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学期德育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英语教学要求教师改变思想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一体化。英语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要想让课堂充满活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创新,使课堂教学更适应时代的发展。下面谈笔者的一些理解,与大家交流。
一、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素质
英语教师要对教学不断反思、对业务不断提高、对自我不断发展,以促进教师发展朝终身化方向发展。高标准进行反思性教学的教师将逐渐形成敏锐的专业判断力,使英语教师更加专业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克服一次性学习的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精神,使每一堂课的教学都成为教师反思和提高的机会。
自我发展的终身化就要求知识必须不断更新,那么英语教师的备课就要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随班级、学生的不同而变化。这就意味着要求教师的每一堂课都要上出新意,都要推陈出新,无形中培养了教师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意识。英语教师要力图把每一堂课都当作提高自己教学质量、指导课堂教学、拓宽自己专业眼界的机会。因为无论一个教学过程多么好,都可以改进或改革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
二、适用多种功能,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虽然经过一些英语学习,但不少学生仍然死记硬背单词的字母拼写,有的不会读,有的读不正确,这样就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效果。摸清这个规律 ,为了扫除语音降碍,我总是在开学初抽出时间复习音标、读规则等语音知识.在单词教学中,让学生利用音标进行拼读,用拼读规则来帮助记忆单词.
对于新单词识记,让学生根据音节有停顿地边读单词边写(不是边拼字边写)如population-po-pu-la-tion expensive-ex-pen-sive.还要求学生眼、耳.口、脑、手协同活动,做到眼睛看着单词,口里读着单词,耳朵听着单词,心里想着单词,手指写着单词,从而提高识记效率。指导学生采用单词部分注音法,增强对单词的记忆力,例如sweep,只在字母ee下面注音[i:], farthest,只在字母ar下面注音[a:].学生只要记住注音的字母,单词会读就一定会写.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做一些听音辨音游戏,以锻炼其辨音能力.
中学生对单词往往感到难度很大.很难过单词关.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惫识地补充一些构词法知识,让学生举一反三,扩大词汇f.如,许多名词,sun, wind, rain, cloud等词加后级Y就变成形容词,许多动词+er就变成名词。又如,通过学习friendly这个单词,请学生体会二therly,brotherly. comradely等词的含义.通过学习interest, interesting, interested这些同根词,不仅要求学生注愈不同词性的词的不同种用法,而且着重讲述相同词性词的不同用法,以增加信息t,提高记忆效率。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就容易产生自己研究学习的兴趣,尝试利用这些规律进行有效的探知,从而在学习新知识时,巩固了旧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要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方式方法增强学习英语的气氛,徽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注意师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愈识。如教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时,笔者先说一句陈述句,然后问学生hat did I say?引导学生说出“You said that""""然后又问What did Iask you?引导学生说出“You asked us what"""?”然后又让学生互相提问,教师再引导学困生复述一遗,从而增加学困生学习英语的机会。
三、认真研究教材,确定学习重点
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学生的成绩,必须要向课堂教学要质t.因此,教师在上每一节课之前,首先要熟悉该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同时耍熟悉初一、初二已经学过的教学重点.在备课时要有计划、有重点地把初一、初二学过的重要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在上课时做到以新带旧、以旧促新,把过去学过的旧知识与本学期要学的新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便于学习、记忆.如,在第三册中出现look up(查阅)这个词组,我就复习look at. look for, look out of, look inside,look around等词组.出现not"""but"""(不仅…而且…)这个句型,并分析了它们的异同。这样既复习了已学知识,并使之加深巩固,在这些旧知识的墓础上学习新知识,化难为易,便于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获得知识,不仅靠课堂,还耍靠课后的 总结 和归纳,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培养学困生的自学能力.首先,要帮助他们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提出一些思考问超,指导他们课前预习,从而提商预习效果,减轻上课的心理负担,养成预习习惯。其次,要指导他们作好课堂笔记,便于课后自己复习。经常枪查他们复习的情况,使他们养成复习的习惯.帮助他们将学过的语法、词汇、语言点进行归纳、对比、分类,使其条理化、系统化、结构化.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英语 学习成绩才能提高。
四、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电教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设计为学生服务的课件,提供多种形式的教学情景演示及训练方式。课件设计要尽可能贴近学生实际,多方面调动学生的生理感官,多角度启发学生的心理意念,达到课堂教学优质高效的理想境界。但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要适度,不可滥用。有些老师为追求时髦,全部使用多媒体手段而舍弃了传统的教学手段。殊不知,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各有知的优势,二者不可互相代替。
2013年初,临泽县被教育部确定为甘肃省唯一一个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专项试点地区,开展多种网络条件下的“教”与“学”的规模化应用探索。
试点工作实施以来,临泽县以硬件建设和更新为支撑,以空间普及和应用为重点,以资源推介和使用为依托,以网络教研和联盟为补充,深入推进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教与学应用,不断探索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全方位支持和保障试点工作扎实推进,促进了全县“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和“学习空间人人通”的全面实现。
创新工作机制 夯实硬件基础
“实现‘三通’目标,硬件是基础。”临泽县教体局局长单兴银这样认为。
