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德育最基本的途径范文

德育最基本的途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德育最基本的途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德育最基本的途径

第1篇:德育最基本的途径范文

一、存在的问题

1.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状况堪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学生对个人发展持急功近利的态度,关注眼前利益,对职业责任很少考虑。在择业观方面,他们关注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对劳动付出缺少思考;在敬业精神方面,他们功利色彩意识浓厚,风险意识薄弱。他们有成就事业的愿望,缺乏实干的精神,往往把眼下的单位当“跳板”,待遇好就呆着,待遇不好就跳槽,缺乏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

2.职业道德教育知识化,缺乏对职业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不少职业学校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只是一种知识的传授,只是要求学生能牢记职业道德方面的规范和准则,而很少考虑社会环境对学生良好职业道德养成的负面影响,忽视了社会实践,致使学生遇到一些问题时无所适从,或明知道一些现象是错误的,但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可以放弃自身的道德追求,采取功利主义的态度。

二、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内容

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在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把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公民作为基本目标,确立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内容。

1.途径

通过课堂、影视、在企业实习等活动形式,让学生走向社会,多参加社会实践,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现象,从实践中学习、思考、领悟,亲身体验、践行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检验自己能否成为合格的职业人。这是提高学生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使学生形成社会所期待的职业道德品质。

2.内容

(1)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知耻心是人们为善去恶、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羞耻感、知耻心是最普遍、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而追求道德的高标准,首先必须达到道德的低标准。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涵盖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整个内容,以“八荣八耻”引领学生树立正确观念,让学生懂得什么为耻、什么为荣,约束自己的言行,真正做到“羞耻之心不可无,耻辱之事不可为”。

(2)加强“劳动光荣”的教育。无论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都是光荣的劳动者,人格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促使学生对今天的学习和明天的就业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和定位。

(3)开展“稳定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发展的历史与前景、专业的性质与特点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从而认识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明确职业生活的权利和义务,珍惜和热爱职业,立足本职工作,“干一行,学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这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也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素。

(4)进行择业观教育。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正确认识客观存在的职业差异。选择职业不仅要看到目前的生活待遇和工作环境,更要看到今后的发展前景。让学生明白,不论自己的职业如何,只要勤奋工作,在本职岗位上做出相应的贡献,都会受到社会的尊重,并获得相应的报酬。

(5)进行职业责任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认识自己的职业责任,把握基本的职业行为规范,树立“以遵守职业道德为荣,以违背职业道德为耻”的荣辱观。

(6)加强职业纪律教育。职业纪律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它反映社会生产和职业活动的客观要求,并以规章制度等形式确定下来,成为职业活动必须遵守的准则。尽管每个人的岗位不同,但其基本原则是相同的,那就是要求从业人员要遵纪守法、廉洁奉公、认真负责。

(7)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是实施职业道德建设的主体,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状况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形成有最直接的影响。因此,学校必须重视师德师风的建设,教师应本着负责的态度教育学生、培养学生,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影响学生。

第2篇:德育最基本的途径范文

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11―0038―01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和实践,以形成他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一项面广、量大、时间长的艰苦细致的工作。掌握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方法,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最基本的素养之一。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及重要性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教育者能够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形成他们的道德观念,奠定他们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基础,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小学的课程和教材,都是按照教育目的精心设计和选编的,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认识价值、发展价值和教育价值;充分挖掘利用这些因素,有利于“整体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由于通过课堂进行的德育,是建立在掌握科学知识和认识事物发展规律上的,经过了学生自己的思考与领悟,所以培养的思想品德是自觉的、稳固的,而且课堂教学是一种组织得十分严密的活动,有明确的目的、任务、内容和一定的进度,需要教师和学生集体严格遵守一定的要求、制度和纪律,自觉调控自己的行为;教师在态度、作风、言行等方面的示范,学生按一定的规范进行“自律”,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品德和风尚。

二、德育渗透的途径

1. 课堂讲授中渗透。课堂讲授是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主要方法,各科教学前,必须深入备课,既要弄清教材的知识内容,又要对教材内在的教育因索深入体味;授课时应力求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开发、思想教育于一体。

2. 课堂训练,作业和试题中渗透。学生在学科学习中要接触大量的作业、练习、试题,这是向学生渗透德育的重要渠道。各科教师在编选作业、练习和命题时,要注意增强思想性,发挥其教育功能。如,语文课在选取阅读练习的文章,给作文的材料、试题素材时,必须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选取有教育意义的文章或片断,使学生在训练中受到思想教育。

