素养要立足于现实,溶于实践,才能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赵丽艳.实践性法律教学与法学教育目标反思[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
[2]段德臣.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的高职法律教学体系重构——以《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课程为例[J].科技信息,201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改革应营造“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氛围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关键在于将这种教育理念落实到教学的实处。以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多重视各自系统知识的传授,站在学生全面发展的视角研究问题不够,新教材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知识融合在一起,更加强调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知识融会贯通,要想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必须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进一步研究教学的有效途径,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学知识用知识的潜能,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首先应营造浓厚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氛围。
(一)找准切入点,适时渗透、融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高校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与法律教育很大程度上是道德人格、法律人格教育,是以道德与法律的系统知识为底蕴,通过引导、教育、感悟、积淀的过程,使其在思想、信念、情感等方面形成一种内在的力量,并透过其行为体现个体的道德品格与法律意识。这种内涵与素质的积淀,夯实了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搭建了全面发展的平台。将“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融入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就是要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要求课程建设要重视人之心、人之情、人之感、人之求,把知识的传授同价值观、全面发展观融合为一,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关键应将对学生发展的“关注”放在一个现实的基点上,从学生的心理、情绪、情感、欲望等基本需求出发,既了解学生个体的情感需要,也把握学生整体的心理需求,找准切入点,将高品位的道德知识与常用的法律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接受道德伦理与法律知识、感悟高尚的道德与法律精神、掌握高水准的道德价值判断标准与行为法律尺度,追求高标准的发展目标。其实,大学生的心理需要、情感需求、对发展需求的关注恰恰是思想道德与法律教育不可错过的切入点,找准每个切入点后,采用访谈、交流、研讨、辩论、讲演等途径,给学生创造更多锻炼的机会,营造“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氛围,本着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思路,适时进行思想道德与法律教育,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情感相容,创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最佳教学情境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要追求良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情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只有融入情感因素,才能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最佳教学情境,因为情感是促进学生的自觉接受、激励学生积极活动,提高学生的行为效率的启动因素,情感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好奇心、惊异感、美感、亲和力、想象力与创造力,而且对学生发展起着一种无形“助推器”作用。国家教育方针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目标,都要求教学应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就是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在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应更加关注教育对象的情感需求,每个教学环节都要为学生提供情感交流、挖掘发展潜能的空间。当然,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课堂上,创设情感相容的最佳教学情境,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水准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真实情感的投入,增强自身的亲和力,同时,还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产生良好的互动效应,使学生主动亲近道德理论与法律知识、欣赏高尚的道德行为与自觉的守法行为。一般来说,教师的情感投入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
1.教师自身要有饱满的热情、健康的情感、良好的道德与守法形象。这是情感投入的前提,教师的心教、身教、传情是创设最佳教学情境的先决条件。
2.方法纯熟。教学中,教师采用各种方法、手段,激发、协调学生情感时,喜怒哀乐的情感运用必须得心应手,要巧妙地营造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意识强化的情感氛围,创设出各种情趣盎然,淋漓尽致表现情感的教学情景,使师生同步进入情境,引导学生进行道德与法律评判。
3.教师应适时实现情感的渗透、迁移。将积极向上的情感及时、恰当、巧妙地融入到教学中,用自己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与学生进行自由、平等、真挚的情感交流,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的精神需求,学会感动、启发、诱导学生,用真实情感驾设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梁,用高水准的道德理念激励、震撼心灵,使学生在深层次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自主思维,融会贯通,并将真、善、美的道德判断与法律意识推到更高的水平。
(三)把握学生心理,营造“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和谐氛围
