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环境的价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 基于本地生态足迹的湖南省生态环境压力分析 湖南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问题初探 公众生态意识的价值及培育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湖南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政策分析 湖南省常德市:精心打造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活动载体 湖南省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及分析 当代资本主义生态环境危机的内在文化价值观根源 民生新闻受众生态环境分析 湖南省不同企业动态规模效益的比较分析研究 河北省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调查分析及对策建议 几种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湖南省推行环境责任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民初湖南省宪自治的价值 湖南省创业的服务环境研究 湖南省农业用水收费现状及分析 湖南省耕地资源时空变化及预测分析 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公众参与研究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公众参与 论湖南省环境地质 湖南省音乐联考历年试卷结构及题型的现状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009-10-22.
[6]中国环境意识项目办.2007年中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J].世界环境,2008,(2):72-77.
[7]郗小林,樊立宏,邓雪明.中国公众环境意识状况――公众调查结果剖析[J].中国软科学,1998,(9):24-30.
[8]洪大用.中国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J].江苏社会科学,2005,(1):132-127.
[9]闫国东,康建成,谢小进等.中国公众环境意识的变化趋势[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10):55-60.
[10]申秀英,刘沛林.层次分析法的城市公众环境意识提升对策研究[J].求索,2006,(7):51-54.
[11]曹世雄,陈军,陈莉等.关于我国国民环境的态度调查[J].生态学报,2008,28(2):735-741.
[12]吕君,陈田,刘丽梅.旅游者环境意识的调查与分析[J].地理研究,2009,(1):259-270.
[13]朱启榛.一个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关于农民环境意识的调查与思考[J].调研世界,2001,(1):28-31.
[14]宋言奇.发达地区农民环境意识调查分析――以苏州市714个样本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10,(1):53-73.
[15]张维梅,郎丽琼.湖南省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意识调查研究[J].特区经济,2007,(11):194-195.
[16]曹珍,谭梦玲.湘江(长沙段)环境调查报告[J].河南化工,2010,(1):29-30.
[17]卢莎,石昌智,高栗等.环境保护公众参与调查与对策――以长沙为例[J].环境教育,2011,(4):40-43.
[18]楚芳芳,黄顺江.长沙市城区人居环境满意度调查与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1,(4):95-101.
关键词:家禽;养殖;环境
1 家禽在生态养殖过程中环境管理的现状
我国家禽养殖业的发展为我国的消费市场提供了大量的家禽产品。但在家禽养殖行业中也也存在着家禽食品安全和养殖污染的问题。家禽生态养殖是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主要是针对传统的家禽养殖业中出现大量的畜禽粪尿及废弃物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采取的一种养殖新模式。生态养殖不仅能够发挥养殖业优势,而且能够保护环境。因此生态养殖受到了越来越多养殖户的认可,有利于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在养殖的过程中保持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维持养殖和生态之间的平衡发展,既要实现养殖的经济价值,又要注重对自然资源的保护,维持整个生态平衡发展。根据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家禽生态养殖的发展还处于一个比较落后的状态,主要表现为生态养殖的模式单一、养殖过程中的环境管理不到位、生态养殖的技术更新难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限制了我国家禽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
2 家禽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管理措施
2.1 家禽养殖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集约化养殖的迅猛发展,加上养殖企业资金有限,不重视环保,或相关设施未配套,家禽的粪便、污水、有害气体、粉尘、噪音及死亡家禽等,将导致养殖场自身环境恶化同时也影响其周边环境,对大气、水源、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2.2 家禽养殖环境管理措施
2.2.1 减少家禽养殖污染措施
为从根本上解决由规模化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使治污有法可依。同时采取营养措施,采用理想氨基酸平衡模式配制低粗蛋白质日粮以降低氮排泄量;使用对环境无污染的代谢调节剂,如酶制剂、酸制剂、微生态制剂、促生长剂和中草药制剂等,以提高日粮营养素利用率和减少粪、尿、臭气排泄量。药物添加剂的使用必须规范,也提倡使用相应替代物,如益生素、酶制剂和天然中草药等。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对人畜有害和对环境有污染的消毒药物,如强碱、强酸和醛类等。
2.2.2 养殖场废弃物的处理
病死禽和解剖病料必须做无害化处理,不得任其污染环境,造成人为的疾病传播。养殖场自然死亡的家禽意味着有许多有机物需要我们从环保和生物安全角度来加以处理和应用。从生物学角度看焚烧法较为安全,但是其处理速度慢且成本高。掩埋和焚烧方法由于环境的因素,使用越来越少;堆肥法因其环保和成本低廉,已经被广泛接受。死禽可以运出养殖场后予以利用,但是存在病原微生物扩散的威胁,不过在运输至加工场之前,对家禽尸体作短时间冷处理贮存是非常有效的,另外也可在运输前进行发酵处理,病原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能被有效地杀死,发酵法被认为是运输前在养禽场内处理死禽的一种经济、可行、环保的方法。
在粪便的处理方面,如果管理不当,向土地排放动物粪便会危害环境。目前研究应用最多、最具发展前景的为生物处理法,即主要利用微生物生命过程把废水中有机物转化为新的微生物细胞和简单元机物的形式,从而去除有机物、氮和磷等。鸡粪直接或经过发酵、干燥、杀菌处理后喂养生存能力较强的鱼;鸡粪含有大量以非蛋白氮形式存在的粗蛋白,将其与全株玉米青贮并与牛羊饲料合理搭配,可获得营养平衡、价格低廉的日粮。
2.2.3 家禽饲养模式与设施的改进
首先,饲养模式的转变
我国水禽养殖技术落后,目前养殖普遍设施简陋、环境差。而目前我国农村大力推广的生态养殖模式为最大限度利用资源,而在有限的空间内将不同种的动物群体以饲料为纽带串联成一个循环链。这种生态养殖模式是把双刃剑,人为的生产循环链改变了家禽的生长环境,给病原体传播和某些病原体的重组变异增加了机会。强化饲养管理是防止传染病的根本途径。通过对不同养殖模式鸡舍的温度、氨气浓度、死淘率进行比较,证明了标准化鸡舍的以上指标明显好于普通鸡舍,标准化养殖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健康养殖模式。从养殖生产工艺上杜绝群体间的垂直和交叉感染已引起国外养殖界的高度重视。美国、加拿大、日本和韩国等实行“多点式”工艺,即养殖场之间采取多点建场的布局。这点我国应多加学习,特别是一些缺乏合理规划、布局混乱、发病率高的地区。
其次,饲养设施的改进
Li Yongyan
(He'nan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s,Zhengzhou 450004,China)
摘要: 评价了河南中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尤其是中原城市群建设和工业发展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如耕地锐减、水域减少、绿化面积减少和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及该地区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对水资源、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同时简要分析了引起这些问题原因,并据此提出了一些优化城镇产业结构和改善该地区生态环境,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建议。
Abstract: Influence of urbanization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midland of He'nan Province wa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such as arable land dropping, water area disappearing, green spaces reducing, and pollu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e briefly analyzed the reasons that cause these problems and proposed measures to optimize urba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关键词: 河南中部 生态环境 城市化 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
Key words: midland of He'nan Provinc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urbaniz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1-0306-01
0引言
河南省既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又是新兴的经济大省和工业大省。包括省会郑州在内的豫中地区是河南省的经济和交通重心,全国铁路大动脉京广线陇海线在这里交汇,连霍、京珠、京港澳等重要高速公路经过此处,我国中部地区的航空枢纽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也位于此地,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豫中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超过全国平均速度20%以上,成为我国中部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引起全国瞩目。
1豫中地区城市化现状
豫中地区近年来城市化是建立在经济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基础工业快速增长之上的。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包括23个城市和县级市,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68亿元,位居中西部地区第一位。在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构想》中,到2020年,中原城市群非农产业产值要占到区域总产值的95%以上;城镇人口要占到区域总人口60%以上;要把该地区打造成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能源基地、物流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
