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庭经济情况自述范文

家庭经济情况自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庭经济情况自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家庭经济情况自述

第1篇:家庭经济情况自述范文

[关键词] 家庭经济困难 认定 问题 措施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作为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是保证国家减、免、贷、补等各项资助政策落到实处的前提条件,并且直接影响着资助工作开展的效率和效果。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不断深化,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各省市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和国家资助力度的逐年加大。高校在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认定工作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改进和完善认定工作迫在眉睫。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存在的问题

1.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多

(1)贫困证明失真问题

地方政府在没有详细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情况下,随意出具贫困证明,或者有的学生采取找关系、托熟人等手段顺利拿到贫困证明,以致伪贫困现象层出不穷,而高校也缺乏相应的责任追究政策。

(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申请信息虚假问题

由于市场经济影响和巨大利益驱使,编纂虚假信息,博取别人同情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影响了真正贫困学生的正当权益。

(3)教师、学生认定存在不可靠性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多采用班级、年级评议方式,主要以同学、老师的主观印象作为评判标准,缺乏客观翔实的数据作为参考。

2.缺乏科学合理的认定程序

认定方式过于程序化、表面化,难以确保认定工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很多高校认定程序一般是出具困难证明,学生申请自述,参照日常消费情况,通过谈心、班会等形式给予确定。表面看来,这似乎科学合理,但是很多环节经不起推敲。例如贫困证明的准确性、学生家庭条件的地区差异性等。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应该是一个包括前期调查、认定、后期监督处理的系统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认定程序缺失或流于形式或实行力度不够而让部分伪贫困学生有了可乘之机。

3.认定体系尚需完善

一直以来,人们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体系中民主评议结果的公平性、客观性存在质疑。另外,大多数认定工作缺乏后续管理,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尚未建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动态信息管理系统以及认定后的监督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缺乏有效的动态管理。

二、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措施

1.加强学生道德教育,营造良好认定环境

加强学生道德教育,多渠道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可以从根本上减少与杜绝伪贫困现象的发生。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首先诚信教育是关键,从新生入学时起,向同学们宣传国家资助政策的目的和意义,引导学生在认定过程中做到实事求是;其次,要加强感恩教育,让学生明白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是党和国家、社会及学校关怀和爱护,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同学们应心怀感恩,传递爱心,把机会留给更需要的人;最后,通过励志教育,鼓励同学们自力更生、自强自立,通过劳动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而不仅仅依靠政策资助。营造良好评选环境,实现公平、公正地认定,从而提高认定工作的可靠性、真实性、全面性。

2.科学制订认定程序,严格落实监督机制

将现有政策中有关受助对象申请条件、申请和评审办法、申请人责任和义务等内容细化、具体化,完善政策实施办法,制订科学合理的认定程序,规范受助对象的资格复查制度,明确造假的处罚办法等相关配套政策,加大核实的规模和力度落实对受助对象的监督机制。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忽视后期受资助后的监督工作,为个别诚信缺失的学生创造了可乘之机。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监督作用,健全和畅通意见反馈渠道,加强保密措施,保护反映意见学生的利益,切实将监督机制落到实处,确保认定工作的效果。

3.合理完善认定体系,及时掌握动态信息

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体系,要定性评价与定量指标评估相结合,多渠道、多方面收集信息,全面、真实、客观地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比较有效的解决方法是由教师通过电话或公函向户籍所在地的政府机关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这个方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很有效,可以更客观地了解学生,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可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而且对学生曾经生活的环境及个性可以有较为详细的把握,这对学生的综合教育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在定量评估工作中,要及时更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加强学校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源地的信息沟通。比较有效的方式是采取调查问卷,问卷设计上要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源地、家庭人员的经济状况、受助情况、消费状况、资金用途等有针对性设计。

有调查研究表明:采用数据挖掘手段,通过“父母职业”分析评估指标,可获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经济来源和稳定性,辨别学生的贫困程度;通过“一卡通消费”数据观察查找伪贫困学生,取消其资助资格;学生学习娱乐等用品也可以反映其消费水平;手机型号、有无电脑、MP3、高档化妆品等可从侧面了解学生的经济困难程度,是认定评估中的参考之一。

另外,完善认定体系还要注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发人群,这些人群主要包括:孤儿、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父母重病或单亲且来自贫困及边远地区的学生;父母离异导致家庭经济收入明显下降的学生;家庭遭受突然变故,有家庭成员突患重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学生;家庭成员中有两个以上正接受非义务教育的;父母一方或双方下岗(失业)的学生。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以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尚且存在一些弊端和困惑。为了更快、更有效地完成任务,为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我们一方面应从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入手,从内在因素出发,减少问题的发生几率;另一方面从外界因素中探求制约措施,制订科学可行的认定程序,严格落实问责制、监督制,逐步完善认定体系,从评估主体、评估指标等多方面,及时跟踪掌握贫困学生的经济状况。

参考文献:

[1]赵雪.浅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难点及对策.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3):59-60.

[2]陈彩英,赵文光,林彬等.数据挖掘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中期评估中的应用.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11):11-13.

[3]谢云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丽水学院学报,2009,(1):81-83.

第2篇:家庭经济情况自述范文

李先生,26岁,单身。2006年国内某重点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任职于北京一家建筑设计研究院。目前月薪约6000元,加上年终奖金和其他节日补贴等收入,李先生每年税后收入约9万元。

李先生每月的收支情况如表1所示。

李先生虽然参加工作不久,个人积蓄不丰厚,但其父母均已退休,家庭经济较宽裕,在经济上会给他一定的支持。李先生的资产分配情况见表2。除了单位提供的三险一金社保外,李先生暂时没有任何商业保险。

家庭财务状况分析

目前李先生刚毕业不久,处于人生阶段的单身期。理财计划应是在满足日常支出的前提下,为家庭未来的购房、购车,乃至更长远的子女教育、退休养老等目标积累资金。

李先生目前每个月的日常开支为2000~2600元,分析开支的构成可以发现,他在和朋友吃喝娱乐方面比较随意,应力求节省。

从李先生的个人理财倾向自述中可以看出,将大部分资金从股市撤出这一决定比较符合他目前的情况。一方面,大部分散户由于缺乏经验,在股市亏损的几率比较高;另一方面,他这个年龄阶段,最重要的是干好本职工作,争取成为行业的精英,积极寻求升职或转换更高收入工作的机会,而仅仅为了十几万元投入过多精力,有些得不偿失。

李先生从事建筑行业,且需要经常出差,急需补充商业意外险。此外还需要补充相应的疾病、定期寿险等方面的商业保险。

理财建议

节流与储蓄计划

80后的年轻人,在开支方面大多比较随意,但为了尽快积累财富,建议李先生将每月日常开支控制在2000元左右,即其日常生活开支不超过月收入的33%。李先生申请了信用卡,平时消费可以借助信用卡来监控。

由于之前李先生将大部分资金用于股票和基金投资,银行存款很少、且额度不固定,这样是不合理的。建议留足相当于3~6个月生活费用的活期储蓄作为紧急备用金,然后将每月工资的20%转为定期存款,进行强制储蓄,虽然现在定期存款利率低,但从长远来看,可以积累一笔不小的资金。

李先生目前没有家庭负担,暂时也没有其他大额开支计划,遇到紧急情况时家里还可以给他一定的经济支持,但几年后需要较多资金,建议李先生将每月工资的40%用于基金定投,既能积少成多,又可享受股市增长带来的收益。李先生目前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可以进行风险较大的投资,可选择一只指数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至少坚持定投5年。这笔钱以后可用于结婚或者创业的启动资金。

李先生有较多的年终奖和节日补贴,建议李先生可以用来购买一些自己喜欢的大件物品或者作为旅游开支,如有剩余,可以作为备用金或投资于基金。

基金,股票投资计划

李先生持有的基金和股票总市值约为15万元,需要重新分配股票与基金的比例。

虽然李先生目前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强,但为了分散投资风险,最好不要将全部资金都投入到股票型基金中。建议李先生组建一个积极进取型的基金投资组合:指数型基金30%,偏股型基金50%,债券型基金20%。

如果李先生还想投资股票,可以选择一两只成长性好的公司,在其股价处于较低的价位时买入作长期价值投资,而不必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炒股。

保险计划

由于工作需要,李先生经常要去各地出差,人身安全存在较大风险。李先生应购买足够的意外伤害保险。意外险最大的特点就是保费低、保障高,花少许的钱就可以保1年。

在人寿保险上,建议李先生为自己购买一份定期人寿保险,以父母作为受益人。在保额相同的情况下,购买定期寿险每年所要缴纳的保费约为终身寿险的1/10,这样李先生节省出的资金可用于投资。只要这份定期寿险的利益加上投资收益的总和,超过了终身寿险保单的收益,这种选择就是明智的。不过定期寿险是一种权宜之计,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先生的收入会越来越高,等到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时,还是应选择终身寿险。

至于疾病险,因为李先生现在年轻身体好,现在购买费用相对较低,可考虑尽早购买重大疾病险。重大疾病保险有消费型和储蓄型之分,两者的区别在于期满后是否返还本金,因为消费型重疾险保费相对较低廉,对于刚毕业不久,事业处于成长期的李先生来说,在这个阶段应该加大消费型重大疾病险的比例,待到35~40岁以后,可考虑增加储蓄型重疾险的比例。

李先生每年的保险支出需控制在收入的10%以内。

第3篇:家庭经济情况自述范文

一、管理重在过程、成于细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进一步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1.通过评议小组的民主评议,建立动态贫困生档案。

确定贫困程度是一切贫困生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一纸由生源地县区级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不足以全面真实地说明一个学生的贫困原因、程度和资助方式,等等。各地对贫困状况的理解不同,存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贫困证明本身的真伪也有待考证,因此,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成立专门的评议小组确定学生的贫困程度。国家指导意见第六条第四项规定:“认定评议小组进行民主评议时应着重考虑孤残学生、烈士子女,以及家庭成员长期患重病、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的学生。”以我院某系2010级学生为例,两个班共80名学生,其中提交特困证明的有29人,占学生总人数的36%,远远超出国家20%的资助范围。所以,在现实操作过程中,确定贫困程度不仅要区分出10%的特困生,还要在众多的“准贫困生”中选出10%的贫困生,而往往贫困生的家庭贫困原因又非以上所提到的“特殊情况”,因此,评议小组的工作是相当艰难的。评议小组应该由以下人员组成:辅导员、班委成员、寝室长、普通同学代表等。辅导员在这个小组中起着主要作用,这是由辅导员的责任和所处地位决定的,因此辅导员的评议工作应该是全面而深入的,从迎新的第一印象,到个别谈话的细节询问,再到家访、问卷、群众意见等的信息搜集,最终将所有的意见带给评议小组;其他评议小组的成员来自不同的层面,应该对所有贫困生有一个全面合理的评价,与辅导员的评价互为补充。当然评议小组的成员应该遵循贫困生回避原则。评议小组的工作要持续贫困生在校全过程,评议小组应该每年召开一次评定会议,时间定在每学年的开学初,但第一次评定应该在入校后两个月左右,使评议小组成员对每一个贫困生都有充分的了解;每年召开一次是为了将家中发生重大变故的贫困生调整到贫困生档案中,这样才能建立符合客观事实的动态贫困生档案。在整个过程中似乎缺少了贫困生的自述过程,我建议把这个过程放在辅导员的个别谈话中进行。辅导员深入贫困生的学习生活中,以“朋友”的态度和方式接触他们,宽容、真诚、平等地和他们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能较为真实和全面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和生活状况。摒弃在班级中采用民主投票“选”出贫困生的方式,因为贫困生“诉苦”演讲缺少人文关怀,真切地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且在这种近乎竞争的过程中易产生“争、抢、要”和“必然论”的心理。贫困生的认定工作要注重以人为本,用大爱呵护这些生长在贫瘠土地上的小苗,并帮助他们成长。

