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生德育培养范文

学生德育培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生德育培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生德育培养

第1篇:学生德育培养范文

[关键词] 问题意识;德育课;教学;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7-217-2

一、德育课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的意义

德育课作为一门贯穿整个学习生涯始终的重要课程和其他的各门课程相比有其独特之处,正是这种独特性使得德育课教学和问题意识紧密的联系了起来。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展示德育教学独特魅力

德育课教学直接和人民的生活挂钩,德育课中既有经典的理论哲学内容,也有经济、政治生活的形上理论,更多的是渗透进日常生活的观念和视角。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一国两制等许多理论不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是根本没法正确、快速、准确理解的。有些知识点抽象,如:社会财政的分配、三大产业、国体、政体,但通过生活中与之关联的内容,可以很好地理解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当然在不断的课改结果下有了很深刻的体现:如在中职《政治经济学》老版教材中未提及“消费者权益”;而在课改后的教材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就作为单独的内容有了很大篇幅,正是因为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是更贴近我们生活的内容所以才会如此受重视。

德育课的学习要点也很独特,就是需要把大量看似无关的知识点串起来,来理解一个问题。比如共建和谐社会,完全可能要求从哲学、经济、政治常识三个角度来分析。思维方法论中提到过,知识信息量及思维方法是思维结构的内在系统的基础,是全部思维活动的支撑点。人们思维结构的进化和完善程度同知识的质量有密切的联系。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如果对他们身边的,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有问题,产生了问题意识,他们的思维就会为解决某一具体的局部的实际问题而启动。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学生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是发展中的主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每个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一切自己感到怀疑的现象,形成自己的认知风格和生活风格,有助于良好个性的发展。通过德育课的特点,问题引路、以疑激趣,学生思考的阶段也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前提,积极切入社会生活热点,既能和学生展开讨论、了解学生的想法,也可以让学生之间不同的观点进行撞击。学生的主体性就是在这样地累积中形成的,开始对某个问题产生了兴趣,深入下去就是对整个学科的兴趣,当学习的主动性被完全调动起来后,主体性也随之觉醒了,学生再也不是“要我学”的状态,而是“我想学”、“我要学”了。当然了,学生因为尚未形成健全的人生价值观体系、缺乏缜密的是非判断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问题意识的同时,不能放任自流让学生的一些极端的或错误观点滋生。像拜金主义、利益至上等思想一定要加以纠正,让学生在一个科学、积极的观念指导下发散自己的思维,通过问题让学生自己想明白什么样的生活、人生才是更有意义的。通过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全面、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就是培养学生主体性的重要环节。

(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的培养能借助德育课这教育平台吗?答案是肯定的。创造力并不一定要靠创造、发明来表现出来,事实上思想上的创造一样能惊世骇俗。如果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问题意识,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在试图精确地提出问题及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设想时,学生必须调动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等。这样,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创造力可以得到培养。

二、德育课教学中培养问题意识培养的具体策略

(一)摆脱困扰,让学生敢于提问

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对于学生中存在的错误或无知予以应有的宽容,鼓励学生形成敢于面对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正常的、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好学、好问的个体精神品质,促使他们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至解决问题。“不破不立”,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以下三点:

1.打破“教材本位”。教材本身存在一些欠缺科学性和逻辑性的疑点,值得我们去探讨。例如,中职德育教材对“纸币”的定义:“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过分强调“国家发行”,那又如何看待“欧元”、“港币”呢? 事实上,教材本身也在不断地更正、完善09年中职德育课改对科恒整个逻辑体系和章节安排和内容都做出了很大调整,不断扩充新讯息和新知识,并将对现实生活和社会环境的关照引入到新的台阶上。这就要求作为教材使用的第一对象――我们理论教师在课堂准备和实践过程中注重知识扩充的同时注重知识的发散,认清三个“门”:把好家门;寻找热门;适当串门。

2.淡化“教师本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不应当被“神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错误,有本身对知识理解上的错误,也有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口误”、“笔误”。当遇到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给教师指出一些较为明显的失误,这时候,教师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学生的纠正就显得至关重要,教师应当正视自己的错误与不足,不应视学生的指正为“难堪”,所谓教学相长,就是在师生相互间坦诚的思想交换中实现。师道尊严绝对不是靠压制来维护。教师要以一种开放、开明的心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即使有一些不成熟或不合理的意见,也要宽容对待。此外,教师在课堂上还应表现出创新状态。照本宣科、循规蹈矩的教学活动,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学生也不太可能表现出求新求异的精神面貌。教师要打破过于依赖书本、过于依赖教参这种简单的搬运工式的教学模式。书本上的道理讲得对不对、原理讲得是否合理,教师完全有质疑的权力,教师要善于去质疑,这就是一开始提到的批判精神,对现存的事物要能够批判,要敢于批判。这是创新的一个必要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能经常从创新的角度去思考,就会有很多新的想法。教师的一点变革,都会引起课堂里更大范围的变革。

3.破除“唯标准答案”论。在德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淡化并不等于说学生真的没有问题,实质上是存在着“不敢问”的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源自于对知识权威的敬畏。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们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因此,教师必须具有民主教学的意识,这样才能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教师应该将自己的观点与学生的观点放在同一个天平上,应该去说明和证明自己的合理性,而不应该以“人师”的身份去压制学生,教师要能够容忍和鼓励学生的怀疑和挑战。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是育人的最有效手段,教师要优化问题意识教学的整体环境。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师生间的双向互动和交流,营造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尽量避免居高临下的“我讲你听”,千方百计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师生间探求知识的共同目的。这样,学生也就会有许多问题抛出来与你一起探讨,使教学成为真正的双边活动。

