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施工安全评价范文

建筑施工安全评价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施工安全评价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建筑施工安全评价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安全 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高层建筑是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建筑领域内出现了不少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这些为高层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世界各国旅游业的发展、商业繁荣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更促进了高层建筑的蓬勃发展。因此,高层建筑将成为国内外施工的主要内容。目前,我国已有大批高层、超高层建筑在建设中,还有一些更高、更先进的高层建筑正计划兴建,可以预期,我幽高层建筑将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二、高层建筑旌工中的安全问题

1、高层建筑基础丌挖深度深

高层建筑地基单位面积的载荷大,因此对相当深度范围内的地基土要进行处理,例如打桩做人工地基或加做较深的地下室,在施工中作业危害因素可能从地下土体扩散到工地界限以外,造成重大的生产财产损失,如打桩时造成煤气管漏气使居民中毒,或打桩、挖土时使城市水管爆裂,或是在采用井点降水时使道路下陷、管道开裂等。另外,由于高层建筑基础开挖的基坑深,坑边物体落下打死人,操作人员落入坑下死亡以及挖坑塌土压死人等事故也屡有发生。所以高层建筑施工必须对由于深基础带来对周围与作业人员本身的危险加以防范。

2、高层建筑作业高度高

高层建筑大量的施工作业都是在高空进行的,50米以上的高空与10多米高度的作业有质的不同。例如,某高层住宅从檐口落下一小段钢筋,一直飞落到工地外lO多米处,打在正在行走的老妇人头上,致使老妇人当即死亡。高层建筑楼面预留洞坠人敏死更是常有发生,平常不大注意的小石块从百米高空下落可以砸死人。另外,高空作业物料上下困难,就连最方便的自来水也要采用特殊措施才能上去。一个小小火苗容易造成火警,扑灭也较平地闲难。因此大量高空作业带来的不安全因素是高层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必须充分考虑和解决的。

3、高层建筑施工交叉作业多

高层建筑层数多,作业立体化,在一个垂直空间许多层次上都要进行工作,上下层次互相造成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如某高层建筑工程,上面有人想看看升降机在哪里,当头探到井道口,而下面币好把升降机开上来,一下子把人轧死。上面落物砸死下面人员的事故就更多了。高层建筑施工不可避免交义作业.所以必须有可靠的安全措施来防范可能发生的事故。

4、高层建筑施工工期长

高层建筑施工工期一般都在两年左右,大的项目工期可达三至四年,许多设施放置以后就要使用一年至几年,在此期间人员变动气候变化等人为的与自然的因素都能使正常的设施转入危险状态,不注意就容易发生事故。例如,高层建筑电缆磨破发生火灾,脚手架倒塌等等。所以,由于高层建筑施工工期长,各种由于时间变化带来的许多不安全因素必须认真考虑。

三、近年来建筑工伤事故骤增,成为居矿山伤亡事故之后全国第二大伤亡行业。主要原因是:

1、建筑安全立法滞后于建筑市场的发展

全国普遍存在无证设计、无证施工、越级设计、越级施工、层层转包以及伤亡事故误报、漏报、瞒报、不报现象。

2、建筑安全管理落后

我国很多地区没有专门的建筑安全管理机构和专职人员。很多企业趁转换经营机制之机,撤销或合并安全管理机构,削弱安全人员,使得施工中安全工作无人负责,无人监督管理。

3、建筑市场混乱,缺乏制约措施

在当前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由于缺乏严格的安全控制措旌,一些企业非法转包,越级发包现象严重。还有一些建设单位和非法中介人利用手中的权利,收受贿赂,不顾企业安全资质,使得一些建筑企业资质与所承接工程等级不符,给施工带来不安全因素。

4、人员素质低,安全意识差

建筑行业的许多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事故的应急能力,这是事故高发的重要原因。一些建筑企业招用农民工、临时工,未经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就上岗。这使得施工现场管理混乱,事故层出不穷。

5、安全措旌经费的投入不足

当前建筑行业安全经费严重不足,直接影响着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化的实施。经费的欠缺使得一些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不能落实。

四、应对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的措施

1、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要牢周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专业安全知识为内容用行政奖惩为手段,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安全防范能力,明确安全生产的责权利关系.以达到施工安全效益最佳的目的。主要包括:加强专业安全事故教训积极组织项目工程;通过重视人员的管理、机制的建立、系统的完善、营造出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

2、明确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责任人

在施工中.明确安全控制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要制定安全管理工作的要点。明确施工安全的承诺与目标.要编制工程项目安全计划,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保证体系。工程项目部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责任目标分解到岗,落实到人。并针对不同的建设项目和施工条件。合理地组织人力、财力、物力,确保施工生产中的安全。

3、抓好施工前与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工程施工安全产生于生产过程中,必须要以“预防为主”,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和施工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首先是做好施工前的调查研究。针对现场的地形、地物、地貌进行勘查、记录,及时发现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并依据实地记录、设计文件做好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以及现场安拿警示工作。开展好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实施安全技术培训与考核,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施工中,要遵循“按图施工”的原则。充分了解、掌握设计文件的要求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内容。做好各项安全防护的验收工作。特别是井支架、脚手架、各类支撑等。

4、加强施工中的事前预控和过程控制

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都必须符合国家省市有关部门颁布的各项安全规程的规定.用工手续要完备;施工单位在开工前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领导组织机构。编制安全管理网络,使之成为整个工程的完整体系;严格实行书面安全交底,施工单位安全部门应编制教育计划大纲,编制相应的安全知识考试。每个参与工程施工的新进场人员均要进行安全考核,严格控制施工人员准入制度。

五、先进技术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

建设单位往往拒付施工企业安全措施费用;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招商引资项目、个体投资项目及旧村改造工程违法违规现象较严重;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还不能有效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来提高管理水平。从技术上做好管理工作,一个工程项目往往施工工艺复杂,各施工工种班组多,因此在技术上做好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安全施工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劳动保护工作,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安全施工管理.搞好安全生产,保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安全管理的对象是生产中一切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与控制。施工规范,技术交底等工作,确保施工过程的每一工序步骤尽在掌握之中各种情况的处理准备方案,保证能按时保质地完成。

结束语

高层建筑面临的安全因素较多,事故造成的后果较为严重,因此,必须以科学的系统思想全面识别安全事故风险因素,并对整个安全风险状况作出科学评价,为政府安全监督部门和管理者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l】吴淑武.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问题与对策【7】.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9):1166.

