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及财务状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CIMA坚定地支持对英国的上市公司引入强制性的经营及财务状况评述(即OFRs)”(CIMA技能拓展董事Richard Mallett语)。尽管如此,CIMA以及其他团体仍然很担心该规定中“安全港”的缺乏。此担心已在早些时候的磋商中反映给政府,同时强调了由于各种要求的广度所引发的法律责任风险――尤其是该规定对于前景陈述的信息的重视。
作为回应,政府决定“安全港”不适用于法律框架,并了指导意见,提醒OFR的读者应谨慎对待公司的前景陈述,尽管该指导意见很清楚地标明其并没有法律效力。因此,对要求的模棱两可将对公司董事引发未来较大的风险。对可能引发的法律责任的担心将导致董事在做公司前景陈述时变得不那么坦率。如果第一份OFR是在模棱两可的背景下由公司编制的并且变成只有少量有用信息的样板,那将多么令人难堪。
上市公司的董事可能尤其关心,当其预期的业绩达不到或不可预期的风险显著的影响公司的价值时他们所要承担的责任。Allen & Overy’s律师事务所对CIMA成员的建议是严格遵守会计准则委员会所制定的报告准则1(RS1)--,即重要的不是前景陈述是否最后被证明是准确的,而是其是否真实,专业,恰当地来陈述。超过1300上市公司的管理会计师未来将进行OFR的编制工作,从法律角度来看,重要的是他们应当:
* 体醒并帮助公司董事建立有效的程序来决定哪些信息应当包含在OFR中,以体现公司董事在OFR中实施了“必要的专业技能及特别的关注”。假如财务报告审查小组决定对有问题的OFR(OFR将从2006年4月1日起实行)使用其执行权力,这也可作为证据。CIMA对大量上市公司还未建立这样的程序以及他们对此的准备程度很关注。
* 运用他们的专业判断帮助公司董事准备完全符合RS1的OFR。不可避免的,董事有时需要其他专业人士的意见,比如律师,但是CIMA认为董事的最终目的应当是有意义的陈述,这同新立法、RS1的精神一致,也有法律支持。
* 协助董事准备谨慎的陈述,尤其是前景描述,其能帮助读者理解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发生。
该规则在法律方面的观点
“要求英国上市公司的年报中加上OFR的新的法定要求一直是有争议的(”(Allen & Overy 律师事务所合伙人Richard Slynn)。)。这是因为公司年报,直到现在,无一例外的告的都是过去的事件。对于前景陈述,更可能在未来被证明是错的,这就引发编制报告的董事们的担心――要不要对此承担责任。
董事会需要知道此中潜在的风险,比如可能的违法行为、运用专业技能的义务、对公司的被委托责任以及由于疏忽引起的错误陈述后果。基于对风险和股东的考虑,他们需要通过建立编制OFR的程序来减少相应的风险,但是这些程序偏离公司以往操作的程度不同。有的公司,尤其是哪些在美国SEC登记的公司,通常要准备编制20―F表,还有哪些已经披露了新法规要求的内容的公司,可能只需要调整现有的程序。
Allen & Overy事务所主要的结论如下:
* 董事的责任是既要编制OFR,同时也要满足1985实施的公司法的相关要求。
* 董事有责任对公司运用其专业技能,这就要求他们认真仔细地思考编制OFR的过程(这也就同公司法,RS1,RS1的实施指导,政府对此的指导意见以及Radcliffe报告的要求一致)。为了完成他们的义务,公司董事必须使用其专长和董事会的经验以及任何来自公司内外的知识。
* 有一种存在争议的说法是:对RS1的遵守也就等于是对含有OFR内容的公司法的遵守。
* 董事应当确认公司记录的OFR的编制过程既能保证他们已经对此实施了正确的程序,同时又能保证一旦财务报告审查小组未来在审查公司如何编制及怎样对某些特定问题得出某种结论时有据可查。
* 如果董事完全遵守RS1并实施了必要的技能及考虑,那么跟OFR内容相关的刑事及民事诉讼风险将被减小。
* 董事对可能的民事诉讼的关注主要来自OFR前景陈述中非故意的错误表述(考虑到安全港的缺乏)。他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减少此风险:
(1)要清楚的是OFR只是针对特定的读者(因此对其他人没有法律责任),并且其目的也仅限于法定意图,比如,帮助读者评价公司的策略以及是否有这样的潜力来实现它。
(2)确保OFR中的前景陈述被恰当合适地表达并使得公众对其的信赖不被辜负。当然,政府的目的无非就是有意义的且内容丰富的披露,这可能会使公司董事们的感觉好些。
(3)还要弄清楚的是OFR中的前景陈述是根据董事在OFR编制日时的公司信息,而且在公司财年中,OFR并不更新,但是在编制下一年的OFR时,上年的前景陈述会被考虑进来
* 在编制OFR时,公司董事可以寻求会计师和律师的专业意见,尤其是在风险评估以及如何降低风险方面。
关键词:企业;财务分析;意义;重要性
一、前言
在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同时全球市场经济发展之间竞争也日趋激烈,经济的高速发展给企业的发展和生存带来巨大影响,企业管理者在面对市场经济环境的更是需要做出合理、科学、完善、预见性的企业管理政策,财务分析给予企业管理者提供相关的信息。对于企业内部外部做出深刻剖析,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报告,供决策者参考。
二、企业财务分析的意义
1.执行国家政策,完善经营的重要依据。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的面临着各种挑战。企业应该遵守国家法律按照企业管理制度,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以市场经济为背景,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企业管理手段管理发展好企业。财务分析任务其中之一,要分析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是否很好地执行国家的法律政策,通过正当竞争获得企业的最大化利润,保持企业的竞争力。
2.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估企业的经营业绩,反映财务状况。
财务分析可以评价企业财务状况、衡量企业经营业绩。对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了解企业偿债、营运、盈利和发展,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通过分析企业财务主客观因素,合理评价经营者的工作业绩,使企业经营者不断改进工作,使企业得到很好地发展,更好迎接市场经济环境中的种种挑战。
3.是挖掘企业经营能力的手段之一。
通过财务分析计算,了解企业的资金状况和资产周转状况,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充分认识企业中资源,发现进一步提高利用效率的可能性,以便揭示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促进企业按照企业价值最大化生产经营,满足企业中各种内外部发展需要。
4.是财务计划的编制和执行的重要前提。
财务计划是依据货币形式,确定企业经营规模,据生产经营规模,规划企业的资金量、劳动的消耗和劳动产品,同时参照完成企业与财税、企业与银行之间款项交接的书面方案。编制以货币形式反映提案,需要真实客观资料通过财务分析获得。
5.是科学性地管理投资决策的来源依据。
通过对企业财务分析,获得企业能力的大小、偿债能力等,分析投资的收益和风险,为投资决策提供信息。财务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要求了解企业对公司财务状况、企业优势,发现不足,及时更正经营策略。对于企业重大决策,财务分析会影响到企业高层的决策。财务分析逐渐成为企业经营者做出决策的重要依据。
三、企业财务分析的重要性
1.是企业管理工作的突破口。
财务分析是运用科学地财务分析方法对企业经营成果和决策进行分析,通过财务分析把企业财务状况的数据变成预计信息,才能使企业具有预见性。使企业资源完成高质量地份额分配,实现财务分析在企业管理的作用。
2.是企业管理者做出决策的核心关键。
企业管理所做出的每个决策,都离不开财务分析结果的支持。财务分析的内容对公司决策的制定起着重要作用。对企业评估、预测,是决策实施的基础,财务分析在企业重大事项决策过程中会更加重要。同时财务分析数据对于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重要作用也是巨大的。
3.企业财务分析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相关利益的最大化,财务分析通过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分析了解企业发展的潜力,发现企业中的问题,揭示企业发展中的矛盾,整合企业的种种资源,采取措施,改善管理模式,促进企业的效益持续提高,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通过对财务状况进行通盘分析,降低企业成本,充分利用资金,保证企业的战略方向与行业的发展趋势相一致,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考察企业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的依据。
通过财务分析,得到公司业绩和财务状况,对可能影响经营的因素进行划分,落实责任,客观评价工作成果。提出指导性意见,提高管理者管理水平。财务状况分析可以明白企业执行的国家政策,税金利润的完成情况。通过财务分析,获得企业经营详细信息,预测投资风险和获取利润大小。
5.为企业成本控制提供参考,实现企业资源利用最优化。
成本控制是增加市场经济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之一,若能在产品质量的得到保证前提下,降低企业生产产品成本,可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使企业的发展状况得到提升。制定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度,了解企业所处环境和发展状况,确定合理企业成本,能够调动目标执行者参与执行计划的主观能动性,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竞争能力。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企业还可以借助信息管理系统,对企业生产实时监控,了解产品成本走向变化趋势,做出相应调整,各种途径降低产品成本,实现企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6.为资金流向提供参考依据。