(二)激发学生提问欲望

通过成功地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考,能极大地催生学生的问题意识,从内心里萌发强烈的求知欲望。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努力增强教学过程的生动性、趣味性和价值性。在教学实践中我就经常让学生运用书本知识思考一些社会生活中大家都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让学生产生问题,从而有效地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人民币汇率”问题,就有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人民币升值有何利弊,究竟是弊大还是利大?我国政府面对人民币升值压力是什么态度?人民币升值与外汇储备有何关系?美国为什么要求人民币升值?人民币究竟应不应该升值,会不会升值?许多学生往往直观、简单地认为人民币升值就是好事,但让学生思考人民币汇率升高造成的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一分为二地进行分析,一经深入的讨论,他们就会发现问题,汇率上升对于外贸出口、国内居民就业吸收外资等都会产生不利影响。这些问题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既符合认识的规律,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导他们积极思维。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正确处理学生产生的疑问,对于其中合理的思考与回答充分予以肯定,不断产生成功的体验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持久动力。

(三)让学生成为提问高手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发展既不是来自于外在的客体,也不是来自主体先天的潜能,而是在交往和对话中的不断批判、生成和创新。问题意识的培养,不仅要鼓励学生“敢问”,刺激学生“想问”,而且要培养学生“善问”的个性品质。教育交往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对话和交往是以人格平等、相互尊重为基础的,受教育者置身于教育情境之中,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参与,其目的不是为了“知”,而是为了“智”,教师不是去同化学生的思想,而是通过在关键问题上的及时点拨,并鼓励多元和发散,鼓励从不同的视角考察问题,让个体进行独立的判断和选择,培养他们对已有知识的质疑和挑战,形成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鼓励学生以原始问题为起点,反思前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不要将前人的任何结论当作不可动摇的真理,鼓励学生勇于诘问任何既有的结论。从理论上说,针对教材中的每一句话都可以提问,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教材的主要内容和逻辑结构进行提问,避免提问的随意性。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点、相关知识的联系等都应成为学生思考和质疑的对象,特别是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更应成为学生提问的着眼点、关注点。学生在认知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困惑,这种困惑有来自于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有来自于现实与理论的矛盾冲突等,于矛盾处提问,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分析比较能力等。提问是要讲究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技巧的,“善问”与“肯钻”紧密联系,要求学生不能停留于对表面问题的思考,更要深入到问题的本质所在。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掌握“生疑会问”的方法,提高质疑问难的素质,学会把握关键的质疑方法。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只有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由此造就一批有发现力、创造力的人才。”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提问能力的培养、提高;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寻求行之有效的经验、方法,矢志为祖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马松泉.浅谈德育课中问题意识的障碍与对策[J].时代教育,2012,(9).

[2]张锡群.问题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18).

[3]侯保良.学生问题意识让德育课教学走进“春天里”[J].成功(教育),2013,(11).

[4]王霞.发现问题与德育教育[J].新课程(下),2012,(12).

第2篇:学生德育培养范文

【关键词】中职德育;职业精神;中职学生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劳动者的综合素质要求在不断提高,不仅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从业者的职业素养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中职德育课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精神、实现中职校的德育目标,是贯彻落实新德育大纲的需要。德育教育不仅仅要体现在职业技能教育方面,更应在思想道德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职业精神,使之符合时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中等职业教育的实质是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一种就业教育,主要是为帮助学生储备必要的就业知识与强化就业技能。因此,中等职业教育应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必须与社会接轨,与市场挂钩,注重因材施教,实施素质教育,才能满足社会各行业的需要。在中等职业学校,必须重视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比如自主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等,必须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比如身心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让学生从中汲取精神,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专门技术人才。

中职学校要重视职业道德教育,摒弃职业道德课程是副科的传统观念,配备教育教学能力强的干部和教师任教,职业道德课程的课时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并要重视对该课程授课教师的教学考核和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课程的社会实践活动,把一些志愿者活动、各种主题活动和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二、加强职业纪律教育,建立牢固的职业规范

中职学生普遍素质较差,价值观模糊,具有懒散的特性,缺乏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对职业规范的认识不强。不少学生我行我素,即使在企业实习期间,也经常离岗、脱岗,职业纪律非常淡漠。

中职学校应在平时校纪校规的督查中,改变管理模式,不要过分依赖惩罚,把奖惩机制完善起来,对遵守纪律的同学应大力表扬和奖励,形成正向激励,使学生把遵守纪律作为对自己的内在要求,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业规范。加强对学生实习实训的纪律管理。例如,去实训场所时提前整队行进,操作前检查工具及机器运行状况,操作结束后填写纪录,工具归位、机器复位并做好清洁等,这都是培养学生形成职业行为规范的重要环节。

三、加强合作意识训练,建立团队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中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作为一种锻炼学生综合素质的学习方式被中职学校的德育老师广泛采用。在中职德育教学活动中合理应用合作学习模式,不仅可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中职德育教师需充分借助合作学习的优势,合理应用这一教学模式,全力提升学生的德育品质。

例如,教师可以“多彩消费”为辩题组织一个小辩论会,针对:中美两国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进行辩论,并提出己方观点是赞同哪国的消费理念?每个班内由之前的多个小组合并为两个大组,作为正反方,采用这种形式展开辩论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把合作意识融入教育中,可以布置任务时以小组为单位,促M小组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使学生具备全局观念、资源共享与运用观念、与人及组织的沟通协调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起学生的团队精神。

四、加强责任意识培养,培养社会责任感

责任感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信念和态度。现代社会中,一个人的责任感如何似乎已经成为评价其是否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标准之一。作为德育教师,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清晰地明了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是非常重要的。现代中职学生的年龄一般是15-19岁,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敏感、自信、爱思考、见多识广,但又普遍存在独生子女易有的惟我独尊、责任心缺乏、感情冷漠、自私娇气等毛病。如果中职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日后就能经得起生活的挑战,适应各种职业。反之,如果让不良的恶习滋生,日后在求职时将遇到各种困难甚至失败。所以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责任感尤其重要。

通过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贯穿责任意识的教育,要求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例如,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说话算数,做事讲诚信等;进而延伸到对自己父母负责,对自己的安全负责,对班级的事负责,从做好值日生、维护班级形象做起,逐步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通过组织一些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生产实训等,使学生有机会接触社会和工作岗位,让他们处在不同的环境中,体会各种责任,使之逐步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五、搭建校企接触平台,培养职业归属感

让学生参加企业实践活动,这既是拓展学生专业技能的需要,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可以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职业岗所需,了解社会所需,零距离的接触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培养职业归属感,减少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适应期。同时也能让学生学习到许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激励自己需要加倍努力、刻苦学习,这正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促进学生学得更深,走得更远,为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明天而发愤图强、自强不息。

总之,加强中职生职业精神的培养,是贯彻落实新德育大纲的需要,对于中职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捷树.中职德育课加强职业精神培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17:207-209.

