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世界经济的趋势范文

世界经济的趋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世界经济的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世界经济的趋势

第1篇:世界经济的趋势范文

关键词:科技;经济全球化;经济结构;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F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007-01

一、济全球化突出表现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货币和跨国公司等领域的发展上

其表现主要有:

第一,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一环。

第二,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带来了资本国际化。到了80年代末,发国家的资本输出额超过3万亿美元,其中3/4是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

第三,金融国际化。国际金融活动规模空前,大大超过了全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

第四,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跨国公司是当代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它把世界经济全球化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第五,全球贸易规则日趋统一和完善,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在其中起到了重大作用。

二、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不断加剧

具体表现在:

①各国把经济安全确定为对外战略的重点。

②积极调整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

③各国竞相调整科技战略和政策。

④争夺科技人才成为高科技竞争的焦点。各主要国家都在调整国家战略,把争夺经济和科技优势作为主要目标。

三、新科技革命产生深远影响,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

科学技术进步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战后出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到70年代又掀起了新的,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在这次科技革命中充当“火车头”的作用。科技知识空前快速地生产、传播和转化,对世界经济、各国经济增长方式以及国际经济竞争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巨大影响。一方面科学技术对传统产业的高度渗透和改造,另一方面以知识为基础的新兴产业兴起,各国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对世界经济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影响将会逐步表现出来。

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这一全新概念被广泛接受,在知识经济时代,资源配置以智力资源(包括科学技术及其一切成果和信息)为第一要素,对智力资源的占有比工业经济中对自然资源的占有更为重要。经济信息化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点之一。

四、各国经济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市场经济是指时常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它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市场经济属于经济运行方式的范畴,是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手段,与社会制度没有直接关系。但是由于市场经济最早根植于资本主义社会,因此长期以来,它一直是资本主义的同义语,受到非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抵制。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场大规模的市场化浪潮席卷全球,这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又是推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一方面,世界市场的人为分割被消除,全球统一市场得以出现;另一方面,世界各国普遍接受了市场经济概念,并以此为目标进行经济改革。然而,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部分国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的运行,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体制方面的条件。进一步完善不同市场经济模式的运行机制和效能,将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长期任务。

五、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这种不平衡既是指经济发展速度上的差距,又指发展水平、经济实力的差距。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1)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衡。美、日、欧三足鼎立,美国经济实力仍居首位。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衡。南北差距愈来愈大。

(3)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不平衡,致使南北经济关系更加错综复杂。

六、世界各国经济调整经济结构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普遍进行了重大的经济改革与调整,不断调整经济结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调节机制的调整与改革

(2)所有制实现形式的改革

(3)国有经济的地位、结构的调整与改革

(4)企业的现代化改造

(5)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

七、跨国公司的作用

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中最重要的非国家行为主体,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同时进行经营活动的公司企业,它包括母公司及其在国外设立的分公司,是世界经济舞台上集投资、贸易、金融、服务等经济功能于一身的特殊主体。

就实质来看,跨国公司是高度国际化的垄断资本组织,经营目标是最大限度地追求国际高额垄断利润。从作用来看,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扩展,特别是90年代以来的跨国投资与兼并,不断改变着国际经济分工协作关系,推动生产向全球一体化发展。跨国公司生产经营所到之处,努力与本土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习俗融合,从本土化出发进行企业制度创新,在使企业适应地区市场竞争需要的同时,将新的竞争规则带到了本土文化中,逐渐把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或地区都纳入全球经济竞争中来,促进了全球市场的一体化。而且,跨国公司越来越独立于某个确定的国家,与多国经济竞争与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市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国家与市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博弈产生了重要影响,并通过企业制度创新革新市场竞争规则,不断推进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市场化。它推动了国际分工的深化,加速了先进技术的转移,促进了生产结构的调整,弥补了资金的不足,客观上成为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的推动者,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学技术进步的日新月异是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基本趋势和特征,对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这一国际环境既是历史的发展机遇,又是现实的严峻挑战。

参考文献:

[1]光明日报,2000,1.

[2]光明日报,1999,10.

第2篇:世界经济的趋势范文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的正负面消息接连不断,复苏前景明暗不定,似乎又走到了一个新的关口。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期和攻坚关键期,导致危机爆发的结构性问题又浮出水面,短期风险和困难因素相互交织,但大多在可预见和可控制范畴内,世界经济复苏进程充满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总体处于柔和增长阶段。

 

一、世界经济走向不容乐观

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和经合组织分别报告,对世界经济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并调低了2013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总体看,欧元区债务危机、美国财政悬崖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硬着陆仍是世界经济面临的三大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3年世界经济增长3.3%,比1月下调0.2个百分点,其中发达经济体2013年经济增长1.2%,发展中和新兴经济体2013年经济增长5.3%。联合国预测2013年世界经济增长2.3%,比年初调低0.1个百分点,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1.0%,发展中经济体增长5.0%。经合组织预测2013年经合组织成员国经济增长1.2%,比去年底调低0.2个百分点,其中欧元区经济增长调低0.5个百分点,日本经济调高0.9个百分点。世界经济呈现美日、欧元区、新兴经济体的“三速复苏”趋势明显。

 

(一)美国经济温和扩张。美国经济稳步回升。一季度美国经济环比折年率增长2.4%,大幅高于去年四季度增速(0.4%)。就业情况有所改善。4月美国失业率7.5%,创4年来新低。市场销售上升,消费预期回调。除去汽车和零部件,4月美国零售同比增长2.5%,5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大幅升至84.5,是2007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二)欧元区经济仍未走出衰退。一季度欧元区经济环比下滑0.2%,连续六个季度处于衰退。3月份欧元区失业率12.1%,是2008年以来的最高点。4月欧元区cpi环比下降0.1%,5月cpi环比上升0.1%,5月核心cpi有所改善,扣除能源、食品和烟酒后的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但欧元区整体通胀率处于近三年来的较低水平。

 

(三)日本经济向好趋势明显。受日元贬值、股市和消费者信心好转、居民消费和汽车销售增加等因素影响,日本经济增长强势复苏,一季度环比增长0.9%,折年率增长3.5%。4月日本工业产出环比增长1.7%,连续五个月保持上升。5月日本制造业pmi升至51.5,连续第三个月处于经济扩张区间,创下2011年9月以来的最高点。

 

(四)部分新兴经济体采取货币宽松政策扭转经济颓势。继日本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后,印度、澳大利亚、波兰、韩国、斯里兰卡、越南等新兴经济体先后降息刺激经济。韩国经济一季度环比增长0.9%,增幅创两年内最高水平。4月汇丰/麦盖提季调后pmi升至52.6,经济扩张速度创两年来新高。菲律宾一季度经济同比增长7.8%,创自2010年第二季度增长8.9%以来的最快增速,主要得益于政府和私人消费支出的增加。但通过降息提振经济不一定能彻底扭转新兴经济体颓势,一季度中国、印尼和墨西哥经济同比增速回落至7.7%、6.0%和0.8%。

 

二、世界经济风险和政策调整的趋势判断

(一)发达经济体政策向实现中长期经济增长和弥合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方向转型。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尽管经济增速有所差异,总体看由于搭上了各国央行宽松货币政策的顺风车,这一阶段经济和金融形势趋稳,但影响经济长期发展的劳动力市场、创新、技能、产业、社会保障等结构性问题尚未消除。今年以来,八国集团以及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利用不同场合和论坛,处理世界经济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促使发达经济体研究中长期经济增长政策,从危机反思、治理改革、政策关联等方面从根本上探索应对危机、推进可持续增长的理论和模式,提高政策分析能力,制定跨领域的政策措施,推动发达国家维持创新势头和技术领先地位,发展低碳经济和市场,带动新的投资、消费和就业,提高劳动者生产技能,保持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促进女性参与就业。

 

另外一个走向是,发达经济体转向弥合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重视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的关联与互补,进一步推动社会平等和包容性发展,倡导经济增长与社会平等、保护环境、维护社会稳定、消除青年和移民进入劳动力市场障碍、促进性别平等和收入差距缩小、提高政府公信力等政策相互协调,通过改善税收结构、减少居民收入差距、增加社会保障灵活性、调整政府机构和职能等手段,重建社会信任和社会秩序。

 

(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迈入新阶段,竞争中立和全球价值链成为国际经贸领域热点话题。今年以来,各种层次的国际论坛和会议传递了明显信号,各国意识到只有着眼长远,携手合作,才能真正走出危机困境,实现经济复苏,一方面国际社会重新审视了全球治理体系及国际金融框架和监管弊端,相关领域改革进程逐步推进。各国防范金融风险,加强监测预警、整合监管框架等领域的协调与合作在上升。另一方面,受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久拖不决以及危机后抱团取暖意识上升影响,各种双多边自贸区谈判建设成为各方扩大贸易、提振经济、创造就业的重要抓手,几乎所有重要经济体都在启动或深化自贸区安排,为推动地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三)全球量化宽松政策加剧了全球金融系统的风险性和脆弱性。发达经济体纷纷出台超级或过度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各国央行放水流动性,人为增加金融市场风险,但是imf、g8、g20未提出异议,甚至认为日本宽松政策有利于刺激全球总需求。5月以来,全球又掀起新一轮宽松货币政策潮,欧元区、印度、澳大利亚、韩国等分别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全球市场流动性更为宽裕。但是,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导致资本投资实体经济意愿较弱,投资行为趋同化,大量廉价流动性涌入包括股市在内的风险资产市场,造成价格大幅上涨。今年以来,美国、欧洲、日本等股市屡创新高,其中日本股市累计涨幅71%,国债、企业债、亚洲房地产、股市、亚洲银行业等也孕育较大泡沫。

 

美欧日采取量化宽松政策对世界经济发展有巨大损害,特别是热钱的快速转移将对新兴国家、中小经济体产生冲击。日本宽松政策产生的流动性大量涌入金融市场,而不是投向实体经济,近日日本股市连续暴跌,反映了热钱逐利后撤离。美联储主席表示将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可能是美国为稳定市场信心而故意释放的信息,短期内恐不会贸然实施,如果实施,将首先从量化宽松边际效应最弱、受退出影响最小的领域开始。由于美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回到危机前水平,美国家庭负债率大幅下降,从逐步减少购买房地产抵押债券入手的可能性较大。

 

宽松政策加剧汇市波动。今年以来美元实际有效汇率累计升值5.02%,而日元加速贬值,突破1美元兑换100日元大关,为2009年4月以来新低。5月份以来,菲律宾比索、泰国铢、新加坡元分别贬值3.3%、1.6%和3.2%。与亚洲其他货币汇率趋势形成鲜明对比,人民币在4月1日至5月29日的38个交易日中16次创汇改以来新高,目前已经达到1998年以来最高水平。

第3篇:世界经济的趋势范文

也许我们与欧美经济不在同一战壕,却注定在同一地球,置身此局中,经济正面临最严峻的外部压力,是覆巢无完卵,还是如不周山立?