3. 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渗透。如,有计划地开展“热爱家乡”演讲比赛,自办小报选展、书画展,学科知识竞赛等多样的学科活动,并组织学生调查家乡改革的变化。通过这些活动,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扩展学生知识视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4. 在教学的日常性活动中渗透。科任教师在课堂管理和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随机教育,以自己的仪表态度、言谈举止和处事待人,发挥表率作用,要求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风、意志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进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第3篇:德育最基本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高校;德育工作

在高校传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严重缺乏社会实践等问题,进而阻碍了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进行,其效果比较小。因此,怎样有效开展德育工作,这是当前高校应当尽快解决的一大难题。

一.德育工作在高校的重要地位

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是最基本的前提条件。高校德育教育能够指导学校整体工作、学生健康发展,并为其提供保证与动力;同时还能够加快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建设,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高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传播、发展先进思想的重要阵地,担负着培养高综合素质水平人才的重任[1]。

二.影响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因素

(一)教育途径较单一

主要体现在高校德育教育通常仅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辅导员的方式进行,不能渗透到其它各学科的教学中去,仍然采用传统的说服教育、榜样示范的手段,很少采用德育实践活动、情感上熏陶等方式。

(二)德育经费与师资力量投入不足

德育资金是开展德育教育的物质保障,师资力量是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力量,两者的缺乏一定会对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产生负面影响。资金投入不足,会导致很多的德育教育活动不能开展,阻碍了德育教育工作的步伐。德育师资力量不足,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其一是德育师资队伍的素质不高,不能采用有效的方法实施因材施教,甚至出现打骂、体罚的现象,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二是德育师资队伍的数量不足,通常是一人身兼很多班的教学,甚至连专业也不同。

(三)德育工作机制不健全

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激励、评估、合力机制并不健全,教师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不足、热情不高,不能对学生的德育进行合理评估,学校与家庭间缺乏沟通,德育步伐不一致,甚至与社会出现脱节的现象,不能协调统一,使德育教育的成效较低。

(四)德育教学忽视差异和形象

大多数学校仍然进行共性教育,忽略了学生生活背景、思维方式、性格等个体的差异。应该大力鼓励教师依据学生的自身特点,采用社会实践、实物图标等多种手段进行有差别的道德教学。

(五)不健康媒体内容产生的负面作用

电视、网络媒体对学生影很大,比如现在流行的各种真人秀类节目,虽然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快乐的平台,但是也在无形之中给学生灌输了拜金主义、追求刺激等不良的道德观和人生观,可能会使学生误入歧途。而网络环境也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面对大量的网络信息,学生们还不能很好地分辨,从而影响他们的道德观念[2]。

三.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实践,让德育工作“活”起来

高校德育工作应当将品德评价、实践锻炼、情感陶冶等方法综合起来,促进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在德育教育中,应当将教育者和学生的单向关系转化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关系。充分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例如对于社会焦点或者较为敏感的话题,应当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与看法,从各个角度让学生展开辩论,以便旁观者、参与者均能够从辩论中得到某些启示;促进学生对道德问题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的道德思维能力,师生在对话时应当处于平等的状态,以便进行思想的交流;此外,还应当开展实践活动,建立各种的德育教育基地,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的志愿者活动、公益活动,并利用社会调查、社区访问等形式来加深学生对社会与道德的了解。

(二)通过校园活动,让德育“效”起来

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学生“发奋成才”,教师“爱岗爱生”,科研人员“实事求是”,行政干部“一身正气”,在校园中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同时,根据大学生心理、年龄等的基本特点,开展各种的文化活动,让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起来,在文化活动中融入德育教育,提高德育的艺术性、科学性,并充分体现德育教育的渗透性,提高德育教育的效率。

(三)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与我国的重视显性教育不同,很多国家重视的是“隐性教育”。美、法等国家非常注重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中,比如在发育教学中在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外,还培养学生对民族语言的热爱;生物课程教学中,融入了尊重生命、帮助弱者等等。而我国将德育教育和专业教学分裂开来,严重影响了德育教育的效率。所以,应当充分借鉴国外高校德育工作中“渗透作用”等的教学方法。

(四)学校、社会、家庭应当共同努力优化德育环境

周围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人在无意识中接受了教育。所以,高校德育工作应当将依托大学生生活环境,对德育环境(社会、家庭、学校环境)进行优化,让三者建立起统一的教学合力与合作机制。社会德育主要是建设德育的大环境,为大学生的情感体验、道德认知提供良好的氛围;家庭德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基本的道德修养与行为习惯。家庭、社会、学校这三方德育力量齐抓共管,促进大学生德育的健康发展[3]。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德育工作离不开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德育活动、离不开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者的主导作用、离不开符合时展的德育教育方法与内容,它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应当对德育工作的条件、环境以及影响因素进行良好的组织、管理,并将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形成合力,一起努力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实现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水平的人才。

作者:宋静 单位:南阳医专

参考文献:

[1]原凌雪.关于高校德育工作困境的反思[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10:16+24.

