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字电子技术实训总结范文

数字电子技术实训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电子技术实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字电子技术实训总结

第1篇:数字电子技术实训总结范文

三课一体教学模式设计思路是:电子技术理论、电子技术实验、电子工艺实习三门课,课程相互独立,但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目标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具有系统性、完整性的体系;三门课教学内容统一安排,避免重复,理论学习和实验课程基本同步,实训课程安排在与理论教学同一学期的末尾阶段,理论学习中的典型单元电路,经实验课连线、验证,将多个实验内容综合为一个电路应用系统作为实训课题进行电子制作;从单元电路分析计算、元器件认识筛选到系统应用,学习过程循序渐进,逐步从理论学习过渡到工程应用,掌握电路系统的设计和分析方法,具备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和制作能力,学会简单电子产品的调试维修技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及时地指导实践课程,同时在实践中产生的疑问会促使学生提高理论学习的兴趣,在干中学、学中干,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技能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2三课一体教学实施与教学效果体现

在三课一体教学模式中,教学内容的设计颇为重要,既要涵盖电子技术理论教学大纲的内容,又要满足电子技术实验条件要求,还要使工艺实习具有可操作性;学习的过程具备完整的理论性、较强的目的性、真实性;所选的电路具有典型性和实用性,有一定的难度、易于引发兴趣。目前,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共40学时,20个实验题目;电子工艺实习可以将这20个题目中的一部分内容综合后,确定2~5个实训课题,每个年级任选2个来完成。

比如功率放大电路教学,以前的教学内容仅限于功放本身,如图1所示,理论教学重点是放大电路增益和输出功率的计算。实验教学仅限于电路连线、输出功率测试,由于接线是插接式,输入信号是模拟电源,所以电路干扰、试音效果等没办法考核,只能以听得见音响为准。路,上升为由拾音、滤波、放大、输出四部分组成的完整的电路系统,最终完成的是综合了一定实践应用技术的电子产品。三课一体教学特点是:(1)在完成电路设计、分析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电路的实验验证、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制作、焊接、调试维修,整个过程一气呵成。(2)引入了元器件兼容性、合理布线、屏蔽、接地、滤波、散热等防护措施的实训概念,这些概念应用是否合理,直接体现在最终的实训结果———助听器的音质、可靠性上。(3)从单元电路放大倍数、输出功率测试到助听器的完成,电子技术实验效果在实训中用产品的音量、音质、可靠性有了更直观的表现;以电子技术理论做基础,学生在实训中不仅能完成电路系统的调试、维修,还能进一步完善发现的新问题,比如:由图2,图3组成的助听器,由于LM386的放大倍数最大只能是200倍,当声源较小或拾音效果不好时,助听器输出的声音会太小,学生利用学过的集成运算放大器LM358组成一个前置放大电路,如图4所示,将拾音信号先经过电压放大,再经过功率放大,这样得到的输出声音就能足够大。这个电路理论课讲得很详细,也经过多次实验验证,实训课上不需要教师讲解,学生自己就能灵活应用。(4)实训课的教学内容不再是单一、单调的充电器的焊接,将结合理论教学内容,设置合理、可行的多个课题。三课一体教学过程,需要学生在掌握电子技术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多方查阅资料,充分了解电子产品设计特点、元器件筛选等实训常识;调试、维修中遇到的问题千变万化,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充分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分析、处理问题。学生最终得到的不仅有用文字、数字和图表来描述的实验报告,还有要用技术标准来检验的助听器实物。

3总结

第2篇:数字电子技术实训总结范文

随着时展,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电子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无论是生产规模抑或核心技术都有了质的飞越。电子市场的不断扩大使该行业对电子技术的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无论是研发高科技,还是生产、装配,或检修都需要大量人才。中职院校是为各行业输送专业人才的重要场所。中职院校为了不断提高电子应用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需要将电子专业实验课的作用发挥出来。

关键词:

中职院校;电子技术;开放式实验

中职电子专业是一门专业难度相对比较大的课程,对学生有较高的要求。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推行,现代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内容与传统教学内容有着较大的出入。传统电子技术专业内容以电子技术与操作技术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需依据课例进行授课并示范,而学生也只需记忆授课内容,便完成了教学目标。然而,现代电子专业课程则要求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将开放式实验室应用到中职电子技术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开放性实验室的必要性

(一)电子教学发展的要求。

电子技术课程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很强的实用性。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仅依靠教材知识则难以实现教学目标,技术与原理很难让学生掌握。因此,一定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以实现教学目标。针对此点,开放性实验室便有了用武之地。

(二)中职学生的学习要求。

开放性实验室,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习能力,并发挥实验室应有的价值。为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中职应重新设计教学课程,将之与电子电工实验室的使用有机结合,提高实验室的应用率,继而加大开发程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对学生学习中的表现与状态给予充分重视,改变传统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开放性实验室的建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很好途径。

二、开放性实验室的实施内容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社会中各行各业飞速发展,使职业教育产生巨大压力,因此,中职只有改变教学模式,注重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使学生动手能力得到增强,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这种压力。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提高学生学习与动手操作的积极性,除此之外,日常教学过程中还要找出传统电子技术专业实验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如电子实验室中设备未能及时更新,陈旧的设备脱离时代;实验室没有做到合理管理,导致事故发生。另外,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教材脱离现实生活,教材中描述的场景与问题基本以模拟为主,让学生感到知识与实际生活脱节等问题。因此,应尽快改变电子技术实验课的教程,继而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这里,我们将开放性实验室作为新的教学方案,通过不断实验、研究与讨论,找出新方案的主要问题及对应解决办法,让方案帮助学生最有利地发展。

(一)大概目标。

通过开展实验室电子技术技能课程,有效检验该教学方式的实用性与效果。通过范例实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并结合教师引导,进一步分析处理,才能在此过程中收获知识。学生进行试验之前已初步掌握了部分电工基础知识。通过电子线路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学生了解部分基本分析电路的方法和基本技术与应用。学生拥有一定基础,再通过动手练习,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最后结合理论,提高实践有效性。

