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全球化机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全球化犹如一股强劲的潮流正席卷世界各国,对各国经济主体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以实现最优资源配置,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其根本表现形式是以跨国公司为行为主体。跨国公司扮演资源整合者,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匹配,以获得整个价值链中利益最大化。资源整合者角色可以通过对产业价值链不同环节的跨国界转移,来实现在本国无法实现的利益。通过全球资源的整合,在本国不赢利的价值链环节,通过区域转移和资源的重新配置,资源整合者同样可以获得不匪的收益。目前,经济全球化对众多的中国企业来说处在被整合中,跨国企业通过并购、通过外包加工环节以下定单方式,将中国企业纳入其整合资源的一部分,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加工厂,这对中国企业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同样,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
(一)财务管理环境发生变化
财务管理环境,是指对财务管理产生影响的内在环境和外在环境,是企业理财的前提条件,直接影响财务管理目标的内容确定。经济全球化,使我国企业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的是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市场化的世界,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将逐步放松外资金融机构准入的范围和区域限制,外资机构纷纷涌入,利率开放和市场化,外汇管制解除,人民币自由兑换,资本项目逐步开放,但与此同时也派生出了各种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这些使我国企业的融资环境面临更大的机遇与风险。此外,我国加入WTO后,国内现行法律法规中与WTO规则相抵触的条例将逐步修改,这将直接改变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法律环境。
(二)网络时代对会计电算化的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正冲击着传统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促使未来的会计软件必须适应未来会计复杂化、多样化以及网络化的需要,使得网络财务应运而生。在数据容量、网络承受能力、自动化程度、运行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它必然要受到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对企业来说,会计信息系统将由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到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并向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发展。
电子商务是通过电子技术、网络互联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使交易涉及的各方当事人借助电子方式联系,无须依靠纸面文件、单据的传递进行货物和服务的生产、销售、买卖和传递,实现整个交易过程的电子化。由于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为各种新的更加有效的财务与管理模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给企业会计系统带来了一场全方位、根本性的革命,对传统会计提出了挑战。
(三)金融风险加大
经济全球化对财务管理有着直接影响的是金融全球化,它使企业筹资、投资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同时也蕴含着极大的风险。金融市场扩大,外资金融机构向中国企业提供服务,企业竞争加剧。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运作要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办事,财务信息会向规范化、透明度的方向发展。外国金融资本的进入,金融资本市场必然产生激烈的竞争,筹资、投资金融的风险将会进一步加大,规避风险将成为入世后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最重要课题,这将有利于企业抗风险能力的增强。
同时为了增强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我国企业尤其是一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就应该将其投资建立在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之上,所以与之相伴的投资风险将会较大;另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又将使报酬率趋于平均化,企业要获得较高的投资报酬就必须努力降低投资成本和风险损失。企业投资的这些新变化,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企业投资决策的及时性、合理性和科学性。
(四)财务责任社会化程度提高
随着各国经营管理的绿色化倾向,许多企业都开始将社会责任纳入财务目标之中。企业的财务工作对非计量的社会效益很重视。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企业既要考虑资本投入者的财务要求,又要兼顾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财务要求:把企业的社会责任纳入财务目标体系是“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必然选择。因为知识资源与物质资源的一个明显差别是知识具有可享性和可转移性,它使得企业与社会的联系更加广泛而深入,而企业对知识的要求和应用将取决于社会对知识的形成和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因而企业必须履行社会责任,如保护顾客、支付公平的工资、保持公平的雇佣和安全的工作条件、支持教育,以及主动参与清洁空气与水源等环境问题。
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机遇
(一)促使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得以转变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管理已经拓展到了战略管理的层面上,作为企业信息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战略管理会计在协助企业实施战略管理方面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战略管理会计在成本管理上则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积极寻求本企业的成本优势,为企业长期、健康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在战略管理的研究和实践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二)企业内部财务监督与控制不断加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跨国公司将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力军。为能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与国外跨国公司相抗衡,国内企业组建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企业集团和大型跨国公司。从20世纪90年代已开始加大内部控制,陆续了一些内部控制规范文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企业不断借鉴国际上成熟的内部控制理论;同时也从中国国情,从完善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在考虑适当的前瞻性与发展性的基础上,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公认的内部控制标准,使内部控制评价有章可循。
(三)融资渠道多样化,投资决策市场化
境外金融机构和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市场以及境内金融机构改革和证券资本市场发展为企业的理财活动提供了多种新的投资和融资渠道。一些流行于国际资本与货币市场的金融工具,都将被引入或扩大运用于企业的理论实务。境外机构投资者注重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和公司的发展能力。金融资本市场的繁荣,使得融资渠道更加多样化,投资决策市场化。
四、完善我国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财务管理战略国际化的观念
财务管理国际化是顺应跨国公司经营战略国际化而产生的,置身于国际大环境中谋划经营战略,作为跨国公司管理核心的财务管理,也必然上升到国际化的战略高度。随着我国企业和国际化发展及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我国企业财务管理者必须加强对国际财务管理的学习和研究,不仅要有跨国经营的战略意识和气魄,还要
熟练掌握国际财务运作的各种策略、方法和技巧,灵活应用各种金融创新产品,绕过相关国家的外汇管制,以降低融资成本和风险;利用远期利率协议、综合远期外汇协议、期权、期货等套期保值工具来规避风险和进行投机获利,又如利用各种“避税港”、转移定价和提前与错后支付等把利润转移至低税国家和地区,以便使公司纳税总额最少等等。
(二)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经济全球化的性质及特征,决定了它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是复杂的。金融全球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使大量资金迅速跨国流动,在促进全球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蕴含着极大的风险,一些外贸竞争力较弱,缺乏外汇储备,大量依赖外债的国家往往容易遭受国际资本的阻击而引发金融和经济危机。经济全球化使企业面临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风险,我国传统的财务风险管理主要是对国内筹资结构风险和投资项目风险的控制,对于如何规避外汇风险和金融风险,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还是一个新的领域,建立具有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等功能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预警系统具有警示性、预告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能够对各种不同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和防范。
(三)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企业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以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要有针对性地对财务人员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要求,实现财务管理变革与创新。
(四)增强财务风险意识