由于现代的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家境、受教育环境、成长经历、学习基础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自我认知、自立能力、适应能力、调整自我能力的水准不一,在学习、交往、婚恋、择业、价值取向等方面常常会出现认知偏差,在成长与发展中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特别是在学习上,中学阶段一路领先、一帆风顺的较多,在大学一旦遇到困难与挫折,就会引起心理焦虑;在人际交往中,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学生较为封闭,交往能力有限,容易产生闭锁、焦虑、嫉妒、孤独等心理失衡现象;在恋爱与性心理方面,大多数学生性发育成熟,但是性教育滞后、性知识贫乏,对异性的神秘、恐惧、渴望等心理交织在一起,常常伴有自卑、失落、懊丧、嫉妒、猜疑、抑郁等程度不一的心理问题与障碍,容易在情感上困惑,甚至会采取一些过激行为,特别是那些受经济、学习、情感困扰较严重的学生,如不及时引导、教育,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就在所难免。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师,应将营造和谐氛围作为职责之一,用这样的教学氛围凝聚学生,教书育人,才能避免学生陷入道德评价的偏差,防止行为的违法,保证学生的发展不脱离正确的轨道,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改革的途径探讨
(一)知识传授“以学生发展为本”,提升大学生的理论素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不仅包括道德伦理、法律知识的传授,而且涉及学生发展所必需的人文知识,在教学中应从道德的渊源与本质、法律的内涵与作用入手,讲授个体“自然人”到“社会人”发展过程中已被公认的道德伦理、法律知识,以促进学生道德与法律知识的积累,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理论、法律文化素养。同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基点,从学生的心理需要、情感需求出发,传授与伦理道德、法学相关的政治学、心理学、美学、社会学等人文知识,使学生对道德伦理、法律知识有一定的理性认知,明确“德者,得也”, 从知、从心、从行,内得于己,外施于人;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学法懂法用法,做合格的公民。让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中通过直观、直觉的体悟,理性的思维、想象,了解、掌握社会与身边道德生活中的常规惯例、原则、规范要求,提升法律意识,自觉地构筑学生个体的、内在的道德与法律知识体系,提升理论素养,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增长道德智慧,讲究道德良心,履行道德义务,升华人生价值坐标,增强自我调控能力,不断地进行自我打造、自我陶冶,内化过硬的道德与法律素质,尽快进入知行统一的境界,使道德与法律素质的培养与全面发展有机结合。
(二)教学手段选择“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大发展对人的研究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应从社会需求、学生发展出发,选择有效的教学手段、方式,注重学生的分析能力、辨别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课程的教学应做到“有备而战”,应在开课之初做一些调查,掌握学生对道德理论与法律知识的认知水平、各种能力状况,梳理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查找资料,课后研读,并选择一些焦点问题,有目的地组织学生探讨,将研讨会、辩论会、个案分析、讲演会、模拟法庭、职业论坛、毕业设计、求职面试模拟等多种方式融入课堂,为学生创造研究问题的平台。同时,指导学生走进图书馆,进入网络,融入社会,进行调查研究,学会数据统计与分析,使学生在占有“第一手”材料的情况下,对社会中存在的伦理道德、法律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辨,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研讨问题,为学生创造探究问题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分析、辨别后得出有价值的结论,促使学生迸发出创新性解决问题的“火花”,提高研究能力。
(三)为学生发展服务,进一步完善创新教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学生进行的思想道德、法律教育,必须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一方面帮助学生提升修养与守法的“自致”水平,同时还要注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完善创新教育,这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因为,当今社会是创造性的社会,只有创造才是社会资源丰富的源泉。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竞争激烈的时代,客观上要求人们必须进行创新,就是说个人要就业、要发展、要获得财富、要得到别人的尊重、要实现自身的价值,都必须具有创造力,这是时代对人们提出的特殊要求,大学生要在未来社会挑大梁,就必须具有相当的创造能力,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不能停留在只传授知识和对过去经验的总结上,而应克服以往教学中主、客体“固定定位”带来的偏差,整个教学过程都应尊重学生的发展要求,想尽办法调动学生创新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创新立项,参加教师的科研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帮助学生挖掘其创新潜能,保证学生的创造力在课堂上与实践中均能得到相应训练、体现、提升,创新教育机制得到完善。
(四)以礼仪规范教育为载体,注重大学生的道德形象教育
大学生的发展不仅要有内涵,还要外塑道德形象。因为,个体的外在道德形象是一个人的“德行”在公众面前的一种展示,是个体内在道德素质的外在表现,是个体自我德性的涵养、德行的整合、品性的磨炼,是多层面道德人格因素的外露,是深邃的内涵通过具体行为在道德实践中的表现,是一个人顺利发展必须具备的素质条件之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要帮助学生将内涵的道德素质,在发展中的每个环节都充分地表现出来,我们选择的载体是礼仪规范教育,以学生发展的心理需求、人格的尊重需求作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礼仪规范教育,让学生在多彩的生活中将体现礼仪的礼貌、礼节融为一体,通过一言一行,传递自身个体道德形象的信息。要教会学生在言谈举止中学会“施礼于人”,如待人要主动、热情、诚恳、经常使用礼貌性语言、做事情符合大学生身份等,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举止文明、庄重大方、循礼守节、气宇轩昂的风度,正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总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应力争促使学生在敬人之中,在行礼之下,追求“德高望重”,塑造自己良好的道德形象。
(五)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及时传递各种信息