2.严格执行国家的奖助政策,落实贫困生的资助工作。

2007年5月13号,国务院颁发了国发13号文件《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基本形成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出席国务院的新闻会时指出:“每年资助500亿,受助学生2000万。”具体地说,今后国家每年用于助学的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将达到500亿元,受助学生约2000万,其中包括400万大学生和1600万中职学生。政策的制定、经费的投入体现了国家、社会、高校等对高校贫困生的大力关心、支持和帮助,在很大程度上将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困难。贫困生的资助工作,虽有政策的保障,但重在落实,具体的执行者是高校最基层的学生工作者辅导员。只有辅导员深层理解和严格执行国家的奖助政策才能体现教育的公平公正。国家的奖助政策体现了一种导向的作用,国家助学金是面向所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也就是说被学校认定为贫困生(包括特困生)的学生均有资格申请不同等级的国家助学金,申请的贫困生只需要满足政治立场、道德品质、学习成绩等最基本的要求。由于助学金的名额相对较多,我校几乎所有的贫困生均可享受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具有奖励资助的含义,奖励那些自立自强、勤奋向上、成绩优异的贫困生。因奖励人数相对较少,一般学校会附带获其他类型奖学金等条件,所以评定难度相对较小。国家奖学金不论贫富,只奖励那些品学特别优秀的学生,其别要求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特别突出。国家奖学金名额少,但奖金高,因没有专属贫困生的评定条件,所以,绝大部分的贫困生往往只能望奖兴叹。近几年,国家助学贷款、绿色通道等政策宣传得及时广泛,因此,在大一新生入校前,很多家长已经为孩子办理了生源地贷款,特别是西北贫困地区的生源,助学贷款解决的是学费和住宿费,而奖助学金则可以基本解决平日的生活费用,再加上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其他资助方式,贫困生大多可以顺利完成学业。在实际工作中,基层辅导员常常为了自身工作的便利,执行奖助政策时不严格遵循评定条件,不按程序办事,在国家和学校大的政策下又制定自己的“暗规”:平均分配,导致大量有名无实、有实无名等现象发生,或干脆“轮流坐庄”,实现一定时间段内的绝对平均。这样,既违背了国家资助贫困生的初衷,又损害了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生利益。

3.挖掘校内外的各种资源,解决资助以外的困难问题。

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尽量挖掘校内外的各种资源,解决贫困生在国家资助以外的困难问题。贫困生所面临的经济压力需要国家、社会、学校的帮助,同时也需要其家庭自身努力分担,而基层辅导员是融合几股力量的关键所在。除了国家和学校的资助外,社会力量也是我们应该争取的重要力量。优秀的企业家校友、长期联系的用人单位或实习单位、爱心人士等都可以邀请到校设立奖助学金,资助贫困学生。面对非义务教育的高等教育,基层辅导员通过家访、电话沟通等方式向家长讲明国家奖助政策之后,必须让贫困生家庭明确自身的责任,不能形成“等、靠、要”的思想,让贫困家庭积极改变困境,尽最大的能力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另外,辅导员可以在学校开展各种助困活动帮助贫困生。勤工助学是贫困生自立自强、自己改善经济压力的最好办法。学校通常会提供一定量的勤工助学岗位,比如在图书馆助理管理员、食堂服务人员、办公室助理等,但相对于贫困生总量来讲,这样的勤工助学岗毕竟太少。家教是贫困生从事较多、工资待遇也较可观的勤工助学方式,但“买方市场”使很多贫困生没有较好的家教源。辅导员要积极地做义务的家教中介,为贫困生提供更多可靠的“自助”机会;学校内有“爱心基金”,辅导员要善于为那些有重大疾病的贫困生申请此类善款,为雪上加霜的贫困生解决问医求药的困难;发动师生为受灾地区的贫困生捐款,帮助贫困生度过暂时的难关。助困活动的目的是消除贫困生因单纯的经济原因而导致的心理焦虑、动力不足等,以利于他们勤奋求学、早日成才。

4.建立资助效果的反馈机制,加强资助后的教育管理。资助工作应该包括三个层面:贫困生认定、等级资助、效果反馈,而其中效果反馈是下一次认定和资助的依据。通过个别谈话、座谈、抽样调查等多种形式,建立资助效果的反馈机制。效果反馈不是单纯的跟踪奖助学金是怎么消费的,还包括资助后贫困生的心理、学习状态、思想境界及家庭的相关反馈。在进行资助后教育的同时要注意两个极端:一个是理所应当论,另一个是思想包袱论。前者认为国家有义务资助贫困生完成学业,后者认为接受资助背负感情的包袱。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实行成本分担机制,大学生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是国家财政、家庭投入和个人努力三者的有机结合,只有三方共同努力才能获得最大的回报率,这是对国家、对家庭、对个人一举三得的好事。

二、教育重在引导、成于自省

国家的奖助政策中有引导大学生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品德优良、勤奋学习、全面发展等诸多方面的导向作用,教育无处不在,我们应该有意识地让资助工作成为又一个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1.加强对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些年,屡次出现受助贫困生毫无感恩意识的案例,不仅伤害了各方资助者内心的善良,而且暴露出当下高校感恩教育的缺失和不尽如人意。高校的感恩教育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1)营造良好的感恩氛围。通过召开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宣传板、校园网等途径宣传、解读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让贫困生了解每年国家对资助工作的经费投入情况、受助学生的数量和比例,让每一个贫困生都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关爱。(2)加强资助后教育。普惠式的助学金条件低、受众面大,高年级的学生易产生“惯性心理”,认为获得资助是理所当然的,因此,资助后教育显得格外重要。加强对感恩典型案例的正面宣传,对社会上出现的感恩缺失现象进行立场明确的点评,激发贫困生内心深处的感恩主动性。

第4篇:家庭经济情况自述范文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以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和社会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因素。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一百多万妇女患有乳腺癌。但男性患乳腺癌的机会比女性要少100倍。目前,外科手术仍为乳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基础与临床研究均证实,乳腺癌在临床确诊时50%~60%已有微小转移灶存在。单纯的手术治疗无法将乳腺癌根治。而作为全身治疗的化疗,日益被重视,术前化疗可以促使乳腺局部肿瘤和转移灶的退缩,扩大手术适应证及缩小手术范围。还可降低癌细胞的活性。预防术中肿瘤细胞的播散,控制临床上未发现的微小转移灶,降低乳腺癌的转移,以及提示肿瘤对所用化疗方案的敏感性药。实践证实术前化疗具有降低分期的优势,欲使化疗顺利进行。健康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1  健康教育的问题

    1.1  恐惧  100%的患者都有恐惧心理,患者的恐惧心理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受社会上“癌症=死亡”的错误认识的影响,大多数人错误地认为,癌症是不治之症,得了癌症就等于判了死刑或死缓。这种对癌症的恐惧主要来自对死亡的恐惧。二是化疗的不良反应恐惧。由于化疗可能引起呕吐、脱发、局部皮肤坏死等严重的不良反应,大多数患者错误地认为化疗药物是一种毒药,这种恐惧主要来自对化疗药物的不了解,化疗知识的缺乏及对化疗后的自我形象的担心。

    1.2  焦虑  患者的焦虑主要来源于知识缺乏,因大多数患者错误地认为,手术是治疗疾病的唯一方法,手术越快越好,而术前化疗使等待的手术时间延长,患者焦虑的情绪会随之增加。

    1.3  忧郁  这种情绪主要来自家庭条件较困难的患者。对家庭经济的担忧及强烈的责任感,会使患者产生忧虑,由于术前化疗使其等待手术的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患者焦急忧虑的情绪也会随之增加,而不良的情绪,对预后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2  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每个患者的情况,制订健康教育处方,使每一位患者身心都处于最佳状态接受治疗。

    2.1  消除患者对癌症的恐惧  坦诚回答患者的疑问,耐心地给患者讲解癌症的有关知识,告诉患者癌症并不是不治之症。随着医学的发展,有许多癌症可以治愈,有的甚至可以根治、恢复正常生活,根据患者的理解及承受能力,适当解释病情,告诉患者不良情绪对疾病及预后的影响。给患者讲述以前成功的病例。使患者消除恐惧心理,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另外还应适当对患者进行死亡教育,以减轻患者对死亡的恐惧。

    2.2  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  耐心细致地给患者讲解术前化疗的意义及其必要性。

    2.3  消除患者对化疗不良反应的恐惧  根据患者的理解及承受能力给患者讲解化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3  化疗健康护理

    3.1  一般护理  化疗前完善各项辅助检查,充分了解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以便出现不良反应时做出相应的处理。

    3.2  口腔护理  指导注意口腔卫生及鼓励患者进营养丰富的食物,协助患者制订合理食谱。

    3.3  胃肠反应  胃肠反应是患者自述的最严重且最忧虑的化疗不良反应,故化疗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消除房间异味,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化疗中出现恶心、呕吐应及时处理,呕吐严重者,应给予静脉营养,不宜在饱餐后或空腹时行化疗。在饭后2~3 h应用化疗药物最佳,饮食宜少量多餐,化疗期间不宜食过饱及过油腻的食物,防止因胃肠反应,导致营养不良而影响治疗的效果。

    3.4  骨髓抑制  骨髓抑制是化疗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化疗的同时应按医嘱给予升白细胞药物,定期检查血象,应遵医嘱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实施隔离治疗和护理,限制探视,以避免交叉感染。

第5篇:家庭经济情况自述范文

自1992年山西省佐云县试行开展农村低保(最低生活保障简称低保)工作以来,全国各地农村在2000年以后逐步建立农村低保救助制度,2007年全国实现农村低保全面覆盖。据国家审计署2012年第34号文件《全国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国城市和农村低保对象分别有2256.27万人和5298.28万人,分别比2005年底增长7.25%和551.04%;城市和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分别由2005年的73.34元和28.37元,提高到2011年的227.92元和100.07元;2011年全国城乡低保资金支出1284.14亿元。低保作为再次分配的重要手段,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兼顾公平”的理念,对于农村贫弱阶层的救助彰显了国家的道义担当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发挥着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战略,因而,农村低保在我国是一项具有扶弱济贫、救助伦理性质的重要政治制度。每年近千亿元的农村低保资金在基层是如何运作的、效果如何是关系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下面以C市鹦洲乡为例展现中国农村低保制度的现状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C市鹦洲乡共有耕地22724亩(其中水田2300亩),17个行政村,8238户,27174人(农业户7635户,农业人口26271人)。鹦洲乡比邻C市,交通便利,以农业种植为主,主要作物是棉花、柑橘、花木、水稻,全乡经济水平处于C市中上等。C市2005年试行农村特困救助政策,2007年实现农村低保全面覆盖。鹦洲乡共有低保706户,1128人;五保户225人;残疾人口604人,其中享受低保的有258户,264人。C市2013年7月农村C类低保标准是97.3元/月,临时救助金2600元/年。按照《C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及有关规定,鹦洲乡的社会救助原则和社会救助制度如下。社会救助基本原则:1、应保尽保原则;2、属地管理原则;3、分类救助原则。救助制度主要有:1、城乡低保救助;2、城乡医疗救助;3、临时困难救助;4、其他配套救助包括水电医疗教育等。由于医疗救助主要发生在特定家庭,其他配套救助也不经常发生,本文主要以农村低保制度为考察对象,展示社会救助制度在基层的实践现状。

本文的任务是呈现农村低保制度运行现状,为此,笔者在鹦洲乡政府和鹦洲乡夏村进行了累计25天的驻村调研,本文材料皆源于此。本文综合运用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在全面了解村庄情况的基础上,对夏村的低保数据、低保户信息做了统计。然后运用半结构访谈方法,向村干部、村民逐一核实低保户信息,并对特殊低保户(关系保、维稳保)做了个案访谈。通过对村组干部、低保户、普通村民等不同对象的访谈,本文尽量全面真实地反映农村低保运行的现状和村民的态度。本文结构如下:第一部分是背景介绍;第二部分描述分析在地方权力与关系网络运作中“关系保”和“维稳保”的产生及其对农村低保分配的影响;第三部分重点描述国家民政部门通过制定一系列具体的低保措施试图以规范化打破异化农村低保制度的地方权力与关系网络,然而基层组织在低保规范化过程中却面临着反规范化的尴尬现象;第四部分重点关注低保制度规范化中最为重要的民主评议制度和动态管理制度实践,并指出农村正在形成新低保观念;第五部分是全文的总结和政策建议。

