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血液的化学元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职业素质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培养
化工类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主要包括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两个主要方面,职业技能包含了职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三个主要因素;而职业素养包括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两个主要因素。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而高职院校的发展关键在于高质量人才的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学生素质和技能的提升,而学生素质和技能的提升,关键在于其职业素质的培养。尤其像我院以化工类专业为主的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更应具有特色。
通过企业调研,发现目前化工类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中存在问题。如职业技能水平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知识面过于狭窄;技能水平与企业的要求脱节;工作经验的欠缺;职业素养有待加强 表现在爱岗敬业意识不强;化工安全生产和环保意识淡薄;职业道德水平也有待提高;团结合作能力有待提高。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提出了化工类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措施,并进行了实践,探究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法,从而推进化工类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同时也为学生的就业与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决定一个人的思想水平、政治水平和道德水准。 这三者是不可分割的 ,是内在联系、相互统一的。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从一点一滴培养职业理想。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注重发挥第二课堂及其它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有计划地开展课外业余生活。充分发挥学生业余党校的作用及团日活动,进行假期社会调查,双休日社会调查、成立青年自愿者服务小组,创办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在学生工作实践中,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工作、社团活动、日常管理、心理辅导等;开展各种讲座、学术报告、专题报告等,积累工作经验。使他们学会正确的观察,分析和理解事物与社会现象,学会以冷静、稳妥、积极的态度审视人生,认识环境和对待人生。使每个学生提高对职业的性质、任务、作用和意义的认识,产生强烈的职业感。
2.激发学生学习情趣,提高职业素养
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培养积极进取、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从进校开始,就要处理好学与思之间的关系。不少高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掉入了“学而不思”或“思而不学”的怪圈。一些同学早出晚归,勤奋刻苦,取得的成绩却不是很好;同样一堂课,有人学到了知识,有人似懂非懂,有人一无所获。因此,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有规律的作息时间,懂得科学的学习规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运用科学的学习手段,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教育学生干一行、爱一行,正确对待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能在将来把学到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巧应用到工作中去。学生有了进取精神作基础,整体素质中自卑、自甘居落后、不敢进取等许多消极特征就能逐步得到克服和消除,良好的素质形成就成为必然。
3.采用学多种教学方法,加强理论与实践知识训练
在教学中采取学做一体、讨论式、案例式、情景式等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专业技能培养。在专业学习和实习中培养职业兴趣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密切产学结合,使学生真正掌握过硬的职业技能,积累有用的社会经验,增强对社会工作的适应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大力强化专业技能考核,强化专业技能考核是培养学生过硬专业技能的必要手段,专业技能考核要落实到具体的课程教学环节,对于实践性强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应进行技能考核,以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取订单式教学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校园文化;文化育人;职业素质;养成;文化特色
高职校园文化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有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如专业文化、学风校纪文化、教学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等,这些文化的合集,就构成了高职校园的总体文化。这些文化在高职院校日常教育以及学生培养方面,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此,作为培养社会一线重要劳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一定要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在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方面的重要作用,并结合自身教育特色,采取科学的文化建设措施,不断提高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水平和影响力。
1、学生职业素质的内涵
对于职业素质,没有明确的定义概念。不过结合众多关于职业素质的论述,在本文认为职业素质其实就是劳动者对社会经济环境中,职业的认识了解程度,以及自身的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性体现。职业素质高,通常就是指的劳动者的就业能力、职业技能水平以及职业道德水平等较高。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其职业素质主要就是包含其在校期间掌握的相关专业技能知识、对未来职业的认识程度、就业能力等,这些因素关系着学生未来是否能够顺利就业。
2、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在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方面的重要作用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在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陶冶学生的情操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其次,引导学生精神、心灵和性格的塑造;最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塑造学生职业精神。具体表现为以下内容:2.1陶冶学生的情操和规范学生的行为。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可以与之相对应的如社会文化、家庭文化等,校园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学校的育人价值文化,也包含在培养现代高职人才方面的教学功能性文化。教师的授课、学生活动的开展,专业课程的实践等,不同的校园活动中,沉淀着不同类别的校园文化。这些文化在潜移默化中,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并规范学生的行为。校园的各项管理制度,也形成了一种特定的约束管理文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们的整体素质。2.2引导学生精神、心灵和性格的塑造。作为校园文化建设核心内容的校园精神文化,是经过长期的发展,并且是学生和教师员工共同认同的,融合了学校自身的整体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的较高层次文化。建设符合学生自身的精神文化,能够发挥其引导学生精神,心灵塑造与性格修养重塑的作用。学校的校训文化,校风、学风等,无疑不在学生们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例如,校训文化是很多高职院校立校、发展、持续不懈追求的精神价值,是学校培养现代高素质人才的核心文化基础,这种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们心灵的塑造,人格的培养,以及职业素质的养成,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3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塑造学生职业精神。高职院校在建设校园文化方面,对教育、教学方面,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考试制度等,鼓励学生们在校期间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为今后就业打好理论基础。在高职院校各项课程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学习文化、实践文化,对于学生进一步掌握和学习与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岗位,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让学生们在校期间,建立起对未来工作的信心和兴趣。这样有助于学生们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也更加愿意主动探索学习,丰富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养成起基于专业兴趣的职业技能素质,同时提升学生们的就业能力。