上半年的中国经济,可谓逆风飞扬,在出口失色之际,拉动经济增长的“新三驾马车”已悄然浮现,下半年中国经济也仍然将“微妙”地平稳,这恰是改革开放进行到尖锋时刻的恰当背景。

“热宏观”和“冷微观”的中国经济何去何从?

一、 世界经济大乱局:滞胀?衰退?失速?

世界经济看来正陷入久违的大乱局中,人们喋喋不休地争论着的,不是世界经济的曙光在哪里,而是黑夜有没有到尽头。早在1999年,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发表惊人之作――《萧条经济学的回归》,警告可能出现的全球性经济萧条,当时美国“新经济”正方兴未艾,而亚洲亦舔干了自己的伤口,出现“V字形复苏。然而,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美国高股票象可怜的“自杀鲸”一样接连表演“高台跳水”,家、投资家们无不看得惊心动魄。悲观预言由此相继而来。摩根斯坦利一反常态,不再“兜售繁荣”,而是宣称“需求休克”,警告全球经济有可能面临长期衰退。美国《商业周刊》作为“新经济”的最大吹鼓手,曾刊文说“新经济消除了经济周期”,现在却以号称为“新经济新知”的曼德尔编辑为急先锋,抛出新著《即将到来的互联网大萧条》。世界经济怎么了?

1、美国经济:可怕的并不是在大峡谷中下落,而是不知道下落到何时是谷底。以美国而言,美国商务部预期美国经济在2001年第一季度将增长2%,公布的数字却只有出乎意料的1.3%,最近更修正为1.2%,而公众的预期更悲观,以为实际上只增长了0.5%而已。国际货币基金在其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中,已经将对美国2001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原来的1.7%下调到1.5%,而对2002年的增长预期更从 4.2%陡降到 2.5%。目前美联储的连续6次降息为什么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这反映出两个:一是这显示出美联储没有看到美国经济的底部在何处,降息反而恶化了市场预期;二是这显示出美国经济“长腿”变短容易(新经济投资疲弱、市场萎缩地挤出泡沫容易),但“短腿”变长艰难(“空心化”的传统产业难以重新夯实)。因此,过去8年作为世界经济增长发动机的美国经济可能处于熄火或半熄火的状态,并步入“L”型中期调整。

2、欧洲经济:“从不受”到“不可否认的事实”的尴尬。在2001年初,欧盟曾骄傲地宣布:欧洲经济不受美国的影响。欧盟委员会今年4月发表的经济预测报告乐观地宣称,2001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率将达到2.8%,2002年将达到2.9%。然而,欧元区12国财政和经济部长目前无奈地承认,由于美日经济不断减速,欧洲经济经济增势减弱已成为“不可否认的事实”,而且其强度“出乎意料之外”。 2000年欧盟经济增长达3.4%,是近十年以来的最高速度,但2001年的经济表现却差强人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其2001年经济增长速度仅为2.4%,最近的数据显示,欧洲的主心骨德国和法国这两个国家目前的经济形势也不妙,德国政府已把对经济增长的预测下调至2%,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长洛朗·法比尤斯则预计,法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不足2.5%,远低于早先预计的3.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德国经济增长的预测数则仅为1.9%。与此同时,欧盟的失业率却在令人不安地上升。

3、日本经济:当日本的经济巨头把中国的大葱和大蒜视为生死攸关的挑战时,我们真的为日本经济担忧了!市场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容不得矫饰,对其无非有三种态度,一是“驾驭市场”,即政府以为自己可以俯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可以通过所谓“强政府”的“产业政策”来超越特定的经济阶段;二是“增强市场”,即政府以为市场是某种外在变量,可以通过关系型融资等奇思妙想来使得“市场机制”更锐利;三是“紧随市场”,即政府承认自己经济干预能力的有限性,只是遵从市场信号尽量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迄今为止,试图驾驭和增强市场的国家毫无例外地已在承受市场的严厉惩罚,其中尤以日本为甚,财政已经扩张至极至;而货币则更曾达“零利率”的尴尬,但日本经济硬是毫无反映,财政货币双失灵。日本自从小泉政权亮相以来,已经坦言将在未来3-5年内不看重GDP增长指标,而全力重构日本经济,但至今则仍为“景气优先”还是“结构优先”在吵闹不休。对于日本经济,我们已经陷入了深深的误区:也许我们并不能用80年代初如日中天的日本经济来衡量现在的日本经济,否则我们将以为其经济永远处于衰退之中;如同我们不能用新高的股市综合指数来衡量股市,否则我们将总以为现在的股市在漫漫熊市中,日本经济仅仅是洗去了铅华的常态,并且难以再回复到光彩照人的韶华之中。

4、亚洲:曾经梦想的“21世纪是亚洲世纪”已经遥不可及,谁来领导亚洲?面对已经整合的欧盟,以及正在整合的美洲经济,亚洲经济滑落到分崩离析之中。《圣地亚哥宣言》和《行动计划》显示出的大势是:2005年1月1号作为谈判达成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协定的最后期限,并在2005年年底前由各国审议通过,正式生效。这样,美洲自由贸易区FTAA包括北美、南美以及加勒比海地区的34个国家,涵盖8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5%。如此欧盟、美洲自由贸易区和APEC三大区域性组织构成全球贸易和投资基本架构的格局将基本确立。可以预期的是,美国自身的经济的困扰、对拉美后院的传统重视、以及对APEC非制度化的清谈而不务实的失望,必然使其对充当整合亚洲经济的热情多少有些冷却,而产生新一波的面向美洲内部的贸易转移和投资转移,即美国在选择贸易和投资伙伴时,会将美洲国家置于更优先的地步,对东亚国家显然意味着某种程度的“挤出”。由于亚洲经济一体化明显滞后于欧盟和美洲,并且美、日、中等大国对机制化的亚洲经济合作态度暧昧,利益纷争。亚洲经济,因为缺乏清晰可信的领导者,无人填补美国因启动FTAA而对APEC丧失的热情和形成的真空;无人勇于改进APEC的清谈和制度建设迟缓。亚洲似乎仍是半个世纪前,邱吉尔曾经说的那样:亚洲?那只是个地理概念!似乎谁都没有看到一个经济生活和谐的亚洲。世界看到的,已是更为分崩离析、而不是更为整合的亚洲经济。

5、世界经济:是滞胀?是衰退?还是急剧失速?对当前的世界经济格局,大致有三种判断,一是从高速增长意外地突然失速(sudden slowdown);二是已经陷入到经济衰退中 (recession)甚至是大萧条又回来了;三是我们重新回到了20世纪70年代全球性的经济癌症-----滞胀(stagflation)中。在尽可能理性和冷静之后,我们认为世界经济在急剧失速之中,至于衰退则是目前仍是可能性尚非普遍的现实性;而滞胀,则多少还有些遥远。下表显示出世界经济增长的确有明显的放缓迹象。

表1、主要国家的经济增长变动(单位:%)

时间/GDP%

美国 欧盟 德国 法国 英国 日本

2001.

(1-3) 1.3 2.0 1.5 2.0 1.7 -0.8 8.1

2001 1.6 2.2 1.6 2.4 2.2 0.5 7.3

2002 2.9 2.5 2.3 2.5 2.7 1.3 7.5

资料来源:《 Economist》2001-05-21.

至于世界性经济衰退,至今仍然只是有待证实的预言。30岁以上的人们对经济衰退印象最深的就是“牛奶倒进海里”的画面,那是从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以及政治经济学教师的讲解中得来的刻骨印象。如果21世纪初衰退重演,则也许天之骄子式的硅片亦将弃于山谷,类似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产品过剩、需求不足情形将重现于整个世界,并成为中长期全球经济的大敌!经济衰退在若隐若现之际,通货膨胀的威胁已悄然降临。2001年5月,G7的通胀率已从1999年初的1%上升至2.8%,这是8年来的最高水平。其中美国通胀率从1999年的1.6%上升到2001年5月的3.6%,欧元区国家通胀率从0.8%上升至3.4%。这使人们不能不警惕世界经济重蹈20世纪70年代的覆辙。我们尚可幸运的是:西方国家通货膨胀的上升很大程度上是受能源价格上涨的,扣除能源、食品价格因素后的核心通胀,在美国为2.5%,在欧元为2.1%,日本尚在通货紧缩之中。世界经济的大乱局,是新经济光环不再带来的全球性振荡;是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导致新兴市场国家危机的阴影再度聚拢;是亚洲经济再度边缘化的威胁。此际中国经济往何处去?

二、世界经济乱局里的中国:忧思何在?惊喜何在?