把资金合理地用于企业经营中,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是企业财务分析关键点。提高资本运用意识,提升资金利用效率,避免资金周转迟缓,确保生产经营良性运行。财务部门通过财务分析实施把握着企业的资金调度,及时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同时使企业相关人员提高资金时间价值和成本控制,发挥企业有效整体优势。企业要在流动资金管理经济活动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的资金使用量,包括生产产品的成本、人力资源的成本、运输成本、储存成本等等,要使企业总体收益最大。同时要对利润和效率充分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都是在分析结果之后做出的综合比较结果,以求达到投资最大报酬率。
四、结束语
在现在社会中,金融体系日益完善的情况下,财务分析的价值得到更大的体现。企业良好地运行发展离不开对于企业的各项指标进行监督管理,财务是企业运行的命脉,若是没有良好地财务状况,一切都是空谈,财务分析牢牢把握住企业财务状况,为企业的投资、管理、生产、战略转型等等提供了指导性作用,协助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金昌.简论建立财务分析学的必要性[J].会计研究,2014(5).
[2]陈共荣,龚慧云.构建现代企业财务分析学的思考[J].经济理论与实践,2013(7).
[3]樊行健.试论财务经济分析学科的构建[J].会计研究,2015(3).
【关键词】财务经济;理论结构;内涵
长期以来,行政部门都非常重视其财务经济分析,许多专家及学者都在不断地探索和研究财务经济分析。财务经济分析的主要特点是独立性和边缘性,为更好的分析财务经济,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成因,然后对财务经济分析进行重新构架,使其得到进一步提高与发展。财务经济分析主要反映了各种财务经济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财务综合分析是指将财政部门的营运能力、偿债能力以及盈利能力纳入到一个有机的分析系统中,对相关部门财务状况、经营状况进行全面分析与概括,从而准确的评价与判断其经济效益。
一、行政部门财务经济分析的作用
行政部门财务经济分析以财务报告为依据,利用科学的方法,结合一定的标准体系,全面综合评估财务管理情况及生产运营情况,提出相关改进措施及其建议,同时预测相关行政部门未来的发展前景,优化资源配置,维持其经济效益的稳定发展与信息提供。财务经济分析方法多种多样,每一种财务经济分析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社会条件和历史背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单位的发展,为行政部门财务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手段。但是由于每种分析方法的使用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应该更加明确的了解每一种财务经济分析方法的内容,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财务经济分析方法,并进行适当改进,最终提高其经济效益与利润成本。
二、行政部门财务经济分析内涵
自从中国加入WPO以来,行政部门财务经济也全面润入到世界经济浪潮之中,这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面临着非常剧烈的挑战。因此,加强行政部门财务经济分析,提高行政部门财务经济管理活动水平,是财务经济活动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实际出发,抓住财务经济的核心并进行主体与目的的高度总结,同时对财务经济分析进行重新构架,确定其发展的框架结构,这就是财务经济分析的具体内涵。要使财务分析具有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必须具有确定的财务分析框架结构。对行政部门而言,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方面的管理,投资者分析财务投资,债券人分析其贷款,以及其他主体为自己的目标进行分析,虽然如此,但是任然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分析框架。面对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需要对行政部门财务状况及未来的发展做好相关分析,即判断行政部门未来财务状况及现有的成果,充分分析未来一段时间对其经济的影响,从而满足各方面财务主体分析的基本要求。行政行业财务分析的主体主要包括部门内部分析主体与外部分析主体,财务分析的主体多元化致使财务分析内涵很难确定,导致财务分析的目标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经分析可知,这两类主体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在于对行政部门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分析。虽然内外部的分析主体不同,其分析目的也存在颇大差异,但是均需要判断行政部门未来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这就是财务经济分析内涵的核心内容。对现有行政部门进行财务分析时,首先要了解部门的发展历史与个人业绩,主要包括行政部门的性质、个人能力、市场经济水平以及利润,对当前的财务状况进行总结和拓展,在此基础之上,对未来一段时间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成果给予评价与预测,进一步确定财务经济分析的内涵。
三、财务经济分析的理论结构
(1)财务经济分析目标。财务经济分析主体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财务经济分析的基本目标。即财务经济分析主体通过对会计主体提供的财务经济信息进行再加工,从而为财务经济分析主体的经济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从契约角度出发,Freeman于1990年将行政部门理解成一系列多边契约的组合,契约的参与主体都有可能成为财务经济分析的主体,财务经济分析的具体目标可分为:一是投资者财务经济分析的目标,是指投资者对财务经济的信息分析,最为关注的是部门的盈利能力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分析财务经济的盈利能力及处理财务关系的能力,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二是债权人财务经济分析的目标,主要关注的是财务经济的债券偿还能力以及声誉,从而做出正确的债券配置。三是行政经营管理者对财务经济的基本目标,一般较为关注的是财务经济的最终成果,以及财务经济活动的过程,从而了解到行政部门内部的一些问题,进行全面优化。(2)财务经济分析的基本假设。财务经济的假设主要分为信息真实性假设与有限理性假设。本质上来说,财务经济分析就是对财务报表以及初级信息进行整合,逐渐将初级信息演化为高级信息的过程。由于财务报表及初级信息为行政部门加工的原材料,因此高级信息的获得必需具有真实性,鉴于此类原因,可对初级信息提出以下要求:一是会计信息必需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及可比性,这样,加工出来的高级信息才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才会对行政部门产生积极的作用,反之,如果初级信息不真实,高级信息也将失去意义,严重是会导致出现决策上的错误。二是财务统计核算必需符合客观性原则,即行政部门必需真实反映财务经济活动的全部过程,同时要以实际经营过程中的经济业务为主要依据。有限理性假设。美国一位经济学家将有限理性引入财务经济当中,并建立其模型,认为现实中经济人处于有限理性状态当中,还具体的区分了结果理性与程序理性。结果理性是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一定的目标,程序理性是指所有的经济活动主要按照规范进行,其本质区别是指经济人是否按照一定的规范为标准。其立论依据为:在不确定的环境中,经济人无法预测某个部门的未来,其行为选择主要依靠程序理性完成。在有限理性假设下,财务经济分析主体利用初级信息进行加工时,初级信息的结果无法判断其合理性,因此必须对初级信息产生程序的合理性进行评价,从而做出合理决策。(3)财务经济分析的基本原则。一是财务经济分析的成本效益原则。成本效益原则是指投资成本必须小于其产生的效益,从信息论角度来看,是财务经济分析时信息的优化过程,因此,财务经济分析的成本是财务经济分析主体将初级信息转化为高级信息的过程,是一个再加工过程,从而利用再加工信息进行决策产生财务经济收益。财务经济分析的成本效益原则对财务经济分析主体提出了以下要求:第一,信息加工成本及财务收益必须在同一个会计期间,经济分析主体进行财务经济分析和信息加工成本小于超额收益,反之则不可行;第二,信息加工成本和财务经济收益若干个会计期间相关的情况下,只要信息加工成本现值优于超额收益现值,则经济分析主体可行,反之则不可行。二是财务经济分析的弹性原则。弹性原则要求财务经济分析主体必须考虑财务外部环境变动情况,同时具有一定的伸缩空间,保证环境条件的变化不使财务经济分析主体发生剧烈变化。财务经济分析的弹性原则对财务经济分析的主体提出相关要求:第一,财务经济主体必须以外部环境变化为依据;第二,财务经济分析主体必须在外部环境变化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及调整;第三,财务经济分析的具体内容必须依据外部环境变化而确定。
四、行政部门财务经济分析的具体方法