第2篇:建筑施工安全评价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评价;综合分析

建筑业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我国城乡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筑工地遍布全国各个角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的价值观念的提高,人们对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对施工安全的监管也越来越严。多年来,我国在建筑施工安全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等法律法规,不论在观念、作法及涵盖范围方面,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均有显著的进步。政府对施工阶段的安全监督管理,已由对施工企业监督为主,转变为对工程参与各方的安全行为进行监督,建筑生产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改善,“以人为本”的外延,已从场内作业人员扩展到了工地以外的周围居民。

1.我国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评价存在的问题

针对建筑施工,我国的安全评价理论、方法和应用的研究存在着如下问题:

1.1目前我国仅有的建筑施工安全检查和评价指标还不够完善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不能全面反映建筑施工的安全状况,其各检查项的分值给定不太科学;《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03)内的评价指标没有和企业完成产值相关联,而且未考虑企业作业性质,企业作业性质不同(如隧道工程和房屋建设作业性质是不一样的),其危险程度显然不同。

1.2目前我国安全评价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运用不太成熟

大多数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只局限于对施工现场的检查和整改,对施工现场的整体安全性缺乏科学的分析和有效的监控;建筑企业对下属工地进行安全评价时,也多由一些专家及现场安全员凭经验判定结果,这样往往缺乏科学性又有很大的局限性;即便按程序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安全评价,但在确定指标权重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人员的个人经验,不同经历的人员会评价出不同结果,有时评价结果甚至会大相径庭。

1.3综合考虑人、机、环境因素方面不甚理想

由于建筑施工现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度量其风险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国外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评价技术有一定的研究和一些成功经验,但在综合考虑人、机、环境因素方面不甚理想,而且由于国情不同,建筑安全管理模式也不尽相同,国外的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技术在我国也不太适用。因此,研究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评价方法势在必行。

2.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在建立安全评价准则体系时,应该遵循以下几个指导原则:

①科学性。科学能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并作为人们改造世界的指南。建立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能反映客观实际事物的本质,能反映出影响评价事物安全状况的主要因素。只有坚持科学性原则,获得的信息才具有可靠性和客观性,评价的结果才有效。

②全面性。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状况的评价是一种全面性的多因素综合评价,为了保证这一点,选取的因素应具有代表性。选取时应从评价对象的各方面着眼,尽管最后确定的因素不一定很多,但选择初始时,被选因素一定要多一些,全面一些,以保证优选余地。

③可行性。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当便于资料和数据的收集,能反映事物的可比性,做到评价程序和工资尽量简单,避免面面俱到,繁琐复杂。只有坚持可行性原则,评价的实施方案才能易于被应用部门采纳。

④可比性。为了便于比较,评价指标还应当量化,只有通过量化,才能精确地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所以在设计准则体系时,还应当考虑到在量化时能够获得这些准则的测度标准。

⑤稳定性。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选取的因素变化时应是比较有规律性的,那些受偶然因素影响大起大落的因素则不应入选。

3.建筑施工安全对策措施

3.1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对策措施

①耐失误设计。这种方法是通过精心设计使得员工不发生失误或者即使发生失误也不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例如用不同的形状、尺寸或颜色防止安装、连接操作失误;采用连锁装置强制性地防止误操作;采用误动自锁装置使人失误无害化等等。

②冗余技术。IEEE 可靠性协会对“冗余”的定义是“在需要时运行并完成指定功能的备用措施”。它的特征是只有一个或几个而不是所有措施(装置)发生故障,系统仍能正常运行。它的目的是提高系统可靠性。例如在危险岗位由双人操作,或人机并行,采用备用系统等。

3.2建筑施工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根据事故致因理论,管理失误是事故发生的最重要的因素,而人的行为对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控制和减少人为与管理的失误,需要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管理。

①安全教育对策措施。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思想,切实落实“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贯彻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安全法律法规。培育团结协作、敢打硬仗的团队精神。建立和完善企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不搞形势,不走过场,定期进行安全法律法规学习,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常抓不懈,有针对性开展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和竞赛,使每一位员工真正掌握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建立一套激励和约束机制,包括安全奖励机制、人文关怀机制、员工福利机制、安全考核机制、安全曝光机制、安全行为约束机制、安全责任约束机制等。

②安全管理措施—安全定置管理模式。定置管理是对生产现场中的人、物、场所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使之达到最佳结合状态的一门科学管理方法。它以完整的信息系统为媒介,以实现人和物的有效结合为目的,通过对现场的整理、整顿,把生产中不需要的物品清理掉,把需要的物品放在规定位置上,使其随手可得,促进生产现场管理科学化,达到高效生产、标准化生产、安全生产。建筑施工现场安全定置管理包括分析、设计、组织、实施、检查等内容。分析研究是建筑施工安全定置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使定置管理更加科学、合理的关键性工作,深入施工现场,对生产工艺、设备、工具,以及人、物与场所的结合状态、信息流动状态等,应用工业工程学方法进行研究。在掌握施工现场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施工现场系统各要素进行优化配置设计,并设计出施工安全定置图。根据所设计的建筑施工安全定置管理方案和定置图,对施工现场系统实施定置调整与整改,同时加强实施过程与效果的检查和考核。

【参考文献】

[1]罗云.安全文化百问百答.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8:-25.

