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业风险的内涵范文

创业风险的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业风险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创业风险的内涵

第1篇:创业风险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 创业教育管理 高校学生管理

[作者简介]黄燕飞(1963- ),男,江苏海门人,南通职业大学副校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江苏 南通 226007)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4-0087-02

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既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又是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手段。在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发表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中指出:“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要让大学毕业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逐渐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因此,加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具有迫切性。对宁波6所高校1200名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向与影响因素展开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宁波在校大学生的创业知能方面的教育严重不足。面对创业教育实践的各种问题,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亟须转型升级。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指以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精神、创业社会交往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管理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大学教育体系与实践过程。大学创业教育的主要特征如下:

1.以学术课程教育为手段,提高对大学生创业实践的知识和能力储备和理论指导。大学教育要普遍开展以培养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为核心的创业教育,历史性地承担了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的新任务。这要求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迅速转型升级。

2.发挥和利用大学业生自主创业的创业精神、兴趣和潜质,将大学生人生价值实现和专业技能、兴趣有机结合起来。为此,要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潜质,在提高大学生创业风险意识和管理、创业冒险精神、创业社会交往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管理能力等能力的同时,提高大学生自我实现的能力。

3.探索政府及高校引导和扶持大学生创业管理的新方式。创业教育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美国兴起。后来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劳工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教育署等国际组织的大力支持与倡导。麻省理工学院自1990年举办首届创业计划竞赛活动后,该校毕业生和教师平均每年创办150多个新公司,据统计表明,该校的毕业生至今已经创办了4000多个公司,这些企业仅1994年就雇佣了100多万员工,创造了2300多亿美元的销售额,为促进美国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据最新统计,至今为此,美国大学和学院开设创业课程的已超过1100多所,其中50%以上开设并提供了不少于4门创业方面的课程。

4.将大学生创业方向向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的重要思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具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甚至关键核心技术、拥有强大市场有效需求特别是国内有效需求潜力,同时兼有资源能耗低、产业升级引领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等的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它需要一大批科技创业人才和优秀中小企业的创业实践。

5.创新高校建设目标,促进高校建设目标的多元化。推进高校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以创业带动就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高校建设的重要目标。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的主要内容

1.创业教育模式选择管理。大学生创业教育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创业技能,设置课程的原则是突出学科之间的互补性,内容是培养大学生创业综合素质。这与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管理紧密相关。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已逐步形成了三种模式: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以提高学生整体能力、综合素质为重点的创业教育”模式;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的“以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技能为重点的创业教育”模式;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综合式创业教育”模式。他们一方面将创新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基础,在学习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基本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所需启动资金和技术咨询。发展趋势表明,大学在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选择上具有越来越高的自主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宁波大学在多年创业教育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课程渗透、实训导向、管理先行”的“三位一体”创业教育模式。该课程体系结构由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大类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以及专业方向模块、创新创业计划等组成,推动大学生具有创业精神,逐步走上创业之路。

第2篇:创业风险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创业风险决策;框架效应;展望理论;模糊痕迹理论;概率心理模型

中图分类号:B8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84(2013)02-0123-06

1 问题的提出

风险选择框架效应(risky choice flaming effect,常被默认为框架效应)由200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Kahneman及其弟子Tversky(1981)提出,它是风险决策中描述性理论(descriptive theory)违背规范理论(normative theory)的代表性“异像”(anomaly)。Tversky和Kahneman(1981)用框架效应来描述决策问题中因表述上的改变而导致偏好反转的现象,作者以“亚洲疾病(Asian disease problem)”问题为例说明了人们对期望值相同而表述不同的选项的偏好反转(preference reversal),即对于同一问题,当被描述成得益情景时人们回避风险,而被描述成损失情况时选择冒险,这就是最早提出的框架效应(Tver-sky&Kahneman,1981)。

亚洲疾病问题:美国正在对付一种罕见的亚洲疾病,预计该疾病的发作将使得600人死亡。现有两种与疾病作斗争的方案可供选择。假定对各方案产生后果的精确估算如下所示:

正面框架:

A 方案,200人将生还。

B 方案,有1/3的机会600人将生还,而有2/3的机会无人将生还。

负面框架:

C 方案,400人将死去。

D 方案,有1/3的机会无人将死去,而有2/3的机会600人将死去。

Tversky和Kahneman(1981)发现,在正面框架下大部分人选A,而在负面框架下大部分人选D,而实际上A与C、B与D是理性经济逻辑中期望效用值相同的选项。该现象对Arrow(1982)提出的规范决策理论所应具有的不变性原则(invariance)提出了挑战。

框架效应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个体和情境因素等都对其有影响。从理论视角,框架效应的解释主要包括展望理论(prospect theory;Kahneman&Tversky,1979)、模糊痕迹理论(fuzzy-trace theory;Reyna&Brainerd,1991)和概率心理模型(probabi-listic mental model;Gigerenzer,Hoffrage,&Kleinboh-ing,1991)等,这三个理论对框架效应的解释互为竞争(段锦云,曹忠良,娄玮瑜,2008)。

展望理论的价值函数指出,文字表述会改变决策的参照点。以亚洲疾病问题为例,正面框架下采用的参照点是600人面临死亡,因此非零结果“有人获救”是一种收益情景;在负面框架下,0或没人丧生是参照点,因此非零或有人丧生结果C和D是一种损失情景,根据展望理论S型价值函数,人们在“赢”情景下回避风险,选A,而在“输”情景下倾向冒险,选择D,因此导致了框架效应的产生(Tvemky&Kahneman,1981)。模糊痕迹理论(Reyna&Brainerd,1991)认为记忆表征或记忆痕迹存在着一个由详实、精确表征(verbatim)到简要、模糊痕迹(gist)的连续体,人们生性倾向以该连续体上更接近模糊端的模糊痕迹来表征信息。模糊痕迹更易通达且需要较少的认知努力,而精确痕迹更易受干扰和遗忘。人类的大多数认知活动都并非精确无误(比如人类记忆对信息的储存就跟计算机“全或无”的精确储存不同),而是依赖于模糊表征(感觉、模式、主旨),以及对这些表征进行加工的建构规则,所以大多数认知活动都是直觉的,正如所谓的“认知惰性(cognitive inertia)”或“认知省事者(cognitivemiser)”。以亚洲疾病问题为例,A选项通常被人们表征为“一些人获救(A')”,B被表征为“一些人获救或没有人获救(B')”。显然,A'和B'比较起来,人们更可能选择A',也即人们以直觉的方式在A和B之间做出了选择。同样的原因而导致在C、D之间人们偏好D。这就导致了框架效应的产生。概率心理模型指出,当人们面对选择情景时首先会构建局部心理模型,当问题十分复杂无法构建时便借助概率和环境信息构建概率心理模型(PMM)。构建概率心理模型时首先借助参照群(reference class),参照群定义了PMM所包含的目标或事件的集合,参照群也决定了哪个线索可以用作目标变量的概率信息以及它们的线索有效性。在借助参照群的基础上,人们生成最高有效性的线索,检测看其是否能激活,如果可以便作为选择的参照。对于亚洲疾病问题,其参照群是“抗击疾病的方案”,在此背景中,一个关键问题是时间,经验告诉我们抗击疾病需要时间,时间会导致结果的改变。当起先有一定数量的人获救(或死亡)时,接下来可能有更多的人获救(或死亡)。A选项和B选项的区别是,更多人获救的可能性会发生,因此A会被构建为“200人一定获救,将来可能有更多的人获救”,因此,在A和B之间,人们选择A;同样的道理也可说明人们为什么选择D。

展望理论是框架效应的最初解释,因此,框架效应和亚洲疾病问题也成为理解展望理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这种解释似乎存在循环论证的意味。模糊痕迹理论的出现弥补了这一缺陷,该理论遵循认知惰性视角,从现实中人的认识方式来解释框架效应。同期产生的概率心理模型却从另一个角度对框架效应做出了完全不同的认知解释。然而,在这三个竞争性理论中,究竟哪个能更好地解释创业情境下的框架效应?这是研究的关注点。

Ktihberger(1995)的研究以亚洲疾病问题、癌症问题和工厂灾难问题为情景,系统地比较了三认知理论,展望理论、模糊痕迹理论和概率心理模型对框架效应的解释,结果发现概率心理模型是上述情境中框架效应的最佳解释。Chang,Yen和Duh(2002)的研究以与会计相关的管理决策为情境,结果发现这三个理论在一定程度上都能解释该情境下的框架效应,但模糊痕迹理论的解释力最佳。之所以会产生不一致的结果,原因在于框架效应的解释力因情境的差异而不同(Chang et al.,2002)。Wang(1996)和Ktihherger,Schulte-Mecklenbeck和Per-ner(1999)等研究者也提出过类似的结论,即框架效应存在领域特定性。Ktihberger和Tanner(2010)的研究没有以亚洲疾病问题为背景,比较了展望理论和模糊理论对该背景下风险选择框架效应的解释力,结果再次支持了模糊痕迹理论。

创业风险决策情境与会计相关的管理决策情境更为接近,因此该情境下的框架效应的理论解释可能更接近Chang等(2002)的研究结果。又由于在非亚洲疾病情景下模糊痕迹理论的解释力比展望理论强(Kiihberger&Tanner,2010),因此建立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1:在展望理论、模糊痕迹理论和概率心理模型三个竞争性理论中,模糊痕迹理论对创业风险决策框架效应的解释最为合适。

