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语文教学常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相关资料显示,“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发展性教育教学目标为引领,尊重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实现学生的真正发展的教学。突出表现为关注人的发展、促进语文学习、呼唤效益意识。”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文教师多采用灌输式教学,导致课堂缺乏新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出现,进而造成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局面。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探寻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面对21世纪的激烈竞争,语言成为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桥梁,语文教学可以促进中华文明的传播和发扬。小学语文教学作为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阶段,也是重要的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与否,关系到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教学的效率是教学的关键,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在激发小学生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动机的同时,更能促进小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受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的影响,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枯燥,造成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与语文基本技能训练的脱节。固定的教学模式,更是影响了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其语文能力的提高。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努力地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注重其语文个性的培养。
2.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方法和其工作素质不高,直接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些语文教师,缺乏相关教学方法、策略,造成对某些教学重点的忽略,更有小学语文教师,只是强调应试教育中的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的教授,忽视了小学生语文情操的培养。这些小学语文教学的不足,直接导致了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明显下降。
3.小学生正处于语文学习的启蒙阶段,此阶段语文课堂上师生之间必要的情感交流,是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相关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积极地情感,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能够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
1.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思想和教育手段的有效结合,能有效地促进现代教育目标的实现。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可见,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把现代化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相结合,坚持“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才能创造更加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
2.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和模式比较单一;多媒体辅助教学则可以节省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教育心理学家研究指出,“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率最高,视听并用的理解记忆率,远远大于光看、光听的记忆率”。可见,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还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小学生智能的发展。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既可以用于课堂教学,也可以用于课外辅导,它所显示出的巨大优势,往往令常规教学望尘莫及。
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在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刻舟求剑》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设置相应的动画效果,让学生先观察,然后再问学生:“古人到了岸边会找到剑吗?”由于观察了直观、动画的图片,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更能够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如《海底世界》的相关视频,不仅让小学生在欣赏魅力景象,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可以集图、文、声、像、动画等手段于一体,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如在教《皮球掉进池塘了》一课时,先让小学生说说电脑屏幕上打出的两幅图的内容,然后出示一幅空白的画面,同时放出一段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小学生边听边看,边想象。有了前面两幅说话的内容作基础,又创设了情境,小学生在充分发挥想象的同时,也激活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3.语文教学具有涉及领域较多,知识面较广的特点,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可以丰富其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把各个教育资源有效地结合起来。如远程教育资源的内容有国家配发的光盘、有卫星网播发的资源、有因特网下载的资源等。小学语文教师要对当地教育资源和远程教育资源进行加工和整合,使其符合小学语文的教学要求,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
总之,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直接影响新课标的有效实施以及小学生自身语文素质的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能力的提高与否,更是关系到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此,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必须努力关注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及工作能力、素养的培养。只有深化语文教学改革,进一步转变小学语文教育思想,更新其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才能把自身培养成为具有高素质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同时,有效地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董鑫.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尝试[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3)[2]季翠丽.小议语文课程改革[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
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之所以会存在创新问题,是因为教师自身教学观念、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缺乏创新。因此,对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不断提升小学语文教育质量,优化小学教育效果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一、创新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新境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创新教育观念,认识到创新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掌握培养目标及相关标准的基础上逐渐进行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而且教师 在这个过程中要能够认识到在培养学生语文听、说、读、写等基础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把相关的语文教学和创新教育有机结合,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逐渐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善于反思,逐步发现当今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育观念陈旧