并非所有问题都能够在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进行探究,尤其是在有限课时里选择何种问题供学生探究尚需要教师认真思考,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教师首先应确保精心选择探究主题。以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可供探究的主题涉及爱国主义、职业规划、道德建设、法治建设、理想信念以及恋爱问题等等。教师应参考当前社会热点,或以学生关注度为依据,同时根据课时限制来选择探究主题。其次还应以此类主题为中心,进一步选择可供学生探究的那些具体问题。在设计这些问题时应注意遵循与学生、实际、生活相互贴近的原则,确保所选问题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兴趣。例如教师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课时限制、大一新生特点为依据来选择大学生职业规划、道德建设以及恋爱问题这三大主题作为本学期探究主题,以便于引导学生在未来大学生活中所将要面临的种种现实问题予以有效解决,并促使学生主动关注社会并且了解社会,能够以理性的思考观念来对待周围社会事物与问题。而在确定所选主题后,教师可以恋爱问题这一主题作为讨论中心,组织学生开展恋爱观调查、恋爱中的个人道德、传统家庭美德以及恋爱利弊分析等不同问题的探讨,可让学生根据个人喜好来选择相应的问题展开探究。由于所选问题均属于个人偏好,因此学生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而在道德建设主题讨论中也同样如此,教师可以从道德建设重点、道德现状评价以及道德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等不同角度出发,引导学生通过理性思考,进而能够正确分析社会热点问题。此外,应就职业规划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对自身专业各类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并对专业就业情况有所了解,激发学生对专业未来发展方向有所关注,从而有利于学生主动思考自己在大学阶段所应实现的目标。总而言之,通过上述问题的设计来引导学生对其面临的各类现实问题予以良好解决。
2选择相应的探究方法
应以探究式教学不同的内容为依据来选择相应的探究方法,其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方法是问题探讨法。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是一门针对广泛存在于青年学生群体中的各类思想问题所开设的重要课程,其问题色彩鲜明,且问题源较为丰富。而问题探讨法则有利于提高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实效性以及针对性,在应用问题探究法的同时还可参考选材主题差异来开展包括展示性探究、搜集性探究、设计性探究以及调查性探究等多种方式在内的主题探究法。问题探究法在教学过程中是其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教师应着眼于道德发展现状以及道德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以分组的方式搜集资料,并在组间展开讨论与总结,还可在班级内部进行交流以及相互学习。在此情况下,教师可给出问题,并基于社会中出现的道德滑坡问题组织学生展开深入研究与谈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合理应对。学生通过此类小组活动逐步了解到如何在团队中开展相互合作以及如何有效交流彼此的观点与看法,了解到应善于听取别人迥异的观点和见解,从而能够着眼于不同角度来思考和探讨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利用此类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正确认识现实问题,同时其问题分析能力也得到提高。
3课堂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而学生则居于主体地位
教师在探究式教学中关键应发挥主导作用,应在适宜的时间内适度介入学生探究活动,同时注意给予有效引导,并采用正确的点拨方法,防止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偏离或者迷失方向。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应适度予以引导,同时评估小组学生的总结,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并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展开师生交流与对话,引导学生在个人真实想法面前能够做到坦诚相待,并帮助学生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此外,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发表个人见解,并基于各类问题进行辩论、反思、归纳以及总结。例如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大学生恋爱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对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予以尊重,并对这些学生所发表的观点予以客观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这些观点的利弊,从而能够客观认识到大学生恋爱这一问题的利弊,而教师还可从自身体会出发来引导学生认识道德在爱情中的重要作用。在受到教师充分尊重的前提下,学生能够打开心扉、积极发表个人言论,教师由此也实现了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的目的。与此同时看,教师还应掌握必备的学科基础知识以及相关资料,从而为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提供信息支撑。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课堂主体地位是一个基本理念。要想确保教学理念富有主体性,教师自身首先应具备主体性意识,并对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予以尊重,与学生保持平等地位,以平等态度对待学生,并在教育活动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个人成长与发展作为根本目的和出发点。应构建和谐、民主和平等的师生关系,并以此为前提从学生群体的内心需求以及身心发展特点与水平出发,积极启发、点拨以及引导学生,从而高效实现正确选择教学内容并将其内化和外化的目的。
一、“思修与法基”课程引入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思修与法基”课程的实效性
众所周知,不仅是“思修与法基”课程,几乎所有的思想政治类课程在高校当中进行教学的实效性都不高,一方面这是由于思想政治课程本身的性质所造成的,思想政治课程多为理论方面的课程,其内容比较抽象,课程性质比较枯燥,因此对大学生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由于思想政治类课程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缺乏对其进行教学方式与手段的探究,采用理论宣讲的形式较多,这也就给学生留下了思想政治课程比较乏味的刻板印象,这也是造成思想政治课程实效性不高的根本原因。“思修与法基”课程事实上是具有鲜明实践性的课程,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也密切相关,因此,在“思修与法基”课程当中引入实践性教学的内容,有助于让大学生通过实践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有机的联系c整合起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思修与法基”课程的实效性。
(二)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与法律意识