以郑州市及其所辖县市为例,近几年该地区的城市化现状主要表现在:①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逐步增大,1995年其城镇常住人口为316.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2.9%,2010年城镇常住人口达到463.5万,占全市总人口的63.1%,比全省的平均水平高出21.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7.5%;②城镇数量增多,分布密度增大,郑州市所辖县级市已经增加至5个,大部分乡已经升级为镇,有些城镇已经呈现首尾相连;③城镇的经济实力增强,2010年仅郑州市国内生产总值4002.9亿元,综合经济实力位居中部六省第3位;④工业与服务业产业产值增加,非农业劳动者比重增高,2010年郑州市第二、三产业产值占当地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90%,非农业劳动者比例已超过60%,城镇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水平居我国中部地区前列。伴随豫中地区城市化的高速发展,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是不可避免的,只有正确认识这些问题,才能及早采取措施,这将是豫中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城市化对豫中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
豫中地区经过数千万年以来黄河冲积泥沙缓慢的自然淤积和几百代人长期不懈的开发,才逐渐演变成今天我国中部最具活力的平原地区之一。近十年来,由于城市化、工业化的持续高速增长,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冲击是巨大的。目前郑州市内水域占市区面积已经减至千分之五以下,大多数湖水面严重退缩,尤以西流湖的水面减少最为严重。该地区人口密集,城镇众多,并且以平原为主,旅游资源有较大的开发价值,城市绿化具较大的生态意义和社会意义。近年由于大搞开发建设,不但城市地表水面积减少,而且城市绿化用地被挤占,树林也大面积被砍伐。水体和绿地面积的减少,首先是引起城市生态气候的变异,导致了城市热岛的出现,冬季郑州市区郊区的平均温差超过5℃。
城市化发展也导致了豫中地区用水量急剧增长,近三年地下水开采量平均以每年将近0.5亿立方米的速度增加,郑州、许昌等市地下水严重超采。由于城镇工业和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污染最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城镇及其郊区、排污河道两侧等。地表污染水体分布区呈现由点向面扩展的趋势。化工业的发展导致地表水与浅层地下水污染严重,监测结果表明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种类多,分布广。在郑州市周围21个点共检出236种重要有毒有害有机物,致癌物质如多环芳烃和酞酸醋等污染非常突出。在该地区监控河段总长度中,V类以下水质达到50%以上。
城市化发展导致该地区人居环境矛盾日趋尖锐,局部地区生态环境仍的继续恶化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并对居民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该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在省内处于较高水平,城镇废水年排放量为11.97亿吨,工业废气排放量为3991.6亿立方米,烟尘与粉尘排放量为63.21万吨,工业废渣与生活垃圾年产生量2367.2万吨。
豫中地区高速城市化需要进行大量的非农建设,部分城市规划过大导致土地资源压力增大,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豫中地区生态承载力90%以上依赖于耕地,其次为建筑用地、水域和绿化用地。由于河南中部草地资源十分缺乏,实际上大部分畜牧产品只能是由耕地提供的农作物和饲料等转化而来,导致该区域耕地需求压力更大,对耕地过度的开发利用是造成豫中地区生态环境压力的主要原因。
3豫中地区城市化进程中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矿区生态环境,环境监测,实践,案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138-02
一、引言
《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必修的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主干课程,对培养环境方向专业监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地位[1]。其中环境监测教学改革主要集中在精品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内容优化、产学研结合、网络教学等。当然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对学生获得系统的环境监测专业技能具有重大意义。然而随着环境污染的进一步加剧,国民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社会对环境监测实践性人才的不断需求,加强环境监测实践教学改革,逐渐成为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但是环境监测课程实践教学却存在诸多问题,以笔者在湖南科技大学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1)环境监测实验课时很少,大多是讲授实验步骤,实验仪器设备有限,学生得不到实际的锻炼;(2)生成实习也主要以参观为主,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少,完全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3)学生对环境监测的认识局限在实验室测试,对整个监测流程没有概念。环境监测主要目的是对有关项目就行定期、长时间的监测,以确定环境质量及污染源状况,评价控制措施,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
二、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应用于环境监测实践教学可行性分析
随着工业的发展,矿区环境受到涉矿企业和环保部门极大重视。以湖南省锡矿山为例,这是全球最大的锑成矿区,素有“世界锑都”之美称[2]。矿物组合主要为石英-辉锑矿和方解石-辉锑矿,并且还伴生有汞、铅、砷、金等金属矿床[3]。至今锑矿的开采和冶炼已有一个多世纪,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但是同时也导致矿区生态环境质量严重恶化,目前土壤鲜有种植,河水、地下水已禁止饮用,大部分矿区居民已经搬离[4]。从而对整个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成为了污染控制、环境管理的关键。可见锑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一个与环境监测课程非常相关的实践项目,这也是本科生很感兴趣的话题,他们年轻富有激情对环保事业十分热衷,这将极大地带动他们对环境监测的积极性。
三、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在环境监测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1.水质监测。目前矿山废水仅经过简单的沉淀处理或者不经处理直接排放,河流以及地下水受到重金属污染,居民用水困难。通过对整个矿区进行实地调查以及对选矿冶炼工艺的了解,发现污染源主要为矿坑水、选矿废水、冶炼废水。选择某采矿点的矿坑水、冶炼废水、选矿废水和邻近河流为监测对象,锑、砷、汞、硫酸盐、磷酸盐等作为主要监测项目。学生3~4人为一组,对这四个采样点进行采样。其中河流的取样严格按照地表水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要求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布设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消减断面。采样工具为250 mL聚乙烯瓶,采样前用10%硝酸浸泡过24 h,并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使用美国哈希HQ30d便携式测定仪现场测定pH、溶解氧、电导率并记录水温。将水样装满瓶后,加少量的硝酸,调pH为1~2,防止重金属离子水解沉淀,密封,送回实验室,放入冰箱4℃保存。在这里强调学生做好采样记录,因为冷水江市锡矿山距湘潭市湖南科技大学有一定的距离,在水样的运输过程中,标签纸可能会磨损丢失。其次教导学生根据监测项目有针对性的选择采样工具、保存方法。总之,样品的采集是整个环境监测的重点,如有偏差,后面的测试数据没有任何意义。
按照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5],对水体中重金属与阴离子进行测定。其中高浓度的金属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7002A北京三雄)测定总量,而低浓度的锑、汞、砷则采用原子荧光光谱仪(AFS-9700北京海光),采用离子色谱仪(ICS-900美国戴安)测定水样中的硫酸盐等。测试环节要学生掌握仪器的原理,构造,测试条件,懂得检测限对仪器的选择要求,而且要他们掌握仪器的开机、使用、维护等基本常识。整个过程包括溶液的配置等全部由本科生亲自操作,每个监测项目要求测定三次,求平均值,并有计量单位。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对水质进行评价。
2.土壤中重金属的分析。选取地势较低的田间土壤,根据梅花形布点法进行取样,土壤采集深度在0~20cm左右,尽量保持土壤的完整性,不破坏其物理结构。将在一个采样单元内采集的土样混合均匀制成混合样,采取“四方法”弃取,装袋。同样采取距离矿区较远的土壤作为对照样品。土壤样品经室温下自然风干后,剔除植物残根、岩石碎块等,用木棒研磨后通过2 mm孔径尼龙网筛,待用。土壤样品的消解:准确称取过筛后的土壤样品0.1g至于三角烧杯,添加10mL HNO3-HCl溶液,在电热板上消解溶样(温度≤150℃)至溶液体积大约为0.5mL,冷却至室温,将消解液转移到25mL试管加水定容,然后对溶液中锑、砷、汞、铅浓度进行测定,测定方法如前所述。为了保证分析方法的可靠性,同时消解对照样品,并采用了国家标准物质黄色红壤-土壤样品GBW07406)对消解及元素分析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参照对照区土样及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
3.固体废弃物监测。在整个矿区存有大量的堆放区和尾矿坝,这些废渣成分复杂,含有多种有害成分。它们不仅侵占大量农田,更严重的是废弃物一般未经处理堆放于地表,常年受到雨水的淋溶,加上堆放区的防渗滤措施不完善,造成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释放,且随雨水径流进入周围土壤、水体。因此以锑矿堆放区为研究对象,考查固体废物浸出毒性具有重大意义。首先对堆放区的尾矿砂、冶炼渣、选矿废石进行分别采样。由于堆放区面积比较大,地形较平坦、各类废弃物堆有很多,所以选用棋盘式采样方法,布设15个采样点,对每个采样点的废弃物堆分别进行取样装袋。湿样在室温下自然干燥,破碎、过5mm孔径筛,缩分,1.5kg备用。浸出毒性实验采用规定的方法浸出水溶液,即分别称取过筛后的尾矿砂、冶炼渣、选矿废石100g(干基)放置于2L广口聚乙烯瓶中,并加入1L的去离子水。查阅当地气象资料可知,冷水江锡矿山属于酸雨地区。故在实验过程中,淋溶液的配置应符合当地气候环境条件,调节溶液初始pH为6.0,将瓶子放入恒温水浴振荡器上,振荡频率为100次/min,室温下振荡8h,静置16h。浸出液通过0.45μm的滤膜过滤。我国规定的浸出毒性分析项目有:汞、镉、砷、铬、铅、铜、锌、镍、锑、硫化物、硝基苯等。根据锑矿废弃物性质,本项目主要测锑、汞、砷、铅、硫化物的浓度,同时分析溶液pH、颜色变化等。
4.废气监测。矿山废气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硫、氟化物及固体悬浮物等,这里以降量尘的测定作为实践内容。该地区大气降尘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基于春冬季节干旱少雨、植被覆盖率低造成扬尘较多,此次采样时间为2月15日至3月16日,为期30天。采取功能区布点法布设10个采样点,每个采样点高度为6~8m,位置视野开阔。采样工具为内径15cm、高30cm的集尘缸,缸内置有100mL的水溶液。收集时首先拣出枯枝、小虫等异物,并用水冲洗将缸内溶液和尘土全部转入烧杯中,加热蒸发浓缩至15mL后,再全部转移到已恒重的坩埚中,电热板加热蒸发后,放到烘箱(110℃)中恒重,计算降尘量。然而根据降尘量并不能完全反映颗粒物的毒性,其化学组成则是重要的判断指标。因此采用X射线光谱仪与扫描电镜仪分析颗粒的形貌和元素成分,并参比远离锑矿的对照区降尘量及化学组成,查看锑矿的开采冶炼对空气颗粒的元素组成是否产生了影响。
四、问题及取得效果
锡矿山锑矿的开采冶炼给当地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湖南科技大学很多学生来自湘西,他们深有感触,而将矿山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带入环境监测这门课程,使他们学以致用,同时对整套环境监测的流程熟练掌握,学会自己制作监测方案。水体、固废、大气监测这些教学重点难点都成功的添加到这一实践项目中。此外,环境监测是很严肃的工作,要求同学们实事求是,绝不能修改数据。
五、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锑矿区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使学生增长了知识面,理论结合到实际。他们对环境监测的认识有很大的改进,不局限在课堂和实验室中,动手能力会得到极大的提高。矿区环境污染如此严重,如何改良选矿工艺以及治理污水,废物再利用等话题得到了广泛的探讨,激发了他们的科研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会不断增加其他项目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奚旦立,孙裕生.环境监测[M].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伍钢柱.锑都话锑[J].化学教学,1995,(3):25-26.