第3篇:建筑施工安全评价范文

关键词:建筑安装工程;安全风险;评价;管理;施工

Abstract: The safety and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works is not only associated with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work, but also directly associated with construction workers as well as the user's life and property safety, and thus much community concern. This article will brief analyzes and discuss the security risk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works.Keywords: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works; safety risk; evaluation;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 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科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物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所需,建筑业务必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切实可行地提高建筑物的质量水平。

一、建立健全建筑安装工程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科学合理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评价的基础和关键所在,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情况复杂多变,交叉作业繁多,各式各样的危险源、危险要素交织在一起,是极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从系统工程的角度为建筑安装工程定义,它是一个复杂多变的人——机——环境系统工程,主要是受人为、机械、环境以及管理四方面的深刻影响。因此,务必应该严格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对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安全状况进行的调查和分析,并基于人——机——环境——管理系统的角度,根据人、机、环境、管理各个要素对安全状况的影响程度,建立健全建筑安装工程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二、识别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安全风险要素

工作人员严格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及《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等有关要求,并紧密结合《重大危险源辨识》的相关原理,谨慎考虑工程性质、施工工序、施工设施、机械设备、等各方面,其内容主要包括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建筑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电梯工程等对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相关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具体的识别方法如下:

(一)加大和施工现场的操作人员或者具备操作经验的人员的交流,他们常常能准确地指出施工的危险源,这样一来就能够初步分许出施工中存在的各种危险源。

(二)通过对工程施工现场的仔细观察,能够发现一定的危险源,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务必要保证进行现场观察的工作人员具备相应的安全技术知识,能够全面地熟悉并掌握工程安全施工的相关法律法规。

(三)查看企业的安全事故、职业病等记录,从中获取施工危险源信息。

(四)工作人员可以从类似企业、类似工程、文献资料、专家咨询等各方面获取危险源信息,并加以整理、分析、讨论,以便更为准确、更为快速地识别出安装工程施工的相关危险源。

(五)利用已经编制完成的施工检查表,加大对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工作,从中识别危险源的存在。

三、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危险源的风险分析和评价

风险分析是风险管理的关键,处于核心地位,其目的是达到风险的定量分析。而风险评价指的就是评价已识别出来的风险的危险程度,明确工程不可承担的危险,对所有风险进行顺序排列。尤其是对于那些重大危险源的控制而言,风险评价工作是极为重要的一步,利用定量或者是定性的手段,整理、分析所有的危险源,评估它们的风险大小,明确工程能够承受的风险的大小,进而从所有风险中筛选出工程优先控制的危险源。对建筑安装工程来说,施工现场的风险分析以及评价是科学合理地进行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基础,是决策的关键。

(一)划分危险源的等级

危险源是安全风险的根源,危险源转化为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以及安全事故后果的严重性决定了安全风险的程度大小。划分危险源的等级就相当于对危险源进行初步评价,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应该按照事故出现的可能性以及危害程度来划分危险源的等级,对危险源的严重度与概率水平进行分级、评分作业。

(二)选用适宜的定性风险分析法

当前,建筑工程往往使用安全检查标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事件树、事故树等定性风险分析法,对于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现场的风险分析而言,安全检查表法应用得最为广泛。此方法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事先分解所要检查的对象,将大系统分解为多个子系统,通过提问或者打分的形式,对检查项目列表进行逐项、无遗漏的检查,以此来找到工程中机械设备、施工材料、操作管理、组织措施等危险源。需要注意的是,在编制安全检查表的时候,如果存在有类比工程经验的工程,应该参照相关的成功经验,若是没有类比工程经验的工程,评价人员就应该充分地查阅资料,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来编制安全检查表。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多种不易识别的安全风险,其评价和管理工作是建筑业当前所面临的技术核心难题之一,所以,对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安全风险评价和管理的研究是势在必行的。本文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了强化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安全风险评价和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即建立健全建筑安装工程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识别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安全风险要素,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危险源的风险分析和评价,以此希望建筑安装工程能够有效地控制施工安全风险,进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 解涛.地铁建设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保定),2011.

[2] 谢加青.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与防范[J].总裁,2009,(5):171-172.

第4篇:建筑施工安全评价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分析

一、引言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建筑施工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而建筑安全直接关系到个人、家庭和整个社会的命脉,同时也是我国社会稳定的前提之所在,因此,包括建筑施工企业在内的各单位务必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过,虽然目前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已经意识到建筑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建筑施工环境的复杂、项目的多样性以及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的有待完善等多方面因素,仍然需要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完善。而在本文中,主要对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价这一安全管理的关键工作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为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助力我国建筑施工项目能够顺利的展开。

二、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概述

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进行科学的管理,是进行事故避免和预防的重要基础,因此,相关管理人员要务必重视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主动分析,超前预防。安全风险分析主要是对设备设施和人身不安全因素,按照风险大小进行辨识分析,从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等进行风险分析。在安全风险分析中,要根据检查标准或规范和易于发生事故原因,结合工程建设的环境和特点、管理现状和技术要求等,强化项目经理、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并深入查找问题,对可能出现的各类安全风险做出详细记录和汇总分析,分析结果要可靠真实。只有这样,才能对安全风险的准确度进行客观的把控,从而为提前预防和控制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提供必要的数据。

