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入学教育的目的是指导新生尽快的融入角色、适应大学生活,帮助其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新生入学教育近年来呈现出一种时效性不高的情况,深入分析其影响和制约成分,研究如何增强大一新生养成教育实效性及其对策,有着非常重要而迫切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生入学教育 现状 问题 策略
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个环节,是大学生适应生活变化的需要,也是成功完成角色转换的关键阶段。成为大学主力军的90后有着更加鲜明的思想特征,这也要求我们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理念、内涵以及方式方法亦应做出相应改变。
一、高校新生面临的困境
1.适应环境问题。
在我国,高中阶段对学生来说是最辛苦阶段,对我国学生而言,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学生进入高三后,几乎没有任何娱乐活动,体育课等副科全部让位于主课,在这种高压环境下,每一位学生都紧绷了神经,来全力以赴高考。在高考结束后,一大部分学生进入到了自己心仪的学校,但是进入大学的新生并不是如鱼得水,因为要过集体生活,独立的经济生活、考验料理生活起居等事情,都考验着新生适应环境的能力。其中就有部分同学因为不能适应而出现焦虑、抑郁、学习下降等情况,煎熬着学生的内心,使他们不同程度地出现心理问题。
2.人际交往问题。
此外,进入大学后,人际交往的范围扩大了,原来只是简单的师生关系,同一地域学生之间的交往,现在不仅要和不同地域、不同习俗的同学打交道,还要与各类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成员交往,这与中学比较起来在交往的范围更加广阔,同时大学的人际关系相较中学更加复杂化,这对新生的人际交往提出了挑战。人际关系紧张或不协调是大学生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中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比较简单,他们的中心只是一个“学习”,而大学里的交往就不那么简单了,包括同学、异性、师生、社团等,新生们远离往日熟悉的人际关系圈,天天面对着自己无法选择的同班同学和室友,对于缺乏人际交往实践能力的大一新生来讲,容易在交流过程中产生障碍。
3.学习问题。
大一新生们在中学阶段大多数学习都比较好,都享受过太多赞美和褒奖,但进入大学,周围的同学们学习成绩相当,他们不再像中学那样名列前茅,个别可能没有当上班干部,于是突然觉得昔日风光不再,心理优势荡然无存,由于心理落差较大从而产生从未有过的困惑、迷茫。大学更考验着一个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更多的自由学习时间,但有不分同学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而变得迷茫,以致会沉溺网络而不能自拔。
二、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1.思想品德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
为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我要把立德树人意识放在第一位,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为基础,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入到入学教育中去,并以形式政策教育等为手段,巩固和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新形式下,我们要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使他们能积极的调整自己的心态。对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从大学新生心理特点出发,增加教学形式、拓宽教学渠道,分析讲解大学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各种困惑和矛盾,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看待从而走身心健康成长之路。通过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新生心理档案,及时掌握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使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得到有效的指导。
2.专业教育与成才教育。
为了让新生尽快的适应高校学习及生活,首先要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通过各院系老师介绍专业情况使他们对所学专业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其次,向学生介绍专业与职业的关系、就业形势、应具备的素质,使学生从一开始就树立明确的成才目标,增加专业兴趣,稳定专业思想,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再次,要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的课程设置、考核制度、学习纪律,组织学生参观本专业的实验室和实训场所等,拉近学生与所学专业的距离。
3.学习方法指导和生活指导。
要引导新生及时调整过去的学习方法,在入校后及时对他们进行学习方法指导教育,让其明白大学和中学学习中的差别,尽快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通过各种途径,比如班会、学习经验交流会等形式,让新生明白大学学习中存在着课程门类多,学习周期短,专业性强等特点,完全靠自己主动自觉学习,在学习中以探索式、实践式学习成分增大,学习途径多元化。同时开展朋辈教育,让高年级优秀同学为新生介绍学习经验和成长过程,在与学工干部齐心协力下,共同帮助新生科学筹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树立学习信心。在生活指导方面,要让新生做好从已习惯的家庭生活向校园集体生活的转化,学会独立和共处。在入校后,就尽快帮助新生熟悉与其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校园环境吗,指导他们使用“一卡通”、校园网等与其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同时要深入了解学生思想生活现状,关注新生中的弱势群体,尽快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及时给他们温暖与鼓励,宣传国家及学校对困难学生的有关资助政策,消除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
三、我国当前高校新生入学教育问题的对策
1.开展通识教育和专题教育的相结合。
在入校会,我们要进行集中教育,让新生能从总体上对大学的学习、生活等有一个宏观认识,在集中教育结束后,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分专题组织教育活动,引导新生领会、消化前一阶段的教育内容,进一步巩固入学教育的成果。新生的入学教育应一直持续到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末,以便让他们在较长的时间里得到指导和帮助,实现顺利过渡。
2.注重强化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的结合。
在一段时间内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在这种密集式的教育活动中思想得到启迪、心理得到调适、行为受到约束,这本身就是对教育的强化。在这种强化式的教育中,一定要注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在活动中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功能。强化教育与学生主动参与相结合,使学生在参与中受到熏陶、感染和鼓舞,使教育目标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动力,激发起行为实践的自觉性。也只有当外在的强化教育与自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的时候,入学教育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3.加强理论教育与现实教育的结合。
理论教育体现了教育的系统性、科学性、知识性,而现实中的典型事例则体现了教育的验证性、示范性、启发性。特别要充分利用本校的、身边的典型事例,必要时可以请当事人回校作报告,讲述他们的创业历程和成功经验,往往能在学生中产生强烈反响与共鸣,进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4.注重教育的普遍性和针对性的结合。