世界经济乱局,迫使中国面临较之亚洲金融危机更为险峻的外部环境,尽管中国经济和美国经济也许不在同一条战壕,但无疑却在同一个经济增长失速的地球上,全球化的迅速推进,和20年来我国经济已经从封闭走向开放型大国经济,因此,世界经济增长失速将通过贸易和投资等多种渠道传递和影响我国。忧虑者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君不见,阿根廷已陷入金融危机的困苦中,新加坡正跌落到11年来最糟糕的经济状况,而,泰国、菲律宾等经济体,则有山雨欲来、黑云压城的意思。而有人则说,天欲堕,赖以拄其间!多年来中国经济一直苦苦培育内需,并没有像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那样,仰仗欧美经济之鼻息,世界经济突然失速,与中国经济,在投下了浓重阴影的同时,却也带来了一抹意外的亮色。

1、忧思何在?受国际市场不景气的,扮演了我国2000年增长引擎之一的出口将急剧滑坡,甚至成为经济成长的羁绊。世界经济增长失速的直接冲击是我国外贸的陡然滑坡。经济增长中,来自对外贸易增长的贡献在1/4左右,我们的实证表明:过去6年来,美国经济每向下滑落一个百分点,世界经济就将跌落0.4个百分点,而世界经济每跌一个点,中国出口就滑落10个点。由此来看,美国经济滑坡无疑将使得我国出口严重滑坡。

在2000年度,我国出口增长了27.8%,而2001年一季度因为惯性订单出口勉强达到了14.7%;但到二季度就降为4%,还不到一季度的一个零头,5月份我国出口仅增长3.5%,比上月回落7.6个百分点,其中对欧美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增速均下滑了2-3个百分点。1-5月份,中国累计对美国出口增长7.6%,为203.19亿美元,比1至4月份累计增速回落2.3个百分点;1-5月份,中国对日本出口额为179.5亿美元,仅同比增长16.5%,远低于去年同期31.3%的增幅。到了6月份更仅出口220.8亿,这甚至比上年同期还下降0.6%,出现近两年来的首次月度负增长。出口的滑坡给国民经济的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影响。上半年我国外贸累计实现贸易顺差81.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123亿美元下降了41.6亿美元。净出口的减少使得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速放慢了将近1个百分点。二是间接影响。出口的萎缩使得生产受阻,外贸出口对生产的上拉作用由去年上半年的3个多百分点,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不到1个百分点。

作为负责任的地区大国,我国显然不可能通过人民币贬值这样“以邻为壑”的做法来换取出口竞争力的喘息性恢复,此外,其余可以刺激出口增长的“立竿见影”的渠道也已近枯竭。如出口退税的力度已相当大,而出口信贷扶持则不可能为所有产业分享,而2001年11月前后,我国则又可能因加入WTO而加速市场准入。上述因素显示:世界经济增长失速将使我国外贸扶持手段和空间弱化,经常项目收支的顺差将显著缩小,如果按照1-6月份外贸出口变化的趋势来看,2001年我国出口增长可能维持在5%-6%左右,基本无望达到8%的预期目标,我国外贸出口的陡然失色将是世界经济乱局的直接祭品。

2、惊喜何在?纷乱的世界经济更衬托了“中国魅力”,并引致国际资本向我加速分流的新格局。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前后,国际资本流动的格局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根据亚洲开发银行《亚洲发展展望2001》统计,在1998-1999年度间,全球直接投资分别为7590亿和10910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为5650亿美元和8780亿美元,流向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仅为1941亿和2121亿美元,流向亚洲的直接投资分别为846亿和869亿美元。在2000年第三季度以前,由于美国经济走势强劲,大量国际游资都被吸引到了美国。根据美国第一波士顿信托银行的估计,美国一家就占用了全球净储蓄的72%!因此,在世界经济增长失速之前,欧盟和日本是最大的资本净流出地区,而美国则是最大的净流入地区,至于亚洲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则基本上是无足轻重的。

在美国经济增长出乎意料地一蹶不振之际、美国股市已经辉煌不再、美联储连续降息三大负面因素的冲击下。长期汇聚美国的国际资本,必然要寻找新的出路,是否有可能分流到亚洲等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国家?鉴于国际资本往哪里流,哪里的经济短期内就会迅速升温,那么亚洲经济是否会因祸得福,因资本大量内流而加速增长?这种可能性并不大。从2001年上半年的资本流动格局看,2001年第一季度欧元区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资本净流出860亿欧元,而去年第一季度净流出为429亿欧元。日本今年第一季度资本净流出22292亿日元,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出16422亿日元,证券投资净流出908亿日元,其他投资净流出4963亿日元。尽管2000年下半年开始,美国经济增长和股市双双跳水,但流入美国股票市场的国际资本却仍高达1718亿美元(1999年为987亿美元);流入美国公司债市场的国际资本达2941亿美元(1999年为2328亿美元)。2001年第一季度,流入美国证券市场的国际资本仍达到了1550亿美元!但毕竟国际资本有从美国分流的某种迹象,例如,2001年第一季度,共同基金从美国股市抽走了越数百亿美元。因此国际资本流动的新近格局是:美国作为国际资本安全港的荣耀有所削弱,可能产生国际资本分流,但其作为欧日资本的主要去向仍无改变。

新兴市场并不能够担当吸收从美国分流的部分国际资本的角色。世界银行2000年的《东亚:恢复及更多》(East Asia: Recovery and Beyond)中显示,东亚体系并无根本改善。此轮世界增长的放缓反而给新兴市场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为了抵御出口的滑坡,部分家隐现了新一轮货币贬值风潮。拉美的巴西和阿根廷的货币已有危机征兆;而亚洲则泰铢走势明显不稳,新加坡经济疲弱不堪,经济风声鹤唳,国际投资者对新兴资本市场的重重疑虑,足以使得从美国分流的资本不可能注入新兴市场。

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之际,新兴市场作为整体在引资方面是弊多利少,但中国却可能是重重乌云中唯一透射出来的一缕阳光!这样的判断是基于以下理由:(1)、中国的经济本质上是大国经济,据称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成长中的内需拉动因素达到了93%!其在吸引国际资本方面的突出表现是小型开放经济体无法相提并论的。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国际投资报告2001》的披露,新兴化国家NIEs吸引国际资本仅仅是在1999年以后才有了恢复性增长,除了NIEs、日本和中国以外,南亚和东亚国家在1998-2000期间乏善可陈。而中国则明显是例外,自1995年以来,利用外资始终保持在相当高的水平。(2)、中国具备吸引国际资本的稳定的基本面,这同样是其他新兴市场不可比拟的。根据亚洲开发银行2001年度亚洲发展展望的预测,在亚洲国家中,中国仍然是经济增长最为强劲和平稳的国家,只有印度经济稍可和我国比拟。稳健成长的中国经济,将在世界经济乱局中,越发凸现其“中国魅力”,并令国际投资者凝眸注目。

表2、波动的亚洲经济和稳定的中国经济(单位:%)

年份/GDP%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新兴工业化国家 -2.9 7.9 8.4 4.3 5.6

亚太发展中国家 -2.0 4.1 -1.8 3.4 5.0

东亚 6.1 5.8 5.7 5.8 6.5

中亚 1.5 4.7 7.8 3.3 4.8

印度 6.6 6.4 6.0 6.2 7.0

中国 7.8 7.1 8.0 7.3 7.5

第4篇:世界经济的趋势范文

[关键词] 日本 韩国 苏南地区 产业结构 演进

中图分类号:F1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7)6-0100-06

现代经济发展的历史和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其产业结构演进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无论是库兹涅茨应用57个国家的历史数据分析所得出的在不同收入水平上的结构变动规律,还是克拉克定理所阐释的生产要素在产业结构中的转移规律;无论是描述工业结构高级化演进趋势的霍夫曼定律,还是表现经济总量增长与结构变动关系的钱纳里定理,均揭示了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内在联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其经济发展水平,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成功发展取决于产业结构的成功转变。本文剖析了日韩两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历程及成功经验,对于我们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促进经济健康、有序、稳定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日韩两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

1.日本产业结构演进的历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实行了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制定周密的计划,确定产业的发展方向,然后通过产业政策、法规及行政指令来推动产业结构向目标结构演进。战后日本的产业结构演进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日本的产业结构调整更多的是通过产业政策的引导来实现的。运用科学的产业政策来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它为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使日本在世界各国中成为以产业政策成功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典范。(1)经济恢复阶段(战后至50年代初)。战后初期,日本政府为尽快恢复疲软的经济,在资金、原材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把重点放在恢复煤炭、钢铁、化肥、电力等工业部门,尤其是集中力量恢复煤炭和钢铁工业,以此带动整个经济的恢复。为此,日本采用了“倾斜生产方式”为主的产业复兴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促进了煤炭、电力、化肥、钢铁等工业部门的恢复,而且带动了整个工矿业和农业生产的恢复,重新启动了工业化进程。通过倾斜生产方式政策,日本的基础工业部门实力得以壮大,为其今后的重化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2)重化工业化阶段(50―60年代)。20世纪50―60年代,日本确立了以重化工业为主导产业结构政策。在这一政策指导下,重化工业所占比重从1955年的58.5%上升到70年代初的79%。钢铁、石化、化纤、汽车、家电、造船等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它使日本产业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重化工业比例的提高不仅带动第二产业的发展,还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现代化的水平,使第一产业比重得以迅速下降,并以提供市场为前提使第三产业的比重得到增长,从而使日本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通过重化工业的发展,日本实现了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英、法、西德,成为第二经济大国。

(3)技术密集型产业阶段(70―80年代)。20世纪70年代,受环境和石油危机的影响,日本经济受挫。为此日本政府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产业政策以能源政策及电脑、电子技术密集型产业振兴为重点。在整个70年代,日本政府重视推进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同时加强了以节省能源与促进替代能源为两大支柱的能源政策,使日本能够顺利克服因石油危机造成的困难。80年代,日本产业政策的重点是加强自主的技术开发,在提出产业结构知识密集化要求的同时,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主持或参与重点科技领域的科研工业,建立了企业、大学、政府三位一体的“流动科研体制”。在日本政府的产业政策推动下,经过不断调整,日本的产业结构达到了比较合理、先进的程度,其产业的应变能力迅速增强。到80年代初,日本在半导体、集成电路、电子技术等高科技领域超过欧美,居世界领先地位,经济竞争力则跃居世界榜首。

(4)新技术立国阶段(90年代)。进入90年代以后,日本的产业已具备了巨大的生产能力,日本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政策重点转换到国际协调型产业方面。在产业政策上,提出建立面向21世纪的国际协调型产业结构的构想,由外需主导型转为内需主导型,变以汽车、电子产业为主轴的“一级集中型”为促进新兴产业和有希望增长的产业共同发展的“多极型”产业结构,注重发展知识经济,重点发展信息、通信、住宅、医疗、福利、环境等相关产业。尽管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处于低迷状态,但其综合经济技术实力没有受到太多影响,其优势产业的格局基本上也没有太大的变化。1995年日本第一、二、三产业在GNP中的比重为1.3∶37.3∶60.4。[1]

进入21世纪,日本推出了旨在调整日本经济结构、提高日本经济竞争力的《日本经济结构改革与创造的行动计划》,其要点是完善大环境,促进企业的创造性经济活动和创立新企业,纠正日本现在的高成本结构等。同时,随着信息革命的不断深入和产业结构高科技化的发展,日本正在大力发展信息科技、生物科技和纳米科技,努力开发新能源、新材料,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循环社会等等,整个产业政策的科技化成分更为突出。在战略层面上其强调“变革和创新”,以求从经济大国迈向高科技大国;在系统层面上其强调面向未来,培育基础技术和专门人才;而在应用层面上,则着眼于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措施的实施,从而将产业的发展与科技的发展在政策的运用上更紧密地结合起来。[2]

2.韩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历程

在韩国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韩国政府根据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把握良机,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使经济得以迅速发展。自二次世界大战至今,韩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大致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进口替代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朝鲜战争到60年代以前,由于战争的破坏,使得韩国经济处于萧条状态,面对缺少资源和资本技术实力的形势,韩国实施了进口替展战略,产业政策的着重点是保护和促进消费品工业的发展,以满足内部消费需求,稳定经济和社会,这一政策对当时经济恢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3]

