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留守儿童心理研究范文

留守儿童心理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留守儿童心理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留守儿童心理研究

第1篇:留守儿童心理研究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012-01

一、国外研究情况

斯里兰卡与2009年研究得出,留守儿童相对正常儿童,其总体表现却是和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成绩也是很优秀的。只是情感方面,相对会弱势些。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所受到的关心比较小,因此造成幼小的心灵孤独不安,失落恐瞑的心理。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往往会对他们表现的很漠然,让其心理残留巨大的伤害,情绪不高傲,自卑的心理突发性状况会经常发生。

据菲律宾的研究调查不难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和身体的健康程度总会亚于非留守儿童。在研究结果中还特别提出,父亲的外出和母亲外出相对比的情况下,母亲外出对儿童会造成极端消极的情绪,也会产生悲观主义情绪。

据查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调查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年对于社会方面的适应能力会相对落后点,父母经常性的缺席会给他们心里造成被抛弃的感觉。而且经常会出现一些偏差的行为,列入暴力行为,泛滥使用药物的作用等等。联合儿童基金会将近10年的青少年犯罪案例分析后得出,摩尔多瓦国的青少年犯罪的留守儿童占据重要的比例,其犯罪案例随着留守儿童的增长而增长。而留守儿童犯罪比例却是总比例的60%。

二、国内研究情况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存在的心理问题

自上世纪90年代自今,辛自强博士一直观察研究青少年心理的变化模式。字观察研究发现,过去的20年里,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有所下降。其下降的主要表现在,消极的心理因素增加,抑郁症状和心理焦虑呈增长的趋势。而近10年来,青少年心理焦虑问题又增长了8%,敌对和抑郁方面也相应的增加了。其实据分析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我国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提高,反而有下滑的趋势。这是一个不好的社会现象。

对于目前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问题的看待,其留守儿童的原因占据着只要作用。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对比,亲情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奢望。家庭村子感太弱,在认识事情价值上往往会存在很大的偏理性。留守儿童在心理问题上存在的问题是相当严重的。

为了更多的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的问题,乔良对于四川某处农村的83名留守儿童进行了调差研究。其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存在着焦虑过敏,冲动恐惧等倾向。其情节非常严重,而这个调查结果比以往对四川的调查的次心理问题更为严重。

李宝峰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研究,字对271名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其留守儿童中有30%以上的儿童有明显的心理不良的问题。健康的问题的检出率也是相当高的。留守儿童在与人交流和敌对方面有明显的差异性。而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重要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王东宇在福建调查284名中学的留守儿童时,运用王极盛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研究现实,留守儿童的有明显的心理问题,其中心理问题主要包含比较敏感,情绪较正常儿童不稳定和抑郁等等不良的症状,其情节较为严重。

据华中师范的调查结果显示,90%的留守而通过都缺乏有力的支持,有着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由于长期缺少父母亲的关爱,也相应的缺少这个年龄所应有的活泼性和天真的个性。他们自身都是较为成熟的,性格上却也显得较为的孤僻,并且对亲情的有极度的渴望。

叶敬忠主持的西部留守儿童课题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其实对于父母的外出有着很矛盾的态度,但是在父母后却表现出极大的渴望父母的关爱,也渴望能有个完整的家庭。同时他们也对自己的父母亲表现出强烈的思念的感情,以及开始为自己的父母担忧。从而形成了自己比较孤独和自卑的心理,缺乏严重的安全感也有消极的情绪产生。

林宏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访谈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对福建省的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并发现,如果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生活,与父母之间也缺乏心灵的交流,生活上大多会呈现出自闭的症状。大约55.5%的留守儿童有性格方面的缺陷,集中表现为:敏感、孤独、不安、冷漠和自我封闭等。有的一些留守儿童会随着父母分离的时间的长期而出现较为暴躁的情绪极度自卑的心理,少数儿童也会出现严重的行为问题,不听家长的话比较我行我素,在学校的时候回违反校规校纪,打架等严重的行为。

大部分研究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诸多问题;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情况的比较,结果仍存在争议。现有的调查研究都为横断面研究,缺乏设计更为严谨的其他类型的研究。

参考文献:

第2篇:留守儿童心理研究范文

相对于成长于健全家庭的儿童来说,留守儿童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而且这阶段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如果该阶段产生心理问题,不利于留守儿童后期的成长,也会引发一定的社会问题。

1.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心理偏激。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因而留守儿童的内心较为孤僻,且容易对父母的离开产生偏见,进而出现逆反、叛逆的心理,甚至有些儿童会发展为仇视社会,这种不良心理的发展会造成多数留守儿童性格孤僻且难以与人相处,同时易怒,听不进别人的劝导,久而久之,容易造成一定的心理疾病。同时,由于缺乏来自亲人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以及社会中容易受到“另类”对待,这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2.容易出现心理疾病。相对于正常家庭的儿童来说,农村留守儿童患有心理疾病的几率更大,且由于学校教育的忽略以及社会教育职能的缺失,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在遇到成长问题时,得不到良好的沟通,而且多数留守儿童的心理以及精神需求长时间得不到满足,促使其内心产生一定的落差,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心理的危害,从而使他们容易患上一些心理方面的疾病,如对待学习以及生活缺乏积极的态度、孤僻心理的产生等等。同时,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多数留守儿童处于散漫的成长状态,迫使他们自身的自控能力较差,同时内心较为敏感。

二、控制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1.重视家庭教育,加强沟通。相关的调查数据表明,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环境不同,所造成的心理危害程度也是不同的,如单亲监护的留守儿童往往要比隔代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状况良好。而且农村留守儿童产生心理发展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家庭的教育、关爱与心理沟通,因而作为孩子的父母来说,应该履行家庭教育的职责,成为孩子精神上的依托,同时父母要经常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为留守儿童在成长中遇到的心理问题提供帮助与建议,进而为留守儿童营造出健康快乐的心理成长环境。此外,父母要让留守儿童了解自身的成长环境,进而避免他们对于父母以及社会产生怨恨,同时有条件的父母在外出打工过程中,应该带上孩子,进而发挥出家庭教育的价值,当然对于条件不允许的家庭来说,也应该为留守儿童挑选出合适的监护人,促使孩子能够在遇到成长问题时能够得到合理的沟通与指导,避免他们内心受到危害。