当前大多数的大学生都基本上处于在学校学习知识的状态,对于社会的接触比较少,社会阅历尚浅,而学校的“围墙”又对他们保护的非常好,使得他们当中的一部分对于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事情不能够全面的了解,但从他们认知阶段来讲,他们又处于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因而让他们了解社会不仅是需要的而且是必要的。将“思修与法基”引入实践性教学,不仅有利于大学生了解社会,有利于他们从大学生向“社会新鲜人”的角色转变,更有利于他们构建自己的道德与法律的认知系统,从而树立健康的“三观”。“思修与法基”的实践教学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资料调研、社会调查,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这就使大学生不得不走入社会,与社会当中的一些人打交道,这就使他们学会与人相处,处理好各类的关系,学会分析与解决事情的能力,并在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能够用合理的手段来保护自己,增加了学生的道德使命感与法律认同感,从而从本质上提高他们的道德法律意识。
(三)有利于大学生的知行合一
思想政治课程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让大学生能够将课堂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平时的生活实践相结合起来,也就是所谓的知行合一。但是,从目前的教学层面上来看,思想政治课程当中的一些课程在进行实践性教学的过程当中还是拥有一定的困难的,但“思修与法基”课程则不同,它本身就属于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非常有利于学生将在课堂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当中,而且道德本身也就是作为一种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的品质所存在的,它要求学生不断进行实践。因而,“思修与法基”引入实践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联系实际,更有利于他们在实践过程当中通过身体力行,将自己的思想道德与法律认知运用于实际生活当中,达到知行合一。
二、“思修与法基”课程实践教学开展的现状
从目前来看,大多数高等院校都对“思修与法基“课程开展了实践教学,其中不乏有相当多的成功经验,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思修与法基”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值得我们进行思索与探究。
(一)“思修与法基”课程并未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固然,当前众多的高校都对“思修与法基”课程开展了实践教学,但是从目前开展的现状来看,大多学校的实践性教学无非就是带领学生到法院听审、带学生外出参观等等,这些虽然说都是进行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但是这些途径过于单一,有些甚至并不能对学生起到教育的目的,更不用说,这样的实践性教学也并非是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的,由于法院并不能接受所有的学生进行旁听,大多数高校都是选择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作为“代表”参加的。从这样的现状来看,这类的实践性教学并未起到有效的实践性目的,致使很多学生缺乏对实践性教学的积极性,更有甚者对此嗤之以鼻,漠不关心。
(二)欠缺对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
要想保障实践性教学能够顺利开展,制定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它是保障实践教学切实可行的基础,能够保障实践教学顺利开展,有效运行。但目前来看,大部分高校并未制定保障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甚至对于实践教学的计划性都没有一个整体的计划,这样的结果就是高校的实践教学的开展基本上就是随心所欲,没有相应的学分设置、缺乏明确的实践性内容、缺乏与之相对应的考核机制,因此,这样的实践性教学的实效性根本无法得到保障,很多课程都会发生实践教学的冲突事件,再加上期末考核的时候,实践性内容并不在考核范畴当中,考试依然用笔试的形式进行,以理论知识的识记为主要内容,这就导致了学生对实践教学不重视,最终使得实践教学形同虚设。
(三)缺乏具有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队伍
由于实践教学的特殊性,在实践的过程当中每一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具有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当前大部分高校在这方面都是有所欠缺的。首先,从思想政治学科上来讲,高校的思政课程都是以“大课”的形式进行的,因此高校的思政教师的数量极为有限,更不要说能够进行实践性教学的教师了;其次,高校的思政教师基本上都是招聘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这类教师在理论知识上非常完备,学术素养非常强,但是,由于我国对于研究生的培养机制,使得他们在实践性上本身就有所欠缺,因此,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当中,他们本身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最后,思政课程上课通常一个班级有几十上百的学生,组织全体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教师本身的精力也力所不逮。因此,要想从根源上解决“思修与法基”实践教学的问题,就要先从构建教师队伍入手,建立起一个具有实践经验且年富力强的骨干教师队伍。
三、构筑“思修与法基”课程实践教学的模式的路径探索
(一)“思修与法基”实践教学模式的目标
我国教育部规定了“思修与法基”的实践教学目标:其一是要通过学生的学习与实践,将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律原则、基本规范、要求内化为道德与法律意识;其二是要大学生们在实践过程当中能够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在实践当中巩固认知、加强体验并自动转化成行为。根据教育部所规定的这两个目标,“思修与法基”课程的目标是希望大学生在树立健康的三观的过程当中,能够将道德素质与法律精神转化为个人的内涵,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在日常生活的过程当中进行实际的运用。
(二)“思修与法基”实践教育模式的内容与形式
1.课堂教学实践。根据笔者在教学过程当中的了解与实际的调研发现,“思修与法基”课程基本上的授课形式还是在课堂上,也就是说,如果想要大学生能够进行一定的实践,还是需要从课堂教学上入手的。在课堂教学上进行实践教学不同于真实的走入社会,因而教师要利用课堂上能够利用的一些方式,比如课堂辩论、课堂讨论、课前演讲这些便利的形式,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进行一定的实践性活动,当然,这些活动要设置一定的主题,不能够让学生漫无目的的说,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探究性的备课,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一定的设计,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实践活动。
2.校园实践教学。校园是大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因而在校园当中进行一定的实践教学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可以与大学社团进行一定的合作,开展一些列的实践活动,如校园调查、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等活动,一方面可以帮助构建校园文化,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实践教学真正的开展起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道德素养与法律意识。