三、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识别分析

(1)安全风险识别的概述

所谓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识别,是指在建筑施工中,相关的风险管理人员在收集相关资料和调研结果之后,通过一定的方法对还没有发生的潜在风险和客观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进行系统归类和全面识别。在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风险控制的主要对象为危险源,其是建筑安全管理的重点所在。对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进行识别是需要基于一定的系统化的程序进行的,该程序不仅复杂而且细致,要根据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特点,依靠对客观的统计、资料的积累和风险的纪录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根据工程项目风险的特点,采用具有针对性的识别方法和手段。

(2)危险源的主要类型

笔者根据当前建筑施工项目的主要特点,按照施工人员从事的专业类别,对主要的危险源进行了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类:

四、关于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评价方法

(1)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概述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同样是安全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该环节可以有效地对建筑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或者可能造成的伤害程度进行判定。只有通过有效的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方法,才能有效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作业。同时,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务必针对建筑施工管理的全过程进行,将其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或者危险因素进行科学评价,并针对评价结果采取科学的方法,判定每个环节的安全风险等级值,同时基于该种等级值采取有效的措施对风险进行规避,以确保安全施工作业的展开,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

(2)风险评价的基本方法

根据建筑施工项目的主要特征,当前应用的风险评价方法主要有定量评价、半定量评价以及定性评价三种主要的类型,其中后两类方法的应用最为普遍。直接判定评价法、安全检查列表法、故障树分析法以及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其中几种具体的分析方法。对于直接判定评价法来说,存在着如类比法、对照经验法以及物体材料性质分析法等,而填写工地级、公司级以及班组岗位对电气设备、吊装以及起重机械的安全检查表则是安全检查列表法的内容。故障树分析法,英文简称为FTA其是以事件、事故以及故障作为方法的起始,在逻辑关系的分析下,对其可能产生的失效状态、后果原因等进行研判。

(3)LEC法在建筑施工安全风险中的应用

LEC法即是上文所描述的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其是根据D=LX-EXC公式,对工程项目的作业风险D进行判定,D越大说明风险值越大,需要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对风险进行控制。而针对建筑施工的安全风险评价过程主要是:

首先,对员工在某种具有潜在的危险的环境中作业的危险性进行评价,而评价的方法主要是采取“打分”的策略,将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的分数进行罗列,并计算出总分,通过总分的大小还对危险性进行判定。而判定危险性的主要公式为:危险性=LEC。在该公式中,L代表安全事故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E则是代表员工在危险环境中暴露的频率,C是危险的严重程度。

然后,将收集的信息按上述标准进行评分,将所得分数填入职业安全卫生风险评价表中,并计算三个指标的连乘积,得出危险性,并根据相应的分值确定风险程度。

最后,由管理者代表及相关部门人员,根据风险程度分级确定出重大安全卫生风险,制定出重大风险汇总表,并以此作为确定职业安全卫生目标和指标的主要依据。

五、结语

综上所述,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在建筑施工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提起足够的重视。但是,笔者认为,在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的运用中,不能仅仅要目光局限在建筑施工企业本身,而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建立一个综合的安全控制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使建筑施工项目可以顺利的实施,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和谐、健康和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田琼,周基.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高层建筑施工安全评价分析[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05:79-82.

[2]赵艳莉.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危险源评价及管理方法分析[J]. 建筑,2014,11:63-64.

[3]李晓刚. 安全风险评价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分析[J]. 山西建筑,2014,24:273-274.

第5篇:建筑施工安全评价范文

关键词:建筑高层房屋;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指标体系地构建是复杂的,需要从多方面、多层次着手进行,才能够更准确地反映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状况,当然,也只有明确构建评价体系所需遵循的基本原则,才能构建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为实际生产生活服务。

一,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遵循原则

首先,科学性原则。建立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指标体系,应以安全管理和风险管理理论为指导,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根据指标间的合理逻辑关系进行构建,每一项指标的概念都要清晰、明确,能够有效地反映出安全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以及影响评价对象的主要因素。

其次,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即为整体性,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指标体系是一个系统而全面的有机整体,在其构建过程中要以整体目标的优化为准绳,各层次指标的目标要一致,各指标之间彼此关联又相互独立,整个指标体系的层次要清晰,结构要合理。

再次,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是其被合理应用的前提条件,各项评价指标要有明确的意义,量化评价指标,规范计算方法,通过专家评分或统计数据等方法量化数值,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最后,全面性原则。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评价是全面的多因素综合评价,选取评价指标时应考虑评价对象的多个方面,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最初进行选择时,考虑的因素要全面、周到,以保证优化选择,当然,最终确定的指标不一定要很多。

二,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指标体系

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对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进行评价的基础,指标选取地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评价的最终结果。通过分析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和诸多影响因素,参阅大量安全管理文件资料、相关文献,与项目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交流、探讨,并依据上文所述指标体系建立原则,本文将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评价指标分为6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

(1)人员。为了保证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在项目安全风险管理过程中,不管是施工管理人员还是现场操作人员都是管理的重点对象。具体指标包括高层施工专业知识和安全意识、工人操作熟练程度、高层施工安全培训、良好的生理保健素质与高层特种作业有证上岗。

(2)机械设备

高层房屋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不同规格、不同型号的机械设备,为了保证施工过程安全、顺利地进行,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就必须做好机械设备的各项安全防护工作。包括械设备装卸、垂直运输机械可靠性检测与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等三个内容。

(3)材料

材料是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物质基础,也是项目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对象,为了保证项目施工的安全性,材料进场前、进场后都要做好相应的安全保障工作。

高层施工材料准备。材料自身质量的合格是高层房屋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的重要基础,在选择材料时,应要求材料供应商按规定提品质量合格证、检验报告以及相关的技术资料,材料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项目施工的安全性。