二、权力与关系网络中的低保

夏村处于鹦洲乡腹部地带,共有283户,943人,7个村民小组,实有耕地面积938亩,年人均收入6300元。村中长期在外务工人员200多人,50岁以下中青年人大都在C市打零工,在家务农的大都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夏村2005年左右开始进行农村特困救助工作,2007年全市建立农村低保全面覆盖时夏村的低保工作才正式运转。夏村最早的5户低保全都是残疾家庭,低保金刚开始一个月10元钱,有些村民嫌钱少放弃申请。后来随着低保金慢慢涨到22元/月、50多元/月、60多元/月,村民越来越看重低保。低保成为一种炙手可热的公共资源,知情的农民想尽办法通过正当或者非正当途径争取低保名额,低保竞争也愈加激烈。2010年以前C市尚未建立全面具体的民主评议、入户调查、结果公示等低保实施制度,农村低保的分配秩序是相当混乱的。

同类的既有研究观察到了低保成为村组干部的工作手段,但并没有注意到私人关系(尤其是上级官员的关系)对低保资源分配的影响,更没有关注到县乡政府与农村组织在低保制度运作方面的不同逻辑。在本文中,笔者提出“权力与关系网络”作为理解农村低保运行现状的分析框架。

(一)“关系保”的产生

“熟人社会”是一个差序格局式的关系网络,将个体与他人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投入水中的石子所激起的由近及远的波纹。自然村是一个熟人社会,但由多个自然村组成的行政村由于信息阻隔却是一个“半熟人社会”,打工潮的兴起、社会人员的流动性增强更加剧了“半熟人社会”的陌生程度,不同自然村的村民彼此之间虽认识却不熟悉,更不了解对方的脾气性格、家庭关系等信息。分散居住、流动性强的夏村便是此种意义的半熟人社会。在半熟人社会,群众相互之间不太讲面子、舆论约束力较低,加之与既有研究关注到村民小组中低保的分配策略不同,夏村低保的分配权并没有下分到各个小组,而是一直掌握在村两委手里,因而,私人关系的影响尤为明显。

夏村2007年开始实行低保时,低保规则比较混乱,低保公示制度形同虚设,很少有人清楚地知道谁在享受低保待遇,隐秘的低保成为非体制精英的资源和少数贫困者的福利。利用关系资源产生的低保户本文称之为“关系保”。依据“关系”的远近,夏村关系保的关系分为村内的关系和村外的关系两类。逐户核对信息发现夏村39户65人低保中,真正属于“关系保”的有7户,其中夏德佳一户是凭关系获得应该享受低保的正常户。7户关系保的情况以及村民反应如下。

1、夏德朝,一个女儿,他们的亲戚L在市检察院工作,亲戚L找区民政局干部打了招呼,夏德朝夫妇2010年评上低保。在2012年低保清理中,村委会决定取消夏德朝的低保名额,保留夏德朝妻子的低保名额。

2、路杰,两个女儿,上面领导给区民政局领导打招呼,他家里条件虽然不够享受低保但也不是太好。夏德朝和路杰二人的低保申请是自上而下的,从区民政局领取申请表,到村委会盖章。如今与夏德朝一样,路杰的低保名额被取消,路杰妻子仍享受低保。村民普遍反映其为关系户。

3、马大梅,两个儿子,一个在区电业局工作,一个在市政协为领导开车,家庭条件很好,马大梅夫妻两人都享受城市低保,一人一月180元。对此,村民普遍有意见。

4、刘四妹,马大梅的儿媳妇,40多岁,一个女儿,在村里当过队长,现在市里打工,通过朋友关系从区民政局获得一个低保名额。

5、夏德佳,犯有残疾,他外甥是临县的民政局长,夏德佳夫妇二人的低保指标是通过上级关系指派的。但村民都对此毫无异议。

6、唐法妹,夏村的老支书的妻子,三个儿子,其子经济富裕,大儿子开厂年收入上百万。据村民反映,此户是现任村委会为感谢老支书对他们工作的支持而给老支书的关系保。

7、夏佳志,现任村支书夏德金的叔叔,两个女儿,其中一个招有上门女婿。夏佳志为了评低保,天天到支书家里去倚老卖老地骂。村委会其他干部为顾全支书面子,就给了夏佳志夫妇低保名额。

这些属于较为明显的关系户,还有一些比较隐形的关系户,那就是村内与村干部关系不错的人,他们家庭条件不好也不差却能够打球获得低保名额。这些村内的关系户在2012年市民政局清理11类低保人员时受到了削减。村内关系户的产生是村落社会结构内生性因素所致,村干部可以随机应变做出增减安排以平衡村内关系、应对上级政策,一般不会引致纷争。村落之外的关系大都来自于上级行政官员,这已经远远超出村干部的管理能力范围(有些只需村里盖章,并不占用村里的低保名额),况且村委会跑项目、要资源还要去找这些上级部门,因而不敢得罪、也不愿意得罪上级部门。因此,村落之外的关系成为村落低保公平失衡的“硬”因素。

(二)“维稳保”的产生——社会救助中的维稳运作

据鹦洲乡民政所所长说,现在除了城乡低保、临时特困救助外,民政所还列出了“第四类低保”——“维稳保”。据统计2011、2012年鹦洲乡社会救助资金中用于维稳工作的超过40万元。而通过维稳渠道获得社会救助资金的人全都是上访者。地方政府为了“息访”不惜动用体制内的社会救助资金来进行“利益诱导”和“精英俘获”,于是在权力网络之中维稳保得以产生,社会救助制度成为维稳制度的牺牲品。C市《低保责任追究制度》中明确禁止将低保作为治理资源或者工作手段,但是在基层治权弱化、治理资源日益匮乏维稳责任又没有减轻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只好动用国家这笔“善款”来支付维稳成本。这成为社会救助制度异化的上层原因。本节以鹦洲乡的经验材料为例来展现社会救助中维稳运作。

目前中国社会救助资金共有4类: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城乡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农村五保和医疗救助都是有外在条件约束、无法更改的,低保和临时救助两类资金却可以改为他用。如今鹦洲乡用于维稳的社会救助指标有维稳保12户、临时特困救助75名,其中用于维稳的临时特困救助金占全乡的50%以上。如果加上各村用于息访的低保名额,全乡的维稳保远不止12户。鹦洲乡用于维稳的临时特困救助资金全部被军人上访群体吸纳,除此之外,鹦洲乡政府逢年过节都会给上访者一些慰问金,这部分资金也出自社会救助金,具体情况如表2。

目前鹦洲乡的上访群体共有13个,可以分为5大类。第一类是因土地问题产生的上访群体,又可细分为3个群体:第1个群体是由于城区扩建征地拆迁引发的农民上访,这一群体所引发的上访,由经管站和包片干部负责,不进入乡办;第2个群体源于村组之间的公共面积分配,例如道路、河流、沟渠,征地拆迁引发的利益之争,是组与村集体之间的争夺;第3个群体是村民个人间土地纠纷所致,税费时期一些人将土地承包权转让给别人,但是没有过户,土地征收引发利益之争。

第二类群体是军人群体,共有7个群体:越战军人;越战临战人员;原第五通讯团;抗美援越群体;52师特种工程兵;涉核工程兵;原新疆军区8师22团涉核、参战退役军人。

第三类是涉法涉诉群体,统计为1个群体。第四类是民办教师和幼师群体,统计为1个群体。第五类是企事业单位下岗职工和毕业包分配的统分生,统计为1个群体。

群体上访很容易形成,因而成为地方政府维稳工作的重中之重。地方政府会千方百计地去息访,向上访者许诺低保指标、临时救助资金就是主要工作手段之一。但是,基层政府以利益“收买”上访者只能达到一时的平安,并不能保证成功息访,政府不断的利益许诺却会一次次抬高上访者的“息访要价”。临战军人上访群体牵头人夏村夏得意为了退伍补助金多次组织上访,终于在2011年为该群体成员赢得临时特困救助2600元。临时特困救助顾名思义是临时性的,但他们却认为自己应当年年都有,因此第二年再次上访。2012年8月1日上午,以夏得意为首的10名临战军人到区政府集访。乡政府和各村干部在其到达区政府的前一天得到信息,8月1日凌晨,乡综治办主任马先锋和各村治保主任均提前在区政府等待,变集访为陪访并妥善处理了这次集访。这次集访事件的解决条件就是夏得意等人成功获得了年年都有的特困救助资金,如同谢荣秋获得了制度性保障的低保一样。谢荣秋是鹦洲乡民办教师上访牵头人,他多次上访“要挟”政府给予他夫妻二人低保名额,2013年上半年,谢荣秋通过不断上访成功获得低保名额,这是民政所2013年的12个维稳保之一。

在鹦洲乡办访谈时,综治办主任马先锋接到夏丕理索取低保名额的电话。夏丕理是鹦洲乡越战军人上访群体牵头人,乡政府为了安抚他,在2010年给他一个低保名额。现在夏丕理家庭条件好了,子女都在外打工,也建了二层楼房。可是在2012年年底,夏丕理却向综治办主任马先锋提出了新的要求,“给我老婆搞个低保,我就不跑了(上访)”。马先锋当时没有明确回复,让他先打报告再说,这是政府惯用的拖延法。在此次通话中,马先锋表示不满足低保办理标准:有工作、有二层楼房、收入中等水平以上,但夏丕理立马以上访作为要挟。

“马主任,怎么还搞不成?我等几天就要去北京了,你看,马上就8·1了。”

“兄弟,莫着急。现在低保都要民主评议,不评议是违法的。民主评议会有十几个人,等我再做工作。”

“那8·1之前搞不成,我就要去北京了。”

……

政府为了达到维稳目的许诺给上访牵头人(上访精英)好处,希望息访或者策略性的渡过特殊时期(如“两会”时期)。结果,上访人在与政府的互动中形成了“上访--给好处-息访-再上访”的循环模式,并且在每次的下一个循环中上访人都提出更高的诉求。如果政府不满足上访者的要求,他们就会到更高的政府部门越级上访,进京上访成为他们的杀手锏。夏丕理就是这套循环策略的典型实践者,他以八一建军节将要来临为由要挟乡政府给他低保名额,否则就去北京上访。夏得意、谢荣秋、夏丕理等上访牵头人通过上访不断得到好处并逐步提出更高的要求,上访的理由和问题本身已经成为不再重要,通过上访谋利成为目的,“谋利型”上访由此形成。在基层维稳体制中,政府不断地切割社会救助资源这块“慈善性”面包给上访人,不但造成维稳体制的扭曲而且进一步加剧社会救助制度的异化。

(三)村落的反应:抵制与顺从

无论是关系保还是维稳保都致使低保分配公平失衡,在村落内部引起强烈的反应。如果说村干部利用低保制度对上级权力关系作出了抵制的努力,那么在维稳压力体制下,村级组织又不得不“顺从”上级政府,同样将低保作为息访的重要手段和治理资源。下面是一些村民的态度以及在低保制度规范化后村干部的应对措施。

评议组成员X:“关系户公布了,也没有人敢说,都不愿得罪人。又不是我评的,上面指派的。”

评议组成员Y:“即使有反对意见,也没人敢说。我要得罪了他,他、他儿子、他孙子全家人都恨我。两三年来,没人干这事。散会了,有人会在下面说‘他怎么吃低保?’”