3、建设高职校园文化,发挥其作用的措施建议
在上面的论述中探讨了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在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该如何建设高职校园文化呢?以下是本文对如何建设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提高学生职业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的一些措施建议。3.1构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校园文化。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学校文化的建设,归根结底在于服务人才的成长。因此,要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校园文化观念,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观,就是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独立性基础上,从学生的知识发展需求出发,按照职业能力成长规律和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构建服务和成就学生的育人体系,提高服务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实现成就学生的目标。这既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又反映了高职教育供给端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同时,高职院校要结合教学安排和当前时事,推行一个月一个文化主题,学生发展处还围绕“十大文化”拟定学生主题教育提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教育全过程,把人文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寓于优良的校风、学风建设之中,大力倡导“阳光、自信、奋进”的校园文化,形成“立德强能”,有利于学生成人成才的校园文化氛围,不断提高大学生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为其构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学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综合素质表现进行量化。只有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的第一课堂和以校园文化建设的第二课堂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才能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系统性。3.2丰富的学生社团实践,开展素质教育主题活动。高职院校在建设校园文化过程中吗,要重视素质教育,通过丰富的学生社团实践,和素质教育主题活动,不断提升学生们的职业文化素质水平,全面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高职院校要讲素质教育主题活动,作为建设校园文化的的重要手段,传播与发挥校园文化功能,构建校园文化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讲座活动,讲座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关注心理素质,重视人文素质,突出专业素质,培养科学思维为目的,营造浓厚的文化育人氛围为主要内容,达到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服务于学生”,实现以人为本,文化共享。3.3重塑学生自信,矫正学生品格。提升自我认同是提供“有效性”供给的基础和条件。《2015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有91%的2014届高职毕业生是家庭第一代大学生,52%来自“农民与农民工”家庭,这些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经历坎坷、自我认同度低、自信缺乏等问题。提高职业教育供给的有效性,一是搭建学生与校长、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平台,使学校充分了解并尊重学生的需求;二是构建激励学生成长成才的荣誉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三是抓住新学期升旗仪式和重大节日等关键节点,强化仪式教育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作用。通过搭平台、建体系、抓节点,实现为学生做主向由学生做主的转变,提升学生自我认同。3.4厚植文化底蕴,为学生提文化素养教育服务。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要注重对文化底蕴的开发,根植于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为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打好基础,也才能在高水平文化的引领下,实现为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服务。学生们在这种文化氛围中,能够不断发现个人的不足,并受到优秀校园文化的影响,无论是在学习、生活、工作实践方面,还是做人处事过程中,都会自觉展示出良好的职业文化素养,能够为学校文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高职院校很多锻炼自我,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职业教育文化精神,已经成了不少学生的职业价值理念,支撑他们在今后职业生涯中勇于进取,不断开拓,用自己的专业努力和执着追求的精神,奉献社会,回报社会。3.5锻造“工匠精神”是提供“引领性”供给的目标和归宿。工匠精神是一种对职业的敬畏、对工作的执着、对产品和服务追求完美与极致的价值取向,是精益求精。虽然短短3年的高职教育无法培养出大国工匠,但可以而且应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高职院校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将敬畏写入人生信条,将专注刻进理想信念,将执着融入师生血液,持续强化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要求,不断提升服务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将锻造学生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参考文献】
[1]唐静.刍议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在学生职业素质养成中的重要作用[J].教育现代化,2016(12)
[2]张志强.刍议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在学生职业素质养成中的重要作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06)
[3]杨志刚,毛风华.高职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及人文素质教育中践行作用———以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伯牙艺术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07)
论文摘要:为了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满足企业尤其是电力企业对职业素质的要求,学院引入了旨在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职业化”培训体系,即将“职业化”培训体系中的5s现场管理、定置管理、目视管理、看板管理和学习型团队建设全面融入到专业教学体系中,开设课内和课外的“职业化”课程,并将“职业化”理念渗透到各教学环节,从而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教学目标。
一、问题的提出
职业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摇篮,技能训练、素质培养应当是高职院校全部教育教学问题中,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融合的两大体系,二者缺一不可。然而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对素质教育尤其是职业素质教育内涵边界不清晰,目标定位不明确,造成教育工作者在职业素质教育实践中的迷茫、观望和无所适从。社会上曾经流行的一句话“素质教育是个筐,什么都往里头装”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现实。因此,在实践中只能采用撒“大网”的方式,面面俱到,使得职业素质教育缺乏针对性,实用性,结果收效不好,挫伤了教育工作者实施素质教育的积极性。于是又出现了另一个倾向——撒手不管,“素质教育是个筐,框里可装可不装”,人们把素质教育看成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在很多学校,素质教育仅仅停留在文件和口号上。显然,这种做法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企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背道而驰。
调研显示,用人单位选人用人主要以“德、能”为主导,有94.9%的调查对象认为,用人单位在选人用人时注重实际能力,90.3%的调查对象认为注重品德。目前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与招聘岗位相适应的知识技能、沟通能力和学历三个因素上。调查显示,应届毕业生最缺乏的素质是社会经验,动手实践能力,敬业精神、责任感和吃苦精神几个方面。调查对象选择的比例分别是66.0%,65.8%,64.9%,63.4%和63.3%,这几个方面集中体现了毕业生素质能力和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矛盾与不相匹配。①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能”主要是实践的技术技能,“德”主要是职业素质,如沟通能力、敬业精神、责任感和吃苦精神等。