关键词:新生;入学教育;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9―0029―02
一、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作用
1.是中国梦教育、培养、引导青年大学生的迫切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青年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将个人的“青”“成才梦”和中国梦有机结合起来。一是要掌握大学新生的心态多数是目标不定、动力不足、无所适从的,要用中国梦教育、感召青年学生敢于有梦;二是要引导青年学生将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完成日常学业、提升自身道德修养、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当中,增强大学生完成学习生涯的主动性、迫切性,引导大学生勇于追梦;三是要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脚踏实地,夯实专业基础,平心静气地学习,心无旁鹜地钻研,要勤于圆梦。
2.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现实要求
要在新生入学教育的最佳时期告知学生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要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觉行动。只有将被动的接受式的教育转变为主观的精神追求,才能起到精神补钙的疗效,才能凝聚出“高钙”的中国精神,汇聚出最强的中国力量,才能为助推中国梦积攒力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理论上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也要在实践上探索出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路径。
3.是大学新生学习与生活困境的潜在诉求
上了大学之后,学生视野瞬间开阔,改变了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时间自由、空间开阔、金钱独立、学习自主、监管松散,还有信息时代各种多元的价值观念相互激荡、相互摩擦、相互碰撞,影响、约束着学生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取向,制约着学生的心理发展趋向,导致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探索和尽快破解新生的入学教育理论困境。
二、现在多数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基本做法
1.军事训练
军训是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第一课,在磨炼学生意志力、训练吃苦耐劳、了解现代化国防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在军训中增加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训练等必要的防身技能,训练学生在第一时间研判各种危机事态,在各种危机事件中自救逃生。更要增强学生对现代化国防和周边形势的了解,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国家在各种事件中的立场和态度,引导学生从长远和战略上认识思考问题,增强“三个自信”的主动认同。
2.校史校情
要让学生了解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学校的主要领导为开创各种局面,为学校建立、发展和壮大所做的各种尝试和努力,在特殊历史时期所体现的开拓进取、大胆创新的办学精神。还要介绍学校知名校友,用典型的现实的案例教育引导新生要爱校,更要爱劳动、爱学习、爱祖国。
3.校规校纪
校规校级教育是大学生行使权利和自觉履行义务教育的开始,要在新生入学时将学籍管理、诚信考试、人际交往、学习方法、听课方法等各种具体经验和典型案例介绍给学生,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人,让学生尽快熟悉大学生活。更要以经典案例作为反面教材教育学生,规避各种风险。
4.专业介绍
在新生入学时要增强和丰富专业介绍的相关教育形式,要教育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大体方向,了解将来从事的具体行业,掌握必需的实践动手技能,了解各个教学目标所掌握的各种理论和实践知识,增强体验式学习的能力。了解本专业在国内研究的最前沿知识,了解相关院校在同等理论问题的研究程度,树立科学研究意识。
三、创新新生入学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
1.新生入学教育在形式上的创新
(1)新生入学采取“三封信”的教育形式。第一封信写给最对自己影响最深远、记忆最深刻的一位老师,让学生在大学的新起点上,回忆自己曾经奋斗的青春足迹,激荡起灵魂深处的最原始的青想,唤醒学生对尊师重道的价值追捧与信奉。第二封信写给自己的父母,感谢父母的生养和哺育之恩。第三封信是写给毕业后的自己,预知自己未来的职业、境遇抑或是家庭,用梦想回望的方式反观自己、警示自己、鞭策自己。
(2)新生入学接待采取定点式的教育形式。要在新生入学的时候,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一批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在陪同学生办理各种入学手续的过程中给学生第一印象的教育和影响。要在这个过程中给学生传达大学是另一个学习阶段的开始,学习仍是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还有考试、过级、就业等硬性指标,还要针对当下大学校园出现的各种危机事件进行必要提示和警告。
(3)新生入学采取以点带线式的“学长制”教育形式。针对当下新生入学教育的困境,笔者认为应采取“学长制”以点带线式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的优势在于,一是高年级学生的直接经验更具有生动性、直接性;二是高年级学生与新生的交流方式更加自然随意,便于新生接受,说服力强;三是高年级学生较长时间和新生生活在一起,学习环境一致,更有利于监督指导新生。
(4)新生入学采取撰写“学业规划书”的规划形式。撰写学业规划书的目的就是在引导学生完成对自我认识和规划的过程中,了解学生内心的变化和思想浮动,引导学生认识职业、了解专业,确立学习目标,肢解学习任务,分阶段完成求学任务,在完善自我的基础上形成健全心智和稳定的人格。
2.新生入学教育在内容上的创新
(1)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增加适应教育的内容。新生入学后经常出现学习上、生活上、人际关系的不适应,要增加适应教育的时限,为学生解决一些细小的问题和困惑,加强教育的执行力度,着重加强对“怎么学习”“怎么记笔记”等学习方法的引导。引导学生为自己设置合理的目标,也就是规划学业,引导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和了解大学。
(2)新生入学教育中增加生命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要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学会压力管理和情绪管理,学会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让他们明白在生命历程中并非只有幸福、快乐,还有艰辛、痛苦也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和面对情感、两性等敏感问题,学会欣赏自我,尊重他人,追求人格的独立和成长,做到精神成人。
(3)新生入学教育中增加挫折教育的内容。关于增加挫折教育的内容,要在新生入校后认真组织好新生的心理测试和筛查工作,建立相关学生信息档案,对有各种倾向的学生提前预防。同时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包括生活、情感、人际在内的各种挫折和逆境,挫折是生活的一部分,风雨后的彩虹才更美丽。
(4)新生入学教育中增加感恩教育的内容。高校要在新生入学教育中纳入感恩教育内容,要通过一系列的途径和措施强化感恩教育内容。比如在思想道德修养课堂设置感恩教育专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浓郁的学会感恩的氛围,在德育工作中增加感恩教育的目标设置,在二课堂活动中积极开展以弘扬传统文化的中孝老爱亲为主题的活动。
[参考文献]
[1]冯刚.坚持立德树人 注重统筹谋划 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2014(03).
[2]杜玉波.深化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践行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2015(02).
[3]张烁,刘川生.立德树人是根本[N].人民日报,2012-11-30.