行政部门财务经济的分析具体方法主要有:一是生产经营业绩指标总体完成情况分析,主要考核其预算指标、绩效考核指标、行业平均水平指标等,以此来计算财务部门利润、成本费用等;二是营业收入变动情况分析,主要是衡量产品的服务是否满足市场要求以及发展要求;三是营业成本增减变动情况分析,主要计算成本项目变动的绝对数及变动幅度,并分析其对单位销售成本的影响;四是资产价值变动损益分析,主要包括分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房地产等对财务经济产生的影响,同时对行政部门未来的政策进行简要分析。
总而言之,财务经济分析是一个静态与动态分析的结合,一个部门要发展,要进步,就必须对这个部门的财务经济进行分析与整合,明确行政部门财务经济的目标及内涵,从历史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出发,分析影响行政部门的一切因素,从而得出行政部门未来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然而,这个系统还需要研究者不断完善与充分分析,并结合相关部门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财务经济分析方法,促进其经济的发展与效益的提高。
参 考 文 献
[1]樊行健.试论财务经济分析学科的构建[J].会计研究.1999(5)
关键词:财务分析;财务管理;方法;作用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一、财务分析内容
财务分析是以企业财务会计报表等核算资料作为依据,采用专门的会计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的风险和营运状况进行分析的财务活动。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财务状况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是用资金进行反映的生产经营成果。从资本结构、资产使用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进行分析。主要分析指标:企业应收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等。
偿债能力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是指借款人偿还债务的能力,分为长期偿债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主要分析指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权益乘数、利息保障倍数、现金比率、速动比率等。
获利能力分析。企业的获利能力是指企业从营业收入中能获取利润多少的能力。它是企业资金运动和持续发展的直接目的与动力源泉。主要分析指标:主营业务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等。
现金流量分析。现金流量分析是通过现金流量比率分析法对企业偿债能力、获利能力以及财务需求能力进行财务评价。主要分析指标:销售现金比率、现金再投资比率和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等。
上市公司市场价值分析。上市公司市场价值分析是根据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提供的资料,运用专门的方法,对上市公司市场价值进行评价与分析。它决定了公司股票内在价值的主要因素。主要分析指标每股收益率、市盈率、每股盈余、股利保障倍数等。
发展能力分析。企业的发展能力,是企业通过自身生产经营活动,不断扩大和积累而形成的发展潜能,以价值衡量企业发展的思路。发展能力分析常用的指标有利润增长率、销售增长率、现金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和股利增长率等。
二、财务分析的作用
(1)财务分析是评价企业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的重要依据。通过对企业财务状况分析,能得到企业现金流量、资金运作能力、收益能力、偿还债务能力等方面财务信息,有利于公司管理层客观评价经营者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财务分析比较能把经营程中影响经营效益和财务状况的微、宏观因素和主、客观因素区分开来,客观评价经营者的业绩。根据财务状况的分析结果,能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作用,监督企业贯彻执行国家会计政策、税收政策、法规及税金、利润的完成情况。伴随国企改革的步伐,国家对企业的管理逐步向宏观调控转变,那么有效的财务分析数据,对我国在现代企业制度和经济政策的制订方面及确保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有重要作用。
(2)有助于企业内部管理人员了解经营情况及方向、挖掘潜力、改善经营方法。为了加强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的经营管理层通过对成本效益情况的分析,及时发现对经营效益起到影响的因素,采取措施,改善经营管理模式,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3)财务分析是为债权人及投资者实施决策提供了有力依据。现代企业投资主体逐渐多元化,企业融资主体已不仅只限于银行,各方面潜在的债权人和投资者只有通过企业的财务分析,财务报表来了解企业的经营现状,通过分析考察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必要的分析之后才会做好投资决策。因此,财务分析已成为现供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债权人和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重要手段。
三、企业运行环境变化快,需求、目标导向及分析方法的多元化,以及多部门多层次人员参与等因素,导致有些企业财务分析存在问题
(1)对财务分析的认识不够。现代企业财务人员由于财务人员素质和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认识不同,导致在管理中不清楚财会工作为谁服务和怎样服务。这些企业的财务部门不“习惯”与业务单位进行对接,习惯以总部为据点运营,将本部门定位为居高临下的总部职能部门,不愿意为业务部门提供个性化的财务需求。反映在财务分析上则表现为:不清楚财务分析的“客户”,不清楚应为谁提供财务分析产品,应该提供哪些产品,财务分析一种模式走天下。有些企业只对过去已完成、不变化、有结果的活动进行财务分析和检查,而不能够基于过去,结合当前,着眼未来进行分析和沟通。
(2)财务分析人员所依赖的资料具有局限性。企业财务报表是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对会计信息进行提炼加工而成,反映的是货币化的信息。现代企业财务人员在评价会计资料,由于统思维模式和专业限制,不能深入厂房、车间,不能全面了解生产工序,单纯依靠货币化的信息来评价企业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企业财务分析人员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应当结合本企业的具体状况,对有关报表的数据进行相应的调整,并结合一些非货币化的信息对企业具体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
(3)找不准对标。找不到外部标杆的结果是习惯于自我比较,习惯于与本企业的计划比,与过去同期比,是计划和过去存在问题还是当前存在问题,不得而知。且有些财务人员在对标分析时,只是在模式上关键效仿,不能准确客观分析,究查其因。没有正确的比较就没有正确的结论,就不能找准正确的方向。
(4)注重会计核算,轻视财务分析。为适应经济发展,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修编频繁。为了适应发展变化,大部分企业的财会人员没能处理好企业会计核算反映调整与财会工作服务经营管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学习新准则、新制度以及调整核算体系和会计信息系统上,缺少时间进行财务分析,从而也难以通过财务分析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产品。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企业的财务制度管理也不断制度化、规范化。做好企业财务分析,解决财务问题可以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信息,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阐述了如何确定企业最优资本结构的标准,分析了最优资本结构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确定最优资本结构的方法。
0 引言
资金是企业永续经营的基本条件,一定规模下的企业其生存发展必须要有与之规模相适应的资金量,但仅仅有足够的资金量还不行,如果资本结构不合理,即使拥有足够的资金,也很难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可以说企业的资本结构如何,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实力,承担风险的能力等,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业绩以及股东和债权人的权益。因此,资本应该有一个合理的结构,否则资金的运行不畅通就将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最终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
1 企业的资本结构
企业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间的结构,是由企业采用各种方式筹资而形成的,各种筹集方式的不同组合类型,决定着企业的资本结构及其变化。如何找到一个最佳的资本结构,是当今企业最为困惑的一大问题。那么,如何确定企业最优资本结构的标准呢?