(二)实训:TTL逻辑探针。

实训目标是要学生掌握数字信号的基本内容,并能明确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之间的区别。此外,还要了解数字电路的基本逻辑知识,并在实际过程中进行操作。在此基础上,学生要能分析并了解TTL数字集成电路,并能绘制与工程相关,如电路原理、实物等的图,绘制上述两图,需要学生在理解前者的前提下,将集成电路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才能完成后者。除了会制图,还要对集成电路中各管脚的功能了若指掌,正确理解数字集成电路的悬空脚。教学过程中应向学生提供任务指导书,内容主要包括背景、材料及要求等,并分解实训内容,结合学生当前学习水平,布置最合适他们的任务,不仅方便学生进行试验操作,还能提高试验成功率。成功的实验会让学生产生自我成就感,学生会感觉学习非常有趣。实验不仅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还能从中总结新技能。

三、结论

随着时展,电子产业的发展越趋完整。中职作为培养企业高精尖人才的重要基地,是电子生产企业发展的核心。实际教学过程中,实施开放式实验室教学模式,能使学生专业技能得到切实提高。因此,开放性实验教学应得到大力推广并普及,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提高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作者:金大青 单位:江苏省高邮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第3篇:数字电子技术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电子基本技能 课程开发 数字化资源 共享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30001

一、研究背景

2011年教育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的通知》(教职成司[2011]202号),面向示范学校提出了提高示范校整体水平、推进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加强重点专业领域建设、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创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要求。在教育部电子信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电子信息类专业规范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开发与建设成果及经验的基础上,在校企深度合作的保障下,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坚持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理念与课程开发理念,以一个高起点的平台推进《电子基本技能与实训》核心课程开发及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

创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是示范校项目建设的重要任务。作为示范校项目电子类重点建设专业,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推进《电子基本技能与实训》核心课程开发及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使全国中职学校及社会学习者共享;为教师教学、学生和社会学习者自主学习服务;推动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中职教育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

二、研究内容

《电子基本技能与实训》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和五年制高职应用电子技术及相关专业学生技能实训必修的专业核心项目课程之一,在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该课程的开发采用以项目化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探索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创新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整个课程以专业实践活动为核心,以项目化作品为任务目标,摆脱学科体系的约束,让学生完全投入设计作品的主体角色中。

在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等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群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专业岗位资格证书、职业技能鉴定的考核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置课程相应项目。对项目内容进行合理整合,开发出数字化资源,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感知、学习、掌握相关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依托“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课程改革经验和调研论证,打破传统课程体系,结合专业工程实际,大胆整合课程结构,并在前期实施“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合一,理实合一”的教学实践活动后,采用任务驱动的项目化和“理实一体化”的模式进行《电子基本技能与实训》教学实施、教材撰写和数字化资源开发。在深入企业人才需求调研、毕业生跟踪调研和前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制定《电子基本技能与实训》课程标准。在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选用典型项目,将大量存在的客观实际升华为精炼的课程开发指导理论,夯实课程建设和数字化资源库建设的物质基础,提出可行的建议,不断开发出完善的精品课程资源和创新型教材。将电子技能的理论和技术分解到各个项目中,运用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方法,开发出适合教师教、学生学的核心课程教材,使学生很快能看懂,便于学习,增强其主动学习的兴趣,提升电子基本技能与实训课程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分析学生的学情、消化职业需求反馈、对实训项目硬件进行开发与调整、收集各类信息化教学资源、研究探讨实训教法、分析实训教学得失等大量的工作,形成课程标准、教材编写体例格式和分工。通过努力,编写出适合中职学生实际情况和职业需求的课程教材,与创壹软件公司共同开发出网络数字化资源库,编写与之配套的电子教案、PPT 课件、习题库、试卷库。按照要求的脚本格式,认真分析教材,将教材中的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的技巧、讲述的方法编写成脚本,并提供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创壹软件负责视频剪辑、动画设计、配音等处理,形成交互式教学课件。创壹公司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三维互动虚拟教学软件,实现典型电子技能实训项目的仿真教学。师生是数字化资源库的使用对象,师生的评价和反馈是检验数字化资源库开发成功与否的尺度,只要师生满意且符合企业的发展需求了,数字化资源库的开发就是成功的。

经过几年来的国家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工作研究,我们逐步探索出了一套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类专业学生课程开发的模式和方法。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架构基础上,梳理出电子技能实训教学的“程序化”运作步骤和实训方法,开发出一套面向学生的课程教材和配套的数字化资源库,提炼出适合电子技能与实训课程的科学的评价标准。以此为基础,切实提高了电子基本技能与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电子技能与实训能力水平的提升。

三、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岗位需求和职业资格认证是课程开发的核心原则

教师应根据电子基本技能岗位能力和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借鉴职业资格认证标准,完善实训教学“程序化运作”模式和规范,明确实训教学四阶段。按照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要求,确定《电子基本技能与实训》课程的教学项目,保证项目符合现代职教体系及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注意从课程自身特点出发,从分析学情入手,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吸引力,走内涵式发展、质量为第一本位之路,确保电子基本技能实训课程质量第一保障机制的建立。

在培养合格的电子技能操作人才时,首先要满足硬件条件,借助良好的课程教材和数字化资源库,遵循训练原则,将训练课题和活动结合起来。在电子基本技能与实训的教学实践开展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教材和数字化资源总体是合适的,学生普遍反映效果良好,达到预期设定的目标。