关键词:新生入学教育;班级作用;实现途径;提高班级作用;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4-0196-02
一、高校班级在新生入学教育中的作用
(一)新生班主任的作用
新生班主任是班级的重要组织部分之一,分析班级在入学教育中的作用,首先应该明确班主任在其中重要性。高校新生的班主任是高校新生从高中进入大学校门接触的第一任老师,并且是大学学习生活中交流最多的老师。班主任的言谈举止对班级学生是一种无形无声的感染和影响。班主任不经意的一句话或一个举动都将对学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班主任如何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充当恰当的角色,正确引导班级学生转变角色,成为一名真正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学生,显得尤其重要。
(二)班级是学校行政管理最基层组织,有为学生提供最直接服务的优势
针对大学新生的实际情况及特点,新生入学教育应分为教育引导、训练适应、养成巩固三个阶段[2]。学校组织入学教育活动面对的是全体新生,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也不能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适应、巩固。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不是新生开学后一周或一个月能够完成的一项工作,而是需要建立长效机制,从长计议对新生进行全方位的引导。基于此,班级能够弥补学校入学教育工作时间的不足问题,将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系统地落实到班级,因班而异、因材施教,大一整一学年的时间都可以看作是新生入学教育的阶段,班级制定周密的入学教育计划,对口为学生提供直接的服务。
(三)良好的班风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特的班级性格
高校入学新生从全国各地汇聚而来,受地区教育环境、家庭环境等影响,有着各自不同的习惯和诉求。无规矩不成方圆,新的班集体的形成,需要有适合本班学生的管理制度和师生约定,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进而在良好的班风熏陶下逐渐形成独特的班级性格。所谓班级性格,简单理解就是班级的老师、学生经过入学教育阶段的磨合、教育引导,逐渐摸索出的一种治班之道和学生学习生活的习惯,使班级师生形成一种心理默认,习惯于彼此的契约,班级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二、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中发挥班级作用的途径
(一)班主任老师角色的阶段性准确定位
目前在高校内,辅导员班主任与学生存在的师生关系总结起来主要可以归纳为放任型、专制型、管理型、慈爱型和民主型师生关系五大类型[3]。根据以上叙述的新生入学教育应分为教育引导、训练适应、养成巩固三个阶段,班主任应该在相应的三个阶段内充当不同的角色。在教育引导阶段,也就是学生入学的1~2个月内,班主任应该充当慈爱型老师角色,工作有强烈的责任心、认真耐心,对学生投入更多的感情关怀,从而使学生对班主任亲近、信任、敬重,消除学生中大学班主任老师难见的印象,通过班主任的努力,让学生对班级进而对学校产生归属感和热爱感;随着入学教育引导阶段过渡到训练适应阶段,即学生入学后的3~5个月内,慈爱型班主任角色必须逐渐转换为管理型班主任角色,否则学生会对老师产生依赖感,班级管理松散,不利于班级发展,班主任需要制定班级管理制度,与全班同学达成一致约定,按照班级规定进行治班,奖罚分明,严字当先;当班级严格管理状态持续时间较长时,学生只是服从,会形成一种高压心理,此时,应将入学教育进入到养成巩固阶段,班主任应该追求民主型老师角色,班级管理要严松有度、管放相当,发挥同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学对老师信任、敬佩、亲近,班主任有强烈的民主平等观念、创新精神、有很强的人格魅力和很高的业务素养和强烈的事业心,使班级进入一种有秩序有规矩的发展状态,形成独特的班级性格。但民主型老师角色是非常难达到的一种高度。
(二)充分利用迎新军训机会发现人才组建班委
班干部也是班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他们是学生和老师之间沟通的桥梁,为学生提供服务,对学校各部门的工作进行上情下达。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在迎新军训这两大新生活动过程中,通过多与学生交流、翻阅学生档案、观察学生表现等,发现班级里善于参与管理和乐于为同学服务的学生,对班干部职务和新生进行准确评估,组建一支乐于奉献、吃苦耐劳、责任心强、富有创造的班干部队伍,为日后的继续新生入学教育和整个大学的班级建设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以学校组织新生校规校纪学习考试为契机,制定班级管理制度
家有家规,班级也要有自己的规矩,以此为同学创造一个舒心稳定的学习环境。在学校组织新生学习校规校纪期间,班主任要带领班级学生,认真高效的学习,使学生真正了解学校管理制度,这是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使学生明确在未来的大学期间,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同时班级要以校规校纪学习为契机,结合学校管理制度,切合班级实际,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具体到宿舍管理、班级文化建设、班级学风班风、早操等内容。并坚持将制定的班级管理制度贯彻执行,有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班级规矩不是不愿遵守,而是班级规矩在实行过程中,不断地被打折扣,如有奖无罚、执行中止和执行不及时,导致学生对班级规矩慢慢地漠视。所以,班级要制定班级制度,更要有效并长期地执行。
Abstract: The new students are now facing many problems, therefore, new students education will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rticle from the University conducting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life guidance, Xue Xi counsel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Gaisha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Entrance Education main content, and highlighted the new ways and methods of school education.
关键词:新生 入学教育
Key words: Freshman Students
作者简介:刘钧艳(1979-),女,山东海阳人,长春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助教,硕士,从事中日西学比较研究。
一、大学新生入学后面临的问题
(一)适应环境问题
大学新生在进入校园后,经常要面对新的情况,扮演新的角色,执行新的任务,适应新的环境。这一系列的变化逐渐使他们原有的习惯、心理结构和心理定势被打破而无所适从。与中学时代不同的是,大学生活的衣食起居条件和生活习惯都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对初次远离父母、家庭的新生而言,是一个挑战。
(二)人际交往问题
人际关系紧张或不协调是大学生最常见的心理困扰之一。中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比较简单,他们的中心只是一个“学习”,而大学里的交往就不那么单纯了,关系分师生、同学、异性、社团等,新生们远离往日熟悉与密切的人际关系,天天面对着自己无法选择的同班同学和室友,对于缺乏人际交往实践能力的大学新生来讲,新的交往容易产生隔阂。
(三)学习问题
考上大学的大多在中学期间学习成绩较好,往往是老师的骄傲、家长的宠儿、同学的榜样,听到的多是赞扬声和过高的评价。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信心满满,具有很强的优越感。但进入大学,他们的成绩不都像在中学时那样占据绝对优势,不再是班干了,老师的表扬少了,不再有羡慕的眼光投在自己身上,于是突然觉得昔日风光不再,心理优势荡然无存,第一次体验辛酸、痛苦、彷徨、迷惘,产生从未有过的困惑。
二、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必要性