3.社会实践教学。这也是当前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的一般方式,一般是由教师带领学生到博物馆、法庭、纪念馆、监狱、养老福利机构等等地方开展比较大型的实践性活动,这类活动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实践活动的形式使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在关心与帮助弱势群体的过程当中,唤醒学生的道德意识与法律意识,身临其境,让学生具有较为深刻地认识到该课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三)“思修与法基”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组织与实施
在实践过程当中,首先要制定一定的实践教学的制度,使教师能够切实的落实实践教学计划,将实践教学真正的\用到教学过程当中;其次要制定完善的教学评价制度,只有让学生真正的对实践进行考核,学生才能够从根本生对实践教学重视起来,并且,只有真正的给予学分的反馈,才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评价实践教学的得失,让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能够有反馈有反思,最终才能真正的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并真正的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与法律认识。
【关键词】活动教学 有效教学
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隐性的指标很难进行测量,但却在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过程和生活中起到了根本性、动力性的作用。而德育课程教学应该在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中职德育教学现状
当前,中职德育教学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学校尽管重视德育工作,但对德育的教学仍然重视不足,把德育课与德育工作截然分开,德育课与专业课相比,有边缘化的倾向;其次,职业学校的德育课教师在备课、上课、组织实践活动等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基本上还是各自为政,单兵作战。尽管德育教研活动经常开展,可是从教师自身看,教师对教研活动的认识还是不足,并没有经常性地反思自身的教学工作。而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状态、学习效果也更加加剧了教师得过且过的心态;另外,中职德育教材内容虽然理论性、逻辑性强,但我感觉仍然与学生实际学习生活有差距,教师在处理教材时难度较大。
二、德育教学有效性缺失的表现
中职德育课的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课程学习与实际生活脱节,让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与行动产生偏差,严重影响了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性教学主要是关注如何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目前,中职学校德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缺失,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对德育课不重视,教师成就感低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他们认为专业课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德育课,在上课时积极性不高,可听可不听,想听就听,任凭教师在讲台上怎么组织,参与性不高。教师的课堂成就感普遍比较低。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师生缺乏互动
目前德育教师大部分还是采用讲授式教学,而活动性教学如模拟教学、游戏、课题研究等实践性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师采用的并不多。这也造成德育课堂枯燥、无味,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无法得到应有的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比较少,学生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三)德育教师参与和指导学生与职业有关的课外活动较少,师生关系不密切
在职业教育中,学生的课外活动对于他们的职业技能养成和社会化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德育教师很少参与学生职业有关的课外活动,课堂内外严重脱节,造成师生关系不密切,教师的边缘化感觉严重。
三、用活动教学提高德育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教学”是寻求教学效益的活动,我认为用活动教学可以提高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活动性”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联系,以学生的活动为教学的重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但这种活动教学不能成为教师主导下的“表演”、单一的技能训练竞赛,活动设计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也不能脱离教学的目标。
(一) 问题探究活动
这类教学活动以小组活动为主。首先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小组讨论的要求:活动小组组成(参与人员,主持人、记录人)、小组成员自由发言、主持人主持、成员发表意见、归纳总结。如在《职业生涯规划》第四单元第三课《创业是就业的重要形式》中,我把各个问题都分配给各个小组,学生在小组氛围内,积极性普遍调动起来。
(二)游戏活动
作为课前的“热身”,我认为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游戏的设计最好能符合课堂教学的需要,让学生较快进入课堂主题。如我在《职业生涯规划》第一课《面向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职业及其作用,让学生首先做一个“传声筒”的游戏,让大家猜猜职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职业的作用,同时抓住机会让大家谈谈目前的就业现状,让学生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三)情景模拟活动
德育的教学很多时候都必须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在德育教学中,进行情景模拟教学,让情境真实存在,学生主动存在,教师反应存在。如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安排一场招聘会,《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教学中模拟社会经济活动,《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教学中,教师设计案例,模拟法庭审判,创设情境让学生创办公司等等,都能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并用书本的知识去思考社会现实。
(四)辩论活动、竞赛活动