[3]彭建堂,胡瑞忠.湘中锡矿山超大型锑矿床的碳、氧同位素体系[J].地质论评,2001,47(1):34-41.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系统回顾总结五年来《决议》的执行情况,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城建环保工委在常委会分管副主任的带领下,先后到市环保局、住建局、经信局、城管局、国土资源局、水利局、农业局、民政局、卫生局和部分镇,听取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和部分人大代表、村级组织负责人的意见。同时,市人大代表各中心组通过视察、调研等形式组织代表开展检查活动;11月14日,市人大常委会又组织市人大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和部分代表视察了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决议》执行情况
五年来,市政府根据《决议》提出的总体目标和工作要求,采取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实施规划、细化目标任务、出台相关政策、强化督查考核等一系列工作措施,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二、《决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照《决议》要求,我市的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实际工作进展与《决议》提出的要求尚有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环保工作保障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和所有镇、街道,一些职能部门和部分镇、街道责任不清、监管不到位、协调配合意识缺乏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整体合力还需加强。由于环保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投资较大且见效较慢的工程,造成就事论事抓环境的多、一如既往抓环境的少,责任意识和工作主动性还有待提高。市、镇(街道)环保机构人员不足,制约着环境现场执法的快速反应和现场处置能力。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村级组织由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等因素主动参与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的积极性还不够高,亟需政府财政的有效扶持。
(二)水环境整治工作任重道远。饮用水源地监管难度大,无证无照餐饮、禁养区畜禽养殖、非法开采滥挖矿山资源及乱搭乱建房屋等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水质安全受周围环境和气候因素影响较大,特别是湖库富营养化已成为饮用水源水质的主要问题。基层反映饮用水源上游村庄因规划控制,村民要求改善生活条件、创造经济来源的要求十分迫切。市域污水治理工程配套收集管线网络尚未完全建成,各镇生活污水治理施工难度大、成本高、推进速度不快,部分已纳管企业雨污分流不彻底,部分地段管道沉降脱节现象时有发生,直接影响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污水厂处理设施运行负荷率仅达到设计规模的52%,工程日常运行管理机制尚需完善,市域污水治理工程的长效管理机制亟待建立。中心城区河道漾面宽度不一,河道贯通性和流动性差,河网水系普遍存在富营养化和蓝藻现象,偏黑偏臭现象在局部河道还有发生。村庄内部家庭作坊式企业直排现象还普遍存在,部分村级公厕和户厕污水处理设施达不到技术要求且改造推进速度不快,严重污染当地土质和河道水质。
(三)淘汰提升落后产能任务艰巨。七小产能属于传统产业,是当前淘汰提升落后产能工作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其地域特征明显,从业人员众多,且往往与当地产业结构相配套,大量小产能业主淘汰后的出路问题及市场需求、产业配套等因素阻碍着淘汰提升落后产能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同时,由于近期银行信贷紧缩,融资难度大,设备淘汰成本高,部分企业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主动参与淘汰提升落后产能的积极性不高。
(四)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有待全面加强。桥头、观海卫等地的废塑料加工行业仍面临着反弹的压力,横河轴承行业油污处理任务繁重。有些企业受经济利益驱动,污染处理设施不完善或运转不正常,偷排、漏排、不达标排放等现象还有发生。城区污染源面广量大,污染源综合整治工作仍面临较大压力。城镇人均绿化面积增幅较慢,城区公厕、城区渣土中转站等基础环保设施落地困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机制还不完善,餐厨垃圾处理工作进展缓慢。区域性农业污染仍较严重,超标使用农药、化肥的现象仍然存在。
(五)全社会环保意识亟待增强。市民环境意识还有待提高,一些居民乱倒乱扔垃圾、随地吐痰、踩踏绿地、随地便溺等不文明的陋习依然司空见惯,工业垃圾乱焚烧、建筑垃圾乱倾倒等现象仍比较突出。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方式方法还比较缺乏,宣传力度不够,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工作还没有引起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足够关注和自觉参与,氛围营造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意见和建议
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一项关系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大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切实解决《决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决定提出的十二五主要目标任务,采取更积极、更务实、更有效的工作措施,进一步推进我市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努力把慈溪建设成为绿色生态、宜业乐居的一流幸福家园。为此提出如下意见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保护。一是建立环保综合协调机制。增强对环保工作的调控协调能力,突破单一的职能部门权责限制,理顺各级各部门工作关系,合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工作。对需要多方联合执法的整治行动,要整合执法力量,强化部门联动,提高执法效果。二是强化考核指导和行政监管。要提高对各镇(街道)的环境保护目标管理考核分值,严格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环境污染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镇、村环保工作的指导和督促,切实提高各地各部门的工作水平。加强政府监察执法能力建设,建立一支业务精、作风硬、公正廉洁的环境执法队伍。依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加强对排污企业尤其是重点污染企业的监管,严格执行环保提前介入和一票否决制度,坚决杜绝引进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项目,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进一步推进排污总量审批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实行。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环保执法专项行动,加强检查、督查和巡查。三是加强资金保障。进一步加大市级财政投入力度,推进治污纳污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特别是增加水源地保护区居民的补助额度。减轻镇级区域性整治及村级环境整治、公厕户厕改建等带来的资金压力,夯实环保工作基层基础。关于龙山、观海卫、周巷财政体制调整后的实际情况,建议统筹考虑生态资金安排。
(二)继续突出抓好水环境整治,确保工程项目效益的有效发挥。一是高度重视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切实加强饮水水源地保护,规范企业生产经营和旅游业发展行为,加大对饮用水水源周围无证无照餐饮、禁养区畜禽养殖及乱搭乱建房屋等行为的取缔打击力度。加强对水库水质的日常监测,采取有效举措努力遏制水质富营养化趋势。加强对外引饮用水源突发事件的研究,保障市民饮用水安全。二是继续大力开展截污纳管和污水治理工程建设。加快支管网建设,提高管网覆盖率。加快推进污水接纳工作,强化镇、街道工作职责,加强对企业等用户纳管的技术指导,提高污水处理率。科学评估市域污水治理一期工程建设效果,强化对市域污水治理工程的管理,健全工程运行管理机制,明确运行管理方式,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及时解决处理好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管网沉降破裂、主管支管衔接困难等问题,持续推进工程环境经济效益的有效发挥。及时总结非纳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经验,优化工艺流程,制定后续管理养护政策措施,提高实际使用效果。全面摸清当前全市公厕现状,列出具体改造时间表,加快推进公厕改造,努力消除公厕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三是有序推进城河治理。加快推进大塘江入口整治工程、漾山路江综合整治工程、水生态修复工程和中心城区引水环通工程建设,充分运用外引水加快推进城区水体流动,提高城河自净能力。健全城河管理工作机制,提高综合管理能力。四是全面推进河道和水资源开发保护工程建设。继续大力实施三横十一纵骨干河道建设,持续推进镇村生态河道建设,增加河道自净、排涝能力,优化河道周边生态环境。切实抓好和推广河长制的成功做法,努力提高全市河道水质。推进郑徐水库和慈西水库建设,切实发挥好外引工程效用,进一步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
(三)有序开展淘汰提升落后产能工作,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加强服务指导,正确处理好淘汰落后和规范提升的关系,帮助各地解决落后产能认定、落后产能淘汰举措等相关实际难题,摸准、摸细全市淘汰提升落后产能情况。强化要素调控,规范企业行为,提高落后产能企业(项目)的经营成本。优化财政政策补助方式方法,切实发挥好政策的引导作用,鼓励企业技术升级和设备改造。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和绿色企业创建活动,推广节能技术,培养节能产业,加快节能改造。加强统筹谋划,通过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等措施,科学务实推进减排工作。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6)09-0010-04