面对从未体验过的新环境,大学新生会萌发出强烈的好奇感,同时,也会产生强烈的陌生感。最近几年,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不断报道了大学新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退学的消息。退学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退学学生没有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心理上无法适应新的生活,产生心理疾患;学习上,无法适应新的教学方式;还有就是对专业的不满意、对就业前景的不了解等等。[1]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可以使他们在正式全面接触这些新环境之前,对之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从而有助于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
三、入学教育的内容
(一)对大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缩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刚入学后,新生普遍会出现心理落差,理想和现实之间难免会出现大大小小的差距。在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通过开设课程和讲座的方式,进行较为系统的心理健康理论教育,帮助广大新生了解心理健康与智商、心理健康与情商、心理健康与成才的关系,出现心理问题如何化解以及自助、互助途径等等。同时举一些具体的实例,让新生了解到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改变现状,或者这样的环境更利于他们以后的发展。
2.积极引导新生,帮助新生尽快实现角色转变。很多新生在入校之初,对大学生活抱有美好的期望,但是由于角色转变较慢,很多新生很难适应大学生活。为此,辅导员应该多与新生沟通、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积极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工作;同时,组织开展各种经验交流会。这会很好地帮助新生解决一些心理上的困惑,让新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角色转换。
(二)对大学新生进行生活指导
1.让新生自主寻找校园生活中的乐趣。新生觉得大学生活无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大学校园里的各种活动不了解。入学教育的过程中,可请有关人员专门介绍学校的社团、英语角、各种讲座和各种文艺演出等有关情况,让新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这会让新生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对大学生活也会充满信心。
2.培养新生的独立、自理能力。培养新生的独立能力,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独立做事的能力,要求新生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应该亲历亲为;二是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对于新的环境,新生总是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要他们善于开动自己的大脑来思考和解决问题。[3]
(三)对大学新生进行学习辅导和专业教育
1.学习方法、方式的转变。让新生充分认识到大学的学习方法、方式与高中的不同,如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最直接的方法是主动寻找任课老师的帮助。当然也可与同学一起探讨,直到问题的解决。另外,大学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十分丰富,可通过查阅书籍和电子信息系统来解决问题。
2.对新生进行专业教育。新生刚开始接触的都是基础课程,所以对自己的专业要干什么、怎么干都充满了好奇甚至困惑。对于新生来说,学校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专业思想教育,邀请本专业的专家、学者、有作为的校友等对新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背景、学科专业特色、社会地位、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及科研情况、主要学什么、今后干什么、课程设置、专业现状和发展前景,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专业特点和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从而帮助学生稳定专业思想,树立专业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动力,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3]
(四)对新生进行引导,改善人际交往
鼓励新生消除陌生感,建立和谐融洽的同学关系。新生多数都是外地生源,部分新生由于对环境和同学的陌生而产生恐惧感和孤独感,以致无法安心学习,因此,这个问题最好在入学初期就得到解决。新生都是初次远离父母、远离家乡,生活自理能力不是很强,大多数新生也没有住过集体寝室的经历,突然间面对来自各地的陌生同学会感到很不习惯,时常还会因为不同个性、不同生活习惯发生一些不愉快。因此,新生入学初期,无论是领导还是辅导员、任课老师都要对新生给予更多的人性化关怀,要经常深入寝室、课堂,与新生交心谈心,了解新生所思所想,为新生排忧解难,同时要仔细为新生做好各方面的介绍和解释,使他们尽快熟悉环境,适应本土生活;还要充分利用晚上休息和军训休息时间组织新生做些小游戏或拉歌比赛等活动,帮助新生消除彼此间的陌生感和距离,同时还要教导新生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以及宽容、忍让的道理,最好打印一些有关同学之间、寝室内部和睦相处的资料,专门抽时间组织新生学习,使他们顺利地度过心理不适应期,尽快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同学关系,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去。
(五)安全与法制纪律教育
安全教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人身安全教育,刚步入大学的新生都想对学校所在地有更多了解,可能会独自或三五成群到处游逛,所以很容易发生危险,要告诫他们尽量在校园内活动,如果要离开校园最好找老生陪同,以防迷路丢失或对环境、交通路线的陌生而发生意外。其次是财产安全教育,初次远离父母独立生活的新生们,基本上都是第一次自己掌管较大数目的生活费和一些贵重物品,或多或少都有些不知所措,要告诉他们除了每月支出的生活费用以外,其余的钱全部存入银行,而且密码不要用生日或手机号等容易破解的数字。如此之类的细节,都要一一教给新生。再次是消防安全教育,要教育新生,不私接电线或使用大功率电器,并要教给新生一些消防常识,一旦发生意外首先切断火源,扑灭火苗,同时拨打119或学学校卫处电话。有关安全教育问题还可以摘录一些大学生安全实用知识,组织新生学习。
四、新生入学教育的方法
(一)抓住迎新契机,做好入学教育初步准备
新生入学教育应当针对新生思想实际,有的放失地进行,切忌泛泛而谈。这要求我们必须先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情况。在迎接新生时,院系领导和辅导员、班主任都要认真观察新生的特点,对每届新生形成初步的判断,为接下来的有针对性的入学教育奠定基础。
(二)抓好新生的军训工作
军训不仅锻炼的新生的体格,更重要的是磨砺他们的意志。在新生进校后及时开展军训,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品性和习惯基础,严格的军事纪律和军事训练也能重塑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新生改掉许多不良的习性。
(三)以军训为基础,抓住本校特色,加强制度教育
新生进入高校后,其生活、学习、工作和作息都需要自我管理。但他们中有不少人都养成了依赖父母和自由散漫的不良习惯,如果一开始就放松对他们进行校纪校规教育,不严格要求,他们的不良习惯就会继续发展,经常出现违纪现象。让新生养成把遵守规章制度当做一种习惯。
(四)发挥学生团体自主性,做好新老生经验交流
通过院系学生会自主开展新老生经验交流,让老生中的优秀同学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事迹说服教育新生,有时胜过我们领导、老师模式化的说教。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提高高校新生入学教育质量,应当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期不断改进、创新。入学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争取方方面面的支持、配合,才能富有成效。
参考文献:
[1]杜艳芳.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M].2004.12.