自模糊痕迹理论和概率心理模型相继于1991年提出之后,学界认识到他们都可以用来解释框架效应。然而,包括展望理论在内的三个理论有着巨大的差异,它们真的都可以同时解释框架效应吗?这一问题引起了很多学者的思考,如Ktihberger等(Kiihberger,1995;Ktihberger et al.,1999)。学者们注意到,在Tversky和Kahneman(1981)的经典亚洲疾病问题中,A和C两选项提供的信息是不完全的,A选项是“200人将生还”,这并没有说明余下的400人的状况,C方案也是如此。Ktihberger(1995)的研究证实提供完全信息会削弱框架效应。因此,为了分清这三个竞争理论对框架效应的解释力,Kiihberger(1995),Chang等(2002)等从不完全信息人手,创造性开发了一个完全描述情境和新的部分描述情境,以亚洲疾病问题为例:

完全描述情境:

赢框架

A 200人获救,400人没有获救;

B 1/3可能性600人获救,2/3可能性没人获救。

输框架

C 400人死亡,200人没有死亡;

D 1/3可能性没人死亡,2/3可能性600人死亡。

新的部分描述:

赢框架

A 400人没有获救;

B 1/3可能性600人获救,2/3可能性没人获救。

输框架

C 200人没有死亡;

D 1/3可能性没人死亡,2/3可能性600人死亡。

原本三个竞争理论都能解释亚洲疾病问题(段锦云等,2008)。然而,对于完全描述情景,根据展望理论,因其只关注领域(domain),即赢/输(gain/lose),而A、B选项仍然属于赢框架,c、D情境仍然属于输框架,因此展望理论预测仍然会产生框架效应。根据概率心理模型,因其只关注问题的语言描述框架,即肯定项和否定项,而A、B都属于肯定和否定兼具的混合描述项,且由于信息已经描述完全,故不能构建出新的心理模型,因此,在两者之间很难产生明显偏好,故据此预测没有框架效应产生。根据模糊痕迹理论,信息被简化到主旨水平然后做判断,据此,A、B项被简化为“A':一些人获救,一些人没有获救”、“B':可能一些人获救,可能没有人获救”,在A'和B'之间没有明显的优势项,因此,模糊痕迹理论预测完全描述情境下也不会产生框架效应。

对于新的部分描述情景,因展望理论只关注领域,即赢/输,据此,在A、B之间人们仍然倾向选择A,而在C、D之间人们倾向选择风险项D,因此仍会出现框架效应。根据概率心理模型,其只关注问题的语言描述框架,此时也无法构建局部心理模型,需借助概率和环境信息构建概率心理模型,因此A选项会被构建为“A':400人没有获救,可能还会有更多的人没有获救”,因此在A'和B之间人们倾向选择更有优势的风险项B;同样,C选项会被构建为“C':200人没有死亡,可能还会有更多的人没有死亡”,在C'和D之间,人们倾向于选择优势项C'、也即C,此时出现的是反向框架效应。根据模糊痕迹理论,人们很难把新的部分描述情境简化到主旨水平,或者勉强简化之后,也很难辨别出优势项,如A、B简化后变成“A':一些人没有获救”、“B':一些人获救,可能没有人获救”,在A'和B'之间很难辨别出优劣,因此不会出现框架效应。

总结来看,对于完全描述情景,展望理论预测有框架效应,模糊痕迹理论预测没有框架效应,概率心理模型预测没有框架效应;对于新的部分描述情景,展望理论预测会有框架效应,根据模糊痕迹理论预测没有框架效应,根据概率心理模型预测会有反向框架效应。这样,通过设立完全描述和新的部分描述两个情境,可以把这三个竞争理论对框架效应的解释力区分开来。基于假设1,进一步提出:

假设1a:创业风险决策情境下,完全描述情境和新的部分描述情境下都不会出现框架效应。该结论有效地支持了在三个竞争性认知理论中,模糊痕迹理论对创业风险框架效应的解释最为合适。

模糊痕迹理论阐述了人们记忆或推断中使用的是主旨信息(gist),它是一种模糊痕迹表征,而非逐字逐句、与原信息一致的精确信息(verbatim)(Rey,na&Brainerd,1991)。因此,当模糊痕迹理论起预测作用时,可以预测人们对风险决策中具体数字的记忆和表征采用的是大体估计而非精确推断。Kuhberger(1995)的研究虽然支持概率心理模型是框架效应的最佳解释,但仍然发现大部分人(62%)采用的是大体估计的模糊信息,但这种模糊表征没有影响到选择,这是在疾病和灾难情境中。我们的研究关注的是创业情境,因此预测跟Chang等(2002)的结果一致,即模糊痕迹理论是该情境下的最佳解释。由此,可推断:

假设1b:创业风险决策情境下,大部分人在决策判断时对数字信息的表征采取的是“大体估计”方式的模糊信息,且这种模糊表征对最终选择具有显著影响。该结论进一步支持了模糊痕迹理论的解释力。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取样

选取正在接受再教育的有工作经验的学员为样本,其工作以行政管理为主,他们熟悉企业的竞合和投资决策过程,都具有教育水平相近的大专或本科学历,接受的都是人文社科类专业,包括经济管理等学科。发放问卷250份,有效样本为211人(有效率84.4%);平均年龄26.71岁,平均工龄6.03年,其中男75人(35.55%)、女133(63.03%)、3人(1.42%)未填性别。在决策数字模糊性表征研究部分的被试为84人。

2.2 实验设计

创业风险决策情境的设计参照了Antoneic和Hisrich(2001)关于创业尤其是内创业(intrapreneurship)的概念,以及参照了亚洲疾病及其它框架效应研究情境,设置了市场竞合和创业选择两个风险决策情境。设计两个情境的目的除了充分体现创业活动概念的内涵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考察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排除因为是某一特别情境而导致所得结论的可能性,进而提高研究的内部效度。参照Ktihberger(1995),Chang等(2002),及Ktihberger和Tanner(2010)的研究设计,修改后的完全描述情境和新的部分描述情境分别如下(以市场竞合情境为例):

完全描述:

信海公司准备在H城开发一种全新的服务市场,据估算这一市场总价值约¥800,000。与此同时,另一外资企业也准备把这种服务带人杭城。现信海面临着与外资联合还是竞争的两难选择。选择联合,则有望得到价值¥240,000的市场;选择竞争,则可能得到更大或失去更大的市场。如果您是信海的创业者之一,对如下选项您将如何选择?

输(损失)框架:

A 选择联合,失去的市场价值为¥560,000,没有失去的市场价值为¥240,000;

B 选择竞争,30%可能性失去市场价值为¥0;70%可能性失去市场价值为¥800,000。

赢(收益)框架:

A 选择联合,赢得价值¥240,000的市场,没有赢得余下的价值¥560,000的市场;

B 选择竞争,30%可能性赢得价值¥800,000的市场;70%可能性赢得市场价值为¥0。

新的部分描述(情境描述同上):

输(损失)框架:

A 选择联合,没有失去价值为¥240,000的市场;

B,选择竞争,30%可能性失去市场价值为¥0;70%可能性失去市场价值为¥800,000。

赢(收益)框架:

A 选择联合,没有赢得价值¥560,000的市场;

B 选择竞争,30%可能性赢得价值¥800,000的市场;70%可能性赢得市场价值为¥0。

市场竞合与创业选择两情境以交替的方式呈现以平衡顺序效应,因此形成2(情境:完全描述vs.新的部分描述)×2(框架:输vs.赢)的4种处理的被试间设计,各处理被试数分别是55、52、52、49(市场竞合)和55、52、53、51(创业选择)(见表1)。在呈现上述实验材料之后,参照Kiihberger(1995)的研究对决策时数字的表征方式用一个项目来衡量,即“在做比较选择时,对上述情景的两个选项的数字部分您是如何理解和处理的(A精确测算、B大体估计)?”。材料的末尾部分包括参与者的一些人口统计特征题目。

2.3 实验程序

实验以纸笔的方式发放,材料用空白封面覆盖,每一页只包含一种处理。集中时段分三次在三个班级上完成。上课开始后分发给被试,经主试宣读完指导语后开始独立做答,完成后交给主试。实验中同样对被试进行了操作检验,以了解被试是否真正理解决策情境。

2.4 操作检验

实验的最后部分专门对被试进行了操作检验。考查的问题包括:(1)各隋景的选项包含有:a.全是确定项,b.全是风险项;c.两者都有;(2)确定项的数值大还是风险项的数值大:a.确定项;b.风险项;(3)以下在问题情境中出现过的数值有:a、¥560,000;b、¥2d0,000;c、¥140,000;d、¥60,000。

3 实验结果

先统计了完全描述和新的部分描述两种条件下、两个创业情境的选择百分比和频次,见表1。从表1可看出,完全描述和新的部分描述两种情境下,两类创业情境都没有出现框架效应。研究假设1a得到了验证。因此可以推断,在创业风险决策情境下,框架效应产生的认知机制的最佳理论解释是模糊痕迹理论,符合研究预期。

在84个填写模糊性的样本中,回答“精确测算”(A)的只有9人(10.71%),回答“大体估计”(B)的有75人(89.27%)。绝大部分人都以估计的方式,也即以模糊的主旨信息来表征数字,这与研究假设1b一致。此后,检验了模糊性选择对两创业风险决策情境选择的逻辑回归,见表2。从中可看出,模糊性对市场竞合情境选择的影响大于创业选择情境选择影响,对前者的影响达到显著性水平,对创业选择情境的影响没达到显著水平,后一结果与Ktihberger(1995)的研究结论一致。考虑到采取模糊表征的人数比例高达89.27%,因此推论研究假设1b基本得到验证。

假设1a得到了验证,重复研究假设1b基本得到验证。综合推断,假设1得到了验证,即在展望理论、模糊痕迹理论和概率心理模型三个竞争性理论中,模糊痕迹理论对创业风险决策下的框架效应的解释最为合适。

