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就业心理调研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心理障碍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1.1 焦虑心理
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对就业充满了激情,但是由于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这些宏图壮志往往不能够实现,导致他们在就业过程中制定了不切实际的目标。找工作的过程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简单,在多次碰壁之后,内心多少会受到冲击和影响,进而演变成了焦虑情绪,使得刚进入校园的大学生便产生了隐隐的就业忧郁心理,面对外界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他们没有勇气来面对残酷的现实。
1.2 自卑心理
很大一部分大学生由于没有进入社会,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和社会竞争对手的实力,就会出现自卑心理,妄自菲薄,进而出现了怯场、不愿参加社交活动,处事优柔寡断、过于拘谨等现象,局限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不愿迈出脚步。学习成绩虽然优秀却没有充足的工作经验,无法显现出理论上的优势。尤其在面临毕业的时候,用人单位越来越挑剔,面试的时候更需要求职者主动地毛遂自荐,但是由于自卑心理而不敢言表导致机会的流失。①此外,家境不好,或是出身于农村的学生在面试的时候就更悲观,没有足够的勇气面对激烈的竞争,没有足够的信心赢得胜利,导致就业不成功。
1.3 从众心理
大学正是青少年人格趋于完善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出现较为严重的从众心理,随波逐流,缺乏个人主见。在就业过程中,一部分学生忽略了自身专业的特点,一味强调选择一份待遇优厚的职业,扎堆往中心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只希望薪资丰厚却没有关注到发展空间和上升前景,表现出严重的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此外,部分学生在找工作时并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而是一味寻求所谓的热门单位、热门职业,在有限的空间里有这么多的人竞争,压力不言而喻。从众心理导致当今社会出现了“有人无业就”或“有业无人就”的情况。
2 导致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原因
2.1 生理和心理发育的不平衡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发育都没有完全成熟,由于自幼生长在一帆风顺的环境中,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只是在学校和家庭小范围之间活动,没有机会接触到外面的世界,缺乏社会经验,心理素质普遍较差。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前对于老师、家长有较强的依赖性,进入大学后,没有父母和老师的监督,必须学会自我约束和管制,但由于抵制诱惑的能力较弱,常会沉迷其中,无法自拔。这种生理与心理上的不平衡,导致大学生在面对就业择业的关键问题的时候,极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干扰着大学生思维方式和思考角度。②
2.2 思想认知和行为实践的脱轨
当代大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正经历着生理与心理的逐渐发育过程,但生理上的成熟不表示心理上也成熟。在面对抉择判断时,往往口头上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明辨是非善恶,但是落实到实际行动时,又由于缺乏自我约束能力,而产生的“知行不一致”的状况。许多大学生都明白要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但是由于大学生活缺少老师、家长的监督,宽松自由的环境使其放浪自我而荒废学业,轻视道德品格建设,突显出了个人主义色彩,忽视了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③正是因为自我放松、懈怠,导致在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时候,大学生没有足够的实力,进而产生了焦虑、自卑等心理障碍。
2.3 个人期望和就业形势的落差
在过往的成长历程中,大学生大多被看作是 “天之骄子、社会人才”,这就导致大学生对自己有着错误的认识和定位,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在找工作的时候眼高手低,硬件要求非常高,个人期望值过高。他们没有清楚地意识到当今社会就业的形势,缺乏对自己客观的评价,脱离现实,一旦受挫,很容易陷入自责、自卑中一蹶不振。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上较差的心理承受力,导致部分大学生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心态,走上了心理畸形的道路。
3 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解决途径
3.1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与环境
事实上,就业制度的深化改革已经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就业择业平台,他们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宽广的发展空间,可以选择符合自己兴趣和特长的职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创建一片天地。应该让大学生充分意识到就业现实状况和前景,进而正确评估自己的实力,不能骄傲自大,也不能悲观胆怯,比较之后改进不足,开拓进取,培养起强烈的竞争意识,才能在竞争中获得胜利。④
3.2 全面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是帮助大学生建立系统、完整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重要步骤。首先,对自己进行客观、正确的评估,对环境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估,从而准确自我定位,对自己的职业做出选择。其次,确定职业发展路线。在确定目标职业之后,就要制定发展线路线发展。不同的线路对学生自身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要针对性地加强自我素养的提升。其次,确定最终的职业生涯目标。可以将自己的生涯目标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制定相应的计划来靠近这个目标,最终实现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
3.3 强化自我创业教育
当前大学生思想状态千变万化,性格各异,统一的团体性指导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创业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它有助于鼓励学生从自身的特点、兴趣、社会的需要出发,在不同的领域和行业中创造出自己的天地,真正做到“条条大路通罗马”。⑤同时,自主创业课程应该帮助学生预见未来就业前景,借鉴典型的成功案例来激起学生对于创业的热情和好奇心,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树立艰苦创业、刻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通过就业指导,引导学生从被动地等待工作机会转变为创造就业机会,不受当前就业形势的过多牵绊,使自己的聪明才智有充分施展的余地,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注释
① 周晏.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其调适[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26(8):23-25.
② 王波,姜东洋.大学毕业生就业前心理状态探析及自我调整[J].世纪桥,2010(23):74-75.
③ 卢海涛,才华,张莹,李忠华.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J].燕山大学学报,2010.11(12):135-137.