第3篇:学生德育培养范文

强化全员德育观,注重德育的整体性。“育人先做人,正人先正己”这是学校对全体教师的一贯要求,每一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的实施者,学校用这一条标准,统一全体教师的思想认识,号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成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者、教育者和训练者,结合全员育人观的确立,学校组织了“学生眼中的我和我眼中的学生”的大讨论,从如何规范教师的言行和如何规范学生的言行两个方面进行舆论上的宣传,使学校全体教师进一步明确合格的接班人应从做人开始,做人应从文明行为开始,教育人应从自身做起。

为保证全员德育观的顺利实施,学校的各个部门明确本部门的德育工作职责,各个岗位的教师明确本岗位的德育工作标准。在树立全员德育观的工作中,又有重点地集中抓好班主任的选拔、聘用与培训,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对学生思想品质和良好行为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工作中,除针对性地加强班主任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外,我们主要引导班主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转变观念,树立新的教育思想,站在培养二十一世纪接班人的高度,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日常行为和思想道德品质;引导班主任如何在新形势下对新型人才观、中学生良好行为养成、独生子女的教育、非智力因素等问题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卓有成效地抓好班级工作。

同时,自编了《做合格的中学生》一书,做为行为规范教育的指导材料,它在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的教育等方面,收到了十分明显的效果。经过几年的努力,初步建立起党支部领导,校长负责,政教处、团委实施,年组为核心,班主任为主体的学校德育工作网络,在具体操作上,突出岗位标准高、责任落实细,把教职工的师德修养和育人政绩,作力评价工作、评聘职称、表彰奖励、晋升工资的必备的条件。

健全德育制度,注重德育的科学性。德育工作制度,是我们抓好德育工作的立足点,也是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几年来,我们从教师德育工作岗位责任制和学生各种规范入手,不断充实、完善德育工作的各项制度、职责和规范,力求做到用制度来统领工作,用制度来约束行为。

经过不断的努力,我们在工作中健全了以全面领导、组织、负责学校德育工作为主要内容的校长、书记岗位责任制;以具体组织实施学校德育工作为主要内容的政教处德育工作条例;以结合本部门特点,强化育人观念为核心内容的教导处、总务处德育工作条例;以利用本学科德育资源,加强课堂教学为主体的教师德育工作标准。通过教师岗位责任制的确立,突出了制度化的管理,避免了德育工作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有效地保证了我校德育工作正常运行。

在制定学生各种制度、规范工作中,学校就先后出台了《升降国旗制度》、《在校一日常规》、《学习常规》、《卫生制度》等,这些制度的确立和完善,对《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起到了较好的补充作用,使工作责任更细、使工作开展更顺利。

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学校常规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对学生的常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定了以“对已讲仪表,对人讲礼貌,在家讲孝敬,在校讲守纪,社会讲公德”为主要内容的《吉化九中学生文明礼仪常规》,号召、引导学生学会做文明的人,身心健康的人,善良的人,成为现代的人,成为真正的中国人。九六年学校又制定了《吉化九中文明班级评比细则》,将细则分解为行为教育、卫生清扫、班会、活动课、班主任工作等五大项,把对班级建设的检查纳入到量化考核序列中,并将考核结果与班主任每月津贴、文明班级的评选挂勾,由于《细则》将学生的个体表现与班级集体荣誉相联结,因此,对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把握学生思想脉膊,注重德育的针对性。摸清学生的思想脉膊,这是我们抓常规管理的首要前提,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与以往的初中学生有所不同,无论何种经济体制,做人都是基本的准则,而进行学会做人的教育,要以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及变化为前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取得实效。每年署期开学前,学校组织有关人员到小学了解升入到我校的学生情况,摸清后进生底数及重点人员的名单,在分班时将后进生分开,以消除可能产生的小团伙、小帮派的隐患,为形成良好的班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创造首要的条件。

从九三年开始,结合常规管理与训练,我们又开始了新生入学后的军训和建校劳动,先组织学生到校级德育基地----军营参观,让学生领略军队战士日常行为的严明和严谨,体会规范化行为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然后回到学校请军队教官战士从日常行为规范的最基本的坐、立、行走开始训练,三年来这一措施受到家长及社会各界的欢迎,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新生军训、建校劳动之后,便被纳入到与其他年级同学一样的管理当中,在未来的初中学习生活中,他们将同样地受到严格的日常行为管理与训练,受到丰富多彩的活动的熏陶,成为合格的文明的中学生。

强化班集体建设,注重德育的实效性。班级是学生形成良好文明习惯、世界观、价值观的主要阵地,良好的班风对于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班级是学校构成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学校各种教育内容得以及时落实的枢纽,在抓好班主任选拔、培训的基础上,我们着重加强班级和班集体建设,利用班级日志、周汇报等形式及时了解各班级学生情况,通过班会、板报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集体观念,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同时利用少年团校和团干部、班干部经验交流等多种教育形式,加强对班级干部的培训,使之成为班级良好的风气形成的中坚力量。