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财务风险的存在,无疑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一般来说,财务活动的风险越大,收益也就越高。如风险投资存在较大的风险,同时也会因投资而取得风险报酬。风险理财已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应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理顺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首先,要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应承担的职责,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力,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其次,在利益分配方面,应兼顾企业各方利益,以调动各方面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使企业内部各种财务关系清晰明了。
一、探究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学的意义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其经济交易过程愈发呈现全球性特征,尤其在市场、技术及经济等形式上面,久而久之便会逐渐减少地方性、民族性等特征[1]。如此看来,经济全球化可从多个角度进行阐述。第一,不断加强各国之间经济来往,以及促使各国国内经济规则维持一致,进一步优化世界经济发展。第二,不仅加强了世界各国经济的联系,还使得以往各个不同经济体之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体制在全球化背景下形成一体。第三,促使各国国际经济协调机制逐渐加强,并且对世界经济形成强有力地约束和规制。总的来说,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并形成相互经济关系的法律法规的总称,其生产与发展随着各国经济贸易的增长与各国对贸易活动的干预逐步增强而形成。
二、探讨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学的联系
最近几年,由于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使得国与国之间的依存关系日益显著。所以,这便要求各国之间在进行经济贸易来往时,既要考虑到自身利益,还必须考虑到世界经济的利益[2]。鉴于此,我国《民法通则》中就有明确法律规定,同时为了更加符合日益发展的国际经济形式,在此基础上国际经济法也作出了相应的改进,其中包括:①由于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不仅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联系,还促使各方经济活动及交易更加和谐及稳定。因此,在没有特殊要求下,不应随意调整经济活动,以免制约其他经济活动。②当前,国际经济法不再受到其他体制的影响,且其影响力也在逐渐上升,从而使得国内及国际法的关系得到明显改变。
三、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国际经济法学的变化
(一)促进国际商法统一进程日益加快
众所周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使国与国之间商人的经济交易逐渐呈现上升趋势,并且速度惊人,因此为了保证交易顺利进行,不损害任何一方的利益,使得国际商法的统一化刻不容缓[3]。据目前形式来看,国际商法的统一有了一定的发展,其中国际商会逐步确定商人间的习惯法,并将其制定成全球商人交易行为的相关规定制度,从而有助于商人们跨国行商的行为更具便捷性。另外,国际商法的统一,促使各国国内立法中,全方位的考虑到与国际相连,进而制定出诸多得到认可的法律法规。
(二)弱化各国经济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形势下,各国的经济逐渐形成相对趋势,并且一些非国家行为体也逐渐参与进本属国家内部管辖的事务当中,尤其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跨国公司等影响最为显著[4]。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经济组织的制约范围逐步扩大,并深入至各国国家的经济实体内部,以及形成相对深远的影响。
四、探讨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发展的新趋势
国际经济法作为调节国际经济关系的有效手段,必须跟随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完善。同时,随着国际组织功能的不断扩大,国际经济法应当得到逐步完善,并且不断适应当今新的挑战。总的来说,国际经济法遇到的外部挑战主要为:新旧两种国际经济法律制度的趋同性增强后如何确保国家经济独立。因此,为了迎接新的挑战,国际经济法必须在新矛盾及挑战中逐渐完善自己,从而保障经济全球化的稳定发展。
五、结语
中图分类号: D912.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更加深入,这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对于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复杂性与多变性,在抓紧机遇加快发展的同时,必须审时度势,规避风险,从而使中国经济成为更重要的经济体。
一、经济全球化的概念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世界经济活动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提供服务、技术转移、相互依存与相互联系而形成的超越国界的全球范围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跨越各国、各地区的界限,相互融合成整体的过程。经济全球化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各国与各地区的经济互相交织、影响以及融合而成的统一整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的经济行为规则,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也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对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并使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适应着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经济全球化受到很多因素的推动,目前已经成为生产社会化与经济关系发展国际化的客观趋势。其最根本动力就是社会生产力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革命成果以信息技术为核心飞速转化为生产力,跨国公司发展的蓬勃之势,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力日益加强,涌现了大量的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纵观世界范围,贸易投资自由化已经成为主流的经济政策,大量的区域经济合作更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二、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吸引外资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发展无疑是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给他们。在新兴市场中,中国是主要的外资接收国,这与跨国公司对我国增速快的新兴经济体投资的增加有很大的关系。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反映出我国经济的快速成长,大量引入外资,有利于满足国内资本需求,提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资金,是对我国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生产力的促进。外商进行投资的同时,一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也被引进,推动着我国企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2.对贸易的影响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入,中国目前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从1994年起对外贸易顺差开始连年增长,即便是中国加工业在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的重大影响,2009年后我国许多企业的出口量仍达高位,率先使中国经济复苏,在经历了全球性的打击后,一批有实力的企业推陈出新,升级换代,反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3.有利于劳动力分配中国巨大的农村人口和剩余劳动力始终是在努力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有待解决的问题。但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对外贸易加工等企业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被充分利用起来,推进了中国的工业化的发展,更有利于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人才的有效利用受到重视,新型的技术工人以及服务人才充实到企业中,为我国经济提供高水平的劳动力。(二)对中国经济的消极影响经济全球化不单单会带来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会使我国面临一系列的问题。1.受发达国家的制约目前,少数几个发达国家仍处于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地位,在制定国际经济规则上,他们从自身利益出发明显偏向于发达国家。当世界市场接收他们的巨额投资之后,他们可以通过贸易自由的口号,对我国贸易堡垒发起攻势,来保证他们获得超额经济利润。而当他们的国内市场受到中国廉价商品的冲击,本国一些产业的行业利润受到阻碍的时候,他们就以贸易保护为借口,或者通过环保壁垒、技术壁垒阻挠中国产品的进人,根本不会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
2.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保护本国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同时充分利用资金优势将高污染、高消耗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滥用资源,破坏发展中国家的环境。经济全球化下,发生产业转移现象不可避免,但为了参与更多的国际竟争,我国只能接受发达国家传导过来的高能源消耗与高污染耗能,成为发达国家的生产基地。输送给发达国家数量庞大且价格低廉的有形物质产品的同时,造成了一定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三、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对策中国经济无法回避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因此必须勇于接受挑战。我们要充分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我们更要警惕并防范经济全球化可能会带来的冲击,尽可能的降低消极影响。
(一)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后我国不断努力,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在资源配置以及经济结构调整仍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强。我们应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根据市场经济规律与规则,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政企职责分开,政府为了给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应注意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从本质上转变企业经营机制,使经营管理体制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科学、规范并且富有生机和活力,从而使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得到提高。我们还要创造开放、竞争、公平、有序地多元市场环境,从而进一步对市场体系进行完善。