摘要:本文基于外部性和环境政策的经济学视角,介绍了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的核算理论和框架,从生态环境补偿会计反映的内容和核算的要求入手,对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的核算原则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价值递增性和市场化两项新的会计核算原则,对一般会计核算原则与价值递增性和市场化核算原则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阐述了生态环境补偿会计价值递增性和市场化核算原则的理论溯源和演进,探讨了生态环境补偿会计核算原则理论。
关键词:生态环境补偿会计 外部性 环境政策 核算原则 价值递增性 市场化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了总体布局。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坚持绿色发展,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所以,生态环境补偿的省级统筹体制已经启动,生态环境补偿的核算工作已经提上日程,需要我们尽快做好生态环境补偿会计制度体系设计,使其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既能计量生态环境补偿工作的实践,又能反映其成果。要建立生态环境补偿会计核算体系,其核算原则是必须要解决的理论要素。本文就该问题基于外部性和环境政策的经济学视角进行讨论。
一、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伴随着世界性环保运动的发展壮大,环境资源外部性会计核算要求也日益紧迫。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出版了《环境绩效报告》《环境成本与负债:会计与财务报告问题》等多份研究报告,并提出了关于为污染场地修复建立储备的政策建议,这就从会计角度开启了类似于“折耗”的环境修复与更新计量的萌芽。1993年,FASB(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要求将潜在的环境负债项目从一般的或有负债中单独列出并加以估计。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规定,上市公司应该独立估计和揭示环境负债的可能性及保险补偿。针对固定资产弃置产生的环境负债问题,日本会计准则委员会2008年3月正式企业会计准则18号和应用指南21号,生态的计量研究已经从会计处理的角度充分体现了公允价值计量思想,环境负债计量的萌芽开始显现。2012年,《澳大利亚水会计准则第1号――准备和列报一般目的的水会计报告》及其应用指南和解释颁布实施,水会计在环境会计核算中进入到实际应用阶段。
国内近期的相关成果主要有,杨世忠等(2010)提出了宏观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的构想,对生态环境的反馈和报告体系进行有益的探索;谢东明等(2013)提出企业可从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等四个方面来实施环境成本的战略控制;李姝等(2013)探讨了社会责任报告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张薇等(2014)对碳排放权会计确认与计量进行了相关研究,提出碳排放权会计计量应建立在技术计量与经济计量的基础之上。这些研究成果对环境核算与计量技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的核算原则研究提供了参考。
生态环境补偿会计应是社会责任和环境会计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方向,环境会计的创新路径,应是由一般泛化的环境会计,到专业的环境会计(如澳大利亚的水会计体系),再到补偿的环境会计,环境会计也必然从消极反映环境价值的变化,变成规范指导生态补偿实践的计量工具。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将在外部性和环境政策的经济学原理的基础上探讨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的核算原则问题。
二、外部性、环境政策的经济学原理
外部性是指某人没有直接参与某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或消费,却从中获得收益或为此付出成本。外部性使得生产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不相等,或者是消费的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不相等。外部性引起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以及环境破坏,与之相对应的环境政策也就应运而生,庇古提出利用政府征税和补贴来解决外部性的问题,他区分了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庇古认为:外部性产生的原因在于市场失灵,必须通过政府干预来解决。对于正的外部影响政府应予以补贴,对于负的外部影响应处以罚款,以使外部性生产者的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陆正飞(2008)从政府政策的角度阐述了生态补偿的原理,认为在一个法制健全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生态环境的外部性应为零,因为生态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体现,对于生态建设所带来正的生态外部性,应启动生态补偿,就可以减少这种正的生态外部性;对于污染环境而带来负的生态外部性,则应征收生态补偿税费,或直接进行对外生态补偿工程建设,就可以减少其负的外部性。外部性的价值计量和环境政策导向,决定了生态环境补偿会计核算的特殊性。而在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的核算中必须考虑到资源环境核算外部性及政府环境政策导致生态环境核算的具体情况,来建立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的特殊核算原则。
三、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理论和框架
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理论是在其研究领域构建一套前后一致的目的、假设、基本要素和会计原则所构成的系统。建立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理论的目的主要是提供生态环境补偿的会计信息,主要是满足环境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对生态环境补偿的信息需求,反映生态环境的变化,指导生态环境的实践。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的假设是对生态环境补偿会计实践的一定环境、一定对象与控制手段所作的判断与限定,是组织生态补偿会计核算工作应当具备的前提条件,目前可以确定的假设条件有:可持续发展假设、会计主体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四项。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的构成要素由反映生态环境状况的生态资产、生态负债和生态权益三大要素和反映生态补偿成果的生态效益、生态成本、生态补偿利润三大要素,共六大会计要素构成。其反映的具体情况见图1。 (图略)
四、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的核算原则
(一)一般财务会计的核算原则。会计原则,是指导会计工作的理论思想、方针政策和技术标准的总称,是会计工作所应遵循的规范。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紧紧围绕“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计量”两个层面展开。一般财务会计的核算原则有八项,具体有客观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
(二)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的核算原则。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的核算原则是指导生态环境补偿会计工作的理论思想、方针政策和技术标准的总称,是生态环境补偿会计工作所应遵循的规范。根据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的要计量和反映生态环境补偿工作成果的特性,除了以上八项原则外,本文还提出了两项特殊性原则,即价值递增性和市场化原则。
1.价值递增性原则。该原则主要是由生态环境补偿会计要素所蕴涵的外部性和环境政策属性决定的。人类对生态环境价值的认识是随着生产力不断提高,在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加大的过程中形成的,生态环境价值在于它具有满足我们某种需要的属性,这就是生态环境的使用价值,它的价值量则是由生态环境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换一种说法,在当前情况下,生态环境资源的稀缺程度决定了它的价值。这就可以解释:在生产力低下的社会、生态环境稀缺程度较小,它的价值就小,而今天在追求社会可持续发展呼声越来越高的情况下,生态环境的需求明显提升,生态环境价值也就水涨船高。具体来说,生态资产的价值量,特别是生态固定资产,是由各项生态补偿工程建设形成的,工程资金来源是由生态补偿税费提供的,其价值是由生物资产价值增值和正的生态外部性决定的,可以由生态资产达到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的价值来反映其生态工程资产和外部性资产,由于人们经济条件的改善对生态环境的支付需求不断上升,所以,生态资产的价值量也就不断上升;生态负债反映由于不同原因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及与之对应的生态工程资金筹集(税费形式)和支付情况,对于负的外部性即生态环境损失是利用环境经济学的评估方法进行评估的,如意愿估价法、剂量-反应法、影子工程估价法、防护费用估价法、享乐成本估价法和环境资源的费用效益分析等环境估价方法,其评估的价值必然随着民众对生态环境的需求而提升;生态权益反映生态工程完成后形成的权益,反映了民众对生态的要求,无论从价值量还是其他角度来说,其外部性价值增加是显而易见的,从会计的角度来说由于生态资产和生态负债价值量的增加,生态权益的价值量也存在着显著增加的趋势;生态效益反映核算主体当年生态补偿工程产生的生态效益实现值或评估值,其价值也是用环境经济学的评估方法进行评估的,其外部性价值也是一个递增量;生态成本反映发生在生态环境补偿方面的各项成本,一般情况下,由于通货膨胀等原因的客观存在,随着计入生态成本各构成要素的增加,有时也会有一个递增趋势;生态补偿利润反映本年取得生态补偿工作的收益,由于生态效益存在着比生态成本更强的递增趋势,则生态补偿利润也存在一个较强的递增趋势。因此,生态环境补偿会计要素的价值量越来越高,而且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和一定的科学技术条件下,呈现出递增的趋势。