同时为使学校这种班级管理思想得以实施,我们加强对班级集体考核,把学生日常行为的表现,无论巨细,都纳入到班级综合评价当中,做为评选先进班级的首选条件,同时安排值周生,对各班学生每天进行全面检查,并在全校进行通报,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逐步体会到,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是班级集体荣誉感的体现,这样我们抓住学生集体荣誉感这一闪光点,强化班级建设与考核,更加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文明行为的习惯的养成,到目前为止,我校每周三教工政治学习时间,全校两座大楼五十个班级全部由学生自我管理,有的自习,有的活动,井然有序,这反映了学生有较高的遵守文明行为的自觉性,也反映出我们在加强学生常规工作中,以抓班集体建设为突破口,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分阶段、抓重点,注重德育的层次性。在工作中,我们深切地感到,学生行为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需要教育者与管理者持之以恒,强化训练,即:“抓反复、反复抓”,并且在教育中不断加大力度,不断地在原有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确立了“两高一坚持”的原则。即:立意高,明确现代中学生的文明行为即是二十一世纪接班人的文明行为;标准高,努力做到校园整洁无死角,学生文明无劣迹;一坚持,从九0年,我们确立抓常规这一基础性工程开始,五年以来,校长每天楼内两次巡视,主任三次检查,就从未间断过。

在具体工作上,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在一段时间内确立一个新的目标。每个学期提出文明常规总体要求,一段时间有所侧重,反复教育和训练,严格要求,严格检查,使学生养成习惯,然后再提出新的要求。几年来,我们根据各个时期学生思想状况,组织几次常规工作的专项活动,并使设计的目标由低向高达到了一个新水平。九一年,为美化校园,培养学生的卫生习惯,我们提出了消灭“三皮三颖口号,经过一个月集中管理与教育,此项工作初战告捷,在学校卫生工作与学生卫生习惯逐步走上正轨后,为了加强学生的自我意识,抵制奇装异服的侵害,反对讲究穿戴的不良风气,提倡服装的整洁大方,学校开展了“穿校服,爱校服,爱学校”的活动,禁止穿着非校服进入学校,这项活动受到广大学生与家长理解、支持和欢迎,学生集体荣誉感和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明显增强,也为形成良好的班集体、班风及校风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4篇:学生德育培养范文

德育课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重要课程,担负着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就业理想的重要任务。如何让学生适应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德育教师除了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使之能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之外,还应培养学生拥有独立的人格。

1 独立人格的基本定义

独立人格的意义是指作为个体的人具有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它要求个人对任何外在的精神权威不具有依赖性,能在对真理的追求中具有独立判断能力;也不依附于任何的现实政治力量,在参与政治时具有高度独立自主的精神。在心理学上,独立人格就是指个人的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上表现出来独立于他人的主体性、独立性和自我性。

2 培养独立人格对中职生的意义

中职生的生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中考失利的学生;二是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因此,和普通高中学生相比,中职生存在文化基础薄弱,个人素质参差不齐等现象。由于中考失败未能顺利升入高中,或者家庭状况等原因,一些中职生往往比较敏感,学习懒惰,生活态度消极,甚至扭曲了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没有理想,没有信念。而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中职生已经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因此,通过德育教育,端正中职生的学习态度和人生态度,提高其综合素质,培养其独立人格,使之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国家的未来提供真正的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 中职德育课学生自主学习与培养独立人格的关系

面对中国教育的状况,很多人屡屡提出批评意见,认为中国的教育只是在批量生产读书机器,学生不习惯主动思考,思维不开放,千人一面,个性往往被压抑,独立性也不足。因此,学生读书的过程就是棱角被磨圆的过程,其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思维最终被消弭。

面对这种批评,教育者应该主动思考这些弊端存在的原因并想出办法解决。德育课作为培养学生道德思想的主要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意是否有这种问题的出现。在教育部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要把德育与职业活动、学生活动相结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主体,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为了在教学实践中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首要点。

自主学习作为一种现代学习方法,与传统的学习方法相对应,它要求学生独立地通过使用分析手段、探索手段、实践手段、质疑手段、创造手段等来达成学习的目标,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学习与独立人格并不是绝然分开的,而是有许多相吻合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一致的目标。自主学习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求知与生活,在进入社会的时候能适应社会。面对工作,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面对同事,有良好的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面对生活,能有积极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生活、交往、工作、学习中具有进取意识、合作意识。而培养独立人格,主要包括创新观念、独立观念、合作观念、宽容共存观念等的培养。所以说,自主学习和独立人格在培养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2)实施的内容具有共通之处。自主学习的核心表现是学生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积极、自觉、创造性地参与到学习中去。而独立人格表现在学生具有独特的个性,个体能够独立进行思考、选择,并对社会存在有责任感,同时能追求真理与自我价值,拥有对社会的批判精神和自我批判精神。在能动性、创造性、独立性三方面,两者是共通的。

3)实现的手段具有统一性。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对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的培养具有很大的意义。而独立的人格就是要求个体在面对生活、学习、工作的各种问题上,能够主动独立地探求原因,勇于质疑,追寻真理,并通过自己理性、独立的思考,形成自己稳固的思维方式和判断方式。两者都要求自动探究,在采取的手段方面具有一致性。

4)实现结果的双赢。通过自主的学习,学生学会发现、探索以及创新,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认识,并在实践中发展了自己的个性,统一了知、情、意、行,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职业观,在以后的生活与工作中都能以较高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去面对。而独立人格培养的实现,不仅能让学生拥有独立的意识和自主的能力,还学会批判精神和道德责任感。在结果方面,自主学习与独立人格培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最终实现结果的双赢。

4 如何通过自主学习实现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

4.1 应该拥有独立的意识

意识指导着人们的行为。在德育课中,教师应多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对学生独立思考的观点给予支持和鼓励,增强学生对自己能力的信心。这样一来,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就会习惯有自己的观点。

4.2 应该拥有自主的能力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的作用和主观能动性,所以,教师要根据德育教学的目标,确定如何开展自主学习。在课前,让学生通过网络,自主搜索资料;在课堂上,学生展示成果并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者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在对观点的总结中,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促进其独立人格的养成。

4.3 应该拥有批判精神

要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德育课的教学中来,就应该鼓励学生敢于和老师、同学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以讨论各自观点的方法开展学习,有利于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和组织,提高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兴趣。而教师民主、宽容的教学态度,能让学生养成敢于质疑的精神。

5 结束语

在中职生的德育课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独立人格的培养是两个重要的方面。德育教师应该详细分析两者间的关系,只有理清了关系,才能更好地对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人格的培养方法做出科学而准确的判断。

参考文献

[1]刘瑞凌,朱香芝.关于中职德育课对学生健全人格培养意义的再思考[J].管理专家,2011(11).

