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外贸易概念范文

对外贸易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外贸易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外贸易概念

第1篇:对外贸易概念范文

关键词 商务英语函电 对外贸易 企业

一、商务英语函电概述

(一)商务英语函电的概念

商务英语函电是对外贸易领域人们借以沟通的书面工作语言, 以外贸知识为背景、以外贸语言为载体的电子书信。 商务英语函电是对外商务交流的主要途径之一。商务英语函电最常用的内容包括:建立业务关系、询盘、发盘、回复、销售合同、包装、保险、赔偿、仲裁等。

(二)商务英语函电的特点

商务英语函电是国际商务往来中经常使用的联系方式,是开展对外贸易业务和有关商务活动的基础及重要工具,因此,熟悉运用并正确理解商务英语函电出现的新特点,是顺利进行商务业务活动的前提和条件。

1.作用地位中心化

当产生贸易纠纷时,它有可能左右纠纷解决的结果。对外贸易越来越依赖于单据交换的过程,商务英语函电的中心化作用也日渐明显。

2.传输方式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和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信函在业务交流中不再占主导地位,而是很大程度上代之以传真、互联网、邮件等更为迅速、方便、经济的通讯手段,但在信息和形式来看,其基本格式、表达方式和内容都没有大的变化。

3.书写格式自由化

商务英语函电的公函,其写作格式有多种风格,有专业式、简洁式和庄重式。函电格式自由化主要体现在信头、呼语和信内地址等方面。随着贸易双方业务联系的增多与贸易关系的加强,彼此间的了解与沟通日益深入,有个人内容渗入公函的趋势,这也助长了其格式的自由化。

二、商务英语函电在对外贸易中的功能与优越性

(一)商务英语函电在对外贸易中的功能

1.物色贸易伙伴

物色贸易伙伴是开展对外贸易的前提。在传统方式下,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为了寻找合适的贸易伙伴,必须付出极高的代价。而利用商务英语函电物色贸易伙伴,既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而且还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2.咨询和洽谈

“咨询、洽谈是每一笔对外贸易业务的必经程序,也是交易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通过因特网进行咨询和洽谈可以跨越面对面洽谈的限制,提供多种方便的异地交流方式。

3.网上订购与支付

商务英语函电可借助网站中的邮件交互传递网上的订购,并可通过银行和信用卡公司的参与实现网上支付。

(二)商务英语函电在对外贸易中的的优越性

商务英语函电提供企业虚拟的全球性贸易环境,大大提高了商务活动的水平和服务质量。其优越性主要有:

1.提高了通信速度,尤其是国际范围内的通信速度。“商务英语函电一方面破除了时空的壁垒,另一方面又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各种社会经济要素的重新组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这将影响到社会的经济布局和结构。

2.节省了潜在开支,如电子邮件节省了通信邮费,而电子数据交换则大大节省了管理和人员环节的开销。

3.增加了客户和供货方的联系。

4.提高了服务质量,能以一种快捷方便的方式提供企业及其产品的信息及客户所需的服务。

5.提供全天候的服务,即每年365天,每天24小时的服务。

6.最重要的一点是,商务英语函电增加了企业的竞争力。

三、商务英语函电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

与传统的对外贸易业务运作方式相比,商务英语函电在对外贸易中的优势十分明显,具体表现在:

(一)显著降低对外贸易成本

与国内贸易相比,对外贸易的单证数量繁多,处理费用高昂。“通过商务英语函电进行对外贸易,既可节省大约90%左右的文件处理费用,又可缩短交单、结算、汇款的时间,加快资金周转,还可节省利息开支,成本优势十分显著”。

(二)显著提高交易效率

利用商务英语函电开展对外贸易,买卖双方可采用标准化、电子化的格式合同、提单、保险凭证、发票和汇票、信用证等,使各种相关单证在网上即可实现瞬间传递,大大节省了单证的传输时间,而且还能有效地减少因纸面单证中数据重复录入导致的各种错误,对提高交易效率的作用十分明显。

(三)提高客户满意度

由于世界各地存在时差,进行国际商务的谈判就相当不便,对企业来讲,在传统的条件下,提供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的客户服务往往感到力不从心。

(四)扩大贸易机会

因特网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网络,彻底消除了地域的界限,对减少对外贸易中的有形和无形壁垒有着积极的意义。

四、结论

总之,在对外贸易活动中,要善于运用商务英语函电,实现利用商务英语函电开展对外贸易,它不仅改变了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管理,而且对传统的贸易方式带来冲击。其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显著降低对外贸易成本,交易效率显著提高,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扩大了贸易机会,使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更快的向前推进。只有充分应用好商务英语函电,充分发挥其作用,才能有助于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贸易关系,树立自身的良好商业形象,促进对外贸易活动的双方相互交往沟通和传递信息,从而获得交易的成功,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

[1]程同春.新编国际商务英语函电[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常玉田. 外贸函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第2篇:对外贸易概念范文

1.1 对外贸易风险的概念 对外交易风险具体到中小企业中,就是指中小企业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出现的与贸易相关的、最终导致对外贸易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出现不一致的、没有预料到的变化的风险。

1.2 中小企业对外贸易面临的风险种类 对外贸易是涉及到多个国家法律制度、经济政策以及交易习惯的商品交易活动,因此对外贸易的过程中面对的各种风险也是比较繁多,根据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过程分析,中小企业对外贸易面临的风险主要有:①外汇风险。在对外贸易中不可避免要使用外汇进行交易,但是由于外汇汇率是不断变化的,因此需要企业在交易的时候及时了解交易方之间的汇率变化,避免出现经济损失。一般情况下外汇风险主要包括交易风险、经济风险和融资风险等。②信用风险。随着我国企业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我国外贸企业的拖欠款现象非常严重,这些问题的发生主要是信用风险。对外贸易需要买卖双方经过多环节的接触与交流,在此过程中双方就会可能发生经营变化,而对此这些变化企业可能会采取隐瞒的方式,导致货款的拖延、拒收货品等。③企业财务风险。中小对外贸易企业为了能够在对外交易中获得足够的市场份额,它们就会以赊销的方式扩大企业产品的营销,而在赊销的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过大的财务风险会导致企业的坏账率上升,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④国际环境风险。国际环境风险主要针对的对外贸易国家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以及社会环境所说的,对外贸易国家如果出现任何宏观层面的政策制度,都会对贸易产生极大的影响,并且这些风险存在着一定的不可以预测性。

当然中小对外贸易面临的风险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上述的集中风险之外,中小企业还面临着企业管理风险、企业运输风险、企业融资风险以及国际经济环境风险、国际金融货币风险等等,只是这些风险在具体的中小对外贸易过程中会根据不同的条件所产生的影响效果不同,因此在制定中小对外贸易风险防范措施时要根据影响中小企业主要的风险因素制定具体的措施。

2 中小外贸企业风险防范措施

中小企业由于受到经营规模以及信息来源渠道相对单一的限制,中小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常常处于劣势一方,它们面对的贸易风险也越来越多,尤其是近几年我国发生因为中小企业没有防范对外贸易风险而导致经济损失的案例非常多。因此中小企业制定对外贸易风险防范措施显得很重要。

2.1 加强风险防范的体制建设 首先中小企业要根据企业的发展规模、结合对外贸易的情况在中小企业内部设置专门的对外风险防范机构,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防范意识和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如果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不大或者其没有必要专门建立风险防范机构的话,其可以采取建立风险防范管理委托制度,通过委托实现企业风险的转移,规避企业的对外贸易风险;其次建立客户信息调查机制。中小企业要根据对外贸易的情况,建立客户信息调查机制,掌握交易对象的经济信息情况,及时发现交易对象的经济问题,避免交易风险的出现。