(二)教材编写与数字资源开发要服务于教学一线

根据《电子基本技能与实训》的课程特点,教材参编教师与凤凰创壹软件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将课程上难懂及不可视化的内容,做成模型、视频及图片等,合理、直观地呈现在网页中,并通过网页导航设计,处理好网页之间及网页内部内容的排序分布问题。对于课程需要上网的资源(如电子课件、教学大纲、教案、师资队伍、教学视频、题库等),能起到精品课程先进性、示范性带头作用,又是合理优化的处理,达到易于学习和使用的效果,真正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我们与凤凰创壹软件不断合作、交流、讨论,建立了《电子基本技能与实训》教材相配套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我们在《电子基本技能与实训》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和网络数字化资源开发的应用层面开展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前,职业教育学生基础差是事实,学生学业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更有逐渐恶化的趋势,如何保证开发出来的教材和数字化资源库适合不同层次、不同基础的对象,工作任重而道远。在因材施教方面还缺乏较系统的具有学术权威的政策层面的研究,虽然关乎教材建设和数字化资源开发的研究中已重视并涉及研究与实践,但着力点远远不够,解决效果也不显著。根据职业教育出现的这种新情况,面对目前学情的新变化,应将分层次因材施教的课程与教材建设、数字化资源建设的研究一并纳入促进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保障机制建设研究之中。

(三)建设研究的方向要契合示范建设总体目标

实践研究和示范校重点专业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融为一体,在理论研究及实践教学的教科研层面进行立体化多维度的研究、实践和资源开发,运用集体的共同智慧和学校成果开发出《电子基本技能与实训》教材及相关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脚本。力图通过后期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提供给教师运用信息化教学的工具,给学生提供网络化学习平台,为有效开展实训教学、着力提高技能培养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提高电子基本技能实训效果诸方面奠定了夯实的基础。研究有力推动了示范校建设成果的整合、推广,有效引领非示范校建设,为专业教师提供教学资源,提升其课程及资源开发能力,带动专业群教学资源开发,推动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的成果也为广大学生和社会学习者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满足企业对中职人才的培养需求,提升中职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

(四)以教材为核心,继续完善数字资源

教材是课程建设的核心,不只是一本教科书,它应是建立在网络平台基础上的综合性教学资源库。只有加强教材开发,建立一个具有教与学、实训与实验、技能训练与大赛、自测与等级考试等功能的“以教材为核心的信息化资源库”,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对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我们与创壹公司合作,将“互联网+”与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建成了以教材为中心的多元化数字资源库。本次课程建设更多的是基于校内使用、软件开发、提高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在专业层面上,考虑到综合性实训考核平台的建设,如技能大赛、等级考试及全省学业水平测试系统的对接等问题上,尚需进一步完善和开发。

总之,要强调校企合作,始终坚持把解决实际问题放在首位,尽可能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把相关的研究成果不断运用到《电子基本技能与实训》教学和管理中,深入探究其正确性、可行性和科学性。同时,在现实中注意把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全面总结与个案研究结合起来,坚持边研究、边实践、边应用,促进课程标准的确立、教材的定稿和后期网络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以定性分析和实践归纳为主,综合运用发展学、教育学、电子电工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利用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的契机,组织开发出教材和数字化资源脚本。对课程与数字化资源开发这个问题深入思考和进行实践研究,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程开发水平,加强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深入调研,提炼精华,找出不足,改进反馈,使《电子基本技能与实训》教材及网络数字化资源不断得到完善。

[ 参 考 文 献 ]

第4篇:数字电子技术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数字电路;教学体会;电子专业

目前在各高职院校相关专业都开设了数字电路课程,通过数字电路课程的教学,学生基本能够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专业课的教学存在固有的滞后性,学生毕业上岗后就开始显现出知识陈旧,必须不断学习新技术才能适应新岗位的要求。这一现状对数字电路技术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发展的课程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学生只有掌握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才能适应新技术、新岗位,学生自主学习尤其格外重要。因此,专业基础课教学要适应实际的需要,必须不断的进行教学思路、方式方法的创新和改革,才能培养出适应行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1 现行数字电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数字电路技术是一门应用技术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偏重理论知识的教学,使用的教材跟不上数字技术的发展,采用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力求对教材讲细讲透,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学习一些枯燥乏味的理论,而且很多学生在学习中不能灵活掌握要点,而去死记硬背,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消失。理论课往往只注重对教材知识的分析和灌输,在广度上对知识没有拓展和延伸,必定会影响对知识深度的剖析。而实践课程通常被放在了次要的位置,很多时候是在走形式,学生只管按老师实验要求做出结果,而不探究实验的原理和方法。这就造成了理论课没有起到为实践课打基础的作用,实践课也没有起到巩固、应用理论课的作用。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地位,没有机会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导致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停留在表面,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由于接受的多是课本知识,所以动手能力差、应用能力差,不能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这样就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2 对数字电路课程教学的改进思路

作为电子技术课的教师,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如何引导学生学好理论,练好技术,真正实现专业基础课程的价值和作用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数字电子技术是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我们不可能在有限教学时间内,解决学生以后遇到的所有数字电路问题,因此必须对课程的内容进行必要的提炼和加工,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思维和操作训练,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去学习和处理专业课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各样数字电路问题。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多种教学方式,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2.1 了解我们的学生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目前,由于国家教育形式的发展,高职教育中学生的基础和水平都比较低,这一点必须正视,如果不能正确对待这一点,将学生的基础与水平估计过高,学生上课听不懂,那么无异于拔苗助长;如果估计过低,则会造成教育的浪费。正确估计学生的水平,是课程定位的前提和基础。其次要明确高职教育的培养层次,因材施教,对于专科课程,应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2.2 上好第一节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第一节课是最基础的理论知识课,如介绍数字电路的发展历程、课程的发展、特点、知识的应用、前期课程后续课程的相互联系作用等内容,授课中对学生的学习、纪律、作业要求等。这些往往不被老师所重视。上好第一节课至关重要,他关系着学生是否会对学习产生兴趣,渴望进行后续内容的学习问题,所以绝对不能照本宣科。让学生了解本课程在电类及相近各专业中的举足轻重地位,如果不打好该基础,学生将无法学好计算机硬件、仪器仪表、自动控制系统等相关课程。