2.加强学校教育,重视教育的针对性。在日常教学中,多数教师并不会特别地去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进而致使留守儿童在遇到心理问题时无法得到快速的响应以及合理化的解决措施,因而加剧了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的严重性。事实上作为教师,如果能够在生活上、学习上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走入她们的心理世界,那么留守儿童同样会拥有一个快乐而又幸福的童年。同时,农村学校是对留守儿童施行心理教育以及文化教育的主要场所,也是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作为农村学校的教师来说,应该善于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避免他们在学校中受到区别对待,或者受到不良行为的诱导。同时,作为教师也应该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重视心理沟通,同时当留守儿童出现心理误区时,要善于做好相关的疏导工作,并且要尽量营造出“爱”的氛围,促使留守儿童的内心得到情感的抚慰,从而有助于他们对待生活与学习都能够保持积极的态度。

3.营造社会教育的大环境。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也与社会这个大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为了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农民工子女可以在父母打工地就近入学的政策,但是面对高昂的择校费、赞助费,各类费用的增加让留守儿童无法享受到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快乐,更加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些因素都间接或直接影响着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因而应该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协助、各方参与”的方式,实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程,通过与“留守儿童”建立帮扶机制,营造社会各界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浓厚氛围。为了减少农民外出务工,国家应该具有针对性地出台政策及文件以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并鼓励农业生产。同时,为了能够让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得到父母的关注与帮助,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指导文件,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相应的家庭教育的培训,促使父母能够与留守儿童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沟通。

三、总结

第3篇:留守儿童心理研究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摸向城市迁移,在城市务工以谋求生存和发展。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1.自卑与焦虑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大多缺乏依赖感和安全感,虽然有祖辈们的照顾,但老人们所能给予的更多的只是身体方面的关心,而心理方面大多爱莫能助,这种长期的矛盾心理导致了孩子极易产生焦虑心理。此外,父母不在身边的儿童总觉得缺乏心理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再加上同伴们的冷嘲热讽以及学业不良,他们更易表现出胆小怕事,行事萎缩以及自以为不如别人等自卑消极心理。

2.任性与自我中心

儿童的任性和自我中心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后天生活中由于他人对其合理或者不合理的要求和欲望盲目满足造成的一种心理特征。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因代养人过分溺爱娇惯造成的任性的现象尤为严重。祖辈们对孩子的各种要求往往只注重简单的满足,不愿让孩子受半点委屈,积久成习,便逐渐使孩子形成任性的个性。任性的孩子多以自我为中心,为人处事总是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原则,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得失,缺乏基本的“利他”意识。

3.学习滑坡、厌学逃学

远离父母,由于临时监护不够,使得“留守儿童”出现学习观念淡薄,尤其是在学习上碰到困难没人辅导,加之成绩不好,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这就使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现象时有发生,学习成绩明显下降。“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管和鼓励,出现学习滑坡,对学习丧失信心甚至对学习有一种恐惧感。有些“留守儿童”因学习成绩差被教师忽视或被同学讥笑,由此感觉受到冷落或打击,对学习失去兴趣,不喜欢学习,有的甚至害怕学习,经常逃学。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庭教育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家庭教育对孩子有着直接、持久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而“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几乎是空白。在农村,很多“留守儿童”因祖辈管教不力,在学习上放松自己,大部分时间耗费于看电视、与伙伴嬉戏,甚至沉迷于录像、网吧、电子游戏,学业几近荒废,隔代抚养下的“留守儿童”在学习习惯培养上的疏漏,严重影响了其自身的学业成绩。另外,隔代抚养下的农村“留守儿童”,一方面由于道德情感的缺乏和发展偏差,另一个方面由于祖辈的骄惯,缺乏监督和管教的能力,自律道德水平很低,道德意志薄弱,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诱因的影响而做出违背道德甚至法律的事。

2.学校教育不足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将直接影响“留守儿童”的成长。但由于学校的办学条件、教育理念、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不足制约了“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大部分农村小学缺乏寄宿条件,即使有,一般条件都较差,学校很少开设心理课程,也很少对学生进行生存、安全和法制教育,其心理健康发展缺乏正确的引导;部分教师忽视了与“留守儿童”的沟通,很多的“留守儿童”反映老师没有家访过,被忽视、被遗弃的感受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发展。

3.社会教育不良

市场经济的发展、多元文化的冲击,学校周围林立的网吧、游戏厅、歌舞厅,对于那些缺乏父母管教的“留守儿童”来说简直就是一个“潘多拉的魔盒”。一些学习、思想品德等各方面都不错的学生,由于长期没有父母的监督,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以致道德和守纪意识滑坡。他们开始逃学、旷课、不交作业,后来沉溺于网吧、游戏厅、歌舞厅,以至于沾染打架、赌博、酗酒等不良习气。一旦受到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的唆使,他们就容易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

1.完善家庭教育,充分发挥父母和监护人的教育职责

“留守儿童”的父母应该慎重地选择留守监护人。充分考虑到祖辈抚养和教育的胜任力,而不仅仅是选择一个能照顾孩子衣食住行的老人就行。如果祖辈确实没有教养儿童的能力,建议父母双方留下一方 ,承担孩子的抚养和教育任务。再如果被委托者年龄很大,身体欠佳,本身的行为能力有限,那么这种委托不但没有意义,甚至有害。“留守儿童”的祖辈也应该转变教育观念 ,学习教育儿童的新策略、新方法,严格要求孩子 ,扮演好教育者的角色 ,把更多的精力从关注孩子的物质生活转移到教育上。