第4篇:德育最基本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方式;德育;学生主体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236-01

高速发展的社会给当代的中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和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通过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体育也不例外。体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少年身体素质的主要任务,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体育的教育目标之一。体育课是学生的必修课,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所收到的效果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体育教学在对人的教育和培养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使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问题,成为广大的体育工作者所关心的热门话题。作为一名高中体育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对于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有着很深的理解,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1.体育教师在德育中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同样证明良好的德育形象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刻意义。做为一名体育教师既要有一般教师计策严肃的风度,又要充分体现其职业的特点--健康而朝气。通过教师的仪表来感染学生,并增强学生对仪表美及其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同时,教师用语要文明、简练,应是有较强的逻辑性,幽默是可取的,但切忌低级庸俗。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文明用语的良好习惯。体育教师言于律己,率先示范,带动着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至关重要。教师之间的关系往往会使学生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来,所以教师之间必须互相尊重,密切配合,互相帮助,使学生从体育教师这个团结战斗的集体中学到助人为乐、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塑造学生的灵魂中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特别是对那些能力较差、组织纪律较差,以及不重视体育学科学习的学生要耐心帮助,决不能用讽刺的语言刺激他们,侮辱谩骂学生。在教学中应创造机会给技术水平较差的学生锻炼的机会。

2.注重体育规范教育

体育规范教育是体育教学的要求,建立和贯彻体育课堂常规教育的过程也是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的教育过程。体育规范是体育活动特别是体育比赛的条件,因而,只要学生一旦参加到体育活动中去,他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规范的约束。在规则、裁判或舆论等作用下,学生的规范意识会逐渐增强,学生将逐渐学会在规范的约束中进行体育活动。我在教学中从队列和休操队形抓起,队列和体操队形不仅是对学生身体姿势和空间知觉的基本训练,同时也是一项严格的集体活动。它要求学生在共同的口令下完成协调的动作,从而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集体主义精神,发展反应迅速、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应变能力。高中生比较叛逆,因此,他们往往会在体育课这种特定的环境中不自觉地将平时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充分表露出来。在队列、队形教学中,教师统一指挥,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对在队列、队形中表现不好的同学进行批评教育,指出他们的这种表现会造成整个队形不整齐,而影响全局,教育他们在练习中刻苦认真,遵守纪律,使他们养成动作迅速、准确、协调一致的作风,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在其它项目中也可以通过实例,让他们意识到文明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比如,体育课的着装要整洁,不留长指甲,不随地吐痰,保持场地、器材清洁卫生等。提倡文明用语,助人为乐。

3.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认识

第5篇:德育最基本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孝真情实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德育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与文化中,儒家的“孝”德具有根源性的重要作用。何为“孝”?《尔雅?释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为孝”。 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可见“孝的本质是一种爱与敬的情感与行为,因此,它是一切道德之本源,不仅如此,它还是人们实践道德的起点。”[1] 人生下来,最早从父母那里感受到人间的爱,随着成长,逐渐的形成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的爱。由亲情启蒙,进而到道德的升华是德育的基本途径。我们认为以儒家“孝”德为切入口,以真情为支点,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合乎道德教育规律的,具有实效性和重要意义。

一、儒家的“孝”德

1、人是情感的存在

儒家创始人孔子,就很重视人的情感活动,在他看来,人的最本真的存在就是“真情实感”。所谓“真情”,就是发自内心的,毫无掩饰和伪装的真实情感;所谓“实感”,就是实有所感、真实存在的,不是虚幻的或凭空想象的。“真情”必须是有“实感”的真情,“实感”必须是有“真情”的实感,“真情”和“实感”是不能分开的。只有“真情”与“实感”统一起来,合而为一,才是一个真实的存在,真实的生命,真实的人。最后,人要成为真实的人的存在,这就需要有人

的“真实情感”,这种“真实情感”是人所本有的。人的形体存在是时空中的存在,人的情感活动是非时空的,超时空的,但由于它同时空中的形体存在不可分,因此,它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2、 孝出于真情实感