为加快全县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步伐,临泽县建立“学校自筹与县级奖补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和“购买教师笔记本电脑使用权”的创新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全面夯实“三通”硬件基础。
试点工作实施以来,临泽县已累计投入1500多万元,用于“宽带网络改造”和“终端设备更新”,为基于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教”与“学”探索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撑。
对此深有感触的是临泽县蓼泉镇双泉小学教学点的教师张莉萍。双泉小学地处临泽县蓼泉镇最西面,与市内的高台县接壤,属临泽相对比较偏远的学校。试点工作实施前,对于和双泉小学一样的村教学点教师来说,能和城里学校一样使用交互液晶一体机上课还只是一个梦想。2014 年秋,县上为该校配备了交互液晶一体机,这让制作的课件曾在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中获奖的张莉萍一下子觉得有了用武之地。“其实交互液晶一体机并没有我先前想象的那么难。相反使用熟练了以后,课堂教学变的更有趣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浓了……”。说这话时,她一脸喜悦。
据临泽县教体局电教中心主任王伏忠介绍,目前,全县中学、城区小学、镇中心小学、村教学点光纤接入带宽分别达到200M、100M、50M和20M,班均出口宽带均达到4M以上,全部实现有线和无线网络全覆盖;全县中小学及教学点交互式“班班通”教学终端覆盖率达100%,规模以上学校全部建成录播教室和校园电视台,专任教师全部配齐了笔记本电脑, 实现了“人手一机”。全县中小学“宽带网络校校通”和“优质资源班班通”覆盖率达到了100%。
借助“校校通”和“班班通”的绝对优势,平台提供的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已源源不断的输送到了中小学。特别是村教学点学校在利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优质教学资源丰富提高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还充分利用交互液晶一体机助“教”助“学”,开好了写字、拼音、音乐、美术等课程,弥补了教学点专业师资不足的短板,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全覆盖,满足了适龄儿童就近接受优质、均衡教育的需求。
深化空间应用 改变教学方式
“平台提供的课程资源会在第一时间推送到我的个人空间,现在备课、上课非常方便”,临泽县第三中学教师宋其彪说。如今他已经习惯了每天登录平台备课上课,在个人空间上传教育资源,发表教育感悟,撰写教学反思,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成果。工作之余,他还常浏览访问其它教师的空间,他说互相的交流学习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启迪和提高。而类似的情景在临泽县各中小学早已成为常态。
为充分调动师生利用平台、使用空间、管理空间的积极性,临泽县在全县中小学建立“双推双学”制度,开展“五类优秀网络空间”评选活动,将试点工作列入全县“三重”工作,并将完成情况纳入中小学年度目标责任书考核,着力推动全县各中小学全面深度融合应用。
据王伏忠介绍,随着试点工作的推进,全县1545名中小学教师以及三年级以上268个教学班的11550学生中,教师空间开通率、班级空间开通率和学生空间开通率均达到了100%,家长空间开通率达80%以上,特别是学生空间和家长空间开通率进一步提高。
在五三小学五(1)班的班级空间里,有各科教师推送上传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可以推送到全班学生的学生空间,供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解决疑难时自主学习使用。该班倪好同学告诉记者,登录个人空间通过观看讲解通俗易懂的微课,她很快就能搞清楚自己不懂的知识点。
临泽县城关小学教师张瑾,每天在工作的空隙里,都会打开电脑登录平台,和孩子们相约在城关小学六(2)班的班级空间里,关注班情,班务动态,和孩子们交流一天学习的感悟。“班级空间里那每一个欢喜跳跃的字符,都让我心中充满了安慰与幸福,因为在这里,没有老师和学生,有的只是亲密的朋友……”张瑾说。她最喜欢的就是“班级文章”这一栏,学生将自己的优秀习作上传到这里,方便了同学之间写作方法的互相交流,还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平时,她还会拿起手机抓拍孩子们在校园的点点滴滴,或是教室里看书,或是楼道内谈心,或是操场上嬉戏……张瑾说,这些美好的瞬间分享到“班级相册”里,将会成为校园生活的美好的回忆,更是学生成长的珍贵财富。
目前,资源平台上各类空间的应用,正悄然改变着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与此同时,空间应用还让学校管理、班级管理、备课授课、自主学习、师生交流、同伴交往、家校沟通等变得方便快捷,省时高效。
用好平台资源 助力高效课堂
滨河小学李佩吉老师的个人空间动态显示,她正使用着“语境点读”、“敏特英语”、“优学360”等与英语教学相关的教学应用。这是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向师生空间推送的教学应用,这些教学应用给教师“教”和学生“学”提供了交互、自主以及个性化的环境,为建设高效课堂注入了活力。
为进一步深化资源应用,临泽县制订下发了《关于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培训,推荐使用优质教学资源的通知》,广泛开展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学应用模块和优质资源的介绍,引导师生精心选择使用同步课程资源、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专题教育资源等,及时向师生推荐使用优学360、易题库、高效课堂等教学应用资源,着力推进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目前,全县先后组织开展县级和校本二级培训40多场次,参训教师达1800多人,基本覆盖了所有专任教师,平台资源应用的覆盖面达到了100%。
同时,临泽县还积极推广平台特色资源应用。在广泛考察了解了国内各种主流多媒体教学应用系统的基础上,在全县推广使用“畅言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和“畅言教学通”软件。如今,系统能听会说的电子课本、到书到课的优质资源及快捷交互的学科工具早已成为了助力教师高效课堂教学的好帮手。
据王伏忠介绍,依托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展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全国共评选表彰的部级“优课”12212节。这些“优课”资源(包括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和相关教学资源)覆盖了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各年级各学科、各版本,将为教师个人课前备课、课中上课和课后评价等高效课堂建设的各个环节提供示范、参考和借鉴。同时汇聚的“名师”及“优课”资源也为教师专业成长、开展常态教研、参加教学比武等活动提供了丰富、生动、高效、优质的资源素材。临泽县积极推广学习部级“优课”案例,组织广大中小学师生听课评课,开展在线学习,鼓励他们不断探索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和“学”深度融合的不同方法和多种模式,推动数字教育资源在不同教学环境下的应用,形成了“人人用资源、课课有案例”的教学应用环境。
关键词:小学英语;创新教学;探究