2.整合社会力量,构建“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

“留守儿童”的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责任主要在政府。建议相关政府部门要组织有关“留守儿童”的专项调查研究,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部门要把“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提到重要决策层面上加以重视,作为当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各地方政府的有关部门要积极酝酿,制定有利于“留守儿童”中贫困孩子接受教育的政策,并计划投入一定资金资助这些孩子。

3.改进学校教育方式,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

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根本在于引导他们建立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锻炼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从而促进他们自然、顺利成长。班级应成立“留守儿童小组”,学校要成立“留守儿童”委员会,要选用其中具有独立能力的孩子担当成员,从而扩大他们的影响,发挥他们的辐射作用,让他们在老师、学校的引导下自我管理。不管是班级还是学校可以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跟踪他们的成长过程,他们生活上的求助给予解决,对心针对“留守儿童”的个别问题和个性问题,学校还要设立相应的咨询机构,如:设立“留守儿童办公室”,成立“留守儿童热线”,确定接待时间,委派热心且懂心理知识的老师负责接待。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不仅会危及他们的健康成长,还会给农村教育乃至社会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心理问题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解决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各个方面的关注与协调合作,构筑起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立体化网络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永鑫,骆鹏程,谭亚梅.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研究,心理学,2008-4,3-7

[2]课题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教育研究,2004-10,15-18

[3]一张.留守儿童,t望,1994,45

[4]佘凌,罗国芬.家庭自我认同意识理论: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新视角,心理学,2008-4,15-18

[5]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心理学,2005-5,63-70

[6]周宗奎,孙晓军,范翠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对策,心理学,2008-4,19-24

第4篇:留守儿童心理研究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育策略;有效性研究

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众多文献,提出很多对策。但这些对策的有效性如何,就鲜有后续研究成果。为了更为有效地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有效性的实证研究,课题组成员在阅读大量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遴选出较有代表性的5个方面共20条措施,编制成问卷,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措施有效性评价的调查研究。

1 调查对象

1.1 对象概况

随机抽取陆河县农村两所中学、两所小学,共向初一、初二和四年级、五年级学生发出问卷1800份,收回有效问卷1507份,问卷有效率83.72%。其中:留守儿童897人,占样本学生数59.52%;小学留守儿童145人,占留守儿童数16.16%;初中留守儿童752人,占留守儿童数83.84%;男留守儿童391人,占留守儿童数43.59%;女留守儿童506人,占留守儿童数56.41%。

向四所学校教师共计发出问卷222份,回收有效问卷219份,问卷有效率98.65%。其中:小学教师37人,占样本教师数16.9%;初中教师182人,占样本教师数83.11%;学校或部门领导16人,占样本教师数7.31%;班主任88人,占样本教师数40.18%;一般专任教师115人,占样本教师数52.51%。

1.2 对象界定

本研究所指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地区,并因此一年中,半年以上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2 调查方法与工具

2.1 方法

以问卷调查为主,以心理健康测验和访谈为辅。

2.2 工具

2.2.1 问卷调查使用自编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制度机制建设措施,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措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家校联动共育”机制建设措施,家长加强家庭亲情教育措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自助措施等五个问题,每个问题呈现A、B、C、D四项备选措施,要求被试针对每个问题就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一项“最有效的措施”。

2.2.2 心理健康测验。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该测验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指标(折半信度为0.91,结构效度大于0.516),适用于小学四年级直到高中三年级学生。本测验共有100个项目。除总量表分外,还包括8个内容量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和1个效度量表(即说谎量表)。心理测验采用整群抽样、集中施测的方法进行,测验所得数据使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 调查结果分析

3.1 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制度机制建设措施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发现,学校和部门领导选择人数最多的是A(具体措施的四个选项依次为A、B、C、D,下同),班主任和留守儿童则为C。(见表1):

表1 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制度机制建设措施调查结果

在对“是否有特别要好同学或同伴”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测验结果作t检验发现,有特别要好同伴留守儿童(n=797)在总量表分和对人焦虑、孤独倾向内容量表分上得分低,其中在孤独倾向(t=-4.65,P=0.000)因子上差异极其显著(差异显著:p

3.2 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措施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发现,不同对象的措施选择人数前两位的都依次是C、B,并且超过31%的领导还选择了D。(见表2):

表2 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措施调查结果

在对“是否经常参加课外活动留守儿童”心理测验结果作t检验时发现,经常参加课外活动留守儿童(n=244)在总量表分和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等4个内容量表分得分较非经常参加课外活动留守儿童,其中,孤独倾向(t=-3.96,P=0.000)差异极其显著。

3.3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家校联动共育”机制建设措施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发现,在加强家校联系方面,50%的领导、36%班主任选择A;有44%留守儿童选择D。(见表3):

表3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家校联动共育”机制建设措施调查结果

3.4 家长加强家庭亲情教育措施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发现,不同对象的措施选择人数分布较分散:超过56%的领导选择A,超过42%的班主任和留守儿童以及超过31%的领导选择了D,超过27%的班主任选择了B,超过25%的留守儿童则选择了C。(见表4):

表4 家长加强家庭亲情教育措施调查结果

在对与父母一方一起生活和未与父母双方一起生活心理健康测验结果作t经验发现,在总量表分和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等6个内容量表上得分低,但未达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

3.5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自助措施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显示,不同调查对象都有超过53%的人认为A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自助最为有效的措施,同时,还有超过28%的班主任选择了C。(见表5):

表5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自助措施调查结果

在对“是否经常和父母联系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测验结果作t检验时发现,经常和父母联系留守儿童(n=491)在总量表分和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等5个内容量表上得分低,其中在孤独倾向(t=-2.83,P=0.005)、身体症状(t=-2.39,P=0.017)因子上差异达到显著以上水平。

4 讨论

主体间性理论认为,教育过程是一种“主体(教师)――客体(教育内容)――主体(学生)”交往实践关系[2]。学生的主体间性具有交互性,师生在相互作用、影响、认可、理解的关系中不断重构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情感、观点与行为。师生或基于以往经验、或基于理性思考、或基于情境诱发,面对备选策略四选一,如果更多的领导和班主任与更多的留守儿童作出的策略选择一致,我们就可以据此认为该策略有可能是最为有效的策略。