孝的本质是一种原始本真的自然情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儒家强调孝,即实现亲情之爱。任何人,从出生到走上独立生活的道路,都是在父母的抚育、爱护下成长的,学校不能代替父母的爱护和教育。这一点对任何一个社会而言都没有例外。“孝”作为一种情感,虽出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表现在行动上,不只是尽其赡养父母之责,更重要的是,要有“敬爱”之心,这种“敬”的情感,不仅是报答父母的生育和养育之恩,而且包涵着对父母一生勤劳、无私奉献、人生经历等人格力量的尊敬。孔子说,“三年无免于父母之怀”,这是一个千真万确的事实。有人可以请保姆、家庭教师,但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联系是不能割断的。儒家揭示了这一真理,要人们珍惜它,爱护它,并由此出发建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普遍和谐,首先是家庭和谐。父母、子女之间的真情的爱,是一种天赋德性,也就是人类的道德情感。这里没有丝毫的虚假与功利打算。孔子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就是出于真情实感,具有超历史的永久价值。如同孟子所说,“幼而知爱其亲,长而知敬其兄”,是自然而然具有的。儒家认为“孝”出于“真情实感”,这是对人的情感存在的一种最基本的肯定。人作为生命存在,首先是从情感活动开始的,婴儿初生时的第一声啼哭,就是情感活动的萌芽,也是生命的诞生。婴儿出生后,首先接触到的是父母兄弟(姐妹),他的情感活动首先是在同父母兄弟的接触与交流中发生的,这时,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都表现出来,其中,最基本的情感便是对父母的爱,由此便有所谓“孝”。

3、情感是可贵的,人也是可贵的,人有“良心”

儒家将情感放在首要地位,看作人的基本的存在方式。“凡人情为可悦也。苟以其情,虽过不恶;不以其情,虽难不贵。苟有其情,虽未之为,斯人信之矣。未言而信,有美情者也。”[2] “情”是好的,凡有“真情实感”的人,是可信赖的。《孝经》引述孔子的话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所以为贵,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因为人有情感。在儒家看来,人的情感不同于动物的情绪、情感。人固然有动物性的情绪、情感这一面,但人之所以为人,还在于人有不同于动物的

高级情感,特别是道德情感居于重要地位,这从孟子关于“四端之心”即“四端之情”的著名论述看得很清楚,这也就是他所说的“良心”。 中国人常说“天理良心”、“天理人情”,“良心”即是“人情”,人心之“良”,即是人情之“美”。这样的人情不是专为个人打算的“私心私情”,而是普遍化的道德情感。

4、孝敬父母,人之根本

“人之初,性本善”,“百善孝为先”,孝心是人性的一种体现,是最纯洁的亲情。“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儒家的一个重要传统是,培养人的道德情感与情操,

要学会“作人”,首先要尊敬父母。很难设想,一个不孝敬父母的人,能有很好的道德素质。儒家教导说,学要“为己”,即培养自己的德性,哪怕不识字,也要堂堂正正作个人。“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孝敬父母的情感推延开去,进而养成良好道德品质。

二、以“孝”为切入点,以真情为支点,以实践为载体,创新德育模式

情感道德教育不仅靠理性的灌输,更要靠心灵的感染。孝的本质与特点决定了以孝为切入点,重视真情实感的教育,并切实的以实践为载体,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多方资源,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和引领的策略,具有可操作性,有广泛的群众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1、以家庭教育为载体开展体验“孝”德教育

家长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第一教师。家庭是未成年人最主要的生活场所,也是培养他们思想道德素养的一个主阵地。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良好道德质量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教育对象的个体性,教育空间的独立性,形成了家庭教育"言传身教"的育人特征。这里,家长的道德认知及自身的道德质量水平,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大量的观察表明,青少年道德质量的优劣,与其所在的家庭道德环境和道德教育有极大的相关性。在一般情况下,家长道德素养高,且注重对子女的道德教育的家庭,其子女的道德状况较好;相反,家长本身道德素养差,又忽视对子女的道德教育,其子女的道德素质往往较差。“教育者首先受教育”,[3]作为家长,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对儒家“孝”德的认知与实践,言行一致。在赡养老人,关心下一代等方面,是真情实感,给子女树立良好榜样,使子女受到良好道德的熏陶。教导子女与亲人和睦相处,与邻居友好往来,体验亲情的美好,友谊的可贵,从而养成尊老爱幼,诚实正直,有礼貌,讲团结等良好日常行为和习惯,形成做一名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公民的前提和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随时关心子女的道德行为表现,要善于发现子女在道德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地进行教育。教育时,要理直气壮,态度鲜明,也要循循善诱,认真引导。既不可被子女的"现代意识"所战胜,又不可因子女的排斥心理而气馁。家长要善于用先人的道德营养和自己的人生体验,去对孩子进行热情而细致的引导。这是孩子成长的需要。