普通村民A:“人都有颜面之情。钱不是拿的我的,与我无关。村干部都不愿得罪人。”

普通村民B:“低保养懒汉,有钱有势的人才吃低保,这本就是一个不公平的社会,你们千万不要跟村干部说是我说的。”

关系户的关系大都来自市、区等政府部门,面对这些关系村委会一般是无可奈何的。

村支书说,“2010年之前,低保管理的确不规范。严格地说,村里也可以不盖章子,你村里不盖章子,我区民政局也不会同意。这里面有上下级关系,村里有难处”。

为了抵制住上级政府部门的关系,村干部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并逐渐取消一些关系户的低保名额。从2011年开始,凡上级领导打招呼要求夏村村委会给予低保通融的,夏村支书都要求申请人将领导的签字复印件留在村委会备案。这部分地化解了来自上面的压力,但同时也得罪了上面的领导。夏支书说,“我又不是想着升职的乡干部。得罪领导,他们能理解;得罪老百姓,老百姓就不理解,更糟糕!”把上级领导的“招呼”挡回去,并不是所有的村支书都有这样的勇气和能力,因为现有制度框架下,村的发展需要依靠外部力量尤其是上级政府的支持。更重要的是,村委会虽然可以利用低保制度来抵制上级关系的干扰,但却无法抗衡整个维稳体制。在县乡政府都将低保作为一种治理资源的情形下,村两委也别无他选。

夏村5组夏春珍的丈夫时期在厂矿工作,后来去某校读书,读书毕业后未分配工作。1983年分田到户之后,他到处上访说自己是有单位的,要国家分配工作。上级政府为了息访,2007年区民政局给夏村村两委打招呼解决了夏春珍夫妇二人的低保名额。

夏村目前正在上访的是在江上开砂船的夏明。夏明是因为政府整顿砂船运输影响了生意而上访的。夏明说,市、区两级领导都口头答应让他一家吃低保;但夏德金支书要领导的签字。夏明找领导,领导们都不肯签字。结果,夏明没有通过村评议小组在2013年5月份的评审。夏德金支书说,夏明明年可能会通过低保评议,因为他的女儿得了先天性心脏病,他母亲身体也不好。按照低保政策,夏明家庭条件在村落中属于中等以上,即使女儿得了心脏病可以吃低保,但是母亲却不能因为身体不好也吃低保。显然,这是村支书为了息访的一套说辞。

由上可知,中国低保制度在乡村社会的权力与关系网络中运作并产生了关系保、维稳保,村落社会的公平观念遭到冲击并给村委会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低保成为“村庄第一难事”。村委会可以利用制度资源挡回上级的关系干涉,却无法回避将低保作为治理资源去“息访”的命运。处于权力与关系网络之中的农村低保难以保持自身的救助伦理特质,民政部门逐渐意识到这些问题并于2011年开始一系列具体可操作的低保实施办法,试图以制度规范化打破异化低保制度的权力与关系网络。

三、低保规范化的尴尬——以低保公示和申请制度为例

为了抵制地方权力与关系网络对低保制度的异化,保证社会救助资金的救助伦理属性和社会效果,自中央到地方的民政部门加紧制定各项低保制度,推进低保运作规范化。自2011年以来,C市出台了一系列完善低保运作的制度,包括:民主评议制度、《低保审核审批办法》、《低保责任追究办法》、《完善民主评议制度的通知》、《入户调查制度》、《动态管理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群众监督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受理制度》、《举报有奖制度》等。C市民政局于2012年2月开始采用《全国最低保障信息系统》进行社会救助资金社会化发放。可以说,C市的低保制度建设是较为全面、先进和规范的。低保制度规范化一方面给基层低保实施填补了秩序与规范,另一方面也给基层政策执行者带来更多的尴尬:例如低保名单公示带来的诘难;村干部“做作业”任务量加大;低保申请表的信息涂改、乱填;评议代表的尴尬;关系户的挑战等。下面对前三项作简要论述,后两项在其他部分论述。

(一)公示引发的诘难

自2011年民主评议制度实施以来,村两委必须改变以往有公示制度无公示内容的做法,对评审结果予以7天公示,让村民充分享受低保信息知情权。C市低保公示制度要求:村委会要对评议结果张榜公示7天,无异议后报乡镇部门审核;乡与村委会成员组成调查小组,进一步进行评议,张榜公示7天,无异议后报区民政局审核;区民政局审批,在区救助网站进行为期7天的张榜公示。之前一直作为“村庄秘密”的低保名单一公布在夏村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尽管行政村是一个半熟人社会,自然村却是一个熟人社会,村民之间彼此了解情况,知道哪家经济条件差、谁家有病人、谁家有什么关系在外边。看了低保公示名单,村民一边惊讶他怎么能吃低保,一边又在盘算着这家人的关系在哪里。“吃低保”的观念逐渐进入村民的脑海,村民之间相互猜测、传言、攀比。有些村民到村干部家里以询问政策的名义要低保,有的村民干脆直接以年老体弱多病等理由要低保,更有那些村庄狠人明示或者暗示村委会给他低保才会获得他的支持。关系(维稳)户等不该享受低保的人享受了低保,导致低保成为一项没有伦理性的资金资源,任何人都可以去争取。面对村民的诘问,村干部要么说这是上面的指示,要么说按照政策办事你也可以申请,村干部的底气不足影响着村两委的权威和信誉度,加大了村庄未来工作的难度。

如前文提到的夏佳志夫妇是因村委会为顾全村支书面子而获得低保名额的,这一被公示便引起了村民的诘难。村民对村干部发出的诘难的本质上在于“不患寡而患不均”,失衡的低保指标分配挑战了村民的朴素公平观念。管理低保申请的王会计说,低保工作成为“天下第一难事”,天天都有人到村委会为低保的事情吵吵闹闹。

(二)“做作业”任务加重

在夏村调查的25天里,笔者几乎每天都能看到4个村干部到村委会填写各种表格“做作业”。为了达到办公现代化,村委会特聘了一个办事员夏坤。50岁的夏坤会运用电脑,他因为患有肺结核病全家3口都享受低保待遇。夏坤虽然名义上是被聘任的办事员,但实际上相当于一个村干部,村内的文案工作都由他负责,所以在村委会我们也经常看到他的身影。

自2011年C市实行《全国最低保障信息系统》后,村会计每月都要上报低保信息。除了做好网络信息登记外,村委会还要从低保档案管理上进行规范化,从低保申请书的填写到评议过程中的计票、最后的公示结果等材料都要以“规范化文本”留档保存。一份低保申请书共8页,包含申请书个人自述、低保申请表(包括收入、家庭成员)、家产备案、区低保申请对象调查材料(村组、乡、区三级调查记录)、审批表(村、乡、区的审批意见),最后还要附一张所有评议人都签字的民主评议表(2011年是30个代表)。这些材料本应由低保申请者填写,但申请者大多是老年人,他们要么不会写字、要么不会规范填写,对于残疾人、精神病人这就难上加难了。加之,低保申请材料要求信息准确无误,填写任务就自然落到了村干部的肩上。申请人自述栏目一般是个人情况、家庭情况、申请理由,在调研过程中,我们看到申请表的填写笔迹较为类似、行文逻辑、风格也多有雷同,经过核实确实是村干部代劳,有的是村干部按照村民的申请自述抄写的,也有村干部在当事人申请书上修改的。

如:夏峰声的申请自述:

我叫夏峰声,男,1949年7月出生,今年61岁,家中两口人,家住夏村2组。

我自幼弱智,结婚后有一个同样弱智的儿子。妻子也因为如此家庭和我离婚,现家中一贫如洗,生活特别困难。特向社会救助局申请农村低保,解决我和儿子的基本生活,请考虑批准。

申请人:(空白)

2010年8月3日

申请人提出申请后,还要公示当次所有申请人的信息和申请理由,以及最后的评审结果。低保工作每一步的规范化都有很多作业要做,文牍工作成为村干部的主要工作之一,坐办公室成为村干部的常态,农村组织工作方法由原来串家到户“拉家常”逐步向现代化办公形式转变,这种转变既需要村干部付出相应的体力成本,还需要有熟悉现代办公软件的人员、办公条件、办公经费的保障。拿国家工资、坐班制办公、明文公示信息等都是科层制的特征,村干部逐渐走向“准官僚化”,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所要做的“作业”会越来越多。

(三)规范化中的反规范化

夏村低保申请表中常见有被涂改、抹掉的地方,据调研分析发现这些多是不规范却真实的信息。将真实信息涂改、在申请表上填写虚假的信息以符合低保规范化的要求,便是反规范化。

低保申请表被涂改最多的地方是家庭人口、年总收入、年人均收入以及家庭成员情况。以2011年9月份的低保申请表为例:申请人夏德祥在家庭户口一行涂改为1人,家庭成员情况一栏将两行人口信息涂抹掉;申请人夏德喜,在家庭户口一行涂改为1人,家庭成员情况一栏将1行人口信息涂抹掉,却在个人自述里提到“妻子有患有病”,显然,家庭成员一行被涂改掉的是妻子的信息。

在翻阅夏村低保档案材料时笔者发现,凡是家庭户口填写超过1人的申请表几乎都有涂改的痕迹,经过涂改修订后的申请表只能看到申请者本人的信息,这种涂改策略至少反映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乡村干部以人为单位而非以户为单位分配低保指标。按照低保政策规定,低保应以户为单位进行分配,如果1份低保申请表里填写该户有2人而最后却只给1个低保指标,是明显违反政策的。但在低保的实施中几乎所有的农村都是以人为单位而非以户为单位进行低保指标分配的。一方面因为“户”在农村难以确定,老年人与最小的儿子一般不分家,即使在生活中分家在户口簿上也还是在一起的。如果将重残的老人选为低保的同时还将他健康有经济实力的儿子一家人也定为低保显然有失公平。另一方面,低保名额增多之后,除村庄几个绝对贫困户外,再次确认低保对象的难度加大,只要条件“凑合”、“说得过去”就行,那么低保就会向家有重病、年老体弱的农户倾斜,照顾弱者个人则体现村落的道义性,照顾全家则有违道义。夏村2011年开始将低保户变为低保人,村支书讲,“一户若有7、8个人全都吃低保,一月有400-500元的低保金,不公平、不合理,村民反映会更加强烈”。“低保户变成低保人”这种带有平均主义性质的分配方案为一般村民接受、也利于村庄工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正当性。

第二,涂改家庭人口信息,隐藏家庭人口结构实情。低保政策要求“子女有赡养能力,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家庭不在低保范围内”,如果子女有赡养能力,农户不能申请低保,因为任何人到老年都有丧失劳动力的可能,在当下国力有限的情况下,不可能将所有的养老义务都推向政府,中国农村仍然要以家庭养老为主。申请表中被涂改的家庭信息掩盖了家庭人口结构,其中有些是子女有赡养能力的家庭、甚至有家庭条件不错的家庭,他们在申请书中隐藏了这部分信息,以获得低保名额。即使是那些纯女户家庭,他们大都有自己的养老策略,比如招上门女婿、申请五保户、跟着女儿过日子等。因此,没有完整的家庭信息就无法了解低保申请者的真正家庭情况,关系保、维稳保就可能产生。在缺失家庭信息的情况下将某人评为低保户,甚至会纵容子女不养老的现象:“你看,我不赡养你,你还能吃低保”。表3中第3号龙多梅在2013年被评上低保就是因为儿子不养老、生活艰难。2012年龙多梅之所以没有被评上,就是因为村委会有“纵容子女不养老”的担忧。

第三,虚报收入信息。依照低保政策,收入在当地平均线以下的农户可以申请低保。于是为了获得低保名额,村民在申请表里将家庭收入填的越少越好,在个人自述中将困境描述的越严重越形象越好。其实,在夏村基本上不存在人均年收入低于1300元(C市2013年农村平均收入水平)的家庭,了解情况的村支书和村医都说,按照这个标准全乡没有一户符合低保户标准的。在C市,1300元的生活标准很难说是符合现实情况的,这是乡村干部和村民的共识。但是为了规范化申请者(更多是乡村干部)就必须将家庭收入写得低于平均水平,这就扭曲了低保信息,很容易误导社会救助政策、阻碍其改善。

国家为了低保运作规范化从而制定一系列详尽的指标,村干部和申请对象为了符合低保规范化政策而修改真实信息,结果低保规范化获得的是“被裁剪的事实”,进而出现规范化中的反规范化运作。

四、低保民主评议与退出制度实践

(一)民主评议的程序与实质

中国农村低保真正走向运作规范化是从民主评议制度开始的,由村干部、小组长、人大代表、政协代表和群众代表组成的民主评议会打破了以往由少数几个村干部商量决定的低保评选机制,评议人人数和代表层次的增多促进了低保评选的民主化。

2012年C市低保民主评议制度规定:第一,在人员组成上,必须由社区(村)主任、居(村)民委员会成员、居(村)民组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有群众基础、有责任心、处事公正的村民代表组成;民主评议小组人数由8-10人组成,其中村(居)两委成员不得超过4人。第二,要求低保申请人必须得票80%以上。政府还同时了与民主评议制度相匹配的其他制度如公示制度、入户调查制度、群众监督制度、举报有奖制度等。公示制度是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入户调查制度要求对于被评选上的低保对象乡村两级100%的入户率、区民政局30%的入户率抽查;群众监督与举报有奖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了低保评选的公正性和透明性。

民主评议在刚开始实际运作时,出现了不少问题。如2011年的第一次低保民主评议中,评议代表们的反应如下:

村民代表C:“2011年的民主评议会,最后变成了走形式。乡村干部讲话,领导讲话。张三主持,念名单,问代表们有没有意见,没得,就通过了。一上午就开完了。”

村民代表D:“2011年民主评议,我也是代表。2011年之前都是由村干部决定,组长都不参加决策。我对村干部说:‘你们以前搞人情保,现在上访、告状的多了,你们搞不下去了,找我们当代表的得罪人!’”