2.市场化原则。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的市场化核算原则,就是尽量用市场化的可变现净值来计量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的要素,主要是由生态环境补偿会计反映的内容包含着外部性和环境政策属性决定的。
要明确生态环境补偿会计反映的内容,首先必须对生态环境补偿活动所产生的生态效益进行分类。按生态补偿活动所产生生态效益的期间来分类可以分为:当期生态效益、滞后生态效益和持续生态效益。按生态补偿活动产生效益的对象来分类可以分为:直接生态效益和间接生态效益。直接生态效益,可以表述为生态成本投入以后可以通过市场经济手段实现的生态效益;间接生态效益,可以表述为通过环境政策手段实现的生态效益。
生态环境补偿会计反映的内容如下:一是反映生态补偿资金的筹集和使用;二是揭示生态负债的形成和补偿;三是解释生态资产和生态效益的形成及其结构;四是分析各种生态成本的效益;五是采用社会经济效益剖析法,揭示其中最能够产生生态效益的项目实现手段;六是生态成本的支出方式,主要有两种:政府全额支出和环境资本运作,政府全额支出即生态补偿工程由政府全额支出;环境资本运作即通过制定和运用有效的环境政策措施,由政府主导关键生态工程,而将其他生态工程通过引入民间资本运营。要真实地反映核算内容,如生态负债的形成和补偿、生态资产和生态效益的形成及其内部结构等,计量基础必须客观公正,但是由于意愿估价法、剂量-反应法、影子工程估价法、防护费用估价法、享乐成本估价法和环境资源的费用效益分析等环境估价方法自身存在不足或者在方法使用方面容易出现问题,必须建立一个客观公正的计量原则,而市场化的核算原则为计量和反映上述内容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选择。财务会计中利用公允价值来计量和反映会计要素,其实也是贯彻市场化原则的一种形式。
3.一般会计核算原则与价值递增性和市场化核算原则的差异化分析。一般会计核算原则表达的实质含义为:客观性原则的实质是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相关性原则的实质是有用性;明晰性原则的实质是可理解性;可比性原则的实质是坚持会计指标、政策的一致性;及时性原则的实质是及时处理和传递会计信息;谨慎性原则的实质是强调会计事项处理的审慎;重要性原则的实质是强调会计核算应突出重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实质是强调经济事项的实际属性高于其具体表现。而价值递增性原则的实质是强调生态环境补偿会计要素的价值量越来越高;市场化原则的实质是强调计量标准的市场化。从以上的表述中可以看出一般性会计原则和生态环境补偿会计中的特殊会计原则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原有的核算原则无法满足生态环境补偿会计核算的现实需求。生态环境补偿会计如果不建立上述原则,就不能对其会计要素进行客观反映。
生态资产反映生态补偿资金的运用和生态工程形成的生态类资产状况,在现实社会中,随着经济的发展,由于环境损失导致生态产品的供给在减少,而人们对生态产品的需求在逐渐增加,这就使得生态产品的消费需求曲线发生移动,在更高生态商品价格上形成新的均衡关系,不建立递增性原则,生态资产的估值就无法准确计量。生态负债反映由于不同原因造成的生态损失、生态工程资金的筹集和支付情况,在现实社会中,随着生态资产价值的增加,进行生态损失补偿的成本也在逐步增加,造成生态损失的主体应该承担责任的价值量是生态功能的重置价值,而生态功能的重置价值受到经济的发展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如果不建立市场化原则,就会造成生态损失不能得到有效补偿。生态权益反映生态工程完成后形成的民众在生态方面的权益,既有直接的生态权益又有间接的生态权益。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环境意识的增强,人们维护生态权益的意愿上升,生态权益评估值会有一个递增的趋势,不建立递增性原则就得不到生态权益增量的真实价值。生态效益反映本年生态补偿工程产生的生态效益实现值或评估值,由于考虑到效益的多样性,还需要对生态补偿利润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再加上由于生态效益递增导致的增加值,不建立递增性原则就不能真实和客观地反映生态效益。生态成本反映发生在生态环境补偿方面的各项成本,其成本是本年现金流动和归集的结果,如果不建立市场化核算原则,则费用归集的真实性就会受到怀疑,有可能多计或少计生态成本。生态补偿利润反映本年取得生态补偿工作的收益,它可以分成三个部分,一是生态补偿的直接收益;二是生态补偿的间接收益(生态补偿的外部性收益);三是与生态补偿工程相关工作的收益(生态基金规划与运作得到的收益)。对上述三种收益的计量必须有一个客观的尺度,所以必须建立市场化的核算原则。
当然上述会计核算的一般性原则在生态环境补偿会计核算中仍然是要坚持的,但是这些会计核算原则在适应生态环境补偿会计核算方面存在不足。
五、生态环境补偿会计价值递增性和市场化核算原则的理论溯源和演进
(一)生态环境补偿会计价值递增性核算原则的理论溯源和演进。生态环境补偿会计价值递增性核算原则的理论溯源来自客观性原则,由于确保最大程度的可靠性是不现实的,因此,会计人员就使用客观性原则来选择计量程序,从会计原则的理论角度来说,客观性原则有着四种不同的解释:一是客观性的量度是一个“非人为”的量度,或表示为知晓客观性的人士在独立状态下做出的外部真实性;二是客观性的量度是一个可变的量度;三是客观性的量度是“在给定一组观察者或计量者中得出的一致性”的结果;四是量度的离散类型可用来反映给定计量系统可观性的程度,会计职业界应当在客观性和引起可靠性可接受水平的偏差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但是只有当被计量的推断值得到一致认可时才能找到这个平衡点。而在我国会计客观性原则中真实和可靠占据主要的地位,其内涵的范围在缩小。量度视其证据情况而定的属性,在其内涵中逐渐淡出,因此,客观性的量度是从一个可变的量度解释中衍生而来的,本文提出生态环境补偿会计价值递增性核算原则,主要是为了适应生态环境价值显著提高的现实需要。具体情况可参考图2。(图略)
(二)生态环境补偿会计市场化核算原则的理论溯源和演进。生态环境补偿会计市场化核算原则的理论溯源来自收入原则。收入原则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收入各组成部分的性质;二是收入的计量;三是收入确认的地点。收入的性质被解释为三层含义:一是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所引起的净资产的流入;二是商品或劳务从企业流向其客户;三是在特定的期间企业因创造商品或劳务所形成的企业的产品。对于收入所包含内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收入包括所有源自经营和投资活动的款项,明确指出收入产生活动中引起的净资产的变化以及出售固定资产和投资所产生的其他利得和损失都是收入构成的内容。狭义的收入只将收入产生活动的结果作为收入,而将投资收益以及处置固定资产的损益排除在收入概念之外。美国会计学会就用了狭义的收入观点(1957)。狭义收入的观点在收入的核算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而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的收入核算的现实要求明显与广义的收入内容接近,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的收入被定义为生态效益,反映本年生态补偿工程产生的生态效益实现值或评估值,既包括生态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又包括生态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生态效益,而且生态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在一定阶段还占据生态效益总额的绝大部分,所以,再将传统的收入原则搬到生态环境补偿会计中来很可能会产生歧义。
在收入的计量中,收入原则认为收入应根据公平交易中所交换的产品或劳务的价值来计量,该价值既可以是净现金等值,也可以是企业将商品或劳务转移给客户时所收到或将要收到货币的贴现值,这个收入的概念中有两个解释:一是现金折扣以及任何固定价格的减项,在计算净现金等值或收款权的贴现值时都应当作必要的调整;二是对于非现金交易,交换价值应等于放弃或收到的对酬物的市场公允价值,究竟是以放弃的对酬物计价,还是以收到的对酬物计价,须视哪一个可以更容易和更明白地计算而定。因此,在这个定义中市场化的计量原则也被传统的收入原则所接受。将这两层内涵迭加在一起,提出市场化核算原则,既是对传统收入原则的继承,又可以适应新会计制度的要求,同时使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的计量能够更加科学和准确。具体情况可参考图3。
六、生态环境补偿会计价值递增性和市场化核算原则可能带来的问题
生态环境补偿会计价值递增性和市场化核算原则在应用中可能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在生态损失的计量方面,由于生态损失的危害具有滞后性和长期性的特点,采用递增性原则来计量生态损失,损失就会呈现一个逐渐放大的状况,造成生态负债的不断增长,也使计量的基础要基于公允价值进行调整,也使生态环境补偿会计应用的难度加大;二是在市场化的计量方面,由于市场的有效性程度存在争议,同时,具有外部性的生态资产和生态效益的市场价值受到政治、经济、大众心理和文化传统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很不稳定,另外意愿估价法等环境估价方法自身存在不足,或者在技术使用方面容易出现问题,容易使人对生态效益,特别是间接生态效益评估价值的准确性产生怀疑。
七、研究的结论
虽然生态环境补偿会计价值递增性和市场化核算原则在应用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并非不可克服,需要我们有针对性地考虑生态环境补偿会计要素所面临的具体情境,进行一些调整来解决这些问题。总的来说生态环境补偿会计价值递增性和市场化核算原则,对生态环境补偿会计所要发挥的功能还是基本适应的,因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能否定效率市场的存在,而且,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市场也逐渐趋向有效。当构成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的会计六要素遵照价值递增性和市场化核算原则来衡量时,其计量就是一个市场化的计量,充分体现了价值计量的科学、准确、及时。表现形式为:生态资产价值清晰、生态义务明确、生态补偿成果彰显,能够达到建立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的目的――服务生态补偿工作。生态环境补偿会计不仅要反映环境价值的变化,而且要变成规范指导生态补偿实践的计量工具。S
参考文献:
[1]杨世忠,曹梅梅.宏观会计核算体系框架构想[J].会计研究,2010,(8):9-15.