2.3 详细讲解基础知识,注重知识的连续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要理论联系实际,用生动活泼的教育语言,将灌输式教学方法改为启发式、理论和实际相互渗透式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掌握各种基本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和使用,要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器件的工作状态的条件、特点和应用。要对基本电子器件的结构、原理有所了解,基本电子器件的特性、参数要讲透并深刻理解,这对于电路分析、选择、使用器件以及不同型号器件的替代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实际工作中分析处理数字电路问题所必需的。比如对于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编码器和译码器,时序逻辑电路中的计数器和寄存器,在学习中可对他们的结构、工作原理等进行比较,了解其各自的特点,这样学起来就简单轻松多了。

2.4 在实践教学中进行教学的创新

目前在课程实践教学上,由于我们老师编写的实训指导书详尽有余,明明白白,加之所做的实训、实验都是简单验证性或机械重复性方面的项目,学生在实验中只需要按照实验指导书电路图,要求的步骤简单操作即可顺利完成。学生在实验中动脑少,能力培养的效果不够明显。在实践教学中要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突出数字电路知识的实用性。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一个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和学习动机差异很大的一个群体,这就要求我们职业学校的老师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训教学,都要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因此在实训教学时采用分层教学法,即按学生的能力分组。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只需做完基本实训项目即可,而学习能力好的同学除了做完基本实训项目外,还要安排一定量的选修实训项目,促使学生自主的分析实训中存在的问题,自己独立的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2.5 改进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其一,引入多媒体教学,教师既能减轻教师板书工作,又节约了教学时间,更重要的是多媒体教学可以用形象的手段来表达一些抽象的教学内容。其二,鼓励教师同时承担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加强理论教师和实验教师的教学交流。其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教学与融入到实践教学中来,逐渐模糊两者之间的界限。

3 结语

为了适应数字电路技术的高度发展需要,我们要从课程设置总体优化的角度出发,整合教学内容,解决好“基础与应用”、“理论与实践”、“重点内容与知识面”等矛盾,使课程内容体系具有系统性、先进性、实用性。目前数字电路课程教学中仍然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何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仍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探索与改革。

第5篇:数字电子技术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项目教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八路抢答器制作与调试;教学设计

项目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通过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项目教学法的核心是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或者说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得到这个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的重点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教师不再居于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而是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

一、教材分析

电工与电子技术是中等职业学校电类、机电类等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必备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分析和处理一般问题的基本能力,具备继续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本学习能力。三明工贸学校使用的教材是由彭佩烘、吴荣祥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课程改革创新教材《电工与电子技术》。该书的编写以教育部2009年新颁布的教学大纲为依据,本着必需、够用、实用的原则。在结构上强化做中学、做中教的指导思想,针对课程性质,加入实践项目和任务,在理论知识处理上设计了探究性操作等活动。内容安排上以技能实训作为教学单元的总结与提高,将关键知识点、基本技能融合在项目教学过程中。该书图文并茂,穿插阅读材料、拓展延伸,以增加本书内容的知识性、趣味性,力求改变以往教材大多以文字叙述为主的风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八路抢答器的制作与调试”是本教材第八单元“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中实训8.2内容。该单元教学要求学生安装一个八路抢答器,学生通过仿真训练、自主探索、实操实训,掌握八路抢答器安装步骤和流程,熟悉元件的插装工艺,具备焊接和安装技能,了解装接工岗位职责,增强规范意识,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学情分析

(一)专业培养目标分析

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质和关键能力,经过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学习能够适用工作岗位的需要。

(二)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分析

许多学生文化基础薄弱,自主学习的能力亟须提高,学习习惯有待培养。知识基础为完成电工与电子技术所有基础内容的学习。能力基础为能运用Protel进行42电子绘图并生成PCB图;能初步运用电子线路仿真软件Multisim10对电路图进行仿真;能识别电阻、三极管、集成块等元件,能进行基本元器件的测试;具备一定的电子装配能力;能熟练使用万用表、正确使用示波器进行电路检测。

(三)心理状况分析和对策分析

学生通常对理论学习失去兴趣,学习积极性不够,自信心不强。他们注重直观的看与做,善于实践的学习,对于动手实践积极性比较高。因此,可以以行动为导向,任务为驱动,加强实践规范性的引导;精心设计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行学中做,做中学,以学做一体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想学、能学、易学,真正掌握实际、实用的技能,从而克服厌学情绪,恢复其学习的自信心。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为知道74LS148、74LS279、74LS48、NE555等集成块引脚功能和内部结构;知道数码管种类与工作原理;掌握抢答器的结构与电路原理;掌握抢答器的装配与电路调试;掌握抢答器的典型电路故障分析、检测与维修。能力目标为培养学生自主利用网络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强化学生电脑绘图的能力;强化学生利用电脑进行电路仿真、验证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能力;培养学生电子产品故障分析、检测与维修能力。情感目标为激发学生学习专业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培养其科学素质。

(二)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为八路抢答器的结构与电路原理;八路抢答器的装配与调试。教学难点为八路抢答器故障分析、检测与维修。关键点为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自主探究、动手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四、教学方法

以项目教学法为主线贯穿整个过程,综合运用任务驱动法、引导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法、实验探究法、头脑风暴法、系统分析法、卡片展示法、角色扮演法,在项目实施中相互评价,多方位、多角度提高学习兴趣。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建构“理实一体、仿实一体、教学材料与教学媒体一体”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充分运用网络、教学资源平台、仿真软件、QQ、微信等多种信息化手段,采用多媒体“班班通”教学设备、绘图和仿真机房、课件、视频、“理实一体化”的实训室等教学资源,优化学习环境,加强校、企、师、生多重互动,延伸课堂。