2011年夏村低保民主评议小组成员共有30人,30人的民主评议小组显然过于庞大,会议组织成本相对较高,会上也无法做到有效的评议。为了进一步规范民主评议制度,2012年3月15号《C市社会救助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完善城乡低保民主评议制度的通知》对人员组成、票数都进行了规定。调整之后的低保评议小组共有10人,夏村评议小组中有3名村干部、3名党员代表、1名组长代表、3名村民代表。据我们所知,除3名村干部外,7名代表中绝大多数是村民小组长,这些人村庄工作经验丰富,相互之间配合默契,沟通交流起来成本较低。调整之后的评议小组更加具有活力和行动力,民主评议制度也逐渐发挥功能,村民代表的反应和低保评定的结果对此是明显确证。

村民代表D:“当面得罪人,谁都不干。现在都是选票,划勾,票决,谁也搞不清楚是谁投的票。也有人私下打招呼,代表说‘好’,但他不可能跟所有的代表都打招呼。没有选上的人,只好骂代表眼睛瞎了。民主评议效果好一些。”

2012年5月11日夏村进行了2012年度第一次低保民主评议会议。由于2011年的低保民主评议与结果公示的“广告”效应,2012年上半年申请低保的人员一下子上涨到22人,低保申请人情况如表3。

2012年,夏村10人低保评议小组通过推选选出计票员、唱票员、监票员,然后发票、投票。最后,通过80%投票率即8票以上的共有4名低保申请者,村委会在当天即公布了选票结果,四名低保待遇获得者得票情况如表4。

2012年度的评选结果是比较公平的,应该获得低保的家庭都顺利享受了低保待遇,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关系保和维稳保。在18个被筛选下来的申请人中,有村外政治精英夏爱军向村支书打招呼的龙多梅,还有运砂船上访户夏明的父亲夏思真。这一评选结果得到了村民的认可。

民主评议制度的具体操作规则确保了低保评定的程序公正,其实质是为基层干部抵制外界干扰提供制度供给,即用一套制度规则将处于地方性权力关系网络中的评议组成员剥离出来,通过技术化的手段进一步获取结果公平。民主评议制度保证了低保进入的公平竞争,却难以保证低保退出渠道的顺畅,因而并不能保证低保最终的公平公正。

(二)低保退出制度的实践

低保实行动态管理制度,要求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低保家庭成员及其家庭经济的变化情况进行分类复核,并根据复核情况及时报区民政局办理低保金停发、减发或者增发手续。低保家庭应当向乡政府定期报告家庭人员、收入和财产情况,原则上城市按月、农村按季度复核。(2013年《C市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办法(试行)》)按照动态管理制度规定,农村低保至少一年应该微调一次,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家庭人员、收入情况增加或减少低保户。但是,低保制度在农村实践中却出现以下现象:除极特殊的情况外,享受低保待遇成为终身制;没有有效的退出机制。

在低保制度运行近7年的时间里,夏村的低保户如果不是一夜暴富是不会被取消低保待遇的。现在“半官僚化”的村干部都奉行“不得罪人”的行事准则,他们知道自己早晚要“下台”和普通村民一样生活,因而要为自己今后的正常生活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结果低保成为一种“只进不出”的制度。

村干部J:“国家低保本身是做好事,到村里成了坏事。低保成为村庄工作的第一大难题。前面评上的,除非死了,否则难以取消。例如Q,若取消她,她首先会认为是我给取消的。我何必得罪人呢?不取消Q又会得罪普通老百姓。”

评议组成员Y:“我若举手建议把他的低保名额取消了,他自己、他儿子、孙子所有人会恨我一辈子。”

家庭条件转好的低保户或者关系(维稳)保无法被取消,村中出现“家有小车吃低保”的怪异现象,这势必造成村庄内部的公平失衡和人心分裂,也使得低保动态管理制度成为虚设。上级民政部门也逐渐察觉到这种现象、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政策。C市在2012年就通过行政体制展开了“城乡低保年审年检排查工作”,提出重点清理11类人员。2013年“年审年检工作”中又提出重点清理12类人员,要求“要把应该纳入低保的成员,以家庭为单位全部纳入,不该享受低保的对象,全部取消保障待遇,切实提高我区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水平”。重点清理的12类人员如下:

(1)家庭经济情况好转,家庭人均收入明显高于全乡最低保障线。

(2)家庭成员中有自然减员未报告的。

(3)进入社保领取退休工资后家庭月人均收入明显高于最低保障线的。

(4)子女已成年且就业的。

(5)已领取企业退休生活费,家庭月人均收入高于最低保障线的。

(6)外出打工,离开居住地3个月以上的。

(7)享受保障期间享受住房、建房、购买商品住房的;

(8)就业年龄内,拒绝推荐就业的。

(9)子女有赡养能力,不履行赡养义务的。

(10)不如实提供收入情况,虚报、隐瞒或提供假证明的,对入户调查人员态度恶劣,不积极配合的。

(11)因酗酒、赌博、吸毒致贫,通过教育仍不悔改者。

(12)通过信息比对的疑问人员。

鉴于上级政府的体制压力,各乡村基层组织积极开展低保排查工作,在工作能力范围内取消不符合规定的低保户。村干部去低保户家里做工作,劝其同意减少低保名额,但一般都遭村民拒绝。这时村干部往往或动用私人关系劝说、或以其他把柄“恐吓”、或许诺以另外的利益许诺而达到工作目的。2013年5月11日,夏村民主评议小组召开了低保年审年检会议,做出取消7人低保的决定。7人中当事人死亡的有4个,成员就业的有2个,家庭生活改善的有1个。具体公示如下:

公 示

村民主评议小组于2013年5月11日,召开民主评议会,经13位民主评议小组成员投票,鉴于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夏峰声、文昌哥、夏德秋家庭中的户主死亡,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其家庭低保自动取消,其家庭成员按新增低保申报。华仟吉家庭成员华工力(精神病人)已死亡,其低保自动取消,保留户主及其他成员。5组低保户程军、6组低保户夏坤,其子程涛、夏威已参加工作,取消程涛、夏威的低保。夏海家庭,因生活改善,取消其妻于美韵低保。现将评议结果公布如下:(同意票)

夏峰声(2人) 13票 户主死亡

文昌哥(2人) 13票 户主死亡

夏德秋(2人) 13票 户主死亡

华工力(1人) 13票 成员死亡

程 涛(1人) 13票 成员就业

夏 威(2人) 13票 成员就业

于美韵(1人) 7票 生活改善

夏村村委会

2013年5月11日

在2013年7月份的低保名单中,依然能够看到第一节中所列6户不符合低保标准的关系户的名单。村干部通过给夏德朝和路杰二人做工作,在2012年取消了二人的低保,以保留他们妻子的低保作为妥协条件。马大梅、刘四妹和唐法妹三人的低保依然保留,这不仅与他们的关系背景强硬有关系,也与他们的一人低保有关,村委会没有与之“交易”的妥协条件。在2013年5月低保名额被取消的程涛、夏威、于美韵三户中都仍有人在享受低保救助,三户的户主同意减少低保名额仅是“给村干部面子”。三户中不乏有村干部的关系户,相比村外的关系,村干部更容易处理村内的关系应对上级政策。

综上所述,中国农村低保制度运行近7年,至今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退出机制给我们的启示有:

1、低保退出渠道淤塞,村民有低保终身制的观念;

2、村干部怕得罪人的行事准则加剧了低保进出渠道淤塞的程度;

3、在压力型体制下,上级政府的压力能够给乡村以改革动力并取得一定效果,重点清理12类低保对象的政策在夏村取得一定成效,为夏村低保退出机制的建立提供制度支持;

4、在清理不合格低保对象时存在关系硬的低保户无法被取消的困境,上级政府官员的公权力通过私人关系对农村低保的公平性构成巨大威胁。所以,低保退出机制的形塑不仅要与村落社会关系网络相磨合,更重要的是要将上级权力关系关在法制的笼子里。

总之,低保退出制度是低保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低保分配公平性、还原低保救助伦理本性的重要保障,各级政府必须重视这项制度建设。

(三)新低保观念的形成

农村低保制度自2007年实施以来,村民由不知情到知情,由“瞧不起这点钱”到竞相争取,在政府努力构建低保公示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建设的同时,村落中逐渐形成新的低保观念并影响着村民的行为。从下面三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对此新观念窥见一斑。

3组夏阳杰,80岁,有4个女儿2个儿子,儿女们全部做医药销售生意,孙子们也都外出打工,家庭条件富裕。2011年,他向村两委递交了低保申请书。他认为有的家庭条件比他好都“吃低保”了,所以他也要“吃低保”。

姚爱珍,87岁,虽然儿子得癌症去世了,但她有三个孙子,三个孙子家家都有小车,家庭条件富裕。姚爱珍在2012年也写了低保申请,她认为自己年级大了,丧失劳动能力了,应该国家来养老。

村民F说:“管他呢,申请写一个,评上就评上,评不上就算了。国家的钱,又不是老百姓的,不要白不要。”

夏村6户不符合规定的关系户中除了刘四妹年龄40多岁以外,其他5户全都是60岁以上的群体,而且全都以疾病或者病残为低保申请理由。这些关系户毋庸置疑在村落起到了不良的示范效应。

通过表3可以看到2012年申请低保的村民有以下特点:

1、申请主体以老年人为主,22人中有18人高于60岁。

2、申请理由以患病为主,除序号1、2、3和13、14五人外,17人全部以患病为由。

3、大都隐藏子女情况,只有序号5、12两人提及子女赡养能力,其余20人没有这方面的信息。

综上,在低保实施过程中,村民逐渐形成新的低保观念:无论儿女多少家庭条件如何,一旦年老体弱就应当享受低保,一旦享受低保就应当终身享受。低保金成为养老金甚至仅仅是一项公共资源,低保的救助伦理性质被忽略。新低保观念导致更多不符合条件的农户抱着侥幸的心理去申请低保,人人都抱着投机心理去占“公家”的便宜,“反正是国家的钱,不要白不要”,在低保规范化过程中增加更多不规范的内容。

夏村的低保评议和退出制度实践表明,如果国家给予基层组织足够的权力和信任并加以监督与约束,在村内社会中就基本上能够保证低保分配的公平性并有效防止低保制度异化。C市近年来在中央低保政策的指引下积极制定具体的低保落实措施为基层低保运作的规范化提供了制度供给并取得一定成效。

五、问题与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当下中国农村低保制度在基层社会实践中面临以下6大问题。国家每年近千亿元的农村低保资金如果想要实现“再次分配兼顾公平”和保持基层社会秩序稳定的战略,就必须针对以下6个问题从行政体制上下力气整治、从制度上进一步完善。

1、关系保。在地方权力关系网络中,地方性权力往往能够通过关系变为资源,村庄内的关系户成为村内低保分配公平的直接挑战者。村干部对于村内的关系往往能够通过其他手段再次平衡,例如在C市采取重点清理12类人员的时候,村干部最好做工作的就是与自己有关系的低保户。而村外的关系往往来自于上级官员,村干部难以有效处理,有这种关系的人一般家庭经济更好、对村落公平冲击更大。因而,上级政府官员的私人关系通过权力网络对基层低保的公平性产生更为强烈的冲击。民政部门应当警惕这种隐形的利益关联,将官员的权力关在法制的笼子里,同时加强低保信息的透明度以约束乡村干部行为。