2、以学校教育为载体开展体验“孝”德教育

学校教育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主管道。学校教育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学校德育最根本的是教人做人。伟大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此,道德教育中需要我们首先去理解一个关键词就是“人”。什么是人?我们如何认识和看待人?道德教育所要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孝者德之本”。孝顺父母,尊敬师长,是做人的起码道德要求,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美德。“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4]孟子的“四端之心”,既“良心”是为人的根基。显然,儒家“孝”德教育是学生进行自我实践、自我感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活动载体,是学校德育所要建构的发展学生对他人的爱心和责任感的道德基础。围绕“孝”字,学校以及各个班级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黑板报比赛,故事比赛,如诗歌朗诵比赛,手抄报比赛等等。发动学生在学校、家庭就“孝”德开展大讨论,组织学生走进社会,参加社区的公益活动,并用实际行动来养成自己的孝心:在家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老师,在社会关心公益。

3、我们要把“真”贯穿于德育教学的全过程

“真”即是真实和真诚,真情实感。“真”是对事物本质的规律认识及掌握。 真,人之德的要素,做人的根本。教育者要以真心育人,以真信取人,以真知吸引人,以真理说服人,以真功培养人,把“真”贯穿于整个德育的全过程。就是教师要无私地爱学生。只有真诚地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真心,是教育好学生的基础 ,是育学生之美德的动力和源泉。以真心取人,是育人之德的前提。教师要以“真”的魅力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结语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科曾说过:“我们的儿童,就是我们的晚年。正确

的教育,就是我们幸福的晚年 。不良的教育,就是我们未来的痛苦,是我们在他人面前在举国面前的罪过”。 [5]这话深刻地说明了青少年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我们认为以“孝”德为基础,以真情实感为根本进行情感德育教育是一个有益的探索,意义深远。我们还将继续探寻规律,发展新的模式。

参考文献

[1] 肖忠群《孝的当代价值》《光明日报》 2000年08月22日

[2]《中国哲学 ・郭店楚简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0

[3] 蒙培元《 漫谈儒学与家庭伦理――从亲情关系说起》2002年《文史哲》第4期

第6篇:德育最基本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实施;素质教育;途径

一、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渠道和主阵地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中职学校要以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来指导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使各学科课堂教学渗透素质教育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同时,根据各专业各学科的特点,有侧重地强化某一方面的素质。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实施:

(一)通过德育课着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中职学校要高度重视德育课程教学在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一方面要通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重点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法制教育入手,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家、法制观念、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另一方面结合行业特点及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二) 通过文化课着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文化基础教育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保证,中职学校应开设必需的文化基础课程,还应根据专业特点,开设综合性强、适应面广的基础性通识课程,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课程。文化课程教学要更加注重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保证必要的社会实践环节。

(三)通过专业课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操作技能。因此,中职学校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突出专业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切实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和要求。为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除应保证学生有较高的文化起点外,还应着眼于学生掌握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使专业课教学内容上从面向单一专业工种扩大到面向行业岗位群,体现宽基础的特点。注意与相邻、相关专业课程的广泛交叉与渗透,以利于超越与创新。

(四)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技巧与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力求知识灌输和能力培养并重,不论是德育课、文化课还是专业课都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培养:1、重视思维方法训练。一方面提高构成思维诸要素的能力,如理解力、概括力和分析力等;另一方面提高思维的品质,如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等。2、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各学科教学中的实践环节,使学生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培养较强的实践能力。3、重视学习方法指导。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关键。4、力求健康人格培养。中职学校素质教育要教会学生“做事”,但最基本的是促使其学会“做人”,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责任感、事业心、敬业精神并会与人协作共事的人。5、强化应用能力训练。在教学中,应注意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和专业技能训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显著特征,是其培养人才综合素质,尤其是专业技术素质的突破口。由于实践教学具有鲜明的职业针对性,必须根据不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来制定教学计划、大纲、实施方案、组织形式、教学方法、考核标准与办法等。对专业所需的最基本的技能进行有针对性的、严格、规范、全面、系统的训练,使学生所学专业的操作技能达到一定的等级水平,从而掌握从业必须的职业素质,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职业能力。中职学校的实践教学可采用现场教学、演示教学、教学参观,也可选择教学实习、顶岗实习等形式。地点可以设在实验室、校实习工厂或企业单位;时间上可灵活掌握,内容上可适当安排。这一特点说明实践教学是促进学生手脑并用、知行结合的关键环节,在全面素质教育中的优势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如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适应能力、敬业精神、合作精神等,都应通过实践环节,在现场劳动和实际训练中逐步得到培养。总之,实践教学能够集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能力培养于一体,是中职学校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三、 校园文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辅佐途径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对学生素质的养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巩固和扩大第一课堂素质教育成果的基本途径。校园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一)导向功能,通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倡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风尚;(二)育人功能,通过独特的潜移默化过程,使素质教育目标为学生消化、接受,从而实现对学生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三)凝聚功能,借助广大师生认同的校园精神,建立和谐、信任、理解、互尊的群体关系,增强师生凝聚力。

四、职业指导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桥梁

中职学生从校园走入社会,职业指导在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增强对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职业指导实践中,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实施素质教育:

第7篇:德育最基本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 小学体育教学 德育教育 渗透途径

当前,在素质教育的引导下,学校体育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立足于发展学生个性、爱好和特长等方面。这对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确实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不仅如此,学校体育还具有较强的德育功能,通过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人格教育,使学生具备高尚的体育道德情操。下面我就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功能的渗透,谈谈自己的看法。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受教育者通过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小学体育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的教学形式、内容有着自身特有的特点。从教学目的看,体育课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形成集体主义荣誉感为己任。它通过各种运动形式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这就是小学生思想品德课的要求在体育课中的具体反映。所以,从这一角度看,体育教学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起着积极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而且要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新课标提出:“结合体育教学特点,教育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不断提高他们为革命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他们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热爱集体、朝气蓬勃、勇敢顽强、艰苦奋斗的精神。”具体来讲,要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从以下三条途径入手。

一、更新大众体育观念,彰显德育功能

我国古代“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在不少人心中仍然根深蒂固,他们始终抱着一种错误观念,认为上学就是学习科学文化,就是为了考上重点中学、大学,因而认为评价学生优秀的标准就是升学考试的分数,认为体育课是单纯的身体锻炼,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多大帮助,因而对学生上不上体育课、参不参加体育锻炼持无所谓的态度。在实践中,确实有部分学生特别喜欢体育,但没有合理安排学习语数外等功课与体育锻炼的时间,整天都泡在球场上,以致学习成绩受到影响,甚至一直处于班级下游。这恰恰成了反面教材,不少家长甚至一些非体育教师由此认为体育锻炼影响学习,甚至认为喜欢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学习成绩就差。有一部分家长甚至非常反对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兴趣小组的训练,反对学生出去比赛,觉得这些都会影响学习,使他们的学习成绩下降。渐渐地,学生误解体育课的目标,忽略体育这门学科。其实,这些观念都是对体育教学的误解,只是肤浅地对体育加以定位,并没有理解体育运动的深刻含义,没有对体育教学的功能与本质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体育教学有其特殊性,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所起的诸多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自古以来,体育与军事就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从这一角度看,我们就会明白体育教育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有什么作用。一个班集体,树立不了集体意识,组织纪律性不强,集体荣誉感淡薄,这样的班集体在体育教学方面会有什么效果呢?恐怕连最基本的队形都难以保证。而这些难道不是一个学生最基本的品德吗?因此,要搞好体育教学,就必须有较强的组织、纪律保证,这就给体育教学一个无形的任务,那就是在此过程中体育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而且要一点一滴地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让他们在此过程中建立起高尚的道德感、责任感,让其感受到体育不只是锻炼身体,与他们的养成教育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规范学生运动习惯,渗透德育功能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好的习惯是我们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每个人都存在惰性和欲望。当我们做任何一件事的时候,只要与我们的兴趣、利益、目标没有什么直接联系,那么,我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被惰性所替代。所以,在学生没有充分理解体育教育对自身养成教育所起的作用时,体育课就必须有相关的纪律来约束学生,这样才能保证每节体育课都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当然,我们应该宽容学生,给他们一定的自由空间,但是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有句话说得好:“松是害,严是爱。”因此,体育教师在爱护、关心学生的前提下,必须严格要求学生,对违纪、拖拉、上课精神不振的学生都要进行及时可行的教育,采取合理的引导措施。

骆秉全认为:“教学艺术不仅包含了教学活动本身的各种技艺,而且包含教学活动中借用的专门艺术的表现手段和方法。这就是教学艺术的基本含义。”[1]体育教学中的每一项运动项目,每一种恰当的组织形式,都可以成为德育的载体。如在队列、队形的教学中,教师要统一指挥,注重观察每一位学生,教育他们在练习中刻苦认真、遵守纪律,使他们树立动作迅速、准确、行动一致的作风,逐渐培养他们的组织纪律性及团队合作意识;在50米×8往返跑运动中,要激励学生克服困难、挑战极限、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在支撑跳跃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勇敢地完成动作,引导他们把山羊座看成前进中的困难,只有征服它,才能走向成功,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信心,又能激发学生的勇气;在球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实现集体目标,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一个没有共同的目标、缺乏集体凝聚力的班级,就好比一团散沙,四处流散,班风肯定不会很好。所以增强班集体凝聚力理所当然是所有教师工作的重点。在众多运动形式中,开展各项集体活动是增强集体凝聚力的最有效途径。集体凝聚力不仅仅在大型的活动中表现出来,在一些小事情上也反映出来。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升华德育功能