关键词: 职业学院大专生 就业心理 调查研究
一、调查背景
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入改革,使大专教育处在一个尴尬的地位,大专学生的学习动力、就业等矛盾日益突出,加上大专学生正处在青春期,随之而来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1]现在是本科生满街跑的时代,那曾风光一度的“大学专科”如今已被人形象地称为寒酸落魄的“弱势文凭”之一。与博士生、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生等时髦名词相比,外面虽是春光明媚,但持“弱势文凭”的专科毕业生却遭遇寒冬之苦,在与本科生、研究生的竞争中,由于文凭的因素处于下风,与中专生同台竞争又略有不甘。有文献报道:大专学生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的发生率除略低于高三学生外,明显高于同年龄人群的平均水平,有的甚至达到40%。[2]我于2010年10月5日到12月初在江苏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进行教育实习,针对毕业生的专业和心理健康作了一次调查研究,并且结合调研结果,对他们进行了心理就业辅导和人生职业规划辅导,希望有助于指导他们度过毕业前的迷茫期。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以江苏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班的学生为对象,采取随机抽样方法,从300多名毕业生中抽取样本50人,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方法,并以访谈为辅。
三、调查结果
我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设计了职业类院校大专生就业心理调查问卷,考虑到所在班级正面临就业,因此根据问卷的相关内容,设计访谈提纲,对部分毕业生进行了访谈,初步了解毕业班学生的就业心理。采取随机数表的方法,随机抽样了50名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5份,经过对数据进行录入,采取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问卷调查的结果如下:
1.87%学生担心自己的就业问题;
2.91%对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都不自信;
3.94%的学生表示有从事其他专业工作的想法;
4.83%的学生认为先就业后深造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5.95%的学生认为在更高学历面前会自卑;
6.78%的学生希望去大城市工作;
7.85%的学生表示不懂职业规划有何作用;
8.78%的学生表示喜欢工作的流动性。
四、分析与建议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获取了许多有用的信息,了解到绝大部分职业院校大专生都在担心自己的就业问题,具有很强的学历自卑,就业自信心不强,没有生涯职业规划,对未来比较迷茫,同时职业院校的大专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定位要求较高,职业要求模糊。因此我根据实际情况,给他们进行了一次就业心理辅导,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指导。
1.对职业院校大专生应该从入学起,就建立新生职业规划档案袋,班主任老师、新生、职业规划老师应该加强交流,为学生的就业心理健康提供动态的监控手段,也有助于学校就业部门进行科学决策,提高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水平。[3]职业规划老师应该让学生在三年的学校过程中认识到职业规划的一般步骤,如图所示,简而言之就是让学生知己知彼,择优选择职业目标和途经,并用高效行动去达成职业目标。
职业规划五步骤图
2.职业院校大专生应保持一个积极的就业心态,克服学历自卑症,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能力,变被动为主动。现在社会,正从“学历型”转向“学习型,资格技能型”,[4]学历证书已经不能完全证明一个人的职业能力,而职业院校以培养以动手能力强,实用性强的技工型人才模式的优势将得到充分体现。所以职业院校的学生要重视平时的学习,克服浮躁心态,多动手操作,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为良好的就业心理状态做一个自信的准备。
3.职业院校大专生应该准确定位自己,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职业院校的学生要充分分析自己所具有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水平,同时,应该认清就业形势,适应社会的环境,不要害怕工作环境的辛苦,从基层做起,积累经验,这样才能为自身的完善发展提供一个可靠的保证。在进行工作选择时,要选择对自己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这样在工作的过程中,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经过压力的锻炼,自己的知识水平和阅历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不能害怕压力,要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坚信、只要我努力,就一定能做到。
4.职业院校大专生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这样才能发挥出自己潜在的优势,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提供新的机会和支持。调查发现,很多学生认为毕业了就不需要再学习了;还有些学生选择深造的目的仅仅是获得一个本科学历文凭,学生没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已经落后于信息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标准。[5]信息时代要求人活到老、学到老,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更新的速度也在变化,离开学校三年,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或许是落后的知识,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职业院校学生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工作之余随时更新知识,符合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这样才能在竞争环境中胜出。
五、调查总结
人作为一个比较模糊的主体,很难用数字测量,又极易受误导暗示。因此,我们对职业院校大专生就业心理状态,要采取积极性发掘而不是消极性暗示的态度,相对性而不是绝对性地看问题。不能凭几个案例或问卷就轻易下结论。在社会飞速进步的大变迁时代,所有人都面临不断的心理挑战和社会压力,只有不断完善就业心理档案袋,才能更好地促进职业院校大专生就业心理健康。职业院校大专生需要在思想上做艰苦的准备,积极主动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在就业选择中要注意面试的技巧,和用人单位诚恳地进行沟通,切不可弄虚作假。在就业过程中,要调整心态,自信地树立一个健康的就业心理状态,依靠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为自己寻找一份满意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曲振国.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25.
[2]陈选华.学生心理学基础[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251-252.
[3]陆洪.高职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其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7,8.
[4]谷松.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以“扬、泰”地区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为例[D].12.
(一)学习能力不强。学习能力表现在自主学习、创新、分析判断等方面。现代社会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而我们的毕业生无论从事与自己专业对口或不对口的工作,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就决定了大学生即使暂时应聘成功,仍然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来充实自己。
(二)专业素质低下。大学生专业素质低下,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首先,大学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现实需求相脱节,缺乏有效的针对性。其次,部分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其专业基本功不扎实。
(三)实践经验不足。学校教育偏重于理论知识,对于实践操作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用人单位往往优先考虑有工作经验的人,许多大学生实践经验严重不足,眼高手低,心高气傲,使得用人单位对这些应聘人员望而却步。
二、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先进理念
国外对于大学生就业也十分重视,采取了很多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首先,强化学校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服务指导水平。2004年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调查报告以英国都柏林大学圣三一学院就业指导机构为例,说明高等教育机构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发挥了专业化作用:对在校生提供个人咨询、利用心理测验帮助学生进行相关职业决策、提供企业需求相关信息,并协助安排实习、工作体验与假期工作等,同时与雇主互动合作并定期调研以了解企业需求。其中就业服务人员的专业化素养是实现这些功能的关键所在,一般就业服务人员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等人文社科硕士以上学历,并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其次,欧美国家对学生的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从小开始的,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他们认为在一般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就要强化学生的就业能力,这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效果是显著的。欧美国家通过对课程教学的设计,使得一般课程教学能够成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载体。澳洲的研究发现,在一般大学课程中应该广泛融入的核心就业技能包括:沟通能力,问题分析、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其中又以团队合作能力最为重要。第三,欧美国家认为大学老师的素质和能力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欧美国家对于教师的能力要求很高,例如,法国强调教师指导学生的能力,美国强调教师创造能力。同时,欧美国家大学中兼职教师的比例越来越大,这些兼职教师很多都是企业管理者,他们的言传身教,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三、基层团组织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工作途径
大学生基本都是共青团员,基层团组织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服务的重要思想阵地,在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方面有着广阔的组织基础和独特的载体优势。笔者认为,作为与大学生有紧密联系的基层团组织应该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转变,更新工作思路,解放思想,发挥基层团组织的优势和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实现高校基层团组织事业的新发展。
(一)提高基层团组织自身就业创业能力。作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层团组织,必须要提高自身的就业创业能力。基层团组织务必要及时了解国家对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才能做到因势利导,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就业。基层团组织同时还需要组织团委老师参加关于就业创业方面的相关培训,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为毕业生提供指导。