(2)出口导向阶段(60年代)。由于重视进口替代而忽视了出口带动作用,大量的进口导致韩国国际收支逆差巨大,对海外进口的依赖性明显。为缓解这种不均衡局面,增强韩国经济的良性发展能力,韩国产业政策导向开始从“进口替代”逐步转向“出口导向”,鼓励优势产业的培植,积极倡导产品出口。注重从本国实际出发,利用当时价格相对低廉的劳动力和纺织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轻纺工业,使得韩国纺织业成为韩国出口的主导商品,带动韩国产业从进口替代顺利向出口导向型转变。

(3)重化工产业发展阶段(70年代)。出口导向产业政策带来韩国相关产业规模的扩大,导致市场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在这一时期,韩国的产业政策从鼓励出口转向优先发展资金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在发展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产业的同时,大力推进造船、电子、有色金属等产业发展,此外,还重视电子机械、家用电器、汽车等高新产业的形成与进步。这些产业不但为韩国的高速高效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改变了韩国的工业结构,使其轻工业的比例逐步下降,进入了以重化工业为代表的新工业化阶段,经济结构迅速得到优化。

(4)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阶段(80年代以后)。80年代以后,国内外经济技术环境发生了新变化,新的科技革命在世界兴起,高技术产业迅速发展,韩国经济面临新的挑战,为此,韩国政府将“贸易立国”、“重化工业立国”战略向“科技立国”战略转变,目标是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向机械电子等技术密集型高技术产业转变。在对纺织、水泥、石化、钢铁、家电、汽车、造船等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增加创新出口优势的基础上,瞄准精密化学、精密仪器、计算机、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业,并给予重点关注和扶持。确定了信息产业、新材料、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为战略发展重点,使韩国产业结构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5)产业结构高技术化阶段(90年代后)。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韩国意识到了产业调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顺应世界信息化浪潮,确立了产业结构高技术化的发展方向,重点抓住以大集团企业为中心的产业组织结构调整,与此同时,还着重抓了中小企业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育,在资金、税收、用地、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积极的支持和帮助,并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形成了良好的技术创新氛围,大大增强了韩国产业的技术含量,使产业结构得以进一步提升,第一、二、三产业在GNP中所占的比重由1991年的8.0∶46.1∶45.9上升到2001年的4.0∶34.7∶61.3[4],极大地提高了韩国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21世纪,面对新的发展时期和竞争时期,韩国产业又面临一个新的转型要求,实现新的产业换代和升级。为此,韩国推出了一系列的振兴计划,对21世纪初产业结构做了以下调整:第一,对韩国仍具有优势的产业(如纺织、水泥、石化、钢铁、家电、汽车、造船等),通过技术革新,实现产品精深加工和多样化,提高国产化率和附加价值。第二,对韩国尚处于引进或吸收改良阶段的产业(如精密化学、精密机械、计算机、电子机械、航空航天等),重点扶持,使之成为21世纪初最大的出口产业。第三,将韩国处于萌芽阶段的新型产业(如信息通讯业、环境保护产业和生物工程等)做为积极发展的未来产业。韩国将在有选择、有步骤地开发其若干技术的同时,积极引进和消化尖端技术,从而为最终转向知识密集型产业结构奠定基础。[5]

上述日韩两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历程显示出以下一些共同特点:

(1)经济增长总是伴随着结构变迁,结构变迁推动着经济增长,两者互为因果,相互促进,贯穿于日韩两国产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2)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主导产业及其群体的历史演变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主导产业是随经济发展的阶段而更替的,要改变产业结构的性质,首先要改变主导产业的性质。从轻纺工业阶段到重化工业阶段再到信息化阶段,反映了技术的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

(3)传统产业理论认为,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第二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则是一国兴旺发展的标志。日韩两国的产业演进,遵循着第一、二、三产业优势地位的变化依次递进,服务业地位突出,技术密集型工业结构形成,产业结构水平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

(4)日韩两国产业结构不是自我封闭式的维持均衡发展,而是通过国际投资、国际贸易、技术引进等国际交流方式,实现与产业系统外的物质能量的交换,以深化国际合作来求生存、求发展,建立国际协调型的产业结构。

(5)在日韩两国工业化的中后期,资金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的行业在工业中的比重持续上升,使整个经济向着资源节约和技术、知识密集的方向推进。

(6)日韩两国产业结构演变的顺序依次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这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普遍规律,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演进是基本一致的。日韩两国的快速发展并未超脱这一规律,只是充分发挥了后发优势,使每一阶段的过渡时间大大缩短,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日韩两国产业结构转型的经验总结

第一,产业政策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牵引力。日韩两国在其发展过程中,能够根据本国国情特点,合理制定并实施产业政策,这无疑是两国产业迅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迅速趋向高级化的推动力。日本大约每十年左右提出一个中长期的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总体规划。每一阶段都针对经济的变化确立不同的“主题”,产业结构也随着经济变化不断调整。在政策手段上,日本主要通过投资补贴、加速折旧、税收减免、提供长期政府贷款和优惠利率等促进产业政策目标的实现,从而促进产业结构不断转换升级。韩国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也都有明确的产业结构目标,产业结构调整适时而稳健地进行,顺应和表现了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和必然性,实现了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再向技术密集型的转换。正因为如此,韩国才会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创造出辉煌的产业发展业绩,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船舶、汽车、电子和半导体制造业大国之一。

第二,以技术进步引领产业结构升级。日韩两国在产业结构演进中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即选择了先模仿、后独创,先低科技后高科技的正确发展战略和政策导向,从引进、消化、吸收技术到自主创新,并逐步建立起了本国的技术创新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大量引进技术,并注重改造和创新,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战后以来,日本是引进技术最多、收益最大的国家。日本引进的技术十分注重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引进的都是日本产业发展急需的,对提高生产率最有效的先进技术。日本引进技术不是简单地模仿和使用,而是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加以研究、改进和创新,最终建立了自己的技术体系。纤维、钢铁、机械、电子、汽车、化学等部门对世界先进技术的引进吸收和改进,都先后对日本产业结构的升级起了重大的作用。7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的制造业技术达到了世界最领先水平。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日本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韩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产业技术进步的结果。韩国努力依靠技术进步,促使产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方向转换。韩国在近40年中先靠贸易立国,然后又靠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了先进技术,最终实现了自主创新。韩国引进技术与国家产业升级非常匹配,适时调整技术引进的重点。60年代,韩国技术引进以纺织、建材、钢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70―80年代,主要集中在造船、化工、电子、汽车等重工业和新技术产业;90年代主要集中在电子、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精细化工、生物工程等电子信息产业。[6]韩国在不同的产业阶段非常有效地引进了本国急需的技术,而且在各个产业阶段里消化和吸收了这些技术,从而推动了产业结构不断转换升级。正是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技术开发,韩国较快地在部分高技术领域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建立起了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产业。

第三,重视法律手段的应用。日韩两国产业结构调整之所以有此成效,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依法调整。二战后,日本在每个产业发展阶段,都制定了稳定产业发展的有关法律法规,以集中力量有秩序地恢复和加速特定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法既有统筹性,又有动态连贯性。50年代,日本以产业合理化政策为中心,对重点培育扶持的机械零部件产业、电子工业、合成纤维产业等,制定了专门的振兴法,如《机械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电子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等。这些产业政策法在促进日本重化学工业化、增强国际竞争力方面发挥作用。进入60年代中期,根据日本经济和国际环境的变化,制定了《特定机械信息产业振兴临时措施法》,大力推动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80年代日本提出了以“创造型知识密集化”作为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出台了《基础技术研究顺利化法》为创建基础技术研究开发提供了法律依据。进入90年代,通过修改《石油业法》、《电气事业法》,放宽了对石油、电力领域的限制,有效地促进了这些产业的竞争与发展。在21世纪,为了改善大环境,促进企业的创造性经济活动和创立新产业,提出了完善公司法制,从根本上修改商法,完善公平竞争条件所需的法律草案,完善银行法,提出有关支持节能和能源再生的法律等。韩国也非常重视对产业政策进行法律调整,二战后,韩国也制定了大量的产业法,如韩国的《产业发展法》、《流通产业发展法》、《电气产业法》、《电气产业结构改善促进法》、《煤炭产业法》、《软件产业振兴法》、《航空宇宙产业开发促进法》等等。

第四,注重产业组织政策与产业结构政策相辅相成,协调运作。战后,日本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是不断提高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这一目标下,日本产业组织政策的重点在企业合并、改组政策以及中小企业政策两方面,强调企业的大型化、集团化,倾斜于规模经济的利用,特别强调大中小企业的协调发展。这些组织政策形成了富有活力的企业,建立了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弥补了产业结构政策可能出现的缺陷,大大提高了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韩国产业组织政策的特点是政府强有力的干预和市场机制的结合。一方面,韩国政府以大规模直接投资或贷款担保的方式,大量引进成套设备,在较短的时间里,快速组建大企业集团按规模经济经营,培育和扶植大的企业集团打入国际市场。另一方面,还加强了对中小企业的保护,防止过度垄断造成国内市场竞争不足和贫富差距扩大。

第五,对衰退产业进行转型和援助。产业的兴衰是产业生命周期演化和产业结构有序变动的必然规律。日本进入衰退产业的有煤矿、纺织、造船、有色金属等行业。如日本的煤炭开采在历史上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从50年代起,日本煤炭资源遭到海外廉价石油大量输入的冲击,煤炭产量大幅下降。日本政府为保证煤炭生产规模维持在一定数量,曾先后九次调整煤炭政策,但最终还是关闭了大量煤矿,促使煤矿及工人转业转产,调整了煤炭产业结构。日本对衰退产业的主要做法是:一是设立萧条产业信用基金,以保证按安定基本计划规定对设备进行处理,以及实施其他措施时所必须的资金;二是给设备调整造成的失业人员和中小企业转产以相应的救济;三是对离职者进行就业指导培训,日本政府在煤炭政策中规定:凡是煤矿退下来的从业人员都要经过再培训,培训由煤炭企业和接收单位负责进行,政府分别给上述单位每人一年工资的3/4和2/3作为培训费,给接受者每人3500元的生活补贴。[7]这些培训措施使失业人员得到了很好的安置。