4 讨论与结论

研究得出在完全描述和新的部分描述两种条件下,两个创业情境都没有出现框架效应,这一结果支持了模糊痕迹理论是创业风险决策情境下框架效应的最佳解释的结论。所得结果与Chang等(2002)的发现相似。模糊性回答的百分比进一步支持了该假设。因此,可以认为,在创业风险决策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框架效应现象,是因为人们倾向以模糊的主旨信息来表征原信息。

为什么情境不同框架效应的认知机制会有差异?可能原因是,在Ktihberger(1995)研究中的疾病或灾难情境下,问题很复杂因此无法构建局部心理模型,便借助概率和环境结构信息构建概率心理模型。此时需先借助参照群(reference class),在此基础上,人们生成最高有效性线索,检测看其是否能激活,如果可以便作为选择的参照。以亚洲疾病问题为例,其参照群是“抗击疾病的方案”,在此背景中,一个关键问题是“时间”,经验告诉我们抗击疾病需要时间,时问会导致结果的改变。在此参照群下构建出如下可能性心理模型:当起先有一定数量的人获救(或死亡)时,接下来可能有更多的人获救(或死亡),这样在人们自己的思维表征中选项A和B(或C与D)就产生了区别,这种区别有明显的占优性。因此,就产生了人们所熟知的经典框架效应。而在研究和Chang等(2002)研究的创业和经营决策情境下,人们难以生成最高有效性的线索,因此类似于“抗击疾病”这样的参照群较难找到,因由“认知惰性”驱动,人们不愿花费认知资源去寻找参照群,因此也不愿去构建难度较大的概率心理模型。出于同样的原因,此时更倾向用模糊的主旨信息而非精确的逐字信息去表征问题情景,尤其是繁杂的数字信息,这可能是在创业风险决策情境下为什么是模糊痕迹理论而非概率心理模型和展望理论驱动框架效应的原因。调查结果也是一个佐证。

需补充的是,不是说展望理论和概率心理模型不能解释框架效应,只是说在不同的情境下它们的相容性会有差异,实际上Chang等(2002)的研究指出三个理论都具有解释力,只是在管理会计背景下模糊痕迹理论的解释最为合适。此外,可以认为,在三个竞争性理论中,模糊痕迹理论比概率心理模型和展望理论更具有生态和现实意义,更接近现实中人的认知加工方式。虽然展望理论可以解释框架效应,但现实中人们甚少使用该种复杂的、定量化的认知方式。同样的,模糊痕迹理论比概率心理模型也更具有生态意义,更接近现实中人们“认知省事者”的本性。因此,也许可以这样认为,这三个竞争性理论都可以解释创业风险框架效应,但展望理论和概率心理模型的解释只是事后的,而只有模糊痕迹表征更易于被现实中的个体所采用。

研究继Kfihberger(1995)和Chang等(2002)的研究之后,新证实了在创业背景下框架效应认知理论解释,扩展了框架效应的研究领域及其认识机制解释,再次证实了Wang(1996),Kilhberger等(1999)等学者提出的框架效应存在领域特定性的结论。研究的创新在于,把框架效应引入了一个新的、贴近现实的领域,并验证了其认知理论机制。

第3篇:创业风险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风险;内涵;成因;防范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47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4-0250-02

随着以“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就业机制的逐步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正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发挥着资源配置的主渠道作用。然而,由于中国毕业生就业市场起步较晚,尚处于发育、探索阶段,在许多方面还表现得不够成熟和完善。尤其是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毕业生就业面临的风险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深入对大学生就业风险问题的研究,对于维护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稳健有效运行,提高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提高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和就业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风险的内涵

由于市场经济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以及经济主体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风险在市场上几乎是无处不在的。大学生作为经济主体,在就业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大学生就业风险是指由于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不完善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就业市场经济主体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毕业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所面临的失业、人身或财产损失、合法权益受损、就业歧视、实际收入低于预期的可能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失业风险。在宏观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由于专业不对口、就业观念转变滞后以及学生素质能力与用人单位要求难以有效对接等多方面的影响,一些学生可能面临找不到工作的风险,导致毕业即失业。

2.人身或财产损失。个别非法中介机构或用人单位利用大学毕业生求职经验不足,涉世未深,急于找工作容易轻信于人的弱点,巧列名目,向大学生收取报名费、培训费、介绍费、服装费、保证金、抵押金等,更有甚者将学生骗到偏僻处实施抢劫或人身侵害,导致毕业生遭受人身或财产损失,给毕业生经济、生理和心理上造成了非常大的伤害。

3.合法权益受损。一些用人单位利用大学毕业生处于就业市场中的弱势地位,采取不签订劳动合同或签订不平等劳动合同等手段,损害毕业生利益。如:在劳动合同中只规定学生的违约责任,而对单位的违约责任只字不提。此外,一些用人单位还利用《劳动合同法》有关试用期薪水较低的相关规定,不断招聘毕业生进行试用,待试用期满便以种种理由予以辞退。如此反复,长期低成本占用廉价劳动力。再如:一些单位随意降低学生的薪酬标准,故意延长试用期限,不替学生缴纳或少缴社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等,侵害学生的合法权益。

4.就业歧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存在着相当普遍且非常严重的就业歧视现象,其中包括对性别、种族、年龄、、民族、身体残疾、身高、相貌、身体状况(乙肝及HIV/AIDS)、婚育状况、地域、户籍以及一些体制和政策性歧视。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遭受用人单位的不公平对待,使得毕业生的平等就业权难以实现。

5.实际收入低于预期。毕业生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环境变化或自身专业、学校等多方面的影响,可能从事与自身专业不相关、不对口、或与学历不匹配的工作,造成实际收入低于预期,在心理上形成很大的落差。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风险的成因分析

就业风险给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深入分析毕业生就业风险产生的原因,对于有效防范就业风险、保障毕业生的就业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1.毕业生风险意识淡薄。风险意识淡薄是造成毕业生就业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涉世未深的大学毕业生,比较单纯,对社会险恶的一面认识不够深刻,对就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缺乏应有的警惕性和敏感性,风险防范能力较差。这就给一些非法中介机构、用人单位或不法分子造成可趁之机,利用大学生求职心切实施欺骗或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导致毕业生人身、财产或就业机会方面重大的损失。

2.市场微观主体行为失范。作为就业市场主体之一的用人单位,在选拔招聘毕业生的过程中,随意抬高用人条件,实行性别、种族、相貌、身体条件、户籍等的歧视性政策。还有些用人单位为了招聘到优秀的毕业生,在工作环境、福利待遇、发展机会、盈利能力等方面提供虚假信息,欺骗毕业生。而作为就业市场另一主体的毕业生为了争取用人单位的信任,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在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能力证书、专业成绩、实践经历、获奖证明等方面造假。毕业生就业市场主体行为失范,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不利于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

3.市场功能不够完善。中国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功能残缺,不仅使得市场向供求双方提供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不足,也使得毕业生不能明确自身定位,流动具有盲目性。用人单位也因高等教育的信号功能弱化难以招聘到满意的毕业生。而且就业市场交易价格体系不健全、定价机制紊乱导致市场配置毕业生资源的功能难以得到有效发挥,阻碍了毕业生的自由流动,增加毕业生的就业风险。

4.制度缺失,监管缺位。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和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方面出台了许多文件和法规,但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如有关毕业生就业市场主体的行为,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介组织的进入资格和程序等方面的规定尚有待进一步完善;针对就业市场上的欺诈行为、不正当竞争以及市场主体的违约行为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有关毕业生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创业激励机制尚未真正得到有效实施。

5.高等教育反市场因素的存在。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尚处于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改革的起始阶段,存在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的现象。许多高校游离于社会经济和市场发展之外,封闭办学,致使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导致办学定位不准确、办学特色不突出、专业结构调整滞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风险。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

1.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学生维权意识和能力。学校要通过开设《大学生就业权益维护》、《大学生求职面试风险规避》等多门就业指导课程或讲座,让学生尽快熟悉试用期、违约金、劳动合同等与就业权益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使他们充分了解社会的复杂性、多面性,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就业风险的鉴别能力。在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能自觉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完善相关就业法律法规,加强政府执法监管力度。当前要保证高校就业市场有序、正常运作,就必须尽快公布和实施《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条例》,通过立法规范就业市场秩序,明确供求双方的权利与义务。通过出台《大学生就业法》和《反就业歧视法》,使毕业生在自主择业、就业协议书法律保护、违约处理、社会保障、仲裁和处理各种纠纷等方面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此外,政府要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欺诈行为和其他违法犯罪活动,及时制止和避免大学生就业风险的产生。

3.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应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有目的地进行包括招生计划、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在内的全面的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体现专业培养特点的教学内容体系,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

4.完善市场功能,构建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深化人事和户籍制度改革,放宽户籍控制,改革僵化的企事业单位用人制度,减少不合理的制度约束,完善市场功能,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5.加强信用信息体系建设,营造诚实守信的就业环境。有效的信用信息体制可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形成稳定的预期,减少不确定性,并能有效地遏制机会主义行为,维护法律权威。同时,信息公开可以降低交易费用,维护就业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保证和促进信息在全社会的有效传递,对于克服市场主体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营造诚实守信的就业环境,降低毕业生的就业风险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建勋.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第16卷[J].软科学,2002,(1).

[2]常宇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问题研究[D].郑州: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10.

[3]马佳宏,周会娟.调整与适应:高等教育结构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探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4]薛利锋.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完善与发展[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15.