第5篇:学生德育培养范文

一、精彩纷呈的德育课程:

学生健全人格养成的基础

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离不开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指导。多年来,北京十二中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始终秉承“求真、崇善、唯美”的办学理念,扎实开设理想信念、责任感恩、公民素养、心理健康等一系列德育课程,编写德育系列丛书,着力培养“素质全面、学有特长、勇于创造、和谐发展、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中学生。

1.系列主题教育

学校始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提出正气、骨气、志气、勇气、和气、雅气、底气、大气“八气修身”的素质要求,激励学生品学兼优,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与多样发展。充分利用主题班会、升旗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18岁成人仪式、阳光体育运动、名家讲坛等形式,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的主题教育活动,注重加强中华传统道德教育,营造浓厚的品德教育氛围,激发学生成人成才的信念和奋进拼搏的豪情,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抱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自主发展教育

一位教育家说:“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自我教育!”自我教育,就是指人们对自己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表现进行的教育。自我管理即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意识、自我超越、自我反省等的综合表现。实践证明,学生的智慧和能量是无限的,只要给他们一个充分展示的舞台,放手让他们去管理,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可见,自主教育、自我管理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学校建立健全了德育工作自主管理机制,长期坚持三级干部值班检查制度和学生文明岗值日制度。学生干部竞争上岗,社团活动蓬勃开展,在学校日常管理和主题教育活动中,为学生搭建培养能力、增长才干的舞台,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四自”作用。

3.心理健康教育

人的品德是在一定的心理背景下和活动过程中形成、发展的,德育离不开心理活动的形式及其规律指导。而健全人格的理想标准就是人格的生理、心理、道德等各要素完美地统一、平衡、协调,使人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可见,健全人格的培养与心理健康教育密不可分。在德育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道德发展水平的实际需要进行教育。作为德育课程的特色和亮点,学校将心育融合在德育课程之中,坚持通过开设心理选修课、心理咨询、心语信箱,举办心理讲座、开展心理剧活动等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

二、潜移默化的学科课程:

学生健全人格养成的关键

在优质高效的学科课程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是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养成的关键。

1.强化榜样示范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培养人格健全的学生,首先需要人格健全的教师。教师崇高的师德修养、高尚的人格魅力,一定会对学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积极影响。学校要求教师务必牢记原国务院总理在2003年教师节视察十二中时的教诲:“师有德,行有范,做一辈子青年的楷模”,鼓励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做有思想、有理想、有修养、有品位的教师,促进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做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引领者、倡导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平等、民主、和谐、共进的师生关系。

2.加强课堂渗透

新课程实施以来,学校注重引Ы淌积极投身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根据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加强了对学生的人格养成教育。具体地说,三维目标是指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方面的目标。为此,学校注重强化有效教学思想,逐步形成“有效课堂”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观察、体验、探究中发掘学习潜能,不断探究促进学生人格养成的途径和方法,力求在潜移默化的学科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努力培养具有“真善美”特质的大写的“人”。

3.完善评价机制

人民满意的教育一定是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的教育,真正的教育质量一定是适合学生成长需要的质量。在创办优质特色高中的过程中,学校从过度强调学科知识成绩转向全面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发展,建立和完善全面、多元的质量评价标准,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协调地发展。基于此,学校继续完善《北京十二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继续探究学分制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模式,不断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日常教育教学管理有机结合,实行评价指标生活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个性化,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发现优点、查找不足、发展个性、不断进步。通过对社团活动的评选,对优秀社团进行表彰;通过设立校长奖学金,表彰在真善美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多元化的评价,促进了学生全面、优质而有特色的发展。

三、生动活泼的拓展课程:

学生健全人格养成的载体

在做好课堂教学渗透的基础上,学校大力拓展生动活泼的教育空间,精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效地促进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

1.彰显特色课程

学校特色是在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的个性风貌和鲜明的办学风格。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形成了以科技、艺体、社会大课堂、教育国际化、与大学结合、一体化办学等特色并举的教育新格局。近年来,学校通过整合资源,结合办学实际,不断突出多样化办学特色。通过申办“钱学森航天实验班”、立项“北京市金鹏科技团”“翱翔计划”等科技项目群,彰显科技教育特色;通过金帆民乐团、行进管乐团、合唱团等专场演出和系列活动,彰显艺术教育特色;通过科学规划、合理使用、统一管理多个校区的办学模式,实现一体化办学教育特色。实践证明,这些特色课程,进一步张扬了学生个性,培养了学生健全人格,提升了学生综合素养,深化了办学特色,丰富了学校内涵。

2.开设实践课程

在实践课程的开设方面,学校围绕深入落实“三个百分百”的学生社团活动目标,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社团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知行统一的能力。在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开设方面,学校成立了各类学生社团四十多个,如校园电视台、模拟联合国、金帆民乐团等,也有民办公助的国学社、文学社、天文社等,还有一些没有在学生部注册的社团。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对学生发展有益的,学校都大力支持。学校积极依托科技实验班、科技社团组织、科技节等深化科技教育活动;通过承办全国“中华传统文化研修班及国学夏令营发展研讨会”和两岸四地“京华文化”国学夏令营等突出人文教育活动;通过与美、日、德等国友好学校师生间的互访、学习与交流,开展国际教育活动。学校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的建设,定期开展活动,为学生打开了解社会的窗口。学校初中学生每月开展一次社会实践活动,高一学生每年开展为期一周的京外社会实践活动。2012年至今,学校每年都组织高一年级全体师生赴福建、广西、安徽、贵州、上海等地考察学习,培养学生知行统一的能力。学校还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校内为图书馆、实验室等公共场所清理卫生,校外组织学生到孤儿院、养老院、民工子弟学校做志愿服务活动。这些活动,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及健全人格的养成。