2.2 加强外贸人员的素质建设 首先中小企业要积极引进高素质风险管理人才,高素质风险管理人才可以帮助企业在对外贸易中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健康发展;其次加强外贸人员的专业素质建设。建立和完善培训体系,提升企业员工的专业素养,保证企业员工在各个交易流程相互间协调,避免贸易流程的顺利进行受阻;最后开展专门的风险防范管理教育。通过宣传教育的形式,使企业内上至领导决策层下至普通员工都树立起风险防范意识,时刻做好抵御、防范外贸风险的心理准备和措施准备。

2.3 政府部门要大力确保外贸出口稳定增长 政府要确保出口贸易的稳定增长是妥善防范外贸风险的源泉和基础。首先,确保已出台的鼓励措施顺利实施,根据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对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进行适时调整;其次,通过引导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帮助企业做好融资和担保安排、支持企业参加各种展销会或者构建国际电子商务平台开拓国外市场等手段确保外贸企业出口稳定增长;第三,确保欧美等传统市场保持稳定,拉美、非洲、东盟和俄罗斯等新兴市场能保持增长。

第3篇:对外贸易概念范文

一、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概述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CSR)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演化,如今的企业社会责任所关注的范围已经十分全面,包括产品质量、劳动保障、环境保护等。现阶段,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已经成为了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

二、企业社会责任对我国对外贸易的积极影响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需要我国企业始终坚持的重要理念,社会责任主要强调企业在获取利益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对员工、环境等承担责任,这与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坚持以人为本,保证社会经济、人与环境的共同发展基本吻合。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能够推动企业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与利益相关方的联系,以提升自身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二)有效缓解贸易摩擦

企业社会责任对出口贸易的开发和利用有着相关规定。要求企业在对出口贸易进行开发利用时,应提升自身科学调查和评价的能力,统一规划开发利用区域的洪水灾害控制,企业供水、排水不得损害他人或是公共利益,国家鼓励企业开发利用水能、水运资源,但是限制在水源不足的地区工业的耗水量。现阶段西方国家的绿色壁垒等政策增加了与我国的贸易摩擦,而这一系列规定,要求我国企业加强对环境的保护、重视社会与他人利益,能够有效缓解贸易摩擦,保证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健康的发展。

(三)促进外贸企业的转型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粗放型的企业发展模式已经不再符合时代的要求,科学集约型的企业发展模式已经成为现阶段企业发展必然遵照的模式。我国国际贸易的正处于顺差的状态,外汇储备充足,应适当减少国内低劳动成本企业,加快企业转型。企业社会责任中SA8000等规则要求企业提升劳动者待遇,维护劳动者权益,外贸企业可以将这些规定作为促进企业转型的机遇。并且,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再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不会再仅仅关注商品价格,而是更多的关注企业形象、社会影响力等,能够有效推动我国企业产品竞争优势的转型。

(四)加强企业对员工权益的维护

现今我国很多企业还存在着侵害员工权益的现象,员工经常会得不到应有的报酬,工伤事故也频频发生,人身安全得不到切实的保障。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有助于企业提升相关法律意识,转变经营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对企业满意度、归属感、认同感,从而更多的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

三、企业社会责任对我国对外贸易的消极影响

(一)削弱劳动密集型企业竞争力

我国在国在国际市场上最有竞争力的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所生产出的产品之所以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优势,是因为其劳动力的低廉、劳动环境的恶劣以及对环境的破坏,而企业社会责任准则强调对劳动者权益的维护和对环境保护,这将会使企业的资金投入大量增加,提升生产成本,从而使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下降。

(二)降低外商对投资的吸引力

我国吸引外商投资的主要因素是价格低廉的产品,这类产品的生产主要是依靠生产材料和劳动力的成本较低,而企业社会责任准则要求企业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了企业生产成本,失去了原有产品低廉的优势,大大降低了外商投资的积极性。

(三)限制我国对外贸易发展

现今大部分的企业社会责任准则都根据由发达国家实际情况制定的,这也使发达国家在对外贸易上经常可以利用保护人权等名义限制我国的对外贸易,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四)减少就业机会

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企业社会责任准则的实施,对于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具有极大的影响,这些企业为了转型,必须进行裁员,将会导致大量的劳动人员失业,减少了社会上的就业机会,同时对社会安定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四、结束语

第4篇:对外贸易概念范文

关键词:对外贸易管理制度;制度演化;路径依赖

中图分类号:F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1-0159-03

一、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演变的阶段划分

1.外贸管理制度改革的探索时期(1978―1987)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对外贸易制度改革处在探索时期,其主要措施为精简政府管理职能,并向地方政府及微观经营主体下放权力。

首先,下放外贸经营权,简化贸易计划的内容。第二,试行工贸结合和外贸专业进出口公司制度。第三,实行出口承包经营责任制。这一时期,政府已经开始通过改革逐步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调动微观经营主体的出口积极性,但是改革对外贸企业的财务体制、管理体制并没有真正的触动,外贸宏观调控手段仍以直接调控为主。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由改革开放前的完全封闭逐渐向鼓励出口,有选择的限制进口方向转变。

2.外贸承包经营管理改革时期(1988―1993)

这一时期的外贸管理体制改革处于深化时期,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推行对外贸易承包责任制,并逐步加以完善。

向国家承包出口收汇的执行主体由外经贸部下属的外贸企业扩展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各外贸专业公司,这些公司向国家承包出口收汇、上缴中央外汇额度和经济效益指标。主要目标是建立外贸企业自负盈亏的机制。这一时期的改革使中国的出口企业逐步成长为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打破了以往大锅饭式的财务体制。但出口承包责任制只是一种在改革中的过渡体制,存在很多不符合国际贸易规范的做法,而且,外贸经营企业的规模和数量有了很大发展,急需建立一套多层次的、既灵活又规范的宏观管理体制。

3.新型外贸管理体制建立时期(1994―2001)

这一时期的外贸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是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外贸管理制度框架,其主要任务是完善外贸宏观管理体系。

主要措施有:进一步实施对外贸易企业的自负盈亏管理,继续强化经济手段的调控作用,完善出口退税制度,中央财政承担了所有的出口退税。实现汇率并轨和有利于出口的信贷和税收制度。放宽对外贸企业的行政管制,改革经营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注重出口创汇的数量转向注重效益。完善外贸立法。在这一时期,初步建立起对外贸宏观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显著特征是放宽直接的行政管理手段,加强经济和法律手段在调控外贸发展中的作用。这一阶段颁布的《对外贸易法》是中国第一部比较全面、比较系统的对外贸易基本法,对维护对外贸易秩序,促进对外贸易发展,与国际贸易规则接轨发挥重要作用。

4.外贸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时期(2002至今)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是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的转折点,改革的力度和速度都得到了加强。

这一时期国家及地方政府就对外贸易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了大规模清理、修改和重新制定,力求在内容上与WTO法律制度趋同,许多条款吸收了国际贸易的通行做法。制度设计的目标重点在于通过推动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在带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和升级,同时,逐渐提高贸易法规的透明度,简化行政审批制度等。中国在近年也开始逐渐加强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之间的合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发展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目前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大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面是法律制度,由国家颁布的关于对外贸易管理的多部法律构成,包括《对外贸易法》《海关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等,是整个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框架中最具权威,最有强制力的一部分,决定了制度的其他层面。第二个层面是由国务院及其各部委制定颁布的各项条例、规定组成的,如《进出口管理条例》《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等等,这一层面的制度规范较法律制度层面在内容上更为具体,是整个框架的主体部分。第三个层面是各省、市级政府部门根据各地区自身的对外贸易状况,针对具体地方产业、具体商品进出口的规定。是第一、二层面制度的具体化、技术化,具备更强的可操作性。

二、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演变的绩效分析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不断演变,其根本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对外贸易的制度成本,促进中国的对外贸易又好又快的发展,每一次变迁都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的对外贸易制度的演变对中国的对外贸易的促进效果明显。从图1和图2的对外贸易总额可以看出,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平均增长率高达18.53%,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从改革之初的世界排名第二十六位上升至2006年的世界第三位,中国的对外贸易量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由1987年的0.9%上升到2006年的8%。