[5]马永霞,翟小会.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风险[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An Analysis and Avoidance about Employment Risk of College Student

ZHANGJie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China)

第4篇:创业风险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内部审计;企业风险;风险管理;保障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4.011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4-00-02

1 企业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1.1 企业风险管理的内涵

风险管理是企业的一种管理活动,起源于20世纪中叶的美国。风险管理以目标为导向,涵盖和关联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是企业内部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协作的整体性活动。一般意义上,风险管理就是基于成本效益考虑,对风险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而实现管控风险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的过程。2004年,美国COSO委员会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企业风险管理主要包含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八个主要要素,该框架对于系统认识风险管理活动具有较权威的示范模型作用。

1.2 内部审计的涵义

内部审计是为了改善和增加企业综合性价值而采取的一种独立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其目的是通过系统和规范的方法促进组织改善治理和管理,帮助组织增加价值、实现目标。2013年,国际内部审计协会CIIA把审查和评价组织业务活动及其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合法性与有效性列入对内部审计的最新定义中,我国内部审计协会在2014年“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的征求意见稿”中也把审查和评价单位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列入其中。

1.3 两者之间的关系

内部审计作为组织内部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推进组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任。从上述内部审计的含义解读和实践发展进程来看,参与组织风险管理已成为内部审计重要的职业发展方向和业务主战场。内部审计作为组织内部的具有相对超脱和独立身份的机构,能以更加全面、深刻和专业的视角观察分析和评价组织面临的各种内外部风险因素,充当了组织内部风险防控的最后一道屏障和安全网作用。一方面,内部审计可以通过履行职能服务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的监督和服务职责能从不同角度开展风险管理业务,既可以以监督身份开展独立性的风险评审和评估,也可以借助服务职能全面参与企业风险体系建设,实现内部审计的快速发展与创新,有力地提升内部审计的地位作用;另一方面,风险管理理论及实践的发展也为企业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创造了业务空间和发展平台,内部审计正处于从传统财务领域向非财务领域的过渡发展阶段。

2 内部审计服务企业风险管理的形式路径

2.1 为企业软环境发展提供咨询与智力支持

软环境主要指企业风险管理策略、风险文化等。内部审计组织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具备的全局视野和专业技术优势,以超脱独立的身份为企业风险策略及文化等软实力提供咨询指导。这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由于内部审计在企业中所具有的独特组织地位,大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都直接向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负责并报告工作,很多企业甚至还设置审计委员会来增强内部审计的组织优势,这决定了内部审计人员具有对企业全面的业务接触和深刻的业务思考,内审人员比其他人员更具有对企业全盘的认知理解;二是企业内审人员的业务工作特性决定了他们对企业的风险分布、风险概率、风险存在形式等有更加全方位的接触与思考,内审人员跟其他具体的业务职能人员相比,更能避免逆向利益驱动、环境影响、反道德行为等可能导致风险管理失效或不彻底等情况的发生。

2.2 再次评估确认企业风险管理工作

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可直接从风险管理中的几个重要环节(如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监控等)入手开展再评估、再确认工作。

2.2.1 风险识别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施行必要的审计程序对企业风险识别的过程进行细致的审查与评价,将重点放在企业所面临的所有内外部重大风险是否已经得到充分的确认层面,在对风险识别的再次确认过程中寻找企业可能出现的疏忽或遗漏。

2.2.2 风险评估

内部审计部门及人员应当从企业重要业务领域、关键管理环节或重点内部控制的审查评估入手,对已存在的风险评估重点、评估方法、评估步骤及评估结果等过程进行再次检验核查,以确认整个风险评估工作所采取的态度、观点及措施办法是否充分适当,并进一步对不恰当的评估管理工作进行更正与优化。

2.2.3 风险应对

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对企业有关部门针对不同风险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及风险态度进行执行情况检测,通过查看其执行情况评价风险应对策略和措施办法是否充分恰当。内审部门应当提出风险防范的改进措施及意见建议,协助各部门完善各类风险反应及处置方案,从调整优化企业风险应对措施和完善企业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入手有效降低风险对企业带来的损失和危害。

2.2.4 风险监控

企业内审人员应当对风险所处环境及其他相关因素开展持续性监测和分析,动态关注企业风险监控体系是否健全及执行情况,也可以通过对内部审计揭示披露风险或问题的处理情况开展后续跟踪检查,检查所实行的控制措施是否及时有效或产生新的风险,并将检查结果及建议提供给企业管理层以便改进风险控制措施。

2.3 通过综合型审计直接评估确认企业风险

风险可能存在于企业内部各个业务领域和管理环节,内部审计通过综合型审计业务工作的开展可以直接揭示和预防风险,帮助企业促进风险管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提出企业风险主要包括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和法律风险等。内部审计对企业实施的综合性审查可以直接从业务入手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如针对战略风险开展的重大决策事项审计评审、针对财务风险开展的财务收支审计、针对市场风险开展的审计专项市场调查、针对运营风险开展的经营审计、针对法律风险开展的内控体系评价等。

3 完善保障性措施

内部审计对企业风险管理的价值贡献需要具备一定的内外部环境或条件因素,这是本文提出保障性措施的基本出发点。

3.1 维护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服务企业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只有维护自身的组织独立性和思想独立性,审计人员才能以相对超脱的身份发挥好职责角色。维护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一要有组织级别层面的较高设置,审计部门要直接接受组织最高管理层的直接领导;二要加大企业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监事会对内部审计的工作支持和督导;三要革新审计人员在内部薪酬、考评、职务晋升及其他方面的体制性支持,确保内审人员在执行工作过程中不受其他因素困惑或干扰。

3.2 培育良好的审计环境

从内部环境看,内部审计要积极取得公司管理层的信任与支持,审计部门和人员既要通过扎实有效的业务审计成果树立自身威信,也要主动积极加强沟通联络,培育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使内部审计真正成为良好的业务合作伙伴,摆脱过去内部审计“看不顺眼”“人心隔肚皮”的现象;从外部环境看,内部审计既要加强与外部审计组织之间的沟通联系,提高业务协作水平,充分利用借鉴外部审计专业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也要加强与上级审计主管单位或部门的信息沟通,及时掌握上级审计工作要求和最新业务动态,实现上下级之间的信息畅通流转。

3.3 加强审计人员的职业化建设

相比较过去传统的数据审查、账务核实,风险管理对内部审计是一个新的课题。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审计人员一要加强风险知识的补充学习,既要学习企业所涉行业或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也要系统学习企业风险管理和评估方法,更新完善知识结构、思维观念;二要及时转变思维意识,更新传统审计理念和技术方法,提高业务观察力判断力,增强思考辨别和分析能力,加强对现代新科技、网络技术的学习运用;三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执业素养,培养审计人员的核心价值观,真正沉下身子、耐住性子干事创业,把内部审计视为实现自己价值追求的终身发展平台。

主要参考文献

[1]刘薇.我国企业内部审核问题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26).

[2]时现,田选章,于伯新.风险管理审计研究――基于企业内部审计视角的分析[J].中国内部审计,2010(6).

第5篇:创业风险的内涵范文

1.1 在省内率先正式开展了科技型企业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

为进一步拓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分担贷款风险,淮安市科技局推动出台了《淮安市科技型企业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实施办法》。科技局与紫金保险和江苏银行合作,在省内率先开展科技型企业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2012年11月6日举行签约仪式正式开展业务。

1.2 设立了淮安市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资金

目前,全市设立了共1600万元的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资金池,其中,省、市各800万元。江苏银行在此基础上给予放大10倍对企业进行授信共1.6亿元。去年10月份我市正式开展该项工作以来,已为14家企业发放无抵押、基准利率科技贷款3800万元。

1.3 成立了科技小额贷款公司

全市已成立两家科技小贷公司,目前,两家公司运行良好,2014年贷款余额近2.46亿元,其中科技贷款1.9亿元,占比为77%。另有3家小额科贷公司获批筹建,今年将正式运营。

1.4 积极为科技企业上市工作服务

积极争取省科技企业上市专项支持,嘉诚化工和辉煌太阳能两家企业获得专项资金120万元支持。重点支持列入市上市后备梯队培育的企业申报省以上各类科技项目,为上市后备企业争取无偿资金1590万元。积极推动上市后备企业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全市共有78家企业通过认定,获批数创历史新高,总数超200家。

2 淮安市科技金融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

2.1 科技与金融结合路径的基础还比较薄弱

淮安市科技与金融结合路径构建的基础相对于苏南地区来说还比较薄弱。淮安这几年中小企业发展迅猛,但原始积累稍显不足,科技产业和金融产业的规模比较小,虽然当前科技产业有集聚化发展趋势,实力不断增强,但金融产业的发达程度还不够。在这种情况下,科技与金融结合路径会因为基础不坚实而缺乏稳定性。民间借款、风险投资等资金供给路径弥补了银行类金融机构和上市融资路径的不足,但如果这些路径缺乏传统路径的支撑,其发展会受限,成为“空中楼阁”。金融产业的发达是各种金融便利和融资路径的整体发达,而非某些融资路径过度发展。因此,从战略上考虑,淮安市科技与金融结合需要从基本路径处夯实基础,从质和量上整合科技和金融资源。

2.2 全市层面统筹推进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目前,淮安市科技金融工作统筹力度较大,但全市层面的统筹机制还需要继续完善。从政策配套看,现有科技金融支持政策已经不少,但缺乏整合,还没有形成针对科技型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系统支持政策。特别是部门政策之间,相互衔接度不够,存在各自为战的情况,给实际操作带来困难。部分重点领域和环节缺乏政策支持,政策内容不完整。比如,对商业银行引导的专项政策不够,缺乏对民间资本的引导性措施等。

2.3 银行开展科技金融的积极性还比较欠缺

目前淮安市的银行体系,大型商业银行占据主导地位。这些银行一方面面临管理和考核上的制约,内部建立了严格的风险控制和绩效考核机制,外部银监会等监管机构则对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等都有明确的监管要求;另一方面,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小、获得担保能力弱,使得?χ行∑笠敌糯?业务成本高、缺乏风险分担,普遍“不经济”。在这样的条件下,大型商业银行必然倾向于选择那些实力雄厚、单笔贷款数额大、放贷基本无风险的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作为主要客户,缺乏为中小型科技企业服务的积极性。而受金融管制等原因,尽管淮安市引入了科技金融专营机构,但大多数仍是大银行所设立,专门为中小型科技企业服务的中小银行、民营银行发育严重不足,对早期科技企业的服务很难到位。由此可以看出,目前以大型商业银行为主导的融资服务体系无法解决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问题,由不同类型银行向不同企业提供差异化服务格局需加快建立。