一、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概念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概念可归纳为高校有关部门根据大学新生特点,为帮助他们尽快完成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促使其健康成长和发展,依据培养目标和大学特点,在新生入学后集中开展的一系列学生管理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新生进行教育引导,使其尽快了解、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具备一定基本素质的准备性教育。
二、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
(一)目标教育。大学生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要立志,要有理想,向往更高、更远、更美好的未来。按鲁迅先生的说法,任何一个人只要认准目标,积之十年,总可以成为一个专家的。大学生要围绕目标去读书,围绕着目标去思考,围绕目标去交友,围绕目标去实践。
(二)学习教育。学生在校期间,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学习。学习教育要包括:第一,帮助新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定位。大学学习是为自己未来立足于竞争激烈的社会而准备的。第二,教育新生明确学习主体的角色转变。高校的学习主体就是大学生本人。大学生要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同时参与各种丰富的业余文化活动,加强能力培养,力争达到素质的全面提高。第三,帮助新生注意学习方法的培养,适应大学习特点。第四,帮助新生学会科学统筹时间。第五,帮助新生学会利用图书馆和网络中的各种资料,对自己的资源进行更新。
(三)纪律教育。 新生一入学,要进行法律与校规校纪教育,从全方面严格要求,辅导员要提醒学生,道德是告诉你要做什么,法律、规章制度是警示你什么不能做,辅导员要结合以往的事例,反复讲,讲透彻,如《学生手册》中“学生管理规定”的内容,要让学生明确哪些是他们不可以做的,并在思维意识上建立起遵守法纪校纪的自觉性。
(四)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社会高速的发展及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学生面临的问题及压力越来越多,有心理失衡而引发的惨剧更令人触目惊心。据相关部门统计,全国25%―30%的在校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新生刚离开家,离开父母,来到一个新的环境,接触新的人,不同的学习方法,以及生活方式,这些势必会给学生带来诸多不便,易造成学生的心理上的失衡,严重的会导致心理疾病。因此,在新生入学后,要重视他们的心理状况,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特别要关注心理有障碍,贫困生、孤残及单亲家庭的学生,及时了解他们的动向,给予关心和爱护。
(五)安全教育。要让新生尽快熟悉校园及周边环境,附近道路特点。校园内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部门的位置,提醒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教育学生在公共场所要自觉保护环境,遵守秩序,营造加一个轻松、安全、优美、整洁、舒适、和谐的学习环境。
三、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意义
(一)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教育内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更是建设和谐校园的第一步,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基础性工作。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构建和谐校园当中,就必须将大学生教育作为一项首要的重要工作来抓,并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阶段。站在和谐校园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入学教育,深度关注大学新生的生活细节、学习特点、情感动向、理想信念等,坚持以学生为本,紧紧抓住“入学教育”这个基点,在新生入学之初就拉小大学生“现实大学与理想大学”的心理落差,教育新生正确看待大学生活、学习、爱情、理想、网络、就业等等关键词,提前给新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打足够分量的“预防针”,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入学新生的角色转换任务为大学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契机。大学新生正处于道德人格完善、心理趋于成熟、生活相对独立、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利用这一契机,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大学生当中普遍存在理想虚无、信任缺失、道德异化、金钱主义、追求消费、心理贫困、人格扭曲等令人担忧的现象,为此,入学教育中应当着重理想信念、诚实守信、家国责任等教育,要结合学费交纳、贷款还贷、诚实考试等具体问题以及学生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线,以“三观”教育为主导,以诚实守信教育为主体、以家国责任教育为重点,富有成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性工作。入学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速度,也将影响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入学教育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供集中并主要体现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上面。“21世纪职业教育要达成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主体性、创造性的独立个体”。现代人人格精神的养成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面。 入学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大学生的人格精神特别是诸如责任、规范、质量、服务、沟通、团队等现代职业精神。在新生入学伊始就开展职业意识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职业修养的自觉性和针对性,从而在新生自身这个层面上提高了人才素质,从而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工作奠定基础。
(四)是大学生成才成长的导航灯与方向舵。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能否有一个好的开端,关系到新生的整个大学生涯,甚至对他今后的发展与成才都产生深远影响。入学教育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最关键的基础教育,其目的在于对新生给予及时科学的学习和生活指导,使他们尽快地熟悉、 适应大学生活,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开启大学学习和生活的良好开端,为成长、成才、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导向性、方向性、基础性就成为入学教育的基本属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辅导员 新生 入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46 文献标识码:A
1大学新生面临的主要问题
1.1生活问题
新生步入大学之后面临的生活问题较普遍、严峻,其中最典型的表现就是独立性差,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摆脱父母以及中学教师的管教与约束,心理上渴望独立。但因为生活方式与生活范围的改变,往往事与愿违,大部分学生一旦遇到生活问题便束手无策,因此,大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成为新生入学的第一难题。
1.2学习问题
大学学习是一种“自主学习”,学习范围也较广,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都是由自己决定,老师和课堂只是指导性的,这与中学的学习方式具有本质区别,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因这种宽松、开放式的学习方式与环境顿时改变,心理开始放松警惕,行为开始变得散漫,没有目的,学习动力明显减退。
1.3心理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成为社会备受关注的焦点,特别是近几年高校所发生的悲剧事件,不得不令人深思。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面临大学环境适应、人际交往、学习成长、择业就业等一系列问题时便会出现心理压力与冲突,加之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排解和梳理,久而久之便产生焦虑、敏感、自卑心理,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4思想问题
每个时代的青少年都有各自的特点,都刻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目前“95”后已经成为中国高校的主要力量,他们个性鲜明,思维活跃,竞争意识强,具有创新、创业意识。与此同时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出现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多元化、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等一系列思想问题。
2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主要工作
2.1适应性教育
大学新生入校后首先要做的就是适应性教育,大学适应期的调整阶段应当完成角色转换教育、自我管理教育、人际关系能力培养,辅导员在大学生适应阶段扮演重要的角色。首先,应当让学生学学生守则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掌握学校发展历史与文化,使大学生对自己将要生活的学校知根知底。其次组织新、老生见面交流会,使新生能够更深层次的了解大学生活。与此同时,应当依托班级、社团等形式,开展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开展丰富多彩的主体班会,发挥团结学习、组织学生、教育学生职能,积极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2.2专业教育―大学生生涯规划指导
正如前文所述,大学新生在面临新的学习环境的同时,出现学习动力减退、对所学专业方向的发展认识不足,抱着“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的”态度,导致挂科现象严重。针对此问题,首先要对新生做好专业发展前景知识的疏导工作,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学科带头人以讲座、交流的形式与大学新生展开讨论教育,稳固专业思想,增强学生学习本专业动力。其次,就是帮助大学生做好生涯规划,让职业规划真正融入大学生活,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专业观、就业观,以适应大学学习和社会发展变化,而并非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
做好大学生生涯规划,关键要帮助大学生正确的进行自我认知与分析,看清形势变化,端正学习态度,从而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坚定自我,树立职业理想。
2.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现代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差,观念开放,喜欢张扬个性,标新立异,同时又常常伴有孤独、冲动、承受挫折能力弱等心理问题。面对大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辅导员应始终保持耐心、爱心、细心,开学初就应当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关注特殊群体。定期召开学生主体班会,加强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的沟通交流,做到问题早发现、早介入。其次还应当结合大学生市级情况开展谈心谈话活动,有针对性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生活两大方面的具体问题。面对实在难以解决的学生问题可以借助学校和社会的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切实把学生心理健康常放心上。与此同时,借助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注重培养大学生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承受压力与挫折的能力。
2.4理想信念教育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当代大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将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兴衰。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组织者、实施者和引导者,必须始终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言传身教,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党的基本理论知识、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国情教育,深入进行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与此同时,应当注重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积极引导大学生关注国家大事,树立远大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终身。
2.5爱国主义、公民道德教育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爱国主义、公民道德教育始终要放在首位,对于刚步入大学校门的新生,辅导员应以大学生军训为契机,广泛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培育大学生爱国情怀,树立民族自信心。培养大学生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把爱国主义、道德教育实践融入大学生生活当中。作为一名辅导员更应当要以身作则,爱祖国爱人民,积极引导大学生要放眼世界,在社会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不论身处何方都应当对自己身为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2.6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络已经进入大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网络给教学、生活学习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极大机遇和挑战。最突出也是最普遍的问题就是大学生沉溺网络,因此,将网络教育做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必修课迫在眉睫。作为高校辅导员,首先要加强网络监管力度,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实情;其次要利用网络为大学生生活学习提供服务,积极引导大学生正视网络,学会用网,合理分配网络时间。第三,要积极开展网络文化教育活动,密切关注学生网络动态,严防传播有害信息,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主要阵地。
3小结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重点亦是难点,更是大学生生涯的开端。俗话说辅导员的工作是万条线一根针,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千头万绪,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输送人才,培养栋梁之才,作为高校辅导员任何时候都要立足学生,以人文本,结合时展特征,时刻站在学生角度,为社会发展作考虑,切实深入大学新生教育工作,把握学生规律,为大学生人生的转折点把好关,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奉献终身。
参考文献
[1] 王静.浅析当代大学生的独立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7):244.