为了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满足企业尤其是电力企业对“德”——即职业素质的要求,2009年2月,学院引入“职业化”培训体系,即将“职业化”培训体系中的5s现场管理技术、定置管理、目视管理、看板管理和学习型团队建设全面融入到专业教学体系中,开设课内和课外的“职业化”课程,并将“职业化”理念逐步渗透到各教学环节。
将“职业化”培训体系融入专业教学体系中,其本质是以“职业化”培训体系为载体,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素质教育,一是使学生能做到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并在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态度、心理上符合职业规范和标准,并形成习惯,二是使学生具备阳光的心态、创新的意识、吃苦耐劳的品格、团队协作的精神,从而让他们在职业化理念、职业化行为和职业化技能三个方面得到提高,与企业要求相匹配。
二、职业化培训的实践
1.寝室、教室、实训场地、实习车间引入现场“5s”管理
学生职业化培训的精髓就是将“5s”理念充分运用到生活和学习当中,“5s”即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isu)、素养(shitsuke),因为这五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均为“s”,故称为5s。它起源于日本,近年来在我国大型企业中盛行,它是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整洁、干净的环境,培养员工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最终提升人的品质。
首先,学生一进校,就要求学生对寝室、教室的物品进行整理,辨别哪些东西需要保留、哪些东西必须丢弃;在整理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寝室日常物品的摆放位置,确定最科学、最合理的摆放方案,即完成整顿。在清扫阶段,按照各班的实际要求和“5s”的标准,对所在寝室和教室进行彻底的清扫,并建立打扫细则。在打扫的基础上每天利用科学的、省力的方式进行清洁并随时保持,让寝室、教室一直处于明亮、干净的状态。然后,在学生进入大学二年级时,把寝室、教室的做法全部移植到实训室、实习车间。素养是“5s”的最高目标,即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整洁、干净的生活、工作环境,养成员工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形成生活中的规则意识,工作中的规范规程意识,最终通过人的内化,提升人的品质。
2.寝室、教室、实训场地、实习车间物品、设备定置管理
定置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它运用工效学的原理,通过调整物品的放置位置,做到取用方便,一目了然,减少多余动作,减少往返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并可使生活、生产现场有序化、文明化,进而提高人的品质。
学院在定置管理方面作了以下工作:在学生寝室,制定了门的顺时针、逆时针推拉标识,电灯开关、风扇控制开关,清洁用具放置处,毛巾、脸盆放置处,漱口杯,牙膏、牙刷放置处,香皂、洗面奶放置处,洗发水放置处,洗涤用品放置处,水桶放置处,鞋子放置处,电源插座等明显的标识,让学生按照所贴标示进行摆放,使杂乱、无从整理的寝室变得干净、明亮、整齐,并且把物品的主人是谁也都标示得清请楚楚。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1)让其他人进入寝室就能很清楚地了解寝室物品的格局,并迅速的找到所需物品。2)有利于培养和监督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逐步形成规则意识。
在教室除了对电灯、风扇标示了具体控制开关外,还用黄色胶布将座椅的摆放位置进行固定,让学生座椅摆放整齐有序,不管从教室的哪个角度观察,都能看见座椅行列分明。每间教室的前面张贴有“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五个大大的词组,让学生身在教室也能感觉到规范化管理,通过各种标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接受和遵守这些规则。
在实训室,实习车间,设备、工具、图纸、标准、相关资料按规定的位置有序摆放,存取方便,各种标识牌美观齐全,各种标线色泽分明,工作区、学习区一目了然,与电力企业精益化管理、标准化管理理念相一致,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了充分的职业化情景,为标准化作业提供了软实力的支持,实现了教书育人与环境育人的双重功效。
3.教室与实习车间看板管理
看板管理是管理可视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作用是通过看板让学生们了解班级状况,小组情况,营造竞争氛围,形成有形或无形的学习、工作压力与动力,有利于班级工作与学习的推进;展示改善的过程,让学生们能学到他人好的方法和技巧;展示改善成果,树立榜样和典范,让参与者有成就感、自豪感。
学生看板分为两种:一种是团队看板,另一种是班级看板。团队看板是由该队学生自己通过制图软件制作而成,该看板要每月定期更换,主要展示该队学生培训成果和风貌。班级看板包括班级职业化培训管理制度,每周国家、学院的重大要闻,学习园地,本期进程表,本期课程表,还有每周考评与每周评选出的团队之星照片和评选理由。通过这种班级看板规范张贴,并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激励,促使后进的学生积极跟进。
4.学习型团队管理班级
学习型团队建设是将班级分成若干个学习团队进行管理,每个团队由8~10名学生组成,组建团队时采取教师指导,学生自主选择小组、自主选举队长和制定队名、队歌、队训和共同愿景。
列队是构建学习型团队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训练学生们的团队协作精神、服从意识、竞争意识和时间观念。学生们严格按照职业化培训的作息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地点集合、行进,在行进途中要求学生步伐整齐,精神饱满。同时,每天进行3次团队展示,团队展示时要求学生们声音洪亮,朝气蓬勃,展示学生们活力四射的精神风貌,并形成团队与团队之间的良性竞争。
5.每日的“good and new”活动
每日的晚自习,学生们提前半个小时进入教室开展“good and new”活动。每天晚上派出一个队的学生逐一上台进行脱稿演讲,内容涵盖自己当天开心的事、新见闻,新思考,然后由班长进行总的点评,并在当天晚上由所有班干部一起评选出当晚的“good and new”明星,并在看板上公开表扬。开展“good and new”活动的目的有二:一是让大家每天多想开心的事,忘掉烦恼,培养阳光心态;通过讲述一天中的新事物、新问题、新思考,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二是通过每天上台脱稿演讲,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胆识,培养自信心。
另外,利用周末时间,由班上的学生自己组织、策划、实施班级活动,学生们在班级活动中举行深度会谈,强化沟通协调能力。要求每一次活动都要写计划和活动后的总结,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并通过总结,得到不断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班级凝聚力也在无形中得到了提升。
三、职业化培训的效果
学院职业化培训从2009年2月开始在水动专业试点以来,至今已有两个年头,走出了一条以“职业化”培训体系为载体,有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新路子,实施后,效果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班风、学风明显改善,敢于吃苦,勇于担当。水动092班的学生在接受培训一年后,通过学习型团队的形式管理班级,班风、学风明显改善,团队内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团结友善,顾全大局,共同进步,该班学生个个精神饱满,你追我赶,团队之间形成良性竞争;学习上刻苦努力、实习中不怕脏、不怕累,勇于承担最困难的工作。班级理论学习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逐步提高,在大一的第一学期该班有14人次不及格,第二学期减少到3人次。学生们还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活动人次明显增多,获奖项目多达90多项。
团队合作意识、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形成。通过学习型团队建设、班级活动、队列行进、团队展示,通过生活物品、实习设备的定置管理,学生们的团队协作意识逐步形成,学生们养成了内务整洁、纪律严明、生活有规律、做事有规范等良好习惯。过去是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现在所思所想、处理问题,一切从团队出发。过去是物品随意堆放、行为散漫,现在是整齐有序,讲求科学,树立效率意识,与现代企业要求团对协作完成工作,标准化、集约化管理相适应。
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创新意识逐步增强。通过两年来的“good and new”训练,接受培训班级的学生从刚开始进校上台的胆战心惊、语无伦次、不敢正视学生逐渐转变成自信、语言表达丰富、说话逻辑性强,并能很好的控制讲台,发生突发事件也能应对自如。该班进步最明显的就是一位来自贵州的学生,刚到校时,他性格内向、普通话不好,语言表达方面逻辑性欠佳,站在讲台上很拘谨。但是通过一年多的“good and new”训练,现在他不但在普通话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并且能够自信的站在讲台上用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由于“good and new”必须要讲述自己的新鲜事,学生们创新意识逐步建立起来,创新能力也得到提高。
有序的生活,按规则行事,不随心所欲;负责任的工作,按规程作业,从小事做起;勇于吃苦,敢挑重任,形成团队合力。我们看到了经历“职业化”洗礼的学生,逐步向职业人靠近,正在走向职场,走向高品质的人生。
注释:
①素质教育调研组.共同的关注——素质教育系统调研[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参考文献:
[1]李代培,程儒松.工业工程技术在理县红叶二级水电站运行维护管理中的运用[j].四川水力发电,2006,(06).