(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我国是一个贸易大国,更是经济大国,在国际市场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注重吸引外商资本,但更重要的是提升国际投资的质量。通过引进竞争的办法,燃起我国民族工业的竞争意识。国家应该引导有条件的产业和部门直接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从而使相应的企业追求新技术具有更大的动力,积极完善企业管理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在国际市场获得更大的利润。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来获取原料、制成品以及半制成品,使我国经济运行成本降低,在吸收技术与经验的同时,提高自身创新能力,自力更生,提高我国民族工业的经济层次,提升品牌影响。我们要在能够保证立足国内市场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向国外发展,争取走向国际产业链的更高端。
(三)关注产业转移带来的问题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国际产业转移带来的可能对我国环境、资源以及就业带来的负面影响,避免在国际经济产业链中一直处于低端的位置。在开放规模被扩大的同时,应密切注意国际游资的动向并加强经济监管,避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漏洞从而对我国经济造成影响。目前,我国虽然是一个经济大国,但是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却非常高,这与经济大国应有的本范并不相符。我国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加大力度开拓国内市场,提高管理水平,使我国的有效需求与供给能力都得到提升。就目前经济全球化的形势来看,我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市场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企业的发展空间势必会受到国外经济势力的打压,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首先要抢占和坚守住本土市场奠定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再实行“走出去”的战略。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企业国际化
随着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自由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经济都被纳入统一的世界市场体系,国家与国家间的依存关系不断加深,面对这一不可改变的发展趋势,中国也同样不可避免地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冲击,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只有主动参与,积极应对,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使中国以及中国的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浪潮中得到不断发展壮大。
一、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经济全球化就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全球范围内商品、服务、技术、生产要素和信息等跨国流动的规模和形式不断扩大和增加,并通过国际化分工,在全球范围内提高不断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形成各国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相互全球趋同化的趋势。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是同资本主义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从根本上讲,是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联系在一起的。从14~15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到17~18世纪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18~19世纪,英国、法国、美国、德国、俄国、日本等国先后完成过工业革命,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后来发育起来的市场经济,使人类的生产活动具有了一种不断扩张的本能--追逐利润以满足资本增殖的需要。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以及随之而来的殖民地开拓,使商品的销售市场扩大了许多倍,促使生产力向更高级的阶段发展,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工业革命完成。而殖民扩张本身又意味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欧美列强开始把殖民地变成自己的商品出口市场和原料产地,即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外延到殖民地经济中。并且,炮舰外交政策成为推行殖民侵略的重要手段,如中国的、非洲的奴隶贸易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大批新兴民族国家建立发展起来。它们首先要实现国家工业化,摆脱数百年来殖民主义强加的贫困与落后。然而,大多数国家虽然获得了民族独立,但经济上并没有独立,其工业化进程被纳入了资本国际循环的轨道,成为资本的第二次“地理大发现”,引发了西方发达国家产业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带动了资本的国际循环与周转。应当说,产业资本进入国际循环标志着经济全球化的全面展开,使世界范围内的生产活动内化于资本再生产过程,资本增殖的循环与周转在全球范围进行,经济全球化进入了最后阶段。
因此,可以看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资本主义的矛盾在全球范围内的集中反映和展开,并形成了以国际金融资本为主,以跨国公司为载体,逐步形成世界市场的过程。而随着其他民族国家以及其他社会体制的资本积累和扩张,逐步形成世界的多极化,存在着客观发展、其他社会资本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资本的主观扩张的多级状态,归根结题,是国家和经济体制的经济发展和资本扩张的矛盾在全球范围内的表现,按照马克思的政治经济理论分析,这也是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虽然资本的要素在全球范围的流动会受到各种国家、民族、社会体制的抵制,但经济全球化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社会发展趋势,它将为社会向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发展打下必要的经济、政治、物质的基础。
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阶段和趋势
从几百年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到今天的经济全球化,资本主义的扩张明显经历了商业资本全球化、金融资本全球化和产业资本全球化三个阶段,呈现着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相互渗透、融合,流动量逐步增大的趋势。
首先,商业资本全球化是以商品贸易为载体进行的,通过商品的交换完成资本的积累和市场的扩大,进而推动了资本能够按更大的规模来经营产业,提高产业资本的生产效率,促进资本的积累。随后,由于商品贸易受到国家与地区的政治、经济体制等各种壁垒的阻碍,并且也受到其它国家市场规模的限制,促使资本开始直接进入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工业化市场,发展全球的产业生产系统,进行全球资源的大配置,促进产业资本大规模的跨国经营,以创造资本的最大利润和资本增值。并且随着产业资本的不断扩大和发展,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也为金融资本高度集中的进入大的跨国公司提供了基础,两者结合到一起,进一步加剧了产业资本的垄断了集中,推动了进一步两极分化,资本越来越集中在一些大的金融垄断集团,所以产业资本的集中和垄断从一开始就是同银行资本的集中和垄断交织进行的,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基本都有着金融资本的影子。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战略联盟 竞争力
一、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企业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我国加入WTO,明确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使我国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为我国企业快速发展、提升竞争力既提供了非常的机遇又制造了巨大的挑战。
首先,经济全球化可以为我国企业引进、利用更多外资,有利于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并且,经济全球化为我国企业带来了更多引进、消化、吸收以及创新世界先进技术的机遇。同时,经济全球化可以提供我国企业大量贸易机会,传播更多的世界先进管理思想与技术,为我国企业更好地拓展海外市场,增加就业机会提供了便利条件。经济全球化还为我国企业提供了对外投资的经济环境和条件,使其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促进了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使我国企业在世界市场中的竞争力逐渐增强。
据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庞中英博士测算,大体上一个国家的经济开放1%,其人均收入则上升1%。但在我国及我国企业享受经济全球化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必然会面临着一些威胁,主要表现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入,我国企业必然要面对国内市场份额的流失,各要素如人力资源等流失的情况;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经济的竞争,使我国企业改革及发展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经济全球化使全球竞争领域不断拓展。经济全球化浪潮波及越来越多的部门和企业,从传统产业到新兴部门,各国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发达国家从农产品到高技术产品,展开全面较量,我国企业劳动密集型产品竞争日趋激烈,产业升级矛盾更加显著;经济全球化使全球竞争的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进入我国的外资企业不断增多,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也纷纷抢滩中国市场,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国有企业必然受到极大冲击。