我们可以看到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语文教学更加侧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语文的教学中侧重应试教育,逐渐地,在这样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学走向一个死胡同,即语文教学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思维,没有引导他们主动去思考、去分析,学生没有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这样的教育带有很强的盲目性,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的模式之下逐渐走向语文学习的误区,自身的潜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这样的教学不是成功的,学生的能力没有得到真正提升。
2.教学模式比较陈旧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是因为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陈旧,还由于他们沿袭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单一的讲授,没有引导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而且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只是听老师的讲授,没有相应的探讨和深入,这样的教学的效果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教学的效果显著的提升。另外,在教学过程,教师也没有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他们只是单纯的记忆知识,这样的学习效果很不理想,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逐渐创新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模式的优化和提升,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3.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运用不当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内容等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并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来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策略之会逐渐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因此教师要把握教学的规律,科学地安排和统筹,逐渐实现教学活动的优化和提升,在这样的安排下,能实现创新教学的培养目标,使语文教学走向新的高度。但是,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只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来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的选用也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影响了创新教育的效果。
三、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面对和解决,真正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和提升。
1.小学语文创新教学要把握明确的方向
在语文教学的探究和实践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和条件,在创新教学中要抓住明确的方向,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要逐渐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全方位的能力和水平,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把核心价值的教育观念融入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树立很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逐渐增强他们相应的审美的情趣,并善于在日常的生活中发现美、书写美,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共同解决问题,逐渐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使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真正的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
2.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要敢于创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具体到创新教学中,我们应当在学习新的教学理念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逐渐优化教学的模式,改变单一的授课方式,并结合具体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教学,进而推动力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在老师的创新理念的引导下,会逐步发展和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语文素养,教学效果也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和发展。
3.教师要吃透教材,了解学生,打破常规教学法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存在种种弊端。随着新的教学观念的深入人心和网络技术的运用,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实现了一些突破。但总体来看在教学方法上仍存在诸多弊端。
1.预习—讲授—复习单一的授课方式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预习—讲授—复习式。这种方法简练直接,稳定而注重实效,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让老师教授更多的知识。但这种教学方法存在很多弊病。它容易使小学生思维僵化,造成思维的刻板或者形成思维定势,使小学生渐渐生出厌学情绪。情感上的缺失将是教育最大的失败。事实证明,缺乏情商的人往往很难做出大事。教师要从课堂教学抓起,改革传统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对文字里的世界和现实中世界的关注,使语文成为培养学生情商锻炼心智的最好载体。
2.教学方法与学生实际需要存在很大的差距
现在的小学生思维活跃,况且他们正处于人生中黄金的学习时期,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渴望更多更新鲜的事物,他们的需要具有多样性,他们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不同,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程度也存在差异。这就使得学生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渴望获得的知识是不同的,他们的兴趣点也有很大的差异。教师必须注意这些事实。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其实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但是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统一与学生多样的需要存在着矛盾。能否解决这一矛盾有赖于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二、分析问题
要进行改革,我们必须明白我们所面对的现实,也必须在理论上找到改革的依据,它受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达成、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内在要求以及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等三个方面的制约。在改革中,教学方法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的手段,完成教学目标是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的归宿,学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对象。
1.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小学生一般是6到12岁儿童,他们身体的发育,正处在两个生长发育高峰之间的相对平稳阶段。他们的大脑重量可以达到1280克,其高级神经活动的能力逐渐增强,并趋向稳定。在这一时期,孩子们的条件反射较之以前更易形成,很快稳定下来,不易产生泛化现象,可以有效保证学生学习更多内容。
2.教学内容的内在要求