2、维稳保。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各级政府依然牢守“稳定压倒一切”的政治考核体系。后税费时代,基层治理资源匮乏,而当下中国的体制造成了高度的地方行政异化,制度的一系列行政、组织、资金、制度成本使得地方政府无力支持。地方政府只好截取社会救助资金,结果社会救助制度成为制度的牺牲品。原本是救助社会贫弱群体的公益资金成为地方政府花钱买平安、“收买”上访精英的一种工作手段和治理资源。维稳保是中国维稳体制的衍生品,根源在于渠道淤塞和基层政府丧失政治原则地工作方法,因而重塑基层政权的治权、治责是当下中国基层政治的重要任务也是治理维稳保的一剂良药。

3、临时救助资金管理体系不规范。临时救助资金正是因为具有“临时性”特征,在申请对象、资金发放和后期审查管理中存在很大的漏洞,相比低保资金临时救助资金更易被挪用,在鹦洲乡50%以上的临时救助资金被用于军人上访群体的“慰问”上,尤其应当引起相关部门高度注意。建议临时救助资金按照低保资金的政策和制度来管理,加强监督和审查。

4、低保规范化工作中的反规范化。民主评议、公示、监督等一系列低保制度的试行,大大提高了低保管理的效率和规范化,也成为村庄低保民主评议小组抵制外界关系的有力制度资源。同时,也应当看到在村务工作规范化的过程中存在许多“裁剪事实”的现象,乡村干部为了满足政府制度规范化的要求而“削足适履”,从而掩盖了许多有效的真实信息,不利于公共政策的完善和执行。建议民政部门做好调查研究,根据各地实际收入和生活情况制定低保申请标准,并建立真实信息保证制度,督促基层干部还原低保信息的真实性。

5、低保申请标准线偏低导致没有标准。C市2013年农村低保标准线为年人均收入1300元以下,这已经不符合当地农民收入和消费的实际情况。乡、村、组三级干部都清楚,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全乡恐怕找不到一户符合低保标准的农户。既然没人符合低保标准,你申请了,我也可以申请,于是引发低保申报者之间的恶性竞争。在低保申请表填写中,村干部还要“指导”村民虚报、乱填收入。低保应当满足人们生活的最低生活保障,测度、确立适当的低保标准线是低保规范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政府工作走群众路线、贴近群众生活的体现。

6、低保观念混乱。无论是区、乡、村干部还是普通农民对于低保的认识都存在观念混乱的现象。官方组织将社会救助资金当做治理资源和工作手段;农民则将低保资金当做养老金不管家境如何都会竞相争取,出现“国家的钱,不要白不要”的现象,低保的救助伦理性、公益性被自上而下地剔除了。低保观念的形成重在基层政府的政策执行效应,只有从政府部门的官员个人做起,依法行政下功夫清理不符合标准的低保户,维护村落社区的公平观念,才可能在村民中形成正确的低保观念。

第6篇:家庭经济情况自述范文

关键词 眼神 咨询 认知疗法 建立自信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12.075

Abstract After freshman Chen Peng comes to the advisory due to insomnia and eye problems, consultants Chen Peng in a preliminary contact and understanding, identified as seriou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Consultants and to exercise jointly develop a detailed consultation program and identified the counseling goal, after more than two months of efforts, Chen Peng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symptoms, he has been plagued by psychological problems have been resolved.

Key words eyes; counseling; cognitive therapy; build confidence

1 求询者基本情况

陈M(化名),大一男生,8岁父母离异,现任母亲是继母,职业为公务员;亲生父亲是某政府部门的非在编人员。目前家中有2岁弟弟,为继母和父亲所生。家庭经济条件尚可。初次求询时他还在进行新生军训,精神状态比较低迷,身体状态正常。因刚从高中进入大学,他也体现了一般人群对融入新环境的不适应性,但并无明显异常。

2 主诉和个人陈述

2.1 主诉

一是失眠,二是觉得自己眼神有问题。

2.2 个人陈述

(1)高中曾有过一段史,目前虽然戒除了,还是认为其对自己睡眠不佳产生了深远的不良影响,晚上很晚睡不着觉,睡不着的时候会思考很多问题,更多地思考自己如何解决眼神不好的问题,经常半夜2、3点钟才能睡着,易醒。而且把自己目前睡眠状态不好归咎为以前的习惯。

(2)眼神不好。总是觉得自己眼神不好,从高中起就一直有人说这个问题,说同学反映他眼光迷离,看上去痴痴傻傻的,自己感觉到心里很难受。纠结于眼神的问题,自己在高三毕业以后去做了眼睛手术(以前是近视),但发现这个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3 咨询老师的观察和其他人的反映

(1)咨询老师对求询者的初步印象:初次交流,感觉到他精神状态较低迷、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自卑,感到痛苦。思维的连贯性不强,语言表达能力不太好、身体状况正常,情绪有些抑郁,但又主动求助的愿望,并迫切希望得到帮助,促使困扰自己的问题得以解决。从其自述的情况来看,该生性格敏感、多疑,特别在乎别人对他的意见和看法,较为自卑。急切希望改变现状,但改变无果,因而产生无力感,在咨询过程中,更倾向于询问咨询师的意见,似乎很依赖咨询师给予具体的意见和指导。(2)其他老师和同学反映:辅导员认为他精神抑郁,不太相信别人,有自我封闭倾向,基本上很少主动和他人沟通交流。

4 评估与诊断

4.1 评估

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从老师和同学处进行调查,收集信息,以及根据陈M的自我描述中发现求助者自知力完整,求助欲望强。

心理问题的关键点,表面上看他受两个问题的困扰,一是失眠,二是眼神不好困扰他,但实质在于:性格的敏感多疑,自卑造成其过分在意他人的看法和评价,终日沉浸在负面的情绪中无法自拔,导致失眠,导致精神状态不好,导致眼睛无神。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其性格的养成。这可能和他的家庭环境有关,父母离异后,父亲再娶,继母是一个非常能干、强势女人,对他很好,但要求严格,期望值也很高。处于组合家庭的他,儿童时期面对强势的继母,为了让继母更喜欢他,得到“听话”的表扬,养成柔弱的性格,特别在意继母对他的每一句评价。初中时,学习成绩不好,无论再怎么努力用功读书,成绩都没有明显的提高,加之初中班主任对他心存偏见,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批评他,说他眼神呆滞,更加重他内心的自卑感、敏感多疑,造成长时间抑郁。

4.2 诊断与依据

根据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动了近视眼手术,眼神不好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受此问题困扰3个月以上);内心痛苦,不依靠专业干预难以摆脱,对社会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情绪一直很压抑,自我调适无法帮助问题解决,社会功能有一些损害,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上);情绪反应已经泛化,与最初刺激相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发不良的情绪反应(总觉得别人都认为他呆呆傻傻,眼睛有问题,眼神不好),综合上述原因,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中症状偏轻一类。

4.3 鉴别诊断

根据判断正常心理活动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结合这名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状况分析,其主观认识和客观现实、心理活动的各方面及人格都是统一的,该生对自己的症状有自知力,求治愿望强烈,可推断为非精神病心理障碍。根据许又新教授在《神经症》一书中提出的神经症诊断方法,从病程、精神痛苦的程度和社会功能受损的程度三方面分析,推断为非神经症。

5 咨询目标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认知疗法帮助求助者分析造成心理问题的根源,改变其不合理的认知和观念,使他能够从抑郁的低谷中走出来,消除焦虑、害怕、紧张、痛苦等负向情感,让其认识到眼神不好不是问题的症结,根源在于自我缺乏信心。

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让求助者能够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克服自卑,树立信心,悦纳自我,实现人格的完善。

6 咨询方案

在对来访者进行深入分析后,经过慎重考虑,决定采取认知疗法和行为矫正方法对其进行咨询。

认知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期的心理治疗方法。认知是行为和情感的基础,适应不良行为和情感与适应不良的认知有关。如果一个人将自己看作失败者,他可能会变得抑郁;如果认为自己不能适应某种环境,他就会尽力躲避这种环境。认知行为治疗就是要通过改变患者关于自身错误的思维方式和观念,并教会患者一些适应环境的技能,以帮助他们克服不良的情绪和行为。

咨询方案:首先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促使来询者信任咨询师,第二步:共同确定咨询目标,得到其理解配合,第三步:运用认知疗法,帮助其认识不合理信念,发现优点,树立信心,最后通过布置作业,在咨询过程中巩固咨询效果。

7 咨询过程

第1次: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虽然是主动求助,但在大学校园这个新环境中面对陌生的老师,他表现出了一些紧张和忐忑,对我有防御心理,说话缺乏连贯性,感觉思维跳跃很厉害,我时时以微笑、目光、点头表示自己对她的理解和关注和鼓励,通过关注、共情及理解等技术与他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形成一种密切合作的气氛,使他内心的痛苦能够得到宣泄,能放松心情。

第2次:确定咨询目标。通过陈M讲述自己童年的经历,生活史以及一些容易让他回忆起来的有关事件,使我对他有了全面的了解。同时,我也进行了调查,从辅导员,同学那里对他的情况有了更深层的了解。然后确定咨询目标和制定方案。

第3~6次:认知疗法。

第一步:认识不合理信念。帮助陈M认识到自己不合理的认知与他失眠、眼神不好和情绪困扰之间的关系,使他明白正是这些不合理的认知,导致了他经常产生抑郁、焦虑的情绪后果。比如针对“我总是觉得自己的眼神不好”这个观念,我建议他主动去找周围的同学了解,看看同学们是否觉得他的眼神不好,或者觉得他的精神状态不好。在我的鼓励下,他找到了班上的十名同学,并且询问了此问题,大多数同学认为没有过多关注过他的眼神是怎样,只是感觉到他整个人的精神状态看起来不太好,总是无精打采的。看到同学们反馈的情况,我立刻向他询问感觉如何,他觉得非常意外,自己那么在意的问题,为了眼神不好的问题,特意去做了治疗近视的眼睛手术,在别人的眼中竟然完全被忽略了。根据这个结果,我和他一起分析,也许你很在意的大事在别人看来只不过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在生活中过分在乎、介意别人对你的看法,并因此极大地扰乱了自己正常的生活秩序,这样是否值得?而且别人的意见和看法如果是你自己主观想象出来的,你同样因此而困扰,那又是否值得?他陷入了沉思。针对同学们提出来的“感觉到他精神状态不太好”的问题,我问他为什么别人会觉得你精神状态不太好?他说自己因为失眠,所以白天才提不起精神。我接着问“那你晚上失眠的原因是什么呢?”他说:“我总是觉得自己眼神不好,以前读初、高中的时候就是这样,可现在眼睛做了手术还是这样,我觉得别人也会觉得我眼神不好而认为我呆呆傻傻的”。我问他“那事实上别人认为你眼神不好了么?”这时,他思考了一下,并恍然大悟,“难道这些困扰都是我自找的?”