【关键词】职业技术院校体育课 文化价值渗透 素质发展
体育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优势,对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体质,而且还可以向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达到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等多重目的。由此可见,在职业技术院校体育课中蕴含丰富的文化价值资源,可以满足大学生主体素质提高的需要,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一、职业技术院校体育课教学的概况分析
体育课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要求,遵循一定的技术和规范规则,利用必要的设施和用具,学习特定内容的过程。在职业技术院校,体育课程是基础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羽毛球、篮球、足球、乒乓球、健美操等课程组成。
体育课程的教学任务首先是传授给学生以某种或某几种技能为中心的体质教育,可以锻炼学生健美的体格,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此外,体育课程的教学任务又不仅仅如此。总体而言,体育课程教学是一个包括身体、智力、思想、情感、意志、态度等在内的全面教育。因此,体育课教学既应注重培养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建立正确的体育观念,还更应注重对大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如体育课教师可通过在寒冷的天气下进行长跑比赛,加强对学生意志力的锻炼,增强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组织一场激烈的球类比赛,既可以锻炼学生的体育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又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其实,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能起到提高学生的体能,增强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发展学生的理,丰富学生的智力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意志等作用。
二、职业技术院校体育课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分析
通过对体育课概况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体育课程中蕴含丰富的文化价值,这些文化价值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下面就文化价值的含义及体育课教学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进行分析。
(一)文化价值的含义
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及其创造过程。体育文化则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主要包括体育认识、体育情感、体育价值、体育理想、体育道德、体育制度和体育物质条件等。价值是人们对物质、文化需要的体现,价值的产生是由物质、文化自身固有的功能决定的。功能的多少、作用的大小,决定了人们需要的程度,决定了价值的高低。
(二)体育课教学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分析
第一,身心健康教育。在体育课教学中,不仅使学生能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而且可以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促进身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发展,提高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第二,团队协作教育。在体育课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组织教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与精神,并能促进学生情感成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团队合作精神。例如:在队列队形的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们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提高他们反应速度、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能力;在体育游戏和各专项教学比赛中,特别是球类项目所具有的凝聚力,对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都具有显著教育作用。
第三,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学生在校期间体育价值观的形成和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对毕业后乃至今后人生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毕业后要步入社会,他们在职业教育阶段树立的终身体育价值观,不仅引导着自身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而且还会影响周围的一部分人加入到锻炼队伍中来,这对发展社会体育,增加体育人口,增进人们健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第四,社会教化教育。体育竞赛本身就有严格的比赛规则,人们在竞赛过程中必须按照规则执行。因此,这些规则在规范和制约着每个人的行为,在自觉和不自觉中改造自己的行为,增强了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能力。在体育课中教师通过各项运动的竞赛规则讲解使学生了解掌握并运用到比赛中。通过参与各项赛事活动能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养成遵守社会规范的习惯。
三、职业技术院校体育课文化价值渗透的途径分析
体育课本身蕴含的文化价值已经毋庸置疑,在体育课教学中注重文化价值渗透既可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又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面就职业技术院校体育课文化价值渗透的具体途径进行分析。
(一)提升体育教师综合素质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的主要实施者,其自身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效果。所以,作为体育教师,第一要树立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第二要端正教学思想,从适应社会需要培养人才的素质出发,树立以育人为目标的现代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第三体育教师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科学理论。这样,教师在执行体育教学任务时就会得心应手,提高教学效果,才能更好发挥体育教师在发展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二)完善体育教学内容,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现行职业技术院校体育课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田径、篮、排、足球和武术等项目,教学内容较单一、枯燥,技术性较强,趣味性不足。为此,体育教师要不断完善教学内容,结合职业院校的特点,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运动的趣味性、健身性和娱乐性。一方面,开设尽可能多的项目教学,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在教学中增强对学生体育意识和健康意识的教育,结合各项目教学特点,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果断、机智、勇敢、顽强的优良思想品质。另一方面,要把当前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教育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让学生深刻理解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三)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体育兴趣
现代的体育教学过程应考虑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把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利用身心共同参与体育过程的有利条件,培养学生将来担任社会角色所必须具备的体育素质,以期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目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采取各种措施,优化教学方法,运用丰富多彩、新颖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如在练习中教师通过增大动作难度、运动强度,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在完成各种所能承受的运动中得到磨炼。
(四)加大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力度
体育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学校体育对学生的影响,决不仅仅在于课堂,还应有一个课外的广阔天地。课外体育是课内体育的延续,让课内体育和课外体育相互结合,使学生个体在不同环境中实现全面发展。建立以学生主动参与,探索为主线的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如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在学校体育活动中的“主人翁”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内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顽强向上的精神、良好的心理品质及坚强的意志,发展他们的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
四、结束语
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高职生不仅就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其身体素质、意志品质等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加强职业技术院校体育课教学研究,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体育课教学中通过提升体育教师综合素质、更新体育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等途径,可以更好促进体育文化价值渗透,以最大限度发挥体育课文化价值在发展学生素质教育系统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职业素养 校园文化 职商 职业意识
一、职业素养的概念
(一)职业素养的定义
职业素养是一个职业人在职场立足和发展应具备的综合素质能力和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学术界一般将职业素养分为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前三项是职业素养中最根基的部分,而职业技能是支撑职业人生的表象内容。