[2]谢东明,王平.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下我国企业环境成本的战略控制研究[J].会计研究,2013,(3):88-94.
[3]李姝,赵颖,童婧.社会责任报告降低了企业权益资本成本吗?――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数据[J].会计研究,2013,(9):64-70.
[4]张薇,伍中信,王蜜,伍会之.产权保护导向性的碳排放权会计确认与计量研究[J].会计研究,2014,(3):88-94.
[5]张军,罗汉等译,R・格伦・哈伯德(R. Glenn Hubbard),安东尼・P・奥布赖恩(Anthony Patrick O’Brien)著.经济学(MICROECONOMICS)第3版(3th Edition)[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6]温作民等.森林生态会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7]秦格.生态环境补偿会计核算理论与框架构建[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0-84.
2009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66.4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42万人;全区GDP为114.73亿元,人均GDP为2.09万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432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44元。根据南川区的地形地貌、生态环境特点和产业规划,南川区可划分为三大类区:北部生态农业示范区,主要以大观、兴隆、木凉、河图、黎香湖为核心的20个乡镇;中部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主要以东城、南城、西城三个街道为核心的5个乡镇(街道);南部金佛山区,主要以金佛山为中心的金山、头渡、德隆等9个乡镇。南川区的土地利用总体战略目标是在努力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统筹土地利用。稳住耕地的基础地位,保住农业生产地位;以上级下达的建设用地指标为控制,保障基础设施用地,特别关注城市和工业用地的健康发展。目前,南川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已经接近尾声,鉴于其特色生态旅游区和现代农业发展区的发展目标,本文选取南川区作为研究区域,对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对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验证,对南川区规划期间的生态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研究方法
2.1栅格单元
采用栅格单元作为评价单元,可以把行政区内部各指标在空间上的差异性列入其中,打破了行政界线的限制和约束,使指标具有空间性,能结合GIS把评价结果落实到每一个栅格单元中[9],从而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在土地利用类型矢量数据栅格化过程中,通常采用主要类型法、中心点法、重要性法、长度占优法和比例分成法对栅格进行赋值[10],综合比较这几种方法,为了保证栅格内各土地利用类型无面积信息损失,本文采用比例分成法对栅格单元进行赋值。比例分成法最大的特点就是针对每个土地利用类型单独生成一个栅格数据,各栅格数据中每一个格网的值源于该类型要素在本单元中所占的面积比例。
2.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法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系统功能的综合[1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引起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分布格局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土地这个陆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进而影响包括农用地、水体、草地等在内的生态功能,因此对这些用地类型变化导致的生态服务功能和价值的变化进行核算,可以定量评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在土地利用规划用途分类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地类的生态服务价值,将南川区的土地类型整理合并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水体6大类。由于裸地和交通用地的生态价值很小,故本文中不考虑其生态服务价值。参考Costanza[12]、冉圣宏[6]、陈仲新[13]等人对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结果,并根据式(1)进行适当修正,确定南川区各种土地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单价,并将南川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为10项。
3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3.1数据来源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主要来自于《南川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本轮规划基期年为2005年,规划的基础数据采用的是2009年南川区第二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规划年数据采用规划方案确定的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评价选取的数据主要包括基期地类图斑、土地规划地类、基期线状地物等面状和线状矢量数据。
3.2数据处理
3.2.1比例分成法评价模型根据南川区区域特征和区内各土地类型的空间分布特点,在ArcGIS9.3平台中按平面坐标和区域范围建立大小为100m×100m的格网,建立格网单元编号字段,并通过Fieldcalculator计算赋值。采用Overlay空间叠加分析工具,将格网图层与基期地类图斑、土地规划地类分别进行叠加,计算各图斑内各土地利用类型所占的比例。通过属性选择工具输出各土地利用类型的栅格图层,利用格网面积、地类所占比例和该地类单位生态服务价值计算各格网该地类的生态服务价值。最后通过外部表格连接法将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服务价值累加赋值给各格网单元,在此基础上根据生态服务价值对格网图层栅格化,得到基期年和规划年各格网单元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栅格图层。
3.2.2规划前后生态环境状况
分别计算各格网单元规划基期年和规划年的土地利用类型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并据此将生态环境状况分为优、良、一般、将各格网单元规划年与基期年的土地利用类型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相减,并求得其所占基期年值的比例,得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后生态环境状况的变化幅度。
4评价结果与分析
对研究区域基期年和规划方案规划目标年的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在土地利用类型数量与结构上,研究区域在规划方案实施后整体的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变好,全区土地利用类型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从基期年的101157.13万元上升到规划年的108936.49万元,提高了7.69%(表5),说明该规划方案对南川区建设特色生态旅游区和现代农业发展区的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通过相关系数分析得出规划期间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值和其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值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5,说明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对其生态环境状况能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同时也说明了该规划方案中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对生态环境改善的积极作用。该规划方案中通过生态绿地和防护绿地等生态工程建设、土地整治、金佛山水库建设和为建设现代特色生态农业园区进行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大增加了园地、林地、水体等生态用地的规模,生态用地总面积比2009年增加了7790.73hm2,总规模扩大到108756.15hm2,尤其是林地规模的扩大对生态环境状况的改善起了重要作用,其面积增加了12361.12hm2,生态服务价值贡献值增加了6722.87万元。同时,该规划方案中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减少了603.65hm2,通过土地整治,有3136.93hm2的农村居民点得到综合整治,其中规划至耕地1591.22hm2,林地826.62hm2;且新增农村居民点控制在1948.53hm2,新增城镇用地控制在741.65hm2,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控制在1012hm2。城乡建设用地总体规模的减少,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和占用耕地面积得到合理控制,有效地增加了耕地和林地等生态用地的规模,并很好地促进了建设用地的集约节约利用,这也很好地促进了全区生态环境状况的改善。
南川区在规划基期年生态环境状况一般的地区占全区面积的44.24%,52.28%的地区生态环境状况低于一般水平,生态环境状况优良的地区仅占全区面积的3.48%。规划目标年生态环境状况低于一般水平的地区下降到45.32%,生态环境状况一般的地区占51.03%,并且生态环境状况优良的地区所占比例上升到3.65%。同时,比较基期年与规划目标年,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幅度R为正的地区占全区总面积比例高达92.32%,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变好的区域更是达到了13.09%;而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幅度R为负的地区仅占全区面积的7.68%,只有2.65%的区域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变差,说明该规划方案对全区的生态环境整体状况产生了极大的有利影响。从图1—2可知,基期年和规划年南川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均以南部金佛山特色生态旅游区为最佳,北部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次之,中部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最差;这主要是因为方案中南川区规划前后生态服务值最大的林地主要分布在南部金佛山区,生态服务价值次之的耕地、园地等主要分布在北部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生态服务功能较低的建设用地则相对集中分布于中部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全区生态环境状况优良的地区则主要集中在龙岩河、黎香湖水库、肖家沟水库、金佛山、楠竹山、山王坪、黎香湖等主要河流、重大水库、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城市规划的绿心绿带等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区域。由图3可知,南川区大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在规划期间无明显变化,但明显好转的区域占了很大比例,尤其是在新规划的金佛山水库、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建设的重点区域如金佛山区、城镇和场镇规划确定的永久性生态绿地区等体现的最为明显,这主要是由于林地和水体等生态用地的增加给这些地区带来了有利影响;生态环境状况变差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等生态用地的地区,尤其是新增的龙岩河、水江、南平等工业园区和南涪铁路、渝湘高速等交通用地周围表现的最为明显。