小学的语文教学内容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结合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各种诉求。从教材设计上来看,内容多在发掘学生潜能启迪学生心智上着力,意在挖掘出学生真实的内心情感,让他们懂得真善美,从而成为一个获得全面发展的自由个体。为了便于学生的学习,教材多采用图片、动画等符合儿童内心世界发展的元素。但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被教师有意或者无意地忽视了,他们只是把那些他们所认为的知识不厌其烦进行重复的讲解。这种方式使学生麻木,丧失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会把学生对世界的好奇心以及对新知识的渴求情感磨灭。玩是所有儿童以及成人的天性,在任何一个生物种群中,游戏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3.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
语文大纲明确规定,小学语文要实现三种目标:第一,认知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践要求,认知目标可分为“识记”“理解”“运用”三种不同的层次要求。第二,情感目标。根据儿童对知识的内化规律,情感目标被分为“接受”“体验”“态度”。第三,实践目标。依据学生将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程度,实践目标可分为“正确”“连贯”“熟练”三种等次水平。
三、小学语文教法改革的方向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更倚重于稳定的模式,其侧重在于如何完成教学任务,而新的课程观念则关注人,我认为新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应该确定一个方向,或者说一个原则。这个原则就是无论任何形式的教学方法,其思考的出发点和归宿应该是如何让学生对语文保持足够的学习兴趣,如何满足他们对情感和知识的双重需要,如何在兴趣的前提下获得更多的语文素养。总而言之,改革应该围绕学生进行。教师应确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教学不是为了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而是为了实现对学生的一次呼唤、沟通和激发。
在具体的方式方法上,可以多考虑情境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形成充满人文关怀和饱满情感的课堂,使学生在规定的情境中“多感”,调动起各种感官,拉近文章情境的距离,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到各种影响和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方法;
一、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现状分析
语文教学对于传承中华文化促进素质教育的建设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直接决定着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程度直接决定着学生能否灵活使用语言文字,对学生日后的语文学习也有着重要影响。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有着重要作用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方法和其工作素质不高,直接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些语文教师,缺乏相关教学方法、策略,造成对某些教学重点的忽略,更有小学语文教师,只是强调应试教育中的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的教授,忽视了小学生语文情操的培养。这些小学语文教学的不足,直接导致了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明显下降。
小学生正处于语文学习的启蒙阶段,此阶段语文课堂上师生之间必要的情感交流,是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相关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积极地情感,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能够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1“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思想和教育手段的有效结合,能有效促进现代教育目标的实现。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可见,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把现代化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相结合,坚持“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才能创造出更加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
2兴趣教学法
小学生对于新生事物好奇心强,老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改变教学内容和目标,在教学课程中导入一些趣闻趣事,进行穿插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达到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
3情景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帮助他们正确理解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在进行情境教学,常用的创设情境方法有:通过多媒体技术再现情境;联系生活展现实境;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扮演角色体会情境;因地制宜采用情境;锤炼语言描绘情境等。无论用哪种方法创设情境,作为教师都要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和具体教学目标进行,使学习内容与相应的情境相融合,帮助学生从整体结构上感知和把握学习内容。
4小组学习探讨法
学生学习过程是不断改进的过程,个体的认识存在思维定式,不容易发现学习上的问题,只有通过与外部的交流、对比才能发现。在小组学习中,大家积极发言,不同的思维碰撞,弥补了思维的局限性。学生从他人那里发现自己学习上的不足之处,大家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因此,合作学习形成的生生互动是一种宝贵资源,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并能自由地参与探究和讨论时,深化入个人的学习,学生学得最投入,自然也学得最好。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人的探究基础上,个人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只有对知识有了自己的理解,才能参与讨论,有话可说。没有个人学习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学习。教师在学生讨论时,不能袖手旁观,要进行巡视,听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否正确,哪些知识点掌握不到位,应该给予及时的提醒。
5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和模式比较单一;多媒体辅助教学则可以节省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教育心理学家研究指出,“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率最高,视听并用的理解记忆率,远远大于光看、光听的记忆率。”可见,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还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小学生智能发展。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既可以用于课堂教学,也可以用于课外辅导,它所显示出的巨大优势,往往令常规教学望尘莫及。
6教学角色互换法
老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端正自己的态度,不摆架子,使自己真正融入到学生当中,进行平等对话和教学,不断为学生探索知识留有充分思考的余地,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才能得以充分的发挥。对于实际问题,应使学生畅所欲言,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三、总结
语文教学活动强调突出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细心观察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兴趣爱好。对学生进行语音训练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尊重学生个性特征的同时把握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生成绩的差异就差别对待,要能够多鼓励后进生,多给予激励表扬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此来提高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与学生多进行教学互动,要能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小学语文教师要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整合优化书本知识转变课堂教学模式。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涉及的知识领域较多,知识结构涉及较多方面。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熟读教材,整合优化教材内容,将知识要点与难点列出来在教学过程将这部分知识作为重点来讲。教师还要学会利用一切教学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孙唯.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现状的研究.2010.