[2] 祁辉.浅谈大学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工作[J].现代交际,2016(430):165.
[3] 刘茹.高校新生教育的内容与方法[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6,8(2):19-23.
[4] 张冬青.职业规划教育融入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探索[J].亚太教育,2016(12):219.
[5] 马艳波.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J].兰台论坛,2016,8(3):12-13.
Abstract: 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role, study method, and learning aim of students from middle school to college, expounded the importance of university library in teaching, and objectively presented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ary of preparatory education for freshmen. At the same time, it introduced the new method of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 for freshmen from traditional education model to modern model, and passive service to active service.
关键词:大学生;图书馆;重要性;必要性;建议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library;importance;necessary;suggestion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8-0254-02
1 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的区别
从中学到大学,是人生的重大转折。从学习生活环境、学习方法和要求到学习内容都与中学有了很大变化。对许多大学新生来说,高中时期来自学校、老师、家长、高考的“高压”已经不存在了,在相对自由的大学校园里面对全新的学习环境与模式反而无所适从。现代高校强调学生的“三自”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与自我服务。其与中学学习相比有着明显的分别:
1.1 从学习性质的角度看,中学是普通教育的一部分,主要是学习各科的基础知识;大学则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教育。大学学习具有明显的专业性,实际上是一种高层次的专业化学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比助学大为扩展。大学中的学习不仅是接受知识,还强调对知识的探索性和研究性,大学里不采用题海战术也不必死记硬背,而提倡生动活泼的学习,提倡勤于思考,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1.2 从学习目的的角度看,大学的学习及要求掌握比较深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还要求重视各种能力的培养。大学教育具有明显的职业定向性,要求大学生除了扎扎实实掌握书本知识之外,还要培养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及表达能力,为将来适应社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大学中除了必修课,还有很多辅修课供学生选择,大学生可以在辅修课的课堂上学到更多更有用的东西。
1.3 从学习方式的角度看,中学时期,只要跟着老师走,一切听从老师指挥,老师教学生是“手拉手”领着教。而大学则是“老师在前,学生在后”的指导学习关系,学习以自学为主,课堂教学为辅;在学习时间上,中学里老师占用自习课、拖堂的情况在大学里几乎不存在,大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在学习过程中,大学生不像中学生那样单一、机械地从课堂教学中获取知识,大学生还要从图书馆、资料室、报告厅以及社会实践中获得大量信息,吸取文明成果,从而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
1.4 从学习绩效的角度看,大学里成绩的判定方式更为灵活,比如可以通过考试、考查、答辩等多种方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检测方式相对中学来说比较灵活。而且,除了学习成绩,着素质测评也是评定大学生在校表现得重要方面,这就要求在校学生不仅要搞好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把发展的领域进一步拓宽。
1.5 从授课特点的角度看,大学教师的授课方式、指导方法也与中学教师不同。中学主要是老师讲授,每节课老师安排的非常具体,所讲内容主要源于教科书和教学大纲,在课堂上,老师精讲细讲唯恐学生不懂。但是在大学里,老师讲授的内容并非都来自教材,而且课堂节奏快,信息量大,介绍思路多,详细讲解少,鼓励学生提问或参与讨论,强调学生自学。
2 图书馆在高校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图书馆是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书刊资料,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的文化、科学和教育机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歌德说:图书馆就像是大宗的资金,默默流出无以数计的利息。任何大学院校存在和发展的关键资源都是:教师、图书馆与科研设备。任何高校成长的内在逻辑都是图书馆做其强大的精神支柱。正如郭沫若所说:办好图书馆就等于办好了大学的一半!
2.1 大学图书馆在大学的核心地位: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1]与师资、实验设备是学校建设的三大支柱,它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2]在国外,大学图书馆是学习中心,是大学的心脏。在国内,图书馆既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化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大学图书馆是师生的精神家园:徐志摩在他的《我所知道的康桥》中写到:“康桥的生活,可以说完全不曾尝着,我知道的只是一个图书馆,几个课室和三两个吃便饭的茶食铺子。”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之一。也许在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不同的图书馆,但有一点是相同并确定的:图书馆是大学生学业成功的重要基地与良师益友。图书馆丰富的藏书是人类智慧与知识的结晶,大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漫步书海,纳人类知识之百川,造就了高认知人格。图书馆像一个巨大的磁场,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运用图书馆特有的教育性与渗透性,把人类最精华的思想、最崇高的品格植入师生的灵魂。
2.3 大学图书馆是大学的学术贯通平台:大学学习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博览群书,亲近经典,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在信息时代,网络知识信息的出现,为师生的学习研究平台提供了无限可能。图书馆丰富的信息资源、教学辅助平台、网上虚拟参考服务等现代化的信息服务让师生的教学模式趋于多样化,为教师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最新最全面的信息保障,让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吸收面更宽广。同时,随时更新、扩充的资源库使教师教研工作的及时便捷互动交流成为可能;使学生能够随时接触接受最新的知识教育,并全面了解社会人才需求,适时提升自己全面素养。
3 图书馆新生入学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从图书馆在大学校园的重要地位中我们不难看出,图书馆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是他们获得课本以外的知识,获取动态信息的重要场所。因此,图书馆对新生的入馆教育是新生尽快适应、驾驭大学学习生活的第一需求,亦是图书馆教育职能发挥的重要方面。图书馆对新生的入馆教育是发挥图书馆教育职能的重要体现。在大学新生入学伊始,及时向学生普及图书馆的相关知识,使其正确认识图书馆的地位与作用是激发新生入馆学习兴趣的关键的一课。
首先,从视觉冲击入手的高校图书馆入学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入大学校园后人们开始有一种共识:校园内最吸引人的建筑不再是中学的教学楼而是图书馆。图书馆建筑已经成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是一所高校的形象工程,是高校发展水平与现代化程度最直观的象征。新生入学伊始,及时的入馆教育会让他们明白,这座建筑不仅是大学生涯里每天必见的景观,更会与他们日后的生活学习休戚相关。