改革的前三阶段,虽然增长率均值比较高,但是增长率波动性也很大。这是因为改革初期处在探索的阶段,而且表现为“强制性”的方式,在推行的过程中在某些领域或地区并不适用,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对外贸易的扩大,制度中的不合理因素开始显现,针对各种现象调整政策也会造成数据的波动。第四阶段的波动性最小,因为加入WTO之后,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改革力度加大,并表现为“诱致性”的变迁方式,更适应对外贸易经营主体的需要。

总体而言,中国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改革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增长率的波动性说明了制度的变迁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反复试验、不断完善的过程,没有一种制度是可以完全照搬套用的,探索和创新本身就包含着失败的风险。而中国对外贸易保持持续快速的增长,且增长率的波动性也趋于平缓,说明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演化向着更有效率的方向发展

三、中国对外贸易制度演变的背景及影响因素

诺斯的制度演化思想认为,意识形态对制度的变迁和稳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制度变迁的方式取决于人的学习过程。诺斯后期的制度演化思想强调,制度变迁的起源在于决策者所洞察到的机会,这些机会或者是来自外部环境的变化,或者是来自决策者在给定的心智结构下对各种制度框架在边际上的成本收益分析。所以,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和意识形态的变化都影响着中国对外贸易制度的变迁。

1.国际环境的变化。中国抓住经济全球化这一有利时机,适时提出对外开放政策参与国际分工,并逐步改革和建立起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外贸管理制度。近年来,中国的贸易顺差连年增长,与许多贸易伙伴国产生了贸易摩擦,受到伙伴国的反倾销、反补贴,侵犯知识产权和产品质量问题的投诉越来越多,同时对中国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2.国内环境的变化。(1)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步增强,中国企业不仅有能力而且又有必要开拓国际市场。国内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对外贸易的发展要求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改革、发展和完善。(2)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过渡,其改革过程影响甚至是主导着中国的对外贸易制度的改革过程。

3.思想意识的变化。(1)对国际贸易作用认识的变化。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只是把对外贸易作为“调剂余缺”的手段,其目标是通过出口换取进口机器设备所必须的外汇。党的明确了对外贸易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必然要求改革传统的贸易管理制度。(2)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后,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为指导,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思想,比较优势理论代替了自给自足的思想。随着世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建立在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的外贸管理制度越来越不能适应外贸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需要。为此,以竞争优势为导向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改革就成为现实的需要。

四、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演变方式和特点

1.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演变方式。改革开放以后,通过不断的探索、学习、改革和创新,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表现出“渐进式强制性”的变迁特征。渐进式表现为“先试点、再推广”的方式。强制性表现在“自上而下”政府推动的制度改革过程。随着中国的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的开放程度日益加深,要求对外贸易经营主体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这一时期变迁方式日益表现为“渐进式诱致性”的变迁。诱致性表现在政府以“立法”的形式建立和完善制度环境,由经济主体来选择和建立微观层面的“制度安排”。

2.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中国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改革的基本路径是从封闭的高度集中的国家垄断外贸管理制度逐步向开放的外贸企业为主体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过渡并与国际贸易通行规则接轨。中国对外贸易的管理制度的演变是从以经济利益为重,向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综合利益并重的转变过程,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路径依赖的问题,不可能完全服从对外贸易效率最优化的原则。

(1)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演变过程中,政府始终占主导地位,但其作用的方向和领域不断变化。下放管理权、实行自负盈亏机制等体现 “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型特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政府在改革中依然起到主导作用,但其侧重点逐渐从直接的管理和强制性的推动,转变到根据外贸发展的需求来建立合理的制度环境和宏观的管理体系。(2)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采取“由易到难”,“由微观到宏观”的演变过程。在改革的初期改革主要对象是微观层面的外贸管理制度,这些领域在改革过程中较为容易把握。随着改革的深化,改革的重点则转向营造统一的制度环境,如着力于外贸领域的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制订,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体系的建立等。(3)对外贸易管理制度创新的重点逐步从体系的建立转向结构的优化和内容的完善。在改革的初期,主要的任务是逐步建立从微观到宏观的管理制度的体系。之后,改革的重点转向针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形势完善现有的管理体系。(4)影响对外贸易管理制度变迁的因素逐步从国内扩展到国外。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加深和领域的扩大,国际市场竞争状况、贸易伙伴国政府的反应和国际通行的贸易规则的影响加大。

五、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演变趋势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地位的提高,国际国内贸易环境的变化,以及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中国对外贸易制度的演变也会出现新的特点。

1.中国的对外贸易法律制度将进一步完善。法律手段是最重要的外贸宏观管理制度手段,处于外贸管理体制结构中的最高层次。虽然中国的对外贸易方面的法律体系的基本架构已经形成,但中国外贸在某些领域缺失,可操作性不强,立法落后于需要的问题依然存在。建立健全中国有效的贸易防御和贸易救济措施的法律体系是将来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趋势。

2.中国对外贸易管理的宏观调控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将会加强。中国的产业制度,利用外资制度,外汇管理制度,环保制度等都与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有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这些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都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的进出口企业。中国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在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会与其他制度产生矛盾,因此对外贸易管理制度与其他制度之间协调将成为发展的新趋势。

3.中国将加强区域国际经济贸易合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WTO制度存在缺陷和发展缓慢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转向寻求发展双边或区域性一体化组织为本国经济发展服务。中国的区域性或双边安排也取得了巨大进步,通过对国际上的区域性或双边安排方面的制度进行完善,扩展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将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发展的又一趋势。

4.改善外贸秩序,加强对外贸易非正式制度的建立。当前,中国出口企业之间为争夺国际市场竞相压价的现象十分普遍。这种情况不仅使中国的出口企业的利润大量流失,而且由于价格过低引使中国出口产品频频遭到进口国的反倾销投诉。此外,诚信制度的缺乏也为中国的进出口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包括因为违约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还包括更大的潜在市场的损失。

与正式制度比较而言,中国外贸领域中的非正式制度处于严重供给不足的状态,此类非正式制度的建立离不开国家政府的强制性推动作用。更应该重视和发挥“行业协会”或“商会”在自律经营和诚信经营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卢现祥,朱巧玲.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沈四宝.论WTO后过渡期中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梳理和完善[J].WTO经济导刊,2006,(7).

[3]谢国娥.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新编[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4]戴志强.中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发展进程评述[J].Economic& TradeUpdate,2006,(4).

第5篇:对外贸易概念范文

一、外贸强省概述

“外贸强省”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阔的综合性概念。何为“外贸强省”,目前学术界并没有明确统一的概念。但“外贸大省”与“外贸强省”有明显的区别。外贸大省指进出口贸易额居国家前列,进出口商品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省份。

对外贸大省的判定是基于重商主义理论的。重商主义认为,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是衡量国家富裕程度的唯一尺度。出口的越多,贸易顺差越大,获取的金银就越多,这个国家或地区就越富裕。因此重商主义理论支持下的外贸大省的贸易主体多是一些处于从属和被动地位的一般供应商和主要供应商,生产方式以附加值较低的加工贸易为主,过于重视量的衡量,因而对出口贸易依赖性较大,不利于一省贸易结构的优化,其评价指标一般局限于GDP、进出口总额、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等方面。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国的经济经常是融合在全球中的,对外贸强省的判定需要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理论。全球生产网络(Dieter and Henderson,1999)是指为生产提供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企业关系,这种关系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价值链环节和增值活动连接起来, 通过潜在市场使用者-发明与设计-再设计-生产-营销之间的联系与反馈构成全球生产的链接过程。全球生产的链接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由贸易主体、贸易内容和贸易客体来完成的一般产品生产并出口到国外的流程。它存在于企业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其他组织之间,贯穿于创新活动的始终,从而形成全球生产网络。因而从外贸大省向外贸强省转变的过程,就是在全球生产网络下对贸易主体、贸易内容和贸易客体升级的过程。贸易主体由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导逐步向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广泛参与的多极化方向发展,并沿着“一般供应商-主要供应商-合同制造商-品牌领导者”的路径不断升级。从贸易内容升级而言,它包括四个层面,一是加工贸易总量从量的粗放型增长向质的集约型增长转变;二是加工贸易主体更多地融入高新技术产业网络;三是产品结构升级;四是通过贸易品质的改变促进其出口价格改善,即贸易方式升级。从贸易客体升级而言,对外贸易逐步实现贸易区域的合理分工和多元化,更大范围地融入全球生产网络。 通过以上分析,外贸强省的指标体系可以从贸易规模、贸易主体、贸易市场、贸易结构、贸易方式、贸易环境六个方面来构建。