要想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对体育课认识更为全面,体育教师就应当从自身做起,让学生从内心佩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就总结了这一道理。毛振明认为:“优秀的体育教师就是五种人优点的汇集,即:体育教师应有师傅们的敬业精神和言传身教的本领、有军人的精神和作风、有教师的素养和文化水准,有教练员的运动训练水平、有运动员的令人佩服的运动技能。”并提出找到知识与技能、“一专”与做“多能”,以及学的技能与教的技能的最佳结合点,即“黄金分割”点。[2]比如,体育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也有赏识教育。所谓赏识教育就是要真心热爱学生,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多给予学生鼓励、赞美,让学生置身于一种积极、主动、向上的情感之中。马克・吐温说:“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活上两个月。”小学体育教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在教学活动中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来代替单纯的说教,能使体育活动成为德育的真实载体。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更不能吝啬赞美之词。赞美是一种鼓励,赞美是一种肯定,赞美可以让平凡的生活变得美丽,赞美可以把人世间不协调的声音变成美妙的音乐,赞美可以激发人的自豪感和上进心,也许一句小小的赞美,就能改变人的一生。

“言必信,行必果”,行动实践远胜于说教。师德,不是简单地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其实,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都在用行动诠释着师德师风的真正内涵,用爱心去呵护学生。因此,这就要求体育工作者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在教学实践中真正体现德育的实效性。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倾注爱心,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参考文献:

第8篇:德育最基本的途径范文

论文摘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然而当今感恩意识的缺失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应引起高度的关注。感恩意识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人格健全与教育有着重大意义。

当前学校开展以引导学生学会感激为目的的感恩教育,已经成为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感恩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人格健全有着重大意义,它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1感知感恩,认知感恩意识

所谓“感恩”,可以理解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当中。感谢父母的生养之恩,感谢师长的培育教导之恩,感谢同事和朋友的帮助之恩,感谢对手给我们的竞争动力之恩,感谢苦难给我们的坚强意志之恩。同时还要感谢这美丽的世界万物。感恩是社会个体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基本修养。感恩是一种文明,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

有学者认为“感恩意识是指人们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心理要求,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也是任何文化公认的基本道德律。”感恩意识是需要培养的。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遵循德育规律,通过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引导受教育者养成感恩意识,在个人和社会许可的范围内报恩于行的系统活动过程。教育者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自觉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并内化为个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成为做人的基本修养。

2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成因

2.1家长的溺爱

一些家长过于溺爱孩子,紧紧盯着的只是孩子的学习,却忽略了最基本的道德和感恩教育,忘记了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2.2社会风气淡薄

当前的社会环境缺乏产生感恩意识的土壤。加上社会处于转轨换型时期,一些基本的人之常情在道德缺失下遇受挑战。四川打工青年陈相远在厦门营救落水者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可被救者至今没有露面。从这位被陈相远救起后却神秘“蒸发”的被救者身上,我们再一次体会到感恩意识缺失带来的一种冷漠与残酷。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经常接触到的卡通、网络、新闻媒体等公共媒介中,只注重经济利益,忽略了对孩子的基本教育。人们普遍太关注自我,连最基本的亲情都非常淡薄。这些不良社会现象或多或少都对孩子们产生着负面影响。

2.3学校教育的空白

感恩意识缺失背后隐藏的是道德教育的弱化问题。现在的学校教育缺乏感恩教育的学习内容,教育方式单一,还停留在概念化、形式化的理论灌输层面。学生对身边的生活与小事缺乏感受,体验不到“感恩”的情绪。学生没有对真、善、美的真实体验,没有内省、自责、自律等深层次的精神搏击过程,因此也就没有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

3感恩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3.1感恩意识教育是道德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感恩意识教育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学校是一个传播文化的特定学习场所,是指导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情感和形成价值观、塑造品德和养成行为的重要场所。特别技校,95%的学生是寄宿生,校园文化对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学校德育教育中必须注入感恩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养成学生自觉参与感恩行动的行为习惯。这对于学生今后成为具有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的人有着重要意义。

3.2感恩意识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应当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应该自觉做到明礼诚信,互相关心、爱护、帮助,情同手足,爱意融融。“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所以,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心存感恩。感恩作为和谐社会的基本道德价值取向,是道德价值的源泉,家庭、社会和谐的根基。

4感恩意识教育的途径方法

4.1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

家长应该以身作则,从小就培养孩子们的感恩之心。爱孩子要让孩子懂得体验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性。家长应意识到感恩意识教育的重要,要转变育子观念,从细节中培养孩子的“感恩心理”,在孩子的心里播下爱的种子。

4.2发挥社会教育的功能

社会正面的感恩教育必不可少。第一,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赋予感恩教育的内容,比如儿童喜欢的动画片。第二,在舆论方面造成正面的宣传,发扬传统思想中的精华的教育,对于社会中出现的过河拆桥,落井下石等与感恩之心背离的行为给予严厉的批判和打击。第三,在网络游戏、网站宣传中结合此方面的内容进行教育。