图书馆在满足新生好奇心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的入馆教育往往事半功倍,能快速有效地在最短的时间激发学生探寻、运用图书馆的欲望。
4 高校图书馆新生入学教育的建议
图书馆对新生的入馆教育是发挥图书馆教育职能的重要体现。开展大学生利用图书馆的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而这项工作应从新生入学时就着手抓起,努力创新教育方式,为把学生培养成为21世纪合格人才作出高校图书馆的应有贡献。
4.1 以电化教学来激发新生兴趣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既对新生产生了极大的魅力,又使他们望而生畏。当新生不知如何跨进这座深邃莫测的知识宝库时,迫切需要对图书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因此,需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新生入馆前的培训。将图书馆的概况、各项职能、开放时间、资源分布、部门设置、借阅与管理制度、公共检索方法及电子资源平台等内容制作成视频向新生播放,以形象、生动、直观的画面使新生在不知不觉中愉快地接受了图书馆这一带有目的性的教育,加深了对图书馆的了解。
4.2 编印指南以配合教学指导 经过电化教学的新生虽然对图书馆的整体状况有了了解,但对于在利用图书馆资源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状况仍然不知如何处理,为了增强学生对图书馆的深刻认识,高校图书馆可以编印读者指南,人手一册。指南以图书馆的性质和作用、藏书特点、服务项目、信息检索方法、规章制度等作为主要内容,已图文并茂的的形式向读者介绍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内容,作为新生入馆教育的自学教材。另外,设立咨询台及时解答新生提出的问题,向新生宣传图书馆在高校中的作用,宣传名人与图书馆,引导新生有效地阅读图书,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热爱图书、保护图书的良好品德。
4.3 以分系讲解方式使学生学以致用 新生入馆教育是实用性很强的一门应用课程,分系授课可以根据不同新生的知识结构、可接受性等因素因人施教,优化教学效果。例如:根据不同系科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进行一些涉及教学实习、论文写作或科学研究课题的文献检索利用教学;利用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对新生进行上机操作教育。为很好地配合高校“宽基础,厚知识,高素质,强能力”的教学改革,要教授新生如何利用图书馆的电脑检索所需的文献资源,培养新生自觉的信息情报意识和对知识的选择,使他们学会“学习”;培养新生信息情报检索和利用的技能,掌握分析、鉴别和有效利用信息情报的方法,促进新生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形成,进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培养他们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虽然分系授课必须视不同系科的教学对象、专业特点,分别举例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但它能让学生将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图书馆利用方法联系起来,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入馆教育是一次与他们关系十分密切的专业课,而不是另外加给他们的一门可有可无的公共课。
4.4 从实际出发来充实提高 新生在利用图书馆的过程中,仍然会出现一些相对较集中的问题。例如:第一,为自己方便利用,超取、多占阅览文献,造成严重的书刊乱架现象。第二,私自带课本或物品入进,置工作人员的禁止于不顾。第三,阅读文献时随手在书上做题、乱画,特别是在英语习题集和计算机类图书上,尽管工作人员加强了管理,但这种现象屡见不鲜。第四,有些学生对那些实用性强又有保存价值的文献珍页,偷偷撕下来归己所有,造成毁书等。对于这些问题,要善于发现,并总结规律,在入馆教育过程中,对照图书馆规章制度的有关条文一一做重点讲解,重点强调。同时不断地充实入馆教育的内容,突出重点,规范读者行为,形成文明借阅之风,减缓因新生对图书馆陌生而给各部门带来的工作压力。
4.5 对学生的教育要长抓不懈 入馆教育不仅限于新生,还应该把它当作一项任务针对每一位在校生。图书馆是一个窗口,只要善于观察,加强沟通,每位读者的心态都可以了解。一年级的新同学对什么都是新鲜的、陌生的,需要馆员的主动帮助。随着到馆时间渐长,他们熟悉了大学生活,有的成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有的却变的玩世不恭。所以从新生入学一直到毕业,图书馆都有责任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特别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让每位同学都能顺利地度过大学生活,走向社会。所以,对入学新生的教育应该是连贯的、长期不懈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
4.6 搞好馆员自身形象的塑造 在教育和服务过程中,馆员应注意自身形象的塑造和自我修养的提高。首先,新生入馆教育的授课教师应该由在图书馆学方面有一定研究基础的老师担任,这样才能使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其次,授课教师应具有敬业精神和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并乐于承担新生入馆教育的工作,同时也要不定期地进行文化科学知识的更新,以适应教学方法变化的实际需要。对于其他直接面对学生服务的工作人员,更要注意服务态度和讲话方式。比如:对学生的咨询要做到百问不厌,服务热情,这也是图书馆员最起码的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一、高职院新生入学教育存在问题
1.入学教育模式固定化。
新生入学后的2周,进行入学教育,然后进行军训和军事理论的等的学习。所有学生都进行集中的教育,这种疾风骤雨式的教育方式,在发挥一定作用的同时,也有很多问题。由于学生众多而教育者有限,受场地、资源等的限制,入学教育模式大多采用讲座、集体参观的模式。新生不感兴趣,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内容也不能马上消化吸收,效果大打折扣。当遇到实际问题需要解答时,入学教育已经结束,他们要自己摸索怎样解决。
2.入学教育对象笼统化。
高职院的学生具有一般大学生所不具备的特点,他们在高考中分数偏低,无法进入本科院校,很多学生都认为学校不如本科大学,没有学习的动力和自觉性,思想和行动上也缺乏活力和动力。高职生源有高中毕业生、中专单招生、注册学生等,这些学生的学习动机、知识基础、接受能力都有差异,生源的复杂性和差异性也对新生入学教育制造了障碍。高职院对新生的入学教育较少考虑对象的差异性,笼统的对他们进行整体一致的大规模教育,常常停留在较浅的层面,收效甚微。[1]
3.入学教育帮助包办化。
[2]高职院的入学教育希望解决学生的困难,帮助学生更快适应大学生活,出发点是好的,也确实对学生有一定的帮助,但是这种包办化的帮助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学校很少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现在到底需要什么帮助,希望了解什么。从既往的经验和教训制定帮助的内容和形式,学生却并不买账。现在的学生是有个性的新一代,上大学就是渴望自主,不想再像之前被包办,所以面对这样的入学教育他们不得不参加,但是消极怠工,不听、不理解,往往与学校的初衷事与愿违。
4.入学教育效果评估缺失化。
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将入学教育作为重要的培养计划,但是和其他专业课程和教育教学环节相比,很少对教育结果进行评价。部分高职院对入学教育的内容进行考试,但考试内容多局限于校规校纪,而且采用开卷形式,考完结果也没有奖惩。这种考试显然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不能完全反映出新生接受入学教育的实际效果。此外,入学教育作为一项工作,大多由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老师承担,学校对于实施情况缺乏一定的辅助和考核,往往会规模很大效果很小。[3]
二、提高入学教育实效性措施
1.创新入学教育模式。
入学教育在学生的整个大学过程中都是十分重要和特殊的,为了保证入学教育的质量,必须动员所有的教育资源参与其中,合力共赢,形成学校、老师、社会、家长一起参与的格局。学校统一把控、学工和教务部门牵头组织、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各学院具体实施。坚持以学生工作负责人、辅导员、任课教师、机关干部、后勤管理服务人员、学生干部和骨干等为主要参与者,邀请和动员学术带头人、杰出校友、社会成功人士以及新生家长积极参与,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发挥整体合力,提高入学教育实效性。[3]
2.有针对性进行教育。