二、广东由外贸大省向外贸强省转变的困境

广东作为外贸大省的地位已毋庸置疑,但是广东离外贸强省仍然有一定的距离。广东在向外贸强省转变的过程中主要还面临以下发展困境。

(一)广东省对外贸易在全国的地位不断下降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广东省对外贸易发展迅猛,近十年来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不断攀升,从2002年的2210.92亿美元上升到2011年的9133.34亿美元(如表1所示)。虽然广东外贸进出口规模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居首位,但是其在全国所占的比重却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由2002年的35.6%,降至2011年的25.1%,即由原来最高占全国的比重1/3下降为1/4。其增长幅度总体上也低于全国平均增幅,就2011年来说,其增长率为16.4%,就比全国增幅低6.1个百分点。显然,广东省对外贸易在全国的重要地位不断下降。

(二)外资企业是广东省对外贸易的主体

近年来广东省的对外贸易大幅度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的快速增长。通过整理后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近些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在广东省贸易总额中占据较大比重(如表2所示)。在出口方面,2007年外商投资企业在广东省总出口中占63.9%,而2008年之后则有所下滑,到了2011年外资企业出口总额为3247.6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降至61.1%,但是所占比重仍超过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之和。而国有企业则由2007年的15.4%下降至2011年的10.7%;在进口方面,近年来外资企业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从2007年的66.5%降至2011年的59%,但所占比重依然较大。而国有企业则由2007年占总进口的18.9%下降到2011年的12.3%。总的来说,广东省的外贸发展过分依赖于外资企业,外资企业已经成为广东省对外贸易的主体。

(三)对外贸易结构不合理

外贸强省必须拥有以服务贸易和高技术产品为主导的贸易结构。目前,广东省服务贸易增速较快,规模不断扩大,其进出口总额排位居全国第三。2006至2010年,全省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由188.6亿美元增加到608.2亿美元,年均增长34.0%。到了2011年广东省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884.94亿美元,同比增长45.16%。其中进口445.18亿美元,同比增长48.32%;出口439.76亿美元,同比增长42.10%。但是2011年服务贸易在广东省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只有9.7%左右,这与贸易强省所要求的指标(服务贸易所占比重应超过50%)还有很大的差距。另外,2011年广东省高技术产品贸易额为3632.2亿美元,占全省外贸总额的比例达到39.8%,同比增长8.6%。显然广东省高技术产品进、出口增幅比较大,但是占外贸总出口比例还是较低。

还有,进出口份额较大的机电产品在2011年进出口5862.6亿美元,同比增长12.5%,低于全省进出口增幅3.9个百分点。其中,进口2265.5亿美元,占全省外贸进口的59.4%,增长10.3%,略高于江苏、上海和山东,比全国进口增幅低2.4个百分点;出口3597.1亿美元,占全省外贸出口的67.6%,同比增长14%,低于全省出口增幅3.4个百分点,比全国出口增幅低3.5个百分点,并且出口的机电产品大部分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实现的。这些情况都说明广东省在向外贸强省转变的过程中,需要调整外贸结构,以提高外贸竞争力。

(四)对外贸易方式初级化

改革开放以来外经贸成为广东经济的生命线,然而,在出口结构中,加工贸易所占比重一直偏高。2005至2011年的统计数据表明,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进口和出口额都逐年增长,分别从2005年的1018.21亿美元和2922.08亿美元,增至2011年的3208.8亿美元和5077.5亿美元(如表3所示)。虽然在2011年一般贸易进出口年增长率为19.5%,高于加工贸易进出口年增长率13.8%,但一般贸易额与加工贸易额的比例为0.63:1,一般贸易比重仍然较低,并且其出口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显然,这与外贸强省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大于加工贸易进出口的情况截然不同,说明虽然广东省不断提高加工产品所含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但是仍以粗加工为主。

(五)贸易市场过于集中

据统计资料显示,一直以来广东省的对外贸易市场大多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州。2011年广东省的外贸市场份额亚洲占65%左右,而北美和欧洲合占25%左右,但主要集中在6个国家或地区,他们分别是:美国、欧盟、中国香港、东盟、日本和韩国。2011年,广东省前三位出口贸易伙伴是:中国香港、美国、欧盟,前三位贸易伙伴出口额占广东全年出口总额的67.8%,同比增长13.1%。同年,广东省前三位进口贸易伙伴是:东盟、日本和韩国,其进口额占广东省全年进口总额的37%,同比增长11.3%。

显然,广东省对外贸易市场相对集中,尤其是出口市场前三位占到出口总额的60%以上,这无疑降低了贸易市场多元化和分散化的程度,增加了对个别贸易伙伴的依赖性,容易被他国(地区)牵制或受经济冲击的影响,不利于广东省外贸经济的发展。

(六)贸易环境急需改善

截至2011年,中国已经连续17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6年成为全球遭遇反补贴最多的国家。现在,涉外经济摩擦加剧是一个不争的现实,也意味着广东这个中国外贸第一大省的对外贸易环境也进一步恶化。入世前,与广东省发生贸易摩擦的对手多是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入世后,欧美继续发挥带头作用,发展中国家也不甘落后,对广东省产品出口发起的调查呈现增加的趋势。2011年广东省出口产品共遭受来自17个国家(地区)发起的90起贸易摩擦案件,其中涉及机电、轻工、农产品、纺织品及电子行业,虾、家具、彩电、鞋等案件的个案金额都超过1亿元,涉案企业上百家。

在遭受来自欧盟、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调查时,近年来开拓新兴市场卓有成效的国家和地区,也频繁对广东省发起贸易摩擦,如2011年7月墨西哥对阿莫西林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这是拉美地区对广东省的首例双反调查。阿根廷和巴西也对广东省出口的瓷砖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三、加快广东由外贸大省向外贸强省转变的对策建议

(一)培养改善贸易规模的能力

广东省应该改变长期贸易顺差的局面,制定相应的适度增加进口的政策,重新审视进口和出口的作用。可以采用以下两个方法:第一,从全球生产网络视角对广东省对外贸易发展战略进行重新定位,放弃单方面利用国外资源或国内资源的出口政策和进口政策,要把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相互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互动的整体。不仅要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到国外投资办厂,转移国内长线生产能力,合作开发本省需要的资源,深度开发国际市场,而且还要鼓励大型企业到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创造并拥有自主的工业产权。第二,发展与贸易互补性的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广东所需的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资源,如自然资源、资本产品和中间产品,以改善广东省资源供给的态势,使得我省在国际资源市场上逐步趋于有利的地位。

(二)推动国内企业发展成为对外贸易的主体

广东要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扶持民营企业,扭转外资企业主导广东出口贸易的不利形势,以推动国内企业成为对外贸易的主体。对于有一定规模的国有外贸企业,通过改制、重组或集团化发展,完善资本运营机制,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使国有外贸企业成为扩大广东外贸出口的主力。同时,政府要给予资金、技术方面的倾斜和支持,降低进出口权的门槛,以鼓励、扶持、引导民营出口企业加速成长壮大,促进民营经济上规模上水平,加快走向国际市场。