2013年 4月21~25日,由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举办,第七届全国初中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暨教学观摩研讨会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举行。在研讨会上老师借助生动有趣的视频、图片和师生互动的办法,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体验英语,在愉悦的氛围中展开了学习活动,帮助孩子们直观重点,掌握知识,发散思维。为此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要进行教学理念的创新,这个创新就是要求教师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根据教材教学内容,运用实物、形体语言、多媒体、表演等多种活动和手段,让学生置身于类似真实的情境中采用英语进行交流。这样的教学就是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形象逼真”的场景和语言环境,以及良好、轻松的教学氛围,不仅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记忆深刻,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下面笔者结合小学英语教学实践对小学中年级学生实施英语创新教学的方法做一下探索。供参考。
一、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肢体语言教学
我们知道人类的肢体语言具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优点。为此在教学中只要教师运用得当,便能把单词、词组或句子的含义给清晰地表达出来,它甚至比有声语言更能说明问题,因此,教师要利用肢体语言进行英语教学。因为教师的肢体语言是教师在教学中的现场表演,所以操作简单直观、形象易懂,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激活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在对英语单词和课文的教学时,由于枯燥难懂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和情绪,教师利用肢体语言可帮助学生对单词的正确记忆,也符合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爱玩的特性。肢体语言虽是无声的,但它却能起到恰到好处地补充、配合,甚至一些夸张的动作,都能使单词变得更形象,授课更有趣。而小学生比较好动,模仿力又极强,会情不自禁地跟着模仿起来,从而在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把单词记住了。在教学牛津英语“chicken”这个单词时,笔者先是用两个手臂模仿小鸡扇动翅膀的动作,并配合小鸡“唧唧”的叫声,直观地给学生增加了这个单词的词意印象,很多学生都模仿我,跟着我一起做小鸡扇动翅膀的动作,嘴里一遍一遍的念着“chicken”这个单词,很快学生们都能记住这个单词的正确发音和词意;在教学“goodbye”这个单词时,可以用再见的手势很形象地表现出来,让学生轻松明白这个单词应用何处,课堂结束时,当我宣布下课时,同学们都用英语对我说“goodbye”,很显然,同学们不仅记住了这个单词,还能学以致用。实践表明:肢体语言运用得体,就能够帮助教师把词语的确切意义生动、形象、准确地表达出来,并且给英语课堂教学增加了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这种肢体语言表现法,应该永远成为我们英语生态课堂的常态。
二、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现实生活进行教学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的设计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教学活动的设计具体体现一位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对课程的理解把握和开发创新能力。因此,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能否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关键。小学英语课堂的活动设计,应使每个学生都拥有参与课堂活动的权力和展示自己学习、运用语言能力的机会。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提到要让学生“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学生在课堂里会接触到一些日常用语,这些日常用语不拘一格,有的跟平时学过的句型词汇有偏差,如果教师在这里一味地套格式往往效果适得其反,对于这些日常英语,就应拿到适当的场合加以运用。因此,在课堂上,我常常创设生活情境,用生活教学的理念来构建自己的课堂,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三、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游戏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学习兴趣
我国的教育领域,在新课改全面深化落实以后,呈现了全新的教学状况,整体的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小学语文是我国的基础教学学科之一,它的主要教育功能在于,能够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并且能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形成一定的规范和约束。现如今,小学语文也在新课改的冲击下,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传统的传授式教学不再受欢迎,转而被全新的教学方法所替代。但是,在运用全新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发现,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提升,依旧保持着原有的水平。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教师应当对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适当探讨,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般而言,在新课改的落实中,我国的小学语文已然全面地运用了全新的教学方法,并且也形成了全新的教学模式,整体的教学质量应该可以得到实时的改善。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现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依然存在多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并没有切实的根据,主要以提高教学效率为出发点,盲目地将其他学校或者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照搬了过来,而没有考虑到这些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因而,许多教学方法虽然本身十分先进,加以有效地应用也可以迅速产生较高的教学效益。但是由于这些教学方法的思路和方向,并没有完全迎合学生的成长需求,进而导致它的教学并不合理,也就难以产生较高的教学效益。其次,很多教师在运用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以“提问教学”为例,往往都是在课堂开始的几分钟运用提问教学进行趣味问题的提问,学生这一期间的学习热情被完全激发,而在这之后,教师仅仅给了学生几分钟的自主讨论时间,接着对问题的答案进行了讲解,又回到了以往的教学中。因而,可以看出,许多教师所开展的语文新型教学模式是十分形式化的,实际的教学效用并不大。最后,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小学语文本身是一门乏味枯燥的教学科目,虽然教师对其进行了改革,但依旧保留了浓厚的教学性质,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因而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学习兴趣,导致整体的教学质量并不高。