实际上大学生入校开始自己的大学校园生活,就需要有很高的职商,我发现,在每年开学初学生会竞选的活动中,胜出的学生明显体现了主动性,有责任感,做事情效率高,同时内外形象良好,容易与人沟通。在学生会的管理过程中,职商也是特别需要强调的。举办各种活动,学生会类似于一个项目团队,由活动主办部门策划方案,与其他部门沟通协作,执行策划方案,在这样一个完善的项目合作过程中,团队精神是工作顺利完成的核心要素,每一位参与其中的学生在岗位上都需要有很高的职业素养。
(二)职业素养的主要内容
1.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职业人”在一定的社会职业活动中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人们在各自岗位工作的过程就是与团队成员沟通合作的过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能力是大学生在“职场”通向成功的重要条件。
2.职业形象。职业形象泛指职业人外在、内在的综合表现和反映。外在的职业形象指职业人的相貌、穿着、打扮、谈吐等他人能看到、听到的直观感受东西;内在的职业形象指职业人所表现出来的学识、风度、气质、魅力等他人看不到,却能通过活动感受到的东西。我院属于艺术类院校,学生的外在形象较一般院校更注重个性,对于学习艺术的学生这是很重要的,没有个性的艺术生,他的创作也很难脱颖而出,这也是内在职业形象的外在表现。外在形象受到学生所学专业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学习服装设计的学生会比一般专业的学生穿着上注重独特性,而学习表演专业的学生非常注重外在的形象,这就是学生注重职业形象的表现。
3.职业态度。职业态度是个人对职业生涯的设想及其有关问题的基本看法。它包括职业生涯设计、对正在从业或即将从业的看法等。
4.职业技能。职业技能是人们运用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活动方式。学生掌握职业技能,不仅需要学习知识,而且需要进行一定的实践操作和训练。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这是走向“职场”的基本条件。
二、校园文化的概念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
三、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与职业素养的培养
校园文化建设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校园活动的各个方面,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更是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必然强调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对高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一)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影响
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四个方面,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在强调校风、教风、学风的同时对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有直接影响。
1.校风建设。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
2.教风建设。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
3.学风建设。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优良学风像校风、教风一样,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培养学生敬业、发展、主动、责任、执行、品格、绩效、协作、智慧、形象十大职业素养的构成都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可以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制度文化建设实际上包括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
1.制度建设和组织机构建设。制度即规程,是指在一个社会组织或团体中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并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组织机构建设把人力、物力和智力等按一定的形式和结构,为实现共同的目标、任务或利益有秩序有成效地组合起来而开展活动,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部门主要为党支部、学生会、团委、社团等,也有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的文化活动,将企业文化精髓渗透到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中去,建立符合高校学生能力成长的规章管理制度,是校园文化活动组织部门成为培养锻炼学生职业素养能力的最有效平台。
2.队伍建设。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部门的学生队伍建设是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平台,大学生是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是活动的组织策划者,也是活动的参与者,一个活动的成功与否和组织活动的主体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强弱密切相关,组织者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党支部、学生会、团委、社团等部门招新时应注重挑选有潜力的学生,在日常管理中加强培养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学生热衷于各类活动,可以活跃校园生活,也可以有机会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交际能力等,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在大学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就业时更受到企事业单位的青睐,很大程度上在于学生已经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历练了主动、执行、协作、责任等职业素养。
四、探讨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一)改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理念
将企业文化管理理念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给学生灌输现代管理理念,强化职业素养的培养理念,一方面,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处事公道、诚实厚道、勤业精业、团结协作、任劳任怨、开拓创新等管理理念教育学生,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干部在自我管理中培养自身的职业素养的意识。
(二)组织策划有利于高校学生提高职业素养的文化活动
高校学生工作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1.利用高校职业规划教育平台。目前高校对学生实施职业规划教育的方式主要有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开设职业规划讲座等,高校可针对每个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就业观,指导他们逐步完成职业生涯规划,并积极给他们创造学习环境和实践机会,培养他们从事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通过系列的职业训练,提高大学生的职业修养,使他们初步完成职业过程的转化。
2.组织校园文化活动中强调职业素养的提升。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应精心组织公益活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勤工助学等,在活动中,强调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其艰苦奋斗和自强自立意识,为他们自觉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打下基础。同时,在参与各类活动中,要强调团队精神和分工合作,让学生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担任多种角色,让他们在工作中学会交往,学会包容,学会竞争和合作。通过将现代管理理念融入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有效规范学生的行为,强化他们的时间观念,使他们养成遵规守纪的良好习惯。
3.通过校风、学风、教风来加强培养高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校风、学风、教风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过程中起到直接作用。
(1)职业形象的培养。职业形象泛指职业人外在、内在的综合表现和反映。外在的职业形象指职业人的相貌、穿着、打扮、谈吐等他人能看到、听到的东西;内在的职业形象指职业人所表现出来的学识、风度、气质、魅力等他人看不到,却能通过活动感受到的东西。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十分注重职业形象,根据课程教学的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树立职业形象,穿着服装要既注重色彩的和谐搭配,又注意款式的文雅端庄;授课时注重体态、谈吐,面部表情要亲切和蔼,手势动作要优雅大方,言传身教学生如何塑造个人形象。
(2)职业道德的培养。道德教育应该贯穿到课程教学中去,把行业要求与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紧密结合,除了教授学生知识以外,教师在针对课程特点上应强调职业道德的培养,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
(3)职业态度的培养。职业态度是个人对职业生涯的设想及其有关问题的基本看法。它包括职业生涯设计、对正在从业或即将从业的看法等。除了向大学生开设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传授相关内容外,在日常的授课中,教师树立起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勤政廉政、团结协作、高效严谨、服务周到、细心耐心的工作作风和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开拓进取的教风,对培养学生具备优良职业态度有着直接影响。
(4)职业技能的培养。职业技能是人们运用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活动方式。教师在课程设置、课外练习等方面,应强调实践操作,根据不同专业,分别提出具体内容、具体目标和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学实践实习活动中进行相关的职业行为实践训练,深化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职业意识,提升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之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
参考文献:
[1]周建良.职业素养培养在高职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7).