[2] 肖晶华,李文阁,马艳红.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0)
[关键词]:小学语文 对话教学 模式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是通过构建平等的教学模式,创造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学生、教师以及教学文本三者之间的相互对话模式,在师生的交流对话中促进学生以及教师的良性发展。在“你和我”的教学模式中,设立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展开积极的评价,以新型的对话模式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一、以对话为主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概述
从传统的教学模式看,师生之间一直存在一种代沟,师生关系极不平等,传统的社会教育模式在现代化社会中已经很深蒂固,教师一直以知识权威高高在上,教师的一切行为、言语都要学生去学习、模仿,似乎教师的言行就是真理,因此没有形成真正的师生对话关系。德国有位著名哲学家曾经在其著作《我和你》中对“我与你”的对话关系进行了准确的阐释,他明确界定了“你和我”的关系不同于“我与他”的关系,“我与你”的师生关系改变了传统的“我与他”的师生教学模式,也改变了主客体关系与控制、被控制的局面,这一关系的转变重点在强调学生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平等地位,这是一种没有隔阂的师生关系,强调师生通过沟通对话建立一种新的对话学习模式。
二、以对话为主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案例分析
言语教学是小学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信息传达载体,人与人之间通过沟通交流,能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过去教学中,教师在讲授学生耳熟能详的《锄禾》这篇古诗时,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首古诗的内涵,可以设置下面的提问,进行师生对话,教师可以提出“大家在学习这首古诗之后有何感想?”通过对话式环节,让学生对故事的发展情节走向进行自我联想,并以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讲给所有同学,通过问题环节和故事叙述环节,赋予古诗趣味性与知识性,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对农民形象有更深刻的认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仅可以增加学习的有效性,从而让学生在交流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通过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形成自己正确的价值观。
此外,如教师在教授课文《乌鸦喝水》一课时,还可以设置以下问题“同学们,请试想一下,如果角色换位,乌鸦还可以有什么更好的方式喝到水?”这样的问题可以立即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富有趣味性的回答作适当点评,通过对不同的回答方式进行对比、总结,让学生的思维不断发生碰撞,让整个语文教学课堂充满欢声笑语,一方面,学生通过对话形式的教学,加深了课堂教学内容的记忆,另一方面,也缓解了教学中严肃的教学气氛,教师也可以对回答问题积极的同学给予课堂表扬,通过示范性作用,调动其他学生参与对话型教学的参与热情。
三、以对话为主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构建
综上分析,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差异化教学,让学生在对话中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将生活和学习环境场景化,让学生通过教学内容轻松探究生活中的奥秘,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方块字的教学,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构建师生之间新的主客体关系,教师应该是教学过程中的策划组织者,只是为学生的教学任务开展进行实施监督,学生通过对话构建、参与、投入、互动,真正实现了师生的融合。
因此,对话模式成为师生语文教学的新型教学方式。语文教学在新课改之后,突出了语文的对话性,充分展现了新课改时代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形态。对话教学是一种双方尊重的教学模式,师生之间没有隔阂代沟,坚决反对压迫和强制,突出了教学的自主性与学习的互动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而成为以人为本教育模式下的主体,主张学生的自我独立学习,在静态与动态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以枯燥无聊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知识,从而形成了一种高度自由、互动与平等的学习环境,在互动对话中教师可以通过对话环节发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与特殊性,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任务,这是对话教学的最大特点,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更直观的了解。
此外,这种教学模式通过多维视角,注重扩散学生的拓展性思维,打破常规,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转变,体现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和创造性,体现了极大的人文关怀意识,从注重知识到关注人转变,也表现出我国新课改背景下素质教育在向人性化方向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小学语文对话型教学需要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需要调节教学任务。更需要教师用欣赏和鼓励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性,让学生在教师正确的指引下,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小学语文教学没有特定的教学模式,对话型教学亦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产物,从教学理念的提出到每一次实践过程,都需要师生不断进行探究,其最终的理论形态与发展结果依然值得我们期待。
参考文献:
[关键字]:素质教育 小学语文 优化教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并综合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切入点,不断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这是与教育改革中素质教育的理念相符合的,是素质教育强调的重点。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造成很大阻碍,而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并强调教学手段的创新,为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综合素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1、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状况