二、战略联盟与中外战略联盟发展动态
1.战略联盟的涵义与形式
战略联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出于对整个世界市场的预期目标和企业自身总体经营目标的意愿,通过一定方式而组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组织松散结合的一种新型经营方式。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组织形式,企业战略联盟已被众多当代企业家视为企业发展全球战略最迅速、最经济的方法,并被认为是现代企业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有效形式,被称为“20世纪末最重要的组织创新”。一般来说,战略联盟从不同角度可以分为以下不同类型:
根据企业治理结构不同,战略联盟可以分为合资企业、股权联盟以及非股权联盟三种;根据战略层次,战略联盟可以分为经营战略联盟和公司战略联盟;根据联盟追求的目标,战略联盟可以分为战略产品联盟和学习性联盟;根据联盟投入因素,战略联盟可分为资源推动型战略联盟和能力推动型战略联盟;根据联盟组建方式,战略联盟还可分为静态战略联盟以及动态战略联盟。
企业通过战略联盟方式实现成长,往往得益于战略伙伴之间的资源互补、分担风险以及成本因素。
2.跨国公司与我国企业战略联盟的动态分析
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融合,战略联盟作为一种现代企业发展战略,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过去十年中,世界领先的2000家公司在战略联盟中的投资回报率接近17%,比所有公司的平均数高出50%。战略联盟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优势非常明显,但从表1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十多年间跨国公司通过建立独资公司进入我国远比通过合资方式进入要增长速度要高得多。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企业与跨国公司进行战略联盟的数量在显著下降。这种下降趋势与我国逐渐融入经济全球化息息相关。首先,我国对一些经济领域以及行业的开放,促进了跨国公司独资进入中国市场。另外,跨国公司从对企业控制以及战略联盟伙伴战略是否协同等原因考虑,也进一步促进了独资公司数量的增加。
资料来源:The WTO and Entry Modes in China,Bing-Sheng Teng,Thunderbir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Vol.(46),July-August 2004
三、从经济全球化角度来看企业战略联盟
基于WTO框架,我国根据协定会进一步采取降低关税、对外资开放更多行业、对FDI(直接投资)以及其它行业政策进行改革等行动。这些无疑都会促使跨国公司FDI与独资公司数量的增多,但这也为我国企业进行跨国战略联盟提供了相应的机遇。
首先,我国现有的外国投资政策鼓励外国企业与中国国内企业形成联盟,而不是外商完全拥有和控制企业。同时,经济、金融的全球一体化使得全球市场变成了一个大市场。这为我国企业扩大了企业产品的市场容量,也增加了经营管理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在全球化市场中,竞争比单一的国内市场要激烈的多。为了巩固其市场地位,增强其竞争优势,我国企业十分有必要与跨国公司结成国际化的战略联盟来防御竞争风险,利用跨国公司的技术以及资金优势,站在全球的高度上重新审视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其次,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更多的国家加入WTO,全球贸易中关税壁垒越来越小,商品在全球范围内流通所受到的关税壁垒的阻碍越来越小。但是其他的非关税壁垒如各种技术标准的出现、环保的不同要求、配额的限制等在国内市场保护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这些非关税壁垒以及文化的差异等因素限制了跨国公司的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也增加了直接投资的成本。但跨国公司可以通过战略联盟的方式避开这些无形的壁垒,利用战略联盟的网络效应,通过联盟伙伴来完成壁垒内的产品转移。所以,一些无形壁垒与贸易保护的兴起可以促进跨国公司之间进行战略联盟,与占有一定市场份额的一些我国企业进行战略联盟也是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一个非常有效方式。
再次,企业竞争的加剧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技术、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企业在日益增强的竞争压力下运行。在这种强大的竞争压力下,企业为了快速发展,提升其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在世界范围内的公司寻找合作伙伴,建立或加强他们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地位是势在必行的解决方法。
四、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作为组织社会资源的最基本的单位,其边界越来越模糊,战略联盟这种网络式组织形式已成为企业组织发展的一种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这个契机触动下,我国企业如何提升竞争力,从而实现跨越发展?我们认为,战略联盟这种组织形式应该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答案。
我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战略联盟,必须站在全球的高度,拥有占领全球市场的雄心,从全球的视野和角度对全球资源进行整合,这样才能把握全球市场的大格局,才能有明确的长远战略,才能避免出现市场换技术的误区,才能在时不我待的机遇中快速成长,提升其全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红李月红:浅析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06(3)
[2]王俊生: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及对策[J],理论学刊,2006(6)
[3]Bing-Sheng Teng,The WTO and Entry Modes in China[J],Thunderbir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Vol.46(4)381-400,2004
[4]谭学秋全球化:进程、趋势及其多维影响[M],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5]张晓霞吴若飞: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国有企业资产重组[J],云南社会科学,2000(1)
这场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将导致世界经济的重大调整,世界经济可能将经历3~5年的调整期,如果不发生第二波、第三波金融海啸,世界经济、贸易可能进入一个较低速增长期。
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由于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危机后经济市场化、全球化的总体趋势没有改变。市场经济已经成为各国的普遍选择。二战后,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为主导,已经形成了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的产业链,国际分工日益变成部门内分工、产品内分工,要彻底改变这种分工格局将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和代价,这是谁也不愿意的。战后形成的国际经济、金融体制虽然存在很多不足,但在国际协调上仍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多边贸易体制总体上维持了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大势,危机以来这种势头没有发生根本逆转。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及互联网技术确实已经把世界变成地球村,成为提高全球资源配置效率和改善全球福利的重要手段,世界各国无论是在危机前还是危机中,都已经形成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互利共赢关系,大家都是全球化的利益攸关者,终结全球化对谁都没有好处。
因此,危机中经济全球化可能会经历一些局部调整和挫折,但长期来看难以发生根本逆转。
危机后经济全球化的若干长期趋势
在世界经济调整期,金融全球化进程可能会受到重大影响,全球金融货币体系改革得到推动,特别是全球经济治理问题会受到各方面重视。经济全球化在一些方面会出现调整、重组趋势,这种变化并不是完全无规律可循的,战后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些基本趋势不会改变: 一是生产全球化将会进一步发展。在生产全球化带动下,战后出现了四次重大国际产业转移,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以IT业为主导的国际生产要素重组与产业转移,极大地扩充了全球工业生产网络。面向全球市场的生产在各国生产总量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发达国家制造业面向全球市场的生产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超过一半以上。战后几次大的国际产业转移,使制造业水平分工和部门内贸易链条从美欧向日本、亚洲“四小龙”、“四小虎”、中国、中东欧国家以及越来越多的其他新兴市场延伸,形成了各国制造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高度融合局面,成为拉动世界制成品贸易的主要动力。危机中和危机后一段时间内,全球制造业分工链条会出现局部调整;但从长期看,由于成本和竞争压力,生产全球化还会进一步向前推进,并带动产业水平分工和部门内、产品内贸易的新发展。
二是贸易全球化趋势不会改变。战后世界贸易占全球GDP的比重持续上升,反映了各国经济外向度和全球经济融合度大幅提升的长期趋势。特别是跨国公司间贸易的发展代表了贸易全球化的新趋势。据联合国跨国公司数据,2007年全球跨国公司总数达78817家,共有海外分支机构近80万家,在全球贸易、投资、研发中占有日益重要的支配地位,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超过70%。
由于这次百年一遇的危机,形形的保护主义不断冒出,局部贸易战不能完全排除。但是从目前情况看,还没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掀起全面的贸易战,世界多边贸易体系陷入崩溃的可能性极小。同样,危机过去之后,贸易全球化航船也将重新启程。 三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可能掀起新。区域一体化是与经济全球化并行的两大趋势,并与经济全球化有着一定的良性互动关系。国际金融、经济危机同样也会对区域经济贸易合作带来负面影响,但同时区域一体化也面临新机遇:由于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制遇到种种阻碍和压力,各国推动区域经济贸易合作的动机反而会趋于加强,以达到规避外部危机冲击、维护经济、金融安全的目的;危机时期稳定和恢复经济成为共同的任务,区域内成员之间加强合作的矛盾和分歧会减少;危机后为了寻求经济持续繁荣的动力、防范外部冲击,区域经济合作会率先蓬勃发展。因此,此轮危机发生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没有停止,而且还呈现出许多新动向,东亚金融货币领域合作和拉美区域合作等都出现新的亮点。
四是服务全球化将再现蓬勃发展势头。金融危机短期内对服务业跨国投资和贸易也带来一定影响,但基本情况明显好于制造业。特别是由于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成本压力显著上升,其服务外包的意愿不仅没有弱化,反而更进一步强化,服务外包业务仍保持发展势头,尤其是对中国市场的兴趣进一步增加。
五是科技全球化趋势不会改变。