[2]毛建粱.在自我管理中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J].继续教育研究,2008,(11).
[3]付晓容.浅谈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8,(5).
[4]张希玲.论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和方法[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5).
[5]李王英.创新校园主题活动培养现代服务业类同高航职子学生职业素养的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9).
[6]刘晓波.高职人才核心职业素养教育的意义及内容浅析[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9).
【关键词】创新素质;创新氛围;创新技能
创新素质在青少年教育过程和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是否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识,能否掌握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能否在工作中用创新的思维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直接关系着我国未来建设的发展,少年强,则国强,开展青少年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对我国培养科技人才工程梯队及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我从进校工作的10年里,见证了我院在培养青少年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所付出的不懈努力,创新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我们仅仅处于探索期间。下面我结合平时工作情况和对我院学生的实际调查,谈谈培养我院学生创新素质和能力的几点设想。
1 积极营造创新氛围
1.1 设立创新工作室
创新氛围的营造对创新教育的发展将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校园里,尤其在我们的新校区,可以积极鼓励设立系创新工作室,并且可以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设立个性化的工作室风格和展现形式,在工作室内部布置各类激励创新的名言警句,让青少年能够置身于浓烈的创新环境中,在创新工作室的内部,我们可以发挥我们的主管能动性,布置各类展示柜,将优秀的作品置于展示柜中,并且把作品的相关数据通过卡片的形式展现在作品的旁边。并且将作品的获奖证书置于作品的上方。让学生看到鲜活的作品,直观地激励学生的创新热情。
1.2 积极营造校园创新氛围
校园是学生生活、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建设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和情商,要想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创新要素不可少,我们可以在校园文化布置的过程中,有机的融入创新元素,如设立科技之窗,结合当前热门技术热点,如中国首艘航母舰载机起飞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科技新闻来创造兴趣点来吸引青少年学生的关注,用兴趣引导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
2 开设创新技能课堂
有了浓烈的校园创新氛围的营造,我们还需要将创新技能课堂的开设作为系统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和能力的重要环节来抓。我们知道,任何一门功课的学习、任何一项能力的掌握和培养都是由激发兴趣、主动学习到逐步掌握的循序渐进过程,而开设创新技能课堂则是系统掌握创新能力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我校而言,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开设创新课程,将该课程作为必修课定下来,创新课程的开设可以根据专业设置的情况,分别置于学生进校之初(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兴趣)和下厂实习之前(在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之后,进行针对专业发展的创新技能培养)进行教学。用来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技能。创新课堂的培养还可以给教师发现创新创新人才提供良好的渠道。如在2010年下半年,我利用活动课的机会将创新公开课搬到活动课的课堂中,开设了一堂“我动脑我创新”的创新公开课,活动效果非常好,激发了十几个青年学生的创新热情,在接下来的两个星期中,有四个学生在我的指导下,纷纷交出了较好的创新作品,其中管金龙等同学制作的“V型活动镗孔刀夹具”作品在后期的反复改进中,脱颖而出得到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新能力。在全体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正面示范效应。所以适时地开设创新技能课堂对提高我院学生创新素质将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
3 主动参加创新大赛
闭关锁国只能落后,走出去看世界才能取长补短,不断进步,近年来,各级各类的创新大赛层出不穷,有常州市的、江苏省的,有时还有全国性的优秀教科研创新作品的创新大赛平台。我们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对各级各类创新大赛非常重视,在学院和科研处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参加了各级各类创新大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对提高我院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如在2011年6月份,我们参加的常州市创新大赛中,我校师生在参展现场主动学习其他学校的优秀作品的创作思路,探究作品灵感来源,鼓励学生与兄弟学校的青少年交流,取经学经验,在参展结束后的总结会中,我们得到了非常大的收获。并且将有意义的“金点子”融入到了后期的作品设计和制作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创新大赛对于我们提高创新能力,增强创新思维灵动力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4 走出校园接触社会
企业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追求,这是技工院校学生培养的目标,只有得到企业的认可,我们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受欢迎的,我们的教育才能算是成功的,同样创新素质的培养也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企业的认证,我们的创新教育同样需要在企业发展的轨道上向前推进,对我们青年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言,我们可以主动邀请企业技术专家前来我校作“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创新人才”等主题讲座。让企业技术高管和青年学生面对面地来进行对话,互相交流。我们还可以向企业申请部分技术难度适中的创新工作让师生共同来完成,让学生通过完成企业的创新项目亲身体会企业的实际需要。将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到技校学生与企业员工的无缝对接。走出校园,接触社会,踏进企业是我们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终极认证。
无处不在的元素组成了世界上所有的物质,如果你将任一物品分解至其最小的组成单位,你会发现,它们都是化学元素。迄今为止,人类共发现了100多种元素,我们知道的大多数物质都是由其中几种元素组成的,不管是什么,每一种物质最基本的就是元素。自从生命开始,元素就成了人类生活的一部分。
既然元素伴随着人类一直走到了现在,那么就让我们从最简单的氢开始认识这个丰富多彩的大家族中的成员吧!