3.开发校本课程

第6篇:学生德育培养范文

【关键词】道家生态理论 中学生 德育

1. 引言

生态文明是近年来西方的热词,但事实上,在中国古代优秀传统哲学思想中,尤其是道家思想中早有丰富的见解。道家万物平等的理念和整体平衡的观点,同现代西方的深层生态理论一样,反对以人类为中心的浅层生态理论态度来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主张从人与自然平等统一的角度来对待这种关系,从而打破了现代生态伦理学在西方主客二分指导下的思维模式,对于重建我国中学生的生态伦理智慧结构有着非常重要的德育作用。

2.导致当代中学生生态文明观不合理的原因

在工业社会早期,消费处于社会中心。二战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带来了第三产业兴起,之后消费也就大大兴起。没有消费,就没有人类的生存,也就不需要人类进行生产。从此意义上说,消费是生产的动力。然而,在当今社会,消费不单是对商品使用价值的消费,而是对商品符号象征价值的消费,导致消费的异化。因为消费是人的消费,必然是在人的思想观念指导下进行的,带有人的主观性,所以人们为了达到某一目的,为了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地位所进行的消费就是对商品符号价值的消费。比如追求名牌、时尚、一次性消费的大量出现,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浪费。像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的使用等。这些虽然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资源的大量消耗和废弃物的大量排放,引发了严重的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不合理的消费观早已普遍于一些中学生中,因攀比心作祟,便跟风似地去购买超过自身经济能力范围的名牌服装、高端电子产品甚至是奢侈品。

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加深以及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我国面临的中学生生态文明德育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很多中学教育的重视,道家思想的生态观强调人要与自然万物同生共运,强调天、地、人之间的自然生态平衡关系,其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促进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缓解人与自然的生态矛盾,对于中学生的生态文明观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3.道家生态伦理思想对中学生德育培养的作用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在天地形成以前就有一个浑然而成的东西,寂静空虚并且不依赖人的外力而独立存在,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道家思想虽然没有明确的指出宇宙万物之源的“道”到底是什么,但是道家的宇宙万物同源于“道”的思想体现出一种万物平等,特别是人与万物之间平等的思想。故“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唯一也”,与万物一样,人本来就是一种物,所以能够齐物。

因为万物平等,所以物无贵贱。“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 以道的观点看万物都是平等的没有贵贱之分,但是从事物本身、世俗观念事物的差异、功用和认识主题的主管取舍等不同的角度来看,就会认为事物有贵贱之分,有大小之别、有用与无用之异[6]。但是“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莫瘦于殤子,而彭祖为夭。”差异是相对的而并非本质的,所谓“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之所以会有不同,是因为我们在这样说时,同时也否定了另一种说法。其实“物无非比,物无非是”,道家万物同源于“道”的思想认为万物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所以老子才说自己有“三宝”——“慈”“俭”“不为天下先”。天地有生生之仁德,道有养育万物生长的善性,我们要做到“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既然万物都是平等的,没有贵贱之分的,那么我们理应珍视生命。既然人与动物同源于道,那么我们就应该反对“以己养养鸟”,而要尊重“以鸟养养鸟”,要对万物心怀柔慈,待己俭啬,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反观当下的中学生,缺乏对自然和万物应有的敬畏和尊重,缺少爱心和同情心,再加上长期受到“人定胜天”“与天斗其乐无穷”的思想的影响,敬畏生命对于中学生来说提及甚少,也就难怪会有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张亮虐猫事件”“马加爵杀人事件”“药家鑫撞人并捅人致死事件”。对于生命以及万物本质理解的薄弱和敬畏的缺乏,更是导致部分中学生和大学生自杀事件的根源。道家万物无贵贱、万物平等、珍视生命的生态伦理观念有利于破除把自然界和动植物作为掠夺和攫取对象的思维定势,扭转这种生态道德的不协调,弥补中学生生态伦理德行的缺失,形成万物平等、物无贵贱、珍视生命的伦理观。

4. 结束语

《道德经》是世界上最早的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经典,“天人合一”的核心就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观。在西方,著名的科学史家李约瑟和历史学家汤因比很早就看到道家文化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巨大价值,并极力提倡用道家生态智慧来补充新型生态理论,即深层生态理论。在我们中国亦是如此,在西方国家相继步入后工业时代的今天,我国正处于工业化时代,为了保持与世界前进的步伐基本一致,这就要求我们在对中学生进行科技教育的同时,加强思想性的伦理知识的教育。因为科学是中性的,无所谓善与恶,将来的科学与科技的发展,是被善用还是被恶用,取决于创造和利用它的人,取决于他们所接受的思想教育与伦理教育。而道家几乎用惊人的洞察力诠释了整个人类,可以并应当为中学生接受新型生态伦理智慧教育所借鉴。

【参考文献】

[1]张秉福. 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及其现代价值[J]. 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1(2):120-125.

[2]李约瑟. 科学思想史[M]. 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 1990.

[3]佘正荣. 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冯达甫[译注],老子译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5]周凤霞. 生态学[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6]傅佩荣. 傅佩荣解读庄子[M]. 北京:北京线装局,2006.

[7]刘湘溶. 生态伦理学[M]. 长沙:湖南出版社,1992.

[8]郑志明. 当代道家与道教[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9]邹文广. 现代性语境下的中华文化自觉[N]. 光明日报,2009-03-17.