4.1 关于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制度机制建设措施调查结果的讨论

结果显示:56.25%领导认为成立专门机构、组织专门队伍加强管理最为有效,且31.25%领导认为配备专职教师和专业设施最为有效,这与当前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普遍未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援助机制,缺乏必要设施与专业教师,导致留守儿童心理援助工作必须做、愿意做,但力不从心的困难现状有关。

结果显示:班主任和留守儿童分别有44.32%和46.6%认为“建立教师指导下的同伴帮扶制度”最为有效。心理学研究证明:同伴关系在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起到成人无法替代的作用[3]。对儿童人格健全发展影响深远。教师指导下的同伴帮扶,有利于促进积极同伴关系的形成。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测验也证实“有特别要好同伴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在总体水平和对人焦虑、孤独倾向方面好于其他留守儿童,尤其是孤独倾向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其他留守儿童。

4.2 关于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措施调查结果的讨论

结果显示:领导、班主任、留守儿童以认为“丰富有益心理健康的课外文体活动,培养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最为有效的人数最多,分别达到37.5%、56.82%和46.6%。健康的课外文体活动有利于促进人际交流、增进友谊、培养归属感,有益于缓解焦虑。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测验结果表明,“经常参加课外活动留守儿童”在总量表分和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等内容量表得分低于其他留守儿童,尤其是孤独倾向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其他留守儿童。

4.3 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家校联动共育”机制建设措施调查结果的讨论

结果显示:在加强家校联系方面,50%的领导和36.36%的班主任选择了“通过家访”这种直接的方式,但44.37%的留守儿童却选择了“通过社区”的间接方式。访谈发现,现在的农村中小学,家访已经很少了,教师“无事不登三宝殿”,找上门来,就是学生出问题了。

4.4 关于家长加强家庭亲情教育措施调查结果的讨论

结果显示:56.25%的领导认为家长主动寻求学校支持以加强家庭亲情教育最有效;42.05%的班主任和43.03%的留守儿童认为,家长多与孩子团聚最有利于加强家庭亲情教育。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测验结果表明,至少“与父母一方一起生活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与其他留守儿童相比,差异虽不显著,但也表明跟父母在一起,有利于缓解留守儿童心理焦虑。

4.5 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自助措施调查结果的讨论

结果显示:75%的领导、53.41%的班主任和59.31%的留守儿童认为“主动与父母交流,积极面对留守生活”最为有效。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只有那些为留守儿童所认同、接受并愿意努力付诸实践的教育影响,才有可能在他们身上发生预期的观念与行为变化。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测验结果表明,“经常和父母联系留守儿童(n=491)”在总量表分和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等5个内容量表上得分低于其他留守儿童,其中,孤独倾向、身体症状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其他留守儿童。

5 结论

建立实施教师指导下的“同伴帮扶”制度机制,丰富课外活动、培养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家长争取更多时间与子女共同生活,留守儿童主动与父母联系、积极面对留守生活,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育”联动共育机制等,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心理测评系统指导手册[M].北京.北京华夏赛科技术发展有限公司.88~107

第5篇:留守儿童心理研究范文

关键词:家庭功能;学龄前留守儿童;心理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背井离乡涌向城市,将自己的孩子留在农村,由父母或者亲戚抚养照看,因此形成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

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0~5岁)达2342万,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占38.37%,比2005年的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增加了757万,增幅达47.73%。

“父母外出,子女留守”这种现象的出现,对农村的家庭结构、家庭生活方式、家庭情感等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孩子成长的主要场所,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学龄前留守儿童,在成长的关键时刻,不得不面对父母缺失,接受家庭结构、家庭生活方式、家庭情感的变动。那么,家庭功能的弱化会对留守儿童造成怎样的影响呢?目前已有的研究少有针对学龄前留守儿童,而研究方向主要也是集中在家庭结构、

家庭经济、家庭的教育功能弱化对其社会化的影响,从家庭的抚养、情感交流功能弱化方面探讨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利用社会学、心理学理论探讨家庭功能弱化对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1.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特殊时期的产物,20世纪80年代,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进入城市,

面对城乡二元制的户籍、教育、医疗等壁垒,使大多数农村孩子无法跟随在父母身边,而留守在农村,形成农村留守儿童。

目前学术界对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尚未统一,主要争议焦点在“儿童年龄”的界定和留守期间的界定。有的学者认为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在外打工,由亲人或受托人照顾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6~16岁)的未成年人。有的认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流动到其他地区,留在原籍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的18岁以下的子女。而本研究的学龄前留守儿童主要指的是0~6岁的儿童,这部分儿童尚未达到入学年龄,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出外务工,而将他们留守于农村上学、生活。

2.家庭功能

“家庭功能”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70年代,对其概念的定义说法不一。概述而言,对家庭功能的定义可归为两类:第一类是运用家庭功能的具体特征来定义。如Beavers用家庭的关系结构、反应灵活性、家庭成员交往质量和家庭亲密度、适应性来表示一个家庭的功能;Olson认为,家庭功能是家庭系统中家庭成员情感联系、家庭规则、家庭沟通以及应对外部事件的有效性;第二类以Esptein和Skinner为代表,主要从家庭完成的任务定义家庭功能。他们认为家庭的基本功能是为家庭成员生理、心理、社会性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环境条件。为实现这一基本功能,家庭系统必须完成一系列的任务,如满足个体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需求,适应并促进其家庭成员的发展,应付和应对家庭突发的各种事件等。

3.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衡量一个人健康的重要内容,心理学家英格里希(H.B.English)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当事者在那种状态下,能做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且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状态,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陈炜鸿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一书中,将心理健康界定为“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学术界对心理健康的界定各持己见,本研究将心理健康界定为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的