高层施工材料装卸。施工现场卸料施工时,不管是现场指挥人员、操作人员,还是机械设备、运输车辆内的司机都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指挥、交流信号清楚、明确,以防在装卸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人员伤亡,装料、卸料地点选取要得当,做好材料装卸的安全保长保障工作,可以大大提高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高层施工材料堆放。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各种材料、构件等要严格按照现场平面图上的指定位置整齐存放,堆放地点要挂上相应标牌,注明其名称、规格、数量以及安全距离等,材料、构件堆放得具置、堆放高度也要参照施工平面图及相关安全规范。

(4)工法

在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项目的安全性,必须采用与项目实际情况相吻合的各种施工工艺、施工工法,也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设计的内容要求及规定进行施工。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专门针对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本身,及其所处的气候环境、地质环境,人文环境等制定的方案,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项目安全施工的重要纲领,施工过程中是否严格遵守施工组织设计的各项要求及规定,决定着项目的成败,也决定着项目最终能否安全移交。

分部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在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专业、全面、到位的安全技术工作是项目安全施工的重要保障,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安全风险管理部门以及技术管理部门一定要相互配合做好分部安全技术交底,以降低项目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工程设计的优良程度。保证项目施工安全,不仅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工程设计是否优秀、是否根据项目实际所处地质环境及各种相关安全指标进行设计,也都是影响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性的重要因素,所以一定要从勘察设计阶段开始就要做好项目的安全保障工作。

新工艺、工法的采用。随着施工工艺及工法地改进,越来越多的新工艺、新工法被采用在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经验地缺乏,很可能会造成安全事故隐患,因此,在采用前一定要由安全管理人员做好全面的、有针对性的安全交底工作。

(5)管理

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是否全面到位,将直接影响项目实施的安全性,为了保证项目地安全施工,就必须做好项目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操作规章完善情况。详细、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章是保证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安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各级安全管理人员以及现场操作人员都要遵循事先制定的安全操作规章。

安全管理机构及岗位设置。安全风险管理机构是对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机构体系设置的是否健全,各级机构人员配置是否合理得当都直接影响到安全风险管理的水平。

安全生产事故上报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上报与处理制度,确保及时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人员伤亡事故,是及时进行组织抢救,降低损害程度的基础,同时也是依法进行调查、明确事故责任的基础。

高层事故应急救援制度。应急救援措施是为了降低事故损害程度而预先制定的抢救方案,以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及其造成的后果为依据,是事故救援活动的指导方针,也是保障员工人生安全和国家财产的行动指南,只有做好应急救援工作,才可以减少安全风险事故的损失。

此外,环境。高层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环境复杂、多变,项目的主体结构施工基本在露天的作业环境下进行,这对施工的安全有很大影响,在施工过程中要清楚认识项目所处的环境,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综上,可以建立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评价的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第6篇:建筑施工安全评价范文

【关键词】安全性评价体系,检查评分标准,保证体系

1、安全性评价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各种体制的建筑施工队伍急剧增加,职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给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虽然各级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加大了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力度,但由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各种情况交织复杂,各种事故还时有发生,保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有必要建立一套较完整的针对施工项目的安全性评价体系,以便对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程度进行综合性评价,客观地反映一个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采取整改措施,搞好安全生产工作。

2、现行的安全评价标准情况。

目前,我们对建筑施工项目安全性评价的标准是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年颁布实施的《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2011)(以下简称JGJ59-2011)。它涉及到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及机电设备安全等方面,且其中一些检查类项的分项较细,具有较突出的重点性,从实施到现在,对预防和控制常见的多发性安全事故的发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复杂,建筑施工技术,安全生产技术日新月异,对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我们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按照JGJ59-2011标准评定,已不能全面反映出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

这主要是:

(1)一些类项的分项检查项目只考虑上下级纵向关系,没有考虑到同级的横向协作关系;

(2)安全技术防护措施不全面,其检查项目没有涉及基础施工安全技术措施,高处作业方面分项不够细;

(3)对工地施工用电线路系统,特别是对工地自备电源及配电室无严格规定;

(4)安全管理内容不全面,无标准化文明工地评定标准、劳动保护、职工安全素质和施工项目周围安全环境的测评项目。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目前实施的评价标准进行探讨,以便建立一套更全面、更完整、更能反映施工现场安全情况的评价体系,推动安全生产的发展,确保生产安全。

3、新的安全评价体系构想。

发生安全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起因物、致害物和伤害方式等五种因素错综复杂的结合所致。归根到底就是人、物、环境三方面的不安全因素。要客观评价某一施工项目的安全状态,就必须对以上这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搞好安全管理,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控制劳动者(人)的不安全行为,应用各种安全技术措施控制劳动对象(物)的不安全状态,保护周围环境,断绝各种危险源,以达到对环境的控制目的。

新的安全评价体系应建立在施工项目管理系统之中,它是对该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保证体系、安全技术保证体系、职工安全素质保证体系、环境安全保证体系等四个方面及其所包括的子项进行综合评价的体系。

安全管理保证体系包括:安全生产组织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技术管理、安全法规技术教育、特种作业管理、奖罚措施、劳动保护管理、工伤事故处理、安全生产检查、资格认证和安全管理资料等项;安全技术保证体系包括:安全文明施工技术、安全限控技术、安全保护技术、安全保险技术和安全排险技术等项;职工安全素质保证体系包括:职工受教育程度、身体健康状况、从事本工种年限、安全意识、安全作业行为、自我保护能力等项;环境安全保证体系等。