(三)积极实施贸易市场多元化战略

广东的商品多半是出口到美国、欧盟、香港、东盟、日本和韩国,这样的贸易格局很容易受到主要贸易伙伴政策、金融以及需求等方面的影响,不利于抗击风险,一旦这些国家或地区的政治或经济出现问题,就会使广东的外贸事业受到极大的影响。所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势在必行。一方面,在继续重点、均衡开拓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贸易市场的同时,有步骤、有选择地开拓新兴市场,使广东省的出口市场在全球形成合理、有层次的多元化格局,以分散风险,增强应变能力,适应广东省产业快速发展和外贸不断扩张的需求;另一方面,政府应针对不同的贸易出口市场制定不同的关税和贸易政策,使得新型的出口市场更具吸引力,以有效地降低外贸风险。

(四)优化外贸结构

从广东省对外贸易结构看,由于出口产品技术性含量和附加值都较低,造成质量不高,致使广东省对外贸易结构总体层次和效益较低。为此,一方面,应该优化货物贸易出口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广东省应该大力提倡高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实行自主创新,努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同时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最终实现“贸易—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新的贸易”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促进贸易结构升级。广东既要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服务业市场竞争环境,又要通过财税等扶持政策鼓励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等优先发展,并对服务贸易出口业务和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在促进服务贸易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要按照低碳发展的时代要求,促进这些服务贸易行业的低碳技术创新,提高服务贸易的档次和结构,规避低碳技术贸易壁垒。

(五)完善对外贸易方式

在广东省的对外贸易方式中,加工贸易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加工贸易为广东省外贸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的比重失衡,加工贸易的比重明显过高,而且大部分是粗加工。所以,在贸易方式方面,一方面要合理协调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的比重,大力促进一般贸易的发展。为此,广东省政府要从政策上给予支持,提高加工贸易企业扩大省内采购原材料和使用国产料件的份额,带动和扩大一般贸易出口。同时在与外商合资合作过程中要强化技术创新,加快培育自己的名牌产品和自主技术,扩大一般贸易出口比重,改变广东一般贸易出口比重小的现象;另一方面,要提高加工贸易的层次,提高加工贸易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广东应加快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由加工基地向生产制造基地的转变,进一步提高加工贸易的质量和水平。

(六)营造良好的外贸环境

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服务力度,营造良好的外贸发展环境,支持外贸企业做大做强。为此,政府首先应该改变过去较为单纯的“鼓励出口”政策,引导企业通过提高出口质量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扩大出口,而不是以增加出口数量为手段,更不能以牺牲价格和利润为代价,这不仅浪费资源、能源,还会加剧贸易摩擦。其次,实施规范的出口管理制度。广东政府通过出台相应的政策,运用多种手段,防止省内出口企业出现低价竞销、出口结构单一、不注重品牌塑造、污染环境、侵犯知识产权等坏习惯,鼓励外贸企业创立自主品牌,加大研发和设计投入,促进省内外贸企业更好地“走出去”。第三,应大力培育并发挥行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在发生国际贸易争端时,靠一家企业单打独斗往往独木难支。因而要在发挥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的前提和基础上,选择出口规模较大、竞争能力较强的行业建立行业协会,以便在多、双边的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间加强沟通,扩大影响,抱团应对贸易摩擦。第四,加强培养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积极发挥高等院校的作用,有重点地培养一批精通WTO协议相关内容的,具有专业知识、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改变广东省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活动及争端中的被动地位,提高国际竞争力,使广东真正成为一个外贸强省。

参考文献:

[1]张守营.中国外经贸或将进入低速增长时代[N].中国经济导报,201-6-12(2).

第6篇:对外贸易概念范文

一、贸易差额思想的起源

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欧封建制度瓦解,代表新兴政治力量的民族国家产生,与此相适应的新的经济力量——商业资本日益兴起。这个时期的商业资本已经成为不断冲击自然经济并因此而发展壮大的力量。重商主义就是这个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剧烈变化在经济理论和政策上的反映。

“贸易差额”概念最早出现在1549年的《使英格兰王国繁荣富裕的政策》论文中,当时该文使用的是“贸易剩余”这个词。此后,“贸易差额”一词频繁地出现于17世纪最初几十年,弗朗西斯·培根于1615年使用了这个词。在许多场合,贸易差额代表商品贸易差额。尽管人们在很早的时候就列出了收支差额所有各项的明细表,但却迟迟没有为此创造出一个新词。1697年,波勒克斯芬才开始使用“账目差额”一词,詹姆斯·斯图尔特于1767年首次使用“收支差额”一词,在此期间,人们在讨论贸易差额时,常常是指“收支差额”。这里面有特殊的原因,按照熊彼特的解释:在当时的情况下,贸易差额是最重要的项目,也是最容易处理的项目,因此,一个实际上关心收支差额的经济学者,很可能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贸易差额上。

此外,当时的巨商大贾、政府官员、学者都认为世界的资源是有限的,本国商人、制造业和航海业为获得足够多的利润而不断扩大业务的结果是必然地会和其他国家发生经济冲突以及由此引起的政治军事冲突,政府要维护本国利益,就必须保持国家强大。国家积累财富的途径除了对外掠夺之外就是贸易顺差,而贸易顺差则是最可靠、最有效地积累财富的途径。贸易差额的思想由此产生。

二、贸易差额思想的主要观点

早在四百多年前,重商主义者就着重研究了贸易收支问题。他们把研究贸易差额的重点放在金银的输入和输出上,认为只有对外贸易才是国家获取财富的真正源泉,必须遵循多卖少买,多收入少支出的原则,以保持对外贸易顺差。重商主义者首次采用了贸易顺差这一概念。在他们看来,财富并不在于保有更多的金银,而在于比世界上其他国家保有更多的份额,通过贸易差额获得的一定数量的白银比新开采出来的同一数量的白银更能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贸易差额是增加一国在世界财富总额中所占份额的唯一手段。然而,在如何保持顺差问题上,重商主义者们产生了分歧。

以英国的斯塔福德(Stafford)和法国的孟克列钦(Montchrestien)为首的早期重商主义者们认为,积累财富的主要途径就是对外贸易顺差,因此,在对外贸易活动中必须使每笔交易和对每个国家都保持顺差,以使金银流入本国;而在顺差中流入本国的金银必须窖藏起来,以通过金银积累实现国家力量的增强。另一方面,为了增强国力,应阻止本国金银货币外流,禁止金银输出。因此,早期重商主义也称为“货币差额论”。以托马斯·孟(ThomasMun)为代表的晚期重商主义却认为,国内商业只是对外贸易的一种辅助,并不能使国家致富,只有对外贸易才是使国家致富的手段。他说:“对外贸易是增加我们的财富和现金的通常手段,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时时谨守这一原则:在价值上,每年卖给外国人的货物,必须比我们消费他们的为多。”托马斯·孟还进一步提出了贸易差额论。他认为,在对个别国家的贸易中,应该允许贸易收支逆差存在,只要总的贸易差额保持顺差就可以了。为此,他提出了增加本国的商品输出和减少本国对于外货的消费的特殊途径和手段。

三、关于贸易差额思想的一些简评

在经济思想史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这两大对立的思潮一直贯穿于其中。重商主义是最早的国家干预经济思想的体现,后者在历史的不同阶段对贸易差额思想持有不同的观点和评价。