启示与建议

当前,苏南地区正在经历一个重要的经济转型期,从产业层面看,尽管近年来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主要产业仍然集中在传统领域,多数产品处在价值链低端,低成本优势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国际贸易摩擦增多,资源和环境压力增大。日韩两的经济发展环境和经济发展阶段与我国苏南地区有较多相似之处,尤其是两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值得苏南地区产业转型借鉴。因此,苏南地区要充分重视总结日韩两国的经验,针对苏南的实际,找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向,推动苏南产业结构迅速升级,实现其经济健康发展。

(1)研究和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日韩两国政府正是由于制定了适应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产业政策,有力地推动了两国产业的发展,实现了经济腾飞。苏南地区现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同时置身于国外进步技术、雄厚资金和较强竞争力的行业、产品和企业包围之中,因此要认真分析日韩两国实施产业政策的成功经验,从苏南实际出发,制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注重调动企业积极性和自主性的产业政策,注意各项产业政策序列性、稳定性和连续性,推动苏南产业结构迅速升级,实现苏南经济健康发展。

(2)重视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从日韩两国产业转型的经验可以看出,自主创新是提升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动力。苏南地区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过于依赖国外技术和装备的严重问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非常有限。据报道,苏南地区对外技术依存度超过50%以上,而日本在5%以下,韩国在8%左右。苏南对自主创新问题重视得很不够,这方面应该向日本、韩国学习,在引进技术中,真正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变别人的为自己的。不仅要特别注意引进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大技术和关键技术,还要走出一条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新路子,使技术“内生化”,从而摆脱对发达国家技术的严重依赖,以推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3)产业结构调整应当充分应用法律手段。充分利用法律手段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是日韩两国产业调整的重要经验。日韩两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和推行法治化的产业立法制度,通过立法形式,合理调节产业,促进产业增长,推动经济发展。苏南地区已进入经济结构转型时期,应重视产业立法,利用产业法促进产业升级换代,用法律来保证产业的发展,使产业发展步入法制化轨道。除此之外,对需要扶持和调整的重点产业,应尽可能以法律形式加以个别规定。如对先进技术及新兴产业的扶持措施、劣势企业的退出机制、衰退产业的调整援助方法、过剩生产能力及设备的压缩,都应注意应用法律手段。

(4)加紧实施以产业集中为导向的产业组织政策。日韩两国运用产业组织政策培育和扶持了一批国际一流的跨国公司和企业集团,许多重要产业集中度都很高。近年来,苏南各地产业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点企业和大公司、大集团的发展速度还不快,在大、中、小型企业之间及城乡企业之间缺乏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重复布点现象比较突出,造成工业结构趋同,影响规模经济效益,苏南企业组织结构的低水平已影响了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因此,苏南地区要注意研究产业组织政策,注意通过联合、重组,发展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集团、大公司,形成以主导龙头企业为重点的规模强大、配套齐全、分工协作且关联性强、产业集中的“优势产业集群”,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同时,苏南应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综合利用本地区已有的产业,人才、技术优势,进行产业的优化重组和资源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与规模效应,培育并突出各地产业的优势与特色,以避免各地结构雷同、重复建设、浪费资源。

(5)发挥政府在衰退产业调整中的作用,促进衰退产业人员再就业。产业结构高度化演进本身意味着随着一国或地区经济的发展,在不同时期总会有一些新产业出现,同时又会有一些老产业消失。江苏在进行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及结构调整过程中,也遇到衰退产业退出和大量工人失业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应学习和借鉴日本等国家的经验,发挥政府在衰退产业调整中的作用,政府要对衰退产业实行资金援助政策,通过实施设备调整政策、市场保护政策、产业转移政策,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同时,把产业转型与职工培训结合起来,对衰退产业的劳动力实行援助和调整,通过实行培训、再就业的补贴,促使失业人员尽快就业。

(6)在产业发展上,要特别关注发展服务业和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十五”时期,苏南地区服务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其占GDP的比重一直在36%左右,与日韩两国相比差距很大。因此,苏南地区要鼓励和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使服务业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苏南地区已进入了工业化的中后期,必须从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转型,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因此,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样才有可能解决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的矛盾,从根本上改变高能耗、高物耗的经济增长模式,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注释:

[1]日本东洋经济周刊.经济统计年鉴,1997

[2]李毅.当前日本制造业的产业政策动向与制造企业的调整和变革.日本学刊,2005(6)

[3]刘静.韩国发展科技经济的经验.全球科技经济了望.2006(7)

[4]韩国国家统计局,主要经济指标,2004

[5]臧新等.日本韩国国内经济与对华直接投资关联性的比较,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3)

第5篇:世界经济的趋势范文

中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生产相对过剩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把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结合起来,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 与化解经济领域潜在风险结合起来,谋求中国未来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关于经济结构的理论解释

(一)经济结构的理论内涵

经济结构是指整个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及其部门内部的构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经济联系和数量对比关系的总和。[1]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结构转变已经成为引致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经济结构转变在何种程度上,以及通过何种机制影响了我国的高速经济增长,仍然是一个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

库兹涅茨曾提出:一个国家国民收入的度量必须从结构的角度去衡量。他根据对大量数据进行长期趋势分析和截面分析后指出,美国1948 - 1966 年生产率的提高有10 %是由资源的再分配引起的。但是,西方学者对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西方经济学家从结构角度研究经济增长时,常将所有制结构因素抽象化,即把所有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视同为市场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样自然,而不予考虑。此外,西方学者完全忽视了城乡二元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为西方国家内部由于生产发展水平相对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并不突出。然而对中国来说,所有制结构和城乡二元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然是两个无法忽略的因素,因此,西方学者的研究结论不适用于中国的经济发展现状。

对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国内主要集中在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上。葛新元在总结前人对经济增长要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定量衡量经济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方法,并结合中国的数据计算了1952―1997 年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夏明通过投入产出法分析了转轨以来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变,发现在1981―1997年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的发展。

(二)经济结构转变的理论内涵

理论界对经济结构转变的基本解释是:一国的经济结构转变是随着人均收入变化而发生的需求、贸易、生产和要素使用结构的全面变化。[2]

根据经济结构转变的多国模型数据,结构转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初级产品的生产,在低收入水平上,制成品的有限需求不能使制造业成为总产出的主要来源,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结构。

2.经济重心由初级产品生产向制造业生产转移,一旦人均收入水平超过400美元,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就高于初级产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3.由于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制造业产品数量的极大增加使服务业经济的发展成为可能,社会分享了制造业生产的财富,从而使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部门。

二、中国经济结构演变的动因分析

中国经济结构的演变与调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在不断演变和调整的过程中, 中国的经济结构在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集中主要包括: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单一产权结构向多元产权结构转变;封闭型经济结构向开放型经济结构转变;二元经济结构向多元经济结构转变;企业组织结构由“政企合一”模式向现代公司制转变。推动中国经济结构演变的动因有很多,其中主要的动因包括三个,分别是:制度变迁、技术进步和分工格局的变化。

(一)制度变迁与中国经济结构的演变

中国经济结构演变的过程既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也是中国经济制度变迁的过程。[3]中国的经济制度变迁是从诱致性经济制度变迁开始,随后以强制性经济制度变迁为引导,两种经济模式共同发展、相互作用的过程。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非国有经济性质的市场主体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市场化进程与西方国家的市场化进程存在根本性质的区别,主要表现为:西方国家是从自然经济直接过渡到商品经济,而我国的市场化进程中除了传统的自然经济以外,还经历了一个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因此,与西方的市场化进程不同,我国的市场化进程还涉及到市场经济体制如何与公有制经济相结合的问题。

产业结构的变迁是经济结构变迁的重要内容,中国产业结构的变迁过程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制度变迁过程。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经历了四次大调整:第一次是纠正严重失调的“农、轻、重”比例关系;第二次是认真搞好国民经济的“调整、改革、整顿和提高”;第三次是扭转产业结构“轻型化”倾向;第四次调整集中体现在“十五”计划时期,是基于经济“存量”的全局性战略调整。

(二)技术进步与中国经济结构的演变

经济结构演变从根本上讲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的, 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技术进步是经济结构演变的又一个主要动因。[4]技术进步对经济结构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产业结构、市场结构、生产结构、产品结构等方面。

技术进步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传统产业技术的改造和结构升级等方面。改革开放之初,加工业中比较先进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几乎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农业领域的许多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如:化肥、农业机械等,在80年代初也需要从国外进口。因此,直接和间接的技术引进对我国传统产业技术的改造和结构升级起到重要的作用。

技术进步还通过改变要素禀赋结构对经济结构产生影响。首先,技术进步可以增加要素供给的数量,也可以提高要素的质量;其次,技术进步会在既定的产出水平上减少要素投入,增加生产要素的相对供给量。技术进步大多是节约资本型或是节约劳动型,无论哪种类型的技术进步都会扩大生产可能性边界,提高社会在既定条件下的生产能力。

技术进步还会对市场结构变化产生重要的影响。[5]首先,技术进步会带来同质产品与异质产品的差异,这是形成垄断的市场基础;其次,行业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活动(R&D) 需要高级的人力资本投入和巨额的物质资本投入,这会给许多企业造成对关键技术进行研发的进入障碍,同时也增大了技术研发的风险;最后,技术创新还会导致新的市场交易方式和交易主体的产生。

(三)分工与中国经济结构的演变

分工的变化会引起产业结构的转移,进而推动了中国经济结构的演变,内生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新的分工格局具有一系列新的特征,这些新的特征是中国经济结构演变的基础,而且,中国经济结构演变的本身也包含着分工的变化。[6]

分工可以分为国内分工与国际分工,国际分工是国内分工在空间上的延伸。从劳动分工的角度来看,由于生产链的不断延长和国际分工的不断细化,国际间的劳动分工出现两种相反的发展趋势。处于较低分工层次上的劳动的差别逐渐缩小,生产要素的通用性增强,进入、退出壁垒的难度降低,因而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处于较高分工层次的劳动差别扩大,专业化知识和技能在高层次的劳动分工中十分重要,生产要素的专用性增强,进入、退出壁垒的难度增加,因此,高层次的分工成为发达国家控制国际分工格局的主要方式。

跨国公司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国际分工的主要力量。传统的以国家为界限的分工不断弱化,跨国公司经营的企业内国际分工、跨国公司之间的国际分工等新的国际分工形式逐渐成为国际分工的主流。因此,国际分工已经从国家层次向企业层次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断进入同一分工体系。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分工的深化和国际产业转移对国内分工格局的影响越来越大。[7]在中国经济的许多方面都具有“大国模型”的特征,所以,中国的分工格局主要是由本身的资源禀赋、经济发展程度、收入分配政策、市场需求规模、经济体制、技术水平等因素决定的,经济结构变化与分工变化是共同进行、相互影响的过程。