五、教学资源

教学用具为“班班通”教学设备、绘图和仿真机房、电子装配实训室、多媒体课件、抢答器电路图、项目任务书、评价表。学生用具为八路抢答器套件、Protel软件、Multisim10电子线路仿真软件、电脑、智能手机、QQ软件、微信软件、数字电路开发板、万用表、示波器、稳压电源、焊接工具等。

六、教学过程

(一)搜集信息

在学生活动方面,应在课前在网络上搜索相关资料,包括抢答器工作原理;74LS148、74LS279、74LS48、NE555等集成块引脚功能和内部结构;扬声器种类与工作原理;数码管种类与工作原理;TTL、CMOS数字集成电路的区别;电子产品装配工艺与要求;抢答器典型电路故障分析。同时,完成八路抢答器电路图手工绘制。在教师活动方面,教师应该给出八路抢答器电路图及功能要求,让学生根据“八路抢答器”“声光型”“数码显示”“555”等词条,利用百度、搜狗等搜集相关信息;利用QQ群、微信、校园网,指导学生手工绘制抢答器电路图。此设计的目的是利用网络资源,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利用网络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增强学生识图、绘图能力。

(二)制订计划

此环节占1课时。在学生活动方面,首先是根据项目目标进行小组分组和角色分配。选出1名小组长,负责任务分配、协调任务实施,并进行过程记录等。然后是小组合作探讨八路抢答器学习和装配计划。在教师活动方面,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3人。然后利用多媒体“班班通”设备,采用头脑风暴法、系统分析法、小组工作法、卡片展示法等手段,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形成学习和装配计划。最后根据学生计划,形成统一的任务书。此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与人沟通及团队合作意识。

(三)项目实施

此环节占8课时,包括绘制电路图、仿真、验证,实验探究,电路装配,调试与故障排除四个部分的内容。绘制电路图、仿真、验证环节占2课时。在学生活动方面,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利用Protel软件绘制电路图;生成PCB图;以小组为单位在Multisim10电子线路仿真软件上进行仿真、验证。在教师活动方面,在机房中利用绘图软件和多媒体设备,引导学生完成八路抢答器电路图的绘制并生成PCB图;利用Multisim10电子线路仿真软件上进行仿真、验证;在机房中巡视,随时解决学生困难。此设计的目的是强化学生电脑绘图的能力;强化学生利用电脑进行电路仿真、验证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实验探究环节占3课时。在学生活动方面,根据原理图选择、检测元器件;在数字电路开发板上完成抢答器的组装、调试;在“数字电路开发板”上进行探究、分析包括探究74LS279的2、3和11、12引脚的连接方式,探究74LS148的优先编码功能,探究74LS148的EI、GS端以及74LS48的LT、RBI、RBO端等各个引脚的功能,探究声响电路声音偏小的改进,例如扬声器改接到三极管的集电极、不用三极管只要通过耦合电容把扬声器直接接到555输出端等。在教师活动方面,巡视学生测试元件的过程,检查学生万用表使用和元器件检测情况,记录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指导。指导学生在数字电路开发板上进行组装、调试。指导学生在“数字电路开发板上”进行探究。此设计的目的是强化操作仪表的能力,培养学生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电路装配环节占2课时。在学生活动方面,根据PCB板准确规范装配电路;小组长负责装配后的检验;分小组探讨如何调试电路,讨论调试步骤及各测量点。在教师活动方面,借助实物、Flas讲授演示电路装配方法;巡视学生装配过程,记录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个别指导和答疑解惑;提醒学生注意装配的技术要领。此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电子产品装配能力,培养学生规范操作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思考、自主学习能力。调试与故障排除环节占1课时。在学生活动方面,根据调试步骤,对产品进行通电调试,准确对电路各测量点进行检测,观察电压有效值、输入或输出波形,完成任务书中相应内容。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分析故障原因并排除故障,把相应内容填入任务书。在教师活动方面,示范示波器正确的操作过程。强调注意事项,巡视学生实操过程,记录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指导,检查各小组测量出的波形、电压等数据,引导学生分析故障并加以排除,归纳各小组在抢答器制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总结出抢答器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此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电子产品调试、故障分析、检测与维修能力,学生参与问题的解决,增强其学习信心。

(四)评价总结

此环节占1课时。在学生活动方面,各小组成果展示,展示在数字电路开发板上的组装、探究成果;展示在电路板上的装配成果;各小组对以上两个项目情况,根据评价表充分利用角色扮演法、小组工作法、卡片展示法,进行自评和互评;各小组进行分析、交流、反思、提高,总结成功经验,查找不足之处。在教师活动方面,教师用任务书和评价表对各小组完成的两个项目进行评价;教师总结抢答器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归纳各小组抢答器成品的故障并总结出抢答器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对学生的实验、探究、制作给予肯定,并指出不足和改进方向。此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参与教学评价,帮助学生认知行业标准,明确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主动思考的探索精神。

作者:彭佩烘 单位:三明工贸学校

参考文献

第6篇:数字电子技术实训总结范文

目前,全国面向高职高专院校开展的电子类的竞赛,主要有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1.1竞赛的主要技术体系

纵观浙江省和教育部举办的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与制作竞赛,竞赛的技术体系主要包含理论知识测试、电路识图、元件选型与参数计算、原理图绘制、PCB设计、PCB板制作、电子工艺焊接、单片机软件程序编写、电路调试、软件调试、电子产品的结构与安装工艺、电子产品的工艺文件编写、电子产品的技术文件编写、技术答辩等技术考核内容。整个竞赛过程贴近生产、工艺、注重质量,以企业实际要求出发。