(二)利用基层团组织的资源优势,创建大学生就业的服务平台。高校基层团组织应该利用自身组织资源的优势,积极联系社会各界,为大学生就业铺路搭桥。其中,基层团组织更应该注重自身校友特别是同一专业的校友资源。邀请已经毕业的校友为在校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讲座、模拟招聘会等活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学生可以与校友一对一交流接触,从而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作为同一专业的毕业生,校友则更能够根据自身的亲身体会帮助本专业的在校大学生,使他们在求职道路上少走弯路。
(三)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指导,增强其就业信心。在前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现状中已经提到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高,耐挫力较差,对于困难存在畏难情绪。作为和大学生接触较为密切的基层团组织应该把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作为工作的重点,通过举办心理知识讲座、对学生心理状态进行测试评估、与个别同学交谈等方式帮助大学生积极调整心态,以健康的心态进入就业应聘过程。
(四)通过实地调研,将反馈得到的信息作为今后就业工作的参考。有些基层团组织往往只注重将学生安排就业,却疏忽了学生就业之后的跟踪调研。基层团组织应该时刻保持与就业学生的联系,了解他们的实际工作情况,总结他们的应聘和工作经验。同时基层团组织还应该去用人单位实地调研,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为今后学生的就业提供更为有效的指导。
四、结语
【关键词】非985、211、2011工程类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主观原因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有能力懂创新的大学毕业生。但是,当代大学生却为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工作而苦恼。目前,大学生毕业生就业状况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希望可以获得高职位,高薪水。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很多大学生包括985、211、2011工程类的在校大学生都在努力的充实自己,完善自我。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当代大学生就业难是个严峻的问题。 而当代大学毕业生对于社会需求而言,人才不是太多,反而是太少,大部分企业都为找不到他们所需要的人才而感到无奈。很明显,这充分说明了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一、目前非985、211、2011工程类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面对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通过自己对沈阳市各个大学的大概了解,我们选取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建筑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和我校展开了调查和研究,前后收回了大部分问卷,包括纸质版和电子版,并根据收回的问卷做出了详细的数据总结分析,以此确定了沈阳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方向。调研成果包括:对于非三类院校来说,对工作环境有要求的占28%,没有要求的占72%;不自信的占44%,有自信的占56%;有目标的占24%,没有目标的占76%。对于三类院校来说, 对工作环境有要求的占81.5%,没有要求的占18.5%;不自信的占70.4%,有自信的占29.6%;有目标的占77.8%,没有目标的占22.2%。
因此,对于非985、211、2011工程类院校的学生来说,制定好详细的规划和周密的计划是战胜三类院校学生的“秘密武器”。另外,数据还表明非三类院校的学生自信与不自信各占一半,而三类院校的学生有明显不自信的趋向。经过实地调研与分析,得出这是由于三类院校的高材生相对比较多,竞争比非三类院校激烈,所以难免会有点畏首畏尾,觉得自己能力不够;而非三类院校的学生虽然起点比较低,但都自信满满,希望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自己美好的未来。还有部分学生选择考研,给自己树立了信心。
二、非985、211、2011工程类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观原因分析
1、就业观偏差
就业观上的误区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当代大学生中,存在不切实际、就业期望值理想化,错误的自身定位、突出自我,缺乏就业准备,消极等待等就业观上的偏差。很多大学毕业生一味蜂拥沿海、沪京津地区,导致就业人数集中竞争大。东部沿海的岗位往往让应聘者趋之若鹜,而西北地区有些条件优厚的工作却无人问津。一方面,东部惊呼人才过剩,大学生预期薪酬屡屡跌破底线,甚至有人主动提出零薪上岗;另一方面,西部大开发急缺人才,国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也引不来金凤凰。[1]
2、心理因素
心理问题主要包括焦虑心理、自卑、自负心理、盲从心理、依赖心理等等。我们通过实际调研,通过对沈阳市各大高校的90后大学生的心理调查,探索导致大学生缺乏自信的因素。因为90后大学生年龄较小,在大学期间,面对经历过高考的转折后的另一个新的转折期,正确的认识自我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必须要做的事情,也是大学生未来能够更好的就业的前提。只有首先很好的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合适的定位,才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但是目前由于大部分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都在父母的宠爱下长大,在这种情况下就使现在的大学生在进行自我认知的时候存在偏差,影响其对职业的选择和理解。
3、理想的缺失
对2010、2011级学生的调查显示,在这些大学生中,具有社会理想的占14.28%,具有道德理想的占7.56%,具有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的均占100%。对2010级学生的调查显示,具有社会理想,道德理想的人数依然很少,分别占24.83%、8.48%;具有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的人数却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分别占26.87%、5.78%。更值得关注的是,明确表示无理想、正在寻找理想、写不出或不愿写自己理想的学生占9.52%。将新世纪的大学生与上世纪大学生相比,其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呈现出明显的质的差异;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中具有社会理想的高达94.12%,高于2007~2011级大学生72.33个百分点;具有道德理想的高达83.75%,高于2007~2011级大学生75.28个百分点。【2】这些数据充分表明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理想的缺失。大学生都处在盲目期,不能很好的了解自己,给自己定一个合理的目标,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任何的经验,高不成,低不就,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必然导致在工作中缺乏激情,缺乏上进心和责任心。
三、如何解决非985、211、2011工程类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首先,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学好专业知识来丰富自己,多看些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面的书,这样可以比较容易的另谋它业。其次,要向高年级的学生询问就业情况,使自己先有所了解,明确以后的就业方向。再次,提高交际能力,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尽量去找一家企业实习,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能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宝贵经验。欠缺工作经验的人,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职业规划,就会遇到很多困难。另外,除了自身的问题之外,各企业也应调整好自己的应聘体制,建立起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协作,只有两种方案相辅相成,才能有效地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以上是对于研究题目“沈阳市非985、211、2011类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与就业形势调研分析”的总结,此次调研紧跟时代热点,反应当前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观、心理、理想缺失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就业观、心理、理想这三个方面紧密联系,能充分展现出当代大学生的真实情况,并为各大高校建立良好的参照平台以供各高校很好的解决大学生这些方面的问题。希望此次调研结果能为当代大学生敲响警钟,为各大企业挑选人才提供良好的依据。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研究主题;流变
前言
国内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多。通过三大文献检索,共收集到2002-2012年发表在CSSCI刊物上的文章634篇。按年份来看(见图1),对大学生就业的研究有着逐年增加的趋势,说明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学者们的重视。
图1 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趋势(2002-2012年)
对上述文献进一步分析,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女大学生就业、人力资本或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及大学生就业心理等四个方面,分别为46篇、27篇、47篇和29篇。2002-2012年各年份的具体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大学生就业研究主题情况(2002-2012年)单位:篇
以下我们将就这四个方面的研究内容有选择性的作一个梳理,综述如下:
一、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
朱新秤(2009)[1]分析了就业能力结构的四个组成部分, 即职业认同、专业知识与技能、社会资本和个人适应能力。刘丽玲、吴娇(2010)[2]对管理类和经济类应届大学毕业生、往届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三个群体均认为就业能力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朱国玮、黄(2011)[3]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和调查法分别对用人单位、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用人单位与应届毕业生对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是出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缺失和用人单位招聘困境的根本原因。创新教育理念、采用复合的培养方式、加强就业能力的跟踪测评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陈均土(2011)[4]回顾了美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就业能力框架及其培养机制,为我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瞿祥华、杨玲(2011)[5]认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解决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所在。陈永杰(2011)[6]通过分析大学就业统计数据, 发现不同的大学生群体的竞争力有相当大的差别,反映了社会流动机制不畅。考虑到整个教育体制的不公平性,说明大学生竞争力的高低与家庭背景等各种先赋因素有着重要的关系。
杨旭华(2012)[7]通过编制调查问卷,并运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方法,构建出“90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四因子模型。陈均土(2012)[8]研究了美国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做法,即将就业理念融合在课程设置之中,贯穿整个大学生生涯,对我国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有着重要启示。徐颖云(2012)[9][10]提出通过构建创业教育驱动机制,培育创造性人才,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建立起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金昕(2012)[11]采用问卷和访谈等方法,勾勒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国家框架、动态监测体系和分类培养的对策建议。李军凯(2012)[12]考察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五因子分析模型,并分析了不同要素对就业能力的影响差异。