状态。

三、家庭功能弱化对学龄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学龄前留守儿童是孩子社会化的重要阶段,也是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对其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以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为基础,对其日后的意志力、品质、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自主性与适应力的形成都有重要的作用。家庭是儿童心理健康形成的初始环境,是儿童获得早期生活经验、形成最初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习惯的主要场所。家庭的所有因素都会给个体心理健康带来影响,如家庭结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以及家长的人格特征,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可能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

1.家庭教育功能弱化对学龄前留守儿童学习与行为习惯形成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学龄前留守儿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学龄前儿童在家庭的教育中学习掌握生活技能、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培养优秀的品质和高尚的行为。而学龄前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的外出,受到的家庭教育时间也相应减少了,例如,有的父母双方外出,对于隔代监护人来说,他们本身就是弱势群体,需要他人的关心和照顾,再加上本身文化素质较低,教育方式缺乏有效性。有的一方外出,另一方留守家中,又要承担沉重的家务农活或者照顾几个儿童,根本无暇顾及学龄前留守儿童的教育。

社会学家认为,父母双方对其孩子的教育是缺一不可的,因为父母双方的教育内容是不一样的。同时在隔代监护的家庭中,由于监护人的受教育程度低,对现代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的方式不了解,因此,对学龄前留守儿童的教育是放任,在他们的观念中,只要小孩能吃饱喝足,不生病长大就可以了,很少关注孩子的亲情需求,心理需求和行为发展,更没有科学辅导和有效引导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使得学龄前留守儿童的教育内容单一,道德品质出现问题,行为习惯养成不良。

瑞士学者让・皮亚杰将儿童道德意识的发展分为“他律阶段”和“自律阶段”两个阶段。他律阶段,儿童主要通过服从权威来获得基本的道德意识。那些处于“他律阶段”的留守儿童在习得基本社会行为规范的关键阶段,父母双方或一方的缺位使他们失去了可靠的权威。权威角色的失效致使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对社会规范的识别和对价值标准的遵从处于盲目和混乱状态,对其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规范意识与法律意识等起到了一定的负面作用。

2.家庭情感功能的弱化对学龄前留守儿童个性和心理行为的影响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孩子在幼年时期如果缺乏父母的教育、抚养和亲情,他们的性格、个性都会受到影响。在富有情感中成长的孩子,成年以后性格开朗乐观,善良正直,富有同情心,易获得幸福感的体验;在缺乏情感中成长的孩子,成年后易形成个性冷漠自私、缺乏爱心和责任感。

学龄前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外出,长期得不到面对面的交流和情感体验,产生了严重的亲情饥渴,有的孩子甚至认为父母抛弃了自己,或者有寄人篱下的感觉。长时间的情感饥渴,导致儿童丧失基本的心理归属和心理依恋,使亲子关系变得冷漠,成年后便会对他人及社会也是一种冷漠的心态。同时,由于看到其他非留守儿童与父母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自己却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会逐渐产生一种自卑感。学龄前留守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每天都会遇到不一样的事情,而这些问题无法得到父母的帮助和解决,就会产生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的产生会让他们不愿意与别人交流,随后也会出现孤僻、寡言、郁闷、内向性和逃避。

四、学龄前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途径

学龄前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出现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持久性的特点,因此,解决学龄前留守儿童问题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形成不仅是社会的原因,也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原因,需要各方力量、各种资源一起综合解决。“从实质上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集中地体现着城乡一体化这一社会转型中多种矛盾和冲突的、综合性的未成年人教育问题,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城市发展与乡村发展、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现状。”从长期来看,需要国家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改革来解决;从近期来看,则需要家庭、学校、社区共同配合来解决。

1.家庭方面

(1)家长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当前大多学龄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都是由于家长的教育观念落后,对孩子期望较少,只关注孩子的吃饱问题,却不太关注孩子的教育和情感体验。因此,家长急需改变这些陈旧的观念,应当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并将这些理念融入自身的行为中,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2)善于选择监护人,注重与孩子的情感沟通。笔者认为,学龄前留守儿童年龄尚小,需要母亲的亲自照料和抚养,所以认为,如果不能把父母都留下,尽可能地留下母亲监护。如果实在情况特殊的,请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监护。

(3)长期保持与孩子的情感交流。据有关资料显示,有的外出务工的父母,一年或者几年才回一次家看孩子,电话交流也甚少。因此,外出务工的父母,要增加回家的次数,每个星期需和孩子进行电话交流,交流的话题也不要局限于学习,可以多关心孩子的生活、人际交往等情况。

2.学校方面

学校是学龄前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的第二个场所,一般孩子在3-6岁,会进入幼儿园上学。学校要加强与监护人的联系,多交流孩子各方面的表现情况,互通信息。学校要多开展较丰富精彩的户外活动,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也要增加与其他孩子的合作和交流,让孩子能感觉到温暖和爱。另外,学校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排除孩子的心理隐患,增加情感投入,弥补孩子的情感缺失,使他们感到拥有快乐感和幸福感。

3.社区方面

学龄前留守儿童的教育历来是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的责任。但是,就我国当前教育的现状来看,社会对儿童发展提供有效帮助的机构太少,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基层很少或没有相关的儿童少年的社区教育组织,使得农村学龄前的教育与成长在社区教育中尚属空白。因此,动员社区力量,共同来关爱学龄前留守儿童。

参考文献:

第6篇:留守儿童心理研究范文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教育

一、贵州农村留守儿童概况

农村劳动力转移,留守儿童增多,教育面临新问题。贵州省是喀斯特地区,石漠化严重,交通不便,山地崎岖不平,农业生产无法进行规模生产,农民务农机会成本增加。而且人多地少的矛盾,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加,在我省广大农村,尤其是经济困难的农村山区,劳务输出已成为农民求生存图温饱、求致富图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已成为他们供子女读书的重要经济来源。这样一来,农村留守儿童的队伍也越来越庞大。我省在校留守儿童占其学生总数的35%以上,且根据目前的形势,其比例将会逐年增加。这些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不少人心理异常,染上不良习气,误入歧途,因此,“留守儿童”现象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社会课题。通过对贵州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遵义、黔西南州、铜仁等地区进行调查,在农村留守儿童中的各年龄段分布状况如下:

图1 贵州农村留守儿童不同年龄段的比例饼状图

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已成逐步上升趋势。超过半数的农村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中的任何一方在一起生活。按其监护类型,可将农村留守儿童分为“单亲外出”、“双亲外出”两大部分和“与母亲单独留守”、“与母亲及祖父母一起留守”、“与母亲单独留守”、“与父亲单独留守”、“与父亲及祖父母一起留守”、“与祖父母一起留守”、“与他人一起留守”等几中类型。笔者对遵义市仁怀市银水小学的部分留守儿童进行了抽样调查,其监护情况如图2。

很多外出的父母将孩子留在家中,对孩子只管“吃”,甚至家里也没有代为照看的老人,只定期寄钱回家,托老家的邻居或朋友照顾孩子的一日三餐。没有亲人,没有关爱,一个年幼的孩子要如何成长,这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图2 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银水小学留守儿童监护情况抽样调查比例图

情况稍好的留守儿童在老家尚有亲戚,但是亲戚也有自己的家庭和工作忙碌,不可能花很多时间在寄居的孩子身上,因而无法对留守儿童“管教”。虽然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可是没有人引导孩子的行为和心理正确成长。通常留守儿童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往,不相信他人,加之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对社会上某些不良行为缺乏正确的认识,分不清好坏,一味地模仿盲从,最终沾染很多恶习。父母长期在外或人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教育帮助不足,部分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时好时坏,对学习缺乏热情和进取心,有的甚至厌学、辍学,成为老师眼中的“双差生”和“问题儿”。

二、贵州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

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打工之后,心理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这些变化大多是消极的。虽然监护人在一定程度代替孩子的父母亲照顾孩子,但是,这种替代是不得已而为之,不论在哪些地区,这种替代都或多或少给留守儿童造成不良的影响。儿童成长时期,对于父母的关爱的需要特别强烈。但是,由于生活环境所迫,他们的父母很无奈地选择外出打工,造成了留守儿童在成长时期这一最需要父母亲的关怀与教育的时候,父爱母爱却缺失了。通过调查数据显示,贵州留守儿童的父母亲打工地60%以上在省外,有26%的人在省内,14%在(市)地,他们一年中回家的次数很少。62%的父母是一年或一年以上才回来一次,与子女见面的次数很少,平时很难管教和照顾孩子,只能让监护人代替他们照顾。父母的长年在外,分离时间长,团聚时间短,往往给他们心理造成一定的阴影,使他们中部分人产生叛逆、孤僻、内向等不良性格。

(一)消极自卑,冷漠无情

小学阶段的儿童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和缺乏沟通,得不到完整的家庭温暖,生活上缺少必要的关爱,加上常受到非留守儿童的歧视、排挤和欺辱等,留守儿童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不少留守儿童情绪消极,失落自卑,与其他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自我认识和评价明显偏低,自我消极情绪体验较多。因为这些儿童与家长接触较少,一旦在某些方面落后于其他同学,往往会产生自卑感。留守儿童的交往活动很需要父母、老师和同伴的积极反馈和成功经验的指导,但留守儿童不能及时得到父母的积极评价,有些教师视他们为“差学生”,挫伤了他们交往的勇气,使他们在冷淡中变得苍白无力,渐渐地便会导致其形成自卑心理,并愈来愈严重。

(二)隔代抚养,厌学严重

儿童的身体和心理都在成长和发展中,可塑性极强,他们的品德、观念、行为习惯都在形成中,容易接受正面教育也容易受到不良影响。而从小学起,学习就是影响学生发展的主导因素。调查显示,大部分留守儿童与祖父母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由于是隔代抚养,他们往往只求物质、生活上全方位的满足,缺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与引导;另外,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受教育程度不高,绝大多数是文盲,无法对孩子进行辅导,以至孩子成绩上不去,从而无心问学。

另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价值观逐渐多元化,农村中流行着许多不良文化。一些家长目光短浅,也鼓励自己的孩子放弃学习去打工挣钱。同时,部分农村留守儿童认为自己上学是迫于父母和老师的要求或压力,这就潜移默化地使孩子产生厌学、甚至放弃学习的心理。

(三)缺乏安全,叛逆心强

留守儿童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怀疑,他们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他们距人于千里之外,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不信任,他们这种潜意识中的不信任导致了他们的逆反心理极强,对抗情绪严重。他们爱与人对着干,即使老师和家人的话也不肯听,常喜欢闹对立。常表现为“不听话”、“不礼貌”、“不谦虚”、“恶作剧”等。

(四)心负重压,情绪焦虑

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饱尝了人间的艰辛与无奈。把希望都完全寄托于自己的子女,期望值过高,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好好读书就对不起在外艰辛打工的父母。孩子越想提高成绩但越不见进步,为此总觉得对不起父母,觉得自己没用,心理负担沉重,内心焦虑不堪。

过度的焦虑,对惩罚的恐惧和地位丧失感,会使儿童产生强烈的不适、无力等身体反应,不能把注意力集中于解决学习问题,而指向个人所担心的事情,出现失眠、恶梦、食欲减退、腹泻等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絮乱,导致思维混乱,记忆减退和动作准确性降低,抑制了原有技能水平的正常发挥,对完成学业产生负向作用,也称为“妨碍焦虑”。长期的过度焦虑使儿童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出现逃避和退缩行为,产生学校恐惧症,甚至造成逃学、出走、自杀等严重后果。