1.1杠杆利益与财务风险间的平衡是确定最优资本结构的前提
财务杠杆是指企业利用负债来调节权益资本的手段,合理的财务杠杆能给企业权益资本带来额外收人,称之为财务杠杆利益。由于债务利息通常是固定不变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大时,每一元利润能负担的固定利息就会相应减少,从而可分配给企业所有者的税后利润也会相应增加,这部分收益增加,会使权益资本收益率随之提高,进而使每股的收益增加。因为财务杠杆的反作用会增大财务风险,合理的财务杠杆作用能增加企业收益,不合理的财务杠杆作用会因减少企业收益或发生亏损而导致资金周转紧张,偿债能力下降,发生财务风险。因此,确定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应树立稳健的基本指导思想,必须以处理好杠杆利益与财务风险间的平衡关系为前提,在风险最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财务作用,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
1.2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是确定最优资本结构的基本标准
(1)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保障,经济效益最大化最终表现在企业资产增值,利润增加。在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情况下,如果经济效益不佳,长期发生亏损,企业就将面临破产的危险,所以,确定最优资本结构应以经济效益为基本标准。
(2)经济效益不仅是优化企业资本结构的物质保证。也是资本结构最优化的表现形态。优化资本结构一要取决于债务资本的融人;二要取决于权益资本的增加。债务资本的融入,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企业经济效益如何,企业效益好的企业,融资就比较容易,那些效益差的企业,融资就困难。权益资本能否增加,也取决于经济效益,效益好的企业发行股票大小股东都愿意认购,效益好的企业还可以通过转增资本的方式使权益资本增加。因此,确定企业最优资本结构应以有利于增加经济效益为基本标准。
(3)经济效益是企业内外利益主体关注的焦点。一是投资者的收益往往不确定,要视企业经营成果而定。因此,所有者非常关注投人到企业的资本,密切关心企业效益,预测未来的收益;二是债权人关注企业的偿债能力,也注重企业的效益来判断借出去的款项是否能按时收回;三是关联方企业关注财务风险,看企业效益,预测未来变化,防范风险;四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及税费收缴部门关注企业经济效益,预测本部门的目标是否能够实现;五是企业职工对企业能否及时发放工资、福利,是否正常生产运转,也十分关注企业效益。因此,企业效益将是确定最优资本结构的基本标准。
1 .3社会效益最大是确定最优资本结构的参考标准
在企业大力发展自身经济的同时,不能忽略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只有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所以,在优化资本结构时,势必要关注社会效益的大小。假设给社会生态环境或自然资源造成1000万元的损失为代价而换取企业500万元盈利的方案,其投资或融资都是不可取的。因此,优化资本结构必须履行社会责任,调节好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在二者利益相冲突的时候,应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能只顾企业效益的提高,而不顾社会效益的下降;不能只顾股东的收益最大而不承担社会责任。这就对优化资本结构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考虑社会效益将是确定最优资本结构的另一标准。
2 确定最优资本结构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2.1企业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确定资本结构时首要考虑的因素,因为优化资本结构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降低财务风险。而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密切相关,凡经营风险较高的企业,在确定资本结构时,都应降低债务比例,保持较低的财务风险;经营风险低的企业,则可适当增加债务资本,冒较大的财务风险,以获取较大的风险报酬。在经济上升,行业前景看好时可增加债务资本,由于企业产销平衡,不易发生财务风险。在通货膨胀时期增加债务资本,还可减少因货币贬值带来的损失。
2.2企业目前及未来的财务状况
企业财务状况包括企业资金筹集和使用情况,资金的周转速度,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等,它是确定资本结构需考虑的又一重要因素,财务状况好的企业,偿债能力相对较强,因而能承担较大财务风险,在确定资本结构时适当加大债务资本比例,反之,财务状况较差的企业,偿债能力弱,就应尽量避免举债,以免陷入困境。资本结构和财务状况是互为影响的,财务状况是资本结构决策的依据之一,而资本结构又会对财务状况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考虑企业财务状况时,应在考虑目前情况的同时充分预测未来的情况,使确定的资本结构反过来对目前和未来的财务状况产生有利的影响。
2.3考虑企业的控股权以及投资者的性格及态度
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是企业的收益和风险。如果投资者为了掌握企业的控股权,可保持较高的债务资本比率,用举债的方式增加资本,扩大经营,当企业决定调整现有的资本结构,尤其是决定扩大债务资本比例时,现有的投资者一般是极为关注的。因此,企业在决策时应充分考虑投资者的心理承受力,避免因投资者信心不足而造成资本成本上升和企业价值下跌的后果。此外,经营者及投资者的性格对确定资本结构也产生一定影响,决定着企业经营战略,影响企业运营能力和前途。经营者及投资者的性格不同,企业的资本结构也应不同。对于那些敢冒风险,善于运用风险时机扩大经营,获取风险收益的经营者及投资者来说,企业应保持较高的债务资本比率,对于那些思想保守,谨慎稳重的经营者及投资者来说,甘愿企业发展速度较慢,也不愿冒险经营,这种企业只有保持较高的权益资本比率,尽量多用权益性方式扩大资本。
2.4资本成本的高低
一般认为企业综合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是较为合理的。综合资本成本是指债务资本成本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加权平均成本。只要在正常情况下,能使企业资本成本下降的,便应充分利用财务杠杆进行负债筹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债务资本比例越大越好,当债务资本比例上升到一定程度,企业综合资本不但不会下降,反而会逐步上升。因为随着负债的增加,企业财务风险日益增大,对风险报酬的要求也相应提高,这使企业发行股票、债券和借款筹资的资本大大提高。所以,当企业综合资本成本由债务资本比例增大逐步下降转为逐步上升的转折点,便表明企业的债务资本比例已达到了极限。
2.5注意国家政策法规的变化,合理运用税收筹划
国家政策法规应是企业确定最优资本结构的重要依据,在国家产业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发生变动时,企业应适时调整其资本结构,以便按国家政策来增加企业收益,另外,还可运用税收筹划调整资本结构,充分考虑税收筹划手段的作用,尽力采用合法的避税、节税手段增加权益资本的比率,减少债务,以节省债务资本成本来达到增加企业效益的目的。
3 确定最优资本结构的方法
3.1财务两平点分析法
财务两平点是指普通股每股盈余为零的息税前利润,相对于普通股股东而言即是“保平点”。如果财务两平点过高,预计企业未来的息税前利润难以达到财务两平点的水平,说明现有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或优先股比例太大,有必要适当降低这两种资本的比重,以降低固定筹资支出。反之,若财务两平点太低,则说明企业未能充分运用具有杠杆的筹资手段。计算财务两平点是分析评价企业资本结构的基本方法之一。
3.2每股盈余分析法
评价资本结构是否合理,分析每股盈余的变化也是其重要的方法之一。能提高每股盈余的资本结构是合理的,反之则不够合理。每股盈余分析是利用每股盈余的无差别点进行的,所谓每股盈余的无差别点,是指每股盈余不受筹资方式影响的销售水平。根据每股盈余的无差别点,可以分析判断在什么样的销售水平下适于采用何种资本结构,当销售额大于每股盈余无差别点,运用负债筹资可获得较高的每股盈余;当前者低于后者时,运用权益筹资可获得较高的每股盈余。