二、对女大学生就业的研究
卿石松、刘军勇(2009)[13]分析了女研究生比例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从开拓大学生就业市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改善大学生就业服务和反歧视等角度提出了大学生就业促进,即提高人力资源投资和利用效率的政策建议。李倩(2009)[14]从公共政策角度审视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探讨符合中国国情的解决该困境的政策选择。
童路明(2010)[15]从女性主义和性别视角,探讨了我国女大学生就业的困境在于女性所扮演社会角色的局限性,提出从社会文化、法制体系建设及推进女性创业等方面入手改进。
贺永平、熊艳、郭平(2011)[16]认为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却遭遇用人单位的歧视,处于劣势。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法律和道德方面入手,更需要从经济方面入手,建立由社会分担女性生育成本。肖凌、郝敏钗(2011)[17]认为解决高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国家、院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即政策引导、专业设置适应需求、择业正确定位等。
张抗私,盈帅(2012)[18]以“2010 年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影响女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指标权重排序,为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大学及大学生个人充分认识市场、有准备地应对就业提供了参考。廖和平、王克喜、章婷(2012)[19]认为女大学生就业表现为“四难”,深入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对策。
三、对人力资本或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的研究
高耀、刘志民、方鹏(2010)[20]基于江苏省20 所高校大学生的调研数据,用Logistic 回归法分析了人力资本、家庭资本拥有情况对大学生就业政策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人力资本、家庭资本对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愿,大学生到西部、基层和艰苦地区就业的意愿等有着显著影响。
乔志宏、宋慧婷(2011)[21]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人力资本学业因素、社会实践和工作实习三个维度构成。苏丽锋、孟大虎(2011)[22]通过实证研究,提出我国大学生失业不是因为人数太多,而是太少的观点。其原因在于我国就业人口的学历结构没有显著改善,在城乡、行业、职业、地区间的分布又非常集中。因此,改善大学毕业生的配置状况是十分必要。
赖德胜、孟大虎、苏丽锋(2012)[23]通过对第一手资料的计量分析,厘清了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以何种机制发生联合作用。闵维方、蒋承(2012)[24]以经济史的研究方法,构造了“人力资源积累-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的新框架,解析新时期下高等教育发展与产业调整的引领和适应关系,并从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双调整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持续有效地发挥教育的先导作用提出政策建议。宗晓武、周春平(2012)[25]认为大学生人力资本主要包括知识资本与能力资本两部分。实证研究表明,知识资本投资并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而能力资本积累则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苏丽锋、孟大虎(2012)[26]基于2009 年大学毕业生抽样调查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考察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这两个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发现:在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概率方面,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二者都重要;在决定大学毕业生起薪水平的因素方面,人力资本更为重要。孟大虎、苏丽锋、李璐(2012)[27]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投资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发现影响求职结果的人力资本变量与就业质量之间存在着反差,表明增强人力资本深度,提高就业质量的必要性。黄敬宝(2012)[28]比较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就业地区、就业行业等要素的影响力,得出两者已成为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双轮驱动力的结论。范皑皑(2012)[29]利用2006年北京市企业调查的数据,考察了受过高等教育者的过度教育状况,结果表明,长期来看弥补型过度教育带来的收入损失更大,非弥补型过度教育虽会带来短期的收入损失,但长期收入损失并不显著。
四、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研究
励骅(2010)[30]从心理资本理论的研究视角出发,提出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应紧紧围绕乐观、希望、自我效能与韧性四方面展开。程池超,马永华(2010)[31]认为随着就业风险的加大,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并在查阅文献、专家测评、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探讨了就业风险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部分地验证了就业风险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倾向和就业心理素质有显著影响。桑春红(2010)[32]认为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给大学生心理造成很大影响,由此提出大学生要积极进行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李群、岳晓东(2011)[33]认为从内因来看,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在于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能符合社会的要求。因此提出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更多关注人生意义,更发掘学生的潜能,注重教学活动的新颖性及学生参与性。魏改然、刘俊茹、王运敏(2011)[34]认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外在的客观障碍和内在的就业心理问题,因此需要进行充分的心理准备,转变就业观念,树立积极的就业意识,做好职业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
宁敏(2012)[35]认为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焦虑出现了一些新特征,对此,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郭秀兰(2012)[36]认为就业压力造成了大学生心理压力,树立良好的信仰心态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总结及展望
通过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相关文献的系统梳理,我们至少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一)研究的成就。
第一,研究成果颇丰。仅我们所收集的CSSCI来源期刊论文,数量就多达600余篇,且时间跨度不长(2002-2012年),表明对大学生就业这一课题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重视。
第二,研究主题有集中性趋势。从研究内容来看,研究文献几乎涉及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方方面面。但是进一步的分析发现,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女大学生就业、人力资本或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就业心理等几个方面,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趋同性。
第三,越来越偏重实证研究。从研究方法来看,越来越多的学者改变了传统的归纳和演绎的做法,而是通过问卷和访谈等实证方法,来探究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为寻找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途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的不足。
第一,研究内容相对零散。如前所述,尽管对大学生就业的研究主题有集中性趋势,但是总体上仍然比较零散,涉及面很广,系统性不强;从成果的具体内容来看,大多数仅涉及大学生就业的某一方面,致使不同成果间的可比性较差。
第二,理论与实践结合度不高。尽管实证研究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采用,但实证结果与理论的结合度方面往往是顾此失彼,仍有待提高。有些学者的研究只有数据,缺乏必要的理论分析;有些学者的理论剖析非常深入,但实证数据显得不足。显然,这些都是我们亟需加强的地方。
第三,对策建议的可操作性不强。就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许多建议,但是这些建议通常是比较笼统,缺乏可操作性。
同样,在深入了解了我国大学生就业相关研究的成就和不足基础上。我们可以预测出未来的可能研究方向。
第一,对后危机(或危机后)时代大学生就业的研究。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有关后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的研究很少,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时间较短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立足或结合后危机这一时代背景,探讨我国大学生就业中所出现的各种新趋向,无疑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第二,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建构的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目前许多高校一味地强调就业率,而忽视就业力(即就业能力),致使高校在大学生培育方面产生了偏差。由此,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构建、培育和打造等,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根本性意义。
第三,对大学生就业对策的研究。众多学者提出的大学生就业对策往往缺乏可操作性,可见,基于研究的结论,如何使大学生就业对策更“接地气“,也就是增强其可操作性,是未来学者们必须面临或解决的一个难题。
参考文献:
[1] 朱新秤. 就业能力: 内涵、结构及其培养[J]. 广东社会科学, 2009, (4): 164-168.
[2] 刘丽玲, 吴娇. 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研究--基于对管理类和经济类大学毕业生的调查[J]. 教育研究, 2010, (3): 82-90.
[3] 朱国玮, 黄. 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 教育研究, 2011, (8): 64-68.
[4] 陈均土. 美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机制及其启示[J]. 教育发展研究, 2011, (19): 63-68
[5] 瞿祥华, 杨玲. 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系统化培养解析[J]. 中国高等教育, 2011, (1): 46-48
[6] 陈永杰.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不流动[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3): 81-89
[7] 杨旭华. “90 后”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研究[J]. 人口与经济, 2012, (2): 41-48.