新生入学教育内容要具有针对性,包括必要的思想观念、学习方法、安全规范等共性教育,更要包括对个体发展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以新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新生的心理期待、发展要求以及个体差异,加强与新生的互动,在交流中了解新生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给他们诚挚的关爱和优质的服务,相互信任,更好地体现以生为本的宗旨。开展深人细致个别交流和辅导,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际状况和心理需求,适时引导,及时帮助学生化解疑难,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2]
3.引入新媒体鼓励学生自主选择。
传统的入学教育使师生的交流具有不对称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今智能手机非常普遍,新媒体对于学生更有吸引力。在入学教育中可以引入新媒体,校规校纪、专业知识等作为必选课,其他内容作为自选课,利用全新的平台让学生在微博、校园网上面选择加入参观、讨论、演讲、示范等活动。积极利用新媒体搭建师生沟通交流的平台,不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让新生感受到学校和老师对他们的尊重。这个平台的搭建使学生可以从被动变为主动,能够第一时间了解老师的信息、第一时间了解入学教育的内容并作出自己的选择,体现了交流的相互性。[4]
4.运用新媒体评估效果。
在自主选择上课的新媒体平台,可以让学生对于上的入学教育内容进行评估,对所选择内容的上课情况、讲解内容、讲解人、讲授方式进行评价,以便学校掌握新生对入学教育的兴趣点,更接受何种授课方式,对所有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为今后入学教育的计划和内容的制定提供有力基础,帮助高职院的新生入学教育不断完善,更加满足新时期学生的需要,提高新生入学教育实效性。总之,明确了新生入学教育的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创新模式,利用新媒体,与时俱进,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分析,对新生入学教育进行改革,让高职院的新生入学教育更具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孙姗.《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研究》.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11.
[2]侯燕,费拥军.《高校新生入学教育需防六种误区》.中国成人教育,2013.9.
[3]曲云进,姜松.《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实效性问题研究》.高校教育管理,2009.11.
【关键词】高职院校;入学教育;“90后”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1.学习动力不足,人生目标不明确
在如今高职院校注册入学的新形势下,录取的学生基本为高考分数处于比较低位置的学生,这些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比较薄弱。并且在进入大学以后,课业负担不是很繁重,学生在思想上卸下了沉重的包袱,加上不像高中时老师督促着去学习,自控能力较差。因此,在进入大学以后就失去了新的奋斗目标,迷失了自我,不知道上大学是为了什么,或者仅仅是为了满足父母的要求。
2.逆反意识强,情绪波动大
很多“90后”的学生个性张扬,有自己的观点,敢于反抗。一旦遇到心中不满的意外事件,这些学生便会通过起哄或者制造混乱来宣泄心中的情绪。并且在高考中大多数成绩不理想,加上中学期间缺乏老师的关注和同学的尊重,不少人在心理上存在着自卑,遇到挫折会容易自暴自弃,缺乏自信和抵抗挫折的能力。
3.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交际
“90后”的新生,以独生子女为主,物质条件优越富足,家里人都是以他们为中心,做事说话只从自己的利益、需要、立场出发,不善于换位思考,不能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同时,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很多学生找不到精神的寄托,便开始沉迷于网络。长此以往,荒废了学业,成为网络垃圾的牺牲品。进入大学后不能很好的与同学相处,人际交往缺乏技巧,导致人际关系不融洽。
二、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对策
1.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建立高效的平安校园运行机制
安全问题是高校所有工作能够正常运转的保障,正德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把维护校园稳定作为政治任务,不断地完善平安校园的运行机制。当代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自我防范能力比较弱。因此在每年的新生入学教育中,我院会系统的安排专题安全法制教育,并且每年都举办以防火、防盗、防骗、防事故、防传销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辨别是非、客观看待现实问题的能力。坚持每月安排一次安全教育“双六条”,将“安全”这两个字深入到每一位学生的心中。
2.摸清新生心理状况,做到有的放矢
很多新生在入学之前就存在着心理阴影,加之入学以后会有不用程度的不适应,如果缺乏有效地疏导和积极的引导,这必将会对今后三年的大学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正德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预防为主,通过对新生心理健康的普查、心理危机的排查等途径和方式,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危机情况,对有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并加以疏导和干预。
3.切实开展职业生涯教育
相当一部分大学新生存在着人生目标不明确、成长动力不足、职业精神匮乏、职业能力与社会需要有差距等现象,因此在新生的入学教育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进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和了解,逐步形成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为今后学习目标和人生理想的确立夯实了理论基础。我们需要在较长一段时间里以学生为中心,按照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引导学生在认识自我、认识外界环境的基础上制定职业目标,激发学生成长的内在动力,指导和帮助学生实施职业生涯发展短期计划,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职场探索能力和理性决策能力。
4.重视学生的人际关系教育
如今,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加剧,“90后”的新生大多出生在独生子女家庭,在学习以外历练得太少,群体生活和人际关系方面是他们的弱点。如何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当代大学生主要问题之一。为了提高高职院校新生人际交往艺术,辅导员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加入到学生会和社团组织中,积极地参与到班级的管理,通过与不同专业、不同地域、不同性别的同学相处,让学生掌握一些人际交往艺术,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这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技巧,适应未来职场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入学教育在整个大学生活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90后”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入学教育是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线人员的重要任务。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以往的时间短、形势单一的入学教育已经无法满足“90后”的当代大学生。我们必须在形式创新上下功夫,吸引学生的眼球,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参与到新生入学教育的全过程中,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峰平等.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研究.[J].文教资料,2011-6.
[2]黄兆东.高职院校“90后”新生的特点及入学教育对策[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