1.2原课程体系与竞赛的融合情况

通过参加各类电子竞赛,我们清楚的认识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电子竞赛的宗旨是一致的,竞赛促进了电子信息专业课程体系,以电子竞赛的实践来促进教学改革,形成以“素质教育为基础,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创新型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传统的电子类基础课程,如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等,整合为《电子技术基本技能实训》、《单元电子电路分析与测试》和《电子电路调试与应用》。按照竞赛的要求,通过《电子技术基本技能实训》专门训练学生的技能,并在后续的课程里不断反复应用,以促进学生掌握。新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于创新型应用性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简易智能产品编程》、《微控制器应用》、《电子产品制图与制板》、《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电子创新设计与制作》和《嵌入式系统应用》等课程的相辅相成,实现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技能的培养。

2竞赛引领下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的改革

根据前面对竞赛的深度剖析,我们对原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环节课程的教学组织做了相应调整。将竞赛中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融入日常课程的教学,并重新梳理了各个课程的教学内容及上下承接的关联部分的内容。参照企业中的技术开发部与生产部管理模式,课程中实训项目来自于竞赛题目、教师科研项目、企业实际产品等方面。教学开展的具体步骤:(1)在《简易智能产品编程》课程中,以竞赛项目为例,培养学生的C语言编程技巧,要求学生能够消化吸收。(2)在《电子产品制图与制板》课程中,以《微控制器应用》课程教学案例为例,培养学生根据任务要求利用Protel软件,遵循国际和行业规范,依据国家标准,完成原理图的设计与绘制,在符合PCB布局和布线要求的基础上完成PCB设计,并制作出相应PCB板。(3)在《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课程中,以后续课程所选教学案例为例,培养学生常用电子元器件、基本材料和工具的使用知识、电子产品的装配准备工艺、线路基板焊接工艺、电子产品总装和调试工艺、电子产品检验和包装工艺、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文件编制等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根据企业实际条件决定生产工艺方案的管理意识,树立质量第一的观点和分工协作的团队意识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4)在《微控制器应用》课程中,以竞赛项目为例,培养学生能设计一个完整的、简单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从单片机选型、接口电路搭建、内部资源分配、程序编写以及下载调试等环节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训练,使学生具备单片机应用的基础能力。(5)《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电子创新设计与制作》和《嵌入式系统应用》的课程教学中,以竞赛项目及企业项目为例,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控制器,从设计方案、成本核算、电路设计、工艺设计、程序设计及系统联调、产品装配、工艺文件编写及使用说明书撰写到项目总结与创新,完整的体验项目开发的全过程。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总结、不断的提升。(6)在《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等实践环节中,让学生亲临企业一线,切身感受工作中的压力、努力和兴奋等感受,促进其快速成长。

3结论

第7篇:数字电子技术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 行动导向教学法 数字电子技术 课程改革

顺应国家政策的指导,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高职院校的规模迅速扩大。受到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初期一直延续着本科院校的培养模式,教学方式传统,虽然投入了高质量的教学师资和教学配备,但教学效果不佳,学生不仅理论学习掌握不好,甚至对高职学生最根本的熟练技术掌握的要求也没有达到,不能给企业提供合格的高级技术人员。因此,促进了高职院校对适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探索。顺应这一需求,西方的行动导向教学法被引入我国,并迅速被高职教育工作者应用到实践中,称为现今高职教育的主流。

行动导向教学法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以行动或工作任务为导向的一种职业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与策略,是由一系列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所构成的,如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等。

行动导向教学法可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始于上世纪80年代,高职教育急于摆脱普通教育的影响,追求自身特色,主要体现在添加实训设备、增加实训时数,重视实践教学。第二阶段, 在90年代之后,国外课程理论蓬勃发展,其中有许多被纷纷引入国内,在我国的直接教育中被吸收和实验,课程改革称为热点,各教学团队不断进行教学内容重组,重新编写教材。第三阶段,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已进入内涵提升的阶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这一时期,许多高职院校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主导,用系统思维来调整教学体系的各个要素,着力知识与技术的整合、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学习与创新的整合,学习领域与工作过程相统一,以此发挥系统整合的功能。

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要求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设备的更新必须跟随时代的变化与发展,原有的教学体系已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并且由于高职院校数量的增加,学生对学校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也提高了对学习提供更好服务的要求,学校间的竞争加大。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要求,“高职高专教育的教学建设与改革,必须以改革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为先导。”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虽然数字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但其实用性强,随着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涌现,其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因此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今后从事专业工作的职业素养以及职业发展能力。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不好,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信,且学习积极性也不高,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要学”比“学好”更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而行为导向教学法与高职教育的初衷一致。数字电子技术这门课程,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偏重理论教学,配以少量的验证性实验,对高职的学生而言吸引力不大。如果将行动导向教学法引入数字电子技术的课程中,那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在活动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学生在主动地动脑、动心、动手过程中进行学习,培养学生行为能力的发展。其教学环节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方面:

一、咨询信息

根据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及对学生能力锻炼的要求,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若干个适合的工作任务,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如查询和参阅相关材料能力,数字电子电路设计、读图能力,硬件电路检测排错能力,焊接技术或应用软件连接、仿真数字电路的能力等。教师通过任务书向学生公布独立工作的任务,任务书包括项目名称、项目要求、项目设计内容、设计完成时间等,学生从中得到必要信息。项目任务书中所涉及的专业性强的材料由教师或者由学生主动收集,再由老师审查其准确性,为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要求由学生完成案例的收集。

二、计划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得到任务书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任务的解决方法,每位组员都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将设计任务模块化,并对组员进行分工,由小组成员按模块分析研究讨论和查找资料,最后上交数字电路的设计方案。

三、决策

当小组的方案定下来后,教师参与到方案的评价中,让学生认识到计划的可行性,或准备再次修改方案,确定使用到的电子元件等。

四、实施

当小组方案最终确定后,学生按照计划独立完成电路的设计任务,完成数字电子电路的搭建。

五、控制检测

学生完成数字电路搭建后进行功能检测,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果出现问题,小组讨论如何解决,并查找相关资料。根据市场上相关产品的技术参数,看设计出的实际电路是否符合标准。