第7篇:学生德育培养范文

【关键词】德育创新 创业意识 高职

一、高职院校德育创业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在部分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价值观念扭曲、社会责任感不强、诚信观念欠缺等问题。同时, 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给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利益的原则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利益的作用激发了人们的进取意识和创造热情。但是,利益的驱动也使一些人私欲膨胀,增加了很多消极负面的东西。如何在利益多元化的情况下, 坚持和弘扬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树立社会的共同理想,寻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结合点,抑制个人主义的膨胀,这些都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

二、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涉及大学生创业意识的现状

过多地沿袭“运动式”的教育方式,教材抽象、空洞,缺乏层次性和较强的针对性。使学生受到来自多方面的限制和束缚,独立人格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兴趣爱好得不到充分发挥,个性差异也得不到合理的承认。在德育过程中往往把“禁止”和“防堵”作为立足点,不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将批评与惩罚作为常用的教育手段。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愿望和爱好自主地选择适合自身的教育;常常缺乏进取精神,害怕困难,回避矛盾,缺少主动参与、大胆竞争等自我表现能力; 常常表现出盲目从众,不善于独立思考,循规蹈矩, 缺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于创业方面很少有人去思考创业与自身的关系。面对各类创业宣传和创业活动,他们只是在做一个“看客”。简言之,我国目前大学生创业意识方面主要存在着被动接受、认识片面、行动盲目的不足。大学生自觉的、理性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行动尚未形成流。

三、新形势呼唤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创业人格

因为在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社会变革的影响下产生出新的变化,当代大学生创业人格缺失的表现有:理想信仰趋向多元化,主客体价值判断明显背离,判断标准呈现二重性,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不良思潮的渗透腐蚀。同时,在全球化浪潮影响下带有全球化意识形态的西方腐朽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无时不刻地通过名种渠道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着渗透和传播,这些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认识产生着较强烈的冲击,使他们在裹挟着全球化外衣的带有迷惑色彩的资本主义价值观念面前产生迷茫,真伪难辨,最终是成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由单一型向多元化趋势方向发展,价值判断趋向实用化功利化。

四、创新德育工作发展影响大学生创业意识

1.面向现代化教育, 学校德育观念要转变

创新,要求德育工作者转变观念,树立新的人才观。传统封闭式的德育方式培养的学生多属“听话型”和“守业型”,循规蹈矩、行为被动、思维约束、缺乏个性。这些四平八稳的学生,容易得到德育工作者和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喜爱和重用。而主动学习能力、创造力、开拓力的不足带来的必然是以经验胆识、经营管理、风险竞争、专业创新、人际交往为主要内容的创业能力以及以冒险精神、毅力意志、心理承受、求变应变为主要表现的创业心理品质的缺失。

2.缺少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创造性人才素质和特征

新时期的人才标准,已不再单纯是过去那种踏实加肯干、服从命令听指挥的类型,而是具备思想和能力的复合型、适应型、开拓型人才。因此,在德育上要注重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培养学生具有职业意识、创业意识、敬业意识、竞争意识、公关意识、科技意识和法制意识,同时要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自省能力,能经受挫折和失败的考验。所以在促进大学生实现自我就业的同时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促进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激发大学生创新精神。这样,可以使经济发展、就业压力缓解、家庭和谐、社会稳定、民族经济发展强大。要创业就得从“想创业”即培养创业意识人手。意识是行动的指南。创业意识集中体现了创业素质的社会性质。为此,我们必须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的精神,开拓进取,有所作为。

3.构建高职院校和谐德育体系建设与创业

所谓和谐德育, 又称绿色德育,是指德育要以满足社会发展要求和受教育者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为出发点,在充分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在德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调控构成德育体系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之发生和谐互动,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和谐发展的一种新德育模式。对于创业意识可能是灵光闪现,但也可能是厚积薄发。创业意识的培养与创业能力的提高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所以高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结合德育建设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1)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积极转变观念,营造创业氛围观念的转变与其形成一样,都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高校应该通过全方位教育,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积极转变观念,特别是要通过新闻媒体、校园文化等手段加大创业事迹的宣传力度,营造浓郁的创业氛围,让大学生深切体会到创业的价值所在,从而激发创业的热情,增强创业的信心。

(2)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渗透创业理念课堂是学生直接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改革教学手段、方式、方法。教学内容更新了,教学的方式手段也要随之更新以及开设创业教育课程。

(3)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也是培养学生创业意识的有效途径。大学生社团是基于爱好特长而自发组成的团体, 在大学生中比较有影响力。高校可以在宏观的调控下,允许学生社团市场化,给他们更大的空间,让学生在兴趣特长与专业之间找到恰当的结合点,感受创业。

参考文献:

[1]谢群.论创业教育――我国高校德育新领域[D].中南大学,2004.

[2]黄文光.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现状研究[D].华东示范大学,2008.

第8篇:学生德育培养范文

【关键词】荣誉感 学生厌学 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a)-0247-01

最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我国中小学生进行学习与发展大型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普遍厌学,厌学比例大约在三成左右而且逐年呈现出递增的趋势,厌学年龄有下降趋势;小学、初中、高中相比学生厌学比例高中尤为突出,小学生喜欢学习的比例最高;厌学原因包括学校、社会和家庭多方面的因素;在这些厌学的学生中普遍对学习没有热情、缺泛上进心、集体荣誉感不强、大多数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学生厌学问题非常突出,已经成为教育的热点、难点课题,学校德育工作也同时面临一个严峻的挑战。不管是教育工作者还是普通家长当看到上述调查结果时,我们都会出深思为什么孩子年龄越大越不爱学习,难道我们给他们的还不够多吗?我想答案是肯定的,也是否定的。

在物质方面我们的确为他们准备的很多,但在精神鼓励上我们却发现给他们的越来越少。不同的调查给我们同一个结果:厌学学生对学习都感到非常大的压力,这压力何而来?这来自于家长的对子女高期望、教师对学生的高要求。这种社会对未成年人的高期望高要求使学生发展失衡,是造成学生厌学的“动力”。在社会竞争日益增强的今天,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段增强,他们希望自己的子女有优异的学习成绩和良好的个性特长,这使的学生面临着来自家长的压力越来越大。当前我们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短期、快速追求发展的心态特征,这种特征已经深深的渗透于我们的学校教育,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激励迫于社会和家庭的压力,把引导学生追求学习上的快乐作为次要的激励因素,成绩进步才是他们喜闻乐见的结果。慢慢的发现我们对孩子的表扬与赞许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少,批评打骂与无力的规范却越来越多。如此严重背离了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正是学生厌学的“动力”。正如一位不堪学习压力而自杀的中学生在留给爸妈的信中所讲: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还记得什么时候表扬过我吗……显然在很多时候我们给予学生许许多多的物质奖励,而他们非常想得到的赞扬与爱我们却给的很少。