4、对新评价体系的再认识。

我们知道,即使在全面的安全工作都做得很好的情况下,如果在一些关键的控制项(点)上有一项出现问题,都会引发安全事故 ,这就是安全控制的特点 。因此,对安全工作不能有半点马虎。根据这一特点,运用“关键点否决论”方法,对安全评价体系内各子项进行安全性权数分配。对一些“关键项目”可以无限制减少权数,直至为零,从而否整个施工项目的安全评价。即使是这样,我们也应该对用新的评价体系评定的结果有正确的认识:

(1)新的评价体系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其关键项目,安全权数分配等都是很难准确确定的,特别是当各施工项目规模大小不一时,其关键项目及安全权数分配就可能需要重新确定;

(2)工程施工是在不断的进行,其安全状况也在随时变化,严格地说,评价结果只能代表一定时刻的情况,而不能代表其变化情况,这就是事故的突发性原因;

(3)对评价结果应采取审慎态度。目前,由于施工企业和工程项目经理部的管理手段和水平不够高,基础工作薄弱,缺乏科学系统性,以及受安全技术发展、检评人员技术水平等的限制,一些实际操作的方式方法与评价体系内在要求不符,这就可能造成评价结果的不准确性;

(4)要认真总结经验,对每次检查的检查过程,方法和项目进行再评价,在此基础上发现问题逐步完善评价体系,使安全评价体系更好地为施工生产安全服务。

总之,建立一套较完整的针对施工项目的安全性评价体系,是必要的。这样可以对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程度进行综合性评价,评价的结果可以客观地反映一个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状况,以便针对评价结果及反映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地采取整改措施,搞好安全生产工作。

第7篇:建筑施工安全评价范文

关键词:安全保护;施工现场;作业环境

“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快速推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连年大幅增长,在施工任务急剧增长、监管力量却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连续五年保持相对稳定的态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控制在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下达的控制指标范围内。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建筑施工任务将会更加繁重,加之建设工程正往“高、大、新、尖、难”方向发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将面临更大挑战。目前,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主要有:安全生产的忧患意识不强;建筑施工管理较为粗放,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不高;高处坠落等多发性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治理有待进一步深入;一线作业工人特别是农民工缺乏安全生产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有待进一步加强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尽快得到解决,将为下一步的安全生产工作留下隐患。

1.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分析

2010年1月3日,云南昆明新机场配套引桥工程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在浇筑混凝土时,模板支撑体系发生坍塌,造成施工作业人员7人死亡、8人重伤;2010年1月9日,江苏扬州邗江区彩弘苑二期7#楼工程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在卸料平台上转运钢管时,卸料平台发生坍塌,造成施工作业人员3人死亡;2010年1月12日,安徽芜湖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园配送中心工程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在浇筑混凝土时,发生坍塌事故,造成现场作业人员8人死亡、3人受伤;2010年6月29日下午16:45,深圳东部华侨城太空迷航娱乐项目发生安全事故。造成6人死亡,10人受伤,其中重伤5人,其余人员安全疏散;2009年12月8日,江苏南京市汉中门桥工程出现质量问题。主要问题是南侧主桥人行道39根栏杆和北侧主桥人行道5根栏杆立柱根部开裂,北侧引道桥11根栏杆立柱根部开裂,施工单位擅自采用建筑胶对裂缝进行处理;2009年12月28日,上海市苏州河河南路桥改建工程出现质量问题。主要问题是外挂GRC饰板有明显变形裂缝,饰板外挂构件背面与结构空隙违规使用编织袋等杂物填充作为空腔内膜。

2.开展建筑安全专项治理

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的统一部署,要继续开展“安全生”活动和建筑安全专项治理活动。建筑安全专项治理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必须反复抓、抓反复,从实处着手,从实效出发,注重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和整治措施,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一是要明确专项治理的工作重点。对深基坑、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塔吊、人货两用电梯、转运平台、卸料平台、电梯井、外脚手架等危险性较大且易发生伤亡事故的部位、环节要进行重点整治,切实把安全事故降下来;二是严格防范非法违法建设行为。坚持早防范、早发现、早打击,对非法违法建设行为做到“露头就打”,绝不手软。建设系统各部门应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每年组织几次综合打击非法违法建设行为的联合大检查;三是要集中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对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文明措施费用的落实、农民工安全知识的培训、逐步淘汰和限制使用落后的工艺及设备等问题,要制定有效的针对措施,集中力量解决;四是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安全专项治理不能搞“一风吹”,事前轰轰烈烈,事后偃旗息鼓,虎头蛇尾。要认真检查评估专项整治的实施效果,善于总结好的措施做法并上升为规章制度及技术标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3.事故预防及防范措施

一是组织通信建设施工企业代表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就通信建设相关技术规范、法律法规、工器具的配备及正确使用方式等内容进行了综合学习,特别强调了线路施工中的高空作业、电力线附近作业、人孔内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二是严格执行工程操作的有关管理规定,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要求施工企业加强对员工安全生产的教育,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组织员工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使员工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定;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健全安全生产流程,严格按流程和规范要求作业;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格落实各个施工环节的安全措施。三是确保施工质量。通信建设直接关系到通信网运行质量和国家信息的安全,是保证通信业全程全网良性循环的重要环节,保证通信网的完整性、统一性和先进性必须从通信建设抓起。各个施工企业严格执行建设程序,认真执行通信工程强制性标准和集团、省市文件精神,规范施工行为,确保网络安全运行。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系统。我国推行安全评价是从7O年代末开始的,在安全评价的理论、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发展较快,机械、冶金、化工、核电等行业管理部门都制定了自己的安全评价方法或标准,广泛开展了企业的安全评价工作。但是,我国近年关于安全和防止事故的研究方面,多偏重硬件,像安全评价这样的软课题,研究相对较少。到目前为止,系统的、全面的研究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的成果仍然很少。

参考文献:

第8篇:建筑施工安全评价范文

1、环境污染问题

1.1 生态污染

隧道建设必然产生相应的建设弃渣,特别是在长大的隧道群地段,建设弃渣不良弃置会造成植被破坏、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一系列问题:弃渣流失会改变区域内的表层岩土环境和土壤结构,使土壤砂砾化,在农耕区会破坏既有作物的生存环境,降低农作物产量,在风景区会破坏原有植被;大范围的弃渣会影响空气与土壤的热能交换,从而影响周围的温度、湿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局部环境气候。

1.2 水污染

隧道建设对水体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首先是隧道区地下水系的破坏,隧道的出现必将改变地下水流的赋存状态,并成为地下水排出的天然通道,造成地下水的大量流失,其环境损伤是不可挽救的,并且影响的地域可能很广。其次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如果这个隧道较短,可能洞口地区受污染的程度较小,如果隧道长达数公里,隧道内部的污水全部由洞口局部地区的自然环境来承担,这时的污染力就可能远远超过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

1.3 大气污染

由于隧道内部空间狭小,加之洞内空气污染,严重影响了施工工人的身体健康,大量的粉尘和有毒有害气体成为制约工程进度、质量、施工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隧道建设期间的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3个方面:一是隧道内的施工机械以及运输汽车所排放的尾气中含有CO、氮氧化物、炭微粒等。二是隧道施工过程中因穿越特殊地层而释放的大量有害气体,如瓦斯气体等。三是打眼、敞炮、装渣、车辆运输、喷射混凝土作业而产生的大量无机粉尘,对人体危害较大。

1.4 噪声污染

施工阶段隧道对声环境的影响表现在噪声污染,该方面的危害对象主要是施工工人,在隧洞这个狭小的环境内,施工机械以及爆破产生的声音经过洞壁的多次反射,折射,形成交混回响,使人感到非常的不舒适,严重时会出现头晕、呕吐现象,极大地损害人体健康。如何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噪声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课韪之一。

2、准确围岩判断,从勘测源头抓起

提高工程质量,应从勘测源头抓起,设计是工程建设的源头,是工程质盆的基础,而公路隧道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是地质数据。因而地质勘测的程度和质量将直接影响设计参数、影响隧道质量。因受多种因素影响,前期勘测靠钻孔、槽探、波速测试并不能完全探明隧道内围岩地质情况,所以施工过程中动态地及时准确勘察工程地质情况极为重要。施工过程中现场技术员及时调查和判定围岩的强度、构造、水文情况、夜盖层厚,并作好地质素描,由工程各方人员及时联合鉴定,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如断层破碎带、浅埋隧道、涌水、裂隙发育、岩爆,溶洞,偏压地段等进行针对性动态改进设计支护类型,治理地质灾害,确保工程质量。

3、加强现场管理。加强检测工作

众所周知,工程质量是施工单位干出来的,而不是成品后检验出来的。因此施工过程中加强现场质量管理,加强检测工作是质量管理之重点。设项目经理部、工区及班组三级质量体系,分级管理,充分保证工程质量。组织逐级技术交底,直到作业班组及作业人员明确设计意图和质量要求。严把原材料质量关。隧道施工多为隐蔽工程,因而隧道的质量。关键在于过程的质量、隐蔽工程的质量,要求管理人员实行跟班作业来确保隐蔽工程质量。严格执行质量奖惩等制度,重复发生和有意偷工减料的行为从严处罚。为便于监督、检查质量管理要素形成质量管日控表上墙,要素中包括原材料进场检验状态、锚喷质量、收敛检测、试验情况、施工桩号等。洞内每10m设置里程桩、围岩类别作标识,以便于与质量管理日控表一一对应,便于管理。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频率要求,对已施工部位作抽样试验并评定工程质量。对硷采用回弹仪、取芯、试块试压;锚杆做拉拔试验;钢筋网及喷硅厚采用开孔检查,加强测量管理。随时检测施工实测值并指导施工放样;用探地雷达检测公路隧道衬砌质量,检测硷是否密实,有无空洞,衬砌厚度是否不足,是否有脱空现象。通过各种检测方法和手段查明缺陷部位进行有效处治,切实加强并保证工程质量。

4、实旅公路隧道施工安全评价的必典性

现有的隧道安全评估大多是有关运营隧道或隧道施工过程中某一方面的安全性评估,通过对大量事故资料调查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所面临的事故多发的严重形势,从行业的角度来看,还没有一个完善的隧道施工安全评价体系,在隧道施工的安全评价方面几乎没有涉足。对于建筑施工项目安垒性评价体系来讲,隧道施工项目虽属于建筑施工,但具体的施工方法和建筑施工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对于建筑施工主要采用国家和行业下达的安全检查表,施工企业以此作为标准对照施工进行的安全评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对于建筑施工作用的系统较大,对于一些具有特殊施工状况的情况,难以达到普遍性、针对性、科学性。隧道施工安全评价就是在这种情形下,摆脱系统干扰,建立自己独立的安全评价体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为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所以建立和实施隧道施工安全评价体系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对隧道施工安垒评价的研究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对本系统进行研究属一项开创性工作。

第9篇:建筑施工安全评价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

一、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安全责任划分不合理。在我国,施工安全普遍被认为是施工单位的事,而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往往只关心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问题,因而经常出现拖欠工程进度款或迫使施工单位抢进度、 赶工期而漠视施工单位人员安全的情况。 某些施工单位负责人,缺乏必要的安全法律意识,在监督不严的情况下, 存在着把减少安全投入视为节约成本的错误观念,使建筑安全存在较大隐患。 可见,从法律上落实建筑活动各方的安全责任,增加各方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是降低安全事故的有效措施。