六是从制造业到服务业整体产业链的全球化难以动摇。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聚集优势生产要素,搭建了覆盖全过程的产业链,特别是牢牢占据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等高端环节,在国际分工中占据高端位置,占领了微笑曲线的制高点。跨国公司为此付出了巨大的投入和成本,也取得了巨大收益,局部的调整与优化重组在危机中不可避免,但整体生产服务网络和供应链体系不会崩溃;更重要的是,各国都成为这种全球化链条的参与者,不同程度获得了“全球化红利”,谁都不愿意彻底放弃。因此,危机后全球整体产业链的分工、合作与贸易体系在优化重组之后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期。
经济全球化重新启动将推动新一轮增长
世界贸易与世界经济及消费之间存在着长期互动关系。战后,长期内世界消费保持同步或略高于世界GDP的增长速度,成为推动世界经济的重要动力。同时,世界消费投资需求与经济全球化共同推动了世界贸易的更快增长,使世界贸易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因此,世界贸易总体上形成了与世界经济、世界消费的良性互动关系。战后,长期内世界贸易额总体上保持了两倍于世界GDP的增长,进入新世纪更接近世界GDP的三倍。
经济全球化是世纪变迁的显著特点,它是冷战后世界格局发展演变和最终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与重组,是生产、投资、金融、贸易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融为统一的、相互依存的经济体系的过程,它已经成为21世纪不可逆转的历史洪流。它主要表现为世界经济内在联系的密切性和外部互动的包容性。由它释放出来的巨大的世界生产力动能,是推动世界巨变的根本动力。这一历史进程对世界格局的发展具有既导向多极化、又导向单极化的双重效应,但主导作用是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既蕴含巨大的风险,更提供历史性机遇,从而引发新一轮史无前例的空前激烈的竞赛,其核心是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的过渡。在这场竞赛中,必定有一批国家善于抓住发展机遇,采取正确的战略,调整经济结构,充分地趋利避害,最大限度地取得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增强综合国力。发达国家可能如此,发展中国家也可能逐步赶上,在大国中会出现此起彼落的情况,但不太可能出现“一国独醒,众国皆醉”的状况。由于经济全球化大大加强了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由于大国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在相互孤立的状态下,而是在全球化过程中展开,所以大国实力发生相应序列位移的可能性与幅度都较以前增大,一些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相对下降,另一些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影响与作用相对上升。这样,作为全球核心结构的世界格局就会发生力量对比的重大调整。相对上升大国分享相对下降大国原先的影响力,不断创造出新的、多元的力量空间,造成国际关系和大国地位的不平衡转换。正是这种不平衡发展促进了世界大国的多元化,而世界大国多元化正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基础。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美、欧、日三足鼎立之势业已形成,欧、美、亚三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也正在逐步取代战后美国经济独霸世界的时代。在21世纪前期,中国在规模上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世界经济领域的这种多极化趋势,仍然是以经济为基础、经济与政治相辅相成和密切联系的。
经济全球化呈现统一的趋势,而多极化展示分散的趋势,两者似乎是逆向而行、互相矛盾的。实际上,已有学者指出[1],经济全球化时代是极与极之间逐渐趋向高度依存的时代。过去的极相互割裂,呈绝对性,今天和未来的极是相对的,都是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的一部分,简言之,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性是绝对的。
极与极间关系的这种变化是十分深刻的。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各大国都把发展经济作为基本战略,参与综合国力的世界性竞争。由于相互依存日益深化,它们的发展,只能依赖于利益协调,不能靠长久地损害别国的利益求得自身的发展。此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社会特别是大国都面临着大规模金融风暴、全球环境破坏、大量移民跨国流动、跨国经济犯罪、国际债务、对跨国公司进行有效监管与约束等全球性问题,没有一个大国甚至超级大国能够独立解决这些问题。惟一的出路是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合作,其中主要大国间的合作更是至关重要的。全球形势会迫使它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共同致力于建立某种国际协调与控制机制,这使美国难以有效地推行其单极独霸的战略。换言之,在越来越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全球价值分配中政治范围的扩大,以及大国的相互连接、协调与合作的强化过程,已经日益明显。这也增大了美国寻求同其他大国合作的客观推动力。经济全球化需要世界格局多极化来为它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二
全球化以其不可阻挡之势向21世纪挺进,自然引起人们深刻的思考。人们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它所带来的双重效应,即除了具有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作用之外,还可能被超级大国用来建立单极格局或单极主导下的多极格局。
1999年2月26日克林顿的旧金山演讲强调要以全球化作为美国外交战略的立足点。4月7日他又强调全球化在21世纪给美国外交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美国看来,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的全球化为它推行全球战略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使世界经济活动的空间距离迅速消失,充分的经济信息是市场经济活动取得显著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美国清醒认识到这一点,率先推行“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制定“数字地球”发展战略,在上述活动领域抢占高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它的优势地位,并且以优先发展信息产业,注重产品的研制与开发,高踞于世界产业结构和国际分工的顶端。美国力图凭借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全球性技术形成经济、军事、政治与文化力量,主导全球化进程,锁定大国力量对比,在国际舞台上大大拓展按照自己意志自由选择的空间,使世界格局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美国握有某种主导权或主动权,对现在的国际经济组织及其规则有掌控权。这使美国收益匪浅。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而跨国公司的巨头主要集中在美国。因此,克林顿认为全球化趋势会使美国更加繁荣。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世界经济融为统一的、相互依存的经济体系的过程,美国刻意利用这一进程把西方政治模式推向全球,即通过其占优势的全球性经济活动及其影响力,传播甚至强行推行其理念、价值观和政治制度。布热津斯基就说过:“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加上外部世界通过把中国进一步纳入国际体系而施加的变革压力,也许能导致中国体制的逐渐民主化。”[2-P279]
总之,美国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维护自己的经济霸权,进而推进政治霸权、军事霸权、文化霸权和信息霸权,营造有利于美国的国际战略环境,构筑单极(至少是美国单极霸权治下的多极)格局。世界格局的两种走向何去何从,决定于主要世界大国的战略取向和他们在各种较量中形成的全球核心层次的力量对比结构。
三
冷战结束后,人们对世界格局进行了近十年的观察,得出了各自的结论。有人认为,两极格局解体后,取而代之的是美国的单极格局,多极化只是善良人们的一厢情愿,科索沃的炸弹彻底埋葬了多极化的幻想。有人认为,现在是以一超多强为特征的多极格局,它将长期存在。有人认为,“一超多强”是走向多极化的过渡性格局。笔者的看法是,现在处于从两极格局走向多极格局的过渡时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世界格局。
世界格局,指的是世界主要国家、国家集团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国际核心结构和战略态势,它建立在利益和力量对比的基础之上。由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力量对比总是处于变动之中。当量变达到临界点时,世界格局赖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就会遭到破坏,格局势必发生序列易位和要素重组,直至形成新的格局。[3-P24-P25]
按照历史经验,一个世界格局的终结,就意味着另一个世界格局的诞生,如维也纳格局取的。战争在摧毁旧格局的同时,迅速建立起新格局,因为新格局是战争结果的展示,是武力对战胜国与战败国关系及利益的断然分割。然而,这并非是世界格局发展的普遍规律,目前正在进行中的世界格局的转换,与战争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的,即以两极格局中的一个超级大国自行解体为启端的。
苏联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的解体和消失导致两极格局瓦解之后,全球中心结构就进入“序列易位和要素重组”的阶段。萌发于两极格局时期的多极化因素加速发展,世界主要国家(集团)抓住这一历史性时机以及经济全球化提供的广阔的发展舞台,制定战略,调整相互关系,努力营造有利于自身的世界格局。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和平方式和战争方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是用武力实现世界格局的“瞬间”更替和突变,它是一种渐进或缓进的方式,避免了战争灾难,却大大延长了世界格局转换的时间。由于这一转换是渐进的,不确定、不可测因素很多,规律性现象时隐时现,一切均难以迅速把握。世界大国需要足够的时间,对世界形势的重大转折及走向作出判断,进行战略与政策的重大调整。它们的结构调整与改革正处于重大的整合期,它们的战略取向和相互关系远未基本定位,它们的力量变化与发展空间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不确定性,一切处于迅速变动之中,尚不能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前期,大体上是世界格局从两极走向多极的过渡时期。代威斯特伐利亚格局,凡尔赛格局先是代替维也纳格局,后又让位于美苏两极格局。回顾世界格局演变史,大规模战争成为世界格局转换的重要标志,上述世界格局的转换就是通过拿破仑战争和两次世界大战完成
人们往往把处于变动之中的某一特定历史时刻的力量对比状态,混同于世界格局所应具有的稳定的结构。实际上,格局的转换都需要时间,只是长短不同而已。何况这次世界格局的大变动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发生的,其涉及面之广,变化之深刻,影响之久远,是历史上任何一次变迁所望尘莫及的。因此,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相对来说需要较长的转换时间。