5结论
【摘要】旅游资源开发会破坏原有生态系统,导致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降低,这一点应受到充分重视。文章针对以上两个方面问题进行相关研究与理论探讨,提出包括自然环境价值与生态环境风险损失在内的旅游资源开发损益评估方程。希望通过这种方法,对资源开发风险进行先期评估,提前预防,尽量减少其开发损失,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旅游资源环境经济价值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风险损失损益分析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它对于生态环境社会等方面的消极影响逐渐暴露出来。如何对开发利用进行合理的规划,在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使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持续发展是目前首要研究的问题。自然生态环境具有价值,生态服务功能是人类生存与现代文明的基础,科学技术能影响生态服务功能,但不能完全替代。
旅游行为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旅游行为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剧了环境耗损和地方特色的消失。当前,对于旅游业这两方面的作用,人们往往注意前者而忽视后者,认为其是无烟产业,投资少、见效快、产出高,而旅游消费又是一种精神消费过程,旅游资源不存在枯竭问题。实际上,过度开展旅游活动、不合理开发和游客的大量涌入,也会排出废物、污染环境、消耗资源。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的污染与破坏、自然资源破坏、旅游资源破坏、生态破坏、社会污染。
一、自然生态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1、自然生态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
人们的思维惯性认为,自然生态区如果没有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它的存在就是没有价值的,甚至某些专业旅游人士也存在这样的看法。原因在于:虽然它的存在有其自身价值,但这种价值并没有通过货币形式体现出来,或只体现其中的一部分价值可以通过货币形式得以体现,而一旦进行旅游资源开发,门票收入、住宿收入、出售纪念品的收入等等大量的资金收益,让人们看到资源开发后形成旅游区带来的利益,进一步认识到开发的价值。正是由于这种观念的存在,使人们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时候,一味只重视开发后的经济收益,忽略资源的固有价值。导致对资源的野蛮开发,使生态环境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在旅游开发的时候要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考虑在内。
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通过一系列方法可以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如印度加尔各达农业大学德斯教授就曾经对一棵树的生态价值进行了计算:一棵50年树龄的树,以累计计算,产生氧气的价值约为200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约62500美元;增加土壤肥力价值约31200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7500美元;为鸟类及其它动物提供繁衍场所价值31250美元;产生蛋白质价值2500美元。除去花、果实和木材价值,总计价值约196000美元。
根据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的研究成果,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方法可分为两类:(1)替代市场技术法。它以“影子价格”和消费者剩余来表达生态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评价方法很多,包括费用支出法、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旅行费用法和享乐价格法等等。(2)模拟市场技术法。又称假设市场技术法,它以支付意愿和净支付意愿来表达生态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其评价方法为条件价值法。目前,常用的方法为条件价值法、费用支出法和市场价值法。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风险损失评估
1、旅游资源开发风险评估步骤与方法
(1)充分了解旅游资源开发地区自然和环境的基本状况,包括地质构造、气候、土壤、河湖分布、植被分布、社区分布等等。社会经济状况调查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旅游开发项目的社会经济调查围绕项目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人群健康以及社会文化的相互作用展开。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开发区的产业发展情况、毗邻的工矿企业等。具体包括区域总人口、城乡比例、人口密度、人均耕地与水资源、收入水平与主要来源、居住特点与村镇分布、占地拆迁问题及安置办法、区域社会文化特点,有无特别风俗、教育普及程度、人口文化素质、人文景观与历史文化保护目标。
(2)分析旅游资源开发活动可能影响的地区范围。旅游资源开发活动可能影响的地区范围包括开发活动的直接影响范围和间接影响范围。按照程序,可分为调查范围、分析范围和影响范围。按照受影响因子的性质,可分为植被、动物、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等不同因子相应的调查与评价范围。一般确定此范围所考虑的因素是:地表水系特征、道路交通状况、地形地貌特征、生态特征、旅游开发项目特征等。可以把旅游资源开发活动及其影响范围分为三级,如表1所示。
(3)风险识别。逐项分析旅游资源开发活动可能产生的对自然环境社会因子各方面的影响,综合分析风险种类及风险发生概率。历史记录法——历史上许多类型的生态环境破坏事件不断重演,如一定频率的暴雨、洪水都有出现期。通过查阅区域的地方志可了解当地历史上的生态环境破坏事件及灾害事件,再根据区域旅游开发活动的现状,分析历史环境破坏在当前条件下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损失。成因分析法——对于自然环境破坏不仅可分析发生原因,还可以找出其发生的规律,揭示其发生的可能性及时空分布。预测法——根据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区域旅游开发的性质和强度,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生态环境破坏事件。
(4)风险估算。不同的风险种类具有不同的风险估算方法,应用这些方法,分析各种风险可能产生的损失,最后进行加和,得到总的风险损失,
(5)风险评价。对风险损失严重程度进行评价,计算规避风险可能付出的代价,进行全面动态综合比较,以确定具体的旅游资源开发活动是否应在这些可能产生风险的地方有所规避,或进行先期预防,并制定风险规避防范对策与建议。其中主要包括:主要对象——旅游开发建设项目。主要目的——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解决优美和持续性问题,为旅游资源开发区域长远发展利益服务。评价因子——生物及其生境,污染的生态效应,根据旅游开发活动影响性质、强度和环境特点来筛选。评价方法——重生态分析和保护措施,定量和定性方法相结合,综合分析评价。工作解度——阐明生态环境影响的性质、程度和后果。评估生态风险损失,采取有效措施使生态环境功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措施——合理利用资源、寻求保护、恢复途径和补偿、建设方案及替代方案。评价标准——法定标准、背景与本底、类比及其它、具有研究性质。
三、旅游资源开发的损益分析
通常,在对旅游资源开发收益情况进行分析时,一般考虑开发的费效比问题,即开发后产生的经济收益与开发所需的资金及日常维护费用之间的差值,而忽略生态环境的价值,低估环境破坏的社会成本。产生这种现象,原因在于在市场中环境的社会价值通常得不到正确的反映,造成市场失效。这主要由于以下因素导致:第一,由于很难制定资源的所有权与使用权,正如空气一样。第二,有些从环境中获取的资源可以市场化,而其它的则不能,比如森林、木材可以市场化,由分水岭保护而产生的环境服务则不能市场化。因此,一些非市场的收益经常被忽视。第三,公共可取性资源导致它们可以被所有人开发。如开发者并没有认识到森林资源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从而导致大量开采。
关键词:征地生态补偿;生态利益;生态分配;生态正义
一、征地的生态补偿释义
征地补偿是指需用土地人就征用取得土地后对土地权利人的损失所给予补偿的一种制度。它是解决土地征用中征地者与被征地者矛盾冲突的基本制度,是国家对个人权益或团体权益的救济途径。就征地补偿的内容来说,应该包括生态补偿这个项目。
关于征地的生态补偿,有的学者侧重于激励层面的解读,如cuperus 等将生态补偿定义为,对在发展中对生态功能和质量所造成损害的一种补助,这些补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受损地区的环境质量或者用于创建新的具有相似生态功能和环境质量的区域。杜群则认为“生态补偿更多地指对生态环境保护者、建设者的财政转移、物质性惠益给付的补偿机制。”[1]这种解释明确地说明了生态补偿的目的以及对生态做出贡献者的激励手段。
有的学者以外部性理论为基础,从激励和惩罚两方面来界定生态补偿。如毛显强等认为,生态补偿是指“通过对损害( 或保护) 资源环境的行为进行收费( 或补偿) , 提高该行为的成本( 或收益) , 从而激励损害( 或保护) 行为的主体减少( 或增加) 因其行为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性( 或外部经济性) , 达到保护资源的目的。”[2]曹明德教授认为“生态补偿理应包括以下两层涵义:一是指在环境利用和自然资源开发过程中,国家通过对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行为进行收费以实现所有者的权益,或对保护环境资源的主体进行经济补偿,以达到促进保护环境和资源的目的;二是国家通过对环境污染者或自然资源利用者征收一定数量的费用,用于生态环境的恢复或者用于开发新技术以寻找替代性自然资源,从而实现对自然资源因开采而耗竭的补偿。”[3]这种解释较好地解释了生态损益的惩罚和激励手段以及由此达到的目的。
还有的学者从制度层面来解释生态补偿的概念,把生态补偿看作一个过程。认为生态补偿“即指国家或社会主体之间约定对损害资源环境的行为向资源环境开发利用主体进行收费或向保护资源环境的主体提供利益补偿性措施,并将所征收的费用或补偿性措施的惠益通过约定的某种形式转达到因资源环境开发利用或保护资源环境而自身利益受到损害的主体以达到保护资源的目的的过程。”[4]从制度层面来探求生态补偿并把生态补偿看作是一个过程、一个工程,更加符合人、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现状、未来要求。
王丰年则从外延上把生态补偿概念作了广义和狭义的划分。他认为,“广义的生态补偿包括污染环境的补偿和生态功能的补偿,即包括对损害资源环境的行为进行收费或对保护资源环境的行为进行补偿,以提高该行为的成本或收益,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狭义的生态补偿是指生态功能的补偿,即通过制度创新实行生态保护外部性的内部化,让生态保护成果的受益者支付相应的费用;通过制度设计解决好生态产品这一特殊公共产品消费中的”搭便车“现象,激励公共产品的足额供应;解决好生态投资者的合理回报,激励人们从事生态保护投资并使生态资本增值的一种经济制度。”[5]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对生态补偿概念加以界定,较为全面、客观。