3.3比较资金成本法
企业筹集资金的方式不外乎有3种:1是举债,包括发行债券,向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借款;2是增发股份;3是内部筹资即利润资本化。企业在作出筹资决策之前,先拟定若干个备选方案,根据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的高低来确定最佳资本结构。
3.4因素分析法
优化资本结构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十分困难的管理环节,试图依靠任何单一的计算或分析来达到最佳资本结构的目的是不可能的,除了必要的计算之外,优化资本结构更多的是依靠管理者对企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了解,预测和把握,对企业客观环境,尤其是资金市场变化情况的预见能力,同时也依赖管理人员深厚的财务管理理论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因素分析法是确定最优资本结构的重要方法之一。
(1)企业销售的增长情况。预计未来销售的增长率,决定财务杠杆在多大程度上扩大每股利润,除了销售的增长率外,销售是否稳定对资本结构也有重要影响。如果企业的销售比较稳定,则可较多地负担固定的财务费用;如果销售和盈余有周期性,则负担固定的财务费用;将冒较大的财务风险。
(2)贷款人和信用评级机构的影响。如果企业债务重,贷款人可能会拒绝贷款,信用评级机构可能会降低企业的信用等级,影响企业的筹资能力和筹资成木。
(3)企业的财务状况。获利能力越强,表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越好,企业就越有能力承担风险,举债融资就越有吸引力。
(4)资产结构。不同行业的经营特点应保持不同的资本结构,如工业企业由于进行生产需要厂房、设备等大量固定资产,应主要通过长期负债和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商业企业则相反,由于拥有较多流动资产,则应更多地依赖流动负债来筹集资金。垄断性强的行业如邮政,铁路等可适当提高债务资本比率,竞争性强的行业可适当提高权益资本比率。
Abstract: This paper selects 280 companies publicly listed on the Shanghai and Shenzhen stock exchange as sample, then builds a model to figure out the scores evaluating comprehensive financial conditions of listed companies in 2006 and 2007, and researches by sectors into the direction and extent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new CAS exerting on the financial condi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上市公司;综合财务状况
Key words: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listed companies;comprehensive financial conditions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1-0037-03
0引言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与其它38项具体准则,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新准则的实施,带来了会计核算属性和核算方式的一系列改变,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了投资者、债权人等的信息需求,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投资和信贷决策的有效性,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这些改变虽然不会影响上市公司的实质业绩,但无疑会给上市公司的财务业绩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对报表和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时,不能仅仅看数据的高低,还应该考虑新准则的影响因素,正确分析公司的投资价值,关注引起这些指标变化的性质属性,以利于更好地通过财务分析来判断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
新准则的执行究竟会对上市公司的财务业绩产生什么具体影响,这种影响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影响的程度有多大、利益相关者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变化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特别对于新旧准则变化而引起的财务数据前后不一致或者缺乏连续性的情况,如何透过数据抓住会计业务的实质,降低报表使用者的困惑成为当务之急。
1模型构建
本文选取了深沪两市280家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排除了ST公司,金融、保险业的上市公司,相应数据不全的公司,同时为了使2007年年报数据与2006年同期具有可比性,本文还排除了2006年以后上市的公司。在所选样本中农、林、牧、渔业18家,采掘业18家,制造业36家,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5家,建筑业18家,交通运输、仓储业25家,信息技术业30家,批发和零售贸易30家,房地产业25家,社会服务业20家,传播与文化产业7家,综合类28家。本文所用的上市公司数据均来源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数据处理采用EXCEL数据分析工具,计算过程利用SPSS l1.5软件完成。
1.1 指标选择不同的财务指标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上市公司某一方面的性质特征,对于评价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一个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好坏,通常由偿债能力、资产管理水平、盈利能力和发展趋势这四个方面来体现,不同的能力对应着不同的指标。本文根据这四个方面选择八个具体评价指标,定义Xi(i=1,2…8)为新准则实施前即2006年的所选八个财务指标,Yi(i=1,2…8)为新准则实施后即2007年的所选指标。F表示2006年上市公司的综合财务状况得分,S为2007年上市公司的综合财务状况得分,具体变量定义如表1所列。
1.2 统计性检验为了对所选取的财务指标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的差异变化有总体的了解,首先对其进行统计性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
从T检验的结果来看,偿债能力指标中流动比率通过了检验,资产负债率的P值为0.154,没有通过检验。也就是说,短期偿债能力的变化较为显著,长期偿债能力没有显著差异。资产管理能力指标都未在5%的水平上通过检验。盈利能力方面,净资产收益率在1%的水平上通过了检验;主营业务利润率P值为0.764,没有显著变化。成长能力方面,净利润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都通过了检验,说明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上市公司成长能力有显著变化。从整体上看,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大部分指标有显著差异,可见新准则的实施对公司财务数据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由于各行业所处环境不一样,各项会计准则的变化对各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影响的方向和程度不同,财务比率显著性检验所得到的综合变化只能代表整体的变化,不能代表对所有上市公司各行业的影响,因此下面本文将构建模型,分析新准则实施对不同行业类别的影响方向和程度。
1.3 综合评分在进行T检验以后,本节对实施前和实施后的八个指标分别进行因子分析,建立上市公司综合财务状况的评价模型,计算出财务状况的综合评分,以此分析评价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上市公司综合财务状况的变化情况。