青少年学生是活泼而富有生命力的个体,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面对当前严峻的中学学生厌学问题,面对已经对学习失去信心与动力的学生我们该怎么办?这已经不仅仅是学校教育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严峻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然而我们首先想到的依然是学校的日常管理与教育。我们必须改变落后的教育观念,从学生长远发展出发正确认识到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引导学生追求学习的快乐。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荣誉感显的尤为迫切与重要。自信心、自尊心和荣誉感是个人发展的动力源泉。在欧美国家的中小学德育教育中非常注重学生自信心、自尊心和荣誉感培养,而在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中却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或都说依然是一个缺失。我们在日常的教育中似乎更注重于集体荣誉感的培养而忽略学生个人荣誉感的建设。个人荣誉感是集体荣誉感的具体化,也是集体荣誉感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没有良好个体荣誉感的班集体其集体荣誉感就会显得苍白无力。

个人荣誉感具有群体性。青少年学生本身具有很强的群体特征,对此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行为心理实验:体育课时三个班的同学围绕操场跑步四圈,然后对跑在前后的同学进行访谈。结果发现当大多数人都自觉地快速向前跑时,跑在前面的同学会很自豪而后面的同学会觉得不好意思,并且全班的跑速在前面同学的带领下会越来越快;相反当大多数学生都不愿意跑步而是散慢地向前或走或小跑时,前面快跑的同学会莫名地感觉不好意思而逐渐变慢,后前的同学一般不会有太多的耻辱感,全班的跑速也将逐渐的变慢。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荣誉感时一定要把握两点:其一是要树立榜样,没有榜样群体便没有参照物;其二是面向集体,没有集体的榜样只能是会成从矢之的最终失去其功能。

第9篇:学生德育培养范文

关键词:高中德育课 学生问题意识 培养

问题意识是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学生能否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需要教师去培育。在21世纪的今天,我国高中德育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学校的德育课教学能否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既具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又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必须从教学中的学生问题意识入手[1]。

1、高中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原因分析

1.1传统的师生关系抑制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青少年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师道尊严”仍存在于许多人的思想深处,学生对老师既敬又畏,教师永远是正确的,对书本质疑、向老师发问,便是对老师不敬,便是没有好好听讲,便是捣乱、钻牛角尖,换来的是教师的不屑、不耐烦甚至讽刺的挖苦,于是课堂上便只剩下教师的声音了,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没有问题可问了[2]。同时,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教师和教材权威的认可和崇拜,以及学生长期以来处于被动式接受教育的地位,师生间没有形成良好的平等的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普遍认为教师讲的和教材里写的肯定都是对的,在课堂上只要能听懂教学内容,能回答教师的提问就行了。因此,学生就失去提问的原动力。

1.2厌学情况严重,不想提问题

问题意识的产生是一个主动的、积极的、自觉的发生过程,学生的学习态度对问题意识的产生尤为重要。源自内心的热爱、迷恋和追求是学生发现问题的内部力量。具有较强求知欲和认识兴趣的学生,能在别人不能发现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或在被人熟知、极为平常的现象中发现新的问题。但是,由于家庭溺爱、教育失效、专业选择不当等原因,部分学生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因此,上课不听讲,课后不学习、课堂睡倒一大片等厌学的现象较多[3]。同时,部分职高学生受社会不良影响,引起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发生一系列的不良变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投机取巧、一夜暴富等思想占据了他们的头脑。这就导致学生懒得去学习、去思考,问题意识也就无从产生。

2、高中德育课教学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

2.1培养提问兴趣,使学生想问

要使学生积极提问,那么就要激发学生的提问兴趣,然而,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要求教师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知其然”,即直接接受前人创造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成果,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使其更多地了解到这些理论知识或实践结果产生的背景和过程,可以使其体会到人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智慧与艰辛,体会到科技创新给人们生活所带来的方便和愉悦,从而激发其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欲望[4]。同时,让学生明白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道理。实际上,人类的每一项发明和每一项创造,都是以提出问题为起点的。能否敏锐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人的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重要尺度之一。学生明白了这些道理,有了动力,才能激起提问的兴趣,进而主动提问。

2.2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探索和创新的源头。加强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正像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教育家顾明远教授所说的,“不会提问题的学生不是学习好的学生”。因此,在德育课堂教学中,要渗透质疑方法的指导,鼓励学生自由地进行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大胆怀疑,大胆想像,大胆创新,并能对某些带有共性的看法或结论质疑,得出自己的结论。通过引导学生寻疑、质疑、释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究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2.3尊重学生的提问

在德育课教学中,教师还应尊重学生的提问,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鼓励学生大胆推理、标新立异、不墨守陈规、不惟书、不惟上、不盲从,从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叶澜教授指出: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间积极互动的过程。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德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见”,要及时采纳并给予充分肯定。

2.4教师要适时诱导点拨,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

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使学生在预习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此外,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质疑一般出现在新旧知识衔接、重难点知识、概念、两个相近易混的知识点以及书本中某些看似与现实生活不符合的理论等处。因此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只要勤学善思,认真细致地观察,善于比较,做学习和生活上的“有心人”,才有助于提高质疑问难的水平和能力。

3、结论

在此背景下,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既有技能又有创新精神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是摆在我们学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而且德育课正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修养、高尚道德情操、良好心理素质、社会人文素质和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的课程,因此,我们在德育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他们善思会问、大胆质疑、敢于创新,从而成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开群.从几则课例看“问题教学”之“问题’[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7年第8期第13至15页

[2]蔡雪娥.关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问卷调查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第129一1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