(一)李斯特的贸易差额思想

第7篇:对外贸易概念范文

近年来,伴随经济快速增长,我国能源消耗呈快速增长的趋势,能源问题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据《BP全球能源统计》2011年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占全球的20.3%,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能源消费国。目前,我国的节能政策和焦点主要针对于国内部分的能耗。然而,由于国际贸易的开展打破生态环境的地域概念,中国快速增长的能源消费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有密切关联。国际贸易不仅限于实物资源的流动,进出口商品的同时伴随着隐含能耗。了解我国各产业部门及总体贸易能耗成本,可以从对外贸易的视角下调整对外贸易政策,有助于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关于贸易中隐含能问题的研究,国外学界关注的比较早。Machado等(2001)采用投入产出模型测算出1995年巴西出口贸易中的隐含能为831PJ,进口贸易中的隐含能为679PJ,巴西在贸易中是能源的净出口国,且其出口产品的能耗强度比进口产品能耗强度高40%,因此巴西的决策者应关注国际贸易可能对国家的能源使用和碳排放带来的额外影响[1]。Nguyen等(2006)采用结构分解法和幂级数展开对1996年到2000年越南的隐含能耗强度变化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种植业和维修服务业对提供高隐含能耗强度有显著贡献,而在降低能耗强度方面,纸浆业发挥重要作用[2]。Kahrl等(2008)检验了中国出口贸易和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指出出口贸易是中国国内能源消费增长的最主要因素,中国需要建立一个能兼顾能源环境因素的经济贸易发展机制[3]。Liu等(2010)利用投入产出法和结构分解分析法,对中国1992-2005年对外贸易中的隐含能进行分析,发现中国是一个能源净出口国,出口贸易额的增大促进是隐含能净出口增长的一个因素,但是能源效率提高和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抵消了一部分隐含能进出口增长[4]。

针对于中国对外贸易中隐含能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主要开始于2006年。周志田等(2006)通过对典型商品加权的办法,计算了2002和2003年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能,率先指出隐含能出口量快速增长是导致我国近年来能源消费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长速度的直接原因[5]。李坤望等(2008)通过编制混合型能源投入产出表,测算了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能源含量。研究结果发现,我国非能源商品贸易中隐含的能源进出口量远高于能源产品的直接贸易量[6]。但是该研究没有将国内和国外的能耗系数加以区分,因而过高地估计了进口隐含能值。刘峰(2007)和齐晔等(2008)在计算中国隐含能源进口量时,采用了日本的投入产出表来估计进口货物的能耗系数[7-8]。但是由于日本的技术水平在世界范围内是最先进的,因此不能很好地代表我国进出口贸易伙伴的整体能耗系数,因而过低地估计了进口隐含能的值。本文在参考上述文献的基础上,对于模型设计和数据整理都做了较多的改进和扩展。模型设计方面,考虑了国内外技术水平的差异,在计算进口产品的隐含能耗时利用台湾地区(我国进口贸易平均能耗系数与台湾地区的最为接近)的技术系数进行了修正,使得外贸隐含能值更为客观和准确;数据处理方面,由于现有的投入产出表为五年编制一次,本文以1997年和2002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从价格和技术两个方面均做了相应调整,保证了测算结果的连续性。除此之外,本文区别于已有相关文献的最为突出之处是,不仅设法更为准确地核算外贸隐含能,而且提出了外贸能耗成本的概念,并将其应用于政策建议中,提出如何从贸易环节上实现节能降耗目标的方法和策略。本文的结构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二部分是模型与数据说明;第三部分是我国对外贸易能源成本核算及能源贸易条件的实证分析;第四部分是实现贸易节能降耗的政策建议;最后部分是结论。

二、模型与数据

(一)能源投入产出模型根据投入产出的横向平衡关系,假设一国经济中包括n个产业部门,可以建立如下数学模型:X=AX+Y(1)其中:X表示经济中总产出的一个列向量,AX表示中间投入,Y表示包含其他最终产品的社会最终产品列向量。A表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其中每个元素为Aij,且Aij=xij/Xj(i=1,2…,n;j=1,2…,n),Xj代表j产业的产出,xij代表Xj所要求直接投入的第i产业的产品的量。在投入产出模型中,最终需求Y包含居民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和净出口量。最终需求Y与总产出X之间的关系可以如下表示:X=(I-A)-1Y(2)(I-A)-1代表里昂惕夫逆矩阵,其中元素为αij(i=1,2…,n;j=1,2…,n),αij代表每单位的j产业的产出所需要第i产业的完全投入产品的量[8]。能源投入产出模型的隐含能计算中,pd是国内所有部门包含的隐含能总量,它一个以pdj为元素的行向量,其中pdj代表j产业每单位产出Xj的直接能耗量。

(二)系数的选择与调整理论上讲,从不同国家进口的商品,其能耗系数应根据不同的投入产出表来计算。但是,我国的贸易国有近百个,一一根据投入产出表来确定其各类商品的能耗系数难度较大。本文将采用台湾地区的技术系数来估算进口隐含能。选择台湾地区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我国进口贸易中的平均能耗系数与台湾地区的能耗系数最接近。其次,台湾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因为我国投入产出表五年编制一次,本文以2002年、2007年为基准年,对于基准年之外其他年份的能耗系数,作了技术水平、价格指数和汇率三个方面的修正。

(三)数据来源本文计算中国1998-2007年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能,采用了中国大陆1997年和2002年42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台湾地区2001年49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和2006年52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分别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和台湾“行政院主计处”。中国大陆各部门的能源消耗数据来自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台湾地区各部门的能耗数据来自台湾经济部能源局2001年和2006年的能源平衡表。由于能源消费部门和投入产出部门的分类不一致,因此,对于投入产出表以及能源消费部门进行合并,形成28个部门。

三、我国外贸能源成本核算及其能源贸易条件的实证分析

(一)外贸能源成本核算分析本文计算了1998-2007年的出口隐含能量(energyembodiedwithinexportproducts,EEE)、进口隐含能量(energyembodiedwithinimportprod-ucts,EEI)以及隐含能净差量(netembodiedenergyoftradebalance,EEB)这三个量,其中,隐含能净差可以用来衡量我国对外贸易的内涵能源成本。相同时间内,我国对外贸易额变化如下:1998到2002年间,中国贸易顺差变化不大,基本稳定在3800亿元左右。在此期间,我国对外贸易能源成本呈下降趋势,从1998年的94910.75万吨标准煤下降到2001年的63273.76万吨标准煤。2002年以后,贸易顺差值迅速增长,从2002年的4256.07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21520.44亿元,增加了4.1倍。相应地,2002年之后能源成本开始大幅度的增长,从2002年的64039.12万吨标准煤增加到2007年的151601.95万吨标准煤,我国对外贸易内涵能源成本也在这一期间迅速扩大。在出口方面,1998到2007年间,随出口贸易量的迅速增长,出口隐含能量在1998-2007期间出现显著的增长,从1998年的187503.81万吨标准煤,增长到2007年的248728.23万吨标准煤。但是,隐含能出口量并不是一路上扬,而是在2001年小幅下降到了155866.82万吨标准煤,但在2002年到2004年,隐含能出口量呈迅猛增长趋势,2005年出口隐含能达到了最大值的252323.78万吨标准煤。之后,出口隐含能量基本维持在25亿吨标准煤上下。在进口方面,进口贸易额在十年中,从1998年的11626.10亿元上升到73300.10亿元。然而,与出口隐含能量不同,随着中国进口贸易量迅速增加,进口隐含能量没有呈现显著增长趋势,而是基本稳定在10亿吨标准煤左右。这是因为除了贸易规模之外,技术因素和出口贸易结构等其他因素从相反的方向影响了出口隐含能值。总体来说,我国在对外贸易中一直付出了巨大的内涵能源成本,且能源成本在2002年后一直增大,增幅显著,这说明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对外贸易加大了我国的能源成本。