二、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策略
1.读写结合,创新语文教学模式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是截然分开的,两者没有太大的联系,教师会偶尔带领学生进行课堂写作练习,大部分的课堂时间集中在阅读教学上。这种现象使得写与说之间出现了完全的分离,所能够产生的教W效用十分低。而且,新时期许多先进的教学模式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虽然科学,但是依旧未曾改变读写分离的局面,使得教学效益较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应当对语文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在改善教学方法的同时,加大对读写结合教学的探讨。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不仅能最为直接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益,还能综合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比如,在学习《假如》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展的最后阶段要求学生以“假如”为主题,进行一定字数的小练笔。由于学生刚刚学习完这篇课文,对于课文内容的印象相当深刻,并且也产生了较多的学习感悟,有太多的思想想要表达出来,而通过小练笔这一写作形式,能够为学生提供表达的空间,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开展趣味教学活动
在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并以他们的兴趣为基础,开展趣味多样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一直以来都是教育领域使用极其广泛的教学手段,尤其是在小学初中阶段,教学活动几乎成为每门学科必备的教学内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产生较高的教学效率。教师在创设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当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发现他们平时的活动乐趣,并将其中的活动合理地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比如,在学习《三个儿子》的时候,由于这篇课文属于趣味的故事性课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其中的角色,并按照故事的发展过程,将课文立体化地展现出来。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印象,还能切实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总而言之,作为我国的基础教学科目之一,小学语文一直都受到教育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在教育领域进行全面改革的时期,小学语文也应当积极优化自身的教育体制,采用全新的教学策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同时,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性,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权利,帮助学生全面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少儿美术教育;启发式;创新型;创造性思维
启发式教学方式与重“教”的传统美术教学方式在本质上有所不同,其重点在于“启”———启发创新。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法的教学设计中,教师根据教学过程中具体的教学任务和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从课程主题内容导入、具体课题设定和教学指导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这种依据学生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有效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是现代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因材施教,富有人性化教育思想和教学观的追求。
一、启发式教学方式顺应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国家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倾向于创新型人才。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在2005年不顾身体病重奋力向国家总理进言:“我国现阶段还没有全面地发展起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国家没有任何一所大学能按照培养科学家、发明家的模式去办学。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丧失了创新性与独特性,因此很难出现杰出的人才,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宝贵的资源是人才。”[1]当今世界,经济以知识为基础。人类对知识的掌握推动着一场新的产业革命的发生,它对经济未来的走势取着决定性的作用,人们的未来将面临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标志即为知识创新。由此可见创新的重要性。创新型人才应具备非凡的创造力、创新力以及求异思维,同时还应具有广博的胸怀。启发式教学方式在美术教育中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恰当的启发式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发学生智力,促使学生愉悦地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品质与特征,提高创造才能,以顺应国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启发式教学方式保证创新思维的导入
(一)教学设计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设计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组成。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美术教育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应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重点,教学设计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与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育方式的根本区别。启发式教育方式的重点在于“启”。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教师设计好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问题的切入点应贴近生活,并指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和相互讨论,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学生经常会提出各种‘怪异’问题,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各抒己见,一个问题可以允许有多种看法、多个答案,给他们有充分发挥想象力的时间和空间,从儿童的视角去欣赏、去发现儿童的点滴创造,并与他们交流、分享,同时对儿童的独特认识予以鼓励与肯定,充分学会接受并尊重儿童异想天开的提问和怪异的想法。”