3 推动淮安市科技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加快制定有关科技金融的相关制度法规

要尊重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客观规律,突破一些不利于淮安科技金融创新的政策性和制度性障碍,逐步建立起由政府调控、市场引导、科技型企业和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的科技金融创新的制度环境:完善科技贷款制度,制定《促进科技型企业融资细则》,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可以单独设立科技支行专门为科技型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和金融服务。健全创业投资制度,出台《创业风险投资法》,建立适合科技型企业发展的投融资环境,为科技金融产品创新发挥积极作用。

3.2 加强政府对科技金融的引导

政府作为科技金融体系特殊的参与者,同时担负着供给者、需求者与引导三个角色,科技金融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推动。第一,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进一步提升政府信息公开的透明度;第二,政府需要具备鉴别真假科技企业的能力,有些科技企业在工作和经济活动的性质上其实跟传统制造业没有区别,依然处于价值链的底部,被锁定在组装、加工等低附加值的环节,对于这种陷于“低附加值陷阱”的科技企业,政府不应让其享受与其他科技企业相同的优惠政策;第三,政府要视市场情况来扮演相应的角色,当市场失灵严重,其他机构由于高风险不敢涉足时,政府应当挺身而出,弥补科技金融的资源空缺,直接向企业提供补贴或是免息、低息的贷款帮助科技企业走出困境,当科技企业的产品缺少销路时,政府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以政府采购的名义进行支持,当风险投资过于狂热,市场投机情绪严重时,政府也要出手通过相关政府文件平抑市场情绪,防止金融泡沫的产生;第四,政府需要扶持建立市场化的中介机构,这些机构包括专业性的资产评估机构、信用评级机构、担保机构等,这些专业化的机构在淮安的数量都不多,他们的存在对于提高科技金融的运作效率有很大的帮助;第五,政府还可以利用自身庞大的资源建立起本市科技企业的数据库建设工作,对于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信用记录,企业负责人的状态等进行动态更新,使银行及风险投资机构能够比较好地对企业的风险进行控制,减少信息不对称的现象的发生,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3.3 加强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建设

科技金融中介服务业在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它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建议淮安加强对科技金融服务机构建设,引导相关机构围绕企业创新发展实际需求,集聚科技、金融中介服务资源,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服务流程,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实现对优质服务资源的高效利用。在省级层面建设一批科技金融示范服务中心,打造区域科技金融服务品牌,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使科技与金融更加紧密结合。

3.4 引导本地民营资本参与风险投资

引导本地的民营企业进行创业风险投资是一种双赢之举,既可以利用现有优势解决科技型企业所不擅长的人脉、市场等问题,加速科技型企业产业化的进程,又可以借助科技型企业的研发优势,实现企业自我内涵的提升。实际上民营资本参与创业风险投资扮演了天使投资与风险投资两个角色,这对于弥补当前淮安创业风险投资总量的不足,是一种很好的尝试,一旦取得成功,则可能实现淮安市民营经济在本质方面的提升。

第6篇:创业风险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科技金融 天使资金 风投

事实表明,无论是能否抓住新技术革命浪潮给我国带来的机遇,还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抑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都要依靠自主创新科技。为此,就必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使技术和资金高效融合,全力拉动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

无锡是长三角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也是江苏省首个科技金融创新发展试验区,自2010年来,无锡在科技与金融的融合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

一、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现状——无锡科技金融建设的做法

在金融有效支持科技发展方面,各地政府做出了很多有益尝试。无锡科技金融建设以“创投先行、信贷跟进、上市助推、多种金融工具并举”为总体思路,经过近3年的努力,形成了一套的科技金融服务新机制,具体做法如下:

(一)大力推动股权投资体系

2009年2月份,《无锡市创业投资引导发展专项资运行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引导发展资金规模为10亿元人民币,由市级财政预算安排,分5年逐步到位。”三年已累计投资6.4亿。另一方面,吸引市场各类创投机构前来投资,自2009年来,新增创业投资基金93家,管理资金新增180亿元;新增股权投资基金8家,管理资金新增170亿元。共有115家企业共获得创投机构的投资93亿元,为企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二)不断完善科技信贷体系

在政府的支持下,江苏省内首家专业科技支行-农行无锡科技支行于2010年9月成立,并明确客户是“科技型”和“中小微”。科技支行根据客户的特点创新无形资产质押贷款品种,目前,共开立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账户251户,其中已向103户科技中小微企业累计发放贷款7.2亿元,户均贷款近700万元。在科技支行贷款企业中,首次获得贷款的企业63户,占61%;贷款以无形资产质押和个人信用保证的企业47个,占46%。并有12家商业银行成立了科技贷款专营机构,多家银行开展了专利权、商标权等“五权”质押融资以及信用贷款,以加强对科技企业的信贷服务。

(三)持久助推科技企业上市

无锡出台鼓励企业上市的政策意见,建立了市、区和镇“三位一体”的上市工作推进体系,为企业上市提供咨询服务和政策扶持。按照“贮备一批、改制一批,辅导一批,上市一批,规范一批”的工作思路,厚基础,排梯队,扶重点,推动企业多渠道、多形式上市。目前无锡上市企业数量和首发融资规模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五,到目前全市共有81家上市公司,首发融资总额530亿元,其中创业板13家,融资56亿元。另有2家已通过创业板审核,计划于近期发行。

(四)逐步完善科技金融平台建设

近年来,无锡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科技金融建设推进政策,建立完善了政策推进体系。建立了市科技金融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开会研究科技金融建设发展相关工作;建立了科技金融专项统计制度,定期调查统计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无锡于2009年设立无锡产权交易所,近几年更着力完善科技企业股权登记托管、知识产权登记评估和企业信用等基础服务,以及产权交易和融资等功能服务。

二、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瓶颈——无锡在实践过程中的难题

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推动,而科技产业的发展则需要金融的强力助推。但科技与金融本属于不同的产业,在融合的过程中必然面临很多困境。在无锡的实践过程中,集中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如何加大银行体系对科技型企业的融资规模

无锡共有23家商业银行机构,但只有2家商业银行设立了科技支行。到2012年6月末,无锡市银行和小贷公司等对科技企业贷款余额不足650亿元,而同期银行系统的贷款余额为7800亿元,占比不到9%。科技型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的渠道少、难度大、规模小。

究其原因,一是银行贷款审批制度。由于级别问题,在无锡的绝大部分银行是商业银行支行,贷款审批额度较少,超过额度的贷款需经分行审核批准,而分行审批程序多,时间长,多数企业不得不转向其他融资渠道。二是银行内部管理制度。大多数银行仍将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与其他贷款按同样标准考核,造成银行员工没有积极性放贷,没有积极性改造业务流程以适应科技企业特点。三是短缺复合性人才。科技含量高的企业有着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特点,而银行缺乏相关专业人才。

(二)如何更好地满足初创期科技企业的资金需求

创业文化在无锡根深蒂固,创业种子星罗棋布,尤其自2006年4月,无锡市提出“530计划”(计划5年内引进30名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后,许许多多科技创新项目落户无锡,这些项目对资金的需求比较大,但却难以得到有效满足。究其原因,一是创业企业在初期既无固定资产,也没有净现金流纪录,很难从银行获得所需资金。二是风险投资基金通常投资于已具有一定规模的创业企业,刚刚创业的科技型企业也很难得他们的垂青。

从国外经验来看,天使投资在这个阶段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这一投资形式目前在我国几乎处于空白。当前国内初创期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以无锡为例,自2009年到今三年来,市和区各级政府逐年安排专项资金,充实天使资金,累计投资6.4亿元,投资初创期科技企业340多家。政府出资成立的天使资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初创期科技企业的资金需求,但是渠道单一,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同时也带来其他的一些问题。

(三)如何解决企业与金融机构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作为资金需求方的高科技中小企业拥有包括银行、风险资金在内的资金供给方不拥有的信息,比如中小企业更加了解即将上马的项目的市场前景、预估利润、潜在回报,更加清楚融到的资金做了何种具体用途,是否用在双方所指定的项目和用途,更加知悉项目运作的实际盈利信息等等。由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经济后果主要是“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会使风险较低的资金使用者退出,融资市场上就只剩下高风险的资金使用者。道德风险的存在使资金提供者的行为更加谨慎,甚至可能放弃提供资金。

科技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本质是企业与投资者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只有让双方的信息尽可能的对称和充分,才可以最大限度地解决科技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三、展望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

没有金融创新,科技创新会寸步难行,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结合才能使我们的经济转型进入到内涵增长的轨道。

据调查资料显示,美国的科技风险企业成长,一般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种子期,产品处于研发阶段,需要注入资金用来支持研究和开发,这个阶段大约为1~2年。所需资金一般不多,投入的资金面临着很大的风险,一般是自己从亲朋好友处筹集、政府支持及天使投资。风险企业运行2~5年后,有了确定的产品和市场,进入第二个阶段即成长期,需要注入资金来提高生产和销售能力,并进一步研发使产品优化,所需要的资金量也比较大,投资成功的概率比较大。其资金来源一般是风投机构的风险投资资金。等科技企业产品的销售上了轨道,就进入第三个阶段成熟期,为进一步扩大生产,投资企业想扩大生产,筹集资金的最佳方式就是IPO,风险资金也将完美撤出。

科技金融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不同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机构来重点服务,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应从天使资金、创业投资、银行科技信贷、多层次资本市场以及科技保险等多个领域系统化展开。