[8] 陈均土.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高校的课程设置--来自美国高校的启示[J]. 中国高教研究, 2012, (3): 75-78
[9] 徐颖云. 基于大学生就业力提升的创业教育驱动机制研究[J]. 教育发展研究, 2012, (11): 56-59.
[10] 徐颖云. 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长效机制研究[J]. 贵州社会科学, 2012, (5): 129-132
[11] 金昕. 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其现状的实证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6): 237-240
[12] 李军凯.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及影响因素[J]. 中国青年研究, 2012, (11): 89-92
[13] 卿石松, 刘军勇. 女研究生比例上升及大学生就业促进的思考与对策[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9, (12): 38-42
[14] 李倩. 公共政策视阈下的女大学生就业困境探析[J]. 妇女研究论丛, 2009, (3): 32-35
[15] 童路明. 女性主义、性别视角与当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J]. 河南社会科学, 2010, (6): 131-133
[16] 贺永平, 熊艳, 郭平. 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的成因与对策[J]. 中国青年研究, 2011, (3): 98-100
[17] 肖凌, 郝敏钗, 刘增安, 贾海英, 曹印革. 高职女大学生就业困惑与应对策略[J]. 中国高教研究, 2011, (8): 91-93
[18] 张抗私, 盈帅. 性别如何影响就业质量?--基于女大学生就业评价指标体系的经验研究[J]. 财经问题研究, 2012, (3): 83-90
[19] 廖和平, 王克喜, 章婷.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审视与改善对策[J]. 中国行政管理, 2012, (3): 88-91
[20] 高耀, 刘志民, 方鹏. 人力资本、家庭资本与大学生就业政策绩效--基于江苏省20 所高校的经验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 2010, (8): 56-63
[21] 乔志宏, 宋慧婷, 冯明礼, 邵燕萍. 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与中国大学生就业的相关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 2011, (4): 24-28
[22] 苏丽锋, 孟大虎. 扩招以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供给与配置状况报告--基于统计年鉴数据的分析[J]. 中国高教研究, 2011, (9): 69-73
[23] 赖德胜, 孟大虎, 苏丽锋. 替代还是互补--大学生就业中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联合作用机制研究[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2, (1): 13-31
[24] 闵维方, 蒋承. 产业与人力资源结构双调整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一个历史和比较的视角[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2, (1): 2-13
[25] 宗晓武, 周春平. 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J]. 江苏高教, 2012, (1): 97-98
[26] 苏丽锋, 孟大虎.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基于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J]. 复旦教育论坛, 2012, (2): 27-33
[27] 孟大虎, 苏丽锋, 李璐. 人力资本与大学生的就业实现和就业质量--基于问卷数据的实证分析[J]. 人口与经济, 2012, (3): 19-26
[28] 黄敬宝.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J]. 北京社会科学, 2012, (3): 52-58
[29] 范皑皑. 大学生人力资本的过度与不足--基于弥补型过度教育视角的实证分析[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2, (10): 100-119
[30] 励骅. 心理资本视域中的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J]. 中国高教研究, 2010, (3): 73-74
[31] 程池超, 马永华. 论就业风险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 (4): 127-130
[32] 桑春红. 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刍议[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 (9): 112-115
[33] 李群, 岳晓东.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以《大学生就业指导》为例[J]. 课程・教材・教法, 2011, (8): 13-17
[34] 魏改然, 刘俊茹, 王运敏. 论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准备[J]. 河北学刊, 2011, (3): 198-200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导向;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C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1-115-02
一、职业导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
2009年3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通知》明确指出:“高校要建立和完善由学校党政统一领导和协调,有关职能部门相互配合,院(系)具体组织实施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工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和促进学生就业中的积极作用。”高校要切实加强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职业导向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解决就业中存在的困惑和难题。职业导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必然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职业导向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和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业难的问题是大学生面对的亟须解决的问题,职业导向应该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才能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科学发展和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和现实性。第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职业导向目标的重要途径。职业导向目标要求大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具备就业必须的综合技能和素质,能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自己的职业道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创新的载体等优势,促进职业导向目标的实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职业导向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明显的叠合。
二、基于职业导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思想理念问题突出。
1.就业理想目标的缺乏:部分学生缺乏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没有前进的动力和期望,不是主动利用学校和社会提供的就业平台,积极准备材料并参加供需见面会,而是过多依赖父母和社会关系,坐享其成,甚至部分学生因害怕激烈的竞争,放弃自己的职业理想抱负,刚大学毕业就成为失业人员。
2.就业价值取向的功利性:由于受到市场经济追求经济利益和效率优先的价值导向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呈现明显的功利化,盲目选择大城市、大公司、机关事业单位等酬薪和待遇高的地方就业,以物质的多寡作为衡量职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标准,片面地强调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脱离开来。
3.就业诚信意识的淡薄:在就业过程中,部分大学生企图通过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等方式获得就业单位的认可和赞同,出现严重的诚信意识危机。比如,虚假填写学习成绩、伪造荣誉证书、更改个人履历等。同时,部分学生在签约后随意违约或毁约,不履行协议或合同,缺乏应有的诚信意识,影响正常的就业市场秩序。
4.就业心理问题的复杂性: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式,大学生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容易产生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出现紧张、焦虑、自卑、怯懦、自负、依赖、攀比、急功近利、虚荣、冷漠、失落等负面情绪,失去健康稳定的就业心态,严重影响和阻碍大学生正常的就业。
(二)大学生就业教育导向缺失。部分高校对于大学生就业教育不够重视,组织保障体系不健全,对于就业教育往往更多地流于形式,在外界的压力下被动地开展工作,缺乏对就业教育工作的准确定位,忽视就业教育对于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推动学生顺利实现就业的重要意义,无法满足学生对就业指导的迫切需求,无法保证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施。这主要表现在:就业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不足,缺乏了解就业工作业务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专业队伍,无法满足就业教育工作的现实需求;就业指导课程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课程内容偏重单一的择业技巧,忽视职业技能素质的培养,课程形式不规范,缺乏个性化指导,课程设置不科学,没有将课程贯穿于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主要授课对象是应届毕业生;就业指导的途径单一,信息传递局限于网络、广告和供需见面会等。
(三)大学生就业教育合力不足。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大学生就业工作体系比较薄弱,大学生就业教育合力明显不足,目前大学生就业教育指导工作主要是归属于学校,由学校来负责完成,欠缺政府、社会和家庭对大学生就业方面的高度关注与积极参与,没有创建大学生就业的良好外界环境和氛围,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的实质性举措欠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大学生就业教育合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就业的内在动机和动力缺乏、学校就业教育合力体系的缺乏、政府推进大学生就业政策举措缺乏、社会容纳大学生就业的能力缺乏、家庭开展就业教育意识缺乏等。大学生就业教育合力的不足,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和就业观的欠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将无法解决。
三、基于职业导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的思考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大学生就业思想理念教育。各高校要坚持以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中心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精神支柱,切实做好大学生就业思想理念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和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成才观,引导大学生客观公正地认知自我和社会,科学进行就业定位,将个人发展与祖国需要相结合,将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相结合,以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投入到基层、到农村、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锤炼自己并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时,高校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j不断加强大学生就业的诚信意识教育,将诚信作为重要的内容,始终贯穿在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中,为诚信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开设就业心理课程、就业心理讲座、心理咨询门诊等多种举措不断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压力,消除就业中存在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实现大学生良好的就业心理状态,为成功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优化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高校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实际,努力优化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不断丰富和创新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形式,促进大学生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就业政策、职业素养、求职技巧、职业规划等方面的知识技能,为实现大学生就业服务。优化就业指导课载体,通过丰富就业指导课的内容,不断深化教学方法改革,采用专题讨论、案例分析法、视像教学法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就业观,了解职业规划和求职技能技巧等;优化专业课载体,深化学生的专业认知,引导大学生明确就业方向和自