(五)依赖心强,虚荣攀升

留守儿童多由祖辈抚养,祖辈怕对孩子照顾不好会遭到子女的责备,所以对留守孩子千依百顺,百事包办,除了学习,一切家务农务全不让孩子做。导致孩子形成了较强的依赖心。另外由于无法与孩子生活在一起,为了弥补对孩子的爱,父母宁肯自己省吃俭用,吃苦耐劳,也要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他们给孩子大把大把的钱,以为这样便可能补偿对孩子爱。殊不知,孩子根本无法体会父母的艰辛不易,根本不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反而觉得理所当然,经常把父母的血汗钱请同学吃喝玩乐,在同学面前显阔,虚荣心日渐增长。

三、贵州留守儿童教育对策

(一)用“爱”开启留守儿童的心门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完全是“爱的奉献”。可见,爱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出发点。每一个儿童都有自己的思想,他们渴望被理解、被尊重,尤其是留守儿童。这就要求教师用爱心滋润他们的心田,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从而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爱留守儿童,并且给予尊重与理解,是打开他们心灵的万能钥匙,它能使教育者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进行生命的对话、情感的交流与和灵魂的碰撞。

(二)用赏识树起留守儿童的自信

儿童需要赏识,赏识是一种包容,是一种欣赏,是师爱的表现,而留守儿童由于缺失了来自家庭的关爱与教育,一部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不认真, 扰乱课堂秩序,课后不完成作业,成绩不够理想,从而产生一种失败者的心态,有自卑感,这时他们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鼓励,就会无所适从自暴自弃。因此,教师对这些留守学生更应该真诚地赞美和鼓励,以此来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

1、通过赏识教育,培养留守儿童自信

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那么如何树立留守儿童的自信?首先,教育者应该坚信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当然也都有缺点。其次,教师要善于捕捉儿童的“闪光点”, “东方不亮西方亮”。教师应该千方百计地挖掘留守儿童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赞扬,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教师看上去几句普通的话语,却能激起学生心灵上的感应,使他们产生一股向上的动力,对他们的成长起着积极的助推作用。

2、实施赏识教育,主要渠道在课堂

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求教师做到正确的认识学生、评价学生。留守儿童因缺乏父母的关爱,产生了孤独、寂寞、焦虑、自卑、敏感等诸多心理,在课堂中不敢发言,不敢大胆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学习效率低,针对这种情形,教师要学会宽容、真诚的善待他们。在课堂上,没有厉声地训斥,不要“唐僧”式的说教,有的只是灿烂的微笑,鼓励的眼神,亲切的话语,真正触动儿童的心灵,错误得以改正、障碍得以扫除、方法得以改进成绩得到提高、自信得以增强。

3、深化赏识教育,培养留守儿童学习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老师应注重留守儿童兴趣的培养。有的学生常说对某类活动没有兴趣,也不爱好。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尝试和练习的结果。对某项活动缺乏兴趣的人,一般是怀疑自己缺乏某种能力,怕做不好,惹人笑话,干脆说没兴趣,不爱好。事实上,只要肯练习,慢慢尝到甜头,兴趣爱好也就有了。因此教师要耐心教育学生,人对任何事物的兴趣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培养的,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多尝试多练习,促进孩子兴趣生成 。孩子兴趣一旦形成,教师就要多开展一些活动,让留守儿童有展示的机会,让每个孩子看到自己的长处,可以从自己的身上而不仅仅是从别人的赞赏中获得自信,还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自信。

(三)多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生活

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仅凭教师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学校、班集体作为一个群体组织,它对正处于身心快速发育的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学校、班级要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氛围,充分利用良好的氛围感染和转化留守儿童,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手段,以校园精神为特征的群体文化,可以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创设有利于针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物质文化环境,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针对留守儿童的文体活动,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文明礼貌习惯。

农村“留守儿童”是特定时代下的产物,而且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为此,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用爱心、真心、耐心去帮助他们,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感知他们的喜怒哀乐,让留守儿童在沐浴着爱的阳光里,接受教育,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张珍辉,彭尚平.农村留守孩子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教育导刊.

[2] 李维编写.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 人民教育出版社师范教材中心组编.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 陈帼眉,冯小霞,庞丽娟.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7篇:留守儿童心理研究范文

>>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 山东省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 青海省化隆县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与思考 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谈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原因分析 青海省农牧区留守儿童现状探析 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与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关于泰顺县九峰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研究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策略研究 农村初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叶敬忠、王伊欢、张克云等.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综述[J].农业经济问题,2005(10)

[3]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

[4]吴雪琴.四川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成都双流中和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2009

[5]Liem Nguyen,Mika Toyota& Brenda Yeoh,Report on Impacts

of Migration and The Left-behind in Asia,International Workshop co-organised by Asian MetaCentre for Population and Sustainable Analysis,and Institute for Social Development Studies,Vietnam 2005

[6]王婷、王文忠、刘正奎等.留守儿童社会焦虑及相关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8(17)

[7]周宗奎、孙晓军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第8篇:留守儿童心理研究范文

一、引言

1.研究背景

2013年,全国妇联《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指出,“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全国妇联课题组,2013)同时,该报告界定了留守儿童0-17岁的年龄界限。而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改革,提出了提高中西部地区高考录取率和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的政策。假设按照近几年高校招生74%的录取比例不变,未来17年每年将有254万有留守儿童成长背景的考生进入大学,成为大学生双创工作的重要开展对象。

现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状态的研究从不同维度、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经济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留守儿童孤独感与社会不满意程度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程度高于非留守儿童[1]。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外显自我提升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儿童外显自我提升的水平要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2]。在幸福感方面,儿童期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得分均低于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3]。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人格上更容易焦虑、也更缺少冒险精神,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更能自立自强,从事专业或训练成功的可能性更高[4]。

2.问题提出

在留守儿童长期所处的生活环境下,诸如缺少父母的关爱,社会交往不稳定,长辈监护教养方式不当以及监护人文化素质过低等因素,都会不同程度的对该群体大学生心理健康及行为模式造成消极影响。大部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有留守儿童成长经历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相较于非留守儿童经历大学生较低,但也有部分对照研究说明两组人群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差异。而当前关于将具有留守儿童成长背景的大学生与创业结合的研究却很少。因此在研究时,首先要考虑具有留守儿童成长背景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的特有状态,然后研究该状态对创业活动所要求的心理素质的构建的影响。