氢(h)在元素周期表中排第一位,是第一个存在的元素,虽然从重量上只占了百分之一,但不可思议的是,在太阳的大气中,它竟然占到了百分之七十还要多。而且氢是高度易燃的无色无味的气体,它的燃烧产物是我们生命不能缺少的水!这样既无污染、又能产生很高热量的宝物,将来一定会普及到人们的生活中。
氦(he)在周期表中排第二位,近代才被人们渐渐认识。氦是一种惰性气体,是除氢以外密度最小的气体。目前,氦的用途正慢慢被人们发掘着。因为它很“轻”,不会燃烧,也不会爆炸,所以渐渐代替了氢气被用来填充气球或者汽艇的气囊。又因为它是最不活泼的气体,所以在工业上可用来焊接金属镁、铝时与氩气一起提供惰性氛本文由收集整理围。可别小看了这样一个还没有被人们重视的气体,它的用途很大。
再说说氧气(o2)。在我们看来,氧气就等于生命。虽然它是无色无味的,而且我们都无法看到它的形态,但是,你千万别小瞧它!在海平面上,氧气占空气的21%……虽说氧气对生命很重要,试想一下,如果空气中全部是氧气,那么,生命还能存在吗?如果氧气占空气的25%以上,生命将不能存活,如果低于17%,我们也将窒息而死。氧气是很随和的气体,它可以和其他的元素结合,生成人类所需要的多种多样的物质,如生命之源——水。
说到占我们周围空气78%的氮气(n2),或许你会觉得它没有多大用途,这你就大错特错了!一切生命都需要用氮来合成自身必需的营养物质——蛋白质,这是生命体中细胞的基本构造。氮气的用途也有很多。不活泼的气体,可用来作保鲜材料;在低温条件下形成的液氮,还可以用作冷冻剂。
说到碳,或许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生活中常用的煤炭,其实,煤炭只是碳自身形成的一种物质。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个传说中的“友好”元素!碳不仅可以与自身结合形成闪耀的钻石和煤,而且也能与其他元素形成一千多万种化合物,它在空气、海洋、岩石、植物中无止境地循环着。现在,人们为了节能环保,都在慢慢走向低碳生活。
钠(na)这个金属,在生活中或许我们并没有印象。但是如果说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食盐(nacl)时,大家就不会陌生了。我们吃的大多数食物中都有食盐,如我们最爱吃的薯条等。食盐对于我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人体40%的能量用于把盐运送到身体各处。试想,如果没有食盐,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呢?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人们说要“补钙”。“钙”的作用是什么?我们身体里的钙是不是越多越好呢?现在就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看看是不是每个人都需要补钙。钙是储藏在牙齿和骨骼中的主要元素,钙是人体最丰富的元素。它可以保持我们的细胞、肌肉、神经、血液等的正常工作。如果我们的血钙水平过低,钙就会从骨骼中释放出来,造成骨质疏松等疾病,这时,人体就需要补钙。
铊是一种很有意思的金属,它是白色的,可却会发出蓝色的光!把它放在空气中,不久就会变得灰暗无色。它很喜欢与各种酸液相处,十分容易与硝酸和硫酸反应。但当你把它放进碱液中,它却很冷淡,把它捞出来后,就会发现它“毫发未损”。
对于人们来说,铊是一种十分讨厌的元素,原来它最擅长的就是使人们脱发。当然,它也有很多好处,比如人们可以用它的化合物来制造备种农药,消灭害虫,它在这方面也很有“一手”,原来用它制成的农药无臭无味,很容易使
各种害虫上当受骗。
一个人的头发有几十万根之多,如果谁有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不但能御寒防晒,而且看上去会更加潇洒,增加美感。但头发的寿命可不能与人的寿命相比,只有3~5年。平时掉几根头发是十分正常的事,然而成片成片地脱发就不正常了,人们把这种症状叫“秃头”,更有意思的叫法是“鬼剃头”。有一年的夏天,在贵州某市附近的一个小村庄里,一位马上就要出嫁的姑娘正对着镜子梳妆时,突然发现自己的头发成片成片地脱落,甚至露出了青灰色的头皮,美丽的长发姑娘顿时成了一个秃头的尼姑,这怎么能受得了,她不由得放声大哭起来。真是祸不单行,福不双至。这个村庄在此后的几个月内,竟然又有七八十人得了类似的怪病。迷信的人们就说,这是鬼给他们剃了头。世上没有鬼,他们的头发又是为什么而脱落的呢?科学家们仔细研究了村子周围的环境,终于发现了这个“鬼”发师。原来村民们饮用的水源中含有大量的铊离子,它的浓度大大超过了正常的标准。村民喝水时,铊离子就进入人体,从而使很多人掉头发。
1 酸奶
酸奶中含有大量的益生菌,能够保护内脏和胃肠道免受细菌的侵扰。尽管酸奶是作为一种营养品,但来自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研究显示每天喝7盎司(约198克)的酸奶就能像药物那样提高免疫力。瑞典的科学家让181名工厂员工连续喝了80天酸奶后,发现他们血液中的白细胞数明显增加,患病的天数要比只喝安慰剂的工人低33%。营养学家建议人们每天最好喝两次酸奶,每次6盎司(约170克)。
2 燕麦和大麦
这两种谷物含有β葡糖,根据挪威科学家的研究:这种纤维具有抗菌能力和抗氧化剂的功,能。当动物吃了这种化合物后,患上流感、疱疹、炭疽热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人食用它们以后能提高免疫力,加快伤口的愈合,还能让抗生素更好地发挥作用。一日三餐中最少有一顿摄取这两种全粒谷物。
3 大蒜
大蒜是洋葱的近亲,含有一种活性化学元素――蒜素,能够起到抗感染和抗细菌的作用。英国的研究者让146名志愿者随机服用安慰剂或是含有大蒜提取物的药丸,经过12周以后,服用大蒜提取物的志愿者患上感冒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其他的一些研究显示爱吃大蒜的人(每周吃六头以上的大蒜)患上结肠癌的可能性会降低30%,患上胃癌的可能性会降低50%。专家建议每天最好吃两瓣生大蒜,或是在饮食中加入碾碎的大蒜(一周两到三次)。
4 甲壳类鱼肉
甲壳类动物(比如牡蛎、龙虾、蛤蜊、螃蟹)含有大量的化学元素硒,能够帮助白细胞产生一种抵抗流感病毒的蛋白质。鲑鱼、鲭鱼、青鱼富含欧米茄3脂肪酸,能够减轻炎症,提高体内气体的流动性,防止感冒和呼吸道受到感染。专家建议人们每周至少吃两份鱼肉(孕妇除外)。
5 鸡汤