表3给出了总方差分解的结果,得出四个特征根大1的主成分,用这四个主因子代表8项指标所含的信息,解释了总体方差的71.638%。将提取的四个主因子设为fl、f2、f3、f4,采用SPSS计算出的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以及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见表4和表5。
根据表4 正交旋转后的因子矩阵可以得出变量与四个主成分之间的关系,表示为:
X1=-0.019f1+0.870f2-0.022f3-0.020f4
X2=-0.286f1-0.799f2+0.047f3-0.133f4
X3=0.449f1-0.247f2-0.188f3+0.520f4
X4=-0.743f1-0.089f2+0.188f3+0.227f4
X5=-0.036f1+0.097f2+0.715f3+0.497f4
X6=0.839f1+0.198f2+0.180f3+0.068f4
X7=-0.177f1+0.157f2+0.083f3+0.781f4
X8=-0.014f1-0.118f2+0.872f3-0.140f4
然后,根据因子得分系数和原始变量的标准值计算出每个观测量的因子得分数。
根据表5的运行结果,旋转后的因子表达式为:
f1’=-0.127X1-0.083X2+0.318X3-0.472X4+0.010X5+0.545X6-0.134X7+0.064X8
f2’=0.593X1-0.493X2-0.268X3+0.020X4+0.036X5+0.021X6+0.068X7-0.061X8
f3’=-0.009X1+0.032X2-0.196X3+0.057X4+0.462X5+0.183X6-0.069X7+0.680X8
f4’=-0.083X1-0.058X2+0.495X3+0.174X4+0.308X5+0.013X6+0.647X7-0.247X8
根据SPSS的运行结果,可以求出fl’、f2’、f3’和f4’的回归因子分属变量Fl、F2、F3和F4,并将新会计准则实施前上市公司综合财务状况的总得分(F)定义为:
F=23.679/71.638F1+20.118/71.638F2+15.192/71.638F3+12.649/71.638F4
根据这个公式就可计算出新准则实施前上市公司的综合财务状况得分,再采用相同方法,定义新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的综合财务状况得分公式:
S=24.011/69.899S1+17.639/69.899S2+14.689/69.899S3+13.561/69.899S4
4应用分析
利用上文建立出来的模型,从两个角度对综合财务状况进行研究。首先,对新准则实施前后各行业企业排名前100和后100位进行统计分析,从行业内的个体综合财务状况的变化角度研究的,然后,对行业总得分进行排名分析,这是从行业总体综合财务状况变化角度观察的。
4.1 上市公司行业个体对实施前后的得分结果分别进行排名,并按证监会行业分类归纳了排名在前后100名的上市公司数量,具体排名情况见表6。
结合表6和表7的分析来看可以得出一下四点结论:
(1)新准则的实施可能使得农、林、牧、渔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业上市公司综合财务状况恶化。
(2)新准则的实施可能会提升建筑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上市公司的业绩。
(3)对于传播与文化产业,新准则实施后进入前100名的公司数量略有增加,而后100名的公司数量没有变化,新准则的实施还是适当地改善了该类上市公司的综合财务状况。社会服务业在新准则实施后进入后100名的公司数量有所减少,而前100名的公司数量没有变化,新准则的实施适当地改善了该类上市公司的综合财务状况。房地产业上市公司在新准则实施后进入后100名的公司数量略有增加,而前100名的公司数量没有变化,新准则的实施适当地降低了该类上市公司的财务业绩。
(4)采掘业、信息技术业、综合类上市公司在新准则实施后,无论排名前100名还是后100名,入榜的数量均同时下降或上升,这里无法明确判断新准则的实施对这三个行业上市公司的影响情况。
4.2 上市公司行业总体为了更进一步检验上述结论,将所有样本的综合财务状况得分按行业归集,统计出新准则实施前后各行业上市公司综合财务状况平均得分,并进行排名比较,如表8。
表8列出了各行业上市公司综合财务状况的平均得分,并对实施前后的得分情况分别进行了排名。从上表可以看出制造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传播与文化产业在新准则实施后的行业综合财务状况得到提高;采掘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社会服务业在新准则实施后行业的业绩情况有所下降。建筑业,信息技术业,综合类在新准则实施前后的综合财务状况没有显著变化;农、林、牧、渔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在新准则实施后行业的业绩情况略有下降。可见这一统计分析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上述四条结论。
5结论
从整体上看,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新准则的实施引起公司财务指标产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对短期偿债能力、净资产收益率影响显著,上市公司成长能力也有较大变化。
新准则实施后,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传播与文化产业在行业总体和上市公司个体方面,综合财务状况都较新准则实施前有很大改善,采掘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农、林、牧、渔业,交通运输、仓储业的上市公司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化。对于建筑业上市公司来说,新准则对这类行业的总体影响不大,但是对上市公司个体的影响较为明显,新准则使得若干建筑业上市公司的综合财务状况有得到好转。对于信息技术业,综合类上市公司个体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新准则的实施降低了社会服务业总体上的综合业绩状况,但在上市公司个体方面,这一结论并不明显。对于房地产业的上市公司来说,新准则提升了该类行业总体上的综合业绩状况,但在上市公司个体方面并不明显。
鉴于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所产生的这些影响,企业主体应该将准则所引起的本行业在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所有差异进行汇总和分析,深入理解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政策含义和导向作用,总结其中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监管。新会计准则有利于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透明度,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但也带来了账面业绩的波动和不确定性,导致公司的账面利润不能直接反映公司的经营业绩,这些都影响投资者的风险预期和决策。因此,需要投资者转变投资理念,从利润表观向资产负债表观转变,要关注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关注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投资时应考虑新准则的影响因素,正确分析公司的投资价值,理性决策。
参考文献:
[1]赵莉.资产减值会计政策选择的实证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7.
[2]颜金梅.论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财务经济分析的影响[J].会计之友,2007,3(上):30-31.
[3]夏鹏. 新企业会计准则出台: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J].财会月刊,2006,3:24-25.
[4]尹夏楠.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及其对上市公司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06,48:358-359.
[5]高蕾.新会计准则实施对上市公司综合财务状况的影响研究[D].沈阳:沈阳工业大学,2007.