[2]充分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尊重、肯定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在绘画中表现自己,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与同学之间的互相观摩与讨论激发艺术潜能。艺术的创造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的问题能让学生产生共鸣。课程中应利用一切因素并善加优化,充分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实现自我。例如:在一堂课的开始部分,教师巧妙地把本次绘画课题带入课堂讨论,问:“孩子们今天晚上都吃了什么呀?”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有的说吃了米饭,有的说吃了清粥配馒头,还有的说吃了热气腾腾的拉面。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问:“请小朋友告诉老师,吃过的面条长啥样的?”孩子们的答案会有多种:面条是长长的,面条是扁扁的,还有的面条是黑乎乎的。接下来再让几位学生表演吃面条,让其他学生总结吃面条的样子,最后提出今天的绘画课题:《吃面条咯》。结果是,学生所作之画,画面活泼灵动,神采各异(图1、图2)。图1图2堂课上,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在学习的关键点进行引导与启发,在活泼互动的场景中,学生不仅体会到了图形表达的乐趣,也锻炼了逻辑思维与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深化艺术感知
1.用大师绘画感悟童心
教育不仅关心人是否有知识,而且关心人是否有体验,关心体验到什么,追求到什么样的体验,如何感觉自己的体验。历代美术大师提供了风格各异的绘画形式,米勒、提香、毕加索、凡•高、马蒂斯具有不同的绘画特点。要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有所体验,教师需要在美术欣赏课程中将众多样式的绘画作品提供给学生,通过作品拉近学生与大师的距离,进入艺术创造的最佳境界。儿童与大师在绘画时有相似之处,落笔毫不犹豫,造型色彩搭配形式夸张,构图视角独特,他们以朴实稚拙的线条表达着内心的情感。有时,大师也会因儿童的大胆创新而惊叹!毕加索曾经说过:“我花费了一生的时间,去学会像一个孩子一样地作画。”画家学会像年幼的孩子一样去作画,利用创造性直觉去作画,让自己与世间万物交流沟通,这种真情的流露,直觉的再现,是大师与儿童绘画的不谋而合。经过对大师作品的欣赏,学生拓宽了美术视野,提高了感受美的能力。各类教学形式的注入,激发出学生的艺术潜能,使其美感拓展,创造才能迸发。例如对毕加索画作———《有胡子的男人》(图3)的欣赏,刚看到这幅画时,学生们哄堂大笑,觉得画中人物的胡子长得满脸都是!这是孩子们的独特视角,他们觉得这幅画充满了乐趣,甚至令他们捧腹。的确,毕加索的这幅画,将人物的面部特征极简化,但是只要你仔细观察还是会发现画中人物的头发、鼻子、耳朵等是一应俱全的。又如《朵拉玛尔肖像》(图4),夸张的眼部造型,歪斜的鼻子,迷你版的耳朵,鲜艳的色彩,无一不吸引学生的目光。图4学生在欣赏课后所画的作品:大胆的人物脸部变形,鲜艳的色彩与面部切割,使整个画面充满想象力与无拘束感(图5、图6)。图5图6正所谓见多识广,只有通过多见、多闻,才能广阔天空。
2.姐妹艺术的启迪
艺术有其共通性,语言、书法、音乐等都有其相互贯通之处。他们之间的联系能使学生在绘画时感受到无比的艺术魅力。美术课背景中恰当的音乐,可以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体验音乐旋律与绘画书法的微妙的联觉。如《歌唱时的脸》课题,熟悉的音乐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教学过程中提醒学生观察周围同学的面部表情变化,注意寻找唱歌时的脸部特征。学生的画画面大胆、新颖(图7、图8),显现出画者内心的纯真和创造才能。图7图83.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激发思考H•里德认为:“艺术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本能,如果人们过分刻意地对待这种本能,本能就会缩进无意识的贝壳之中。”[3]在绘画的过程中,学生们没有意识到这是在为未来打基础,是在用绘画这种形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在儿童的眼里,周围的一切都充满着新奇,他们把内心的感受变幻成美丽的图画。孩子们从来不会胡乱画画,有的画面尽管在成人眼里是杂乱无章的,但这些画恰是孩子们向你诉说的一个个美丽的故事。长得像洋葱般的头,他说这是我的爸爸;舞动着的波浪线,他说那是挥舞的手;一条笔直的线,他说那是飞驶而过的列车。有人认为年幼的孩子纯粹以绘画来作为娱乐动机。其实这种观点过于片面。孩子们都热衷于绘画,并且在绘画过程中得到了愉快的体验,但他们并不仅仅以此为娱乐,他们绘画的目的在于表现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明白了这一点,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征,为学生提供感兴趣的绘画课题,充分调动学生绘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人感兴趣的绘画作品往往能找到共鸣的绘画题材。画作要难易适度,难度较大会使学生失去信心,从而丧失绘画兴趣。在指导学生进行创作时,要尽量注重创作的连续性,必要时还要给他们一定的帮助。当孩子在绘画疲惫、浮躁、缺乏耐心时,教师要适时进行鼓励,以激发其绘画直觉。激发思考是启发式教学的关键环节。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体现了思考在学习中的地位。引导学生多思,逐步养成其独立思考的好习惯是课程目的之一。激发思考方式多样,如课前导入,巧妙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热情,继而鼓励其独立、积极探索,并且适当留白,给予学生发挥的空间与余地,使学生以独特的绘画方式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三、启发式教学方式促进创新思维发展
启发式教学法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更能体现人性化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在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模式中,要让学生掌握各种美术技能往往靠临摹范画。临摹虽然能积累许多素材,但长此以往会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生的绘画直觉得不到启发而制约其创造力的发展。儿童的大胆下笔也许画面凌乱,但儿童画的灵动稚气,以及在绘画过程中对直觉美的抒发,启发了创造意识。启发式教学方式保证了课程中创新思维的导入,顺应了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其教学设计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开始,教师设置好贴近生活的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教学过程深化艺术感知,用大师的绘画感悟童心,融汇各学科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其思考。注重过程评价胜于技能评价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少儿美术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使学生自觉地掌握绘画知识与技能,使创造性思维得到有效开发。
作者:郑健1,张棋 单位: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美术与设计系 福建市鼓楼区小火龙艺术培训中心
参考文献:
[1]靳晓燕,齐芳.“钱学森之问”引发的思考[EB/OL].(2015-07-10)www.gmw.cn/01gmrb/2009-12/05/content_1016095.htm.
[2]宋烨.儿童美术课的创新型教育方式探究[J].滨江学院学报,2010,26(2):121-124.