(二)能源贸易条件分析在核算对外贸易中能耗成本的基础上,本文还分别计算了进口和出口的节能效率,具体是以下三个指标:(1)进口节能强度μi,用来衡量单位进口价值所包含的隐含能量,其公式为:μi=EEI/Xm(18)其中,μi代表进口节能强度,分子EEI为各产业进口隐含能量的总和,分母Xm为各产业进口价值量总和。(2)出口耗能强度μe,用来衡量单位出口价值所包含的隐含能量,其公式为:μe=EEE/Z(19)其中,μe为出口耗能强度,分子EEE为各产业出口的隐含能量总和,分母Z为各产业出口价值量总和。(3)能源贸易条件指数μ,即为出口耗能强度与进口节能强度之比:μ=μe/μi(20)当μ值大于1时,单位价值的出口所包含的隐含能的量要大于单位价值所包含的进口隐含能量,意味着对外贸易不利于一国整体的能源节约;反之,则说明对外贸易有利于一国整体的能源节约。通过表2中的结果可知,从1998到2007年我国能源贸易条件指数均大于1,说明我国的对外贸易一直不利于节能。能源贸易指数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过程,在2005年达到了最高值2.5,但是2007年的能源贸易指数仍高于1998年的指数,这说明随着贸易的发展,出口能耗强度与进口能耗强度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表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不利于降低国内的能源消耗水平。四、实现贸易环节上的节能降耗对策分析为了减少我国贸易中的内涵能源成本,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第一,在货物贸易方面,发展绿色对外贸易。充分运用调整出口退税、加征出口关税、消减出口配额,将部分产品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等措施,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逐步淘汰“两高一资”产品和技术水平落后、社会效益低下的加工贸易;重点支持节能环保型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优势农产品出口;严格控制高耗能设备的进口,鼓励进口能源成本高的产品。鼓励引进节能环保型外资项目,将吸收外资比较集中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节能能源的基地。加强贸易领域节能降耗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二,在服务贸易方面,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1)建设节能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提高生产资料和商品流通效率,节约流通成本。广泛推广和采用节能、节水、节材型产品和技术;严格执行节能标准,最大限度地节约照明、空调用电。通过有效整合物流资源,减少车辆空驶率,降低物流成本;(2)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传统服务业改造和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引导和促进居民服务业发展,加快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促进农村服务业发展。扩大服务业吸收外资比重,引导外资投向附加值高的金融、物流、连锁、信息技术、软件及技术开发等现代服务业;(3)加大服务贸易的进口。要继续扩大服务领域的开放,鼓励服务贸易的进口。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推动我国成为全球服务业外包的新基地。

六、结论

本文利用1998-2007年的中国和台湾地区能源消耗数据和能源投入产出模型,计算和分析了进出口贸易中的能源成本和贸易条件指数,并且提出了从对外贸易环节上实现节能降耗的对策建议。

我们总结了如下三个主要结论:

(1)我国在对外贸易中一直付出了巨大的内涵能源成本。1998到2002年间,中国贸易顺差变化不大,在此期间,我国对外贸易能源成本呈下降趋势。2002年以后,贸易顺差值迅速增长,相应的能源成本开始大幅度地增长,从2002年的64039.12万吨标准煤增加到2007年的151601.95万吨标准煤。这说明随着贸易顺差的扩大,我国付出了更大的能耗成本。

第8篇:对外贸易概念范文

(一)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

我国的对外贸易不断创造奇迹。1978年,我国的对外贸易规模只有206.4 亿美元(其中出口97.5亿美元,进口108.9亿美元),占当年世界贸易额的0.78%,名列世界第34位,在世界贸易格局中无足轻重。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在2004年突破万亿美元大关后又达到14221.2亿美元,同比增长23.2% ,世界排名第三,仅次于美国和德国。而且,据国家海关总署统计司司长在“中国生产力发展国际论坛”上的预测,201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有望实现25000亿美元,从而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国。

(二)我国的对外贸易是粗放型的增长方式

尽管我国对外贸易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在不断改善出口商品的结构,如1986年纺织品和服装取代石油、1995年机电产品取代纺织品和服装而分别成为出口第一大类产品,都标志着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飞跃,但即便到现在,我国仍然没有从“贸易大国”成长为“贸易强国”,我国的外贸出口还存在着诸多的弊端。

首先,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劳动、资金、土地和资源等要素的粗放投入,尤其是出口的商品对资源的过度依赖,资源的利用率极低。这主要表现在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或粗加工产品比重较大,而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偏低。而且,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出口产品并没有完全反映生产要素的真实成本,像低劳动工资、低土地成本等支撑出口产品低成本的因素在未来都难以为继。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国的出口产品实际上还是资源的出口。在全国上下大力号召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加快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已是当务之急。

其次,我国外贸出口竞争还主要以价格竞争为主要手段,大多数出口企业都在走以量取胜、靠低价占领市场的路线;而且外贸出口以加工贸易为主,大量出口产品靠OEM来支撑贸易规模,真正拥有自己品牌的不到10%。我国众多的出口企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处低端地位,贸易利得极少。有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出口177亿件服装,平均每件服装的价格仅为3.51美元,出口60亿双鞋,平均每双的价格不到2.5美元。低价出口产品,不仅容易招致反倾销等多种贸易摩擦,而且还会恶化我国目前的外贸条件。

第三,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还不合理。在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的背景下,我国的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出口比重严重失调,2004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占出口额比重仅为7.6%,服务贸易逆差90亿美元。这不仅与全球服务贸易占出口贸易1/3的比重有一定差距,与美国服务贸易占出口贸易额60%―70%的比重更是相去甚远。在世界经济结构向服务业为主转变的时候,服务业发展水平更能体现一国的综合竞争力。全球服务外包的兴盛,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不断上升,成为国际贸易新的增长点。不改变目前我国服务贸易落后的现状,将不利于整个外贸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即便是货物贸易也存在贸易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加工贸易比例过大,技术含量高的商品我国仍是净进口国,而且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90%以上都是国外的知识产权、专有技术和品牌,真正属于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生产的高附加值出口产品极少,高科技企业实际上也就是加工组装企业,从中获取的经济利益相对也偏低。

二、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紧迫性

(一)对外贸易的适度规模与适度增长

国际经验表明,任何一国对外贸易的规模和增长率都要有一个合理的限度,超过这一限度就会产生过度增长问题。贸易的过度增长会造成国际市场的混乱与恶性竞争,对世界经济会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位居世界外贸规模第三的我国,其外贸规模还在继续快速增长,因此我国对世界经济整体的影响将出现质的飞跃。考虑到与世界贸易的协调发展,今后我国的外贸应注意保持适度增长,适当调控增长速度。对外贸易的适度发展包含适度规模和适度增长两个方面。一定的贸易规模是一个国家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的基础,贸易规模越大,在此基础上贸易的增长速度越快,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就越大。因此,在贸易规模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其增长速度应与世界贸易增长保持协调,同时使发展战略和增长方式能适应国内外新的形势。

为了便于量化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可借用“综合影响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外贸增长对世界综合贸易影响率公式为:Y=W+W+C

式中,W表示一国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重;W表示一国外贸增长的增量占世界贸易增量的比重(按照国际贸易发展的实际经验判断,W在30%以内市场竞争尚处于良性状态,在30%-50%时为恶性竞争,贸易摩擦会明显增加,超过50%则可能会引起全面摩擦)。C是一国外贸增长对世界经济的间接影响率,反映的是增长的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等的波及效果,其影响类似于一种乘数效应,国际上的经验估计值一般是增量影响值 的一至三倍。

2004年,我国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为6.5%,外贸增长的增量占世界贸易增量的7.5%,可得2004年我国出口贸易综合影响率在21.5%-36.5% 之间,这一数据说明我国对世界贸易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世界贸易发展的历史经验证明,一国对外贸易对世界市场的影响力并不是按比例均衡分布和发挥效用的,少数大国贸易综合影响率超过一定数值后,其动向往往可以左右全局。因此,为避免对世界贸易产生更大冲击,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从总体上调控我国外贸的增长速度。