关键词:财务分析;企业发展;作用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2-0150-02
财务分析以收集、审查与企业财务状况有关的信息为起点,以偿债能力与盈利能力的分析为重点,以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为依据和起点,采用专门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的过程,其目的是评价过去的经营业绩,衡量现在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财务分析的目的
1.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的规律性。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随着生产的发展、业务量的大小等遵循一定的规律性。不同的行业,对资金的占用、需求遵循不同的规律。比如商业企业,日常现金收支量大,商品周转频繁,而设备制造企业业务资金需求量大,资金周转慢、需要的运营资金多,等等。财务分析就是要掌握和认识企业生产经营中资金运动的变化规律,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生产经营服务。
2.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企业生产经营的规律性,具体反映在财务分析指标的各项数值中。通过数值的比较,可以发现经营管理问题,找出差距,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服务。例如,资产负债率为85%,说明企业的资金只有15%是所有者的资金。企业现金支付能力为负,说明企业面临支付危机,必须进行短期融资活动,等等。通过财务分析,可以及时诊断企业的“健康”状况,为企业的决策和日常管理服务。
3.弄清企业的优势和弱点,做到知己知彼,为企业在市场上开展竞争和制定发展战略服务。企业的优势和弱点,反映在企业偿债能力、收益能力、发展潜力等各项指标数值上。通过分析有关指标,可认清企业的优点和弱点,制定经营管理策略和发展战略。同时,通过比较、分析这些指标,还可弄清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弱点,以便采取有效的竞争策略。
二、财务分析的内容
财务报表分析是财务分析的核心,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企业权益的结构、评价企业资产的营运能力、分析企业资产的分布情况和周转使用情况、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企业利润目标的完成情况等。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主要侧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1.偿债能力分析。通过财务报表反映的资产、负债、盈利和现金等指标来分析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企业的偿债能力反映了企业经营风险性,同时也体现了企业是否善于利用负债为企业获取更大的收益。包括现金比率、资产负债率、负债权益比率、现金流量负债比率等。
2.盈利能力分析。通过报表反映的企业利润构成情况并分析企业盈利能力的大小。通过盈利能力分析,可以发现各项业务对企业利润或企业价值的贡献大小,便于管理者采取措施改进业务结构或业务模式。包括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盈利现金比率等。
3.资产运营能力分析。通过分析企业各项资产的周转情况、规模变化、结构变化来分析企业资产的营运能力。通过资产营运能力分析,发现并改进企业经营过程中对各项资产的利用状况,从而为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打下良好基础。主要包括资产周转率、现金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等。
4.现金能力分析。现金流量表信息在反映企业偿债能力、支付能力、财务灵活性、持续经营能力等方面有着修正作用。因此,从现金流量着手来分析企业的现金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三、财务分析的方法
1.比较分析法:是为了说明财务信息之间的数量关系与数量差异,为进一步的分析指明方向。这种比较可以是将实际与计划相比,可以是本期与上期相比,也可以是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相比。
2.趋势分析法:是为了揭示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及其原因、性质,帮助预测未来。用于进行趋势分析的数据既可以是绝对值,也可以是比率或百分比数据。
3.因素分析法:是为了分析几个相关因素对某一财务指标的影响程度,一般要借助于差异分析的方法。
4.比率分析法:是通过对财务比率的分析,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往往要借助于比较分析和趋势分析方法。
四、财务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
1.财务分析既是已完成的财务活动的总结,又是财务预测的前提,在财务管理的循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等核算资料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便于企业管理当局及其他报表使用人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通过分析将影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微观因素和宏观因素区分开来,以划清经济责任,合理评价经营者的工作实绩,并据此奖优罚劣,以促使经营者不断改进工作。根据财务状况的分析结果可监督企业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税金、利润的完成及上缴情况。近些年我国改革不断深入,政府对企业的管理也已由微观转向宏观调控,因此,客观有效的财务分析数据对于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经济政策及判断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有重要作用。
2.财务分析是为债权人、投资者提供正确信息以实施决策的工具。企业的投资者可通过财务分析了解企业获利和偿债能力,预测投资后的风险程度及收益水平,从而做出正确决策。作为企业投资主体、债权人也逐渐多元化,此种情况下,各方面潜在的债权人和投资者在决策上就会考虑到企业的经营现状,他们的信贷和投资等决策就需要通过考察企业的财务状况,对其进行分析,之后作出决策。因此,财务分析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各类债权人和投资者所需信息的重要分析方法。
3.为企业内部管理人员了解经营情况及方向、挖掘潜力、找出薄弱环节提供依据,为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管理、提供可靠资料。企业的管理人员通过对其成本利润的情况了解,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对应措施,改善其经营管理模式,使企业经济效益提高。
4.实现理财目标的重要手段是财务分析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善于企业理财尤为重要。通过对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找出未被利用的人力、物力资源,有效整合,促进企业经营活动朝健康方向,按照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运行。
五、改进财务分析的措施
1.提高财务分析依据资料的质量
第一,拓展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
第二,提高财会报告时效性,缩短财务报告周期。
第三,加强会计信息披露监管机制。
2.努力完善健全财务指标体系
改进现有财务分析的方法。要针对财务指标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一步健全财务指标体系,针对各行业不同特点,可对不同行业建立不同指标体系,除要有财务指标,还要有非财务指标。
3.进一步加强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财务资料日益繁复,分析技术不断提高,要进一步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财务人员队伍的业务素质,要求财务分析人员具备专业财务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其他不同行业的专业知识,有助于提高财务分析的效果;其次,要提高财务队伍的道德素质水平,确保财务分析人员在工作中公正和客观的立场。
财务分析是推进企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通过对企业投资收益能力、企业资金周转情况等的分析。可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和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企业长期稳固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financial analysis in th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GUO Yong-chun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section, Liaocheng city,Liaocheng 252000,China)
[关键词] 财务信息 非财务信息
财务信息一直以来在评价企业经营业绩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以及相关利益者对于信息披露要求的增加,非财务信息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一、财务信息含义、特征及披露
1.财务信息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对有关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的核算和监督, 通过对交易或事项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提供单位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的经济信息。包括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现金流量。财务状况是指企业在某一时日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分布与构成状况。经营业绩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所获得的经营成果。
2.特征。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 确定的财务信息特征内容:首要质量特征是相关性和可靠性,次要质量特征是可比性和重要性。
(1)相关性包括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及时性。即财务信息可以帮助使用者评估企业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经济活动,对已经做出的判断评价进行确认或纠正。(2)可靠性包括真实性、可核实性和中立性。即财务信息必须如实反映企业经济活动情况,能够忠实地反映它意欲反映的现象或者状况。(3)可比性要求不同企业之间的会计政策具有相同的基础, 能使信息使用者从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经济情况中区分其异同。(4)重要性是指当一项财务信息被遗漏或者错误表达时, 会影响依靠该信息的使用者做出的判断。
3.财务信息披露。FASB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以及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要求,财务信息一般以企业财务报表的形式向信息需求者披露。一般把企业财务报表分为:主要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会计报表附表和财务状况说明书。
二、非财务信息含义、特征及披露
1.含义。(1)FASB的观点。“只有符合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一个项目才能予以确认进入报表而那些不满足条件被排斥在会计报表之外的, 反映公司经营活动的信息就可以定义为非财务信息。”(2)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观点。AICPA提出企业应当考虑披露下列非财务信息:经营业绩信息,企业管理当局对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分析,前瞻性信息,有关股东、管理人员的信息,背景信息。(3)国外学者对非财务信息的描述。西方关于非财务信息内容界定主要有:①背景信息;②经营业绩指标;③前瞻性信息;④社会责任、人力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信息;⑤未确认的无形资产;⑥多重计量模式信息;⑦更短的中期报告;⑧内部控制报告。(4)我国对非财务信息内容的描述观点。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非财务信息是指不以货币计量的, 与企业财务状况不存在直接关系, 但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 无法进入财务报表内进行确认和计量, 但有助于理解企业财务信息的各种信息。