在中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仅依靠心理健康工作者,而是应该把其融入各种课堂上,渗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广大教师的作用。政治学科具有道德价值观引导和人文关怀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的知识,帮助每一位学生积极健康的生长是政治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将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通点以及在政治课堂上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其生理、心理的客观要求。十三四岁的初中生具有心理活动状态不稳定,认知结构尚不完备,生理与心理成熟不同步,对家庭社会的依赖与寻求自主矛盾等特点。这些原因导致他们比成年人产生更多的焦虑和遭遇更多的挫折,也容易导致心理障碍的产生。在短期内心理上的困扰如果得不到正确的疏导,就会产生困扰,进而影响心理健康发展,甚至会酿成严重的心理疾病。一个健康的人包含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在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让人们身体的健康更加具有保障,然而中学生面临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很大,很容易产生心理畸形。在当今网络信息社会,我们不时听到青少年自杀、自伤等相关事件,这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得不到解决一种极端的处理方式。一项调查称:上海2500名青少年之中有24%想过自杀,中国自杀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青少年则是其主力军。由此可以看出,对青少年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健康阳光的心理是一个人融入社会,开展幸福生活的钥匙,对一个人一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我们政治学科的使命
心理健康教育与政治教学具有高的契合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是政治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心理学领域,道德价值和道德感情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因为在每天的现实生活中,人们都生活在特定的情绪、情感情境中,能否具有正确的感知与体验他人情绪并作出相应的道德行为对人具有重要意义。而政治教材恰恰是学生进行道德情感体验的很好的素材,亦是审美的优秀范本。教师在授课中,可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内涵,引导学生感受美好的道德情感,丰盈滋润学生的心里,进而内化为其道德价值取向。在教材中处处都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子,教师应注意挖掘,带学生徜徉其中,春风化雨,滋润学生的心田。心理学具有众多经典理论,可以为政治教学提供绝佳的组织手段,进而创造更为和谐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比如“短板理论”告诉学生最差的一块板决定储水的容量,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取长补短,弥补自己的不足,进一步完善自己。“奥卡姆剃刀理论”告诉学生在做事情是应该把握事情的主流和实质,顺其自然,不把问题复杂化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创造和谐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有助于学生政治学习兴趣和成绩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世事洞明皆学问,对于政治课程更是如此。一个学生政治素养绝不是仅仅靠书本上的知识就可以达到的,需要学生深入生活,丰富生活经验与阅历。而心理学正是基于人们生活经历经验的研究,对学生进行心理相关知识的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思想成熟,达到心理健康与政治素养提升的双丰收。
三、在课堂上灵活应用
(一)挖掘教材资源
初中思想政治教材本身具有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其本身包含一个个生动形象、具有哲理与情感韵味的小故事。学生透过阅读、分析、思考,从而认识世界、体味生活。读书可以丰盈人的头脑,思考可以让人更成熟。比如,当讲解“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时候,应该鼓励学生把理论与现实相连接,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是具有双面性的,当大家遇到挫折时,不应该仅仅看到其艰难困苦,而也应看到透过这次挫折我们可以收获更多的经验,成长更多。这样,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效果会更明显。
(二)创设教学情境
政治教学课堂不应该是个严肃的“一言堂”,而应该具有宽松、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大家一起讨论、一起学习,这样才能缩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学生与书本之间的距离。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增加班级活力,以情感为纽带,以理智线索,实现道德教育方式的根本改变,让学生用脑子来思考,用心来感悟。课堂的形式应该更加丰富,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和小组竞赛等,帮助学生适应团队合作,增强其服务和奉献意识,激发每一个人的学习与交往动机,让学生有意识地和别人沟通交流,互相肯定,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提升课堂趣味性,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课内外的实践活动都是政治学科培养学生心理健康肥沃的土壤。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和心理辅导活动,像“困苦也是一种幸运”“给别人一个笑脸”“当别人误解你时”“阳光总在风雨后”等主题都是塑造学生心理品质的不错的选择。
(三)与时俱进,因地制宜
语言是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人们都希望掌握运用语言的技巧,在沟通上达到清楚准确的效果。为了达到交流沟通,必须注重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外语教学中,语法是培养语言实践能力的拐杖,可以说,掌握语法对中学生来说是基本的要求,因为我国绝大多数的学校缺乏体验性学习外语的必要条件。再说,对学生的评估考试以及学生的自学都离不开语法知识。对于英语语法,如每一时态的语法形式和语法功能若不给学生解释清楚,而是盲目地“实践”,学生难于准确理解和自觉地掌握它。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掌握语法规则不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它是为培养交际能力作准备。我们进行语法教学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语法规则的学习,认识语言的规律,并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语言知识规则进行交际。只有活用语言规则才算是真正掌握了语言规则。