在这一漫长的过渡时期中,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任务是保证世界格局的和平转移。核心问题是在何种条件下,通过何种路径和机制确保向多极格局过渡的和平实现。核威慑下的格局转换具有冷和平的起点,仅仅有这一点是非常不够的。格局和平转移的热和平方式是目前学者们十分关注的。
热和平转移方式,即我们通常所讲的和平方式,应综合考虑国力、制度和认同三大因素在影响格局转移中的作用。格局转移是国力竞争、制度竞争、认同竞争的综合竞争的过程。
综合国力竞争是最古老的竞争,也是基础性的竞争,这种竞争决定了全球层次上的结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西方大国的国力竞争主要表现为权力竞争、霸权争夺,没有对权力的追求就没有对权力结构的争夺,也就无所谓格局转移过程中的战争与和平问题了。如果过于专注于这种权力竞争,冲突与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就很大。应当使这种恶性竞争回归到正常竞争,即相互攀比、相互争胜、相互追赶、相互超越,抑制其转化为冲突与战争的可能性。从目前的综合国力竞争态势来看,一方面竞争正在加速向经济与高科技转移。全方位的经济、高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建立以高科技为龙头、经济力为基础、政治与外交为保障、军事力为后盾、政府为核心的综合国力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大国综合国力发展有趋于均衡化的发展趋势。一般来说,国力竞争重点的转移,以及大国国力的均衡化,有利于格局的和平转换。此外,中国作为一个迅速兴起的大国,也打破了大国兴衰的历史规律,她并不扮演以追逐霸权为目标的挑战国的角色,而是以和平手段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如果我们很明智地把注意力引向制度竞争与认同竞争,那么这两种竞争和磨合会大大削弱大国对国力竞争的过度关注,它们即使不会消除也会大大减少对立大国间的威胁意识。换言之,制度和认同在软化安全竞争方面举足轻重。因此,解释世界格局和平过渡问题,就必须研究在何种条件下对立大国能够相互间建立起一种符合客观实际的形象、共识与信任,从而有利于共筑彼此间可以接受的世界秩序与制度的问题。
制度竞争与认同竞争主要通过三条路径导致世界格局和平转移。
第一,对立大国经过长期的战略克制和相互调整,最终将对方视为具有良好形象的国家,这个互构过程的主要目的是双方不再把对方视为威胁。因此,国家特征的观念转化与认同,是世界格局和平转移的中心环节。促使两者形成相互间的良好形象的办法有三个方面:一是存在着全局或局部的多种共同外部威胁;二是从战略高度出发,不断开发出越来越多的共同利益;三是,对歧见进行开诚布公的机制性磋商,克制、大度和不强加于人,这大大有助于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良好形象。
第二,大国尤其是对立大国成功地就国际新秩序基本达成一致,使之与新的多极化的国际形势相适应。这对于世界格局的和平转移极为重要。和平转移不仅仅取决于出现一个稳定的国际新秩序,更取决于这个秩序形成与维持的民主方式。如果秩序是一方强加于人的,它就不能长久。真正的和平转移须是各方合作和满意的结果,而不是相互威慑和威胁的结果。最关键的是美国明智地承认其霸权的终结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客观事实,与其他大国就多极化达成共识,放弃对国际空间的垄断,代之以共享,并就国际秩序和安全管理的规则制定取得一致:如在何种情势下、通过何种途径进行国际干预特别是使用武力是合理且合法的;国际金融、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如何规范等。
第三,必须使达成的世界秩序合法化。合法性也是世界格局真正和平转移与否的重要因素。秩序来自对行为规范和治理制度达成的一致。合法性能强化全球范围内对世界秩序的认同,因而也就能使这些规范和制度建立起牢固的基础,更加富有持久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叶自成.对多极化格局的几点思考[J].国际政治研究,1999,(1)
摘 要 当前世界经济的主要发展方向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策动力是跨国公司的不断壮大。本文以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为切入点,阐述了经济全球化的涵义,揭示了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的互动关系,分析了经济全球化下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经济全球化下我国发展跨国公司的对策。
关键词 全球化 跨国公司 跨国并购
一、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的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互相依赖、互相联系的趋势。全球化影响的区域差异, 表现为经济相对发达区所受到的影响大于经济不太发达地区、边界地区大于中部地区。此外, 国家政策的差异, 也可使那些开放程度较大的地区受到更为明显的国际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
作为经济全球化的萌芽阶段,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工场手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东西方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原始资本积累的进行都是经济全球化萌芽滋生的重要背景。但此时的全球化进程还是非常不成熟的,具有不稳固的特点;流通的商品也主要是小生产者的商品和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生产的商品。
在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产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统治地位;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此时全球化进程有了质的飞跃,各国之间的商品交换在广度上和深度上都大大发展;流通的商品是资本主义大工业的产品。经济全球化的模式已经初步形成了。
20世纪中叶之后,全球化进程进入了真正的发展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国际分工进一步加深。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商品结构复杂化;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激烈化是当期经济全球化的特点。
(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首先是生产全球化。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就是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佳区位,最终为了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把生产成本降到最低 。波音公司整合全球工厂技术,是经济全球化非常好的实例。
然后是贸易全球化。这里说的贸易全球化不单指在规模上的扩大,而且也包含了参与贸易交换的商品种类也越来越多。
最后,资本的全球化。由于资本总是向着利润最高的方向流动。因此跨国公司的形成与发展也是必然的。目前,全球大约有6.5万家跨国公司,它们大约控制着世界生产总值的30%,世界贸易的60%,技术研究开发及技术转移的80%,以及海外直接投资的90%。
(三)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到底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呢?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使得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提高了世界资源的配置效率;而国际分工水平提高,推动了各国生产力发展 ;不仅如此,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也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另一方面,由科学技术和跨国公司引导的经济全球化拉动了经济活动的扩张,所带来的最明显的变现就是贫富差距的拉大。发达国家依靠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资金占据了全球金融的核心地位,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而发展中国家则只能依靠自身的自然资源和相对廉价的劳动力成为全球化经济的边缘。
二、当今跨国公司的现状
(一)跨国公司的定义与特征
1.跨国公司,又称多国公司、国际公司等。跨国公司主要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企业,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垄断企业。联合国跨国公司委员会认为跨国公司应具备以下三要素:第一,跨国公司是指一个工商企业,组成这个企业的实体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内经营业务,而不论其采取何种法律形式经营,也不论其在哪一经济部门经营;第二,这种企业有一个中央决策体系,因而具有共同的政策,此等政策可能反映企业的全球战略目标;第三,这种企业的各个实体分享资源、信息以及分担责任。
2.跨国公司从事全球性生产经营活动的公司,与国内企业相比较,是有其一些区别的。这些区别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跨国公司的战略目标是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的,目的是实现全球利润最大化,而国内企业是以国内市场为导向的。其次,跨国公司是通过控股的方式对国外的企业实行控制,而国内企业对其较少的涉外经济活动大多是以契约的方式来实行控制。再次,国内企业的涉外活动不涉及在国外建立经济实体问题,而跨国公司则在世界范围内的各个领域,全面进行资本、商品,人才、技术、管理和信息等交易活动。
(二)跨国公司的经济效应
1.跨国公司与东道国的经济发展。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影响主要表现在跨国公司的资源转移效应上,主要有东道国资本供给增加的效应、国外先进技术输入的效应和跨国公司先进的管理方式的输入效应。
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带来新的设施、增加了资本存量,扩大了所在国的生产规模,促进了就业,同时也增加了国家税收。在技术发明与技能方面,由于跨国公司在资金、技术和新产品开发方面具有优势,可以提高东道国科技开发设计能力,促使技术创新。在组织与管理技能方面。通过与当地企业的联系,也会对东道国在组织、管理技能方向产生间接影响。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外国直接投资作为资本形成的重要性,对东道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跨国公司与母国的利益关系。凯恩斯认为:国外投资问题上,私人投资者的利益与作为整体的国家或社会的利益是矛盾的。具体来看,本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增加,国内的失业率可能趋于提高,其次,跨国公司大量的对外投资会造成母国经济的产业空心化。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也可能引起母国技术与产业的扩散,导致母国的国际竞争优势下降。
三、中国跨国公司发展与展望
(一)中国跨国公司发展现状
中国目前的跨国公司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产物,具有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初级阶段的明显特征:对外投资以合资企业为主、海外经营集中在贸易领域、海外投资技术水平低以及跨国经营的地理选择以周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主。