二、研究分析

1.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研究选取具有留守儿童成长背景的大学生男、女各100名及没有留守儿童成长背景的大学男、女生各100名,共计400名,分别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的心理特点及行为差异,及对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构建的影响,提出相应建议。调查使用《自尊量表》、《社会自我问卷》及《多维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2.测量结果

经测量分析,整体上有留守儿童成长背景的大学生自尊水平要低于对照组,但在自我认知上,两组的差异并不大。在社会自我的维度上,研究组的外显社会自我的人际敏感性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角色调节能力低于对照组。在社会支持维度上,研究组的领悟社会支持低于对照组,且在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方面都要低于对照组。

3.结果分析

自尊是个体对自我所持的总体评价,往往自尊水平较高的个体,表现出较低的焦虑水平、更高的生活满意度和更高的主观幸福感。其除受个体自我认知影响以外,也会受教养方式的影响,严格而又民主的教养方式更容易产生高自尊。但研究群体绝大部分的家庭教育来自隔代教育,祖辈的低学历水平及过度严格的、过度溺爱的教养方式在留守儿童自尊养成这一功能上存在一定的客观缺失。

无论是在留守期还是在大学阶段,父母、老师、伙伴都是构成青年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部分。其中家庭社会支持网络是首要部分,对个体在留守期的价值观和行为力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到了大学阶段,原本特殊的家庭环境因素,加上新的环境规范,再次影响到师生关系、伙伴关系的构建,从而影响到自身的角色调节和人际关系处理。

领悟社会支持是社会支持的重要部分,其对个体调节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压力、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的调节。众多研究表明,有留守背景大学生的抑郁、焦虑等情绪状态显著高于非留守背景大学生,而领悟社会支持是在个体的特征下,在成长过程中与应对压力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因此,研究群体在面对压力时的家庭支持、社会支持的缺乏导致了此项指标的偏高。

三、测量结果对大学生创业心态的影响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宏观导向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激情空前高涨,关于大学生创业的相关研究也在不断深入。通过研究发现成功创业者的心理素质特质鲜明,其中在构建大学生创业素质的模型中,创业意念、创业心理品质不可或缺[5],而创业意念中的需要和动机以及创业心理品质中的适应性又是二者中的最重要因素。

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自我评价的结果,是在社会比较和对自尊需要的追求中形成的。研究发现具有留守儿童成长背景的大学生自尊水平相对较低,而创业需要和动机是推动创业行为的内驱力,是产生创业行为的前提和基础。那么对于强动机、强需要的创业活动来讲,该群体便缺少了创业活动的原始动力。

第9篇:留守儿童心理研究范文

一、激发留守儿童阅读兴趣,增强留守儿童阅读意识

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兴趣,才能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留守儿童由于缺少家庭对自己的关爱,学习和阅读意识不强,教师要关注他们的心理想法,让他们从心理上产生阅读的欲望,使学生通过阅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性格和品质,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

二、推选应读书目,使留守儿童进行有效阅读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没有父母进行阅读指导,使他们在选择阅读书籍时存在盲目性,使学生的阅读效果不好。在学生选择阅读书籍时,教师要对他们进行指导,使阅读真正对学生起到促进和提高作用。在进行阅读书目选择时,既要让学生阅读古诗词,使他们体会传统文化的精髓,陶冶他们的情操;又要让学生阅读中外名著,使学生受到书中人物性格的影响,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能充满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三、指导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效率

张之洞曾经说过:“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小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在进行阅读时的方法和时间有很大的随意性。同时,由于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在课外阅读时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导致课外阅读效率降低。所以,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指导,使他们能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阅读,并在日常阅读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加强课内外沟通,拓宽阅读渠道

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阅读教材中的课文进行方法的指导。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和引申,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课外时间主动对课文的引申知识进行探究。例如,在教学《新型玻璃》前,为了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了解更深入,我让他们在学习之前收集和课文内容有关的知识,并在课堂上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向大家介绍。在教学过程中,我尤其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态,给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在课堂学习结束之后,我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新型玻璃的想法。其中一名留守儿童说:“我想用新型玻璃做一个房子,它可以根据人们的指令进行飞行,这样我就能时时刻刻去看我的爸爸妈妈了。”通过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地进行课外阅读。

2.根据不同文体,进行分类指导

各种课外读物的阅读方法是不同的,应根据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我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怎样阅读连环画、童话、寓言、故事、小说、科普读物、优秀作文和少儿报刊进行分类指导。如,指导学生读少儿报刊,运用浏览和细读两种方法指导学生拿到报纸先统览全貌,大致了解有哪些消息和文章,然后选择重要的、新鲜的和自己感兴趣的细读。还教给学生根据专题收集资料剪贴、写摘要、做卡片的方法。

3.重视技能训练,培养阅读方法

在学生进行阅读时,教师可以指导他们通过三个步骤来提高阅读效率。首先要对文章进行粗略浏览,并能简单复述其中的内容。然后进入细读阶段,深入探究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主旨。最后,重复阅读达到熟读的效果,并写下读书笔记。

四、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影响是非常大的。在良好的阅读习惯下,学生能积极地进行阅读,按照自己的计划来实现有效阅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体验美的享受,使心灵受到熏陶,使道德品质获得提高。在对学生进行阅读习惯的引导时,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在读书时,保持姿势正确

坐姿:抬起头,挺起腰,坐端正;看姿:保持眼与书的距离一尺左右。引导学生爱惜书,将书用旧报纸等包起来,平时翻书时轻轻翻,保持书内页面整洁、平整,没有褶皱,并不乱丢、不乱撕书。每次读完书将书放在固定的位置。

2.养成默读的习惯

减少眼动次数,逐步扩大阅读视野,缩短注视字词时间,减少回视,这样既能提高阅读的准确性,又能提高读速,形成默读习惯。

3.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