三、中国经济结构演变的趋势分析

(一)中国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中国经济结构的问题表现在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所有制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多个方面,而最为突出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产业结构不合理

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政策的取向偏重于工业规模的扩大和工业总量的提高,忽视了产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中国经济发展的高速度主要依靠高积累、高投资的支撑,由此造成了一系列产业结构问题:一是生产结构不合理;二是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三是产业技术结构不合理。

2.地区经济发展不协调,产业结构出现趋同化现象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各地方政府长期追求工业自成体系,造成重复投资、重复引进、重复生产的现象十分严重,最终导致各地区之间产业结构严重趋同,地区间的分工协作程度弱化。[8]尽管东、中、西部的资源和经济技术环境存在很大差别,但在工业产品结构中,相似程度却很高。据有关部门测算,东部与中部地区结构的相似率为93.5%。中部与西部的相似率更高,达到97.9%。

3.城镇化水平偏低

目前,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下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但是无论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相比,还是从工业化进程的要求来看,中国的城镇化水平都明显偏低。按照生产结构、劳动力配置结构和城乡人口结构分布三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中国的城镇化水平还达不到国际低收入国家城市化的水平(低收入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为35%)。城镇化水平过低不仅影响了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而且不利于扩大国内投资与国内消费需求。此外,还加大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差距,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不利于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中国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

1.调整产业政策,完善实施方式

对各个产业进行重新定位,制定和实施分类产业政策。[9]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国情的不断变化,我们应不断分析各个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调整各行业的发展战略,力求发挥优势,回避劣势,避免仿照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来被动地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

2.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在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地位将进一步得到加强。根据中国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和进入小康社会以后消费水平提高的新要求,中国政府将从多方面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3.加快高新技术发展

工业结构的调整和提升,必须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改造现有工业及产业结构,巩固和发展中国传统工业的比较优势,大幅度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因此在近期和中期,中国将集中优势力量发展具有中国比较优势的高技术产业,特别要发展具有潜在优势的高技术产业,提高高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10]

4.提高城镇化水平,优化城乡经济结构

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推进城镇化的条件已经成熟。为尽快改变目前城乡分割的状况,中国政府将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建立城乡人口有序流动的机制。今后随着经济发展,进一步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是必然的趋势。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发展小城镇将成为推进中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此外,要改革农村的户籍制度和行政管理制度,形成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行政管理机制。

5.改善国内市场竞争环境,提高国内市场效率

逐步削弱直至取消政府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直接行政干预,打破阻碍经济健康发展的部门垄断现象,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提高政策的透明度。真正消除市场封锁,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市场规则,促进微观经济主体之间的公平竞争。由于此项工作不仅牵涉到市场规则的改变,还影响到一些部门的利益,因此调整将是十分困难的。在近期内我们应该做的,主要是梳理现有各项政策,特别是对一些内部规定进行修改、删除、公布,推进政策的统一性和透明度。不断改善国内市场的竞争环境,提高国内市场的效率。

结束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促进作用,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逐步改变了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为我国建立更为健全的产业体系提供了条件。[11]

本文对我国经济结构演变的动因及趋势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制度变迁、技术进步、国内及国际分工是促进我国经济结构演变的三大动力。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根据经济发展现状作了相关调整,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及我国经济中的新情况,我国的经济结构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得到及时、合理的解决,将从根本上决定着我国经济能否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最后,本文对我国的经济结构发展趋势作出探讨,在某种程度上,对我国经济结构未来发展趋势的讨论也是对我国如何实现经济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的讨论。

参考文献:

[1]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2]安东建.中国经济改革的结构与未来方向思考[J].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年检,2004.

[3]进.产业集群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4]周小亮.论经济结构调整与制度创新中的对称与互补[J].经济评论,2001.

[5]刘世锦.我国经济结构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战略调整[J].宏观经济研究,2000.

[6]石奇.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现状与推进思路[J].经济评论,2001,(3).

[7]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戴睿、易诚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8]雷钦礼.制度变迁、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9]赵彦云.宏观经济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0]夏明.转轨以来中国经济结构转变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2,(2).

第6篇:世界经济的趋势范文

1.断裂点理论

断裂点理论是关于城市或区域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城市的吸引范围是由城市的规模和相邻城市间的距离决定的,相邻两城市吸引力达到的平衡点即为断裂点。故两个城市影响区域的分界点(即断裂点)可以通过建立公式计算得出。

2.边界城市与内地城市相互影响分析

按照最大———最小规范化进行数据变换,得出临汾市17个城市的中心性强度值。利用公路里程数计算位于省际边界地区的永和、大宁、吉县、乡宁与位于内地地区的古县、安泽、浮山七个城市各城市间的距离及各城市距断裂点的距离。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可以看出,位于内地的城市其经济发展水平要高于位于边界的城市。

边界城市与内地城市之间的发展差异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边界地区城市与内地地区城市之间的发展差异十分明显。

(一)收入水平差异

位于内地城市的收入水平整体要高于边界城市。除了乡宁在7个城市中排名第二,其余边界城市永和、大宁、吉县的地区生产总值大大低于内城市古县、安泽、浮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几项位于最后三位的也都是永和、大宁、吉县,排于前列的边界城市只有乡宁。

(二)产业比重差异

临汾市边界城市位于吕梁山脉尾端,地形崎岖,交通不便,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比重过大,导致了边界城市经济的发展落后。

(三)第三产业水平差异

永和、大宁、吉县综合发展实力水平低,排在后三位,但第三产业水平却不低。第三产业比重与第二产业比重大致成反比关系,第三产业比重与其增长率大致成正比。临汾市7个城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主要由第二产业水平决定。总体来说,内地城市优势要远远优于边界城市。

边界城市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完善交通网,改善交通落后状况

临汾边界城市位于临汾西部,属吕梁山脉南端,县内沟壑纵横,梁峁交错。西靠黄河,与陕西的连接只有一条国道经过,境内没有一条铁路与高速通过,交通落后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要致富,先修路”。山西省十二五规划中“三纵十一横”高速公路建设与临汾有关的有,西纵—右玉杀虎口-芮城风陵渡,贯穿临汾边界四城市;第八横—黎城下浣-永和永和关;第九横—黎城下浣-吉县七郎窝,贯穿永和、吉县与陕西相连。这些高速公路的建设为临汾边界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机遇。边界城市要抓住机遇,将当地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二)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

临汾西部边界城市除乡宁外,永和、大宁、吉县能源资源缺乏,第二产业水平低,而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过大,导致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与内地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要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利用当地农业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增加产业链,逐渐从低端向高端转化。边界城市旅游资源发达,拥有吉县壶口瀑布、乡宁云丘山等等一大批自然人文遗产。边界城市第三产业水平占总GDP的比重不低,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开发旅游资源,增加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使第三产业成为当地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三)完善信息网络,加强区域经济协作

现代社会是信息的时代,高速地运作才能获得经济的效益。加强边界城市的对外联系与区域合作,发挥地方特色,才能将本地的独特优势转化为巨大的经济效益。吉县苹果、大宁木枣作为山西乃至全国的有名的产品,要加大宣传,进一步提高知名度。边界效应既存在劣势,同时也蕴含着机遇,利用同周边区域的共同优势打造大区域优势,可以促进相互之间的发展。

(四)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植

对边界城市经济的发展,必须依托政府政策支持。省际边界的划分,使得边界县市成为城市的边缘,容易被忽略,两省之间的恶性竞争也影响到边界城市的发展。只有依托政府政策的扶植,两省共同发展才能真正发挥优势,促进省际边界城市发展。

第7篇:世界经济的趋势范文

洁净室(区),悬浮粒子,置信上限

要:

本文分析了在洁净室(区)空气中悬浮粒子的测试中,对同一个洁净室选取不同个采样点后,所得95%的置信上限(即UCL值)差异显著的原因,并以中心极限定理证明了由于采样点少而整体不服从正态分布的情况,从而提出了以洁净室中每个采样点几次采样的UCL值来判定其是否达到洁净级别的方法。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reason for the distinct deviation of the demanding UCL(upper confidence limit),while different sample spots were selected in the same area during the calculation of airborne particles in clean room (area); by the center-limit theorem, testified the phenomena that the general result didn’t comply with the normal-status distribution regulation; brought forward the method to judge the clean level of clean area by repeating collections at every spot.

文: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6292-1996(以下简称国标),对医药工业洁净区(假设一个洁净区是由一个或多个洁净室组成)空气中悬浮粒子数的测试要求是:一个洁净室采样点数应不少于2点,总采样次数应不少于5次,并且计算该洁净室的95%置信上限(UCL)。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常会遇到室内环境不均匀、采样点少,致使UCL超标,而增加采样点UCL又能达到级别要求的情况,故笔者对悬浮粒子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

1.存在的问题

第8篇:世界经济的趋势范文

2010年世界经济迎来2007—2009年三年危机后的第一个复苏年。投资持续、内需恢复、贸易强劲增长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强劲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1年4月11日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达到5%,其中,发达经济体国家增长3%;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增长7•3%。但世界经济整体发展依旧不平衡,2010年下半年世界经济增幅明显低于上半年,可以看出,刺激政策效应衰减的痕迹。另外,发达经济体增速远低于新兴市场国家,潜在的经济摩擦在所难免。进入2011年,世界经济仍延续复苏态势,但发展不平衡问题仍在延续,同时又面临新风险的考验。年初以来的一系列突发事件增添经济复苏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西亚北非局势动荡,日本特大地震并引发次生灾害;原油、粮食以及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增加通胀压力;以欧洲债务危机为代表的政府公共债务风险对发达经济体构成威胁。在上述因素综合影响下,世界经济下行风险明显加大。IMF预计2011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至4•4%。其中,发达国家受制于失业率高企、财政状况欠佳以及金融体系尚未稳固等问题,预计经济增长率为2•4%,较上年放慢0•6个百分点。而新兴市场增长相对较快,预计经济增速为6•5%,但部分国家面临经济过热风险,通胀压力较为突出。国际贸易强劲增长成为2010年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推动力量。