第二步:发现优点,树立自信。

在某次咨询后,布置了家庭作业,让他写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当交作业时,我发现缺点写了很多,优点只写了一点:成绩还可以。这时,我拿出预先准备好的辅导员和其他同学写好的优点轰炸纸条给他,当然,前提是向他反复强调我通过特殊理由拿到的,并未向他们泄露你的隐私。当看到这些优点轰炸纸条后,我发现他非常开心。然后我让他对这些优点进行评价,看自己的实际情况是否符合,在我的鼓励和支持下,他对其中的一些优点表示赞同,这时我建议他写下自己的优点。明显可以发现,这次他可以在短时间内写出很多优点,借此,我利用合理情绪理论进行思维巩固训练,朗读自己的优点等。咨询完,我还主动要求和他合照一张。 接下来的咨询过程中,我将发现优点那次咨询与他的合照与他之前的照片进行比对,让他自己发现两者有很大的差异,他意识到那张合照看起来眼睛很有光彩,整个人看上去更加有精神。这更促使了他意识到眼神不好其实是自己缺乏自信、自卑的间接结果。同时,他也认识到了自己原来是一个有很多优点的人。

第7~8次:巩固咨询效果。在之后的咨询过程中,每次我都鼓励他主动去完成一件自己觉得有意义的可以做到的事。比如:在班上主动找一位同学说话,或参加一次班上的集体活动,主动承担某项工作等。通过这些活动,让他逐步体验到价值感、存在感,并及时和他分享其内心感受,进一步强化其自信心。

第7篇:家庭经济情况自述范文

李某,女,汉族,19岁,昌邑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出生于城市,断奶后即交给农村的奶奶代为照料,直到5岁重新回到父母身边。父亲很严厉,脾气不好。小学期间学习中等,父母经常批评她不努力,不能给父母争气。有一次挨打给李某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到了初中,学习比较努力,学习成绩也比较好,成绩一直不错。到了初三,李某就辞了所有职务一心好好学习。为了学习,她起早贪黑,每天都要学到一两点。可是没坚持多久,在中考冲刺阶段李某已经对学习相当厌倦了,最后虽然坚持考了下来,但考试过程中感觉很紧张,手心不停出汗。成绩不太理想,离自己的省重点目标有很大的差距。上了高中,李某变得越来越不自信了,学习很努力,学校有什么活动不参加,只是埋头苦读。人际关系不好,因为怕交朋友浪费学习时间。高中的前两年时间,李某的成绩不稳定,但基本在中上游的位置。临近高考,李某成绩一直稳定在前几名,直到最近一次模拟,发挥失常,成绩很不理想。

身体虚弱,胃口不太好,睡眠比较轻,有时候会出现失眠的状况。看书的时候会头疼,身体不舒服。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焦虑,紧张不安,情绪不好;尤其想到高考就会忧虑不安,认为自己考试的时候会紧张,遇到难题,脑子里会一片空白,在考场上崩溃了。犹豫到底要不要参加高考。

二、原因分析

李某天生内向,不愿意表达情感;对自己的认识不够清楚,很不自信而且悲观;严于律己,对自己相当苛刻,不容许自己犯错误,追求完美。曾经在初中学习的“痛苦”经历让她至今难忘,而且在中考失利后也没有对自己、对失败的考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个考试问题一直积压着,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形成了考试“情结”。一旦遇到考试成绩不理想,尤其是对高考有预示作用的模拟考试不理想,直接触动了这个“情结”,引发了考试的焦虑情绪,而且在李某的心目中又没有一套好的应对“考试焦虑”的行为方式,于是选择回避。她担心高考失败会影响她的前途和一生,也是引起她焦虑的原因之一。

三、辅导过程

1.第一阶段

诊断阶段(第1次辅导)主要任务是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收集李某的症状及其原因的有关信息和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诊断,确立适当的辅导目标,制定可行的辅导方案。在传达尊重、热情、真诚、共情和无条件积极关注等辅导态度的基础上,主要运用了倾听、提问、鼓励、释义、情感反应、具体化、参与性概述等技术,使她倾诉了目前紧张的原因。

2.第二阶段

辅导阶段(第2~4次辅导)主要任务是帮助李某分析和解决问题,领悟情结、过去考试失败和目前行为方式之间的关系,改变错误认知、不良情绪反应和不适应的行为。几个关键点的处理:

(1)重新理解考试失利的原因,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辅导师运用认知疗法,帮助李某回顾中考的失败经历,让她分析并理解中考失利的原因。一次模拟也不能绝对的说明问题,存在它的偶然性。看问题更应该看稳定的、长期的现象。如,她在班级里以往的排名。接下来辅导师让李某回忆高中阶段有没有比较成功的经历,以帮助她重新建立自信。

(2)改变错误的信念。李某的错误信念,就是:“我高考一定考不好,高考考不好,我的未来就是一片昏暗,这辈子就不会有大发展了。”“高考一定考不好”的情节已经运用认知疗法改善了一些。这里着重校正她“高考考不好,未来就是一片昏暗,这辈子就不会有大发展了”的错误信念,运用面质和辨析等方法来校正其不合理信念。辅导师与小李某对话片断摘录:

李某:要是考不上大学真是让我无法想象,那太可怕了……

师:但你能想象!请告诉我,最坏会发生什么事?

李某:我会没脸见人,我会找不到工作,我将来不会有好前途。

师:你真的会找不到工作吗?

李某:(思考)可能不会,但是……不会有好工作。

师:你听过360行,行行出状元吗?

李某:听过……(沉默)

师:李嘉诚你一定听说过。他的最终文凭只是在夜校补习过,你看他自己创业不也很有成就。

李某:(沉默)……嗯,这样想想也没那么糟糕了。

(3)学会如何处理好考试中的焦虑情绪,使其能够以很好的状态参加高考。完成不合理信念的辩论,通过理性――情绪想象改善李某考试中可能遇到的心烦意乱的情景时体验到的不良情绪;以适宜的情绪状态替代不良情绪,可能遇到困难,不过坚持要李某做到,鼓励他用各种方法,直至完成;停止想象让李某报告是如何改善情绪的。让李某继续练习,实践一段时间。

(4)学会积极的行为方式可以减少焦虑情绪。以分享和讨论的形式建议她采取积极的方式应对压力事件,并根据经验给李某以复习上的指导。

3.第三阶段

巩固阶段(第5-6次辅导)总结、提高阶段。在李某高考后进行。在前几次辅导中,每次结束时都作小结,有时布置认知性、行为性或回忆性作业,商定下次的辅导时间和主题。在最后两次辅导中,咨访双方共同回顾了辅导的整个过程,总结在观念上、情绪上、行为上都有了哪些好的转变,给李某以鼓励和支持,增强自知、自信、自强,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四、辅导效果

李某自述在辅导进行两次的时候,她已经决定参加高考了,虽然还有点担心,但已经是正常的紧张程度了,高考前两个月心态较好,不怎么紧张了。高考当天以较轻松的心态进行了考试。考试结束后,成绩不错,考上一所重点大学,并认为能够很好地应对未来的压力事件。

在辅导过程中,李某焦虑情绪得到明显的控制。能够正确地看待曾经的失败,能够对自己有比较客观的评价。生理的不良反应逐渐缓解。能够以较好的身心状态面对高考,辅导效果较好。

老师反应,上课注意听讲,主动发言,积极参加活动并主动与老师交流,成绩明显提升。

五、个案反思

总结本次的辅导过程,虽然通过辅导师的努力,李某的不良情绪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并且及时参加了高考,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反思李某心理问题的症结,性格上存在的缺陷是其中极其重要的原因。

参考文献:

第8篇:家庭经济情况自述范文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错误认知;认知行为疗法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7-0046-02

一、一般资料

田某,女,21岁,汉族,四川攀枝花人,身高1.60米,体态适中。现为成都某高校大三学生,金融专业。求助者为独生子,家庭关系良好。求助者性格偏内向,对自己要求较为严格,成绩一直名列班级前茅。大三选修了一门课程,第九周时因忙于其他事务而错过了占期末成绩比例10%的期中测试,认为此门课程成绩必定受到影响,心里感到有压力,临近期末考试了,在复习过程中,出现了焦虑、注意力无法集中的情况。求助者自幼身体健康,家族中无精神遗传史,家人身体健康。最近失眠,食欲下降,烦躁,焦虑,情绪低落。能按时参加学习,学习努力,能与人交往,但是学习效率较低。scl-90自评量表结果显示,因子分:躯体化因子1.5,强迫症状1.2,人际关系敏感1.4,抑郁因子1.5,焦虑因子2.5,敌对因子1.4,偏执因子1,精神病性1.2,其他1.0。SAS(焦虑自评量表)标准分为65分,SDS(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为40分。求助者的scl-90自评量表中焦虑因子得分明显偏高,SDS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属正常范围,SAS焦虑自评量表得分表明求助者处于中度焦虑。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快期末考试了,在复习过程中,出现了焦虑、注意力无法集中的情况,约两周。

求助者自诉:我学习一直非常用功,对每门课都很在意。每学期第九周是中期测试周,有些课程会做中期测验,有些不会。我有一门课是晚上的选修课,老师之前并没有宣布会中期测试,那天晚上我因为社团有对我而言非常重要的比赛活动,想着老师没有说要中期测试,就抱着侥幸心理没有去上课,哪知老师做了测试,说要算10分的平时成绩。我得知后就着急了,想着期末考试时成绩肯定会落后于其他同学,这样会影响我的成绩在班上的排名,这次挫折让我感觉自己一无是处,以后的前途也会受到影响,父母也会失望。最近要期末考试了,我心里焦虑,没有办法集中精神,找不到学习的感觉,不知道怎样复习了,又想起会让父母失望,心里很紧张,饭也不怎么吃得下,晚上睡觉也不踏实。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咨询师的观察:求助者衣着整洁、谈吐正常,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其辅导员反映:该生学习比较努力,上课一直都比较认真,成绩较好,性格内向,对自我要求偏高,家庭经济一般,人际关系尚可,最近快到考试了,有点紧张。

四、评估与诊断

1.诊断与诊断依据。诊断:一般心理问题,考前焦虑。诊断依据:①心理症状学依据。认知能力:注意力下降;情绪情感:情绪紧张、焦虑、烦躁;意志行为:很容易烦躁,没有办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思维:思维反应正常;社会功能状况:能参加集体活动,上课情况良好,但是学习效果受到影响。②心理测验。根据前述心理测验结果,scl-90自评量表中焦虑因子得分明显偏高,SDS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属正常范围,SAS焦虑自评量表得分表明求助者处于中度焦虑。

2.鉴别诊断。①与重性精神病相鉴别:根据郭念峰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来访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有自知力,主动求治,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②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求助者目前心理与行为问题是由于考试这一现实刺激所引起的,其冲突有现实意义,并因此体验到不良情绪,持续时间不到1个月,不良情绪反应强度不太强烈,只局限在考试的范围内,尚未泛化,社会交往有一定影响但不严重,经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③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该求助者以焦虑为主要症状,是因考试而引起,有具体的对象和固定的内容,没有严重影响社会功能,焦虑情绪时间短,不到1个月,症状没有泛化,故可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五、咨询目标

根据咨询目标的七项原则,与求助者共同协商,达成口头协议,初步商定近期与远期目标。近期目标:①改变其错误的认知模式。②帮助来访者缓解当前的心理压力,减轻焦虑、抑郁情绪,可以很好地复习考试。③长期目标:提高求助者的心理健康水平,逐步完善人格,以正确的认知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难,适应不同的环境。

六、咨询方案

1.主要咨询方法和适用原理。咨询方法:认知行为疗法。咨询原理:认知行为疗法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求助者的不良认知,从而矫正其适应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所谓“认知”,一般是指认识活动或认识过程,包括信念和信念体系,思维和想象,具体来说,“认知”是指一个人对一件事或某对象的认知和看法,对自己的看法、对人的看法、对环境的认识和对自我的见解等。情绪和行为受制于认知,认知是心理活动的决定因素。因此,治疗的着眼点是探寻并纠正导致不良行为和情绪的观念的认知过程。求助者自身领悟能力较强,对自身的心理问题有一定的认识,适用于认知行为疗法。

七、咨询过程

本案例包括3个阶段:①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的建立阶段;②心理咨询阶段;③结束与巩固阶段。具体咨询过程:第一次咨询:2015年5月20。目的:①了解基本情况;②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③确定主要问题;④进行咨询分析,发现不合理信念。方法:心理测验法、认知行为疗法。过程:①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其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有关事项与规则。②与求助者交谈收集临床资料,鼓励其表达自己的情绪,表示理解、接纳,强调她的感受是完全正常的反应。③强调其焦虑是完全可以治愈的观念。④取得其辅导员配合,共同确定咨询目标。⑤反馈测验结果,结合问题做出初步分析,让她了解问题行为的原因。⑥布置家庭作业:在情绪出现烦躁、紧张和焦虑时,探求自己内心的想法;在烦躁、紧张和焦虑时,进行放松练习。

第二次咨询:2015年5月27。目的:①加深咨询关系;②确定问题:提问及自我审查技术;③检查表层错误观念,建议。方法:认知行为疗法。过程:①讨论家庭作业,让她在记忆或想象中找到自己的负性自动思维,引导求助者去探寻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想。②告诉求助者其认知评价是如何导致其不良情绪和行为表现的。③指导求助者通过真实性检验,帮助求助者发现自己的消极认知是不符合实际的,并找出认知歪曲与负性情感的关系,从而矫正认知障碍。主要是帮助求助者认识到以下几个错误信念:其一,少了10分的平时成绩必然使得我期末成绩落后于他人(绝对化);其二,这次平时成绩的错过让我感觉自己一无是处(绝对化)。通过语义分析技术来纠正,换成:“我在参加一门选修课期中测试这件事上没有做好”,帮助她确立新的合理信念。④布置家庭作业:练习探求自己内心自动的不合理信念,并开始与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与信念辩论;在紧张烦躁和焦虑时,进行放松练习。