(一)增加天使基金的来源渠道,扩大天使基金规模

事实上,促进社会进步的原创性的科技创新一般都发生在小企业,这些处于萌芽状态的创新幼苗普遍需要得到资金的支持。天使资金的介入是对科技项目初创期最好的支持,一是因为天使资金来自于民间,渠道广泛,规模较大,二是由于天使投资者都是一些复合型人才,会带来初始阶段众多企业生存管理所需要的经验,为其创造发展所需良好的成长环境。更重要的是,天使投资人是用自己的资金去判断的,分析会更加认真和负责,更加严肃和科学。这样既大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科技项目筛选的正确性也会大大提高。从美国的实践来看,谷歌、苹果,美体小铺、星巴克,这些行业领头企业,在早期都接受过天使投资者的帮助。

由于法律保障不足、退出机制不健全、天使投资项目缺乏有效的信息传播途径等原因,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激励天使投资发展的良好氛围,这导致许多早期的创业团队无法及时得到资金和管理的孵化支持,也直接制约了我国天使投资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应大力创造相应环境,引进民间资本、社会资本进入投资领域,增加天使基金的来源渠道,扩大天使基金规模。

(二)培育和发展高质量创业风险投资

撒切尔曾反思,英国好的大学、教育和人才科技都不比美国落后,为什么高科技落后美国10年,她认为差就差在风险投资上、差在金融创新上。

近几十年来,美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尤为引人注目。几乎所有的高新技术都是从美国兴起并迅速扩散到全球。这些成绩的背后是风险投资体制,或者说是一个把科技创新者和科技的投资者撮合到一起的机制。风险投资家集合社会的资金,发现、培育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并将其中的佼佼者推向资本市场。事实证明,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计算机、八十年代的生物技术一直到九十年代的网络,就是这套机制使得美国一直引领世界的科技潮流。对硅谷的一项调查表明,1970年以后成立的科技型企业,有30%把风险资本作为主要创业资金来源,15%的企业则明确表示,在创业的头5年中,风险资本是他们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创业风险投资总量、增速与投资活跃程度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良好格局。据有关统计,2011年中国创业投资市场共募集完成382支基金,募集金额达282亿美元,相比2010年分别增长141.8%和152.5%。但是,我国创业风险存在着投资阶段偏后,风险承受能力偏低,以及增值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

鉴于此,应加快我国风险投资从量到质的:一是继续增加各级政府设立引导基金,逐步形成上下联动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体系;二是继续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形成市场化操作;三是建立国有创业投资管理制度,目前国有创业投资占据近全行业1/3,要创新各方面的制度,包括资本筹集、转让退出和激励约束机制等。

(三)创新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科技贷款机制

众所周知,大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缺乏为银行认可的抵押品和担保,银行认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风险较高,担心出现大量坏账损失而不愿放贷。银行应创新各项机制来更好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

首先,创新风险识别和控制机制。一是建立专业的客户经理队伍。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行业特点,为其提供有专业理论背景的服务人员,提升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二是建立专业的风险评估体系,根据企业的授信金额、信用等级、担保方式等因素,实行差别定价。三是建立与创投等其他资金提供者的合作关系,实现信息的有效互享。四是建立“外脑”库,聘请外部专家,充分发挥他们对科技型企业的专业判断能力,提高融资决策的科学性。

其次,创新针对科技企业的信贷产品。针对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的科技型小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对于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灵活组合运用未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知识产权质押、订单融资、保证担保等多种方式给予信贷支持;对已经或即将引入私募股权投资的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优质科技企业,则可提供股权质押贷款。

小平同志对科技和金融分别有着精辟的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历史经验表明,金融只有和实体经济良性互动才能造就人类社会的长周期繁荣,加快科技与金融结合,是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朱心坤.《硅谷银行对推进我国科技金融的几点启示》,华东科技,2011.6.

[2]王中华,胡晓峰.《真正的科技银行—记全国农行系统及江苏省内首家科技银行农行无锡科技支行》,现代金融,2011.8.

[3]束兰根.《科技金融融合模式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研究》,新金融,2011.6

第7篇:创业风险的内涵范文

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2014 年我国内部审计部门促进增收节支11 860 亿元。内部审计在促进企业加强风险管理、改善内部控制、提升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目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前我国企业正处于转型期,企业需要进行管理创新,增强价值创造力。内部审计和管理会计都有一套符合我国企业发展的管理方法和工具,也是我国企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二、基于价值增值的企业内部审计和管理会计耦合关系内涵

所谓耦合,现代汉语词典(2005)的大致解释为:不同的现象之间,由于特定条件而使它们有机结合在一起来共同发挥作用。

内部审计的定位应该是管理加效益。加强管理和提高效益应该是一个组织永恒的话题(李金华,2007)。管理会计是会计的重要分支,主要服务于单位内部管理,是通过利用相关信息,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单位预算、内部控制、管理决策和业绩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管理会计已从单纯的记账发展到参与企业决策,实质上是利用财务会计资料,运用管理会计工具参与企业管理活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进而帮助管理者实现企业战略和企业目标,实现企业价值增值。

内部审计和管理会计的目的都是为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改善企业的经济效益,而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价值增值。但是它们的管理方法不同,内部审计主要通过评价和咨询,而管理会计通过各种管理会计工具如量本利、全面预算管理、平衡计分卡、经济增加值等,将会计与业务结合,建设价值创造型管理会计体系,为企业加强管理和提高效益提供支持。

内部审计是管理控制的组成部分,基本作用就是促进企业增加其提供的财务信息可信度,有效地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可见,管理会计是内部审计控制和监督对象之一,最终目的是让企业管理层作出正确的决策,保证企业实现目标,进而实现价值增值。

三、如何提升基于价值增值的企业内部审计和管理会计耦合关系

内部审计离不开利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工具,其中也包括管理会计的方法和工具。而管理会计的全面发展,也进一步推动和促进了内部审计的发展。内部审计与管理会计一样,都受众多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如协同理论、战略理论、受托责任理论和价值链理论的影响,使它们互为基础,相互联系,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一)提升企业内部审计和管理会计内部协同效应,促进企业完善内部控制

内部协同,其创始人哈登认为,企业相当于一个独立的系统,协同就是指这个系统中的各部分加强沟通相互协作,构成了一个微观个体所不具有的新结构特征。由于企业各部门的协同作用产生了内部协同效应,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内部协同发生效应需依赖于企业内部各职能、业务部门以及各要素间的协同。要实现内部审计增值需要企业内部协同支持、人力支持、技术支持和财力支持,内部审计只有和企业内部其他部门协同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促进企业增值目标的实现。

内部审计在注重独立性的同时,兼顾内部协同。企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各部门只有加强沟通、相互协同,才能提高企业的效益,创造更多的价值。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责就是对企业各部门进行监督和评价。在内部审计部门监督之下,企业各部门包括管理会计之间要加强横向与纵向的沟通和合作,并充分调动全部员工的合作度和积极性,才能使整个企业工作效率提高;另外内部审计部门要积极发现合作和沟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动地改进工作方式,更好地提高效率。

管理会计也是对企业全面业务的管理,实质上是企业的内部控制手段之一。但是由于受到独立性的影响,管理会计提供的各种财务信息可能会受到管理层、业务部门或财务部门的干涉和影响,财务信息的可靠性需要进一步审核,作为独立性强的内部审计部门就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对管理会计提供的财务信息进行再监督和审核。内部审计应该对管理会计流程和管理制度、信息化进行测试,当测试的结果可信时,内部审计可以直接利用管理会计的各种数据(如预算、成本、绩效考核数据),这样便节省了审计成本,管理会计的资源低成本地被应用于内部审计,内部协同效应就产生了。

内部审计的主要目的是促使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它既对管理会计提供的财务信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价,又能评价和监督企业潜在的各种风险以及企业运营状况是否达到目标。两者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促进、互为依赖的内在联系。内部审计通过对管理会计的流程、制度、信息进行评价,适时提出改进建议,这样既能通过评估和解释管理会计,出具内部审计报告为企业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来源依据,又能运用管理会计理论保障内部审计业务实施的有效操作,保持内在逻辑的一致性。而管理会计部门也能通过有效利用内部审计报告,及时发现企业管理和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使管理会计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协同提升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水平

战略管理理论也被称作研究企业如何动态地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理论,成为管理理论的主流。商界普遍认为决定企业成败的是其战略,而风险是企业确定战略方向的决定性因素,对企业风险的正确把握可以增强企业战略的可行性、恰当性。

受托责任理论认为:管理会计应在风险分担和利益分享之间取得平衡,以发挥对人和委托人都产生最好成绩的激励作用;而内部审计对企业各种决策实施后取得的经营成果进行评价,使企业经营者能够迅速了解决策行为是否完善,企业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以便及时调整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内部审计能预防和控制企业风险,调整内部公司治理中的部分冲突和矛盾,增进公司治理效率。风险管理是现代企业中内部审计承担的重要职能。风险渗透到企业受托责任的整个履行过程,风险管理成为受托责任内容的一部分。

内部审计应围绕企业风险展开审计,在决定如何开展审计时,一个主要决定因素是风险。《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第 1101 号内部审计基本准则》规定内部审计应以风险为基础组织实施内部审计业务。企业要做好全面风险管理,一般要在企业内构建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为业务部门及职能部门;第二道防线为风险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第三道防线为内部审计职能部门。财会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责是对企业整个业务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管理会计应该是企业风险管理的第二道防线,而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有责任和义务参与企业全面风险管理。

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以独立、客观的态度对内部组织进行评价和监督,以保证企业管理的需要,控制和化解各种风险,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同时,风险管理的加强能够使内部审计更加明确自身参与企业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如平安银行(原深圳发展银行)树立以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和问题意识为核心,监督、评价为手段,实现银行价值增值的审计理念,使银行的收益与盈利能力大为改善。