辩论、竞赛活动是一种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的活动,当然,辩论所设计的问题必须具有价值,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便于学生自主交流、辩论,从而使学生的认识得到一定的提高。在《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三单元“知荣辱,有道德”的教学中,我安排了一场以《企业招聘员工以德为重还是以才为重》的辩论,使学生能够结合当前实际以及所学知识进行思想交流,加深对道德的认识。
(五)以活动为中心的课外实践
德育教育教学必须与当地的经济建设、社会道德现象紧密关联,教师可以把课堂延伸,在课前指导学生做调查研究,搜集有关材料。这样的过程,会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关键词】 德育新教材 教师方面 学生方面 观念 机制 方式
2008年12月,我国第三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方案进入了实施阶段。这次课改,根据新形势和新要求,将德育课程设置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课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课。选修课开设“心理健康”,同时要求各学校根据国家发展进行时事政策教育,结合学校的德育工作、学校的社会实践、专业学习、顶岗实习,进行预防艾滋病教育、预防教育、环境教育、廉洁教育、安全教育等。并且规定了中职学校德育课的教学安排、实施时间和教学大纲。此方案自2009年秋季入学的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新生开始执行。
现在已经是2011年5月,可以说使用新教材后,四门必修课已经全部过了一轮了,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德育工作者深思。总结起来有几个方面:
1 教师方面
1.1 部分教师教学观念并没有真正发生变化。仍然把学生分为“好学生”和“差学生”,对所谓“好学生”钟爱有加,无微不至,对所谓“差生”冷眼相待,漠不关心。虽然大家在使用新教材前进行了培训学习,要求大家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要爱每一个孩子,对所有孩子负责。有的学校的墙上还写了醒目的标语: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但落实在工作上似乎很难。平时的工作并没有体现出观念的更新和变化,对待学生仍然是外甥打灯笼——照旧。
1.2 相当部分教师教学方式和手段也跟不上发展,还是老样子。教师习惯占据讲台,一讲到底,不和学生交流,很少用多媒体,或者虽然也用了一些多媒体手段,但本质仍是满堂灌,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昏昏欲睡,效果很差。
1.3 考核方式也没有变化,仍然是用试卷命题的方式来考试打分,学生的品德素质没有实质的反映,分数和品德并不成正比。甚至有的考试流于形式。
2 学生方面
2.1 大多数同学学习积极性不高,对德育课不感兴趣甚至反感。上课不听讲,做小动作,玩手机,看闲书,睡觉等现象相当普遍,下课不做作业。
2.2 许多同学的礼仪风貌,道德言行一如既往,没有多少的改善。乱花钱,乱吃零食,乱买东西,浪费粮食,浪费水电,吸烟喝酒,男女同学不正当交往普遍存在,没理想没追求,说瞎话打架斗殴,每天混日子的人大有人在。学了职业生涯规划并不规划人生和职业,学了职业道德与法律并不注重礼仪和形象,并不讲究诚信和道德,对法律仍然漠然。
2.3 许多同学平时不学习,考试靠作弊蒙混过关。当然,新教材也体现出优势的一面。首先,课程设置明显体现出了三贴近的原则。课改把德育课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在一年级学习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道德与法律,二年级学习经济政治和社会哲学与人生,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各中职学校的学习实际,符合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方向。从近两年的实施来看,老师和学生对本次德育课改的课程设置是认同的,的确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学了职业生涯规划后大家感觉收获很大,觉得这门课很有指导意义,特别适合当前的形势,对学生将来的就业和创业是一个很好的启蒙。
如果没有这样一门课,学生对前途的思考就处于零散和随意的状态,有这样一门课,就能帮助学生系统全面的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和未来的人生,其意义在今后会明显的显示出来。学了职业道德与法律,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文明习惯,道德素养和公民意识、法治精神将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杜甫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确,这些知识对于即将走上社会的中职生是迫切需要的。经济政治与社会则给学生提供了学生走向社会所需要的必要的经济和政治常识,使大家可以了解我国的经济政治体制,提高参与政治经济生活的能力,哲学与人生则从思想的高度给我们的未来人生提供了更深层次的知识营养。可以说,这次课改的课程设置是长期德育教学的升华,是符合时代特征的创新成果,是适合中职生教育和学习需要的。
其次,从实施过程来看,新教材不仅注重必要的知识的掌握,更要培养情感,端正态度,树立观念,提高能力,学以致用。这一点体现在教材本身的体系编排上,比如,职业生涯规划的案例导入、知识窗、超链接、想一想、身边的故事、各抒己见、学以致用等栏目,突出了学生能力的运用,情感的共鸣。职业道德与法律设计了镜头、点评、活动、链接讨论等栏目,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的养成,各方面能力的提高。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等课程也特别注重图文并茂,材料详实,注重活动,注重情感培养等特色。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情况灵活使用这些设置。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帮助,也有助于学生根据教材自学。这一点还体现在学习指导用书的设计编排上。职业生涯设计指导用书设计了四个学习栏目:学习提示、学习体验、拓展训练、学习成果。四个栏目分别帮助学生归纳整理知识,体验学习过程和情感,形成实际能力,拓展视野取到了很好的协调作用。能极大地提高学习的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可明确感受到教改的这一意图。
新教材已经使用了近两年,教学效果和特色开始显现。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实践,会更加科学和完善。当然这取决于我们面对问题的态度和改善的决心。所以,对于新教材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应该分析其原因并找到解决的办法。