总体来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跨国公司进行国际化经营起步晚,但投资速度相对快;对外投资主体进一步优化,一批优势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取得较好成效。中国的这些以合资公司为主要投资形式的跨国公司项目平均投资规模明显扩大,境外企业实力和对外投资数量均有所增加;不仅如此,境外资源开发项目也不断增加,项目金额不断扩大。与此同时,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如新希望、远大集团也在开拓国际市场,成为我国跨国公司的新生力量。
(二)中国跨国公司发展的突出问题
然而,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有着广阔的空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中国跨国公司在发展的时候也遇到不少困难和瓶颈。
1.海外企业经营的格局欠合理,我国目前贸易型境外企业比重占我国对外投资总额的60%以上,而生产型境外企业、资源开发型境外企业加起来仅占到对外投资总额的30%。
2.由于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投资规模小、技术水平要求低,造成我国企业对外投资规模普遍较小,发展后劲不足,抵御风险能力较差。
3.企业决策机制和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特别是大型国有集团公司以及国有股占控股地位的股份制企业,在企业制度方面与当今世界上通常意义的跨国公司相比存在较大差别。
4.企业对外投资的目的不明确,盲目上项目的现象依然存在;有些企业不顾自身条件,前期市场调研不细,目的性不强,对市场变化的风险估计不足,使企业造成盲目投资,造成不良影响。
(三)当前我国跨国公司发展的定位
1.合理定位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目标。由于每个企业具体情况不同,其定位的目标也不尽一样,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以带动出口的创汇主导型企业。(2)以获取原材料的资源开发型企业。(3)以获得他国先进技术及经验的学习型企业。(4)以占领市场为目的的国际竞争型企业。对一些企业而言,往往是多目标的结合。
2.实现企业制度的国际化。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一方面,应通过企业的国际化过程,学习当今国际上现代跨国企业制度;另一方面,我国企业国际化行为应按国际惯例来运行。跨国公司的企业制度主要包括由法人治理结构、资本结构、组织结构、人员结构以及配套的外部环境等构成的系统,顺应企业国际化的趋势,形成与国际化经营相关的一系列重要机制。
我国企业国际化的状况,可以分为下列几种情况:(1)企业在经营机制上实现了与国际惯例接轨,其目标市场是国际市场,大多数三资企业及相当一部分非国有企业属于这种情况;(2)企业经营机制实现了转变,但面向的是国内市场;(3)其目标市场是国际市场,但经营机制仍没有根本性转变,国有外贸企业或外经企业,一些生产企业的海外子公司属于这类。
(四)我国跨国公司发展的对策
1.制订跨国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在对中国跨国公司的中长期发展对策上,需要在各个方向上进行考虑。在投资区域选择上,坚持重点区域与市场多元化战略相结合的原则,尤其要优先考虑打入发展中国家的地区和市场;在行业选择上,以企业自身竞争优势为基础;突出出口导向型和资源导向型的跨国经营发展;在投资形式上,要坚持独资与合资、新建与并购相结合;在合作伙伴选择上,要有与世界知名大跨国公司结盟的战略意识,以便降低风险、分享大跨国公司在国外的资源优势和特殊优惠;在海外企业管理上,要推行属地化管理,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2.完善跨国公司经营管理机制。完善现行出口信贷政策,扩大规模,将境外投资纳入出口信贷支持范围。国家应指定有关政策性银行(如中国进出口银行)或商业银行专门负责对外投资基金的具体运营。逐步完善有关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的财税政策。在对外投资税收政策方面,除对作为实务性投资的出境设备、散件、原材料实行全国统一的出口退税政策外,还应实行国外纳税额扣除政策。抓紧与有关国家商签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并批准实施,将能保证我国对外投资企业及其工作人员得以避免在国内外被双重课税。大力强化出口信用保险机制,增加资本金,为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提供出口信贷担保和信用风险保障。在对对外投资项目实施风险保障上,建议借鉴国外一些国家的做法,设立专门的对外投资保险险种,以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出口信用保险。对外投资保险应是在企业进行对外投资之后,因发生非常风险难以收回投资时,为补偿投资者的损失而设立的保险。
3.加强对企业境外投资的服务体系建设。既要充分发挥驻外使馆经商处的第一线作用,加强对驻在国经贸信息的收集及反馈,又要充分调动各类涉外中介组织的积极性,发挥其专业性强、联系面广、信息灵通的优势,为企业走出去提供行业协调和中介服务。由于商会、协会专业性的特点,它们更能发挥对会员进行市场、价格等方面的协调、指导,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的功能。现有商会与企业利益的相关性不够紧密,官办性质较重,与国外的民间商会性质有较大区别。
参考文献: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
[2]黄范章.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几点思考.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 10.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有竞争力的产品 世界名牌产品 创建名牌产品
我国创建名牌产品来自于两方面的力量,一是经济全球化的多维压力,二是国内市场发展的动力。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名牌产品是一个国家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集聚比较优势资源、分割国际市场利益的主要手段,也是一个国家发展民族工业、树立国家形象的体现。国家缺乏具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群,就必然在世界市场的游戏规则面前被挤压。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必须大力创建名牌产品,更迫切需要创建世界知名产品。近30年的改革开放,大大提高了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企业通过创建名牌产品参与市场竞争正在成为自觉行为。
一、创建名牌产品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必然选择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跨国界自由流动,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环节相互渗透和相互依存。经济全球化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90年代以后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逐步被纳入到统一的全球经济体系之中。成为发达国家实现全球资源控制和全球市场争夺、其他国家广泛合作以取得比较利益优势的一种潮流。这种潮流有以下几种趋势:
一是社会生产过程在深度和广度上越来越全球化。主要表现是,国际分工从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成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从沿着产品界限进行的分工发展到沿着生产要素界限进行的分工;从产业部门间的分工发展到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和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从生产领域分工向服务部门分工发展;
二是国际金融市场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增强。资本流动速度大大加快,资本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空前活跃。国际金融市场对各国经济的影响日趋明显;
三是国际贸易迅速提高了各国对国际经济的依赖度。国际贸易内容不断增加,从传统的商品领域扩大到技术、金融服务领域。同时,贸易规模迅猛扩大。世界贸易正以高于世界生产1.5到2倍的速度增长。
经济全球化的直接推动力,是跨国公司的发展。首先,是跨国公司之间以相互购并、资产重组、业务重组等方式绕开关税壁垒和国家之间其他方面的障碍,在生产、金融、贸易等领域不断进行全球扩张。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1999年全球最大500家公司的资产总额共计389892.8亿美元,公司平均资产额779.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6472.3亿元;营业总收入共计114634.1亿美元,公司平均营业收入229.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902.9亿元;利润总额共计4402.7亿美元,公司平均利润8.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73.1亿元。有人统计,如果把世界上国家和跨国公司的经济总量比较,国家占49%,而跨国公司占到51%。其次,是跨国公司本身数量规模的扩张。据联合国统计,1976年销售额在10亿美元以上的跨国公司才422家。而1999年排位世界第500家公司的平均销售额已达到89.02亿美元。在70年代末期跨国公司仅有1万多家、海外分支机构10万余家;1997年分别达到53万家和45万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达3.5万亿美元,总资产12.6万亿美元,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25%,出口额更高达7万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1998年11月10日联合国贸发会议的《98世界投资报告》断言:巨型规模的跨国公司将主宰未来全球的经济。(《关于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背景条件的研究》,孙立堂,2000年4月,省略)
经济全球化趋势,给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包括:通过资源要素的世界性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在扩张中实现成熟产业和技术转移,有利于落后国家发展生产力,缩短技术研究和应用周期;各个国家经济的相互渗透有利于提升整个人类的经济文化水平,特别有利于促进落后国家改进企业管理制度;各个国家都根据自然资源禀赋水平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生产技术水平、工业发展情况取长补短,获得相对优势和相对利益,并通过相互经济交往所产生的溢出效应和回波效应促进经济发展。
二、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应全力创建名牌产品
我们必须看到,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而言是相对的。经济全球化是企业竞争跨越国界的结果,是国家竞争的产物。对经济落后国家,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大于机遇。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国家经济质量的比赛和较量,一个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所处的地位、获得的利益及利益的多少,取决于其经济质量之间的相对差异。