第三次咨询:2015年6月4。目的:①学会合理评价,与不合理信念辩论;②分析自己心理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核心错误观念);③帮助求助者改变思维,放弃不合理信念,代之合理信念,提高自我情绪和行为的调控能力。方法:认知行为疗法。过程:①反馈咨询作业:与求助者深层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进一步辩论,找到核心错误观念,即我的成绩必须要比别人更好(绝对化);成绩是衡量自己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绝对化);成绩不好将严重影响我将来的发展(以偏概全);成绩不好就无法回报家人(绝对化)。②进一步改变认知模式,强化正性思维。③布置家庭作业:练习用合理的思维与信念代替不合理思维与信念;在紧张、烦躁和焦虑时,进行放松练习。

第四次咨询:2015年6月10。目的:①巩固咨询效果;②心理测验;③结束咨询。方法:心理测验。过程:①反馈作业,焦虑症状基本消失,心态较稳定。②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和现实问题,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学会接纳和自我开放,树立积极的人生理念。③心理测验结果:SAS得分46(标准分),SDS得分39(标准分),SCL―90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④基本结束咨询,做好咨询的回顾和总结,帮助求助者把咨询中学到的认知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用新的认知和行为模式面对未来生活。

八、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本人和辅导员评价:①求助者情绪明显好转,自述:“心里平静了许多,晚上睡眠质量提高了,现在开始复习,为各项期末考试做准备,对未来又充满了希望”。②辅导员反应:“求助者情绪平稳,各方面恢复到以前的状态”。

2.咨询师评估:通过回访和上课的观察,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求助者能正常学习,睡眠状况改善,焦虑不安、烦躁的症状明显减轻,错误观念、不合理认识明显改善。咨询过程完整、有条理。

3.心理测验评估:通过测验的前后对比,求助者的多项指标均已恢复正常,说明求助者心理问题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通过以上评估,说明本案例咨询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第2版.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第9篇:家庭经济情况自述范文

[关键词]警校大学生 适应不良 一般心理问题 合理情绪疗法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4-0090-02

一、一般临床资料

人口学资料:王某,男,18岁,独生子,某警校大一学生。父亲为政府官员,母亲为其家族企业财务总监,家庭经济条件较好。

个人成长史:求助者父母在学习上对其要求严格,但在生活上过于疼爱求助者。学习成绩优秀,然而高考发挥失常,被调剂到了某警校,二本批次。

精神状态:情绪低落,但感知觉和思维意识正常,自知力完整,能充分表明自己的想法且内容具体,主动前来咨询。

生理与身体状态:无重大疾病史,入校体检和复检均一次性通过,无异常。开学近一个月以来食欲和睡眠均较差。

社会功能:不适应警校的警务化管理,能够坚持上课,但学习动力不足。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不和区队同学交往,寝室间人际关系紧张。

心理测验结果:SCL-90总分:192,因子分:躯体化2.1、焦虑2.6、抑郁2.1、人际关系敏感2.2,其他各因子得分正常。SAS标准分:56,存在轻度焦虑症状; SDS标准分:54,存在轻度抑郁症状。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入校1个多月以来,感到失落、孤独、苦闷,对警校的严格管理非常不适应,睡眠时间少。打算退学复读,但是下不了决心。

个人陈述:我从小到大成绩优异,高考我发挥失常,被{剂到了这个二本警校,觉得很掉价,注定今后没啥出息。学校实行警务化管理,和军队一样,我很讨厌这样刻板的规章制度。同学的高考分数不如我,和我不是一个档次的,不想和他们说话,也不想参加集体活动。最近心情很郁闷,没胃口,熄灯之后睡不着,也不想学习。我想复读,但又不想再吃一年苦。前阵子我在老乡聚会上得知您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所以特来咨询。

三、咨询师的观察和他人的反映

咨询师观察求助者的着装符合警容风纪,言语表达流畅,逻辑思维明晰,有自知力,咨询请求明确。据其室友介绍,求助者情绪低落,不爱讲话,喜欢一个人看书。求助者父母反映,求助者自上大学后,经常打电话回家抱怨,多次提出复读。其中队长的评价是王某内向,很少与区队同学交流,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四、评估与诊断

(一)初步诊断

求助者存在焦虑、抑郁、食欲不佳、入睡困难等症状,症状持续1个多月。其严重程度达不到强烈级别,并未出现泛化,也没有严重影响社会功能。根据以上依据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①新环境适应不良;②人际关系紧张;③入睡困难,食欲下降。

(二)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按照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三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一致,知情意协调统一,逻辑思维正常,自知力完整,主动求助,未出现感知觉异常、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排除精神病。

2.与焦虑神经症、抑郁症相鉴别:该求助者虽存在焦虑症状,但未出现泛化,逻辑思维正常,社会功能良好,因此可排除焦虑神经症。该求助者存在负面情绪,缺少学习和参加集体活动的兴趣,但未对生活产生绝望感,更无自杀动机,且病程较短,因此可排除抑郁症。

3.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表现为出现明显的泛化,严重影响社会功能,病程连续超过2个月。但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未出现泛化,其社会功能未严重受损,病程较短,未超过2个月,因此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三)原因分析

1.生物因素:求助者先后通过了警校招生的严格体检和入校复检,健康状况良好,无器质性病变,生物因素不显著。

2.社会因素:①成长背景:求助者是独生子,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②应急事件:入学后,学习生活环境巨变,且尚未摆脱高考失利的阴影,易出现人际交往障碍。③社会支持系统:求助者从小到大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去警校后未获他人的关注和认可,心理上有落差。与区队同学交流有限,社会支持系统缺失。

3.认知因素:认为自己不该来警校学习,屈才;区队同学各方面不如自己,看不起他们;上了二本警校,今后注定没出息;首次远离父母开始集体生活,缺乏独立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负担大。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咨询师与求助者王某协商后,拟达到两大咨询目标:1.近期目标:尽可能宣泄求助者的负面情绪,纠正认知偏差,重建合理信念,合理安排大学生活,改善同学之间的关系。2.长远目标:充分发挥求助者的潜能,完善其人格,增强其人际适应能力,懂得调控自我,助其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咨询方法和适用原理

1.咨询方法:①帮助求助者开展自我剖析,正确认识警务化管理的目的和意义,帮助其转变先前的认知偏差。②和求助者一起剖析所学专业的就业优势,引导其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奋斗目标,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③指导他学会解决自我情绪问题,寻找适合自己的处理方式,妥善处理好人际交往,尽快地融入到集体中去。

2.适用原理: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该疗法的本质就是转变求助者的不合理观念,主要治疗手段是逻辑分析与思辨,其核心为ABC理论。ABC理论认为,一个人情绪和行为的问题主要是源自其心中不合理的观念。只有接受合理观念,人们才能更为理性和睿智,才能消除求助者的负面情绪,最终解决行为和情绪方面的问题。

(二)咨询次数与时间安排

(1)咨询次数:每周1次,每次50分钟;(2)时间安排:每周三下午。

(三)咨询的相关费用

根据高校内心理咨询工作的公益性原则,求助者无须支付费用。

此外还要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七、咨询过程

(一)咨询阶段

本案例咨询预计进行5次,主要包括三大阶段:

1.诊断阶段(心理诊断阶段):包括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咨询。内容主要是构建良好的咨询关系,收集临床资料,开展心理测试,确定咨询目标和咨询方案。

2.咨询阶段(领悟阶段和修通阶段):包括第三次和第四次的咨询。内容主要是转变求助者不合理的观念和认知。

3.结束和巩固阶段(再教育阶段):此阶段为第五次咨询,咨询师在此前咨询的基础上帮助求助者总结和升华,并就此结束咨询。

(二)具体咨询过程

1.第一次咨询:任务:询问求助者的基本情况,构建良好的咨询关系。方法:摄入性会谈相关技术。过程:①填写咨询登记表,获取求助者的基本资料。②摄入性会谈,倾听求助者的陈述,构建良好的咨询关系。③阐述心理咨询的含义,告知咨询活动的注意事项,明确双方的义务、权利、责任。

2.第二次咨询:任务: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诊断,协商制定咨询目标和方案。方法:心理测验,合理情绪疗法。过程:①给求助者做心理测验(SCL-90、SAS、SDS);②与求助者协商,明确咨询目标,制定咨询方案;③介绍合理情绪疗法,依照ABC理论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剖析。A.诱发事件:高考发挥失常,就读于某二本警校,实行严格的警务化管理。B.不合理信念:认为自己各方面都是优秀的,上了这个二本警校很憋屈,没出息;认为警务化管理毫无意义,纯粹是没事找事;认为周围同学成绩不如自己,不是一个层次,没有共同语言。C.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情绪表现――情绪低落、烦躁,易冲动。行为结果――对警校适应不良;不参加集体活动;与同学人际关系紧张。

布置家庭作业:入学以来自己所存在的困惑,以及这些困惑都和自己的哪些想法有关。

3.第三次咨询:任务:进一步发掘造成求助者负面情绪和不良行为的不合理信念,并就此与之展开思辨。方法:与不合理信念辩论。过程:依照求助者的家庭作业中所反映的问题,发掘不合理信念,并与之辩论。比如:认为周围同学高考分数太低,和自己不是一个档次,和他们没有共同语言。学习公安学专业就一定会去基层公安机关,并且从事公安工作就没有出息。

布置家庭作业:例举一个自我出现负面情绪的事例,以书面报告的形式撰写合理翔实的自我分析报告,需包含ABC各项。

4.第四次咨询:任务:协助求助者重建合理信念,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尽快融入警校大环境。方法:合理情绪想象技术。过程:通过探讨和分析家庭作业,引导求助者展开回顾,进而发现自己原先的一些观念并非是理性的和客观的。比如:原先认为警校实行警务化管理就是浪费时间。但现在认识到,作为警校大学生,要严格遵守警务化管理制度。原先认为区队同学成绩远不如自己,没啥水平。如今意识到他们其实也有闪光点,很多方面远比自己强。

作业:做好职业规划;明确各阶段自己的任务和目标,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日常学习和生活。

5.第五次咨询:任务:巩固咨询效果,结束咨询。方法:会谈法、心理测验法。过程:进行咨询效果的心理测验,引导求助者对整个咨询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帮助其将合理的观念贯穿于现实,并就此结束咨询。

八、咨询效果评估

求助者自述心情渐好,食欲和睡眠逐步恢复正常。已经能够适应学校的警务化管理,对学校和所学专业有了归属感,进入了学习状态,也开始和周围同学交往了。

据其室友反映,求助者不再像以前那么孤傲,现在大家能够一起聊天和开玩笑。据其父母反映,求助者不再怨天尤人,也没有再提出复读。据其队长反馈,目前求助者内务和纪律方面表现较好,能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第五次咨询进行的心理测验结果为,SCL-90:总分138,因子分:躯体化1.3、焦虑1.5、抑郁1.4、人际关系敏感1.5,各项指标正常;SAS标准分42,SDS标准分46。该测验结果表明,求助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明显下降,已不存在临床意义上的抑郁、焦虑症状,其心理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咨询师发现求助者的情绪明显好转,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很好,能够主动去参加集体活动,逐渐适应了警校的学习生活,对警校适应不良的情况得到显著改善。

九、总结和体会

通过本案例的心理咨询工作,笔者认为合理情绪疗法既能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又能通过布置家庭作业起到巩固咨询效果的作用,科学地引导学生合理调控情绪,是较容易掌握且效果良好的方法。此外,结合此案例,我发现当前警校心理咨询的工作与普通高校相比,相对滞后。警校管理强调的是服从,缺乏地方大学专职辅导员制度,缺少师生之间的交流。并且,学管干部大多为部队转业,管理方式较为简单、直接,缺乏心理学专业背景或心理咨询师资质,同时也没有开展心理咨询的意识。这就容易造成警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长期积压,得不到疏导和释放的现象,隐患较大。因此,我认为要重视警校心理咨询师人才的引进工作和心理咨询机构的建设工作,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和咨询服务活动,从而确保警校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

【参考文献】

[1]郭念锋等.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

[2]郭念锋等.心理咨询师(二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12.

[3]郭念锋等.心理咨询师(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