一、句型教学与语法教学相结合
句型,或句型结构,是从人们大量使用的句子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典型句式,是句子的整体结构模式。学生掌握了句型结构的规律并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就能在交际活动中运用自如,从而促进为交际运用英语能力的发展。
句型操练要利用学生已知的语言材料和生活场景在情景中进行。用熟知的常用词语讲解新句型,学生的注意力就集中在新句型的结构和用法上,既能突出新句型的本质特征,又易理解新句型的结构和用法上,即能突出新句型的本质特征,又易理解新句型的结构和用法,发挥正迁移作用。这样,学生就能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新句型的典型特征,进而操练巩固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二、在情景中教学和运用句型、语法规则
言语交际活动是具体的言语情景中进行的。句型和语法是言语交际中典型的句子模式和语言知识的规则。因此,句型和语法规则也只有在情景中进行教学才能更好地被理解和掌握。例如,教师一面做动用:开门关门、开窗关窗、开灯关灯,在黑板上写词和把词擦掉,同时一面说英语:I’m opening the door/closing the door…学生通过教师的动作情景就容易理解动作正在进行的英语句子模式,然后现通过观察、分析、综合,归纳出动词进行时态的结构和用法特征。
掌握句型、语法规则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但不是终极的目的。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因而,掌握句型和语法规则的目的是能在言语情景中运用,使言语交际活动得以实际,并使交际活动中的言语富有条理性、逻辑性、符合规律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句型、语法规则的教学是为完善言语交际活动服务的。
三、突出重点难点、分层训练
语法教学要突出重点难点。对中国学生来说,诸如英语的词类变化、词序、词形变化及英汉句子结构的不同以及动词的时态和用法等等都是难点。这些都要作为重点突出,给以加倍的操练和运用。
语法重点、难点采用分层、螺旋式安排,以便逐个点破,步步为营,逐步归纳成基本的系统。例如,英语在现在完成时态是重点、难点,我们可以把它的结构和用法分成几个层次,再按层次分成几个语法点进行教学,逐个点破,逐步归纳成系统的规则。
四、精讲精练,以练为主,加强操练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为交际用英语的能力。学习语法规则的目的是为了认知语言规律,是为了更好的、更快地掌握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语法讲解要落实到“精”字上,以便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精练。精讲就是在积累大量言语结构的感性认识基础上画龙点睛,点破规则。
相对于讲来说,精练、以练为主、和加强操练都是强调一个“练”字,而以精练为主。语法教学的重点应着眼于精“练”上,而不是放在语法规则的讲解上。为了减轻学生负担,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全面素质的提高。要特别强调精练。
五、要始终记住语法是手段或工具,不是最终目的
有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一边读一边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有的学生虽然不是有意识地停下来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但他们在潜意识里总是一边读一边“留神”语法。一般来讲,只要明白句子的意思就不要去管语法。请看下面的例子:Walking On the street,he saw a man stealing things from a shop.这个句子的意思很简单:他在街上走的时候看到一个人从一家商店里偷东西。但是有的学生除了读懂句子意思外还要看看句子中的Walking On the street和stealing things是现在分词还是动名词。如果是现在分词,其功能是作状语还是作补语还是充当其他成分。也许这种做法是由于有些教材的影响。这些教材中有大量类似的练习,要求学生判断句子中某些部分的句法功能。但在在阅读理解时大可不必,主要任务是领会文章大意。
一、班主任确立威信,紧跟时代步伐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灵魂的领头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特质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个好的班主任应该在学识,语言,外在,行为方式上对学生做出良好的引导,这样的行为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从而提升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为学生的教育教学方向营造了良好的思想意识.
1.班主任形象的树立
班主任渊博的知识,广泛的兴趣,幽默的谈吐,会令学生由衷钦佩,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于无形中树立起班主任的威信.知识渊博、业务精良、胜任教学是树立班主任威信的前提.班主任首先应该是一名出色的任课教师,对所教学科有精深的研究和全面的把握,并能把所把握的知识准确、系统、科学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从而在他们的心目中树立起高大的班主任形象.
2.尊重学生的人格
班主任要用爱心对待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对学生的特长、爱好及家庭状况、学习状况、同学之间的关系、与任课教师的关系要了如指掌,当他们的情绪发生变化或遇到重大问题时,及时与学生沟通,增加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诚心和爱心感染学生.班主任用情感管理与沟通的方法展示自己对学生的爱,不仅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更有利于班主任威信的树立.
二、打造班级核心精神
一个班级是许多个体组成的多元体,各种价值取向同时存在,学生之间难免存在分歧,这也是学生矛盾产生的根源,同时班级也是一个集体存在着共同的利益得失,这两个看似矛盾的问题怎么解决呢?这就要求班主任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班级发展的核心精神,比如我班学生成绩普遍一般,可是学生本性不坏,于是我在班上提出“学以致用,德才兼备”的教学理念,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把这个理念传递给学生,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既增强了班级的集体凝聚力,同时班级的各种学生问题在大的前提下都能够很好的解决.