(二)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低价竞争策略亟需调整。我国的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主要竞争力就是低价格优势,出口数量扩张、增量不增效是我国对外贸易的显著特征。首先,低价竞争策略使我国对外贸易中贸易摩擦不断,虽然我国对外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比重只有6.5%左右,但针对我国的反倾销案多达15%,截至2005年,我国已连续11年成为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反倾销等贸易摩擦既会给我国造成直接损失,也不利于实现全球共同发展的目标,是不可持续的。其次,低价格的基础低成本优势也是不可持续的,特别是劳动和土地等资源的低成本优势。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我国一个熟练劳动工每小时的报酬只有美国等发达国家的1/30,也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各地“技工荒”、“民工荒”频发的今天,这不仅会成为发达国家贸易保护的借口,对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目前我国的土地也没有形成真正的“要素价格”,没有完全反映土地的真实成本。第三,“三高一低”(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意味着我国的出口增长越快,资源消耗就越多,环境压力就越大。在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这种增长模式必定是难以为继的。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亟需提高。从当前来看,以加工贸易这种方式参与国际分工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但是如果自己不掌握核心技术和营销渠道,缺乏自有品牌,与国内产业关联不紧密,就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拉美、东盟等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在出口制成品中的比例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菲律宾这一比例为70%,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均为60%,泰国为30%,均高于20%的世界平均水平,甚至高于发达国家20%-30%的平均水平,而中国、墨西哥等加工贸易大国这一比例都只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南亚新兴工业国的崛起,正是迎合了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技术含量较高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制造转移到了这些劳动力低成本国家。

三、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对策与途径

对于我国外贸来说,出口增长质量不高已成为制约我国外贸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矛盾,加快以数量增长为主向以质取胜的转变是当前问题的关键所在,这是一项紧迫而长期的任务。

(一)制度创新是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关键

要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首先必须进行制度创新。这不仅能够加速资本的积累,加快技术进步,而且能提高既定生产要素的投入强度和资源的配置效率。对于外贸增长而言,制度创新主要包括政府职能的转变和企业制度的创新。作为政府,应该以间接调控和管理宏观经济为主,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使企业自主地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及时调整结构。同时,应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独立的生产经营实体。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兴贸的进程

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技术创新,是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质量、档次、加工深度和科技含量的关键,是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出口产品,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重点就是要培育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培育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重点企业,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基地,实现我国从外贸大国向外贸强国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引进与吸收的问题。国外学者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表明,贸易是国家之间发生溢出效应的主要渠道,而资本品的进口可以给东道国带来知识的外溢效应,如果东道国的资本进口品一直是来源于知识储备丰富的国家,那么对技术的创新、经济的增长都是极为有利的。

(三)依托循环经济,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

要彻底改变目前我国出口产品 “三高一低”的现状,可依托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区域的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加快发展低能耗、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产业,重点发展环保产业,充分开发新能源,充分利用再生资源,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实现外贸出口产品从低效益、低附加值的数量型增长向高效益、高附加值的质量型增长转变。另外,还应该大力推进品牌战略,提高国际营销的水平,增强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非价格竞争优势。

(四)加快贸易结构的调整,加快发展服务贸易

目前,我国加工贸易比重偏高,而加工贸易产品的出口价格一般都受外商控制,难以提高。因此,一方面要通过扩大国内采购的比例,延长国内产业链条,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变“候鸟经济”为“榕树经济”。在提高加工贸易加工深度的基础上还应发展灵活多样的贸易方式,积极开展技术贸易,拓展服务贸易。开展技术贸易,以传统技术、引进后创新技术和工业化技术为技术出口的重点内容,积极向亚太和周边国家开拓技术出口市场。最后,在当前国际商务承包、工程承包、出境旅游和国际运输兴旺发达的前提下,要看到开发服务市场的长期利益,在积极发展国内第三产业,提高服务业水平的同时,大力促进服务贸易的出口。

第9篇:对外贸易概念范文

一、经济全球化与国际贸易法的统一

世界贸易组织 (WTO)的建立实现了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大飞跃,使各国之间的贸易程度加强。为了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能更好的流通,各级贸易组织应积极制定各种完善健全的经济制度框架来保障国际贸易的有效进行。国际贸易法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服务于全球范围的贸易活动。国际贸易法是调整各国之间商品、技术、服务的交换关系以及与这种交换关系有关的各种法律制度与法律规范的总和,是制约国际贸易调控的根本所在。国际贸易法的涵盖内容广泛,包括了传统的国际货物买卖、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等法律制度以及与WTO法有关的国际技术贸易、国际服务贸易多边管理法律制度。

经济全球化为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使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通,从而得到更好的配置。国际贸易法由联合国大会召集外交会议形式来进行私法的统一工作,有一定的权威性。国际贸易法在平衡国际金融关系上凸显出其作用。一方面,有效协调各国之间的贸易交流;另一方面,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开放的市场环境,加速了其经济建设的进程。但与此同时,国际贸易法也存在着局限性。首先,由于国际贸易法涵盖范围广,涉及众多成员国,各国之间的经济和法律政策存在着显著差异。因此,每项国际贸易法的制定都很难综合考虑各国的基本情况,制定法律制度也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其次,国际贸易法在制定、执行和仲裁方面还不是很完善,贸易壁垒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产利益的不均衡分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过程中获得的利益显著高于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切实完善和落实各项法律制度是维护国际贸易交流的根本。

二、经济全球化下的贸易安全问题

经济利益同政治利益一样,作为国家的基本利益,是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根本。只有经济的稳步发展才能增加国家的竞争力,因此,维护国家利益,落实贸易安全问题已成为当今经济建设过程中重点内容。

现阶段全球经济发展趋于一体化,国家之间的贸易交流越来越广泛,贸易安全问题在各国间普遍存在。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所处贸易地位较为被动,对贸易安全问题应对能力也相对较弱。目前贸易形势下,存在着一些对我国经济发展不利的因素。首先,体现在经济利益发展的不平衡,在利益分配方面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对出口商品的价格缺乏控制力,对国外进口商品的需求有较大程度的依赖。然而,其他国家对我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并不显著,使得我国在对外贸易过程中比较被动。现阶段国际贸易间存在不公平竞争,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在提升本国贸易壁垒的同时,降低了我国的贸易壁垒。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使其缺乏应对能力,进一步采取低价策略,也使我国国内的企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从而导致了反倾销现象的产生。其次,在对外贸易中各国利益分配也不合理,我国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出口商品为低附加值商品,而进口则为高附加值商品,使得我国在对外贸易中获得的利益处于劣势地位。我国是贸易大国,大量原材料及优质商品低价出口,以出口数量多收获利益。而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利用我国出口的原材料进行加工后,再出口至我国。主要贸易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强化,使得我国的进口价格却大幅度提升,属于严重的利益分配不平等现象。由此可见,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程度及其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使我国对金融风险缺乏抵抗能力。

国际贸易的经济安全代表了国家经济竞争力,因此,国际贸易的经济安全问题在我国对外经贸发展中是不容忽视的。实现国家贸易安全不仅应提升自身竞争力,更应运用好法律法规政策维护自身利益。

三、国际贸易法对中国贸易安全的制约作用分析

国际贸易法的主要作用就是服务于国际贸易,在调整国际贸易关系的同时,还规范国际贸易市场、维护国际经济秩序。具体体现在对贸易双方行为的约束和处理国际贸易中争端的调解和仲裁两个方面。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在国际贸易交流中存在劣势,更应做好完善贸易安全的准备工作。我国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应主动采取方法措施,加强贸易安全。不仅从内部进行合理经济政策调整,在调整自身的产业结构的同时,应扩大内需以减少对外贸易依存度,以减缓来自国内外不利因素的冲击。更为重要的是利用好国际贸易法,应积极贯彻国际贸易法律、法规和WTO各项基本规则,维护好我国贸易安全。

第一,准确把握国际贸易法的这些发展动向,认真履行贯彻WTO规则和对外贸易法的各项基本规程。结合国际贸易法对国内的外贸法和相关的经济法律制度进行完善,并积极作出调整,以适应国际经济新局势的发展。

第二,认真研习和熟练运用各项法律规章制度,以达到保护国家自身贸易安全的目的。法律内容大多涉及有:《对外贸易法》、《对外贸易壁垒调查暂行规则》、《反倾销条例》、《反补贴条例》、《保障措施条例》、《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反垄断法》等。以上法律从各个方面对国际贸易进行保护,为国家贸易安全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