2.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还较为普遍存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成为安全生产的主体,但目前建筑企业缺乏完善的自我约束机制, 在一切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或多或少出现了放松安全管理的行为。 一些施工企业领导的主要精力放在市场开发和投标方面, 倾全力找关系投标、中标,对安全过问不多。 现场项目经理更注重施工进度和经济效益,把安全工作当作陪衬,重生产,轻安全,拼体力,拼设备,从主导思想上搞错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甚至还有的领导认为“建筑施工死人不可避免”,片面强调造成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客观原因,忽视或开脱自己的主管原因和责任。

3.安全监督、检查执法力度不够。在建筑施工安全执法方面突出问题表现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时有发生;政府安全检查监督工作的方式、应承担的安全责任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明确; 建筑施工企业目前普遍存在工伤事故瞒报、漏报甚至少报的情况;建筑工人职业病伤害问题还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等。 由十缺乏可信的第一手安全伤害事故统计资料, 从建筑安全统计报表中经常出现的死亡人数大十重伤人数, 重伤人数大十轻伤人数这一明显违反安全事故规律事件中可见一斑,给我国开展建筑安全预测预防研究、企业安全业绩评价、建立有效的市场保险调节机制等工作带来极大的障碍。

4.安全评价方法单一。我国对建筑企业施工安全评估主要由政府安全检查执法部门采用“安全检查评分表”打分的方法进行。 我国现用两个标准均采用的是安全检查表法,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便于操作,但是这种安全检查的方式具有被动性和一定的偶然性, 只能静态的反映某一特定时刻的安全施工状况。 往往国家开展安全大检查的年份(或月份),安全形势明显好转 ,一旦风声过去 ,安全事故极易反弹 。并巨“安全检查评分表”的得分,不能充分反映出企业是否具有良好的安全业绩,企业间的安全状况也缺乏横向可比性。 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建立一套更适应我国国情的, 能充分反映建筑安全状况的安全评价方法体系,可由多种安全评价方法进行选择,不仅可以满足政府安全管理机构、建设单位(业主)、保险公司等部门了解施工企业安全状况和业绩的需要, 而促使建筑企业更加关注自身的安全形象,立足于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之中。

5.施工现场必要的安全投入不足,设备老化情况普遍存在。现在施工的投标基本采用的是清单报价,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筑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多是低价中标,本已经有限的资金又被优先安排在保工程形象和进度方面, 安排到安全名下的资金不足,致使施工现场安全设施标准偏低,安全生产投入不足,现场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护装备落后,配备不足;基础薄弱,企业违背客观规律,一味强调工程进度,蛮干、乱干,在侥幸中求安全的现象相当的普遍。

6.人员培训方面力度不够。目前, 我国建筑行业整体素质不高。 在几千万建筑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了近 85%。 这些工人大多文化水平低,其安全防护意识和操作技能差,其职业技能培训远远不够;同时,全行业技术、管理人员偏少,而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更少,还达不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需要。 尽管各级政府或企业已经在人员培训方面下了一些功夫,但是在培训体制、培训计划、培训方式、考核标准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提高; 而对于异地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险、 社会福利、子女上学等问题也急需相关单位解决。综上所述,我国在建筑安全方面虽然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在执行力度不够,最终结果是往往流于形式而不是效果,这也是为何我国建筑安全事故一直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施工安全管理现状所反映出的不少问题, 也是施工现场惯性事故频繁发生,偶尔事故也未间断,而新发事故又时有涌出,并不时地出现较为严峻的事故多发局面的根源所在。

二、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分析研究

通过调查和分析,认为企业安全风险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安全认识不到位,安全管理松懈构成风险;②安全责任制不到位,考核淡化构成风险;③总包监督不到位,以包代管构成风险;④安全技术措施不到位,落后的生产技术构成风险;⑤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安全知识缺乏构成风险;⑥工程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直接构成企业管理风险。 安全风险直观的表现是事故,事故总是在人们对危险因素控制不力, 危险趋势未及时遏制时突然发生,追溯事故成因,人的不安全因素和物的不安全因素是事故产生的根本原因。

1.人的不安全因素。人的不安全因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人的失误, 这既有人的自身因素,又有环境因素,如身体素质差异、身体状态(疲劳、疾病)、技能高低、管理好坏等。

2. 物的不安全因素。人机系统把生产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的机械、物料、生产对象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统称为物。 物都具有不同形式、性质的能量,当能量意外释放,可能引发事故,这种可能称为物的不安全因素。 在建筑施工中物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来源于高处作业、地质条件、环境条件、机械设备、材料等五大方面。

三、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分析研究

1.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的基本方法。对于建筑施工类,风险评价可以有定性评价、半定量评价及定量评价 3 类,一般采用的是定性评价法与半定量评价法。 具体操作方法有: ①直接判定评价法。 如对照经验法、类比法、物体材料性质分析法等。②安全检查列表法。 ③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法)。 ④故障树分析法((FTA)(或称事故树分析法)。

2.建筑施工安全风险 LEC 评价法。①评价员工在某种具有潜在的危险的环境中作业的危险性的方法,采取“打分”的办法指定各主要因素的分数,然后根据总的危险分数来评价其危险性。 危险性即用下式表示:危险性=LEC其中:L-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C-危险严重度。②将收集的信息按上述标准进行评分, 将所得分数填入职业安全卫生风险评价表中,并计算三个指标的连乘积,得出危险性。并根据相应的分值确定风险程度。③由管理者代表及相关部门人员, 根据风险程度分级确定出重大安全卫生风险,制定出重大风险汇总表,并以此作为确定职业安全卫生目标和指标的主要依据。

四、结语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 社会环境瞬息万变,各大型工程项目所涉及的不确定因素增多,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风险所致损失规模也越来越大,这些都促使科研人员和实际管理人员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重视对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