据世界贸易组织(WTO)2011年4月7日的《2010年全球贸易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货物贸易实际增长14•5%,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同期增速。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12•9%,发展中国家和独联体国家增长16•7%。同期全球贸易额增长22%,达到18•9万亿美元,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其中货物贸易额从上年的12•5万亿美元增至15•2万亿美元;发达经济体贸易额从7万亿美元增至8•2万亿美元,增幅16%。进入2011年,尽管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但对世界贸易的影响尚未显现,大多数经济体贸易增长依旧。前两个月,美国货物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9•5%和18•1%;日本进、出口分别增长22•0%和15•1%;一季度中国和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其中,巴西进、出口分别增长25•3%和30•6%。但从全年看,2011年下半年国际贸易减速的可能性大于上半年。WTO预计,2011年世界贸易量增长率将放缓至6•5%,明显低于上年,但仍将高于1990—2008年6•0%的平均增速。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4•5%,发展中国家和独联体增长9•5%。随着全球经济和金融状况的改善,2010年全球FDI复苏,全球投资额进入上升轨道。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预计,2010年全球FDI流动增至1•1万亿美元。进入2011年,全球并购市场再度活跃。据Dealogic数据,截至2011年4月初,全世界公司共已宣布价值7841亿美元的并购案,高于上年同期的6379亿美元。这些并购显示投资者(特别是新兴市场经济体)投资信心回归。预计2011年全球并购交易的规模将大大超过前几年。迄今为止已有三宗交易的规模分别超过150亿美元,2010年全年只有四宗交易达到这样的规模。预计2011年全球FDI将增至1•3万亿美元,规模有望超过前几年。

二、当前世界经济贸易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从目前看,世界经济复苏仍将持续,但受到国际金融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加剧、欧洲债务危机依然严峻、中东和北非局势动荡、日本特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与核泄漏等次生灾害的影响,世界经济复苏不确定性有所加大。突发事件的发生必将增加复苏成本;而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释放出的复苏差异,将进一步凸显两者之间因失衡而产生的矛盾,贸易摩擦依旧严峻;对于发达经济体而言,难题是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要减少政府公共债务和财政预算赤字;对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而言,保证经济增长与应对通胀任务同样艰巨。

1.突发事件增添经济复苏不确定因素

2011年以来,国际局势中的一系列突发事件对本已脆弱的世界经济复苏增添了新的困扰。中东和北非局势的不稳定以及由此引发的油价进一步上涨,对经济活动构成拖累。日本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地震不仅对日本经济,对世界经济同样造成影响;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又成为世界经济恢复中新的不稳定因素。突发事件引发“恐慌溢价”成为当前全球经济复苏面临的重大阻力。首先,对油价和食品价格占消费物价的2/3的新兴市场经济体造成通胀压力增加。其次高油价同样造成发达经济体进口成本增加,可支配收入减少,内需动力减弱。日本史上最强地震,除引发海啸还造成核泄漏。首先对日本商品期货、股票市场以及货币市场造成极大的即时打击,日本海外资金开始回流本土;其次,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日本制造业在全球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全球供应链上至关重要的一环。日本生产供应全球40%的手机和电脑芯片,1/5的半导体产品。丰田汽车公司是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商。索尼集团为世界各国消费者提供电子产品。灾难可能使这一产业链发生短期中断或转移。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称,日本大地震或将导致2011年全球经济增速减少0•5%,达到3•8%。不排除日本大地震和海啸将“导致日本经济陷入短暂的深度衰退”的可能,最大衰退幅度为下降3%。而在地震前,摩根士丹利曾预计日本经济将增长2%。与此同时,日本重建需要筹措大量资金,但目前日本政府债务是经济总量的两倍还多,为所有发达国家之最,而且日本财政赤字占GDP近10%,政府没有过多资源可以利用。这就可能导致日本在海外的投资回流,从而引发资产抛售。当然,鉴于日本的进口大国地位,其灾后重建以及之后的经济发展都需要大量原材料,不排除在下半年开始会对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起到提振作用的可能。

2.通胀压力加剧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

为应对危机,大多数国家都采取了超常规的宽松货币政策。这些政策虽对救助危机起了重要作用,但其引致的货币过度发行所造成负面后果,在后危机时代,也是政策实施国不得不承受的,这就是资产泡沫和高通胀。自2010年10月至今,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指数上升幅度达15%,粮食价格已经逼近2008年的历史最高点;国际大宗商品整体涨幅早已超过了2007年巅峰时期,达10%以上。由于中东和北非政局动荡,日本福岛核电站危机,全球原油价格又进入了加速上涨的通道。4月8日布伦特原油价格升至126•7美元/桶,较上年上涨33•6%。利比亚局势的混乱,西非产油国尼日利亚大选的推迟,可能会导致该国发生更多暴力事件,再度加剧国际市场动荡。IMF警告,如果国际市场供应和需求因素持续动荡,就可能使油价上升到2008年每桶148美元的水平。在粮食价格和能源价格上涨的直接刺激下,全球通胀压力进一步显现。而且通胀正从新兴经济体向发达经济体蔓延扩散。经济合作组织(OECD)2011年5月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OECD成员能源价格同比上涨12•4%,带动其成员国整体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了2•7%,再创2008年以来新高。3月份该成员国核心价格指数涨幅为1•4%,也达到2010年3月以来的最高涨幅。在新兴经济体国家。2011年1月份,巴西CPI同比上涨6%,持续5个月上涨,3月份继续上涨6•3%;俄罗斯1月份CPI同比上涨9•6%,3月份上涨9•5%,持续8个月上涨;同期,印度尼西亚CPI上涨7•1%;韩国CPI上涨4•1%;中国3月份CPI上涨5•4%,创32个月以来新高;印度3月通胀从2月份的8•3%升至8•9%。面对日趋上涨的通胀压力,多数国家不得不开始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新兴经济体国家从2010开始紧缩货币,迄今中国已10次上调准备金率,5次加息;印度自2010年3月以来已经9次上调利率;2011年3月以来,越南、泰国、韩国等继续加息。在发达经济体中,目前美国加息可能性较小,而欧洲央行已于2011年4月初将其主导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从现行的1%提高至1•25%,这是金融危机后(2009年5月以来)的首次加息,表明其抑制通胀的决心,同时也表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复苏出现差异。对于欧洲而言,在经济复苏的初级和脆弱阶段加息,既加大复苏成本,又将拖低增长速度。而且,短期利率的上升,还加大了市场对加息周期的预期,投机行为和对长期利率即将上升的预期,都将加剧高负债国家的融资成本,对于希腊、爱尔兰、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债务沉重国家的经济复苏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3.政府债务负担严重拖累复苏步伐

为应对金融危机,发达经济体所使用的财政性政策手段和规模近年来不多见,但其后果是,政府必须背负沉重的财政负担,且短期内难以消化。根据IMF最新数据,2010年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政府债务占GDP比重达到109•6%,财政赤字占GDP比例为9•29%;远远超过债务占GDP60%、财赤占3%的国际警戒线标准。IMF预计,到2015年,主要发达国家的政府债务占GDP比重将高达122%。在美国,经济衰退和多年赤字财政政策,使得美国公共债务不断累积。2010年2月12日,美国总统不得不签署通过了将债务上限从12•4万亿美元提高至14•294万亿美元。但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最新数据,截至2011年4月18日,美国公共债务总额已达14•253万亿美元,距离已提高了的政府债务上限仅剩410万美元,美国政府可能将继续考虑提高债务上限。美国会预算局预计,今后10年,公众持有的联邦债务将攀升至18万亿美元,相当于GDP的77%。赤字已成为美国当前面临最大、最根本的经济挑战,标普将美国的信用评级展望下调,意味着美国将饱受高负债和赤字的折磨。欧洲问题同样严重,继希腊和爱尔兰之后,葡萄牙可能成为欧元区17国中第三个向欧盟和IMF申请援助的国家;西班牙、希腊评级被降低,将进一步加重这两个国家的债务困难。葡萄牙债务危机的恶化促使欧洲央行不得不再次恢复购买欧元国债。对于欧元区而言,欧债危机影响可能甚于日本地震。OECD报告显示,2010年,意大利负债率(政府债务/GDP)高达131%,超过西班牙的72%;法国92%;德国80%。欧盟统计局2011年4月26日公布的数据,2010年欧元区国家财政赤字占GDP比例达到6%,公共债务占GDP的比例则由2009年的79•3%,上升至85•1%。在此情况下,为建立欧盟债务危机救助机制,2011年3月份欧盟财长们仍就规模5000亿欧元的欧洲稳定机制(简称ESM)的协议主要细节达成了一致。这项新救助机制的大部分负担要落在欧元区强国的身上。救助机制的建立虽然对恢复市场信心有帮助,但同是也会增加欧元区核心国家的负担,从而拖累欧元区经济复苏的步伐。大地震发生期间正值日本政府与财政赤字进行艰难斗争之际。据日本财务省公布的数据,截至2010年12月底,日本政府债务余额已高达919万亿日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同时预计在2011年4月1日开始的财年(2011年4月1日—2012年3月31日)中,政府债务还将增长5•8%,达到创纪录的997•7万亿日元,占GDP的比例达到230%。大地震必将使日本政府追加预算,政府支出增加在所难免,财政状况更加恶化,债务风险也将加剧,政府融资成本也将提高。世界银行初步估计,日本灾后重建所需费用可能高达1800亿美元,相当于日本每年经济产出的3%。重建费用要比神户地震多5%~7%。

三、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贸易前景

1•美国

受出口和消费者支出稳定以及投资增长的支持,2010年第四季度美国实际GDP增长达到3•1%,全年经济增长2•9%,为五年来最大增幅。自2009年第三季度美国经济复苏以来,在平均3%的年度经济增长率中,出口贡献了大约1•4个百分点。进入2011年,美国经济数据多数向好。2月份制造业生产指数从1月份的93•1增至93•5,制造业回暖是美国此轮经济复苏中的一大亮点。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4%,物价上涨依然温和。3月份芝加哥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70•6,超过预期的70•0。失业率连续四个月下降,3月份失业率从上月的8•9%降为8•8%,较上年11月份已下降1个百分点。但美国经济复苏的动能仍显不足。2011年2月份耐用品订单出现连续下降,3月消费者信心指数环比大幅回落,显示消费者对经济短期走势持谨慎态度。1月份20个大中城市平均房价继续下跌,2月新屋、成屋销售分别环比下降17%和10%,进一步表明美房地产业仍在苦苦挣扎。此外,虽然就业形势正在转好,但较2008年9月时的6•1%失业率仍有很大差距,显示就业市场仍未能恢复至危机前水平。而且目前新增就业机会,远远低于预期。与此同时,高油价和日本地震,海啸和核事故灾害也将拉低美国上半年的经济增长。油价的高企不仅将直接增加相关行业企业的原料和生产成本负担,还能通过冲击美国就业市场和加重政府财政负担的链条,将更多的负面影响力传递到美国实体经济的各个领域,其中包括房地产和金融等关键行业。美国商务部公布的2011年第一季度GDP增长初值数据为1•8%,较去年第四季度的3•1%,明显下降。IMF预计,2011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2•8%,高于发达经济体平均水平,但较年初预期降低0•2个百分点,也低于美国政府和经济学家的预计。