1.1忽略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对任何事都充满好奇且好玩好动的小学生来说,严肃的课堂教学氛围束缚了他们的天性,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严禁学生讲话或讨论,学生只能规规矩矩地做好,眼睛盯着课本或黑板,这对于好动好玩的小学生来说,无疑会引起他们的排斥与反感,进而对课堂乃至这门学科产生厌恶情绪,这是极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的。传统教学模式不仅没有让学生培养起并保持对语文课堂的学习兴趣,甚至让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排斥感,主要原因还是语文课堂或教师的教学方法等,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忽略对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结果。
1.2教学设置不合理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学设置不合理的问题,教学过程中,没有将新教的内容与他们的学习基础结合起来优化教学内容设置,例如在拼音教学阶段,忽略了小学生的学前教育基础,至注重对拼音的繁复拼读与书写等,在识字阶段,主要强调对字词的音义解说上,要求学生不断的重复背诵与书写,而且会将拼音、识字以及阅读写作等这些紧密联系的内容割裂拆分,识字阶段就只注重对字词的讲解,没有结合拼音教学内容而加强对学习的巩固,也没有在写作教学阶段,结合对阅读理解教学的内容来加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等,使得各阶段教学单调而薄弱,这些都是由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不合理设置导致的结果。
1.3课堂教学单调乏味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遵循了“填鸭式”教育模式,教师带领学生朗读、书写、背诵,教师提问时学生方能讲话,在整个课堂中只有教师一味的讲解或领导,忽略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思维模式,不注重个性化发展。而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能面对书本或黑板中的文字,不仅教学内容单调乏味,而且对于接受新知识的学生来说,单纯的文字晦涩难以记忆与理解。主要是课堂教学方法过于单调的原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能结合图片、色彩、影响声音等活跃课堂氛围,也没有充分利用有效手段提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性。
1.4不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常规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注重考试成绩的提高,却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理解力较差,对于无法理解与吸收的知识,只要求他们不断地重复背诵以加强记忆,而不是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去理解与消化,倡导“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样的结果是,学生仍然没有理解之前迷惑不解的知识,而且家中他们的学习压力与负担,造成他们的厌学情绪。并且,不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对许多事物的认识都停留在书本中,没有深入到社会实践中去感知、去体会,缺乏实践活动。
2、小学语文优化教学的方法与手段创新
2.1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自主性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优化教学,首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对所学内容充满好奇心的同时,积极自主地去进一步探索与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主性。例如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或结合图文音响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看图说话或编儿歌认字等教学活动中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应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好玩的天性,从他们的特点出发,设置一些能加强学习并巩固知识的游戏或活动,通过劳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
2.2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教学方法单调而乏味,应不断优化教学方法,综合提高敬爱呕血效率。例如在拼音教学阶段,辅助一些绕口令、儿歌或谜语等,巩固学生的拼音记忆,而在识字阶段,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程艳的身体表情或口语表达等传达的意思,猜出其想要表现的字词或成语等,一方面巩固学生对所学字词的认识与理解,另一方面也加深他们的记忆。又如,在阅读理解教学阶段,学生对课文中的内容不一理解,如六年级《马踏飞燕》一课,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直观的理解马保持平衡中所含的科学原理是相当困难的,若结合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理解用动画形式形象地表现出来,学生通过观察对比,便易于加强理解了。
2.3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加强思维、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应基于教材合理设置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提高综合素质,通过语文素养引导他们的认知,进而指导他们的具体实践活动,例如二年级《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和理解雷锋精神,还要让学生懂得将雷锋精神发扬出去,对此,可以组织周末活动,通过深入社会实际让他们去发现与体会雷锋精神,善于发现并懂得运用,让学生在思维意识的认知与理解下,规范自己的实际行为。
3、结束语
综述,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学存在许多缺陷与不足,根本无法适应适应时展的需要以及教育改革的落实,而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从创新的角度着手,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是基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提高其综合素质的教学模式,为教育改革的进一步落实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李慧春.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创新的活力[J].素质教育论坛,2009(11).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学科整合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得力助手。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正是现代信息社会对我们语文教学的要求。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整合成为教学发展的主要趋势,这是对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挑战,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重要机遇。