六、展示成果

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进行设计成果展示,每位成员对自己的设计内容和心得进行分享,也可以在各小组间交流经验,从而锻炼学生的自我展示能力,教师也能从中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七、评估和总结

评估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自我评价;二是学生互评;三是老师讲评,在老师讲评的过程中要指出每个小组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对上一环节所记录各组成果的内容和形式、演讲者、互评者进行评价。

【参考资料】

第8篇:数字电子技术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电子技术 综合应用 项目课程 开发

如今,电子技术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发展的基础,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笔者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本着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基础、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本位的目标,进行综合应用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效推进了该专业的教学改革。

一、项目课程开发指导思想

项目课程开发贯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为适应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的改革需要,按照“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的教学改革要求,更新教材内容,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实用性。

二、电子技术综合应用项目课程的开发

1.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制定课程目标

笔者学校根据岗位群的胜任程度、必备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制定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业务规格,并根据人才培养规格,制定综合应用项目课程目标。

(1)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业务规格。具备简单的电气识图能力和电路分析能力;具有较好的焊接技能,掌握嵌入式系统、FPGA、DSP、BGA先进的封装与安装方法;掌握常见仪器仪表的使用技能;有一定的线路应用设计能力,掌握电子电气自动化控制理论、可编程控制技术和单片机控制技术,能运用Protel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能正确设计PCB印刷电路图;掌握专门化自动控制仪器设备的使用技能;了解行业工作流程,掌握管理标准(如ISO9000、7S等),能解决本专业的一般技术问题,具有一定质量评估能力;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和吃苦耐劳精神,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较强的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多途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技术交流的能力;取得与本专业工种相关的1~2个中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具有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职业道德等意识和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

(2)制订课程目标。通过学习,了解电子产品的设计和制作的一般过程,掌握用Protel软件绘制原理图和PCB图,掌握电子电路的安装调试方法,掌握相关资料的查阅方法和途径(书籍、手册、图书馆、网络),能读懂简单的电子电路,能设计简单的电子电路,正确选用元器件和材料,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2.根据课程目标,演绎学习领域

电子技术综合应用学习领域主要包括输入信号、信号处理电路、控制对象及输出信号三大块内容。其中输入信号有开关信号、温度信号、磁信号灯7个内容;信号处理电路有放大电路、比较电路、延时电路等10个内容;控制对象及输出信号有控制对象、显示对象等4个内容。

3.精心设置项目,构建课程体系

通过工作任务分析,把本专业所对应的职业或职业群中需要完成的任务分解为若干个实训项目课程,设置与现实场景相近的九个电子技术综合应用学习项目,包括直流稳压电源项目、多量程直流数字电压表项目、水位控制器项目等,并根据项目构建相关课程知识体系,涵盖学习领域知识和能力目标。如直流稳压电源项目,涉及串联型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印刷电路板装配、电路安装调试等知识和Protel软件应用能力。

4.构建内容框架,编写项目内容

以《水位控制项目》为例。

(1)设置情境,提出问题。项目的提出需要考虑问题来源于实际,难度应符合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结构要求,解决的方法应符合专业要求。水位控制项目问题的提出要设置以下情境。

某一区域的地势比较低,下雨经常会积水,需要建立一个泵房,一旦积水超过一定的水位就需要用水泵把水抽出。现在需要一个控制电路自动完成这样的操作,实现对水位的自动控制。该水位控制器的具体要求是:通过水泵把水位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水泵的功率为5kW;水位一旦超过警戒水位,水泵开始运行,直到水位降到低水位时水泵才停止运行。

(2)问题分析,情境转化。电子线路本身只能处理电信号,也就是说只能处理电量信号,如电压、电流、电阻等。而现实生活中大量需要处理的问题是非电量信号,如温度、压力、流量、位置、长度、重力、光量、磁量等。对于电子线路而言,处理非电量都需要专门的装置――传感器。传感器的作用就是要把非电量信号转变为电信号。本项目中水位的高低就是一个位置信号,必须用传感器把水位高低的位置信号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才能用电子线路对该信号进行处理,然后驱动水泵控制水位。

水位的检测有多种方法,但用电子线路来处理就离不开传感器。由此引出传感器的概念,介绍有关传感器的相关知识,把传感器技术这些新知识融合到项目中,而不是单独地设置传感器技术课程。本项目侧重于实际应用。

(3)形成框架,编写内容。首先,确定关联知识。学习传感器技术中相关新知识,复习模拟电子技术中运算放大器的知识和应用、数字电子技术中的触发器知识和应用、三极管构成的驱动电路、小型直流继电器的相关知识和应用、 电动机的(水泵)的工作原理。其次,形成知识框架。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包括传感器基本知识的学习、项目电路分析和电路元器件的确定),再到用Protel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印刷电路板的绘制、安装调试本项目电路、项目总结。最后完成项目内容的编写。

5.合理确定课时,核算实训成本

本课程应安排在电工基础、电子线路、电子线路技能实训、计算机基础等课程学习之后,即安排在高二下学期和高三上学期,周课时在16节以上(其中不包括给学生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用一年的时间完成学习任务。完成一个实训项目,除学校提供的实训条件之外,学生自备电子线路实训工具一套及电子元器件和材料,电子元器件和材料成本核算约为50元/项目(套)。

三、电子技术综合应用课程的特色

1.基础性促进专业能力提升

课程内容涵盖专业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融入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能有效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一是涵盖基础理论知识。在项目中包含了如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传感器技术等学科的基础知识,知识的呈现自然融合在各个项目中。二是涵盖基础技能。在项目中包含现有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应具有的专业技能,如电子产品的焊接装配技能、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技能、常用电子装配设备的操作技能等。三是融入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在项目中呈现了问题的背景、解决问题的思路,要求学生在项目的信息收集、计划、决策、实施、总结等环节中去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体验实际工程产品(项目)生产的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2.整合性凸显职业教育特点