4.3发挥学校教育的功能

由于职校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我们必须特别重视发挥学校教育的功能。

4.3.1重视提高教师的感恩素质

毫无疑问,感恩素质已经成为新世纪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具备这一素质,教师才能有冷静而睿智的头脑,宽广博大的胸怀,仁慈宽厚的爱心,高瞻远瞩的目光;才能培养出胸襟开阔,目标远大,行动积极,关心祖国、世界和人类未来的学生。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自身要积极参与到感恩意识教育中去,更要身体力行,给学生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就意识到,原来生活中有那么多值得他们去感谢的人,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感恩意识。

4.3.2倡导新的教育方式

感恩教育要切实取得实效,就必须以渗透式、启发式、实践性教育强化感恩意识,重视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制作精良的课件,精心挑选与感恩意识密切相关的典型案例进行教学,学生可以自由欣赏、自由感叹、自由议论,激起学生心中波澜,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与心灵撞击,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4.3.3积极开展学科渗透

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各学科教材的特点,强化、挖掘感恩教育因素,开展学科有机渗透。如可以把感恩意识教育渗透在《政治》学科中。通过《政治》学科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生存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的集体意识及社会责任感;促进他们将感恩意识转化为感恩的实际行动,并让这种行为辐射到家庭、社会、班级、学校,并逐步变成学生个体的自觉行动。再如渗透在《语文》、《物理》、《电子技术》等学科中。通过研究性的学习方式组织教学,学生真正被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师生的感恩意识。

第9篇:德育最基本的途径范文

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统一的。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有助于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反之,缺乏科学文化修养,就容易是非不分,善恶难辨,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邪路。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提高科学文化修养。

二、如何进行德育

学校教育是最基本途径,各学科的教学中都可以渗透德育,高中思想政治课更是责无旁贷,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担任思想政治课教学任务的教师,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多年的教学中,我总结经验如下。

(一)课堂教学融入德育,使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和德育水融

课堂教学作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形式,是教师向学生“传业授道解惑”的基本途径,因此要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融入德育。1.认真钻研教育教学目标,把德育目标融入教学目标中。在各学科的教育教学目标中都规定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等三维目标。后两者是我们德育的目标。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育教学目标,把德育目标融入教学目标中,把学生培育成全面发展的人。2.深入钻研教材,把德育内容融入教学内容中。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全面、深刻透彻地把握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找准切入点,把德育内容融入教学内容中。3.教学手段、方法多样化,融德育于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大多内容理论性强、说教性强,素来为学生所不喜。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紧扣教材内容,关注学生的思想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例如角色扮演法、分组擂台赛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等,把教材中的思想道德理论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4.课堂训练,作业和试题中渗透,把德育评价融入教学评价中去。在教学中,我们总会用适量的作业、练习、试题等来检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重大时政是高考的热点,也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载体。因此我们在编选作业、练习和试题中时,要注意多联系时政,增强思想性,发挥其教育功能。

(二)把德育渗透到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中,营造德育的文化氛围

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是对于政治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学生增强素质的重要途径。1.开展形式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文化活动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因而,活动的形式可灵活多样,如阅读名人传记、看感动中国节目、欣赏艺术表演、举办主题班会等。学生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不仅能使学生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且能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思想道德修养。2.开展内容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文化活动的内容可以涉及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纪律教育、学生教育、健康教育、劳动教育、意志教育、青春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扩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学生的精神力量。

(三)德育渗透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德育渗透要符合中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及学生的接受度,以教材知识为依托,寓于知识的讲授或训练之中,使科学性与思想性水融,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让学生感到不是在接受思想教育,而是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1.创设情境、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电影、录像、音乐、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运用鲜明、生动、有趣、直观的画面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深刻的思想品德教育。2、注重教师的态度、语言,做到言传身教。教师教学言谈举止、情感态度,都可以给学生以情感的暗示,并感染学生。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既要动用面部表情、体态语言、种种手势,恰当地将语言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传达给学生,又要恰如其分地运用音量、语调、语速等语言素材,做到抑扬顿挫,表现教师内心对某一事件和人物的评价与情感,使学生无形中受到感染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达到教育目的。例如,我在讲述《政治生活》第一课“政治权利与义务”时,联系“事件”的起因和发展过程时,我态度严肃,语言激烈、愤慨,充分表达了对日本此举的强烈谴责,引起了学生的思想共鸣,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在讲述我国一些民众在游行示威中的发生的一些“”的错误、违法行为时,我的态度是不赞成的,语言语气沉痛、惋惜,使学生体会到应当如何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