2.特征。(1)非货币计量性。非财务信息涉及管理层活动、企业经营战略目标、产品信息、无形资产,以及人力资源等各类信息,很难使用货币单位进行准确的计量。(2)完整性。非财务信息涉及企业竞争状况、管理体制、经营战略等与企业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内外部环境信息。与财务信息相比,内容更多,范围更广。(3)预测性。非财务信息包括企业未来经营战略目标及计划,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有指导意义,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有利于企业管理层做出长期的战略决策。
3.非财务信息披露。AICPA 在《改进企业报告》 中建议,立法机构、监管部门、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应当针对没有根据的指控,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以鼓励企业披露前瞻性信息。
三、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优劣比较
1.财务信息优势和局限性。(1)优势。第一,将经济活动进行了量化,向信息使用者直观地展示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第二,财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质量特征使得其能真实有效的反映过去发生的经济活动。第三,有的财务信息报告体系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整体框架趋于成熟,信息披露的方式较为一致明确,能有效地反映企业的财务情况。第四,利用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信息进行财务指标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直观了解企业的资产经营活动,便于做出投资决策。(2)局限性。第一,财务信息是反映企业在过去一段时间经济活动情况的历史信息,对预测和判断未来企业的发展前景缺乏相关性。第二,在今天以知识为第一生产力的社会,商誉、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已经成为决定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但财务信息不能很好地反映这些无形资产的价值、使用及管理。第三,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下使用的是通用财务报表现在的企业利益相关者众多,不仅有投资者、债权人还有顾客、员工甚至社会公众等潜在的信息使用者。现行的财务报告受到会计理论与方法的限制,只能提供“普遍性”的财务信息,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特殊和较高的信息要求。第四,财务信息有大量估计、近似的内容受到会计方法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财务信息的产生过程中含有大量的主观估计和判断。
2.非财务信息优势和局限性。(1)优势。第一,预测性非财务信息更加关注企业的未来发展,反映企业创造未来价值的能力。第二,全面非财务信息站在企业整体的角度,可以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大量非量化的信息,扩大企业信息披露的范围,更好地满足不同信息需求者的要求。第三,非财务业绩指标一般不受公认会计准则(GAAP)的限制,使用者有较大的自由度根据需要做出调整。(2)局限性。第一,非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不够。虽然非财务信息披露的开放性更高,但是被主观调整和修改的可能性也提高了。第二,非财务信息涉及范围广,信息之间的关联复杂,信息量比较大,对非财务信息进行分析决策,相对财务信息来说要更加困难。第三,非财务信息的数据来源不再局限于财务报表,还涉及其他业务数据,加大了数据提取和业务管理的难度。第四,非财务信息难以用货币进行计量。对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来说,其可靠性不足。
综上所述,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中上市公司所披露的财务信息已经不能满足相关利益者的需求,只有加大非财务信息的披露,使得财务报告更加具有前瞻性,更加全面完善,更利于投资者和管理者做出决策。
参考文献:
[1]易素枫:浅谈非财务信息概念及内容的界定.今日财富,2007(12)
【关键词】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改进措施
一、财务分析的意义
财务分析主要是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工业企业财务报表是企业经营的财务状况的信息载体,而财务报表中各种科目、项目的数据反映了某时间节点信息。按照一定标准对财务报表的各项数据与相关数据、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比较、评价,从而得到对企业经营活动归纳、总结、预测的方法就是企业财务分析。财务分析的目的是评价经营业绩,衡量当前财务状况,预测未来发展。财务分析是预测决策的前提,是对分析前的企业经营活动的总结,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一)财务分析是评价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重要依据
企业可以通过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进行分析,得到反映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利弊得失,找出可能影响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原因和要素,在经营管理中沥青各项责任,从而有效地对经营业绩进行评价,使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二)财务分析是实施决策的有力工具
通过财务分析,投资者可以了解企业盈利和偿债能力,对投资后的风险及收益进行预测,从而有助于进行正确投资决策。财务分析已然成为当前企业资本市场条件下满足债权人、投资人所必需辅助决策方法。
(三)财务分析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加强内控的依据
企业管理人员通过财务分析报告,可以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知晓本企业产品的生产成本和盈利情况,从而及时发现生产经营活动中问题,并采取应对措施,达到改进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四)财务分析是实现理财目标的重要手段
企业理财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本企业资产价值最大化,通过财务分析手段,可以挖潜力找差距,充分发现并利用各种人、财、物资源,促进实现企业理财目标。
二、财务分析的内容
财务分析的内容,据信息使用者不同分为外部分析内容、内部分析内容,另可设置专题分析内容。财务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表等核算资料作为依据,采用专门的会计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的风险和营运状况进行分析的财务活动。其内容包括:1、财务状况分析;2、盈利质量分析;3、偿债能力分析;4、现金流量分析;5、投资报酬分析;6、发展能力分析等
三、财务分析的方法
财务分析中对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为了不同的目标,分析人员会使用不同的财务分析方法。通常使用的基本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
(一)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通过比较经济指标揭示相关数量差异的方法。比较内容包括:本期实际与计划制定、定额之间的比较,来了解先前制订计划的实际完成状况;本期实际与前期发生进行指标比较;本期实际与国内外先进同业进行比较。通过多方面的对比,找出数值差异,发现问题,为进一步分析成因做好铺垫。
(二)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对经济指标相对数的比较,通过对多维度的对比,可以准确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业绩和企业财务状况,方便企业进行管理。比率分析法可采用结构分析法、相关比率分析法。
(三)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用来计算几个有相互联系的因素对经济指标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与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的找差异(确定各项经济指标发生变动的差异)不同,因素分析法是用来发现差异形成的各种原因以及各个因素对差异形成的不同影响程度。因素分析法主要用于企业财务中总成本、利润总数量、净资产报酬率等综合性的财务指标的分析和研究。以上三个常用方法各有优缺点,分析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运用,才能保证财务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四、工业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通过提高企业管理者对财务分析的重视程度,来改变对财务分析重要性认识不足的现象
财务分析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而工业企业中的一些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决策者,往往只重视销售额和企业利润,加上缺乏财务会计基础和财务管理绩效的相关考核,就会忽视财务分析的重要性,造成轻视财务分析工作。因此,企业要从企业环境入手,改变思想加强学习,企业领导要积极采用财务分析方法,健全财务分析制度与激励机制,提升企业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决策水平。
(二)通过完善企业财务指标体系,保证财务数据真实可靠,来消除财务分析所依据基础资料的部分局限性
根据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企业可以自己据实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和处理方法,这就增加了财务人员的主观操作,而财务人员的素质也就决定了会计数据的质量,最终影响到财务分析的结果。为了消除这方面的局限性,企业要建立严格的会计制度,坚持会计事项持久有效,保证数据具有可对比可分析,为科学化财务分析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来源。
(三)通过加强财务分析方法、分析手段的综合应用,来完善目前财务分析的方法和手段
财务分析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作,单一采用某一种分析方法可能得不到真实完整的分析结果,因此要结合实际,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单个与整体相结合的手段,综合财务报表以外的经营相关的信息(如国内外经济形势、汇率变化、财政货币政策、产业发展规模变动、企业客户调查反馈等),多方面完善财务分析的方法和手段,使财务分析结果更科学更准确。
(四)通过加强财务分析实际应用,来改变当前忽视了财务分析中预测功能
当前工业企业的财务分析多立足于现有数据进行分析,往往会忽视财务分析中的预测功能,而预测分析主观能动性很大。因此,需要完善数据来源,并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来实现分析预测功能,比如采用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仓库及OLAP技术分析、杜邦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大数据分析等,通过加强财务分析预测功能,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决策依据。
(五)通过提高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来改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不足的现象
财务分析中人的影响因素至关重要,工业企业中财务分析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因此,需要加强培训和学习,针对财务分析中涉及到的各个环节,如财务、会计、法律、营销、发展、管理信息系统等,进行有目的地培训,以提高财务分析人员对各项数据收集整理能力,从而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准确的分析结果,有利于做出科学决策。
五、结语
企业的财务分析不仅仅是对财务报表的简要分析,而是对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多方位各环节进行深入的剖析、总结经验、发现不足,促进企业管理决策者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和经营效益、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学义.王建华等.财务分析创新内容与实践研究[J].财会之友,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