内部审计要想有效发挥风险管理的功能,在风险评估中会涉及企业横、纵向层次上的业务,这其中当然也离不开管理会计的协助。风险管理需要科学的工具和数据进行决策,而不能依靠经验的决策方法,这需要借助管理会计的方法、信息对其进行补充。而管理会计基本功能的实现,更需要风险管理这项功能的支持。各系统要素之间只有相互协作、相互联系和支持,才能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功能作用,因此将管理会计的风险管理功能与内部审计基本功能进行整合,是内部审计实现其功能的前提。

(三)树立基于辅助价值链的服务导向的管理理念

根据波特的价值链理论,企业价值增加的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基本活动涉及企业销售、制造等活动;支持性活动涉及会计、审计等活动。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

1.内部审计和管理会计作为辅助价值链相辅相成

内部审计工作属于在企业价值链形成过程中的一项必要的支持性活动,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增加利润,同时还能够帮助其他部门提高其工作效率。管理会计通过全面预算、经济增加值等管理会计工具建设价值创造型管理会计体系,把管理会计嵌入单位自身管理和发展中,增强实施管理会计的内动力,可以说是内部控制的手段之一。

企业内部审计以价值增值为目的,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公司治理三大领域内发挥作用帮助企业增加价值。内部审计关注并维护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体系的持续优化。内部审计作为一种辅助价值链以管理会计提供的财务信息作为载体,对管理会计实行再控制和监督,推动企业风险管理和价值创造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2.树立服务导向的管理理念

传统的内部审计是监督主导型,主要是对被审计部门进行监督,被审计人员往往充满懈怠情绪,积极性不高。与其不同的是,价值增值型内部审计是服务主导型,倡导的是服务,要求审计人员积极帮助解决出现的问题,积极提供服务。如陕西荣华集团将内部审计定位于三个服务: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为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服务、为领导战略决策服务,寓服务于监督之中。

管理会计主要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需要,将会计与业务相融合,能够为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有力支持,使会计服务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实现企业价值增值。如广东省机场集团管理公司利用管理会计服务企业内部管理需要,对预算管理、业绩评价、成本管理进行创新,提升集团管理水平,为企业决策提供服务,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

内部审计和管理会计均属于企业的支持性活动,都属于辅助价值链,为企业各部门和管理层服务,为企业的管理服务,它们之间也应该互为服务。

(四)根据企业管理需要,提高管理会计与内部审计的信息适配度

1.结合企业发展所处阶段,提高管理会计提供的财务信息与内部审计的适配度

现代管理会计沿着效率效益价值链优化的轨迹发展,而这个发展轨迹基本上是围绕着价值增值这个主题而展开的)。

内部审计按照企业发展所处的周期,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内部审计的职能针对业务流程与业务系统内部审计关注对未来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进行评估和完善内部审计提升公司效率和资金积累改善运营效果内部审计影响企业的战略创造未来价值。如浙江广厦集团内部审计的发展过程:第一次创业即公司资本积累阶段,关注的是业务活动的监督和评价;第二次创业即资本扩张过程,关注的是投资决策的监督和评价;第三次创业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关注的是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价值增值。内部审计也是沿着效率效益价值链优化的过程发展的。

内部审计和管理会计互为基础。企业应该根据其所处的发展阶段,采用与其适配的管理会计提供的财务信息。如企业的内部审计职能针对业务流程与业务系统,应该采用适宜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激励措施如平衡计分卡;企业通过流程优化,提升公司效率和资金积累改善运营效果时应考虑作业成本、量本利分析、全面预算等管理会计的信息;内部审计影响企业的战略创造未来价值时与战略管理会计如风险管理工具、EVA 等结合。如果管理会计提供的财务信息不适应企业所处的阶段需要,要么财务信息滞后、要么财务信息超前,会造成内部审计依赖的信息载体没有可靠的基石。

2.内部审计增值目标实现的考核指标数据需要管理会计提供

内部审计增值通过审计成本的降低以及提供的内部审计建议来改善企业的运营,内部审计成为企业的利润中心。评价内部审计是否实现这些目标,需要量化的考核数据,这些数据均需要管理会计通过科学的管理工具和方法计算出来。

四、结语

第8篇:创业风险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节能减排;技术创新;金融支持

Abstract:whether enterprises can innovate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technology is depended on interests,and whether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ends to provide risk investment to enterprises is depended on the proportion of social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model analysis,we find that the optimal amount of capital invest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terprises to innovate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technology is not only determined by the conditions of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of themselves,but also by government relative support,and limited to consumers’ awareness and acceptance.

Key Words: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technology innovation,financial support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2)08-0003-0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取得了骄人成绩,但粗放的发展方式不仅面临紧迫的能源安全问题,而且形成了严峻的环境压力。面对严峻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国家提出了节能减排的具体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依靠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目前,节能减排技术转让的可能性小,自主研发势在必行,而企业普遍缺乏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的积极性,金融支持不足进一步限制了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的发展,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充分利用金融系统的融资功能和风险分散功能。因而,如何融合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金融支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节能减排的技术金融一体化

(一)节能减排技术金融一体化的内涵

“技术金融一体化”是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技术与金融、技术创新与金融发展结合日益紧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客观现象与动态过程。

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是一个新范式的技术经济系统发展过程,它是一个包括研发、商品化、产业化等阶段的动态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本、人力和物力,更加依赖于良好的金融支持。金融工具尤其是金融衍生工具能够规避价格风险,降低借贷成本,提高证券市场的流动性,发现未来价格,对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这些特点为金融介入提供了依据和空间。同时,金融作为虚拟经济,其本质上还是要以实体经济为基础和依托。而在实体经济中,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给企业带来的高增值性,增强了其产权的流动性,以相对更高的生产力与成长性、相对更高的投资价值、更广阔的增值空间扩大金融支持介入的空间,从客观上讲,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是资本流动的必要动力。

(二)节能减排技术金融一体化的发展阶段

不同的金融机构可以采用不同的金融工具,为不同阶段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活动提供金融支持。在具体的金融支持主体方面,可以参考美国对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经验,如图1。

技术创新被划分为种子期、创业期、成长期、扩张期和成熟期。在技术创新的种子期,金融投资主要来自天使投资人和政府金融扶持;在技术创新的创业期,金融投资主要来自风险投资基金;在技术创新的成长期,金融投资主要来自风险投资基金和投资银行;在技术创新的扩张期,金融投资主要来自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和商业银行;在技术创新的成熟期,金融投资主要来自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

从这一过程来看,我国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仍处在创业期和成长期,此阶段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具有风险性,其融资途径更多依赖风险投资。风险投资作为一种新的投融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技术创新企业的需求,促进了技术的发展,风险投资和技术创新企业之间融合度高、互补性强,风险投资不仅对技术创新企业进行资金的支持,还能为企业提供管理经验、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支持,以弥补技术创新企业这方面的缺陷。

二、节能减排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机制分析

(一)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主体

第9篇:创业风险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风险投资管理机制

风险投资是通过向极具增长潜力的未上市新兴企业进行权益资本或准权益资本投资,并通过提供管理服务参与企业的发展过程,在企业创业成功后通过权益资本转让,实现高资本增值收益的一种特殊类型的金融资本运作方式。从风险投资的运作过程来看,风险投资是包括融资、投资、投资后管理和退出四个主要环节的一种循环运作过程。因此,风险投资的微观运行机制由风险投资的筹资机制、投入机制、投资后管理机制与退出机制构成,形成了风险投资微观机制的循环过程。由于风险企业成长的高度不确定性,以及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家之间信息的高度不对称性,任何风险投资活动都可以说是不完全的,都不可能预见到风险企业将来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也包括风险投资家与企业家将来可能发生的分歧与冲突。因此,风险投资家参与风险投资后的管理,比风险投资前评价和合同的设计更为重要。Kaplan和Stromberg(2001)认为,投资前审慎调查、签署投资协议和投资后管理是风险投资家降低成本的三项主要措施。所以,在风险投资后管理机制的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分析风险投资后管理机制的创新之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风险投资后管理机制的涵义及内容

“机制”一词的运用十分广泛,对其涵义也有不同的理解。“机制”既可以用作描述事物构成状态,即将描述对象作为一个大的系统,并确定其子系统构成与相互关系;“机制”也可以用作描述事物运行规律,将描述对象的内在机理,包括宏观与微观的理论解释与分析;另外,更多的是“机制”可以被用来描述人们对事物运行的制度安排,并由此而形成各种功能,这体现出人们对事物运行客观规律的认识与运用。而投资后管理是风险投资家控制投资风险、实现投资收益的重要环节。在投资后,为了促使风险企业经营的成功,风险投资家在力所能及的各个方面对被投资企业进行扶植和培育。风险投资家为企业提供的服务包括以下几方面。

1、常规性管理。主要指风险投资人在风险企业日常运作过程中,通过各种常规性手段把握企业的经营动态,并按照合法程序与权力,及时解决存在的各类问题。常规性管理的实质就是根据被投企业经营信息的动态反馈,对其进行监控和管理的过程。

2、决策性管理。是指风险投资人通过派出人选出任被投企业董事、监事或其他高管人员,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参与企业的决策管理过程。由于风险企业的特点,决策管理过程通常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作出的,因此派出得合格人选在整个决策过程中最重要的责任就是提供合理可行的决策建议,便于风险投资人作出正确决策。

3、增值。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实现风险企业的价值增值。增值服务贯穿于常规性管理和决策性管理全过程之中,它主要包括协助组建管理团队、提供财务和融资服务、提供信息支持服务、提供法律顾问服务等内容。因而,增值服务已成为风险投资人对投资项目后续管理中最重要的工作,这不仅仅是一个价值发现的过程,更是一个价值创造的过程。