经济发展的质量差异,集中表现为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和所交换产品品位的差异。目前国际分工的基本形式是垂直型国际分工和水平型国际分工。垂直型国际分工,发生在经济技术发展水平悬殊的国家之间,主要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一种是部分国家供给初级原料,另一部分国家供给制成品。另一种,是同一产业内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产品与技术密集程度较低的产品之间的国际分工,或同一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工序与技术密集程度较低的工序之间的国际分工。迄今为止,工业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原料而向其出口工业制成品,仍然是工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重要分工形式。水平型国际分工,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或接近国家之间在工业制成品生产上的国际分工,分为产业内“差异产品分工”和产业间水平分工,即不同产业生产的制成品之间的分工和贸易。水平型国际分工,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与一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我国主要以垂直方式参与国际分工,无论产业间贸易还是产业内贸易,产品在技术密集程度、劳动密集程度、附加值程度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随着改革开放深化,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发展质量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24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95933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率为9.4%,超出世界同期年均增长率6.1个百分点。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与1989年相比,2001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由第八位跃居世界第六位,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偏低,高技术产品、高竞争力服务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过小。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及产品,基本上是适合现阶段资源禀赋状况的劳动密集型产品。1992年~1999年间,平均出口额占同期工业产品总出口额的36.1%,其中又以“服装业”产品比重最高,为24.6%(《90年代中国工业产品外贸优势变化及入世后的战略选择》,张伟,《统计研究》,2001年12月)。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正处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转折点上,正处在培育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时刻。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国产业参与国际分工所能选择的路只有一条:在深化改革开放中应竭尽全力创建名牌产品,特别是创建世界名牌产品,在创建世界名牌产品的基础上创建世界知名的跨国公司。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三、创建名牌产品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创建名牌产品,是我国产品鼎立于世界的必然选择。但我们创造名牌产品的困难重重,任务艰巨。当前要特别注意处理好以下四种关系。
1.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经营与国内发展的关系
名牌产品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世界级名牌产品。世界名牌产品是在国家名牌产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来自两个市场同类产品的6种竞争压力和两种非同类产品的竞争威胁。一是国内市场上的三种压力:国内市场上国内同类产品的竞争压力、国内市场上国外同类名牌产品的竞争压力和国内市场上同类非名牌产品的竞争压力。二是国际市场上的三种压力:国际市场上国际同类产品的竞争压力、国际市场上国内同类产品的竞争压力和国际市场上同类非名牌产品的竞争压力。两种非同类产品的竞争威胁,是指非同类替代产品和互补产品由于调整价格等策略形成的威胁。因此,跨国经营的名牌产品必须处理好国际经营与国内发展的关系。忽视国内市场经营会造成后方空隙,给竞争对手以可乘之机,从而使国际市场失去可靠而稳定的基础。不重视国际市场经营又会降低国际化经营程度,也就不能成为世界级名牌产品。两者相比,我国更应该提高名牌产品的国际化程度。据有关方面统计,1991年世界500家最大工业企业排名55位的蒂森公司,1989年销售收入为340亿德国马克,其中48%来自国外;美国摩托罗拉公司1990年销售收入的44%来自国外。肯德基在世界73个国家和地区拥有9000多家分店,1993年销售额71亿美元,其中37亿来自海外,占销售额的52%。全球最大的100家企业中,海外销售额占总销售额50%以上的企业多达一半以上,其中可口可乐公司的海外销售额占70%(利润80%来自海外),而雀巢和飞利浦这一比例高达90%以上。相比之下,青岛海尔集团,1996年销售收入62亿人民币,出品创汇5700万美元,外销比例也不到10%。(《我们离世界名牌有多远》,党宝珍,《今日浙江》,2001年03期。)
可见,我国名牌产品更应该加强国际化经营,提高国际市场占有份额和知名度。
2.正确认识和处理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技术是制约名牌产品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名牌产品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就总体而言,我国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与国外同类先进技术有较大的差距。有关资料表明:从我国企业整体技术装备方面来看,大约只有20%左右达到国际20世纪60至80年代水平,而其余80%是40至50年代水平,甚至还有30年的设备(《我们离世界名牌有多远》,党宝珍,《今日浙江》,2001年03期)。《洛桑报告》分析构成科技要素的26个单项指标中,与企业技术创新直接相关的就有15个。与参评的其他46个国家(地区)相比,我国这15个指标的排名普遍靠后,其中有三分之二的指标排在30位以外。这些都说明,我国在企业生产技术水平方面赶上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还有一段路程(《分析:中国科技竞争力排名下降值得认真反思》,赵明,国研网,2000年07月06日)。近几年来,我国主要名牌消费品有了快速发展,有不少名牌产品甚至走向世界,这主要是依靠引进国外技术。我国企业在创建名牌产品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一方面,要进一步认识技术引进对提高我国技术水平的重要意义,制定有控制的技术引进战略,继续引进关联效应大、行业空白或急需、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以促进和支撑我国名牌产品的发展,加快我国企业创建世界名牌产品的步伐。另一方面,我国现有技术基础和大国地位,决定了我国企业更应注重技术创新。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企业引进的技术规模和技术质量都达到了在许多行业足以开展自我技术创新的需要,也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科技创新队伍,有能力通过自我技术创新推进名牌产品创建工作。现在缺乏的是社会创新机制、社会创新观念和创新文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专家刘世锦提出,中国应发挥“特大型国家”的竞争优势。这种“特大型国家”优势不仅仅是大市场优势,也包括独立技术开发能力的优势。因此,创建名牌产品尤其是创建中国的国际名牌产品和国际名牌企业必须有自己的独立的技术创新。应该放眼世界、着眼未来,选择优势技术行业和新生行业制定远期技术创新战略,确定远期技术创新目标,争取在21世纪中叶实现中国的国际名牌产品优势和技术优势。从这个角度看,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焦点首先应该是“科教兴企”。现在有一种倾向,认为自我技术创新成本高、周期长,通过发展“三资企业”同样能达到经济和技术发展的目的。可以设想,中国如果没有技术创新,名牌产品就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技术优势,就永远在世界名牌产品群中没有出头露面的机会。仅靠“三资企业”不符合大国的风范。
3.正确认识和处理内在品质与广告宣传的关系
“好酒不怕巷子深”,是对小商品经济条件下近距离销售的质地优良产品的一种赞美。在经济信息化的今天,优质商品、名牌产品也需要广泛传递信息。实践中有两种偏激的认识和做法:一是仍然奉行“好酒不怕巷子深”的观念,认为只要质量稳定、能满足消费者需要就会有市场,做促销是一种浪费。二是认为“促销出名牌”,坚持大量做广告就能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把广告作为强化市场竞争的法宝,把产品市场的竞争等同于广告形式的竞争。这两种认识都不利于创建名牌产品。按第一种观点难以创建名牌产品,现在市场上雷同产品多、远距离销售多,增加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消费者不了解产品信息就不会认知购买。按第二种观念更难以创建名牌产品,企业通过媒体传递产品信息的目的是让有购买能力和欲望的潜在用户接受这种信息,认识和比较产品带来的效用价值,激起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这种信息传递的方式是必要的,在短期内也有重要作用。但在理智消费的今天用户已不像过去那样容易受广告的诱惑,过多过滥的特别是不真实的广告已使人讨厌甚至被视为一种“文化污染”。少数片面追求广告效应和急于营造名牌产品的做法已受到市场的惩罚。创建名牌产品必须处理好内在品质与广告宣传的关系,以质量为依托,在保证产品内在质量的前提下适度强化广告促销手段。
4.正确认识和处理“创”与“保”的关系
“创”名牌产品和“保”名牌产品,都是企业创建名牌产品不可缺少的过程。“创”是基础过程,“保”是延续过程,两者缺一都会对名牌产品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创”有“虚创”和“实创”。“虚创”是指通过广告、推销等方式将一般产品“包装”为名牌产品的过程,这不是我们所说的名牌产品创建。“实创”是指根据名牌产品成长规律,一步一个脚印铸造产品质量、树立产品形象、积累品牌价值和提高市场占有率及社会贡献率的过程。目前企业“创”名牌产品的途径主要有:争夺人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强化管理、联姻结盟等。但有些企业由于对“保”的重视程度不够,使辛辛苦苦创立的名牌产品过早地成为“昔日黄花”。但无论是企业保护、地方保护和国家保护,都难以真正形成保护名牌产品正常发展的环境屏障。首先,表现为法律观念淡薄没有及时注册而被抢注,我国2000多万家企业,实际使用中的商标超过500万个,而注册商标仅80余万件,商标注册率不到20%。其次,表现为品牌资产流失。改革开放以来,众多拥有国际名牌产品的大公司涌入,利用一些企业急切需要资金和技术的心理,通过合资、合作、控股等形式使我国许多名牌产品市场萎缩,大量名牌价值流失。再次,表现为名牌产品失真,假冒名牌产品猖獗,影响了名牌产品的市场形象、市场占有率和出口。1998年被假冒的146家企业所造成的利润损失总额是15.91亿元人民币。由此可见,在创立名牌产品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创”与 “保”的关系。一方面,要大张旗鼓、实事求是地创名牌产品。另一方面,认识到“保”名牌产品的重要性和长期性,保不住也就创不好名牌产品。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名牌产品“保’不到位的关键是有没有群众举报、新闻监督和责任到人的三联动的奖惩机制。
参考文献:
[1]孙立堂:关于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背景条件的研究,2000年4月,省略)
[2]张伟:90年代中国工业产品外贸优势变化及入世后的战略选择.统计研究,2001年12月
[3]党宝珍:我们离世界名牌有多远.今日浙江,2001年03期
[4]赵明:分析:中国科技竞争力排名下降值得认真反思.国研网,2000年07月06日
[5]埃里克・乔基姆塞勒等:品牌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