2•欧元区

2010年欧元区GDP缓慢复苏1•7%。其主要增长动力来自欧元区核心国家———德国。2010年德国经济增长3•6%,是两德统一以来最强劲增长,而出口大幅增长为其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进入2011年,欧元区整体经济依然向好。1月份工业订单同比增长20•9%,为连续第四个月上升;1月份商品零售额环比回升0•4%,实现自2010年7月份以来的首次增长;2月份欧元区经济敏感指数升至107•8点,表明经济信心重拾上升通道。德国依然保持欧元区经济增长的引领地位,2011年1月份企业信心指数升至历史新高;前两个月的出口增长率均在20%以上;3月份失业率从上年同期的8•5%降至7•6%。目前困扰欧元区经济的主要障碍,一是通胀压力增大,2011年1月份欧元区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环比上升1•5%,同比上升6•1%,能源行业生产者价格指数环比上升3•2%;1月份通货膨胀率按年率计算达到2•3%,2月份又上升到2•4%,3月份通胀率高达2•6%,连续超出欧洲央行为维持物价稳定设定的2%的警戒线。为此,欧洲央行4月初将其主导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从现行的1%提高至1•25%。欧洲央行预计,2011年欧元区通胀率在2•0%~2•6%之间。二是债务危机继续困扰欧元区经济。IMF预计2011年该区经济增长率仅为1•6%。德国经济增长率将较上年降低1个百分点。葡萄牙、希腊、爱尔兰和西班牙为应对高额债务面临金融调整,经济仍无法摆脱低速增长。IMF预计2011年爱尔兰和西班牙经济增长率将只有0•5%和0•8%,葡萄牙和希腊将分别下降1•5%和3•0%。

3•日本

2010年日本经济强劲反弹,全年GDP实际增长3•9%,创20年来最快增速。其中主要由2010年第一季度的强劲增长所带动,后三个季度经济低迷,第四季度实际GDP甚至环比萎缩0•3%。进入2011年,地震前,日本经济仍呈现出较好的动向,1月份经济景气指数继续改善至106•2,连续3个月环比上升;1月份失业率为4•9%,较2010年平均5•1%的失业率有所改善;2月份出口同比增长9•7%,顺差上升3%。由于受到东北部大地震、海啸和核泄漏影响,3月起日本经济出现衰退迹象,3月当月日本工业产值环比骤降15•3%,创下跌幅纪录。据推测,受灾地区经济规模占到日本GDP8%左右。日本政府估计,本次灾害损失在16万亿~25万亿日元,占日本GDP的3%~5%,高于1995年阪神大地震2%的损失。世界银行预计,日本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在1230亿~2350亿美元,灾后重建大约需要5年时间。OECD报告称,日本2011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幅可能下降0•2~0•6个百分点,第二季度的经济增幅可能下降0•5~1•4个百分点,全年经济增长将从之前预计的1•7%放缓至0•8%。IMF则将日本经济增长预期从1月份的增长1•6%下调至1•4%。摩根大通将其对日本第一季度经济增长预期从2•2%下调至1•7%,将第二季度的预期从2•2%下调至0•5%,全年增长预期从1•7%下调至1•4%。日本央行预计,2011年经济增长率为0•6%,在所有预计中最为悲观。在地震、海啸、核电危机的连续打击下,油价高企也将使日本的经济雪上加霜。但预计负面影响可能将主要集中在2011年上半年,下半年随着日本灾后重建工作的开始,投资拉动将给日本经济增长带来积极影响。

第9篇:世界经济的趋势范文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阜新;沈阳经济区;经济转型

中图分类号:P984文献标识码: A

资源型城市,是指那些以当地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作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城市。但是,当这类城市的矿产资源的开发进入衰退或枯竭期时,就成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辽宁省阜新市就是这样的一个城市。

1.资源枯竭型城市―阜新

经过了几十年的开采挖掘,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时候,全市的煤炭资源就趋于枯竭,部分煤矿和矿井陆续关闭停产,大批工人失业,并随之而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诸如水资源的缺乏和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噪声污染等。其中采煤沉陷区给百姓的日常生活甚至生命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给经济造成了巨额的损失,人们生活苦不堪言。

对于这种“灾难”,国家和政府在2001年12月把阜新确定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试点。在转型过程中,阜新主要参照鲁尔的转型,着重发展第一和第三产业。

十年来,阜新的经济转型道路并不平坦,虽然初步形成了以农产品加工业、能源工业、装备制造业为主的产业格局,但是速度、效益和质量的增长都是相当缓慢的,与其他较发达的城市有很大差距,经济水平比较落后。

2.振翅高飞的雄鹰―沈阳经济区

最近几年来,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沈阳经济区”这个区域性发展战略。该战略以沈阳为中心,在百公里半径范围内辐射了鞍山、辽阳、抚顺、本溪、营口、铁岭、和阜新八个城市,八城市将优势互补、共同谋求发展,打造紧密联系的“区域经济共同体”。

沈阳作为该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它拥有基础雄厚的传统产业,发展迅速的新兴产业。近年来,基本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基础较雄厚的、产品门类齐全的、配套完整的工业体系,而且基本具备了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多方面要素载体和基础保障,所以沈阳可以充分发挥其核心作用,对于经济区范围内的其他七个城市有巨大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八个城市将同心协力,致力于人口管理、产业集群、交通、电信、商贸物流、金融业、房地产、旅游业和环境治理九大领域的一体化。

3.命运的转折―加入沈阳经济区

当省委和省政府决定将阜新纳入沈阳经济区,这对阜新这个资源枯竭型城市来说无非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机遇,对于阜新以后的发展和经济转型将具有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阜新借此契机,可以突破自我,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缩小同发达地区的差距,真所谓是命运的转折点。

3.1阜新市存在的优势和劣势

3.2.1优势的定位

随着巴新铁路的建成及投入使用,每年可以为沈阳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上亿吨煤炭资源;另外,利用丰富的风力资源,正在大力发展风电产业,预计发电能力将达到750 万千瓦左右;与此同时,阜新大唐煤制气的项目已经正式启动,建成后预计每年可为沈阳经济区提供40 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能源;全市还正在加大力度开发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等新型能源。这一系列的能源供给可以为沈阳经济区提供重要的能源保障。

沈阳等大城市一般工业用地供给相对不足,而阜新土地资源丰富,可供非农用地的资源量也比较大,且劳动力成本也较低,可作为沈阳等城市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转移的承接地。

阜新还在为沈阳经济区承担打造绿色生态屏障的特殊责任,目前也不断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一直致力于建设辽西北防风固沙边界林。

3.2.2劣势的分析

没有根本解决历史积累的结构性、体制性等深层次的矛盾,如今成为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另外,接续替代产业的增长速度不快,城市转型仍然具有脆弱性;城市转型对地方财力的增长作用有限,国库收支矛盾依然很突出;城市转型过渡期社会保障的收支缺口加大;转型后的接续替代产业仍然具有较大风险。

开采造成的的环境问题还有一部分没有解决,市内风沙大,空气质量不好;部分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还没得到妥善处理。

3.2阜新市的发展趋势

3.2.1空间形态的演变

目前,沈阳与阜新之间已有三条公路,其中一条高速公路为在沈阜城际连接带上的沈彰高速公路,已经初具规模。规划将建设的两条公路为沈阜开发大道和沈彰开发大道;两条铁路为京沈铁路客运专线及沈阳至彰武铁路。这些交通线路的发展,将会给阜新的空间形态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在位于沈阳与阜新之间的“沈彰新城”,欲将其打造成全国最大的林产品加工集散地和重要的家具研发、生产、物流基地。“沈彰新城”的发展,势必会不断加强阜新与沈阳之间的联系,阜新的城市空间形态和结构自然也会随之有所改变,经济中心会由向西南向转移的趋势。

依据国外学者的点-轴渐进理论来分析,沈阳处于区域的核心地位,那么它会充分发挥其集聚效应,预计阜新会沿着这几条交通轴线向沈阳方向集聚,形成区域空间连接带。阜新原本的城市空间形态是团块状,未来可能有向带状城市方向发展的趋势。

3.2.2产业布局的调整

近期,阜新启动了几个新项目。例如:阜新作为辽宁省五个采矿用地改革的试点城市之一,率先启动采矿用地改革试点工作;我国北方最大的洗毛生产基地一期工程正式在阜新投产;阜新液压产业基地成功纳入沈阳经济区连接带建设体系,成为沈阳经济区连接带的主导产业园区;此外,阜新市经过积极争取,获得全省首批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项目。

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沈阜产业经济带将会继续积极承接沈阳产业的辐射和转移,发展与沈阳经济区相关和相连的产业,实现产业链的对接。重点建设大型煤化工产业基地和以火电、风电和生物质能源为重点的能源基地,为沈阳经济区的建设供给能源;发展铸造、液压、皮革、林产品和、氟化工等产业集群,为沈阳经济区装备制造业做好配套工作;阜新也可以发展具有自己一定规模和特色的农产品和食品加工基地,有成为区域内的物流中心的潜力。区域内的产业集散和分工协作,可以使区域内的各个城市的结构更加合理,产业更加优化,实现区域内的整体发展和共同繁荣。

3.2.3基础设施的完善

阜新作为其中一员,势必会规划建设交通、水利、电信、能源等各种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这样才能逐步做到基础设施共享、区域内全方位一体化发展。特别是在交通方面:首先推进铁路项目建设,开工建设京沈客专重点控制性工程和沈彰铁路、锦阜铁路扩能项目;其次是推进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完成彰通、阜盘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开工建设阜盘、阜铁高速公路连接工程等。此外,还启动了机场项目前期工作。最后是实施城市道路畅通工程。

4.结语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要不断发挥自身优势,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抓住机遇,在区域经济的大环境下,勇于接受挑战,不断突破自我,积极承接区域的带动和辐射效应,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实现城市的经济转型。

参考文献

[1]范英宏,陆兆华,程建龙,周忠轩,吴钢.中国煤矿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重建技术[J].生态学报,2003,(10).

[2]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要有新思路[J].求是,2002,(12).

[3]张以诚主编. 矿业城市与可持续发展.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8 年.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