二、风险投资后管理的动因

任何投资活动的动力都来自于对利润的追求。但是由于投资过程中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客观存在,风险投资既有可能增值获利,也有可能遭受损失。那么,价值增值的最大化、风险的防范和人力资本的充分应用是风险投资后管理机制产生发展的主要动因。

1、价值增值最大化的要求。风险投资后管理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实现风险企业的价值增值。风险投资家的风险投资后管理可从三个方面创造价值增值:为创业者提供合适的投资机会;为风险企业确定最佳战略或者如何最好地执行战略;为风险企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源。

当风险企业在风险投资家的帮助下获得投资机会、化解企业风险以及减少不确定性和作出最佳决策时,企业就创造了最大的价值增值。

2、防范风险的要求。风险投资的对象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家不仅要承担技术开发和市场开拓的商业风险,还有由于风险投资的特殊性,承担着风险与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商业风险是基于风险企业竞争环境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风险。由于商业风险无法完全预测,风险投资家只能随着风险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状况来调节他们的后续管理水平。一般情况下,风险投资后管理的水平与商业风险呈正相关,与风险企业价值增值的预期呈负相关,但是当风险投资后管理的强度与水平超过了一定的界限,风险投资家就可能会改变初衷并撤回投资。

在委托框架下,风险企业家与风险投资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不仅存在于签约投资前的项目评估阶段,也存在于后续投资阶段。签约前的事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主要问题是逆向选择,投资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主要问题是道德风险。因此,当的风险越高,风险投资家进行风险投资后管理的程度就越多。风险投资家通过投资后管理识别风险,收集信息,加强对于投资资金的监管,增加与管理团队的沟通机会,从而帮助风险投资企业实现价值增值与风险防范。

3、人力资本充分应用的要求。在风险投资中,人力资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风险投资家的经验,二是风险企业家的素质,二者都极端重要,而且是相互关联、互相影响的。首先,风险投资家的经验是决定风险投资后管理所产生的价值增值量与风险防范成效的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其次,风险投资后管理对于风险企业家素质的发挥提供了良好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风险企业家在风险企业中有特殊的重要性。与成熟企业相比,风险企业面临着极度不确定的市场,具备极少的创业资源,并面临高度的风险。风险企业家必须依靠自己的洞察力、创新能力、执行能力等在不完全信息情况下作出决策。但是,在委托与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风险企业家人力资本的重要作用必须依靠完善的管理机制才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因此,通过风险投资后监管,对风险企业家进行激励与约束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风险投资后管理机制创新性分析

1、管理对象的深化:风险企业家人力资本为核心。风险企业家人力资本不仅具有一般人力资本的特性,更具有特异性,这是风险投资后监管机制涉及的核心内容。概括而言,风险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特异性主要包括: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低担保性;企业家人力资本的高专用性;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强显示性;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可抵押性。由于风险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特征和风险企业的特殊性,风险投资后管理机制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对风险企业家的激励,而且还要对其严格的约束与监控。

在风险投资后管理中,应该根据风险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基于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家双方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因素的考虑,来进行机制设计。对处于早期阶段的风险企业,一方面企业家如果拥有相对较大的股权,其边际努力产生的边际收益中的较大部分将归自己所有,其将受到足够的激励;另一方面,由于早期阶段中风险企业家的担保能力相对不足,风险投资家为了减少投资风险和损失,必须持有较大的最终控制权,并使公司的利益凌驾于企业家之上,甚至在必要时有权解雇企业家。随着风险企业的发展,企业价值不断提高,风险企业家的能力逐步显现,声誉不断提高,风险企业家所拥有的非人力资产与价值也在提高,使得风险企业家担保能力将不断得以提高,而风险企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则可能相应降低。与此相对应,企业家对企业的最终控制权应当增加。因此,风险企业的治理机制应具有一定的动态可调整性,即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和运营状况以及企业家的能力是否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而配置控制权,也就是说,企业家的能力和企业的经营绩效及潜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与风险投资家之间的谈判能力。风险企业治理机制的核心是对企业家进行良好的激励、严格的约束与监控,并体现动态可调整性。

2、管理手段的创新:对风险企业的控制权分配和转移安排。风险投资后管理机制中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实质上是风险企业的控制权分配和转移的治理机制,是风险投资家和企业家之间长期重复博弈后最终会形成的一个最优博弈结果。因此,对风险企业的控制权分配和转移安排是风险投资后管理机制中最核心的手段。Kapla和Stromberg(2000)实证研究表明风险投资家通过合约将剩余索取权、投票权、清算权以及其他控制权的分配分开进行,而这些权力的分配取决于企业在某一个阶段的可观察或度量的指标所显示的企业经营状况,因而控制权的相机转移也是逐步的、多层次的。

为了解决风险投资中风险资本家和风险企业家在企业经营发展各个阶段相应的风险企业的控制权分配和转移安排问题,对风险投资中人力资本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进行了诸多创新,其手段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以可转换优先股为主要融资工具的控制权约束与激励。可转换优先股为主的融资结构实质上是对风险企业家一种控制权激励,促使风险企业家将人力资本最大限度地投入到企业中去,努力把企业经营成功,实现风险投资收益的最大化和风险企业家个人效用最大化。

(2)分阶段投资并保留中止投资的权利。一旦风险投资家发现任何有关未来回报的负面信息,下一阶段的融资可能被终止,风险企业家的人力资本价值也就无法实现,这种方式也减少了风险企业家试图对企业剩余索取权进行重新谈判的机会主义行为。

(3)以股票赠与和股票期权为主要形式的激励性报酬计划。通过上述方式,将风险企业家与企业的未来经营状况紧密联系起来,风险投资家与企业家利益实现了高度趋同,降低了委托关系中的道德风险。

(4)投资者退出权约束。当风险企业业绩低于预期目标时,风险投资家为减少损失,将其前期投资以某个事先确定的价格回售给被投资企业。这种行为不仅会导致风险企业实质运作资本数量的减少,还会通过资本市场的信息传递效应影响风险企业家的后续阶段的筹资,从而提高了风险企业家的努力程度。

3、激励方式的组合:对风险企业家的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相结合。在风险投资中,对风险企业家的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方式的运用,也是与风险企业家的人力资本特性紧密联系的。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契约的不完备性,企业内部协调总是有限的,需要市场从外部来进行推动,这种由外部竞争机制产生的对企业家的激励称为隐性激励。单纯的显性激励或隐性激励均不能够对风险企业家产生最有效的激励,二者的结合设计会取得更大激励效果,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信息不对称与不确定性的程度。

在风险投资的显性激励机制中,风险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和索取权以及薪酬结构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而风险投资中的报酬契约的创新在于按照经营业绩连续支付风险企业家的薪酬,而不是在风险投资退出完全时集中支付。这种连续支付激励机制对风险企业家的激励效果可以有效地提高风险企业家的努力水平,为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家双方带来更高的收益,也可以为风险投资家激励与监管风险企业家提供更多的手段。但是由于风险投资中信息的高度不对称以及风险企业成长的高度不确定性,显性激励模式对企业家特殊人力资本的激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风险投资的隐性激励机制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隐性激励机制主要包括风险企业相对业绩激励机制与声誉激励机制。在相对业绩激励机制中,由于风险投资家所关心的风险企业家的努力程度、智力因索、诚实和创新能力不易被观察到,所以企业家的报酬不能直接与这些因素挂钩,必须将报酬和可测量的工作绩效挂钩。由于使用相对业绩比较能将风险投资中对企业家不可控的经济环境变动影响进行过滤,评价出企业经营绩效水平,能使企业家的努力水平接近最优。在声誉激励机制中,由于风险企业家的人力资本具有逐步显现性,风险企业家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将其人力资本潜能挖掘出来,不断提高其人力资本价值,并提高其声誉,使其在下一轮风险融资时,可以拥有更有利的竞争位置和更强的谈判力量。所以声誉激励机制也为企业家人力资本提供了较好的隐性激励机制。这二者事实上又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在声誉激励机制下相对业绩比较有利于解决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对完善投资契约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四、结论

风险投资后管理是风险投资循环过程中的核心环节,随着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成熟,风险投资后的管理支持越来越重要,对于风险投资的价值增值,风险防范和人力资本的充分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风险投资后管理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适应风险投资的特殊运作方式与管理需求,必须要对风险投资后管理机制进行创新。风险投资后管理机制创新的核心在于以风险企业家人力资本为管理核心,以对风险企业的控制权分配和转移安排为手段,通过对风险企业家的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实现风险投资后管理机制的良好运行。

【参考文献】

[1]KaplanS,PStromberg.VentureCapitalistsasPrincipals:Contracting,Screening,andMonitoring[J].AmericanEconomicReview,2001(2).

[2]HarryJ.Sapienza,SophieManigart:Venturecapitalistgovernanceandvalueaddedinfourcountries[J].JournalofBusinessVenturing,1996(11).

[3]MacMillanetal:EthicalConflictsinaProspectivePaymentHomeHealth[J],EnvironmentNursingEconomics,1985(4).

[4]ChanA.V.:Thakor.Collateralandcompetitiveequilibriumwithmoralhazardandprivateimforrmation[J].JournalofFinance,1987(42).

[5]KaplanS.andStormbergpP.:FinancialContractingtheorymeetstherealworld:anempiricalanalysisofventurecapitalcontracts[R],NBERworkingPaperNo.W7660,April2000.

[6]艾耕云、徐晋、余祎:风险投资声誉激励机制下的相对业绩比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

[7]崔景晨、王键:风险投资中对企业家激励模型的研究[J].价值工程,2006(10).

[8]杨善林、张行宇、李姚矿:制度与创业风险投资产业的发展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