1. 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激起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和兴趣。如小学语文教材第六册《荷花》描写了夏日公园里荷花盛开时的情景,教学导入时,我准备了有关荷花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来展示一幅幅荷花图,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有的还是花骨儿,微风吹过,一池的荷花在舞蹈。让学生充分了解荷花,体会荷花的美,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学习积极性就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是最清晰,思维活动是最积极最有效,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利用信息技术,突破课堂教学的重难点 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整合必然使教学内容从封闭走向开放,它必将是促进小学语文课程内容拓展与革新的一个主要因素,能使教学内容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克服了小学语文教学中那些缺乏时代气息,脱离现实生活,以及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的给学生学习带来的不便,也能从另一个侧面解决旧教材中“难、繁、偏、旧”的弊端。课堂教学要完成认知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如通过语言叙述、挂图展示、动手操作、板书解析、讲练结合等途径。然而,当信息技术与之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便会使常规的课堂教学如鱼得水,过去靠老师口如悬河地解说,手舞足蹈地比划,表格挂图的机械呈现等手段立刻相形见绌。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在突出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上有着别的手段无法实现的优势。
3. 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而素养的提高、能力的增强,关键在一个“用”字。在运用中领悟,在运用中发现,在运用中创造,这是学好语文的关键。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课堂教学中单位时间内学习活动的质量,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安排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安排的每一项活动,都必须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完整的系统性。一切从学生“学”的实际出发,删繁就简,集中精力,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言语能力,离不开对语言的感受、领悟、积累和运用。因为运用,学生将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感到自身语文能力的差距;因为运用,学生体验到成功与进步的喜悦,获得增强语感能力、养成积累习惯、促进语文知识向语文能力转化的“原动力”。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大大提高了课堂的容量,加快了教学的节奏,这样就能节约出宝贵的时间,我们将这些时间还给学生,将语文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到学生的手上,让其自由地进入运用的广阔天地。其次,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不能搞闭门造车,应当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训练途径。如片段写作能力的训练,我们完全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或人、或景、或活动的视频,让学生充分地感知后,即兴写作。对于写得好的,通过实物平台马上投在大屏幕上,便于点评,真实直观。
一、传统小学语文教学分析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而小学语文教育则是这一环节的核心。长期以来,虽然我们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改变,绝大多数学校的语文教育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同时对老师的考核标准依然是以升学率为主。这就导致了小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还是停留在背书考试的基础之上,没有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究其具体现象,大体有以下几种。
1.教学模式刻板化
长久以来,小学语文教学还是按照预习―讲授―复习的套路来进行教学,也就是传统上所谓的按照学科课程的套路来讲授。这样讲固然有其优点,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按照比较符合学科逻辑的方式掌握大量内容,但是其弊端也显而易见,以这种“预习―讲授―复习”的方式讲授小学语文,很容易使小学生整日面对枯燥的课本,将课本仅仅看作工具而没有对课本中的内容产生兴趣。同时,这种套路式的教学容易限定小学生的思维,导致思维刻板,难以保证小学生在语文素养上获得良好的发展与较高的提升。
2.教师形象定型化
传统教学模式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将教学的三个要素归纳为教师、教室和教材,所以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化身,维护教师的权威性是毋庸置疑的。因为讲究“师严然后道尊”,所以学生对老师有敬畏感,也有距离感,这就导致了师生之间很少进行良性的互动和沟通,老师缺乏对学生的深入了解,不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完全按照课本来进行教学,课堂气氛比较沉闷。
3.教学方法统一性
小学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必然会导致教学方法的统一性,这也是为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小学生提高学习效果,但是,教学方法的统一性的缺陷在于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个性化需要。由于小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不同,课堂注意力集中程度不同,使得不同学生获得的知识或者说知识量也有所差别。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统一性与学生的实际学习兴趣与需要之间形成了一对矛盾,这个矛盾的解决与否关系到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与质量的问题,因此,应当对此采取适当的改革措施。