根据上述学界对一般意义上的生态补偿的内涵的阐释,笔者认为,生态补偿起码包括下列要素:第一,生态补偿的目的——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二,生态补偿的手段——通过激励生态的保护者贡献者惩罚生态的损害者破坏者以实现生态外部收益、成本的内部化;第三,生态补偿的保障——政府财政支持、生态补偿法及其完善和实施;第四,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作为一个长久的过程来对待;第五,生态补偿的实质——生态利益的分配。
结合征地补偿的特殊性,笔者试图对征地的生态补偿的内涵作出如下阐释:征地的生态补偿是指需用土地人就征用取得土地后对土地权利人的生态损失所给予补偿的一种制度。它是解决土地征用中征地者与被征地者生态利益矛盾冲突的基本制度,是国家对个人或团体生态权益的救济途径。征地生态补偿的手段是使征用土地的生态成本或生态收益的外部性内部化;实质是因征地造成的生态利益损益的惩罚或激励,是生态利益的分配和再分配;征地生态补偿的作用是促进土地资源与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征地生态补偿的体系架构是以政府的财政支持为后盾、以相关法律为保障、以土地征用者、被征土地者、被征土地相关地域生态利益协调为条件的系统工程。
二、征地的生态补偿的内容和实质
征地生态补偿的应该是被征土地的价值。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土地价值主要包括:土地直接利用价值——农民通过在土地上劳动获得农产品并获得收益的价值,这是农用土地最直接反映出的价值;社会保障价值——土地本身具有养育功能、承载功能、积蓄和增殖资产功能以及信用担保功能,可以转化为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就业保障、医疗保障和生活福利;未来可预期价值——当被征土地改变用途时,其价值不再体现为现时该土地价格,而应该体现为未来改变用途后的土地价格。这些价值组成部分,在国内外的征地补偿中全部或者部分得到了体现。但是,征地补偿中还应该考虑被征土地的生态环境价值,这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生态文明的要求。
土地是有生态环境价值的。农用土地及农业生产过程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人们生活提供具有举足轻重意义的开放空间,维持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农产品、地方特色经营方式,其环境价值越来越受到全人类的关注。非农建设用地的超量和失度,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降低了人们生活的舒适度。保护农业用地、关注人类生存质量、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共生共赢,是人类理性选择的必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粗放经营为主的国家而言,重视并在征地补偿费用中充分体现被征土地的环境价值尤为重要。
生态移民使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解决了农牧民对脆弱地区的生态环境的依赖。但移民后,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帮助农牧民建立起新的、可替代的收入来源,成为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对农牧民的补偿除了移民搬迁费外,还应有生态补偿费,以确保生态移民工程的可持续性。
乡镇企业是被征地农民安置的重要途径,被征地农民数量的增加也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但是,大量技术设备落后的乡镇企业的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近年来,小造纸厂、小水泥厂、小煤矿、小矿山对农村水域、大气、环境、耕地的污染十分突出。有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乡镇企业因急于引进项目,接受了被发达地区淘汰的有严重污染甚至剧毒产品的生产(如清洗处理废电脑业),出现城乡间、东西部之间“污染转移”的现象。这种为寻找劳动力转移出路而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高耗工业,对农村环境的冲击日甚一日。征地补偿中,必须考虑这方面的生态补偿,在解决被征地农民就业出路的同时充分考虑到被征土地环境、生态价值并予以补偿。
征地生态补偿的实质是生态利益分配。在征地过程中,既存在着生态环境的受益者,也存在因保护生态环境或因生态环境恶化而使自身利益的损益者,他们在维护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产生了各种矛盾与冲突。征地生态补偿就是在公平的基础上对生态利益实施的重新分配。
(一)征地生态补偿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分配
征地生态补偿主要包括如下内容:第一,生产生态服务产品——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的土地被征后,生态环境服务的足额提供及其资源的养护和管理,这实际上政府、企业、相关生态受益者对生态贡献者的利益补偿。第二,恢复整治——对遭受征地活动破坏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以及对造成污染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整治,这实际上是人类对大自然的利益补偿。第三,控制和限制——使在重要生态功能区进行征地开发活动控制在可再生资源的再生速度范围和环境的自净能力范围内,这是政府或者开发者对生态功能区内当地百姓给与的生存条件、经济发展机会的补偿。
(二)从机制上来看,作为一种利益整合机制,征地生态补偿实际上实现了利益的重新分配
第一,征地过程及其结果导致的生态消耗高的富裕人群分配利益给生态消耗低的贫困人群;第二,因征地产生的生态环境贡献小的人群拿出利益给生态环境贡献大的人群;第三,由于征地的行为和结果造成的受益地区分配利益给受损地区、开发地区分配利益给被保护地区。
(三)从方式上来看,征地生态补偿方式是生态利益重新调整的形式
公益性征地生态补偿机制是国家根据征地经营开发方式和环境保护活动等因素来增收生态环境补偿费,补偿金纳入预算管理后转为土地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项费用,对因保护生态而放弃正常发展的受损者进行补偿,对生态环境的建设者进行资助。显然,这种形式是国家为主导、经营主体付费的一种制度性的生态利益再分配,也是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制度保障。
财政转移型生态补偿机制是政府运用补贴或奖励的形式,对征地过程中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中的公益劳动行为给予不完全的报酬支付,对因保护被征土地生态环境而牺牲自身利益的人们给予不完全的补偿。显然,这种补偿机制的实质就是政府在公平基础上将部分财政收入进行重新再分配的过程。
异地开发生态补偿机制是指生态重点保护区的企业允许到环境容量大的地区进行定向征地、开发,异地开发所取得的利税返回原地区,作为支持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事业的启动资金。这种机制本质上是根据土地生态环境资源的分布格局和生态环境功能分区来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是生态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对生态重点保护区放弃短期经济利益的一种生态利益的反哺、回赠。
征地及其利用、开发过程中,通过生态利益的分配和再分配,有利于整合土地资源, 交汇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两大力量,增强补偿能力和灵活性。从而,将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有机结合起来,促进生态正义。
三、征地的生态补偿的原则
生态是一种公共性产品,具有外部性,在征地的生态补偿过程中,应该体现公平、效率、平等(正义)、完全补偿的原则。
第一,征地生态补偿应该体现公平原则
征地生态补偿机制应该既能清除经济发展过程对生态环境的硬性干扰,也能减缓生态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的不良冲击,还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对各群体进行利益整合。征地生态补偿机制应该成为一种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整合效果的生态资源管理模式,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平等、社会可持续发展。
征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公平原则着重体现在能够较好地处理区际问题——地域之间因征地所带来的环境利益问题。区域之间往往会通过固有的地域联系发生环境关系,当发生环境关系时,某一地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可以输出转嫁给相关地域,从而导致环境问题的转嫁或利益的转移,核心是地区间的生态利益补偿问题。征地生态补偿过程中对区际问题的铁条,充分顾及到了生态保护地域与关联地域的关系、该地域内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关系,体现了生态问题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第二,征地生态补偿应该体现效率原则
环境经济学理论认为,,商品的成本由生产成本(直接的生产成本)、使用成本(现有使用环境资源而放弃的其未来效益的价值)、外部成本(商品生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而产生的损失)三部分组成,这三项成本均应由生产者承担。完善的征地生态补偿机制可以促使生态环境成本和收益外部性的内部化,使生态保护的经济效益得以实现,而保护生态环境的有益行为因获得回报进一步形成一种长效的激励机制。
第三,征地生态补偿应该体现生态正义原则
生态正义包括三条伦理原则-生态可持续性原则(或称种际正义原则),社会及经济平等原则(或称代内正义原则),以及对后代负责的原则(或称代际正义原则)。生态可持续性原则要求人类必须以一种不危及地球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方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社会及经济平等原则则指个人可以在平等基础上按适当的标准获取自然资源和能源,并应允许其对需要的满足;对后代负责的原则要求人们以一种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自然资源和能源需求的能力的方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征地补偿应该体现上述生态正义三原则,并促进生态补偿正义三原则的进一步贯彻。 第四,征地生态补偿应该体现完全补偿原则
完全补偿是指以被征用人完全回复到与征用前大致相同的生活状态所需要的代价为补偿标准。这种补偿包括:直接损失,如土地及土地改良物本身的损失;间接损失,如预期利益的丧失、残余土地价值的减损、营业停止或缩小的损失、失业或转业的损失等。上述补偿是对经济上的损失进行的补偿,除此之外还有对非经济上的损失如被征地者对新的生活环境的不适、精神上的痛苦等的补偿,非经济补偿中很重要的一块是生态补偿,这是完全补偿的很重要的标志。
完全补偿以产权界定说和“所有权神圣不可侵犯”为理论依据,认为土地征用是对所有权的侵犯,为矫正这一不平等的财产权侵害,实现公平正义的要求,应当给予完全的补偿。
征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人类理性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结果,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举措之一。当然,征地生态补偿的具体操作会很复杂,因为被征土地及相关方的环境价值和生态利益的度量还缺乏科学手段。在此,笔者渴望有志于此研究的师长、朋友提出高见。
参考文献:
[1] 杜群. 生态补偿的法律关系及其发展现状和问题[j].现代法学, 2005 (3).
[2] 毛显强, 钟瑜, 张胜. 生态补偿的理论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2 (4).
[3] 西南政法大学曹明德教授在清华大学做学术讲座——对建立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几点思考[eb/ol]./article/a3/law/200610/200610161036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