我发展方向;优化社会实践载体,建立相对稳定的就业实习基地,积极组织开展学生社会实践、调研实习、挂职锻炼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价值,锤炼意志,深化对社会发展形势、就业趋势和专业发展前景的认识。
关键词:就业工作;辅导员;就业政策;职业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143-02
近年来,许多高校都成立了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为学生开展就业指导服务。但现阶段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仍然存在一定的欠缺,主要表现在:就业指导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不足,就业政策存在中央、各级地方政府职能分工还不明确,大学生就业政策的调控力度有待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不力。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社会问题,本文分别从以下几个角度对大学生就业工作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
1.辅导员是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宣传者、就业信息的传递者。辅导员是国家、社会、学校就业政策、就业需求信息、就业工作程序等信息的宣传者和传递者,在就业需求信息的传递过程中,辅导员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学校就业部门收集到就业信息后,需通过辅导员及时传递到相关学生手中,即使现在一些高校已经开通了学生就业信息网乃至短信平台,但只有辅导员才能准确了解每个学生的就业意向及求职进展,因而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信息传递,最大限度地提高就业信息的有效利用率。
2.辅导员是大学生求职择业的指导者。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直接管理者和组织者,在转变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念、引导毕业生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形成符合时代需求的正确择业观的工作上,具有先天的有利条件。一方面辅导员可以针对学生的个性特性,融会职业技能的养成与训练,把就业技能的培养渗透到班级管理和活动当中;另一方面,可以用自己的知识和阅历,协调学校和社会各方的力量,针对具体学生的具体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走出求职困境,做出正确的抉择。
3.辅导员是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心理压力的疏导者。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经常会由于职业理想与职业目标、理想职业与应聘岗位、职业理想与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心理落差,而在就业过程中产生焦虑、自卑、嫉妒、怯懦等各式各样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矛盾。辅导员掌握着学生的相关资料,比如学习情况、专业水平、心理素质、个性、爱好、特长、家庭情况等,本着关心爱护学生的宗旨,用科学和负责的态度,利用掌握的有关资料与学生本人进行探讨,帮助学生进行就业分析,使学生能对自己有一个较为全面又客观的评价,避免择业的盲目性。
4.辅导员是大学生求职择业的推荐者。毕业生在向诸多的用人单位投出简历或求职信息后,用人单位除对学生的在校档案资料如学习成绩、思品评价等进行认真审阅、对学生进行笔试、面试考核外,往往要求学校对其有意录用的学生进行访问调查,而能向用人单位提供全面、准确、详尽情况的,非辅导员莫属。所以,辅导员是大学生求职择业时最权威、最有效的推荐者,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推荐作用。
二、发挥政府作用,完善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
1.完善大学生就业政策体系。就业促进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上下联动,中央地方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就业促进政策系统的建设。全国性、全局性的工作需要中央政府全盘统筹,统一协调,而地区性的、基层性的工作则需要发挥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就本地区的特殊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一方面,中央政府应加快劳动人事、户籍管理和社会保障等相关制度的改革,帮助打破地区、行业之间的壁垒,使毕业生资源能够合理流动起来,对于到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就业的大学生应给予更多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制定政策,依靠政策的引导作用,引导高校在学校定位、培养目标、专业及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办学模式等各方面适应市场需求。通过推进落实和推广实施支援西部、青年创业计划等政策性措施及一些适度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走出“人才盆地”,实行跨省市就业和自主创业,减轻就业压力。
2.强化大学生就业政策执行。就整个就业政策体系而言,主要的调控对象――各级政府及行政主管部门、就业中介机构(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学校三方面是影响就业政策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建议进一步加大政府主管部门的调控力度,做落实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的先行者,牵头开展好各项工作。比如,各级政府可以成立调研专项小组,组织大学生就业工作调研,深入所辖区域的高校和市、区(县)调查研究,为政府完善就业政策提供依据。
三、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1.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影响作用。
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就业能力不强。所谓就业能力是指学生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心理素质等。就业能力不足,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把握机会找到理想的工作,找到工作能否尽快进入角色,胜任这一工作。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有效的就业指导教育和符合个人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最关键的因素。大学生职业规划可以帮助学生更早地意识到自己的目标,并根据个人优势、劣势、兴趣以及环境因素,设计出合理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事实上学生良好的就业能力,是不可能在毕业前的就业指导中一蹴而就的。大学生在择业中表现出的问题在择业期间是很难得到解决的,它是渗透在职业兴趣的培养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的。
2.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建议。(1)增强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这项工作主要体现在大一阶段:带领新生参观学院的实习基地,了解未来工作的基本条件,初步了解职业内容;邀请专家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必要性方面的讲座;鼓励学生参加学生社团活动,发挥学生社团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积极组织和传播的作用;综合素质培养方面,要在新生入学教育中首先强调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应具备的思想品德素质,培养自己具有公平竞争的意识、拼搏进取的意识等。(2)学校要着力开设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校可以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介绍职业与兴趣、性格、价值观等方面相匹配,职业锚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正确认识自己;另一方面还可以指导和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科研活动,指导学生选修或辅修课程,指导学生根据个人需要收集与就业相关的信息,为就业做好准备。(3)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社会化服务机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机构的核心是学校,其次是社会和企业。高校要与社会结合,探索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建立校外实习和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到用人单位开展就业实践活动,这样大学生既积累了经验,又客观准确地为自己定位,缩短了走向社会的适应期。同时,让学生知道自己的知识能力与社会的差距,及时调整和补充,进而使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发展、自身潜力与将来职业发展同频共振。
参考文献
[1]高桥.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赵北平.大学生职业指导方法论[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3]边慧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择业教育 大学生 就业能力
[作者简介]李伟(1969- ),男,江苏扬州人,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江苏 扬州 225002)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6-0112-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已经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日益引起高等教育学研究者和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不同的专家学者从扎实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心理素质、完善就业市场体制等各个方面对之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时至今日,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研究已经向纵深方向延伸。鉴于此,本文不揣鄙陋,拟从择业教育的角度入手,就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几点看法,以此就教于方家,并希望有助于当今大学生的择业和就业。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界定
近年来,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已经引起国内外有关学者的重视。从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多数学者以就业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为参照标准,提出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就业能力乃是一种综合能力。在内容上看,该能力一般包括获得初次就业、持续就业、必要时重新就业所需要的三种能力,概而言之,所谓就业能力就是个体为实现自己在劳动市场获得和保持工作的各种品质和能力。国外学者的这种观点将就业能力的关键与就业市场相连,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不过,与之相对,我国部分学者纷纷指出,就业能力的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水平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改变,就业能力的内涵在不同时期都会有不同的变化和补充。就目前来看,在经济全球化、我国市场经济完善化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指的是大学生为了将来成功实现就业、满足社会需求,进而在社会生活中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必须在学习期间学会的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综合素质和素养等在内的本领。
二、从择业教育入手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就业情况的现状
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市场调查,笔者发现,近几年来,我国每年约有600万的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就业,在这个庞大的就业队伍中,就业能力亟待提升的问题普遍存在,其中以下几个问题非常突出:
1.缺乏正确的择业观。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群体对利益的追求加剧,这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了较大影响。部分大学生在择业时由于没有正确的就业观指导,缺乏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以至于在选择就业之时眼光短浅,只注重眼前就业岗位的环境、工资收入等,对未来的自身理想和人生价值能否实现不去考量。
2.自我定位不准确。在面对就业之时,不少大学生对自我认识不到位,从而没有为自己做一个合理定位、合理规划,导致他们在择业时,一窝蜂追求舒适的工作环境、高额的工资待遇,却不愿从基层做起,一旦从业不顺,就频繁跳槽,很难持之以恒。这种急功近利的就业态度,彰显出他们缺少良好的职业规划和职业道德。
3.主动择业意识不强。由于受到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许多大学生对就业形势认识不足,还沉浸在旧有的就业观念之中,等待别人为其提供或传递就业信息,一味依靠家庭资源等去获得就业。这些现象表现出来的也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一方面,可见大学生主动择业意识和主动择业能力有待加强。
4.就业方面的心理素质有待提高。我们不难看到,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就业市场中,许多大学生面对就业单位和竞争对象的时候,常常一脸迷茫,不知所从。这其实是其就业准备不足的表现,他们或者是目标不明确,不知道何去何从;或者是对自己缺乏自信,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由此浪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进而限制了自身能力的提升空间,制约了自己的长远发展。
5.整体的就业能力不足。大学生的就业技能不足也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对于不少大学生而言,如就业信息查询、简历撰写和投递等基本能力都欠缺。另外,面试在就业过程中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考量手段,许多大学生并不能掌握应对面试的技巧和能力,他们面试时过度紧张,礼仪失当,表达失位,以至于影响到求职择业,这也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典型表现。
值得欣慰的是,当前大学生在择业、就业时,已经能够清晰地认识到,用人单位不再片面地追求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是更加重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职业道德、创新能力、人际关系等。与此同时,他们也认识到,是否了解当今的就业市场现状,是否懂得一定的就业知识和技巧,是否具备就业方面的心理素质,在其就业过程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这些专业知识外的能力或素质已成为他们能否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
(二)择业教育的定义及其必要性
在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但指的是丰富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得大学生具备综合素质和综合素养,同时也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使得大学生知晓当今的就业市场现状,懂得一定的就业知识和技巧,具备就业方面的心理素质。这些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的能力的获得,就需要通过择业教育来实现。
所谓择业教育,通俗来说,指的是对大学毕业生在走向就业市场之前,有针对性地对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的、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就业是否成功的择业观念、就业知识和技巧、择业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专门的教育,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而促进大学生正确的择业、成功的就业。
择业教育作为一种专项教育模式理应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当今大学生就业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知道,在“科教兴国”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已经由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变为现在的大众化教育,随着“大学生是天之骄子”观念的不复存在,大学生的就业环境也发生根本变化,不再是“包分配”“包就业”,他们必须接受市场经济的选择,接受就业竞争的优胜劣汰。因此,高等教育除了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之外,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大学行进行专门的择业教育,以此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进而实现其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从择业教育入手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目标和实现途径
从择业教育的视角来看,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指的是大学生能够在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准确择业、成功就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其内容主要涉及两大方面,第一是从大学毕业生自我认识和把握的角度而言,其需要具备正确的择业观、准确的自我定位、科学的职业规划,掌握必需的就业技巧、过硬的心理素质;第二是从大学生对于就业市场的认识和把握而言,其需要对自己未来从事的专业和行业能够准确认识和把握、对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压力充分了解和认识等。这些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择业教育来实现。
(一)通过择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目标
择业教育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时候,其所要实现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通过专门的择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对于自我认识和把握的能力。即通过择业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认清最初就业定位和长远职业定位的辩证关系,并能够在就业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决定和选择;引导大学生掌握就业信息查询以及简历内容的设定、简历封面的设计和简历的投递等基本能力,掌握与用人单位沟通的能力和技巧以及一定的面试礼仪和技巧;引导大学生掌握在求职过程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等。
2.通过专门的择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对就业环境的认识。即通过择业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未来面对的就业市场的现状怎样,自己将要从事的行业的发展空间是怎样的,应该如何一步步按照自己原先的职业规划走向最终的理想目标;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市场中的竞争现状,正确认识以后在职业岗位上所存在的压力及解决、处理之方法等。
(二)通过择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实现途径
以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目标为指导,择业教育可以通过以下四个途径实现:
1.合理安排课程,增加职业规划方面的教育指导性内容。高等教育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许多适应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但是,高校学科科目、专业结构等的不科学设置致使不少大学生日益出现就业困难的现象。根据调查显示,近年来社会上有59.1%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大学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其中50%的用人单位明确提出,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制约因素。因此,高校要与时俱进,加大课程改革力度,不但要时时关注社会发展动态,收集相关的最新资讯,及时对专业课程的教材进行扩展和补充,抓住新兴行业或边缘产业带来的职业机遇,改变专业课程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状况;同时还要科学定位,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使课程设置的结构更加合理化,即要加大专业学科之外的职业规划方面的课程,并注意因材施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在这一过程中,使得大学生在及时了解到行业发展与职业信息,从而逐步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同时,对自身的性格、气质、爱好、能力和价值观等因素进行自我分析、自我定位,提升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
2.增加就业指导的宽度和深度。除了通过专门的课程设置来指导大学生就业之外,高等院校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非课程教学等拓宽就业指导广度和深度的方式,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众所周知,国家教委有关文件中规定, 我国学校职业指导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和职业,了解自己, 增强职业意识和职业适应能力,使学生能正确选择符合社会需要和个人身心特点的职业或专业。①为此,作为高校择业教育的重要补充手段,要设立专门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机构,通过这个专门的机构,帮助大学生并对即将从事的职业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比如职业的区域性、所在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以及该职业对岗位人员的从业要求等。在此基础上,帮助大学生适时地、科学地调整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将课堂所学与社会所需恰当结合,以便最大程度地求职成功,进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的职业理想和社会价值。
3.有意识地引导大学生参加与就业相关的社会实践。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可以说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因此,强化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提升就业能力的必要措施。除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强调的基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社会实践活动之外,高校还可以通过建立大学生就业从业实践基地,在学校内部为学生搭建相关平台和校内实训基地等方式,通过主动与有关用人单位联系,走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通过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加与自身职业发展相关的人才市场调研等各项活动,以使大学生在就业之前对将来所要从事的行业及早了解,对将来面临的竞争压力和发展方向有个全面的把握,进而在心理上有所准备,这无疑有利于提升大学的就业能力与日后的适应能力。同时,注意通过其他社会实践活动,辅助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比如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社团和文体活动,引导他们结合自己专业知识,组织自愿服务小分队,组织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开展一些面向社会的实践性活动,大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发挥了自己的专业优势,提升了理论知识,还锻炼了自己,增强了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4.丰富心理疏导方面的教育手段。大学生临近毕业时,择业就业的压力会在其心理层面通过各种方式反映出来,这容易使部分大学生产生心理方面的问题。举例来说,由于择业时部分学生自我认识不到位,期望值过大或信心不足,一旦遇到困难或者挫折,就会产生急躁心理或悲观心理,这种负面情绪倘若疏导不好,可能会影响到他们错过良好的就业机会,进而影响到以后的择业决策。与之相对的是,这种现象常常被大多数高校不同程度地忽视。因此,高校应进一步完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针对毕业生的心理疏导教育,可以通过报纸、广播、心理咨询与辅导方式,针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消极情绪,开展心理辅导和教育,帮助大学生做好择业心理疏导,引导大学生减轻或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准确客观地评价自己,树立正确的择业心理,以积极的态度去寻找合适就业岗位,并从中学会自我调节,增强大学生应有的自信心。
[注释]
①职搜.大学生就业职业指导现状调查报告[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46-47.