二、倡导快乐语文,实施愉快教学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使得新的教学方式的运用很有必要,21世纪的小学语文教学应当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培养学生兴趣的教育,所以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应当是小学教育的研究重点。在笔者看来,小学生处在身心发展的早期,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兴趣,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学习能力,让学生参与其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会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重要作用。因此,小学语文的快乐教学模式是值得尝试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那么如何去实施小学语文快乐教学?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思考。
1.激发兴趣,乐中求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育的主要对象,而且学生从本质上来说是能动的个体,所以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拓展教法,有效学习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以老师为中心,那么快乐教学应该打破以往的教师中心和书本中心,走向开放式学习。这其中有三种具体方法:
第一种是小组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指的是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一模式是一种有明确责任分工和互比较强的教学方式。这种模式便于小组成员的交流与相互之间的评价,可以共同分担学习任务与分享成果,使学生能体验到一种被人接受、信任和认同的情感,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化程度,培养交际能力、发展自我意识。小学生处在成长的初期,活泼、好动、开朗,乐于参与对新事物的探索,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分角色朗读、表演、讨论、练习设计等小组活动都可以运用,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组织小组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第二种方法是以读课文为主的教学方法。快乐课堂的真谛在于以学定教,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要引领学生自主热情地投入学习,学会阅读、感悟、品味,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其中读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而小学学制为六年,时间跨度比较大,所以不同年级的学生也应该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在低年级,语文课的重要内容是识字,尤其重在激趣。教师要让学生参与多种多样的识字游戏,让他们自主自觉地与文字打交道,培植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鼓励学生多去读书,从小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鼓励想象、联想、创编、表述;在中年级,要引导学生在读的时候去学习与之相关的文化知识,如在学习《江南春》的时候,引导学生去学习作者的生平及其他作品,在学习《三顾茅庐》的时候引导学生去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在高年级,更注重读有所悟、读写相辅,力求全面的提升;高年级时,不应再让学生机械地识字和背诵,而应从课文中读出其内涵,然后再将这种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最后能够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
第三种方法是任务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也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主,将教学目标设置为一个或者多个任务组织学生去完成,这种方式可以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合理的任务难度,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教师从旁指导,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来达到教学目标,最后老师作总结和评价,给学生以鼓励。
3.角色转换,教学合力
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中心地位,以教师的尊严来进行教学。在小学语文的快乐教学中要打破这一传统,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伙伴式师生关系,营造安全、幽默、开放、和谐的宽松学习氛围。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参谋、指导者,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合作伙伴,师生一起读书,学科教学探索一起想象、一起表演、一起活动使语文教学形象化、生活化、情趣化。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要引导学生自己去读书、自己去感悟;鼓励学生的独到见解,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评价,欣赏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语文;让每一个学生体验成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语文学习,挖掘出学习潜能,塑造健全的人格。
4.创新思维,发展个性
相比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对学生个性的发展。所谓的学生个性则是指学生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能够作出自己的判断,同时要培养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要打破常规思维。那么小学语文的快乐教学就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别出心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挑战传统;鼓励学生敢于幻想,积极创新;注意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顿悟思维。
5.拓宽渠道,开阔视野
传统小学语文教育以课本为主,但是局限于教材内容的语文学习是狭隘的、封闭的,是不利于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因此教师要努力去开发新的语文教育资源,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构建大语文教育内容体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主要在课内打基础,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课外生活。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学语文、用语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发展个性。