第一,教师方面的原因及对策。①原因分析:一是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长期的应试教育观念,不仅存在于小学初中高中,甚至渗透到一切教育领域,中职教育也没有幸免,好学生和差学生这种观念在很多老师的心里扎根很深。在实际中,教师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分为好中差几等,区别对待。二是现有的单纯以分数、考勤和工作量来评价考核教师的机制,使得部分教师只关心分数、工作量,并不关心学生的成长。所以,只要想办法把学生的分数提上来,学习不学习先进的教学方式,关心不关心全体学生就不重要了。因此,有的教师考题出的很简单,甚至划了范围,监考又不严格,所以,分数很容易得到提高。这样,使得最后注重德育的教师也觉得德育不德育无所谓。三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道德言行给德育教师不良的心理暗示。中职学校的学生相比较而言在心理状态学习能力上都是有不良现象的,所谓积重难返,老师努力几次不见效果大多就放弃了对该类同学的教育。教师手中并没有有力的教学手段,单纯的书本教育,在实践中无论做得有多好,举多少例子,搞多少教学活动,什么讨论演讲,辩论都不免有些隔靴搔痒之嫌。时间长了,教师有很强的挫败感,产生职业倦怠现象。四是教师本身职业道德素质不高。②对策分析:一是培训经常化,以清除教师头脑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思想,促进教师的学生观和人才观的转变。二是完善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引入学生评教,对学生评教较好者可以多加考核分数以激励教师关爱学生。因为学生最能体会到老师是不是真正关心他们。三是严格考风考纪,树立正气。为教师的德育工作提供一个好的氛围和环境,对教师中的舞弊行为尤其严肃处理,让正气压倒邪气。四是加强教师是师德建设。坚决清退师德差的教师,纯洁教师队伍。
第二,学生方面的原因及对策。原因分析:一是德育老师要尽量把课上的有意思。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钻研教材,搜集材料,大胆实践,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把德育课堂变成师生都喜欢的课堂。二是对学生中的不良道德言行进行必要的处罚。我们现在的状况其实是处罚方式和力度都有问题,方式或简单粗暴,力度或过小过火。所以一定要建立科学的处罚方式,适当的力度,既可以震慑又可以教育,对严重违纪违法者一定要开除出去,绳之以法。三是对考试舞弊者严肃处理。
总之,德育的主渠道虽然是德育课堂,新教材为我们构建了实施德育的好平台,提供了好的材料,能否做出可口的德育饭菜还需要学校、老师、学生一起努力,相信中专德育工作一定可以走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数字公民 数字公民责任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责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6.094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年轻一代掌握数字社会生存能力最直接、最经济的一条途径。如何将高中生作为数字公民的责任教育与信息技术教学相结合,并发挥最大功效,这是我们广大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探讨的,也是数字社会对教育的内在需求。
1 数字公民责任教育内容
信息技术教育要建立合理的伦理文化空间,使高中生的行为合乎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的要求。
1.1 法律法规教育
高中生辨别能力差,面对暴力游戏、网络欺诈、、虚假信息等不能清晰地辨别是非,容易导致道德价值感的丧失,走上犯罪的道路。在2010年的抽样调查中,受访未成年犯在填写“犯罪时主要想法”时,选择“一时冲动”和“不知道是犯罪”的人数比例分别为65.38%和46.68%;选择“知道是犯罪但难以控制当时情绪”和“虽然是犯罪但觉得不大可能被发现”的人数比例也分别占到了总人数的27%和16.94%。可见,引导青少年掌握数字社会的法律法规与行为规范是多么急迫,信息技术教学要带领学生熟知相关网络法律条文,了解触犯法律底线带来的严重后果并严格遵守。
1.2 伦理道德教育
数字社会与现实社会的道德教育大同小异,但有些是数字社会所特有的,也是信息技术课要着重强调的,如:不登陆黄色网站、不利用网络恐吓骚扰侮辱他人、不非法下载音乐文件,不用盗版软件等。
2 数字公民责任课堂教育途径
在信息技术日常教学中渗透数字公民责任意识,灵活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
2.1 运用案例,注重思辩,凸显网络道德教育的现实性
以案例分析、讨论为活动形式,通过自我建构信息评价方法,促进数字公民责任意识的提高。
2.1.1 用真实案例充实教学内容
2.1.1.1 QQ中奖了
一位同学上QQ时,突然有信息提示他中奖了,被随机抽取为“腾讯十周年庆典幸运用户”奖品丰厚,但要先缴纳保证金,填写一张包括姓名、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的表格等,通过这个案例,教育学生辨别信息真伪,强调个人信息安全,不能窃取他人隐私等。
2.1.1.2 谣言转发500次可以诽谤罪判刑
2013年9月,法律对谣言转发做了量刑,通过这个案例教育学生网络交流中谩骂和发泄式的语言暴力不可取,这是对他人的不负责;当网络中出现一些热门话题时,不能人云亦云,不加分辨地参与围攻,甚至参与谎言、谣言的传播,给他人以及社会带来威胁的同时,也要负起相应的法律责任。
用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真实事件作为教学案例,缩短了教学与实际生活的差距,使学生感到数字社会责任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形成敏锐的洞察力。
2.1.2 角色扮演强化认知体验
2.1.2.1 开办法庭
央视酷6网等六家网站侵权,索赔1620万。以真实的知识产权案例为教学载体,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分别从原告和被告的不同角度主动参与知识产权法律与法规的学习、全程体验知识产权法律与法规的运用。
2.1.2.2 辩论会
“维护信息安全重在管理制度”对“维护信息安全重在提高安全技术”,针对信息技术课程中容易模糊的问题展开辩论,澄清有关问题,也籍此对全书进行一次回顾。教师指导学生对辩论会筹备和举办阶段,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老师可以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以表格形式进行量化。
2.2 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培养学生审美观与鉴赏能力的同时,感受责任
审美意识不是天生的,一些学生经常游荡在网络世界里,游戏、动漫充斥脑海,导致审美观发生偏差,甚至对美的认同趋于庸俗。网络中常出现将图片“PS”丑化的现象并以此为乐,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引入肖像权等法律常识,并从范例引领,作品交流中,让学生学会欣赏美。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意识与内涵,积极诱发学生情感、理念、修养、价值观的投入,把数字社会伦理道德教育贯穿始终。
2.3 有效进行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法,特别适用于信息技术新闻事件与信息技术课的结合。学生对新闻事件总是有特别强烈的求知欲,探究的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教师有意地向数字社会责任层面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学习活动,可以说,探究式学习将信息技术教学与数字社会责任培养,前沿性、知识性、技能性、责任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公民责任感是一种情感体验,通过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活动,形成责任体验,教师及时予以反馈评价,强化良好行为,批评不良行为。良好的责任行为方法将逐渐渗透到个体的思维结构之中,促使责任意识得到激发与强化,责任感得以提升,最终在实践中形成自觉责任行为。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案例研究[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2]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中心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组.信息技术基础教师教学用书[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181-200.
[3]张丽霞,吴玉娟.论青少年学生的数字公民责任[J].教育发展研究,2013.