[参考文献]
[1]韩玉.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2]郝志强,王旭东.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
[3]姜纳新.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4]吕红平,李英.大学生如何提升就业能力[N].光明日报,2006-12-21.
[关键词]工科院校 毕业生 就业 市场调研 职业生涯规划
[作者简介]申静(1980- ),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河北 张家口 075024)孙智宏(1981- ),男,吉林长春人,河北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河北 石家庄 050100)马德(1980- ),男,河北张家口人,张家口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筹经费项目“工科院校毕业生就业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Z2011230)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0-0092-02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是大学生与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应该具备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认知自我、明确职业目标、制定职业规划、增强综合素质、顺利融入社会的功能。本文将针对走访调研发现的问题,并结合自身多年从事就业工作的经验,对提高工科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质量、促进就业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工科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就业观念需进一步转变。首先,大学生就业依赖心理仍然很强。由于工科院校就业形势相对较好,很多用人单位会积极主动跟学校联系招聘毕业生,从而造成了只有很少数的毕业生会主动走出校门寻找新的就业机会或者自主创业。其次,部分大学生就业乡土情结浓厚。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加入到毕业生中,造成毕业生就业范围局限于生源地及周边城市,即使很适合自己的单位,很多学生也不愿意到离家远的地方工作,守家待业的心理需要破解。再次,创业意识淡薄。大部分工科学生对创业没有任何准备,创业理念缺乏,找不准创业领域,创业目标不明确,这与工科院校就业指导中创业教育的缺失存在很大的关系。
第二,工科毕业生就业期望值高于实际。目前在工科毕业生中,普遍存在就业定位较高的现象,他们将目标定位在大城市,要满足专业对口、工作环境好、待遇高的条件,不愿意到经济欠发达地区或基层单位就业。面对大的社会就业环境和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需求,过高的就业期望值导致了“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的双重矛盾。
第三,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但相关政策不完善,对大学生创业扶持力度不够,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社会经验、资金等都严重不足,学生自主创业目前仍停留于初级探索阶段。
第四,在校生创业教育缺乏国家相关政策、资金、技术扶持,在校期间缺乏相关经验的积累,没有创业实践基地。
第五,工科院校就业指导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亟待加强。目前,工科院校的就业指导普遍存在这一现象:就业接待推荐基本靠就业指导中心、就业指导基本靠辅导员,而这两部分工作人员在就业指导方面远远不够专业,并且他们的日常工作已经很繁忙,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研究相关知识。配备从事就业指导的专门人员,或加大资金投入对现有从事就业指导的工作人员加强专门训练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六,学校对在校生进行全程化的职业指导存在一定困难。国家要求将职业指导课程作为必修课或必选课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对在校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教育、创业教育等全程化的职业指导。目前很多工科院校的职业指导课程是作为任选课开设的,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受学校的课时、教学经费、师资等各方面的影响,实现对全体在校生的全程化就业指导存在难度。
二、新形势下,加强工科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的有效途径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结合走访、座谈等调研情况,建议在工科大学生就业工作中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第一,紧跟就业形势,更新就业观念,加强对在校生的教育。对在校生的就业教育应从大一抓起,从新生一入学就逐渐培养学生的就业观,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专业,树立职业生涯的理念,确定合理的就业期望值。同时扩展信息渠道,让学生充分了解国家关于就业的相关政策,及时把握就业市场动态,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的就业形势,了解相关政策,更新就业观念,正确认识个人与国家、集体的关系,树立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就业,自主创业、艰苦创业的就业观念。
第二,强化就业调研,瞄准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制订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适销对路”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保障。在课程设置上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发展和变化,不断优化课程体系,调整专业结构。定期走访用人单位,了解市场需求,征求意见和建议,根据社会需求和教育规律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及时更新教育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发展规模,及时补充和更新实验设备设施;增加实验课程课时;加强社会实践,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暑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学生社团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和提高自己;加大人文社科类课程的教学比重,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三,完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首先,应将职业指导课程作为必选课或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并保证教学课时。其次,重构以生涯发展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多开设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鼓励学生进行跨专业选修,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增设与生涯规划有关的素质教育课程,直接指导学生对自身进行规划。再次,全程化的职业指导与阶段性的就业指导相结合。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形势与政策指导、就业程序与就业技巧指导以及就业心理指导等多方面的指导教育。
第四,着力打造一支专业化、高素质、专兼职相结合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一方面,就业指导队伍应拥有一定质量和数量的人员,并保证一定的稳定性。就业指导人员不仅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增强服务意识,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理论素养与实践工作有机结合的素质,更要有热爱本职工作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要对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培训,使他们具备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专业技能,还要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和就业工作实践,培养创新能力,在就业指导实践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升华理论水平、提高教育质量,从而能较好地适应就业指导工作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就业指导队伍人员构成上,要专兼职人员相结合、学校人员和社会人员相结合、不同学科知识结构人员相结合。工作人员实践经验丰富,能对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收到理想的指导效果。
面对日趋严峻多变的就业形势,高校必须要紧跟时代步伐,洞悉就业形势,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提高就业指导与服务能力,促进大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何海燕.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B/OL]./lunwen_183407642/,2004-04-01.
[2]吴琼.“文本”到“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研究[DB/OL]..cn/Article/CDMD-10246-2007168789.htm,2007-04-10.
[3]胡长伟.试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和措施[DB/OL]..cn/Article/CDMD-10200-2007156701.htm,2007-05-27.
[4]高飞.新就业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研究[DB/OL]..cn/Article/CDMD-10704-2008145643.htm,2008-04-15.
[5]邱玮.提高理工科大学生就业可迁移能力的途径分析[J].河南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0(10).
[6]任佳伟,黄薇薇.社会经济形势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影响及对策[J].思想政治研究,2011(1).