6.作业方式,多元发展
小学语文课程不仅仅包含学校课堂上的教学,也包括课外练习和课外作业。传统的教育中学生的作业是为了巩固知识而重复练习,方式比较单一,无外乎是背、抄、写课本上面的知识。小学语文的快乐教学不提倡基础知识的琐碎机械的练习,而更加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的运用和实践。所以方式要更加多样化,作业的形式也要全面放开,由单一的书面作业转变为多种形式,调查、采访、收集资料都可以采用,可以由一人单独完成,也可以多人合作完成。
7.评价革新,乐学力行
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点。
(一)无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明确肯定了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进度开展教学活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没有发挥自身的作用,忽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导致学生无法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也没有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实施教学任务,学生一遇到难题则过于依赖教师的解答。
(二)教学方法不合理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其正处于思维和能力形成的启蒙阶段,尚不能很好地掌握与接受新知识。而小学语文要求学生掌握语言和文字知识的同时,要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然而有些教师深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知识―课文分段―归纳总结,这样的方式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要求,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利于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
(三)课堂教学缺乏吸引力
小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易在课堂教学中走神,如果教师的教学内容缺乏吸引力,则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由于教学内容的限制,部分教师只能严格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脱离,无法随意改变课堂内容,导致内容枯燥乏味,降低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如《放风筝》讲述了作者观察小孩放风筝的故事,这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场景,对启迪学生进行日常生活并无多大意义。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增强师生互动
小学语文教学的难题之一就是如何解决师生之间的互动问题,彰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之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提出切实可行的参考方案。首先,教师在实际教中应该适当调整教学方式,多多了解和观察学生,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对课堂内容加以及时消化,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次,教师应该立足教学实际,制定切实合理的教学策略,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分析问题,使学生能在实际教学任务中带入自身的学习体验,找准?m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增强学习效果。最后,教师可以借助微信、QQ等网络交流平台,通过在线面对面交流的方式来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沟通,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建设出学生喜爱的高效课堂。
(二)优化教学方式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必须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依据,积极优化教学方式,以便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所以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将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出教师的引导和主导性作用,探索全新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更好地掌握语言表达方法与语文知识内容,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当然教师也可恰当选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利用多媒体的视频、音频、图片和文本等功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提高教学效率。以《秋天来了》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只单纯地进行文章讲解,让学生对文章表达的思想情况及文中生词加以认识,往往无法强化学生描写景色的能力。但是利用情景教学法,借助多媒体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将秋天的美景呈现在学生面前,创设“秋天来了”的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感受秋天的与众不同及美好,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进而掌握描写美景的方法。
(三)加强生活实际与语文教学的结合
教学常规化和语文生活化是小学语文教师亟待思考的问题,如果教师采用生活化的教学规模,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理解能力。当然教师在讲课之前需要做好相应地准备工作,根据生活实际准确课内素材,让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一定层次,提高学习成绩。另外,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动机,如有些学生害怕考不好受父母批评,有些学生则喜欢站在领奖台上的感觉,这些都可成为学生学习的目的及动机。只有学生的态度端正,学习目的明确,才能保证学习积极性的长时间维持,所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和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动机,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形成“语文能够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陶冶情操,享受文字之美,感受中华文化的精髓。如学习《回乡偶书》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阅读准备好的朗读材料,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久客伤老之情,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