一、教师要注重自身德育意识的培养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了人的意识决定人的行动。我们要想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不光要探究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还要针对学生年龄特点,树立把德育教学贯穿在德育教育的各个环节的意识。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影响每位同学。教师只要有德育意识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就会发自内心的对某种道德的义务形成坚定的信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就会坚定不移地、满腔热情地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对学生实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自觉地、创造性地激发自己的力量和才华,真正做到正确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改变学生。
二、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在现阶段,课堂教学依然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形式,利用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是充分发挥德育功能的重要途径。对初中一年级学生,主要对他们进行良好心理品质、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使他们懂得磨练意志优化性格、自尊自信、陶冶情操、严格自律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社会,培养健全人格;使他们具有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待成功的正确态度,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对初二的学生进行法律常识的教育,是他们了解法律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培养学生的护法能力,帮助学生初步形成适应现代生活所必须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对初三学生进行社会发展常识和基本国情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立志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内容都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写学习心得、政治小论文、社会调查,能及时的进行思想反馈,增强德育教育效果。
三、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加强德育教育
以往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未能充分重视学生主动地学习和发展。在德育方法上,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的发展。我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较多的采用了讨论课、辩论课、讲演课等形式,让学生自由的表达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比如,在具体教学中,可结合现实中比较泛滥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观点让学生进行辩论,最终引导他们形成符合时代进步的人生理想。还有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焦点访谈、道德与法制等节目是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很好素材,让他们结合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经过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他们的是非观念、道德判断力将得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也会逐渐升华。
四、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思想品德课基本上是一节课灌输一个道德观点或观念,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向社会,亲身体验,用心感悟,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例如:我在上《做诚信的人》这一课内容时,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撒谎、作弊、违纪等不守诚信的现象,开展了一次《诚信伴我成长》的主题班会活动。在班会活动中,学生们对身边各种不守诚信的现象进行分析,就如何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踊跃发言,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更真实、更深刻地体会到诚信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从而增强了诚信意识。
五、在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德育教育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就是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在教学“如何拒绝诱惑”时,我发现很多同学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就先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因势利导,把好的想法推广给全班同学。这样既摆脱了课本上条条框框的束缚,也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接受了拒绝诱惑的方法。在日常教学中我常常采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这种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我们只有将教材的德育点、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的言传身教以及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思想品德教学的德育功能。
参考文献:
思修与法律基础学习在国内大学课堂内一直是各个专业学生的通修课程。通过对思修的学习,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道德观,能够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社会中的各种问题,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思修的学习可以使得学生更好地解决在工作后的各种问题,如劳动用工、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并且可以充分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受不法侵害。但是,笔者从事思修教育多年,发现思修教育在各个高校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高校学生对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认同率并不高,学习兴趣不高涨,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思修与法律基础课堂理论性过强,讲述的内容过于概念化,无法让学生充分理解,使得课堂过于枯燥。就笔者学校来说,我校2014届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A班总人数220人,经过14课统计,缺席率原为3%,通过匿名调查学生对这门课上课兴趣和积极性为53%。针对思修与法律基础课堂学生普遍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笔者作为思修与法律基础教育的任课教师,通过多方走访调查与分析,对于如何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做了如下针对性的调查研究与课堂实验,通过对思修与法律基础课堂教育的方法改进,该课堂授课情况和学生配合程度与学生学习思修与法律基础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改观。
二、关于授课方法的改进
(一)加深法律基础与学生的联系
笔者在思修与法律基础的授课过程中,改变原来一味地使学生学习课本和法律概念、名词解释的情况,而是以案例启发教学。首先,通过讲授一些简单的法律基础,使得学生对于法律有初步的掌握;其次,在授课中加入法律案例和相关社会实际情况的介绍,介绍真正发生在学生之中的案例,如大学生兼职被骗、大学生外出受到人身损害责任追究等案件,使得同学们可以意识到法律与其自身息息相关。通过每节课对案例的普及,提升学生的兴趣,并加深了其对法律重要性的认识。如大学生在暑期或者利用自己课余时间寻找兼职以补贴生活费用非常普遍,但是往往在实际求职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所谓的“中介”,该中介利用大学生易于相信别人的特性,要求学生缴纳“中介费”,并声称缴纳中介费用后会提供一些兼职的机会。部分学生听信中介,缴纳了中介费,却并没有得到工作的机会。当大学生再去找中介理论时,往往已经人去楼空,即使找到了相关责任人,由于没有相关的证据,损失只能个人承担。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就会通过对上述典型问题的介绍,提醒同学们注意防范危险,并分析如何从法律的角度保留证据,确认对方的经营资质,运用法律手段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生听到实际案例,认识到了该课程学习的必要性并提升了对本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二)以模拟法庭的实际操作使学生深入其中
模拟法庭时很多法科学生的必修课程,笔者通过对此种教学方式的研究,认为该方法可以更好地鼓励学生参与进来,免去课堂学习的乏味和枯燥。授课时,挑选了一些适用法律基础方面的简单案例,把班级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提供一个案例,让其进行自由角色分配,对案件作出分析并得出结论。其他同学作为旁听者,可以对该案例发表不同的看法。每一组中,可以把同学分为正反两方,案例提前给出,让其在上课前自己准备相应材料,进行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或者是正反方的相互辩论。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任务,让其完全融于其中,对各自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将学生现场发言和表现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使得授课不再单一化。在上学期的实践教学中,笔者给学生提供了六个简单案例,其中四个民事诉讼的案子、两个刑事诉讼的案子。笔者将一些真实案件拿给学生操作,使得学生更好地体验了案例教学在实践中的作用。通过笔者的指导和学生的努力,学生们在上一学期很好地完成了模拟法庭的六个案件。整个模拟法庭的程序合法,整个课堂十分严谨,从课堂教学前的准备到课堂结束,学生们更好地体会了如何将法律实际应用。上述六个案件涉及产品质量赔偿、合同纠纷、劳动纠纷等,需要适用《婚姻法》《合同法》《民法通则》等多部法律,使得学生们对于法律的基础知识有了一个很好的把握,从实践中获得了更好的体会。上述六个案件中,笔者分别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担任不同的角色,通过不同角色的分配,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学习法律,并培养法律思维。
(三)组织法律课堂及讲座
除上述内容之外,笔者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同学参观法律讲堂,并请本校的一些专业法律教师来讲一些学生毕业之后进入社会需要用到的法律。学习思修与法律基础的同学往往来自不同的专业,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往往也有很大区别。笔者请法学专业的老师从《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知识产权法》《婚姻法》等方面为学生们进行讲解。这些老师往往都有在检察院、法院或者律师事务所工作的学生,能够接触到一些实践的案例,通过对实践案例的启发教学,学生们对于未来进入社会的法律问题有了涉及和了解,能够更好地规避法律风险,采取合理合法的方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