三、建立班主任、学生、家长、任课教师之间的多维关系
关键词:高校 学生工作 德育教育 问题 方法
道德品质可谓人的灵魂,也是每一位高校学生成才必备的素质。高校要把培养具有高尚美德与优良品质的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司马光曾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许多高校的校训也向学生和社会明确了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如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所以说高校的学生工作中,不仅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更要以坚持德育为先。
当今社会是一个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也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现如今高校普遍,在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大学生们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此,高校学生德育教育工作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大学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极为关键,作为大学生的辅导教师,应该对社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高校学生教育工作形式,社会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等,有充分的了解,同时对学生的性格能力都应有清醒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成人成才,更好地适应学校学习生活和社会学习生活,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高等学府的中心任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其中德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国家现阶段的主要问题在于公民素质的提高,而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又尤为重要。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道德素养,影响未来社会的面貌。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说到底是一项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工程,高等学校在此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是毋庸置疑的。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朝气蓬勃是他们的主体特点,相当发展潜力。所以,必须抓住时机,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做好高等教育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
当代大学生们的自我意识明显增强,热衷自我完善,追求自我实现。他们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强调个体在社会活动中的主体性和独立性,要求得到他人的肯定和尊重,大学生重新认识和评价自我、自觉设定和选择自我目标,有助于大学生走向理性与成熟。但不容忽视的是,大学生们自我意识的增强好似一把双刃剑,它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显而易见的负面影响,独生子女在大学中占多数,唯我主义的价值观念在大学校园内逐渐蔓延,脱离社会现实而奢谈自我设计、自我奋斗,又不肯付诸具体实践,成为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这种情形在当代大学生身上时有发生还有一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表现为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只求索取,不讲奉献,集体意识趋向弱化,个人主义的倾向严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当代大学生表现得更为务实进取,能够从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并解决学习、生活、就业中的问题,但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当代大学生在无可厚非的务实进取背后带有明显的急功近利的倾向。他们往往把读书作为谋得一份体面职 业的手段,与此同时则把知识与直接的物质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在人际交往方面,他们表现出重视物质回报,与他人交往时具有明显的目的性和效益动机,而对于不能够直接带来物质利益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其它社会活动则采取不闻不问的漠然态度。
如今的中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的转型时期,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已被普遍认可为社会现实和价值的标准。不难看出,新的社会现实和价值对如今的大学生成长有着强大的激励作用,锤炼了他们勇于挑战、敢于竞争的心理素质,以便在未来的社会中寻求更好的发展,但同时,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乃至社会教育的缺失,却使他们对竞争中的挫折所带来的失败和痛苦缺乏应有的心理承受能力。当代大学生大多成长在物质生活较为富裕和甜蜜关爱太多的环境中,当不得不直面竞争中的挫折和失败时,他们的心理素质往往不堪一击,从而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并日益普遍,各种因心理问题导致的大学生伤害和自杀事件屡见报端。例如震惊全国的 “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以及当年的“朱令事件”和不久前的“复旦投毒案”等,无不带给人们惨痛的教训。综上所述,正视并研究现今大学生的普遍的心理问题、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已刻不容缓。
说到改进高校德育工作水平,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实到具体工作实处。以优化德育环境建设,疏导优化大学生心理。德育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己任,不仅要解决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道德品质、政治觉悟等问题,而且要解决各种各样的心理难题。要想从多方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就必须从建设德育环境、完善德育途径入手,构建德育网络,提高德育的实效。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较强,大多数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很重要。而据有关调查统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他们的首选是“个别咨询”,其次是社团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见,大学生需要心理上的支持和辅导,所以有必要帮助大学生掌握一些积极的心理应对方式和心理调整的技巧,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生活质量。除了要关注学生思想认知这一内因之外,还要注意形成外因条件的德育环境的建设。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培养和强化集体主义观念不容忽视。社会各界也要注意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关注,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全面开展。德育教育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培育时代合格大学生,这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重要的是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纵横联系的德育网络。构建德育的社会支持网络,形成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合力,这一点具有突出的意义。“实现学校德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协调发展,德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协调发展,学生外部教育与自身教育的协调发展,从而形成高校德育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高校德育的可持续发展”。
注重实效性,提高大学生德育素质。学生德育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当前形势相适应,大学德育教育应该向实效方面努力发展,针对大学生的现状,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拾起并在原有基础上提起高校德育教育的位置,树立新时期高校德育的新形象,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观。在工作方法上则应改变以往的重形式主义反而轻实效评价、重理论灌输从而轻社会实践等问题,一定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把“灭火剂”准准稳稳打在“火源”处,新时期应从改革德育教学方法、行为评价、社会实践、网络德育、自我教育等诸多方面寻求高校德育方法的新途径。
所谓德育实效性,是指学校德育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实际收效程度和德育资源投入的高收益水平,即学校德育既能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同时又能真正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并能以最小的教育资源投入达到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最佳水平。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学校德育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环境,德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人们普遍认识到,学校德育的实际效果和我们的投入存在着不小的反差。因此,如何改革和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社会实践是培养高校学生优秀思想品德的有效教育方法。即通过参加公益劳动、社会调查、志愿者活动、社会服务、勤工助学、军训、挂职锻炼等各种社会实践,使大学生广泛接触社会、了解国情、感悟时代风尚主流,形成对社会全貌的客观公正评价。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综合效应,可以产生书本中、课堂上体验不到的情感。这种情感体验的不断升华,能强化自我完善的动机和自我教育的自觉性。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心和成就感,有助于走上社会后人生价值的实现。
发挥教师的育人职能,拓宽德育教育的渠道。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学生最为信赖的人,教师与学生接触也最多。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的人格魅力以及为人、处世、做学问方面的优良作风等会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对学生以后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使他们具有较高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品质,要把学生德育工作当作一项制度坚持不懈的抓下去,注重教学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结合。要以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全面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要研究如何把德育内容溶入教育教学当中,加强学科渗透工作,要以师德建设为龙头,全面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发挥教师的育人作用。要优化学生辅导员配置,提高德育工作者素质,认真研究德育新课题,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
当下的中国机遇与挑战并存,并且充满希望。作为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建设者们,大学生肩负着前所未有的任务和挑战。黄金阶段的大学生正处于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刻,性格及行为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因此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由此可见。深化德育工作管理,努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拓展德育活动空间,才是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的体现。
约翰・杜威说过,“幸福的关键是发现自己适合做什么并确保有机会去做。”作为新世纪教师力量,我们要指导学生从大学出发,以人生为终点,以大学为站点,以四年为绳索,将大学、人生穿联起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为自己以后走向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永臣《对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 年第8 期
[2]曹勇,赵冬艳《高校学生道德观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