诚然,生命现象本身是十分复杂的,因此构成了生命科学的高深。但是,对它直接做元素问题来探讨,那么它将变得简单多了。
新学科的诞生
生物是从低等进化为高等的,今日的复杂生物就是由亿万年前的简单物质发展而来的。元素称得上是生物的基础,它们在生物的生长、发展、衰弱、死亡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如磷,近些年来的研究表明,它的某些化合物是人体内部的能源“供应站”。所有的食物在人体经代谢一氧化反应之后,所释放的能量除一部分以热能形式失散于体内之外,其余大部分则被同时发生的吸热反应所利用,并储存于某些特殊的化合物中。这个现象,与我们将电能储于蓄电池的过程十分相似。研究发现,这种蓄电池般的特殊化合物,竟然全是有机磷化物,以三磷酸腺苷为代表,遍及人体各部位。以后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再由有机磷化物氧化供应。
又如镁离子,它能激活人体中的许多酶,一旦人体内的镁离子浓度过低,蛋白质的合成就会出差错或中断。某些地区食道癌发病率高,很可能就是那里的土壤缺少镁离子的缘故。即使是植物,它的叶绿素中也含有大量的镁离子,进行光合作用离不开它。为此,人们称镁离子为太阳能的最好转换器。
被誉称为“生命火花”的锌,它包含在许多蛋白质之中,也是大多数酶的必要组分,能激活肠磷酸酶及肝、肾过氧化氢酶,又是合成胰岛素所必需的元素。心脏病、肝脾肿大、性腺功能减退和癌症等,在一定程度上都与锌在人体中的含量不正常有关。体内缺锌的儿童,常表现出食欲不振、味觉不灵敏、身高和体重都差。甚至在眼睛里也含有高达4%的锌,看来它对视觉必有特殊的效用,可惜至今尚未明确。
此外,人们了解到钴是维生素B12的一个必需的组分:维生素B12由细菌生成,且为哺乳动物生长所必需。人体内缺乏钴,肠道细菌便无法合成维生素B12了。其次,有些酶催化反应,也需要维生素B12作为酶的辅因子,例如参与核糖核酸的合成。而核糖核酸与神经纤维的功能有关,因此缺钴时就会引起神经退化。医生们认为,它很有希望成为治疗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元素。钴还能防止脂肪在肝中积累。根据研究,青光眼急性发作时,血中钴含量往往会减少,而采用“钴食”疗法能使患者的眼压很快恢复正常。
从以上的事实可以看出,生物体内的元素含量虽少,但它们的作用和功能确实对生命现象有巨大的影响,成为生命科学所不能忽视的一个方面。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已逐渐形成了一门崭新的学科。因为人们通常都把铁、铜、锌、锰、钴、钼和铬等金属元素的离子及它们所合成的络合物(它们的结合没有像化合物那么紧密,而像是联络在一起的物质),列为无机化学的研究范畴。所以这一门研究生物体内无机物与生命现象的崭新学科,被称为生物无机化学。
犀利的武器
生物无机化学一般从研究小分子(例如钾、钠、钙、镁等离子)对生物体的作用入手。
例如蛋白质,它是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生物体各种组成部分的自我更新或新陈代谢,归根结底是通过成千上万种化学反应来实现的,而这些化学反应几乎又都是在一类特殊的蛋白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至于酶,镁、锌、锰、铜等金属元素是它们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酶作为催化剂,其催化效率高得惊人。例如同样是使过氧化氢分解成为氧气和水,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比一般化工厂中常用的无机催化剂高出1000万倍!其实,这还不算突出的,某些酶的催化效率,甚至比催化相同化学反应的非生物体催化剂高10万亿倍!换句话说,在相同的条件下,用普通催化剂催化需要1年甚至100万年才能完成的化学反应,用酶催化则只要1秒就成了。
只要我们真正弄清金属元素和酶的结构、关系,十分有希望人工合成出高催化效率的酶,使化学工业发生一场根本性的变革。这方面工作,在固氮制肥料的研究中已取得了不少成绩。
不仅如此,如果进一步根据遗传工程学,把固氮基因转移到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根系的细菌中去,就能使它们获得大豆那样的固氮能力,为作物提供氮肥。还有人设想,把固氮基因干脆转移到动物甚至人体的肠道细菌的细胞中去,以实现由肠道细菌利用所固定的氨态氮来制造氨基酸、蛋白质等,达到部分自造营养,减少食量的目的。这并非是天方夜谭,因为白蚁和船蛆就早已具备了这种功能,它们的肠内都有固氮细菌,所以能靠含氮量很低的食物生活。人的肠内也可能有固氮细菌,只是固氮量很少罢了。这方面的设想,现在已有人在蚕丝生产上做努力。如果最终能把产生丝蛋白的基因引入细菌细胞中,使它具备合成丝蛋白的能力,那么就可以在发酵罐中生产蚕丝,大大缩短生产周期,并使整个生产实现工业化。
当前,由于环境受到污染,造成了我们生活环境的恶化,某些化学元素进入人体引起的危害,也是大家熟知的事实。例如汞,它是水俣病的根源;镉积聚在。肾脏、动脉和肝中,则会干扰某些需锌的生物酶的作用。现在,通过生物无机化学的研究,科学家已经找出其中的原因。原来,由于镉和锌的化学性质相似,而镉对某些肾组织比锌有更大的亲和作用,因此它能不可逆地取代锌,从而改变了依靠锌的一切生物化学反应,最终引起尿蛋白症、糖尿病、水肿甚至癌症等病症。此外,像锗中毒,主要是因为它会引起水平衡失调,积存在脾中就会缩短寿命。所以,研究化学元素的作用,将有助于防治因环境污染所引起的各种疾病,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生物无机化学的研究表明,食盐在人体内的作用主要由钠离子实现,它能调节血液的酸碱度,使其维持恒定,以适合于细胞的新陈代谢。最近,关于食盐的研究更有惊人的发现,利用食盐可以选择婴儿的性别。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圣心医院和巴黎皮埃尔・玛丽・居里研究所,分别取得了选择成功率达80%以上的成绩,但在他们的报告中,他们所采用的办法却出奇的简单。其基本原则是,欲生男孩,未来的母亲在怀孕前应多吃一些咸食物,以增加体内的钠和钾的含量;欲生女儿的,就多吃乳酪、牛奶、鸡蛋、未发酵的干酪、甜黄油以及含钙和镁丰富的食物。这些研究者认为,这些食谱能对卵巢产生化学影响,卵巢又将影响到卵子对的选择,从而组合成男或女的染色体,最终孕育成男婴或女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