课程将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和电动机电气技术等相关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并注重项目之间新知识的衔接与梯度,使开发的综合性项目课程实现多学科知识与技术相互融合,并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将关键的知识点、基本的技能融合在完成实践项目的过程中,综合性强,彻底打破了学科体现的课程模式,凸显鲜明的职业教育特点。

3.职业性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课程以电路分析、设计、制作、安装和调试能力为基本目标,通过任务引领项目活动,以工作任务分析为项目涉及的源头,以产品和操作程序为逻辑线索展开,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实现工作任务与知识的有机结合,并以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和产品化为特征,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4.实践性实现多元培养目标

项目课程的实践性,能有效实现知识、技能和能力等多元培养目标。如水位控制项目的知识培养目标为:学习传感器技术新知识,应用电子技术基础中的驱动电路、触发器,以及电动机(水泵)的工作原理等原有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应用能力。技能培养目标为:应用Protel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印制电路板图,编制采购清单、安装、调试电路。能力培养目标为: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网络、图书馆、书店、询问等渠道完成资料和信息的收集、元器件采购、电路安装与调试等,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5.先进性体现电子技术新发展

在开发的课程中,融入技术更新与产业升级带来的电工电子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较好地把握基础知识与新技术的衔接和知识的延伸,适应新产业、新工种的需求。例如融入单片机、传感器、贴片元件等新技术、新器件的应用。在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中,从分立元件电路转向集成电路,加强对集成电路方面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弱化对集成芯片内部电路的分析,突出集成电路外部特性和功能应用等,充分体现了课程的先进性。

总之,电子技术综合应用项目课程开发与实施,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它必将带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整体推进。随着项目教学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教学实施过程体现了“以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培养出来的人才必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许国庆.高职项目课程的理论基础与设计[J].江苏高教,2006(6).

[2]马成荣.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有效实施及其推进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育,2006(21).

第9篇:数字电子技术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电子实训;教学;探索

当今社会电子技术迅猛发展,电子产品种类繁多,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很多初中毕业生出于对电子产品的爱好选择了中职学校电子专业。学生毕业时对电子技术的理解及应用能力很大程度取决于电子技能实训课的学习。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训效果,掌握关键的理论知识及实训技能,这是我们教师所共同关注的。笔者通过多年电子实训教学经验,对中职学校电子实训教学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与总结,希望能为广大中职电子专业教师提供借鉴。

一、当前中职学校电子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职电子实训教学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安排不合理、学生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教学设备不完善等方面。电子课程教学是由实训课程及基础理论课程组成的,两者缺一不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有机结合。但很多学校实训课程少,多数教师重视理论课教学,造成学生出现眼高手低、实践和动手能力差等现象。而且中职学校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学生没有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对专业课的学习感到吃力,多数喜欢实训课学习而对理论课学习不感兴趣。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基础性知识不牢固,不能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训课程中,大大降低了实训课训练效果,导致学生对专业技能掌握不好。

二、提高中职学校电子实训教学质量的方法

1、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学重心。只有认真钻研教材,熟悉教材,才能融会贯通,做到前后联系,在对学生讲解时才能游刃有余。我校电子课程的基础理论课程是《电子技术基础》,它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内容丰富,既讲了模拟电路,又讲了数字电路。电子实训课程是《电子技能与实训》,它的他点是理论部分介绍比较少,特别是数字电路部分,侧重于各种实用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安装与调试。我们要将这两本教材专研透彻,在教学中将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有机结合,才能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比如介绍电子元器件时,侧重介绍于该元器件在各种常见电路中所起的作用,不用或损坏此元件又会出现什么现象,而对于元器件的结构、参数、分类、型号命名方法等则只需略讲。只有认真钻研了教材,熟悉了教材,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才能把握教材的重点,掌握难点,重点讲透、难点讲清,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教学上得心应手。

2、制定实训守则,严守安全操作规程。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一群刚刚初中毕业的孩子,一部分孩子的自觉性和自律性还有待提高,如果我们不给点压力,他们的学习效果就会很差。在这个人手一部手机的时代,经常会发现有学生在上课时还在玩手机,这种影响是非常坏的。所以在学生走进教室时我就会强调纪律,上课时不准随意走动,不准交头接耳,尤其不准摆弄手机。惩罚措施是打扫教室三天。

学生好奇、好动的天性也会给我们教学带来困扰,比如说在介绍万用表的使用时,学生拿到万用表就想着把表笔往工位上的交流电插座里插,如果不注意就会出现烧表、跳闸的情况,严重时学生自己会触电,造成教学安全事故。我在发放万用表之前会再次强调电子实训安全操作规程,并将工位插座断电。当讲到如何使用万用表测量交流电电压的时候再去打开电源,分组演示给学生看。当然,电子实训要注意安全的地方很多,如使用电烙铁焊接电路时,电烙铁的高温会烫伤皮肤、烫坏衣物。这就要靠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多多留心,尽量避免此类情况发生。

3、实训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利用现代教育手段,给学生充分的感官刺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对不同的课题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介绍色环电阻的识读方法时,先用多媒体屏幕演示,然后让学生分组练习,一组学生练习读出色环电阻阻值,另一组学生练习根据阻值写出对应的色环。两组都练习完成后交换题目再次练习,最后将两组学生的答案比较,给正确率高的一组评高分。这样学生既有积极性,又将色环与阻值的变换练习熟练了。

在介绍万用表使用方法时,可采用项目教学法。比如介绍如何使用万用表测量直流电压,我们给每组学生两节不同额定电压的干电池,要求学生用万用表测出电池的电压。给出规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看书查找测量方法,自己动手测量,能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兴趣。并且所给的干电池电压不高,基本没有安全隐患。规定时间结束后,教师检查各组测量与读数方法,指出应当注意的地方,并给整组评分。最后再整体讲解一遍使用万用表测量直流电压的方法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